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目的培养8篇

时间:2023-06-08 09:14: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目的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目的培养

篇1

关键词: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现状;社会问题;培养个人;发展社会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这个信息传播高速率时代,时时刻刻都能在信息更新的浪潮中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身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风口浪尖上的公民的身份。然而应试教育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变成了最忙碌的人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成了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们的真实写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纯粹的只会读书考试而对社会不关注并且不愿意去回报社会的个体,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问题势必会更加严重。教育要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教育需要培养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充满社会意识的个体。把教育和社会相联系的最为著名的一个教育理论,莫过于自称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真正继承者的,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改造主义理论。

一、社会改造主义社会理论的概述

社会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派别。它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的改造和变化并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它主张包括: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

3.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对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的评价

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危机哲学,它有着广泛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它实现了一种价值引领,即告诉人们在危机的社会背景之下,在价值多元和冲突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选择,倡导人们将公众的意愿作为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之一。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改造的教育理论是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的。如其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策略过于肤浅;很多方面改造主义教育者对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存在着浪漫主义色彩;改造主义者对民主的观点以及相应措施的制定是不切实际的。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它的兴起与衰落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没有贡献就没有兴起,没有极端就没有衰落。所以,我们同样应当辨认地看待社会改造的教育理论。面对当今接踵而来、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教育在责难声讨中应该平静地作出反思。对于改造主义教育理论中闪光的论点,我们的教育毋庸置疑是应该去借鉴和尝试的。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唇齿相依,密不可分。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的目的。由此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单中惠.当代欧美十大教育思潮评述(一)[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4).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张辉.美国改造主义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篇2

【关键词】个体;人;语言;思想;高校教育

每个大学生都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着的,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者,他们都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就像最厉害的狮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捕猎,而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样,对人而言,这一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一个人一生下来就称得上是人。作为个体,人具有的特殊内涵或属性很多,我们只是选择其中的某些内涵和属性来进行论述,这些内涵和属性具有一种代表性,或者对我们在这一主题中的论证紧密相关。在此列举两个要点:人是会说话的,通过语言来交流;人是会思想的,并且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

人会说话,并通过语言来交流。人的语言往往具有书面的和口头的两种类型。口头语言几乎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人不是天生就会说话,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是完全不会说话的。我们可以说这个婴儿具有说话的潜能,但是,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面前和他说话,问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感觉的,那我们肯定以为这个人太傻了,或者说,他一点常识都没有。婴儿首先需要模仿大人说话,逐渐培养起说话的基本能力,把说话的潜能激发出来。这个激发说话潜能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一个小孩通常在两三岁的时候才会开始简单地说上几句话,一个大人在和小孩沟通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方式,如肢体的表达,联想和猜测。在借助肢体表达、联想和猜测与小孩进行口头语言交流的时候,逐渐让小孩明白一些原来不会用口头语言表达的事情。而且,这种交流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这一长期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是十分基础的,仅仅是让作为个体的人从基本不会说话到基本会说话。尽管这一教育的内容十分基础和简单,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教育过程,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自发地开始说话。除了口头语言以外,人还有书面语言,而且,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十分丰富,书面语言更是逐渐演变成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而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学习书面语言的各种表达形式是更高层次上教育的内容,这个更高层次上的教育往往需要通过更好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而书面语言更加丰富的这些表达方式更加能够体现人作为个体的内涵和独特属性。因而,在个体的人学会说话这一点上,教育对于人是必要的。

人是会思想的,并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1]。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像苇草一样脆弱无力,或者说,如果人没有思想这种属性,就没有独特性,用“人”来指称这样的对象就是不合适的。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是一种独特的属性。人具有意识,指的是当他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出于自身主动的要求和意向,驱使自己去做这件事情。人有意识地去做事情,不是基于某种条件反射,也不是基于某种生理上的刺激,而是抛开这些机械的原因之外的自发原因。自我意识是对人自身去做的事情本身的一种反观,是跳出自身以外来看待自身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思想可能比语言更加复杂更加深刻,因而,思想相对于语言来说,更是一种需要教育和学习的东西。从没有思想到有思想,同语言一样,不是自发地形成的。思想需要语言作基础,人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才可能逐渐形成思想。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甚至可以说,语言对于人来说,就是所有的意义和内涵所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思想的教育就是语言教育的延伸和深化。

