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服务贸易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6-12 09:11: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服务贸易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服务贸易重要性

篇1

《经济》: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服务贸易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周柳军:目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达到80%左右,服务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为20%。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全球价值链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全球价值链中服务贸易对外贸增值的贡献显著。由于大多数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服务,服务部门贡献了全球出口增值部分的近一半。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增加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发展服务贸易,能够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和服务含量,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方式。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发展服务贸易,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引进新的商业模式、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加剧国内服务市场竞争,带动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服务业对外开放将推动服务领域管理体制改革,从而促进服务业发展。此外,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外部市场,在高端服务业中形成规模经济,加速高端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提升国际分工地位。虽然我国已经是货物贸易大国,但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中低端,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环节。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弥补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侵蚀。发展研发服务、专业服务等高附加值生产,有利于延伸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条,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经济》:有人认为“我国是货物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小国”,您对此持何观点?

周柳军: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866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货物出口总额20489.3亿美元,占全球货物出口总额的11.2%,居世界第一位。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货物贸易大国。从服务贸易看,201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4706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2.3%,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5.6%,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服务出口总额1905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出口总额的4.4%,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0.8%,占比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从总量看,中国服务贸易额已经居全球第三位,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同时应该看到,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足。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12年服务贸易逆差达897亿美元,旅游、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领域均呈现较大逆差。传统服务中的运输和旅游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58.8%,比上一年增加2.2个百分点,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占比明显偏低。因此,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贸易大国和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济》:在您看来,要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周柳军:商务部服贸司成立以来,围绕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管理机制、出台服务贸易政策措施、搭建服务贸易促进平台、推动重点行业服务出口做了大量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了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进出口总额由2006年的1917亿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4706亿美元,年均增长16.1%,全球排名由第八位跃居至第三位。但是,由于长期存在“重制造、轻服务”的传统观念,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重要性的战略认识仍显不足,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依然不足。

要切实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一是确立中国服务贸易的战略地位,并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要切实提高对服务贸易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使服务贸易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大就业、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将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选择。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就业“容纳器”作用,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服务消费热点。通过扩大服务业来推进工业化,利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通过发展服务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三是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根据我国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有序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以此促进国内改革发展和经济转型。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与有关国家开展双向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四是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促进体系。要加快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逐步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财税金融支持体系、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协同推进体系,搭建公共平台、贸易促进和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经济》:企业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周柳军: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2008-2012年,我国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由46.9亿美元增长至336.4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60%,占全球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7.7%增长至2012年的27.7%,跃升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2013年1月-8月,我国离岸外包执行额2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6.4%。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快速成长的转型期,服务外包产业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在发展服务外包过程中,企业需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增强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附加值。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技术、集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仍然欠缺,市场定价权不强,项目利润率不高。外包产业年人均营业收入一直徘徊在2万美元左右,印度为4万-5万美元,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等美国企业则高达15万-20万美元。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应成为企业扩大利润空间,稳步提高附加值的战略重点。

重视中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提升管理水平。我国有丰富经验的中高端人才积累不足,正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企业应重视引进和培育能够管理大型技术团队(例如2000人以上)的专业人才,金融、医药研发、工程设计等行业领军人才以及熟悉国际商业规则和业务发展趋势的市场营销人才,全面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境外营销渠道开拓,深入拓展国际市场。印度在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60多个交付中心,仅在美国就有近2万人的营销及技术支援团队。而我国境外交付中心不到30家,现场技术团队不到2000人,尚未形成完善的营销及交付网络。企业应尽快建立全球营销及交付网络,追随客户,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现场支援服务,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和数据信息安全的保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日益赢得国际赞誉,但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法律体系仍未健全。企业应积极申请国际资质认证、完善内部信息安全制度、加强数据隐私保护,逐步打消发包企业的疑虑,争取签订金额大的长期合同,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经济》:《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将给两岸的服务贸易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周柳军:2012年,大陆对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8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达1690亿美元,与货物贸易相比,两岸服务贸易空间巨大。今年6月21日,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上海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及其附件。《协议》的签署,将给两岸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减少了双方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了双方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协议》的开放举措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权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权限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等等,这些都为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二是继续扩展了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协议》开放水平高、涵盖范围比较广,双方开放承诺条数有144条,涉及100多个服务行业,其中,大陆开放的80条,其承诺水平都在加入WTO承诺的水平之上。三是增进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大陆在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和相关的工程服务、分销服务、环境服务、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和旅游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台开放范围,台湾也在诸多领域放宽对大陆服务贸易限制。《协议》的签署,是落实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里程碑,对推动两岸服务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将给两岸服务贸易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服务贸易统计是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工作,在此方面,商务部服贸司做了哪些工作?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我省近邻的上海和江苏,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已经取得先机,积极开展了作为当前国际服务贸易中热点或重点的服务外包工作。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开放大省的浙江,必须提高认识,采取积极的举措,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切实加快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我省发展服务贸易

