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现代诗词精选8篇

时间:2023-06-13 09:27: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代诗词精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诗词精选

篇1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x、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5)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2

一、第一轮复习:以“标”为本,以书为主

尽管现在中考题大多来自课外,但这些题大部分是课文中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因此,在这一轮复习中,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来复习。这也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又因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所以又存在着知识点零碎,覆盖面广和不系统等特点。如果语文老师逐册逐课的“炒原饭”,即使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也会恹恹欲睡。复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这一阶段复习中,应把初中阶段的课文分类复习。总体上可分为:现代文、文言文和诗词三部分。在现代文部分,又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来复习。在每种文体复习时,应让学生先掌握这类文体的常识,让学生弄清从哪些方面复习。然后,老师再从这类文体中选二至三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章精讲作示范。其余的由学生按其模式自己复习整理,效果更佳,内容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以点代面,既有效的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无味。文言文部分复习,应注重文言实词和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积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诗词部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这一部分复习应在诗词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切忌死记硬背。因为现在的考试题一般是考查理解性的记忆。

二、第二轮复习:研究考题,把握方向

此轮复习时要对近年来的试题进行研究。中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试题发端于课内,延伸到课外;关注焦点,聚焦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试题大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模拟生活场景,创造交际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既检测学生平时的学习基础,又考查了考生在考场上主动发挥,随机应变,运用语文知识答疑解难的能力。明确了考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再从考试题型方面入手。现在的中考题型,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语言积累运用部分,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常见字词的音、形、义。对汉语知识如词性、词的感彩、短语、句子等的理解和运用,对句子修辞的理解,对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对课内外常见古诗词和名句的积累,这些内容尽管占的分值不多,但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这一部分的复习不可忽视。阅读部分的复习可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两部分。这一阶段文言文部分的复习,是第一阶段文言文复习的强化和系统总结。这一阶段要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的总结。比如,通假字,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常见文言虚词如“之”“者”的用法,特殊的句式等等要引导学生归纳,使其条理化。这些知识要记牢记准。现代文阅读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局部揣摩,研究规律。

三、第三轮复习:整合资源,精选精练

篇3

一、古典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诗词文赋是古代文化的伟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一相传,为中国文学留下丰硕的成果。文学和艺术自中国古代开始就已经相提并论了,因此在中国艺术歌曲诞生之初,文学的代表――古典诗词便与艺术之精华――音乐结伴同行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大多以诗词为蓝本,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其中以古典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尤为突出,这样的歌曲数量较多,其歌词严谨、典雅,形象生动、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近现代作曲家在根据古诗词谱曲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创作中探索如何应用西方现代创作技法来表达中国诗词所特有的神韵,无一例外地努力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气质、民族风格,在音乐如何体现诗词的意境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声乐教学中发挥古诗词声乐作品的作用

(一)加强理论研究

中国古诗词教学应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我国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历代音乐家都曾对民族声乐艺术作过理论总结,如战国时期的《乐论・师乙篇》《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论著,不仅精辟地论述了歌唱中的咬字、呼吸、发声、润腔等技巧,而且详细地规范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意识,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将这些典籍中有关声乐艺术的理论进行精选,并从现代声乐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加以系统整理,从而为古诗词教学夯实丰厚的理论基础。

(二)建立教材体系

编写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及辅助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萃选》,包括简谱、五线谱对照的声乐演唱谱与钢琴伴奏谱。教材中对每首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文学赏析(作者简述、创作背景、文学风格、诗境与艺境、白话体译文);(2)歌曲的音乐本体分析(曲式结构、调式风格、旋法特征、钢琴的背景与歌唱);(3)古曲演唱提示(基本音乐情绪、重要的吐字归韵、有特点的行腔、声音色彩的把握)。

(三)调整课程设置

为声乐专业所有学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掌握古诗词歌曲的一般知识以及能够演唱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歌曲应成为声乐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时,为那些立志研究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与研究”,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上课程的教学都应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切实按纲实施教学。在声乐教学中有系统和针对性的选用中国古诗词歌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民族声乐审美趣味的理解,提高传统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利于有效解决学生气息、语言、音色塑造、风格把握等技术问题。

