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防雷教育知识8篇

时间:2023-06-08 09:14: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防雷教育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防雷教育知识

篇1

[关键词]高校 职能 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19-04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关于高校分类的研究较多,但统一并权威的分类模式并没有形成。正如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所指出的:“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任何高校都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与定位既有普适性、全面性,也具稳定性、可操作性,应该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对高校分类现状的分析与比较

高校分类是对高校分类评价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科学的高校分类,不仅可以引导高校正确定位、特色化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合理选择;不恰当的高校分类,不仅制约教育研究的有效进行,还直接影响教育政策及评估标准的制定,并进一步影响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以致影响整个教育实践的理性发展。

在众多关于高校类型划分的方案中,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美国卡内基的分类;二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分类;三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分类。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以学位高低为依据,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6个层次,有的层次又细分为若干级别。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高校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高校的学科特点,参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结合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型表现高校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6)相当于博士生阶段,每个阶段又以人才类型和学习年限的差异为标准,将高校划分为5A、5B、5A1、5A2等若干类型。

对于第一种分类,是以教育层次的高低为依据的,而层次与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层次的不同不能等同于类型的差异。层次与类型的互相牵扯,必然会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盲目攀比之风。第二种分类,以学科门类和科研规模的大小为依据,然而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交相辉映、高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今天,任何高校的学科专业都具有综合化多科性,且都同时兼有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不可厚此薄彼,不同高校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学科门类的多少不同以及科研内容与方式的不同。第三种分类,以人才类型的差异为划分依据,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同时强调学习年限,导致我国高职与高专至今等同为一类。高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高校分类也不能单纯以培养层次高低、学科门类多寡、科研规模大小、学习年限多少来划分,否则,必将鼓励所有高等学校以最终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导致千校一面。

近年来有些学者从新的研究视角对高校分类评价提出了新思路。黄志广、张淑林提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三类人才”为划分依据,将公办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型大学,按“资源与任务挂钩”的原则构建高校分类定位及评价系统。刘澍、杨绍珍提出,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视角切入,按认识成分由多到少、实践成分由少到多的原则,将高等学校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应用型和操作实施型三种类型。潘黎则认为,可以基于知识的视角,依据知识劳动的三种不同类型,将高校分为知识创新型、知识融合与应用型、知识传播型三类。陈厚丰认为,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应当从输入、多元的视角来设计,提出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十五个方面,分别设计中国高校的多元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试图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评价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认为,这些新视角、新思路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人才培养仅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依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评价,显然不够全面。其次,人类发展的历史整个就是一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与世界发生作用。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是一个考察人类发展史的大命题和大视角。高等教育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最辩证和最灵活的一项人类活动,用考察人类发展史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得有些笼统;而且,仅以实践性与认识性为主线建立高校的分类指标体系,也是不系统、不立体、不全面的。再次,尽管高校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展开的,但知识劳动并不是高校的独具特征,也不是高校的唯一特征,更不是高校的全部特征。因此,从知识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然也不够全面和准确。第四,陈厚丰的分类方法从高校的八个维度分别设计了15类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虽然每个分类标准相互独立,针对性较强,但均是从高校的某一方面出发,不但没有解决高校分类的统一性问题,而且给本已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分类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研究较多,成果颇丰,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并权威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无论研究方法和视角存在多大的差异,目前所有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的研究都很难取得让人信服的结论。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针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建立一个能够全面体现高校职能特征、科学有效的高校分类标准,为建立形成资源分配与职能发挥程度相关联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式打下基础。

二、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基本依据

高等学校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维度的设计。所谓维度即方向性。对空间的物质来说,其在形态上是三维的,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的数据进行描述。反映在高等学校上,就是用最能体现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的取向和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声誉、为社会服务的情况等多样化特征的参数来表征,使之具有某种确定性。从而使不同的院校能够体现出各自的风貌和个性。由于高校的职能是其合法存在的基础,因此,从高校履行职能的情况来考察衡量高等学校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考察世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职能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后半期(12~13世纪)大学的产生到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大学多与社会隔绝,处于保持知识纯洁性的“象牙塔”时期,大学唯一的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对社会的影响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间接作用。大学职能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9世纪初叶,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促进下,大学产生了科学研究的新职能。这一新职能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从1809年洪堡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开始的。洪堡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后来被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大学的职能也演变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由于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大学开始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大学职能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9世纪中后叶延续至今。大学产生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了鼓励大学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大批实用型人才,美国于1862年颁布实施《莫里尔法》(MorrillAct),相继建立一批赠地学院;1887年,美国又通过一个类似《莫里尔法》的《哈奇法》。以促进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这些法案的出台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刺激了公立高等教育的最大发展;二是突破了大学仅培养牧师、绅士、教师、律师和医生的传统,促使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有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开端。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在忠实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方面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最好的典范。威斯康辛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威斯康辛思想”把全世界的大学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大学都敞开校门、直接为社会服务,地区企业也纷纷向学校投资,形成了社会扶持学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格局,大学职能也由校内教学、发展科研演变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结合的多元化职能。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对大学职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但对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的认识是普遍一致的。

