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5: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现状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蓟县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提高林地有机质含量,促使树木快速生长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1 林下经济发展优势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林业占的比重较大,加之近几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10万亩,林木覆盖率48.8%,在林下经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1.1 资源优势
全县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为13万亩,其中以杨树为主的生态林8万亩,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5万亩,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达到4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1.2 气候优势
蓟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4℃,年降水量696.8毫米,无霜期195天,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
1.3 比较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养业效益十分可观,以食用菌种植为例,一亩拱棚可放6000-7000菌棒,每个菌棒产蘑菇1.5-2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3元计算,除去投入,每亩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与现有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相比,比较效益十分可观,这些都直接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蓟县的林下经济起步于2003年,当时结合“北部山区防风阻沙、水源保护及综合治理技术”项目的实施,在西龙虎峪、尤古庄、下营、五百户等镇乡进行了试点示范,探索出了“林草、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模式。但由于林下经济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又没有稳定的投资政策,同时缺乏科技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致使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不能形成规模化。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不足万亩。而且大部分局限在退耕还林地上,占可利用林地面积的1%,绝大部分林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 存在的问题
3.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较小。同时种植户和养殖户在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方面缺乏成功的经验,难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3.2专项资金补助额较少
发展林下经济前期投入较大,所需资金额较多,但目前蓟县林下经济只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中后续产业发展这一块专项资金。因此,造成项目村外的部分农户虽然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3 技术服务问题
林下经济是蓟县的新兴产业,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这项产业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导致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农户管理水平低,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该项产业缺乏农民基层合作组织的统一服务,有的镇乡虽然成立了组织,但是由于市场及其他原因,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 对策研究
4.1 通过宣传引导,提高林农发展积极性
发展林下经济前期投入较大,致使很多农户对林下经济认识理解有偏差,认为林下种养不如普通种养;同时还有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因此,为引导林农转变观念,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为林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2 搞好技术服务,提升林农技术水平
结合“351”绿色证书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基本技能,重点培训关于林下种养的实用技术,为林农从事该产业打好基础。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聘用天津林果所和外地的技术专家,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3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4.3.1银行信贷
借鉴银政合作项目的成功做法,可以将银政合作的扶持范围扩展到林下经济发展,对规模达到6670km2以上的,给与信贷支持。
4.3.2抵押贷款
以农户林权作抵押或5户联保方式申请贷款,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难题。
4.3.3整合资金
把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的实施、设施农业建设、苗木花卉等产业结合起来,整合资金,向林下经济产业倾斜,促进该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4.4采取示范带动,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
重点在增加项目、扩展规模,拓宽领域上做文章,形成一批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村户,从而带动了全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如:西龙虎峪镇是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乡镇,为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该镇走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逐渐形成了具有该镇特色、有影响力的林下经济产业。
参考文献
[1]潘伟华.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3):148-150.
[2]冯文照.祁县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国土绿化,2013(11):45.
[3]杨春霞,杨军.东平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5月20日
[4]廖小华.林下经济发展浅谈[J].中国林业,2011(16):34.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差异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但经济带上各省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尤其东西差距最为明显。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注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上海市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极低,低于1%;江苏、浙江与重庆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都在10%以下;剩余省市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维持在10%以上,其中以云南与贵州两省较为显著。上海、云南和贵州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之其他省市偏低;江西省和安徽省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高,在50%以上;其他省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略有下降。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上海、江苏及浙江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排名靠前,且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高达60%以上;西部地区贵州、云南第三产业比重也较高。中部地区湖北、武汉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且第二产业仍是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产生长江经济带企业绩效与产业竞争力现状原因分析
1.我国具体政策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在投资、金融和财税方面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同时东部率先进行改革开发,为东部地区引入外资、高新技术,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这也是加大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明显。从而也造成了我国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竞争力高于中西部地区。
2.要素价格的变化
受改革开放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得益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但随着沿海地区劳动要素价格的上涨,工业产业利润空间已面临瓶颈。而此时国家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得以改善,我国工业产业开始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3.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分布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大多为平原,交通设施较为完善且人口密集,有充足的劳动力,对我国我国发展同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有着很大的帮助;而长江中上游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且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环境条件相对恶劣,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匀,在某种程度上,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
4.交通等基础设施
我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基本适应型”;中部地区属于“随后-跟进型”;西部地区则处于滞后状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改善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差异的相关措施建议
1.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
由于受区位等条件制约,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多为三线或四线城市,经济水平较低,很难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不能产生有效的辐射作用。因此应注重加强扶植区域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的能级,增强集聚功能。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及特点,着力抓好重点区块、重大项目,加快自身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2.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粗放型特征明显,往往存在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且耗能大等等问题,使得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同时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使得地方与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产生过度的竞争,且加大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形,应在传统产业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产出效率和资源使用率,力争将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地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
3.充分利用符合地域的比较优势
各地区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参与到区域分工甚至国际分工以获取经济利益。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土地和劳动力。因此中上游地区应充分利用其土地这一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且依靠其劳动力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而长江下游地区则凭借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25(3):298-30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选编)[J].交通财会,2014,(10).
