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8篇

时间:2023-06-09 10:02: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子产品开发综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篇1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差异化教育;研究;实施

电子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岗位、多方向等特点,高职学生在性格、认知能力、技术特长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针对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应当应用差异化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现就差异化教育进行综述。

一、差异化教育概述

差异化教育是一种立足于院校的办学宗旨,以学生的个人长处和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基点,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集针对性、人性化和社会化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差异化教育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共处及差异;必须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为其创造能够发挥个人长处和潜能的发展环境;必须建立公平、开放的评价体制,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方面入手,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评估和激励中不断提升。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实施

(一)以专业为导向实施差异化教育

通过市场调研,研究电子信息行业具体存在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对就业者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设立符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求的基础课程及不同就业方向的课程。在此,首先,在前三个学期中,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令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重点就业方向,再针对该就业方向中的岗位需要进行特殊训练。

例如,在前三个学期,设置电品装配、测试、基层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岗位对就业人员基本要求的课程;对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可以设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工艺设计和开发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课程;在最后一个学期,若学生对电子产品开发感兴趣,可以设置能够使其成为拥有开发专项技能的高级工的课程。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

首先,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将基础性、重点知识划分出来,让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教师要正确认知教学内容的难点、拓展度,在教学过程中则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再者,对于训练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版块,教师要加以利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具体实施如下:

其一,实施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分层,比如,对于单片机的教学,可以分为浅层和深层,前者包含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结构、汇编指令及电路,后者包含应用C语言进行设计开发等;其次,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自行选择实训项目,这样可以避免统一实训时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提高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在电子电路制作的实训中,教师可以提供两个层次的方案,让学生已经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

(三)实施差异化评价

差异化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所有最终的教学成果也存在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也应当具有差异性。差异化评价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前提,促成学生达到目标,评价的内容则要多元化,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评价。

比如,可以将课上学习情况和课外实训表现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量的完成度和质的保证度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作品的质量、作业量的完成等各方面内容列入评价体系。此外,可以应用考核、考试制度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比如采取论文答辩、作业考评、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不过考试内容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分层给予不同难度的试题。

三、总结

差异化教育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宗旨为基础,以学生个体为基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为目标,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重要教学模式。差异化教育对于诸多高职院校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教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时,认真分析电子信息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差异化课程、分层化教学和差异化评价为具体实施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和院校共同发展,我们要致力于开展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2]张丹彤,张丹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篇2

关键词:铝电解;电容器技术;技术发展;

随着社会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电子正极的组装密度还有集成化程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同样的对于铝电解电容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铝电解电容器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容量更大、体积更小、成本更低而且高频低阻抗。近些年来我国的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片石化技术、高比熔点制造技术还有电解质固体化技术这三个方面,一下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一下这三种技术的进展情况。

一、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分析

1.片式化技术

片式化技术是我国铝电解电容器发展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在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比较活跃。针对不同的片式化电子元件中进行技术开发,难度比较大的就是吕布电解电容器的片石化技术,但是跟其他的技术相比较来说,片式化铝电解电容器具有容量大、电容量温度比较稳定、价格低廉、适合表面安装等优点,目前片式化技术正在逐渐取代原有的传统铝电解电容器,被市场认可和使用。人们对于计算几何数码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地增大,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逐渐成为了市场上最值得开发的产品项目之一,片式技g的发展空间也在逐渐上升。目前国外日本的片式换技术处于国际上的额高端水平,例如说三样产品、松下产品等都是用的是铝电解电容器片式技术,都属于他们国家的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目前的铝电解电容器片式化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存在生产厂家较少、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2.电解质固体化技术

电解质固体化技术属于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固体电解质的有点事稳定性比较高、高频低阻抗特性比较好、寿命比较长、温度特性好,同时固体华电介质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买反向电压力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在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开发过程中,电解质固体化技术被认为是最能够帮助实现大幅度提升铝电解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铝电解电容器普遍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能够矮星修复AL203氧化膜介质,也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导致液体电解质的铝电解电容器处于失效的状态。如果铝电解电容器发生失效现象,常见的问题是短路失效,该模式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回答至整个机组电性能的稳定性有所下降。目前日本已经开发出了新技术来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电解质,制作出了质量较高的固体电解材料,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开发,电解质固体化技术也会被开发的越来越深入。

3.高比容电机的制造技术

在进一步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比率、缩小电容器的体积开发研究上,高比容电极属于关键技术,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高比容点至制造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高比容、高效能化成工艺的开发工作,还有高比容电蚀工艺的开发以及低容量衰减率的工艺开发方向。由于中低压铝电解电容器使用的阳极箔纸理论的扩面倍率和实际中遇到的扩面倍率差别较大,所以工艺技术的提升空间也比较大,目前一部分国家都在使用电化学腐蚀的方式来利用纳米技术开发铝箔的扩面工程,但是目前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二、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1.我国铝电解电容器技术跟国外技术的差距

目前来说我国跟国外发达国家的铝电解电解电容器技术相比较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主要表现在材料和零部件上还有市场方面,我国的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零部件和材料的制造技术跟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来说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说稳定性比较差、一致性不够强并且其中的各项性能参数离散性较大等问题,导致我国的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和制造出来的产品档次一直无法提升。同时我国的大部分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企业主要是以显示器、电话、电子玩具、DVD、TV等中低档的电器为主,在不同的销售时间段都会存在较大的价格竞争,导致铝电解电容器技术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下滑。而汽车电子胚胎、通讯、IT、工业开关电源灯高档市场都被国外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所占据,这也是我国铝电解电容器制造行业发展过慢的重要原因。留白电解电容器行业受到了有关材料生产设备的支援,例如说铝箔的化成设备,都是电容器生产企业自行设计的,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很难达成电子产品的精度和集成的高要求。

2.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铝电解电容器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铝电解电容器制造厂商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加大对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争取能够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突破。在家打新产品开发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铝箔电解电容器制造过程的相关管理工作,确保电容器产品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得到质量控制,可以先从产品质量这一基础性工作要求入手,在保证我国铝电解电容器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我国跟其他发达国家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的差距。要在生产中不断地扩大配套高档市场的份额,提升我国留白电解电容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零部件和材料生产企业要积极配合

我国相关企业要加强跟国外高端技术企业的合作力度,提升国内铝电解电容器零部件还有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标准,通过自主开发来生产祝符合国际线及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和材料,确保提升我国铝电解电容器产品的生产质量。通过提升零部件和材料的相关技术还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我国在铝电解电容器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

4.拓展国外市场

我国的铝电解电容器制造企业要利用我国劳动力较多并且具有一定制造经验的优势,大力发展国外市场,增加产品出口比例,让铝电解电容器制造行业能够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和发展中不断壮大。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铝电解电容器属于附加值比较强的电子产品,目前虽然我国的铝电解电容器总产量比较高,但是其中高端的产品使用的额零部件和材料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提升我国铝电解电容器技术,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缩小跟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参考文献:

[1]冯莉. 浅谈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电子制作,2016,(07):78-79+81.

[2]李瑞梅. 石墨烯在电解电容器领域的应用专利技术综述[J]. 科技展望,2016,(06):29-30.

[3]吴楠,姜德志,白文涛. 基于铝电解电容器的技术详解及应用原则[J]. 国外电子元器件,2008,(08):71-73.