由此可见,无论高校办学规模大小、办学层次和水平高低,也无论其学科门类多寡,任何一所普通高校都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只是每所高校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大职能发挥的程度也不等而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今日大学的功用已经涵盖了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领域……我们应当了解,大学功用涉及的三个领域,并非所有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都能够做得到,更不必说都能做得好了”。“有的大学可以在教学、研究和服务三方面都做,但大多数的大学则只能偏重其中一方面或二方面”。

由于不同高校承担三大职能的情况不一样,因而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高校类型。因此,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的任何单一方面作为高校分类的依据都难免有失偏颇,只有将三大职能放在同等位置加以考察,分类结果才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述,“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的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科学的高校分类方法应从哲学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辩证分析,在分析它们的个性差异同时,抽象概括出它们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力求使使分类标准既符合“统一性”,又具有“灵活性”,这一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即高校所共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三、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方法

笔者认为,从高校三大职能视角切入,分别以人才培养为横坐标(x),科学研究为纵坐标(y),社会服务为竖坐标(z),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别计算出每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得分,即X、Y、Z值,再依据各高校三大职能得分在三维坐标系中所占的比值,通过比较X、Y、Z值的大小,就可以对高校进行大体分类。

如图1所示,横坐标X代表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程度·纵坐标Y代表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程度,竖坐标Z代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坐标系中的三菱体表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处于三菱体内的不同区域,依据X、Y、Z三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各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发挥程度的高低,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在其中一个区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科学理解高校三大职能基本内涵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曾对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视角设计了一级指标;遵循可比较易操作、各项指标应尽可能简便易行、有利于数据的获得和甄别等原则,设计了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同时,研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办法。

按照前述思路,通过对分类指标做规范化处理,即可建立高校分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设计有效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高校的分类。分类的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高校在三大职能上的总效用值,即高校在三维坐标系中的X、Y、Z值,然后对各高校X、Y、Z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校所属类型。

依据高校三大职能发挥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高校大体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研究应用型和综合型七大类。针对每一所高校而言,具体分类办法如下:(1)如果X值较大,Y、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人才培养实力较强,以教学为主、兼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属于教学型;(2)如果Y值较大,X、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学研究实力较强,以科研为主、兼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属于研究型;(3)如果X、Y值相近且较大,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兼顾社会服务,属于教学研究型;(4)如果X、Z值相近且较大,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与社会服务并重,属于教学应用型;(5)如果Y、Z值相近且较大,X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研究应用型;(6)如果Z值较大,X、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应用型;(7)如果X、Y、Z值三项相近,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实力相当,属于综合型(表1)。

当然,由于高校三项职能产生的时间有先后,加之观念的束缚,大多数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因此,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前5类高校相对较多,6、7两类高校可能没有或偏少。本研究之所以仍这样分类,一是考虑到研究方法本身的全面性;二是考虑高校的发展性,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高校预先留下发展的空间。

四、基于职能视角高校分类方法的基本特征

与现有的各类高校分类办法相比,本研究方法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或者说是优点。

一是研究视角全面体现了高校的职能特征。“高等学校公认的三大职能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化与体现,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但在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实践中,通常只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作为分类标准,有意无意地忽视社会服务职能,导致社会服务职能这个标准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状态”。有鉴于此,刘献君教授认为“在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中,每一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但各自应有所侧重。不同的侧重,构成了不同的类型。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分类中,……缺少侧重体现社会服务的类型”。本研究从高校职能的视角,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进行考察,更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

二是研究思路具有比较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本研究从职能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辩证分析,在分析它们的个性差异同时,抽象概括出不同高校普遍具有的共性过程和要素,力求使研究成果符合我国高校实际、对高校分类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高校的类别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的发展,高校所属的类型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往分类的标准大都需要随之不断修改。相比较而言,本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相对的长效性,高校的发展以及各项数据的变化,都不影响本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实现。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艺术;表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48-02

专业知识课的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教育的中核心环节。机械类专业学生觉得专业课程枯燥无味,如同嚼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要把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就得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教学艺术。

