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效训练方法8篇

时间:2023-06-09 10:02: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效训练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效训练方法

篇1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一、打好语言训练的基础。

1、多读好书。阅读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说”,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只有丰富的“吸收”,学生才会尽情的“倾吐”。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说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指导学生“多读、乐读”,是关键所在。读书,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是“读”的取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名言警句、哲理语句、精彩片断多朗读并且背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增强语感,而且也能锻炼学生记忆力,增强其词汇量。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部分中外名著、诗歌、散文、杂文等。

2、摘抄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些读书卡片,按人物、地理、景物、警句、俗语、格言等分类摘抄,并可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和习惯继续分小类,例如人物这一栏,又可分帝王、丞相、天文家、诗从、企业家、作家等等,最后装订,使学生拥有一部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自编词典。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无形之中巩固了学生的记忆,为“说”提供了必要的储备库。

3、叙写感受。学生每读完一本好书,就要前前后后仔细思考,写点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求篇幅的长短,但要叙述的真实,如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则更好。重点写出自己对这些文章的看法,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为日后的“辩论”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只有把“说”的基础打好,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闻,才能够随口道来,“说”得得心应手。

二、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想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出示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课文前,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内容,然后再朗读原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叙述的,最后比较自己表述的和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最终讨论哪种描述更好。如在教学《石榴》:课前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石榴花图,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图中的石榴花,学生刚开始只是简单说出石榴花的花形和花色,在教师的提醒和引导下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石榴花的外在特点。但是,在朗读郭沫若的《石榴》原文后,学生明白了郭沫若写得比自己好,是因为他能把石榴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以及自己对石榴的喜爱融合在对石榴的描写中。这种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把联想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和原文进行比较的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表达的机会,还让学生学习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三、创设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训练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骆驼寻宝记》中,笔者就让学生根据骆驼的特点做合理的想象,推想寻到宝回到沙漠后,骆驼会做些什么样的事,然后请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推想。在教学《卖油翁》时,请两位学生表演课文内容,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把原文的情景再现到生活中,最后再要求观看的同学从小品表演是否到位,从陈康肃和卖油翁的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来谈观后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让学生之间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组织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些语言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如举行“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比赛,《乡愁》朗诵比赛,“严师对初中生的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模仿同学竞猜赛等,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要做充分准备,从准备到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语文的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笔者针对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再愿意主动和大人交流思想的特点,给他们布置了小组采访任务。四位学生成一组,各小组讨论出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并列举出来,然后集合各小组的问题,列举出中学生最关注的十大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师、家长和同学进行采访,最终总结出不同身份代表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让学生多一次倾听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提高表达的要求,明确“指标”。

1、表达要动情。

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以学过的重点课文为本,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人物,从而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或沉着有力,或洪亮激昂,或委婉凄恻……这样长久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色美感,而且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内涵。

2、要学会应变。

就是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或说错了话等能机智应变。训练之法有很多,比如老师进行快速提问,学生必须立即做出回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种练习,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3、表达要精辟。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 思维训练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99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思维的学科,能够很好地锻炼人的思维智力,高中数学中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与准确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教师应该首先使学生明确高中数学实施高效课堂思维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将数学思维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具备多种思维能力,学生学到这些思维能力之后,能够活学活用,自身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到: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数学学习中,学习数学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数学思维训练则是更重要的事情,数学思维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学生通过思维训练,思维更加敏捷、灵活,解决问题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更懂得变通,思维深度也能够深入,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

为了推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开展必要的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教育改革提出的高效课堂理论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理论,它将“自主、合作、探究”等原则方法贯穿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并将其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另外,高效课堂中的思维训练是其核心内容,这项核心内容很好地吻合了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目的,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利于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开展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思维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需要依照学生实际情况实施思维训练,以此锻炼学生思维,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根据结果寻找原因,采用逆向思维解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题目,采用正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或者是论证时,有时是非常难的,这时就需要使用逆向思维方法,从结果推倒、探索出题目的解题渠道与原因,找出结果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找到解答题目的思路与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实例来具体分析这种思维方法的用法。

例题1:

正数s,t满足s+t=1;x,y∈R,求证(sx+ty)2≤sx2+ty2

对于这道题目来说,证明过程如下:

因为s>0,t>0且s+t=1,

所以:s=1-t>0,t=1-s>0

sx2+ty2-(sx+ty)2

= sx2+ty2-s2x2-2stxy-t2y2

= sx2(1-s)+ty2(1-t) -2stxy

=ab(x-y2)2≥0

所以:(sx+ty)2≤sx2+ty2

这道题目的解题过程很好地采用了根据结果寻找原因的方法,采用了逆向思维思考问题,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出一些类似的数学题目,教会学生采用去伪存真的方法对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解与反思,培养问题反思意识。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问题通过正向的思考是很难解决的,数学问题题干本身给出的条件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从结果推出解决的方法,从反面进行论证。

(二)出设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使用开放性思维解题

高中数学学习中,其中最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就是开放性的题目,开放性题目没有唯一指定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局限,因而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这种题型的特点之一就是题目的条件是开放的,并且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从而得出的结论也是开放与变化的,结果结论的取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题目问题的开放性,从而能够衍生出多个问题。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能够锻炼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思考问题,进行逆向思考、换位思考,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高层次深层次地思维活动,积极发展开放性独立思考能力,举出一个实例来分析下,怎样在数学题目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例题2 :

t在哪种情况下,方程x2-(t-1)x+t+1=0存在实根,再者,t又在哪种情况下,有两个实根,并且两个实根的平方和是4。对于这道题目来说,学生首先采用换位思考方法,从反面入手,判断t处于哪种情况时,整个方程是无解的,再者考虑两个实根的平方和是4的条件时,将t的范围首先求出来,将方程存在两根的条件方程式计算出来,得出t的范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与前面对于的判断,找出不符合题目要求的t的取值范围。

(三)培养学生多采用分析法思考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借助于分析法教学,这种分析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换位思考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命题假设成立的基础上,根据结果探讨其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一种思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题目给出的问题,按照逻辑思维推理方法思考问题,将题干给出的条件以及隐含的条件考虑进去,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综合起来分析题干、找到解题的突破点,从而成功解题。

三、结语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不仅起到传授高中数学知识的作用,还起着重要的思维能力培养作用,教育界正在进行着改革与变化,高中数学也不例外,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响应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也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进行创造高效课堂教学,将高效课堂的核心思维训练很好地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惠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5).

篇3

关键词:高校;形体训练;方法研究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设置了更多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而形体训练课是近年来颇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它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气质,使学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更能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但由于高校形体课程开展时间较短还不够完善,在训练方法与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高校年轻教师自身表演水平较高,但教学能力稍显薄弱,教学方法也有待提高。这种问题是基于市面上缺乏一套系统的教材、完善的教学方法,加上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尚浅,这些阻碍了形体课教学的发展,所以针对高校形体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是迫切的。

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艺术专业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在高中阶段忙于应付高考,长时间坐着学习,缺乏身体的直立感。在现今高中学生,教育以应试高考为目标,缺乏身体以及艺术感染力的培养。高中生在长期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有的学生的体态弯曲,肥胖,缺乏想象力,这是国内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反观欧美国家注重艺术的培养,如美国选秀节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舞林争霸)许多参赛选手都是非专业人士,有设计师,工程师,医生,甚至有残疾人员,他们无论身体的表现力还是对舞蹈的想象力都令人称赞,这是值得我们思考之处。

在探讨高校形体课教学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何为形体课?”形体训练课是以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的体态得到训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修养,形体之美和精神之美的和谐统一。为了达到形体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原动力。源源不断的兴趣是学生积极进行形体学习的重要支撑,是形体课堂开展高效教学的重要保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形体课有初步认识。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改善形体姿态,提高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增强自信心。也让学生们了解在身心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身心状态是有极大的可塑性。另外,形体训练要与音乐相结合,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通过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激发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对音乐的感受,对优美动作,对高雅举止,对良好的形体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达到促进学生艺术修养。教师在看到学生的进步应及时的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形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在鼓励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当然学生有不足之处,教师也应当指正,可以使用大范围鼓励,小范围批评的原则,使学生感觉得到重视的同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可以使用粗蛮的手段体罚或是使用其他的语言攻击,让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现代大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往往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对形体课的学习失去兴趣。总之教师要更多地去关心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因而感到自豪,情绪高涨,增强学习兴趣。

