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8篇

时间:2023-06-11 08:23: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级技师职业技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

篇1

【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技能 现状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93-02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国外教育专家一致将职业技能作为教师素养的必备内容,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应具备的基础技能、教学技能、教育技能、科研技能等四项技能的总称。原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把教师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类。笔者认为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包括: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验演示能力、教具制作能力、备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等。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传授某项职业技术、技能或现场管理,即从事与一种职业有关的专门教育,其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既有作为一名教师的一般要求,即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更有其特殊要求,即专业技能,对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的技能。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教师的教师基本技能不容乐观。时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少部分基础课教师因来自师范院校受过系统教师技能训练外,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其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缺失,不少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低。如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授课,像一位电影放映员,教师的示范性、情感性无法彰显。教师的书写(特别是粉笔字书写)水平普遍低。一些教师的口语技能水平也没能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要求,甚至在最起码的语调、音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达不到,经常有学生反映某某教师上课听不到或语速太快。由于漠视课堂教学技能,一些教师即便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课堂的难易程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其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基础课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教学没有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院校,具备较强的教师基本技能,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不能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无法找到基础课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切合点。如“两课”、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有的教师甚至是几个专业同用一个教案。由于高职生的文化课水平较差,学习起点低,因而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教师没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兼职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要求学校的兼职教师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质要求。但在不少学校,实际上这一指标只体现在纸面上,仅仅为了应付检查。一些学校虽然从企业引进了高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虽然有各自领域的足够经验,但没有受过专门的、过硬的教师专业训练,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不能有效地运用教育规律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对兼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无法监测,考核评介失控,一些兼职教师甚至只是起到负责接待学生、带领学生参观的作用。

(四)专业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对课程教学的把握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均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相关专业、行业的具体实践经验。绝大多数的“双师素质”教师仅表现为“技术职称+职业资格”,具有相关企业相应技术工种专职工作经历、真正在相关企业参加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工作的教师较少。由于对实践接触得少,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理论强于实践,在对课程的讲授中,不可避免地理论阐述多而对实践的介绍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实践。

(五)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由于受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科研”的思想影响,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其最直接的动力一般来自评职称。

二、高职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策略

职业技能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高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多方面着手,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切实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大教师岗前培训的力度,在培训内容上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体可参照《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规定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变化等九项基本技能组织。经过培训,最终目的是要使教师具有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的能力,能按照学习的规律正确分析、评价、设计和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在相应专业领域内的实践经验。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质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具备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其教师大都来源于高等院校,接受过专业的学科教育,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从事专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走上讲台后很少有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机会。而高职教师的教学的理想状态应是“实践(企业实践)―理论(教育理论)―实践(教学实践)”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学校从政策层面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广大老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三)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由于缺乏科学严谨且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状况难以令人满意:注重授课数量,不注重授课质量;课堂教学多为传统式传、传、授;依教材授课而不是依大纲授课;实习实训流于形式,缺乏特色与实效。一句话,就是教师缺乏激情和动力。因此,需要学校建立良性竞争机制,通过开展赛教课、说课比赛等形式,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也可以组织一些单项教学基本技能比赛,如“三字一画”、课件制作等,促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行动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四)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高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和行动者,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并不是说要求他们成为专业理论研究者,而是要求他们善于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性思考和研究,将现代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将教学实践的经验上升转化为教学理论。在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示范性建设的大环境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学校要从政策和实践层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特别是教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广大教师要以时俱进,走出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本教案”吃一辈子饭的模式,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学习新理念,掌握教学活动的规律、教育和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省,对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面对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一方面要提升教学技能,钻研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的技能、教学研究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素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积极投身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阅历,只有这样,才能不辱时代和历史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易菲.浅谈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时代教育,2009(8)

[2]张鹏.浅议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角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

[3]徐丹琦,杨林生.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2)

[4]钟明.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J].读与写杂志,2009(5)

[5]高文.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0)中

[6]石望东.建设职业化的高职教师队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9)

[7]汝秀梅,王淑娟.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现状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8]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篇2

1明确教学理念,形成教学特色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巧妙处理,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教学活动的主体,从科学的教学理念入手,进一步更新计算机教学理念,这样通过实际的教学水平,使教与学二者进行融合,提高统一化能力。

