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09:27: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采购管理风险及防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集中规模招标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公司各类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精益化采购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总部物力集约化管理的推进和深化,物资采购集中度越来越高,采购中也逐渐呈现出风险集中化和矛盾尖锐化趋势,且在具体的招标采购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内控流程标准作为指导,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如何建设科学完善的采购风险防控机制,消除管理盲区、流程漏洞和薄弱环节,最大程度地降低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同时提高采购质量,实现物力集约化管理风险的“可控、在控、能控”,确保后期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招标采购现状及风险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2.1物资招标采购业务流程
公司结合业务实际,对物资采购全流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开标前、开标、评标、定标及资料归档。其中开标前环节包括任务接收、招标准备、公告、标前澄清、开标准备等工作;开标阶段主要完成开标准备、开标以及评标准备等工作;评标环节主要完成评标准备、初评、详评工作;定标环节主要完成定标、中标通知以及归档等工作。
2.2风险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公司经过多年的物资集约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比较顺畅的招标业务流程和管理标准,显示了统一和集中规模采购的优势,但是与国网公司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目标还有差距。采购管理中仍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和问题,需要我们从防范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角度认真对待,给予足够重视。
2.2.1物资采购全流程风险点有待进一步梳理
物资招标采购全流程包括了发标、接标、开标、评标、定标、归档等各环节,各环节下又包括多个工作任务,且涉及不同的业务人员、表单、信息系统等。繁杂的业务流程可能滋生各环节潜在的管理、效率等风险,导致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效率、效益的降低。
2.2.2物资招标采购数据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依托各种信息系统、工具在招标采购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历史数据,采购数据管理水平的不足不但导致了招投标数据泄露、丢失等信息安全风险,还因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分散在各系统、各环节中,造成不同系统中的信息不匹配、数据来源混乱等管理风险,统筹管理难度大大提升。
2.2.3供应商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供应商的规范化投标、廉洁责任、风险防控等意识普遍不强,且缺乏系统的培训,部分供应商因重视程度或者理解问题,导致在没有掌握招标文件细节和要求的前提下按流程投标,结果不能充分响应招标文件,投标书不合要求而造成流标、废标,降低了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效率。
3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电网采购活动风险防控工作涉及面广,易发风险部位和主要风险点随时与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程度和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文中重点对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从强化组织保障,提升技术手段,加强人员培训三方面提出控制措施建议,进行有效防控。
3.1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风险组织体系
3.1.1建立采购风险防控组织架构
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原则,成立层级简化、链条清晰的统一组织架构。建立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采购工作副总经理任常务副组长,物资部、项目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及监察、法律等部门组成的采购工作委员会;建立由监察、法律部门给予监督和法律保障的招标现场监督组,组织现场所有人员签订保密及廉洁自律承诺书;建立由物资部为唯一归口采购部门,相关部门(或单位)协同配合,内部物资督察员全程参与各环节监督,所有岗位定期轮换或转岗制度。
3.1.2建立配套的采购风险防控机制
随着集中采购机制建设不断深化,集约程度的不断扩大,物资招标流程也会相应地调整完善相关细节,产生新的风险点,因此,建立配套的风险防控机制,定期辨别、评估、防控业务风险点至关重要。配套的风险防控机制以业务流程为主线,要求业务人员对涵盖发标、开标、评标、授标、定标、资料归档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物资招标采购整体业务进行定期梳理,对流程的任务及动作进行分解,明确涉及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要点、时间节点及涉及表单,寻求、辨识对各环节的新风险点,进行风险分类、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规范业务操作程序。
3.2绘制主数据图谱
通过梳理主数据来源,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数据间的内在联系,用图形化方式绘制主数据图谱,便于直观分析现有分散存储数据存在的问题,同时后期新增或改造系统时,直接定位并读取原始主数据,从而在数据修改、更新与扩充时保证数据的独立性、可靠性、安全性与完整性,减少了数据冗余,可以大大提高物资招标采购数据的管理效率,有效规避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
3.2.1主数据梳理
基于大数据思想,以提升数据管理效率为目标,业务流程为主线,全过程中涉及的流程、表单、信息系统为对象,梳理包括发标、接标、开标、评标、授标、定标、归档等环节的招标采购过程中分散存储于各系统中相关表单的字段数据,并通过分析每个字段的来源、业务阶段、系统名称、模块名称、别名等信息,为绘制招标采购主数据图谱,为搭建招标采购主数据库奠定基础。
3.2.2主数据图谱工具
在采购全过程主数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字段数据的来源、分布以及走向等关键信息的展现方式,利用MFC工具绘制动态的物资采购主数据图谱。通过主数据图谱工具,清晰展现了某一字段的数据来源、走向等全部信息或某个系统中的整体数据分布,为以后信息系统、工具的开发与对接,招标采购主数据库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3开展供应商培训
随着电子化单轨制在公司系统内的不断推广,电子投标文件取代纸质投标文件已是大势所趋。由于电子投标文件在编制、投递等方面都与纸质投标文件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到供应商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故对供应商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期提高电子投标文件的编制、上传效率。
3.3.1培训材料的编制
目前,公司尚处于电子化单轨制三步曲的第一步———技术商务文件非结构化上传阶段,初步实现了有纸模式向无纸模式的过渡。在电子投标文件形式的选取上,公司结合业务开展实际需求和系统建设现状,以双层PDF法为蓝本,编制了针对性的双层PDF投标文件编制说明,并选取部分供应商模拟实施投标文件的编制和上传。基于多次模拟操作的实践经验和对供应商反馈意见的合理采纳,公司不断完善编制说明,并以此为基础,制作、推广规范的双层PDF编制教学视频,不断提高供应商的电子投标文件的编制水准。
3.3.2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
