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09:35: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合同管理关键控制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数据中心系统的挑战是,尽可能提高系统所有层面的效率,包括负载点、电路板、机架甚至安装层面,以变得更加环保。例如,将工作流发送给尽可能少的服务器、关闭目前不需要的服务器等,从而可降低系统的总体功耗。能做到这一点并达到系统性能目标(计算速度、数据传输速率等)的惟一方式是,采用一个全面的数字电源管理系统,以实时监视所有层面的功耗数据。
过去,设计师用一堆混杂的IC胡乱拼凑数字电源管理解决方案,这些IC包括监察器、排序器、DAC和ADC。这类解决方案除了固有的复杂性以外,还不易扩展,需要为未来的系统升级进行大量前期规划。LTC3883/LTC3883-1DC/DC控制器整合了所有数字电源管理功能,消除了上述复杂性,因此可构成一个易用、坚固和灵活的负载点(POL)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LTC3883/LTC3883-1可以自主工作或通过业界标准的I2C串行总线,与系统主处理器通信,以获取命令、实施控制并报告遥测数据。这使得可以直接从LTC3883/LTC3883-1监视关键的工作信息,例如,实时电压、电流和温度,这些信息可用来动态优化系统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访问这些信息,能预测电源系统故障,并采取预防性或调解措施。
重要的稳压器参数(例如,输出电压和电流限制、裕度控制电压、过压和欠压监察限制、启动特性和时序、以及故障响应)都可以通过该串行总线直接设定,而无须采用电阻器、排序器、监视IC等外部组件。
由于有了数字电源系统管理,所以能快速、高效地开发复杂的多轨系统。LTpowerPlayTM软件使设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简化,并能通过PC监视电路板和调节参数。这就使设计师能进行调试和在线测试(ICT),而无须重新给电路板布线或更换组件。
特色概述
LTC3883/LTC3883-1是一款单输出同步降压型DC/DC控制器,集成了电源FET栅极驱动器和一个模拟电流模式控制环路,该环路能以6个相位的PolyPhase模式工作。频率可以在250kHz~1MHz范围内设定,如果有外部振荡器可用,那么内部锁相环能使LTC3883/LTC3883-1与相同范围内的任何频率同步。
LTC3883/LTC3883-1具有优化的栅极驱动器死区时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关损耗和体二极管传导,从而在所有工作条件下保持高效率。该器件支持4.5~24V的宽VIN范围和0.5~5.5V的VOUT范围。精确的基准、12位DAC和温度补偿模拟电流模式控制环路产生±0.5%的DC输出电压准确度,集成的高压侧输入电流检测放大器允许准确的输入电流检测和电感器DCR自动校准。
16位数据采集系统提供输入和输出电压及电流、占空比和温度的数字回读。用户可以回读重要参数的峰值。关键控制器参数可以通过PMBus设定。故障记录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中断标记和黑匣子记录器,该存储器储存发生故障之前瞬间的工作状态。
LTC3883的特点是内置了一个LDO稳压器,以提高集成度,而LTC3883-1用外部5V偏置电压供电以提高效率。这两款器件都采用耐热增强型32引线5mm×5mmQFN封装,工作节温范围或者为-40~+105℃(E级)或者为-40~+125℃(I级)。
模拟控制环路
LTC3883/LTC3883-1的众多功能都是数字可编程的,包括输出电压、电流限制设定点和排序。不过,控制环路仍然是纯模拟的,这样就不会有数字控制环路那样的量化效应,从而提供最佳环路稳定性和瞬态响应。
图4比较的是具有模拟反馈控制环路的控制器IC和具有数字反馈控制环路的控制器IC之上升曲线。模拟环路是平滑上升的,而数字环路有一个一个的步进,由于量化效应,这可能导致稳定性问题、更慢的瞬态响应、在有些应用中需要更大的输出电容以及在PWM控制信号上有更大的输出纹波和抖动。
电流模式控制环路产生最佳环路稳定性、逐周期电流限制以及快速和准确的电压及负载瞬态响应。简单的环路补偿不受工作状态和转换器配置的影响。该器件还支持连续、断续和突发模式(BurstMode)电感器电流控制。
电感器DCR的自动校准
利用电感器的DC电阻而不是检测电阻器检测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有几大优势,包括更低的功率损耗、电路复杂性和成本。不过,如果规定的标称电感器DCR和实际的电感器DCR之间有任何差别,都会在所测得的输出电流以及峰值电流限制中导致成比例的误差。
运用凌力尔特正在申请专利的算法,LTC3883/LTC3883-1可以测量并补偿电感器DCR与其标称值之间的容差。只要在该转换器处于稳定状态且有足够大的负载电流以准确测量输入和输出电流时,通过PMBus命令完成一个简单的180ms校准程序即可。
LTC3883/LTC3883-1可准确测量电感器温度,以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准确的电流回读。LTC3883动态地建立从外部温度传感器到电感器磁芯的温度上升模型,以了解电感器的自热影响。这项正在申请专利的算法简化了外部温度传感器的放置要求,实现了极其稳定的状态,并补偿了从电感器磁芯到主散热器的瞬态温度误差。
多IC系统
大型多轨电源板通常由隔离式中间总线转换器组成,该转换器将来自背板的-48V电压转换成更低的中间总线电压(IBV),典型值为12V,该中间总线电压被分配到PC板的各处。单独的负载点(POL)DC/DC转换器将IBV降至所需的轨电压,通常为0.5~5V,同时输出电流的范围为0.5~120A。这类电路板排列很密集,数字电源系统管理电路不能占用太多PC板面积。
高性能PMBus控制器(如LTC3883/LTC3883-1)和伴随IC(如LTC2978)一起工作,可以高效率且无缝地满足今天复杂电路板严格的数字电源管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排序、电压准确度、过流和过压限制、裕度控制、监察以及故障控制。对任何数量的电源而言,这些器件的任意组合都能使排序设计变得非常容易。运用基于时间的算法,用户能以简单的可编程延迟,以任意顺序对轨的接通和断开排序。运用单线SHARE_CLK总线以及一个或多个双向通用IO(/GPIO)引脚,可以跨多个芯片排序。
目的:探讨改进分离系统在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中的关键控制点和优势。方法:将随机抽取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的献血者血液100例分成常规分离系统组和改进分离系统组,通过相同的制备方法生产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比较其血小板回收率;专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45例以确定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再依据此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随机抽检130例,验证产品质量。结果:常规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回收率为(57.44±14.59)%,改进分离系统血小板回收率为(82.94±9.31)%,通过随机抽检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其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结论:利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的回收率高于常规分离系统,该制备方法优于常规分离系统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常规分离系统;改进分离系统;回收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key control point and superiority of the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in manually preparing condensed platelet. Methods:Divided 100 blood samples fitting with criteria for blood donors(GB184672001)by stochastic sampling test into two