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1: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科研课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效教学效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1-01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出高效而出色的课堂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演绎出精彩的教学课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一、精心设计高效的课堂提问
1.设计有助情感培养贴近生活的课堂提问
新课标特别倡导学生在学习体验和学习生活中的情感培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适时把现实中的真实事件灵活运用到课堂,成为课堂问题设计、创设情境的来源,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1 Welcome部分时,我并没有直接问好朋友的品质是什么,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Who can be your friend?
(2)Why do you think he/ she can be your friend?
(3)What does your friend do when you have problems?
所有的学生都全情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并在讨论中完全理解了友谊,课堂活动最终高效精彩地完成,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知识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
2. 设计引发有意义的内容生成的课堂提问
有效的提问能促进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随时有可能引发许多教师事先无法预设的课堂生成,这些都是教学中新的资源。教师若能抓住机会,积极回应,有效追问,也许更多未曾预设的精彩会不期而至,从而引发师生的共同思考,有利于教学相长。
比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3Finding your way时,讲完Reading后,我将整张地图放大打印出来贴在黑板上,然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 )Can you describe Justin’s and Paul’s routes?
(2 )What other routes can you take to go to police station?
学生们运用课文中已学的语言知识,模仿原课文中的路线描述,设计出各自的逃跑路线,既富有想象力又不偏离主题,同时又成功地导入到下一章节,学生们已经对新的知识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了。
3.设计启发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课堂提问
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1 Welcome部分,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我提出了这样两个开放式的问题:
(1)What do you think life on Mars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2)How do you like life on Mars?
这两个问题使学生突破原来思维的定式,将自己心中所想的火星生活勾画出来,最后得出火星生活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地球生活。从而学生就会在结论之后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法,推理出我们要从切身做起,保护地球及一些措施。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了创造力。
4.设计驱动持续性学习过程的课堂提问
为保证提问能驱动学生持续的学习过程,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提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数情况下即兴提问在语言上缺乏组织性,顺序安排上缺乏逻辑性,问题比较琐碎,使得教学环节之间过渡生硬,关联性不够。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一定要以话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要以问题为主线驱动课堂。
在执教《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2 School life时,post-read-ing中层层递进的问题我设计的问题现在用树状图的方式呈现如下:
作为整堂课的教学升华,学生呈现了最为精彩的课堂生成:“A good school should be of students, by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可见,教师的课堂如果以问题为引导,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注定精彩。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回答问题的时间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可用于交际的任何时机,及时提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问题。同时,要提供充足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思考。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要适时将问题适度分解,让学生逐步回答,最后再归纳总结。当学生思路受阻或回答不正确、不全面时,教师要给予提示,诱导学生作答,提高回答的准确率,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2.提出问题要有层次梯度,难度适中,面向全体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以旧导新、从易到难的问题,要力戒那些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但问题也不可以太难,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的提问如果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便是成功的提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问题,让学生们都有机会锻炼能力,施展才干。
3.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及时、恰当的反馈
关键词 科技创新农业大学TIA计划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保持强大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无疑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针对这一课题,笔者以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TIA计划为例深入分析科技竞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的同时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培养的措施。
一、科技竞赛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培养中的作用
(一)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
长期以来,大学课堂上依旧侧重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对理论的“学”,可以说仍是一种传统的“灌输”方式,即便是有较多的实习、实验等动手过程也是在老师的“模板”作用下完成的。这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自己在学习中激发的创新想法运用到“实战”中。而烟草学院大学生TIA便是为改变该状况而产生的,大学生TIA计划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的简称,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研究工作。TIA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措施。
TIA计划的宗旨是充分利用烟草学院的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发挥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烟草学院在近两年的TIA计划中收获颇丰,完好的彰显了其举办的宗旨与目的。期间共有57件作品参赛,作品涉及农学、理工、化学等方面;338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35位烟草学院教授、讲师参与各个项目的研究与指导,规模之大、涉及之广实属罕见,在计划实施中实现大学生TIA计划与导师制的有机结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课题的立项、组建创新团队,引导学生确定项目的研究工作,安排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组的业务学习、学术讨论及其它相关学术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科研创新能力。近两年学生作品都在突出了新方法、新技术或者新思路的同时凸显出创新性和独持性,例如《烟草根基优势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在利用菌类培养分离技术鉴定出优势菌种后进一步对利用优势菌制造菌肥来试图逐步替代普通化肥而进行了尝试,以期望去改变普通化肥的过度施用对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TIA计划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研究类型可以是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调查研究。但是无论哪种类型均要求由项目团队独立去完成,且在项目实施中还要进行中期汇报以及最终的结题答辩。这些均需要项目参与者亲自动手去完成每个实验以及调查环节,样品的采取收集、仪器的使用、药剂的制取、汇报以及论文的创作、汇报PPT的制作等都来不得半点虚假,都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用心、用手去完成。也就是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的亲手操作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三)促进学生的沟通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TIA计划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以课题组为单位,每个课题组一般由3--5人组成。一个课题组便是一个团队,在为完成同一个课题过程中,参与者彼此要进行沟通、分工、合作,对学生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磨砺学生的毅力和心理素质。
