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8篇

时间:2023-06-08 09:14: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调研管理办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

篇1

(一)外部环境

科研劳务费用管理是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制定和出台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过程中,均将科研劳务费用作为主要的管理费用用以监管,对于科研劳务费用的比例与所面向对象方面,均进行了明确和严格的限制。例如,我国所出台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中,对于科研劳务费用的开支进行了如下规定:“直接支付于参项研究博士、研究人员,不得超出经费的10%”;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都进行了如此规定:“支付给科研组成员中临时聘用人员”。就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具体情况而言,日趋清晰的政策约束导致企业科研经费的用途日趋无序化、多元化与模糊化。经费报销的内容日趋复杂,有一些项目组打着“助研费”等名号,对科研合作相关企业及人员名单进行了虚列,以便获得更多的科研劳务报酬。

(二)内部环境

当前,企业科研劳务费用管理存在突出的问题:

1、劳务费用预算缺乏限制比例,导致套现情况严重。

除了重点科研项目或特殊项目之外,一般科研项目在进行经费预算过程中,往往缺乏清晰的分配比例。负责人员常常结合项目复杂程度及建设周期,对劳务费用进行部分预提,而且劳务费用的提取额所占经费总量比重较大,特别对于横向科研项目而言,企业同科研单位及人员共同商定,明确某一劳务费用分配比重,因而导致科研经费成为负责人员或利益群体谋取利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导致项目劳务费用预算存在模糊化,致使负责人员同协作人员虚造专家名单及临时聘用者名单,用以套取高额的经费。当前,企业所出现的科研经费案件,多数均集中在套取劳务费方面,导致项目经费对于科研的贡献率大幅降低。

2、变相虚增科研成本。

当前,科研项目多注重结题成果评价,不注重项目经费的绩效考核,缺乏对于经费结构的科学分析和比较。申报项目、经费匹配方面未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经费多推行的是包干使用。因而存在部分负责人员,在显著约束劳务费用发放状况下,随意对项目经费支出范围进行拓展,变相虚增会议、差旅、材料、通讯等费用,用以购置个人支出,同科研劳务费用相抵减,极大地增加了科研成本。

3、有关发放对象的政策约束,引发各种违规现象。

无论对于社会科学基金或其他管理办法,对于“经费开支范围”等方面均未明确地列举劳务对象等问题,单纯将“劳务费”给予课题成员中临时聘用等人员。科研人员无法享受相应的劳动补偿或投入价值,其智力支出并未得到很好的回报,导致不少科研人员设法拓展支出,增加直接及间接费,继而享受经费补偿,导致违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有必要在政策约束背景下,加快探索企业科研劳务薪酬管理有效途径。

二、优化企业科研劳务薪酬管理,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一)加强市场调研

依据企业的性质及相关行业目标、规模等一系列因素,对企业进行科学定位,与此同时,采用社会调查等方法,对企业科研人员岗位在市场上的薪酬情况进行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加以统计,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科研劳务薪酬水平提供基本依据。市场调研旨在对企业薪酬制度市场竞争能力进行检验,关键在于该地区及行业竞争者薪酬情况。结合市场调查,对薪酬水平进行全面了解,对本企业薪酬水平进行分析和判断,确保所制定科研劳务薪酬水平的合理性,以保持其竞争力。

(二)岗位的确立与评价

确立岗位应结合企业已设立组织机构为依据,对科研部门职责进行明确,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视科研部门工作量及难易程度而定,对科研岗位数进行确定。而岗位评价,即在岗位数已经明确的基础上,对部门的工作进行细化与分解,对各岗位人员工作范畴进行明确,结合年度总目标,对岗位工作加以量化处理。岗位的确立与评价能够使企业了解科研岗位责任、难易度及价值,以便为绩效评价的开展提供依据,保障所构建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明确企业岗位间相对价值,以便纳入薪酬结构价值程序中。就企业科研劳务费用而言,所涉及科研岗位包括三种类型,即主持人或负责人岗位、协作者及专家岗位、提供科研素材及劳力的临时研究人员。根据各岗位人员参与项目科研程度及贡献程度不同,所获取劳务费用也不尽相同。科研项目负责人所投入时间及精力最多,因而享有劳务费用比例相对最大;协作者负责基础性资料的收集及数据统计分析,文稿撰写等工作,因而所得报酬次之;专家为项目提供了评审及建设性意见,具有权威性,因而劳务费用较临时科研人员更高。

