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14: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际交往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11-02
幼儿人际交往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分为两个子领域,其中一个子领域就是人际交往,并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还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知,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会与家庭、幼儿园、社会中的成员交往,而且对幼儿的自我认知以及今后的人际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的条件和机会,进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分析其原因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人际交往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利用真实情境引导幼儿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
幼儿交往的主体是家长、教师、同伴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生活、游戏与学习等各种活动中,幼儿有大量的机会与家长、同伴、教师交往,而与社会其他成员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幼儿园开展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教师会利用角色游戏、学习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相关职业的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警察等,认识这些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并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可是,有的教师忽视了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幼儿如何与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往。比如,某个大班的老师针对幼儿害怕医生、护士的现象,开展了人际交往教学活动《美丽的白衣天使》,设置的教学目标是:①幼儿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②幼儿能够与医生、护士进行交往。该教学活动分为3个步骤:一是教师让幼儿观看医生、护士工作时的视频,然后讨论“医生、护士给我们提供哪些服务”;二是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并讨论“自己见到医生、护士有什么感受”;三是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虽然这位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预设了幼儿应该能与医生、护士大胆地进行交往,但并未给幼儿提供与医生、护士进行真实往的条件,导致第二个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二)忽视在生活中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期待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通过一次教学活动便得到快速的提高,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影响了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形成。在大班人际交往教学活动《关爱你我他》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请幼儿观看伤员、病人的照片,然后请幼儿讨论:看到这些伤员、病人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并请幼儿想一想:这些伤员、病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其次,教师请幼儿讨论: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伤员或病人应该怎么做?对于这个问题,幼儿们积极发言,有的幼儿说扶他们上楼,有的幼儿说给他们让座。最后,教师请幼儿给伤员或病人说一些祝福或安慰的话,结束活动。几天后,班上的生活老师在提水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走路不太方便,幼儿们看见了哈哈大笑,而老师只是简单地阻止了幼儿嘲笑他人的行为。在该教学案例中,教师已经让幼儿讨论了“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伤员或病人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幼儿通过讨论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但是在真正碰到伤员或病人时,教师并没有引导幼儿将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没有指导幼儿把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至生活中。虽然幼儿在观念上有了收获,但是在行动上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
(三)忽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与幼儿的认知与学习、信念与态度、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然而,在工作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自身的示范作用。比如,大班的王教师正在开展《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活动,此时隔壁班的李老师过来借剪刀,王老师委婉地说:“我们班等会儿就要用,你上其他班去借吧。”李老师走后,班上的幼儿们说:“王老师,我们现在没有用剪刀,可以让隔壁班先用。”王老师却说:“我们等会儿就要用,如果他们不按时还回来,我们就没法开展活动了。”幼儿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该教学案例中,这节教学活动课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教师也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了这个教学目标。然而,当在活动过程出现“小插曲”时,教师并没有做到“好东西一起分享”,没有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因而教学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人际交往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缺乏对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认识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为幼儿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引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教育活动。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心态,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师之所以在组织幼儿开展人际交往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交往对象的多样化,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与幼儿交流、沟通、互动的对象除了同伴、家长、教师,还有社会上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如医生、超市收银员、警察等;二是突出“交往”的性质,在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时,要体现“交往”的性质,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因为对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性质认识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人际交往技巧上,而忽视了幼儿对交往技能的应用,没有引导幼儿与社会人员进行交往。
(二)教师缺乏对幼儿人际交往学习特点的认识
首先,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生活实践是幼儿人际交往学习的重要契机;二是指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离不开在生活中的实践。其次,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具有模仿性的特点,幼儿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教师、家长)的交往行为而获得。最后,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即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学习过程中获得。
教师对幼儿人际交往学习的特点把握不到位,导致其在开展活动时忽视了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也忽视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三、开展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为幼儿创设“亲历”人际交往的机会
幼儿学习人际交往是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进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告知幼儿可以怎么做,然后让幼儿看、听、说、交往,这样幼儿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交往的成功与失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使外在的交往准则得以内化,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上文提到的《美丽的白衣天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了解全班幼儿家长的职业情况,把从事医生或护士职业的家长请到课堂上,并让家长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再让幼儿与他们进行交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找机会带幼儿去医院参观,看医生、护士的工作情况,实现真实的人际交往。
