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23: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少儿古典文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尊敬的谢海颖老师:
您好!建平的语文课是我至今想来最为享受,同时又给我莫大启迪的课程。模块教学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堪称建平特色。相比较而言,就我与一些小学、初中同学的叙谈可知,他们的高中语文课依然延续了以往语文课老师讲授文章背景、中心思想、重点字词分析的沉闷套路,或者就是传授题目解答技巧等纯技术性的内容。因而,回顾高中生活,至少语文课程对他们来说,庶几等同于空白,绝对谈不上启迪,更谈不上享受。
同样的,到了复旦中文系,老师比较多的也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讲授,剥离了文学最为本质的一些关乎社会、人类、生命的成分,俨然把文学上成了一门工具性课程。所以我才有时不无玩笑地对同学们说,如果坡上过中文系的课程,并以高分毕业后,可能再也写不出《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传诵千年的词赋了。
所以说,有了与我以往的同学们的横向比较和自身经历的纵向比较,我更加看重建平,想念在建平的求学经历,尤其是语文课。接下来,我打算按照时间顺序,逐一梳理高一、高二四个学期的我所经历的四门模块课程带给我的感受。都是一些很个人化的想法,可能不具有代表性,谨供您参考。
高一第一学期,是新闻方面的模块课程。我必须事先承认,刚走进建平时的我还是非常不喜欢语文课的,因为有了在初中时的无聊经历,我认定语文课就是那么回事,绝不可能在我的心中激起哪怕一丝一毫的涟漪。对我而言,语文只是一门需要通过考试的课程。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高中语文的学习。可以说,建平语文新闻课程的讲授,为我打开了第一扇窗。它首先激起的是我对报章阅读的兴趣,这来源于老师在课程之初介绍的有关新闻业及其作品的常识性知识,这在以前的语文课上我闻所未闻。进一步,通过经典新闻作品的阅读,我开始关注日常新闻报道的内容及其背后所显示出的社会动因、心理动因,并认真地思考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一第一学期的随笔中,我对来源于报章杂志的社会现象的评论与分析,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内容。从此,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思考、分析与评论的习惯,或者说爱好,成为我自觉的生活方式之一,保持至今。
高一第二学期,是诸子百家的模块课程。古文以前是学了不少了,字词解释和语法现象也有一定的积累。但论起对先秦诸子义理的疏通、思想的阐释,是不大关心的。而建平的语文课,从诸子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之源流的深刻影响和对个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两点进行阐发,同样令我眼界大开。恕我直言,大学中国哲学课的教授思路其实也基本如此,无非材料更丰富一些、挖掘更深入一些、与其他哲学领域在学术层面上的联系更紧密一些罢了。这门模块课程首先培养的是我对古文本身的亲近,不再是以往那种排斥或者说无所谓的态度,就像我的那些初中同学至今对古文抱的态度那样。有了亲近,自然就有了进一步关注的兴趣和动力,我很想知道在这些对我来说还显得有些艰涩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前人怎样的思考和价值取向,这样的思考对于历史和人生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从中汲取一些深刻的智慧,当然,古人没有让我失望。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古文的阅读态度的转变和深入研究的动力,来源于建平的语文课堂。
顺带提一句,记得当时的教学有一个走班制的操作模式,这个想法很不错。从老师层面上说,专攻一家可以让自己的精力更集中、研究更深入,向同学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想法;从同学层面上说,不囿于“一己之师”的言说,可以领略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而且因为多少熟悉了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也可以增进对整个语文年级组的亲切感,至少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是这样的。
高二第一学期,是有关《红楼梦》的模块课程。对于《红楼梦》,我以前是敬而远之的。根据惯常的介绍,我总误以为它的脂粉气太重,情节又似乎比较拖沓,不太有意思。但是后来老师上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后,我又一次惊异于这部著作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奥妙,再加上《红楼梦》前五回整体显现的一种浪漫神奇,又饱含人生苍凉况味的笔调,正与我当时开始的对于生活意义和道路选择的思考相契合,于是自然又是一口气读完。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深寓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感喟于其中的,所以阅读这部作品,为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参考。同时,我也为古典文学的魅力所折服,因为在此之前我的阅读兴趣多集中在外国文学上。道理说起来既简单又好玩,因为小孩似乎都有听故事的爱好,相比中国作家而言,我总觉得外国作家讲故事的水平要高得多,细节的铺排、情节的展开跌宕起伏,似乎中国同行难以望其项背。因而,在高二之前,外国文学名著我已看得不少了,但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尤其是古典文学,确乎刚刚起步。我有时也想,怎么就那么巧,偏巧是高二,我开始对于人生意义的大发现和大选择的时候,就碰上了《红楼梦》,让我在一开始就能站在一个相对比较高远和超脱的角度来看待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同时又发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和美感,加上此前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积累,让我深觉文学实在是一个太美好、太有诗意的领域呢?未知也!