首先,作为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尽量不要依着教育者的形式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并不是学习知識的接收器,作为教师来说教学理念要新,不可以一味的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灌输。通过引导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必要的。其次,学会授人以渔,这种教学方式重视的学生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加上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并不陌生,所以结合实际教学能力进行传授知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进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转变成“我要学”这个阶段。再次,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念要给予明确行动,制定合理的教学案例,进而通过知识的转变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运用的实际转变,例如,在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课上学习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如制作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设计一套贺卡,制作教学课件等等,类似的方式很多需要我们进行开发与研究。通过类似的办法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了实际学习兴趣。当他们在认真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就融入到了实际生活中,实现了长效创新的教学理念。

2教学过程坚持学与实践结合

在进行教学时,不一定做到每项知识的细致讲解,但是必须掌握学生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有些知识点是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解决的,计算机基础应用重视的是实践能力,所以要提高练习能力,讲与学结合,学与实践融合。让学生多动脑、勤练习。讲的过程重视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多给学生留点动手操作的时间,只要通过营造合理的教学气氛相信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重视的。为完成“精讲多练,必须重视教学过程,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十分重视。可以通过Internet、与校园网的相互配合提高教学能力。利用计算机教学优势做到教学的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多结合实践,让他们利用互动货直观的形式参与其中,把学与实践进行完美结合。

3通过教学督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技能与素质是提高学生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所以作为学校来说要从几方面入手,进而建设教师队伍。第一,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进行责任管理,制定责任人,对教学情况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通过不定期的听课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活动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水平。第二,可以定期通过教学谈论会等形式,取长补短,进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第三,改变传统考核机制,制定新的教学管理考核机制,对于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鼓励其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作为青年教师来说学校更要鼓励在职自学,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与论文写作等活动。

结束语

总之,在职业高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也会影响正常教学水平,如何能够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创新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重要性,这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分析的。通过本文分析与具体措施的提出,相信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必然可以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水平。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学习到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于日后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学习都是一种助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创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2015 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总理说推动双创就是让更多人实现人生价值,让更多年轻人有更多上升空间。个人认为创业创新离不开高技能的人才,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技术教育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1 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敏锐的感觉到近几年职业技术教育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安排骨干教师培训,持续改善学校教学条件,这些无不显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挑战是:生源质量下降,学校传统专业吸引力降低,学生就业要求提高(从简单就业变为体面就业)。我发现很多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和合作的态度。这两项恰恰是一个人踏入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甚至决定了你日后能否成功。个人认为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有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

首先分析一下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构成,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很多都是留守少年,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结果孩子长大后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普遍不高,理想、信念淡化,具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不会很好的与人沟通合作。总结起来就是学习能力低、社会素养差、自控能力差。大家都知道,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下一步就是步入社会。如果将知识、技能比作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硬实力,那么职业素养则是一个人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缺失这个能力,所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职业素养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人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就要有相对应的不同教育方法。面对总体能力低下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而应积极去探索去总结,直到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纵观整个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来自老师和课堂,而处世、为人、办事、说话等非学术的才能主要是课外生活中形成的。其实老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观念并向希望的好的方向发展。本人在带10秋高级模具钳工班时,就采取了素养+技能教学模式,效果很好。其实就是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把技能学起来。学生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吗?可以找一些励志的、益智的、团结合作的,包括有寓意的童话,每节课前几分钟讲故事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再巧妙地转到要讲的知识点上。既培养了素质又拉近师生距离,一举两得。师生互动顺利开展,课堂真的是气氛融洽,知识也顺势灌进他脑子里了!比如有一回我准备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做《钱袋与脑袋》:事情发生在十九世纪,当时美国西部掀起淘金热潮,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怀着梦想涌向旧金山。李维也是其中一员。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人口剧增,当地生活用品极为短缺,淘金工人生活异常艰苦。眼看很难实现自己的黄金梦,但既然来了总要想办法做事养活自己啊。一向聪明肯动脑的李维开始思考怎样从这些淘金者大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金子”。他发现淘金者经常抱怨裤兜不结实,兜不住好不容易得来的金子颗粒。于是他想到用厚厚地帆布做成裤子,裤兜吃劲的地方用铆钉代替缝线,又结实又耐磨,大受欢迎。这种工装裤就是牛仔裤的原型,李维终于淘到了他人生第一桶金。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有牛仔裤吧,你身边的朋友、同学有牛仔裤吧?你们想想这个人钱袋得有多鼓。接下来分析他成功的秘诀,靠的是脑袋和一些基本技能。教导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不妨换个角度换一条路试试,而且艺不压身,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讲故事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老师要有把学生拉回来的能力)结果学生那节课都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并且学的很认真。另外,上技能实习课时在课间还会和他们谈谈将来,谈谈为人处世,谈人的成功离不开自身努力和敬业精神的支撑。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事都爱和我说说,也很尊重我的建议。你说这时候你指给他的路他会不去走吗?再来分析下学生自私、情感冷漠这一点,其实人与人之间关心都是相互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你真心对学生好也会收获学生的真心。有一次放学时我电动车没气了,补带的地方还很远,正发愁呢,过来好几个学生,不由分说抬着车去补带。那次我很感动,谁说我们的学生自私,冷漠,我感受到的分明是热情和尊重。“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把他好的那面挖掘放大就好了。时隔五年,如今他们都在外地工作,但逢年过节都会给我发短信,微信问候,还时不时把工资单发过来让我分享他们的快乐。对一名老师来说,还有比学生记着你更值得高兴的事吗?