(二)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因此,教师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学习,是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相吻合的,教师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在上文提到的《关爱你我他》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念上形成了如何关心生病或受伤的人,如果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延伸至生活,那么幼儿能够将如何关心他人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老师受伤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对生活老师说一些安慰的话,帮助生活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师做好榜样示范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人网;大学生;人际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2.30亿,占47.4%。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9.9%,高中以上学历群占56.1%。截至2011年1月,中国SNS用户2.35亿,而人人网注册用户已达1.7亿。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稳居第一位。从这些基本使用情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无论是网民还是大学生用户,SNS还是人人网,它们的数量和比重都不容小觑。
校园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大学社工日常生活的渗透。无论是宿舍和食堂,还是教室、图书馆,一切可以连通网络设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刷人人”的身影。 “人人网,网人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黏在这张“网”上,这张“网”也逐渐从虚拟空间“撒”到了现实生活,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人人网影响程度的扩大,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相关课题。本文从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讨论人人网对大学生现实中新的人际关系的确立的作用方式。
从行为主体来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新生从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网中脱离出来,来到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相对松散的新环境。由于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的时空限制存在矛盾,他们中一部分人通过人人网等虚拟的社交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人人网登陆界面上就有相符合的“大一新生专用注册入口”,许多新生可以通过搜索校友结识师兄师姐,还可以通过组建小组、班级等功能应用提前认识新同学。虚拟空间的超时空性给行动者带来了便利性、时效性和丰富的信息含量,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社交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扩展性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举例来说,人人网用户使用发表日志、上传照片、状态等功能就是给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了非物质载体从而得以表达,满足用户“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当个人主页“最近来访”中出现陌生人,用户回访就开启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人网的“留言板”担负着即时通讯的功能,双方可以使用“悄悄”话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进一步推进关系的亲密;另外,从虚拟到现实――约网友见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网络与现实虽然可以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相互区别的两个空间,其转化存在一定困难性和危险性,转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埋藏着对结果产生破坏性的因素。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形形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也同时扮演者现实角色也和虚拟角色。无论是在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致使主人公达不到角色期待而给他人留下消极印象,从而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从研究客体来看,人人网已成为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实名制。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于2005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校内”一词的定位让许多大学生用户产生信赖感,填写姓名、学校、家乡等真实信息并利用它们来搜索可能认识的或期望认识的人。2009年,已经拥有一定数量学生用户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并于2010年底跃居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第一位。从校内到人人,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参与,这一转变给大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用户不仅可以结识同学、同乡,还可以结识更多社会上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
然而,这种变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被大量的耀眼数据所隐蔽。虚假账户、僵尸账户的出现,以做广告等为目的的功利性互动的增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人人网的信赖度。因此,大学生向人人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以人人网作为社交网络一个代表,不难看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即在现代社会,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这一理论在现实中一次次被验证。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熟人的范围,进而使得人际交往由过去的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正如威尔曼所言,社交网络提供的是弱纽带的人际联系,现实生活中则提供了强纽带的联系。有专家也认为,社交网络使人际交往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而且使人际交往从原先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新形态。可见,在弱熟人社交下,虽然交际圈有所拓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则趋于淡化,信任度也在降低。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多处于公共空间,如教室、图书馆、餐厅、派对、集体宿舍等之中,个人的交往行为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客观制约。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使得现实的公共空间被分割为私人空间的碎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联通了网络,个人霎时即可“脱离”公共空间而进入私人领地。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而愈加明显。令人赞叹的是,网络更在不同的私人空间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私人空间的共享形成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借助于网络,个人可以最终摆脱公共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展私人空间,并自由地选择沟通对象,构建理想的共享空间、交际圈子。这种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共享化的趋势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了现实人际交流方式“严重退化”的现象。如正在上课的教室中,经常会出现大学生面对笔记本电脑、深陷私人空当中,教室内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变得少之又少;同一宿舍的室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社交工具来交流。长期如此,这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面的。一方而,社交网络维持并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不同角色、理想自我的场所;网络对公共空间的分隔,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个人空间,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现实人际交往的退化,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可信度的下降,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等。
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利于弊,一方面经常使用社交网络发展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现实中的直接交友途径;另一方面,不常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应该适当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来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总而言之,对于社交网络,我们要用清醒的头脑看待它的多方面影响,趋利避害,给虚拟到现实一个华丽的转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年7月.
