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金融市场分析8篇

时间:2023-06-15 09:27: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市场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市场分析

篇1

2、技术分析的基础知识与图表的绘制方法。

3、雪趋势的基本知识,以及图表分析的基础概念。

4、价格形态,包括主要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

5、分析方法——移动平均线,摆动指数,相反意见理论,以及其他指标。

6、时间周期,交叉市场分析,资金管理,以及交易策略。

篇2

1 办公自动化软件特点

办公自动化(OA)是信息化时代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其不仅适应了科技化产业背景要求,也顺应了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相关要求,为行业经营:请记住我站域名创建了高科技平台。

1.1 功能性

办公软件指可以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制作、简单数据库的处理等方面工作的软件。企业走信息化改革之后,对计算机软件功能要求越来越多,这是现实办公事务处理所需要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可根据行业用户提供对应的功能,满足日常经营及市场分析等多方面的操作要求,具有广泛的功能性特点。

1.2 多样性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多样性改造,办公软件产品形式也呈现了不同类别,满足了办公人员多方面的作业要求。例如,金融行业办公软件更加多元化,主要包括微软Office系列、金山WPS系列、永中Office系列等。多样性软件用于行业分析,可减少人工参与金融事务处理的难度,建立了高科技经营模式。

2 金融市场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业是我国新型行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大市场的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依旧面临着不同的波动性,尤其是市场环境变化而扰乱了经营秩序,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金融市场分析是对行业变化的预测性评估,应用计算机软件展开自动化分析活动,主要研究问题包括:

2.1 客观性问题

强调调研活动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符合科学的要求,以求金融市场分析活动中的各种偏差极小化,保证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市场客观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具有无法人工预测的特性,市场分析失误会对经营者决策造成了很大困境。

2.2 系统性问题

金融市场分析是一个计划严密的系统过程,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去收集、分析和解释有关资料。金融市场分析是为决策服务的管理工具,企业要积极选用自动化软件辅助办公,及时预测到金融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市场决策应对工作。

2.3 营销性问题

市场分析应向决策者提供信息,而非资料。资料是通过营销调研活动所收集到的各种未经处理的事实和数据,它们是形成信息的原料。信息是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而获得的认识和结论,是对资料进行处理和加工后的产物。

3 办公自动化软件用于金融市场分析

计算机软件是OA系统的核心构成,不同软件可以发挥出多种操控功能,用其作为企业经营调度中心具有多方面优势。笔者认为,办公软件用于金融市场分析必须发挥其功能,将软件功能用于市场分析的多个方面。

3.1 远程办公

远程调控主要是集成金融企业的各项信息,标准配置工资管理、考勤管理、人事管理等极具价值的模块,为市场分析提供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OA系统根据金融市场现状收集相关数据,为软件执行自动化程序提供真实参考,提升了办公人员决策的科学性。

3.2 数据处理

Windows网站服务器与MSSQL数据库的完美结合,使得软件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更可利用多台计算机组成高性能应用集群,全面面向金融市场规模化应用。OA系统用于金融数据处理具有智能化优点,避免了人工参与数据处理的缺陷,使市场分析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3.3 安全保护

基于OA系统的企业办公软件,在市场数据保护方面也有显着的功能优势。例如,金融数据存取集中控制,避免了数据泄漏的可能;提供数据备份工具,保护金融系统数据安全;这些可以防止商业竞争中数据库资源丢失,影响到金融业经营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了产业结构模式改革。

3.4 定期升级

OA软件成熟度很高,可实施性很强,为市场分析提供了便捷性。在大量用户实际使用的基础上,OA软件历经多次版本升级,按照金融业经营改革要求进行调整。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分析的自动化趋势,企业要定期更新OA系统以辅助经营模式,为产业科技化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篇3

[关键词]金融市场 利率 借贷

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就是资金的供求者。交易主体包括各级政府、政府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企业、基金及个人。这些融资的参与者从某一时点进行静态考察,可分为资金供应者、需求者、交易中介及管理者四个层次。

2.金融市场交易的客体,即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既包括货币资金的借贷,又包含有价证券的交易,最终实现资金在交易者之间的挹注调剂,并给交易者带来收益。因此,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

