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14: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学科研热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的基础,而医学期刊的发展也会助推学科建设。可以说,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医学临床或科研以及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认识到甚至不知道医学期刊编辑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而医学期刊编辑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发挥或挖掘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或角色。作为医学编辑,我们只有更好地理解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才会对医学编辑本身应担当的学科角色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1.1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和孵化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都是通过学科建设层面的提升得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评价的诸多指标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而医学期刊的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发展不能脱离本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建设中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医学期刊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将是无源之水,其未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期刊的发展形成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学科领域中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该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为期刊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医学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才能寻求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突破点,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径。总之,医学期刊发展不能游离于相关学科建设。
1.2医学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医学期刊多以反映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成果为主,是刊载学科创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发表者、推广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担负着发现和培育医疗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的责任或使命,医学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期刊作为发现、扶持、培养学术新秀的媒介,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以期刊为窗口和纽带,加强和扩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医学期刊见证和记录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积淀中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基础。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为例,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的关系可窥一斑。神经免疫学是19世纪中期崛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横跨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当时医学学术期刊众多,但尚无一本较权威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杂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于1994年创刊。《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坚持以神经免疫学为办刊特色,紧密配合承办学科发展的需要,将期刊的学术发展方向与医院(学会)的学科发展相呼应,刊登了大量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检索“知网”1994~2012年发表的典型的神经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的文献共901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关文献40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59篇,在30多种同类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我国从事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神经免疫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学期刊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而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个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除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人员认可和支持专职编辑的工作外,编辑在二者的互动共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医学编辑应该将自己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学科意识,切实融入学科建设的浪潮当中。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除做好传统编辑角色和具备编辑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注重适当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编辑学者化是大势所趋,在学者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层的职业化。如此,医学期刊的编辑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才可能辨别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使刊物成为反映高水准学科研究成果的园地,才能真正融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而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育和成熟。
2.1参与学科临床活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对日新月异的临床知识没有基本的认知,即使在高学历人才纷纷加入到医学编辑行列的今天,也很难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医院的大环境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编辑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可以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和病例讨论会,这样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更新知识库,同时锻炼了临床思维,及时了解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关键问题。《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值得借鉴。该期刊编辑们结合自己分管的学科,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定点与科室联系,参加医生查房及门诊诊疗等临床实践活动,及时把握学科的新进展,发现新的报道课题,积极从事组稿活动,发现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人,邀请他们对其专业中疑难临床问题作综述,或展望,或制定标准,极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2参与学科科研
编辑亲身参与学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时地跟踪学术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多具有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仍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洞察力,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依托医院的医学期刊,具有与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的优势,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为医院编辑参与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较多可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资源。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学科课题申请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掌握更多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编辑对学科热点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否则,很容易陷入“见玉不识玉”,守着聚宝盆却不能为我所用的尴尬境地。作为医学期刊专业编辑,可从事的科研活动途径和方向非常广泛,例如参与编辑类科研项目、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等的申请和实施。医学编辑在充分了解相关学科专家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学科研究项目牵线搭桥。因此,医学编辑可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多尝试,锻炼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质。
