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数学优化8篇

时间:2023-06-08 09:14: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数学优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优化

篇1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手段 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是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总结。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地提高。为达此目的,就要创设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时要用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或是“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优化课堂导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教“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先让每人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看看能否被3整除,余数是几。不管学生报什么数,老师都对答如流,学生非常惊奇,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能够使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在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反思后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其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小组成员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面对面地进行促进性互动,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树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四、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五、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篇2

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备课和上课首要明确的问题,因为他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

首先,认真地研究教材,教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和要求注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特长、学习方法和思想状况等等。只有对他们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时用一些尖端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或是“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在想一想”,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优化课堂导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教"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先让每人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看看能否被3整除,余数是几。不管学生报什么数,老师都对答如流,学生非常惊奇,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练习过程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因为练习时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所以要挖掘创新素材,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教会他们善于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优化练习过程应从例题处罚,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例如,在巩固“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如下题目:看一看哪些算式可以改写写成乘法算式,哪些算式可以改写成与加法有关的算式?(1)5+5+5+5 (2)5+5+5+4(3)6+6+6+6+6 (4)6+6+6+6+9

篇3

关键词 数学 优化 教学策略 小学

一、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团共有15名队员,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教师需要尽快将这一消息通知到每个队员。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教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要求越省时越好。

二、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教师自身知识欠缺

本人在全国培训教师过程中做过调查,绝大部分教师以前没有学过或接触过“最优化”内容,不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感到不适应,难以把握。

2.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教学环节不清晰

教材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各种方案中找到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并将这种方案加以概括提升,找出规律。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环节不清,过程累赘,难以突破重难点等问题。

3.教师直接讲方法,没有学生探究的过程

一些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探究和发现,为“方便”、“省事”,在教学时采取灌输的方法,直接将方法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这样的教学没有学生真正的、有效的探究过程,失去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三、“打电话”“优化”教学策略

(一)关于教材与学生的思考

1.教材编排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教材安排三个部分的活动:

活动一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探讨最优方案。教材提示了三种不同且逐步递进的方案,可以一个一个地通知,分组通知会更快些,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呢?由此引出更快的方法。

活动二寻找规律。组织学生讨论前面分组时出现的几个方案,再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图示找出规律。

活动三应用规律解决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规律算一算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队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打电话”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打电话”使用的素材是为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寻找“最佳通知方案”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教学起点是学生已有的优化思想,要想在“打电话”中实现优化,关键是每人每分钟不空闲。虽然说优化思想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所体验,但“打电话”这个素材所提供的问题学生是陌生的。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最优方案形成的全过程。教学难点是落实怎样使每人每分钟不空闲,从而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关于几轮教学的反思

鉴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节课本身来说,教材的处理方式可能只适用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只会成为课堂的旁观者。首先,教材试图通过尝试分组寻找多种不同方案,通过自身体验“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逐步建立起与最优方案的联系。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吗?先尝试分组、再计算各种分组方法所需的时间、进一步调整,寻找最优方案;画图、填写表格、探寻规律,短短一节课时间能来得及吗?

于一个复杂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寻找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特殊化”:先从简单问题人手,然后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建立模型,再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一上来就探索“通知15人”的方案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索“通知7人”的方案,进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巧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试教中问题设定在汉川大地震情境中:某地部队要去灾区抗震救灾,指挥官接到上级指示,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时间非常紧迫。如何才能尽快通知到下面七个分队的队长呢?帮助学生审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尽快通知到这7个人,需要多少时间?先是学生猜想,答案有2分钟、3分钟、7分钟等,针对“7分钟”的通知方案,学生感觉“费时”,“为什么会费时”再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因为逐个通知会造成有人空闲”所以费时,从而得出只有保证“每分每人都不空闲”才是最省时的通知方案。理解到这点,再通过分层的图示法,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每分钟通知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每分钟新通知到的人数的变化”、“每分钟后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的变化”、“每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人数的变化”等,进而完善由“打电话”问题引申出来的众多规律的探究。试教过后,发现问题如下:

(1)全班68人分小组活动探究时间过紧,探究出来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由于时间的原因教师已经开始反馈交流了。

(2)用作图表示“通知7人所需要时间”比较混乱,导致“有人空闲”产生结果错误。

(3)填表探究规律时,学生停留在探究数字变化规律,没有上升到结合意义探究规律,其本质在于没有足够的操作体验作为理解规律的支撑点。“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与“发现规律”到底孰轻孰重?