3.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载体,即交易媒介就是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交易量大且为有偿性融资,因此,为促使交易快速完成并确保交易双方权益,融资活动必须借助金融工具进行。

4.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就是利率。金融市场运用市场机制,能够组织并实现资金这一生产要素在余缺部门之间调剂与优化组合,并由供求关系形成特殊的交易价格即利率,从而提高资金在全社会的使用效率。

5.金融市场交易的规定,主要包括管理形式、组织形式及交易形式。金融市场的管理形式一般有三种,即国家法律的规范管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及专门管理机构的日常性管理。

二、金融市场运行机理

1.直接融资方式下的金融市场传导机理。直接融资是政府、企业、单位及个人在金融市场上,利用直接信用工具(金融工具)相互进行资金挹注调剂的经济行为。其传导机理为:那些有盈余资金的社会经济部门或个人,通过直接拆借或借助直接金融工具(主要有债券与股票),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按约定期限调剂给那些短缺资金的社会经济部门或个人使用,待一定时期后,资金使用方再把借用资金的本金连同利息一并归还资金所有者。直接融资运行传导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直接融资过程

2.间接融资方式下的金融市场传导机理。间接融资就是金融机构通过间接金融工具给予各级政府、企业及个人的信贷支持,或通过认购其发行的债券与股票而予以融资的行为。间接融资的传导机理为:各级政府、企业或个人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向金融机构提出信贷申请或用票据申请贴现,或将其发行的有价证券卖给金融机构,或用有价证券抵押申请贷款,待金融机构审核符合要求条件下,金融机构按约定期限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在一定时期后,这些社会经济部门或个人按期还本付息。间接融资的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间接融资过程

三、金融市场效应分析

1.金融市场内在效应。金融市场内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市场形成的金融商品价格是否对市场信息反映灵敏。一个高效率运作的市场,其价格无疑可以快捷、迅速、无条件地反映出所有应得到的信息。当然,这种信息必须是完整、对称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所形成的这一价格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来判断该市场是否更有效率。(2)金融市场是否具有内在稳定的均衡机制。金融市场如果具有内在稳定的均衡机制,即使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也会由此机制作用使价格趋于稳定。一个高效运作的金融市场,必须具有稳定的内在均衡机制,其价格波动也必然呈现出平缓态势。而一个低效运作的市场,价格往往呈现出大幅波动,主要是由于非理性因素影响,关键还是缺乏稳定的内在均衡机制。(3)金融市场收益是否稳定。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及劳务市场,统称为现代市场机制运行中的三大要素市场。较商品与劳务市场而言,金融市场收益最高。然而,金融市场又极具风险,且又影响到这一收益的稳定性。一个高效运作的市场,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均衡机制,排除市场系统与非系统风险能力就强,因而收益相对稳定。但一个低效运作的市场,则充满风险性,这就影响到收益的稳定性。(4)金融市场交易费用是否低下。一个开放、成熟并高效运作的市场,其交易费用是低下的,而一个低效运作的市场,其交易费用必然是昂贵的。

2.金融市场外在效应。金融市场外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市场是否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一国的金融市场是健全、发达而有效率的,那么金融市场就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个经济部门及个人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有效率。否则,就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金融市场是否能够在最短时限完成交易。金融市场发达有效的一个标志,就是看市场是否能为交易者提供极为便捷的服务,在最短时限解决错期与错量问题,从而快速完成交易。因市场投资者在融资时往往会遇到两个难题,一是买卖双方的期限不一致,即错期问题;二是买卖双方的数量不一致,即错量问题。一个高效、成熟的市场,可以迅速进行配期与配量,从而使交易双方在最短时限完成交易,譬如打个电话就可完成交易。否则,尽管能完成交易,但需很长时限。(3)金融市场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一个高效运作的金融市场,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充分就业,无疑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求一个金融市场必须完全、公开、透明度强并高效率运作。

参考文献:

篇4

1、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发展趋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快速转变。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体现在实行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涌入和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两个方面。

(1)混业经营的国际竞争者大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2007年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允许外国金融企业全面加入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在中国营业的所有银行机构都将获得许可,可以在全国的所有地方经营任何货币的业务。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已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7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54家营业机构。另据统计,目前被外资参股控股的金融企业共计67家,其中银行16家,信托公司4家,保险公司19家,基金管理公司19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随着金融业开放的推进,在境外跨国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压力下,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会越来越被动。

