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8篇

时间:2023-06-11 08:26: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

篇1

资源;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29—01

数字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更使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就数学教学来说,这机遇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数学教学。数字化数学教学的巨大价值:从学生方面说,利于学生产生快乐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更是要交给他们一张“数字时代的通行证”;从教师方面说,增大课堂容量,节约了教学时间,容易突破教学重、难点,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数字化教育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以趣促学。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体积”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时,我把《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插入课件中,要求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想一想“乌鸦喝到水的原理是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明白了“体积”这个概念的具体含义。

二、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化抽象为直观

利用数字化技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动的直观性都是很突出的,而数字化技术能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运用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

例如,“圆的面积”这一课重点就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是难点所在。为了化难为易,教师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先在电脑大屏幕上画一个圆,然后采取分步推进的方法。第一步:把圆平均分成3份,4份,6份……16份,让学生试着拼一拼,看能拼成以前学生的什么图形。第二步:用课件形象直观地把切开后的图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演示出来。第三步:展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并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找出所拼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学生讨论、汇报完后,教师在屏幕上闪烁圆的周长的一半和近似长方形的长的关系,圆的半径和近似长方形宽的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三、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增大信息量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数学教师的任务,而数字化教育资源正是学生拓展思维,丰富知识,走向世界的窗口。比如可以通过上网搜集教学所需要的资料,经过教师整合、处理后,建构资料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资料,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篇2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数字资源;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94-04

“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不断地推动着传统的电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改革创新。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根本要求,是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教育与相关学科领域的迫切课题。

一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

2002年,基于“欧盟数字化项目合作行动计划”而成立的“欧盟文化艺术与教育科学信息资源数字化部长级网络(Minerva)”设计统一欧盟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2003年,Minerva构建了一个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知识库。

2003-2007年美国博物馆和美国教育图书馆服务研究所两次发表长编研究报告《档案馆与图书应用技术与数字化现状》,对美国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理论探讨方面:

(1)项目规划与管理:2002年Minerva第六工作组为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规划制订了4个范畴17个指标;2004年美国教育图书馆学会(ALA)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管理模型。(2)内容选择: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为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制订了一套包括5个大类49个细目的指标体系。(3)生产流程:2003年英国数字化技术咨询服务公司(TASI)对信息资源数字化产生所需的软硬件性能进行了详细探讨;法国国家数字化工程评析了现行各种元数据方案;Minerva第四工作组构建了生产过程管理的模型。(4)知识产权管理:2004年,Charles Duncan等人对英国国内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解决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及实践进行了全面调查,给出了大量案例;同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全面考察了数字技术对美国现行版权制度的挑战,探讨了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5)数字资源保存:国际组织“数字保存联盟”(DPC)每年举办一次数字资源保存的学术年会,至今已有11届;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制订了2002-2005年英国图书馆数字保存战略;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也制订了数字保存指导性框架;2002年初创刊的网络期刊《数字文献保存季刊》是研究该主题的一种专业期刊。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有大量且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实践项目方面:

(1)咨询与培训:Minerva中心及各成员国分中心均提供完善的咨询培训业务;英国TASI公司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泊尔希尔分校图书情报学院都是著名的图书信息资源数字化咨询培训机构。(2)生产系统:欧盟每个成员国都建立了分工合理且专业性强的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系统,据资料显示,丹麦有12个机构从事不同类型文献的数字资源数字化生产,澳大利亚有15个,法国有10个。(3)项目:美国教育图书馆的“美利坚记忆工程(1989年)、美国科罗拉多数字化工程(2001年)”和目前实施的欧盟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信息资源数字化工程等在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历程中影响教大。2005年,Google宣布同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五个著名大学签定协议,将对他们的所有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并上网通过Google实行全文检索。

总之国外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蓬勃发展,理论实践都比较丰厚,跨国合作模式成功,生产系统比较完善,实践项目众多。

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相关立项课题有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网络资源与课程资源关系及价值实现途径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等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框架与共享机制研究”等。

2007年5月辽宁省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共同举办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研究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环境对课程改革及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支持作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化时代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等问题。

2007年10月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年会暨“十一五”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研讨会围绕主题“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热点”和国家“十一五”课题“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教育部科技司、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论坛”以“网格技术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搭建基础教育网格平台,促进学校间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探索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在广东省电教馆和珠岛宾馆召开“泛珠三角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计划”研讨会就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交流,就如何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利用,加快泛珠三角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

2007年11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杨晓宏主编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图书,向广大读者系统介绍了教育信息资源的选择、搜索、整合、收集、加工处理、设计、制作、组织、管理和教育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实践方面:

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LS)和西南信息中心都拥有大型生产系统。较大规模的项目有:全军院校图书馆已经数字化图书100多万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经完成6TB信息资源数字化;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建成总量达200TB的数字资源;中国学术期刊在2007年前完成了国内外200万种图书的数字化。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平台有:TRS、清华同方、成都国图、北大方正、北京义华和杭州麦达等,其中后四家产品已取得Calis认证。

