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11: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据调查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被告为一家生产轮胎的企业,原告为被告加工配件,双方口头协商确定加工费,原告将加工物送至被告仓库后,由被告的质检员、保管员出具入库单,每月底被告依据自己的记帐情况告知原告其应付加工费的数额,原告据此开出增值税发票交给被告,被告将发票挂帐,后分期给付加工费。在1998年12月至2000年8月双方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原告称共向被告开出12张发票,金额为59万元,被告付款49万元,尚欠10万元。原告在索款未果的情况下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剩余加工费,并提供了增值税发票的记帐联和被告付款后原告向其开出收据的记帐联。
分析:
本案从双方交易习惯看,只要被告收到原告的增值税发票,就意味着被告应付给原告发票上所记载数额的款项,被告对这一点也予认可,但对于被告是否收到原告的增值税发票,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原告主张只要调查被告的帐目即可查明这一事实,并据此申请法院调取被告的帐册。由此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的申请是否属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若干规定))第17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结合本案事实,原告的请求显然不属于前两种情况,对是否属第 (三)种情况,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是否调取对方当事入帐目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如果当事人自己未提供任何证据,只要求法院调取对方帐目时不应予以准许。而对于当事人提供了一些证据,但根据这些证据无法充分认定案件事实,只要调查对方帐目记载情况,就有可能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可依当事人申请调取对方当事人的帐目。理由:(一)对方帐目属于>证据规则)规定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的范畴。(二)调取对方帐目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裁判。 (三)法院依申请调取证据,只要当事人申请,且木违反法律法规,法院就应当调取。
笔者认为,对该案涉及问题的处理关系到对>若干规定)第17条第 (三)项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该款是一个弹性条款,在适用时应考虑以下条件:一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显然不属于>若干规定)第17条规定中第(一)(二)种情形的。二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所处环境对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的证据收集能力而言收集确有困难的。三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应仅指存在于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的证据材料。根据>民诉法)确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及《若干规定)有关举证责任的规定,被告无须为原告提供证据。况且>若干规定)对于存在于对方当事人处的证据已另行做了规定,>若干规定)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入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四是当事人对于其申请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必须提供相应的线索。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法院可以调查收集。证据线索包括证据的内容、能证明的事实、证据的位置、由谁掌控等情况。五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与案件的待证事实有关,甚至是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产生非此即彼的重大影响的证据。当事人依据>若干规定)第17条第(三)项的规定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需得满足以上条件,法官方予准许。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本案中原告主张其已将增值税发票交付给了被告,完全属于原告的正常举证责任,法院不应依职权调取被告的财务帐册为原告收集证据。
关键词: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虚拟参考站;城市建设
1 概述
城中旧村是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位于城区边缘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
为科学制定“三旧”改造政策,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需要对全市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进行调查。在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过程中,政府对城中旧村改造实行全流程全方面的监管,一抓到底,负责到底,推进村民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了三旧改造工作“夯实基础,摸清城中村底数”的要求,为科学制定“三旧”改造政策,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为更好地满足白云区建设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白云区建设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完善、优质的数据服务,为构筑三旧改造数字平台打下基础。
2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要求
2.1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概述
根据《广州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基础数据调查工作方案》和《广州市“城中村”(旧村)基础数据规范》的要求。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内容包括:基础地形图测量、人口和户籍调查、土地调查、房产测绘和调查、经济数据调查以及历史文保数据调查等。
根据《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房屋建筑面积测
绘技术规范》、《广州市数字地图测量技术规程》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1:500 1:1000 1:2000)》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测绘内容应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并应着重表示与地籍要素有关的各项要素。
2.2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成果精度要求
对于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中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精度主要包括地籍平面控制点精度、地形图精度和界址点的精度。地籍平面控制点的精度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地形图中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小于等于±5cm,地物点间距允许误差不超过±10cm。界址点的精度分两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应用程度和土地管理需要而定。当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间距在50m之内时,界址点与控制点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1)式计算结果。
D=±(mj+0.02mjD) (1)
式(1)中,mj是相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D是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D是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
当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间距在超过50m时,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间距误差精度要求如表1所示。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中的房产面积测算包括房屋面积和用地面积测算两类。其中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等测算。各类面积测算的边长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其较差在规定的限差内,取中数作为最后结果,其间距限差的精度要求由式(2)计算。
式(2)中,S为限差,S为所量算的面积。
3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实施
3.1 城中村基础数据调查的步骤