3 职业技能操作训练要推陈出新

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丝毫没有放松。近年车、钳、电等传统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原因很多,怕脏、嫌累、技术落后、训练课目几十年如一日毫无新意。如何留住本专业学生,让他们踏踏实实、心甘情愿的学确实需要技巧。第一次实习课我首先恭喜学生选择了钳工专业,阐述了万能钳工的来由,并且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假如你骑车带喜欢的人出去玩,路上车出了问题,一检查发现螺丝松了。因为你是钳工,所以你一串钥匙就可以解决问题,平板钥匙可以当一字改锥用,十字花钥匙可以当十字改锥用。修好车继续上路,不至于影响出游好心情。讲完学生都笑,因为切中学生的兴趣点了,使学生生出了学习钳工技能的欲望。除了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外,本人在课题的安排上也别出心裁,下了一番功夫,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钳工入门课“平面划线”,先讲了最基本的线条划法,在黑铁皮上做了一些练习。之后每人发到一块薄薄的不锈钢板,事先设计了一款美女头瓶起子,告诉学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做好了让家长看看你的成果,也给自己技校三年留个纪念,,同时可以让别的班同学羡慕羡慕。听完后学生积极性高涨,三三两两讨论验证,最终确定加工方案,我负责关键环节把把关。一个美女头瓶起子贯穿起差不多整个学期的基本技能,从平面划线到錾削到平面锉削再到曲面锉削再到钻孔、磨削。没一个人喊累叫苦,有的甚至主动加班加点,谁都不甘落后。每个人都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学期结束每人钥匙链上都多了一个自己亲手做的瓶起子,(虽然能力有高低,起子有美丑)每位同学都很有成就感,家长也放心了。

篇4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0;F230-4

[注:本文系广东省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高职财经教指委〔2013〕2号)、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4〕205号、编号:201401336)“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民办)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总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按每门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实训,此实训的特点进是行单项实训教学,一般是将其融合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结合每门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是按课程体系相关内容组织综合模拟实训;第三层次是校外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顶岗实习中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尽管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已经落实了以上三个层次,然而实践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根据笔者调查,会计类毕业生就业时主要遇到以下问题:一是不了解会计核算程序,到了会计岗位,工作无从下手;缺乏动手能力,连填写凭证、装订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基本工作都无法胜任。二是不熟悉财务软件,尽管大部分学生考取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时,都接触过会计算化,然而财务软件种类较多,学生很难适应。三是缺乏分析问题和职业判断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会举一反三。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实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财务会计工作虽然是属于常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一些财务会计制度,税法、经济法等内容会经常发生变化,会计实训虽然已经模拟了企业财务岗位的结构,但是实训的题目都比较陈旧,实践教材内容不能反映最新情况,学生在校没有学到最新知识,到了企业不能适应岗位。另一方面,有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特别是在单课程的实训中,理论讲解占据了实训课时,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都设置了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课时,但一般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几个案例讲解和练习,院校甚至没有监督实践教学是否执行。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计划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完整的职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师资力量薄弱,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懂实践。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教师精通理论却缺乏动手能力,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参加教学工作后,因各项教学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者院校没有安排实践课程教学培训。教师本身缺乏实践技能,更加无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技能。