高二第二学期,是有关美学的模块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我来说那就更是恰如其时。往小了说,它教授学生如何在雕塑、绘画(陆张婷老师课程内容所及),诗歌、辞赋(张强老师课程内容所及),对联、园林(谢海颖老师课程内容所及)这些具体的文艺领域中去发现美的存在;往大了说,它就是在向学生传达着人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种思想观念于当时的我而言,不啻又是一片新天地。以寻美的眼光望去,我惊异于生活中存在着如此丰富的美的成分,既如此,“何时忘却营营”就应该不是一个时时困扰人类的问题了。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于此有了真切体会,而不仅仅是从字面上去记住它了。
(摘自《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程红兵/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标题为本刊所加)
言 论
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老师也在“教育”孩子,没有人在“倾听”孩子。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知心”,“知心”是最重要的倾听。倾听真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尊重,赢得真情和信任。
―全国优秀少儿工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卢勤
中国的孩子在10岁以前最好就是边学边玩,如学点语文知识、学点1+1=2、学学涂鸦、学学毛笔字、锻炼团队精神这些更重要。中国人因为急功近利,开发孩子的智商太早了,过度开发,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后劲不足。现在中国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过度开发”。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寓言故事是按照本相也许假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并且大部门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假造的,并没有的确的按照。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工夫,有工夫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出来,并且历史自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虑的道理,学会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以是,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符合寓言故事的分类首要是在讲述故事的宗旨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宗旨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形式,使成语更容易剖释,寓言故事的宗旨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抵触,成语故事视频下载。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自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以是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方一个班,有人嗜好音乐,有人嗜好行动,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有人即嗜好音乐又嗜好行动,那么嗜好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嗜好行动的人就是寓言。
所谓寓言即有所托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天然物的拟人手法来阐发某个道理或指导的文学作品,常带有取笑或劝戒的本质。
所谓成语是言语中经过恒久应用、锻炼而变成的稳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效又相当于词的言语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你看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它经常用精练的言语展现出富厚的形式。
特征:我不知道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①机关的绝对定型性。②意义的全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惯用性。④变成的历史性。事实上
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⑤形式和形式的民族性。
源泉: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你知道成语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文学作品。
1969年春天,正是“”的时期。我们按照上级“深挖洞”的部署,在一个相当大的土丘下挖掘防空洞。这土丘上面长了许多大树,我们满以为是一个原始的土丘。挖进去十多米,没想到挖到了一处不知什么年代的房屋遗址――土丘原来是堆积起来的。我们挖到的是这栋房屋的厨房,里面有许多厨房器具。木制的橱柜都已经腐朽,只剩下一些残余。还存有不少铁器,有铁刀、铁锅、铁温水罐之类。再就是许多陶器,如陶罐、陶钵、水缸什么的。仔细检查这些器皿(mǐn),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铁制的器具都已经锈蚀(shí),没有一件完好的,连内壁很厚的铁温水罐也已锈穿,不能盛水了。而那些陶器,只要没有打破就都完好如初。
我当时想,这些器皿置办的时候,铁制的肯定比陶制的昂贵,铁器也远比陶器经得起敲打。但这些东西被埋葬若干年后,情况却大不一样了,铁制的锈蚀了,而陶制的却非常完好,只要不把它打破,它就能保持原貌。我由此想到,世间万物,各有特点,谁强谁弱,不能看得那么绝对,它们是可以变化的。再进一步想到我们人,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同样不能看得那么绝对;只看自己的长处,因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是没有道理的。
我把这一想法,写成了寓言《陶罐和铁罐》,把两只罐子拟人化。为了使故事有点儿趣味,也为了更加发人深省,我把场地写成古代的御厨。当时在御厨里,铁罐肯定比陶罐强得多,如果撞碰,陶罐必然被撞得粉碎,铁罐因此瞧不起陶罐。但随着世事的变迁,“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埋在地下。经过许多年月,铁罐锈蚀了,而陶罐却完好如初,两只罐子的强弱发生了质的变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讲究自然,防止生硬刻板。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素材。比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建筑、陶瓷等。要讲究“因势利导”,形成正确启蒙,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亲子教育,共塑儿童完美性格。
二、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1.形象教学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0-3岁是直观行动思维,3-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才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幼儿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选用图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示、图文等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进行教学的方法。
