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学科发展8篇

时间:2023-06-16 09:27: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学科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学学科发展

篇1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7]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8]李宏斌.“必要伤害”作为生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J].伦理学研究,2007,(6).

篇2

在中国,统计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于2011 年成为一级学科,这标志中国的统计学正进入一个新的全面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不少人对统计学的一些分支,特别是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定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展前景的认识并不一致,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认识误区,甚至将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对立起来。这些认识误区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不利于统计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厘清统计学科内部分支,特别是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统计学与经济学统一的视角,论述统计学各个分支,特别是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经济理论( 包括数理经济学) 各自的学科定位、作用,以及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作为现代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数理统计学在中国正在迅速兴起。在经济学中,经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由于与经济理论的密切结合,在量化描述经济现象并透过现象揭示内在经济规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一起构成了经济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完整的方法论,其中经济统计学作为测度方法论是经济实证研究与计量经济学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有其深厚的学科根基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可替代。

作为统计推断的一般方法论,数理统计学的发展不会弱化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方法论作用,相反地,随着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实证研究的水平与科学性。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二部分分析并论述统计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理论( 包括数理经济学) 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讨论经济统计学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在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第四部分讨论发展经济统计学的主要途径。第五节是结论。

二、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关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画及分析的一般方法论。统计学就其研究范畴来说,包括描述统计学(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与推断统计学两大领域。描述统计学主要是数据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画和分析等,包括概括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而推断统计学则是基于样本信息,对产生样本数据的母体或系统进行推断的方法论科学。现代统计学的迅速发展有两个主要历史原因,一是各个国家、政府和社会部门基于管理目的搜集社会经济信息的客观需要; 二是数学学科中的概率论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中,数据搜集的历史非常悠久,描述统计学特别是数据搜集、整理、描述、刻画与分析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数据的搜集及数据质量本身是任何有意义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与前提。没有高质量的数据,任何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将毫无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用简洁、方便、易于解释的方式,从大量复杂数据中概括其最有价值的信息,也是描述统计学的一个重要作用。

但是,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很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由概率论的产生与发展推动的。概率论的产生最初主要是对赌博研究的需要,后来成为研究不确定性现象最主要的数学工具,广泛地应用于自然、工程、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在统计应用中,人们一般无法获得整个母体的信息,而只能搜集到母体的一部分信息,即样本信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获取整个母体信息的成本太高、时间太长或者因为客观原因而无法获得。因此,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样本信息推断母体的规律特征。在这个推断过程中,概率论对描述样本信息与母体规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学工具; 更重要的是,它对基于样本数据的统计推断所获得的结论能够给出某种可靠性描述。这奠定了推断统计学的科学基础,也是统计推断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推断( 如命理师根据手相或面相等样本信息推断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的最为显著的特点。

因为这些原因,概率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推断统计学的发展,特别地,概率论提供了很多数学概率模型,可用于对母体的概率分布进行建模。因此,统计推断就转化为从样本数据推断数学概论模型参数值以及其他重要特征等信息。这样,推断统计学就主要表现为数理统计学的形式。数理统计学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模型参数的估计,另一个是参数假设的检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理统计学发明了很多推断理论、方法与工具。这些推断理论、方法与工具能够从样本信息推断母体特征、性质与规律,并提供所获结论的可靠性判断。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大多是从实验数据或观测数据推断所研究的系统或过程的内在规律,因此,数理统计学被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学之所以成为现代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因为它作为一门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论,符合人类科学探索的过程与需要,即从有限样本信息推断系统或过程的性质与规律。随着中国科学的发展与研究水平的提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对实证研究的方法论的需要将与日俱增。

因此,统计学特别是数理统计学今后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与迅速的发展。描述统计学几十年来也有长足的进展,在包括实验或调查方案设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无论在方法论、调查手段还是工具方面,都有极大改进。数据挖掘作为一门关于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的新兴学科,可视为描述统计学的范畴。在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之间,描述统计学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为描述统计学牵涉到数据的搜集、解释、整理、测度、表示、刻画与分析,而数据及其质量是推断统计学结论科学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描述统计学在刻画数据特征时所使用的一些统计方法与统计量,也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工具。与描述统计学相对应,经济统计学是对经济系统中各个主体、部门、变量和各种经济现象的一种数量描述。经济统计学的本质是经济测度学。经济统计学可视为描述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但不是描述统计学在经济学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描述统计学和经济理论的有机结合。前苏联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统计,特别是部门统计,就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模式转为市场经济模式,部门统计乃至计划统计越来越不适用于描述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经济统计学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这其实是著名经济统计学家钱伯海( 1997)在他的晚年将精力从研究经济统计学转向研究社会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原因,因为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已经落后于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中国经济统计学发展的需要。经济统计学主要是在描述统计学和经济理论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统计学与经济学双重学科属性。