2.3参与或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密切关注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是医学期刊编辑掌握学科研究动态和热点的重要渠道。编辑应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首先,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而且有机会和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感情,进而有利于进行组稿和约稿工作。其次,医学编辑在长期的编审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设计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编辑经验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学科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加强学术期刊与一线学科的联系,也可以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时应注意要广结善缘,充分与本学科专家学者交流,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期刊是由学术团体或协会为主办或协办单位,期刊可利用协会或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展学术会议,不少知名学术期刊甚至亲自策划组织此类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对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为医学期刊打造品牌,同时也可以推动该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学科交流与碰撞,也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提供大量优质的稿源。
3结语
1转化医学对提高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质量的影响
当前我国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导致培养模式缺陷、培养动机不纯导致培养要求偏颇、培养方式僵化导致培养质量下降以及培养师资不足导致培养素质低下等现状[1]。以基础医学为主的学院式研究和以临床医学为主的临床研究共同构成了现有的医学研究格局,二者发展的速度不协调、方向不对称、缺乏合作,导致二者之间形成了“鸿沟”。
我国八年制教育一定程度受两方面现象的影响,一方面,从事基础学习或研究人员着眼于数的多少、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对于其研究成果是否真正能应用于临床则表现为关注度不够;另一方面,临床研究人员由于忙于医疗实践,对前沿的基础研究成果与进展也缺乏兴趣,这种缺乏互动交流的现象使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步伐变缓。临床医学八年制更加凸显医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将其按前后期断然分开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医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缺乏必要的兴趣和实际体验,从而难以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如果利用转化医学的理念,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找到交汇部分,即实现在有限的时段中扩展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基础医学能力,改变原有为发表文章而做科研的动机。
2以转化医学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改革
2.1转化医学模式引导八年制医学生基础、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共同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培养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八年制学生进行科研启蒙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尽早在该阶段向学生渗透临床意识,是转化医学教育的重点教研方向之一。这对将来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医学科学家、发展未来的学术带头人和改进患者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南方医科大学在八年制医学生学习基础课程中,采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早期接受临床思维的启迪及培养。在相对枯燥乏味的基础医学课程中,很多内容却与当前科学前沿或热点问题密不可分。
例如,生物化学课程中,向学生渗透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热门的“基因”专题;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涉及到“组织工程”部分;在免疫学和遗传学课程中均提及目前国际最为热点的“干细胞”研究内容。将最新热点问题与基础医学相结合,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的重要性、实用性的认识,并且不再固守已有的教材知识,启发学生根据兴趣寻找更多的课外材料。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等及小组交流沟通,启发学生寻找热点专题中与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交汇。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科研主题,准确、快速地检索相关英文文献,撰写综述,以加强对科研思维的早期培养[2]。
2.2以转化医学模式拓展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创新性教学内容
目前全国已有10余所高校开始招收八年制医学生,这些高校基本具有附属教学医院。承担八年制教学任务的教师多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临床医生。在此阶段,教师充当了执行转化医学的重要角色。Krajews-ki和Chandawarkar[3]提出,在住院医师教育和培训中,激励他们提出相关问题、设计实验,把他们的发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随着转化医学理念与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制度的结合,教师更多的将引导八年制医学生效仿自身成为科研与临床的有机整体,使得临床八年制的培养更具有连贯性、整体性和针对性,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二级学科的学习过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Schnapp等[4]认为,目前基础领域研究进展向临床转化一直不足且缓慢,为了改善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的相互作用和合作,他们创立了肺重症医学的急性肺损伤转化研究训练项目来弥补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训练的不足。通过学员选择基础或临床研究训练,辅以其他科目交叉训练。通过对比及分析训练前后学员文章发表率、研究领域合作率、转化焦点文章发表率等发现,经过转化医学研究训练项目培训的学员,其多学科合作、转化医学文章发表数量明显增长。从而得出此种培训项目能够加快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转化,提高对患者救治水平。
医学生在学习临床二级学科的同时,教师随时可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各系统当中。以呼吸系统为例,对肺癌章节,在学生学习传统的诊断方法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该领域涉及到的新科技。如当前热点之一是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血清中寻找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实施转化医学策略,进而获得比以往更多、更精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分子通路知识和新的分子靶点。
此外,让学生明确临床的生物样本可以作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宝贵资源,成为转化医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临床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能由单一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把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结果转化为能提供临床实际应用的手段,需要有强大的、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设施和平台。加强转化医学领域的培训,培养新一代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可能是未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趋势。