2.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角色对故事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表演才能。
3.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幼儿通过阅读、游戏、学具操作、实验等来实现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4.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是近年来主要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叙述是人们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讲故事、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质。叙事教学法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经典诵读,甚至是某些古诗的教学。这种讲述式教学不但让幼儿获取认知,启发心智,还实现了道德教育。[3]
三、学前儿童古典文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为根据确定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为以下几方面:古典文学教育、传统艺术教育、传统节庆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本文着重探讨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1.幼儿古诗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得到情怀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进而丰富和厚实幼儿的文学积淀。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于幼儿来说,很多古诗他们都不能准确理解其意境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幼儿近期的发展和长远发展。从诗歌的形式上多选择绝句,特别是五言绝句。绝句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容易诵读和记忆。大班的幼儿可以学习一些律诗。从内容上来说,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如描写景、物的:《蜂》、《咏鹅》、《咏柳》、《风》、《梅花》、《望庐山瀑布》等;反映幼儿生活的:《村居》、《所见》、《小儿垂钓》等;与季节相关的:《春晓》、《咏柳》、《清明》、《小池》、《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等。这些古诗语义浅显、用字自然、画面清新、意境美妙、感染力强。当然,在情景交融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之后,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知一些浅显的道理。如《悯农》的学习让幼儿知道珍惜粮食,《观书有感》启示读书的重要性,让幼儿感知《赠汪伦》中朋友之间的友谊,《游子吟》中伟大的母爱,《示儿》中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幼儿在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记诵大量的古诗呢?对倾向于写景抒情的诗歌,可采用形象教学法,以画面作为教学背景,把幼儿带入情景中,同时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用声及画吸引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古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而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郊的《游子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李绅《悯农》等诗歌,有明显的故事性,那么我们可以用故事法来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采用表演教学法,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这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2、幼儿经典诵读
经典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的纽带。但由于“五四”时期的民族科学启蒙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我们失落了经典。朱自清和闻一多两位老先生对经典失落非常担忧,朱自清1941年曾写过一本《经典常谈》[4],在序中他提出“经典的废止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从幼儿诵读经典开始,民族的核心价值须在经典的传承中得以体现。自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推广“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运动后,在全球华人地区掀起了“儿童读经”风潮。1998年北京成立了圣陶实验学校进行分层教学,以期实现“必有大木出于深林,可望绝学继于诸子”。诵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是学习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学习经典对幼儿思想启蒙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曾在论文《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5]中阐述过“蒙以养正圣功也”等意义: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涵养心性,培植道德;培养倾听,锻炼表达;感受韵味,提升美感。中国历来重视“蒙学”,提倡幼儿读经。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代表性的、历代广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掀起,蒙学读物相继出版,特别是2012年4月由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十余位古籍专家、古典文献学者精心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精华读本”———《蒙学十三经》。传统的读经方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现在某些学堂甚至还要穿汉服,跪着诵读。所以有学者提出对儿童诵读经典的质疑,认为是违反科学的复古倒退“闹剧”。[6]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不容置否,主要在于教育方法问题。不能让幼儿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经典,不能一味遵守那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能违背教育的初衷,要立足于幼儿本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这三种方法在诵读经典中仍然可行并行之有效,除此之外,情境法也很重要。
