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11: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服务也面临临床市场的挑战。医院在做到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的同时,也得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医院财务管理这一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活动便不能不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结合各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控制不够科学,形同虚设,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主要是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目前,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依据往往是简单根据上年预算,为应付卫生局的要求而编制,预算没有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和具体的执行部门,也未进行可行性论证。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由于对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和制度缺失,使之疏于管理。存在着对流动资产管理松懈,造成货币资产的使用效益低下,药品、材料采购管理不规范,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未进行有效的效益分析,导致固定资产闲置、浪费资产,没有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摸清家底是难上加难。低值易耗品未建立条形码进行管理,造成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低值易耗品疏于管理,易于丢失。
(三)成本管理水平不高
医院虽然开展了成本核算,但由于医院成本制度建设不完善,成本预算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成本绩效评价标准和成本核算组织,造成成本核算只是被动地记录和反映已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仅作为医院内部绩效分配来算,缺乏深度的成本控制效果分析,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
(四)财务分析不成熟
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财务标准,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医院财务分析的水平普遍不高、作用不大。财务分析指标单一,重视内部财务指标,忽视外部综合指标,侧重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忽略了动态分析,缺少对医院风险的防范和发展潜力的预测分析,从而影响评价医疗经营活动的真正效益,造成医院财务分析综合水平不高。
(五)内部审计监督缺失
目前很多医院没有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隶属财务或纪检部门。存在内审人员不专业,内审工作定位不准确等原因。目前,大多数医院内审部门仅局限于财务方面管理,在医院绩效、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空白区。
二、改进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不足的建议
(一)完善医院预算管理
1.细化预算编制。预算的编制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按照财务制度要求编制预算,层层落实预算责任,按月、按季考核预算目标的完成执行情况。
2.强化预算执行。各预算执行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下达的预算指标,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部门或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3.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报告制度。及时总结医院预算安排及执行的情况,分析预算执行偏差,指导以后的预算编制;及时总结财务管理及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定期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严格预算考核的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效益
1.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最大限度提高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做到集中管理,有效控制,建立严格的资产支出审批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保证货币资产使用的安全、有效、完整,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合理。
2.加强存货的采购管理。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审批程序;采购部门必须按照批准的计划采购,对大批量的药品、卫生材料等要实行招标采购,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材料的采购成本。
3.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购置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和进行大型修缮,要根据医院的需求和自身的财力,充分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严格按照程序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论证、分析、预测和决策,防止求大、求全,造成设备闲置、资金浪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建立维护保养制度,重视日常维护和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水平
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制定严格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范全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开展核算单元、科室、项目和单病种等成本核算; 完善全成本管理体系 ,通过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做好人力资源成本、材料成本及其他成本费用的管理,将各项成本与各科室和职工经济利益挂钩,激励医院职工不断增收节支,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以经济管理部门为中心,医院各科室共同协作的成本管理机制。
(四)加强医院财务分析能力
分析材料取材要全面。大力收集与财务相关的信息资料,保证财务分析的数据全面、客观、准确;完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分析队伍建设。建立财务分析队伍,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学习。
(五)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次,规范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再次,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等。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独立性不强。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都是由企业高级管理者控制的,并不具备独立性,因此并不能有效的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所以,为顺利实施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使财务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如果不具备独立性,财务审计工作将会受到限制,从而使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对上级领导产生敬畏之心,不能发挥企业财务审计的基本职能,更有可能在企业内部滋生腐败现象,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策略的实施。