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法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讲授法是专业知识课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局面,而变为具有启发式的讲授。启发式讲授法的核心是在于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判断去理解、去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启发式讲授法的内涵是:一要启发学生“温故”而“知新”,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如讲授发电机的原理课时,就要联系物理学中已学过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具体应用。这时,老师利用提问或回忆的方式,首先巩固电磁感应定律的知识,然后再结合发电机的结构,说明发电机发电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基础知识,而且易于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基础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法。二是运用形象化教学进行启发,对扩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会十分有效。如讲授《机械制图》中正投影这一重要概念时,可先举出学生熟知的形象化例子:“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一队运动健儿迎着朝霞奔去,在他们的后面出现了一个个长长的影子,这些影子就是运动员在大地上的投影。”但是在《机械制图》中,要求能完整、准确地表达物体真实形象化的比喻:“在日当中午的时候,在平整的操场上摆平一张桌子,地面上会出现桌面的影子,由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大小与桌面完全相同,这个影子就是桌面在操场上的正投影。”三是要相互启发教学。相互启发教学是指由于学生之间对教师讲授内容理解程度不同,以学生理解的思维反馈给老师,进行再探讨、再启发的教学方法。四是要采用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充,有利于对纵向知识的巩固和横向知识的联系。

2.探究式教学要引人入境。在专业知识课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带学生去探究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已置身于一个即将涉及的一个未知领域,通过自己思考、消化、得出结论。例如在《机械基础》课中,讲授轴的分类时,通常的做法是把轴按受载情况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然后再举一些工程实践中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讲课比较平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用探究式教学,可以首先举一些常见实例;车床上的主轴、自行车的前轴、汽车主传动轴等,教师在举完例子后,不再继续讲解,而是引而不发,让学生自行分析这几种轴的受力变形特点。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弄清哪些轴可以传递扭矩,哪些轴在承受弯矩,在总结归纳学生分析结果之后,再引出关于轴的分类概念,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好。因为这些概念里面包含了学生思维劳动成果。

二、教学艺术的运用

1.何为教学艺术。一个既讲究教学方法,又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更能产生吸引力、感召力、诱导力等艺术魅力,把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之境界,让学生们在一个快乐、舒心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教学艺术可以产生启迪效应,震撼效应、感染效应等。教学艺术在具体地教学活动中,表现为三种审美趣味:谐趣、意趣、情趣。谐趣是指教师讲授课形式、技巧所产生的审美趣味;意趣是指教学中思想内容所产的审美趣味;情趣是指教学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三种审美趣味形态的巧妙结合,产生了上述教学艺术效应。可见,教学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是教师循循善诱着学生进入专业知识海洋的美学力量。

2.“表演”艺术与教学的完美结合。作为一个机械类专业知识课教师,想要把课堂教学做到引人入胜,就要以“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表演”的思维训练教学。表演教学训练从以下几点入手:

(1)学会“亮相”的技巧。“亮相”是戏剧中的术语。在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章节的开始,都应有一段“前奏”,这个“前奏”就像“亮相”一样,一是“亮”出教师本人,二是要“亮”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抓住“前奏”这个时机是很重要的。通过“亮相”宣染课堂气氛,创造出具体生动、独特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情境中毫无阻碍地接受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亮相”可以根据不同课程、不同章节的内容、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一是感染式,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感染学生进入课程的“胜境”。二是设疑式,教师上课一开始就提出打动学生心灵的问题,随着教师解答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兴趣。三是解疑式,在讲某门课或某一章节前,针对学生对所教内容存在的片面的、不正确的影响学习积极性的观点,对解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授课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四是引入式,专业知识课教师对贯穿本课程的核心概念,应通过生动事例,把学生引入一种追求知识的境界。

(2)合理运用“眼神”。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眼神的几种方法:①“明亮”的眼睛上讲台。教师上讲台之前,即使是身体不好、情绪不佳,也应提起精神、坚定信念,用坦荡自然的眼神,让学生触目心热,轻松愉悦,无疑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②以眼神配合语言,表达教师的感情。③以视线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在课堂教学中,以视线环顾整个教室,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反映,检验教学效果。

(3)“动作”要有艺术。直观、演示教学是专业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认识规律,按感知与理解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直观的实体,如实物、挂图、模型、幻灯、录像等,讲述技术术语、工艺过程、原理结构等内容。如讲“螺纹车刀的几何形状”,单靠讲述学生难以理解,采用直观的螺纹车刀模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运用直观、演示的表演教学法中,教师可以模拟小品演员、魔术演员等动作加以渲染课堂,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语言”要与时俱进。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号召力、饱满的激情、严密的逻辑性,也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笔者这里说的是,教师也应在恰当时机说一些时流语言、网络语言,比如:“给力、Hold得住、不放弃不抛弃”等,这些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效果,走近学生的生活。

课堂教学是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充分掌握和发挥专业知识课的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专业知识课课堂教学艺术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感情原则,即热爱原则。专业知识课教师对所教专业和所教内容要有深厚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情感染给学生。同时,对所教的学生要有深厚热爱之情。没有这两个热爱之情,不可能追求教学艺术和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即使有好的教学艺术也难以运用和奏效。二是激励原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教师的教学能否成功、学生的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产生相应的学习行为。三是律己原则,就是教师严格要求自已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要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庄建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2009,(33).