(四)加强技法传授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创作的一开始就体现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一体性。演唱与伴奏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完成对艺术歌曲的完美表达。钢琴伴奏上的特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上注重营造诗词的意境,常采用采用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织体,强有力地烘托和渲染歌唱声部,刻画和补充音乐形象,充分、有效的发挥了钢琴伴奏的艺术功能。演唱者与伴奏者呈现一幅“和与度”的古画。例如-唐,李商隐词;许树坚\刘小明曲. 在声乐教学和演唱时,需要有极高的演唱技巧,同时在气质上要有了无颓唐痕迹,通过与伴奏织体的细微变化、融合贯通,达到了诗词意境,向人们展示出艺术与人生的觉悟,凸现生命价值.从这意义上看,演唱好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是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文本,它还向人们展示了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并昭示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层面.演唱、演奏古诗词还符合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伴奏编配、清晰的意象,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探索领域。

总之,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使其成为声乐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有系统的让学习者涉猎中国古诗词歌曲,可以使其由浅入深,逐渐积累文化知识,丰富歌曲诠释手段,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如何与钢琴伴奏达到“和”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徐竞存.戏曲声乐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左霞.浅议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J].中国音乐学,2001,(03).

篇4

一、找到感觉,爱上诗歌

感觉是我们对诗的形式或诗形象的外在情感的反映,是诗歌欣赏的第一步。我们所体会到的诗歌形象是一种知觉形象,这种知觉形象包含我们的一些主观因素,我们在欣赏诗歌时,有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感受。因此,我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就开始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感觉,让学生爱上诗歌。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现代诗歌单元,紧接着在必修二的学习过程中,又慢慢地接触到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所以,在学生接触诗歌之初,我就先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系统地整理出来,结合所学篇目,带领学生认识诗歌,让学生对于诗歌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与此同时,我还将课本和习题中出现的经典诗歌篇目精选出10首,将全班分为10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学习,然后通过学习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小报上呈现的内容包括了画面、内容两部分。其中画面部分,是小组成员中大家要推选出一位学生根据本组负责的诗歌画出诗歌主要内容,其他组员则负责整理诗歌相关内容,有作者简介、诗歌翻译、手法简析,并将自己负责整理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在诗歌小报上。

二、受到感染,走进诗歌

感染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作品时,为诗的形象所影响,引发出与诗人相同的思想感情,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乐其所乐,苦其所苦。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品”“多说”。“品”是品味诗歌的语言,以提高学生对一首诗的感染程度。“说”是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形象描述,进入诗境。通过“品”“说”感觉、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并在“感觉”与“体会”的基础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并被诗人的强烈情感所感动,这就是诗歌欣赏时被感染的现象。

我将学生练习册《全品》中出现的所有诗歌题目精选出10首,将全班分为10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讲解。要求如下:

1.准备环节:每小组同时开始准备资料,成员分工明确,并将自己负责的内容形成预习学案,文字精练,突出重点。

预习学案:

(1)每人负责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并上交书面内容。

(2)将本组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形成书面文字。

2.讲解内容:

(1)作者简介,与诗歌相关的背景介绍。

(2)题目解读、重点字词释义、本着落实原则,美译诗歌。

(3)简析主要艺术手法,概括全诗主旨。(附:板书)

3.将练习册上的习题融入诗歌讲解的过程中,要求有审题和讲解分析两个环节,语言精练。

三、产生感触,鉴赏诗歌

感触是我们被诗的信息所激发出来的与之相关的一些感慨和思考。这可能是对诗的形象的感慨和认识,也可能是由诗的形象联想感悟,推及到对其他事物的感慨、思考与理解。鉴于高一和高二两年对于诗歌鉴赏的学习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复习时,教师应该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几个方面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题复习。这一阶段,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①以课本为载体,以学过的经典诗歌为例,进一步巩固诗歌鉴赏知识点。主要从高考考试大纲当中规定的部分入手,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②以月考、模考中出现的典型诗歌为例,明确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五“读”法。a.读题目。因为诗歌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透过诗歌的题目,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如《蜀相》《书愤》《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旅夜书怀》。b.读作者。我们可以从一些熟悉的作者身上明确他的诗歌风格,也可以通过这个作者了解某个时代。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愤世嫉俗、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的雅俗共赏,李贺的奇诡变幻,李商隐的含蓄绰约,杜牧的清丽俊逸,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等。又如北朝战乱尚武精神,南朝安定男女情思,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等。c.读注解。因为注解可以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些内容解说重点字词、典故,可以帮助消除阅读障碍。d.读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具有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诗歌当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向,如表达思乡之情的柳树,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的月,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流水,喻高尚情操的梅,表达忧愁忧思的子规,纯洁、脱俗、高洁的莲,坚强清高的,傲霜斗雪的青松等。e.读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指向。③将近三年高考试卷上的诗歌鉴赏题目以及模考典型题目整理在一起,带领学生分析题目,比较差异,总结规律。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教师适当准确的“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诗歌,热爱诗歌,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参考文献:

篇5

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读透教材,不积累知识,不感悟生活,不训练方法,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语文素养的培植就成了无源之水。作为一位初中语文老师,笔者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阅读背诵。

一、抓熟读背诵,把语文文本刻在学生心上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年龄小,可塑性强;精力充沛,记忆力强。语文教育的最佳策略是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期,督促学生阅读背诵大量优秀的、辐射着美感光辉的精品文本。因为熟读精思可获得感悟,吟咏背诵可获得积淀。只有沉淀积累,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1.初中语文课本精选了许多经典作品。凤凰传媒出版的《语文》教材由二个序列与若干板块相结合组成,共六册,分“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内容涉及“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人生体验”、“道德修养”、“咏物抒怀”、“学会读书”等板块,另外,还有“诵读欣赏”“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与探究”等板块。单元课文精选古现代诗词精品和现当代中外名篇,古代诗词多为唐诗宋词中的精品,现当代中外名篇主要是、鲁迅、孙犁、冰心、梁启超、徐志摩、郭沫若、刘心武、臧克家以及普希金、屠格涅夫、莫泊桑、欧・亨利、裴多菲等名家的作品。

教学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这些作品的熟读和背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古代经典诗文的熟读背诵,更是一条提高语文素养的捷径,因为这些作品“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粹的文化产物,是一种纯美的文化构成,它开启着人的文化与精神智慧,跳动着民族艺术的神韵”。唐诗宋词中那些美丽的画面、多彩的景致、灵动的意境、隽永的意味、妙不可言的神韵、美不胜收的意象,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陶冶与学习。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诗文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有思乡怀人的,同情百姓的,歌咏友情的、劝学的,励人励己的,忧国忧民的,明理动情的,熟读背诵这些作品后,往往都会诱发同学们心灵的体验,从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可见,把语文文本刻在学生心上是多么重要。

2.提高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能培养有一定深度和较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较高的的语文素养,是教学课标的要求,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常,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品质、人格修养、审美情趣等内容。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无论是语文知识的获得,还是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趣的丰富,大多要靠阅读背诵。而教学中的阅读背诵,一般都由学生自己选择熟读背诵的篇目和时间,教师只需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促使学生在自己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往往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背诵热情,识记效果好,之后再定时默写。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不但养成了阅读背诵的习惯,而且通过认真的识记,学生己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材料。我们知道,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必须是注重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过程。抓住阅读背诵,学生就可以丰厚文化库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就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文章的某些好处,往往很难百分之百的讲出来,即使讲出来,光听别人讲,体会也是不深切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就不能只让他们听讲、记笔记,还必须让他们反复诵读课文。可见,阅读背诵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经典的、富含哲理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本来说,更重要。

篇6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应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工作,成立诵读工作领导小组,使领导率先垂范,使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日有所诵,热情高涨。

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环境育人”已是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教师可在校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让经典浸润校园。一廊一柱、一室一楼都可展示经典佳句,每个班级也可创造富有特色的诵读环境,如开辟“我爱经典诵读”、“经典伴我成长”等专栏,让校园文墨飘香,书声琅琅,使学生走进经典,学习优秀文化。

三、师资力量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能力超群的诵读师资队伍,是开展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成立教师诵读俱乐部,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加诵读培训和诵读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师的诵读水平。

四、精选内容,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使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篇目,以国学经典名篇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分类诵读,循序渐进,体现校本诵读教材的经典性、序列性和趣味性。