根据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工作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工作细化分为村民户与宅基地的关系情况调查、历年经济收入分红情况数据收集、村财务年度收支情况收集、现状用地情况调查汇总、土地勘界地类现状调查统计、用地行政许可信息收集汇总、外单位征用用地信息收集汇总、三旧标图建库图斑收集统计、现状建筑测量统计汇总、历史保护要素统计汇总等。其工作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3.2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的关键技术研究
3.2.1 虚拟参考站(VRS)动态测量技术
虚拟参考站(VRS)动态测量技术是利用地面布设的多个基准站组成GPS连续运行网络,综合利用各个基准站的观测信息,通过精确的误差模型修正距离相关误差,在用户站附近产生一个物理上并不存在的虚拟基准站,与用户站构成短基线或者超短基线查分,用户站接收该基准站的差分信息进行定位。本项目主要借助广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综合服务系统(GZCORS)进行VRS动态测量,实现全自动、全天候实时提供网络覆盖区域的高精度位置和时间信息,可满足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地籍管理、城乡建设、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等多种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社会需求。
本项目利用GZCORS测设的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平面精度可达到±2cm,高程±3cm。VRS动态测量成果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GZGEOID)成果精确地转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3.2.2 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高程计算技术
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是迄今为止我国地域最大、精度最高的城市似大地水准面,也是国际上最精确的局部似大地水准面之一,精度可优于±1cm。
如图2所示,本项目新布设的GPS点高程采用静态GPS测量与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点联测获得精确WGS-84坐标,通过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计算程序得到广州高程。
3.2.3 地理空间数据GIS信息化技术
经过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量的1:500地形图数据,仍是属于图面的数据,其属性信息大部分是通过文字注记来体现,不符合空间系统信息应用的要求,需进行数据整理后进行入库。如图3所示。
数字化测量成果数据后期整理入库的实施,需要从地理数据建库应用的角度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融入了数据建库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使整个数据处理过程能真正体现出“合理、准确、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使处理后的数据符合数据库的标准能顺利进入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广州市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的综合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4 结束语
城中旧村基础数据调查涵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人口、户
籍调查、土地调查、现状房屋数据调查、村集体经济数据调查、历史文物数据调查等内容,涉及三旧改造部门、规划部门、国土部门、房产测绘部门、镇(街道)、村经济合作社、测绘部门、村民等多方协作,具有“协调难度大、数据量冗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文章在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三点建议:
(1)以“沟通机制”为桥梁,为项目协调保驾护航:建立正常沟通机制,建立突况应急预案机制,并定期向业主汇报工作进展。每个村域统一划分好区域由专人负责带测,定期和村委汇沟通,排解村民疑惑,使得调查期间未发生村民阻扰等不良现象。
(2)引入“智能GIS技术”理念,实现各类数据的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输出和交换功能。建立一个“动态、多源、多维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满足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三标管理体系”为基石,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项目。开展院级、专业和部门的三标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宣讲关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增强员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了解三标管理体系文件操作要求,逐步把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要求融入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基于Internet的VRS/RTK定位算法模型及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
[2]王志武,郑永海.GPS在城市区域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1:120-121+150.
[3]黄声享,尹晖.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吴浩,杨剑,黎华.GPS原理及工程安全监测应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5]马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测绘通报,2010,11:41-45.
[6]陈俊勇,杨元喜,王敏,等.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J].测绘学报,2007,1:1-8.
关键词:杭州地铁;客流量;高峰期拥挤度;分时票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公共交通客流量的激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困扰,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地铁建设是加快大都市建设、拓展副城和组团、拉开城市框架的重要纽带,是改善交通状况的根本之策,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辐射力的重要步骤。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心,杭城在地铁发展中存在着票价不合理、服务满意度较差等问题。地铁作为服务性行业,只有让乘客感到满意,才能够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科学制定灵活合理的票价,运用价格杠杆影响交通出行者的决策,进而提升地铁的运行效率,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缓解杭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基于居民出行选择方式的出行时间价值的估算
本文根据出行量及出行费用将出行方式概括分为3类:小汽车出行、地铁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其出行方式所占比例分别表示为、和。根据调查结果计算了3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费用及平均出行时间,并应用非集计MNL模型计算出3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间价值。
模型如下:
式中:Δγik、Δtik分别表示不同出行方式间出行费用和时间之差,可通过数据调查得到。Δaik表示第i种方式(路线)相对于第k种方式(路线)除时间和费用以外的优越性,目前尚没有可以计算的方法,也难以通过调查的方式获取,但不同方式(路线)间的相对优越性应有一合理的取值范围,这一范围的确定可以通过模拟分析的方法求得。
【关键词】培训评估;问题;对策
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石油企业对外战略的不断推进、各项技术的推陈出新、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培训投资逐年递增。然而培训评估工作的问题开始显露,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一、石油企业培训评估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石油企业培训评估的现状,以辽河油田为例,对辽河油田进行了《石油企业培训评估状况问卷》的调查,此问卷分为两份,一份是针对石油企业员工,一份是针对石油企业相关培训机构。针对企业干部的调查问卷下发到辽河油田党校的各级各类培训班以及辽河油田二级单位的培训机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石油企业在培训评估方面一些具有共性的做法:目前,石油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的培训工作,每年都会有一定预算专门进行培训。培训工作由公司的人事处进行总负责。下属二级单位情况不尽相同,有的由本单位人事科负责,有的由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主要进行本单位培训的组织管理和培训计划的制定、考核,并组织一些培训活动。辽河油田也设有针对不同需求的专门的培训机构,例如党校、技师学校等。