理论方面:

通过对国内有关数据库检索,切题论文有100余篇,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标准、国内实施项目与国外情况介绍

和问题与对策、教育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原则、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配置、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等九个方面。其中对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数字产权论述较多且颇具深度,代表性的有胡小勇、祝智庭、刘启、刘春、雷淑霞、王学东、贾晋、詹斌等;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徐林、邹霞等;对区域教育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共建共享模式、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相关标准、国内实施项目与国外情况介绍、问题与对策有系统的探讨;而对教育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原则、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配置、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等三个方面研究涉猎甚浅。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在项目负责人前期研究成果――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城乡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与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功经验,来研究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内容选择、项目规划配置、生产流程与管理、数字资源保存与利用等内容是一项非常具有科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

二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目标是:首先将教育信息资源中具有较高价值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后通过因特网向公共用户读者提供浏览,已实现教育信息资源本身的教育传播价值,也即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存取;其次是保护易碎载体资源,即教育信息资源数字保存。该课题目标对数字化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直接关系。

1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规划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主要研究内容有: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的目标确定、项目成本解析、项目成本节约方法、产权许可方式、项目实施方式选择、项目实施原则等。

2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实施规范框架研究

首先界定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实施中采用规范的含义和等级,然后对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实施生命周期中所包括的主要阶段(项目准备标准框架、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主文档保存与管理标准框架、元数据描述标准框架、教育信息资源数字资源标准框架、资源共享标准框架等)应采用的规范和指导原则进行研究。

3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流程研究

界定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生命周期包括项目规划、数字化内容选择、数字化生产、元数据析取、数字保存、数字资源、项目管理和有关标准框架等阶段。研究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流程,是整个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探讨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准备、资源数字化转换以及文本资源的抓取,详细地对各个过程进行分析。

4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内容选择

内容选择是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步骤。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主要研究:以网络知识理论为依据,探讨其理论和实践,并对其选择原则进行分析。其包括: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的原因、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的原则。

5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数字资源保存

数字资源保存体系的基本价值在于提供用户可信任的数字资源的存取能力,确保数字资源的质量,并有利于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将运用网络知识理论的原则方法设计教育信息资源数字保存的基础模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数字迁移与数字仿真比较研究、教育数字迁移风险管理、保存性元数据等,并从数字资源获取模块、数字教育保存模块、资源数据管理模块、教育系统管理模块、保存计划模块和数字资源访问模块等的角度,对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容保护与存取的基础模型进行研究。

6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数字资源保存系统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主要研究:教育资源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框架(包括:管理质量标准框架、性能质量标准框架、用户服务质量标准框架、技术支持质量标准框架)、教育资源数字保存系统认证等。

7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面向用户教育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主要研究教育数字资源平台――网站的质量控制途径。

8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应用与管理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应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结合教育系统论原理来分析和总结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从最初的课件设计应用到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以多媒体课件、知识平台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为三个截面,对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经验进行初步分析和总结。

在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主文档存储与管理规范框架中,以教育理论为依据,探讨文档格式、存储介质的选择、保存策略等方面的规范;分析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特性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开发的作用机理,并针对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有效开发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

三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1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研究的策略是:

(1)通过以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为主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构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规范框架、生产流程,改变知识资源工程中教育资源数字化生产的数字主文档以及由该主文档所派生的各种完整副本是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复制,理论上讲保留了原始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资源中所有重要信息,并可以对它们的存储介质和文档格式进行适当的迁移和对他们的信息内容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备份,就可以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进而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目标、项目成本、生产流程、产权许可、项目实施方式、项目实施原则、人力资源组合和项目实施管理等。

(2)在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课题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教学教育网络理论为依据,分析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生命周期,探讨每个周期阶段涉及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现阶段一些可以解决方案。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课题规划、数字化内容选择、数字化生产、元数据析取、数字保存、数字资源、课题管理和有关标准框架等阶段。

(3)在构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的规划时,除了应用教育学、逻辑学、信息学、传播学的理论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原则作为指导思路。从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与网络知识理论、数字化教育思想相结合的角度,以数字教育理论为指导、网络知识理论为依据,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实验、实施等实践技术为目标定位,由此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探索。站

在数字化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升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课题的社会价值。

(4)从社会需求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要求,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广泛搜集国内外研究资料,运用数字时代教育理论的变革与方法研究教育信息资源,从面向社会需求的角度探讨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标准;研究工作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国内外经验、数字时代教育理论与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特点相结合等原则。

(5)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类成本高昂的项目,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是本项目解决的首要问题。将采用减少人力成本、项目外包、自动化、优化生产流程和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来进行探讨是当前的现实问题。

