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09:35: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实践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高校参与了国家对象征性暴力的合法垄断在布迪厄看来,学校是现达国家中为社会等级制提供证明的极为重要的机构,为现存社会秩序提供了社会正义论,维持着不平等的认知基础和道德基础。“有史以来,对权力和特权的传递问题所提出的所有解决方案中,确实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比教育系统所提供的解决方法掩盖得更好。”高校通过招生录取向考生分配具有合法性的、可享受较高社会地位的高校入学资格,参与了国家对象征性暴力的合法垄断,起到了某种决定性作用。
1.2高考考试是高等教育招生场域权力斗争的关键环节高等教育招生场域的核心具体行为是考试。布迪厄认为考试的作用是:“考试的逻辑在‘被录取者’和‘被淘汰者’之间,更加戏剧性的是,在会考的最后一名录取者和最前面一名淘汰者之间,造成了绝对的不连续性……能够产生某些特殊的、被分离的、被神话的人群。”对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也谈到:“考试……无非是官僚政治对知识的洗礼,是官方对世俗知识变体为神圣知识的确认。”高考考试看似平凡,却是一个非同凡响的魔法行为:在原本同属于高中毕业生的人群中,通过高考划出了无校可上、一般高校、重点高校、超一流高校的壁垒森严的不同边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学生群体,形成了一种完美的误识。
2实践的工具:高等教育招生的资本
布迪厄把资本定义为社会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视为基本的社会权力。“这些基本的社会权力首先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资本;其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或更好的信息资本;第三是两种联系非常之紧的资本形式:社会资本,包括建立在关系和群体成员身份基础之上的种种资源,以及象征资本,即一旦不同类型的资本被理解为和被认为是合法的时候它们所采取的形式。”布迪厄的资本概念在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上有明显突破,从经济资本扩展到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使得社会实践工具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符号和非物质领域。
2.1资本具有特殊的增值力量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动态的,动态的过程和目的就是无限制地增值。布迪厄进而认为“资本是一种镶嵌在客体或主体的结构当中的力量,也是一种强调社会界内在规律的原则,正是这一点使得社会博弈区别于简单的碰运气。”场域之中各种资本的行动者运用赌注游戏的策略介入场域之中的斗争,追逐资本的增值。具体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内,资本的增值表现在生产阶级区分,维护好现有的社会差异这一功能之上。“教育制度扮演的就像马克斯韦精灵的角色:以牺牲区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为代价,使原有的秩序得以保存,即由文化资本分配不均在学生之间造成的差距被保存了下来。更准确地说,通过一系列的选拔活动,教育制度把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和文化资本的匮乏者区分开来。”
2.2文化资本是核心的资本,其中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尤为重要文化资本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内尤其起着核心的作用。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一是身体化的状态,二是客观化的状态,三是制度化的状态。其中身体化的文化资本,表现为行动者在身体内长期稳定地内化成为具体个性化的秉性和才能,并形成惯习的一部分。它的积累过程是特别的,布迪厄认为,“是一种获取知识的特别方式:人们称之为自如的东西其实就是某些人的特权,他们以一种不自觉的耳濡目染的方式,在他们的家庭环境中获取了知识。”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内,那些在高等教育招生过程中轻松取得成功的考生,因为身处社会上层,在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具有优势,常常认为自己具有特殊的天赋。而那些社会下层的考生的认识往往相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隐藏了高等教育招生领域中成功者的这一秘密。
2.3高等教育招生竞争的胜利,直接带给优胜考生以各种资本的增值一旦具有了符合所在场域惯习的文化资本,考生不仅会顺利通过考试,还会从高校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一表示国家认同的制度化文化资本,获得了文化资本增值。进而,考生还会因此获得了了社会资本和形象资本的增值。在社会资本方面,可以分享高校所拥有的关系网等资源的支持。
3实践的逻辑:高等教育招生的惯习
拥有一定数量资本的考生作为行动者,采取如何的策略,依赖于考生的惯习。惯习是布迪厄推出的重要概念,布迪厄指出惯习“是客观条件的一个产物,它一方面倾向于复制客观条件的客观逻辑,但另一方面又使它遭受新创造。”惯习使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态有着独特的双重结构,另一方面表现了行动者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的客观实践。
3.1考生惯习的特有特点惯习巧妙地将物质性和精神性、主观和客观、历史与现实等因素和力量整合起来。布迪厄提到,“在每一个我凝神注目的时刻,我的身体都维系了现在、过去和未来。我的身体隐藏着时间。”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之中,考生惯习与场域之间有着双向的模糊关系。考生惯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来自于考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存在于考生的身体之中。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在考生惯习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内在于考生的精神心态和秉性系统之中,外化于考生的各种行为方式、态度和作风之中,须通过复杂的象征交换过程才能发生作用。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是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然而,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手段和工具,如可架构一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功利性和道德性、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等棘手问题,促成了管理手段的理性反思和实践。
1.1管理制度对实践主体能动性的抑制
现行的管理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活动组织(主要是学生会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呈“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分等级结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把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小同的层级上。这种专门化的科层制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权力等级和规章制度,在现行科层制下,组织成员表现出非人格化基本特征。(张家军,2009:141-145)因此,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刚性管理”的特征,即通过制度或规章来管理研究生组织活动、约束研究生组织行为,使之处于非主动状态,具有受制性特征,从而造成了研究生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教育管理者以一种尊上的教育姿态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学生及其活动,那么,无法换位思考的管理状态下,无法了解学生及其组织活动的真实动机、心理感受和实际需要。
1.2管理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能力引导的缺失
被动管理环境下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发挥受到制度层面的阻碍,或受管理手段的抑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综合能力缺陷。目前,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大部分是应届本科继续攻读,其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人际沟通、学习竞争和合作能力从书本上是难以学得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另外,社会对个人的领导、战略、危机处理等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在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时,要理性思考并构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层次能力体系。(余长春等,2009:95-96)这些能力的构建要基于自主能动性合理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章和制度,制定方案和策略。现行教育管理框架下研究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客体,又是社会实践的被动管理者,因此,研究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理性的管理方式和途径,除了需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奖励约束外,还需要设计能产性模型,促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自主生成和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社会实践管理的策略