篇3

对河南省现行中高职电子专业课程衔接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依据中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找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突破口,修订出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化的课程标准、模块化的课程内容、规范化的职业认证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子专业课程衔接方案,构建互相贯通、有机衔接、统一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的桥梁,提高中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课程衔接;培养目标;实践技能

课题组对河南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以下问题: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互不衔接。河南省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建立比较早,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但很少考虑学生升学的问题;而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建立较晚,在课程建设培养目标的制订上大多套用普通高校的标准,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情况,因而造成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各自独立,没有层次,互不衔接。2.中、高职课程标准设置不统一,不规范。目前河南省大多数中高职学校的课程标准虽然有所区别,但没有衔接,缺乏一个主线,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不同的学校相同层次的相同课程设置的课程标准不同,同一所学校不同层次的相同课程的课程标准也没层次,一些院校甚至没有足够精力去制订出每个单一课程的课程标准。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研究

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课题组多次对行业企业、兄弟学校进行调研,组织课改论坛、课改讨论会、教师外出进修、校企互动等。2013年底课题组编制了学校中高职电子专业课程衔接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方案,之后每学期都提出课程开发与实施推进重点、进度安排等文件,规范课程体系建设,及时将理论研究向课题实践转化,初步形成了完善的课程衔接体系。

(二)团队建设

课题组成立了由企业代表、职教学者和课程专家共同组成的衔接课程团队。企业代表能够根据行业的变化,以及技术改进的深入,为中高职的课程设置提供针对性的、有价值的建议。课程专家、教师会把课程中的理论层次分明,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为衔接课程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二、课题研究成果综述

(一)深入剖析,确定层次化的中高职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题组根据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内在要求,根据电子行业就业岗位的需求、中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逐步找出河南省电子专业中高职教育的特点及教学规律,制订出的层次化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如下。中职: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技术和服务第一线从事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的生产、装配、调试、维修和销售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运行、设计与产品开发,掌握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通信网络工程设计、安装与调试等应用技术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统一化的课程标准

课题组通过对企业的深入调研,将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行业标准、企业需要的基本知识、科技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有机地融入课程标准,确定出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等内容。课题组分别以职业能力基本模块中职的电工基础、高职的电路分析基础和职业能力专业模块中职的传感器基础知识、高职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为例做出的中高职统一的课程标准。

(三)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内容

本研究对目前中、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整体优化,构建增强职业竞争力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五个模块化课程内容。各个模块中、高职课程层次分明,形成梯度;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考证有效衔接,避免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内容重复出现的现象。

(四)推行规范化的职业资格认证,建立完善的学业评价体系

通过教学过程实施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又能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最终把学生获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作为教学效果的一项评价。电子专业中、高职院校应要求学生参加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等级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分段衔接,保证职业能力的对接。同时,制定出完善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它主要包括课程考核、技能取证、竞赛成绩、企业评价等多方面。课程考核的评价成绩由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成绩转变为与阶段性评价成绩相结合,项目考核占30%,试卷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40%。企业评价主要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由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人员进行,综合打出实习期间的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李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

篇4

[关键词]民族高校;课程群建设;项目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19-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从发展理论研究型人才转变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这种转变对各高校的各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民族高校正面临着服务民族地区、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因此,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设置课程及学生能力评估体系,实现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真正为民族地区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是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者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北方民族大学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受限于办学时间短、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等客观原因,学校现有的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均难以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此,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真正能为少数民族地方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是该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真正落实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理顺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许多学者做了有益的尝试:2007年,陶泽灵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素质教育质量[1];2013年,夏雪梅提出以学生素质为核心将学校课程划分不同层次,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2];同年,刘丽珍等提出借助课程地图的构建,结合课程规划以及对学生未来升学就业发展的指引,设计智能专业的主干课程群体系结构,建立专业课程与核心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3];盛琳阳从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工学结合5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4]然而,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难以形成一个层次渐进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学习后培养的学生也很难达到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在培养中以专业就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划分年度项目将该专业各学期所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的具有相互支持性和内在有机联系的课程群和学业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素质、技能、创新和创业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入手,实现培养出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本科毕业生的目标。

二、传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来自民族地区生源的学生个体差异问题。从河北、湖南和河南地区招收的学生素质普遍高于来自新疆、云南等地区的学生。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发达地区从中小学就开始逐步涉及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而偏远地区到大学仍没有计算机的概念,这种现状就严重影响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时压缩和讲授内容重叠的矛盾。例如,在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教材中要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工作原理;在数字电路、微机原理、EDA技术课程中均要介绍数字进制等相关概念。类似重复的基础内容介绍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由于教材编制的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这些内容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在教学环节不断被反复讲解,这使得原本紧张的学时被占用,后续专业知识的讲解课时被严重压缩。

实践和理论相互脱节的矛盾。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相关理论课时被压缩,学生仅学到了基础理论,还没有获得理论综合能力,就开始了实践实训课程的学习。反映在工程实践中,就是理论和实践对应不起来,学生能够按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实验,但对实验内容既不会分析也不会设计。以电子设计大赛为例,学校参赛的21支队伍中,仅1支队伍选择了理论知识要求较高DC-DC变换类题目,占选手总数的4.76%,而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风力摆控制系统类题目就有6组,占参赛队伍的28.57%。从参赛论文撰写来看,学生理论分析方面的能力也相对欠缺。

课程设置的前瞻性不强,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变化,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千差万别。传统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科内的连续性,忽略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不能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调整,缺乏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意识。

三、树立项目实践型的教学理念

2015年北方民族大学招生5000余人,招生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生源覆盖全国56个民族,其中65%的学生来自农村,生源多元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本科生培养现状表明:该专业的学生来源有13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占总学生数的39.33%。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源地的教育发展较落后,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成绩差异大;过于强调传统教学过程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学生自学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知识更新;人才培养的引导不足,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这使得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基础理论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并没有达到预想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学生会被限定在相同的环境中无法发挥自身特点,教学费时费力,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全面发展。而采用项目实践型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团队角色定位,尊重学生认知基础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差异,更加有效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科院校的项目实践型工程教育模式,主要由项目型一体化课程体系教育、实验实践型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型能力培养及过程性学业评价等内容构成。这种基于项目实践型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人才培养,以产品开发过程实现人才培育,以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开发为载体,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有机联系课程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客观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培养能够和企业需求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产品开发的模式也更容易从产品目标开始理顺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核心内容,增强所授内容的实用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提到“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目标,但这些内容如何实现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通过项目实践培养模式,就可以从企业需求入手,定义毕业设计的内容,进而确定每个年级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系统化有机的课程体系,为客观性的专业核心课安排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采用项目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打通企业需求与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四、集成化课程体系建设

要理顺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构建以就业、创业为培养目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就必须摆脱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教育培养原则,解析各课程模块,搭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完善以产品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实现民族高校培养地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此,学院以就业为人才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四个环节入手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见图1。

整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共分四个部分: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由于基础薄弱,只能安排专业导论、认知实习、电路和C语言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二年级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就可以安排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提供知识储备,并逐步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专业基础知识,就需要通过嵌入式和单片机等工程应用性较强的理论课程以及专业性、综合性、机能性的电子设计类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具体项目设计进行相关的学习;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已经开始转向工作技能教育,在此阶段可以依托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找寻自身所需的深领域专业知识并进行学习。

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上述课程设置真正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形成一套课程之间存在有机支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其优化了学科基础课内容,体现了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将学科前沿和生产实际相融合,进一步推进实训课程设置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完善递进式的项目实践教学体系。

在这套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鼓励该专业教师应用慕课、翻转课堂、问题式教学、引导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具体教学手段,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完成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应用型工程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以“三电”类课程为例,专业搭建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团队,并引入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制订课程项目目标和项目团队,促进学生课下自学,使得学生数字电路课程的课下平均学习时间增加了4000多分钟,课堂内外学习时间比约为1∶1.5。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为了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加强了独立设课类实验的教学力度。在此方面,我们把综合电子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综合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等能够以项目形式开展的应用型实践教学独立设课,在内容安排上设置和理论教学相关的一些小型电子产品制作类内容。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就可以胜任智能家居、避障小车、智能灌溉等综合性、实用性强的产品开发,通过这些内容的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衔接。

在实验教学方面,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将验证性实验通过仿真或者课后项目团队自学的形式完成。在实验课堂上,通过典型的应用型项目实现教学与学习、设计与验证相结合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鼓励教师讲解、学生验证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加以验证和总结。通过基本实验、开放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相脱节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认知实践能力,具体见表1。

在推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改进了课程的评估机制。率先在三电类课程和实验中设立了阶段性的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综合性评估内容。通过观测点给出每个学生客观的过程性评价成绩,结合期末考试为每个学生打出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这样,通过加大过程评价和实践教学能力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设置个性化、差异化的评价观测点,综合评价不同基础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进步情况,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恰当的提升空间。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鼓励和认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在专业内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的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项目团队建设,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培养模式。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置了一定量的课外电子制作项目,并提供资金鼓励学生参加到学院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项目参加到自治区和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中,使学生能在这些综合项目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五、目前成果

经两年多的探索,基于项目实践型的民族高校集成化课程体系建设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变革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了毕业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以此为目标推进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课程及格率方面,以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为例,2012年,学生的及格率为79.7%,2013年上升到86.1%,2014年及格率达到93.1%。该专业的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从2011年的48.31%,一路上升到2014年的92.22%。据统计,2014年该专业本科学生的年终就业率为85.92%。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子类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吻合度较高,就业层次相对较高。

从创新项目来看,2013级校级创新获得批准7项;2014年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9项,占整个学校的2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自治区级创新项目2项。此外,2015年度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宁夏赛区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基于项目实践的民族高校应用型工科课程建设使整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出现了良性循环的态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对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工科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39-140.