由于研究对象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经济统计学中量化描述经济现象与测度经济变量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比描述统计学标准教科书所介绍的理论、方法与工具要丰富和复杂得多。这也是经济统计学的魅力所在。同经济学可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样,经济统计学也可划分为宏观经济统计学、中观经济统计学和微观经济统计学。所谓宏观经济统计学就是国民经济统计学,主要是搜集和整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所有数据信息,对包括存量与流量、总量与结构、国内与国外,静态与动态等各种方面进行量化描述与分析。

微观经济统计学也称为企业经济统计学,主要是对企业本身各种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经济现象进行量化描述。以企业财务为主要对象的会计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微观经济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企业财务统计学。所谓中观经济统计学,是指对介于整个国民经济与企业之间的中观部门,如政府部门、产业部门,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进行以数据为基础的量化描述。与经济统计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假设经济系统是一个随机过程,服从某一客观运行规律; 任何观测经济数据,都是从这个随机经济系统产生出来的。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基于观测经济数据,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利用统计推断的方法,识别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经济运行规律。有关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方法论作用,可参看洪永淼( 2007,2011),李子奈和齐良书( 2010)。

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推断统计学在经济学的应用,但并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统计推断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有机结合。

首先,在数理统计学中,统计推断是通过数学概率模型对样本数据建模。在计量经济学中,计量经济模型不仅仅是数学概率模型,其模型设定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 如选择哪些经济解释变量) 。

其次,数理统计学的一些方法论并不能直接用于对经济数据的统计推断,因为经济数据有其特殊性。比如很多高频金融数据,有所谓的波动聚类现象( volatility clustering) ; 在劳动经济学中,很多数据存在所谓的内生性,这种内生性对识别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很大困扰。另外,一些计量经济模型,如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动态资产资本定价模型( Hansen、Singleton,1982),是通过欧拉方程条件矩刻画的,其中经济理论( 如理性预期理论) 并没有假设相关经济变量的概率分布已知。因此,数理统计学没有现成的方法可用于估计、检验这个模型。这就是为什么2013 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Hansen( 1982)提出广义矩( GMM) 估计方法的原因。

第三,使用什么样的计量经济模型,要由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来决定。什么时候需要用回归模型,什么时候需要用波动模型,什么时候需要用整个概率分布模型,这并不是由研究者个人随其偏好而定,而是取决于所研究的经济问题的本质。例如,用历史数据研究市场有效率理论以及资产收益率的可预测性时,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时间序列回归模型( 即条件均值模型) 。这是因为预期收益率可由条件期望来刻画( 陈灯塔和洪永淼,2003)。

第四,计量经济学是经济计量模型的推断方法论,包括如何估计参数和进行检验参数假设,判断模型是否正确设定,以及如何进行经济解释。参数假设与原始的经济假说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经济学家关心的是经济理论、经济假说的正确与否,为此必须首先将经济理论和经济假说转化为可检验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假设,然后利用经济数据进行参数假设检验,并解释参数假设检验结果的经济含义。计量经济学建立在经济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即建立在经济统计学的基础上。经济统计学对经济变量和经济现象进行量化测度,这些测度首先表现为经济数据。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原材料。计量经济学的推断结论的科学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原材料即经济数据的质量优劣。

绝大多数经济数据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观测数据,不能用可控的实验方法获得,因此经济数据的测度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经济观测数据的不可实验性,计量经济学需要一些基本假设,如假设经济系统是一个随机过程,经济观测数据是经济随机系统的一个( 偶然) 实现,经济随机系统满足某种平稳性或同质性条件,等等。这些假设是否符合客观经济现实也会影响计量经济实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对经济变量、经济现象的准确测度,是经济实证研究的先决条件与基础。没有高质量的经济数据,任何经济实证分析及其结论将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经济统计学可以揭示、刻画重要经济变量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通常说的典型经验特征。这些典型经验特征实际上是经济实证研究与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与出发点。测度与刻画经济变量的数据特征,包括它们之间数量关系的特征,是经济统计学的范畴。如何更进一步地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内在规律,则需要经济理论与统计推断。经济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概率论一样,可以指导对经济现象的建模。因此,在经验典型特征事实基础上,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对经济现象进行建模( 所建模型即为计量经济模型) ,并基于经济观测数据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统计推断,从中找出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及经济运行规律,并解释经验典型特征事实。这是计量经济学的范畴。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统计学、经济理论( 包括数理经济学) 与数理统计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交叉学科。正如著名计量经济学家Goldberger( 1964)指出的,计量经济学可以定义为这样的社会科学: 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学研究从定性分析为主转为定量分析为主,特别是转为实证研究为主,可以预计,计量经济学作为实证研究最主要的方法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经济统计学是对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主体的一种量化描述,其本质是经济测度学。而计量经济学是在观测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与统计推断,从而检验经济理论和经济假说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并揭示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和内在经济运行规律。

很明显,经济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经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实证研究的完整的方法论。经济统计学是经济研究的基础方法论,是整个经济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前置环节。计量经济学的推断方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由经济理论指导) ,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及其经济解释,是经济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1970 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森曾说过,计量经济学可以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这种分析基于理论与观测的并行发展,而理论与观测又是通过适当的推断方法得以联系。换言之,计量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测度两者基础上的,而经济理论和经济观测又是通过统计推断方法,即通过数理统计学而联系在一起。与经济统计学一样,计量经济学同样具有统计学与经济学两种学科属性,并不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以上各个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 表示。