刚性管理的组织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但是,也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否则,教育组织及其系统就无法正常、高效运转。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既需要刚性管理,又需要有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内容,积极引导、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2.1基于目标管理的策略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至今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管理手段,积极实现预期目标。它在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下,细化并明确目标体系,强调结果,重视组织体及人的能动性。依据高校组织体系的特点,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调动每个研究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校把目标管理策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朱芳转,2010:166-168)目标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以及评价结果等环节。制定目标时,管理部门需调研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实践目标和实践方案,构建出有效的实践能力生成模型。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建立积极的控制系统,明确责任目标,对组织活动和个性进行积极的控制,同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措施,以追求实践效果的最大性。对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民主,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决策和实践。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具有完全的自我组织、参与、管理和控制能力,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挥是在确定实践对象、制定实践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整个实践环节中实现的。因此,理性的研究生社会管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基于项目管理的策略
项目管理是管理领域又一成功的经验,德国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旨在通过研究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来自我形成和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通过设置项目,进行招标,然后由项目经理及其自主组织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标。这种模式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追求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仅仅提出能力目标体系和原则要求,把整个实践项目和组织活动作为一种项目并提供实践经费,向整个研究生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实践项目的中标者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策划、执行和控制,项目团队及其成员都是临时性,是通过自主招聘和选拔成立的,或者依托不同的社团组织来完成实践项目,以此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的运作,还需要管理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对项目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成立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策略的运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来讲,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以便腾出时间进行工作研究和政策研究。同时,在自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研究生很好地锻炼了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能力素质,也为社会孕育了民主和公平的思维习惯。
3、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意义
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在西方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及强化教育职业化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实践模式。现如今,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还是处在发展以及探索阶段,在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之中依然还是十分的薄弱,而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可谓是价值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本就是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原则,实践教学模式在思想理论课程中的实施本就是这一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高职院校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从实用与利益出发的价值观念,教师教学也是过分注重理论忽略实践,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则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教育,促使教育空间得到有效延伸和拓展,最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3)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的实施,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社会大环境而决定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身处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实施,也应该要改变传统将学生置身于假设理想环境中的封闭式教学,需要使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这样就能为学生今后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中的实施,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组织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展开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自觉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成为行为,形成较为良好的思想素质以及道德品质,真正实现知行统一的目的。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实施意义较为显著,可是就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现状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社会实践教学理论有待丰富
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相较于之前也有了提升,有较多学者都提出了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并且提出能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现内化到外化的有效转化,从而有效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但是,从整体使用情况来分析的话,现如今我国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是较少,理论研究方法的使用相对而言也较为单一、不够丰富,无法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指导与使用。
2.2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这一公共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也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社会实践教学课程较少,部分学校甚至都没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时候,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之上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再在考试之前为学生划出考试重点,让学生能够完成考试要求,很少会为学生设置出针对性的社会实践环节考核内容,所以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就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出其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促进作用。
2.3社会实践教学平台尚未构建
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就是实践基地,可是就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学实际来分析的话,还尚未存在专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地方已有的具有实践教学功能的史料馆、纪念馆等机构挖掘还不足够,没有充分发挥出上述机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功能。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构建出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史料馆等场所,这些场所可谓是真实且客观的体现出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与变迁,也是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最佳场所,可是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现状来看,这些资源以及场所的价值无法充分显示出来,部分高校虽然也有与这些机构构建出良好的合作关系,可是在合作内容以及方式上还是较为肤浅,没有对这些机构的功用进行深入挖掘,最终也就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措施
要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教学内容模块化
首先,需要构建出散打教学模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在确定的时候,需要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发展诉求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在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时候,以“树伟大旗帜、走光辉道路”作为指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出理想信念教育模块;之后再以“悟人生真谛,塑公民品格”来作为指向,构建出发展学生品格的教学模块;最后再以“爱岗敬业、育职业精神”来作为指向,构建出培养发展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模块。其次,还需要在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将校内与校外两个阶段有效的衔接起来,按照上述三个培育模块来作为教学实施基础,然后将学校企业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为学生构建出较为良好的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学项目、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社会实践体验,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校到企业的有效延伸。最后,还需要融通三维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为企业培养优秀员工以及为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三维目标。