1、评估的层级。各培训机构基本做到了一级评估,即调查学员对培训直观的印象,这个评估通常是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实施的。例如授课的内容,培训的方法,语言的表达以及教学的效果;对培训组织的评价,例如对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组织管理,班主任服务,课余活动;对后勤服务的评价,例如教师卫生管理,饮食服务,住宿服务,车队等其他服务。如果是专门的培训机构,还会评估受培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满意度,例如教学方案与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师授课;培训计划的安排,教学效果,学员情况,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情况。数据搜集上来之后,对数据进行汇总,形成简要的调查报告。这个层次的评估通常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参考。在一部分培训项目上作了二级评估,即通过考试等评估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能是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学习层评估也是目前最常见、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估方式。它是测量学员对原理、事实、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学习层的评估,可以增强学员的学习动机。
2、评估的主体。目前,各培训评估都属于内部评估,也就是由培训机构自己的成员对培训评估方案进行设计、实施和数据统计分析。由本机构的人进行评估,评估方案的设计可以更加贴近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评估流程实施起来也比较方面、快捷。
3、评估的方法。目前,各培训机构的评估方法集中在考试和填写效果评估问卷上,有少部分使用到了观察法。根据调查显示,在进行评估的时候部分培训机构使用了评估模型,更多的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印象。同时,绝大多数的机构在进行评估的时候都能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4、评估的流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的培训机构能够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也有20%的企业干部表示:接受过培训需求调查或者听说同事接受过此类调查。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能对培训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评估报告,但是只有50%的培训机构将评估数据反馈给主办方或者学员。通过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借鉴依据。
二、石油企业培训评估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对辽河油田的调查,也反映出目前石油企业中所存在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一)培训评估理念落后
当前很多石油企业认识不到培训评估的重要性,评估工作被简化、弱化。部分单位和部门的评估工作只是走走形式、敷衍了事,甚至有的根本没有进行培训评估工作。根据调查显示,有72%的学员认为目前本企业的培训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于形式,30%的培训机构认为主办方对于评估结果不重视。
(二)培训评估流程不完整
根据调查显示,在当前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机构缺乏必要的环节。第一,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在实际培训评估工作中,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的学员接受过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需求调查的匮乏,会导致培训部门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需求不一致,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不满意,严重挫伤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的效果不明显。第二,缺乏跟踪评估。对于培训后学员行为、态度和组织绩效的跟踪评估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仅有5%的学员表示经常接受跟踪评估,20%的学员表示偶尔接受过跟踪评估,65%的学员从未接受过跟踪评估。75%培训机构表示很少会做跟踪评估,25%的培训机构表示偶尔进行跟踪评估。
(三)评估结果缺乏约束力
在调查中有80%的学员表示评估结果对自己的晋升、绩效考核或薪酬仅作为参考,10%的学员表示有直接影响,5%的人认为毫无影响,另外5%表示不了解。75%的培训机构表示结果仅作为参考,25%的培训机构认为毫无影响,培训学员因缺乏培训评估的压力,出不出勤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致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培训评估内容不全面
培训评估的内容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当前多数培训评估仅采用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估方式,只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过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学员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后,其工作态度、工作行为的改变、对于提高组织绩效和企业效益的改善。
(五)培训评估方法过于简单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培训主管部门采用的评估方法过于简单,仅局限于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对象进行测试,或就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六)评估主体单一
目前主要是由培训机构对培训效果组织评估,这种单一化的评估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信度与效度不高。在调查中,有75%的培训机构表示,评估工作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印象;在评估方式上是单向运作的,即单纯地由上述评估主体对培训对象的受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缺乏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反馈,缺乏自我评估,内部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引入,造成评估结果信息不够全面,甚至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干扰,导致评估结果不能够做到真实、有效。
关键词: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旅游消费
青年旅游者,是旅游市场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大学生是青年市场的主要群w,是带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旅游过程中,大学生自有求新、求知、求异的消费心理。随着90乃至95后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特点成为推进旅游行业继续发展的首要课题。三亚市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发展的旅游城市,其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来自内地的学生比重较高,研究三亚市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对于分析内地旅游市场对海岛型休闲度假方式的消费特点,以及了解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旅游消费群体的旅游消费诉求,开发本地区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十分重要。
一、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选择三亚市三亚学院和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的文理学院的大学生,调查对象范围较广泛全面。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研究分析三亚市高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习惯,包括岛内及出岛的旅游开销、出游时长、年出游次数,出游时间选择、和谁一起出游、旅游目的,岛内及出岛旅游选择的交通工具、影响出游的要素、倾向选择什么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等内容。通过了解三亚市高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习惯,分析提出三亚市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及提升策略,为研究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及旅游市场开拓提供经验借鉴。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访谈地点主要设置在三亚学院,问卷发放地点选择在三亚学院和三亚理工职业学院。调查工作始于2016年9月,完成于2016年12月,问卷发放共计100份,收回问卷100份,其中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96份,问卷有效率96%。