TIA计划项目研究期限原则上为1-2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科技竞赛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新问题,之后分析问题并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中又会有新的问题等待解决。这是一个磨砺人的意志力与心理素质的长期过程。同时科技竞赛题目通常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就要求参赛的大学生能综合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去涉猎或者深入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多参阅各种文献资料。
二、烟草学院大学生TIA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认识不够。
学院设置TIA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项目里大学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体。然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认识却不够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目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的功利思想突出,将获得的奖励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追求;第二,缺乏实现创新的意志素质,学生参与时热情高的多,长期坚持的少,经受不了挫折、耐不住寂寞、不能全身心静下来做学问搞研究。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不够强,喜欢单干,图一时热情,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挫折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时,很多学生不愿意继续坚持或者直接放弃创新活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健康、持续开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一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备。
学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投入了足够的活动经费,每届科研创新方面的固定投入均为10万元,再加上相关导师的科研经费支持,用于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是有保证的。物质保障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无法得到使课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场所以及仪器设施,经常会出现课题小组在使用仪器问题上发上冲突。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甚至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
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的建议
(一)加强学校自身的建设。
学校在专门指派专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进行指导的同时,更要尽力克服资金不足、人手缺乏等因素完善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此同时利用企事业合作单位等具备的有利条件为大学生展示自身创新能力提供平台,从而实现政府、校、企业、学生本身的互赢。学校还应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进行广泛的科普教育与宣传,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大学科的互补优势;同时还要聘请校内外教授、专家作学术报告和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进行学术讨论。
(二)加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我们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内涵的宣传,积极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课外活动)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完善中的承担功能和所起的作用,让广大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在行动上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四、结语
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改进科技创新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力度,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田养利.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丰十会科学版),2011,(8):126-127.
[关键词]经济学科 考核体系 启示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已经实现了从政治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变,但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师资水平和考核方法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借鉴美国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做法来提高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学科课程性质与考核原则
1.经济学科课程性质
经济学科是一门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其课程性质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首先该学科课程在资源配置、供给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它是一门不断创新变化的学科,包括建立新模型,得出新结论等理论方面的创新和找到新数据,使用新方法等应用研究的创新。此外该学科课程中的理论常用数学模型、图表、公式来表达,抽象难懂。特别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讲,相对不足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理解起来更为困难。
2.经济学科课程的考核原则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科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而设置。因此在考核这些课程时不仅需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而且还要评判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考核此类课程应体现出以下原则: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核中注重调动学生关注经济动态的积极性;二是被动变主动原则,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单纯阶段性学习转变为兴趣学习和自觉学习;三是能力培养原则,考核要把握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探求新知识、新方法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美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特点
1.让考试成为与学生交流的手段
一般来说,考试是择优劣汰的最终极、最权威的教学行为,其功能是要有效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而在美国高校却把考试赋予了新的功能,即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美国的经济学教授一般在新学期开始,在网上公布课程的全部教学安排,包括全部的考核方式及具体实施措施,同时公布固定的办公时间和地点,并在平时的小测验后安排一次辅导与答疑,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做的好处便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让考试成为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
2.注重过程化考试
