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畜牧业前景分析8篇

时间:2023-06-15 09:27: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畜牧业前景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畜牧业前景分析

篇1

>> 榆林市糜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绿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分析 榆林市企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榆林市园林苗圃现状及发展对策 榆林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榆林市农业灌溉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榆林市城乡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榆林市中药材生产前景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榆林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榆林市社区健身舞蹈的开展现状与研究 榆林市兰炭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 榆林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 榆林市苹果产业化开发思路与对策 榆林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6-05-09.

[2]闫昱,李明弟.榆林市建国60年养羊业发展的成就与启示[C].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2009:71-74.

[3]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http:///site/1/html/zwgk/0/1/16/8306.htm, 2014-05-28.

[4]边菊萍.榆阳区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8):249-250.

[5]胡晓宁,白艳艳,宋江湖,等.陕西省榆林市近年来草种引进调查报告[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5):22-23.

[6]曹瑞元.转变观念认识草 立草为业发展草[EB/OL]. http:///html/2015-10/29/content_31386.htm, 2015-10-29.

篇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论藏羌文化与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

大九寨国际旅游精品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提升阿坝州文化旅游业及其产品转化策略

松潘县新农村建设思考

浅议黑水县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适应市场需求加强“阿单九号”营销

沙棘在阿坝州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与产业化开发思路

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藏区质监特色

浅析GIS在阿坝州的应用前景与构想

浅析动物免疫失败的因素

阿坝州高载能工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阿坝州发展肉鹿养殖业的建议

浅析金川县飞蝗及其防治措施

羌绣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关于提高岷江柏、滇柏容器育苗技术及降低容器育苗成本的探讨

对阿坝州特色水果发展的思考

阿坝州高原金针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精解

侍俊同志在阿坝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肖友才同志在阿坝州科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杨登云同志在阿坝州科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对阿坝州知识产权工作的思考

对阿坝州“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形成及完善过程的思考

英美两国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阿坝州汶川特大地震林业损失及灾后重建措施

浅谈地震灾后汶川县生态恢复对策

论灾区恢复重建藏羌美好新家园的辩证持久战

浅析若尔盖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粉尘污染及治理浅析

高寒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依靠科技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金川县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可行性研究

中高海拔山区芹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及病虫防治简介

科研新成果优质青稞新品种“阿青6号”

阿坝州委州政府召开2007、2008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浅谈民族素质与民族地区发展

引进国外智力促进科技创新

阿坝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重视农机安全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

从市场变化趋势看小金县农业结构调整

金川农村移民多渠道生产安置初探

人畜共患炭疽病的防控与对策

爬山虎治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表及裸岩前景分析

浅谈川西北高原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对发展的思考

阿坝州发展土鸡生态养殖产业的设想

小金县退耕还林之我见

阿坝州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红原县草原、草地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辐射松优良种源及优树选择初报

甜樱桃在小金的表现情况及发展分析

强化民族地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怎样让学生学好钳工技术

浅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辅导

篇3

【关键词】金钟镇;畜牧业;近况;问题

1 金钟镇的基本镇情

金钟镇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面,距县城20km,总面积143.6km2,辖19个行政村、145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彝、白、苗、壮、蒙古、回、蔡家8个民族,全镇总人口51 021人,总户数11 873户。2012年末,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83亿元,财税总收入15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2元,粮食总产量12 490t。金钟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海拔高差1111m,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乡镇之一。

2 金钟镇的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作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历史悠久,多年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2.1 畜牧业生产现状

据2012年底统计,我镇牲畜存栏数为157 202头(匹),出栏数为90 345头(匹),已建成规模养殖场5个,正在修建的有2个。但是,要解决人民的肉蛋类生活水平,我们的任务仍艰巨而长远。

2.2 畜牧业体系现状

2.2.1 良种繁育方面

我镇目前有人工冻配改良点1个,猪人工授精点1个。

2.2.2 饲草饲料生产方面

近年来,我镇开展实施天然草场恢复与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科技扶贫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三江源生态建设等项目,大力开展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和冬闲田土种草等(以独乍、新岩、冒水、大营村为试点),有效解决了牲畜冬春草料缺乏问题。

2.2.3 动物防疫体系方面

我镇共有19名村级兽医防疫人员为养殖户(场)提供诊疗和防疫服务,牲畜免疫注射密度达90%以上,有效防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2.2.4 技术服务体系方面

全镇共有4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他们常年在基层为养殖户提供与畜牧业相关的各种服务。

2.2.5 流通体系方面

全镇共有3个牲畜交易市场,6个畜牧专业合作社,1个正在修建中。

3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模小,经营分散

金钟镇的畜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形成批量,无法控制质量。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不完善,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相对独立,畜产品附加值低,广大养殖户的利益得不到回报,制约了我镇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3.2 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畜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猪肉比重较大,基础母猪数量少,草食家禽饲养量少,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缓慢,饲草饲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地位尚未显现。

3.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待遇较低,全镇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有部分专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岗位(编制)死卡,这严重挫伤其工作积极性。特别是村防疫员报酬低、业务素质差、工作艰辛、劳动量大、退休防疫员生活无保障,这严重影响了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使得有些工作不能真正得到实施和完成。

3.4 畜牧科技水平低,生产经营机制不完善,生产管理水平低

由于农户散居,观念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养殖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科技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难以提高和体现,这些都成为阻碍我镇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

3.5 畜产品商品率低,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

畜产品大部分是自产自食,只有规模养殖场外销。牲畜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农户很难把握行情,养殖热情受到极大影响,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速度。

3.6 种畜禽场起步晚,供种能力和质量不高,产业化经营能力弱

由于种畜禽场起步落后,资金不足,数量较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因而供不应求;另外,市场产业链短,体系不健全,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养殖风险大,因此不愿发展,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4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作用