3.2教学团队一体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要想有序实施下去,教学团队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教学团队主要是由思政教师、学校日常兼任思政教师、企业公益基地兼职思政教师这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学校专任思政教师在整个教学团队之中可谓是起着主要阵地的优势,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教学目标以及理论教学要点来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同时还需要对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积极开发出项目任务书;而学校日常兼任思政教师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共青团、辅导员、校企合作指导教师等多方面,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应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遇见的一些问题,以此来为学校思想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企业公益基地兼职思政教师则是指学校与企业公益基地协商,亦或者是从企业公益基地直接聘任的人员,这一团队在整个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之中能够实现对学生职业素质以及品格进行培养的目的。
3.3实践基地多元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完善与建设,这也是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要点之一。而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相关人员可以按照“合作共建,双向受益”这一原则来对校内实践基地、公益实践基地以及企业实践基地等多方面资源进行统筹,基于此来构建出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在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将校内实践基地作为基础,因为校内实践教学在组织过程中更加的便捷,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时候,立足于现实,结合学生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需求来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真正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的讲解构建在对事实以及现象的分析之上,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还能懂得理论结合实际。例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贫富差距现象具有较深的感触,有些学生甚至存在金钱至上这一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认识,从而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其次,还可以以企业实践基地作为关键,企业本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来构建出工作站式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这一点,高职院校一定要先构建出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像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示范点等等,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参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中所遇见的困惑,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另外,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借助于广阔的社会平台,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以及勤工俭学活动,像是志愿者服务、校企合作实习等等,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进一步突出社会实践的主旨。
3.4教学评价立体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想保障实施效果,对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考核以及效果反馈机制进行完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都没有体现出社会实践性,整个教学评价立体型不够,学生主体无法在教学评价中得到促进与提升。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运用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对教育的过程、要素及效果进行价值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最好是按照“凸显主体、注重过程”这一理念来进行评价,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结合、学习与工作的有效结合。
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1.实践。认为,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而且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们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既然是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而它就要求人形成关于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实践改造对象的目标和方案。这是实践的一般含义。当然,实践也包含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诺言的含义。
2.教学。一般说来,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以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这种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教师是作为教的施动者、居于主导者地位而必须存在的一方,而学生则是受动者,即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与控制之下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并在受教中养成合乎一定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发展受教者自身的德行、智力和体力的另一方。这两方是缺一不可的。通常情况下,这种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被限定在学校之中、被限定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层面上的。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得教学得以实施的中介方式也在不断地拓展。虽然当今学校与课堂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其局面也出现了相对弱化的情势,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受到了挑战。因此,传统意义的教学可称为狭义的教学,与此相对应,还存在着广义的教学,即各种以学习为目的、可以获得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使已获得的已有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修正并内化为一定素质的社会性活动或具有社会性内涵的活动都可以视为教学。这样的教学并不存在着一元的主导型知识源,占据主导地位的知识源可以是多元的。而且它还是主体与客体实现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再存在主体的限定,也不存在场所的限定,它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在课堂下,更可以是在社会中,只要发生着知识的发现、转移、传播和内化,无论是“谁”作为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只要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过程就是教学过程。
3.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教学内涵的拓展是客观现实的发展所决定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如前所述可见已不能有效地全面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知识发现、转移、传播和内化了。因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应运而生了。
在实践教学这一语境中,教学是一种活动,而实践则是对这种活动的描述、修饰和限定,即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不必是在学校中课堂上实施的,而是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中教师主讲传授知识环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完成了知识的传递和转化,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传播,而是通过课堂或学校以外的外在环境对学生或受教者自身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通过感悟体验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并验证知识、完善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定的内在素质的过程就是实践教学过程。简言之,实践教学就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活动的方式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认识能力以及实践素质,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传播、内化和发展的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实施理论教育,而重在学习者内在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真实有效地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教学方式。总之,实践教学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