3.神话传说与幼儿教育
人类最早的故事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符合幼儿阅读的心理期待。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传说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与幼儿的思维方式一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打破时空的限制上天入地,神话传说是符合儿童思维的文学样式。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世界,神话传说是开启儿童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对世界的形成及自己的诞生充满着好奇,总有许多的为什么,给幼儿讲解“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就是用幼儿的眼光回答了幼儿的提问;给幼儿讲述远古祖先或英雄人物与自然作斗争的神话传说,有助于培养幼儿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机智灵活的品质。教师在讲述神话传说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的神话,对神魔鬼怪的描述要注意幼儿心理的承受力,不能使幼儿产生恐惧感,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时可以让幼儿想象“宝莲灯”的样子和它的功能,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试着画一个宝莲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的神话传说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懂得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4、寓言故事与幼儿教育
【关键词】《三国》;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这句俗话流传甚广,但究竟是何含义,民间流传的说法颇多。有种说法,是因为三国时代的权谋相争钩心斗角,对于一个历经人间酸甜苦辣、风风雨雨的老者来说会增添过多的利益比较,而减少其作为老者的豁达恬淡。还有一种说法,《三国演义》里有太多的人生沧桑和人生感叹在里面,老者读了《三国演义》回首往事,同自己的人生阅历相比较,难免会心潮澎湃,不能自抑。从“老不看《三国》”发起话题,少读《三国》好像没有什么歧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四大才子书之首”。该书以忠义谋略取胜,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书中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很容易吸引青少年阅读。书中的许多经典故事和人物早就妇孺皆知,成为包括学生在内的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平时最喜欢阅读的名著是《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带给我太多的人生智慧,给予我很多的人生思考。从儿时的小儿书到小学阶段的拼音本,再到成年时的原著,记不清读了多少遍仍然觉得不过瘾,总想着还要再读一遍,而每一次阅读都会带给我新的收获,产生新的喜悦。激动之余,我忍不住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的学生,让他们也分享一下阅读《三国演义》带来的乐趣。
少读《三国》,可以让学生从书上大量的文言句式中体会文言文的奥妙,有利于增强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某学生用文言文写就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获得满分,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从“致乱之由”到“分久必合”的叙述中加深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三国历史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再则,书中人物的塑造很有特点,文章结构巧妙,叙述详略得当、语言简练,是学生写作时借鉴的文学宝库。如对典型人物的描写中,作为奸雄代表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羽和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等,个个栩栩如生,使学生很容易学会抓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进而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从书上对一些典型事件的描述中,如关羽刮骨疗伤、曹操困境大笑等,增强学生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刘备三顾茅庐、曹操的礼遇关羽中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信心和动力;从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到赵云舍命救阿斗的忠义中,学习古人的忠义良善;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中,学习“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从刘备的三让徐州和“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的言行中,学习刘备的仁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三国演义》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这部哺育中华文明的精品中,汲取精髓,陶冶情操,增强爱国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千万急不得,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我在阅读实践中采取了七步指导,由浅入深、分层推进的策略,使学生尽早地系统地了解这部古典名著,受益匪浅。
一、介绍《三国演义》人物少儿故事
选择学生熟悉的重要人物故事特别是书中介绍的少年儿童故事,通过老师生动地讲解,使学生了解书中主要人物的故事。如刘备小时候桑树下立志、曹操诈倒于地欺骗父亲,还有孙亮尝蜜、曹冲称象以及孔融之子覆巢说、诸葛子瑜之驴说、钟会汗不敢出说等,这些都是学生喜欢听的智慧小故事。
二、介绍典型事件
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事件在《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如桃园结义、走麦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这些典型的事件,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教师有选择地给学生讲解,学生兴趣倍增。
三、观看《三国演义》影视
指导学生通过影视媒介直观形象了解《三国演义》内容。这对学生系统了解《三国演义》大有裨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影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积极性。
四、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