从业务创新平稳性和衔接通畅性上考虑,公司电子化单轨制的实现会是一个漫长的、由非结构化模式逐步向结构化模式过渡的过程。相应地,供应商的培训工作也会随着电子化单轨制工作的推进而不断深入。在公司的电子化单轨制三步曲设想中,投标文件的形式经历了传统纸质标书———双层PDF电子标书———投标人投标响应表+支撑证明文件的转变,在电子化单轨制的最高阶段,投标人甚至无需再提交任何形式的投标文件。可以看出,在电子化单轨制的不同阶段,投标文件的编制、投递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持续、深入地开展供应商培训工作,是继续推进电子化单轨制建设。完善招标采购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
4结束语
文章基于公司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以“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思想理念为依据,针对招标采购的组织体系、信息化提升、供应商培训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优化措施建议。从而为公司如何通过加强招标采购管理,实现集团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满足电网建设改造和生产经营需要的目标,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实现了集中规模招标的有序推进,保证了招标采购过程规范高效,有效降低了招标采购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作者:周若璇 汪亦星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任梦华.基于供应链的电网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管理[J].物流技术,2005(09):142-144.
【关键词】电子商务;采购;节约资金
随着现代网络的不断发展及网络信息的开放,各种信息都在公开化。企业物资采购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更多的选择通过网络信息的公开化,转变为了电子商务采购渠道。电子商务采购和传统邀请招投标采购更加合理,主要是表现为模式的变化,但是,虽然模式发生了变化,也不能违犯国家招投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必然减少了在物资采购时,因人为的不良竞争和有个人利益的关系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企业减少了采购管理风险,也有利于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实行电子商务采购方法减少了传统的采购环节,增强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有利价值。在实施电子商务采购前也同样要对其供应商的资质证件进行审核,对审核出不合格的供应严禁其参加竞标。另一个就是通过电子商务采购,该方法的变化也简化了物资采购的流程,增加了工作效率;再一方面就是通过电子商务采购方式,也能更有效的对所采购物资的价格掌握,这也有利于为企业节约采购资金。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中,选择以电子商务形式采购,也是企业在管理中的一种创新与途径。
一、实施电子商务采购平台
对所需物资以电子商务平台形式采购前,首先要对上报的使用物资需求计划重点梳理,物资采购管理部门也要认真审核把关,还要对所需采购的物资(特别是设备及仪器类技术性要求高的产品)技术参数、规格型号、数量、需求时间等标注详细,方便竞标供应商的竞价,不要因技术原因等因素影响正常的物资采购工作。
在实施电子商务采购前,首先要进行供应入围制管理,另外对拟入围的供应商建立起管理台账,对所拟入围的供应商要对其进行资质证件审核,如拟入围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证、机构代码证等有效的资质证件进行初审,严禁不合格的供应商入围,审核合格的供应商方可入围,对入围的供应商方可注册,每一位入围的供应商注册专用账号,注册后才能参加其竞标。同时也要建立起供应商管理台账,对不良供应商设立黑名单,列入为不良供应记录,根据情节性质约束其不能参加竞标期限,以合理、合法的管理制度约束供应商,防止不良竞标行为的发生,如果发生不良现象要对其投标供应商进行废标,另外还要注明其废标原因。另一方面是合同的履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也要建立起管理台账,供应商中标后如不能按照约定履行的,也要列为不合格供应商黑名单管理,根据情节性质同样约束其不能参加竞标期限。
二、加大电子商务采购平台推进工作
企业采购管理中采取电子商务采购模式,能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及为企业创造利益。电子商务采购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及电子商务模式采购的整体运行,要保障其电子商务平台良好的运行及及时维护维修,以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为基础,针对当前煤炭企业形势,在采购管理中转变传统的采购模式,通过强化电子商务采购管理方式,来提升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及供应管理总体水平的提升。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一是加大了物资采购信息公开化、透明化。通过采购信息在电子商务平台公开,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供应商参与其竞标中来,有效提高采购效率;二是物资采购监管工作得到加强。电子商务平台采购也可对采购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提高监督管理效率,有效防控不廉洁风险发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购,有效防控了以往负责相关采购职能部门和人员采购风险,更有利于防控权力运行与执行;三是缩短了物资采购周期。通过网上询价、比价、公开竞拍等方式采购的物资,采购周期明显缩短,所有评标结果也均由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自动生成,可实现采购过程公开、公平、高效和更加的公证;四是节约了采购资金。通过电子商务网上采购,更多供应商能够参与到竞争中来,提高了供应商竞价力度,有效降低采购价格,为企业节约采购资金。
三、对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监管与监督
凡是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风险存在,在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也不例外。一是要建立专职管理人员监督,监督人员设置专用账号,可利用监督人员专用账号登录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对电子商务采购过程进行监督,也可查询电子商务采购组织的历史评标记录;二是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的所有采购行为,必须要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开标时监督人员要提前登录平台按时进行开标确认,是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违规报价等不良信息;三是监督人员的岗位设立。如果监督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后,各采购组织平台专职管理人员应负责主动注销账号,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核实,核实其是否已进行了注销,注销后并要另设立一名专职管理人员,重新设立的专职管理人员要设立新的账号及密码;四是监督人员的账号和密码管理。要提升此岗位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监督人员的账号和密码要由监督人员本人亲自负责保管,并严禁转告他人和转交他人使用,不要触犯公司管理规定及国家法律法规红线。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探究与实践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合理保证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等手段,从而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的防范和管控。
一、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背景分析
(一)政策背景分析
国务院大力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经费的投入、激励、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方向,国家、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逐年加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及风险,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内部控制管理的环境背景分析