(三)关于课学进度与学学接受度关系的思考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唯有师生步调一致,才能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奥数辅导班教学中,通常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大部分学生经过短期挣扎后,最终兴味索然,因教学进度超过学习接受度思维疲软而掉队,因此只能是精英教学。现行教材安排的奥数内容目的在于实现数学的价值――训练思维、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但如果一味迁就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会得到激发与维持,但学习进度又该如何调控呢?本节课的调整后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较好把握了师生的合作度。课堂学习速度与学生接受速度相得益彰。

总觉得本节课学生获得“必须每人每分不空闲方能最优”这一结论快了些,如果按教材设定的分组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先获得“分组打电话通知,并不是分组越多越省时间”这一结论,再思考想要用最短时间通知到每人,必须每人每分不空闲方能最优,至少增加巧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这15分从哪来?可否将“合唱队队长佳佳要电话通知其他七名同学周一穿演出服,每分钟通知一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这一问题直接给学生回家预习,第二天再带着学生的思考展开教学,又会如何?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感受和体会了运用优化思想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估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4

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难以理解的,小学生在学习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能否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效,而且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因此,我们应从小学生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轻松活泼、学生喜闻乐道的教学情景,把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情景描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年、月、日”一节时,上课伊始我先问学生: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同学们都说:过!我又告诉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年年都过生日的,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老大爷2008年有多大吗?由于知识的引入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小学生的心理,学生自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品尝探索奥妙乐趣的同时,萌生出对数学知识的渴求,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诱导学生思索数学悬念。

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主张“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对疑难之点则“要运神骋智,折衷善择其间。”而构建主义理论认为:问题悬念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所以,我们应该将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置身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渴求问题答案的激愤情绪和急于表达的焦急情绪。在破解悬念的强烈愿望支配下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和“悱”的状态。在教学“百分数”时,我们从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入手,提出下列四个问题:①中国2013年预期将保持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速。②七月我国工业增加值是8月的1.2倍。③根据人事部提供的数字,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以年均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长。④一根光缆的五分之一长100千米。这四句话中哪些指的是百分数?不是的如何改为百分数表达?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目标,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同学说不仅明确了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且对于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以运用各种方式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学生动手数学操作。

“手脑相长、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而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提供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数学操作。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实现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完成知识内化。例如,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轴对称图形”时,我们课前组织学生在用剪刀剪出包括圆、三角形、梯形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课堂上结合教学进度开展“猜一猜、截一截、摆一摆”活动。同学们人人争相动手,在做中学、乐中学,很轻松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明确了“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个点”的特征,进而识别出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优化性

教学的优化性主要有两个层面的理解:数学教学的优化是一种活动,即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各种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数学教学不断的完善;数学教学的优化同时也是一种境界,这便是优秀的教学,优良的教学风气。这两个层面相互制约,相辅相成,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便是为了有良好的教学风气,有了良好的教学风气各种完善措施才能得以实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主要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教学质量,使其达到最佳状态。下面,笔者就针对小学教学优化性的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优化措施,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性探讨中来,使小学数学教育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一、树立整体观念

在以前,教育界就进行过很多次的改革,但是一般都只是片面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数学教学主要是由五个层面构成:教师、学生、数学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数学教学的优化应当从这五个方面进行整体综合优化。在教师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对于教师的优化主要从教师的指导观念和教师的基本素质着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着正确的指导方向,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招一式的死板教学模式和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教学方法,应当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向不断的改进教学计划;同时老师应当具备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理论教学素质、教学才能这三个教学基本素质。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素质好,基本功扎实,相信数学教学的优化会更加的容易。在学生方面,学生是教学中的主要接收对象,开办学校进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其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对于学生的优化,我们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的认识优化和学生的心理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的学习障碍,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来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说,在学生学习两三位数的乘法时错误率很高,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当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考过程,在计算“126× 35”时,正确答案应该是 4410,但很多同学都会得出 1008 的答案,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在计算的时候只是记牢了老师的口诀,却没弄清楚定位关系。此题错在积的定位上,十位上的 3 乘 126 所得的 378 表示 378 个十,所以积的末位 8 要写在十位上而不能写在个位上。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便可以对症下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在教材方面,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在教材的编排方面,我们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品和思维过程来进行编排,并且注重新旧知识的沟通,辩证与唯物的结合,真正的是按照“同化”和“顺应”的思想,切身地根据教师和学生编排出好的教材。

在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数学教学中,用于使学生获取知识并且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与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的方法的总称。它把教师、学生和教材都结合起来与教学思想,还有教学方式等多重因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方法复杂多样,教师传递知识的方法就有讲解法、启发法、自主练习法等,学生的认知活动形式也有实验法、分析法、演绎法等。在每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老师都要加大研究力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具体的练习题型出发,灵活地变通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环境方面,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客观因素,古有“孟母三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才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在学校里面应当注重学校的绿化问题还有环境问题,使校园看上去心旷神怡,同时也应当注意各种板报的宣传效果,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在课堂方面,应当加强教室的卫生管理,课堂教学纪律的规范。虽然能够做到在喧哗的天安门城楼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小学生毕竟心智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

二、掌握课堂规律

每件事情的发展与实施也都有一定的规律,了解了他的发展具体动态与轨迹我们才能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方针对策。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有三方定律: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沟通、教学在不断的动态发展、教学是师生的信息交流活动。