阅读浅易的《三国演义》图书,包括拼音注解的版本和一些连环画册,使学生初步系统地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五、与语文教材相结合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本,选读《三国演义》原著中的一些章节,引领学生学习《三国》片段,为学生解决阅读中的疑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中涓、妇寺等词,小学生并不知道指的就是太监。
六、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系统学习原著
一开始的阅读或许有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感觉,对书中有许多生僻的字词、难以理解的典故,可以粗略带过。但系统学习阶段教师要及时指导,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工具书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
七、组织阅读沙龙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培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在高中基础上,一步提高文章的阅读、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众多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约占三分之二的篇目。而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重视甚至厌倦,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行的分析论证。
1 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久远,而且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多是重“言”而轻“文”,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名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读起来艰涩难懂,因而产生厌倦情绪,学习非常被动。针对这种心理,我引导学生参与搜集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资料并展开讨论。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是十分丰富的,像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经常挤时间来学习汉语,并且已经具备了阅读中文原版名著的能力;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最喜欢中国的唐诗和宋词,甚至还计划写一个关于李白的电影剧本。一个日理万机的总统,都要抽空学习、研究中国的文化,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争论达成共识:中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所以产生了世界学习汉语热,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学生从思想上转变了对文言文的看法时,我又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了“一字千金”、“千金市骨”等成语故事的由来;从“段于鄢”、“燕昭王求士”等一波三折的文言经典人手,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大师们语言的精炼,构思的巧妙,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学识,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学习。
2 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美术专业、音乐专业、教育专业使用同一本《大学语文》,同样的教材面对的却是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需求,教学时就要有不同的侧重。
美术专业的不少学生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提高“诗”与“画”的构思能力。所以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时,教师可以可为他们搭建一条连接诗与画的桥梁。如,学习了诗经《采薇》之后,借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联古今有名的对句,让学生体验一下写对联的感觉以及鼓励他们画画时用上对联,会锦上添花,妙趣横生。
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创作诗一般的歌词和旋律。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等等,既是可以吟唱的歌,又是流传千古的诗篇。古代少儿读物《幼学故事琼琳》早有孟浩然“踏雪寻梅”的记载,并有歌曲流传至今:“岭南初放一枝梅,片片晶莹入酒杯;却遇骑驴人早至,儿童背负占春魁”。这首诗在40年代被音乐家刘雪庵重新谱曲,唱响大江南北。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熏陶,会让音乐系的学生用诗化的心灵和专业技能表现美、创造美。如,一次音乐系二班的同学举行歌咏比赛,一位同学唱的是毛宁的《涛声依旧》,在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唱完后,我问大家,这首歌的歌词是依据一首唐诗的意境创作的,同学们知道是哪首唐诗吗?这首唐诗的作者又是谁呢?见同学们面有难色,我微笑着告诉大家:“这首诗叫《枫桥夜泊》: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可以看出文学素养对词作者、曲作者、歌手来说有多重要。
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打开祖国教育资源的宝库。中国古典文学可以堪称是一部丰厚的语文教育史。像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司马迁、张衡等等,不胜枚举。在给教育系的同学讲《先秦诸子语录》的时候,我把孔子列为讲授的重点。让同学们思考:孔子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了,为什么热度不减?同学们认可孔子热的原因是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非常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一部论语,有一百多处提问,问仁、问礼、问政、问教、问知、问耻等等,问题的覆盖面相当广,包括社会、人生的各个侧面。因此,孔子才会培养出不计其数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我鼓励教育系的学生问卷调查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焦点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提问能力,还比不上两千多年以前的学生呢?同学们干劲十足地接受了挑战。
3 学思结合,提高素养
先是央视少儿频道停播《虹猫蓝兔七侠传》,据传是因为以家长为首的网友讨伐这个系列剧脏话连篇,又有暴力情节,担心教坏小孩子,声势浩大地要求停播。接着又有十博士集体联名,以偏离学术、几近俚俗为名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并要求她从《百家讲坛》下课,并向观众道歉。
这两则新闻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是家长和十博士在我看来有些过激的反应却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电视究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一个动画片就能教坏孩子?而一个电视讲坛就能误导了学术?