[2] 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1-16.

篇5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设计;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162-03

1 引言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1]。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施以低能耗、低污染与低排放为实质的绿色经济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突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和“十三五”规划中均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生态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生产和消费系统更具可持续性[2],是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欧盟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均把实施生态设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异常、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2 我国生态设计现状

2.1 生态设计政策法规

为应对国外生态设计要求和提高产品环境性能,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产品生态设计。2011年10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就将“推行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2012年1月,工信部了《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把“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作为推行工业清洁生产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2012年5月和6月,科技部和国务院先后了《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要开展和推进产品的生态设计。从2012年8月起,工信部在家电领域启动“能效之星”评比活动,在活动的评比细则中,首次将产品生态设计评价纳入家电产品领域的国家级评比活动(在15分的环保评比总分中占据5分),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编制产品生态报告。201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促进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并正在陆续推出相关配套政策。

2.2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

为建立产品生态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和促进企业有效实施产品生态设计,我国陆续了一系列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2009年9月1日,GB/T 2310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态设计电冰箱的特殊要求》正式实施,规定了冰箱生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特殊要求,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冰箱等产品的生态设计。2015年10月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和国家标准委分别提出和批准了共6项生态设计相关标准,包括《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生态设计产品标识》以及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杀虫剂、无机轻质板材4种产品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规定生态设计产品应同时满足基本环境管理要求、评价指标要求并提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为具体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指标选取参考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基础。2016年3月22日,国家工信部了覆盖4类产品、7家企业、11种产品的首批绿色设计产品名录。

2.3 生态设计重点行业与示范企业创建

在重点行业中选取典型企业开展生态设计试点先行是我国现阶段推行产品生态设计的主要行动之一,有利于总结生态设计的相关推进模式和有益经验,引导更多工业行业和企业开展生态设计。《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首先在汽车、电子电气等类产品中开展工业产品的生态设计试点。2014年7月,工信部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选择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电子电气、汽车、纺织等8个行业进行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第一批确定了41家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并在2016年3月了58家第二批生态设计示范企业。2015年3月,工信部推出了《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201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荐2015~2016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的通知》,重点支持包括生态设计在内的5大领域10个方向的项目,支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按照《生态设计示范企业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2.4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将环境因素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使产品从原料获取、生产、使用、消耗、报废直至在回收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同时利用协同机制使供应链上的每个成员都负有环境责任和义务[4]。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适应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要求和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绿色供应链最早在美国开始发展,至今已得到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接受和重视[5]。近年来,绿色供应链在国内也逐步引起关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于2012年向国务院提出了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2013年启动了天津和上海绿色供应链政策示范项目,上海通用汽车、宜家家居贸易等大型企业均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工作。2015年10月,东莞也启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

3 我国推行产品生态设计面临的挑战

实施生态设计对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采取的生态设计措施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国持续推进生态设计仍面临诸多障碍,绿色经济发展存在较大挑战。

3.1 技术基础薄弱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产品生态设计的重要工具,可在设计阶段对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识别环境影响大的环节和因素,为产品的绿色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欧盟的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rP)和美国的电子产品环境影响评估标准(EPEAT)都将开展生命周期评价作为生态设计产品评价的重要指标。评价范围界定、清单数据收集和建模计算等是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技术难点。相对于国外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国内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科院生态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环境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亿科环境科技公司均分别建立了综合性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但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缺乏实地调研,数据量总体上仍较少,且尚未完全公开[6]。此外,可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建模计算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少数大型企业,可见国内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技术基础仍较薄弱。

3.2 评价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不足

一系列生态设计相关标准的和实施为企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及要求。但从目前的产品标准来看,一方面某些产品标准缺乏量化要求,例如GB/T 2310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态设计电冰箱的特殊要求》均为定性的指标要求,缺乏量化的指标和要求;另一方面部分量化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无机轻质板材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中均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价。然而工业产品通常为批量生产,一个生产工序或设备可能生产多类产品,例如家用洗涤剂产品范围涵盖织物洗护、餐具洗涤、消杀、家居清洁等多个品种,计量措施很难统计出生产某一类产品的能耗和排放。

3.3 相关财税扶持政策缺乏

我国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政策支持对于推动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设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但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则相对不足,国家工信部在《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方案》中也仅提出对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和达到生态设计示范创建要求的试点企业经验收合格后授予“工业生态设计示范企业”称号,缺乏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的积极性。尽管我国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采购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环保总局先后建立了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优先或强制采购的制度,但目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占公共采购比例仍相对较低。

3.4 绿色供应链促进机制亟需完善

绿色供应链需要通过带动上下游企业采取环保、节能和降耗等措施,并通过绿色采购的市场机制,实现产业向绿色的转变,这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在短期内上升。通过绿色供应链示范项目实施,初步建立了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供应链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总体而言绿色供应链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参与绿色供应链的企业仍较少,示范效应仍不足,绿色供应链促进机制亟需完善。此外,绿色供应链相关法规与标准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供应链上企业生态设计相关信息的披露与互相监督。

4 促进我国生态设计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实施生态设计面临的以上障碍与存在的不足,为建立推进生态设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和完善生态设计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合理引导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具备可操作性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有效实施的关键。针对某些产品标准缺乏量化要求和部分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应继续加强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同时应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及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实现国内评价指标构成和要求与国际接轨,从而有助于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此外应在完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标准的产品覆盖度,加紧制定生态设计产品标识的实施细则。

4.2 开发生态设计基础数据库

数据库缺乏是企业开展生命周期评价和实施生态设计的主要难点之一,综合性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所包含的行业和产品众多,数据库开发工作量巨大,建议我国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的开发可结合目前国家开展生态设计的重点行业和产品,选取典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围绕重点行业涉及的零部件、原辅材料和能源输入情况,依托供应商,对相关生产过程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等数据进行收集,优先开发和建立重点行业的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同时鼓励开发生态设计的技术服务平台,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已有生命周期评价软件的基础上,简化评价模型,从而减少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建模计算的技术难度。

4.3 搭建绿色供应链促进平台

我国绿色供应链推进工作亟需政府的引导,建议首先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地区继续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搭建绿色供应链促进平台,以点带面,在试点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同时应加紧出台在全国促进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办法,建立有利于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绿色金融、绿色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评价认证体系,逐渐完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制度,切实推动供给侧产业结构提升和绿色生态产品供给。

4.4 建立生态设计激励机制和推行模式

财税政策对于生态设计技术发展与生态设计产品的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与支持作用,我国应加大财税方面的扶持力度,增加生态设计的财政支出,建立生态设计专项基金,灵活运用基金、补贴、奖励、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鼓励生态设计,充分发挥有利于生态设计的各种财税政策的组合引导效应,研究建立生态设计激励机制和长效推进模式。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构筑绿色消费模式的重要措施和推动生态设计发展突破口,对企业和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应优先考虑将生态设计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名录,明确采购规则和比例,为绿色产品和服务开拓市场。

5 结论

推行生态设计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措施。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系列生态设计政策、制定生态设计相关标准、开展重点行业生态设计示范和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多项措施推进生态设计,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相对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设计推进机制而言,我国实施生态设计的技术基础仍较薄弱,评价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不足,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缺乏,绿色供应链促进机制也亟需完善,给生态设计的持续推进带来较大挑战,中国必须抓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机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生态设计产品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充分引导与加强监管,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设计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转变。

参考文献:

[1]Yi H, Liu Y. Green economy in China: Regional variations and policy driver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5(31):11~19.