groups, regular isolation system group and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group.Manually prepared condensed platelet by the same method, and compared the recovery rate. With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prepared 45 samples of condensed platelet to make the operation standard, based on which randomly tested other 130 samples for quality checking.Results:The recovery rate of 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with regular isolation system was (57.44±14.59)%, and (82.94±9.31)% with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Stochastic sampling test showed that all samples tested randomly were qualified based on the standards for whole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 quality(GB184692001).Conclusion:The recovery rate of 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by the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 regular one,and the improved siolation system is better in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KEY WORDS]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Regular isolation system;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Recovery rate
新型分离系统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的关键控制点和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推广应用,机采血小板的用量明显大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随着卫生部318号令的颁布实施,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出现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并存的现象。那么如何控制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就成为尤为重要的问题,以往用白膜回浆法生产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时,常常是利用常规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三联袋用无菌接口机连续接口转移袋2次,生产制备该产品。由于需连续接口转移袋2次,使分离白膜后用血浆将管路中的白膜冲回白膜袋难以实现;再者转移袋的空辫长,常使白膜层附着于管路中,导致血小板回收率不够高。为此,我中心与某公司联合开发了改进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五联袋生产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大大提高了血小板回收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常规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三联袋,改进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五联袋(图1a、图1b),无菌接口机(德国费森尤斯,日本泰尔茂),SORVALL3BP离心机(美国索福公司)。
1.2 血液来源和方法
依据1997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的要求[1],随机抽取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体检合格的全血100袋[2],将100袋全血随机分成常规分离系统和改进分离系统两组,每组50袋,通过相同的制备方法生产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比较其血小板回收率;专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45例以确定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再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培训工作人员,经能力评估合格上岗后,随机抽检所制备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30例,验证产品质量。
全血经过重离心,将白细胞和血小板沉降在红细胞的上层,形成白膜层,收集白膜层,用血浆悬浮白膜层,轻离心后制备分离出浓缩血小板。
1.4 制备过程
1.4.1 技术培训
所有上岗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经血液安全及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能力评估能够胜任所分配的职责。
1.4.2 常规分离系统制备
即应用常规一次性采血三联袋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在全血袋血辫上利用无菌接管机连接一个50 mL消毒空袋后离心。第一次重离心,转速2 800转,时间15 min,分离白膜于50 mL空袋中;热合下白膜袋再利用无菌接管机连接一个50 mL消毒空袋后第2次轻离心,转速1 000转,时间 5 min,分出上层浓缩血小板。离心温度均为20~24℃。
1.4.3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
即在常规一次性采血三联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50 mL二联袋,将采集在改进后的联袋的全血离心,第一次重离心的条件同常规分离系统,分离少许血浆于50 mL二联袋中的血小板袋中,再分离白膜于50 mL二联袋中的白膜袋中,再用血小板袋中的少许血浆控制好容量回冲管路中的白膜于白膜袋中实现"白膜回浆法",将血小板袋中的剩余血浆返回采血袋中,热合下二联袋,第二次轻离心,离心的条件同常规分离系统,分出上层浓缩血小板。离心温度均为20~24℃。
1.5 统计学处理
总体均值根据大样本的均数采用μ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的回收率高于常规分离系统,说明该制备过程优于常规分离系统见表1。表1 常规分离系统和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略)
由同一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分离手法和分离系统均是最佳的制备过程,可作为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标准操作规程见表2。表2 专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略)
随机抽检所有具有上岗资格人员,采用经确认的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制备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产品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3],见表3。表3 130份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质量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3.1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优越性