我们从来不高估好的影视作品对孩子的影响力。如果有人跟你说让孩子看一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画片,他就会变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你肯定会觉得是说大话,吹大牛。但为什么孩子看一部脏话连篇、有暴力情节的片子就会变成坏孩子呢?从网上看到这次家长讨伐团的讨伐檄文,义正辞严,但首先觉得是好笑,我觉得这是家长在找理由推卸责任的一种方式。电视台播了一部有问题的动画片就联手要求电视台停播,如果你正好碰上了一个天天吵架脏话连篇而且还动手打架的邻居,那你是不是要学孟母三迁?如果孩子的班上正好有一个这样说脏话爱骂人的坏学生,家长们会不会联名要求学校开除他呢?家长有太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生恐自己的孩子受到坏的影响,其情可悯。问题是,电视动画片只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小情节,孩子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读书,画画,弹琴,和小朋友玩,稍大一点儿的还可以上网去玩游戏。更何况,如果嫌这部动画片不好,你挑一张健康百分百的优秀动画碟让孩子看就行了。我觉得当你的孩子已经把电视动画片当成成长和娱乐的主要渠道时,已经意味着这个家长的教育彻底失败了。生活中无数比电视更有趣、更有教育意义的渠道,家长因为偷懒或者别的原因选了最省劲儿的电视,这首先是家长的责任缺失。再一个就是扩大危害。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脏话和暴力这些不良因素除了电视之外还有很多渠道可以到达孩子跟前,家长的责任在于甄别和引导,而不是抡起大棒集体喊停,因为你无法关闭所有的不良渠道。
于丹也是通过电视上的《百家讲坛》这个节目走红的。我不知道博士们的思维是怎么运转的,但是我知道一位朋友的上初中的孩子是这样选择的。他听了于丹的讲座后对《论语》感了兴趣,他妈妈趁热打铁给他买了一堆讲《论语》的书,他翻了翻后,觉得于丹的有点太浅,不如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有意思。瞧,于丹在一个中学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引子,她引发的是对孔子和《论语》的兴趣,就像抛出一个线头,大家可以攀缘而上,各取所需。
可是博士们呢?他们大费周章跨地区跨学校联袂抵抗于丹,也许真的是因为感觉到学术已经被于丹误读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眼中,大家了解和学习孔子和庄子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电视上《百家讲坛》里的于丹。而且听于丹讲座的人都是一根筋,听啥是啥,都不咀嚼,不反思,更不对照别的版本解读。
上次有十博士联名取消圣诞节,梁文道曾调侃说他们读书读傻了。此次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无非是在集体起立证明原来读书真能把人读傻,傻到连一个中学生的判断力都不如。不过对比博士们反对的急切和真诚,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他们的生活中可能贫乏得只剩下电视了。
这一段由影视和网络联手掀起了一股明史热,打先锋的恰恰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如果按十博士的思维逻辑,明史学者和专家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抡起大棒,对这些走红的非专家学者大声喊杀。没想到明史学界的反应不是攻击而是积极认可,反省自我。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还表示,没让读者知道真正的明史,学术界应该反思。
影视教授于丹也像明史非专家一样,正在替文学教授们开坛论道,做着普及古典文学的工作,她不是专家,讲得也许有缺欠和疏漏,但她的意义和功劳不可否认。该反思的应该是那些罔顾常识抡起大棒的博士们。
【原载2007年3月7日《深圳商报》】
如今,金盾出版社年出书千余种,其中新书600余种,建社以来总计出书4.2亿多册,年发行码洋已逼近3亿元大关,成为一家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出版社。
金盾与“三农”图书紧密联系在一起,金盾版“三农”图书是一块金字招牌,金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其实,“三农”图书只是金盾的一类产品,除了“三农”图书之外,金盾的图书种类还包括生活、医疗卫生、家电维修、建筑、工具书、古典文学名著、绘画书法、少儿等众多门类。
据金盾出版社社长张延扬介绍,在不断夯实“三农”图书出版工作的同时,金盾社进一步更新观念,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主动出击,为实现金盾社的可持续发展谋篇布局,并卓有成效。
不断夯实“三农”出版工作
提到金盾,就不能不提“三农”图书出版。金盾社的出版理念是:“让通俗实用的科学知识,从金盾传向四面八方”。这用在“三农”图书出版发行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图书,特别是以后,适时提出了农村改革和科技兴农战略,引导农民走脱贫致富之路。金盾出版社隶属于总后勤部,从1983年成立之初就认为,作为军队的一家出版社,应服从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三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必须承认,在“三农”图书出版中,金盾社有着天然的优势。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总后勤部负责全军的后勤保障,与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长期的战斗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涌现出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人员,这些都为金盾社开展“三农”图书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多年来,金盾社出版农业类图书1000多种,发行上亿册,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创造了金盾社的特色和品牌。2003年被中央14部委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2004年又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和总政、总后等上级领导对金盾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年初,刘云山部长批示:“要认真总结宣传金盾出版社的经验”。把金盾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大典型,组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2005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再次报道了金盾社服务“三农”的新经验。