4、实践的真实环境欠缺,无法锻炼学生职业能力

财务会计工作是动态的,而在校模拟实训内容都是人为预先设定的,并且只能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无法让学生感受企业真实的环境,学生无法体会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联系的重要性,也无法锻炼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校外顶岗实习虽然把学生送到企业中去,但是能提供会计类岗位的企业却很少,极少安排专业性工作或者有专业人员来指导。

二、建立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和实践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新兴的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传统的实践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的航向标,成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所以,建立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1、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的举行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按照R蹈谖坏谋曜祭唇行赛项设计和评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贴近行业岗位标准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如华立职院每年举行的“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适应珠三角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不断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详见图1)

图1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图

2、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由于教育及信息化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华立职院每年依据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会计信息化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及标准。

3、职业技能竞赛有助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教学观念对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担任与职业技能竞赛有关课程的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竞赛项目、内容、标准,并直接作为竞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这对教师有了职业技能和教学观念改变的要求,势必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技能水平。为了适应实践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指导水平,华立职院与“德永信”企业共同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利用暑假时间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挂职锻炼,更新会计专业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安排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和校内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开展会计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需要有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包括财经类软件,如网中网财会实训平台一套、用友U8平台、金蝶K/3系统,还有需要功能齐全的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室,如手工会计模M中心、会计信息化实训室、财会实训教学平台实训室等,此外也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目前华立职院已经与“德永信”公司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并与一些知名的财务软件公司、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产学研合作协议,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

四、结论

综合所述,广泛而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地促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提高学院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袁中文.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3.03.15

[2]王静.基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02下期

[3]阳艳美.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03

[作者简介]

1、何玉冰,1982-,女,广东增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篇5

关键词 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1-0054-05

收稿日期:2013-11-09

作者简介:翟希东(1975- ),男,河南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高等教育;齐莉丽(1977- ),女,河北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天津市“十二五”教育规划项目《提高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对策研究》(VEYP6004),主持人:齐莉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适应现代服务业的中职物流专业建设研究》(FFB108141),主持人:郝海;天津市教改项目《职技高师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D02-1102),主持人:赵丽华。

随着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技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其中,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不仅对职技高师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对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进行深入探讨,为职技高师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

一、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界定

由于职技高师教育的特殊性,使得职技高师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时既具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师范性,所培养的人才除了要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所要求的职业核心技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领域实践操作技能和作为职教师资所应具备的师范技能。

(一)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方面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刘艳艳从就业的角度对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进行分析[1];黄雯等在分析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对职业技能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主要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2];陈智武等在分析职业核心能力有关概念后,指出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界定的8种职业核心能力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样适用[3];还有些学者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对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进行界定[4][5][6]。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进一步提炼,结合职技高师大学生的培养特点,归纳出职技高师大学生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技能,即科学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其中,科学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涵盖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

(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

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作为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背景下,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职技高师类院校大学生应具有相对更为优秀的实践操作技能。在职技高师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两个方面,因此,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具体表现。

(三)师范技能方面

师范技能是指职技高师大学生作为中、高职院校教师所应具备的师范技能及相应能力。根据国家教委师范司有关师范技能的训练大纲[7],师范技能主要包括口语表达技能、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方面。结合职技高师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可将口头表达技能和书面表达技能归纳为专业表达能力,而教学工作技能所包含的课堂组织、管理、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学生指导能力、沟通能力、协调安排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中、高职职教师资所应具有的职业核心技能除了师范能力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表达能力、协调安排能力和指导能力。此外,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是职技高师大学生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因素,可将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归结为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进行培养。

综上所述,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由科学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专业表达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协调安排能力、师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指导能力、沟通能力等12种能力组成。这些能力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共同构成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在该体系中,不同的能力所处的层次不同,其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培养方式等方面也有所区别,因此,应进一步对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以明确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结构。

二、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相关理论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问卷初始设计题目为108个,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为44个问题,涉及12种能力,并采用“非常关键”、“关键”、“不确定”、“不关键”、“非常不关键”作为12种能力评判的备选答案,进行统计时分别被赋予“5”、“4”、“3”、“2”、“1”的分值。