2012年起,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内部控制规范及全面推进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内部控制管理的现况分析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未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资金的管控相对比较重视,但单位内部却没有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是有制度没有遵照执行,导致内控管理不到位、形同虚设。2.对经济业务稽核工作思路不够全面,力度不够。在经济业务的稽核工作上,多偏重于规范化,而忽视对合法性、真实性的监督。3.财务部门普遍存在工作人员数量偏少的情况。人员数量的紧张,导致在工作量强压的情况下,审核报销单据的质量不能保证,同进内控环节未能完全到位。4.单位内部审计效果不佳。审计形式就账查账,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可利用的价值不高,部分学校先离后审、任中不审,使审计监督、检查工作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防范风险点
A校财务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学校行政、基建、食堂、产业公司的预算、核算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和收费管理。以工作职责划范围,逐一梳理易发生的风险点有以下7点:
(一)预算管理风险点
预算编制时,未与学校各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存在未经批准,擅自扩大预算项目或超标准安排预算情况;预算执行时,未在预算批复的范围内进行开支,存在隐瞒、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情况,决算编报不能保证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二)核算管理风险点
单位内部不规范经济业务审批权限及流程;账务处理时关键岗位缺失,会计日常记账、月末结账不及时,不遵守相关会计制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规定不执行或者超预算计划审核批准经费支出;往来款项结算不清;超标准开支。对资金管理未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
(三)招标采购管理风险点
政府采购预算及计划申报随意性;未规范组织、实施相关政府采购程序;未按照规定对采购业务的档案进行建档留存。
(四)收费管理风险点
收费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审批及公示;未按规定使用票据;未按规定将收、支分离。
(五)票据管理风险点
票据管理松散导致票据丢失;票据核销时,未经程序私自销毁票据;私自印制票据以隐匿收入。
(六)岗位设置风险点
不相容岗位未分离。
(七)信息化工作风险点
财务数据未按时保存,电子档案未异地保存;财务系统使用人员未妥善保管密令;使用带病毒U盘等移动数据存储器上财务系统。
三、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A学院以财务视角,从制定制度、完善现行财务环境,实施措施加强财务内部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收费管理,执行程序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督着眼,进而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一)健全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环境
A学院财务部门在着手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以来,从对经费的管理、审批及报销流程、学生收费、项目立项及招标流程等进行了修订了工作,进而了《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招标采购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采购项目招标工作操作流程》等相关财务制度,以制度为抓手,规范学校经济活动行为,明确了经济活动执行的流程。
(二)明确报销规定与流程,防控会计核算风险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会计准则制度,正确使用会计核算科目,真实反映会计活动信息,全面审核各类单据,从票据的合规性和审批程序的完整性认真审核,对不合规的票据坚决不予支付。
(三)分离不相容工作,防控岗位设置风险
针对风险岗位,A学院采取重点监控措施,对不相容的工作岗位进行分工负责控制。例如:银行出纳与银行对账工作分工负责,减小银行资金收付账务风险;要求现金出纳日日填写资金盘点表,由审核人员对现金进行定期、不定期盘点检查,盘点记录留档保存;银行余额调节表制作人员与银行资金管理人员分离设置、银行预留印章分离控制、票据领用专人负责控制等。同时,财务部门内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轮岗。
(四)确立项目管理制度,定期公开财务信息,防控预算管理风险
在项目库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项目的立项程序,确立了项目申请两级评审制度。由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初次排序评审,由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对初次排序评审后的项目依类进行二次评审,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完整性,保障项目选择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建立项目预算执行与政府采购进度联动推进机制,定期在学校内公示招标采购及项目资金执行进度,在学校层面会议上进行通报,自上而下的对项目执行进行监督和督促。
在财政规定公开经费情况工作基础上,A学校实行二级学院、重点职能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重要事项公开制,健全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
(五)严格招标管理,防控招标采购风险
招标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学院招标采购制度,成立招标委员会、建立专家库、引入外部咨询论证机制,同时对招标过程进行严格把关。
(六)规范收费管理,防控收费管理风险
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调整岗位设置,确保不相容的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强化内部监督,保障收费工作的安全。收费工作全面实行公示制度,通过学校网站、收费公示栏等各种渠道对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进行公示。
(七)根据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防控信息化管理风险
异地留存、备份财务数据,按规定定期、不定期检查;财务系统使用人自行设置密令,定期修改;禁止使用带病毒U盘等移动数据存储器上财务系统。
(八)细化岗位工作标准,排查风险
深度剖析财务内部岗位,对岗位工作完成标准及时间标准进行要求并逐一细化,从而并通过定期、不定期进行周工作总结及学习,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加强学院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对于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经办部门财务意识,把好业务每一关
工作中,宣传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知识,加强各部门负责人的财务管理意识,强化责任,对财务报销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切实把好关、负起责。
(二)强化要求预算方案的准确性
建议引导需求部门在提报项目前充分做好项目的考察和论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根据学校发展,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减少变更,提高执行效率。
综上,在风险管控视角下,以制定制度、实施措施、执行程序为手段,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正兵.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0-124.