[2]Lofthouse V. Ecodesign tools for designers: defining the requiremen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14):1386~1395.

[3]郑德凤,臧 正,孙才志.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2015,31(2):64~68

[4]王义琛,王 远,朱晓东,等.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评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9~12.

篇6

关键词:金融业;营销手段;科技;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6日

一、引言

金融营销也可以视为一种服务营销,在提供金融产品的同时也提供了服务。由于金融产品的差异性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想要在金融产品的营销中胜出,就需要更优质完备的服务。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带来了高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和服务营销相比,我国金融业市场营销体系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大多数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营销还停留在推销阶段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和创造客户需求的阶段。本文主要叙述金融营销的涵义特征、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良方案,金融营销和金融网络营销的主要策略,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文献综述

在阅读了两本关于金融营销的书和专业期刊后,大致了解了金融营销的涵义特征,发展过程,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引用王芳华、彭娟所著《金融营销》中金融营销的涵义:依据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的阐述,金融营销应该是指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各金融机构采取整体营销的行为,通过交换、创造和销售满足人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价值,建立、维护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以实现各方利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

三、金融营销特征

1、注重整体营销。由于金融产品的特殊性,在顾客购买金融产品之前,顾客首先了解的是金融机构,所以只有在顾客认可乐金融机构时才会购买金融产品,所以金融营销强调整体营销。

2、注重品牌营销。金融产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同一种类的金融产品差异性不大,因此顾客往往不是被产品的功能吸引,而是哪种产品具有更好的品牌。

3、营销渠道短而且直接。与一般产品相比,金融机构大多为直销,虽然现在也有银信合作、证银合作、证信合作等形式,但是主要的销售渠道还是金融机构本身设立的营业网点,以及机构内部的营销人员。

4、直面营销。金融机构通过直销网点的工作人员与顾客面对面接触,与顾客直接接触的员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服务从通过他们直接传递给顾客,顾客的反馈也直接传给他们。所以,一线员工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声誉,在这其他行业是比较不常见的。

5、全员营销。金融机构的大部分员工都与顾客有直接接触,了解顾客的需求,都可以推销新产品。其中,对顾客影响大的有投资顾问、客户经理等职务,因为他们既拥有专业知识又可以很好地传达给顾客,让顾客清楚自己要买的产品的收益,有专家效应。

6、宏观环境比较严格。受到法律、货币信贷政策、金融业务制度以及金融监管的管制。

7、营销对象身份双重化。某一客户既可以是资金与产品的买方,也可以是资金的卖方。

8、金融产品互相联动。一般企业产品的关键因素是质量和价格:而金融产品的关键因素是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

四、西方金融营销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萌芽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市场营销与金融业没什么关系,直到1958年全美银行联合会议上,才第一次提到市场营销在银行业务中的运用。

2、发展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机构开始和广告和公共关系联合,到了七十年代,金融机构中才逐步建立和市场营销有关的部门,市场营销的领域也从银行发展到其他金融机构。

3、成熟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等几个因素的作用,金融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很多金融机构不只是进行产品创新,还要进行营销时的服务创新。九十年代以来,银行业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中间业务和非银行机构的飞速发展,使得银行不得不进行金融创新。

五、我国金融营销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金融业为国家垄断行业,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很低,金融机构更多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执行者而存在,几乎没有什么金融营销的空间。

1979年到1992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业迅速复苏和发展,形成了形成一个以专业银行为主体,中央银行为核心,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1992年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局面,金融营销从此快速发展,金融业尤其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银行市场被国有四大银行垄断格局被打破。

2001年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和券商纷纷进入国内金融市场,而且外资银行可在中国加入WTO两年之内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5年后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由于外资金融机构有先进的国际金融交易经验、先进的管理模式、优质的服务等优势,使得金融营销大战越发激烈。

六、金融营销的主要策略

1、整合营销策略。统一指令,令所有的和营销相关的部门统一协作,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协调行动,以取得1+1>2的效果。为此,金融机构一定要树立“大市场”观念,即不要被时空界限所限制,建立起滴水不漏的无死角服务机制。

2、新产品开发策略。设法增多产品功能。具体可采取仿效法、组合法和创新法等不同方法。在这方面也应该借鉴国外银行成功经验。为满足客户的新的需求和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应注重产品的组合开发,以及服务的更新。

3、促销策略。我国金融机构在促销策略运用上: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则应把各种好的促销手段,把这一系列促销手段加以有机组合、统一策划、统一组织,以便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促销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广告促销;二是营销促进,国内外金融业常用的促销工具有有奖销售、赠品、配套优惠、免费服务、关系行销、联合促销等等;三是人员推销;四是公共宣传与公共关系。

4、品牌经理营销策略。如何在保持金融机构整体形象、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或者说在一个总品牌形象下,塑造品牌的各自特色,形成各自品牌的忠实消费群体,为金融机构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空间,避免出现一个金融机构的品牌族群互相矛盾及冲突的尴尬局面。

七、金融网络营销策略

1、网络金融营销产品策略。各金融机构通过网络经销的产品主要分为几类:(1)基础网上产品,主要是借助网络进行公共信息,财经类信息和提供投资咨询等服务,也是与传统金融产品不同之处,网上营销更加有效率;(2)新兴网上产品,主要是B2B、B2C等电子产品,即向顾客提供一个平台,可以同时了解多家金融机构账户的交易情况;(3)附属网上产品,指金融机构开发的信息技术产品中不仅满足自己需要,还可以为他人服务的产品,如身份验证、帮助小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出售软件、企业门户网站等。

2、网络金融营销定价策略。(1)提供免费服务;(2)提供折扣或优惠服务;(3)捆绑式价格策略。

3、网络金融营销渠道策略。主要包括渠道覆盖面的渠道支持。网络营销渠道策略有:(1)短型/长型网络渠道策略;(2)专营型/兼营型网络渠道策略;(3)推拉型网络渠道策略。

4、网络营销促销策略。(1)人员推销策略(通过网络获得顾客信息,有针对性的推销);(2)公共关系策略(重视信誉、重视信息交流);(3)广告;(4)对内促销策略(对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和内部工作人员所进行的促销行为);(5)营业推广(为顾客提供配套优惠或者免费的服务,增加顾客忠诚度)。

八、我国金融营销现状和问题

1、金融营销的方式在深刻变革。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基于互联网的基金销售,金融机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等网络金融营销方式已经日趋成熟。电话营销、上门推销的方式已经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2、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可以称得上品牌的优质产品较少,导致众多金融机构模仿,金融产品数量庞杂,容易出现恶性竞争。

3、市场营销中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还是没有广泛树立。把营销看成推销的员工和管理层仍然占多数,而且金融机构并不注重整体营销,把营销归于营销部门的任务。

4、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在金融机构中任职比例小。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大多招聘金融、经济、会计类的应聘者。市场营销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5、由于我国存贷款利率非市场化和大量的免费服务,价格在金融营销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6、促销方式多,但是营销组合比较少,金融产品的广告起不到强调和记忆的作用,难以使客户形成品牌忠诚。

7、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越来越规范和灵活,但是还是很多金融机构处于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时常会出现欺诈和损害社会利益的不法金融机构。