(6)教育信息资源数字保存系统是实施教育信息资源数字保存的工具,构建质量保证标准并以此对其进行认证是实现其可信任的保证,也是确保教育用户长期有效访问的关键。

(7)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站是公共教育用户实现数字存取的平台,其质量高低对教育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有重要影响,这类网站的质量控制是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的关键之一。

(8)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容的选择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因此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将如何从产权保护、原始文献知识价值、用户保障、原始文献物理特性、数字保存、避免重复数字化、技术条件限制和成本效益等方面来探讨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2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深入实地访问、座谈和问卷调查、文献调研、网上调研、信函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掌握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等实际情况,供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参考借鉴,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提供事实依据。

(2)通过专家会议,系统分析设计与比较分析研究相结合。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研究提出的创新理论框架结构和内容结构方法、原理、概念等相互关系进行科学评价和预测。通过INTERNET网络检索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时掌握国际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

(3)大量借鉴管理学、信息学、社会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图书情报学、传播学、信息系统论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原理或方法。向国内外有长期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和信息机构咨询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工具,收集、传递和整理信息。

四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

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从教育用户需求、教育信息化发展角度,运用图书情报学、信息资源学、教育学、信息经济学、社会学、教育技术学、系统论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相结合,来构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的规划框架、生产流程、教育资源数字化内容选择、数字资源保护与有效开发的创新服务系统,并结合影响项目规划各阶段系统构建的诸要素(包括:项目准备标准框架、教育资源数字主文档保存与管理标准框架、元数据描述标准框架、教育数字资源标准框架、资源共享标准框架),来探讨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的实施标准框架、数字保护系统的应用与管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为我国数字化教育实施规范提供参考、为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具有前沿性。

篇3

当前,纺织产业处于一个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加快、技术落差逐渐缩小、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国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配套齐全且衔接紧密。纺织工业的细分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只有融入信息化系统管理,以供应链为核心推动纺织业的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才能保障纺织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纺织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人才,那么纺织服装院校需要培养出适合纺织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所需人才。

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和培养信息人才这一瓶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指委会主任陈桂林带领团队走访了13个省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研讨会”,成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重要的交流平台。

陈桂林向《服装时报》记者表示:“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谋求纺织服装教育跨越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大力推进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开创“双向”新纪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陈桂林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双向教材”的发展模式。“双向教材”首先兼顾了纸质教材的不可替代优势,又可以兼顾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纸质教材,并将纸质教材每个知识点用二维码技术采用微课的形式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使用纸质教材时,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在线的数字化资源库进行学习,实现纸质教材出版与在线数字化教材并举的出版方式。

建网上“云教学”

为了解决在线网络教育、实时互动课堂、个性化学习管理等应用逐步融入学习过程,陈桂林创建了“中国服装教育网”和“中国服装网络学院”,将各种纺织服装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并普及。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新“云课”新模式

篇4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理念

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理念:

1.系统性

网络教育资源作为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正确处理资源建设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统一管理门户系统,真正从系统观出发,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才能避免重复建设。

2.规范性

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资源的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各类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促进各类资源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网络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制订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中山大学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学习元数据规范(CELTS-3)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结合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山大学教育资源描述规范与技术要求》、《中山大学网络课程技术规范要求》、《中山大学网络课件技术规范》、《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改试验研究规范要求》和《立体化教材建设规范要求》。

3.开放性

中山大学的教师、学生和校友可以用中山大学的网络身份证(NetID)登录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网站,访问、点播、下载网络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将逐步向社会开放,网络教育资源公平地开放和共享,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成果

网络教育资源的传输、储存、管理和应用,必须依靠网络教育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在网络教育资源统一管理门户系统的框架内,中山大学引进和开发了五大数字化学习平台。这五大数字化平台,构成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传输、储存、管理,为中山大学的数字化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1.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resource)

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是一个由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资源集合而成的公共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其内容广泛,资源的类型主要包括:媒体素材(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教学课件(网络版和单机版)、文献资料(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著)、教学案例和试卷等。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资源由学科老师根据教学所需要进行建设、更新和管理,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支持。

2.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

中山大学于多年前引进了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采用负载均衡架构技术,把该平台分为本科、研究生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分别用于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校内跨校区的远程教学和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远程教育。目前,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校内本研系统上线网络课程1347门,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系统上线网络课程468门。

3.逸仙网络大讲堂()

中山大学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中山大学逸仙网络大讲堂是一个集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的视频点播、实时直播平台。目前开设的栏目有:中外优秀文化讲座、文理医拓宽视野名师系列讲座、博雅讲座、名师名家讲坛、医学名家讲座和院系讲座等,内容十分丰富。目前,中山大学逸仙网络大讲堂有各类讲座1090部,点播超过165000人次。

4.知识社区()

中山大学知识社区旨在为中山大学的师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可以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将个人的想法、技能、观点和经验等通过该平台进行归类、管理,建立个性化的个人空间,向人展示,与人分享。

5.移动学习()