例如,一年级可以阅读《千字文》和短小有趣的童谣。由于《千字文》所选文字,大都是常用字,一年级学生易于识读。二年级可以阅读《三字经》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儿童诗。《三字经》是中国早期的启蒙读本,自成系统,流畅和谐,易读易诵,家喻户晓;内容涉及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使学生诵读起来既有兴趣又能增长知识。三年级可以阅读《弟子规》和课内文本的精彩片段。《弟子规》是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诵读《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四年级可以古诗文诵读为主。古诗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让学生从小学习这些文化尤为重要。五年级可以阅读《论语》和现代诗歌的经典篇章,如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远和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从先贤的身上获取力量,从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意境之美。六年级可以阅读《古今贤文》和声律启蒙读物,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情感美,陶冶情操,内化行为。

五、保证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教学,与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如固定诵读时间,长期坚持,做到“一日三诵”(早读集体诵读经典美文,中午阅读经典读物,晚上完成老师布置的诵读作业)。语文课课前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都可以构建学生与经典对话的环境,使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六、开展活动,推进诵读

为了让经典文化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引领、推进学生诵读。

1.举办全校型的诵读活动。如“诵经典,庆六一”、师生美文诵读大赛等,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

2.在各学段开展不同的诵读活动。低年级以童谣、童诗为主,展示形式为说唱表演、编演童话剧等;中年级以成语、对联、名言警句为主,展示形式为成语擂台赛、对对子比赛等;高年级以诗词、古文、现代美文为主,展示形式为“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等。这些展示活动,让学生受到了情的渲染、美的熏陶。

3.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教师要将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经典融合在现实教育、实践过程中,在读中行,在行中读,做到读、行并举,确保诵读活动取得实效。

4.评价激励,树立榜样。学校通过对诵读情况的检查,评选出“优秀诵读班级”、“诵读之星”和“优秀亲子诵读之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和家长参与诵读的积极性。

篇7

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少、慢、差、费”――“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应该说,30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吕先生的“少、慢、差、费”这一质问,从未停止过求解的脚步。其间,亦有不少真知灼见,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只是在“技”的层面进行改良,而在“道”的层面进行改革的却为数不多。因而直至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深陷于“少、慢、差、费”的困顿之中,且出现了三大明显的缺失。

1.语文课程地位性的缺失。

尽管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显得有些尴尬,屈居于英语、数学之后,甚至被人奚落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愈来愈淡。就拿完成作业来说吧,排在第一方阵的是英语、数学,至于语文,常常是最后迫不得已的一项。语文学科地位的失落,除了受别的学科的冲击之外,关键还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学习方式的单调性、评价结果的受挫性等,致使语文课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课程地位的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的、社会万象的、人文科技的、现实生活的、想象虚拟的、古今中外的……语文教材呈现出来的虽是线性排列的有页码的白纸黑字,但教学内容所包蕴的却是无限定的五彩缤纷、立体具象。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本语文书似乎就是课程的全部,语文教学在黑白两色间穿梭,内容变得干瘪,色彩变得单调,形象变得空洞,语言变得乏味,学习变得无趣。正是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现象,学生的语言之树长期得不到“活水”的滋润,也就难于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了。

3.语言习得规律性的缺失。

语文学习重感悟,但感悟绝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感悟是有方法的;语文学习重积累,但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积累是有门道的;语文学习重表达,但表达绝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表达是有序列的。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鉴于此,我们研究团队于2008年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尝试进行了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和教学实践。顾名思义,“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儿童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0~3岁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 3~6岁幼儿阶段,这是基于游戏的“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 6~12岁童年阶段,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现阶段,我们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正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

方法

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12岁以前的语文”这条路上,边探索实践,边反思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

1.酝酿准备阶段。

2008年,面对日益严重的语文课程地位性缺失、教学内容丰富性缺失、语言习得规律性缺失的现状,我们开始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通过对1500份学生问卷、1500份家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的统计梳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降,是源于教学内容的干瘪、教学形式的单调。一本本薄薄的语文书,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消解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耗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变革呢?我们组织语文老师扎进书海,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慢慢地,我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想法:构建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回溯习得规律,或许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把学生心底的语文兴趣给重新唤醒。