2 针对性的形体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形体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由于形体训练课的课时限制(共34课时,每周2课时),所以每一堂课都需要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在短时间内了解好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制定一套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组合的形式集体训练,分组训练两种方式。在教学中通过示范、讲解、练习,这几个环节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运用到实践之中。动作的节奏要由慢到快,以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让学生们感受姿态美、形体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体态训练、地面训练、把上训练、把下训练。

课程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形体课教学是为了塑造学生健美的形体,使学生形态呈现端庄、挺拔与优美感。基本体态包括坐、立、行等。对于基本体态不够规范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加强训练。例如:有的学生含胸驼背的习惯,教师要求学生靠墙站立,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身体的挺拔、保持头部、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直线上的良好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使学生的基本体态达到应有的规范,也就是所谓的“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对于O形腿的学生,应加强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外旋的训练,拟用把上擦地、蹲等动作来改善。根据实践教学经验,这些方法都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地面训练:地面训练是在把杆训练之前的辅助练习,通过基本关节运动对肢体各部位产生初步认识,为把上训练打下基础。如压腿(前、旁、后),压肩,后弯腰,腹、背肌等训练。通过地面训练加强身体的柔韧性拉伸,解放身体,为进一步学习动作和塑造优美身体线条打下坚实的基础。压腿时要注意腿部的开、绷、直以及上身的直立。在遇到学生韧带过紧时,不要太过苛求其柔韧性,而是强调保证正确的姿态并且鼓励学生循序渐进的练习。

把上训练:把上训练是地面训练的延伸,为把下练习打下坚持的基础。把上训练使身体的关节和肌肉得到全面的训练。把上训练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划圈、单腿蹲。主要解决:躯干的直立,重心的稳定,进一步加强腿脚的外开及肌肉控制能力。

把下训练:通过把杆上的一系列训练,身体已掌握了相应的能力,把下训练是在把杆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主要完成基本舞姿及跳跃的练习,在训练舞姿的表演性同时重点强调腿部的稳定性、爆发力及身体的协调力。让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初步培养动作的表现力和高雅的气质。通过以上动作增强学生腿部支撑人体站立和立腰拔背的力量,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在教学中要做到每节课练习,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随意编排组合。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内心意识决定外在行为举止。形体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进行有意识的心理指导,培养出学生健康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学生在各项事业上都能够稳步前进。在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心理保健与心理疾病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学生提前了解哪些心理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形体训练离不开竞争与比赛,而且大多还需要通过舞台进行展现,如何克服紧张的情绪,在舞台上显得落落大方,更是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进行教诲与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德育,要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关心集体,关心他人,通过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勤奋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4 提高教学实效

形体训练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遵循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形体课成效。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组织学生观摩比赛演出或观看录像,使他们更直观、更深入的体会形体训练带来美的享受和真切的练习效果,以便以良好的职业形象走向社会。教学方法力求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形体训练课的研究课题相结合、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与新课程标准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形体课的艺术教育成效。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塑造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及优美体态。形体训练不但可以塑造学生的完美身材,同时也能够培养高雅的气质,表现出现代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风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专业之行都有着现实意义。我国在未来会在艺术教育培养上更加投入,高校对于形体的教学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不断总结,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明确目的,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组织,让学生感受到高校的关注,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注。随着对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形体教学与艺术教学将会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晓妹.初探高校形体课教学创新[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42-46.

[2] 李景红,蒋桂凤,蒋满华.形体课对女大学生形体成熟美塑造的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5):120-123.

篇4

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现代五项运动应运而生,现代五项运动中包含较多的运动项目,比赛观赏性强,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好。我国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相关标准,对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做了详细的规划。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体育项目之一,现代五项运动训练方法,特别是体能训练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五项体能结构特征

现代五项运动中,运动员要在一个比赛日内按顺序完成五项运动项目,而五项运动项目的体能特征又存在较大的差别。现代五项运动对运动员体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击剑项目中运动员要具备较强的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以及速度和有氧耐力;马术则要求运动员具备下肢流量、平衡能力以及核心力量;跑射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速度、稳定性以及较强的上肢力量。