通过整理回收的问卷,按照要求将基本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EXCEL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找出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并提出有效开发提升建议。
二、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习惯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人口统计特征分析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性别、年级、对旅游的喜好程度、是否经常出游。根据对收集的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本次调查男生39人,女生57人,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年级各有涉及。
其中,在对旅游的喜好程度上,多数学生表示喜欢旅游,但就是否经常出游的选项,相当部分学生的选择是没有。这两项数据充分反映,三亚市高校大学生对于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秉持支持的态度,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限制了他们的出游计划,导致他们的出游经历及体验不多。
1.旅游消费水平调查
(1)旅游经济来源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旅游经济来源依靠父母给予的比例占40%,通过生活费结余的比例占29%,自己打工做兼职的占16%,其他包括奖学金、恋人资助、其他途径分别占3%、5%和7%。通过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旅游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另外,当代大学生的旅游经济来源正呈现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大学生在获取旅游资金的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兼职和奖学金甚至依靠恋爱对象的资助等方式,并占有一定比例。
(2)每次旅游平均消费金额(岛内/岛外)
考虑到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岛内外出游涉及交通、旅游动机有所差别,故而在调查统计旅游花销时,本人在问卷中进行了岛内和岛外的区分。根绝调查数据反馈,学生用于每次岛内旅游的平均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10%,平均花费在200元-400元的占39%,平均花费在400元-600元的占29%,平均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22%;学生用于每次岛外旅游的平均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4%,平均花费在200元-400元的占10%,平均花费在400元-600元的占19%,平均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67%。充分说明,三亚市大学生在计划岛内旅游和岛外旅游在消费支出上有很大的差别,岛内旅游消费集中在200元-400元及400元-600元的区间,岛外旅游消费区间主要为600元以上,三亚市大学生对岛外旅游的消费开支相比岛内旅游开支要大的多。
(3)平均出游时长
根据调查数据结果,三亚市高校大学生平均出游时间为1-2天的占比22%,3天-5天的为56%,6天-10天的为19%,11天以上的为3%。大学生的出游时长主要集中为10天内,11天以上的长时间旅游选择比例较小,这可能与高校学生的无固定经济收入来源,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旅游开销,以及高校假期时间安排较为固定有直接关系。
(4)每年出游次数
年出游次数是反映普通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意愿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年出游次数在1次及以下的选择比例为15%,选择2次-3次的人数比重为69%,选择4次的为8%,选择5次及以上的为8%。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三亚市高校大学生旅游意愿及旅游动机较为强烈,85%的学生每年都会有安排2次及以上的旅游计划,旅游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2.出游方式选择
(1)旅游时间选择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包括寒假、暑假、法定节假日、周末以及五一、十一黄金周等。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学生们倾向于选择寒假(22%)、暑假(38%)和十一(16%)出游,其中在暑假时间大学生的出游意愿最强。暑假和寒假是学生一年中最长的两个假期,选择这个时间段出游方便自由灵活安排出游计划;另外,寒假时间正处于我国的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加之中国家庭春节要团圆的传统观念,相比较暑假,学生的出游意愿稍弱;十一国庆周使我们国家的旅游黄金周,景区客流暴增,出行困难,而大学生们更偏向于求新求异的旅游心理,对旅游品质和出行体验的要求较高,导致大学生对十一黄金周时间的出游意愿不算强烈。
(2)出游伙伴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大学生选择和同学及朋友出游的比例占51%,选择陪伴家人出行的比例占24%。除此之外,还有选择和恋人(15%)一起旅游,以及独自旅行(8%)。大学生们乐于与交流情感,传递价值理念,和同学及朋友一起,彼此志趣相投,更有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加之他们的闲暇时间较同步。选择与家人出游,在旅行过程中增进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维系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备受中国家庭重视。15%的大学生选择与恋人一同旅游。大学生情感生活日渐丰富,保持与恋人的良好关系,旅游过程中增进情感,赢得好感,可以说,旅游是当下大学生为感情生活加分不错的选择。另据调查发现,选择独自出游的这部分群体多为单身大学生,且他们对冒险旅游、徒步旅行等特色旅游项目比较感兴趣,求新求异求知和艳遇的心理需求较大。
(3)旅游目的
学生们选择娱乐放松、增长见识、人文体验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4%、18%、和14%。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储备较丰富,求追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首选。大学生的求新求知的旅游心理也使得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出游目的地的时候与其他游客有明显区别,反映在数据中增长见识和人文体验的选择比例较高。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冒险刺激比重也比较高,且多为男生;选择的旅游购物群体多为女生,这和大学男女生不同的旅游心理及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关系。
3.出游目的地选择
(1)出游交通工具选择(岛内/岛外)
鉴于海岛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游客进出岛依赖的交通工具的选择十分重要,加之海岛本身具有的地区性特色性的旅游资源特色,本地大学生在选择出游交通工具时会对岛内和岛外做区分。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三亚市大学生在岛内旅游时选择的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火车和市内交通,分别占比37%、29%和25%。汽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具有灵活、方便停车、实现点对点的送达等特点,大学生岛内旅游选择汽车作为首要出行工具,主要是基于短途旅游情况下的选择;另外,海南岛建设有环岛铁路线路,也方便了岛内旅游的交通;同时,旅游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的市内交通系统,也是游客依赖的重要交通工具。
通过对大学生岛外旅游交通的数据分析,与岛内旅游情况相比大为不同。大学生选择岛外旅游考虑的出行交通工具主要为飞机和火车,分别占比56%和27%。充分说明,大学生在选择出岛旅游时,更多考虑的时间成本,以及出游的体验;由于海岛型城市的地域性特点,出入交通工具选择性较少,飞机和火车成为必选项。
(2)出游目的地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者出行的因素主要包括: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旅游目的地情况及出行安全考虑。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三亚市高校大学生认为景点知名度及吸引力是影响出游目的地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占比31%,选择知名景点和有吸引力的景点仍是大学生首先考虑的要素。另外,选择假期时间和路程距离、门票价格、地方治安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是19%、18%、16%和11%,大学生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来源,在旅游过程中会注意控制旅游开支,对旅游目的地的路程距离和门票价格比较关注,当然假期时间够充裕也是旅游成行的保障。另据走访调查,出游影响因素选择地方治安的多为女大学生,年轻女性在生理体能和社会经验上处于弱势,她们在外出游对人身安全的保护格外重视。
(3)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