2010年8月25日,中山大学正式登录苹果iTunesU。中山大学通过iTunesU平台,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免费的下载内容,包括教学讲义,语言课程,学术讲座和演讲,校园新闻和学生活动等,用户可以一次下载iTunesU的音频和视频作品,也可以订阅整个课程,订阅下载项目可以自动推送更新,从而获得实时可用资源。

三、问题及对策

1.资源搜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在网络教育平台上运行的教育资源种类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给资源的搜索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每个资源平台都有自己的资源搜索功能,但对于广大师生和校友、甚至社会大众来说,这样的资源搜索功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基于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五个统一的理念,建立一个网络教育资源门户网站,把多个平台上的教育资源信息集中起来,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这样可以解决教师和学生资源搜索难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门户网站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主要是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加一个搜索引擎,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在一起,为教师、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网络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的建设,可以参考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的经验。

2.教师的积极性

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并不积极,或有参与,但不积极维护和更新资源。教育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教师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知识的更新。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要比传统教学多。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美国公立与赠地大学史隆全美在线学习委员会(APLU-SloanNationalCommissiononOnlineLearning)2009年的调研报告显示,64%的教师认为从事网络教学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比传统教学多;涉及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开发时,更有85%的教师认为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积极性,要对症下药。对教师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额外付出,应该建立稳定的长期有效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另外,要关注教师在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时的额外付出消耗在哪里,如何通过技术支持和更加周到的服务尽量减少他们的额外付出。只有通过提供技术支撑、优质的服务,以及长期有效的补偿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3.网络教育资源评价

篇5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digi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WANG Fengl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00,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at realizing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management,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maintenance costs,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uses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to put forward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the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education scheme of the digital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mplements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therefore enhance the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digit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ource management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捷更新与长足进步,许多在高校数字化教育管 理领域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信息用户需求和社会信 息量日益增加的巨大压 力,传统的教 育管理已难以适应目前高校的规模升级与开拓发展。而时下的各类研究实践均已表明,可以借助云计算来创新实现高校数 字化教育管理,从而全面满足当下及未来高校中不断增长的用户信息与大量数 据存储的强大需求。为此,展开此类研究,即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现实意义。

1 云计算概述

1.1 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互 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 供动 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 源的计算模式。这是一种能够利用、且通过网络 以 便利、且按需的方式获 取计算资源的技术模式。云计算融合发 展了分 布式计算、网络存储、并行计算 、虚拟化、效用计算、负载均衡等传统计 算方式与网络技术。

1.2 云计算的特点

1.2.1 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使用虚 拟化技术来最佳配 置存储、应用软件、服务器、网络、服务等各 种资源,使用户能够获得比以往更趋丰 富的服务与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对各类资 源实现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能力对用 户来说是相对透明的。

1.2.2 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云计算将数 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本地PC机无需存 放数据,云端上服务 器都是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 维护,对于用户来说,免除了对计算及存 储方面安全的分配与投入。

1.2.3稳定性

由于云 计算将海 量的数据 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统一优化整合存储在虚 拟资源池中,用户尽可将各类数字资 源存 储在云平台中,数据的安全 性也随即得到了提升完善。云计算还提供良 好的容 错功能,一旦某个节 点 发生故障,云管理系 统会迅 速查证与高速恢复,保障了云计 算环 境的稳定性。

1.2.4 具有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在云计算架 构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新增的用户需求,可以根据需 求资 源类型,针对性地优化各类 资 源能力,提升服务处理级别,云计算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 力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

1.2. 5 运行成本低

云计算的自动化管 理使数 据中心管理成本大幅度 降低,云计算的特殊容 错措 施使得可以用优质廉价的节 点来构建云体系。

1.2.6 网络成本的可控性

只需提供有接入终端,用户将只需专 注自身业务,而无需再分散兼顾网络的复杂 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用架 构网络所需要的资源[1]。

1.2.7个性定制

根据不同用 户的使用需求来部署相应的资源,以最大限 度地贴近用户研究模态,云计算平台具有良 好的伸缩性。

1.2.8 可扩展性

云计 算的规 模可以动态扩展和 伸缩,满足用户规 模的 增长和需要。

2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

目前,高校 数字化教育资 源管 理存在着诸如组织 架构混乱、信息化 建设整 体性不高、IT建设成本有 限等多 重因素影响。具体阐释分析如下。

2.1 硬件设备的更新成本高

随着硬 件任务对教育资源的新增需求,同时由于高校数字化教 育资源管理的整体性不高 ,各类软、硬件设备在内容、数量上的补充更新,使得网络在构造设计上也需要 陆续拓展增加,且价 值不菲。