过程化考试更注重平时基本功的训练,与期末总结性考试评价方法比较而言,更能让学生在整个学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美国,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一般都会有2—3次小测验;平时的课堂表现(出勤和课堂发言、讨论等)是学习态度的反映,也是考核内容。除此之外,不同的课程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各种作业如案例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文献检索或写小论文等,最后在期末有一次统一考试。这些都成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且不同的课程所规定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会不一样,多数为40%:60%或50%:50%。这种过程式考试使学生不惧怕考试,形成了健康的考试心理,并深知如果平时不努力,是不可能侥幸过关的。
3.考试内容不拘泥于课本
在美国,考试是考察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书本。任课教师有权选择教材,教师讲什么就考什么,有书本上的,课堂上讲的,更多的是应用的、发挥的内容。教授鼓励学生探索、创新,通过形式和内容丰富的考核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提供机会。就这方面美国教育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培养的是学生(即以会学为手段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者),而不是考生(即以学会为目的寻求已知世界的答案者)。
4.考核手段现代化
在美国,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评价。任课教师可以为每一门课程设置一个交互式的学生开放平台,学生除了能看到课程的大纲、进度安排、考核方式外,更重要的是单元测试题被打开的时间及提交的期限、参考答案开放和关闭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最后一次上网打开平台的时间,以及测试题的自动评分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还可以用邮件方式去督促长期游离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学生,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手段不仅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定期学习的好习惯。
三、美国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试的主要弊端表现为,国内多数高校将经济学科(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学与考试环节标准化、期末考试范围给予限定、期末考试分数成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缺乏,更谈不上从事学术研究。因为标准化考试方式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死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活学活用。因此借鉴美国经验改革现行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学教育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1.推广并细化过程化考核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更应注重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甚至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首先要改变采用期末考试分数成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大力推广过程化考核方式。
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过程化考核内容的细化。具体可采用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课堂讨论提问)、课堂小测验、期中考试、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等五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值比例分别为5%:5%:20%:10%:60%。首先是平时的考勤,学期中随机抽取几次进行课堂点名,记录学生到课情况,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第二部分是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发言表现,一般可分为A、B、C、D四档进行打分。布置平时作业可以督促学生复习,帮助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其次是课堂小测验。教师可以对本堂课所讲内容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这样可以及时考核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同时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再次是期中考试可以减轻学生放任的程度或机会,提示学生本课程学习内容已过半,通过考核结果可告知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第四是提交课程论文,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期末考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内容全部结束后的复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2.多种形式进行能力性考核
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他们收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经济学读物,撰写读书笔记;或精心安排题目,设计贴近经济生活实际的选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制作PPT,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会有显著的成效,能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3.拓宽考核内容的覆盖面
考试内容既要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也要包括学生课外进行拓展性阅读的内容。当然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该为学生介绍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辅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填鸭式教学和考试前背答案这种做法是我国目前多数高校在经济学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而恰恰与上面美国高校的做法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我国仅培养的是考生,而并没有培养出学生。
4.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
美国大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而我国多数高校,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甚至有的学校也仅限于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已,至于网上答疑、网上指导学生学习等尚未开展,而这些还需我国各地方高校相关学院的领导首先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注重此方面资金的投入,从而积极创造开展其进行网络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阚兆成.从中外教育比较看我国学生创造力不足的原因.山东教育,2003(1):20一24.
[2]黄全愈.中美教育比较——关于考试与考核体系.中国教师,2004(2):1 6—1 9.
[3]孙锦茹.考试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型.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 09—1 10.
经济法学的“非科学性”或“病态性科学”的原因多样,其中最为致命的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客体不具备科学所要求的客观性:亦即其规范构建和法律适用均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而价值判断见仁见智,殊难一致。但是,人类在经济生活中力求以可靠而且易于理解的方法将正义实现于人间的努力,已经促使经济法学向科学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代表人类利用科学方法力争正义的意志,套用黄茂荣研究法律体系时的话说,惟为使科学方法在经济法学研究能获得发挥,必须首先解决经济法学是否为一门科学的先决问题:其客体是否适合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1](P407)。笔者在这一问题上困惑多年,盼望能从经济法的“囚笼”之中透出一口新鲜空气,而脑清目明起来,经济法这种高深艰涩的理论问题也能简单明了起来,并能言之成理,顺理成章,彰显威力。这一日似乎还未到来,但这不妨把笔者的思考“亮”出来,以就教于方家,并期望对正确的经济法理念的普及与推广有所裨益。
一、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