2.顶层设计阶段。

2009年,我们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宣言,提出了基于“三大石块”的课程体系,即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强调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育应给儿童学习经典文化奠基,给儿童一生幸福奠基,以经典的熏陶来发展、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初步设想了重新建构后的课程内容该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压缩教材教学时间。)现有教材怎么教?(摒弃分析,直奔重点。)国学经典怎么教?(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儿童文学怎么教?(自主阅读,交流心得。)课内课外怎么处理?(得法课内,迁移课外。)语文作业做什么?(删繁就简,积累表达。)

3.资源开发阶段。

2010年,在聚合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与智慧之后,我们启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构工作。全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在现有的国家教材基础之上,按照12岁以前的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历时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适用于小学六个年级。每本教材的基本体例为“国学篇”“诗歌篇”“儿童文学篇”。其中,“国学篇”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篇”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儿童文学篇”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以诗歌涵养儿童的民族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顺应儿童天性。各板块篇目的选择采纳了多个领域专家的意见,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这套补充教材,还特别注意与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便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4.实验探索阶段。

从2011年起,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之后,我们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寻求“1+X”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教科书、《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并行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删繁就简,摒弃分析,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有效表达中,内化语言习得规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在评价模式上,寻求在积累的厚度、阅读的广度、表达的深度上作“3D”立体评价。

(1)尝试“1+1”模式。

实验初期,部分语文教师组建了实验团队,在完成国家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各年级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教学尝试:确保每周一节补充教材的教学时间,辅以每天晨读、午间默读活动,力图在各个年段渗透国学、诗歌和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实践证明,进行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教师与儿童,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教师开始自发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自觉地呈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儿童的母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视野更为开阔……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补充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坚持地不断反思与实践。

(2)建构“1+X”模式。

现阶段,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团队正在进行力度更大的尝试与改革。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我们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单元内的主题整合”“跨单元的体裁重组”“主题式的文本拓展”“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作品比较式阅读”“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我们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大量阅读”为基石、以“前置研读”为起点、以“深度批注”为抓手、以“主题学习”为策略、以“多元对话”为核心、以“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3)实施“3D”评价模式。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我们大胆尝试建构了“3D”立体的评价模式。一是多元考察学生积累的“厚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龙大赛”“诗词背诵大赛”等活动,给予获奖者“汉字大王”“成语大王”“诗词大王”等称号。二是全面考察学生阅读的“广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美文串串烧”“小说大家读”“读书报告会”“阅读大比拼”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读书大王”等称号。三是专题考察学生表达的“深度”,在全校各班级开展“我是小作家”“我是小编辑”“我是小评论”“我是小记者”“我是小演员”等专题活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成绩优异者,给予“北小小作家”等称号。这样的“3D”评价模式,让北京东路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价值,悄然地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5.推广普及阶段。

“12岁以前的语文”从我们北京东路小学一所学校开始实验,到区域内十余所学校参与同行,再到省内研究共同体创立,直至全国百余所学校热情加盟。2011年5月,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功举办;2012年4月,全国第二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如今,这一教学主张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超越一所学校,成为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性

符号。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不断扩大实验的过程中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结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形成一个新理念:“12岁以前的语文”。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一粒粒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发芽、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着眼于为儿童的一生奠基;“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着力于为了勃勃生长而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远离枯燥,厌恶单调,它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拒绝烦琐,摒弃分析,它是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12岁以前的语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无所不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也最大限度地给予教师“教”的无限张力,无需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构建一种新体系:多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变革就是“多向融合”。在我们惯常的语文教学中,一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翻来覆去地教,久而久之,语文课就变得单调乏味、干瘪生涩、食之无味。语文课程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本语文教材,它需要作多维度的拓展、延伸、链接,因而课程体系的多向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我们研究共同体的师生共同努力,用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编出了以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为三大基石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建构出以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多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新体系。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建构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丰富的、经典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学校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内容重组、结构重建、线索重排、体例重构,让语文课程内容既彰显鲜明的儿童立场,又重续传统的经典文脉,在儿童与经典之间寻找到一种丰富的平衡、无痕的交融、相互的照亮。

3.探索一种新范式:“五点

合一”与“六位一体”。

实验之初,有教师担心,原来一本语文教材,我们一个学期教得还急急忙忙,这又加上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这么多内容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学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不加重,在教学方式上做文章。

(1)教学策略上,彰显“五点合一”的新线索。

①起点高一点。正视并尊重当下儿童语文学习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不炒夹生饭,不做无用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挑战性。