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服务贸易是现代产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产业转移,给我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已经形成共识,为扩大服务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全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预计由2005年的158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并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工作,商务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并于2006年底在杭州召开了首次全国服务贸易大会,这些都为我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我省发展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浙江作为全国对外开放大省,在制造业快速提升的同时,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依托于自然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所形成的国际旅游业享誉海内外,依托于商品市场建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所形成的现代物流、运输,以及其他生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日益增加,特别是我省货物进出口增速连续居沿海主要省市前列,从而带动了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宁波、舟山以海港为中心的国际物流与运输产业,以及杭州以空港、区港联动为中心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三是“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必将为我省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必将进一步提高。通讯、邮电、金融、分销、教育、音像、文艺等领域对外开放已逐渐展开,外资银行在浙江的分支机构日益增多,国际著名的流通企业在浙江设立的超市、百货商店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近几年在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WTO成员也对我国逐步开放了服务市场,从而为我国和我省服务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

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

发展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我省国际服务贸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货物贸易。“十五”期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由8亿美元提高到61.7亿美元,五年累计152.8亿美元,年均增长50.9%,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国际服务贸易又取得新进展,总额达到75亿美元,增长21.61%。预计2007年我省服务贸易总额有望达到85亿美元,增长13%以上,服务出口60亿美元,增长15%以上。与此同时,我省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值也由2000年的2.8%上升到2006年的5.4%;服务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由2000年的1.1%上升到2006年的3.8%;服务贸易额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上升到2006年的10.5%。但总的来说,目前我省的服务业仍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贸易有待拓展。具体还存在以下不足:

从全国来看,我省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落后,服务贸易总量低于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我省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出口的比例为1∶19,低于全国1∶9的水平。在总量上,我省服务贸易仅为全国的4%左右,低于货物贸易占全国7.9%的比重;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最快的上海相比,浙江也仅相当于其19%。

在服务贸易工作方面,我省也滞后于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市开始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成立了上海市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导小组,上海市外经贸委专门成立了服务贸易处,重点推进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工作。近年来,上海市外经贸委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推进物流、金融、信息、文化等领域服务贸易发展工作,并分行业认定了一批服务贸易重点出口企业和服务品牌,形成了一批以张江科技园为代表的服务贸易特色区。同时上海还抓住商务部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契机,重点开展了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了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江苏省也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近几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把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摆上了重要的位置,省领导亲自出席“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座谈会”和“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会议”。明确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工作由江苏省外经贸厅牵头负责,并于1998年在江苏省外经贸厅设立了服务贸易处。同时江苏还制订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目标和政策举措,并首次认定了6个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5个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确定了50家服务外包重点企业,从而有力地推动全省服务外包和其他服务贸易工作的展开。

广东省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CEPA”的实施,服务业开始由香港转入广东,为广东省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粤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有些已形成了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制造业“前店后厂”式的服务业“前台后台”模式。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广东的服务贸易会很快超过江苏、上海的发展势头。