2.审计内容不全面。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的财务审计主要是财务会计审计工作。这种审计方式并不全面。欠缺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内容。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同归于财务部门领导,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相互重合,知识社会和企业所有人员对企业财务审计产生质疑。一些企业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很少触及财务管理工作,这使得我国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不高。
3.缺乏执行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在缺少独立性的前提下,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结合现有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都是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以至于没办法对企业财务管理发挥有效的示警作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与财务审计相关的审计条例,但因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审计工作,使得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小。
企业财务审计的加强建议
1.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当前,企业想要实现有效的财务审计监督和评价工作,就需要保证财务审计具有独立性。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情况,企业想要实现财务审计的基本职能就必须建立既科学又合理的产权制度,以此保证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向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与财务管理部门相分离,以此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改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2.扩充财务审计范围。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的财务审计工作仅限于财务会计审计,并不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扩大企业财务审计的范围。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不断扩展审计范围,完善财务手段,并强化审计管理。一是扩展设计专业的审计业务,根据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并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价。二是完善企业财务手段,使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转为现代化财务审计管理,独立于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强化审计人员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在财务审计中引入新技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企业实行财务审计工作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此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一是搭建企业财务审计的信息平台,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信息和会计悉尼型,简化审计部门的工作程序,对各个部门进行实时的动态财务审计,同时有利于规避腐败现象。二是一定要加强对企业财务审计信息的保护,以防止审计数据丢失。
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相关文章:
1.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企业财务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关键词:执法单住 财务管理 规范
一、存在的主耍问题
(一)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执法单位均有不同类型的收费项目,然而在收取费用时存在:超标准收费:自立收费项目收费;利用办实体、搞创收,以提供服务为名变相收费。所收取的款项除弥补经费不足以外相当大比例发放了职工加班、补贴等费用。
(二)账外设账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单位将单位固定资产创收收入、服务性收八及乱收费收入另账核算,不纳入单位法定账薄内统一管理。某市的一个执法单位将培训收入100多万元另账存储,实际培训费用仅占收八的30%,近一半的资金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费用。
(三)收支”两条线”问题较多。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行政执法单位未能很好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问题存在形式表现在:
1、将应缴专户款存放账外,逃避财政监督。
2、混淆预算管理级次,将应缴本级财政资金缴存了下级财政部门。
3、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上缴财政专户管理。
4、将属本单位收费交由下属单位收取,拖欠应上缴收入并坐支。
5、固定资产创收收入、所属二级机构上交管理费列做本单位其他收入直接使用。
(四)固定资产管理普遍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未按规定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某系统实际固定资产价值达到5000多万元,但账面固定资产余额仅有350多万元。
2、未按规定处置固定资产,擅自出售本单位的旧楼旧车。
(五)代管类资金管理不够严谨
行政执法单位的代管类资金主要是指依法暂时收取的暂扣款、押金和保证金等。一些单位管理欠规范,未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核算,一般由财务以外人员保管,资金存在形式是有的以个人名义开户的活期储蓄存折,有的存作定额存单,有的大量现金则直接存放于保险柜内。由于这些资金游离于单位财务监督之外,坐支和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即使有的资金依法可以开具银行账户,但由于管理部门未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也未能清楚、规范、完整地反映资金的收支情况。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尚未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代管类资金管理办法,造成了这些资金五花八门的不规范的管理方式。
(六)罚没物资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有的未设罚没物品登记台账,也未设专人保管,已下达处罚决定书的没收物品未予登记;有的甚至将没收的物品旋即出售给被处罚单位或个人。调查中发现某个单位没收物品仓库,发现在库物品登记日期填写混乱、物品摆放零乱。同时也发现,一些单位扣押款物处理不及时,扣押款物核算程序不规范。上述情况与财政部《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对罚没物品管理规定远远不符。
(七)纳税意识淡薄,漏交税金现象普遍
大多数单位拥有的应税收入都未能主动到税务部门及时申报纳税,代扣代缴税款也未能及时足额上缴。这些都是由于单位纳税意识淡薄所致。
(八)不合规开具收费票据。
有些单位在开具票据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1、有的收费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应使用税务发票、依法纳税,却混淆使用行政事业收费票据;
2、票据开具太笼统,不能清晰准确反映收费内容和收费标准。
二、问题原因分析