②容量大一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适度加快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饱满。

③结构整一点。避免烦琐的咀嚼式的语文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板块化。

④视野宽一点。不局限于国家语文教材,也不局限于校本教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⑤积累厚一点。抓住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儿童珍贵的、经典的积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为丰厚。

“五点合一”是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新线索,让儿童在更开放、更自由、更丰富、更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中,获得言语、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学习方式上,探索“六位一体”的新思路。

①大量阅读。通过“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等各种方式,极大地扩大、丰富儿童的阅读量。

②前置研读。通过家长学校、班级网络平台等方式,提供前置研读单,进行阅读的链接、规划与指导,引领儿童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前置研读,进行阅读思考与质疑,让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

③深度批注。主张泛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在精读过程中的“批注式”阅读,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让儿童的阅读向纵深前进。

④主题学习。根据儿童语文学习的需要,师生共同规划各种语文学习主题:儿童幻想小说的阅读、绘本读写实践、儿童诗仿创、儿童论语课堂、走近作家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与魅力。

⑤多元对话。避免单向的、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组内对话、小组间的对话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加平等、自由、愉快。

⑥感悟积累。引导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中感悟、积累,在体验中运用、提升,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儿童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六位一体”是集“大量阅读”“前置研读”“深度批注”“主题学习”“多元对话”“感悟积累”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新思路,与“五点合一”的教学新线索共同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应地,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不再只是烦琐的分析和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经典阅读、广泛积累、个性解读、多元感悟、差异对话、创新思考、深度阐释、开放表达才是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已经成为“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的标识,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与接纳,并内化为一般的教学与学习生态。

四、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与研究,“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长,并对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产生了较为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1)提升了儿童的语文素养。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在全校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文学阅读量、国学经典与古诗词的积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口语交际与创作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据统计,系统参与“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6年145万字的要求,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学生比比皆是。学生的创作兴趣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仅六年级学生中,拥有个人作品集的学生就有92人。与此同时,随着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与作家面对面、家庭亲子阅读、阅读进社区等活动的全面开展,阅读已经从原先的个体活动不断拓展为班级团队活动乃至家庭与社区活动,阅读已成为实验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学生参加“全球华文经典诵读大赛”和“七彩语文经典诵读大赛”,都以选文的独特、诵读的传情、表现的完美,获得特等奖。

(2)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

了卓越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于我校教师语文视野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育理念更新、自身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实验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创新活力与研究动力。5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有12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全国、省级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有20人(次)作学术交流,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有200人(次),先后有3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还有12位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

(3)系统建构语文教育品牌。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系的不断建构与实践深化,加之拥有近百家同盟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创立,“12岁以前的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学科教学理念或主张,她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思想、鲜明价值追求、完整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模型的学科教育品牌,在南京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与口碑。现在,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拥有160所联盟学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过南京、洛阳两届系列论坛,出版了《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和《“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还创建了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专题网站。

2012年12月,《12岁以前的语文: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未来,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相信这一基于儿童立场、立足文化传统、彰显实践创新的教育品牌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2.实践反思。

应该说,“12岁以前的语文”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正行走其间。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留白点,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1)在资源开发多向融合

上需作进一步深化。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还应该与时俱进,寻求其他资源的融入。例如,科普类的经典阅读,当下名家的精彩篇章,这些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当我们拥有大量教学资源时,我们需要合理取舍、安排序列、有机整合,这项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

进一步提升。

再好的教学理念,再丰富的教学资源,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效教学。当我们把语文的课堂打开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国学经典这一类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少教师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文本的理解都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3)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作进一步完善。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现在仅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要对“0~3岁的婴幼儿”和“3~6岁的幼儿”的语文学习进行研究,以使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篇8

关键词:美在课堂 润在心灵 教育教学法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美的感情的召唤下,才能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师只有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美好的情感的前提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有可能“提高到宇宙的思想,并了解自然和一切现象的总体。(别林斯基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将学生的求知寓于求美之中,因为唯有如此,才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陶醉在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中,并在这种审美体验中逐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么在语文教学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将学生的求知过程寓于学生的求美过程之中,让语文教育“美在课

堂,润在心灵”呢?