社会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它与一般实践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真实的社会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是说,社会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环境,使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性的参与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一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当我们了解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涵义之后,还必须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来阐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大学教育阶段开设的基础性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讲授以和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思想政治道德课程,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重要的理论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坚持和巩固的指导地位,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围绕这一目的的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到底是为了使大学生成长为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这门课绝不是单纯地传播一种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内在素质的形成。也就是说,教化固然重要,但内化更重要。因为教化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行为准则教给对象的过程,而内化则是指外部事物向人的内部精神(即心理)转化过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虽然施教者完成了“教化”任务,但如果受教者仅仅停留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层面上,对“教化”的内容没有从心底里、头脑中接受它、认同它,并形成为自己的思想、信念,即没有完成“内化”,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和不成功的。可见,由课堂教学来完成知识的传递单纯地为了教学而教学是实现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的。而社会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增强知识,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人品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它的特殊性,因而在它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
说“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就在于它不应该是即兴或心血来潮式的进行一次或几次的分散的、不成体系的教学活动。它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整个体系中的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常态的具体教学形式,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相独立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依据性,即它不是依赖于其他教学环节而存在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角度来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视为课堂教学环节的延伸、发展、内化和修正,但从社会实践教学自身来看,课堂理论教学又是为社会实践教学服务的,即为之提供必需的价值指导和理论化的知识资源,这样,课堂理论教学又是社会实践教学的环节实施的理论准备阶段。如前所述,社会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系之中,都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
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由理论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从大学生本身成长为出发点而设计的、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而全面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以主体性参与者身份参加的有长效机制保证和呈常态教学环节的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有真实社会性的实践或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该活动的过程中,以获得的亲身感受和体会,来接受教育和锻炼,加深对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认同和信服,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1.不可或缺的辅助形式。它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而它则是相对独立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形式。因为,理论需要灌输。政党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传播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用以武装头脑,启发觉悟,认清使命,并为实现自己的使命而奋斗。因此,理论灌输历来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当然,这种灌输绝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讲授和传递理论知识。也就是说,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中,也必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把虽然是间接的但也必须是活生生的反映了社会实践的授课内容引入课堂理论教学之中。
2.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真实的社会性,既要求师生是走下课堂和走出校门,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开展调研等形式来完成的。广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课懂得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与实践(包括直接和间接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强调的是具有“社会实践性的内涵”。它虽然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之外,但也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完成形式与狭义相同,但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实践教学则是以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学生登讲台、学习小组活动、观看电教片、聘请专家学者和英模人物进行讲学和做报告等形式来完成的。
3.将理论“内化”为素质。它不是以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传递为目的,而是一个以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践或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到优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在借助于“教化”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把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而逐步完成“内化”即形成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积极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49-02
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应人的思想,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之一,两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无思想的行为,也没有无行为的思想,人们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247。然而行动的动机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1]288。总的来说,思想与行为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注重人的实践行为的积极性,积极情绪是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向表现形式,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引导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积极情绪引入社会实践,接受行为的检验,最终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