教学课堂的整体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的优化就在于能否把握好这个规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由物质方面与非物质方面组成,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像幻灯片、多媒体、电脑等,在传递信息方面,适当的加入一些更为直观的方法会使得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非物质方面则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与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老师应当不时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关怀,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体态系统:着装、眼神、手势、语气……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比作连绵不绝的河水的话,老师则应当担任“大禹”,能够帮助学生疏通源头,而不是阻断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顺应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过程不断的给予鼓励与引导,而不是发对学生的观点,打消了学生的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三、总结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笔者的观点只是冰山一角,这个探讨将是一个很长远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过程,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能够集思广益,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性的研究,它定能达到最优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题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14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量主题图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中,尤其是低年段。从某种意义来说:主题图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学、老师教的形式,一方面主题图源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心理年龄比较符合,科学利用主题图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确保教学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老师未能全面掌握和理解主题图编排的意义,缺乏指导与应用,在不科学删减主题图和过于铺展的情况下,对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整合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从综合使用与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的角度出发,有效提高主题图教学的效率。

一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现状和原则

1.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现状

从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设计来看:大部分老师认为新增的主题图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它们能改善教学成果;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现在的主题图过分花哨,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是他们还未能完全理解主题图的作用。在应用主题图前,老师必须整合教学要求与任务,对主题图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真正理解主题图;对于不满足教学要求的部分,大部分老师选择改变主题图,从而也就出现了单纯按照主题图教学的局面,在机械处理的过程中,很难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取舍。

2.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应该遵守的原则

从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过程来看:深化主题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灵活性、情境性、社会性、数学化等原则。情境性是指日常生活中,老师需要结合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要求,打造和学生日常生活以及认知规律一致的情境。在主题图情境设计时,不仅要做好准备工作,还应避免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临时性情境,这样很可能让学生进入教学误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老师必须做好情感教学引导者和体验者的工作。灵活性是指充分理解主题图的情况下,通过灵活处理与把握,让主题图设计具有很好的现实性,这样才能让陌生材料熟悉化。数学化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为主题图教学赋予更多的趣味性,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要求,当然老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化是指主题图情境中,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情境,说明学科特征,反映社会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领会教学意蕴,让学生感受、欣赏主题图,从而让其养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习惯。

二 优化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策略

1.活用主题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小学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快速提高学习兴趣。生活是数学的根源,对于数学教学,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字的几倍”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建立起定倍概念很难。而主题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摆放1、2、3个正方形,并且正确数出需要的倍数,这样学生就能应用已有知识,生成倍数概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主题图意境,先让学生实际操作,在学习兴趣高涨时,完成知识的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活趣味。

数学源于且高于生活,在小学主题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进教学思考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感受数学趣味。如: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主题图建立了很好的情境。一个班的学生都在公园做游戏,8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在丢手绢;预计13人捉迷藏,但是现在只有6人;预计16人踢足球,现有6人,然后再引出具体的教学问题,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趣味性,同时也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巧用主题图情境,提高综合能力

主题图意境,是指教学内涵,每幅图都是重要的学习载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整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对主题图进行深入的认识,从根本上领会主题图意蕴,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数感建立起来以后,为了提高空间感,培养空间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整合教学安排,科学发展空间理念。如在二年级的角的认识中,可利用讨论和小组交流将学生引入生活中,并要求学生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同时,根据多媒体课件安排,形象、直观地勾勒出角的轮廓,以发展学生思维和空间理念。又如:在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习中,可以先出示主题图,呈现乐队表演与合唱,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所需数据;通过情境让学生拟出9+5=?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 结束语

正确应用主题图,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活跃思维的同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主题图应用的原则,不断优化应用方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龙山.试探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116

[2]马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8)

篇7

一、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教学,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把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可创新和整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家长会模拟情境,让学生为家长找一个座位,要求学生把找位置的方法说出来。最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画出座位表,并用笔标记家长的座位以及具置。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学生懂得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要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保障。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在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也决定着教学活动内容的和教学手段的选取,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必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关系,认真分析和权衡,努力使目标明确、具体、科学,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教学“小统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据,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还要说出收集数据的方法,从而感受到分类统计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自主分析和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

三、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不同,选取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有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对一些教学用具,其中有圆形、方形、三角板等,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动态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有关图案,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操作,掌握图形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优化

一、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性要求

小学数学有着专业自身的特征性,课堂教学也有着明显的特征性要求。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不仅从宏观上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也从微观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形式、质量、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性指导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品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观察和体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

二、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

三、优化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反馈教学信息,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因此,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促进练习的优化,提高练习效果。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思维特点等因素进行全面思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引入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的练习,要有利于给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以促进知识和思维的正迁移。练习的形式要注意多样性,要充分利用口算、演练、笔算、操作等形式,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练习效果的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的实质,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四、坚持实质性评价,实现激励效果

师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一句“你讲得好”、“谢谢你们的回答”、“如果你再想一想,会说得更好”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积极作用。现代教育家们认为,对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尚处于低水平的学生来说,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自尊心。他们指出,实质性评价就是把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进程或结果同你既定的学习任务所达到的目标相对比,以便确认学习认识活动进程的水平,使学生方向明确地接受下一步的学习任务。这种实质性的评价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它可以增进、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五、巩固知识

1、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建立在意义联系的基础之上理解了知识本质的记忆。例如:学习“三角形面积”时,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弄清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只要一提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同时就会再现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2、合理地组织复习。这里谈的复习,是指在小学数学新授课后的小结性复习,常用的方法有“过电影”、“做笔记”、“启后学”、“做游戏”等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