[2]易观网 2011年Q1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R]2011年5月.
[3]黄少华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7月.
[4]郭东 网络空间的二元交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8月.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和两面性;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络交往的陷阱;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怎样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网站的诱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了解现代人特有的多种交往方式
2、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难点
通过列举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网络的丰富性、无限性
三、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感受网络交往的优越性,同时学生又需认清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分析网络,帮助现代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学内容分析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生活丰富多彩
2、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新空间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 网络的正面作用
2、 网络的负面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辩证思维教学法等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1、powerpoint、flash等课件
2、多媒体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嘴八舌话时尚(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有点郁闷,因为我在批改作业时经常遇到一些看不懂的时尚词语。今天我特地挑选了一些“空运”过来,希望同学们可以帮帮我。
(flash课件展示:你知道这些时尚词语的意思吗?MM、稀饭、青蛙、PK、东东、9494)
生:MM=女性、稀饭=喜欢、青蛙=外形不佳的男性网民、PK=决斗、东东=东西。885=帮帮我。
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时尚词语的意思。不过,我有个疑问,这是什么语言,它常在什么时候使用?学生回答(网络语言,网上交往),师问,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呢?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
(1)、网络生活丰富多彩(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P65最后第一段“引言”材料中关于“中国的小华与英国的Jack利用网络互学与交友”的例子。设想:如果在古代或几十年前没有互联网的,他们能认识并发展友谊吗?
课本P66第一段关于小梅求医的例子。思考: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可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作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后,不仅没有漂洋过海,也没有花费巨额延请名医就及时得到了诊断和治疗,这正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才能发生的。)
(2)、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新空间(板书)
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先让学生动手写一写)(补充材料,让学生体验网络的丰富性)我们可以通过网络:
A、发送电子邮件,可节省邮费且能把邮件瞬间送到对方手里。
B查找信息(如Baidu搜弧)、看新闻(如省略)、读小说、下载文件,我们坐在家中便可纵览天下大事
C、网上购物简单方便,足不出户便可挑选远在美国或墨西哥的商品,还可以享受很多优惠
D、网上学习,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根据自身特点决定学习方式和进度,令沉闷的学习变得富有情趣
(教师分析、总结: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对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方便。)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
网络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比一比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交往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时空的无限性、交往对象的无限性。并归纳出网络交往与传交往的最大特点是:无极限。
无极限的网络是不是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呢?如果不是,那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就“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弊大于利”展开分组讨论,并以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四小组分两队代表正反两方进行现场辩论。
学生辩论:
正方:赞成利大弊并说明理由,师在学生说的基础进行补充归纳并展示:
1、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2、结交新友扩大了交往领域,增强交际能力,锻炼、眼、手脑并用的能力。3、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交流思想,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突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反方:赞成弊大于利并说明理由,学生说教师引导并总结,网络交住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中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造成精神荒颓废、荒废学业;2、加重家庭经济负担;3、产生信任危机,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4、影响身心健康,有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5、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使身心受到摧残…
教师归纳总结出网络交往的一大特点:既有利又有弊具有两面性。
如果我们能合理使用网络我们就可以主宰网络成为网络的主人,让它为我们服务。如果不能合理使用,过渡沉迷于网络,我们就会被这一无形的网牢牢网住,成为网络的俘虏。网络使用不当会荒废学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应该怎样发挥网络优势正确使用网络?学生讨论并回答。
1、培养时间观念,自觉控制上网时间;
2、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要学会”信息节食”;
3、利用网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4、利用网络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现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出谋划策:我们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利用互联网为我们学校、班级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明理容易践行难,在生活中很多人知道要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可以现实生活中却还有那么多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呢?我们周围哪些人容易上网成瘾,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通过分析得出原因:缺乏关怀、失意、挫折、失败的人;性格内向、孤独、偏执的人;缺乏生活目标的人;自私的人;缺乏责任感的人、 自控能力不强的人、家庭不和的人… …
(三)、 [课堂小结] :