2.2 网络维护成本高

由于网络维护在水平层次上高低不齐,使得整体网络的安全防 护提升了保障难度。同时,每个独立的IT网络都需要特别专门维护,这对维护人员和资 源投入均呈现更高要求。

2.3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由于高校中各部门之间工 作职 责相对离散,各部门开发的信息管 理系 统大多是围绕解决本部门的某 一具体业 务或具体问题而设计建立的。高校数字 化教育资源,包括软、硬件资 源以及人才优势等在分布上并不均衡,这就给数字化教育管理工 作形成诸多掣肘。结果就是高校各项资源在低水平重 复建设中日渐消耗殆尽。

2.4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度低

不同院校、职能部门间资 源共 享手段单一,效率 不高,跨学院、跨部门的教学、科研合作将更多受制 于时下的资源管理水平[2]。

2.5 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与便利难以兼顾

为了强化教育资 源管理的安全管理,大多高校都采用C/S(客 户机/服务器)结构 系统设计模式。C/S设计模式要求用 户只能在安装客户端的特定主 机上使 用管理系统,一旦使用环 境发生变化,则将无法使 用系统。这种设计模式虽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风险,但在用户操作上却受到诸多限制。

2.6 基础设施的闲置

在许多基础设 施购入以后,由于多方 面的原因,大多数时间均会处于一种闲 置状态,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的运 行成本,而且对设备本身也形成一种浪费,从而给电 力资源和基础资金带来重大的虚耗损失。

3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借助云计算技术来实 现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能够满足用户信 息 需求与大量数据存储的要求。本次即从理论可行性、经济成本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这3个方面对基于云 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 育管 理给出可行性分析。研究可得,分析论述内容如下。

3.1 理论可行性

近些年来,云计算吸引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 家的高度密切关注,云计算的理 论已较为成熟,并已涌现可观的文献对云计 算理论进行介绍,这就为云计算 理论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先期积淀。首先,云计算能够让 计 算机的计算能力成为一 种商品在网络上实现流通。其次,云计算在整体上具备了 管理 集中化、功能开放化 、处理规模化、客户 端轻量化和存储 海量化等特点。因此,利用云计算可将高 校数字化教育管理进一步整 合

为储容量大、地域宽 广的分布式网络。

3.2 经济成本可行性

由于不需要花费高昂的建 设费用,就能够构建基于云 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管 理平台,而在其成功运行后还能够减少管 理成本,并且相关技术和软 件更新均是由平台专业技 术人员担负完成,各高校不必再额外支付费用,节约了大 量的时 间成本,使数字化教育的服 务和管理更加优化科学。

3.3 技术可行性

随着云 计算技术体系的逐步形成,基于云计算的高 校数字化教育管理,使得各家高校均可利 用现有的服务平台将数字化信息部分或全部上传至云空间,并由云数据中心来统一组 织、规范调度,不仅能够实现海量数据存储,而且还能够使海 量资源在统一标 准模式 下构建完善互补链接,使各类资 源实现按序存储和使用,服务更 趋

便捷和理想个性化[3]。

4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研究

4.1云计算应用于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的优势

1)实现随时随地满足高校各项教育资源的需求。云计算模 式能满足用户对资源随时随地的接入需求,对终端要 求低,网络的健壮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极大增强,对实 现教育资源信 息化,并降低成本,具有重 要意义。

2)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高校存储、计算、业务服务平台。只需一个与网络架构无 关的终端设备,通过云计算模 式整合后的高校教学、教务、科研、管理资源,优势设计并展示在 统一平台,就可以依据各校资源需求,实现高校 资源的统一调度、集中展现、全面整合。

3)可以保障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数据的安全性。高校资源数据覆盖面广,甚至包括一些学术、教学、科研、财务等保护性敏感信息,这就对安全性提出了非同一般的较高要求。云计算模式中,这些资源都保存在安 全级别 较高的集群服务器中,不会因为个体疏 忽而导致重 要数据的丢 失和损坏。

4)降低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综合管理成本。基于云计算的高校 数字化教育资 源管理的整合方案可将日 常的软硬件设施购置、网络维护等需求集中交付 给云端服务器管辖与实现,从而减少本地服务 器的需求与交互,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网络建设 缺因 乏 整体性而带来的附加资金投入,综合提升整 体的资源利用水平[4]。

4.2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方案

高校数字 化教育资 源服务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多个方向,数据 种类众多,数据量庞大。数据管理时既要具有足 够的存储设备,又要建立安全科学的存 储和管理机制,如此才能满足对数 据检索、备份等操作功能的设计需要。

通常,大型高端 服务 器可选作为云中心的核心装备,海量存储设备择用于给云存 储 提供存储支持,而高密度的刀片服 务 器用于承接众多的普通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 数 字化教育资源管理要综合考虑云存储、云安全、核心基础设备、虚拟化技术等多个方面,全面整 合,协同部署,最终实现高校资源综合管理[5]。