经济法是“经济”与“法”组成的偏正型合成词,前一词根“经济”修饰、限制后一词根“法”,因此曾有一种学说认为“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此种观点,自经济法产生之日起就拥趸众多、历久不绝。早在1926年,韦斯特霍夫(Westhoff)就在《经济法体系》中提出,一切有关经济的法律均属于经济法[2](P7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E.R.胡贝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把经济法看做是一种“冲突法”,其特征为个人的自由与团体乃至国家对其所为之拘束之间的冲突。胡贝尔把经济法分为四部分:经济私法,研究企业法及私法自治的原则;经济行政法,研究国家机关对私经济秩序的管理、干预及引导,以及国家自为经济活动的公营事业;经济刑法,研究违反经济法规的刑事处罚;经济宪法,研究对经济秩序和体系所做的基本决定。罗尔夫•斯特博(RolfStober)在其1996年出版的《经济行政法》一书中把经济法定义为:经济法是国家用来调整经济生活参与者之间以及它们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所有私法的、刑法的和公法的法律规范和措施的总和。他把经济行政法看做是具体化了的经济宪法,因此经济法在他那里被分为经济私法、经济刑法和经济行政法三部分[3](P15)。
在此基础上,菲肯切尔(Fikentscher,又译菲肯杰)提出,经济法可以分为经济一般法和经济特别法:经济一般法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和竞争法;经济特别法是指当局用以对经济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的各种具体措施,包括旨在保证交易和谐及使经济更有效率的职能性经济法与国家对特定领域或活动进行干预的实用性经济法。由于德国法学理论界大多持有与上述观点类似的看法,所以法国法学家阿莱克西•雅克曼认为,长期以来,德国使用的经济法概念,是“经济的法”(Wirtschaftrecht),而不是经济法。大学讲授“经济的法”;有些研究所研究“经济的法”;德国联邦政府公报上发表的也不过是有名为“经济的法”的部分,因此,经济法在德国并未进入法律宝库[4](P54-56)。这种观点虽然让人吃惊,但却非常客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也曾经有类似的“泛经济法说”。后来随着《民法通则》的颁行而逐渐不被我国法学界所认可,但是其影响至今仍在,会计和经济管理等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及相关教材仍是以“有关经济的法”为其主要内容,造成了人们“经济法”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一些媒体的“经济与法”的栏目也推波助澜,一般民众更是深陷其中,莫辨“经济法”的真意。由此可见,此种学说的影响深远。其既能长久存在,应有其合理之处:经济法以调整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为界,它不调整非经济关系。换句话说,调整非经济关系的法不是经济法,经济法只调整经济关系。这是人们对“经济法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
但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并非都是经济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由来已久,古代有许多法律制度与现代的经济法颇为相似,但是,这并不能推断出“古代就有经济法”这一结论。因为经济法的产生和存续有一项重要前提,就是在某个国家中,对法律有了部门划分,并且将其中的某个门类称作为“经济法”。从一国的法律体系来看,除经济法以外,其他众多的法律门类也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如我国宪法对国家经济体制及其主要方面作了基本规定,同时宪法也和行政法、刑法等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具体经济关系进行调整。民商法、环境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等,更和经济法一道,直接调整一国的某种具体经济关系。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对哪些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法是经济法呢?
二、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论”
一些学说从传统部门法学的“特定调整对象论”出发,认为经济法因其具有特定调整对象和固有的指导原理而成为一个法律部门,即经济法是以特定理念和方式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我国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主流观点大都是从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界定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定调整对象的:李昌麒教授主张的“国家干预论”认为,经济法特定调整对象为“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目的在于克服市场失灵[5](P55);杨紫煊教授主张的“国家协调论”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6](P28);漆多俊教授主张的“经济调节关系论”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7](P84);朱崇实教授的主张则更为明确,他认为经济法调整“以国家为一方主体同其他各方主体之间在各类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那部分社会经济关系”[8](P4)。
在我国经济法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有影响力的观点,即“纵横统一论”。该学说源自前苏联的“纵横调整对象说”,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不断进行创新。该学说认为,经济法调整“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和横向经营协作关系”[9](P41),具体而言,包括三类经济关系:一是“经济管理关系”;二是“维护公平竞争关系”;三是“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其调整理念是实现“实质正义”,即实现社会范围内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与公平[10]。“纵横统一论”这一学说与上述主流学说的不同之处有三:首先,它不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限定为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认为,除了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之外,还从企业的公共性一面出发把其内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经济关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关系以及政府“经济合同关系”等列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11](P59-63);其次,该学说对“特定调整对象论”和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为“一个法律部门调整多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关系也都由几个法律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在不同范围内进行调整”,所以它将“调整对象”视为经济法知识的研究对象和认识客体,而不是判定经济法是否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标准和依据;最后,该学说认为经济法是“社会本位”的法,其宗旨是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实质正义[12](P25)。
此外,张守文教授从“社会关系说”和“行为说”出发,分别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界定:一是从社会关系角度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描述为调制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二是从行为的角度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描述为两种行为,即经济调制行为和市场对策行为[13](P212-219)。此种学说试图把经济法学界颇为认同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二分法”作为其的基点,以整合经济法的诸种学说,推进学界的共识;同时,从行为角度界定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也是其试图另辟蹊径重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经济法理论的尝试。从邻邦日本这一境外视野观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法学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影响力逐渐增大的观点与学说。这种学说把反垄断法置于经济法的核心地位,从独占禁止法和产业政策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经济法。这种转变与日本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财界日益要求政府尊重市场机制有关,并通过法学界的代表不断以各种学说表现出来。日本学者峰村光郎认为,经济法以公法手段来纠正普遍的不平等关系,因此它由两部分法构成:一部分是规制经济支配者的活动,从经济从属关系的角度限制其恣意行为的经济规制法;另一部分是调整经济从属者为了提高经济地位而结成的经济关系的法[14](P6-7)。峰村光郎所持的“经济从属关系法”的观点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限定为“经济从属关系”,其调整方式是公法手段,换句话说,经济法是调整垄断主体与非垄断主体之间显著的不平等关系的法。日本学者久保欣哉认为,经济法只能在准确地定位了自己的规制对象才能够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他在对各种传统学说批判的基础上,认为经济法是以“经济行为”为规制对象,“有意地”调整无数的“经济行为”,使其有秩序地进行的法。久保欣哉把“有意的”的目的分为进行战争、克服危机(提高经济效率)和维护自由人权,并相应地把经济法分为集权型经济法、危机型经济法和分权型经济法。和集权型经济法、混合型经济法相反,分权型经济法以市场经济和私的自治的秩序设想为基础,正合于自由社会的至上价值和终极目标[15]。久保欣哉的观点反映了日本当时要求强化市场机制的呼声,是日本经济法变化过程中的思想产物,推动了日本经济法理念和实践的变化。日本学者松下满雄在其1986年出版的《经济法概说》[16]提出了经济法的“保全与补充市场机制说”。