一、积极情绪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心理学界有不同的说法,著名心理学专家孟昭兰教授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2]。概括地说,积极情绪的目的在于努力转变个体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心态能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改变原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实现主体人格的完善,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目的息息相关。积极情绪注重个人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包括快乐、愉悦、兴趣、自豪、感激、满足等等,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积极情绪主要是研究正向情绪,而与之相对立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沮丧、伤心、愤怒、自卑等负向情绪。积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发展、能力塑造、潜力发挥有推动作用,和消极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积极情绪条件下,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认知和行动范围,会产生多种行为或思想选择,获取更多感性材料。并能更加深入地对材料进行分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和新行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以大学生为主体,强调自我发展、自我锻炼,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在社会环境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主体的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现实的残酷,会对他们的社会实践起阻碍作用,削弱主体的实践热情,以及研究问题的耐力和动力。将积极情绪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积极情绪对行为指导的内在动力,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将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达到社会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要求。
二、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间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主体实践行为的变化与思想的转变息息相关,在思想转变过程中,主体内在的情绪控制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行为活动的得与失,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等等,引起心理失衡,情绪波动,或喜或悲。而积极情绪体验重点在于发挥主体的内在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矛盾关系,使个体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内因外因相结合,侧重内在动力,发挥主体能动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就是外部环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外因,会反作用于主体的内在决定性。内因既是指主体自身的思想变化和思维模式,积极情绪是正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社会实践行为影响主体的思想变化,主体的思想转变又会直接作用于主体的实践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更新,推动思想与行为向更高境界发展。将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调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通过积极地投身到社会活动中,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改变自己固有感性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同时,积极情绪控制个体的思想,扩展个体的思维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产生新思想、新观点,达到心理上的制高点,进一步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新的体验和探索,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两者是一种双向作用,彼此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坚持认识运动的循环性以及上升性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过程必然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形式,但不是封闭式的循环,而是前进式的循环,即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每一次循环都会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高一级的程度。“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的作用过程即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个人的心理受到自身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引起情绪的波动,积极情绪会暂时延缓个人的愤怒、悲伤、压抑的情绪,但是无法完全阻止消极情绪的出现,会出现意志低沉——思想觉悟——情绪转变这样一种心理转变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身与社会之间会出现各种矛盾,如果消极因素大于积极因素,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失望、抱怨等消极情绪反应,如果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则会减轻自身的挫败感,由悲观转化为乐观,从而扭转低落情绪,重振斗志。在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能够增强主体的控制能力,思想变化也会逐步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在思想与行为相互作用下呈上升趋势。
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间的区别之处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积极情绪侧重于主体的心理变化,感官的体验,单纯地从思想到思想的转化,缺乏行为的引导,很容易走进思想的误区,自我控制能力有限,过于钻牛角尖而陷入死胡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则侧重于实践活动,在行动中体验,在个体与社会的接触中引起行为自身的转变,在顺境中积极进取,在逆境中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辅导,思想与行为不一致,会出现退缩的现象。因此,根据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将两者有机结合,引导主体达到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以积极的情绪引导行为方式的转变,以积极的实践行为带动思想的及时转化,从而实现主体从思想到行为的积极状态。
三、积极情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运用
(一)克服消极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变以往心理学过于关注人们的焦虑、疾病、自杀等消极现象,转而关心人们的健康成长,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目标在于让人们满意地对待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追求未来的美好生活。它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偏激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4]。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各种紧张状态。对于初次进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新生来说,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悲观、失望、泄气、压力、悲愤等等。另外,他们根据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会与社会现实相冲突,与他们的思维方式相矛盾,不可避免会受到现实生活的挑战,如果缺乏信心和勇气,往往会受到打击。对于主体来说,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转变心态,由消极转变为积极,消解紧张心理,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各种打击,愈挫愈勇,将困难看做成功的助推器,在挫折面前不是丧失斗志,而是勇敢面对。只有这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经得起考验,有所收获,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要求。
(二)提高创造力,拓展认知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人的记忆功能,提取更多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4]。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理论课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改变了以往纯粹的理论讲授,而是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企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改变学习观念,不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而是在真实的社会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并运用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需要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来发现问题,拓宽知识面来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因此,一方面,社会实践需要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搜集到更多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思维灵活开放,创造性能力不断提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想出更多的解决策略,完善社会实践的方法。
(三)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引下,以理论引导实践,检验主体的道德取向,逐步转变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人格,并且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难免会陷入情绪的低迷阶段,这时候就需要专业教师进行疏导,使他们明白客观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主体的心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行为活动中的各种失误和困难,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一些缺乏道德约束的社会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形成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和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形成积极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3-42.