九、我国金融营销问题的应对措施

在金融营销中,银行业占了很大比重,在还保险证券等业务不是很发达的时候,银行在金融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作用,就算是现在,金融业资产比重最大的也还是银行业。所以,在这里以银行业为例进行阐述。

1、转变金融营销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追求顾客满意最大化。积极引入CI战略,重视客户的意见反馈,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实现银行的利润最大化。

2、营销方式更加的多样化、综合化、人性化、形成差异。实施营销组合策略。开展促销活动,注重关系营销,采用客户满意度指标、客户服务中心等先进的方式。

3、应用新技术,科技进步支撑了银行营销的发展。主动采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使营销更加的灵活多变,营销受众面更加广阔。

4、进一步完善营销组织。应该设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开展营销。逐步成立以产品、地域、市场为基础的银行营销组织框架。

5、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自身竞争力。制定合理的价格,需要考虑金融产品的性质,产品的周期,产品的总成本和分销渠道等方面,而且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

6、引进专业的营销人员。给予营销部门足够的权力,并且制定绩效考核标准,适当通过提成等方式激励营销人员。

7、遵纪守法。自主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来指导企业的日常运营,不打球。将金融机构的账目阳光化、透明化。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法律尽早规范金融营销行为。

十、我国金融营销发展趋势

1、转变营销观念,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这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充分的客户调查,比如客户风险评估,了解客户的承担风险能力和追求多大的收益,以此为标准进行合理的产品购买建议。并且在客户完成购买后,要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客户满意程度和对产品的改进意见。

2、选择细分市场,注重服务创新。每一个金融机构力量都是有限的,就算是国有银行也是如此,所以挑选好目标客户群体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自己企业的金融产品是否能够最大化地转化为利益。因为金融产品的差异性比较小,所以通过产品开发来取得差异性是高成本的,而且就算是能够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也会被同行业的机构效仿,又会带来很高的竞争压力。所以,从服务入手谋求差异性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在员工培训中,不只是强调员工的技能,还要让员工的服务更加贴心和人性化,这样的策略才会维系好客户的忠诚度。

3、走向全面营销。营销不会再只是营销部门或者营销人员的工作,而是金融机构中所有人的任务,而且营销会渗透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去。无论是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客户经理,还是做战略规划的高层管理者,都需要把营销看作头等大事,即使不与客户接触,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产品的营销。营销的成果也会成为考核金融机构员工的重要标准。

4、金融营销与互联网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在未来也许会成为金融营销最有效率的工具,它会使金融机构产生变革,也许会成立专门的网络营销部门,通过网络信息、广告,搜集广泛的客户意见,发售新的金融产品等等。网络金融营销会为企业的宣传与销售节约成本,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许网络广告的受众面会慢慢的大过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报刊、杂志广播等。到时候可以说,互联网营销做得好的金融机构,就是成功了的金融机构。

5、金融企业招聘主流为复合性人才。由于金融业与营销和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企业内部的员工需要跟上时代的需求,一专多能,金融知识过关的前提下要掌握营销和互联网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芳华,彭娟.金融营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效应;集聚状况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5-0003-0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国际竞争力正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全面渗透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近10余年,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消费需求不断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通过工业制品的加工和出口带动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特别是近年,国际上兴起了一股产业转移浪潮,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凭借国外直接投资(FDI)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的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在移入国家或地区形成程度不同的产业集聚。这使得全球产业链更细,增值环节更多,给移入国家的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使中国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技术法规。2010年10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用20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同时,国家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和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此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学术界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和政策框架等展开了研究。显然,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前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将受到高度关注。本文拟根据学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辨和探究。

思辨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甄别

国家虽然推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理解上的分歧。阐释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回避两个相关的概念,即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早先,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1] 提出了著名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他认为,增长在国家间或区域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核心区或增长点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核心”内所出现的集聚经济效益和“动态增长气氛”,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最密切的经济体系是“战略部门”,这可以理解为战略产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波特[2]则认为新兴产业为新建立的或重新塑型的产业,它是采用新兴技术进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其出现的前提是社会科技创新、产业本身相对成本降低。克鲁格曼[3]提出了识别战略性产业的两项标准:一是看该产业是否有大量的“租”在经济学中,“租”是指“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某个产业所获得的高于其他部门相同熟练程度的工人所能获得的工资。存在,二是看该产业是否存在着外部经济。他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具有较大的“租”,其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应特别高,且存在较广泛的外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因而必须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和产业化储备。

经济学、管理学大师们对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的论述应该说只是一般理论意义上的阐述,有着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而中国政府当今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对已存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官方的认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万钢[4]对此的理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且有可能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肖兴志等[5]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前沿性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创新特征,而且能通过关联效应,将新技术扩散到整个产业系统,能引起整个产业技术基础的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产业结构转换。宋河发[6]等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新兴产业,是处在发展最初阶段的行业,是伴随着生物、信息、医疗、新能源、海洋和环保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它能够振兴经济和促进就业,激励环境与先进技术开发。笔者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战略性产业,又是新兴产业,一个产业所以能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应该是新兴产业,且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特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内涵是有区别和差异的,应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背景动态地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产业结构不断革新、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笔者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同时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战略性、全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对国民经济起着关键作用,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或军事安全的产业,其主要产品应能体现国家综合实力,体现国际竞争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未来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新兴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体现现代科技创新方向,体现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其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需求大。理论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顶端或前沿,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生产核心技术上有革命性的突破。

第三,具备很强的带动效应和渗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有产业革命的性质,具备很强的拓展性、延伸性和渗透力,对一国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改造作用。延伸开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具备较长的产业链,产品的生产或技术开发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促进本部门或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部门的就业。

第四,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有较好的发展潜质,代表消费需求方向,有良好的国内国际市场前景,一段时期内有较大增长潜力,且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

第五,符合现代生产标准,增长速度较快,且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符合绿色生产的标准,生产过程能合理消耗原材料和燃料,有效利用和开发二次资源,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资源利用效率高,起步快,增长快。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源于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背景,此处所归纳的五个特征,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产业经济发展态势和科技技术的革命性作用的认识。笔者认为,一个产业能被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同时具备这五个方面的特征。

前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分析虽是一种理论上的阐释,但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政策支撑体系的选择就会不同。应该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需要发展地理解其内涵和特征。一个行业,一段时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另一段时间不一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特定地区,某个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其他地域则不一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实践中甄别选择战略性产业,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行动方案,比理论上的分析和阐释更有意义。中国地域辽阔,环境资源分布差异大,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这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环境。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得到落实,真正取得效果,需要政府的统筹和把控。这就需要按照特征和标准,选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原材料提供、动力供应、劳动力配置、市场区位、交通运输和土地水源等多种因素,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投资和发展,有目标地构建若干有战略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如现代装备制造集聚区、先进能源和材料生产集聚区和现代生物医药制品生产集聚区、先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制造集聚区等。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功的标志。

思辨之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对比的启示

与中国国内一样,国际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应对产业革命浪潮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战略性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处发展阶段各异,所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以作为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借鉴。我们将美、英、日和韩四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核心内容列表(如表1所示)。

与这些发达国家相似,中国政府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主要措施是: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战略目标为:协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30年里,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相伴而生的是人口、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据统计,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为31亿吨标准煤,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约4.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仅为8.7%;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大气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很严重,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比例仍达18.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 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约为发达国家的20%。环境、资源以及经济结构已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对比中国与几个国家新近实施的产业发展战略,不难发现三点:

第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并不领先于世界发达国家。从几个国家各类经济发展计划、行动方案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推出并不在时间上占先,可以这样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作为应对策略,中国政府也开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计划。

第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达国家的选择基本一致。中国与其他几个发达国家相比,所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都集中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这表明这些行业将是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展开竞争和角逐的焦点领域。而这些行业的选择都是基于各国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走势的研判,中国并没有独辟蹊径发展发达国家没有关注的领域和行业。这是否潜伏着一种隐忧:未来全球经济和行业发展方向真如人们所分析的一样,将向这些领域或行业发展?在这些领域或行业,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否有优势?未来的竞争,中国是否能取得优势?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第三,有一种事实是不争的,即行业优势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行业关键产品的关键技术,谁就拥有了这个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会拥有一流的技术。中国要与发达国家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培育创新型人才和研发核心技术作为第一目标。