松下满雄对独占禁止法和产业政策法之间的关系长期关注,他认为,“独占禁止法和战后型的产业政策是战后几乎同时开始的,两者之间常常存在紧张与妥协关系……在某一时期不能说产业政策不存在这一面,但现在所考虑的是独占禁止法和产业政策法制相对调和的关系。”松下满雄基于当前日本独占禁止法和产业政策之间关系的调和性,从新的视角重新构筑出经济法调整的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保全法,即消除独占、寡占和卡特尔的独占禁止法,其目的在于维持市场机制的健全性,国民经济资源的分配为得以由自由的分权的意思来决定;二是市场机制的补充法,即弥补市场失败的产业政策法,包括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法、中小企业保护法、供需价格调整法、不景气对策措施法、对外经济法、公企业法六类。以上诸种学说的一致之处在于都试图根据本国当前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从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角度界定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经济法,但是,其对特定经济关系的范围及描述角度有异,甚至一些观点之间的差异还很大。
三、经济法的特征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从本质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原理看,提炼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遵循从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研究方法,尽管最终的表述可能是倒过来的。因此,本文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拟从经济法的立法和适用的法现象中概括出经济法的特征,再从经济法的特征中概括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笔者认为,法治国家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法律不仅是纸面的制定之物,更为重要的是被执行,因此经济法的生命在于实施。一个法律能够被广泛遵守和实施不仅取决于法律执行机关的强力和智慧,而且还在于它符合社会规律与社会需求。从经济法的执行看,有两大类的执法机制,一是法庭,另一大类是经济监管机构。在民商法的大部分内容里面,执法的机制只使用法庭,没有使用监管;但是在经济法的领域中有很多的监管。为什么有些领域只有法庭执法,有些领域还需要有监管者来执法?许成刚在研究法律的不完备与监管机制之间关系后认为,当社会变化很快的时候,许多老的法律就会变得不适用了,这时候法律就会变得更不完备。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技术的变化,所有的这些就会使得法律变得“过时”了。也就是说,法律的不完备性非常突出[17]。对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比较突出的领域没有办法找到精确的法律以备法庭适用,而需要较为模糊和原则性的规定,在最大范围和程度上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并授权监管机构根据情况制定规章予以实施,从而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效率。就此而言,经济法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即法律制度的原则性、模糊性和因变性。经济法的这一特征有助于解决法律不完备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过时”问题,从而能够符合社会规律、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D9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38(2015)06-0109-04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概述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是法学的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各大法学院校都普遍将国际经济法作为法学专业领域课程中的必修课来开设。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法律类别,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国际经济法是一门交叉或综合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经济法等相邻学科,既涉及国际法、又涉及国内法。它的学科体系包括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收法学、国际海商法学、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而且,国际经济法包含多种法律规范,包括调整私人国际经济交往的民商法规范、国家政府管理对外经济交往的规范、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
(二)国际经济法具有典型的涉外性
国际经济法以国际经济关系,即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由于从事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为调整对象。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还包括国际民间商务惯例和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法规。因此,国际经济法无论是其主体、调整对象还是法律渊源等都具有典型的涉外性。
(三)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因为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和学习必须把法律和经济密切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学好国际经济法须以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基本实务操作为前提。以国际经济法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为例,要学习这部分知识就必须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包括合同的洽商和订立、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国际货款的收付等。只有熟悉这些实务环节,才能更好地从法律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特点、较之于其他部门法的授课,我们若想在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上获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教师、高校教学管理者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求国际经济法的授课老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不仅熟悉我国的国内法,还要对国际经贸等方面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熟悉国际经贸实务;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第二,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基于国际经济法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要求高校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安排授课课时以及开课时间。第三,在学生方面,学好这门课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法科学生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先学好国内法,在积累一定国内法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外语基础。
二、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教学的不足和困境
目前中国高校不少专业普遍处于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境。要解决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今后国家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本科院校相比,我国的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高职院校的法学类人才的培养也应服务于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的核心目标应在于培养学生较高的处理国际经济纠纷的素质,重点关注提高学生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水平和解决国际经济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交往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法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高职院校开设这一课程对于完善法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国际法学的职业能力以及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在国际经济法授课方面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授课普遍采用讲授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方法单一。俗称的“填鸭式”教学较为常见。