行政执法单位财政财务支收支活动存在上述问题,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财经法纪意识淡薄。财经法纪意识淡薄是行政执法单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行政执法单位收费收入属财政资金,一部分要上缴国库一部分要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但有的单位对这认识不够,为了逃避财政部门监督,规避预算外资金调控,想方设法拖欠不缴,甚至认为收来的钱归于了集体,即使放在“账外账”或“小金库”中,没有落八个人腰包,也没有多大事情,再加上有的年份财政为解决一些单位资金紧缺问题,将上缴的收入全额返还,也模糊了“收支两条线”概念。依法纳税是每个单位或个人应尽的义务,做为依靠财政供给的行政单位有的也没有这样的基本意识。
2、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行政执法单位大都建立健全了内控制度,由于重视不够,有些制度未能够有效执行。例如固定资产管理,没能象重视单位现金、银行存款核算一样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因而造成了简单的固定资产核算出现了问题。对罚没物资也没有罚没款管理严谨,有的是由于人手少未设专人对罚没物资进行保管登记。而有的单位虽设立专人对罚没物资进行管理,但由于重视不够,也未能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责。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也是造成其他诸如账外设账、代管类资金管理不严谨等问题的原因。
3、财政供给保障能力不够。1990年全国开展治理“三乱”工作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乱收费问题依然存在与行政执法单位财政供给能力不够有很大关系。行政执法单位与其他行政单位相比,所需经费支出较大,财政在预算时有所考虑,但未能真正满足一些单位的需要。以某单位为例,年度财政拨八经费59万元,人均个人及事业经费分别为6千多元、4干多元,但年度实际支出人均个人及事业经费分别为2.6万元、3.2万元。另一单位数字表明,年度财政预算经费532万元,而当年实际经费支出1356万元,仅人员经费一项就超过预算近35%。多年来这些单位人员福利费用及大部分公用经费的资金来源依赖于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八返还,无形中已造成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与部门的经费划拨和职工奖金、福利挂钩的事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多人员较少的单位职工福利较好、公用经费充足,反之则不然,部门之间人均可用经费差距较大,一些单位为追逐单位部门利益乱收费、账外设账、不执行“收支两条线”、漏交税金。
三、几点建议
1、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财政部门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安排行政执法单位的财政预算,对他们执法办案(包括办案人员报酬、奖励及福利待遇)、基本装备经费及主要基础设施维护等重点支出项目经费应予以保证,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八提高,逐步加大对他们的经费投入,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公正履行本部门职责。行政执法单位也应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经济形势的利好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我国企业要想在这种经济的大潮中做大做强,引入全面预算是其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全面预算是企业方针及战略的具体化,包括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及财务预算等多方面。而财务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的一部分,而且在全面预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企业要想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要从战略导向的视角来构建企业的财务预算。虽然近些年,在我国财务预算管理得到政府、学术界、各类企业的广泛关注,甚至被放到战略管理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但是,我国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务发展上都尚未到位,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上至企业领导,有的认为有了财务计划就不必编制财务预算;有的认为财务预算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下至普通的员工,他们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也没对预算实施过程提供任何建议与改进措施。
(2)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控制力不足。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缺乏专门的预算。一部分已经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并没有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而是交由财务部门兼任,可能会因为受到其他相关部门的阻力而无法真正控制实施。预算执行过程欠缺考核与激励。企业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激励,对预算执行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不及时,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3)财务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考核机制。虽然有些企业制定了财务预算的管理制度,但是预算指标和考核指标并不具体,并且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和奖惩也不合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预算的执行过程,当企业支出超过预算时,使参与预算的人相互推卸责任;而当支出低于预算时,使参与预算的人相互争功。这不免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并使企业员工内形成相互斗争,不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预算管理过程考核不公平。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时,不仅考核方常常参杂着个人情感,而且被考核方也往往过多的地强调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了评价结果的不客观、不公平。考核结束缺乏奖惩措施和约束机制。在考核结束后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从而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有些企业虽然对预算进行了考核,但其并没有针对考核结果给予一定奖励与支持,或是激励措施没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的企业针对预算管理的奖励过于单一,只通过物质奖励,对预算取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奖励,对在预算中存在问题的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也很轻微,因而妨碍了预算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我国财务预算管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全员参与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领导应重视并亲自抓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要让全体员工参与和认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尤其是财务人员的素质。