(2)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走向混业经营

金融市场开放后,我国国内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成大势所趋。国内金融机构在同国外金融机构展开的竞争中,由于国外金融机构的背景是综合性金融集团,大都采用混业经营模式,具有许多综合优势,而国内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相对而言几乎都是单一资本、单一业务,几乎都存在资本单薄、互相调度资金空间有限以及专业人才分割、知识面较窄的缺陷,在竞争中肯定处于劣势。因此,在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受到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影响,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事实上,我国政府已开始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国内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已日趋加强,已初步形成了三者之间业务渗透、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呈现了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例如中信集团拥有中信银行、信诚人寿、中信证券、中信基金、中信信托等子公司,业务横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光大集团控股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公司、光大永明保险公司、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关联非常密切,事实上已经存在混业经营。

2、金融监管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基本上停留在政府管制和保护阶段,金融监管当局依然遵循着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行为,限制金融机构合并的金融管理理念。然而,在世界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国际上金融监管理念也因而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单纯立足于安全的监管目标,发展到以效率优先、兼顾安全的新型监管理念。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后,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和抗风险的能力,获取更高的利润,内外资金融机构将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开拓和经营非传统性的业务,金融创新不断出现,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以金融安全为最终目标的金融管理理念已然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3、金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金融监管的实质是法制管理,从金融监管的内容来看,一般应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从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法来看,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则主要运用金融稽核手段来进行。由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因此造成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基础环境发展滞后。虽然目前已出台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多部法律与法规,但条款比较概括、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务的发展和金融监管的需要。在现实中,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到市场退出、违规处理等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和解决。

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面对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金融监管理念,提升金融监管的水平。

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要求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即在安全基础上,更注重效率与创新。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中引入激励监管的观念,充分尊重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

首先,从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是以对金融机构的审批和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为主,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和规范性监管则涉及不多。在金融机构发展初期,以合规性监管为主是必要的。但是从风险监管角度分析,这样的监管措施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风险监管措施强调的是发现风险后如何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追究造成风险者的责任。长期以来,金融监管机构习惯于设定一系列管理规定,进而据此检查金融机构的合规性,而风险导向的监管更为强调动态性的监管,强调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随着银行业的创新和变革,合规性监管的市场敏感程度明显降低,促使监管机构转向风险导向性。巴塞尔委员会据此也了一系列的文件,强调和鼓励各国监管机构重视风险监管。

其次,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有一定的发展,金融业正逐步向国际化迈进,如果仍缺乏对金融机构发展中的风险预防、保护以及最后支持的基础,将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我国,一旦金融机构出现经营风险,政府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出面干预,对金融风险的违规行为做出纠正。这种被动的事后处理方式,影响了金融业发展的稳健性,导致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业整体运营效率的低下。所以,我国的监管机构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完善风险监管。

第三,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在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监管水平,要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原则,跟上国际金融业务和监管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和实施综合并表监管,提高以风险为本的持续性审慎监管能力;规范监管工作,提高监管工作透明度和监管效率;建立国际监管组织的合作协议与机制,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监管。

2、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的功能和作用。

法律体系是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主要保障和归结点,把监管工作建立在严密、系统的法律法规之上,使监管工作依法进行,并以此保障监管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统一性,这既是金融监管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因此,面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潮流,政府应尽快适应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需要,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基础,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废除或完善相关条款,同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需求变动增设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形成从市场准入、经营范围、风险管理、市场退出等各个方面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此外,还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和标准实施监管行为,确保监管行为自身的合法性、合规性,防止金融监管违法、失当行为的发生。

3、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尤其应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

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注重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即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外部监管控制同时,强化其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自我监控水平。因此,我国在强化国家金融监管的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内控自律管理体系。只有金融机构内部形成良好、严格的内控机制,外部的金融监管才能发挥效能,这既是金融监管最基本的约束机制,也是国家实行金融监管的基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在内部控制上。因此,监管机构要促进和督察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只有将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金融机构稳健的运行。如果脱离了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再完善的外部监管也会成为便的缺乏基础,无法发挥效用。