三、经济统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前文分析指出,经济统计学是对经济现象的量化描述与对经济变量的测度,而计量经济学则是在观测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以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统计推断,揭示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与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一起,构成经济实证研究完整的方法论,其中,经济统计学是经济实证研究与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方法论前提,它起着一种基础性方法论的作用。那么,经济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管理和经济研究中具体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作为经济测度学,经济统计学用数字描绘经济系统的各种经济现象、各个经济主体、各个经济部门、各个经济层面在不同时间的动态立体图景。Samuelson 和Nordhaus( 2000)指出,虽然GDP 和国民经济核算似乎有些神秘,但它们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如同人造卫星探测地球上的气候,GDP描绘出一幅经济运行状况的整体图形。这种对经济现象的数字描述,为经济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以及社会公众了解整个经济现状以及进行相关的经济决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在现代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的基础,而在经济统计学中,国民经济统计学是宏观经济学的统计版本,企业经济统计学则是微观经济学的统计版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对经济系统的理论描述,而宏观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是对经济系统的一种现实描述,以数量的形式描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

第二,统计学有一个重要思想,是通过构造简单、方便、易于解释但又具有科学性的统计方法与统计工具,从大量数据中概括其最主要特征与最有价值信息。经济统计通过收集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的大量经济数据并且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是经济统计的最主要任务与最主要功能。在信息爆炸时代,从海量数据中总结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地以简单、方便、易于解释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政府官员、经济学者、企业家、社会公众,这些重要经济信息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企业微观管理与决策及社会公众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基础。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各国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央行的货币政策,而通货膨胀率,主要是CPI 的测度,其有效性、精确性与科学性是央行制定政策的依据。第二个例子是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与经济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测算GDP 是一个重要问题。第三个例子是如何测算中国的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这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公众对官方的经济统计数字经常表示质疑,这种质疑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统计学家与经济统计工作者还需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和改进工作,另一方面也表明经济统计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势在必行。

第三,经济统计学是经济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的前提与基础。经济统计学提供的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实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众所周知,经济学研究的最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所观察到的各种经济现象进行理论思维与理论创新,揭示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统计学可以从观测经济数据中找出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构成经验典型特征事实。经验典型特征事实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一种概括性刻画,是经济学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在宏观经济学中, Phillips( 1958)从英国宏观经济数据中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这后来被转化为刻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经验典型特征事实,构成了凯恩斯以后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所有宏观经济理论都必须能够解释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上个世纪7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陷入了滞涨阶段,菲利普斯曲线变为正斜率,这个新的经验典型特征事实推动了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另一个例子,是由Mehra 和Prescott( 1985)提出的所谓证劵风险溢价之谜( equityrisk premium puzzle) ,即美国证券市场收益率远高于无风险债券市场收益率。这一经验典型特征事实,对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学领域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所谓的恩格尔曲线,即一个家庭消费所占的比例随收入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这是恩格尔通过微观经济统计数据发现的经验典型特征事实。在金融学方面,早在1960 年代,金融经济学家就发现,股票市场存在波动聚类现象,即今天一个大的波动,明天常常伴随另一个大的波动; 今天一个小的波动,明天常常会伴随一个小的波动,这两种变化交替进行,而不是大小波动均匀分布。2003 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Engle( 1982)提出的著名的ARCH 波动模型之所以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解释金融市场波动聚类这个重要经验典型特征。在中国,引起中国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关注的很多重要经济问题,其实都有经济统计学的贡献。

例如,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过程中发现,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在过去近20年中逐步降低。这个经验典型特征事实成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学者的热门研究课题。中国经济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水平的提升,关键就是要能够在细致、准确地搜集与分析中国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反映中国经济在转型期的经验典型特征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转型理论解释中国经济的运行及发展趋势,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如果中国经济学能够遵照这种研究范式,那么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并对经济转型理论做出自己创新性的贡献。但是,目前中国经济统计学家、计量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家在总结中国经济经验典型特征事实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对重要经验典型特征事实在经济研究与理论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与重要性,也认识不足。

第四,经济测度对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经济测度的质量决定了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其次,经济数据,特别是经济数据的类型,对计量经济学学科发展影响巨大。举几个例子: 首先是经济数据观测的误差( measurement errors) ,对计量经济学的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参数假设检验,有很大的影响,如导致不一致的参数估计。为了研究测度误差的影响,计量经济学很早就有了一个分支,即变量误差的计量经济学。当然,变量误差也可能由其他因素而非测度误差引起。第二个例子是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的发展。Nelson 和Plosser( 1982)在一个实证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包括GDP、CPI和股票价格,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这对当时以平稳时间序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因为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不适用于分析非平稳时间序列。