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结果

要把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转变,最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只有通过人工种草和冬闲田土种草来补充饲草饲料的不足才能提高种植业复指数,提高农业收入,绿化大地,涵养水源,增肥地力,维持土地再生能力,使我镇草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4.2 农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草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农业种植业的需要,更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种草养畜的需要。

5 生态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

5.1 畜牧业发展思路、布局规划及总体目标

坚持稳定发展猪禽、加快发展牛羊、协调发展奶蛋、做大特色养殖的方针,按照科技优先、市场导向、依法治牧、产业化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畜牧业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培育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养殖,加快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建设,健全良种繁育、饲草饲料、动物防疫、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加工流通、技术服务这七大体系,推进畜禽品种优良化、养殖数量规模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和市场流通组织化进程。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打造优质生猪、肉牛、肉羊、家禽产业带,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推进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

5.2 畜牧业发展趋势

今后,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大趋势,组织化经营带动产业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地位更加突出,畜牧业内部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6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6.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正确定位当前我镇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阶段,彰显政府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引导与保护作用。首先要切实改变畜牧业从属于种植业的观念,打破“坡上草万千、哪还用得着种草”的老思想、老观念;其次要放弃单纯追求粮食生产的方针;第三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抓来发展,开展各项技术培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畜牧业的认识程度。由于我镇大部分地方尚未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规模养殖和扩充总量。因此,建议政府制定和出台关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统一和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6.2 实行规模化经营

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商品率,提升产业化经营能力,培育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支持带动农村畜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探索和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的路子,从区域优势着手,建立核心区,形成产业带,最终实行专业化和规范化生产。

6.3 推广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投入

大力推广畜牧科技,提高科技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要多形式多渠道的加大对农民地畜牧科技培训活动,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用于实践;要大力推广畜牧业生产管理和配套科学技术,主动争取项目,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增强我镇畜牧业发展的牵引力,逐步改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面貌。

6.4 加强队伍体系建设

加强畜牧业服务队伍体系建设,彻底改变当今基层防疫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要到生产第一线为农民做好技术服务,首先要思想创新、技术过硬、信念坚定;其次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服务水平,提供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增强其全身心投入畜牧业的信心;第三要建立村级兽防员经费保障长效机制,逐步提高报酬,制定管理办法,确保规范运作,争取政策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行绩效挂钩,建立奖惩机制,加大村防疫员的培训工作。

6.5 抓好良种、饲料、防疫三大体系建设

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创建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品种改良力度,加大冬闲田土种草和绿肥种植力度,推广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强化动物检疫制度和防疫条件管理制度,建立疫病诊断监测、疫苗冷链储存、防疫监督、动物检疫和动物免疫等体系,加强村级兽防队伍和兽医室建设,建立较为完备的防疫体系。

篇4

摘要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畜牧业经济的主要来源。对盈江县山区养羊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山区发展养羊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羊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山区;云南盈江

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畜牧业经济的主要来源[1]。盈江县全县15个乡镇,其中山区乡镇8个,半山半坝的乡镇2个,山羊饲养户多数集中在这一地区。山区农民养殖山羊已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原因是山羊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疫病少,生产周期短,深受山区农民群众的喜爱。但是从盈江县养羊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发展现状

盈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97°31′40″~98°16′0″,北纬24°24′16″~25°20′10″。国土面积4 429 km2,东西相距54 km,南北距离114 km,总人口29.3万人。全县山地面积占85.2%,坝区面积占14.8%,耕地3.111 4万hm2,林地30.053 4万hm2,荒地5.586 7万hm2。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还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年产甘蔗梢、冬包谷秆、稻草约30万t;大量的麦秸、豆杆、花生蔓和农副产品下脚料为养殖草食动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面积5.506 7万hm2,还有大片的林间草场供草食家畜放牧。据2009年末统计,全县山羊存栏26 118只,比2008年同期增加1 200只,增长4.8%,其中能繁母羊15 114只,占存栏数的57.8%。全年出栏肉羊14 246只,出栏率57.17%,肉产量356.15 t。山区山羊存栏数23 245只,占总存栏数89%,其中能繁母羊13 738只;坝区山羊存栏数2 873只,占总存栏数11%,其中能繁母羊1 376只。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管理粗放

多年来,对于养羊山区群众思想中缺乏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只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积累。羊只仅用于丧事、祭祀和偶尔解决家庭的部分肉食。羊肉主要依靠宰杀老弱残缺及淘汰母羊补充,处于“靠天养羊”的状况,生产基础薄弱,出栏率和商品率低,母羊比例小,养羊效益不高,羊肉生产水平低,表现为个体胴体小、屠宰率低、人均占有羊肉量少;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对养羊业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但始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山羊的饲养缺乏科学的管理[2]。

2.2品种退化,饲养分散,林畜争地矛盾突出

山区农民养羊基本实行自繁自养,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长期群内繁殖,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山羊的个体越来越小,产肉量低。饲养成本逐年增加,效益逐年下降。全县15个乡镇,养羊户主要分布于山区乡镇,饲养比较分散,规模小。据2009年年末统计,全县饲养山羊50~100只的有89户,存栏5 776只,占总存栏的22.12%;饲养山羊100只以上的有15户,存栏2 056只,占总存栏的7.9%;大部分养羊户一般养殖10~30只山羊,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国家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政策的施行和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原有的草场、牧场大部分被植树造林,牛、羊等草食动物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对群众养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3]。

3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大投资

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养羊业高度重视,将发展养羊业作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途径,列入山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议事日程;还应给予必要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养羊业的发展基金,用于良种繁育补贴及市场风险的调节,对引进优良种羊和出栏肉羊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户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同时,充分利用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用于养羊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现有的50个科技养羊示范户基础上,加大科技示范户的建设。