我们首先要将没有思想的存在者教育成具有思想的存在者。一种精细并合理的语言表达就涉及到语言的逻辑、语言的语法和语言的精确定义等等。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语言的逻辑、语言的语法和语言的定义都包含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只要我们逐渐掌握了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这些内容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这种观点看起来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这里所谓的掌握是什么意思并不明确。如果这里的掌握指的是一般的了解,通过反复的接触和运用变成一种习惯,那它似乎真的不需要费多少心思,甚至不用正规的学习就可以实现。如果这里的掌握指的是学会正确而严格的语言逻辑、正确的语法和尽可能精确的定义方法,那它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是事情了。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特别是口头语言表达中,往往不在乎严格的语言逻辑,有时候也没有遵循严格的语法,通常情况下,人们也没有对要表达的事情作精确的定义。如果想要从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的反复运用,通过与人进行闲谈和交流,而不是通过正规的教育和专门的学习,就想通过一种反复得来的习惯来实现语言表达的提升,是不合适的。

是否应当将那些没有清晰逻辑、没有语法基础、没有精确定义的内容包含在思想里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内容已经超出了基本的语言表达,是对某些事物形成的一些观点。这一现象与别的物种完全不同,具有独特性,因此,就其作为人的一种特殊属性,而且超出纯粹语言的意义而言,这些内容应当被算作一种思想。但是,作为一种存在的个体,人往往需要不断地进化、不断地往更好的方面转变。如果要从一种简单的、混乱的或者不够好的思想转变到一种深刻的、清晰的或者更好的思想,就需要教育对人进行一种引导和训练,让个体的人学会严格的逻辑、正规的语法和清晰的定义方式,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明确和清晰的观点,找到这些观点之间更加可靠的联系,即学会更好地去思想。

意识是在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相伴随而产生的。当一个个体开始学会思想,并在头脑中产生了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同自身的行为联系起来以后,就会在行动的时候或者行动之前,知道这些事物和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主动调整自身的状态,以决定是否要对某个事物采取行动以及怎样行动。如果没有一种清晰地思维将思想理清楚,如果不是教育引导作为个体的人学会更好地思考,他们在各种事物和自身行为之间可能构不成任何联系,即使构成了某种联系,这些联系也可能完全是不合理的,或者是模糊不清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观,一种超出自身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很多人可能在行为和思考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客观的考察结果显示并不是这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的自我意识不强烈或者不充分。为了更好地思想和行为,人也需要充分的自我意识,而且,个体的人还需要对自我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因为即使一个人拥有对某些行为和思想的自我意识,这些自我意识在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的情况下也可能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自我意识甚至可能阻碍自身进行正确的思想和做出正确的行为。就上面这两个要点来看,就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而言,高校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帕斯卡尔,何兆武.帕斯卡尔思想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卢梭.爱弥儿,李平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篇3

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挑战,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家庭是将孩子作为独特且了不起的个体进行教育,而学校仍习惯于将孩子作为集体中平常且微弱的一分子进行打磨。在这样的拉锯战面前,将来孩子会长成什么样,这的确值得担忧。

看到学校教育最为习惯的模式化、刻板化,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给小牛上嚼子、套笼头的情形。我固然知道人的成长不全是快乐,这里面也有必经的训练和磨砺,但是一个孩子送进学校的过程,再怎么看,也不应该像那个小牛上笼头的过程。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些统一化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奇迹,上笼头式的教育模式已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他固然要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礼仪之类,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他尤其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生命体,他的自我、兴趣、个性要得到尊重,他的潜能、智慧、优长要得到生长。

真正的“起跑线”在家庭教育

近年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而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毫无疑问,父母的行为、观念等,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孩子道德失范、缺乏爱心和责任的现象相当多。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家庭无关。还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简单地关心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困惑、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与同学之间遭遇的人际关系紧张等视而不见,这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现。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难以沟通,内心冷漠,缺乏应有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作为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北京大学新入学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为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中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事实上,军训时学生晕倒现象不只发生在北大,其他学校也有,这进一步说明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身体素质当引起重视。“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重视体育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是,大学生以健康身体走入社会,是否意味着人才培养成功了呢?毕业时有适应工作的好身体,并不意味着能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如果运动和锻炼不继续,身体素质就可能变化。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要靠不断的锻炼,而让锻炼持之以恒,根本在于运动兴趣。从体育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才算是培养合格。