4、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需要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是以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发展为契机,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其它金融业务的统一金融监管机构,对现有分散的金融监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逐步解决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等问题,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推进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一行三会成铁路警察金融监管各管一段》,2005年02月06日《中国经济周刊》。

2、何慧刚、张澍:《金融混业经营的冲击与对策研究》,《商业研究》2005年第02期

3、刘国玲、黄国钰:《从国际金融监管模式谈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北方经贸》2005年第1期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 机遇 挑战

1、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1.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

其中第一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户基础。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增长0.7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提升2%。可以看出我国的网络金融发展存在客观基础,且该基础将不断稳固、发展。

第二个特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空便利。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在时间上的限制,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营,使金融服务更加人性化,更贴近客户,更能满足客户需求。

第三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自从他们出生的哪一天起,就是通过不断创新、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而不断向前推进的。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只有时刻记住客户的需求,才能使他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2、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2.1、美国的案例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自然受到不小的冲击,那么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可以先从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来了解。

根据相关的研究著作,我们得到这么一条结论,从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看,并没有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很大挑战。“从传统金融业务信息化看,整体而言,互联网金融在冲击传统金融业务的同时,也是在巩固传统金融的地位。美国移动信用卡、手机银行等发展较为快速,2012年增速分别达到24%和20%,但是这没有弱化信用卡、银行的金融功能,反而提高了传统业务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络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便捷,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2.2、我国商行的案例分析

那么对于我国是不是影响也是一样呢?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各大商行的年报中窥探互联网金融对其业务发展状况的影响。

2.2.1、工商银行

在这里我们选取工商银行A股市场2013年年报进行摘录。

“电子银行渠道建设:以信息化银行建设为重点,紧跟移动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潮流,加强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应用,加快构建综合性、开放性的电子银行平台。2013年,本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突破1.6亿户,移动银行、个人电话银行客户相继突破1亿户。开电子银行交易额比上年增长14.8%,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至80.2%。”

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80.2%”,超过五分之四的业务是基于网络进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可以发现工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向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银行信息化建设在工商银行企业战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2.2、建设银行

同样选取建设银行在A股市场2013年年报进行解读:

“2013年,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账务易量占比达85.40%,较上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同样的,建设银行也把网上业务放在重点位置。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的网络业务也有他自己的特点,“本行个人网银推出跨行资金归集、家庭现金管理、快捷转账、百易安、账户贵金属双向交易等功能;新增欢迎页及精准营销栏位;整合对公电子渠道,推出新企业网银;完成海外版企业网银二期优化和纽约、新加坡、法兰克福等5家海外分行上线推广;在支付宝、银联、铁路客运等领域的电子支付份额同业领先。”完成了海外市场业务的上线管理运营。

所以我们不难得到结论,我国商行从没有停止进军互联网金融,在重视程度上也没有像一些研究文章中说的“不足够重视”。

在各大商行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前提情况下,互联网金融户无疑问的提高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但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潮从没有把任何一家银行拒之门外,商业银行又有着顶尖的人力、智力资源,至于能不能拿到互联网中的一张门票,则要看各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面对挑战,可能最大的风险就是墨守成规。”

3、建议与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其带来的新挑战,并由此重新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加快渠道转型,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商业银行已经在理念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积极的面对新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同样的,也使得两者的合作成为重大可能。

事实上,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拥有者最广泛的资源,拥有者优势的政策地位,最重要的是拥有者极为广泛的智力资源,这一切,在互联网日趋重要的今天,都给予了传统银行极大的先发优势,商业银行面对冲击和机遇,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努力利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先发优势,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也将朝着更深层次、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联盛.美国互联网金融为什么没有产生“颠覆性”[N].证券日报,pp.1-2,2712014.

[2]香曲尖措.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比及启示[J].时代金融,2013.

[3]郭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3.

[4]李海霞.利用网络银行优势打造银行众筹平台[N].河北经济日报,pp.1-2,1332014.