(三)建立健全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的构建,必须结合企业预期战略目标,对薪酬量进行明确,结合薪酬量加以分类,依据科研岗位难易、繁重、工作条件及重要程度,对各岗位薪酬量、种类及比重进行科学确定,结合具体的量化分,对各岗位人员的薪酬等级加以确定。构建薪酬结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及方法,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采用晋升、期权、福利等薪酬激励方式,量化到不同岗位,增加科研人员的价值感与成就感,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忠诚度。具体进行劳务费用比重的设定时,应实事求是,结合科研工作具体情况,分类别进行劳务费用比例计提。结合项目分类情况,对项目经费用途进行明确,有侧重性地加以计提。当然,项目存在纵、横向之分,横向较纵向项目课题更多,可将计提控制在25%内。计提费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形成,由负责人对总量进行控制。此外,还可以结合欧美国家企业科研人员费用计提办法,由企业与科研负责人承担方共同协商,对管理费用进行设定。

(四)确立合理的薪酬标准

结合市场调研情况,对企业薪酬体系加以调整,实现科研人员薪酬等级的货币化,继而对各岗位薪酬货币量加以明确。作为薪酬制度的标尺,薪酬标准成为衡量企业薪酬制度是否公平、是否存在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因此,必须结合市场变化情况及企业具体情况,构建薪酬标准调节与反馈机制。具体而言,立项后可预拨劳务费用总额度的30%左右,负责人针对科研人员支付前期劳务薪酬。在中期考核过程中,结合进度情况再拨付40%。结题后,负责人依据科研成果,领取剩余30%劳务费用,以保障项目顺利完成,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规范科研劳务薪酬管理。

(五)完善考评体系

应加快完善考评体系,为企业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平台,用以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也使其获得较劳务费用更具价值感及成就感的奖励,以便其将科研同自身职责与职业价值相结合,全身心投入科研开发中,逐步提高企业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篇2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规范招标及招标监督,实现招投标公平公正、保证质量、节约资金的目标,还须从过程控制和招标重要环节入手,完善招标工作“两项制度”,把好事前“三个关口”,做实事中“两项工作”,延伸事后“两项管理”。

一、完善两项制度,夯实招投标工作基础

完善的制度、规范的流程是招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企业招标办公室要对招标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明确流程各环节的工作程序、内容和标准,特别是在评标环节中,必须坚持“专家评标、综合评价、打分投票、高票中标、现场宣布”的评标原则,实行评委记名投票,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同时企业纪检监督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招标监督的原则、职责与权限、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监督检查的程序与方法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内容,完善《招投标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两项制度的完善,增强招标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实现招标及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好“三个关口”,强化招标事前管理

一是严把市场调研关。对每个招标项目,企业招标办公室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行情,企业纪检监督部门要对招标办公室的市场调研情况进行抽查。而对于资金额较大的招标项目,纪检部门要对项目市场调研进行全程监督,以确保招标项目的质量。

二是严把资金预算关。每个招标项目,企业使用单位必须根据项目资金计划、市场调研、现场考察等情况,制定合理、准确的招标预算,为评标提供依据。企业纪检监督部门和招标办公室要对项目预算金额的由来及其合理性进行把关,为项目资金预算再上一道保险。

三是严把评委抽调关。企业要建立人才完备的评委专家库和科学的评委抽调办法。每次评标前,招标办公室按照招标项目的性质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评委,但项目使用单位人员比例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同时,还应推行评委回避制度和过错惩处制度,从而保证评标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三、做实“两层陈述”,创新招标事中流程

在企业内部招投标中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评委没有掌握招标项目全面、准确的信息。所以在招标评标中应创新实施项目的“双陈述”。即使用单位的项目陈述和投标单位的能力陈述。

使用单位的项目陈述是指:在投标单位投标退场后,项目使用单位要向评委和监督人员做如下内容的陈述:一是招标项目的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二是项目主要的材质或材料的要求;三是项目的计划资金与按项目做的实际资金预算情况。通过陈述,让评委及监督人员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最高拦标价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评标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投标单位的能力陈述是指:投标单位依次就单位完成项目的能力、自身具有的优势、实施项目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在此类项目上的业绩进行陈述。通过陈述,使评委对投标单位各自的特点、能力有所比较,有效避免打“印象分”和“低价分”现象的发生。