欧美临床应用的血小板始终以手工采集为主,欧洲14个成员国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占临床所需血小板的51.3%,单采血小板占48.7%。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首先可以使采集的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这一资源的浪费;其次,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价格较机采血小板低,容易为经济条件差的病人所接受;第三,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减少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受血者发生肺部、脑部栓塞的危险性,使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下降。
3.2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关键控制点
只要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在当前仍然是临床输血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品种。而全程质量控制关键点包括:(1)人员上岗资格确认;(2)关键设备的质量控制:离心机使用前必须由设备科对其转速、温度、时间等性能指标进行确认,并每半年确认一次。(3)材料的质量控制:耗材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关键物料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4)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用于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血液于室温保存,需采血后6 h 内在20~24 ℃的全封闭制成。严禁放入2~6 ℃储存[4];离心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是离心机预先调温度到20~24 ℃,离心过程中温度也控制在20~24 ℃;离心机刹车档次不能设置过高,防止因刹车过快,红细胞与血小板界面比较疏松而红细胞荡起;在转移离心好的血袋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尽量缩短移动距离[5];分离手法的质量控制:第一次离心后分离白膜层时,用双手食指及中指尽力推挤压白膜,将剩余血浆、白膜层及靠近白膜层11.5厚的红细胞挤入转移袋中;第二次离心后分离最上层呈淡黄色云雾状浓缩血小板时,要使之缓慢流入50 mL转移袋中,排出空气,操作中控制红细胞混入量。其关键控制点是离心后的血液应尽快分离血小板,放置时间过长白膜中的部分血小板会自动沉入白细胞层,降低血小板获得率;分离血小板时流速不能太快,以防止形成涡流将下层的白细胞、红细胞带入血小板中;分离白膜层时一定要控制容量,使终产品容量在25~30 mL。产品的容量与最终产品血小板的数量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过程中是一对矛盾体,在回收率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单位体积中血小板的数量是固定的,若产品容量大,则血小板的计数自然成比例增高;而产品容量小,则血小板的计数自然成比例降低。因此,白膜回浆法制备血小板的最大难点也在于如何有效地控制中间产品的容量以保证最终产品容量和血小板计数符合国标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也是大家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3.3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效果评价
结果显示在全血血小板量总体均数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利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的回收率高于常规分离系统,随机抽检所有具有上岗资格人员,采用经确认的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制备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产品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说明该制备方法优于常规分离系统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其特点是采用双通路,使分离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由两个堵头分别控制,管径长度非常短,为10 cm,无需接袋真正实现"白膜回浆法",减少分离中黏附在管路中白膜的浪费,有效的控制终产品容量,从而提高血小板回收率;白膜袋及血小板袋内无沟槽,以减少血小板在袋壁的附着,提高血小板回收率;五联袋可减少因用无菌接管机连接血袋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和细菌污染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全血血液成分分离机在欧美国家悄然应用,使手工血小板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如果血小板5 d保存国产袋能够成功投放市场,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在临床输血中会有更广阔的空间,为节约血液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T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89.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需求侧管理;具体实践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159
1 前言
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的上升当中,由于我国电力资源的总量有限,需要对电力能源进行有效的节约和控制,逐步提升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电力企业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控制系统,能对电力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维护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作。通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能够逐渐提升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效果,增强电力系统的用电效率,促进电网向着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运作。
2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使用了有线、无线和载波等通信方式,并在用户侧安置相应的信号采集控制装置,最终将所有的信号汇集到电力企业的控制系统中,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和控制。通常情况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包含主台软件、硬件设备、终端装置、数据资料的信号收发设备等方面。随着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前进行电力负荷工作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对于电网系统的顺利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具有的功能方面来看,它能够进行遥测、遥感和遥控,这也就是说,通过使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对电力运行系统进行信号采集、终端抄表、负荷控制和信号分析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还能够对计量柜和电表的用电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故障,如果电网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该控制系统能自动的产生警报信号,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维修。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主台能对终端信息的上传工作进行有效的支持,这样它就能够发挥人工召测和定时召测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电信号和功率的控制,对电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和分析。