篇6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便利与中介机构在资产转换(时态中介与规模中介的综合)中的流动性保险功能类似,但前者远胜于后者。就金融中介机构的流动性保险功能而言,它源于从大量分散的储蓄者手中吸收资金,然后用以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以牺牲其资产的流动性为代价来为储蓄者提供流动性便利。这在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其负债主要是短期性的活期存款,而资产主要由长期性的贷款构成。金融中介机构的流动性保险功能来自于大数法则的运用:由于储蓄者的存款行为是大量而分散的,机构可以根据大数法则对储蓄者的流动性需求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根据这一预测,机构在保留一定的流动性准备后,将其余资金用于贷款或投资。由此可以看出,机构的流动性保险功能受制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对储蓄者的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是否准确,或者说大数法则是否适用。在安定、经济环境稳定的条件下,人们对未来收支的预期是稳定的,对金融中介机构也是有信心的,因而他们到机构的存款和取款行为也不会出现突变。但一旦出现社会动荡、经济环境急剧变动,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就会变得不确定起来,其现时的收支行为也会出现变异,从而影响到机构流动性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会同时涌向机构提款,出现恐慌性挤兑,甚至引发“骨牌效应”,酿成金融危机,中断金融中介机构的流动性转换链条。二是金融中介机构能否顺利回收其贷款或投资。一般而言,机构的贷款或投资是长期性的,期限越长,发生坏账的风险越大。如果机构经营不慎,累积了大量的坏账,也会中断其流动性转换的链条。

二、汇集资本和分割股份

所谓汇集资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筹集资金。资本积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无法从事所需资本巨大的事业,如铁路、钢铁、石油等行业,但通过在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来成立公司则可完成这一任务。股票市场所能达到的筹资速度是依靠自身积累或通过金融中介融资所无法比拟的。汇集资本实际上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类似于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转换功能。

证券市场不仅提供了汇集资本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分割股份的方式,并由此派生出界定产权的功能。比方说,一项投资需100万元,但发起投资者(即筹资者)手中只有10万元,那么,他可以另找9个每人出资10万元的投资者,这样,10人的资本汇集在一起正好是100万元,且各人在总的资本中占10%的比例;或者发起投资者为了保持在投资中的控制地位,也可以找更多的投资者,比如说90个每人出资1万元的投资者,这样,91人的资本汇集在一起正好是100万元,其中发起投资者占10%的股份,处于相对控股地位,而其他投资者只占1%的股份,处于被控股地位。在上述汇集资本和分割股份的过程中,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没有也不需要任何超越经济关系的联系,但通过股份的代表物股票,他们就可以将新成立企业的不可分割的物质财产进行细分,形成明晰的产权,所以,通过证券市场能够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同时,通过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买卖,可以将附着在物质财产上的各种权利分离出来单独进行交易,使得产权能够行使和执行。在这方面,证券市场较之金融中介融资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风险管理

快速流动、高度分散的证券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功能:一是风险定价。证券市场在金融中又称为公开市场,其中交易的标的主要是一些标准化的媒介物,如股票、债券等基础金融产品以及其他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标准化衍生产品,如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由于这些标的是一些标准化的媒介物,我们就可以运用各种定价对其进行合理、的风险定价。正因为如此,定价理论才得以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一,因对期权定价理论作出巨大贡献的美国经济学家Merton和scholes还因此荣膺199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公开市场相对应的是金融中介机构发放贷款的议商市场,在这一市场上,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融资活动是通过直接议商完成的,故有议商市场一名。由于公开市场上交易标的的标准化,其风险定价功能远胜于金融中介机构在议商市场中的一事一议式的风险定价功能。二是分散风险。由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好,变现性强,投资者可以方便地构造风险最小的最优风险组合,并可根据市场及时作出调整,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同样,以降低风险为目标的资产组合理论也在现代金融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马柯维茨、米勒和夏普因此还成为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共同获得者,米勒甚至将马柯维茨于1952年在《金融学刊》上发表的“资产组合选择”一文视为现代金融学的开端。

金融中介机构有两种分散风险的方法。一是通过向众多客户发放大量贷款构造风险分散的资产组合;二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无论从构造组合的成本还是从组合本身的收益——风险比来看,前者要远逊于直接通过证券市场构造的资产组合;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由基础证券派生出来的,所以后者与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四、信息生产