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凸显了他们的旅游动机和休闲需求。在调查结果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自然风光类旅游景点仍是大学生的旅游主流选择,占比33%,其次是休闲度假类,占比21%,当代大学生普遍展现对高质量生活品质追求,通过自然观光和休闲旅游陶冶情操,以及在旅游过程中增长见识,提升对人生对世界的感受和认识。另外,大学生选择城市旅游(13%)和探险刺激旅游(12%)的也占一定比例,充分体现大学生旅游类型丰富,对特色旅游消费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新的形势。
4.旅游信息获取渠道
旅游者信息获取渠道直接影响旅游者出游的选择和旅游市场营销效果。根据调查数据反映,无论陌生还是确定的景点,大学生相关的信息获取渠道都以互联网主要的方式,占比分别为45%和49%。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适应能力最快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接受使用互联网的热情更高,对他们进行互联网营销效果更直接有效。通过朋友介绍的选择比例也比较高,其他还有书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及旅行社推荐等传统信息传播渠道。朋友介绍,是口碑宣传的重要手段,是个人经验的传授和推广,大学生群体性极强,周边同伴的意见建议对其做选择很有影响。
三、调查总结
大学生是青年旅游市场的主体,其旅游消费需求是未来旅游消费的趋势。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出游旅行的需求很大,出游频率相比增加,尤其随着80后,90后成为社会生产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习惯引领社会消费的新趋势,包括旅游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出游时间相对集中,且时间较长;求学求新求异的旅游心理明显;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等。海岛型城市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差异性明显。如三亚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存在岛内岛外的差别。第一,大学生在岛外的旅游消费明显高于在岛内的旅游消费。大学生岛内旅游多为近距离的短途旅游,加之多乘坐汽火车,交通成本较低,出游时间多为周末,时间不长;与之相反,岛外旅游出行距离远,多乘坐飞机出行,且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及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动机较为强烈。第二,出游交通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别。受地理区位的限制,大学生岛内旅游多选择火车、市内交通和汽车,岛外旅游主要依赖飞机和火车,三亚环岛高铁也为大学生出游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通过调查研究三亚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习惯,有助于开发海岛型旅游城市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整海岛型旅游城市季节性短板,提升旅游城市内需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间借贷
引言
民间借贷一般是指处于官方正规金融体系以外自发形成的民间个体之间的资金借与贷活动之总称。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民间借贷是各种民间金融的总称,狭义的民间借贷指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本文主要研究广义的民间借贷。
广义的民间借贷,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三是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民间借贷按其从事的活动性质划分,可分为灰色金融和黑色金融,前者不合法但合理、对社会有益的金融活动,后者是不合法、不合理、对社会有害的金融活动。
民间信贷大多兴盛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金融市场不健全和不完善的产物。国内外许多研究对非正式金融现象及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有一些研究数据涉及到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但很少有研究系统的介绍和分析鄂尔多斯的民间信贷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鄂尔多斯民间信贷问题进行较全面的阐述: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概况、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现状、特点与成因、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吻合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有限负面作用。
一、鄂尔多斯民间信贷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机构多、数量大
融资服务功能是典当公司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社会功能,是典当行的社会交易功能,在鄂尔多斯民间融资中,“典当行”和“投资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对典当行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向经贸委移交后,鄂尔多斯典当行发展迅速,至2008年6月末,全市典当行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15家及27家分支机构,注册资金1.79亿元。此外,专事民间融资活动的类似融资机构还有很多,据调查,到2008年6月末,经鄂尔多斯市工商部门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注册资金82.47亿元,担保公司159家,注册资金7.8亿元,委托寄卖商行46家,注册资金499.46万元,小额贷款公司1家,注册资金1亿元,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公司总计635家,注册资金93.1亿元。
(二)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大
由于民间融资形式多样且大多无法通过正规统计渠道进行统计测算,因此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的规模一直没有准确权威的数据统计,目前根据注册机构的注册资金发放情况调查测算,2008年末鄂尔多斯市的民间借贷机构借贷资金总额达到22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28%和34.4%;然而另外根据一份对企业、家庭及个人的问卷调查测算,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规模达到410亿元,约占同期全市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66.72%和71.65%。
(三)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总体较高
民间融资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基本趋势是随行就市,并参照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随时变化,集资集股的利率还要考虑资金使用的回报率。据调查,企业和家庭的民间融资利率主要集中在月利率为10‰-20‰和20‰-30‰这两个区间,并且民间融资利率与企业规模、融资规模没有显著相关性,只是与行业有一定的关联。从总体利率执行结果来看,家庭民间利率大约在20‰-30‰,其中农户借款利率一般在20‰-30‰之间,个体工商户融资利率相对较高,在20‰-30‰,中小企业集资的利率一般在20‰左右,以典当和投资公司为媒介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50%。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一般维持在20%左右,最高的达到25%。
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情况有如下特点
(一)民间融资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旗区和经济水平中等的传统农牧区,民间融资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自由借贷和民间集资的形式,而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由于煤炭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表现的非常高而且极为普遍,其融资的形式更趋向于组织化、规模化的各类融资机构以及类似私人钱庄这种融资形式。据调查,鄂尔多斯民间融资较为集中,其中60%以上集中在东胜,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其融资需求主要体现在解决推动私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及房地产、采掘业的投资需求方面。
(二)借款期限灵活、用途广、手续简便
一是期限灵活。民间融资的期限由于用途的广泛及利率水平档次多而灵活多用,但总体来看期限集中于短期,最短有几天,最长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二是用途广。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以及解决购房建房的资金需要。从企业融资用途看,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不足、更新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开发房地产。从家庭融资用途来看,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经商和进行农业生产及购房建房。总体来看,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已从消费型向消费型与投资型并重转变。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三是手续简便。从民间交易的方式来看,民间融资的形式主要以信用借贷为主导,操作手段比较规范,手续简便。据调查,民间融资的协议方式以选择签订正式合同的形式居多,其次为打借条和口头约定,且借款方式中大部分需要保证人或者财产抵押。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体质健康