所以,重视大学的体育教学,就要重视运动兴趣的培养。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只是给高校压力,而高校又把压力传递给学生,强制学生锻炼,学生只是被动的,压力一消失,锻炼也就中止。只有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运动习惯得以形成,一种内化的好品质才算形成。

运动兴趣的培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是,素质教育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倒呈每况愈下之势,这素质教育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就是被形式化了。

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假期休假外出,在国外的机场多次见到这样的景象:老外全家五六口人,一人背一个包、拖一个行李箱,父母自顾自地往前走,全然不顾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岁,个子还没肩上的背包大,负重艰难前行。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孩子幸福得多,外出的全部行囊都在家长的大箱子里,孩子们自顾自地玩着电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对比之强烈,让人很是感慨。

过度的保护,看似对孩子关爱备至,其实是父母和长辈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在他们本该学会生活自理、自立的年龄,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一旦离开家长,就变得束手无策,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哪怕是玩耍,也会显得局促,无所适从。

篇4

一、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根本的地位,因此,其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通过向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知识、社会经验等内容,使公民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成长为可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人。[1]这条对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表达了其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从社会层面上是为了培养有益于社会的群体;从个人层面上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有所贡献的公民。

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合格公民,使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掌握所处阶段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對人才的培养。过分追求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容易造成公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缺失,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

(一)学会做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公民的过程

教育具有个体性和本体性功能,通过教育使人形成个人性格和个人情意,这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通过教育使人社会化,发展成为合格公民,这是教育的本体性功能。[2]教育的本体性功能,肯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建设和维护,这要求每个公民首先要学会做人,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人;教育的个体功能,肯定了社会在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依托于社会环境,这要求每个人首先要学习社会文化和技能,才能发展成为合格公民。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因此,个体首先要学习社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内化成自身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学会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培养合格公民的实质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也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培养公民是基础教育本质的必然体现和要求

基础教育的实质在于基础二字,这决定了其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体发展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提。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对全体社会成员,以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从指导思想上树立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过分追求对人才的培养,会加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使其偏离最基本的成长目标。每个学生都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员,基础教育要让每个的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实质性的大众教育,这才是基础教育应有的目标和方向。

(三)培养合格公民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篇5

【关键词】卓越项目;课程改革;质量提升

一、卓越教师项目的核心指向

针对我国师范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目的是希望通过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显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院校无序扩容,专业教师严重缺乏,课程体系陈旧,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不能满足幼儿园对新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严把专业审批关,严把教师和课程准入关,并切实贯彻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实施意见。真正做到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卓越教师是一种未来指向的追求,一个毕业生刚出校门,不可能就成为卓越教师,那么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核心指向是什么呢?就是为未来教师打好坚实的科学、人文和专业基础,将特定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到课程体系中,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融入卓越的潜质,使之有可能在不断地学习、工作中努力成为卓越教师。因此,幼儿园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就是要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师范院校的教学和资源体系,充分吸收幼儿园对新教师的要求和期待,努力做到与政府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造就能确保有质量甚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新教师,并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卓越教师项目的行动路线