3 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情况
电力系统中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针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节约和控制,通常包括电力用户在用电高峰时降低电网负荷或者将用电条件转移到低谷,再者是用户处于用电低谷时,通过提升负荷来增强电力低谷时的用电效果。总而言之,电力系统进行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针对用电方式进行改变,从而对用电负荷进行改变,达到提升用电效率的重要目的。在进行需求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区电力调度系统、地区电力营销系统和负荷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需求侧管理通常使用的数据,都是厂站实际收集来的,因而相关的参数、图形等参考数据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能保证需求侧管理工作和实际情况保持高度的一致。需求侧管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具体实施手段主要包含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多种手段的共同应用,能够促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增强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效果。
4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实施的优势和成效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和实施,具有的优势作用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升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需求侧管理中积极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的用户端能够和供应端保持均衡的状态,从而不断增强电力的利用优化效果,将电力能源的浪费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电力负荷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把握。第二,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检测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使用的管理成本也较为低廉。当前电网系统中常用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常规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形式和无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形式,这两种系统控制形式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无线电控制的系统,能够更加广泛的检测电力使用信号和负荷情况,同时需要使用的成本也能够有所降低,因而在今后需求侧管理的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第三,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有效的降低,从而降低维修成本。传统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够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维修工作较为困难,使用的工作人员较多,因而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当前电网系统的需求侧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优化,相应自动化程度也能够显著增强,这就为故障发生之后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从而减少了维修的成本。第四,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提高运转的效率。在需求侧管理中使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对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保证,同时还能够对电力用户的负荷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5 结束语
电力需求的逐渐上升,使得电网系统需要做好相应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实施,能够显著提升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检测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使用的管理成本也较为低廉,能够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有效的降低,从而降低维修成本,还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转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关键控制点风险防范
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立项、设计、招标、建设和竣工验收等主要步骤,与之相对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包括项目决策控制、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招投标与合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和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等五个阶段。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是指在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各阶段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加强对这些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对于预防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差错与舞弊行为,提高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保证项目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应该以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节省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选择与项目决策制定、项目勘察设计、投资成本控制、竣工决算审查密切相关的重点工序、重要环节为其关键控制点。