现代五项运动不仅对运动员有不同的体能需求,还会导致运动员不同的能量代谢。击剑比赛中运动员要想赢得比赛,必须移动迅速,精确完成攻防动作,击剑运动要求攻防迅速且具备爆发力,运动中主要由ATP-CP系统提供能量,同时有氧也进行能量供给。200米自由泳比赛为2-3分钟,糖酵解为运动员提供主要能量,高效完成比赛后,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可达20mmol/L;跑射项目中,运动员完成每组跑步后,心率约为180-190次/分钟,血乳酸值约为16mmol/L。

二、现代五项体能训练特征

高等院校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前,要制定高质量的训练计划,并且认真贯彻执行。训练计划和训练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运动员单项运动的能力训练,还要分析单项运动训练对其他项目能力的影响,保障运动员五项运动均衡发展。现代五项运动的训练范围较广,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提升单项运动体能训练对整体项目的贡献率,降低项目之间的重复劳动率。击剑、游泳、跑步以及马术等都需要运动员的核心力量,马术运动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跑射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高度的神经肌肉协调控制能力。因此现代五项运动的体能训练中,要针对五项运动的体能需求进行基础训练,然后根据每项运动的特点制定出与项目运动相匹配的体能训练方式。现代五项运动中,游泳、跑步等项目具有一定的共性,需要进行有氧训练以及速度训练,此时可在同一训练中完成,从而在单项运动训练中完成专项体能的训练。

三、我国高校现代五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

(一)注重遗传优势,采取渐进性的训练方式

高等院校在甄选现代五项运动员时,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遗传因素,在运动员中选出天赋较高的运动员,进行现代五项运动的体能训练。在选拔后,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优势制定出体能训练的计划,从而提升运动员现代五项运动的水平。体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充分了解人体的主要结构以及机能进行训练方式的选择,对训练成绩较好的运动员进行拔尖训练。现代五项运动的训练要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训练量要从少到多,训练的强度逐渐增强,最终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二)加强理论指导,提高自我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现代五项运动体能训练前,教练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在此之前,教练员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学习体能训练的理论内容,以及现代化的运动生理知识以及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结合训练实践中,并且定期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世界现金训练技术,从而制定出最科学、最适合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还要将训练内容进行整理,将训练技术传授给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与现代五项运动员要做到共同进步。教练员加强与运动员沟通,运动员才能更好的理解训练方案,有助于提高现代五项运动员的训练自觉性和自主性。

(三)利用板块训练模式加强专项训练

现代五项运动训练中,要改变传统的训练格局与方式,通过板块训练的方式,将技术性项目与体能性项目进行细化,形成模块性的、单元性的训练模式。通过某个体能项目将1个或2个项目合并成一个训练模块,从而形成两个训练板块。而板块训练结束后,进行阶段化的强化训练,同时进行常规化的训练以及集中性的强化训练,从而使训练的强度和复杂度增加,不断增强训练的难度。将训练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教练员制定出强化训练的时间,从而交替进行两个板块训练。当保持板块还在稳定状态时,新的强化训练又开始,而新的强化训练有了更高的起点,训练的状态会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

篇5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 训练方法 训练内容

随着我国高校在体育上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健美操,其在学生中很受到欢迎和喜爱。但是在的当前高校健美操发展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造成其影响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竞技健美操动作难度过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严格,使得学生很难达到健美操训练的要求;二是受到专业师资和场地的限制,使得健美操的普及和推广不能够达到要求;三是在健美操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上过于落后,并且还严重缺乏现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和理论以及相应的训练内容。

一、高校设立健美操的意义

关于高校设立健美操,其不仅是为了提高学校在体育上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增强学生的体质,进而塑造学生的形体

教师在开展体育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接受比平常还要多的运动负荷。健美操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成具有高强度的动作,因而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动作和姿势不断的变化,在这个动作中,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自身的多余脂肪,进而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在身体上的韧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肺活量的目的。另外,对学生进行健美操训练还能够纠正学生的姿势以及培养学生的气质。

2.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学校开设健美操体育课程,不仅丰富了其在体育教学上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气质。通过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高校的喜爱程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校的名誉和口碑,从而达到了提升学校竞争力的目标。