相对而言,浙江服务贸易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和研究阶段。省外经贸厅在2000年机构改革时曾设立了科技与服务贸易处,但在运行一年多后被撤并。后来在制订“十一五”外经贸发展规划时,省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并从2006年开始,省外经贸厅开展了服务贸易基础性工作,探索建立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基本摸清了我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但与上海、江苏等兄弟省市相比,我省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工作力度亟需加强。

加快发展浙江国际服务

贸易的几点建议

面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该顺应全球服务业加快转移的趋势,抢抓机遇,提高浙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把发展服务贸易摆上重要位置。如果说新世纪前7年,浙江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浙江外贸以货物贸易为主,那么,在当前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浙江的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必然选择。浙江作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先进省份,拥有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区位优势、体制优势和机制优势。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认识到国际服务贸易在提升经济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切实把发展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应“抓货物贸易一样抓服务贸易”,加快推进服务贸易的相关工作,尽快缩短与上海、江苏的差距。

2.明确职能分工,加快构建浙江服务贸易管理促进体制。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从国内外发展服务贸易的一些成功经验看,当务之急是必须构建一个务实、系统、高效的发展服务贸易促进体制,明确服务贸易的职能分工,落实组织机构。建议省政府成立“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全省服务贸易发展促进规划和指导意见,确定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总体目标。同时,省里还应明确服务贸易管理和发展的归口部门,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全省服务贸易的发展。

3.抓紧制定并实施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借鉴上海、江苏的成功经验,我省应加快研究制定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五年计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行业、重点贸易形式和政策取向。建议以杭州、宁波、舟山、义乌为首批省级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区,以服务外包、港口服务、国际物流和国际运输辅助服务等为重点行业,突出杭州在IT信息服务外包、宁波在港口与物流服务、舟山在国际运输辅助服务、义乌在现代国际物流方面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全省20家重点服务贸易企业,推动我省服务贸易发展。

4.尽快建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政策体系。立足浙江实际,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适合我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所需的(转下页)(接上页)促进手段和政策措施。加大对发展我省国际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建议设立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出国参加国际服务贸易展览、境外推荐、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国际认证等活动,搭建国际服务贸易促进平台,设立我省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基地。支持我省服务贸易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国际服务贸易的有效主体,在服务贸易重点地区扶持一批浙江省重点服务贸易出口企业,树立浙江服务出口企业的良好形象。

篇3

首先,成员范围远未符合启动动机。尽管美国早在宣布参与TPP时就明确表示,美国需要改变在亚太经济中参与度日益下滑的趋势。亚太地区有175个优惠贸易安排,还有20个即将完成,有50多个还在商谈;而美国只有14个FTA,其中位于亚太的只有9个。美国产品95%的消费者位于美国境外,通过拓展亚太市场能够为美国企业创造就业机会,赢得发展空间。然而,现有的TPP谈判国并未按照与美国贸易重要性或潜力重要性择优选取,谈判方的国别范围与美国最初所称严重不符,已经引起美国民众的质疑。更为明显的是,在亚太地区41亿的总人口中,中印两国合计占到50%以上,但TPP谈判却并未将两国纳入进来,因而即便谈判顺利完成也难以满足美国的初始目标。

其次,流程创新拖延谈判整体进度。美国政府在谈判初期就获得了国会的支持,流程前置虽然减少了谈判完成后再去游说国会的麻烦,却把更多的压力转移至谈判阶段。由于参议员为各州代表,众议员为按照人口分布的代表,各州优势产业和需求差异悬殊,且议员还受其所属党派的影响,谈判中利益点的把握相当困难,国会的不同意见必然在谈判中起到更多影响。早在启动谈判前,美国贸易代表就把处理TPP与已有FTA的关系、如何使得越南等国满足TPP目标的高标准,以及如何处理无保留的开放与现实美国国内产业保护间的关系等三大挑战向国会进行报告。另一新的特点在于,美国在TPP谈判中增加了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听取意见,表现更为亲民,不过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对于谈判整体进程会造成更多拖累。