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则从三个层面来进行确定:首先,从调查对象构成方面,选取中、高职院校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人员、已经毕业的学生(通常毕业年限在5年以内)、处于就业节点的学生(正在找工作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其次,从学科门类方面,由于我国职技高师类院校毕业生主要集中于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四个学科门类,因此,在进行调查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这4个学科门类;最后,从调查对象所在地域角度方面,调查对象涉及一线、二线城市及中小城市,包括沿海与内陆地区,所调查的对象均具有本科学历。调查对象确定后,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79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为254份,有效率为91.04%,问卷调查具有可靠性。

三、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分析模型

根据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特点,利用因子分析法[8] 和灰色理论[9] 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基本思想是: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进行聚类,从而得出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具体结构层次。具体的模型构建过程如下:

设职业核心技能的观测变量为x1,x2,……,xp,且每个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均值为0,标准差均为1,则将原有变量用k个因子来表示

式①可以表示成矩阵形式,即X=AF+ε,其中,F称为公共因子,A称为载荷矩阵,ε称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经过因子分析计算可得出m种能力在k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矩阵B。

将得分矩阵B作为灰色聚类评估的观测对象,进行灰色聚类分析,采用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进行灰色聚类评估。根据评估需要,划分灰类数s,并分别确定灰类的中心点λs;对于公共因子k的一个计算值bmk,则可由公式②计算出其属于灰类q(q=1,2,…,s)的隶属度;

则m种能力关于灰类q(q=1,2,…,s)的综合聚类系数为:

其中,为k因子计算值关于q子类的白化权函数,ηk为因子k在综合聚类中的权重,ηk为确定可利用因子分析时所提取出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最后,由,判断能力m属于灰类q*。

四、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结构分析

(一)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层次计算分析

根据调查,应用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分析模型,对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进行分析。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计算,可求得克朗巴哈α系数为0.989,说明问卷结果具有较高的调查可靠性。其次,根据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结构分析模型,借鉴文献[10][11] 的职业核心技能层次划分方法,结合职技高师类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特征,将职业核心技能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s1)、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s2)、功能性职业核心技能层(s3)三个灰类。再次,应用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技能体系分析模型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可对254份问卷所得统计样本计算提取8个主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因子分析计算的解释总方差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8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8.975%,所提取的主成分反映了原始数据88.975%的信息,可以认为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分析模型所提取的主成分有效,进一步计算求得m(m=12)种能力的公共因子得分。

最后,运用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分析模型,进行灰色聚类评估,通过分析与尝试,确定灰色聚类分析中心点序列为:γ0=-2.5,γ1=-1.4,γ2=0,γ3=1.4,γ4=2.5,根据公式②和③,可计算得到12种能力的灰类隶属度,如表2所示。

表2 12种能力灰类隶属度表

由计算结果可知,属于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s1灰类)的有: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协调安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属于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s2灰类)的有:科学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指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属于功能性职业核心技能层(s3灰类)的有:专业表达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和师范能力。

(二)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结构特点分析

根据职业核心技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知,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12种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

1.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

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处于整个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最核心位置,根据该层次能力的构成特点,可将该层次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两个维度,即内在素质维度和应用实践维度。内在素质维度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和协调安排能力,应用实践维度则包含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内在素质维度主要是从内在兴趣、心理、意志力等方面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较好的协调安排能力,具有稳定性、控制性、自我调节性等特点;而应用实践维度主要从实践操作和知识应用等方面来强调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具有可发展性、稳定性、应用性等特点。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在职技高师类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形成中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不会随时间和某些条件的改变而轻易变化,且较易实现不同行业、企业的工作和任务变迁。

2.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

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介于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和功能性职业核心技能层之间,包含科学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指导能力和沟通能力等5种能力。根据这五种能力的特点,同样将该层次分为两个维度,即观察分析维度和沟通合作维度,其中,观察分析维度包含科学分析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该维度主要强调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具有通用性、可发展性的特点;沟通合作维度则涵盖团队合作能力、指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表达性、合作性、技巧性等特点。与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相同,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样具有较好的可迁移性。

3.功能性职业核心技能层

功能性职业核心技能层对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要求较高,该能力层次处于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最外层,包括专业表达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师范能力。专业表达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均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而师范能力则是作为职教师资所应具备的专有能力。因此,该层次的构成能力专业性较强,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较高的功能导向作用。

综上分析,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由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和功能性职业核心技能层三个层次构成,三个层次中涵盖各自的维度和能力,由这些维度和能力构成了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系中各层次、维度及能力是相互作用的、开放的,能够在学生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图1 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结构剖面图