关键词: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市场也急需高素质的国际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做简要分析。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能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济资源,又称为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哈比森曾经在论述人力资源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资本以及资源都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的职能是积累生产资本、有效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以推动国家发展进程,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国民创造财富的根本基础”。随着对人力资源研究的深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通过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得到证实。通过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预测,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占到了49%,在发展中国家占到了31%[1]。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自然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等现实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但是人力资源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投资等方式,加以积累和改善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上。
二、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基数较大但是素质较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可以说人力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是我国基本的国情。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增长速度得到减缓,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8年的19.14%,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的根本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底我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3.08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其中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9.34亿(男性4.75亿人,女性4.58亿人)[2]。人口的大量增长给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形成了数量多但质量差的恶果。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大了资源利用的负担,造成了社会没有更多资金进行教育投资,完善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又不得不依靠劳动力数量优势来完成目标,从而在无形中又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便就形成了一种以数量替代质量的恶果,如图1所示。
图1人口扩张的恶性循环图
(2)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过度稀缺。人力资源质量不高,除了体现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以外,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如今人口劳动力总量尤为丰富的条件下却出现了某些行业劳动力的短缺,例如许多大城市包括北上广等地,近年来技工和熟练工的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导致很多企业不能招到合适的工人。这就出现了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最终就导致失业的发生。失业的产生并非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在于劳动者本身缺乏相应的技能。特别是当今是科技时代,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而劳动者的知识却并未更新,由此就出现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这将成为抑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甚至会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让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反而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3)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今,发达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产值以及人才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以及专业人才资源急剧上升,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尤其是信息产业人才,生物工程产业人才所占比重相对升高。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协调。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人才所占比重相对过高,而第二、三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资源在产业结构上的分配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人才资源的分配做出调整。
(4)人才资源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制定了一些地方保护政策,倾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人才大量涌入这些地区,最终导致人才的不合理布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源丰富,人口比例为全国的60%,但是却缺少人才资源。根据1995年全国对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的人才,东部所占比例为2.72%。中西部所占比例为1.89%,在西部地区的公务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39.4%,而在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平均为59.1%,在1978~1998这二十年间,西部地区的人才继续外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所占比重由15%下降到了11%左右[3],这就表现出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才分布的不合理。
(5)职工培训投人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职业培训投人方面的经费却严重不足。我国制定的职业培训指标在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仅仅排在第29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大部分都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款进行教育、培训,年人均基本都在10元以下[4]。大多数亏损的企业,已经没有经费来进行岗前和中期培训。
(6)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余年,据统计,到2000年时,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到40多万,但是其中学成回国的仅有13万,还有近30万人才留在了海外。也就是说留学生的回归率在20%左右。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回归率与滞留率为2:1时是最佳状态[5],然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可见我国人才资源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三、结论
通过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分析表明,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受到质量不高的影响,造成了总体水平偏低。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基数并没有使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提高,相反由于较低的素质使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仅仅算是人口资源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并非人力资源强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的缺乏与劳动力的过剩,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人口众多之所以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没有发展成为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孔伟.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3):3032.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1520,26.