网络是工具,是时展的产物,代表着世界科技潮流,拥有无可比拟的信息量,上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健康的人,青春是美好的,也是宝贵的,初中时的选择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上网内容健康,有选择,自觉控制上网的时间,网络会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多媒体播放歌曲:“网络陌生人”。最后,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网络陌生人”,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中,进一步感受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真正的成为网络的主人。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1以时尚内容为话题,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现代社会传媒发达,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如果教师还是用很老的材料去教育学生,那效果会大打折扣。我摘录了时下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作为我的导课内容,结果刚开始上课就出现了小,学生争先恐后的场景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一女生;人际交往;现状特点;对策
人际交往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人一生的愉快和悲伤,幸福和烦恼,快乐与痛苦都与他人的交往密不可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一生就会快乐和幸福。西方心理学家克林格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当人们被问到“什么使你的生活富有意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亲密的人际关系是首要的。大部分大一女生都是出高中校门入大学校门,没什么社会经验,高考前有高考的指挥,有老师的监督,家长的督促,周围同学的竞争,所以思想比较单一,可支配的自由度有限。初入大学,不少女生要面临的问题比她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要学会与人交往是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一、大一女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描述
1.纵横向联系,小群体多。大一女生横向人际关系是指在同学与同龄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关系是指她们与父母、师长等不同年龄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同辈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一女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同学和同龄朋友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理想、爱好、愿望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
2.她们交往需求迫切,但往往期望过高 有大一女生说:小学的时候,全班是朋友,中学的时候,一半是朋友,大学的时候,一个也没有。很多大一女生走过高考的”独木桥”,远离父母,走进大学校园以后,常常有一种被陌生环境湮没的感觉。
3.交往目的多样化,但交往方向上存在的误区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的大一女生的交往目的也由单一的情感型转向了多样化。有的同学通过交往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储备社会资源,有的同学希望通过交往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有同学利用交往消磨时间等。
4.有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注意自己的个性、爱好,从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兴趣、性格的了解;个别大一女生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导致交往中的角色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大一女生是一群充满朝气的群体,拥有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对自我认识逐步深入,而且交往方式有以下几种特点:
1.较单纯的精神性。大一女生的交往方式刚从中学跨过,但慢慢的有了一定的功利性与实用性,但主要的还是以情感、精神上的为主。我们常说同学友谊最可贵的就是体现在这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她们往往喜欢与性格相似,与合得来的同学交朋友,有些可能会对自己的朋友的期望值较大,易用理想化来衡量朋友。
2.交往对象、范围、方式等方面比传统的交往方式开放,她们可以在人际交往中采取积极的心态,主动与别人交往,能以主动开放的心态去与别人交流。除了手机QQ、飞信、微型、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现在大一女生对很多方面都积极尝试,不仅仅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交流,可以是社团、组织等多种活动的方式 。
3.交往遵循人格平等。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大学里,同学之间更是站在同一台阶上,大学生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三、开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议
1.作为一个大一女生,要想开始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最起码的是要懂得相互尊重,尊重每一个人,是日常交际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做人原则。因为你重视了别人的价值,别人也会重视你的价值,支持你的行为。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2.认真的女生虽然很美丽,但是,别只顾着闷头做事,更要时时抬起头,多对旁边的人递出友善的笑容,为自己多多增加朋友与贵人。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社会的本质,不外乎共同合作与发展进步,因此,一个人的社交圈,往往也决定了这个人的发展力。我们参加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活动,可以让我们在大学校园内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参加活动中多与他们交流,积极参与活动,融入其中。
四、提升大一女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要好。你的外表是你向对方透露出的关于你的第一信息。在气质与风度上,有的人相貌平平,但你就是愿意接近他,觉得他有魅力;而有的人虽然衣冠楚楚,相貌堂堂,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可亲近,缺乏令人欣赏的特征,这就是气质。这种气质产生的美感,是不受长相,服饰打扮制约的,它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东西。气质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如一举手,一投足,说话的表情,待人接物的分寸等,如:
1.礼貌待人,首先要求用语礼貌。使用“请”“谢谢您”“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次是举止得体,坐有坐姿,站有站相,不忸怩作态。
2.人际交往中有个重要的原则:相似原则。双方只要在兴趣、爱好、观点、志向,甚至年龄、籍贯、服饰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初次交往中积极寻求双方的共同点,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与人初次交往之前,如有可能,要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作为相识和交谈的基础。了解对方,记住特征,最重要的是很快弄清楚并记住对方的姓名,这往往是你对别人是否重视和兴趣的表现。
(二)用微笑感染他人,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懂礼貌的表现。微笑可以让人感到融洽、平和。
(三)有时候拒绝比接受更美丽,拒绝别人的原则:
1.宽容雅量,乐于助人;2.适时拒绝,态度明晰;3.言简意赅,理由得当;4.耐心聆听,适当建议;5.尊重对方,委婉拒绝。
总之,为了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女生应该结合自身的生理、心理、性格、学习、交际等特点,积极应对,合理安排,争取在大学四年积累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和提高主动交往能力,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王金銮.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08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促进作用,不良的人际交往会阻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现代社会,大学生因人际摩擦而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1小组社会工作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在关联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种能力:首先是问题处理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独立性、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的弱点;其次是表达理解能力。一方面指个体是否能够让他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将个人内心的想法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指个体能否正确地理解他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本次小组主要遵循小组社会工作理论——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其核心概念是符号,指任何能代表某种意义的事物。因为人们赋予事物某些独特的意义,所以事物才会成为符号,并且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意义的存在。在所有符号里,语言是最丰富灵活的系统,人们通过说话交流、肢体表达(包括不同的面目表情与姿势)等方式,相互间传递各种想法,进行相互间的多种交往。而在小组过程中,组员们利用语言、身体动作等符号进行互动,传递所要表达的意义,充分的展示自己,并实现与社工、以及其他组员之间的良好沟通,这不仅有助于组员的自身发展,还有利于在小组内营造良好互动的气氛,有利于实现小组目标。