后来的单位根和协整等现代时间序列经济学理论,就是为了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而发展起来的。第三个例子是不完全识别计量经济学( partialidentification econometrics) 。在微观经济数据中,有一些经济变量不能获得精确测度,比如在美国问卷调查一个人或家庭收入时,因各种原因只能调查收入处于哪个区间,不能获得一个精确测度。这种不精确经济测度,对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地,在估计计量经济模型参数值时,不能获得点估计,只能得到区间估计。这种统计推断的方法催生了一个新的计量经济学分支,即部分或不完全识别计量经济学。第四个例子,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以前没办法获得的数据,现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得到,比如在金融市场,可以获得每笔交易数据,即tick by tick data,每次交易的价格、交易量以及交易的时间点,都可以完整地记录下来。这种新型的交易数据,包含很多交易行为和市场微观结构的信息。除金融市场外,超级市场或商店通过信用卡完成的交易,其交易以及交易者的信息,也同样可以获得。对这种实时交易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及推断,产生了一个新的计量经济学分支超高频数据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ofultra-high frequency data ) 。更多讨论参见Engle( 2000)和Engle Russell( 1998)。

最后一个例子是面板数据。以前大部分经济数据,要么是时间序列数据,要么是横截面数据。现在,越来越多的二维数据,即对每个横截面单位( 如个人、家庭、国家等) ,可以在不同时期跟踪并测度。这种二维数据称为面板数据。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是美国密歇根大学PSID 调查数据。这个数据库调查了很多美国的个人和家庭,而且在不同时期跟踪测度,对研究美国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数据推动了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实际上,不仅是面板数据,现在也可每天观测到一个曲线,如IBM 股票价格每天从开盘到收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又如不同城市每天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些在统计学上称为函数数据,有相应的统计模型,更多讨论参见Ramsey 和Silvema ( 2005)。上面几个例子表明,数据的类型,即经济测度的类型,在很多方面都推动了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这其实是经济统计学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和重要贡献。第五,一个多世纪前,有一位美国学者说过,统计思想与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和要求一个人能够读、写一样,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大量具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经济统计人才,对完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提高治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统计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量高素质、具有系统的经济统计学训练的专门人才,推动中国市场化经济转型、提高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国家社会治理水平。尤其是,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需要培养大量懂得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基于数据进行决策与管理的经济统计人才

四、如何推动经济统计学的发展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与发展经济统计学?第一,坚持经济统计学是经济测度学这个基本学科定位。经济统计学用数字描绘各种经济现象、各种经济主体、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不同层次在不同时间的动态全景图像。经济统计学的最主要任务是经济测度方法论的创新,发展能够更精确地测度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并应用于实践。这个基本定位将保证经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从而不会受到包括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在内的其他相关学科在中国兴起的可能冲击与影响。一些学者曾提出广义经济统计学的建议,将作为推断方法论的计量经济学作为其中一部分。

这种想法符合统计学的范畴定义,即如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那样,经济统计学也可分为经济测度学和计量经济学。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国外已有80 多年历史,在中国也有30 多年发展历史。如果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统计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可能会出现计量经济学取代经济统计学的情形。因此,坚持经济测度学的基本定位可以更加明确经济统计学的学科特色,有利于经济统计学的长远发展。在这方面,邱东( 2013)对国民经济统计学科的定义与内涵、外延发展,做了精确阐述。

事实上,在国外,经济统计学主要也是定位在经济测度学方面。第二,发展经济统计学必须立足本土化。在中国,经济统计,特别是现代统计学意义上的经济统计,历史不是很长。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与不同群体或阶层之间差异巨大,经济统计不但水平较低,而且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也特别巨大。这种基本国情为在中国发展经济统计学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比如,关于宏观经济数据的构建,一个重要问题是处理季节性因素。在西方的经济统计工作中,季节性因素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比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等等,其处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季节性因素。比如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都是根据中国农历而定,而不是根据西方公历而定的季节性因素。这些季节性因素的处理方法将与国外季节性因素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这是中国特色。

又如,中国在过去30 多年,成功地从计划经济模式转为市场经济模式。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程度还比较低。中国经济统计学家能否提出一套刻画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指标,以测度中国市场经济完善的程度? 还有,中国过去30 多年,以要素投入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面临一个转折点。中国经济必须经济转型,以确保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过去30 多年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一些不可持续的因素制约,如对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在统计方法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有说服力的量化描述与估计。最后,中国正处于实现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过程中,对中国梦的量化指标的构建,包括对人民幸福感指数的构建,也是中国经济统计学家,计量经济学家与经济学家可以做的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研究工作。总之,立足本土、立足国情、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使经济统计学焕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第三,大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中国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与现代化。上文在描述经济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时,讨论了经济统计学对发展其他学科,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同样地,包括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在内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发展经济统计学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前面提及,著名经济统计学家钱伯海在他的晚年,集中精力从事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他从经济统计学研究中深深感受到要发展经济统计学,特别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核算体系,必须有新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作为经济测度学,经济统计学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统计抽样调查。