[3] 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1317.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企业战略决策教授K.Andrens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抓住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简单、清晰、针对性强,常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的各个领域。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
二、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顺应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把握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
(一)优势分析
1、节能减排态度明确且坚定,再加上国家立法保障,使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变得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n-/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本的法制保障。2、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总量控制、市场准入等限制性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研发和转化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节能减排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卓越。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下降明显,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这些无疑将成为未来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为止,河南省已经完成了三批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通过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
(二)劣势分析
1、环保意识仍很淡薄。河南省人口众多且环保意识淡薄,使得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治理较为困难。再加上河南省正处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状况的每况日下。2、高碳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河南省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型的能源利用路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难以根本扭转,这无疑将长期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3、清洁能源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河南省煤炭、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绝对优势,比重达到89.9%左右。清洁能源相当匮乏,新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和发展还没有起步。这些将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机会分析
1、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清洁发展机制被引入了《京都议定书》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提供最好的契机。2、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得到鼓励和推进。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鼓励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进行的节能、环保等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中实行减税和免税的优惠政策等。3、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国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的形势逐渐转好4、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实施。人们对绿色产品选择倾向越来越明显,促使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原料选择上日益趋向于低碳。这些条件都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四)挑战分析
1、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气温升高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安全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的频发,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也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政府在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或措施,但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常常脱钩。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来约束和限制公民的行为。3、激烈的区域竞争正在展开。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河南省完成生产总值2309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生产总值排名却有所下降。可见,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激烈,河南省必须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凸显优势,赢得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三、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及无碳能源,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低碳及无碳能源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会减少碳排放,因此,对低碳及无碳能源的开发可以调整能源结构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
河南省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减轻碳排放压力。河南省发展林业和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碳汇造林和碳汇研究,加快培育二氧化碳吸收率高的树种和农作物品种,探索二氧化碳清除率高的造林模式和种植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稳定、效益明显的生态固碳系统。
(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
河南省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存在利用率低、碳回收技术落后以及替代能源使用较少的状况。因此,河南省能源技术近期的发展方向应是以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为主,加强碳回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为辅。
(四)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法规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前言
公路运输经济,主要是指:人或是物为了达到空间转移的目的,运用公路运输工具之后而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此类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整个公路运输的发展而言,极为重要。但在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中,依旧存在着些许突出问题,亟待人们的妥善解决。
一、公路运输经济现状分析
我国的公路运输在经济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之后,无论是车辆更新、站场布局还是路网建设中,均做到与时俱进。现今我国多条纵横公路网互相贯通,进一步实现的长距离,跨省市的全面连通,对于我国交通运输承受的巨大压力而言,无疑是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能力差的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1]。由于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各省市之间的距离得以大大缩短,空间资源得到了极为良好的优化配置,进而帮助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增强了市场间的交流,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但是在我国的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不可否认的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人们的妥善解决。