即便现在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完善和更新了教学设备、教师也逐渐将电教引入课堂,但是单纯通过PPT等教学工具的推广和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相较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国内部门法,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由于国际经济法案例较复杂、能引入课堂讲解的案例较少,很多知识点离日常生活较远、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第三,由于老师的单向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长期存在,课堂气氛普遍比较沉闷,缺乏师生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且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很多老师往往是讲满整堂课时间,很辛苦。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很消极地去接受知识,没有能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最终导致学生通常应付完考试就把所学知识忘记了,理论知识非但没有真正掌握,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无从谈起。结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下称我院)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实践经验,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合适的教材。目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的授课基本都是使用本科教材。这些教材由于针对的教学对象是本科法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更偏重理论知识,案例和实务操作等内容在教材中则较少。二是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在高校的国际经济法授课老师大多是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国际法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而且绝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导致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实务经验,教师对国际经贸实务操作缺乏了解。而且,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缺乏求“新”和求“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改变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因材施教。三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分数普遍不高,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自觉性均较差。这也给国际经济法这门专业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在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时,偶有出现开设时间过早的问题。有些高校会在低年级学生还没学过国内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这给老师的讲授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专门的法学类高职院校中专业设置较细,但在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时往往缺乏对教学对象、人才培养目标、课时设置和授课模式等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未能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不同法学专业在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时,课时相同、教学模式相同、教学重点也相同等问题。
三、在创新和求“变”中走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困境
要解决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我们关键是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努力创新和求“变”中寻求发展和突破。
(一)了解学生,根据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在专门的法学高职院校,专业都划分的很细。以我院为例,我们就设置有贸易法律、涉外法律、东盟法律、律师助理等法律实务专业。这些专业都将国际经济法列为必修课程。此外,司法警察专业、刑事执行等法律类专业,为了完善法学知识体系和实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也有必要将国际经济法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但是针对不同的专业,由于教学目标和对象不同,我们必须在课时数的安排上加以区分。例如:贸易法律专业由于具有较强涉外性,因此需将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一般都开设80个以上课时。而司法警察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国际经济法课程可开设为选修课、安排20或40个课时。而且司法警察专业不要求对国际经济法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之课时有限,我们还可以考虑以讲座等较灵活方式来进行讲授。而做到这些则需要我们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每个专业做细致深入的调研、收集教师意见、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
(二)明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经济法课程,改变学生认为国际经济法不重要、不实用等错误心态。通过设置教学重点、选用教学方法等途径将课程内容“化难为简”、贴近生活,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口头的表述,更要在教学内容上抓住国际经济法课程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是和我们今后的就业密切相关的,是有用的而且是有趣的。以广西为例,我们既沿海又沿边,毗邻东南亚,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前沿阵地,我们的毕业生大多都会留在本地区就业。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国际贸易法这一部分。尤其是广西和东盟国家海陆相通、拥有天然优良港口,因此要尤其突出国际商贸合同谈判签订、国际贸易支付、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保险等章节的讲授。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点提升学生在这些领域的职业能力。此外,基于近些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多,国际经济法课程中的国际投资法部分也可作为授课的重点。而国际金融法等内容,由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课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可以相对缩短这部分的课时、采用更灵活的授课方法。总而言之,国际经济法课程要和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和用人单位需求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做到重点层次分明,不同章节教学方法区分有别,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科。
(三)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在高校领导层面首先要端正对国际经济法课程的认识和态度。在高职院校,不少教师和领导依然存有“国际经济法无用”的想法,这种态度会导致对这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忽视。另一方面,从教师本身而言,应该积极主动地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实务操作能力;避免工作惰性,通过进修、学术会议、律师实务等途径,及时更新学科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另外,针对目前国际经济法教材实践性不足的问题,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照本宣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主动完善案例素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入案例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国际经济法教学质量