3八年制医学教育后续培养的思考
目前我国转化医学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实践上正在成立各个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探索将基础研究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不仅在十年前即提出了转化医学发展路线图和将多个转化性研究项目用于转化型研究中心的建设,在医学领域支持转化医学的同时,也注重加强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出台相应的教育改革计划,出资改革博士教育,如衣阿华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培训计划(ClinicianScientistTrainingProgram,CSTP)[5]。
如果我国在高校构筑转化医学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平台,不但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还有利于提高我国当前整体医疗队伍的水平。转化医学倡导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基础与临床密切联合。这种模式可以为当前不同阶段的医学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枢纽。只有把基础医学结合于实际临床,才更能体现基础医学对临床的深远影响。同时,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事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具有转化理念和能力以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才能体现当前高端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当前随着学制越来越长、学历越来越高,基础教学不懂临床、临床又脱离基础的现象也越发明显。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采用转化医学模式,既能增强基础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理解,又为临床师生提供进入实验基地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输送高层次、精英级人才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而医学科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则决定着我国医学科研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能否兴旺发达的问题。故医学科学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引起高等医学院校和导师的重视。以下结合笔者长期带教医学科学研究生的工作经历,谈几点看法。
1培养诚信意识
古语云: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今,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居世界前列,但令人担忧的是,学术造假[1]、论文剽窃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腐蚀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肌体。这个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与我国现有的科研考核体制有关系(科研人员晋升与、出成果挂钩等),另外与部分科研人员功利思想泛滥、诚信意识缺乏有关。为了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医学科学研究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要让他们进入科研的第一天即树立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意识,为他们营造一个讲真话、宽容的学术氛围,对于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弄虚作假的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坚决从他们科研之路的第一步就封杀这种不良的苗头。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阴性结果及与预期不符合的结果,应该帮助他们探索其中的原因,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阴性结果也是有意义的,至少可以使后来者少走弯路。有一些重大的发现、突破性的进展往往是在与预期结果不符合时出现的,古今科学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实了这一点。
2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科技事业发展的灵魂。在科研创造方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要有敢于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在医学科研方面做出成绩,必须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2]是指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思维加工和再造对事物产生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培养有利于创新的健康心态,始终用创新性衡量研究工作,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善于转移和化解压力对研究工作的负面影响,沮丧、焦虑、失望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放下心灵的包袱后反而会感到一身轻松,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顿时会变得更加活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3]有以下几方面。
2.1培养良好的个人信息素质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给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研究生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个宝库,让他为我所用。首先研究生要养成信息检索意识和检索能力,及时评价科研的创新性,遇到疑惑时,能够主动、积极、高效地寻找到相应答案,体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通过信息检索,医学科学研究生能够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避免做与别人重复的课题,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要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著名科学家有详细的了解,经常到著名科学家的实验室主页或博客主页,了解其最新的学术观点。科技文献是医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研究生在开展课题研究前必须全面了解领域内的重要文献。也可以通过登陆一些学术论坛网站与本领域内的研究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及时解决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难题。
2.2学会分解问题敢于质疑
医学研究生在课题之初,往往会碰到很多问题,不知从何下手。此时研究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所遇到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或者请教导师、师兄、师姐,逐个解决每一个小问题,最终全面解决整个问题。并要聆听学术大家的学术报告,了解其研究工作经历,分析他人在实验过程中面临困难是如何予以解决的,借鉴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研究生对以往报道的研究结果要抱一种质疑的态度,对学术权威不可盲目迷信,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许别人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的方面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3拓宽知识面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所以医学研究生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新动向也要有所涉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其他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运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往往会导致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医学研究生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多涉猎物理、化学甚至人文学科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就更容易产生新的思想。
2.4重视数据整理注意知识积累
医学科学研究生每天实验结束以后,应该对自己的研究结果、研究数据进行梳理,尤其对于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更要分析其原因,结合阅读文献时产生的新的想法,往往会产生新的灵感和想法。
3加强实验平台建设重视学科传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等医学院校、导师要为医学科学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设备齐全、仪器先进、固定的实验室,可以保证实验地顺利进行,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早日取得成果。良好的实验平台建设,对于科研团队建设也有推动作用。学科团队内部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基本的实验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先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可以发挥向后来者传授实验技术及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发挥传帮带作用,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学科建设产生良好地推动效应。