2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设计
本次小组招募了广西M大学同年级多个专业的大一学生,通过口头介绍宣传、张贴海报、QQ群转发等手段来招募本次小组的成员,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筛选。
2.1需求评估
对报名参加小组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问题的访谈了解,发现他们存在以下需求:第一,减少对网络人际交往依赖,学习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技巧;第二,嘗试主动交往,摆脱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第三,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需求。
2.2小组方案
(1)小组对象:招募有人际交往需求的1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生各半。
(2)实施方式:小组训练、小组分享、课后作业。
(3)频率次数: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共6次。
(4)小组性质:发展性、封闭式小组。
(5)实施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原则。
(6)小组目标:①帮助组员减少对网络人际交往的依赖;②协助组员发现自身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正视缺点;③协助组员学会在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理解他人的人际交往方法,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7)单元大纲(见表1)。
2.3实施原理与单元设计
2.3.1第一次小组活动:小组破冰、建立契约、制定规范。小组社会工作探索阶段,通过小组破冰的方式,让组员之间有基本的认识,努力在组内建立信任互助的小组氛围。其次,需要让组员了解小组内容和目标,表达对小组的期望,共建“真诚、接纳、尊重、保密”的小组契约。本节小组活动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第一节活动,组员间还没有建立关系,由于小组的10名成员都想要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需要用到小组内部的力量,所以第一节小组活动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熟悉。
2.3.2第二次小组活动:建立组内交往、认识人际交往重要性。小组进入探索后阶段,经过第一次的破冰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组内关系得到初步建立。本次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运用小组内部的力量,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协作开展。因此在开始之前,运用游戏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交流的意愿和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的欲望。在“你画我猜”的环节中,通过组内游戏互动,让组员认识到双向沟通的重要性,明确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下求学、未来就业以及对人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进一步促使组员间的交流和开放,引导组员吸取他人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和方法,提升表达的能力,减少对网络交往的依赖。
2.3.3第三次小组活动:认识自我、纠正错误。小组进入熟悉阶段,围绕组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陷,在处理缺陷的过程中实现小组凝聚力的提升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只有明确自身人际交往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因此,设计现场分享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一环节,通过非批判式的分享,引导组员运用人际交往知识的能力,感受他人的支持对处理自己人际交往缺陷作用。更进一步的开放和信任能让小组自然过渡到自我认识阶段,协助组员认识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他人,进而延伸到人际交往需要主动的主题。通过组内人际交往经验分享,增加组员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其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
2.3.4第四次小组活动:情景模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进入成熟阶段,有所侧重地从感性向理性延伸来理解和分析人际交往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组员之间在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后,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间互动增多,但是组员终究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需要与不熟悉的人进行接触,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因此本节活动设计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特定情境,以提升组员对人际互动的理解。最后,让组员认识面对他人交往中常见的因应方式(给建议、安慰、教训等),并训练“积极倾听”和“表达同理”这两种有效的因应方式。
2.3.5第五次小组活动的重点:巩固效果、发掘潜能。小组由成熟阶段向结束阶段过渡,挖掘潜能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巩固效果则是小组活动的重点。组员在上一节活动中学习了不同场景人际交往的方法,需要及时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检查,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次小组活动主要是强化小组成员前几次小组活动学习到的交往技巧,并让他们相互分享、学习并提升,借助小组内部力量相互促进,改正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并保持在组内习得的良好交往习惯。
2.3.6第六次小组活动:回归现实、离别情绪处理。小组活动进入结束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多在于自身不够自信、主动,要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首先要帮助个体了解、纠正非理性想法,再以理性思维取而代之,就可以达到消除人际交往中消极情绪的目的。通过情景的设计,引导组员在适当的情景做出恰当的表现,帮助其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末期,主要处理离别情绪,巩固小组成果,让组员表达小组活动未尽事宜,提出建设性意见。
3小组评估
3.1小组社会工作过程评估
小组社会工作的过程评估就是对小组活动过程进行整体的评估。小组过程的好坏决定小组的工作效果,从整个小组过程来看,虽然没有出现冲突性事件,组内保持着较好的互动氛围,小组活动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组员因个人原因而表现出的不良情绪。
3.2小组社会工作效果评估
了解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前后组员的自我感觉。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估,所有组员都提到了自身的改变,不少组员认为积累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深刻的意识到人际交往对自身以后学习、生活的现实意义,提升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组员通过在小组中与其他组员互动,逐步增强了自信心,负面情绪也随之减少。
4结果反思
在小组最后一个活动中,社工收集了组员对社工小组过程中表现的价值观念、运用的小组技巧、能否实现小组预期目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开展的建议等方面的评价,以便帮助社工总结经验并提高自身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