3.2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针对林畜争地矛盾突出这一现状,要合理利用资源,改变传统养羊方式,实行“两改”:一是改变饲养方式。改普通羊舍为高床楼式羊舍,在羊舍内增设饲槽、水槽和补草架;改公母混群放牧为分群放牧;改放牧为放牧加补饲。二是改变繁殖方式。改初配年龄过早为1岁左右配种。改常年乱配为春、秋两季配种,集中产羔。

3.3加强科学养羊技术培训

业务部门应主动联合其他部门,深入各山区村社,举办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牧草种植等技术的培训,充分利用广播宣传、会议讲解、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养羊技术,组织专计人员到农户家中传授经验,对山区群众养羊实行“三推”[4]:一是推广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专业户;二是推广山羊短期育肥,提高个体产肉量和肉品质;三是推广适时出栏,优化羊群结构,减轻冬春饲草压力。“四配套”[4]即:山羊生产和育种繁育体系配套;山羊生产和饲草饲料配套;商品生产和羔羊培育配套;山羊饲养与疫病防治配套等,使群众真正掌握科学养羊技术,增强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为将来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3.4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羊肉品质

当地群众饲养的山羊几乎都是本地品种,长期近亲繁殖,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山羊个体小,产肉率低,饲养周期较长。业务部门曾经引进过黄山羊等优良品种进行改良,但数量不多,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应继续大量引进优良品种,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使其发挥杂交优势;另一方面应搞好本地品种的选优选育,提纯复壮,选优去劣,杜绝近亲繁殖和过早配种,从而使本地山羊具有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等特点,缩短出栏周期,减少养羊成本。

3.5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盈江县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面积5.51万hm2及大片林间草场,有大量甘蔗梢、冬包谷秆、稻草、麦秸、豆杆、花生蔓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这就为饲养山羊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可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科学的饲喂。夏秋季节各种植物和牧草生长旺盛,应充分利用各种草场的鲜草,多余的牧草进行青干草处理,对一些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或氨化保存,留作备用;冬春季节牧草干枯,是全年缺草的季节,可充分利用林间草场和山边水尾的草滩放牧,补饲青干草、青贮料、氨化料及农副产品的下脚料,使山羊的饲料得到充足供应,保障营养平衡,这就能避免当地的“夏起,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发生。

3.6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盈江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部,西面、西北、西南均与缅甸相连,有省级开放口岸那邦,还有卡场、红崩河对外口岸可进行牲畜及畜牧业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盈江县的东部与腾冲相连,东南与梁河毗连,南与陇川接壤,在国内交通便利,为畜产品的流通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市场前景看好。还有我国的国际绿色通道很快就要打通德宏州,从而为盈江的养羊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7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引进外资

盈江县的山羊养殖户主要居住在山区村寨,且比较分散。那里山清水秀、树木繁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蕴含着极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资金不足、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组建龙头企业带动养羊业的发展,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管理,实行企业担保,订单收购,农户饲养,技术部门把握引种关,保证产品的绿色健康品质。

3.8延长产业链,开发新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羊肉是无公害绿色肉食品,这一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加之,社会分工的调整刺激了饮食习惯的变化,消费的简单化、方便化、精制化、地方风味化和外国口味化已经成为时尚。由于羔羊肉鲜嫩、、味美、胆固醇含量少、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符合人体生长与组织修补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睐。可以将羔羊肉进行加工后采取多种形式向大、中城市销售,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促进养羊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4参考文献

[1] 姜怀志,郭丹,陈祥,等.中国绒山羊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00-103.

[2] 乔墨.石嘴山市肉羊产业化发展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70-371.

篇5

[关键词]吉林省 生猪生产 预测

一、吉林省生猪生产的发展现状

吉林省在1989年实现了猪肉自给,1990年首次外销生猪,完成了由生猪调入省到生猪调出省的转变,此后外销量逐年增加,1995年外销数量首次超过100万头。另外,1992年全省生猪饲养量达到1009.2万头,突破1000万头大关;1997年达到2179.2万头,突破2000万头大关;2005年达到3050万头,突破3000万头大关。

目前,吉林省为生猪生产自给自足略有调出省份,近年来,尽管生猪市场价格不够稳定,也曾出现过价格大起大落,养猪严重亏损的现象,但是总体上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

生产规模方面,近几年,吉林省生猪生产有长足的发展。生猪生产呈现稳定增长势头,人均猪肉占有量也逐年增加。2004年和2005年全省生猪发展到2750万头、3050万头;人均猪肉占有量分别为52.96公斤、58.52公斤,都在全省人均肉类占有量的50%以上,2005年猪肉产量与肉总产量的比为50.97%。可以说,生猪生产占据了吉林省畜牧业的“半壁江山”。

吉林省生猪的出栏量、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4-2007年生猪出栏分别为1750万头,1950万头,2000万头,2200万头。2004-2006年末存栏头数分别为1000万头,1100万头,1200万头;猪肉分别为143万吨,158万吨,159万吨;生猪出栏率分别为175%、177%,167%。其中,2004年与2005这两年增长速度较快:出栏速度增长超过10%,存栏头数增长超过7%,猪肉数量增长超过5%。2004年吉林生猪出栏率175%高于全国平均生猪出栏率128.25%。从作为产业发展成熟程度标志之一的出栏率来看,吉林生猪生产率较高。从整体上来看,最近几年生猪出栏头数增长率稳定在11%左右;生猪存栏头数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体现了吉林省生猪生产的平稳性。