第三,动机互异影响谈判成果质量。美国认为,TPP的形成将有助于增加产品出口,但在零和博弈中,作为国际贸易的买方,表现可能就难有那么积极了。谈判参与方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兴趣点各异。例如,新加坡和新西兰的服务业相对发达,文莱、智利、秘鲁的资源产业占比较大,越南、新西兰、马来西亚注重农产品的出口,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则相对较为全面。各国希望通过TPP的签署获得经济的增长,除全面取消关税外,还涉及在安全标准、竞争政策、技术贸易壁垒、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绿色增长和劳工保护等诸多领域的协调,需要各国对现有的国内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修订。即便这些谈判方的政府愿意推进,也势必遭到受影响的国内企业、行业组织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强烈反对。

篇4

1.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阴霾下,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国际生产网络遭到冲击,贸易融资形势恶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这一切都实质性地削弱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我国的GDP增长是靠外贸出口带动实现的。中国对它国或地区震荡的反应敏感,对外依赖程度的较高,目前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的地方贸易保护政策也愈演愈烈:今年1-4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38起,同比上升26.7%,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

2.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等高级化知识经济贸易结构发展方兴未艾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贸易,全球知识服务型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其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知识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知识经济贸易必然对国际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快速推进,全球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更具有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且极具活力的经济形态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型经济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创意等软件产品成为重要的产品形式,知识消费成为社会的主导消费;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创新是知识型经济的灵魂。

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影响。知识型经济贸易中,无形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知识是当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直接资源,金融危机下需要走出一种新型的贸易发展路线来保增长因此,以知识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不断发展,日趋专业化、规模化,进而跨越国界走向世界市场,最终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知识型的经济贸易时代,国际贸易方式将从传统方式逐步向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贸易方式转变,大大减少了一些沟通和交流的阻碍环节。网络贸易是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金融危机下,知识型经济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和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它的交易磋商、签约、货款交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通过网络进行的知识型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给金融危机下的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如何通过知识经济型贸易来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知识型经济贸易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全面认识这种压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外贸中的作用,争取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知识型经济贸易是建立在我国工业经济的基础上,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整体份工业水平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步骤有站绿的发展知识型经济贸易,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奠定基础,走出当前经济低迷的局势。

2.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产品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才能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及其附加值,推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产品,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

3.通过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性经济贸易时代,网络贸易将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通过一下途径大力发展网络贸易:

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的认识,引导网络贸易的发展。

是加快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使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

篇5

关键词:服务贸易自由化;应对策略

随着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世界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这意味着国际服务贸易将成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产业,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也使得服务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各国都将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不例外。为了促进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我们必须认清现状,制定符合时宜的应对策略。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成因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在服务贸易重要性显现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出的,是贸易自由化在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正式确定了服务贸易走向自由化的多边原则和规则框架,其目的是通过解除服务贸易壁垒,而使服务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促使了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形成。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进步,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产业,从而强烈要求实行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化,促进发达国家的服务出口。

2 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直接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贸易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自由化共同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迅速。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催化剂。

3 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自由化。一方面,国际服务贸易是伴随着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许多服务贸易的进行至今依附于货物贸易。而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必然会对服务贸易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投资的兴起既促进了原有服务贸易项目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拓展了服务贸易的领域,这种发展使得服务贸易自由化显得更加迫切了。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快的发展,贸易规模和贸易领域不断扩大。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5年的0.62%上升到了2008年的3.8%。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51.9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近60倍。从服务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序来看,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排位逐年上升,从1994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五位。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表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顺应国际服务业发展趋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然而,尽管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在贸易结构上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以旅游、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在金融、保险和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的服务业上,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能力很弱,远不及发达国家。其次是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制约服务贸易的发展。再者是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缺乏,这会严重影响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的提高。中国严重紧缺这一类专业人才。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必须要引起重视,这对于中国在新世纪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国应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策略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1 积极鼓励和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第三产业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由于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差、底子比较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同世界服务贸易大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识,全面掌握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相关的政策研究,大力支持和发展中国的第三产业。