3.减轻学生的负担

高校开展体育健美操课程,能够使学生在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中通过运动来得到缓解,这种方式不仅将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压力进行分解,同时还达到了减轻学习压力以及负担的目的。

二、高校健美操的训练方法及训练内容

1.操化训练

对学生进行健美操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步伐以及体态,这就是操化训练。关于操化训练,其基本内容就是训练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住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健美步伐以及标准的身体姿态,通过这几种内容来将其编设成基本步法的变形。通过对学生进行操化训练能够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在身体上的灵敏度以及肢体动作上的协调性。教师在对学生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使用变奏的训练法来培养学生在操化手型练习上的灵活性。

2.基本x态的训练

高校开展健美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健美操训练中能够对自己的身心进行塑造,对学生进行塑造就要在健美操训练中能够完成形体以及在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关于基本仪态的训练,其主要就是通过学生在半乐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来培养其对音乐的乐感以及领悟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健美操机械化的动作与音乐相互结合。学生在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时要能够将不同单元的健美操动作进行组合,进而能够使这些动作逐渐形成一套作品。

3.柔韧训练

在健美操中对学生进行柔韧训练主要就是能够针对其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来进行强化性的练习。学生在进行健美操训练时,先要做好热身活动,然后在通过自主锻炼或者帮扶式的训练方式来对其在身体柔性和韧性进行强化。大多数的健美操训练方式中,教师让学生采用自主式的强化法来进行身体柔韧性的训练。关于自主式强化法,主要就是学生自己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对自身在柔性和韧性上的训练,比如转肩、压腿、踢腿、屈体分腿、大跨跳以及交换腿跳等。除此之外,还采用帮扶式的强化法来练习,所谓的帮扶式强化法就是有规定的两名学生来借用对方的力度来完成两人之间的压腿、对方扳腿在柔韧度上的练习。

4.力量训练

在健美操训练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力量上的训练。关于力量训练,其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即下肢力量、上肢力量以及腹背力量这三个。对于这三种力量的训练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上肢力量训练上,教师要采用专业的器械设备来练习,同时还要利用静力支撑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在肩带和上肢力量,比如让学生进行俯卧撑、斜身引体或者曲臂垂悬等训练;对于腹背力量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很多,如悬垂举腿、俯卧两头起以及仰卧起坐等双人和单人练习的训练方式;在进行下肢训练时,教师可以采用原地跳蛙、负重深蹲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这几种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力学生在身体上的柔韧性。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对学生在健美操上进行训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在个人体育健美操技能以及团体健美操的竞技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体育上的身体素养。作为健美操教师,其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一定要能够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以及训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校体育健美操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敏.高校健美操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创编研究――评《高校健美操训练理论与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68.

篇6

一、选择题训练方法确定的事实依据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考查内容始终较为稳定。在训练中,精选能覆盖基础知识、最具代表性的题目,通过典型的题目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选择、判断、辨析),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变通性、深刻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1],逐步接近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在高三的第一学期,承载基础知识点的选择题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做选择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第一轮复习的效果,提前为即将复习的知识扎实基础,方便滚动所学知识。而教师在检查学生选择题训练情况及通过平时学生的做题情况,坚持做好易错题的记录跟踪,还可为后期复习的针对性提供宝贵资料。

二、选择题训练方法

(一)高三第一学期:以《选择题训练》(本书由马文龙、陈彦玲编写)为训练材料,扎实基础

由于第一轮复习教师任务繁重,既要编写适合学情的上课学案,又要精选能承载考点和巩固复习内容的课后练习,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此时,通过前几届的高三复习体会,再根据2013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高中化学总复习《选择题训练》这本书作为我的第一轮选择题用书.尽管这本书经过了好几次修改,但我还是根据我校的情况做了一些训练方法上的改变。

1.操作方法

高三上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没有给学生讲知识内容,我首先问学生,选择题和二卷题你更喜欢做哪项?在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后,我接着介绍选择题的重要性和训练选择题所能带来的连锁好处。然后开始介绍这本书:每题都是按“题析”、“拓展”和“练习”三部分展开的,题析的过程是让学生检查知识漏洞和暴露思维缺陷、思维障碍,它可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纰漏;拓展的过程是让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清晰的感性认识,达到编织知识网络目的,在学生的头脑中重建知识结构的框架;练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反馈。因此我对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是:①我提前先做,标识出过难题目,此类题延后推迟到该内容复习完后再做,以防打击学生的积极性。②范例首先独立完成,把错误的选项改正,然后看范例中的“拓展”,以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清晰的感性认识 ③练习题写题析,不拓展,但要求每个错误的选项都能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2.效果显著,增强信心