1.站场建设布局缺乏合理性
在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中,时常会出现此类问题,即众多规划建设完成的站场在使用不到其寿命极限时便被拆除,之后又再次重建,再次拆除。整体而言,在站场建设及布局工作中,仅将重点放置于城市规划考量之上,而对于站场运用的时间、稳固性及便捷性较为忽视,整体布局建设缺乏了必要的专业合理性。
2.客货发展不良,安全事故发生
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大极为突出的问题,即重客轻货,从而使得客运发展较为迅速发达化,而货运发展却较为落后,客货发展极不协调,对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而言较为不利,,是需着重关注的一大问题。
另外,在公路运输发展中,时常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也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得大量人力、物力耗损,且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极大,后果极其严重,需加强关注。
3.制约客运发展
虽然与货运相比,客运得到了较为迅速且良好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依旧在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交通行政部门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量,规定营运客车白天时的高速公路运行速度需保持在100公里/h范围内。而夜间的运行速度则应保持在80公里/h。在凌晨2:00~5:00客运需停止运行[2]。这些规定的落实实施使得公路运输行业与其它运输业相比,其竞争力受到了削弱,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
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科学应对策略
1.科学安排,加强保护
与其它运输业相比,公路运输的业务量虽然较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高效、灵活。公路运输的主要特点是高效,其管理水准的高低及模式应用优劣均能够充分表现出公路运输高效特点。在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的状况之下,管理现代化水准并非一个简单的指标,而是需作为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关键参考指标。因此,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机制的建立,需注意在确保常态化的状况下留有部分活动空间,对于新旧指标更替及科学调节而言极为有利。与此同时,还需注意加强对指标体系动态性的关注。
2.健全法规,健康发展
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为科学及技术革命,在由传统社会逐渐过渡至现代社会的活动中,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均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在此类变革活动中,公路运输现代化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也会受到来自这一系列变革的影响。在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需注意着重加强对社会、文化等背景的考量。在公路运输现代化规范文件中,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考量越发关注,充分体现出了和谐、全面发展的特点。因此,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和谐需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3.以人为本,统筹规划
无论是在站场、城市还是路网建设中,需注意做到充分论证及分析研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兼顾,实现长远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状况。高铁建设的广泛普及及运行使得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另外,在县、乡、村级公路领域,积极发展农村客运班线,从而帮助增强自身其竞争实力,并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由于现今国家对于节假日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十一、小长假、春运、寒暑假等期间,公路运输需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在平时其运输能力又出现过剩的状况。针对于此,相关教育运输管理部门需注意进一步加强对于运输能力的宏观全面调控,对运输班次采用严格规范审批方式,对于非法营运严肃打击,全面维护并确保整个公路运输市场的稳定化,进一步帮助促进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公路运输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随着其的迅速发展,公路广泛出现于城乡地域。公路运输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性可帮助将人或是物,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送至其它地域,进而帮助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其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一个极为显著的前导性作用。所以,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需积极发展公路运输,提升其管理水准,促进其相关经济,从而帮助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书珍.公路运输经济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J].经济视野, 2015(1):345.
[2]韦生松.公路运输经济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视野,2013 (18):345.
国家统计局于15日初步核算数据,2013年一季度GDP为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比2012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测。由此包括世界银行的很多研究机构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的预测, 全年的GDP预测增长数据甚至低于8%。
此外,最新公布其他经济数据没有缓解中国经济预期被下调的结果。五月份汇丰银行公布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2,低于四月份的50.4,甚至回落到近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15个月负增长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悲观预期。《华尔街见闻》评论这是“中国经济的黑色5月”。
有学者指出指出,中国式金融抑制是导致中国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2010年3月至今,我国的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在这期间的阶段性放松只发生在2012上半年。从去年下半年的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高利息,导致中国经济持续恶化。也由此说明,中国经济仍旧持续受到金融抑制的冲击。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由于金融抑制的市场现状。发展中国家金融系统的发展受到抑制是由于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的干预,而滞后的金融体系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两位教授认为,金融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利率价格反映出中国市场的金融抑制非常严重:非正规金融市场民间短期借贷的利率价格是20%-30%,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利率价格为14%-15%,金融衍生理财产品的利率价格位于5%-7%,此外,信托的利率价格为7%-10%。
就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财政政策是无法采取扩张政策的。此外,货币供应量M2已经突破100万亿的界限,货币若是继续大量投放是不明智的,所以货币扩张政策也无法实行。而且,过高的实际利率制约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与此同时,居民收入限制了居民消费,因为居民的消费与中国居民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没有显著增长的居民收入导致中国居民消费难有起色。在这样的显示情况下,我们只能期待股市的乐观的未来预期可带动经济增长。股市可带动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而若未来股市低迷,经济下滑会更加严重。