篇3

一、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生物工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限的课时内不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较为深入的讲授。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保证突出重点内容,又要兼顾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此外,还需要引入一些学科前沿成果,以跟踪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组建课程模块,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为导向,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成三部分:①绪论,介绍生物工程沿革及前沿。②生物技术基础,详细讲述基因重组技术、蛋白质和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及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方法。③生物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及发展,重点介绍发酵工程、生物医药工程和环境生物工程,通过多个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融汇创新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生物工程学科的全貌。课程的绪论部分分别从生物工程的沿革、生物工程的原理及特点、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前沿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所发挥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等角度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标绘出一副生物工程的全貌图:从基础理论的研究突破、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到渗透至各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中产生的巨大影响,期间产生的反作用又促进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突破。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3.宽泛基础知识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工程是一个具有丰富学术内容的领域,而本课程课时有限,不能详尽地涉猎各个知识点,因此,如何设置课程内容就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本课程对基础知识的教授强调的是“宽泛”而非“深入”,要求课程设置的基础知识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可,而对于生物技术的实践应用则给予了重点关注。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综合性案例,让学生了解从基本原理出发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4.以生物技术的应用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跟踪学科前沿。在对课程的基本原理讲授后,根据学生的工程专业教育背景和将来作为社会工作者的特点,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工程化应用方法,这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这部分教学内容占据了整个教学内容的相当大的比重。如,微生物发酵工程、细胞培养技术使生物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生物医药工程中集中了生物技术研究的前沿方向和热点,各种生物技术在此融合;环境生物工程致力于建立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分别选择这些领域中的主要内容作为重点讲授部分,如转基因动物制药、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固定化酶技术及酶法分析、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等,安排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技术的新进展。

二、教学方法探讨

生物工程学是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基于研究对象(核酸、蛋白质)及层次(分子、细胞、个体)不同构建了不同的生物技术分支领域,同时基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也形成了各自富有特点的应用技术,如生物医药领域中蛋白类药物的生物构建和生产、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微生物的生物转化过程技术等。由于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以生物技术原理为主线贯穿教学活动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以生物工程的原理为主线展开,形成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和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章节,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同时,通过对生物技术应用较为深入的生物医药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内容的安排,培养学生根据应用对象的特点和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案例教学

发酵工程是将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包含了从菌种培养到制备合格产品的过程。[5]菌种决定着发酵生产工艺方法,发酵工程中高产菌种常常是采用生物技术方法构建的。发酵过程调控是基于微生物的生命代谢过程,培养条件的变化可以影响代谢途径。发酵产物的提取纯化是依据待分离目标物质的特性及待分离目的产物和杂质之间物性的差异来进行的,是决定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如果只是按照发酵工程的过程来讲解技术基础及过程应用技术,涉及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这对于刚开始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本科三年级同学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以具体物质的发酵生产为例进行分析,更为形象化,也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授课时,我们以红霉素的生产为例,分析了工程菌的构建方法与高密度发酵技术的应用,基于组分分离要求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的建立等,并将自己多年科研的成果结合至授课内容中。仅就红霉素的提取纯化而言,工程菌的引入及发酵调控技术的成熟,使红霉素发酵单位由原来的3000u/mL~5000u/mL大幅度提高至8000u/mL~10000u/mL,使得新分离技术的应用成为现实。目标产物的分离工艺由传统的“板框过滤-溶剂萃取-经过中间体盐的结晶纯化”发展为“微滤膜过滤-(纳滤膜浓缩)-层析分离-结晶纯化”新的分离工艺。该工艺利用层析操作的高分离效率实现了活性组分红霉素A与杂质组分红霉素B、红霉素C的分离;通过结晶过程中关键因素的调节,如结晶体系的组成及组成物的浓度变化、pH、温度、搅拌等,实现对产品粒度和晶形的控制,从而获得纯度高、药理活性强的产品。案例的分析过程加强了学生们的工程概念,如发酵产物的提取往往会涉及结构相似组分的分离,其分离方法的选择需兼顾分离效率高、分离条件温和的要求;微生物发酵是纯种培养过程,工程设备必须满足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发酵罐需要具备良好的混合能力,较高的传质、传热速率,且不能对菌体产生剪切破化;药物的晶形和粒度与药物的生理活性相关,现代药物质量控制指标除了纯度和杂质含量要求外,还有晶体的晶形粒度等结构指标要求;发酵产品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概念等等。实现一个抗生素药物的现代化工业生产需要融合现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化学工程的知识。