一、美美地读,让美的语感滋润学生的心灵

美美地读,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受、对课文的感情基调有了准确把握之后,对课文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阅读方法。这种美读需要教师精选与课文内容、课文感情基调或者课文风格基本一致的音乐作品或者配乐朗诵音画视频等为辅助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把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形象等声情并茂地传递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从而引导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自觉地进入与作者神相遇、气相通、心相投、情相融之审美境界,让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耳醉其音,目酔其画,心醉其情。

比如,我在教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现代诗歌《雨巷》时,就是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在美读中体味《雨巷》中浓浓的抒情意味和浓浓的朦胧意味等美学特质的。课前,我在网络中精心挑选了配乐音画朗诵视频《雨巷》,课堂导入后,我首先让同学们美美地享受了一遍深沉、哀婉的《雨巷》朗诵听觉盛宴,然后再次播放这个音画视频,让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朗诵的节奏有表情地反复诵读《雨巷》,让同学们在这美美的诵读中再现《雨巷》中狭窄、阴沉、幽深的江南雨巷情景,以及雨巷中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姑娘的艺术形象,体味《雨巷》中所表现出来的朦胧而又幽深的美学特质,体味作者在《雨巷》中塑造的在江南幽深、狭窄的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的心境,继之与作者在《雨巷》中表现出来的既迷惘感伤又怀有无限期待之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美美地品,让美的意境滋润学生的心灵

美美地品,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充分把握文本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等进行深层次的品味、多维度的探究、多视角的质疑、多方位的赏析等。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鉴赏欲望,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比如,我在教学的名篇《沁园春·长沙》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背诵曾经学过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诸如元代马致远的《秋思·天净沙》等咏秋诗后,总结归纳这些咏秋诗的共同特点——浓浓的、无法排遣的悲秋情结,然后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咏秋诗《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的明显区别。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说道:“的咏秋诗《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沁园春·长沙》中不仅没有表现出传统咏秋诗中的悲秋情结,反而将湘江橘子洲头的秋景描绘得十分壮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这首词中,我们不仅没有受到传统咏秋诗中郁闷、低沉、哀婉的悲秋情结的感染,反而欣赏到了为我们精心描绘的南国秋天的美丽画卷。”赞赏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之余,我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的《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为什么会有上述不同?几分钟后,一位男生举手回答道:“这是年轻时就洋溢着的革命热情和喷薄欲出的革命豪情所致,这是崇高、旷达、完美的人格魅力所致,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所致。”这位男生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我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美美地再创作,让想象之美滋润学生的心灵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作者在文本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意境、形象等“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意义“空白”等进行合情合理的、充分的演绎——再创作,从而把文本中承载的隐性的悦目的形美、悦耳的音美、醉心的意美等美学成分充分解读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这种全面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高层次的再创作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笔者在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意义“留白”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和对之进行合情合理的、充分的演绎,并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品鉴文章中的“我”与老王的人物形象和作者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后,说:“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文章中是否有多处意义‘留白’。如果有,请试举一处加以演绎。”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道:“文章中在作者与老王最后一次见面到作者得知老王死讯的这个部分是留白。这期间,作者与病入膏肓的老王已有十多天没有见面,对于老王在年老病重濒临死亡期间的艰难、孤独、痛苦等生活处境进行了留白,目的是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我说:“请同学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这段意义‘空白’合情合理地、充分地演绎出来,好吗?”不一会儿,一位男生举手回答道:“那天,老王从杨绛家里出来后,一边巍颤颤地往家里走一边自言自语道:‘杨大作家啊杨大作家,你也太过体贴我了。多年来,承蒙你的照顾,我才有口热汤喝有碗热饭吃。现在,我是将要死的人了,你还要把这些钱硬塞到我的手里干嘛?’”他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我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又一位男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演绎道:“从杨绛家里出来后,老王十分艰难地回到了家里。他艰难地爬上那张睡了几十年的破旧木床,在病痛的折磨中喃喃自语道:‘今生今世遇到杨大作家这样的好人,我也不算枉活了一辈子。……唉,遗憾的是,杨大作家不明白我这样一个临死者的知恩图报之心……唉,杨大作家,这些年你照顾我还少吗?’”顿时,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笔者对“美在课堂,润在心灵”的具体诠释。

参考文献

[1]谢书明,“美读”训练与语文能力的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