此外,解除金融抑制而努力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流动性陷阱是不存在的。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降低到最低的水平时,人们将会预期利率将会上升而债券价格则会下降,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而利率将不会再下降。发生流动性陷阱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而就中国经济现状而言,虽然货币发行量指标M2突破了100万亿,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规模,因为央行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进行了冻结处理,导致银行的储蓄中有20%的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还有不足于20%的资金运转于房地产市场之中。有学者直接表明,中国正处于十年以来货币政策最为紧要的使其。一方面,中国的100万亿的储蓄总额和3.5万亿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拥有大量的资金储备;但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就目前而言,稳定我国经济是金融有效改革的一个必要的宗旨,中国需要解除金融抑制。有学者提出要取消信贷规模。笔者认为这一政策近期内无法实现,但是扩大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是可行的。在全部的金融体系中,占85%以上的是商业银行,占50%以上的是四大银行,金融市场严重不协调(田东山,2011)。这说明,在中国间接融资市场占绝对优势。并且,考虑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政府主导的特性决定了非正规金融在经济中无法逾越的地位。非正规金融的成本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可发展环境,且难以压制(吕奕飞,2013)。以长期的角度分析,可以预期中国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的金融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共同支持。因此,政府应该鼓励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扩大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发挥其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罗纳・T・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M],卢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邵伏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3]. 李朝民 《市场利率及其风险控制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飞翔 《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研究》[D],CNKI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5]. 田东山 《经济转型期:民族贫困地区金融信贷投放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统计研究》,2011(10)
[6]. 吕奕飞 《金融抑制、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剖析》[J],《行业时代》,2013(9)
[7]. 滕泰 《普遍下调中国经济预期?》[J],《英才》,2013
关键词:采掘区队 经济管理 激励制度 财务公开
1.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生命的保障,也是经济的保障
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接连不断,很多煤矿工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同时,对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势在必行。在孔庄煤矿,安全是与区队的效益挂钩的,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区队本应得的安全奖也就得不到,每个职工的安全账户也不能返回,这将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该矿重点抓四项工作,以此提高安全管理。
1.1加强职工培训
实行职工培训全面管理,建立培训档案,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岗位标准加强实质性强的培训,如对安全意识不强的“三违”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对操作技能不高的新工人加强技能和实际操作培训;对技术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等,增强培训效果。
1.2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工作。首先,抓好区队工作地点所处的地质条件。其次,确立合理的技术方法。在地质构造或含水层或岩浆岩侵蚀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编好准确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确保安全与效益。
1.3坚持反三违活动
加强对“三违”人员的处罚,以事故案例和谈心帮教为基础,让“三违”人员明白违章作业对己对他对企业的危害性。职工能自觉落实安全措施,规范个人操作行为,养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好习惯。
1.4加强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交接班应做到:
十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指示、交操作情况、交质量、交记录资料、交仪器设备、交工具、交存在问题、交措施;
五不交:操作不稳不交、记录不全不交、难整改的问题未整改不交、文明生产不好不交、工具不全不交;
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
两交接:现场交接、实物交接。
2.合理安排各工序,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
采掘区队的生产组织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在空间上、时间上衔接平衡,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协调安全的生产系统。工序安排的合理,生产效率提高了,就能更好的完成矿下达的任务,否则,矿就会扣除一部分绩效工资,对区队而言,在经济上就是一部分损失,该拿的而拿不到。因此,合理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工序尤为重要。
2.1生产过程必须有连续性、比例性
连续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各工序时间上紧密衔接,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间断。保持和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对提高工时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都有积极意义。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人力、设备能力方面保持一定的比例,使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能相互协调。
2.2科学组织采掘生产,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孔庄煤矿的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倾角大,断层多,埋藏深等地质条件都是编写作业规程所必须考虑的。技术人员在编制规程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循环要素、作业形式,高效的安排循环工序、劳动组织,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3.加强物质与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采掘区队生产周而复始、连续的进行,就必须不断补充保证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合理的选用设备,有效使用、及时维修,从而达到提高劳动功效、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1物质定额管理
正确的确定物质定额消耗,找出合理消耗部分和不合理消耗部分,可以尽可能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物质消耗。虽然区队的物质供应是矿上提供,和本队经济并无直接关系,可是矿上能在材料上节约支出,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国家节约资源,从小方面来讲,矿上成本降低,下属单位所得的利益就会增加。