在这方面,数理统计学特别是抽样理论的最新发展可以提供很大帮助。在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测度,以及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描述及解释,也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宏观经济变量是微观经济变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加总( aggregation) 。由于微观个体的异质性,加总以后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性质,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与原始的微观经济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在微观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需求函数,即微观个体需求与个体收入之间的关系,如果对微观层面个体的需求函数加总,所获得的总需求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与原来个体的需求函数将有所不同,除非微观个体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满足所谓的hypathetic utility function 假设。由此可以看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测度( 类似加总) 之后,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变量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需要有微观基础,而这就涉及到经济理论。另一方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对理解宏观经济变量的性质也是很有助益的。例如,Granger( 1980)讨论了微观消费函数的加总问题。他假设个体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系数有所不同,而且微观个体的边际交易倾向的数值可视为是从 分布中产生的实现。

加总以后的宏观消费变量与原始个体消费变量的统计性质将出现本质区别: 虽然微观个体的消费是一个短记忆的时间序列,但是加总以后的宏观消费变量将具有长记忆( longmemory) 的时间特性。总之,推动各个统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包括经济统计学。不管是计量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或是数理统计学,这些相关学科都有它们共同的基础,即统计思想与统计思维。因此这些学科完全能够在互相交叉融合中不断完善。同时,也有可能因此产生一些新的交叉学科。例如,实验产生的数据与现实观测经济数据有很多不同特点。特别地,经济观测数据是各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具有不可实验性( 即不能通过重复实验获得) ,因此一般情况下没有办法将其中某一或某些因素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准确地分离测度出来。而实验经济学则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较精确地测度所关注因素所产生的后果。实验经济学实质上是通过可控实验改进经济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经济行为与经济规律,包括经济因果关系。

事实上,实验经济学与经济测度学及计量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正在产生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即实验计量学( experimetrics)。第四,为了发展经济统计学,必须大力推动国际化,通过国际化推动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统计的历史相比西方国家短得多,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只有30 几年历史,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历史,我们在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方法与工具等各个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上个世纪70、80 年代,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厦门大学合作,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是西方经济统计学、现代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范例。今天中国的经济统计学同样可以从国外相关学科学到很多有益于自己学科发展的知识。例如,众所周知,GDP 大体反映了一个经济体社会财富水平。但是GDP 作为描述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很多缺陷,既不能精确地反映总量,也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质量与效益,更不能反映经济结构、社会分配、民生改善、以及对环境破坏的程度等等。

认识到GDP 的种种缺陷,国外学者,包括经济统计学家、经济学家,过去几十年提出各种指标,试图修正GDP 的缺陷,比如Nordhaus 和Tobin( 1972)提出了去除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成本的净经济福利指标; Repetto等( 1989)提出了扣除资源损耗成本的国内生产净值; Daly、Cobb( 1989)提出了将财务分配状况、社会成本等因素计算在内的所谓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 Pinter、Hard( 1995)提出可持续发展指数; VonWeizsacker 等( 1997)提出了绿色GDP 概念,等等。这些对构建适合刻画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的指标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第五,必须顺应时展潮流,与时俱进地发展经济统计学。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如何有效地获取大数据中的有用信息,统计学无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理论与工具。与此同时,大数据也为包括经济统计学在内的统计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例如,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电子商务,正在中国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贸易、购物、消费乃至生产形态。如何统计电子商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经济统计问题,这也为经济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又如,大数据使得以较高频率测度宏观经济变量成为可能。目前绝大多数的宏观经济变量( 如CPI) 最高频率只有月度数据,在大数据条件下,完全有可能获得更高频( 如每周) 的宏观经济数据,这样可更及时反映客观经济运行情况。第六,加速经济统计学教材更新换代,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几十年来中国乃至世界上经济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在国外,不论是统计学还是经济学相关专业,大都没有经济统计学课程设置,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教材。这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课程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国经济统计学教育必须更加注重教材建设,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各个相关学科以及经济统计的理论与实践,尽量汲收国内外所有有用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争取使经济统计学的研究与教育不但成为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成为引领世界前沿研究的国际化学科。

五、结论

本文从统计学和经济学统一的视角出发,分析论述了现代统计学若干分支,特别是概率论、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理论( 包括数理经济学) 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发展前景。分析表明,统计学的这些相关学科,各自定位非常清晰,在各自学科发展方面,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发展空间。其中,经济统计学既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经济学的分支,是统计学与经济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统计学和经济学双重学科身份。经济统计学本质是经济测度学,是经济测度的方法论,是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这是经济学其他任何相关学科,包括计量经济学,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等无法替代的;也是统计学的其他相关学科,包括数理统计学无法替代的。

随着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作为推断方法论的数理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因为有日益增加的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从样本数据推断母体特征的一般方法论,数理统计学因为符合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与需求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经济实证研究的推断方法论,计量经济学在中国过去30 多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顶尖学术期刊,可以看到大量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实证研究,而专门研究经济测度的经济统计学的文章的数量则相对减少,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实证研究对推断方法论日益增加的需求。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大量使用,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经济实证研究水平与规范程度。