无论是通过市场还是通过中介进行的资金配置方式,要确保资金配置效率,必须让资金流向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地方;而要确保资金流向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必须保证影响各备选项目的风险收益所有因素都得以充分的披露,所以充分的信息是确保资金配置效率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证券市场具有良好的信息生产功能。证券市场上存在一种信息驱动交易者(information-motivated traders),他们相信(有意或无意)自己拥有关于某种证券的尚未被他人知悉或理解的信息,因此该证券被市场错误定价,他们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来获利。由于信息驱动交易者的存在,公司的价值总能被挖掘出来,并反映到其股价中。道和戈登(Dow and Gorton,1997)认为,证券市场可以传递前瞻信息(prospeetive information)和后顾信息(retrospective information),前者是尚未实施的投资的信息,它可以帮助公司对当前的投资决策做出判断,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提高未来的公司价值;后者是证券市场的交易者对公司已经作出的决策的事后判断,它为公司经理的经营绩效提供了间接定价机制。这两种信息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证券市场提供或传递信息是以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为前提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法马(Fama.1965)的定义,完全有效率的市场就是市场上每个公司股票的价格都反映了所有关于该公司基本面的信息,如公司的盈亏状况、公司产品的质量与市场前景、管理层的能力等。另一个恒等的定义是,在一个完全有效率的市场上,证券的价格总是与其投资价值相等。如果有A、B两家公司,A公司上述基本面的情况比B公司好,或者说A公司的投资价值高于B公司,但A公司的股价却比B公司低,那么资金优先流向B公司,这样的市场就不是有效的,因为公司股价没能反映A公司比B公司好的信息。所以,在一个有效率的证券市场上,股价已经包含了所有关于公司基本面的信息,这就是现代金融理论中有名的效率市场假说。换言之,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上,投资者只要观察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就可以推断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这样一来,通过市场融资的信息成本大大低于金融中介机构融资时花费在事前调查、事中审查、事后检查等方面的信息费用。当然,效率市场只是一理论中的假说,一个理想的参照系,证券市场实际运行的效率程度就各不相同了。在一个效率不高,比如说像我国连弱式效率是否达到都存在争议的证券市场上,价格还未包含所有关于公司基本面的信息,投资者当然不能仅凭股票价格变动就进行投资决策,而必须对公司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这些活动必然花费大量的信息费用。那么,效率程度不高的证券市场与金融中介之间,究竟通过哪种方式融资的信息成本更低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了。

根据利兰和派尔(Leland and Pyle,1977)提出的L-P模型以及其他几位学家提出的类似的信息生产模型,中介作为一种投资者、项目或经纪人的联盟,可以降低投资的信息生产成本。拉马克里什兰和塔克(Ramakrishnan and Thakor,1984)认为,如果同一不是通过金融中介而直接从多个投资者中筹集资本,每个投资者都要对企业进行调查和监督,造成信息生产的重复。如果指定某个信息生产者作为信息经纪人对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和监督,这些重复的信息生产成本就可节省。当单个的信息经纪人结成联盟,信息生产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结成联盟的经纪人就是某种经纪类金融中介,如证券经纪商、交易商、投资银行等。

除了信息生产的成本外,信息生产过程中还面临两个:一是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了信息的供给不足;二是信息质量不易辨别,导致信息市场上好信息不足,坏信息充斥。利兰和派尔认为,金融中介根据收集和处理的信息买入和持有贷款或证券类型的资产,可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因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是“私有产品”,不能随意出售,金融中介机构在信息生产过程中不用担心信息的外溢;通过对资产的合理定价,也间接解决了信息的质量和可信性问题,因为信息的质量已经体现在资产的价格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中介具有充当信息生产者的天然优势。

从以上看,证券市场与金融中介在信息生产上各有优势,不能简单地定论哪一种资金配置方式更好。在理想的强式效率市场上,股价已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投资者没有必要再费时费力去从事有关证券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所以证券市场的信息生产成本要远低于金融中介。然而,即便是最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有关实证表明也只达到弱式效率(Fama,1965,1970;Alexsander,1964)。若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强式效率,则需要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公司的信息,在这方面,金融中介机构具有天然的优势。