2 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在发展服务业时,我们需要了解中国服务行业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一个人口和资源大国,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还比较薄弱而又关乎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提高的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只有二者兼顾,中国才能尽快实现服务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的优化。

篇6

[关键词] 贸易战略调整 服务贸易 竞争优势

一、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瓶颈和贸易战略调整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产品竞争力不强、倾销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使得出口贸易面临严峻挑战(顾卫平,邓雅勤,2007)。中国通过出口初级产品和发展加工制造业获得了贸易大国地位 ,但要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中国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培育竞争优势则是必由之路。

但是,国内学者多是从如何培育加工贸易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培育贸易竞争优势的,裴长洪和彭磊(2006)认为要充分利用加工贸易方式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促进加工贸易的“落地生根”、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很少有学者从服务贸易的视角研究贸易战略的调整。

二、发展服务贸易与贸易战略调整的关系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对促进一国国内服务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有着重大作用(江小涓等,2001)。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材料显示:1980年~1998年,全世界农业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7%和25%下降到5%和20%,而服务业却从56%上升到61%。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升到7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可见,越是发达的国家,它的服务贸易规模就越大,水平也越高,经济的发展程度是与服务贸易的水平相联系的(刘庆林,2004)。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转变贸易结构不合理现状的突破口。

除此以外,服务贸易还有以下的特点使它和贸易战略调整息息相关:首先,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具有替代性,不仅能减少全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对企业、对一国贸易增长方式也是有利的;其次,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进口服务贸易,能为经济运行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服务供给和支持,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从而促进货物贸易及整个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004年,中国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虽然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但服务贸易额仅有1928.3亿,只占货物贸易总额约11%,这个比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发展缓慢,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并不合理,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仍然很低。

最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方面仍有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容易产生责任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等问题。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

总之,中国服务贸易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已经凸显,如果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使服务贸易止步不前,更会拖延贸易战略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反的,如果服务贸易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那么贸易战略结构调整的步伐就能够加快。

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转变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虽然,至今为止,服务业还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服务业的比重势必逐步上升,并且将成为推动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柱,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制定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在两个方面扩大服务贸易。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以有效地规范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中国的贸易活动。中国目前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还很落后,服务业中许多部门都无专项法规。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暂时相对薄弱的服务行业在给予保护的同时,应对本国服务业提供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

再次,加快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要想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附加值。

最后,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在管理服务企业时,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尽量实现人力资本、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裴长洪 彭 磊: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J].财贸经济,2006(4)

[2]顾卫平 邓雅勤: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理论反思[J].上海经济研究,2007(4)

篇7

关键词: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指数;RCA指数

一、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往来的现状

中国与新加坡自1990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始,伴随着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红利的不断释放,我国与新加坡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表现在贸易方面,我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数额不断增加,直到2014年中国成为了新加坡第一贸易伙伴国,在进出口方面都成为了第一。

根据表1,由图可以看出在2014年中国与新加坡贸易进出口额分变为5624770万美元、6522000万美元,在进口和出口方面分别占新加坡2014年进出口总额的12.12%、12.56%位于新加坡主要贸易伙伴国第一位,中国分别在进口和出口方面超越了新加坡传统的贸易伙伴大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可见中国对于新加坡的贸易重要性。

通过表2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与新加坡的净出口贸易量自2008-2014年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唯一出现下滑的年份为2009年,原因是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国和新加坡之间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负面影响。但是纵观整体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和新加坡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但是频繁的贸易往来必定预示着俩国商品的直接的比较优势在发生着改变,给未来俩国贸易添加了一丝不确定性,中国如何在以后的贸易中掌握先发优势,接下来我通过贸易结合度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来简要说明当前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二、中国与新加坡贸易互补性分析