五、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对策

(一)课程体系设计方面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注重学生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相关能力课程的安排,确立与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关系紧密的主干课程,并注重课程体系设计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关键职业核心技能层相关能力的形成带动其他层次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促进整个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有利于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形成。

(二)理论教学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积极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突出关键核心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团队合作完成任务,锻炼中间职业核心技能层的相关能力;采用学生授课、学生作业展示演讲等方式,加强学生在一定专业背景下的表达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师范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体系的三个层次。做好实践教学,首先,要注重实践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等关键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其次,授课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授课效果;再次,要有相应的实践硬件设施设备作为保障,相应的管理制度、措施等软环境建设要到位;最后,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的构建要和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相适应,以保证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效果。

(四)课余生活方面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对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实践中,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个性及特长,积极引导,以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为平台,各种专业性比赛为支撑,将心理承受能力、协调安排能力等作为培养重点,兼顾职技高师大学生其他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效果,为大学生就业及整个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其他方面

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还需要政策环境、管理手段、评价方法改革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撑,只有各个方面的要素积极调动起来、综合作用,才能有利于职技高师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促进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艳艳,申去非.从就业难谈大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20-22.

[2]黄雯,李淑珍,武红.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68-70.

[3]陈智武,陈珠琳,吴光皎,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8(9):252-254.

[4]杨文明.英国核心技能教育的若干特点[J].教育评论,2005(3):99-100.

[5]唐湘梅.实施核心技能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12-14.

[6]徐向平.理性认识职业技术教育中“核心技能”的功效[J].职教论坛,2009(9):33-38.

[7]将海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8):295-312.

[8]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317-329.

[9]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122-126.

[10]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60-28.

[11]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26.

Empirical Analysis on Students’ Core Vocational Skills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ZHAI Xi-dong, QI Li-li

(Ti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22, China)

篇6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26-02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的下发,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历史以来的大好发展机遇,政府、企事业单位和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渐从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建设。于是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职业技能竞赛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下,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院校级三级竞赛模式。为了能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各高职院校都在技能竞赛方面加大了投人和监管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本文拟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探讨高职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职业技能竞赛为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的确定提供了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最直接的教学。实践教学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生毕业的就业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点。“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的制订其实就是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量化过程。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社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高涨,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摆脱了以往闭门造车的现象,比赛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书本范围内,而是与广大的厂商合作,由企业提出他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订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然后组织相应的竞赛。这一点无疑给广大高职院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使其在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时有了参照,在培养人才中更加专业更加适合企业的要求。

(二)职业技能竞赛为企业和学校人才交流奠定了基础

实践教学的改革正因为有了职业技能竞赛而更容易找到突破口。职业技能竞赛与企业结合非常紧密,因此需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的教师有相当的企业经验,能够深入企业学习和获取实践经验,而学校也欢迎企业的人才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去。这对来自企业的教师来说,增加了他们探索高职教学规律的机会,对来自院校没有实际动手经验的教师,也是一个实战学习的机会。教师通过指导职业技能竞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从比赛项目的设计、评价标准和培训体系的设计到比赛项目的设置,都与实践教学计划相匹配,特别是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有着很强的借鉴性。因此有利于引导教学设计向工程实际训练转移,向生产性实训转移,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使课程体系趋向于工学结合。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实践教学的要求

如何在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良好成绩,让参赛学生更好地展示职业技能,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拥有较强的职业本领,在毕业时能信心百倍地走出校门,同时让参赛院校获得荣誉,提升社会影响力,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竞赛和教育教学改革关联性的思考。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考核参赛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等,也是对指导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一次检验,因此,职业技能竞赛从一定程度上对高职实践教学提出了要求。

首先,绝大多数职业技能竞赛都是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参赛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小组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应构建小组团队任务驱动教学,集中小组的智慧和能力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其次,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是按照专业岗位的标准来进行赛项设计和评分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贴近行业岗位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成效的检验。在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立中,增加社会、行业专家学者,更好地与企业、行业需求接轨。

再次,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一般由某些企业赞助最新技术的高薪仪器设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上,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缩短学校教学与社会实用技术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大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投入,引进企业资源和高新技术、工艺,为实践教学所用。

最后,职业技能竞赛要求除参赛学生外,指导教师与专业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训练。各职业院校应将教师送到企业一线进行锻炼,并立足企业的技术研发及实践与应用,经常性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工法和工艺,摒弃陈旧的不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