[2]何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1(2):50-51.
[3]刘素梅.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1(1):91-95.
[4]高庆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3(2):128.
[5]王文明.完善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会计之友,2014(36):107.
[关键词]物资采购; 制约; 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14-01
物资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一环,对控制企业经营成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完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关注、关键环节,为此,把采购权力关进笼子里,有效抑制采购权力寻租活动,必须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内部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制约的制度体系,从根源上堵塞寻租通道,预防和减少采购环节营私舞弊,创建健康良性的采购环境,是时下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
一 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结合公司正在开展的廉洁风险防控“回头看”活动,在深入排查部门、岗位廉洁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防控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借助华电国际系统FAM系统上线契机,全面推进物资采购管理提升,建立健全相关物资采购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采购信息流,建立起完整的内部分权监督和制衡机制,防止因为某一环节的疏漏而造成个人自由裁量权的失控,使预防腐败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防范机制更加深化,风险防控机制基本形成,管理促进机制取得实效。
二 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的途径
对物资采购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采购决策的权力公开化、流程化、分散化,而在物资采购流程中建立起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制约机制的形成,以及FAN系统的上线,规范了物资采购流程。
1 加强审批控制
根据FAM系统严格执行采购申请制度和请购审批制度。
(1)依据购置物资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并明确部门或人员的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请购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应与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相适应,兼顾必要性和经济性,明确采购类别、质量等级、规格、数量、相关要求和标准、到货时间等。
根据采购物资金额的大小,实行分级分权管理。单件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由采购员根据实际情况或询价或参考历史采购价格信息提出采购意见,由采购部经理核准;单件金额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50万元以下,或批量5万元以上(含5万元)50万元以下,由采购员在华电国际商务平台或中国华电招标采购网上询价,由物资部部长审定;一次性采购金额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100万元以下,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审定;一次采购物资金额≥100万元时,须经公司总经理审定。
各采购员根据《采购申请单》制定《物资询价单》进行询、报价工作,购置的产品必须三证齐全、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当采购物资单件(称重物资以每吨计)价格在1万元及以上或批量总价超过5万元时,必须签订采购合同。单价在1万以内但总价按实际使用数量结算的物资如酸、碱、车用油等以年度供货协议的方式施行。当采购物资总价在50万元以上时,物资部应上报公司招标管理委员会,组织招投标;采购金额虽在50万元以上,但确不具备招投标条件的,则须填写《不招标申请表》经公司招标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不履行招标程序。
(2)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明确审批权限,由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企业实际需要对请购申请履行审批程序。
根据FAM系统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原则。坚持分工合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从制度上约定,使每一项业务的处理过程,不是由某个采购人员单独完成,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在采购环节上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
物资部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按照物资采购“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①审批人应根据授权审批制度规定,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②经办人应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的批准意见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
③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人员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营私舞弊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2 提升采购信息与沟通管理
FAM系统上线使得公司的物资采购信息和华电国际物资公司实时同步,无疑,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技术与业务活动的有效结合,使获取即时信息成为可能,有效解决了业务跟踪难题,使得有效沟通变得十分便捷,有效避免了任一环节的疏漏造成有关人员趁虚而入,侵吞企业财产的情形发生。。
采购信息与沟通贯穿于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采购内部环境、采购风险防范和应对、采购控制活动、采购内部监督四个基本要素,同时又是四个基本要素的重要工具,为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保证,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有效抑制采购权寻租活动的发生。
无疑,FAM系统的上线,部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助和制约关系,一来促进了企业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二来使得采购信息公开透明,利于部门之间相互监督,有效杜绝采购过程出现的违规行为。
3 完善制度体系
FAN系统的上线,建立起了全新的物资采购业务操作流程,据此,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了严格又认真的系统梳理,修订了采购控制程序、废旧物资管理办法,完善了单一来源和不招标申请的审批流程。在管理标准中明确了对采购人员岗位实行动态轮换的管理要求,以此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依照目前4位采购人员结构之实际,每2年对2位采购员岗位予以对调;每1年对2个库工岗位对调,4年全部轮转。
4 建立诚信和道德价值观
倡导诚信正直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与环境,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肃采购纪律。通过遵纪守法教育,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增强采购人员的廉洁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底线思维,使采购人员在物资采购活动中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
5 重视业务培训