贸易互补性是指贸易互补程度和贸易的紧密程度,用来衡量俩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否频繁,在本文中我将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的计算公式如下:TCDab=(Xab/ Xa)/(Mb/ Mw)其中,T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贸易结合度,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出口总额;Mb表示b国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结合度从2008年-2013年,TCD指数均大于1,可见新加坡和中国俩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非常的紧密。有了TI指数作为铺垫,证明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贸易紧密联系性,接着本文采用RCA(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将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产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来进一步阐明新加坡和中进出口贸易之间的比较优势。

通过表4可知:

第一,从初级产品来看,在“食物类、饮料/烟草类、矿物燃料类”这三大类中国和新加坡之间比较优势存在差异。在“食物类”和“烟草类”中国更加具有比较优势。在食物类RCA(中国)平均在05,反观RCA(新加坡)在02+左右,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在“矿物燃料类”新加坡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

第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按原料分类制成品、杂项制成品”中国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反观新加坡方面,在这俩大类上面,新加坡的竞争优势都比较低。中国方面的劳动力优势一直是一个很强势的资源禀赋,虽然截止到2016年中国劳动力优势逐年下降,但和新加坡相比还是有绝对的优势。

第三,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化学制品及有关产品、机械设备”俩国也出现俩类分化,在化学制品及有关产品大类上面中国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在机械设备上面中国和新加坡,平分秋色。但结合上面新加坡对中国的进出口产品上面,机械设备类还是重点净出口商品。

三、结论与相关建议

截止到2014年末,中国随着经济、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反应在对外贸易方面,就是结构不断的优化,从早期中国和新加坡的双方贸易中,中国占优势的还是在初级产品大类,到目前已经开始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上转变,整体上是让人欣喜的,但是也要认识到。如在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双边贸易中,中国主要从新加坡进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对新加坡出口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所以,两国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属于垂直型的产业内分工,中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环节。所以贸易强国战略,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首要坚持策略。在之后的双方贸易中,加大力度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正确在之后更对的产业中逐步上升到较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中。(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凤娇.中国-新加坡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

篇8

[关键词]TPP;服务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一、TPP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激励中国服务贸易逐步走向成熟

TPP对跨境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电信、电子商务和政府采购做了详细的规定。关于服务贸易,TPP虽然继承了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但是将“正面清单”改为“负面清单”,以“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核心创造出了第三代贸易规范。金融方面,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保险方面,要求国营保险企业竞争中立.基础电信方面,涉及跨境数据自由流动;邮政方面,涉及邮政保险和快递等。这些方面的规定对中国服务贸易来说都是比较敏感的。

即便是中国没有加入TPP,这对中国的服务贸易也是会产生很大压力。中国在这样的压力和挑战下,必然会对服务贸易结构和政策作出调整以适应TPP带来的新环境。长此以往下去,中国的服务贸易会在TPP形成的新的服务贸易背景下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合理的贸易结构和国际化的政策,从而促使中国服务贸易一步步走向成熟。

(二)加速中国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所谓服务产业升级是指服务内容升级和服务结构升级两个方面。服务内容升级是指使计算机服务业、软件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业、租赁业、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居民服务业、体育业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服务结构升级是指将新兴服务业的比重提高,替代传统服务业。

TPP的建立和发展会使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的竞争力下降,为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必须快速实现服务业升级。因此,TPP的出现虽然给中国服务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也是促进中国服务产业快速升级的推动力,促使中国服务业不得不快速发展的动力。

(三)扩大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

目前,中国的内部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瓶颈期,必须深化改革开放,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是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重要比重。但是一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产业比较薄弱。生产业水平较低,不能构成产业结构升级强有力的支撑;生活业效率低,供给不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差距很大;国际竞争力比较差,缺少大企业和知名企业的支持,很难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美国主掌的TPP协议建立了更高的国际贸易新规则,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各成员国贸易自由化,那么在TPP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贸易转移,这样的贸易转移效应对非成员国是不利的,尤其是中国,中国与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量会大大的减少,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建设,着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扩大与各国的相互投资,平衡服务贸易量。中国顺应TPP新环境,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会促使中国经济开放成度加大,从而扩大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