三、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下的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可以作出如下总结:首先,职业技能竞赛各赛项的设置,是高职院校教学元素的结合,它直接检验了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的成效。其次,职业技能赛项的设置代表了目前社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企业在实际工作上需要怎样的人才。最后,职业技能赛项的设置,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育改革调整中,让高职教育趋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的航向标,从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仪器设备资源的整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给高职院校指明了方向。在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下,各高职院校应对实践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一)将企业、行业岗位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由政府组织,企业参与赛项的设计、技术支持或竞赛评判标准的制订等。从整个赛程来看,都集中体现了行业、企业对参赛选手在仿真环境下对工作任务的完成熟练程度或对新任务的构思创新之处的要求,评判标准都是尽可能接近职场标准。仅仅从学校角度出发制订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遵循目标管理原则,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和考核标准,并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按照职业技能行业标准,加大实践教材的建设力度,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绝大部分赛项均由企业提供技术、软件支持和仪器设备的赞助。对这些技术、软件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就是目前相关行业最新技术、仪器设备的推广和社会的需求走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软硬件条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高新技术、设备的引入,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创建。同时,基于各高职院校本身教育投入的有限性,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力地促进社会高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立合作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共育社会所需人才。

(三)加强职业技能顶岗实习的管理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当前职业教育更多地接近“2+1”的阶段式教学,在掺杂就业元素之后,学生实习期间“1”这个阶段,“放羊式”的顶岗实习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实践技能获取的动机缺乏,更多地倾向于就业岗位的获得。在整个实习期间,围绕工作东奔西走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没能从实习单位的实习工作中真正获取实习应得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根据职业技能竞赛中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双方共同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稳定地进行实习,真正体验职业角色,并通过实习切实提高专业技能。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篇7

从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招生就业至今已有7年,毕业生人数为308人。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专业对口的就业率仅为13.9%,共42人。计算机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学生就业难,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难。产生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迟滞,教学内容落后。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加速了计算机技术更新,但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前的,其教材内容和社会上的主流技术不相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像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因学员人数的不确定,学习时间较短,又要突出培训效果,所以他们选择的教材一般都是融入了当前主流的技术和产品,帮助学员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

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授课都是通过一只粉笔和一块黑板,既是实践操作课也是通过书中的案例和项目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没有社会项目开发的经历,缺少项目开发的经验。而培训机构的教师,因培训目标要求较高,他们大多都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多数的教师都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

3 教学组织方式不科学。一般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为集体授课形式,强调教育的“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个体能力”的发展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培养。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同事之音的团队合作沟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培训机构的教学组织方式通常是小组协作学习方式进行项目培训的,模拟现实社会中的项目开发环境,通过学员之间的学生的自学、讨论和独立研习,相互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4 实践训练环节薄弱。因学校专业性课程较多,各专业的实验设备投入较少,有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师资不足,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缺失。而且有的学生不了解社会对专业需求,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是来学校混张文凭的,等到毕业时候才发现自己既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没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刚从学校毕业,一跨入社会就失业了。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习计划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于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进入企业也没什么事情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学生在实习期一个项目都可能没有做完,达不到实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素质。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水平,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强,怎么可能教出高素质水平的学生?目前。大部分的教师缺乏的是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更新滞后、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强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各类专业培训。并提出一定的培训要求和标准,增强培训效果。制定相应的培训激励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培训机制。

(2)建立各种专业的名师工作室。利用空余时间,指导中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来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送教师到企业锻炼,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社会能力和适应能力。还可以外聘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特点。

2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高职计算机学科开设比较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标准和要求,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开设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对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改革,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将课程融入模块化教学中:改变学生的考试体系。

(1)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满足生产岗位实际要求。使课程设置更加实际合理。形成产教研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结合市场需求,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2)改革考试体系,不要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各种能够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测试来评价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选学一些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便于毕业后就业的选择面不会太窄。

篇8

关键词:高职师范生职业技能措施

【分类号】H31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师范院校毕业生作为未来教育的主要参与者,进一步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师范类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小学教师作为孩子基础教育中的启蒙老师,教师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学生未来发展的好坏。因此,高职师范类学校必须强化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队伍。