云安全除了立足于虑 云存储安全外,还要深入探讨基于虚拟化的云 中心的内 部安全,涉及到的技术包括访问控制、私有云、身份验证等。

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机 的资源 根据二级部门的IT业务需 求进行切割,实现计算资源 ,存储资源的随 机分配。随着高校信息化工 作的开展,应用和业务不断增加,IT系统规模日渐庞大 ,也随即带来了数据中心 空间紧张、高能耗、IT系统总体 拥有成 本过高等问题[6]。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再结合高 校教育 资源管理现状,本文提出基于 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 资源管理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方案

迄今为止,对于云计算的研 究日趋热烈,在某些领域收获了一定的智能成果。目前,各种高性能的服务器及网络 架构即已在高校中得到了普及应用,数据处理能力提升较快,性能呈现稳定优良。同时,高校自身人才 优势明显,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对基于云计算的高校 资源整合应用提供了实际优越条件。因此,为云计算在高校资源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奠定了坚实基础。

5 结束语

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和运 用能够有效的整合高校数字化 教育资源的管理,高校通过各类资源整合实 现资源统一规划、应用和维护,降低数字化教 育资源成本消耗,提高数字化教育资 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云计算对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还存在着诸多困难。比如,现有资源的理性整合优化问题、高校政策层面问题、不同种类资源数据的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建设问题及深度挖掘 问题,这些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研究内容则为促进高校数字化教育 管理的深入发展提出 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朱惠娟.云计算及其在网络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9(4):105-107.

[2] 王丽颖.浅析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的影响[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8):151-153.

[3]程娟娟.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资源管理方案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27):6214-6216.

[4] 吴永红. 学校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11):66-69.

篇6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病理学教研室,江苏 无锡 214028)

21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引发了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学校数字化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随着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各地职业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也随之蓬勃发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我校先后启动创建数字化校园,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创建校园规划之后,2014年达到校园的无线全覆盖率,以便师生在学校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入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从而在普及知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为了推动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步伐,我校近年来逐渐建设了校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资源,在重点学科构建了数字化教学平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许多优势。病理学基础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知识要点多,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将数字化教学其引入病理学教学中,现就其优点谈一点浅见。

1 课堂教学部分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任课教师一定要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跳出书本的限制,从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中,广泛筛选书本上没有的、更有助于阐述理论、表明观点的专业新知识和新概念,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模式从机械照搬向个性化构建转化。适当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配以相应的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各类知识信息的优势,创设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师生互动式的学习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以及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目前在我们病理学教学课件中大量采用诸如图片、视频、动画、网络课程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解释本来枯燥的概念,使学生易懂、易记。

2 课外学习部分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课后辅导。加强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指导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会向学生提供一些网络学习资源的搜索引擎、相关网址和

关键词 。对于一些学生可能难以找到的信息,在课前整理好,上传保存在教研室制作的病理学网络课程中,授课时的教案和幻灯也在校内教学资源网站中的特定的文件夹下,学生可以方便地访问、下载。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病理学网络课程中的测试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帮助巩固和吸收专业知识。学生还可通过在网站上BBS论坛留言提问,也可通过E-mail与教师进行交流等,实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辅导,个别化教学。

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是基于够用、适用的原则上进行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理论内容不要求掌握太多,跟大学的区别是我们的学生不要求他们参加理论原理的研究,动手能力是主要的。但对于一些有专门兴趣而且有富余时间的学生,他们可能有继续深造的要求,可以在课外指导这部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内容是与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深化,这部分学习任务可以是该门课程或课程某一阶段学习的重点,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某些问题。比如:细胞凋亡,这个知识点在课本上要求很浅,只介绍了简单的概念,但现代医学中,凋亡的意义很大,与疾病的关系也很密切。研究性学习可先给学生提出研究主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处理资料,解决问题,最后展示和交流成果。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

篇7

一、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

社会教育资源指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组织资源五方面资源类型。从宏观上,社会教育资源可分为三个方面:(1)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包括自然、社会、自我等可供研究的内容;(2)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3)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相比学校和家庭教育资源,它在教育资源种类方面具有多样性特征,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具有差异性特征,在教育方式方面具有生活性和随意性特征。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受社会转型、价值取向与教育思潮的影响而不断演化,随着时代变化和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标准的要求和看法也是变化与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满足各学科知识和文化多元化的需求。社会教育资源要提供教学所需的学术和文化信息,只有在教育资源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实施完整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第二,承载学生有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责任。社会创意教育资源应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提供条件。社会教育资源要致力于形成一个非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特定空间限制的、可满足个体学习需求的、具有以责任为导向的学习资源支持的教育资源平台;第三,丰富教师专业教学和自身发展的内涵。社会创意教育资源应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自我完善提供支持,使教师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达到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第四,创建具有全新教育理念和社会教育需求的环境。社会创意教育资源除了为学校教育和专门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之外,还应具有贯彻全新教育理念、向全社会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的功能,如学习社会化需求、终身学习理念、自主学习方式、继续教育机制等,构架符合信息社会学习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体系,形成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资源氛围和空间。[1]社会教育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一种资源角度,亦是一种资源境界。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建设的目标,它是人们基于当前的资源优化程度或状态,对未来教育资源发展的一种展望与追求,也是人们扎根于现实的努力并试图超越提高的一次尝试,是基于现实基础而建构的一种崭新的资源形态,虽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但绝对是可望又可求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观念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为基础媒介的新媒体环境逐渐形成。新媒体环境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延展的概念,以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融合化为基本特征,以内容共享、渠道汇流、媒体融合为发展趋势,具有丰富强大的功能并对位于其中的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明确社会教育资源存在的信息环境、媒体景观的关键所在,是寻求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搭建教育资源平台的基础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应充分考虑信息资源和媒体环境格局的变化,审视其对教育资源的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观念。