一、主题:了解民生,服务社会
二、对象:全院高职XX级、高职XX级各专业学生
三、途径:开展社会调查。
四、组织形式:以个人或小分队活动为主要形式,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开展实践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安全第一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各系要提前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鼓励学生到未知危险的山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活动之前要求学生签订《XX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责任书》(责任书见附件)。学生在实践活动时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注意活动期间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文明实践,平安返校。
2、科学可行、以人为本原则
实践活动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学生可自主联系相关思政课老师,寻求指导。各系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在实践各环节为学生提供政策和经验上的指导,为学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3、合理安排原则
各实践小组应做到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充分准备,恰当分配任务,活动中指定专人作好纪录,对收集的问卷、调查资料等作好整理分析工作。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重点突出特色活动、实际效果、先进典型和社会反响等。同时重视媒体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媒体联系,力争获得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增强我院社会实践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总结与评优:
1、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个人或小组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交一份调查报告和实践地接收证明到本系(实践地接收证明样本、调查报告格式和暑期实践报告撰写见附件)。
2、各系认真进行总结,每个系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均需交一份社会实践总结。同时附5张以上数码照片(照片要求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实践的内容及特点,并配有照片注释)。
3、思政课部将召开全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会上请各系推荐优秀团队和个人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总结会上同时进行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及个人的表彰工作,并组织部分获奖者赴韶山、南岳忠烈祠、屈子祠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社会调查活动。
七、参考选题: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围绕以下选题开展,也可另拟选题。
1. 城市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2. 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调查
3. 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4. 农村居民健康情况调查
5.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
6. 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实施及农民满意度调查
7. 同学家乡所在地科技、文化、教育、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调查
8. 结合专业所学知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9. 赴上海世博园考察参观活动
10. 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11.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2. 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13. 公民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问题
1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15. 大学生就业心理趋向调查
16.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7. 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18. 家乡之最调查
19. 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
20. 调查湖南人才市场动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1. 家乡普法宣传调查
附件1:XX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责任书
附件2:实践地接收证明(样本)
附件3:调查报告格式
附件4:暑期实践报告撰写
全球经济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与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与社会实践水平的关键环节。依据教育管理在目标、环境、结构、领导四方面的一系列特征,分析出以下几种管理模式[1]。第一,正规的模式。正规模式是在大学组织中上级可以控制下级,下级绝对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其管理者拥有着绝对的法定权,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通过运用理想的相关手段水球目标一致,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与等级结构;第二,政治模式。通过协商、联盟等政治术语来诠释在实践教育管理中的具体现象。其权利相对较为分散,群体之间抑郁引发矛盾冲突,局部利益凌驾于学校组织整体利益至上;第三,学院模式。学院模式是学校组织的相关成员通过讨论的形式达成一致的意见,参考最终已经进行决策。在这种模式下,领导作为组织执行的一员,起到了组织、促进与帮助的重要作用;第四,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要内涵是以族中的中心为个体价值观、行为准则与信仰。
组织文化是学院整体价值与校园文化的象征;第五,主观模式。主观模式认为组织是组织成员的创造物,主要特征是忽略组织群体,反对探寻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在整体的教育管理中容易削弱学生的整体价值观,但注重了个体目标的价值观、信仰,强调了个体的差异性。综合分析,现阶段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涵盖了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与主观模式等。不同教育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着相应的优势与劣势。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社会实践了高校学生的学习范围,能够更加系统的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巩固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训练中运用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社会,能够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可观的看待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培养自身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锻炼学生的学习品格,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竞争度较高,大学生初期进入社会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学生在于整个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磨练坚韧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悟社会的服务意识与实践意识。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是社会集体力量的一部分,在与社会融合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3、社会实践是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源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整个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实践是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磨练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直觉思维能力与业务水平。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创新能力源于自身的钻研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以大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探寻多事物、多方向内容的交叉点,提出社会上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某一方向或某一特点切入,总结出新的结论与观点,实现对社会实践技术创新。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普通高校亟需加强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理论运用、积累实践经验的社会条件,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伴随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实践基地建设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要充分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课堂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要紧跟时代、面向社会,全面促进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干与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优势互补,通过多所院校的共同合作,实现个高校之间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高校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的反馈与分析,做到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不断的总结社会经验与实践教训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分析学生认知社会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最佳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输入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