(三)课堂讲授与专题案例的调研相结合

本课程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加强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传授了生物技术的应用方法。我们时时跟踪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对授课案例进行更新,以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物工程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该领域新技术、新水平,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魅力,激发学习热情。但是,本课程的教学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对生物技术各领域均充分展开。为了弥补这一局限,本课程在教学上设置了“专题调研+课堂谈论”环节,把生物工程应用专题案例的调研工作,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去完成,并通过课堂讨论及提交论文的方式加以考查。[6]专题论文的完成及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要求各学习小组在给定领域范围内对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调研和论文的撰写。教师在组织学习小组之时,就将学习小组两两结对,要求各小组在完成本组专题调研的同时,对结对小组的课题也进行相应调研,并作为主审方在课堂上对结对组的专题内容设置提问,引导课堂讨论,而其他同学则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自由发表观点。

本课程要求,小论文要按照《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的稿件规范撰写,这也是对本科生撰写科学论文的训练,是专业素质培养的一部分。这种“专题调研+课堂谈论”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自动参与多专题的调研学习,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深化专业认知的目的,同时能够较全面地训练和检验学生专业文献查阅、分析材料、归纳总结及思辨应对的能力。实践表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效果突出。学生李晓阳在听课小结中写道:“分组演讲、课程论文,每小组七八个人,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动手获取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学生闫天一在小结中写道:“老师讲到了我国生物发酵工业发展的现状,虽然我国(抗生素)产量居世界之首,但生产效率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污染严重,主要以半成品(原料药)为主,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在化学制药领域,我们仍是以仿制药为主。在21世纪,我想我们大学生的责任就是让中国不仅是世界的工厂,也要成为研发的中心。”

三、结束语

篇4

1教改内容

1.1调整课时分配: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时分配进行了大胆调整,将见习教学课时由原来的4学时增加到了15学时。

1.2改革教学形式:由原来的单纯进工厂参观拓展到深入工厂、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见习基地工作人员讲解、带习和指导操作,主要采用参观、讲授、演示、座谈、模拟操作等教学形式。

1.3修订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

1.3.1改革前的见习内容和要求:通过工厂参观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中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以及相应的可行处理措施。

1.3.2调整后的见习内容和要求:通过深入到工厂、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1)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2)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和危险度评估流程;(3)掌握现场空气和粉尘采样的方法与步骤;(4)熟悉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5)熟悉职业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并模拟出具报告;(6)熟悉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档案以及职业病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7)熟悉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的依据、方法、步骤并模拟出具评价报告。

2效果评价

2.1对象:泸州医学院2005级预防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共计62人。

2.2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全部62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对见习教学的可行性、实用性、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项目收集反馈意见,结果采用评分制,总分100分,每项得分占该项总分60%以上为“好/较好”,得分占总分20%~60%为“中/一般”,得分占总分20%以下为“差”。由调查员对问卷的填写要求及对问卷的每一项目作出详细的解释,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将问卷统一收回。2.3数据分析:将调查表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3结果3.1学生对本次见习教学改革的总体评价:本次见习教学改革“好”的学生有60人(96.77%),认为“一般”的学生有2人(3.23%)。总分为(89.24±3.98)分,与改革前[2003级预防医学专业,n=25,总分为(85.12±3.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001);与改革前[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n=71,总分为(83.36±4.7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P<0.0001)。3.2学生对本次见习改革效果的具体评价:见表1。排在第一位的是“提高学习积极性”(98.39%),第二位是“联系实际”(96.77%),第三位是“丰富知识面”(93.55%),以下依次是“内容科学、实用”、“学到实际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系统性和条理性”。

4讨论

4.1见习教学改革的效果

4.1.1本次见习教学改革后,96.33%的学生认为此次见习教学改革效果好。在主要任课教师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与上两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本次教改后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前两届总体评分,说明学生对见习教学改革是持肯定和欢迎态度,对于见习教学积极响应,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4.1.2高等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职业培训等方面来展开。本次见习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见习内容科学、实用,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拓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1.3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依从性至关重要。本次见习教学改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学生对于以参观、讲授、演示、座谈、模拟操作等见习教学形式均比较认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无疑对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4.2见习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训课程 项目教学

一、前言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实训课程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从整体上看,经管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共性的问题是: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的力度不够,教学的课程化程度低,教学设计粗放,效果不佳;对职业能力的认识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成器”教育,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提升的“成人”教育; “能力本位”的课程思想站主导地位,更多地将目标聚焦在学生的初次就业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等。本文将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对实训课程的开发模式提出思路。

                   二、经管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主要有以下类型:

    1、根据实训的功能不同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

   (1) 单项实训。这类实训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的单一工作任务、单一工作技能、或单一方法和单一工具而设置的实训科目。

   (2)综合实训。这类实训主要是针对某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完整工作过程、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而设置的集过程、任务、方法、工具、技能于一体的实训课程。

   2、根据实训目的不同分为:认知实训、技能实训、项目/任务实训。

  (1)认知实训。这类实训是针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而设置的实训科目。实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没有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之前,对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与要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技能实训。 这类实训是针对基本技能、专项技能或综合技能的训练要求而设置的。实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各种必要的手段、工具与方法,获得或增强各种必备 的技能或能力。