生产方式方面,长期以来,吉林省养猪业一直停滞于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的状态,直到1989年以来,吉林省生猪生产方式由推广使用暖棚喂猪开始,加大品种改良进程,增加生猪饲养、饲料等的科学含量,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水平和商品率迅速提高,相当一部分养猪户开始走上了规模化生产道路。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生猪饲料来源日益丰富,过去“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原则已经基本改变,养猪业正朝着科学饲养的方向发展。同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促使养猪业逐渐由零散饲养、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地域差异对生猪的生产方式影响比较大。吉林省按各地饲料的构成、自然环境、饲养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地域差异性可划分为三个畜牧区:西部平原区、中部平原半山区、东部山区。中部平原是吉林省商品粮基地的主体部分,粮豆产量和商品粮产量均占全省半数以上,铁路纵横、公路成网,以农副业饲料为基础的舍饲养猪业发展趋势最好。西部平原属于科尔沁大草原的一部分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同时由于该区域耕地多,水利条件好,养猪业有一定发展。东部山区,因受土地资源限制,人均耕地,人均粮豆产量均少于中、西部,养猪业发展水平一般。

二、吉林省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猪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吉林省生猪生产的传统模式是农户家庭的分散饲养方式,饲养过度分散,集约化程度偏低。全省规模饲养的生猪占总数的比重小,农民传统饲养的猪还占主导地位。规模化饲养程度方面:省内比较,不如羊和家禽;国内比较,不如北京等地区。吉林省猪肉供给主力仍然是每户养猪4、5头的家庭农户,生产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从饲养规模来看,饲养规模越大的,收入和利润相对越高、每个人工和每头生猪所带来的利润越多,成本利润率越高。吉林省生猪生产规模和所具备的发展条件相比,玉米资源等自然条件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养殖水平也难以保障。吉林省发展生猪的主要优势是饲料充足、劳动力价格低廉。然而,正是低廉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吉林养猪业一直在“千家万户一齐上”的低水平上徘徊,大多数农户沿袭传统的小规模分散养殖方式。农户散养存在着管理水平低、养殖技术落后、猪的品种差、生产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等缺点。这种小规模、低质量、低效益的生产模式,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也浪费了大量饲料,生猪出栏时间较长,猪肉质量不高。其中脂肪型的肥猪,由于不符合城市居民消费习惯,很难卖出好价钱。生产规模小,分散饲养不仅使先进的生产技术难推广,劳动生产率难提高,更重要的是小批量产品进入运销环节较困难,增加了流通成本,包括屠宰、分销和产品标准化的成本。另一突出特点是农牧结合,劳动分工不明显,效率不高。分散饲养的农户由于在种地的同时养猪,对市场价格波动缺乏预测,对生猪的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不十分了解,常常反应过度,非常盲目,因此抵御生猪市场风险能力很弱,使自己养的生猪无法卖出好价格,容易亏损,还最终导致生猪的产量难以稳定。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影响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导致恶性循环。

生猪养殖业是竞争性强的行业,但是我省农村富余劳力多、致富门路窄,养猪业是传统行业,成为广大农户的首选,传统的家庭饲养,一部分自食,一部分出售。规模化养殖方面,一家一户的分散的生产方式、极小的生产规模与国内生猪生产发达省份以及先进的农业大国相比确实差距很大。国外、省外的实践表明,发展养猪业应尽量专业化、集约化,办专业村、专业乡和大型养猪场,真正启动产供销一体化的功能,养殖亏损经营补,低谷亏损高峰补,只有这样,生猪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对此,应当看到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应当是养猪乃至整个农副业生产及优化的方向,应当看到吉林省在这方面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己的国情省情,不盲目攀比,不急于求成,尤其是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拔苗助长,只能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三、吉林省生猪生产前景预测

吉林省生猪生产在完全自给的基础上还有剩余,且剩余量逐年增加。近年吉林省猪肉供给量增长加快,这主要是因为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畜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的结果。最近几年出栏量增长比较接近,按照2004-2007年的出栏增长速度拟合计算得出2015年生猪出栏量将达到3305万头。按照2004-2006年的增长速度拟合计算得出2015年生猪存栏量、猪肉产量将分别达到2100万头和233万吨。因为生猪存栏量、猪肉产量增长总体为加快趋势,所以届时的实际数据可能比上述的预测数字大些。

参考文献:

[1]姜会明,苗齐,鞠善宏.吉林省建设畜牧业大省的奋斗目标与政策选择.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02):7-13.

[2]秦贵信,于维耀.吉林省养猪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吉林畜牧兽医,2001,12.

[3]王桂霞,郑秀峰,李淑杰. 吉林省养猪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l999.21(2):103-105.

篇6

关键词:低碳;畜牧;粪便转化;蝇蛆

中图分类号:S936.21+6;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233-05

低碳畜牧是继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模式之后的一种低碳、低能、低排、生态、有机、绿色及具有良好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1]。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健康及环境安全,尤其是对中国的冲击将更为剧烈。低碳经济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低碳畜牧是低碳经济中的一部分,因此,发展低碳畜牧无疑是化解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新途径[2]。然而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所带来的粪便污染和饲料紧缺成为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也是发展低碳畜牧的障碍。据统计,中国畜禽粪便年排放量超过40亿t[3],对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而目前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肥料化(堆肥技术)、能源化(沼气技术)、饲料化。本文就现代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对蝇蛆在畜禽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分析了当前畜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蝇蛆在实现低碳畜牧业中的优势,以期为进一步发展以蝇蛆为主导的低碳畜牧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现代处理畜禽粪便的技术

1.1 焚烧处理技术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采用类似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可使其灰化,达到减量化和杀灭有害病原体的目的。焚烧处理中产生的热量可供发电和作热源利用,但会产生有害气体,同时使许多营养物质流失,并且对于集约化养殖场来说,所产生的粪便量大且含水量高,干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将其进行转化才能用作燃料,因而投资大,不易推广[4,5]。