期中考试,我所教在班级在选择题这块处于平行班前列,比第二名高出3.73分。清晰记得期中考后,有很多学生在反思本上写道:我尝到了每天一题,积少成多的甜头;选择题训练使我预先对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当老师的第一轮复习到对应的章节时,我学得更加轻松,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更为高质高效。它也使我养成了及时纠错的良好习惯。

3.实施注意事项

(1)全面依靠学生,但不等于教师任其而为之。每天应不定时抽查学生的做题情况

(2)对于某些总是不自觉或不按要求去做的学生,教师要不断地规范其行为,坚持每天检查,直到形成良好规范后,才改为不定时抽查。普通班的学生更应如此。

(3)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鼓励其认真独立完成的同时,也可参阅成绩好的同学的题析完成相应内容。

(二)临近高考,有的放矢,攻破难点

我们知道,在短时间内要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但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却是可以的。根据《选择题训练》用书的情况及通过分析研究学生平时考试的答题情况,编制典型范例对学生进行难点突破训练。笔者经过精心挑选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典型的例子,使学生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和知识的实际运用。既达到攻克难点的功能,又培养了解决这一类题的能力。

篇7

【关键词】高校;合唱;声音统一

合唱是高等院校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很多校园晚会及其他活动中都会安排合唱节目。但是合唱表演的参加者往往来自不同的院系,其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并非音乐专业出身,甚至很多人都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知识。因而如何保证合唱中的声音统一性就成为了一个教学和表演中的难点。以下我们对此问题加以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学和演出实践有所帮助。

一、高校合唱表演对声音的要求及其难点

合唱是多声部音乐的一个品种,其表演的基本形式是群体歌唱。这种声乐表演形式所追求的是差异性和一致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它要求参加的成员将各种不同的声音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这个整体又并不是由完全一样的声音构成的,不同成员声音的差异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带有一定的辩证性。但这种差异性是服从于一致性的。首先,合唱声音中不应出现基础性的问题,音准、节奏必须准确无误,各个不同声部的声音可以被清晰地分辨出来;其次,参加者不同的音色应凝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圆润饱满,而不显得突兀。进一步来说,则是对声音的层次感和对比性有要求。不同的声部应该层次分明,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之间形成对比,和声部分应充盈、坚实,对旋律线条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但这样的表演要求在高校的合唱演出实践中却并不容易达到。由于参加演出者绝大多数都并非音乐专业出身,甚至缺乏一定的音乐训练,因而很多同学在基本的音准、节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更不要说追求音乐表现力了。在实际演出中,我们经常能够遇见声部混乱、音高不一致、节奏不稳的情况。简单地说,合唱中的声音统一对高校合唱演出来说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与排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弥补这一缺陷。

二、高校合唱中声音统一训练的具体方法

(一)气息训练

合唱歌曲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长的乐句,有时因为表现力的需要,还要在同一个乐句中变换节奏的快慢和力度的强弱。在这类乐句的表演中,演唱者应保证自己气息的平稳,不能因为换气影响歌曲的表演。这就对表演者控制气息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非音乐专业而且又没接受过相关的专门训练的同学来说,这样的要求并不容易达到。因而我们有必要在事前的教学、排练中对此进行专门的训练。相关的训练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面前有一朵花,然后模拟出自己在吸气闻花的香气的状态,以此来让学生熟悉声乐表演中的吸气方式。在呼吸的节奏上,可以让学生伴随着节拍进行吸气——呼气的练习,要保证吸气的量和呼气的量相等。节拍可以先从简单的拍子如二二拍、二三拍等开始。在学生能够伴随着特定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呼吸后,再逐步提升拍子的复杂程度,如使用四四拍等。同时,在训练的初期,可以让学生双手叉腰作为辅助。在学生能够按照特定的节奏进行吸气——呼气之后,可以让他们增大吸气和呼气的量。再进一步,则可以让他们在呼气时放慢速度,做到速度慢、均匀、稳定。在具体的呼气方式上,让学生微微张开嘴,用舌尖抵住上排的牙齿,发出“S”的声音。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乐表演中基本的呼吸技巧,从而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换气的问题而影响演出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吸气——呼气练习一定要在特定节拍的配合下进行。目前很多高校的合唱训练中都忽视了这一点,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参加合唱表演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所以他们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比较弱。或者说,他们对节奏的认知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同学所理解的节拍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单纯进行吸气——呼气的练习而没有和节拍结合起来,那么在排练及实际演出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大家呼吸的节奏不一致,从而影响歌曲的节奏的情况。