  (3)项目/任务实训。 这类实训是在模拟工作情境的条件下,选择职业工作中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任务,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工具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3、根据实训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训和全真实训。

 (1)仿真实训。这类实训是在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下进行的实训。仿真的环境主要有:企业组织仿真、业务仿真、规则流程仿真等。主要训练方法有沙盘演练、博弈对抗等。

 (2)全真实训。所谓全真实训就是建立经营性全真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与社会、与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如成立校内商贸公司、校内超市、会展公司、物流公司等, 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项实训多、综合型实训少。 实训大多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单一,缺乏生动活泼的职业综合能力的专题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训练层次低。

   2、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任务)型实训少。 实训多为随堂的理解型实训和技能训练,而按照工作导向的工作(任务)型实训少,缺少职业工作的真实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隔离,因而难以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静态的、模拟的实训多、动态的、全真的实训少。目前经管类专业的实训最普遍的是在实验室里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来模拟现实业务操作流程,实训仍停留在纯粹的物化条件层面。实训中教师布置多、规定多,学生则照葫芦画瓢,单调的复制,自我发挥空间小,导致“情感疲劳”。

   4、动作技能训练多,智慧技能、职业态度等多元技能的训练少。目前经管类专业的实训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的掌握等层面。对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各项相关智能的训练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的缺失。

    5、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职业情境下的综合性、真实性的学习情境的建设。大多数院校的硬件实训设施,像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等都已经具备,但是,缺乏教学模拟软件、教学仿真系统,业务资料和基本数据准备不足,导致实训的效率低下和教学的效果不佳。

三、经管类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开发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基本能力、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流程)为主序,以工作项目(任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 度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

     1、实训内容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背景,选择若干典型岗位,确定实训的业务内容。 (2)选择一个典型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业务环节,将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典型业务工作作为实训内容。

      2、课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的结构可以采用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或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驱动为主,辅以项目(任务) 两种方式进行设计。

     3、课程开发的模式。由于受现行职业教育环境和体制的限制,实训课程的开发仍将以模拟环境下的实训为主,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1)“部门/岗位型实训”模式。是指在模拟工作情境的条件下,确定部门/岗位的主要业务,以训练履行部门/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增强部门/岗位适应性、系统性的综合实训。这种实训模式下,主要适用于业务分工固定、业务操作性强、工作岗位具体、岗位之间关联度大的专业。如会计、银行、酒店管理等专业。

  (2)“过程/流程实训型”模式。 是指在模拟工作情境的条件下,选择典型、规范、完整的工作过程/业务流程,由学生处理业务,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业务流程,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的综合性实训。主要适用于业务操作程序性强、工 作内容综合性强的专业。如国际贸易、审计、物流管理等专业。

  (3)“项目/任务型实训”模式。 是指在模拟工作情境的条件下,选择职业工作中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任务,以训练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实训。主要适用于工作任务固定、任务处理灵活、工作独立性强的专业。如、企业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4)仿真/博弈型实训”模式。是指在模拟的工作情境条件下,由学生仿真地从事经营业务,提高在动态的、竞争性的、不确定条件下分析决策能力的实训。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带有外部竞争性的经营活动,训练收集分析信息、制订经营计划、选择经营方案的分析决策能力的训练。适用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

(二)加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现“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理想的实训途径。高职经管类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共性的特点。因此,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专业群为“单元” ,合理地将不同专业的生产性实训统一起来,提高基地的运转效率,避免浪费。例如,校内超市就包含有物流、市场营销、会计等多个专业的生产实训过程。建设模式主要采取学校自建和校企共建两种形式。

  (三)借鉴“多元智能理论” ,深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至少由七种基本智力组成,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反省智力。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七种能力的组合体,不同的组合构成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经管类专业的实训要重视训练学生各项相关的智能,提高学生运用多项智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改进以动作技能为主的实训项目 ,完善实训内容,训练多元智能。实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将来处理实际业务时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实训内容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实验实训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相关智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旨在训练学生各项相关智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训项目。

   2、丰富实验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强调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实训不同于自然科学课程的实验,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包含了太多的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实训过程的难以控制,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时,要使教学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实验实训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四)依托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流程,开展实训教学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想就是工学结合,具体地说,就是以项目为主线,紧密围绕学习领域中的各项学习任务,并渗透到各个学习情景中。学习情景是工作情景的真实化或仿真化,借助场景模拟、现场教学、专业实习等各种具体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工作情景。通过要求学生在真实化或仿真化的情景中去思考,去做,并且反复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综合营销技能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建新.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环节“外包"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l0.