4科研与临床相结合
中国的医学、药学曾远远领先于世界医学的发展水平。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本身的不足,使得整个20世纪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无缘。长期以来,中国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但相关讨论定性分析居多,量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主要以《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1](以下简称《辞典》)为依据,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群体为研究样本,对若干重要指标作计量分析,以图获得较为客观的判断———世界杰出医学工作者成长及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可能遵循的基本途径。从而在理论上为中国的医学教育、科研等创新体系提供新的量化依据。
1年龄构成计量分析
我们将获奖者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析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构成,就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讨科研创新能力与科学家年龄关系的初步规律。根据《辞典》资料,可得表1结果:通过统计,获奖者总的年龄平均在56.5岁,而且从表1可以看出获奖者每十年的平均年龄与总的平均年龄上下都不超过5%,由此可见,50岁~60岁可能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显示其科学成果的高峰期,但值得注意的是从1950年以后,获奖者平均年龄有逐渐升高的趋势,50年时间平均年龄整整增加了10岁,如果排除第一个10年段获奖者平均年龄偏大,可能是由于他们在19世纪的成果到20世纪初诺贝尔奖设立才得到认可的话,整个获奖者平均年龄在整体上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科学发展,医学工作者在基础知识的获得时间和不断复杂的科研上出成果的时间都有所增加,这是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信息。
需要明确的是,几乎所有的获奖者并非是在获奖当年做出杰出贡献的,而是由于先前的某项重要成果在医学领域内逐步得到广泛认可而获奖。因此,获奖的实质创新工作往往是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处于科研第一线的年轻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更值得我们关注。当然,加拿大人班廷较为幸运,他在1922年发现了胰岛素,一年后就获得诺贝尔奖。相比之下,1966年美国的劳斯“发现导致肿瘤的病毒”而获奖,但这项成果却是在50年以前取得的。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应该关注现有的科学成果之外,还要考虑到时间因素。朱克曼曾对1900年至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完成年代和获奖年代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作过如下统计[2],见表2。表2显示:几乎所有的获奖者,在取得获奖研究成果的最初并没有立即得到认可,而是平均要等待13.4年之后,才获诺贝尔奖。因此,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实际做出创造性工作的平均年龄,一般应在35岁~45岁之间,通常也是获奖者处于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峰时期。朱克曼也认为: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完成其赢得奖金的工作平均是在41岁。这一结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综合上述结果,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我国医学教育科研创新时的关注。首先,由于医学及其相关分支学科愈加丰富复杂,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花费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长。如果一个学生在完成其本科到博士学业花费过长时间和精力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其以后独立创新工作的时间。因此,在保证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优化医学院校的基础学科及其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其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
其次,在医学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我们当然要尊重医学领域的权威甚至院士,但更应该关注科研第一线的青年科学家。获奖者的年龄计量学分析告诉我们,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的工作者一般也就在40岁上下,虽然统计也显示这一年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我们依然要将中国并不丰裕的医学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到处于科研创新能力高峰时期的青年科学家身上,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领域的权威由于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渊博的知识广度,在科研领域的选择和方向上做出的贡献可能会更大一些,而不是在创新上。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检验医学创新成果是否优秀时,不但需要专家同行和社会认可,还必须引入时间因子。劳斯发现“因为导致肿瘤的病毒”的成果是在50年以前取得的。大多数人在取得获奖研究成果后,要平均要等待13~14年之后,才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因此,当今不少医学科研成果,刚刚完成就被冠以各类大奖的光环,而这些成果是否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呢,还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怀疑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肯定医学创新的成果时,应该优先考虑经受时间因素检验的成果。
2学位结构及毕业学校计量分析
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时,首先要掌握相应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获得学位越高,往往其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越多,那么在以后的科研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对获奖者学位结构分析,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见表3。表3中,各个学位占总人数比例百分比相加之和大于100%,达到110.47%,这是因为有18人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又获得其他博士学位。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72位获奖者当中仅有12人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93%。因此,我们可以说,接受博士级别的教育,已经是进入现代尖端医学科学研究领域的首要条件。那么,不同的院校会不会对医学领域的创新有影响呢?我们将获奖者毕业院校逐一统计,将毕业获奖者数目前十位的学校列表如下,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前十位的学校毕业了73位获奖者,占总人数的42.44%。排名世界前5位的研究型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大学)有四所大学出现在排名当中,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很显然,只能说明名校对于培养尖端医学科学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少数名校由于一流的资源优势,培养了绝大多数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尖端医学成就是出自少数的一流大学。通过上述两方面分析的结果,我们应该注意到:
第一,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博士的数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的获奖者们的学位结构告诉我们,必须通过层层的学位准入机制,筛选出科学界的精英来完成科学的创新。虽然20多年来国家通过不断的硕士博士扩招,已经培养出一定数量青年科学工作者,但还达不到科学创新时,形成人才金字塔式结构的群体数量要求,更无法保证我国医学科技的持久竞争力。所以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上,要重视基础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使博士成为我国医学科学家群体中的主体。