四、延伸“两种管理”,深化招标事后监督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采购方式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方式审批是指达到公开招标金额标准以上的货物、服务和工程类采购项目,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应报经财政部门进行审批的事项。

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主要包括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方式。

第三条采购人及采购机构申请采用非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采购人或采购机构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第五条在公开招标限额标准(50万元)之下的政府采购项目,除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仍需进行审批外,由采购人按照《政府采购法》和《山东省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选用合理适当的采购方式。

第二章政府采购方式的审批程序

第六条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未发招标公告),采购人认为需要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应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市直单位政府采购方式审批表》(附件1)报财政部门,同时提供相关法律依据和文件规定以及有关证明等书面材料。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采用邀请招标采购方式:

(一)商品或服务具有特殊性,只能向特定供应商采购的;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比例过大的。

符合上述条件的采购项目,需提供市场调研情况、专家论证意见等证明材料,充分说明理由。

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一)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货物、服务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

(二)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符合用户紧急需要的;

(三)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符合上述第(一)项条件的采购项目,需提供市场调研情况、专家论证意见等材料,充分说明理由;

符合第(二)项条件的采购项目,需提供能够证明紧急需要的文件及相关书面材料。对于时间要求明显不合理,或因采购人故意拖延等不合理因素造成采购时间不足的,不在本条所列范围;

符合第(三)项条件的采购项目,需提供充分合理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一)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二)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三)满足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服务配套的要求,需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符合上述第(一)项条件的采购项目,应按规定程序在青岛市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媒体上公示;

符合第(二)项条件的采购项目,需提供市场调研情况、专家论证意见等材料,充分说明理由;

符合第(三)项条件的采购项目,需提供能够有效体现“满足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服务配套的要求”的证明材料,以及原有项目的采购合同复印件。

第十条符合以下条件的采购项目,可以申请采用询价采购方式: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采用询价采购方式需提供市场调研情况、专家论证意见等材料,充分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截止投标结束时间,出现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不足三家,以及在评标期间,出现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对招标文件做出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专家评委经过论证后,认为招标过程符合法律规定,采购文件无倾向性和歧视性条款的情形,需要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应填报《市直单位政府采购方式变更申请表》(附件2),报财政部门申请变更政府采购方式。采购任务被取消的除外。

招标文件存在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时间及程序不符合规定,或者采购过程中明显存在有悖于常理情况的,应予废标,并责成招标采购单位依法重新招标。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政府采购方式时,应坚持科学合理、客观公正、依法审批的原则,充分考虑实际工作情况和需要。对于复杂或标的较大的项目,应进行市场调研、专家论证或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媒体公示等方式,充分了解情况后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对于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采购方式申请,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在受理政府采购方式申请后,应根据提报的证明材料进行复核并提出处理意见,除市场调研、专家论证、信息媒体公示等了解情况所必需的合理时间外,审批时间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

第三章监督检查

篇4

政策为新药研发做导航

我国《药品注册与管理办法》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及药品审查制度的不断深入。11月份国家新药审评中心对先前报批上来的项目加大了审核的力度,尤其是对注射剂的审查更为严格,对大部分申报的项目都发出了提交补充资料的要求,对其他有些品种也做了重新审核。特别是该办法实施以后,对仿制药的打击可谓最为猛烈,近期发改委又传出今后对仿制药定价可能实行定价递减的办法;另外 “药品挂网招标采购”模式在全国的普遍执行,各地的具体条款尽管不尽相同,但就中标价格来说将趋于“优质优价”,新药和专利药明显将会在“挂网招标”中得到特殊优待,笔者断言,这“一打击”和“一鼓励”对未来药企的产品结构规划提出了新方向:即药企要集中企业所有资源上马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有学术推广价值的“新药”。

新药研发借力CRO成趋势

从当前国际和国内医药企业上新药项目的经验来看,借助于外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外力资源来立题选项、市场调研、报批、临床监查、卖点挖掘、上市前准备、临床专家资源共享等等。这就是把新药从立项到上市分成几个部分“外包”给更为专业的公司和机构来完成,即“研发外包”,研发领域通常称之为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据北京合源汇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颖介绍,CRO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其目的是协助制药企业进行新药研发,业务范围包括立项调研、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新药注册等新药研发全过程。由于其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灵活性和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制药企业的青睐。