以我院为例,目前我院各系都已基本建立实训室,很多学科的实训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法律类专业方面就专门开设有律师执业技能实训课程、刑事法综合实训课程、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综合实训课程和司法警察警务训练课程。其中学院专门为律师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设置了108个课时。这门课主要针对高职律师助理专业的学生。整个授课过程包含学生模拟操作环节、评价与总结环节以及“诊所式”实训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要领归纳法、课堂演示法和实战观摩法。模拟操作环节包括书面设计、单项模拟、综合模拟等内容,由教师选定案例资料,学生按律师办案要求设计、制作各类法律文件,并分别扮演各类角色,直接进行案件办理的模拟操作。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律师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律师职业打下实战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该实训课已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深受学生的喜爱。相对而言,国际经济法课程和其他课程颇多相通之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将实训教学方法借鉴到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备课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门课的特点,切勿照本宣科。首先,专门针对国际经济法开设一门单独的实训课程并不现实。毕竟受到高职院校三年学制、教学层次较低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们只能将实训环节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次,国际经济法是由多个部门法组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科构成较为复杂。其中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又相对独立。因此,它很难像刑法、诉讼法等学科,通过一两个案件的实训教学就能把课程所学的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综合的职业能力培训。再次,国际经济法中的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有些理论方面的内容也较为高深、操作性较弱,如国际金融法。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国际经济法内容都适合作为实训教学的素材。而且相较于国内法,国际经济法适用于实训教学的案例素材也较少。因此要对这门课开展实训,需要教师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等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和计划。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经济法的实训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实训依旧离不开案例教学。传统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依靠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案例,或者通过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虽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果有限,但这些传统方法依旧是我们国际经济法实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弥补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如学生参与度低等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引入情景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形式(尤其是针对部分实践性较强的章节)。以国际贸易法部分为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将国际贸易法涉及的主要环节(贸易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内容、合同履行、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支付、贸易争议解决等)都串联起来,专门设置几个课时来开展实训。在实训前先给学生设置情境,分配角色和任务,提前预习和准备。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主导整个实训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评论或点评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突出重点和回归重点。最后,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改变教学方法、引入实训教学法之外,我们还要将实训教学环节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实实在在反映和落实到学生的学科成绩中。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科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如果开设实训环节,建议高职院校应当把实训环节的成绩纳入为学科成绩评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考虑将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考试卷面成绩独立设置,三部分成绩共同构成学生的学科最终成绩。而且,要将实训环节的成绩评定和培养目标、要求等结合起来,成绩评定标准要客观、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设计实训教学环节的同时,还要谨慎制定和落实科学、客观的成绩评定标准。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训环节的作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冰.实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国际法学科教学为视角[J].海峡法学,2014(3):110-115.
[2]王腊梅.国际经济法教学模式重构和拓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4(9月下):226-226.
[3]王腊梅,李旭鹏,张真真.多元法律文化下国际经济法教学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62-63.
一、会计环境是现代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会计环境论是现代会计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指人和事物周围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人和一切事物,必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一定的平衡关系,才能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人虽有一定影响或改造周边环境的能力,但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向自然或社会强取豪夺,必然遭受严重的惩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中的一个信息与控制系统,要得到生存和发展,也必须适应其客观环境,与其相关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相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对会计环境的重要性,当前人们已有认识,但对它的地位,尚有不同认识。有人主张,把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开端;有人主张把会计环境作为处理会计事务的一个客观条件;也有人认为会计环境不应包括在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之内。为了深入地对它进行研究,以取得共识,本文对会计环境的内容、地位与作用作以下探讨。
二、会计环境的内容
研究会计环境论,必须对会计环境的内容及其与会计模式的关系做一些分析。
(一)会计结构体系
会计环境是会计模式周围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会计模式一般指会计活动诸要素及其基本结构的有机组合,又可称为会计结构体系。对其组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①会计结构体系是由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工作体系、会计管理体系等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基本框架。②会计结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职能结构、会计行为的基本特性、会计管理体制及其诸因素综合表现的总称。③会计结构体系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工作方式、会计组织三要素。④会计结构体系是指会计主体对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帐务处理方式和方法。
以上四种表述方法,前两种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结构体系及其组成内容;后两种主要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结构体系及其组成内容。但对会计结构体系中所包括的内容要素,也是各不相同的。笔者认为,会计结构体系和会计理论结构体系是虚实两个方面。会计结构体系既有宏观的一个国家的会计结构,又有微观的企业内部的会计结构,还有中观的一个部门或地区的会计结构。如果把会计结构体系分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工作体系和会计管理体系三个部分,虽然在理论上说得过去,但把它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则难以分别表述其结构要素的内容。因此,可以把会计结构体系表述为:会计结构体系是由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会计法规、会计方法、会计技术和会计对象有机结合形成的会计模式。
(二)会计环境的内容及其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