#p#分页标题#e# 第二,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群体中非医学博士学位占了近一半,很多人还获得过文学学士甚至硕士。如1960年获奖的英国人梅达沃获得过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读者或许会疑问,医学与文学是毫不相干的知识领域,为什么会在这些获奖者身上获得了完美的统一?其实,现代科学正处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伴共生的新时期,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成为一种新的必然趋势[3]。这种情况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科学研究模式,而必须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医学科学精英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有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有大学科的知识境界,才能突破传统取得创新。
第三,由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主要来自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可见我国专门的医科大学,无论是对学习资源的占有上还是科研条件上,都远远达不到世界一流甚至是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平,也就注定国内专门的医科大学主要是培养临床技术人员,而创造不出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因此,专门的医科大学并入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是必然的趋势,不能合并的院校也要与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联合达到资源与技术方法共享的目的,这对跨学科的横向交流和研究尤其重要,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3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1.1把握创新方向
坚持战斗力唯一的根本标准,充分认清军队医学科技创新对生成和保障战斗力的重要作用。坚持医学科技创新服务官兵、服务部队的正确方向,切实把解决卫勤保障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坚持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聚焦到完成平战时卫勤保障科研任务上来,坚持在选题上充分结合医院担负的使命任务,充分结合体系部队官兵的实际需求,充分结合医院的传统优势和科研特色,积极开展军事医学科研,为增强卫勤保障实力,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2强化创新意识
在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掌握一批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项目,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引领[5]。因此,首先在课题选题时就必须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等原则,保证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学会查阅中外文献,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研究。
1.3营造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义务,同样也是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人人皆要为、人人皆可为。医院要提高全员全程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分层次分类别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科研目标任务。广泛依托科主任、中青年骨干、高学历人才开展院内科研学术讲座,依托科研能手传授创新经验,依托地方高校、军内专家开展统计学、循证医学等科研基本方法的指导[6],开展科研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完善科研沟通协作平台,浓厚科研创新氛围。
1.4打造科研品牌
科技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但科技创新如果只停留在申报课题奖项、上,没有做好转化运用、形成品牌效应,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就会变得暗淡无光。因此,要围绕“科技兴院、技术强院”的建设思路,以“跟进国际前沿技术、开创国内创新技术”为目标,贴近临床需求,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集成创新,搞好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品牌。
2对策
2.1坚持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深化科技工作改革
着力强化全院人员“科技兴院、科技兴医”的意识,坚持把医学科技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修订完善《科技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对科技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重点表彰,对SCI论文实行分层次奖励,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及军事题材科研工作扶持力度;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明确课题资金的使用范围[3],逐个项目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本,控制不合理开支;对课题研究、申报实施统一计划管理,强化全程跟踪、全程评价,确保科研任务有效落实。加强学术活动管理,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力度,提高医院学术影响力。
2.2坚持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龙头,加强军事医学科研攻关
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指导,紧贴热点地区、应急卫勤作战样式和战斗力维护开展科技创新。以训练相关疾病和战创伤防治、野战救护为突破点,以体能储备、心理素质、野战救护信息平台等服务战斗力因素为重点方向,开展军事特色科学研究,力争形成高质量的军事医学科技成果。院级重点课题立项,设立创新基金[4],鼓励科研骨干积极开展军事卫勤科学研究,对卫勤研究实施政策倾斜,结合医疗“三送”、代职和挂钩帮带等活动,与体系部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搭建军事医学科研合作平台,浓厚科研创新氛围。
2.3坚持以拓展科技研究平台为支撑,打造学科品牌
以拓展科技研究平台为支撑,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打造“六大基地”(大器官疾病诊疗、疑难危重病救治、地方特色病防治、器官衰竭替代、百岁老年病康复、目的地医疗示范基地),发展“三大学科群”(部队常见病训练伤战创伤救治、特色优势品牌、潜力弱势学科群),重点建设老干部保健、高血压管理、胸痛、腹痛、头痛、肿瘤介入诊疗、甲状腺疾病防治、临床检验“八个中心”。全面实施资源整合,在人才、设备、资金等方面重点倾斜,实现“基地”、“群体”、“中心”品牌的整体提升。
2.4坚持以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为方针,培育创新人才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是近l0年来国际生命科学界的一大热点,于1996年由国际知名医学杂志《Lancet)首次提出。目的是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在基础研究与患者的诊疗之间,特别是与临床试验建立桥梁联系,更有效地将基础研究发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并以临床疾病的问题指导基础研究的走向…。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把握转化医学的本质,就是要注重从临床中发现问题,为基础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目标,并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治当中,解决临床问题,切实为临床服务。
2科研选题应源于临床
科学问题的提出必须且只有来自于人体,才能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价值。麻醉学科研领域中,习惯的做法是在老鼠、兔子或狗身上展开基础研究。但是必须意识到,基于实验室在非人体水平发现的某种现象提出假说,这些假说通常并不能推及人体,约3/4的基础研究甚至没有进入临床前实验就被弃之一旁。惟有基于临床发现所提出的假说和研究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人体的真实状况]。广大临床麻醉医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临床现象凝练成具体的科学问题,通过系统的实验室研究获得其规律性,转化为指导临床麻醉工作的知识并能经得起大样本的临床评价。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导,近年来科研选题的方向,都是尽可能从临床麻醉工作中来寻找。比如说,在临床工作遇到了很多创伤失血性休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心、肺是这些患者缺血后损伤的首次打击器官。临床麻醉广泛使用的物会对这些器官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针对这些疑问选题,以静脉异丙酚为干预,选择其临床相关浓度范围,在动物身上开展药物对靶器官缺氧一复氧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异丙酚后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一复氧损伤;异丙酚预处理,能显著减轻缺氧II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推测这种保护作用的相关靶基因及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发表在Euro—peanJournalofAnesthesiology和Injury杂志。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观察常规使用的静脉物异丙酚,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拟行手术患者缺血器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如果动物实验的结果能够在临床麻醉患者身上得到印证,那么对于科研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肯定和鼓励。毕竟,开展的所有医学科学研究最终服务的个体是人,只有成功实现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对接,完成研究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体现科研工作的价值。