思辨之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

确定、比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以及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后,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功能――带动效应进行剖析。因为,我国所以要确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个行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对这些产业带动效应的期望和认识。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和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狭义上理解,它是产品生产活动的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广义上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的完整保护。显然,环保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与其他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美国称其为“环境产业”,日本称其为“生态产业”。有专家称其为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资料表明,数据来源:中国制造业网:省略。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1992年约为2 500亿美元,2010年则增至6 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8%,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各国均视其为“朝阳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节能环保产业,主要是指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表现为“融合”和“快速”,即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宽带、无线、智能、超高速、超大容量形成网络技术主体,软件技术网络化、体系化、服务化、高可信化,技术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大幅度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之一,其向纵深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宽带、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开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的研究,加速网络增值服务等。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前沿部分或顶端部分,具备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品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大幅提高相关产业生产效率等突出特点,对于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主要集中在先进航空装备、高速铁路、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精密数控机床、大型农业机械以及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基础设施等领域。

新能源产业,本节内容的叙述,参考了网上资料(baike.省略)。狭义上是除常规性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和核能等能源的总称;广义上泛指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可利用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核能以及能源综合利用等。现阶段对风能、海洋能、小水电、核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电能的转换上。新能源行业覆盖面广,技术关联度相对较低;但其资金和技术密集度高,对技术要求严,投资额度大,研发难度也大。目前,该行业周期总体上处于成长期,各子行业发展成熟度也参差不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产业,中国的目标是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以及生物质能等。

新材料,包括新型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指传统材料的革新和新型材料的推出,主要包括:信息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军工新材料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的特点,这些产业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发展方向是以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重点发展新材料制造技术和装备,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的生产应用。

生物产业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领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中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巩固基础研究,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生产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产绿色农用生物产品、海洋生物技术产品, 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技术替代和对化石资源的原料替代。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应用。

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经典的方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影响力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等测度指标。然而,前文对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诠释发现,如果比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七个行业都无法精准的划归于某一特定行业。如节能环保产业涉及到高效节能装备的生产、先进环保装备的制造、环保材料与环保药剂的生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这些行业都分属制造业大类的诸多中类、小类;而新材料产业则涉及到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制品、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医用材料及医疗制品、电工器材及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散见于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分属于其中的某一小类。我们称这些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部门,官方的投入产业表提供了这些依托部门的影响力体系数、消耗系数等指标,借此可从一个侧面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

国家统计局最新编制的《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包括1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并计算了这些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以及中间使用率。可利用这些指标进行带动效应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最能反映产业带动能力的统计指标,它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参引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9。:

n1n2…nn的各个对应元素,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它表明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每一列的合计∑ni=1ij(j= 1,2,…n),是当j部门的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需要全社会增加生产的总量,也就是j部门最终产品的影响力。j>1,表示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水平;反之,j<1,表示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的波及影响程度小于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水平。可见,j越大,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拉动作用越大。

根据研究所需,整理《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3位码行业)发现,在国民经济全行业部门影响力排序中,影响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分别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处于第1位,影响力系数为1.368;通信设备制造业处于第3位,影响力系数为1.338;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处于第4位,影响力系数为1.330;汽车制造业处于第6位,影响力系数为1.286;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处于第9位,影响力系数为1.271;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处于第10位,影响力系数为1.265;电机制造业处于第12位,影响力系数1.241;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处于第13位,影响力系数为1.240;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第14位,影响力系数为1.238;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第15位,影响力系数为1.238;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第16位,影响力系数为1.220;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处于第17位,影响力系数为1.218;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业处于第18位,影响力系数为1.211。

更进一步,借助最新的《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可以整理得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与关联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表如下(见表2)。

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影响力系数的排序和完全消耗系数表可知[7]:

第一,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部门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对与之关联的产业部门应该都有较强带动效应。所有这些部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这表明这些行业的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全行业生产部门的平均水平,具备作为战略性产业的潜质。另外,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感应度系数分别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9月。3.371、2.109和1.978,在全行业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排序中分别位列第5位、第15位和第18位。可见,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最终使用时,这些行业都受到较高的需求影响。

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电子计算机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钢铁和金属制品等,其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出口率约为65.8%,位居出口行业的第2位,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出口率约为59.0%,位居第3位。同时,除废品废料业、合成材料制造业的中间使用率中间使用率,是中间使用与总供给之比,总供给是总产出与进口之和。分别为96.18%和96.05%外,其他的依托行业的中间使用率均低于90%,这表明其他行业对依托行业产出的依赖性。

第二,整体上看,几个依托性行业产出对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行业产品的消耗量都不太大。此处之所以选择农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与供应业、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卫生业,主要是因为这几个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考察战略性行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完全消耗系数显示,医药制造的产出用于卫生部门消耗比重较大;合成材料、有色金属冶炼、通用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制造的产出用于建筑业消耗比重较大;此外,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的产出与所列的七个行业部门之间完全消耗量系数均没有特别之处,说明这些行业与农业部门、电力、水、燃气生产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对居民生活生产影响不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情况下,我们选用的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性产业(当然也只能是选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故所有定量和定性分析只能建立在不完全、不精准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因而只能是一种粗线条的分析和判断,更进一步、更深刻的分析只能期待国家国民经济行业的修订和相应统计数据的调整和更新。

思辨之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按照前文的分析思路,我们仍然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行业来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状况。根据可获取的数据,选取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加工七个行业,通过计算其行业集中度指数来观测产业依托行业的集聚情况。

行业集中度指数,是反映集聚状况的测度指标,指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或地区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此处是占全国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CRk=∑ki=1xi∑ni=1xi

式中:CRk是行业集中度指数,值越大表明行业集中度越高,反之行业集中度低;∑ki=1xi是规模最大的k个省市某行业总产值(或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之和;∑ni=1xi是全国同类某行业总产值(或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的总和。

依上面的公式,我们选用2009年七个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来计算其行业集中度指数,所得结果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数为45.3%、通用设备制造业为56.04%、汽车制造业为40.11%、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为50.42%、通信设备计算机业为75.85%、医药制造业为39.86%、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加工业为66.15%,其中集中度较高的前六个省份的情况如表2所示。

注:表中主词栏行业全称分别为: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加工。

更进一步,用聚类分析法对这几个行业从业人数进行聚类分析,以观测行业的空间分布状况。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设定各个体(省、市),让每一个体自成一类,n个个体即成n类;再计算各类间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进行合并,对于p个变量、n个个体,以dij表示第i 个个体与第j 个个体间的距离,则其计算公式为:此为欧氏距离(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的计算公式,聚类时也可计算其他距离。。dij=∑pk=1(xki-xkj)2。其中dij 满足如下条件:

dij =0,当第i 个个体与第j 个个体相等时;dij≥0,对一切i,j;

dij = dji,对一切i,j;dij ≤dik + dkj对一切i ,j,k。

再次计算新类与其余各类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进行合并;不断重复合并步骤,直至将所有个体归为一个大类为止。据此原理,我们计算出了七个行业2009年从业人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前文的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从业人数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依托产业CR4均大于40%,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划定标准,这些行业属于高度集中的行业,易于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综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以山东、江苏为依托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以广东、吉林、山东、上海、湖北为依托建立新能源汽车制造集聚区;以山东、江苏、河南、广东为依托建立生物医药制造集聚区;以广东、江苏、北京、上海为依托建立新一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制造集聚区;以广东、江苏、浙江、天津为依托建立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依靠企业、建立基地,而其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和人才,没有核心技术和一流专业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中,终究难取得领先地位。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甄别出具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和地区。根据现阶段中国产业分布的格局,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集中的地区基本集聚了这些行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同时也汇集了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或优势,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全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为切入点,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的五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带动效应和集聚状况,期望这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有用的参考。限于目前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产业数据的状况,有些分析无法精准,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J].经济纵横,2011,(1):110-112.