据统计,5名组员对这六次小组的小组氛围表示满意,认为自己在这些氛围中能够使组员更好的进行交流。3名组员对组员间的信任度、交流分享时的真诚程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尊重程度表示比较满意。2名组员认为组员在分享环节的分享程度不够。另外,组员对社工提出一些建议:一是提高小组管理能力,尽可能防止小组活动过程中出现场面失控的现象;二是在活动之前做好预案,预想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况,以便应对;三是小组活动某些环节的内容比较单调,可以设计得更丰富一些,另外在环節之间的衔接上有待加强;四是在分享环节注意把握与引导组员分享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秀美.高中生人际焦虑现状及其团体辅导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 谢昊宇.大学生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社会工作项目报告[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3] 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0
[4]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127
关键词: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96-02
一、研究背景
人际交往效能感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反映了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之前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交往活动的判断,因此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预测人际交往状况[1]。根据谢晶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六个因子:亲和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2]。
以往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研究主要关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以及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尚且没有研究从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上的差异出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方面的差异,并试图根据研究结果,寻求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和方法。由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3],因此对人际交往效能感进行深入研究有较重大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选取长江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26份,回收315份,有效回收309份,回收有效率94.8%。其中一年级77名,二年级73名,三年级81名,四年级78名;男生157名,女生152名;自然科学类106名,人文社会科学类117名,艺术类86名;农村185名,城市124名;独生子女215名,非独生子女94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谢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2]。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构思效度,内容效度,实证效度。问卷共36个题项,包含六个因子,每个因子包含6道题目。问卷采用6点式计分法,正向记分24道题,反向记分12道题。每道题要求被试进行自我评定,得分越高,效能感越强。
(三)研究程序
1.施测方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取样,量表为纸笔自陈式问卷,随机发放给长江大学在校学生,学生完成问卷后收回。
2.数据处理。将测评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应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t检验。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得分在性别(t=0.524,P>0.05)、年级(t=2.396,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t=1.932,P>0.05)、家庭来源(t=0.833,P>0.05)、学科分类(t=0.272,P>0.05)上差异不显著。这与谢莹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得分在各个变量上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一致[4],与薛敏等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也一致[5]。但是与谢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别上差异显著的结论不一致[1]。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采用了不同区域的被试。由于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预测人际交往水平,那么根据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可推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差异不大。
本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这几个因素上有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效能上差异显著(t=5.567,P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t=4.553,P
家庭来源不同的大学生在六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边缘显著(t=3.779,P=0.05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而形成了与城市大学生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思想不够活跃,对都市文明不太习惯,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则不然。大学更注重学生各方的综合能力,学习好也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般人更愿意与城市学生交往,以便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8]。因此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信任感、同情心、利他性、谦逊性上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因此在人际交往效能感上总体得分与其差异并不大。
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t=4.166,P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差异显著(t=2.574,P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一是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二是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显著。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上反映的情况,本研究诚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差异不大的情况,可采取一些大众化的措施。首先建议高校开设专门的人际交往学课程,帮助大学生构建人际交往的知识体系。其次可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或group counseling)是应用团体动力学,设计团体活动、课程、内容,用来预防及处理个体在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10]。已有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效果显著[11]。
第二,针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要多给予他们关注,提升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判断。首先引导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做到既不清高,也不妄自菲薄,平等与人交往。其次优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品格修养,克服自卑、嫉妒等不良品质。再次要对他们进行情绪教育,培养他们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善用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压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最后要帮助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巧。高校可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有关交往技巧的讲座,同时鼓励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主动参与,在交往中逐渐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