业务培训与之物资采购管理提升是相互相成的,也是采购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采购专业技能培训,包括采购相关法律、采购政策、采购流程管理、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成本管理、商务洽谈、采购合同签订、采购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二是采购职业道德培训,加强采购人员法制观念,提升采购人员职业操守,打造出一支正规化、高素质的采购队伍,从而立足于采购主体来遏制采购寻租活动产生的根源。
三 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的意义
通过FAM系统上线,实现了与华电国际物资公司即时归口管理,实现了系统一盘棋格局,为进一步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现代化,推广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手段在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运用,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FAN系统的上线,无疑进一步强化了物资采购管理基础,完善了物资采购管理岗位规范与工作标准,建立起了内部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有效地防范了廉洁风险,实现了物资采购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制度化模式体系。
作者简介
传统的采购体系往往采用项目经理全生命周期的纵向责任制,从需求收集、采购实施到合同的签署与执行,全流程均由同一角色担任。此模式日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风险方面,项目经理对前段采购实施和后期合同执行具有完全支配权,缺乏有效的前后端互相监督机制;二是在专业化方面,项目经理需要兼顾需求调查、采购实施等各方面工作,势必造成精力过于分散,从而影响效率。
为了适应集中采购业务的发展,提高效率,防范风险,淄矿集团把采购过程与合同执行前后拆开,由运营支撑部门负责合同签订后的集采执行。随后根据集采业务的发展,将需求管理也独立出来,供应商和质量、稽核管理分别由专门机构负责,使得独立后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做精、做深。目前,广东移动已经打造出了需求、实施、执行、内控、供应商管理相分离的“五环相扣”的采购运营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
二、“五环”体系制定思路
分工能带来各环节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并提高生产效率,但分工同样也会带来协作问题,影响效率经,只有分工后带来专业化能力的提升,且各环节前后协同,才是高效运作的分工,才是合适有益的分工。基于这一研究思路,淄矿集团从专业分工出发,搭建了“五环相扣”的高效率、低风险采购运营体系,即主要将采购管理按专业划分为需求管理、采购实施、合同执行、内控稽核、供应商管控五个相互独立的环节,通过专业的分工和高效的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一)加强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由被动接收调整为主动开展,前端由需求归口管理部门把控需求合理性、审核需求,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技术语言;后端由需求管理科室统筹需求、把控进度。归口管理部门与需求管理科室之间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语言,解决技术部门与采购部门之间的语言隔阂,保障项目的快速实施。
1.精细分工,强化需求归口管理
深化需求归口管理,建立采购目录的管理映射关系,明确产品级的省本部需求归口管理部门,细化需求归口管理的分工界面,完善需求归口管理的分工界面,完善需求归口管理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需求整合,推进由需求归口管理到集中管理的转变,建立季度和月度供需对接机制:通过季度和月度需求对接,提前跟踪和预测需求,及时反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需求的动态化管理。
2.岗位独立,采购需求集中管理
将需求管理岗位独立,使得项目经理可以集中精力考虑如何对需求进行管控,不再局限于之前自己负责的几个产品,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品类为维度,统筹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整合。一方面逐步整合个性类似的需求,减少采购项目数量,优化采购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将需求后评估纳入供应链绩效考核体系,考察需求偏离度、需求整合度、突发需求次数、需求上报及时率等要素。
(二)采购实施
采购实施独立分工后,广东移动主要通过搭建品类管理体系,设置品类经理,实现各品类的专业采购管理,同时通过制定标准化模板,进一步提高采购实施效率。
1.品类管理,提高能力
以品类管理为抓手,加强前端技术、供应商寻源、市场环境分析、采购策略分析等主要采购环节的介入,通过锻造品类经理的专业能力来提升采购实施的生产效率。
2.标准化模板,提高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淄矿集团持续开发采购标准化工具,以采购品类标准化为抓手,历经请购模板标准化、合同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文件标准化、采购策略标准化和模版标准化、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采购标准化工具。
(三)集采执行
在配额专人管控的,采购过程实施与结果分配职权分离。由采购实施项目经理将集中采购结果的供应商及规模数量、单价、总额移额管理员,再由配额管理员进行配额分配管理。同时配额管理员每月对所有配额的数量、金额、期限进行分析并预警,对于配额数量达到预警线的产品,制定解决方案通报和预估解决时间,通过对整体配额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有效地避免了配额断档情况的发生,更好地支撑了全集团公司生产。
1.“定期分配+资源池投放”的管理模式
在配额管控过程中,针对产品执行不均衡、配额下单不及时等问题,淄矿集团制订了“定期分配+资源投放池”配额分配方式,按季度进行分配并滚动回收,辅以紧急追加流程,更准确、及时地满足地市及各部门的配额需求,提高配额使用效率,有效避免了各供应商配额执行不均衡或配额下单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
2.基于品类特性分类的精细管理模式
随着集采范围扩大,配额管控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逐步突显,广东移动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根据配额产品服务类别、需求数量、采购频次等因素,将配额分为通用、常规、关注、统筹。
3.配额主动预警模式
对执行超过70%的配额或有效期不足100天的框架合同系统自动预警,同时对于超配额执行或超有效期执行的采购订单自动拦截,使其无法创建,对于包含非标物料的订单自动风险提示,提升审批层级。
(四)内控稽核
内控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风险防线防控风险。
1.事前制度建设
在事前主要是从制度入手,通过优化采购规章制度、强化风险管控举措,为采购提供风险防控制度保障。
2.事中风险地图
在事中主要从采购寻源主流程、采购物流关键管理领域和关键人员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由“点”连“线”到“面”,形成风险地图,为采购实施人员提供风险指引。
3.事后巡检机制
在事后主要通过例行巡检机制,发现采购实施和合同执行阶段存在的不足,通过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沉淀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期采购工作,使采购工作逐步趋于完善。
(五)供应商管理
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合作的供应商规模也日渐增加,为了更好地归口管理供应商,淄矿集团将供应商管理职能从运营支撑职能中剥离出来,通过对供应商的分级分类管理,搭建起奖惩分明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1.惩罚机制
惩罚机制主要是借助供应商黑名单和灰名单管理来实现,通过黑名单和灰名单的常态化管理,净化招标采购环境,驱动供应商理性竞争。
2.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主要是针对服务态度好、履约能力强的供应商,为其提供相关优惠政策以及质量快检、付款提速、服务站VIP通道、订单融资加速服务、提高到货款比例等优惠措施。
3.后评估机制
后评估机制主要是通过综合考评,对每个供应商的每张订单实行日常的、客观的、全方位的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下期集采推荐和采购方案,形成闭环。
关键词: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采购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1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油气管道项目工程来说,物资采购资金约占总承包合同额的50%-60%,因此,物资采购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承包商的效益,进而影响承包商履行合同的积极性和可行性。有效防范物资采购风险,有利于承包商按合同顺利履行职责,确保项目质量、工期和成本目标的实现,也是承包商获得合理利益的前提。同时,将采购管理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充分与业主合作,重视售后服务等具体工作,降低和避免各环节产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以达到全面减小油气管道总承包工程物资采购风险的目的。