3.2设备管理
采掘区队的生产环节有很多设备,任何一个环节的设备出现了故障,都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设备管理,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区队高产、稳产的基本保证。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采掘设备日趋大型化、自动化,设备的数量和投资,动力、油脂和配件的消耗等不断地增加,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入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等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不断的提高,同时劳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设备技术状况的影响。因此,加强设备管理是改善煤矿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区队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
4.落实激励与处罚制度,增强区队经济效益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采掘区队的职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并不能单纯的靠激励制度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相应的处罚制度就显得有必要了。只有奖罚结合,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预期完成区队的生产任务,最大化的提高区队的经济效益。
4.1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和负激励,发放奖金、津贴、福利等是正激励。罚款等为负激励。美国管理学家皮特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采掘区队在制定激励制度时,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2领导的行为决定激励制度的成败
采掘区队管理人员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区队长、跟班队长要做到公正无私,任人惟贤;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沟通,特别在工作现场中,对职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区队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强区队的凝聚力。
4.3做好常激励少处罚
激励制度对大多数职工都能起作用,但总有个别职工不以为然,所以要设立相应的处罚制度。对于不请假无故缺勤的职工、班前会胡闹的职工、不听从分配的职工、早升井的职工等,可根据相应的情况,给予罚款、写检查,甚至是停班学习等处罚,但不宜过多。
5.坚持财务公开制度,避免经济纠纷
区队的经济效益好与坏,最直接的就体现在区队干部职工的工资上。经济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资金的分配可以说是全体干部职工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究竟分配制度公平与否,口说无凭,只有把区队的财务公开,让大家看得到每分钱的用途,才能避免经济上的纠纷。
5.1财务公开制度的意义
可以有效杜绝,促进廉政建设。财务公开,各项收支处于全透明状态,如有违规使用、分配不合理现象,职工监督的作用就会显现,广大领导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廉洁自律和奉公意识也将得到增强。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后,职工也成了当家理财的主人,其结果将是干群合力,民心归一,各项文明建设将健康有序发展。
5.2财务公开制度的具体做法
成立经济分配监督小组。由区队全体职工推选产生,以3人~5人为宜,负责审定财务公开的内容是否合理、合法、切合实际,并收集和反映职工对财务开支的意见和建议。
5.3财务公开的形式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它在不足3%的国土面积上实现了全国近四成的生产总值,彰显了其重要的经济地位。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作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被再一次强调,提出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发展机制创新的需要,是合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配置的需要,是构建环渤海和新型首都经济圈的需要,是现阶段十分重大的国家性经济战略。(文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增长;现状
京津冀区域位处东北亚和亚太经贸圈的核心区域,囊括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北方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心,在我国经济拓展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北京,作为京津冀发展中的的中心城市,是集合了教育、文化、政治以及国家的交流中心,与此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条款发展方向的决策中心。在地里位置上东南方和天津相接,其余部分为河北省所环绕。一共有14 个市辖区以及两个县,北京市共有 317个县乡镇级区,总面积达16410.54平方公里。
天津,是我国的第三大城市,是我国直辖市。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我国近代工业起源于天津,东与渤海相邻,北与燕山北京相接,与北京相距120公里,天津市的总面积为 11917.3 平方公里,拥有153公里长的海岸线,陆线边界长达1137.48公里。
河北省的地辖面积面积达18.88万平方公里。下辖的地级市共有11个,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目前,河北省正致力于联合进行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一系列交通设施投资和建设,联合开展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设立了系列环境保护和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积极拓展河北省的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
1 城市发展情况
北京的教育工作是全国发展最好的地区,截至 2012 年 8 月,北京市现共有 89 所普通高等院校,它是全国高等学府的聚集地,聚集了国内数量最多的著名院校。 天津的教育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1417 所。其中,普通高校 55 所,普通高中202所,初中317所,小学 843 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 970058人。河北区域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也在逐步完善,到 2012年,河北省具有本科在校学生622629人,具有专科在校学生546167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表1)
1.2 城市建设发展情况
数年间,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2年,北京现有建成区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为2069万人;天津现有建成区面积为72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007 年的1115万人增长到 2012 年的1413万人;河北地区现有建成区面积从2007 年的1738.9扩大到 2012 年的,到2012年常住人口已达到7288 万人。从上表中各地区差异可以看出,天津市的户籍人口密度最高,达到2782人每平方公里。
2 经济增长情况
2.1人均生产总值情况
京津冀发展的 5年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北京、天津和河北区域增速基本上都达到了两位数百分比以上的速度,北京地区从 2008 年的64491元上升到 2012 年的87475元,天津地区的生产总值5年来近乎翻倍,河北地区 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 2008 年增加了13598元,京津冀区域总体的生产总值所占全国比重也是逐年升高,仅次于长三角区域,与珠三角地区基本上持平并且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情况
在进出口总额方面,从2000年到2010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由776847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7447913万美元,增长为原来的10倍,天津地区从2000年的1369289万美元增加为2012年的 7743452万美元,河北地区每年都保持不同比例的增加,到2012年增长为177518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从2000年到 2012 年逐年增加,增长比率基本呈平稳增加态势。
【参考文献】
[1]陈冬.京津冀城市进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