(二)加强对企业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机制。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将各方利益相关者(如股东、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进行量化的制度体系。企业应不断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定期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调整财务预算。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对企业各环节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检查企业各环节对财务预算的履行情况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企业只有建立了责权利明确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财务预算管理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在财务预算编制时加强其工作的科学有效性。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既要结合以前年份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总结历史财务预算的经验,又要对企业当前的市场情况等外部环境进行调研和预测,按照切实可行的编制程序,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编制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财务预算。同时强调预算过程的全面性,避免财务信息的失真,并且还要及时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修正。
要大力运用和发挥信息技术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工作量大,因此,企业有必要充分借助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系统的支持,如建立ERP系统,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必要时,企业可以购买有关的软件系统。
(三)完善企业财务预算考核体制
企业可以通过细化和明确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及其项目,做到细致量化到人,明确各部门各人的责任。企业的考核过程要保证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进行,使各部门各人的考核情况更加客观真实,尽量避免因考核人员因个人感情及能力问题使考核过程出现偏袒的现象。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客观公正的预算责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将单位和员工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其切身利益相联系。此外,要根据财务预算执行的效果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和惩罚指标体系,通过预算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激励各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促使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Chen,Bozorgzadeh,Srivastava,Sarrafzadeh. Budget Management with Applications. Algorithmica, 2002,(03).
[2]Yakun Wang,Haoyuan Liu. On Budget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IT Enterprises in Economic Crisis------ A Case Study of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09,(03).
[3]邓晓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
关键词:企业 财务 管理
一、 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及目标
1、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企业的财务、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各种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资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财务管理包括筹资、投资、预算、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其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财务管理是整合企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整合企业资源、分配资金活动意义重大。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的资金流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地“流动”。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活,一“活”带百“活”,一“通”就百“通”。如果资金不流动,就会沉淀与流失,得不到补偿增值。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特点
1、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监督和约束。
2、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的每个环节和人、财、物的各个要素。
3、灵敏度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
三、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还不成熟
在我国现有的理论体系当中,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理论。对于相对成熟的优秀融资理论而言,它更适用于西方的经济社会。我国的企业股权融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特有的状况,与西方市场经济有很大区别,由于股权融资的比例较高,股权融资的危害进一步扩大,使中小投资者危害严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权融资几乎就是不需任何成本的,无须担心资本成本问题,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在上市企业中的忽视现象严重,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企业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与方向的表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整体的财务预算体系,导致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混乱状态,不能科学、整体的规划企业的未来资金使用分配方案,起不到预算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另外,企业内部仍没有建立专门的财务预算部门,不能确保财务预算的专门化进行,使财务预算得不到很好的重视与发展。由于企业中的分层复杂,即使有了专门的预算部门,预算方案也很难有效、快速的在企业中进行传递。失去了预算的预见性与超前性意义,使财务预算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3、 财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失真现象严重
企业的财务信息汇报是逐级进行的,由各个部门递交给子公司,再由子公司提交给总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差别,部门在进行财务汇报时难免出现错报、漏报的现象。出于子公司自身的利益与现状,在向总部汇报时又会出现种种虚假的信息,这就导致了企业总部最终获取的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导致了决策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这样,企业整体的财务战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信息报告中的信息失真现象过于严重,则有可能导致公司的决策失误,使企业蒙受损失,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四、 完善财务管理的建议
1、 树立全局意识,加大财务管理服务于企业全局工作的力度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都会有所涉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会更加明显。而随着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会萌生出更多的财务管理相关的部门,这就使得财务管理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树立全局意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不能局限于一点。