一、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1、物资采购计划风险
物资采购计划是进行整个项目物资采购工作的实施依据,因此采购计划编制是否准确关系着采购工作的成败。其主要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对市场行情估计不准确,造成物资采购预算金额发生较大偏差,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其次采购时间节点确定有误也是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方面物资大批量过早涌入现场,会造成物资积压,增加物资堆放场地及物资管理等成本;另一方面物资如未能按施工要求抵达施工现场,会因物资缺少而造成代工损失,影响工期。由此可见,物资的到场关乎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运行。
2、供货商风险
近几年,油气管道建设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油气管道建设中来。如此众多的供应商其资质、生产等条件也良莠不齐,极易出现供应商供货不及时,影响工期;提供的物资数量、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影响施工或造成物资积压;供货商之间存在着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造成合同欺诈风险。供货商所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物资质量风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大降低了供应商的利润,迫使其不断地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努力进行成本控制,在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投资成本的同时,产品的质量控制却由于多种因素而无法得到落实。质量问题的不断出现也在给我们的项目采购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更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高度重视的工作。
3、工程物资裕量风险
近些年随着工程项目材料控制力度的加大,施工材料利用率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设计变更、采购裕量等原因,在每个项目结束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物资积压,增加采购成本,影响项目收益,形成库存损耗。工程剩余物资的出现不可避免,我们只有通过设计、采办、工程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剩余物资量。对于已形成的剩余物资,我们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准确地分析其状况,恰当地制定处理方案,才能最有效的减少浪费、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二、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才是降低此采购成本风险的有效保证。首先,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其生产能力、交货能力、价格水平、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小批量的抽检,对重点物资要驻厂监造。再次严格把关物资的入库检验。入库检验是采购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杜绝有缺陷物资安装使用的重要一环。最后对供货商进行年度评价考核,并对有良好表现的供货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只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才能解决好对立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合同价的订货价格,实现“互利、双赢”。
2、认真编制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工作错综复杂,承包商必须制定完整、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以保障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收集整理物资、设备技术规格书及数据表,分类统计规格、数量、技术要求、标准规范,特殊说明等条目,确保物资采购数量与质量的准确性。
2)广泛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相关工程及其进展,调查和分析大宗物质的市场供应情况,了解货物来源、价格、性能参数及供货的可靠性,针对不同的物资提出不同采购方式或手段。
3)认真预测具体物资采购的进度,包括前期技术交流时间、备料时间、生产周期、出厂检验、国际国内运输、国际货物通关、中转储存及现场交接等所有时间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总体实施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和压缩,从而编制完成各项物资设备的供应计划或进度表。
4)严格物资进度控制。在制定物资供应进度时应储备一定量的时间调整余地,同时应严格规定进度计划调整的程序,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无谓的调整,特别要把物资供应进度计划提交给设计、施工、财务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和签署,得到他们的认可,最终提交项目经理审批确认,保障计划的权威性和可实施性。
3、从全局出发开展采购管理
1)商物资采购管理的质量管理应重视
物资、设备在总承包工作每一环节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以此尽可能降低和避免工程总体质量风险。为此,物资设备采购过程应建立起从原材料准备-生产制造-出厂检验-运输-储存-现场交接-技术服务-试运支持-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阶段、环节的产品生产、检验标准指标,建立起可行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实现过程控制。
2)全过程进度计划管理
采购进度计划必须纳入工程总体进度计划中,形成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投产合一的总体进度计划。在工程总体进度计划中,应明确物资、设备到达中转站及进入现场交接的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重要设备安装和试车时间。采购进度应严格按工程总进度控制,积极推行零库存管理。为保证总体计划的落实,应编制详细的物资催交计划并认真落实。
3)抓住采购费用控制的关键
物资、设备的采购应通过严格的招标程序,明确产品要求,实现多家竞争,以取得优质廉价的产品,实现采购过程本身的费用控制和节省。更应注意采购与设计的结合,因为设计技术方案以及设计对物资、设备的选型和产品的技术标准决定了80%以上的产品价格,技术方案的失误,将造成生产工艺流程的增加、设备的增加、用地的增加,从而造成建设费用的增加。为此,采购人员应主动学习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广泛的产品选择,认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主动建立起供应厂商与设计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畅通渠道,为设计人员优选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地确定产品类型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油气管道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作为项目管理体系中重要一环的项目采购管理,也必须积极面对和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自觉吸收现代油气项目采购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积极识别、防范采购风险,使油气项目采购管理向着规范、有序、创新、高效的方向发展,为有效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俊英.效能监察助力采购风险防控[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