1.项目决策控制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工程项目决策是项目投资主体对拟建项目在政策上、技术上、经济上、建设上的综合分析和论证,是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至关重要的环节。该阶段的关键控制点为项目建议书的编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评审及决策。
2.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阶段的关键控制点。项目设计能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其中工程项目概预算是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文件。因此,该阶段的关键控制点为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核。
3.招投标与合同控制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将招标、评标、定标和合同管理纳入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其关键控制点为投标单位资质审核,评标委员会组建以及合同签订。
4.施工过程控制阶段的关键控制点。施工过程控制包括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执行、施工款项的拨付、工程质量、进度控制等内容。该阶段的关键控制点为工程建设,工程价款支付和工程变更。
5.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工程项目验收是全面检验建设项目质量和投资使用情况的重要阶段。其关键控制点为竣工清理,竣工决算的审核和项目转资。
二、各阶段关键控制点主要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一般投资金额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环节多,其中多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因而风险较大。各阶段关键控制点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决策风险
由于项目性质及用途模糊,拟建规模及标准不明确,项目投资估算及进度安排不协调等因素造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存在问题;因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为项目决策提供的依据不充分、不可靠,导致决策不当,预期效益难以实现;由于项目评审走过场,决策程序不规范等原因,给决策造成误导,给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2.概预算风险
因设计单位资质与项目要求不符,概预算脱离实际,造成的施工组织不严密、项目投资失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由于工程设计与后续施衔接不上,技术方案落实不力,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引发工程变更,增加项目成本。
3.招投标风险
因招投标缺乏公开、公平、公正,导致暗箱操作、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的发生;由于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水平,建设单位向评标委员会施压等原因,以致评标流于形式,评判结果缺乏客观性。
4.合同风险
因施工合同、承包合同和各类分包合同不规范,未能明确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各项具体标准,影响后续施工,对项目实施造成影响。
5.价款支付风险
由于项目施工盲目赶进度,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和费用超支;因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项目进度延迟或中断;由于工程变更频繁,造成费用的超支和工期的延误。
6.验收与决算风险
由于竣工验收不规范,质量检验把关不严,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隐患;因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导致竣工决算失真;由于对检验合格的工程项目,未及时进行资产移交,影响资产的使用和管理。
三、各阶段关键控制点主要风险防范
为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项目投资风险,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关键控制点的主要风险防范。
一是深入分析,全面论证,确保项目决策可行。以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为依据,结合实际,客观分析投资机会,确定工程投资意向。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该包括工程质量标准、投资规模和进度计划的分析论证。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对项目建议的鉴别和估价,对项目设计的费用、资金的运用、投资的回报进行估算。决策机构应当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进行集体评估和审议,必要时,可以组建专家组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审。评审时,应该核实相关资料的来源和获取途径是否真实、可靠,特别要对技术与经济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论证。
二是结合实际,科学编制,确保项目设计合理。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单位,并向其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进行有效的技术与经济交流,避免因资料不完整而造成的设计偏差、投资失控等问题。建立严格的概预算编制与审核制度,通过严格的复核和专家评议制度,确保评审工作质量。初步设计审查的核心在技术方案,重大技术方案必须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比较、多方案比选。施工图设计审查的重点是看工程量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正确、费用计取和汇总是否合理。设计单位应当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避免设计与施工脱节,减少设计变更。对确需进行的变更,应尽量控制在设计阶段,并采用层层审批的方法,有效控制投资。
三是规范制度,公开流程,确保招标公平公正。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工程项目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程序,严密组织实施,防止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类舞弊行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应该由建设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建设单位的代表应当包括财会人员。建设单位不得对评标委员会成员进行干扰,影响其客观评判。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同中标单位拟定签署书面合同,各类相关合同应清楚列明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各项具体标准,有施工图纸的,施工图纸应当作为合同的重要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是保证进度,控制成本,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和进度,在决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支出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施工图预算控制在初步设计概算以内。依据合同约定,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按照施工进度需要进行支付。进行严格的工程变更价款支付业务的审核,因工程变更造成价款支付金额及方式发生变动的,应提供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财会部门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产的清理和变动、物资的采购和使用等业务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反映资金运动和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情况。