3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高位脊髓损伤后神经中枢、心脏、肺、大血管、外周神经等部位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中筛选出从外周到中枢的一条异常神经反射弧。研究课题《平战时脊髓损伤后心血管功能可塑性的研究》获得了2007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该研究成果指导临床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恶性自主高反射。内皮干细胞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已经证实内皮干细胞在细胞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应答的调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室的研究生也在该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内皮干细胞移植,可明显减轻大鼠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研究论文今年已被国际麻醉学顶尖杂志《Anesthesiolo—g)r》接收。由于内皮干细胞移植已进入临床实践,下一步就是要联合医院、大学、科研机构、医药公司和生物器械公司等部门和机构,将该研究成果逐步推向临床。但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涉及适应证、医BasicMedicalEducation,Jan.2012,Vo1.14No.1学伦理、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评价等,实验室的结果转化成为经过临床验证有效、能够在l临床推广应用的成果将会是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原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4-02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科研领域,更没有过科研经历,所以,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就比博士研究生要难。因为博士研究生经历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锻炼和科研经历后,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最终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科研选题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题原则
1.重视查新。科研贵在创新,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因此,当有一个好的构思和构想以后,一定要注意前人是否做过同样的工作。这就需要通过查阅中、外文文献进行比对。只有前人未做过的内容才可以用来立题。
2.科学性。科研即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科研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活动。因此,科研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即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有科学理论依据的研究。此理论依据就是相应的文献支持。科研选题和立项必须要以充足的文献作为支撑。
3.创新性。创新是医学科研的灵魂,是整个工作的“亮点”。看一个立项是否有创新,可以通过查新来确定。创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是方法的创新、模型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等等。
4.实用性。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前景方面。也就是说,在立项过程中,所设计的课题最后解决的问题或用到的方法最好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即使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应该是经过后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应用于临床,或者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5.可行性。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实验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这是关键的可行性。只有整个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也才有可能顺利实施整个课题操作。其次是方法是否可行。因为硕士研究生本身大多没有过科研经历,对于一些高端的或本校不具备实验设备的方法,就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要尽量避免。还有就是经费的可行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国家和学校匹配的经费只有几千元钱,如果在科研立项过程中,检测项目和方法过多过杂,难免会有大量的试剂和耗材的支出,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导师有足够的可支配的经费使用。而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的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来说,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设计的课题耗费过多,难免会使课题研究搁浅或最终被放弃。
二、选题方法
1.选题的工作流程。要从程序上做到先积累资料、选题意向、查新,而后确认选题方向、立题,最后严谨审查上述选题原则,即审视是否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实践积累中选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有科研经历或从事过临床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如果曾经有科研经历,则在以前的科研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以前的科研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新的科研立项。如果是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人员,那么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有可行性,同样可以作为科研选题的方向。
3.理论积累中选题。我们在不断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只要是已经刊发的文章一定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高级别期刊的杂志上的文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有预见性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立项意向。高级别的期刊上的文章所提出和阐释的问题往往更能紧跟科研前沿,更能代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4.学科的边缘交叉区选题。医学虽然可细分为很多学科,但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时,如果这些学科本身跟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相近,则可以把这些新内容尝试用在自己的学科中来使用,进而作为自己的立项来源。
5.移植和引用。机体的各大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而每一系统中的各个器官的联系则更为密切。比如消化系统,如果用于研究胃癌的一些技术、方法、指标等,在胃癌的研究中得到了肯定的效果,那么,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技术、方法、指标等来研究肝癌,他们很可能也会得出同样的研究结果。以此类推,对于实在不知如何下手来立题的研究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6.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国内外每年都举办很多学术性会议,这些会议的议题多是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些同样可以作为选题的来源。
7.在各级项目中选题。我国每年都会出台很多平台的项目申请,包括国家级的、省部级的、市厅级的等等。针对这些项目的申请,都会推出一系列的项目指南,指出了一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而这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也基本都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从这些方向和范围选题的话,更能紧跟国内科技发展前沿并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
总之,硕士研究生阶段是迈入科学研究大门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不能期望自己在毕业之前会做出多少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科研成果。但这一阶段却是必须要走而且最难走的,尤其是从选题到立题,完全是在自己所知不多且没有足够自信时就必须完成的。因此,只有遵循上述几个原则并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岑汉,刘燕平.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2712-2713.