五、为投资者提供监控和激励手段

确保资金配置效率的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有效的监控和激励机制。信息生产主要解决事前的非对称信息,即逆向选择问题;而监控与激励主要解决事后的非对称信息,即道德风险问题。监控(monitor)是指外部核实或约束。对于道德风险中的隐藏行动问题,委托人必须对人施以适当的监控,防止人作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如欺诈行为。激励(incentive)是指开发内在的潜能,使人在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最大化委托人的利益,防止偷懒(shirking)行为。为了防止人的道德风险,委托人常常是监控与激励并举。

证券市场为投资者监控公司提供了两种机制。第一,股东直接对公司进行干预。作为投资者的股东有两种监控公司的方式:一是主动型监控,即股东“以手投票”。股东可以参加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成员,或就其他公司有关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投票表决,对管理层构成直接约束;二是被动型监控,即股东“以脚投票”。如果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经营管理行为不满意,可以卖出股票;如果出现大量股票抛售,公司股价急剧下跌,既会公司在市场上的再次融资,也会给管理层带来第二种监控机制的压力,这就是证券市场上的外部接管。当一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盈利下降时,在有效的市场上,这些信息就体现为其股价的下跌。当股价下跌至某一价位,专事外部接管的袭击者认为通过改组管理层可以提高公司业绩,提升公司价值,他们就会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以达到控股目的,然后以控股股东身份改组公司管理层。在外部接管的潜在威胁下,管理层不得不努力工作,以提高公司业绩,防止股价下跌。证券市场上的袭击者还可以产生一种“鲶鱼效应”,他们就像生物链中的鲶鱼一样,在弱肉强食的同时,也迫使“弱肉”强壮起来。

证券市场还提供了一种激励公司管理层的有效手段,这就是与公司股票价格挂钩的管理合同,或称经理人持股制度。其具体做法是,公司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中,只有少部分的现金,大部分收入是股票或股票认购证(warranty)、股票期权等与股票挂钩的权证。这种管理合同形式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流行。比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前总裁亚柯卡在任期间,其账面工资超过500万美元,其中现金只有100万美元,其余都是股票或与股票挂钩的权证。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股票挂钩的好处是,如果公司经营管理完善,业绩提高,公司股价上升,管理人员的股票收入也会增加;否则,管理层收入有限。当然,这种激励机制也是以市场的有效性为前提的。如果公司业绩不能在股价中反映出来,即使管理层收入与股票挂钩,也不能激发他们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相反,还可能引诱他们的短期投机行为,甚至直接参与本公司股价的炒作,正所谓“经营再好不如庄家炒”。

在金融中介机构与借款企业之间,除了借贷关系外,双方还在资金结算、股权控制、人员交流等多方面有联系,金融中介对借款企业进行监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戴蒙德(Diamond,1984)的受托监控模型证明,由于金融中介作为众多投资者的人对企业进行监控,避免了由各投资者分别进行监控的重复,金融中介在受托监控时的监控成本与成本之和比由各投资者分别监控时的监控成本之和要小,因而具有监控的成本优势,但金融中介的监控成本优势受制于其客户的多样化。对比金融中介与证券市场在监控方面的作用,二者各有其优势,同时也各有其限制;但在激励机制方面,证券市场可以提供与股票挂钩的管理合同,而金融中介却无能为力。

【】

[1] Fama,E.,1965."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J],Journal of Business,January.

[2] Diamond,D.W.1984."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LI:393-414.

[3] Dow,J.and Gray Gorton,1997."Stock Marke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Is There a Connection?"Journal of Finance,52(3).

篇7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Grange检验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07-01

一、背景及研究现状

房地产金融由于其久远的发展历史和在现代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已引起了欧美国家的研究兴趣。Mark Carey(1990)发展了一个土地价格模型,来研究房地产的繁荣与金融的参与的关系。给出房地产周期一个直接明了的解释[1]。Herring和Whator(1998)通过构造一个信贷市场模型,研究了房地产繁荣与银行危机的关系。合理地解释房地产繁荣所导致的瑞典银行危机、美国银行危机、日本银行危机和泰国银行危机[2]。邢文雯(2007)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有正的相关关系[3]。彭杰、黄娅妮(2009)分析了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现行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4]。