(一)教育资源质量的标准

社会教育资源质量取向既要彰显资源的教学服务功能,还需提升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优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学生成长的期望。这要求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以全新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导,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内涵发展,强调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而且,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不能局限于教育资源的信息结构、类型和内容,还要涉及资源的组织、管理以及人文内涵和情境。另外,社会教育资源还要注重与学生认知心理相适应,强调自主学习设计,运用协作学习方式,形成有利于信息交互、情绪感召的教育资源空间。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取向

社会创意教育资源整合取向是使分散、分化的资源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和谐整体的过程,是实现资源优化的内在动力。面对信息媒体的格局变化,媒体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重组。资源整合是资源优化和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措施,是提高资源效益和价值的最佳途径。为此,社会教育资源的建设要针对目前教育资源的实际,淡化资源的界限和区别,防止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各类资源之间要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

(三)教育资源共享的取向

社会创意教育资源共享是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下,人们随时随地、任意有效地使用、共享和管理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资源共享无疑可以使分散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将不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解决分散资源建设方式造成的整体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资源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达成教育公平。

(四)教育资源服务的要求

教育资源建设应树立为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的观念,使教育资源平等、透明地面对使用者,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尤其应当以服务为价值取向,要从理念、制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根本性转变,创设良好的教育资源条件、氛围与环境,搭建创新型教育资源平台。另外,社会教育教学应为学习者提供舒适的学习情境,畅通、亲和的信息资源检索、交互界面,有效的信息导航、信息量控制,满足各种教学/学习方式的知识信息服务。[2]

三、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

1.有的放矢,主线突出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的一条主线是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多媒体概念的。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要将以往的模拟资源形态转向数字资源形态,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系统,使广播、电视、图像、音视频、文本数据等信息统一成“0”和“1”比特流的数字化表达。这样的信息形态无本质区别,系统通融性强。信息传播系统和处理平台是网络化的、多媒体态的,使原来泾渭分明的系统结构和划分变得模糊、无区别,形成信息资源系统之间的融合,由此整合出的系统是高效的,其教育资源信息实现了全覆盖,满足了各类社会人群及各种教学模式的需求。由此构建的教育资源系统和平台具有开放、兼容、多能、灵活的特征,在教学应用中表现游刃有余,充分体现出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价值。2.软硬兼施,相得益彰社会教育资源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硬件、软件环境。硬件是指教育资源系统中所有物理化的、实体化的资源结构,软件则是指教育资源系统中所有信息、数据、指令等虚拟化资源结构。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必须改变面子工程的思维,大力开展视频公开课程建设,推动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产业化相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及区域性教育资源整合等。在新媒体环境下考虑整合问题,首先要针对已有教育资源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材料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弄清硬件系统的结构、功能是否符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存在什么问题,若有问题是否可通过改造、升级等途径解决,从而构建优良的系统。优良的系统必将呈现最佳的性能,能承载符合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责任。3.错落有致,照应有序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容组织和资源结构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广、分布面大、媒体格式或平台多样、资源质量不一,存在内容混乱、不成体系、无序化等问题。教育资源建设可按照学习目标、教学模式、学科内容、学习方式、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类别、知识体系、技能培养等进行分类。按照学科特点和内容表达的适宜性组织媒体教学内容,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设计媒体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媒体资源的表现方式,按照媒体资源平台安排媒体内容结构。对逻辑性差、内容质量低、层次不清的教育资源内容予以去除,使教育资源的内容组织、体系结构、等级层次错落有致、照应有序、逻辑分明、层级递进,具有最佳的体系结构。