1.2 沼气发酵技术

沼气发酵技术是利用自然微生物或接种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其优点是处理的最终产物恶臭味减少,产生的甲烷可以作为能源使用。这对于在中国农村地区处理畜禽粪便和缓解能源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但该技术受季节影响大,在雨季和冬季效果差[6]。混推式高效畜禽粪便沼气系统的研究虽然解决了一次性投资过大,沼气池长期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季节产气量不稳定的难题,但厌氧发酵处理悬浮物的去除率为88.0%,COD去除率为82.1%,导致处理不彻底,仍需联合好氧法进行处理[7]。

1.3 生物堆肥技术

生物堆肥技术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将畜禽粪便在施肥之前利用粪便中的需氧菌在有氧时大量繁殖、发酵并分解粪便,产生热量(每千克干物质产热量为16.7~20.9 MJ),蒸发水分、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堆肥发酵时的温度高达60 ℃,可杀灭粪便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对作物有害的物质,同时维持其肥力[8]。但是,好氧堆肥技术需要的场地较大,堆肥周期长,并且在堆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H3,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厌氧堆肥可根据底物干物质含量的不同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9]。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畜禽粪便湿法厌氧发酵技术,需要将畜禽粪便稀释到8%左右,消耗大量的清洁水,发酵后的产物浓度低,脱水处理相当困难,以致发酵产物难以有效利用,干发酵虽然需水量低,产气量高,但由于其发酵原料的干物质浓度高而导致进出料难、传热传质不均匀、酸中毒等问题[10]。

1.4 饲料转化技术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粗脂肪和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粗蛋白质含量较高[11],1 t干鸡粪可替代0.35 t饲料粮[12,13]。但畜禽粪便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一些潜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铜、锌等)、药物(抗虫药、磺胺等)、抗生素、激素以及大量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等[14],致使食物链存在很大的危险,极易造成畜禽交叉感染或传染病的暴发。因此,中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资源问题决定了中国畜牧业发展必须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变。但由于一些技术的原因导致一些低碳技术在低水平重复以致发展缓慢,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2]。

利用生物处理畜禽粪便费用低廉、节能高效,能获得优质有机肥和高蛋白饲料,不产生二次废物,不会形成二次环境污染,不仅可取得环保效益,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小城镇和农村中应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而目前利用昆虫处理畜禽粪便,生产高蛋白动物饲料,发展循环经济已逐步应用到畜牧生产实践中。所应用的昆虫以双翅目的蝇科、水虻科和丽蝇科等16个科以及鞘翅目的步甲科等5个科为主[15,16]。利用蝇类的幼虫——蝇蛆处理畜禽粪便,不仅可以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减轻粪便污染,其产品蝇蛆和蝇蛆粪还可作为动物蛋白饲料和有机肥,促进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7,18]。

2 蝇蛆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1 蝇蛆在降低畜禽粪便污染中的作用

中国畜牧业的粪便污染问题严重,首先畜禽粪便不及时处理很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不仅引起动植物染病[19,20],而且还会与其他生物有机体竞争资源[21,22]。其次粪尿不处理发酵分解后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和胺类等有害物质加重环境污染程度,引发人畜呼吸道疾病,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23]。据报道,经蝇蛆处理后的猪粪中粪臭素、化学耗氧量、生物需氧量分别降低92.8%、54.2%、75.3%[24],无害蝇类可处理粪便中75%的氮和磷[25]。利用绿蝇和麻蝇幼虫处理畜禽粪便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微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的滋生[26]。因此利用畜禽粪便饲养蝇蛆可以起到改善畜禽生产环境,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

2.2 蝇蛆蛋白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蝇蛆是理想的动物蛋白饲料,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粗蛋白含量非常高,蝇蛆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4%~63%[27]。②氨基酸含量高,蝇蛆原物质与蝇蛆干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4.09%和43.38%,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标准(40%)[28,29]。③微量元素丰富,蝇蛆体内除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磷等无机元素外,还含有多种有机生命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锰等20种微量元素。④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其中以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18]。⑤脂肪含量和质量高,蝇蛆油中含有20余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64.5%,包括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超过鱼脂而与花生油相近[30]。

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利用蝇蛆在猪、火鸡、蛋鸡等畜禽的养殖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的蛆粉代替鱼粉养猪可达到相近或略高于鱼粉的效果[31,32],而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添加等量的蛆粉和鱼粉得到的猪瘦肉中蛋白质含量比饲喂鱼粉的高5%,在仔猪日粮中添加蝇蛆可起到抗贫血作用,种猪加喂蝇蛆可增加其繁殖能力[33,34]。在蝇蛆喂养火鸡的试验中测得蝇蛆的总能量、可代谢能量、粗蛋白含量均比商业饲料高,每日消耗39 g蝇蛆平均增重34 g,每日消耗60 g商业饲料平均增重43 g[35]。据报道,用蝇蛆喂养肉仔鸡,鸡群成活率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高、饲养成本下降、利润增加[36,37]。在蛋鸡的饲养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蝇蛆蛋白能够缓解夏季产蛋鸡的热应激水平,可提高蛋鸡对热应激的抵抗力[38]。用蝇蛆作添加剂喂养的蛋鸡产蛋率提高10%,蛋重增加2.3%~6.5%,蛋的品质好,蛋黄颜色深,蛋白黏性好,胆固醇含量比普通鸡蛋低55%,蛋鸡的抗病能力明显增强,不会增加疫病的发生[34,39,40]。

2.3 蝇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蝇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体内的抗菌活性蛋白对引起畜禽致病病原物的抑杀和防御作用,另一种是通过蝇蛆蛋白对畜禽肠道内有益菌群的调控作用。蝇蛆体内含有多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类抗菌蛋白是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畜禽体内G+菌、G-菌和真菌均有很好的抑杀作用,如白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41]。另外,这些抗菌肽还可能参与畜禽上皮组织和黏膜的抗感染防御,例如抗菌肽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的增殖,能杀死疟原虫、痢疾阿米巴和锥虫等,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各种外界有害病原体的入侵[42]。