提高物资采购效率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成本下降,利润就上升。集中采购成为控制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采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集中采购是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是指将集中采购目录中的货物、工程及服务集中进行采购,对同一类项目管理集中化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
一、企业集中采购的特点
1、集中采购设立了专业的采购部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业务归口到一个部门来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支出的同时,也减少重复采购频次、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企业整体购买力。
2、集中采购效益主要来自采购量的高度凝聚,大批量的采购,有利于采购管理部门对拟采购项目进行统一分类,对采购目录进行梳理,对采购物资的规格型号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及售后、维护等采购要求,把需要采购的项目打包分类,集约化形成年度采购计划进行有效实施。
3、大规模的集中采购,形成规模优势,容易吸引核心的潜在投标人,形成优质的充分竞争条件,对提升企业采购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规模的集中采购,对潜在投标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之前的分散采购而言,公司规模、实力相对较小的潜在投标人不具备承担大型项目的能力,没有能力承担规模较大的集中采购项目。从而优化了潜在投标人的水平结构。
4、有利于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集中采购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招标采购的特点。一方面,能够在潜在投标人之间形成充分竞争,另一方面,招标人可对年度采购计划进行汇总分类,依据需求对项目划分标段,对项目售后及服务制定方案,对采购物资的生命使用周期提出要求,打包用户的采购需求,一并进行集中采购整合,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目标,而且还可大大节约采购费用。
二、加强推进集中采购的要点问题
推进集中采购的核心思想是管理控制权和采购决策权的集中,本质是集中采购体系的建立过程。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是管理采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了集中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方式。“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标准”,由采购部门统一牵头负责,采购人对拟采购项目情况进行需求提报,整合采购计划,统一采购物资的标准。统一的集中采购有利于确保采购管理和实践的一致性,显著提升物资采购业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2、建立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采购管理的规章制度是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准则。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蓝本作为依据,结合企业自身进行完善,对集中采购制定规章制度。采购部门应对需求计划进行认真梳理,采购方案的编制,采购方式的确定,采购供应商资格条件的确定,以及后期合同的签订,过程控制及后期的入库结算等采购的关键环节。
按照制度管控内容与业务分类为原则,建立涵盖招标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监督管理等关键采购业务环节的物资供应采购规章制度体系,制定物资集中采购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有法可依,有制度可追溯,做到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
3、优化业务流程
采购业务流程是制度的体现,业务流程体现了要怎么做。要有效实施集中采购业务应制定高效率的业务流程,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避免重复操作流程。把规章制度在流程中进行体现,制度最大限度体现在业务流程中,实现采购业务流程制度化、程序化。将流程进行上下分层,逐层分解细化,适应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需求。
4、完善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的根本,供应商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采购的成本、质量和采购效率。供应商管理也是企业采购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潜在供应商数量未形成充分的竞争、考核体系不完善导致集中采购出现风险。应合理设置供应商准入门槛、对供应商的过程认证做好防控措施、制定供应商管理办法。在合同中对供应商的违约进行合理风险防控,防止供应商因为违约成本低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通过集中采购促进供应商之间形成充分竞争,既可以帮助质优价廉服务好的供应商实现规模销售、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引导一流的供应商充分了解企业的采购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深层次的合作。
5、集中采购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日趋成熟,电子招标采购也逐渐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集中采购电子信息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运作成本,而且对规范采购流程的优化与规范起到了促进和支持作用。
6、对拟采购项目进行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突出采购的计划性
集中采购项目多为大宗项目,在计划提报过程中,组织各地区分公司对下一年的需求进行汇总分析,研究消耗规律,超前制定物资需求计划,为集中采购提供前期计划保障。计划的准时上报及上报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集中采购的关键信息。计划不能随意改变,这样才可以保障集中采购的准确无误性,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
7、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是加强采购人员的道德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严格职业操守。另一方面是提升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专业培训、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业务水平。
三、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服务类招标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防控
招标采购工作纷繁复杂,从计划申报开始,经过采购策略制定、招标文件编制、开标、评标、授标、定标等环节,最终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在整个招标采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规避,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总部在“十三五”物资管理专项规划中,明确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未来五年专项规划重点,并从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三种途径推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通过规范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健全整个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风险防控体系,最大程度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招标风险防控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开展招标风险分析和防控研究工作。他们认为任何工程都存在不确定性,会产生风险,无论约定风险由谁承担,最后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承受,会影响企业投资及效益。因此需对风险进行预测并量化。在招标前,对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对可能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量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招标风险防控不仅理论研究成熟,而且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标风险防控体系,对控制项目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项目招标风险防控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关于招投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和问题、招投标方式方法和策略以及招投标的风险评估三个方面,对于招投标风险因素的识别、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粗浅,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二、基于流程的风险点识别与评估