1、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基本功不扎实

“三笔一话”是每个师范生的基本功,但很多高职院校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不到位。如:学生习惯使用手机短信和网络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面对面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就少,导致学生不敢说、不会说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每年有将近20%的毕业生无法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还有,现在的学生习惯使用键盘打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训练得不到加强。这些基本技能是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影响到以后从事的小学教育工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高职师范生的基本功训练。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师范专业没有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只是简单地套用师范类本科课程,进行适当简化。由于本科的教育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高职院校的职业化特性相悖,因此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1.3 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限制,高职师范生的实践训练严重不足。目前,我校师范类的学生教育见习时间仅2个星期,占总学时不到2%。虽然学校在第六个学期安排几个月的教育实习,但除去学生的准备和总结的时间,真正实习的时间不到8周。还有,教育实习内容陈旧、单一,学生从教育实习当中收获不大,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2、高职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措施

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包括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技能训练和就业实践锻炼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学科学习,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容量,然而,怎样将掌握的知识结合职业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仍是师范毕业生的薄弱点。实践是获取经验、培养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就业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锻炼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分配各部分的时间就成了师范生就业技能培养的重中之重。

2.1 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

身经百战,须实战“演练”。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建设师范生技能训练与测试平台,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技能训练和测试平台主要包含基本技能训练、测试和教学能力训练等方面。还建设了书写测试训练、普通话测试训练和未来教室等3个师范生实践技能综合训练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打好基本功,掌握小学教师的各项基本技能。

2.2 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所占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又用实践来促进理论的学习。

2.3充分利用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集中训练某一、两项实践技能的训练形式,是每师范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在进行微格教学的活动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技能逐项突破,将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了解教学过程。在模拟教学过程中,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提出批评意见。针对微格教学中模拟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因为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体现,因而,要分步进行,即;说课、导入、内容、总结、课后练习,都要涉及,以便同学们了解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微格教学为师范生提供了锻炼的最佳场所,是提高师范生就业技能进而提升就业率的有效手段。

2.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

教育实习是每个师范生必经的实践与锻炼环节。通过教育实习,让学生更深刻地去感悟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过程等。要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基层、到教育第一线去锻炼。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的师范特色,建设了一大批综合型、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强化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目前,我校挂牌实习基地40个,立项在建基地20个,仅2016年,就向实践教学基地派出600余名实习生,教育实习基地遍布全省多个地市。

我们学校进行教学实习的学生有一个学期的实习期,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深入到教学一线进行实践学习,提升就业技能。更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给予学生在教授知识、处理师生关系和管理班级体等方面的指导。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们可以学到与理论性的教学方法和微格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体验,他们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使就业技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基本上可以独立地进行教学,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比对手更加突出的就业优势。

2.5假期校内校外实践的联合互动

大学的学习自主性强,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多。怎样合理利用这些时间来提高职业技能呢?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在校内学习阶段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学习的。现实中不到1/8的同学会在社会实践中选择教育行业,这无疑为本来就不足的教育实践雪上加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计算学分等)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空闲时间进行支教或教学体验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社会教育实践使每个同学有了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机会,把练习放到平时,使就业技能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理论应用到实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教学实践经验的需要,减轻了师资缺乏学校对师资的负担,又拓宽了就业视野。

2.6就业技能竞赛类活动的多样化

我校每年都举行师范生技能大赛。竞赛由各系初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学校决赛,再从决赛中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安徽省一年一度的师范生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强化学生实操,让学生从比赛中找不足,从竞争中学“手艺”,大批优秀学生的教学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我校参加六届安徽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成绩逐年提升,2015年一举获得大赛两个特等奖,并荣获文科组第一名。

但这种方式的教学技能竞赛给那些有才能的、出色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是值得我们提倡的。但是学生性格是多样的,层次也不同,并且就业技能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学技能。以往的竞赛是精英式的比赛模式,往往是为少部分人提供的,而我们学生大都是普通的学生,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同学都平等地给予机会。因此针对这一大部分的人,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舞台,在举办就业技能竞赛时应采用多角度,小范围,灵活方式进行,由传统的校际大型竞赛,转化为以班级、年级、专业为主,由简单的教学技能比赛转变为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使每位同学都得以拥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在竞赛中交流、学习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3、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职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提高成为了各所高职院校的迫切任务。现阶段,我国的高职师范教育中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师范生的基本功训练,优化课程设置,尽可能多的创造实践机会,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梅娟.论高职师范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J].时代教育.2013,(1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