参考文献:
[1]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6).
[2]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
[3]Suzue,T.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and mental health[J]. Environ Health Prev Med,2010,(15).
[4]谢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薛敏,廖大凯,薛涛.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3).
[6]黎隽洁.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因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2,(2).
[7]李珊,刘洋.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8]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J].山东电大学报,2002,(2).
[9]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交回避 社交苦恼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17-03
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社交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高职学生深受人际关系困扰。社交回避是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是一种行为表现;社交苦恼是当事人深处其境时的苦恼感受,是一种情感反应。研究高职学生群体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有利于我们认识社交回避在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和特点,理解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造成的压力与苦恼,并向高职学生提出适宜的建议与指导,帮助其积极、和谐地学习和生活,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某高职院校的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被试进行团体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93.13%。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采用由Watson和Friend编制、马宏修订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重测信度为0.68。量表包含28个条目,由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分量表组成。
(三)研究程序。选取大一学生,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主试,施测统一问卷,同时随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使用SPSS20.0软件录入、整理和分析所采集的问卷数据。
二、Y果与分析
(一)社交回避与苦恼总体情况与比较。分析298个样本数据(见表2)发现,高职学生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总量表的平均分分别为4.54、5.06、9.60,均高于理论中值4、5和9。与常模相比,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总量表得分均高于常模,并且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P
(二)社交回避与苦恼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统计显示(见表3),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及总量表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民族差异。统计显示(见表4),汉族高职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及总量表得分均低于少数民族学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生源地差异。统计显示(见表5),生源地是城市的高职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及总量表得分均低于农村的高职学生,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7.政治面貌差异。统计显示(见表9),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及回避和苦恼维度,在党员、团员、群众等政治面貌上,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
8.家庭经济状况差异。统计显示(见表10),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及苦恼维度得分上,来自特困、困难、一般和较好家庭经济条件的,得分依次增加,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交回避维度上得分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社交回避对苦恼的相关及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以社交回避为自变量,社交苦恼为因变量,二者相关系数0.639(P
三、讨论与建议
(一)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情况,在统计学意义上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并且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这说明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比较严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相关极其显著;回归分析也发现,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的回归差异性也极其显著。高职学生产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对人际认知存在偏差,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在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受到了创伤;有的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尊水平过低,在人际交往中不敢主动交往;有的是人格特质所致,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倾向于被动交往,谨小慎微,存在人际交往不安全感,等等。
研究数据还表明,高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两个分量表,在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上,得分虽然有差异,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分量表不受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二)改善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建议。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亟待改善。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开设人际关系相关课程。课程的开设要依据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建设,要增加灵活性和选择性,让高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增强他们社会交往的技能。二是加强自信心培养。高职学生因高考失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等,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要根据国家对应用型(下转第35页)(上接第18页)人才的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等方面,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同时进行自我认知训练,加强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辅导,增强其自信心。三是加强实践锻炼。要依据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高职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和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质量和成功体验,强化其人际交往动机和技能。四是完善咨询服务体系。针对社交回避与苦恼现象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或团体训练,通过专业咨询、朋辈互助、心理干预等方式方法,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安芹,陈浩.自我分化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5)