(二)音准及节奏训练

不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音准及节奏都是音乐表演中的核心内容。离开了音准、节奏,也就没有音乐可言了。我们说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而在时间中流动并带给听众艺术享受的,就正是音准和节奏。由于参加高校合唱表演的同学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所以他们对音准、节奏的认知能力并不强。事实上,绝大多数同学都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觉来认知音准、节奏。有些同学可能相关的天赋比较高或是平时受到的影响多一些,感知能力就好一点;反之,则会差一点。因而,我们在进行合唱教学、排练时,一定要重视音准、节奏这样的基础性练习。音准方面,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跟随钢琴演唱音阶。考虑到现实中合唱曲目的选择,这里演唱的音阶不需要很长。也就是说,并不要求学生具有多宽广的音域。特别是在高音和低音上,教师不必做出过高的要求。而应该把重点放在音准问题上。即学生跟随钢琴声唱出的音阶在音高上必须准确无误。节奏方面的训练也与此类似。在讲清楚了基本的节奏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跟随着教师的手势发出“啊”的音。在实际训练中,可以先从简单的拍子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考虑到合唱曲目的特点,一切比较复杂的节奏型,如混合拍子、散拍子都可以不做要求。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重音的问题。有些教师在进行节奏方面的训练时,往往只在意学生对不同节奏型的理解和掌握,而对节奏中的强弱问题重视不够。这是不正确的。缺乏强弱变化的节奏是不能够传达出艺术感染力的。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之初,教师就应该加强节奏型中强弱音的练习,如三拍子的“强——弱——弱”、四拍子的“强——弱——次强——弱”等。只有让学生在这方面养成了习惯,将强弱变化与节奏型结合在一起,他们才能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自觉地将节拍中的强音和弱音表现出来。

(三)音量及音色训练

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而且也缺少登台演出的经验,所以在表演合唱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音量。而且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也会对此有所影响。如有些学生性格外向,乐于表现自己,就会在合唱时音量比较大;而有些学生性格比较腼腆,就会声音小一些。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及排练的过程中对此进行很好的协调,让参加表演的同学们控制好自己的音量,以免过于突出,以至于影响整体的演出效果。音色方面的训练也很重要,同时这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一点。从声学的角度来说,音色的不同与振动发声的物体的材质有关。由于每个人的天然条件不同,因而他们所展现出来的音色也必然各不相同。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合唱这一艺术形式有明确的认识,知道合唱是一种群体性表演的艺术,个人的声音应服从于整体的需要,不能让自己的声音过于明显、突兀,以至于破坏整体的艺术效果。

(四)多声部训练

在合唱演出中,通常都会用多声部的结构,以此来提升音乐表演的层次感、立体感和艺术性。相比齐唱,这也是一个难点所在,因为很多同学并没有相关的演唱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进行特别的训练。首先,要让合唱的参加者对歌曲的结构和表演形式非常熟悉,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要演唱的段落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才不会出现衔接不当的情况。此外,每个演唱者也应牢记自己所属的声部,不要在表演时声音过高或过低,以至于影响整体的演出效果,而应该控制好音高、音量,这样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所在声部承担的歌曲内容。在具体的训练方式上,教师可以在钢琴上随机弹出将要演出的歌曲的某一片段,让学生来分辨这是属于哪一个声部的。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检验以及提升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经常观摩多声部音乐的演出视频,以此来强化他们对这种音乐表演形式的认识。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在高音声部,一定要设置统一的标准。有些女生因为自身条件较好,音域较广,能唱出的最高音比其他人要高一些。这时一定要强化其音准观念,做到整个声部协调一致,不能在演出时出现声部中某几个人的声音特别高的情况。

三、结语

各个参加者的声音协调统一是合唱这一群体性音乐表演形式的内在要求。由于高校合唱中的很多参加者之前缺少相关的音乐训练,因而教师需要在这方面特别地加以注意。既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把自己的音乐才能发挥出来,又要维持整体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毛为.普通高校合唱训练基本方法探究[J].当代音乐,2019,(08).