蝇蛆蛋白可以平衡畜禽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有益菌分泌杀菌物质,如能产生过氧化氢,对机体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还可提高蛋鸡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其中乳酸杆菌分泌的乳酸等可降低畜禽肠道pH,抑制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的生长,双歧杆菌对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有拮抗作用[43]。

3 蝇蛆和蝇蛆粪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1 蝇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蝇蛆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如壳聚糖等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在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几丁低聚糖处理玉米、小麦和棉花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44];几丁糖对立枯丝核菌、花生白绢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31种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45];在孢子萌发上,几丁糖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的关系[46]。几丁低聚糖对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经蝇蛆低聚糖处理后的烟苗再接种烟草黑胫病菌能够对黑胫病产生抗性,同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烟草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47];对烟草赤星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1~16 mg/mL)内,随着浓度的提高,蝇蛆低聚几丁糖抑制率随之升高,受抑制的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变粗及扭曲等症状,产生的畸形分生孢子数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8]。

3.2 蝇蛆粪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蝇蛆处理畜禽粪便得到蛆粪。其浸提液对苦瓜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9]。蛆粪中还含有大量的抗植物病害活性物质,可抗多种植物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果树炭疽病等病菌[41]。蛆粪能加工成有机肥,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活性,优化土壤生物的生长环境,促进物质的转化速率,在作物生长期及时供应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从而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50]。在以蝇蛆粪、普通有机肥、菜子粕作为有机肥对晚熟椪柑进行施肥试验,研究其对椪柑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粪组的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有机肥组高10.07%,比菜子粕组高1.12%;蝇蛆粪组的含糖量比普通有机肥组高5.50%,比菜子粕组低4.53%;蝇蛆粪组的有机酸酸度比普通有机肥组低0.96,比菜子粕组高0.23[51]。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畜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高效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粪便中未被消化的有机物、微量矿物质元素、药物及添加剂等变成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对集约化畜禽场的粪便污染开始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畜禽场粪便简单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开发了成套的设备与设施,主要是通过对粪便进行烘干脱水和微生物发酵处理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加以利用。但仍存在着技术方案投资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问题,在实际推广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利用蝇蛆转化畜禽粪便可以回收利用畜禽粪便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减轻畜禽粪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畜禽生产环境,得到的蝇蛆作为畜禽饲料拥有非常好的效果,其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不但可以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还能提高畜禽免疫力,降低畜禽发病率。此外蛆粪作为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结合各区域中、长、远期发展规划,开发蝇蛆产业,发展以蝇蛆为中介的低碳畜禽养殖,建立“区域性”低碳畜牧是解决现代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人畜争粮等影响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废弃物排放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畜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军,李金元,翁昌明,等.发展低碳畜牧业的意义及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1(10):48-50.

[2] 黄秀声,黄勤楼,翁伯琦,等.畜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257-263.

[3] 王祖力,王济民.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潜力巨大[J].业,2011(7):52-53.

[4] 马 强,白献晓,魏凤仙,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09-111.

[5] 程绍明,马杨晖,姜雄晖.我国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9,31(2):222-224.

[6] 卢 辉,邵承斌,敖黎鑫.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6):624-627.

[7] 赵国明,矫云学,黄志永,等.混推式高效畜禽粪便沼气系统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7,27(4):80-84.

[8] 李 新.日本鸡场的粪便堆肥发酵处理[J].中国家禽,2008, 30(3):25-26.

[9] 曲静霞,姜 洋,何光设,等.农业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4(2):40-41.

[10] 李 丹,谷 巍.沼气干发酵技术在畜禽粪便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 2010(4):67-69.

[11] 刁治民,高晓杰,熊 亚.畜禽粪便微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的研究[J].青海草业,2004,13(1):13-17,20.

[12] 朱海生,陈志宇,栾冬梅.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4):59-60.

[13] 胡明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57-759, 767.

[14] 黄鸿翔,李书田,李向林,等.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土壤肥料,2006(1):3-8.

[15] MYERS H M, TOMBERLIN J K, LAMBERT B D, et al. Development of black soldier fly(Diptera:Stratiomyidae)larvae fed dairy manure[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08,37(1):11-15.

[16] MORALES G E, WOLFF M. Ins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osting process of solid urban waste separated at the source[J].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tomologia,2010,54(4):645-653.

[17] 朱开建,陈小麟,赵 扬,等.利用猪粪集约化生产蝇蛆的生态工程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2):253-256.

[18] 王 芳,朱 芬,雷朝亮.利用畜禽粪便饲养家蝇的技术及应用[J]. 昆虫知识,2010,47(4):657-664.

[19] KARCHER E L, JOHNSON C S, BEITZ D C, et al. Osteopontin immunoreactiving in the ileum and ileocecal lymph node of dairy cow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J].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2008,126(1-2):142-148.

[20] KREJZAR V, MERTELIK J, PANKOVA I, et al. Pseudomonas marginalis associated with soft rot of Zantedeschia spp.[J]. Plant Protection Science,2008,44(3):85-90.

[21] WERTHEIM B, MARCHAIS J, VET L E M, et al. Allee effect in larv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Drosophila: An interaction among density of adults, larvae, and micro-organisms[J]. Ecological Entomologia,2002,27(5):608-617.

[22] ROHLFS M. Genetic variation and the role of insect life history traits in the ability of Drosophila larvae to develop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peting filamentous fungus[J]. Evolutionary Ecology,2006,20(3):271-289.

[23] 张 琳.加强养殖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低碳畜牧业[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24-26.

[24] 薛纯良,吴健桦,徐大钢,等.猪粪经蝇蛆生态处理后粪臭素和排污量的变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3):218-219.