五是严格把关,认真审核,确保资产交付使用。工程竣工后,做好基本建设项目的账务处理、财产物资盘点核实、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等清理工作。健全各项竣工验收的管理制度,明确竣工验收的条件、标准、程序、组织、管理和问责,及时、有效地组织验收。对工程竣工决算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查决算依据是否完备,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竣工清理是否完成,决算编制是否正确。组织审计部门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建设成本、交付使用财产、结余资金等内容进行全面审计。确定固定资产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的,应及时对项目价值进行评估,编制财产清单,办理资产移交。
参考文献:
摘 要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机构在建设过程中对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的合同管理,大致可分为招标策划、资格预审、招标与定标、合同执行、合同总结与后评估、合同管理培训等六大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提炼出全过程管理中各阶段的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 轨道交通,全过程,合同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型轨道交通项目在我国许多城市蓬勃开展,政府作为(主)投资方,对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正在全方位化。对于项目建设管理,目前推行“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在四项制度中虽位居最后,但它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分支,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交织在一起,在建设管理机构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为此,各地均成立了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合同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合同管理应是贯穿项目始终的全过程管理,大致可分为招标策划、资格预审、招标与定标、合同执行、合同总结与后评估、合同管理培训等六个阶段。各阶段相辅相成,互为衔接与补充,其重要性不相上下。各阶段在合同全过程管理中所占的大致比重如果1所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测
1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测试至少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全面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2 内部控制测试目的
(1)通过测试使岗位人员规范经营管理活动和行为,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
(2)通过测试检查内部控制手册的执行情况,使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内部控制手册,掌握内部与己业务相关的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提高内控工作的执行力。
3 内部控制测试内容
(1)公司层面控制测试
公司层面测试包括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及反舞弊程序五个方面,具体分为反舞弊程序与控制、经营活动分析、职业道德、高管基调、举报和违规处理、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分配、培训、业绩考核、人力资源政策、信息与沟通、内部审计十二个主题。
公司层面测试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公司层面要求内容,同时包括内控基本知识、岗位人员对内控工作的认识等,促进内控工作的全面开展。
(2)业务活动层面测试
业务活动层面测试主要是对相关重要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测试。包括对业务活动层面重要业务流程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跟单测试,对关键控制点抽取样本进行关键控制测试。
重点关注例外事项易发、高发业务领域相关流程。如:工程分包、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结算、资金管理、存货管理、安全事故管理等业务领域相关流程。
4 测试工作总结和报告
测试组在完成每家单位的测试后,要对该单位的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测试组组长汇总并审核各测试人员的测试资料;(2)对测试人员发现的例外事项,要进行细致的核对,与被测试单位相关业务人员,沟通分析出现例外事项的原因;(3)测试组发现的例外事项,要形成汇总表,与被测试单位有关人员确认;(4)测试完成后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测试情况,测试组负责人对测试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各测试组测试工作完成后,测试工作组将对各组的测试情况进行汇总,出具本次测试总体报告;(5)组织方式和测试人员成立测试工作组负责具体测试工作,汇总测试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测试进展和完成情况。
(一)测试人员前期培训。测试开始前对所有测试人员进行内控测试知识培训和测试前准备,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讲解内控测试的方法、步骤、程序和样本选取;测试的测试期间、样本量的确定标准、测试完成的工作成果等,使测试人员对内控测试有比较深入和统一的认识。
(二)测试方法介绍:
(1)个别访问法:个别访问法主要用于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在企业层面测试及业务层面测试的了解阶段经常使用。比如需要了解企业的采购环节,在访谈前就采购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提纲,选定关键控制岗人员,就需要与企业采购环节涉及的关键控制点如何控制进行访谈,详细了解,采购的环节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如何得到实施,依据的规章制度,形成的书面资料等。
(2)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法主要用于公司层面测试。在进行问卷调查前,根据测试要求设计问卷的格式与内容,问卷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答题人员回答,并依据内容与格式选取对象的范围,一般范围是要包括被测试单位的高管、中层、一般管理人员、员工,具体各个层次的比例按照测试的范围分配,在进场测试时,要提前与被测试单位沟通问卷调查的时间,一般问卷调查是集中进行,便于内容的保密。