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实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必需系统规划,周密设计,细致安排,切实实施。首先,要认清教师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每一个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认清问题,是卓越教师项目实施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学习与对照,全面深入地发现问题。要认真领会《专业标准》的精神,切实明确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并从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出发,理解幼儿园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基本的工作要求和核心的岗位职责,以此来衡量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也可以从对相关院校幼儿园教师培养经验的借鉴中,思考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正视问题是一个组织和个人不断前进的前提和基础。对一个师范院校来说,不管有多少荣誉、有多长的历史,问题一定是存在的。如果发现没有问题或者仅仅是一些表面的问题,那么很难真正触动现实问题的根基,很难真正解决问题,改变现实。发现问题要“实”,学习和借鉴要“诚”,改变现实要“力”。要努力从问题出发,找出影响具有卓越潜质的未来教师的根源,并制订相应的方案,采取切实的措施,切实改革和创新,努力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其次,要建立准入制度,打造适合于合格并有潜质教师培养的完整体系。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9年到2014年的五年中,我国在园幼儿的增长率和幼儿园班级的增长率均超过了50%,幼儿园专业教师的增长率更达到了68.7%。说明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增长率需要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近五年来,我国学前师范教育也的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增的各层次师范院校数量很大,尤其是产生了很多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中职学校。这一方面,对缓解学前教育师资短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学前师范教育总体水准的下降。《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在师资,而师资质量的关键在师范教育。因此,必须切实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高度研究师范院校的准入问题,切实把好专业准入关,让真正具有专业力量的院校来培养幼儿园教师,真正杜绝无专业设施、无专业教师、无专业积累的院校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现象。同时,要加强教师准入,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影响到培养的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影响到培养的质量,必须让具有合格专业学历的师资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避免滥竽充数,误人子弟。在幼儿园教师培养中,要彻底杜绝语文教师教卫生学、物理教师教美术教学法的现象,真正把专业教师的配备当作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再次,要深化课程与教材改革。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学生的要求和幼儿园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离《专业标准》的要求更是有距离的,尤其是一些职教类学校。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设置没有真正突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观察能力、课程计划与设计能力、教育活动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等;二是基本的科学、人文素养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缺乏发展的后劲;三是课程内容陈旧,没有反映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没有充分体现国家有关学前教育规章和政策的要求;四是较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充分关注,缺乏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联系,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五是较多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材体系更多体现传授的逻辑,而不是阅读——思考——探寻的逻辑,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况。学前师范学院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要凝聚力量,联合攻关,确定课程与教材的一般要求。要充分发挥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省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认真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的问题,尤其是分析融入卓越潜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培养高质量师资的要求出发,确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硕士、本科、专科及中师等各层次毕业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要求,以此确定课程与教材的基本要求。二要分步规划,有序推进,全力形成新一代教材。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建设要避免一哄而上,不顾条件,不求质量,必需凝聚全国或地区的力量,周密设计,静心选择,组织优秀的力量从事教材建设。要突出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要体现学前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三要转换立场,转变观念,转化教材。要一改过去唯知识逻辑演绎的教材,要以开放性、联系性、拓展性、延伸性的方式来设计教材,尤其是要紧扣学生的卓越潜质,紧扣学生的后继发展,紧扣学生的专业能力,真正让教材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最后,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三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是忽视甚至无视实践教学,有些学校实践环节可有可无,随意性大,没有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主要环节。二是忽视甚至无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甚至有些学校一整年把学生放在幼儿园,没有派出足够的指导力量,学生无法见到教师,指导工作全由幼儿园教师完成,“双导师”的要求形同虚设。三是院校派出了指导教师,但基本上都是年轻教师,对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没有足够的了解,指导教师成了管理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巡回管理,不能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学生的很多专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要强化实践教学并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学生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了解和积累实践性专业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未来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科学规划和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践需要,应切实构建一个由浅及深的实践教学系统。一般至少要关注专业入门教育,对幼儿园进行考察和观摩,了解幼儿园的一般环节和存在价值;关注与相关课程对应的教学见习,通过见习,理解课程内容,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结论和理论;关注基本的教学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保育实习、教学实习、教研实习等方式参与实践过程,全面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发展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一方面,精选有质量的幼儿园,精选有水平的指导教师并加强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沟通,加强实践指导培训,把好校外指导关,通过政府和幼儿园,建立起一个稳定、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选好校内指导教师,一定要安排有经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

三、卓越教师培养的根本目的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育;培养目标

一、重新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进步,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如果只是将数学当作一门对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则显得有些落后.数学,在知识经济下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它是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属性,将客观世界数学化的科学.

二、积极培养高数学素养的人才

(1)要想立足于知识经济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及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2)要有数学交流的能力.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学已渗入社会各部门,就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中不能缺少的工具,所以能够运用这种简洁的语言来对数学思想进行表达及理解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素质.

(3)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解决问题时要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从现实生活中探索到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

(4)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并进行相应解决时要懂得总结数学的方法、模型及创造性的应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现行的数学课标有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数学要获得数学事实及活动实验等数学知识并且掌握数学基本思想及必要的应用技能,使之适应未来生活及不断发展;同时,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分析社会事件时要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从而可以从自然、社会与数学的联系中知悉数学存在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根据课标对数学的规定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论述:

1.数学知识的培养目标

数学知识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基本、普遍、常用的代数及几何知识等进行掌握,特别要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掌握.然而多年来很多人一直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个人认为在数学教育中要穿插以下的一些思想方法:

(1)化归的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未知条件转化成已知的问题然后进行解决.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从感知向思维过渡,将直观图形以代数的意义进行解释或将数学问题以图形直观表现出来,帮助理解.