[2]王茜婷.合唱艺术形式的审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翟晓勇.统一性原则在合唱实践中的运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03).

篇8

摘 要 篮球运动作为国际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很多国家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喜爱,篮球运动作为结合团结、热情、竞争、勤奋等优秀特性于一身的竞争性体育运动项目受到了各个年龄段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对于朝气蓬勃的高中生来说,篮球更是在课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高中生体育课程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训练模式,面对如今的高中篮球训练教学模式,本文针对当前的高中生篮球训练现状,简单阐述有关高中篮球训练教学的相关方法和举措,希望能够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推进体育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关键词 高中篮球 篮球训练 有效方法

篮球运动作为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项目,不仅在体育必修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整个健康选修课程中也有着重要的训练意义,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推进,篮球运动作为全球性的竞争味体育运动项目,更是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和各年龄段的人的追捧;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作为必要体育锻炼项目,更是对素质教育和人才兴趣培养有着关键性作用,但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篮球教学训练在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训练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和缺陷,因此加强高中篮球训练教学,推进整个素质教育阶段篮球教学的进程,提升整个高中学生对于篮球的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中篮球训练特点

(一)不够完善的教学方式

篮球运动的运动特点表现在其激烈的竞争性、友好的团队配合、个人能力的不断训练。在当前的整个高中阶段的篮球教学中,大部分的体育老师完全不顾及篮球运动的运动性质和特点,只是采取克隆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将技术、战略等有机的结合进行教学;特别是在一段时间的简单讲解后,不能e极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篮球训练课程中做了“逃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兴趣的同学会进行相应的简单练习,这样松散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和篮球技术的培养,不仅会降低学生篮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篮球运动的教学目的逐渐消失,对整个高中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内容单一化

在高中的篮球教学训练中,基本的训练项目包括投篮、传球、接球、运球、三步篮、以及简单的团队配合等,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应付教学内容,特别是收到学生身体素质和天赋能力的限制和影响,很多身体灵活的学生认真训练学习,一部分身体素质较低,不能高强度的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同步进行项目训练,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教学进度不统一,部分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也会随之降低;体育教师在进行相应的篮球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特性和个人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有效的进行篮球训练。

二、素质教育改革下改善篮球教学方式的举措

(一)采取分层式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篮球教学强调训练和天赋,所以在进行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教师要积极结合实际,在动作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篮球训练和指导,特别是篮球教师要积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兴趣爱好以及个人天赋等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合理有效的教学;同时篮球训练过程中,篮球老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技术能力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进行对抗性训练,特别是在进行分层式教学时,要及时讲解和补充技术上的篮球知识,让起步较高的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技术较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引导训练,促进整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采取心灵教学,将“篮球精神融”入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过程中,兴趣是促进整个篮球教学进程的最大动力,由于受到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在篮球训练过程中,体育老师要积极讲解篮球的运动精神,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奋斗精神,从学生内心培养他们对篮球产生兴趣和爱好,特别强调篮球本身的友好竞争、热情、执着的精神,在整个篮球训练过程中,强化每个人的内心品质,激发每个学生内心对篮球的热情和爱好,从学生内心世界提升篮球地位,从而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整个篮球教学的质量。

篮球运动作为风靡全球的竞争性和抗争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本身就拥有热情、拼搏的运动精神,在高中体育教学课程中强化整个篮球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培养学生坚持、拼搏、不服输、不认输的坚强品质,而且能够强化我国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进同学、队友之间的友谊。在高中篮球教学中,要积极了解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从根本上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篮球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推进整个素质教育的改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高中生的身体素质,锤炼内在品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未来青年。

参考文献:

[1] 魏宏威.体育游戏法,情趣篮球课―高中篮球选项教学中体育游戏法的应用剖析[J].考试周刊.2015,(81):1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