2、 建立“集约型”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的改进与完善必须先从理念上入手,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建立“集约型”理念。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理念由传统过渡到全新,建立“集约型”的管理理念——精干的工作队伍,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高的服务标准与质量,这种“集约型”的思想是财务管理部门运用现代化的思想、高效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
3、 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操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成效。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4、 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财务管理层次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财务管理层次,首先应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这主要包括金融风险、税金管理、知识资本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要更新管理的方法。除定性的方法外还应多使用定量的方法,以更加客观的说明事实。再次,要改善管理的手段,促进新技术在管理中的使用,使传统的管理手段得到更新,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其与市场做出快速的互动。
关键词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是从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在维护医院总体经济利益、规范医院财务行为,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生部2003年出台了一套新的会计科目,未出台新的制度。实践证明,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一)管理费用的分摊不够合理
管理费用是医院为医疗业务提供劳务以及组织管理全院业务发生的间接费用。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按医疗、药品部门人员比例逐项进行分摊。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后,医院的公共费用已完全摊入医疗、药品成本中,人为加大了医疗、药品的成本费用,使医疗、药品成本不实,隐瞒了医疗、药品的真实结余。
笔者认为,应按照医院现行有关制度的要求,在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将管理费用中能够分配到有关业务科室的辅费用(如按水表、电表核算出各科室的水电费等),会计人员根据成本组提供的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计入医疗、药品成本,对于其他不能直接分配计入医疗、药品成本的管理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它是医院为开展医疗业务活动而支出的公共费用,按照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这就需要在业务收支总表中单列管理费用项目。这样核算的结果既能使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明确自己的费用,达到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统一,又能使医疗收支结余和药品收支结余得到真实的反映,还能让医院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通过会计表报上清析地了解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分析其支出构成情况、管理效率是否浪费或节约,督促医院增收节支,减员增效,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发放的奖金没有对应的入账科目
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实行的是科室核算效益工资。但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奖金科目,2003年卫生部出台的新会计科目中“人员支出-奖金”项,明确规定为事业单位发放的作为年度考核奖金的第13个月工资,医院真正发放的体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的奖金仍没有规范的会计科目来核算,对此问题各医院支出渠道不统一,不利于人员支出的统一汇总,不利于上级主管部门掌握真正的奖金发放数额。建议应根据当前各医院实际运行情况,明确规定把医院发放给体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的奖金数统一汇总到“奖金”科目下。
(三)在年度分析中没有体现“加工材料”科目
按照医院现行有关制度的要求,医院自制药品和制剂的核算收集到在“加工材料”科目进行核算。自制药品和制剂的核算应包括制剂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等人员支出,而在填制会计报表时没有在“加工材料”收支明细表,且“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中所反映的各项支出明确规定,各项支出为“医疗收支明细表”和“药品收支明细表”对应项之和。这样一来,从事制剂生产这部分人员的经费支出就没有统计在“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内,而相应的人员数却包含在其中,这造成报表所反映的指标不实,有关财务分析不科学。建议增加“在加工材料”收支明细表,改变“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的有关要求,把从事制剂生产的人员经费支出统计进入报表,使“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能够真实、全面、正确的反映医院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及有关经济指标。
(四)药品差价率的计算不尽科学
药品差价率的计算不尽科学,医疗过程非病人用药的成本结转影响药品差价率的真实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药品实行统一的零售价核算,这在财务及报表上的反映是比较清晰的,给药品的实物管理和账务管理带来了方便。但由于医疗业务的特殊性,在开展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院的药品不仅直接提供给病人,在其他环节也要使用药品,如科室领用的消毒药品、特殊岗位医务人员的保健药品、科研用药品等。建议药品的核算仍应分药库、药方不同价格记账,药品购进入库时,均按实际购进价入账,对于科室领用的非销售给病人的药品以实际成本价作支出,不反映进销差价;对于药房领用的销售给病人的药品则以零售价进药房。这样不仅使药品差价率的计算更加科学,而且药品科目的核算也符合《事业单位财务准则》第十九条“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和二十三条“各种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的规定。
二、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管理办法不科学
对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管理办法不科学。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对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的管理办法,由财政和卫生主管部门核定医院药品收入总额,超出核定部分的收入上缴卫生主管部门。而具体办法在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差,各地对核定的药品收入比例和上交比例规定不统一,还有的地方规定按药品收支结余的一定比例上缴卫生主管部门,这使得收支结余不实,不能真正反映医疗机构的经营成果。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实行这一办法的初衷是抑制医院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和总额,迫使医院降低药品费,减轻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但这一管理办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建议政府从药品购进的源头上加以控制,同时控制药品流通环节的加成率,对医院零售药品实行最高限价,杜绝医院高价药、高回扣的经济行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药品价格虚高问题。