篇3

一、前言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一直都很关注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经济学科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依旧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势必会遭遇如同30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境遇。所以农业经济学者现当下要做的就是通过对农业研究方向从政策型,向市场型的转变,来推动农业经济学的转型,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对农业经济学在未来中国的发展的一些危机,做出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

二、农业经济学所面临的危机 

1.短期危机 

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当下所面临的危机,从短期来看并没有什么危机,但若长久下去,很可能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必要从会慢慢地下降到消失。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农业政策研究的作用降低。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农业政策。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粮食安全、土地制度和农民收入等问题。这些研究在当前的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农业大国的条件,需要一些对农业政策研究的学者。但是这些农业经济学者,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决策领域并没有很强的影响力。政府机构也有专门的用于研究农业政策的机构和人才库,而这时的农业经济学者只能够充当一个对农业政策解读的角色。这就让农业经济学科在于其它专业竞争生源是,处于一个下风的位置,极其的被动。同时一些优秀的人才也难以扩充到农业经济学科当中。 

(2)农业经济学所研究领域正被其它学科所占据.而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数据计算主要来源于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这些基础性的学科。而近几十年来,这些基础的学科听过不断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开始研究农业经济学科所研究的领域中来。这一现状,让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更为艰难。而且,通过一些数据表明这些基础学科对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要大于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影响力。不管是还是申请课题资助,基础性学科要比农业经济学科更加的有利。 

(3)难以吸引优质的学生生源。一个学科想要长久的发展,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不管注入,及优秀人才的不断补充。但是就当下农业经济学科的现状来看,很难吸引优秀的学生来选择这门学科。特别是在以上两种现状的情况下,农业经济学科的毕业生与一些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生相比,在就业市场上更加取不到优势,所以就业竞争力小也是优秀学生不断选择这门学科的原因。若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中国的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会出现一种前进乏力的状况。 

2.长期危机 

随着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农业经济学科有可能会面临着边缘化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断缩小。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家随农业的重视程度也非常的高,但这只是一个短时期的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如果我国的城市化全部完成,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则会反之下降。此时的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也会随之下降。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也会在未来某天成为现实。 

(2)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在长期内下降。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国家则会更加重视城市的建设,而随之财政预算的下降,政府则会通过削减农业经济学科的教育科研投入来增加城市建设的经费。 

三、相关对策 

通过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学科的成功转型的经验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经济学学科也想要成功转型,必须将研究重点从“政策研究”转移到“市场研究”。

1.研究重心的转移 

食物经济与管理。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关注农业生产而现代的农业经济学科必须扩大研究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食品的要求也更加高端,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都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农业经济学科可以借助这个趋势发展为更加广义“食物经济与管理”,即研究领域发展到食品本身,从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到参与进去。 

生物经济管理。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还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生物资源。例如对于棉花这种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是农业经济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但棉花加工就不属于了,所以想要扩展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将棉花再加工也视为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围。所以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食物经济与管理的基础上,将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与农业资源有关的所有行业,中去,即生物经济专业。 

2.教育重点的转移 

大学的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向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面对当下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农业经济学科对学生的培养必须转移重点,从以前的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培养机制,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市场以及相关的农业服务的技能。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以给学生一些实践性的经验。 

四、总结 

我国的农业经济学学科想要长久的发展,必须要认真思考转型之路。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来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学学科。切忌照搬照抄,要按照中国的特色和实践来进行,在转型之路上要充满创新精神。让农业经济学学科走出一条充满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国众、张臼怡,就业难?改写自己的“就业率,——剖析就业率后二十名专业[J]高校招生,2013. 

[2]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业经济,2015.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学 发展现状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93-01

前言

伴随经济管理系的发展,我们在见证成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流中,教育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切已有的成绩都只能说明过去。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因此,未来,既充满着希冀,又充满着挑战。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继往开来,稳步发展,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一、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经济管理系现有经济学和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属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大学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办这两个学科的比比皆是。要在众多的学校和学科中脱颖而出,需要自我定位准确,选好目标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办出自己特色。应用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的理论、运行规律与管理的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基本改变了大学本科人才紧缺的局面。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如果不能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充分就业,就会影响学院声誉,堵塞自己的发展道路。

贸易经济和市场营销方向侧重于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贸易规则和惯例,并且能够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技术经济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新学科。当今世界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从而对融技术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方向侧重于经济与技术的结合,要加强学生的工科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能胜任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对项目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决策建议。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学科。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体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组织管理、经济效益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了重要作用。选择产业经济学作为主攻方向, 还有利于经济学专业的深化和拓展。

经济管理是应用经济学专业的落脚点。经济管理涵盖广泛,既有经济分析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经济规划,又有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际业务操作,需要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选择经济管理作为主攻方向,有利于人才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扬长避短的定位和目标市场的选择,能够使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把专业办出特色,锻炼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同时为专业的进一步拓宽, 培育硕士点准备条件。会计学专业学科比较单一,定位简单,立足于培养“双师型”人才和中英文记账的“多面手”会计人才,并主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师资,建立起学术梯队,争创硕士点方面下工夫。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