[2]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黄吉彪,汤B,赵建新.中职生社交焦虑社交回避苦恼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5(9)
[4]邵华.医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于主观幸福感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4)
[5]何玉梅.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5)
[6]李珍.中职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及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高职贫困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研究”(2015ZZ016)
关键词 青少年;独生子女;人际交往;教育建议
一、青少年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及表现
1.自我中心较强,欠缺合作精神
独生子女和其他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把所有的期望集中于一个孩子身上,因此相对来说,独生子女懂事很早。但是,由于单方面接受家长的宠爱,缺乏与兄弟姐妹、外界的接触加上某种家庭教育的缺失,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相互尊重、关心与合作的意识。青春期的孩子又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自我意识逐渐高涨,导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已有的研究也指出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在独生子女内部存在分化现象。在人格特质上,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较差。孩子长期独处,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小、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态,严重影响他们与人的合作关系和正常交往。
2.有较强交往欲望,但是交往技能缺失
独生子女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核心人员,关系着家庭的幸福。但是,由于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共同沟通和玩耍的伙伴,加上现代城镇“独门独户”式的居住方式,淡漠的邻里关系与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容易造成青少年独生子女心灵上的寂寞和孤独。因而,他们往往乐于发展家庭以外的同伴关系并进行社会交往,有着较强的交往欲望。 但是在真正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容易引起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甚至产生闭锁心理。
3.人际交往中,过于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
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身上背负着祖辈、父辈的深切期望。这种氛围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争强好胜的潜在影响。甚至,有些家庭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和社会高强度竞争压力,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导致青少年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 中往往有更浓厚的竞争意识和更强烈的好胜心。
二、青少年独生子女以上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个体在家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等,是其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家庭结构模式、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教养方式、氛围等都会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青少年独生子女产生心灵孤独感以及对同伴的渴望。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易使得青少年独生子女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心理特征,也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技能,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当他们真正需要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问题与矛盾。
社会节奏加快,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社会与学校都强调竞争,无形中增强了大家的好胜心,疏远了同学间的人际交流。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校中的各项教育管理措施,包括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教学组织、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以及奖惩和校风的建设等,都会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三、几点教育建议
1.家长要予以合理引导
家长要鼓励支持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开展必要的同辈群体的交流交往,并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各种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和敏锐的思考去分析和评价他们涉足其中的伙伴关系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以及它的发展方向。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外出与同伴交往, 关注他们的同辈群体交往情况。同时,给孩子的关爱,不要让他觉得理所应当。在家庭成员内部交往时,尽量让孩子感受“有所付出地获得”以及“有所回报的爱”,让他们明白平等、尊重以及互助互爱。
2.学校教育要树立正确导向
学校要正确把握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互助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同时,学校应通过加强德育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交友技能,促使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学校要组织多种兴趣小组、社团等,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最后,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联系,争取学校教育的成果在家庭教育中能得到保存和延续。
3.社区要创造良好环境氛围
社区要创设条件,为青少年交往提供便利条件。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幼儿游戏场地、儿童游戏场地和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这些户外活动场地有利于把青少年独生子女从封闭的家庭中吸引出来,参与同伴的交际活动,培养正确交际意识,锻炼交际能力。同时,社区还可以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住宅区家庭联谊活动和家庭互助活动,有利于孩子在交往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学会交际。
4.社会舆论要进行良性诱导
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身“社会免疫力”不强,容易受社会现实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社会问题。过多的负面报道和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批评,也容易使孩子们产生怀疑、不信任以及不被信任的不安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消极的社会心理。因而,社会尤其是媒体舆论,应对青少年群体多加关注,正确认识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及其相关心理问题与行为。要尽量进行良性的宣传诱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同时,尽量避免夸大社会的竞争压力与人际间的淡漠隔阂,同时可以适当宣传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