(3)概括归纳的思想方法.概括是根据同一类型对象表现出来的相同属性集合起来,而归纳是将几个特殊情形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一般结论的属性.

(4)演绎的思想方法.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建立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今后要重视思想方法的灌输,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获取、理解知识,使之受用一生.

2.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目标

培养数学能力素养的目标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记忆、语言表达、空间想象能力等方向进行培养,从而懂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3.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避免滔滔不绝的讲解和烦琐低效的提问,要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的设计,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兴趣得到发展,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进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探究情境一般有如下特征:

(1)趣味性:作为探究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3)问题性:“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建构新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境,利于学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4)情境性:“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就是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境”是通过各种真实环境或模拟世界的创设,拉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知识与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5)针对性:作为探究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在学生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情境.课本上举例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以上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4.数学品质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素养要注意以下方面内容: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数学品质依赖数学知识,只有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建立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将数学家成长历程有重点地向学生进行相关介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品质.其次,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攻研教学内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几乎随处都可进行.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要退却时,教师加以点拨并给予鞭策;当学生有创新的解法或想法时,教师给予褒扬;当学生解题常犯低级错误时,教师给予耐心指导,这些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都是至关重要的.

5.注重德育教育培养目标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数学学科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美育、爱国主义、人格教育.其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通过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与锻炼学生知难而进的坚强意志,败而不馁的心理素质,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勇于探索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学课中有丰富的素材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关于创造性的培养目标

新时代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开拓精神,通过传授教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观察问题及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尝试以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并进行解决.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解决,可以给学生模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问题,从已知因素中推出预定的答案.例如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讨论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成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中学数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要求中学生通过在日常教育学习过程中将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并能够将应用数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面对日常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并且创新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是海松.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整体性初探[J].

篇7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种观点。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人格。其实这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所谓知识本位,是指以传授经验、知识为主,并注意培养某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一定的技术课程与实践训练,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构成。

能力本位是指以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本职业的能力。能力本位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被称之为模块教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人格本位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它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是知识、能力和人格三注一体及辩证统一,即职业本位。

“知识本位”,是高等教育机构诞生之初就附带的,是高等教育当然也包含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能力本位,在上世纪70年代兴起干北美,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CBE模式,其后,无论是世界劳工组织提倡的MES、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都是依此原则开发创立的职教模式。而且,至今他们基本上还都是恪守当初的原则,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改良。人格本位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日本1986年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中,目前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中也渐渐得到重视,近几年逐渐为我国学者接受。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驱动的。能力本位产生时的加拿大,当初人均GDP约4000多美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人格本位观念时的日本,人均GDP已超过20000美元。而2005年我国人均GDP才大约1700美元。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就GDP而论。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还不富裕,老百姓的物质文化水平还相当低下,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相当严重绝大多数老百姓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仍然也必须植根于知识本位、借鉴能力本位原则、汲取人格本位理念精华,将三者辩证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职业本位原则。

职业本位教育,也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职业素质培养与全面发展培养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职教领域里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二,全面发展涉及诸多方面,职业素质教育,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概括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把国外形式上孤立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辩证统一起来。第三,职业素质是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从业者职业生涯中稳定的、持久起作刚的内在品质结构。职业本职教育提出了潜在性教育门标,指导教育者定位于职业教育、植根于技能培养、着眼于素质养成,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受教育者苦练内助、增强内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

1、当前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设计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现阶段社会经济所急需;另一方面目前培养此类人才在我国尚无成熟的经验、无现成模式,是一项开创性工作。(2)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市场,在这个进程中,高职教育受到的影响最大。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教育执学体系,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培养模式。(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高职教育带来了生源质量相对下降和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与大众化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培养理念,并力争创造出有特色的一流教育。

2、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1)在全面贯彻党在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坚持职业本位教育,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本位这个核心,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着眼于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行业性。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差异,在遵循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及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2)改革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根据社会及本地区、本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职业本位的培养目标,牢牢抓住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拟定培养模式片予以实施。