二、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

Granger从预测的角度给出了因果关系的一种定义,并将这种定义下的因果关系成为Granger因果关系。选择1993- 2008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额、居民储蓄存款额、证券市场股票流动市值和商品房销售额的年度指标作为分析数据。用表示商品房销售额时间序列、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时间序列、表示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额、表示居民储蓄存款额、表示股票流通市值时间序列。为了降低异方差影响,对原数据分别取对数,得到ln、ln、ln、ln、ln。检验见表3-1:

通过以上Granger检验可得出结论: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额的对数指标ln、ln是商品房销售额的对数指标ln的Granger原因,而居民储蓄存款数额的对数指标ln与证券市场股票流通市值的对数指标ln则不是引起商品房销售额对数指标ln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商品房销售额的对数指标ln是引起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数额、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市场股票流通市值的对数指标ln、ln、ln变动的Granger原因,但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数指标ln的Granger原因。

三、结论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信贷市场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银行市场的货币发行只是单方面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而证券市场上的股票流通则只是单方面受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然是相互促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信贷市场的发展存在双向的Grange因果关系。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有力支撑与推动信贷市场的发展,而信贷市场的参与支持直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它们之间的发展具有共生性,这种共生性是经济的内在要求。但是,与此同时,这两个市场又是经济风险蕴含的重要的载体。在现实中,如果这两个市场的关系不能得到适当的处理,这种积累的风险将会导致更大的破坏力。

参考文献:

[1]Carey, Mark S., Feeding the Fad: the Federal Land Banks, Land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Farm Credit Crisis, [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ly, 1990;

[2]Richard J.Herring, Susan Wachter, real estate booms and banking bus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orking paper, the Wharton School of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1998;

[3]文雯.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J].财经论坛,2007年第15期:P137-139.

篇8

下午好!

刚才市发改局、经贸局和人民银行分别通报了我市当前经济和金融运行情况,市中小企业局以及参会企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也结合实际,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我认为这种互动的会议形式非常好,非常务实。我建议市中小企业局和金融部门以后多开些这样的会议,共同为*经济发展出谋献策。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经济金融互动关系,增强金融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推动。今年以来,我市经济金融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明显,特别是上半年人民银行、金融办组织举办的政银企合作研讨会、金融工作座谈会和银企合作洽淡会暨金融产品推介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逐步建立了政、银、企之间互相支持、诚信合作、携手发展的合作机制。因此,政府部门、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做好银企衔接和项目推介工作,互相交流信息,确定发展项目,金融机构也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做好信贷辅导,促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

二、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要准确定位,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我市金融机构“贷款难”和中小企业“难贷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本地金融机构找不到好的贷款企业,只能上存资金,另一方面企业难以达到本地商业银行贷款的准入门槛,只能寻求异地资金的支持,对本地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必须引起经济金融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目前我市规模企业较小,除了风华集团公司和鼎湖永盛化纤两家企业达到国家大型企业的评定标准外,其他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要发展,就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发展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性发展。金融机构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准确定位信贷投向,既要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又能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着力提高银行资金的运用率、项目资金到位率、存量资金周转率。要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力争上级行更多的支持,多开发适合*实际的高附加值金融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灵活应对企业需求,大胆探索股权质押、项目融资、库存产品抵押等新产品,以及债转股等新型融资方式,在产品上为中小企业多开辟融资渠道。

三、信用担保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扶持

信用担保业在我市刚刚起步。发展信用担保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信用中介的杠杆作用,链接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推动我市信用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刚才各发言单位谈了很多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看法,讲得也很实在,资金缺乏仍然是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融资风险大,金融机构受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约束,对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审慎,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得到足够、及时的资金支持。但现在担保公司的出现,则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它作为银行和企业的借贷媒介,对商业银行作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担保公司是新兴行业,有自己的特点,希望各商业要重视和支持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市中小企业局要与各部门多联系、多沟通,一起想办法,采取措施,帮助担保公司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促进担保业健康成长。同时,当好“红娘”,多向担保公司推介有潜质、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诚信*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信贷资金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营造资金洼地,加速区域资金流动,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进和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全面提升经济金融的质量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建设;加强政银、银企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要不断改善中小企业担保条件,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并积极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互动的防范金融风险机制,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

五、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