(一)业务流程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流程分析法,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涵盖开标前、开标、评标、授标、定标、资料归档等各环节的全流程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整体业务进行梳理,辨识各环节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分类。风险识别路径如下:
第一步,梳理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业务内的风险相关流程(环节)。
第二步,针对风险相关环节,梳理、分析环节内风险涉及的工作任务。
第三步,针对风险相关的任务内容识别风险点,即产生风险的具体业务行为或业务行为方式。
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专业资深专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采用德尔菲法,对梳理的风险点进行头脑风暴。
结合流程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分析结果,共识别风险点30个,其中开标前环节风险点9个,开标环节风险点6个,评标环节风险点9个,定标及资料归档环节风险点6个。
(二)业务流程风险评估
为更好地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管控,避免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文章参考概率风险分析模型,结合风险值量化理论,意将相关风险要素(主要考虑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利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程度等)进行量化处理,以各风险要素的乘积来表示风险,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过程的整体风险即为各环节的风险值的代数和。
本文结合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业务特点,将风险损失类型划分为效率风险、法律风险、舆情风险及信息安全风险,以风险值量化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风险发生频率、风险造成损失以及风险点对整个流程的影响程度三个因素,设计风险评估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R=∑i(fi×di×kj)]
[fi]=发生风险事件的频率;[di]=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kj]=该风险点对业务流程链的影响程度;[R]衡量的是一定时间段内多个批次招标中形成的风险,通过对[R]值的分析对比,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以开标前环节任务分配风险点、开标环节投标文件接收风险点、评标环节澄清风险点、定标及资料归档环节中标异议违规风险点为例,结合对历史资料数据的分析和专家综合打分,各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如下表:
以此类推,依次计算出其余二十六个风险点的R值,从而得出全流程所有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同时,结合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影响等级对采购风险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估,可绘制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全过程风险一览表,明确风险管理的重点,为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三、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针对风险管理中的监控焦点,本文重点从制度修订、技术完善以及人员培训三方面强化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过程管控,分析研究如何在采购过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影响。
(一)建立招标活动责任落实制
建立覆盖招标采购全业务流程的内部风险制度体系,将风险管理与管控融入集中采购流程、制度、职责等方面,从管理体制上控制风险,使得招标全过程实现科学管控、廉洁公正。
1、明确公司与委托招标机构各自法律义务
严格考核机构,建立连带的责任追究机制,责任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越权操作奖惩办法,杜绝招标现场项目经理临时交叉替代现象。
2、定期维护专家库及配套机制
及时清理、定期维护评标专家、供应商资质业绩核实或评估专家、供应商产品质量监督专家、监察部监督专家、法律专家等专业的专家库,完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确保参与活动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及时通知到人。
3、建立过错问责机制
对招评标工作中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行为及时查处,严格问责;对监督工作中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实行“零容忍”,情节严重的给予经济与行政处罚。
(二)推进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
随着集中采购管理不断深化,采购全流程各环节涉及的对象、数据、信息等不断变更,采购过程管控不足以及业务功能模块的缺陷导致了招投标系统应用效率低下,有必要通过对系统进行定期测试、改造以完善系统功能,确保信息系统在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高效应用。
1、用例库建立
在招投标系统测试中,用例库的建立与测试能够快速发现系统中隐藏的问题,直接决定着系统测试的结果和效率。在用例库建设时,首先要对系统需求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便于指导用例设计;其次,将测试用例进行分类,且尽量考虑边界、异常、性能的情况,便于发现更多的隐藏问题;随后,建立测试用例库,并进行测试用例的评审,以确认测试过程和方法是否正确。
2、动态更新机制
招投标系统因新增功能或更新需求会使得已有用例库无法满足现阶段要求,因此用例库必须要按时进行配套更新。在已有用例库基础上,建立用例库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更新、丰富系统用例库,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进行用例管理、变更未付、关联复用,从而完善系统测试功能,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效率。
(三)招标风险防控培训
为了更好地提升风控工作水平,加强风险防控力度,定期对业务人员组织培训和教育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全过程风险一览表,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总结风险防控培训如何覆盖且有效解决现有及潜在的业务风险点,将风险事件作为实际案例在培训中加以分析,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宣贯,形成长效的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公司每年采购规模巨大,涉及众多供应商的切身利益,公司集中采购一直是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公司廉政建设的难点,也是政府监管及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随着集中采购集约程度的不断扩大,集中采购资金量大、流转环节多,涉及部门及人员广,风险贯穿于集中采购全过程。因此,必须对电力企业招标采购业务风险加以科学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实现对采购全过程的有效管控,为持续提升物力集约化管理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赖业宁,薛禹胜,王海风.电力市场稳定性及其风险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