现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习或实践课”培养模式,实质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机械改良,既无高职教育的特色,又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突破原有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改为“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践课”,其中基础课包括:语文、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及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占25%的学时;专业技术课包括:与专业有关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占25%的学时:实践(实习)课占50%的学时,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将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3、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动态化。因为市场需求是变化的,专业设置也应是动态的,除按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外,还可将若干个相近专业设置为宽口径专业,在目录名称后加专业方向,设置窄口径专业或交叉型专业。这样,既可以做到专业口径宽窄并举,还能够动态地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变化。

(2)、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多样化。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社会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差异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就要使课程体系多样化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的需求。

(3)、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实用化。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强调实践在教和学中的地位,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考试的实效性。

篇8

关键词:高职 培养目标 保障

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地产业结构,因而决定了其所需用的技能类型与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正是体现了社会的具体需要。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各种综合因素,但同时要保障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更需要各个方面的大力配合。

1、美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1.1美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美国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美国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在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

1.2美国的高职养目标

目前美国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主要是社区学校、专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初级职业学院。它们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如下:

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和技术学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懂得工程、科学或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在将来运用的工程、科学或其他技术领域中当技术员或从事半职业性工作。美国高职4年学制,由工业大学中的技术学院承担。2年学制毕业生一般担任技术员工作;4年学制毕业生担任技术师工作。

1.3美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1.3.1制定相关法律

美国的职业教育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国家颁的相关法律而日臻完善起来的。国会于1917~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标志着职业教育开始起步。1963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促使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职教体系。1990年国会又通过了《卡尔・D・珀金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加速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代化和超前性,职教机构开展了“未来工作”的职业信息教育,为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打下了基础。地方各州也从地方法律和条规方面支持地方高职教育,将社区学院纳入州整体规划范围内。

1.3.2加强行政管理

美国的职业教育管理大体实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每个州下面分若干个学校,各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决定本学区职业学校的重大事情。

1.3.3完善课程设置

美国高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是灵活多样,应用性强。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学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1.3.4保障经费来源

美国的高职教育属非义务教育,但学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有:当地财产税、州政府拨款、联邦政府资助、学生学费等。

1.3.5严格教师资格

美国高职学校的教师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其中大部分为兼职。其教师实行资格证书制,即必须持有州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方能任教。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学校聘用教师时非常重视教师的直接工作经验。

2、德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2.1德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德国的职业教育依社会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把人才需求计划报人人力资源机构,由人力资源机构统筹,向院校发出培训订单。而所有的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也都遵循这样的程序:到人力资源机构去拿人才培训订单,然后双方签订培训协议,院校根据订单要求招生办学。

2.2德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与结构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来确定的。其职业教育的思路从中学开始延伸致终生教育。每一个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都有比较严格、规范的具体要求。

2.2.1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又被译作“高等专科学院”或“高等专科大学”),基本属于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培养目标为:具备较坚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基础,能将设计变成现实产品,长于实践,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型”工程师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型”工程师。

2.2.2职业学院

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与高等专科学校大致相同,主要为企业培养工程师,学制三年,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2.2.3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教育

主要是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专科学校,包括一些专科学校和专科家政学校。专科学校的部分学生是已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成人。学校按需施教,相当于成人职业教育进行职后培训。课程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领域课程。

2.2.4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

属于成人高等职业培训范畴的部分,一般是指成人晋升性的职业培训。个人通过培训后,可获得收入和职位的提高,同时企业可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岗位提拔。

2.3德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首先,以法律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1969年公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的法令,它对各级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期限和考试制度等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诸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

其次,重视双元制职业教育。这种“企业本位的现代学徙制度”,即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干预训又要充分调动了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

最后,严格训练、注重实践。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员在毕业时必须经过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通过者方被承认具有某种职业资格。

3、韩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3.1韩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韩国的专科大学是介于高中与四年制大学之间的中间教育机构。韩国的专科大学目的在于培养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中级技术工人或技术员。专科大学的任务是培养适应高度产业化情况下,适合社会的各领域的发展的人才,即培养“中间职业人”:指招收高中毕业生再进行二到三年的教育培养,进入社会有关部门工作的人。

3.2韩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立法、及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用法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护航;重视在普通教育体系中进行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拓宽道路;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为职业教育吸引生源;把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为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4、国外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经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