[5] 课题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0,(8): 40-47.

[6] 宋河发,万劲波, 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发展,2011,(1):7-14.

[7] 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年)[S].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8] 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2-15.

篇8

作者简介:赵佳颖(1982-),女,山东济南人,讲师,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要:以各种方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集群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空间等级体系,要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链条控制力不断增加的升级,必须最终完成地方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高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制约关系的形成。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受到全球价值链驱动机制、治理模式与集群类型等多维因素的影响,是个复杂过程,研究其升级问题必须立足地方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升级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0504

当前,地方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发展地方和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如何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和不断升级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发展本国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产业集群理论中,包括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商业研究(business studies)、区域科学(regional science)和创新研究(innovation studies)在内的几个学派,强调了集群内部联系对升级的重要作用:如,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企业与当地机构的相互作用、地方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治理等。然而,纵观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地方产业集群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属于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往往凭借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自主创新升级的能力很低;如我国浙江的一些传统产业集群,由于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面临衰退的问题。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大型制造商和采购商对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通过同集群内企业的各种联系不断影响着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特别对于外源型产业集群而言,其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如我国珠江三角洲贸易加工区的地方产业集群,虽然在刚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可以获得快速的升级机会,但是由于对跨国公司过渡的依赖,其进一步升级受到阻碍。这样一来,传统的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显然无法很好的解释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的问题,更无法对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给出适合的战略指导。而全球价值链理论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升级这一问题,它强调了全球生产和分配体系中企业之间跨境联系(crossborder linkages)对升级的重要性。这一新兴理论为我国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使得我们可以把产业集群放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背景下去分析和研究它升级的影响因素。

1全球价值链中地方产业集群等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UNIO,2002)全球价值链中各价值链环节在形式上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但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一连续的价值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段片断化的,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在全球各地。外包、离岸、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价值链在全球空间垂直分离的主要表现形式。Arndt and Kierzkowski研究认为(2001),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导致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但是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也就是说,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特征就是“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正是各个价值链环节的地理集聚特性使得很多地方产业集群就成了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一个从属部分。伴随者全球范围内全球价值链活动的离散与整合加速进行,各国的地方产业集群正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中(Humphrey and Schmitz,2002)。正如Sturgeon T.J.(2001)指出的:“在这种框架下,可以认为一些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成为了把各种专业产业集群联结在一起,并形成集群网络的重要机制。”

价值链各环节的附加值和进入壁垒不同决定了在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后,各个价值链环节之间是有着严格的价值等级体系的。因此,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区域内也相应的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Sturgeon,T.J.和Lester,R.(2004)指出当低附加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十分成熟和分布较广的时候,激烈的竞争就会导致该环节产品和服务性价比越来越高。由此就会刺激更多的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将那些对它们来说附加值很低的环节以外包形式分离出去,这时随着需求的上升就会使得那些竞争力偏弱的中小企业有机会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底端。Milberg,W.(2003)指出,全球价值链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企业层面来看都具有附加值越高的环节对应的集群集中度也越高;同样,附加值越低,片断化或集群分散程度也越高。这样就意味着一个高附加值环节所在的地方产业集群所对应的下面的低附加值供应环节将是多个地方产业集群。这就行成立了正三角形的金子塔式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有合作关系的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就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塔尖的高端地方产业集群就控制着处于塔底的众多的低端的地方产业集群。2全球价值链中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重新界定

从全球价值链全球离散和集聚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使其更具有了“地方”的特征。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时,更多的把它称之为“地方产业集群”,以突出“全球”和“地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外部联系对产业集群的升级的影响。

“升级”(Upgrading)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框架(Dolan,Humphrey et al.1999; Gereffi 1999; Kaplinsky 1998; Schmitz and Knorringa 1999)。Gereffi (1999)认为升级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产品层次上的升级;二是在经济活动层次上的升级;三是在部门内层次上的升级;四是在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为了具体分析不同价值链治理对升级的影响,Humphrey and Schmitz(2002)对升级也进行了分类: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过程升级是通过提高价值链条中某环节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的效益。产品升级是提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的效率;功能升级是通过重新组合价值链中的环节。价值链条升级是从一产业链转换到另外一条产业链的升级,这一分类方式提出后很快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

但对于“升级”的内涵仍然没有统一的界定,对于它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含糊不清。在有的文章中,“升级”被表述为产业升级(industrial upgrading),如:Gereffi (1999)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而有的称其为地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升级(upgrading in local industrial cluster),如:Humphrey and Schmitz(2002)指出,升级是指企业提过自身活动的技术含量,或者进入存在进入壁垒的细分市场;还有的文章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local cluster upgrading)或者简单的用升级(upgrading)这一词汇。而且也存在这些表述方式在同一便文章中的混用。

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升级的问题的研究,多选择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作为依托,但对升级的分析却具局限在微观即企业的层面。这一局限性和其分析的角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是从治理对升级的影响这一着眼点展开分析的,而治理的概念本身就是基于企业层面的,在建立治理与升级关系时,使得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分析多数局限在对集群内与领导企业发生联系的地方企业的升级。地方产业集群是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组成的互动有机体,因此界定其升级的内涵不应局限在集群内部单个企业的创新活动,而是关注集群整体利益相关者的集体行为。笔者认为,基于发展中国家地方产业集群往往存在“集而不群”、以“堆”代“群”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的特点,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内涵的界定更应该着眼于集群整体升级这个层次,而企业升级是集群整体升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就表现为整个集群在金字塔式的空间等级体系中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链条控制力不断增加的创新过程。具体体现为,集群中企业能力的升级、配套供应商能力的升级、生产商能力升级、公共机构与政府服务能力的升级,乃至完整地方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最终完成地方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高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制约关系的形成。因此,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进程是企业、产业及其中间性组织等多方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其升级过程是个复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3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

3.1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

Gereffi(1997)指出全球价值链框架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同该产业中重要的领导企业(lead firms)进行联系。他认为许多价值链都有一个或几个主导者,它们决定着链条的整体性质,领导厂商负责价值环节的升级并协调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领导企业的性质的不同,全球价值链可分为:采购者驱动型(Buyer-driven)与生产者驱动(Producer-driven)。在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起主导作用的领导厂商通常是大型的跨国制造商,主要出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汽车、飞机、计算机、半导体和重型机械等产业。在采购商驱动型价值链中,起主导作用的领导厂商通常是那些大型零售商、品牌制造商,这些产业通常是如服装、鞋袜、玩具、家庭用品、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他进一步指出生产者驱动型的价值链更趋向于采取FDI的形式,而采购商驱动型的价值链通常是由订货的大型零售商制定商品的规格,而由发展中国家的合同商进行加工制造。

由于采购者和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有着显著不同的核心增值环节和驱动力规则,那么嵌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就有着不同的升级的机会和方向,从而采取不同的升级策略。如果集群嵌入的是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那么合乎全球竞争规则的正确路径就是向研发环节的拓展,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技术能力。而嵌入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就更应强调向营销渠道环节建立的拓展,获取品牌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

3.2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治理”(Governance)是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的核心,Gereffi(1994)指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是:决定资金、原料和人力资源如何在价值链中配置和流动的权威和权利关系。John Humphrey 和 Hubert Schmitz(2000)把治理定义为,经济活动的非市场关系的协调。他们用治理一词来描述在价值链上一些企业(即领导企业)制定参数,而另一些企业执行这些参数的关系。这些参数包括:生产什么,即商品的界定;如何生产,涉及生产过程定义,包括使用的技术、质量体系、劳动标准、环境标准等元素;何时生产;以何种价格生产。(Humphrey and Schmitz,2001)