一、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一再下降,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各个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已检验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并且将其划入到成绩中来,以天津市高校为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决心。
二、大学生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一)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总体睡眠时间比较充裕,76.4%的学生睡眠时间大于7小时,总体情况是良好的,但大一年级睡眠时间情况低于大四年级;而大一和大四年级熬夜人数分别为42.3%和57.1%,说明有一半的学生在熬夜,相关数据显示,人体在23点以后,体内的器官会在睡眠状况下进行修复,而熬夜却阻止了各功能器官的恢复;在睡眠质量上,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睡眠质量不好,并且大四年级比例明显高于大一;在失眠问题中,大四年级经常失眠比例为23.1%,大一年级为16.7%,说明部分学生睡眠情况不佳,没有良好的睡眠状态,且大四比例高于大一年级;因此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睡眠时间上较为合理。但在熬夜问题上,大一和大四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熬夜的比例明显逐渐上升,睡眠质量呈下降趋势。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1.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天津市高校大学生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的比例相差不大,但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将近一半,很少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为14%,说明一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运动锻炼意识;从年级上看,大一经常锻炼的比例为62%,而大四的比例为38%,大一明显高于大四,而大四从不锻炼的比例却高于大一,说明大一体育锻炼情况相对大四较好,这可能与大四即将毕业和选择就业等一系列原因有关。
2.参与锻炼强度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天津市高校大学生身体运动强度较不理想,心率无明显变化的学生将近占40%,说明有40%的学生没有达到锻炼的效果;从年级上看,大一心率没有产生变化的为37.4%,大四比例为43.2%,说明大四没有达到锻炼效果的人数相对大一而言较多,在适宜运动强度中,大一心率有增加的的比例为52.4%,而大四为28.9%,说明大一在运动强度方面要优于大四学生,这可能与大四没有体育课程或者面临毕业压力较大没有精力有一定的关系。
3.大学生休闲时间活动现状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天津市大学生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上网、睡眠、学习、逛街聚会和旅行游玩五大项。其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上网,网络成为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休闲方式,从年级上看,大一学生上网比例(29.5%)明显低于大四W生(52.3%),这可能与大四学生没有课程有直接关系;而在睡眠、逛街聚会、旅行游玩三个项目中,大一学生的比例均高于大四,这可能与大一新生刚从高中阶段则转入大学,课余时间较多,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有一定的联系。
4.大学生不良嗜好现状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天津市大一新生从不吸烟的比例为87.8%,表明大一新生大多数没有吸烟的不良嗜好,而大四学生,偶尔吸烟和经常吸烟的比例为46.5%,低于大一新生,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为压力大、随从感、无聊;从性别方面来看,94%的女生没有吸烟的行为,男性经常和偶尔吸烟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说明女生在吸烟问题上明显好于男生。但是吸烟的危害对于身体是不可恢复的,尤其在心肺功能上,近年来的体质测试数据也表明,肺活量的指数是随着年纪的升高呈现负增长趋势。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睡眠时间对于天津市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较大,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学生体质优于失眠和熬夜的学生,因此学校应加强作息时间管理,采取相关措施,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其保持合理的睡眠。
第二,体育锻炼对于天津市大学生体质健康产生了影响,参加锻炼并且有心率变化的学生体质优于其他学生,学校应该加强终身体育的教育,开展各种活动,指引学生健康锻炼。
第三,加强对于学生课余文化的指导,让学生远离手机,正确地使用网络,尽可能的走出宿舍。
第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不良嗜好的监督,从宣传上也要加大不良嗜好的危害,引导学生远离不良嗜好。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Z].2002:171-176.
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我国现阶段这些城市老年人问题,调查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困难,探索老年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城市社区老年人综合社会保障网络的构建。本文的一些数据来源于笔者接受的民政部科研课题。笔者利用暑假组织本校民政行政管理专业27个教学班、近1200人的调查队伍,分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城市,实施“城市社区老人问题调查方案”。其中沿海地区有6个省、3个直辖市,中部地区有10个省,西部地区有11个省、自治区和1个直辖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调查社区1125个、老人48563人,完成有效样本22460个。
一、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困难
(一)在“老有所养”方面
1.老人居住形式
根据调查,单身独居的老人家庭有3369个,占调查总数的15%,老年夫妇同居两人家庭有7187个,占调查总数的32%,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家庭有11903个,占调查总数的53%。这种居住形式变化趋势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相吻合,如法国单身独居的老人家庭占32.60%,老年夫妇的两人家庭占36.80%,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家庭占30.60%;我国的这种老人家庭居住形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削弱,这对于我们构建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应加以重视的。
2.老人居住房屋
近十年来由于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老人居住房屋的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由原来那种比较单一的福利性租赁式转换为以商品房为主的多元式。
根据调查,老人居住自己私房的12578人,占调查总数的56%;租用房屋的2471人,占调查总数的11%;居住子女私房的3818人,占调查总数的17%;其他形式的3593人,占调查总数的16%。
3.老人收入状况
根据调查,有退休金的9209人,占41%;有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471人,占11%;靠子女赡养的4267人,占19%;需再劳动挣钱的4717人,占21%;其他收入的1797人,占8%。与八十年代相比较,有两项明显不同,一是出现了一批收入稳定的,领用社会保险养老金的老人,二是靠子女提供养老费的老人数量减少了21.53%。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与九十年代初我国全面启动社会养老保险,一批九十年代退休的企业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职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二是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的退休人员退休前有工资、退休后有养老金的居多,无收入的明显减少。
4.现在的养老方式
根据调查,住家全部自养的12353人,占调查总数的55%;子女养老的4492人,占调查总数的20%;自养并依靠社区服务的3369人,占调查总数的15%;福利机构养老的674人,占3%;其他方式的1572人,占调查总数的7%。
(二)在“老有所乐”方面