从经济管理系的起点状况和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及水平着眼,本科教育定位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大类学科。按照国家教育部现行专业目录,经济学科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学学科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我院经济管理系是在贸易经济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拓展是水到渠成的事。经济管理系现有会计学专业,向财务管理专业拓展也具备了一定条件。经济管理系目前还办有市场营销专科专业,且积累了4年的专科专业的办学条件,申办本科专业的条件业已成熟。具备了以上办学条件,向工商管理方向拓展也是有条件的。经过几年的运作,经济管理系已经拓宽了本科专业发展的空间。根据上述条件, 我们初步设想,经济管理系未来十年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路为:稳步发展,控制规模,质量先行,兼顾效益。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经过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各院校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绩;包括指导委员会和各院校的工程管理教育者均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技术活动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但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现有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工程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与社会需求,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国外工程管理教育和工业发展的经验,现有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毕业生去企业需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改革工程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工程管理教育方法的改革重点是增加学生对工程技术活动中所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的感性认识,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1、增加工程管理的现场教学。现在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均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对工程建设的实践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空对空的现象,结果是学习了大量的现代管理方法,但不知何时可以用得上以及如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理想的办法是参与一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探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和评价有关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良好机会。

3、举办讲座。邀请工程管理专业专家参与高年级学生的研讨会,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工程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全面培养工程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主要特点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的一个典型标志是工业与农业这一产业结构内部开始变化,由原来的利用剪刀差牺牲农业发展换取工业发展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出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考虑,会加强相应的宏观调控,力求通过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从而完成以工促农这一反哺过程。我国的工业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以工促农的新阶段。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我国经过30年快速的城市化,造就繁荣的城市的同时,也造成城乡的差距拉大,农村在城乡收入、文明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经济增速等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以城带乡的战略开始付诸实践,城乡由二元割裂开始走向一体化。这一质性变化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一体化中自由高效地流通,极大地提高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水平。

二、农业经济转型期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农业产业链的拉长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工业对农业全面反哺的铺开,传统学科研究的农业结构将随之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对农产品的精细化加工、农业大物流的构建、农村绿色生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等等都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重点。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解除,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变化予以足够重视,才能跟上实践的变化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在城乡各个发展领域的陆续展开,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大流通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发展生态化,这种可持续发展略的革新式的提出,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农业发展方式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在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加研究力量,并直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缓慢,我国农业经济在国际先进农业经济面前缺乏竞争性,如何应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也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

三、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差异化学科战略。针对上述分析的处在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三大特点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可以实施差异化学科战略,即把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业结构质性变化、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农业现代化战略驱动这三个方面,着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着重加大城乡生产要素大循环大流通方面的科研力度,着重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科研人才战略。要根据差异化学科战略,有选择性地按照上述研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程设计和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理论的更新引进,也应根据研究重点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契合研究重点的新知识、技术和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经济管理中去。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大教育规划力度,出台扶持性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培养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长期在农业经济管理一线从事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

学科互补性战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与之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就有数学、法学、金融学、环境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这些学科间不能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应对由农业经济转型期催生的新特点并由此对科研带来的新变化时,“关起门”来搞研究,只有死路一条,只做简单的“1+1=2”的叠加研究也是没效果的。正确科学的路径应该是以农业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确定的研究重点为核心来确定所涉及的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由此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不断付诸实践,在大量的鲜活的农业经济管理现象和事件中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四、结语

应对农业经济转型期产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新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要真正有效地解决农业经济转型期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还是要集合广大科研专家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者的智慧,并在付诸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从而适应转型期新特点新变化,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忠伟,王艳霞.夏龙.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S2).

[2]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篇6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 学科发展 困境 对策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特点是把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的理论都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尽管当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目前的需要相符合,但是想要其进一步发展,还面对着很大的挑战,下面就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现状

(一)缺少研究范式

就当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科学科来说,缺少研究范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有了科学的范式,才能更好的进行研究,这是所有学科想要想要发展的必备要素。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大部分都是对一些理论与经验进行汇总,这类的论文占了研究中的半数,但是更加科学、经典的范式还没有出现,这不光没有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反而体现出在发展过程中的浮躁。这一情况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研究范式,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归属搅乱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错位

当前课程体系错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课程内容错位。这和本学科的隶属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前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在管理学的范畴之下,这种设置方法较为盲目,没有重视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不正确的。其次,课程结构错误。当前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主次不分明,课程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这种情况给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工作产生了制约。

(三)研究人员匮乏

学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因此,“人”是最主要的主体,而其他的因素都要经过人这个主体来让其表现出来。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中,缺少专业的研究人员是当前迫切的问题。新补充的研究与教学人员常常只能从其他专业转入,临时性与随意性较大,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对于说是教育课程中的管理,大部分是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来进行,大部分的试点高校运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引荐的教材,相关的教材编撰还在进行当中,但是对于课程的管理和评估、监督方面,还有很多高校根据传统的理论型进行教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只是简单的把相关理论灌溉给学生,没有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听教师教导与记笔记为主,教学方式不够积极主动,没有加入学生的参与,这也是当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