(二)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

篇8

当我们论及通识教育时我们的意思是大学教育不应该太专门了”。中山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梁庆寅认为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生命教育、全人教育,包括我们说的素质教育,尽管内涵有区别,理解上也不太一样,但目标应该一致,就是不想培养知识面很狭窄的人,而应该是多面的、交叉的。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的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人格的公民,它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除了培养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道德修养、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我国通识教育现状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初众多学者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理念,如北京大学校长提倡“沟通文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更明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办学理念以及“诸育并进”的教学内容观。然而,迫于中国国情及特殊国际环境,我国高等教育复制前苏联模式,所进行的是典型的“专才教育”。由于对专业教育的过分追求,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随着社会发展,创新不足、人文素养缺失、社会能力不足等专业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从20世纪9O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一些高等院校也逐渐把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部分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已取得一定的进步,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通识教育。这些高校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与通识教育目标相比,大部分院校只是对原来专业教育式培养目标的一种修补,没有全面反映出通识教育的思想,强调政治素质,从适应工作需要的角度来拓宽专业课程,忽略了对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培养。缺少基础通识能力的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学艺术修养及职业素养等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都很少,与健全的通识教育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未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相对统一、制度化的通识教育方式;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三、数字图书馆在实施通识教育中的优势

1.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文献信息保障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数字图书馆正提供了提升综合素质所需的各类资源“养分”。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资源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其构成呈现多样化特征。从横向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专业;从纵向看,囊括了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从资源类型看,包含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视听资源、资讯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由于通识教育的教育对象个体差异,其信息需求也多种多样,数字图书馆多层次、多角度的数字化资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求知需求,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实施通识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2.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数字图书馆开发时间为24小时,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网络访问,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当前上网方式、设备的发展,通过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无线接入,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更加便利。学习、研究时遇有信息需求,即时搜索、利用数字化资源满足需求,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3.拓展了通识教育的教育形式笔者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有关通识教育的文章发现,现在国内大学通识教育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其他辅以讲座、课外阅读引导、社会实践等通识教育方式,部分学校设立了网上通识教育讲堂,使用音像教学方式等。尚未发现有学校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以数字图书馆为教育平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通识教育,实行被动式通识教育与主动式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数字图书馆探索开发通识教育功能,可以有效拓展通识教育形式。

四、数字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1.创建通识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引导用户开展自我教育

数字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各种类型数字化资源,如何获取通识教育资源,笔者认为可以探索创建通识教育资源目录,建立资源导航系统,应用搜索技术建立资源检索平台。对数字化通识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引,并给与推荐热度。用户在使用该平台时可通过目录系统、导航系统、条件筛选或者直接搜索来获取相关资源。资源目录或者导航系统通过推荐热度评分“隐性引导”用户阅读资源的种类、类型。资源检索平台的功能,可直接通过关键词、分类、条件筛选等途径来帮助用户获取相关资源,或者在检索过程中发现兴趣点,进一步指向相关资源。同时,可考虑添加书评功能,引导其他用户使用资源或开展互动交流。资源平台功能,既“隐形指导”了用户利用资源,又给予了用户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书评、互动交流等功能从用户层面对其进行了相互影响,有利于用户开展自我通识教育。

2.通识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创建

“十五”期间CALIS高校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掀起了建设特色数据库浪潮。笔者通过检索数据库建设方面论文发现,特色数据库建设技术比较成熟。通识教育专家学者依托数字图书馆资源,选择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资源,成熟技术加上科学挑选的资源,组织人力建设通识教育资源数据库,在数字图书馆上帮助用户高效率获取通识教育资源。

3.开设网络课堂

目前,很多高校设计了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限于时间、安排等因素学生一般只修满学分,仅能学习必修课程和兴趣更高的课程。数字图书馆完全可以建设网络课堂,存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录像资料、其他高校课程视听资料或者购买人文社科类的视听资料供用户利用,还可以开展网络授课、网络作业、bbs等方式进行通识教育。网络课堂依托丰富的通识教育资源,开展灵活多变的交流互动方式,有利于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充分汲取各类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4.基于PUSH技术的信息服务

PUSH技术,指的是数字图书馆通过一定的协议,从服务器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那里获取信息,再通过固定的频道向用户信息的技术。它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将用户所需信息主动送达用户。通识教育中,数字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相关的通识教育资源主动推送给用户,用户获取资源更加简单、便利,且针对性强,满意度高。

5.虚拟参考咨询

用户在利用数字图书馆各种通识教育资源或应用系统时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网络的方式得到解答与指导。基于网络的数字参考咨询系统使用户这种需求得以满足,主要有异步、实时和合作化3种数字参考咨询类型。异步参考咨询服务是指用户的咨询与专家的解答在时间响应上是非即时的,主要包括E-mail、WebForm、BBS、留言板、FAQ等方式。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又称为同步参考咨询服务。它是一种在虚拟环境中用户直接“面对”专家的在线式服务。主要通过网络聊天(Chat)、视频会议(VideoConference)、网络白板(WhiteBoard)、网络呼叫中心(WebCallCenter)等形式来实现用户与咨询专家的适时交流。合作化数字参考咨询,是指咨询服务的主体是由许多成员机构一起组成的一个分布式的虚拟DRS网络,以解决单一图书馆或信息机构因种种原因而不能解决的咨询问题。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使用户在利用数字图书馆通识教育资源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专家的指导,为更好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