(四)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国际化进程

中国服务贸易在顺应TPP背景下形成的新的服务贸易环境过程中,除了需要调整服务贸易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个完善的政策。

中国传统的国际贸易政策一直存在很多的弊端。中国的教育、保险、电信和金融存在明显的垄断性,一些法律法规比较抽象,很难付诸于实践。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门在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缺乏灵活,在管理方面比较僵硬。中国不健全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导致了中国服务贸易效率较差,服务水平较低。因此,TPP的建立对于中国来说正是一个好的契机去正视自身的服务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缺点和不足,完善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加适应TPP背景下发展服务贸易的新形势。中国服务贸易要想顺应TPP背景得以良好的发展,其政策必然要不断向国际化靠拢。

(五)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TPP的产生对于中国来说是有激励作用的,中国为顺应TPP新环境,不得不调整服务贸易结构和政策,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平衡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从而推进中国服务贸易走向成熟化,促使中国服务产业快速升级,加快扩大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促进中国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化。

就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发展来看,TPP的建立只是中国服务贸易走向成熟化的垫脚石,中国服务贸易要想长期发展必然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因此,TPP会为中国服务贸易今后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TPP对中国服务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削弱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截止到2016年2月4日,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了TPP协议。其经济规模占全球总量的40%,TPP的要求多且苛刻,中国目前无法加入。

美国加入TPP,重返亚太,主掌TPP规则有一部分目的是想要抑制中国的发展,而TPP协议的很多规定,包括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跨国公司、跨境服务等规定都会抑制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可能会失去在美国、日本等国的部分重要出口市场,也会造成TPP其他成员国贸易转移。这样,中国非但不能良好的发展服务贸易,原有的服务贸易市场可能也会失去。作为非成员国,中国很难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为本国争取利益,这可能会阻碍中国话语权在国际中地位的提升,使中国在国际中的角色重要性下降,削弱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影响中国FTA战略布局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商议建设自由贸易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多边和双边贸易合作。以后,自由贸易协定内容不断加深,自由贸易区蓝图日益扩大。现在,中国正在建19个贸易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达到14个。中国还将继续建立健全FTA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以期快速推进FTA战略布局。

TPP规则使各成员国会改变自身的服务贸易政策,提高出口服务质量,以达到谈判的高标准,使国际竞争力上升。同时,这些国家在和非成员国进行服务贸易时,必然也会期望对方的服务贸易高质量。那么,中国在和这些国家进行谈判的时候,谈判的条件肯定会更加严格。但是,TPP协议中很多议题,中国目前很难达到,也是中国需要改进的,比如关于知识产权、透明度、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问题,中国很难顺应TPP协议,这就可能会使中国很难与这些国家顺利达成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这不仅阻碍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是阻碍了中国整个的FTA战略布局的进行。

(三)打乱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规划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规模,健全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体系,促进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生产业专业化,提高生活业品质,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和体制,加快推动服务业快速优质发展。

TPP协议约束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规划。日本加入TPP之前,中国服务贸易在东亚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东亚整体的服务贸易发展前景乐观。日本加入TPP后,美国开始深入东亚区域的合作,东亚的服务贸易关系发生了改变,而这些改变有利于美国,但是对于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是不利的。这就使中国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关系的空间上受到了约束,地位也可能会削弱,美国重新平衡了东亚贸易关系使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东亚的发展受到了难以抗拒的牵制。而中国与东亚的服务贸易比重已经很大,再加上中国与TPP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要受到制约,中国想要实现“十三五”规划必定要面临更多的困难。

(四)加剧中国服务贸易逆差

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是中国服务贸易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中国一直努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服务贸易质量、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以期减小并且消除服务贸易逆差。然而TPP协议的签订,成员国之间服务贸易往来密切,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能省则省,中国与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额度会显著下降,中国来不及开发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短期内会造成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中国所采取的解决措施不能即时生效,需要一定时间,中国不能及时调整服务贸易进一步逆差的情况,会对中国整体贸易甚至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影响中国自贸区的建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