企业将新药上市前的一部分研究工作交给CRO完成,既可以保证工作的质量,也可以降低研究开发的成本和企业自身的管理费用;既可弥补药物开发高峰期企业内部资源的严重不足的缺点,又可避免药物开发低潮时企业在研发部门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借用CRO丰富的经验和对新药注册程序的熟悉,保证新药的研发和注册速度,争取药品提前占领市场。有资料显示, CRO承担项目的时间与企业自身承担的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相比,大约可以节省25%~35%的时间,据范颖总经理介绍他们公司有时候为客户至少可以缩短6个月或1年以上的时间。

寻觅CRO合作要全面考察

笔者认为,当今我国制药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颇为相似,1998年SFDA成立后一系列药品管理法规的制定颁布,社会医疗体制的全面改革,制药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等。而中国的制药企业规模大多比较小,自身完成新药研发的实力又比较弱,而且由于多数企业多年来都是从事仿制药生产,对于新药研发的规则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随着今年《药品注册与管理办法》的执行,新药审批的程序也越来越严格和复杂。我国的这些现状,都决定了CRO模式是中国制药企业进行新药上市合作的最佳选择。

篇5

[关键词]图书编辑;市场调研;调研内容;调研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75

图书市场调研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图书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活动,旨在为出版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策划的图书更好地适应市场。

市场调研是编辑工作的起点,是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申报什么样的选题,所申报的选题是否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编辑对图书市场的调研。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更是把市场调研作为编辑考核项目之一,每年要求编辑至少提交两份市场调研报告,同时在严谨性、逻辑性、完整性、深入程度、参考价值等方面对编辑提交的市场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定。

市场调研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可以引起市场变化的因素,可以影响市场营销活动的因素,都属于市场调研的范围。这里仅介绍图书策划编辑在调研时常用的内容和方法。

1相关政策调研

在市场调研活动中,编辑首先应该了解国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标准更新、最新动态、技术革新、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这可以通过时常浏览政府、机构、协会等官方网站,收看收听电视、广播,阅读行业报刊,参加行业论坛等途径获取。编辑不仅可以在政策调研中发现市场需求,主动出击,而且可以为图书出版降低风险。例如,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专业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8个。针对这些新增和合并专业,编辑可以开发很多新选题或者更新改版已有系列教材。

2读者需求调研

读者是图书的阅读者和消费者,编辑只有真正地了解读者,才能生产出满足他们的书籍。编辑要想真正了解读者需求,就应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问问自己:这本书的内容是我需要的吗?作者的水平怎么样?定价可以接受吗?编辑最好让自己成为相关行业的半个专家,深入到行业一线,与读者面对面沟通,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后再策划选题,甚至引导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例如,笔者关注建筑类图书,笔者的同学在建筑企业工作,同学聚会就是最好的调研时机,聊天式的深入谈话比机械问答要好得多。做机电类图书,编辑最好有机械或电气专业背景,或者从事过相关工作。做教材教辅类图书,编辑就该多去院校跑一跑,多和一线教师聊一聊。做旅游类图书,编辑本身最好也是旅行爱好者。

3市场需求调研

市场需求调研主要是估计图书市场规模的大小及图书潜在需求量,可以在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两个大方面展开。

在实体平台方面,图书订货会、大型书展、书市、新华书店和专业书店等都是编辑进行市场调研的好去处。品种齐全的图书展示、畅销图书排行榜、新书会、专家和作者的讲座和论坛等活动让编辑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的图书信息,接触大量的业内外人士,对市场上的图书品种、内容、开本、封面、版式、定价、上架情况、订货数量、销售情况、读者行为等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和对比,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归纳分析,编辑可以看出图书发展趋势、开拓出版思路、找到市场潜在需求和空白点等。除了上述这些业内展和书店以外,业外展的作用不可小觑。科技前沿的行业展会、权威嘉宾出席的学术会议、干货较多的专题性论坛等,都是最直接有效的调研场所,编辑可以从中把握行业发展态势,找到市场需求、选题方向和优质作者。例如,《装饰石材应用指南》就是编辑在“全国石材行业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石材产业论坛”上,与专家讨论关于石材背胶、护理方面的内容时,聊天聊出来的。笔者在参加了“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议”之后,了解到现在已有将近500所本科院校开设土木工程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30余万,教材需求量很大,萌生了策划一套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想法。