(3)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法是指在内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选取一笔交易作为样本,追踪该笔交易从业务发生到交易结束,以便了解该笔交易是否按照流程得到有效执行,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比如我们追踪合同签订业务,按照企业合同的类别、发生的频率(一般企业合同分为:销售合同、施工合同、采购合同、服务合同),随机抽取一份或者几份合同,分类别进行串行测试,追踪从选商开始,供应商的选者是否合规,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多家的比对;选者好了供应商是否与对方进行了多方参加的谈判,是否有谈判记录,谈判记录上是否有各方的签字。
(4)抽样法:抽样法分为随机抽样和其他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按随机原则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其他抽样是指人工任意选取或按某一特定标准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一般在测试中主要采用随机抽样法,按照发生的频率,一般选取的样本的比率为:年度1个、半年1个、季度2个、月度5个、周10个、每日20个、每日数次40个。
(5)实地查验法:实地查验法主要针对业务层面控制,通过索取企业财务账面的资料与实物资产进行核对。如实地盘点存货,就是索取进场前一天账面存货的数量,与盘点日实际盘点数量,进行核对,对于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与相关人员沟通,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6)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测试关注点的方法。数据分析可以是与历史数据、行业(公司)标准数据或行业最优数据等进行比较。如:我们针对企业赊销,我们选取年度发生赊销业务较多的客户作为重点,分析该类客户往年发生赊销的情况,以及回款的情况,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
(7)专题讨论法:专题讨论法主要是集合有关专业人员就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或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既可以是控制测试的手段,也是形成缺陷整改方案的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采购;风险;控制
控制采购风险,减少采购环节的差错和舞弊,是企业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规定,企业在采购业务中至少应重点关注两类风险: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可能导致企业停产;二是采购环节出现舞弊,可能导致采购项目质次价高。要想有效防范以上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全面梳理采购流程,确定关键控制点,着重把握好采购业务的六大环节:
一、计划管理环节
采购计划是企业组织采购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营的基础。一个企业,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待料。
一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结合合理库存、生产消耗等情况科学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要明确采购的项目、规格、数量、质量、用途等主要内容;二是建立采购计划的申请、审核、审批制度,明确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授权范围及审批权限;三是企业的采购行为必须依据审批通过的计划执行,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或超库存采购等失控现象的发生。
二、不相容职务管理环节
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关键岗位要定期实行岗位轮换。
一是采购申请部门、采购计划审批部门要与采购执行部门分离;二是采购人不能同时担任验收入、相关会计记录人;三是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岗位应分离;四是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岗位应分离;五是付款审批人、执行人不能同时办理寻求供应商和询价业务;六是付款申请、审批与执行岗位应分离。
三、合格供应商管理环节
企业应建立合格供应商认定制度,并对合格供应商建立完整、真实、可控的数据库档案(包括资质资料、经营状况、考察情况、审核意见以及相关业绩等内容),对供应商应实行对口、分级、动态管理。
一是合格供应商的数量,应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及采购计划量合理确定,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应尽量避免企业内多头对同一供应商;二是企业要充分利用ERP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合格供应商信息数据的统一和共享;三是对合格供应商,企业要建立评价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动态、分级管理;四是对于优秀供应商,企业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稳定供货主渠道,确保生产平稳运行。
四、招投标管理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规定:大宗采购应当采用招标方式,规定最高限价,实行比价采购。
一是成立由管理层以及来自请购、采购、生产、财务、内部审计、法律、纪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采购价格委员会,明确采购价格的形成机制;二是大宗商品的采购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来确定供货单位、供货价格及数量等内容;三是制定物资采购招投标的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包括:招标预备会的主要内容-入围供应商的选择-评标办法的确定-投标文件的要求-中标单位的确定及公示-采购合同的签订要求等内容;四是对单价高、数量多的物资采购,企业要建立严格的比价比质制度,做好性价比分析。
五、买入合同管理环节
买入合同是企业经济往来过程中,用以明确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有效履行,防范采购纠纷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采购合同管理来说,至少应当防范下列风险:一是未签订合同或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经济利益受损;二是合同履行不力,可能导致经济纠纷或法律诉讼,损害企业的信誉好形象。
企业必须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签署与履行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例如:合同主体资格、合同订立依据、合同主要条款等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有效控制。