[2]闵靓,肖圣飞.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3]王祝华.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推进经管类课程实验实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篇6

关键词 数据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模式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知识发现的需求,数据库领域越来越广泛。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数据库类课程。高职院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注重学生数据库类动手能力、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并能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数据库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够灵活多样、数据库教学资源形式单一、缺乏数据库实战开发的创新能力培养等。针对这些问题,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据库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成立了数据库类课程研究小组,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常用的数据库有很多,诸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My SQL等,本文将以SQL Server为例来重点介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此可在数据库课程教学过程中通用借鉴。

1 改革思路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行动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遵循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以项目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要点、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减少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例,强调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教务管理系统(EDUC)、图书管理系统(Library)为例贯穿始终,包含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与数据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数据库的应用开发、数据库的维护等主要围绕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及索引、创建视图、程序设计、系统维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基于此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 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内容包含理论与实验,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做合一,注重示例性讲解,掌握教学节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地参与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进行分小组,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主线,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促进知识的加深和迁移。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引导课文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常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其主要任务是建立起项目工作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可用此法来进行讲授。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接着分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必须掌握的课程内容,分析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结束一个任务就进行阶段性总结,强调目前所学内容在整个数据库系统开发工作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教学任务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课程进行MIS需求分析可采用此法进行讲授。一部分学生扮演系统分析员,一部分学生扮演系统用户,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从所扮演的角色角度思考并提出该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3)项目化教学法: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真实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对系统的应用开发结果进行成果展示,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4)案例教学法: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不同的教学案例设计,从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实现和开发等诸方面,对案例逐步展开,各自分别采用SSMS和T-SQL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环节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交叉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和两种不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5)分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扮演不同角色,相互合作和激励,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项目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和创业精神。

(6)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地融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再由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及总结经验等阶段。此教学法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7)项目实战法:教学团队必须是科研团队,将科研项目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小项目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直接参加项目部分工作,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和获取最新技术。一方面使得教师逐步向“双师型”素质教师转换,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基本掌握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并具备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能力。

综合应用上述教学法,以教务管理系统查询任务为例,进行任务及子任务的分解,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让组内学生或者组间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每次轮流选派组内成员进行讲解和操作,教师从旁指导点评的完成应用开发之数据查询的任务。学习情境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改革方案的应用实施,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协作精神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瞿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2] 霍红颖.面向高职高专的完全网络教学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0(4).

[3] 张捷.“SQL Server数据库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农业网络信息,2009(11).

篇7

关键词:BSC;城市轨道交通;教育质量评价;维度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68-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伴随了各类问题,这是由于产业规模的庞大化、产业结构转型及升级等造成的。其中首要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多层次、多因素且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征[1],对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需将各项评价内容看成一个大系统,相互关联的系统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形式,采用教育质量的BSC(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能够将短期目标与持续增长结合起来,进而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育健康均衡发展。

二、BSC方法用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四个维度

平衡计分卡,简称BSC,是一种系统性绩效评价和管理工具,其核心思想为围绕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的指标,通过其相互使能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流程,更进一步,实现绩效的评价,帮助组织将战略实体化,最终实现该组织的战略目标[2,3]。

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企业的组织架构提出的,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应在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针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特征,改进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平衡计分卡理论,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质量评价划分为财务维度、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发展维度,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目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1.财务维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财政收入主要为主管行政机构对该专业所拨的事业费及部分科研项目经费。因此,为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财务状况有效监管,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收支指标,使财务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浪费。

制定合理的财务收支指标,需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特点。在支出方面,主管行政机构所拨的事业费实际上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稳定的、占比大的收入来源,在保证基本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优先将其结余款项用于教学硬件和软环境建设,此外,部分科研项目经费通常可以依据课题情况适当的用于教学硬件和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教学成本的控制及资源共享的手段控制支出,对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实验室等教学环境的投入进行评估,采用有效手段降低投入成本,并且开放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在收入方面,从制度层面,鼓励教师及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组成课题组,研究轨道交通领域内的创新课题,以高职层次的科研现状,可以争取横向工程类课题,增加科研经费收入。

2.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维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面对两部分目标客户,包括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包括家长、企业和社会大众等)。一方面,学生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培养的主体,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从各方面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学生部分的衡量指标包括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就业率、就业后的收入水平等。另一方面,从利益相关者维度,家长衡量的指标为学生的就业情况、收入水平等;企业衡量的指标为劳动者的素质、知识结构及专业工作的适应性等,社会大众的指标主要为学校知名度及口碑。该部分的指标可以采用模糊理论进行定量评估。

3.内部流程维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内部流程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使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体化,进而集中优势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制定扶持性政策,提高精品课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建立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专业。二是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市场的调研,并与企业沟通常态化,进而以就业为目标,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维度的评价结果较高。与企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知识结构及专业工作的适应性。三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目标设置以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主。

4.学习与发展维度。平衡计分卡评价法是以某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质量评价的潜在性因素,实现该组织战略目标的基本驱动力为强调学习与发展。为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领导层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包括引入ISO9001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估等手段,提高人员本身的自学能力,增强城轨交通专业的持续发展力和创新力。