[25] ST-HILAIRE S, SHEPPARD C, TOMBERLIN J K, et al. Fly prepupae as a feedstuff for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7, 38(1):59-67.

[26] YEHUDA B, MARCHAIM U, GLATMAN L, et al. Bioconversion of poultry and fish waste by Lucilia Sericata and Sarcophaga Carnaria larvae[J]. Asian Journal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2011, 8(4):69-75.

[27] ZHANG M. Rearing fly larvae and animals in space for waste recycling and food supplying[P]. United States Patent:US 6938574B2, 2005-09-06.

[28] 玄宏侠,张 芳.蝇蛆的养殖技术和应用[J]. 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0):114-115.

[29] 杨满军,张彩峡.蝇蛆的开发利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 32(4):77-78.

[30] 牛长缨,雷朝亮,宗良炳.家蝇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3):222-224.

[31] 蓝旅涛,张 华,黄会萱,等.蝇蛆收集及喂猪效果试验[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4(2):27-28.

[32] 郭双礼,赵殿君.鸡粪蝇蛆配料养猪效果好[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0,21(4):38.

[33] 贾生福.蝇蛆蛋白质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动物保健,2004(10):31.

[34] 梁智坚,陈 梅.蝇蛆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对畜禽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08(11):120.

[35] ZUIDHOF M J, MOLAR C L, MORLEY F M, et al. Nutritive value fo house fly (Musca domestica) larvae as a feed supplement for turkey poults[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105(1):225-230.

[36] 梅宁安,张俊丽,刘自新,等.饲喂人工繁育蝇蛆对肉仔鸡生长的影响[J].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1):16.

[37] 贾生福,马彦彪.蝇蛆粉对肉仔鸡增重效果试验[J].中国家禽,2007,29(12):39,41.

[38] 霍桂桃,任文社,谷子林,等.蝇蛆粉及蝇蛆培养残料对夏季产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1):53-55.

[39] 缪国存,徐宝芳,汪首开. 蝇蛆喂鸡效果好[J].浙江畜牧兽医,2003,28(2):30.

[40] 金群英.蝇蛆饲喂提高土鸡生产性能[J].中国畜禽种业,2009(4):103.

[41] 任友安.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蝇蛆技术特点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80.

[42] 吴 强,崔恒敏,李英伦,等.蝇蛆对家禽肠道疾病的防治作用机理研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2):4-6.

[43] 吴 强,朱廷美,郁建生.蝇蛆蛋白及其抗菌肽在兽医学上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09(15):21-22.

[44] 赖 凡,雷朝亮,钟昌珍.蝇蛆几丁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2):122-125.

[45] 韦新葵,雷朝亮.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植物保护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湖北植保,2002(1):34-38.

[46] 韦新葵, 雷朝亮.蝇蛆几丁低聚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4):552-557.

[47] 杨 军,蔡 斌,奚家勤,等.蝇蛆低聚几丁糖诱导烟株抗黑胫病研究[J].烟草科技,2007(9):57-60.

[48] 毕庆文,陈晓敏,王豹祥,等.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测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785-787.

[49] 解开治,徐培智,张仁陟,等.养蛆产物对苦瓜枯萎病抑菌抗病的效果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232-235.

篇7

本文从青海省门源县的自然环境实际现状出发,围绕门源县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及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单位,阐述了门源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优势以及开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且提出相应措施,以此实现门源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生态;发展前景

1.自然环境与产业发展现状

门源县境内地势复杂,平均海拔2866米,高差悬殊,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中间是低地,构成了气候湿润、水分充沛的门源盆地。门源盆地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特征。春季多风雪,夏季多雨,秋季时间短而温和,冬季寒冷漫长。由于冬半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候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而夏半年受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则显得凉爽湿润。

并且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雪豹、麝、猞猁等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还有水獭、天鹅、雪鸡、兰马鸡等珍贵动物,另外还有虫草、大黄、雪莲等六十多种珍贵的野生植物。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农业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反面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达到预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铁路、公路等交通的逐渐便利,信息传输能力的加强,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保障了门源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行性。门源县由于地处相对比较偏远,农业形式较为单一,发展特色农业将会有利于改善其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也有利于门源县对外形象的改善。门源县的主要农业形式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这些特色农业的发展将会为门源县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持。

2.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整体资源优势为特点,依据独特的农业资源,为追求区域内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市场的需求来突出地域特色,并且还将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配备。以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建设目标,做成一条符合市场和逻辑的产业链,有合适的规模,良好的效益,高配置的体系以及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2.1油菜花观光农业门源县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极具观赏性的美丽花田也被网络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花海之一”。县政府也观测到其中的巨大潜力,于几年前便开始办起了“油菜花节”。本县的油菜花节于每年的7月18日—25日举办,可以想象,在辽阔的原野上青草繁茂,底下牛羊成群,在景色秀丽的古城台举办男女老少齐聚城台,共观美景。这样的景观有利于旅游农业的发展,本身门源的油菜花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名气,另外需要做好周边产品的完善和基础建设的完善,比如便利的交通工具、可得到的居住环境和较安全完善的制度。当然,这些建设都需要能保障长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的可能。而建设完成走上正轨的油菜花田将会给门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发展特色的生态蔬果园和蔬菜大棚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选择。以门源县的“青鲁缘”高原冷凉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为例子,这是一个以山东援建为主的项目,省、州、县配套建设的门源县“菜篮子”工程,是集惠民和公益于一体的民生工程,总投资达近三千万元。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门源县政府部门根据客观条件加以创新,将室外种植和室内种植相结合,进行有机种植。依托于门源县所特有的大面积钙含量丰富的黑土,发挥其本地高原冰冷的气候特点,还有优质的水资源等等环境优势,采取合作社与基地、个体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大产业的投资生产,最终做大了这个品牌特色。并且结合了旅游观光形成了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一体化产业链的现代高原冷凉蔬菜农业生态基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自然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收入,增加了经济创收,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为之后的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2.3人参果致富路“人参果”是一种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的作物。而在门源,当地人把“鹅绒委陵菜”称蕨麻,也叫人参果。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作物,口感清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补血、改善营养不良等,人参果算是门源的一大特色,很多家庭都会在春耕时节人参果采挖的季节前去田地间开采人参果,现挖现卖,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门源的水土适合人参果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产物的种植生产,私人承包种植人参果就成为了发展门源特色农业的一大商机,通过技术的改良,塑料大棚的种植等等提高种植的效益,不同于野生生长的人参果,提高其亩产、产量,增大其种植效益,可以将人参果作为有价值的有特色的农业产品销往周边地区甚至全国范围。也能为门源发展色农业提供良好的启发。