金盾社每年出版的新书约有1/3是适合农村需要的科技类图书。在金盾版“三农”图书中,有百余种图书被评为“最受农民欢迎的图书”或“优秀农村科技图书”,《快速养猪法》、《畜禽药物手册》先后获中国图书奖。《快速养猪法》1985年出版,根据养猪事业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技术,得以一版再版40多次,累积发行量460多万册,目前仍然保持畅销不衰。据张延扬介绍,有一年他们在东北和福建等地调查研究时,发现当地种树的农民很多,但在出售木材时却不会计算圆木的体积。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金盾社立即组织编写了《木材材积计算手册》一书,书一出版,各地竞相购买,成了畅销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金盾社在“三农”出版工作中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成绩辉煌,特别是当前,国家大力扶持“三农”建设,金盾社从中受益匪浅,仅“农村书屋”工程,金盾社一年就实现销售码洋1个亿。
20多年来,金盾社从1983年靠5000元借款起家,到年实现利润数千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金盾社的新办公大楼也于去年落成启用,为金盾社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石。张延扬说,20多年的实践证明,金盾社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是正确之举,是一条成功之路。
跑出来的金字招牌
金盾社从一建社起就自办发行,组织了一支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的发行队伍。可以说,金盾社的自办发行,创新了书业营销的新模式。在出版发行放开之前,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是全国最大的批销中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北京发行所再到各省新华书店,再一层层往下调拨。自办发行放开之后,出版社一般也都是发行到省一级批销中心即止。相对于其他出版社的自办发行,金盾出版社的自办发行更彻底,直接到县新华书店,相当于是直销。
20多年来,以离退休军人为主要力量的金盾社发行人员跑遍了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2600多个县级新华书店,占全国县新华书店的90%以上,充分体现了军人过硬的素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金盾社20多年来销售的4亿多册图书,80%都是在地县级书店售出的。
张延扬说:“即使这样一年四季跑基层,还是有很多图书不能就近及时地送到乡村农民手中,有些农业图书我社早就出版了,但还经常接到农民来信来电询问有没有这类图书。我们从这一现象中感到,县一级新华书店在为乡村基层农民提供图书服务上还存在空档,这些空档影响着金盾图书的发行和销售。为此,金盾社重点在解决这些空档、扩大发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服务,金盾社自2001年6月起推出了“金盾图书读者俱乐部”邮购服务新举措,读者只要想买金盾的图书,就可以免费成为这个俱乐部的会员。俱乐部会员购买金盾的书不规定指标,并且享受不同的折扣优惠,一次购书超过15元的还免收邮挂费。近两年,读者俱乐部的会员已发展到70多万人,遍及全国2820个县,占全国县市总数的98.6%,几年来仅会员邮购图书就达600多万元。
从1995年开始,金盾社在全国有代表性的乡村办起了“金盾农村图书室”,每年都为这些图书室捐赠几十万码洋的图书,供农民学习使用。近年来,他们又进一步加大了“金盾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力度,这些建立“金盾农村图书室”的村镇,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很高,不仅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示范样板,而且通过他们也检验了金盾图书的实用效果。
为了解决边远地区乡镇农民买书难问题,金盾社2004年在全国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乡镇建立了“金盾图书会员联谊站”。这个联谊站实际上就是金盾社图书发行的延伸,是对那些县以下乡镇没有书店的补充。这些会员联谊站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骑着三轮车带着图书跑集贸市场,走村串巷,深入农户,宣传和销售金盾的图书。建立联谊站既方便了农民买书,又让热心宣传和销售金盾图书的农民得到了实惠。
金盾社坚持参加“送书下乡”工程。张延扬认为,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送书下乡”工程,体现了党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作为军队出版社理应积极参与。近5年来,金盾社每年都挑选一批“三农”图书参加“送书下乡”工程。在参加“送书下乡”工程的同时,金盾社还积极向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捐赠金盾版图书,仅近两年就捐赠了500多万码洋的图书。
在不变中求变
在几乎所有关于金盾社的宣传报道中,“三农”图书出版几乎是金盾社的全部,事实上不是这样,张延扬再三强调,金盾社是一家以出版科技类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而不单纯是一家“三农”图书出版社。
适应图书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图书策划出版工作的思路,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一个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据张延扬介绍,金盾社自成立以来,除不断强化“三农”图书出版之外,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图书的品种、内容和结构,在“不变中求变”。目前金盾社的图书产品包括种植养殖、食品烹饪、服装裁剪、美化生活、医疗保健、工业交通、字典辞典、古典文学、少儿图书、经济管理等十几个大类,以及500多种内容丰富的音像制品。
与“三农”图书相对应,金盾社将非“三农”图书形象地称之为“城市图书”。为了做好城市图书的出版工作,张延扬要求编辑人员做好市场调研,总编室要定期收集和通报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及相关报刊图书销售排行榜情况,供各编辑室策划选题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