Gereffi等人(Gary,John Humphrey,Timothy Sturgeon,2003)认为许多因素如历史、惯例、地理和社会环境、行业规则和路径依赖都会影响治理模式的选择,从众多影响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因素中Gereffi等人明确指出决定价值链治理模式的三种决定性变量:交易的复杂性(complexity of transactions)、信息的规范性(codifiability of information)和供应商的能力(capability of suppliers)。如果每一个变量都只有两个值——高和低,那么就有八种可能的组合,其中只有五种模式在现实中存在,即市场(Market)、模块型(Modular Value Chains)、关系型(Relational Value Chains)、领导型(Captive Value Chains)和等级制(Hierarchy)。

三种变量应有八种可能的组合,其中有五种产生了价值链治理模式。因为,交易的低复杂性和低编码能力的组合不可能发生,这样排除了两种组合。而交易的复杂性低,编码的能力高,供应商的能力低将不会产生价值链。

不同价值链治理对嵌入其中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Humphrey and Schmitz(2002)提出了关于价值链治理和升级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区别的命题假设。命题1:在准等级制(即领导型)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经历快速的产品和过程升级,而在功能升级方面进展不大。命题2:发达国家地方产业集群的当地企业不会出现在准等级制(即领导型)价值链中。命题3:网络型的价值链(包括模块型与关系型)提供了开放式的升级道路,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少能嵌入这种价值链。命题4:在市场型价值链中,企业既不会得到升级的支持也不会受到升级的阻碍。这组命题为分析价值链治理和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又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多数嵌入领导型(或准等级制)。多数学者都认为,当地企业经历了重大的产品和过程升级。当地的企业从全球采购商那里获得了很多诸如如何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质量和保持一致性,提高对客户的反应速度的知识。这种升级效应对新进入全球市场的当地企业尤其显著。国外公司通常提供培训,技术规格和有关工程与资本产品的指导,建立示范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现场质量检验这使得新兴工业国家的很多小公司成功地克服了进入壁垒。但对于嵌入到领导型的全球价值链是否有助于功能升级则存在很多争议的结论。在领导型全球价值链中,功能升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首先这种阻碍来自治理者,即领导企业对全球价值链核心环节的控制。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多的集中在非生产活动,尤其是品牌、营销、产品开发和公司间关系的协调。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集中投资于这些被视为核心能力的活动,并通过制定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的手段将这些核心环节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就很难有机会与治理者分享这些核心能力。当地方产业集群有升级意愿时,为了保持自身对价值链的核心控制力,治理者就会增加这些核心环节的进入壁垒,从而阻碍了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其次阻碍还来自与核心环节对高级要素投入的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而言,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或在国外市场拓展自有品牌产品都需要有大规模的投资,而且还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嵌入领导型全球价值链中,功能升级往往会受到阻碍。但是,Humphrey和Schmitz(2002)认为,在领导型全球价值链中,功能升级的可能性在某些条件下也会提高,如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可能会转移在全球价值链上的非战略能力,或是重新界定其自身能力并放弃某些环节。美国的许多品牌制造商就已经开始外包制造功能和部分设计功能,甚至把它们直接转移给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可见,升级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价值链治理者的战略决策。

网络型(包括模块型与关系型)作为另一种典型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其参与集群主体的地位则要均衡得多,这使得价值链治理者对价值链中其他企业和集群升级的控制力减弱。例如制造业价值链的模块化趋势正是网络型的一种典型形态。分布于各国、且掌握一个或若干个价值模块的合同制造商与设计模块规则并掌握部分核心模块的主导厂商成了参与分工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国际分工的高级化形态。虽然品牌商仍然控制着产品最终价值的形成,但品牌商不仅在模块制造环节需要合同制造商的稳定及时供应,在技术标准确立和升级上也需要取得更多合同制造商的支持和配合。这样,合同制造商与品牌商之间在能力上就呈现出互补式、分享式关系结构,从而给合同制造商以及所在集群的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很少能嵌入这种价值链,但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适静止的,也不是严格的与特定的产业相联系。它取决于价值链中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如何管理,取决于技术如何应用于设计、生产,也取决于价值链治理本身。价值链治理模式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即使在一个特定的产业,一个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治理模式也会随价值链的环节不同而不同。这种变化和多样性归因于前面所述的三个解释变量的变化。当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不断增长的供应商的能力推动着价值链治理模式从等级制、领导型向关系型、模块型和市场方式转化。随着标准化、信息技术和供应商能力的提高,模块型治理模式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ary Gereffi,John Humphrey,Timothy Sturgeon,2003)

3.3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的类型

地方产业集群根据其形成机制与特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源型集群和内源型集群。外源型集群的形成是在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也就是一些跨国公司或国际采购商等外部资源移入的情况下完成的,很大程度上是与以FDI方式进入的外资企业以及其所具有的以人力资本转移为主的外溢和扩散效应密不可分的。这种地方产业集群主要依靠外商投资,缺乏研发和营销等战略性环节,地方价值链结构不完整;同时,与当地关联企业的合作相对欠缺,企业地方根植性较弱。因此,基于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较差,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薄弱。内源型集群以本地资源为基础,通过本地企业网络的扩展而逐渐形成,也就是说,在没有嵌入全球价值链之前,这类集群已经形成。因此,地内源型集群方根植性很强,知识共享程度高,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这些集群中有的企业有自主品牌,产品内销或外销;有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按照跨国公司的订单和设计图纸进行简单的OEM的制造加工,产品以外销为主。

总结这两种地方产业集群存在很大的不同:(1)产业分布不同。内源型集群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资源禀赋,讲究历史传统,多数集中在有着悠久工业传统的地区,产业以传统行业为主;外源型集群由于初期是借助外力来发展的,自身的工业传统因素少,故主要分布在新兴地区,涉及行业比较广泛。(2)根植性不同。内源型集群自发产生,对本地的根植性强,但是由于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时,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外源型集群初期就定位于外向型经济,而且多以工业园区的形式存在,规划与控制使企业规模布局比较合理,但是对内根植性弱,易发生迁移。正是基于这些不同点,不同类型的地方产业集群以不同的方式嵌入到不同的全球价值链中。因此,不同的地方产业集群也应该有不同升级路径与策略。外源型集群的升级更应该注重地方价值链的构建,增强其地方根植性,提高与全球价值链主导者的合作力量,以实现整体升级。而内源型集群的升级更应该注重利用现有地方价值链的优势,从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互动中吸取升级所需的技术、资本、市场等资源。

4结论

以各种方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集群处在金字塔式的空间等级体系中,要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链条控制力不断增加的升级,必须经历企业能力的升级、配套供应商能力的升级、生产商能力升级、公共机构与政府服务能力的升级,乃至完整地方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最终完成地方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高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制约关系的形成的过程。地方产业集群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与治理模式深刻的影响着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向与可能性,而且地方产业集群自身的类型特点也影响着其沿着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动力与方向。因此,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是个复杂过程,研究其升级问题必须针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进行多重因素的具体分析,得出不同的升级路径与对策。

参考文献

[1]Gereffi,G.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 what can Mexico learn from East Asia ? [R].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Transformations and Social Change in East Asia,1999.

[2]Gereffi,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3]Gereffi G,Humphrey J,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 an analytic framework[ EB] http :/ /www1ids1 ac1 uk/ globalvaluechains/,2003

[4]Humphrey,J and Schmitz,H. Chain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taking stock [A] in Schmitz,H(ed).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 C].Cheltenham: Elgar,2004 : 349 381.

[5]Humphrey,J and Schmitz,H.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 rial clusters [ J ].Regional Studies,2002,9 (36) : 1017 1027.

[6]Humphrey,J and Memedovic,O.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value chain : what prospects for upgrading by developing count ries [ R ].Sectoral Studies Series,United Nations Indust 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http :/ /,2003.

[7]Schmitz,H and Knorringa,P.Learning from global buyer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7 (2) : 177 205.

[8]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 2003[ R].http :/ / .

[9]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10]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以浙江平湖光机电产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4,(6):13.

[11]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12]谭力文,赵鸿洲,刘林青.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2009,(1).

[13]康志勇.全球代工体系下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基于GVC 与NVC 的比较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