2、强化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做到理论结合实践高校实践课程建设是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之前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第一,要做好课程的全面规划,明确目标,把握好课程设计的定位。高校实践课程是以操作性、体验性、活动性与应用性为主体的实践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显著特点。高校要从整个大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着手,以实践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建设基础,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第二,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建设的素材源于实践的精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深入理解,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强化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大学生独立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认知社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实践能力。第三,以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沟通与交往的认知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大学生具备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基础。高校要从本质上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建设制度化、规划化、连续化的社会实践基地,最大限度的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要注重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以社会人才市场动态化需求为参考标准,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需求型人才。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泛指大学生通过参加课堂教学以外的社会活动培养起来的社会适应力。与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相对应,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而是为了改造自身,是为未来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作准备和积累经验的,因此,这种实践能力还不能等同于日后的职业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前职业能力”或职业发展潜力,但这种能力却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
2.专业能力
即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它无疑是毕业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而用人单位也是要寻找专门人才的。在同等条件下,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其就业竞争力显然会更强一些。目前用人单位更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这些能力的获得与毕业生社会实践经历呈正相关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相当部分用人单位在重视毕业生专业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原因。
3. 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
德才兼备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刚性标准。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关注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虽然在看简历和初次面试时,毕业生的人品和职业精神并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所了解,但在包括试用期在内的整个选聘过程中,如果毕业生能展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形象气质、诚实品质、社会责任感、接人待物的艺术、正确的求职态度和对用人单位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则其就业竞争力亦会得到提升。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作用
1.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实习、兼职等“模拟工作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实践、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实习、兼职、挂职锻炼等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等,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劳动能力、执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上成效显著;而科技发明更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竞争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一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都会产生多方面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科学安排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以求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任务无疑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然而,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这些理论知识一方面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成果,对于大学生而言,它们属于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总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技能。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为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动力,而且也为这些能力的获得提供了舞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了直接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新知识、新经验,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与课堂教学传授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一方面使大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其知识结构趋于完善,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因此其主体性的发挥更为
彻底,其知识的扩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为明显。大学生如果能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向选择社会实践内容和实习、兼职单位,则不仅更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由于有了供需双方直接的沟通了解,则更有利于其顺利就业。
3.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培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对社会、对国情的切身了解中进一步使理论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其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感体验舞台。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真切地体会到诚实守信、守时惜时等优良品质的可贵;再次,社会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往往要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在成功与失败的磨练中,他们的意志才会由脆弱到坚强;第四,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广阔舞台。只有在现实的道德冲突中,大学生才能分清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几乎所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都具有德育功能。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特别是“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强化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激发了他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热情。社会调查和“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使大学生加深了对历史和现实成就的了解,增强了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激发了社会责任感。勤工助学培养了大学生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的精神。科技发明培养了大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强化了其学术道德意识。军政训练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强化了其纪律观念。
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
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教改革提了很多年,但始终没有彻底改变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建立开放式教育系统,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职业紧密相连,特别需要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培养一专多能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内在环节和重要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不能单纯地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同于思
想教育工作或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而应将社会实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此外,高校还应引入弹性学分制,使学生能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自主决定是否推迟毕业,或者暂时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应尽可能通过制度性安排,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受益。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示范作用和积累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和“点面结合”,把社会实践工作整体推向前进。学校在制定社会实践规划、大纲及具体实施计划时,既要仔细安排好面上的活动,对学生个体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探索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
3.系统规划、分层进行
大学生社会实践并不单纯是教学部门的事,也不单纯是学生工作部门或共青团组织的事,而是整个高校的事。高校应该设立统一领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机构,制定统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规范,投入必需的经费,给予必修学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低年级可以重点开展社会调查、考察、参观访问;中年级可以组织进行专业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可以组织进行社会服务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4.贴近生活,注重实效
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有必要开设社会实践方法课程或讲座,建立常设性社会实践指导机构,加强对学生平时和假期实践活动的指导,着力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教师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双师”――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为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尝试着与企业合作的操作模式,即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任务,形成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5.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