3.特色农业新建设

特色农业的发展和门源县的新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推进互相影响。最终的问题都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门源县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当地农民和政府带来经济上的创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生态发展的可能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完整性,需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起来,创新管理体系,合理化规模,维护好生态环境,做好正确的规划和设计。以建设特色农业为依托,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方式,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来确保特色农业的合理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门源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协和。

参考文献院

[1]吴晓燕,吴记峰.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特色、问题与前景探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52-58.

篇8

关键词:家畜;排泄物;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50-1

畜牧养殖业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一部分,随着他的不断壮大,对家畜排泄物的处理也成为政府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国畜牧业养殖发展速度相当快,但是对家畜排泄物的处理方式却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倾倒了之的落后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会对周围的空气、土壤和水体产生污染,还大大浪费了排泄物中原本拥有的营养价值,所以需要及时的总结科学处理家畜排泄物的方法,尽快改变现在的这种不科学的处理方式。

1 我国目前家畜排泄物的处理现状

家畜粪便曾经是历史上农田耕种中的最主要的肥料,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合成肥料之后,人们就开始觉得捡出粪便又脏、又臭,而且体积又庞大,就放弃了对这种传统肥料的使用,因此家畜粪便资源也就不能循环利用了。

1.1 粪便简单堆积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最开始是由于农村家庭自产自销的简单养殖方式,既处理了家畜的粪便问题,而且还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料,但是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来说,这样简单堆积的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土地,还消耗了人工,再加上有些养殖场的管理技术跟不上就有可能让这种粪料的堆积成为家畜染病的污染源,尤其是在养殖繁忙期,对家畜粪便的管理跟不上,还会对养殖的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还会导致粪便自身的养分流失,无助于有机肥的生产。

1.2 厩肥收集后输出卖掉

这是多数小型家畜养殖企业采取的处理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简单直接,可以立竿见影的取得收入,而且还减少了人工的管理,简单易行。但是收集卖出厩肥的车辆、人员总是进进出出的往来于许多养殖场地,既不能保证消毒,也不能保证检疫,所以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容易将家畜疫病带进来,成为家畜养殖场中家畜疾病防止控制的难点。一旦疾病传入养殖场,防控起来的工作就更加困难了,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甚至还有可能因此而使这种小型的养殖场倒闭关门,损失惨重。

2 改进畜牧养殖场粪料处理的方式

2.1 利用家畜粪料生产肥料

中国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史已经证实了利用粪便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传统的将粪便制成农家肥的方式主要有填土、垫圈或者是堆肥的方式,目前制作肥料的方式还是堆肥法,因为它仍是处理各种废弃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堆肥方法就是任其自然发酵,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会让粪便中的NH3损失,没有办法控制臭气,而且还会大面积的占用场地,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因此现在有很多研究机构研究出可以在堆肥中掺入高效发酵微生物或者是物理、化学调理剂等,把堆肥控制在适当的水分、温度、氧气条件下进行发酵,既控制了恶臭,缩短了发酵时间,又减少了氨气的挥发。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最终产物处理出来后臭气较少,而且干燥,容易包装和撒施。但是也存在缺点,就是过程中有氮气的损失,虽然缩短了处理时间,但是需要的时间依然较长。

2.2 利用家畜粪便生产沼气

我们所说的厌气池就是沼气池,就是将有机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自然微生物或者是接种微生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CH4,这种处理方法也存在优点和缺点,优点也是最终产物恶臭较少,而且生产的CH4还可以作为能源来利用,缺点是NH3挥发损失较大,沼气池占地面积也很大,而且还只能就地处理。美国针对这种弱点开发出了一种厌氧消化器,虽然体积变小了,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操作也需要十分小心。

2.3 副牧结合

岳西县传统的养殖特产农产品是蚕茧,大力发展桑蚕是当地农村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夏季、秋后由于气温的问题,不利于养蚕的生产,但是又不能造成桑叶的浪费,所以大家都开展其他的副业,例如养羊,桑叶可以作为山羊的饲料。在岳西县内,大量的葛藤不仅固土性能好,而且生长快、产量好,是发展山羊养殖难得的饲料,应该积极开发利用。

3 结论与展望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养殖场都已经开始利用各种技术进行家畜粪便的处理,进行资源的再利用,但是企业本身内部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例如环境管理粗放、投资力度不足、技术单一、粪便利用率低等等。家畜粪便既是污染源,也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对家畜的粪便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循环利用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资源化技术进行一定的科学组合,使家畜粪便能够得到多层次的循环利用,有效的解决家畜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照现在的家畜粪便处理现状来看,把几种处理方法综合起来有机利用才是家畜粪便资源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展跃平,小山•太.畜禽粪便堆肥化试验[J].当代畜牧,2002,(11):35-36.

[2] 郭云霞,黄仁录,郝庆红.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J].养殖与饲料,2006,(12):49-5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