[2]刘润东,陈玉珍,宋希云.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培养,2007,(4):28-31.
[3]李培杰,段文若,王琛,王琳,石俊艾,耿长新,杨鲁民,姜相君.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训计划及实习方式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04).
[4]程蓉.地方性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术研究能力的理解和倾向性调查——以安徽大学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演化自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R),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古老的医疗行为,直到21世纪医学研究人员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临床问题的复杂性及基础研究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病人身上,促使了新的临床研究方法和转化医学的出现。转化医学的精确定义目前还在争议中,Wen-Hwa Lee将当今的转化研究定义为将在实验室、诊所、特定人群中的研究发现转化为新的临床工具,应用到临床,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英国全球转化医学中心的Bruce,美国临床决策中心的Linda,意大利Padova大学试验医学部的Mario及美国国立健康中心转化医学分部的Francesco等学者联合给出了转化医学的简化概念:转化医学代表了一种原则,即提高生物科学研究与临床疾病相关的有效性,以及帮助临床研究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科学研究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
2.转化医学的意义
转化医学是新兴的多学科融合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研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联系,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到临床,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B2B模式),即从实验台到床旁(“B-B”――Bench to Bedside),再从床旁到实验台(Bedside to Bench)。其概念一经提出立即显示了强大的推动力,国内外一些研究的快速发展和重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转化医学的理念,生物医学的发展及个性化的治疗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化医学的研究。
3.转化医学对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3.1开展多学科协作,构建学术团队
随着临床科学的发展和转化医学的出现,跨学科研究成为了未来研究的热点。临床问题已经不能由单一专业的科学家来完成,需要不同技能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紧密合作,而只有多学科交叉的团队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护理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实践性学科,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较少。护理跨学科的研究是指全面的调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对护理独特贡献的重视,以及对新定义和方法的探索研究。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学科交叉产生新的增长点,传统的课题通常只是带来数量的增加,创新性课题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3.2加强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转换
巴德年指出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互通有无互相支持,不仅是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学科水平的需要,也是教学和培养人才的需要。我国许多院校侧重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使得我国的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缺乏临床和基础都精通的人才。护理高层次人才脱离临床,不能与临床人员良好沟通,使其不能很好把握研究前沿,不能将知识及研究结果及时准确地应用于临床,形成为研究而研究的局面。由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临床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虽然掌握了极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研究,再加上我国的护理学起步较晚,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偏低,缺乏科研基础知识、医学统计知识及文献检索技能等科研工作的基础方法,使得我国护理研究的主题涉及面虽比较广但建树较少。因此,加强医院和医学院校的密切合作势在必行。
3.3加强护理的基础研究,推进护理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护理学的专业性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医学的进一步完善。然而,由于护理专业起步晚,科学研究基础与医疗相比还很薄弱,护理研究往往侧重于调查、心理护理、经验总结和体会等研究而缺乏基础性的研究,使护理研究难以发表影响力较大的论文,在课题申请科研经费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目前,我国护理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正在努力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护理学也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护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与基础研究的联合,推广实验性研究,才能使护理科研具有较高的信度,推动护理医学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