根据调查,在家看电视的老人5840人,占26%;与邻居闲谈的老人4941人,占22%;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3369人,占15%;睡觉或无事可做的老人1348人,占6%;逛街或游公园的老人3594人,占16%;一年中有若干次旅游活动的老人1797人,占8%;其他方式的老人1572人,占7%。与八十年代相比较,有两点最明显的变化:一是有部分老人参加了社区活动;二是无事可做难已打发时间的老人减少了一半多。这与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三)在“老有所学”方面
1.学习的人数
根据调查,从不学习的老人10107人,占45%;间断学习的老人6289人,占28%;持续学习的老人3594人,占16%;其他类的老人2471人,占11%。
2.学习的内容
根据我们的调查,城市老人学习的内容主要分布于六个方面。学习政治、法律、新闻类的4941人,占22%;学习专业知识类的3818人,占17%;学习个人兴趣爱好类的6738人,占30%;学习新知识如电脑类的1123人,占5%;学习技术类如电器修理的1123人,占5%;学习种养知识或技术的1572人,占7%;学习其他类的3144人,占14%。以此表明,现阶段的城市老人爱好越来越广泛,求知需求越来越迫切。
3.学习方式
传统的老人学习方式主要靠自学书本,手段单一。近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和社区教育的兴起,电视的普及,使城市老人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式。
根据调查,只看书本自学的5390人,占24%;通过计算机上网学习的1123人,占5%;通过电视学习的6513人,占29%;通过社区老人大学学习的2695人,占12%;其他方式学习的6738人,占30%。
(四)在“老有所困”方面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养老费无保障的3144人,占14%;做家务活难的7861人,占35%;有病无钱进医院的4043人,占18%;有病无人护理的3594人,占16%;精神空虚日子难熬的3818人,占17%。
(五)在“老有所医”方面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有钱上医院看病的5615人,占25%;缺钱看病的2021人,占9%;只有大病才上医院的6064人,占27%;生病找民间偏方的1348人,占6%;生病自购药的5839人,占26%;其他方式的1572人,占7%。从上述数据来看,只有四分之一的老人有抗疾病的安全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老人缺乏保障的安全感,这与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有关。
(六)在“老有所为”方面
1.劳动类型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息工休养的7910人,占56%;从事种养殖业的1123人,占5%;从事家庭副业的674人,占3%;城镇打工的1797人,占8%;原单位返聘的2471人,占11%;从事小商小贩的2471人,占11%;自办公司企业的1348人,占6%。从上述数据来看,与16年前比较,在家息工休养的人数减少三成,而再就业的人数相应增加三成。其原因何在?这与再就业的目的有关。
2.劳动的目的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劳动的目的是用来补缺养老费的4492人,占20%;用来帮助子女的3594人,占16%;用来为今后有备无患5840人,占26%;用于家庭建设如购房的2920人,占13%;用于其他类的5615人,占25%。根据上述数据,可见老人再就业的,五个人中有一人是因为养老费不足;四个人中有一人是为了预防今后的风险。
从上述城市社区老人生活的现状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在逐渐渗透和影响着城市社区老年社会保障,使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①随着城市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如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的启动和发展,城市老人基本生活保障的稳定性得到不断加强。
②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和兴起,为社区老人的福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近年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的发展使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二、城市社区老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在“老有所养”方面,社区老人的生存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据我们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老人养老的体制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所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大部分其他所有制成份的企业都已纳入社会养老保险;
②大部分的事业、行政单位仍然沿袭原有的退休金制度;
③原所属的单位已破产、倒闭、兼并的退休人员和没有正式工作或没有工作的老人,现在既没有社保养老费,也没有退休金。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老人,养老金稳定可靠,但是大多数水平不高,有入不敷出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职工的收入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现在的老年人在工作时很难进行储蓄和自我积累。再加上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使这一部分老人要维持正常的养老水平,就必须靠再就业或子女帮助。
第二种情况的老人是三种情况老人中最好的一种,其退休费水平较高,一般可拿到原工资的80%至95%。但是由于其社会化程度不高,保障的稳定性受其所属单位经济效率的左右。
第三种情况的老人是三种情况老人中最差的一种,到了老年根本无收入保障,这种人据我们抽样调查达39%之多。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调查“今后(5至10年)最担心的问题”时,摆在第一严重位置的是缺钱养老。
据我们调查,缺钱养老的老人5390人,占24%;家务活无可奈何的老人3144人,占14%;无钱看病无人护理的老人5166人,占23%;太孤独闲暇日子难熬的4941人,占22%;其他的3818人,占17%。如果把缺钱养老的和无钱看病无人护理的两种老人加起来就占有老人总数的46%了,这就显得城市社区老人生存问题十分严峻了。
(二)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方面,福利性社会服务的问题是城市社区老人养老问题中现在和今后十分突出的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小型化越来越突出,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化,不仅独居老人、夫妇两人居家庭迫切需要社会服务,就是成为当今社会主体类型的“四·二·一家庭”也少不了社会服务。老人的养老方式、老人的闲暇生活方式、老人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离不开社会服务。根据我们调查,关于“理想的养老方式”和“理想的休闲方式”专题调查正反映了这种迫切需求。
其一、根据我们调查,希望住家自养的老人6738人,占30%;希望子女赡养的老人6289人,占28%;希望到机构养老的老人2471人,占11%;希望住家自养并依靠社区服务的老人6963人,占31%。把后两类人相加,期望得到社区服务的老人达到42%。
其二、根据我们调查,希望在家看电视的老人2920人,占13%;希望与人闲谈的老人4043人,占18%;希望逛街游公园的老人4492人,占20%;希望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的老人6064人,占27%;希望社区组织旅游参观的老人4941人,占220%。把后两类老人相加,期望得到社区服务的老人达到49%。
(三)城市社区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不容忽视
城市社区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主要是两大问题:
1.支付医疗费困难
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采取的是一种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做法,平时门诊医疗费用主要靠个人帐户的钱支付。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老人个人帐户的资金没有经过长时期的储备,直接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再加上很大一部分老人原单位没有实行补充医疗保险,所以个人需支付的门诊医疗费用就远远多于个人帐户的钱。如果老人得了重病住院治疗的,需要支付几万乃至十几万,那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仅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老人个人需支付的金额就更大。
2.医疗保健服务缺口太大
老年人风烛残年,不仅有病需要及时治疗,而且平时还需要保健、体检、预防,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力、物力和机构。但是现有的社会和社区能提供的服务设施十分不足。
根据我们调查,希望生大病能住医院的3594人,占16%;生小病能找社区医疗点看病的4717人,占21%;生病能叫社区医生上门服务的7187人,占32%;社区能定时体检身体的5166人,占23%;其他方式的1797人,占8%。由上述数据来看,老人对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期望值很高,占老人总数的76%。
(四)在“老有所为”方面缺乏老人再就业服务机制。
“老有所为”不仅能发挥老年人余热,再创造社会财富,而且能提供老人自我保障的能力。根据我们的调查,老人再就业的目的在于补缺养老费和为今后有备无患的占老人再就业总数的45%。所以,国家和社会应大力支持和帮助老年人再就业。但是,现有的社会和社区为老人再就业提供的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机构服务远远不够,就业基本上靠老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城市老人再就业难或就业待遇不公平的现象也就比较多。