在我国医院存在着药品收入在医疗机构收入中所占比例过高,这与我国目前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不完善是分不开的,政府需要采取新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真正规范医疗机构经济行为,努力解决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实践证明,对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的管理办法既不能规范医院用药行为,也不能真正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因而是不科学的。
(二)医院修购基金提取不足
医院修购基金提取不足,且使用范围不能准确反映医疗成本,使收支结余真实性受影响。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修购基金按固定资产原值,根据各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提取修购基金,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不再提取修购基金。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公立医院,特别是各行政区域内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如各省、市、县人民医院基本上都是解放后即成立的医院,历史悠久,大部分建筑物及设备已经老化且原值较低,按照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数额不多。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及医院自身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需改善基础设施、更新设备仪器特别是需要增添大型的医疗设备,而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大部分资金靠自筹解决,且从提取的修购基金中列支。这样一来,修购基金积累数较实际需要就相差甚远。
[关键词]杜邦分析体系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13-02
一、传统杜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传统杜邦体系仅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若增加负债,使负债比率上升,在平均股东权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权益乘数就会变大,便能简单快速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这容易助长企业的短期行为,而忽略企业长期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二)指标分析结果欠缺说服力
1.净利润。以净利润来衡量企业受益,而计算净利润既要扣除经营成本,又要扣除利息支出和所得税税额,还要考虑资产减值因素与投资收益及非经常性损益的状况,从而使销售净利润和总资产净利润既受经营效率的影响,又受财务政策和所得税税率高低的影响。当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净利率发生变动引发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时,很难分清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指标中的分子“净利润”是归股东所有者的收益,而分母“资产总额”则包括股东和债权人,两者显然缺乏一致性,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的回报率。
3.权益乘数。以权益乘数来反映企业资本结构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但权益乘数只反映负债程度,不能直接体现由此产生的债务成本和财务风险。进行财务评价时,仅从计算出的财务比率无法判断是偏高还是偏低,难以评价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
(三)缺乏对财务报表的充分利用
当代经济是“现金为王”,现金流量表在准确评价企业经营状况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杜邦分析法缺少对现金流量表的使用,得出的财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由此降低。
(四)无法体现企业的发展能力
传统的杜邦分析法主要是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企业只有具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保持持久的盈利能力、长久的偿债能力和良好的营运能力。
二、杜邦分析法的改进建议
(一)替换净资产收益率的来源
改进后的杜邦体系仍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分析的核心指标,通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和杠杆贡献率表示净资产收益率的来源。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杠杆贡献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分别为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它们分别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有息负债的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是一个比率指标的组合。如此调整后,使得整个杜邦分析体系变得更全面具体。
(二)引入现金流量表信息
改进后的杜邦体系引入了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反映企业股利分配政策和股利支付的能力,本是股利总额与净利润的比值。改进后的杜邦体系,公式为:股利支付率=分配股利额÷经营活动现金量
用经营活动现金量代替净利润有以下好处:第一现金流量表是动态表,比静态利润表更适合现代用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二可以检验净利润的含金量;第三由此引入现金流量表信息,使得结果更具说服力。
(三)引入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把风险指标引入财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涉及公式如下:
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
杠杆贡献率是经营差异率和净财务杠杆的乘积。以“净负债/股东权益”衡量的财务杠杆,表示每一元权益资本配置的净债务。分析它的高低,应当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如果企业进一步增加借款,会增加财务风险,推动利息率上升,使经营差异率进一步缩小,因此说明了依靠净财务杠杆提高杠杆贡献率是有限度的。经营差异率是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和净利息率的差额,它表示每借入1元债务资本投资于经营资产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后剩余的部分,该剩余归股东享有。利息越低,经营利润越高,剩余的部分越多。经营差异率是衡量借款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如果它为负值,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从增加股东收益来看,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可以承担的借款利息上限。
(四)引入可持续增长率指标
市场竞争越趋激烈,企业越趋于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改进后的杜邦体系引入了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公式为:
可持续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1-股利支付率)
引入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后的杜邦体系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比起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更适合现代的财务管理要求。
三、新杜邦分析体系图
四、新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以五粮液为例)