在网络平台方面,策划编辑首先可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阅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资源,获取相关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读者的需求及分布情况、相关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等信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的信息量虽然庞大,搜索便捷,省时省力,但有些网站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及时、全面和准确,编辑不宜采取对任何信息都“拉到篮里便是菜”的态度,应该耐心浏览、不断筛选,经过识别、整理、核实后,剔除出过时、重复、片面、不可靠和错误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免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可以通过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获取图书基本信息、图书排行榜、销售数量、商品评价等,了解图书趋势、市场需求、读者喜好等。例如,对比各大电商网站图书排行榜可以发现,《解忧杂货店》《岛上书店》《偷影子的人》《小王子》名列前茅,说明治愈系文学作品在2015年受到热捧;英语四、六级考试类书籍和经济管理类书籍分别稳居考试和教材图书榜首,说明英语和经管类图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畅销图书作家榜上多是外国作者,引进版图书品种多样,体现了读者阅读高品质化的趋势。再例如,编辑经常阅读商品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往往能够分析出这些评论背后的潜台词,排除一些发货和快递问题,可以找到很多图书自身存在的缺陷和读者需求。

最后,可以通过关注一些专业的网站和论坛,粉丝、阅读量和转发量多的微博、微信等,了解行业热点信息、专业知识、专业读者需求,寻找选题素材,判断选题的可行性,物色有潜力的作者。例如,2012年6月,肖杰以亲身实践整理出《100种常见多肉植物图鉴》,并发表在博客中,赢得广大网友好评,点击率近15万次,是网络上最受爱好者追捧的多肉植物实用图鉴。博客“二木的花园”也被爱好者们称为多肉新手的福音,被当作教科书一般。2013年5月,《和二木一起玩多肉》正式出版,年销量13万册。再例如,2013年7月,张嘉佳开始在微博上发“睡前故事”,该故事系列微博数度被转发超200万次,超4亿次阅读。11月,这些故事结集成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目前该书销量已冲破60万册,在各大图书排行榜名列前十。

4同类书调研

同类书调研要从同类书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结构形式、价格、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出版数量、市场销售情况和读者反映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细致的分析,并力求使这种分析对于策划中的选题具有比较、参照意义。同类书调研包括社内同类书调研和社外同类书调研。社内同类书调研主要是通过本社官方网站、图书销售系统获取数据。此外,社内销售部门长期从事图书营销工作,哪些品种好卖,哪些品种不好卖,他们都了然于心。编辑应多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每种图书的实际销售情况和读者需求,快速捕捉到选题方向和选题信息。售后服务部门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他们通过网络和电话与读者沟通,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这些买家评价都是编辑市场调研的宝贵资源。

社外同类书调研主要是通过外社官方网站、电商平台、实体书店、编辑同行、相熟的专家和作者获取信息,看看其他出版社在做什么,如何做。如果自己已在同类书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就持续保持优势,提高图书质量、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如果自己在同类书中不占有重要地位、实力不足,就分析强者的不足之处,开发具有相对优势的图书,填补市场空白,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例如,笔者在开展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出版情况的市场调研时,通过走访书店发现,市面上同类书很多,其中更是不乏实力强劲的一类出版社,而且多是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也多为一本重点大学教授,市场竞争激烈。但是笔者同时也注意到,现有教材在体例结构上多以传统的篇、章、节形式为主,内容偏多偏深,主要针对学术型本科学生。因此笔者把该系列教材的读者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本科学生上,内容不求多而全,要求少而精,与课程学时数量配套。

市场调研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把握图书市场趋势、有助于出版物的科学设计、有助于对稿件的判断和加工、有助于制订营销方案。市场调研要以选题策划为中心,而选题策划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选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调研质量决定的。如果缺少市场调研这一步骤,凭空想象、闭门造车,选题就必然是无本之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市场调研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每个编辑都要具备对市场进行有效调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初级[M].武汉:崇文书局,2007