(一)重新建立学科的研究范式

重新建立学科的研究范式,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日后想要发展的中心问题。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困难出现。这就首先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能够有优良的道德操守以及专业的工作水平,从新的角度来了解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这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区别,尝试把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给不断建设此学科的知识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教学中,不光要进行传统的基础教学,还应该使用学科交叉的方式,把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文化学等都加入其中,让学科发展的事业更加广阔,让学科发展的更加科学、有内涵,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找到探索科学发展的方式。另外,我国的教育机构与相关部门要确定教育经济与学科的范畴,进而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基石。

(二)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

想要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把课程的范围增加,当前我国不部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都是在教育学的范围,它的重点不应该只是在学习教育类的课程当中,还应该多进行有关经济与管理的内容,比如管理学、国外经济学、战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同时,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与工作中必备的工具,在教学管理中,计算机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功能,因此,应该加强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最后,要把课程中的内容和我们的社会生活进行联系。

(三)培养优质的研究队伍

想要培养优质的研究队伍,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选择优秀的专业教师。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要力量,来负责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专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关系与内容,善于把其结合,让学生更加简单的理解。其次,还可以招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可以是在业务上十分优秀的相关工作者。他们可以更好的使用学科的研究方式来对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有关问题解惑。所以兼职教师的行政隶属关系与专业的教师有区别,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可以多让在学科中有名气、有水平的专家学者与教授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使用报告会、讲座等方式,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思路更加清晰。

(四)丰富教学形式与方法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一个有着很大战略意义的学科,基本上只在研究生这一阶段学习。它能让学生有用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的了解当前教育发展最新信息,并且让学生根据实际的状况来对日后教育发展的方向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十分重要。在这过程中,不光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扩宽他们的视野,还需要联合专业特点来对其研究与实际的操作水平进行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对当前的教育方法完善与丰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战略发展的视角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因此,我们需要建设更加开发、创新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时,结合研究生的特性,加入实践教学,让其能够更好的运用学到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还需要不满足与现状,放眼于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让学科的优势能够体现,全方位提升教师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在吉利的社会竞争中不断的进行创新,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梅,陈士俊,孙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63-67.

[2]郭欣,任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4:49-53.

[3]余川,李佳源.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困境及发展策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67-70.

[4]李佳源,方苏宁.地方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03:26-30.

篇7

【关键词】研究式教学;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的课程,它以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主题,研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应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提高经济学的思维和研究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却并不十分感兴趣,从而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的兴趣,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一、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该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展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数理模型多,对学生的数理基础和经济学理论功底要求较高,而很多学生往往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积累的不够,不适应从数理模型的角度去分析经济问题,从而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发展经济学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第二,该课程教学往往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经验事实相结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广的研究视野和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能够把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前沿研究进展和学科演进动态传授给学生,而很多教师只是将发展经济学课程等同于一般的机械式书面知识宣讲课,照本宣科,将该课程教学停留在简单的灌输书面知识层面,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乐趣,很难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研究式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与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研究式教学要求教师把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现实经济世界,进而激发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具体而言,研究式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在讲授基础理论的过程中穿插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把自己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引入课程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于教材的数据资料和经验分析;二是要求教师以学术研究的方式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变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格局,打破固定不变的学科逻辑,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新思想、新发现、新研究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设计研究专题,带动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研讨中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的成就感和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种研究式教学既迫使教师不断探究经济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前沿进展,更加勤勉地从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教学研究,也驱使学生为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而广泛收集资料、阅读文献,从而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作用,真正达到教师为了兴趣而教学、学生为了兴趣而学习的目的。

基于此,针对发展经济学课程特征,通过研究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也能提升教师“教”的乐趣,它是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三、实施研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发展经济学课程的特征,不能仅拘泥于根据教材顺序简单机械的介绍知识点,而应该遵循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的思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按照理论知识与现实经验相结合、成熟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自身研究与课程主题相结合的方式适时调整授课结构,让每一堂课都能以新颖的“研究问题和主题”作为授课的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强化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来实现学习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对各种经济发展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能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世界。

2.创新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广泛应用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由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有意义和深度的论题,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献,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专题设计――专题讨论――师生互动――教师点评总结”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使学生通过发展经济学的学习体验到思想交流互动的乐趣,教师也在师生互动和思想碰撞中体验到教学的成就感,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对书本以外知识和现实经济问题的兴趣,导致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课,到了考前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几个知识点,考试之后又将这门课程的知识抛到九霄云外。为了有效推动研究式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考核方式,采用文献述评、论文写作、论文讲解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既能全面掌握知识,又能举一反三应用知识、升华知识,并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学术兴趣。

四、结论

研究式教学是增强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也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与研究问题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在将研究式教学应用于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祥炎.研究性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31-32

[2]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6-67

[3]韩占兵.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宏观经济学》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39-43

篇8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next]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