表1 调整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表2 调整利润表 单位:万元
从表3得知,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较2012降低11.38%。由表4看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1.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的降低,使净资产收益率减少21.58%。2.净利息率降低,使得净资产收益率减少2.20%。3.财务杠杆的降低,使净资产收益率减少12.56%。因此得出结论,五粮液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的大幅度下降。
进一步分析净经营资产利润率下降的原因: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与2012年相比,五粮液2013年的经营利润率增长了4.62%,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减少了5.24次,说明引起变动的主要是经营资产的周转速度的减少。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比较,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是贴近现代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可持续增长率为起点逐层展开分析,更符合时代性。第二是不仅考虑了企业风险因素,而且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第三更全面反映了财务报表的内容,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引入了现金流量表。第四是不仅保留了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分析,还增加了企业成长能力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春涛.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J].审计月刊,2012(6).
[2]靳萍.杜邦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2006(2).
[3]张梅,曾韶华.财务报告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6).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银行财务管理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业务发展的要求,对经营管理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等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核算、监控、分析、考核等全部相关工作,从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预算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业绩评价等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在企业中得到应用。国内商业银行也相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增加了投入,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及网上银行交易系统。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功能较少、规模也小,难以满足顾客对银行服务职能的需求,难以与外资银行的高度信息化抗衡。
2.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法不完善
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实现了由会计核算到管理会计的转变,但是这种财务管理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职能。而且,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也没有实现从成本控制到全面成本管理的转变。现代商业银行要求以效益为中心,但现实中财务管理还只是停留在成本控制这一层上,只是简单的会计记录、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这就不属于全面的管理,同时也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3.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着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与低下的信贷资产质量间的矛盾
作为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股东价值最大化仍然是其唯一的经营目标,从银行日常业务经营的角度来说,就是银行效益的最大化和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最优化,也就是通常提及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高度统一。但商业银行目前大多是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特别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容易受当地党政部门的干预。反映在财务上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与贷款质量低下所造成的应收未收利息庞大的矛盾。
4.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财务人员距离上述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这就导致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众多的行为缺陷。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多被繁重的日常工作所围,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机会较少,缺乏相对独立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
1.继续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商业银行的资源,从而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方面,银行应该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业务流程、系统框架、数据采集、财务信息管理等业务需求提供技术上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整个财务信息系统制定总体规划,应在规划中考虑到当前市场条件及顾客的业务需求等。
2.加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编制财务收支计划
加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科学性,首要是提高财务计划指标的预测及分配的科学性。当前,在预测方面的有关问题是:财务的收支项目的拟定均以去年实际执行的数额作为基数来编制本年度得财务收支,这样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对于下达的指标,可以从多方面综合系统地考虑,适当地将非正常因素剔除。
3.加强风险资产比例控制
针对目前主要是风险资产分布、贷款结构、风险缓释量、表外业务保证金比例以及资产业务盈利能力等因素,在影响着各商业银行风险资产比重,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加强对风险资产比例指标管理。提高信贷资金存量、缓解存贷比例,降低高风险资产比例。
4.对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创新
首先要抓好人才准入环节。严格选拔那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队伍中来,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此外,还要抓好培训环节和履职考核环节,做到人尽其才;高度重视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尽快实现人才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创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必须因势而变,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毓敏.2008.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