[2]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篇6

(一)小微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一是“好房快贷”产品制度于年初下发并取得贷款投放,在结合当前市场状况和借鉴同业经验,对“好房快贷”产品制度进行二次修订,目前已完成公文会签与法律合规审查,待行领导签发;二是加强批量自动化审批技术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针对购买小型光伏电站设备的农户下发“光伏贷”个人贷款业务管理办法,针对普惠金融客户下发“保捷贷”产品管理办法;三是完成商业用房按揭贷款管理办法发文工作,并根据分行反馈意见和市场调研,下发进一步规范商业用房按揭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四是制定小微金融政府风险分担贷款管理办法,并完成总行相关部门会签和合规审查,待行领导签发;五是制定电子供应贷、电子保兑仓和电子订单贷管理办法完成总行各部门会签与法律合规审查,待平台金融项目获批后一并下发;六是制定小微客户抵押类、质押类、保证类贷款产品管理办法,拟提起公文会签。

(二)项目推动有所突破

1.涉农扶贫类项目有所突破。

一是针对北京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项目项下的肉牛养殖户完成审批,并实现首批放款700万元;二是面向蓬莱地区农产品种植农户蓬莱惠农电商贷项目批复已下发,拟于近期落地。

2.积极推动与保险公司合作批量化业务项目。

启动与阳光产险合作开展个人贷款保证保险项目,目前该项目合作方案已经行领导签批同意并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同时阳光产险同业授信总行评审部准备上会,通过后启动系统开发与对接工作。

(三)小微业务相关系统逐步优化。

配合科技、运营在移动后援平台布设小微金融相关业务产品,已如期上线。

(四)数据统计日益规范

1.规范普惠金融考核口径数据统计。

下发《总行小微金融部关于规范普惠金融考核口径数据统计的通知》,规范普惠金融考核口径客户的认定标准和统计管理。

2.参与EAST数据治理工作

按照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要求,配合高资办治理小微信贷相关客户数据。

(五)开展业务连续性演练

拟定《恒丰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连续性演练方案》,,避免或大幅度降低天灾、意外或人为恶意(恐怖)等突发事件对我行正常营运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二、不足之处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建议

近年来,由于国内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国家对楼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负利率的状态,导致个人投资渠道十分狭窄。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达到了4000余种。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关注。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具体来讲,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及其资金收支变化状况,为其设计一系列个人财务规划和理财服务,协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和自身盈利目标,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目的的综合理财服务。

理财业务起源于美国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并逐步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第一个人民币理财产品是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在此后的七、八年间,商业银行的各类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可谓名目繁多。2011年8月银监会颁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活动,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该办法在第三章“宣传销售文本管理”中将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三种。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只能保证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只保障理财资金本金,不保证理财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收益,需要客户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的风险提示不够,蕴含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第六条和第十条明确指出,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充分揭示风险,加强客户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但目前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普遍存在产品宣传材料及销售文本中风险揭示不足,过分地强调预期收益,却没有预期收益率的详细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存在一些误导性的陈述;有些商业银行宣传资料中虽有风险揭示,但对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不够,未明确提示可能存在本金损失等最严重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的情况。此外,还存在银行工作人员代客户填写风险揭示书的情况,客户未亲自填写风险揭示书,就可能不了解或者不能详细了解理财中的投资风险。由于风险揭示的不完整以及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不甚了解,更不清楚理财产品的结构设计,单纯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而盲目购买,形成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2、理财产品质量单一,市场定位存在缺失

目前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虽然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但对产品开发和品牌重视程度有限,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互相模仿,实质上是大同小异,理财产品技术含量整体较低,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理财产品仅仅局限于与利率、汇率挂钩或者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基本上也是少数中、高端客户,即客户在银行的账户余额超过一定的金额才可获得该项服务。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过高(多数银行要求购买的最低起点为五万元人民币,有些产品的起点更是高达数百万元),大众化的个人理财服务明显不足,缺少满足中小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由于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导致有特定需求的客户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3、客户理财知识缺乏,理财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金融知识的缺乏及理财教育的滞后,商业银行的客户大多认同传统的存款类业务,对理财业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客户大多偏好具有保本承诺的理财产品,对风险程度相对比较高的产品则不敢涉足,导致现阶段理财市场需求多是一些低风险的简单理财产品。与此相反,由于商业银行在理财营销中,过分侧重于对收益的宣传,未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得一些客户对风险与收益的认识存在误区,缺乏风险意识,片面追求高收益,导致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足。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风险揭示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有关宣传销售文本管理的规定,全面、客观反映理财产品的重要特性和与产品有关的重要事实,真实、准确、清晰的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揭示,确保客户能够全面了解、准确理解;同时,对已经销售的理财产品要密切关注,杜绝声誉风险发生。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监管,严格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文本进行审核,对文本未达到要求的机构,要限期整改,达到要求后再准予发售该产品,促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做好市场调研,推进理财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应从客户利益出发,不断研究市场变化的新情况,适时调整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一是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开发适用性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要,细分市场,为客户设计、量身定做富有特色的、能够满足客户独特需求的理财产品。二是要考虑客户操作的便捷性,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客户设计出更多的自助产品,使客户不用到银行网点,利用网上银行就可以自助选取、操作银行所提供的各类产品。三是适时调整市场定位,积极开发中小客户市场。中小客户市场是个人理财市场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商业银行要积极研发、设计符合中小客户需要的理财产品,满足中小客户的理财需求,推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篇8