学习和成长维度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教研人员的能力,在该方面应把教研人员的学术专著及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参加过的培训等作为主要的能力评价指标。专业的领导领导层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便于更好的计划安排、调度与沟通各类事务性业务。二是组织结构的建设方面。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作业指导文件或规范;建立较长时间内符合现状的考核方案、监督管理机制,提高专业工作的运行效率。三是架构开放式公共学习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共享各类网络教学科研资源,全面性、多元化培养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其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归属感。

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方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该思想应用在投入和产生两大因素中,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4][5]。

(一)投入方面的因素

1.教学主体。现代教育理论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调动受教育者的内在驱动能力,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其主观能动性,这是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最佳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细则,教学大纲让学生能够在仿真性环境下,自主探索教学目标任务,实验细则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学生在探索阶段完成后,通过实验细则的实施重构其知识体系。探索性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故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主体的投入,既包括教学主体,也包括学生主体。(1)教师主体。教师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也是专业领域课程项目的设计者。专业教师的数量、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该方面设计的评价指标如下:人员配置方面,包括副教授、教授占教师的比例、双聘人员占教师的比例等。业务能力方面,包括教学工作量、专项进修、顶岗实习等。科研方面,包括教改项目、工程项目、级别等。(2)学生主体。该投入体现在对学生管理进程的收入。设计的评价指标包括:对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投入、学生实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等。量化指标可以通过学生的获奖、实习的数量、岗位及工作时间等进行评价。

2.教学条件。教学条件保障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及良好成效。对该专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对教学硬件和教学软环境的投入。硬件方面的投入包括:规划各专业课程适用的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教学仪器、各类专业图书及教材、校外的实习基地等,对硬件方面的评价指标需从固定资产额度、使用效能、频率、数量、图书及教材的册数等方面开展。软环境的投入包括各种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

(二)产出方面的因素

1.人才培养:(1)从行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及学生规模角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满意程度是衡量人才培养产出因素的重要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设置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曲线、在校城轨交通专业学生数、毕业生数量及就业率等。(2)学生的职业水平。职业水平是衡量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另一重要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可以设置为:在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情况及获取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在该企业就业的签约率及毕业生被动更替就业岗位的频率等。

2.教改产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程度是成线性关系的,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按照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条件、技术要求和岗位的任职要求推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具体评价指标设置为:教学改革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应用情况、教改课题组的教改成果及获奖情况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学水平,实现该专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为。它涉及了不同维度的多种指标,属于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成功的实施基于BSC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战略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晓玲,封纪琴.基于BSC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研究[J].职教论坛,2014,(6):10-12.

[2]陈家润.平衡积分卡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报,2006,20(4):59-62.

[3]郑丽.平衡积分卡在示范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23):171-172.

篇8

一、中职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加注重的是实践型人才。科学在进步,消费水准也在不断上升,导致企业招聘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化。现在企业招聘的首要条件就是动手能力要强,一张简单的毕业证书已经跟不上这个社会的步伐,现在的社会要求的是实践经验。因此,在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有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良好发展,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二、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就业,中职教育以培养全面性的人才为主,主要表现在实践经验,创造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每一次的改革都昭示着教学内容可以发展的更好。机械类专业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实践大于专业,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应非常的强,基础知识理论丰富。

1.通过实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无论处于什么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都需要积极性和兴趣,然而动手操作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中职机械类的理论课应该包括课堂实验,课堂实验可以检验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并且课堂实验还可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内容,这样更便于学生的记忆。课堂实验可以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础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2.通过实训检测能力。实训有很多个步骤,学生首先要确定一个实训内容,接下来收集关于实训的资料,提出不同的见解和问题,之后根据资料解决问题,最后就可以开始实训的真正内容了。实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以检验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3.突出素质实践教育。素质实践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实践后,教师或者是企业负责人给出的评价。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素质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条件,素质也是每一个公民都具备的硬件条件。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有意地去考察应聘者的素质实践教育,往往高素质的人都是笑到最后的人。素质实践教育绝大部分都存在于隐形的实践教育,在不经意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素质考验,因此,无论何时都应当保持高素质。

三、实践教育的方法

就教育方式来讲,教师永远都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教育的重点在于因客观环境施教,教师不能在室内给学生讲述一大堆关于室外实践的理论知识,而不带学生去室外亲自动手操作。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与高科技相结合,采用电视录影片、光盘、CAI课件多种方式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1.广泛开展活动。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够局限于学校内的实践,应当走出校园,多多开展一些社会上的实践活动,积极的参与国家举办的一些大赛,例如CAD技术开发和服务大赛,零件的开发和应用大赛等等。校外活动不仅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若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未来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积极参加各项的活动最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自身,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