三、构建城市社区老人综合保障网络的思路
从上述所见,社区老人的基本需求,社区老人保障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养老费保障和福利保障。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来构建城市社区老人综合保障网络。
下面就城市社区老人综合保障网络的两大网络加以说明。
附图
1.社区养老费保障网络
社区养老费保障网络主要是保障老人基本生活费的开支,满足其生存问题。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基于老人各自不同的情况,这一保障网络可分为四个保障层次:第一个保障层次是社区福利、社区优抚;第二个保障层次是社区保险;第三个保障层次是家庭保障和再就业自我保障,第四个保障层次是社区低保。
①社区福利、社区优抚。
社区福利主要是解决社区里孤寡老人、经济来源困难的残疾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方式可采取集中供养、分散居家供养和经济补助。
社区优抚主要是解决老复退军人、老军烈属等老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补助问题。对他们除了按国家政策标准给予抚恤、优待、补助外,社区还可自行提高标准,给予补助。
②社区保险
社区保险是解决社区里90%以上老人养老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社区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了确保社区保险发挥保障社区老人养老的功能,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建立和完善社区保险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A.建立社区一体化的保险体制。目前我国养老金体制有三种:一是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三是一些老企业和其他所有制成分单位的退休制度。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三种养老金制度应尽快实行一体化,建立社区统一的社会保险体制。
B.保险的层次。可采取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基本保险。这一保险制度现在已初具规模,只存在一个全面推行,实行企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其他所有制成分单位一体化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社会补充保险。对于这一层次保险,目前只是行政单位和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实行了,大部分的单位没有实行。第三个层次是商业保险。目前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改进。通过这三个层次,三道保障,不断提高社区老人养老的收入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C.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对于社区老人来说,主要是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两种,考虑到一些再就业老人,还可以增加遗属死亡保险和工伤保险。商业保险又分为人寿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D.改进社会补充保险的做法。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都规定了基本保险和补充保险的做法,但是,基本保险是强制性的,必须实行,而补充保险视其单位的经济效益而言,经济效益好的可以建立补充保险。我认为对于这一规定应加以改革,鉴于我国的退休老人是在一种长期低工资的情况下退休、养老金水平很低的状况,并且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要保障老人基本权益,因此补充保险制度应向老人倾斜,要求一般的单位要给退休的老人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E.改进现行的医疗保险的做法。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现在的中青年、特别是青年的保障性、安全性体现较好,而对于已经退休或快要退休的老人来说保障性差、安全性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做法,仅对年轻人有利,而对老年人不利。我认为对于这种做法应加以改进:应按照老人的工龄和一定的标准核算一笔钱,放入老人个人帐户,弥补其在过去工作阶段没有得到医疗保障或保障不够的损失,从而提高老人的保障水平。
F.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保障作用。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一般一个劳动者除了强制参加社会保险,在中青年阶段还要给自己买若干种、若干份商业保险,以减轻老龄到来时社会保险难以抗拒的各种风险。因此我国应建立鼓励劳动者参加商业保险的机制。我认为建立鼓励机制,应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利用社会保险基金为保险人购买人寿商业保险、大病医疗商业保险;二是制定一些政策鼓励人们自己购买人寿商业保险、大病医疗商业保险,比如免除个人所得税。
③家庭保障和再就业保障
家庭保障是指直系血亲对家庭老人的保障。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保障,在今天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以后,无论是从法律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仍然值得提倡和强调,而且还要以法律来保证实施。但是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家庭保障是缺项,这就需要别的保障网络来补充和加强。
再就业保障是一种老人自己保障自己、自己养活自己的自保障。目前在国外对于这种保障方式也大力积极提倡和鼓励。我认为,对于老人的再就业除了提供服务,还应给予政策性的鼓励,如对其收入免除个人所得税等。
④社区低保
社区低保是社区老人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目前这项工作按照民政部“应保尽保”的精神,基本上把城市社区的社会救济对象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但是要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社区老人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A.与人们直接相关的基本生活物质的价格是一种动态变化的东西,要及时地调整低保标准,否则,就失去了最后一道保障的意义。
B.享受低保救济的社区老人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再就业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经常注意那些再就业的社区老人的生活收入的变化,一旦他们失业,落入低保救济线以下,就应及时把他们纳人低保救济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C.对于享受低保救济的社区老人,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还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除了享受低保救济之外,还应在社区福利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帮助。
2.社区福利保障网络
社区福利保障网络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①义务支持服务
与家庭保障一样,义务支持服务是指直系血亲对家庭老人的服务。服务的项目有生活护理、关心照顾、闲谈、抚慰等。
②友情支持服务
友情支持服务是社区里邻里之间、老人之间、朋友之间、居民之间对老人一种帮助服务,是一种内容最生动、最丰富的支持服务,是一种浓厚的中国特色的社区支持服务。
③道义支持服务
道义支持服务是发动社会、社区力量参与对社区老人群体服务的重要支柱,是潜力巨大、资源丰富、弥补其它服务的人力、财力不足的一种服务,是对义务支持服务和专业支持服务的一种重要补充。
④专业支持服务
专业支持服务是一种最稳定、最全面、服务水准高的服务,是一种由专业人员来管理、专职人员来动手的服务。
对于现阶段建立社区专业支持服务网络,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A.加快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落实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展性质多种、形式多类、功能不同的社会福利机构。B.启动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保证落实社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资金。C.加强、加快对现有社会福利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D.加快对社会工作和老年人服务中级、高级专业人员的培养,满足快速发展的社区社会福利事业对人才需求。E.加强基层民政部门对社区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 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朱庆芳.社会保障指标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 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少哲.中国老年社会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5] 张纯元.中国老年人口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 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