[关键词]物资采购 预算 供应商管理

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炽化,促使企业经营的策略规划与管理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在现代能源企业经营管理中,采购管理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采购策略规划之目的是通过策略性的规划管理,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结合外部采购环境的变动,并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优劣因素,以求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抓住外部的机遇,使企业采购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从而实现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采购收益。

一、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在资金使用中, 支出控制不严,存在超支现象。预算调整追加变化较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2.物资采购未与重点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向上延伸价值链,难以获取以下让渡价值:增加了使用市场带来的额外成本;未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不能把供应商的利润转移到企业内部;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供应不稳定。

3.合作的经济性不强,无形资源的积累不够。同时未找到内部价值链的关键控制点,逆向物流积压物资处理不及时等,造成物流系统的全过程优化困难。

4.电子化尤其是网络化的采购核算和管理有许多新的风险。采购信息的安全性降低,开放的互联网传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采购核算系统的逻辑纠错和综合判断能力下降。

二、采购物流管理的对策

1.加强采购人员的管理。要降低采购成本,关键是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现代采购管理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员短期行为,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2.建立市场调研制度,确保价格的真实性。在市场调研中,价格的浮动比率很难掌握,电话咨询是一种价格,现场与供应商洽谈又是一种价格,钱货即时交易和期货交易又是一种价格。掌握市场行情建立信息网络,在市场信息中优选价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3.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应以降低采购成本为立足点,合理选择供应商,充分发挥创造性采购的作用。注重与战略主力供应商合作,着力培育主力供应商群体。以“供应走向共赢”作为其核心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理念,尤其重视与主力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主力供应商队伍稳定。通过与主力供应商订立长期合作协议、订货份额倾斜、联合技术开发等措施,与主力供应商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4. 成立专门的验收小组,组建专家库。设备、材料、工器具的验收专业性比较强,从表面看是看不出实质性的问题的,有时还要借助一些工具作一些实验。成立验收组,组建专家库,成员独立性的开展工作,物资采购部门调查供方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以往业绩,搜集供方的相关资质材料;不受任何组织和团体的干涉,谁验收的物资,谁对质量负责任。

三、采购管理模式改进实践

在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欧洲债务危机仍然悬而未决,全球分销产业将呈现缓慢向上的销售态势。为了扩大市场机会,诸多企业开始转战内陆,随着市场交易量和客户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张,对于沟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商来说,必须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物流风险。以某能源企业采购模式的改进实践为例,确定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

1.建立新的采购商品的分类模式,规范供应渠道。要利用供应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快培育一批战略供应商,并实施ABC三级动态管理。同时加大电子商务采购力度,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严格实行招投标、密封报价和询比价制度,实施“障碍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2.构筑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采购成本的高低对物流总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设法降低物料采购的各项费用,强化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采用JIT采购、供应链采购和网上采购、外包采购等现代采购技术,按照物项采购价值实施ABC技术分类管理,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现物流通畅,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协作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配置计划,以商情信息为基础,抓住价格调整机遇,巧妙利用时间差、价格差,适时调整配置计划,并利用计划、发运和结算的时间差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实现优化运作创效。

4.供应商管理方法的改进,针对A类或B类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出具详细的选择管理办法和考评管理办法,并在此管理办法中也明确了企业采购管理部与需求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

四、结语

供应链的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日益突显,其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物流采购供应链及其资源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并且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攸关置要的地位,是全面改善和大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实行采购绩效评估制度,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科学管理, 全面改善和大力提升企业物流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以降低采购物流等成本。

参考文献:

[1]林丽萍,林钻煌.一种新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施培阔.客户化模式下面向产品的采购策略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1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