一是企业对外发生的重要经济行为,均应签订相关合同,尤其是物资采购行为,合同一经签署,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订立合同时,严格按照《合同法》要求,切实做到条款内容完整,表述严谨准确,相关手续齐备,避免出现重大疏漏;二是建立合同审核、内部会签制度及合同退改重审制度,企业要充分发挥内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的作用,对重大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程序性及经济性进行审核;三是建立合同纠纷处理制度,在买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企业应根据《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解决;四是建立重大合同披露及评估制度,尤其是上市公司,对于企业重大买入合同的主要供应商情况、价格形成机制、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纠纷及诉讼等情况,应予以披露。
六、验收付款管理环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规定,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由独立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对所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内容进行验收,认真与经批准的订单、合同等文件核对后,出具验收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办理相关结算手续。
关键词:工程;审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质量控制目标
1.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通过标准化跟踪审计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引入外部力量等作法,构筑公司特色的全方位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按照管理规定,加强对工程项目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规范项目支出,提高工程效益,服务公司发展。建立涉及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物资管理、合同管理、结算审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各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的合规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对工程项目投资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和投资风险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建议,促进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达到“规范管理、控制造价、提高效益、服务发展”的审计目标。
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一是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完成率100%,工程审计覆盖率100%,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审计;二是审计复审差异率正负3%以内。通过对外部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复审差异率正负3%以内,如果超过该范围,进行相关考核。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标准化跟踪审计流程
为了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作业标准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完成了企业内部审计项目作业标准化的建设,工程审计项目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将跟踪审计质量统一到同一个高度上来。
2.提前跟踪审计端口
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根据多年积累的工程审计经验及成果,认真分析了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联合业务部门制定了《基建项目成本费用开支标准》(,规范基建项目成本费用的开支原则、范围、标准及程序。一是细化管理要求,设定管理红线。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成本费用的开支内容、标准,细化没有明确规定的费用标准,统一管理要求;结合实际,对部分费用支出设立禁止性规定,旨在引起重视,防范出现违规行为;二是净化支出内容,杜绝无效支出。对所有支出内容进行梳理,并逐条研究,取消与生产成本可能存在重复的支出,取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争议或后续资产管理中可能存在问题的相关费用,从源头杜绝无效支出。三是规范支付程序,降低管理风险。基建项目费用支出名目多,且每一项费用的支出内容及支出依据各不相同。为统一管理程序,对各类费用的支出程序、支出依据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同类费用支出标准不一的现象。
3.创新审计方法,提高跟踪审计工作效率
开展了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积极运用。在参照COSO整合框架、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基础上,建成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工程管理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一项,对工程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两方面内容。评价标准以剖析工程管理业务模块的环节、流程乃至关键控制点为主线,得出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内容作为评价标准的基础。评价方法则以测试内容(即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内容)为目标,针对测试对象(即关键控制点的载体)的不同类型,运用观察、询问、审查、重做等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打分,形成对关键控制点、环节、模块乃至系统的整体内控评价。
4.采用分层报告,促进跟踪审计成果运用
在报告方式改进方面,尝试采用分层报告的形式,扩充审计成果利用范围。即向被审计单位报告具体项目的完整审计报告;向职能管理部门发送报告某一领域的审计分报告通知相应的主管部门予以应用,强化考核,促进审计成果在“业务管理;就重要风险以审计专题报告的形式上报公司审计委员会和公司领导,增强了报告的时效性,及时汇报,提请公司管理层注意,督促整改。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汇总报告。
另外,要求被审单位对照检查,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在公司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基建例会等工作会议上,就工程管理的存在问题进行报告,促进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加强管理与考核。
5.规范管理,利用好中介机构专业能力
中介机构作为工程审计的重要一环,利用好外部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公司服务,提高审计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介机构选择上实行竞争性谈判。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委托招标公司对工程项目审计所需的造价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竞争性谈判,每两年进行一次,选聘优秀中介机构参与公司工程审计。
在中介机构资质上,要求高标准。要求所有参加工程审计的造价咨询公司必须具备甲级基建项目造价审核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具有相应的大型工程项目经验,在同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