1.政治环境。在各种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对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政治体制的不同,会计模式就有很大的区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拥有全部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很少有甚至没有企业财产的私人占有权,政府成为企业所有者和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政府规定的会计任务就是企业的会计目标。但是在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对企业实行宏观调控,企业会计目标自行决定,但以不违反国家法律、政府法规为前提。
2.法律环境。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也是影响会计工作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设置会计组织和配备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项的依据,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我国西周时期的会计规范都规定在《周礼·天官篇》司会、司书、职内、职岁、职币等官吏的职掌之内。我国历代王朝的会计规范,均散见于政府的行政法规之中。进入民国以后,才制定颁布了单独的会计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秩序靠法律来规范,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也要靠法律来保护。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颁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有些国家还颁布了商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税法以及投资、保险、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企业的会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颁布的会计法、政府财政部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需要,拟定企业会计制度和内向型的管理会计制度。会计人员还必须学法、懂法,用法律来维护企业权益。如果开展对外经济交流,还要熟悉国际法和外国有关经济法规。
3.经济环境。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没有经济业务活动,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会计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会计既反映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要求,又反映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经济愈发展对会计的要求愈高,这已被会计发展历史所证明。所以,会计人员特别要注意和关心经济环境的变化。各国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企业制度,而不同的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不同的企业会计模式。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就要建立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规模巨大的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要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提供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还要向社会公众。商业秘密与会计公开的存在,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的发展,境外分支机构的创办,多种形式的投资保险业务的兴起,房地产事业的开发,科技开发区的出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都在扩展经济业务领域,都要求会计人员去学习,去适应。
4.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设备和收款设备的更新换代,不仅使会计工具和会计方法有了很大变化,也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满足了多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现代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工作予以适应。因此,现代财务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发展;而现代管理会计,则是电子计算时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断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会计信息输入、传送和使用方法的深刻变化。
5.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过去由于长期孤立地上建设项目,很少考虑水源、大气、废物或噪声等环境因素,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于是环境保护法规纷纷出台,环境会计、环境审计也应运而生。自然环境虽然和会计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对企业投资效益会产生巨大影响。推行环境会计已成为国内外会计界的共识。
三、研究会计环境理论,搞好会计科学体系建设
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如能顺应环境变化规律,抓住机遇,处理好各种关系,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变小利为大利。反之,如果逆境而行,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目前对会计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国内外会计界的普遍重视。
1. 要正视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关系。过去一段时期,由于把会计视为一种应用技术,或称管理经济的工具,会计环境常被忽视。事实上,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法人实体,是不能脱离社会中的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而单独存在的。企业是会计的主体,没有企业和其所从事的经济业务,也就不需要会计。以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中,起基础作用的是经济,它是企业、也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会计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会计搞不好,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制约经济的发展。如企业违法经营或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或破坏,就会被关闭,会计也因而失去赖以生存的载体。所以,要求得会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运用整体观,处理好与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2.要从发展观点分析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法制建设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际交流领域的扩展,必将引起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人员必须运用哲学观点,关注会计环境,采取正确措施,搞好会计工作,当好领导参谋,促进企业发展。
3.要以人本观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为国内外管理学、会计学界的有识之士所共识。会计部门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必须依靠会计人员处理好各方人际关系,做好会计公关。会计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必要时,还要调查了解企业经济往来单位的经济实力和信誉状况,密切会计人员与各部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单位的关系,和企业全体成员一道,共同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服务。
1—3月份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895.8万美元,同比增长80.4%,占年度计划25.7%,达到序时进度,其中外贸出口完成408.53万美元,同比增17.3%,进口完成487.27万美元,同比增228.8%,前3个月的外贸经济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进口原材料大幅增加。出口增长主要是上年末外贸订单在今年的体现。尤其是服装出口比较明显,进口增长主要是精细化工原材料双酚A在一季度价格降至最低位,企业进口增加。
2、服装及建材类出口增长,精细化工及机械类产品出口同比下降。前3个月服装出口累计完成112.18万美元,同比增长185%,建材类出口28.16万美元,同期为零。精细化工产品出口219.6万美元,同比减8%,机械产品出口48.59万美元,同比减10%,全区进出口实绩企业25户,其中8户企业一季度零出口,5户企业同比新增出口。
3、企业客源减少,订单下降,外贸风险增大。随着金融危机的继续,国外不景气企业增多,外贸业务客户明显减少三分之一强,订单签定时间拉长,订单数量明显减少,以服装出口企业为例,梭子纺织服装往年订单可提前订到6、7月份,而今年只能当月订单单月加工,且任务不保满,精细化工订单减少三分之一左右。随着欧美银行业亏损增大,部分银行破产,出口信用证信用风险随之增大,企业收到的国外客户信用证存在着不能兑付的高风险。
4、出口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级。虽然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退税率一再提高,但国外客户针对国内的退税率一再压价,使得提高退税率的利好因素并未转化为出口企业的利润,且欧美贸易壁垒进一步扩大,也加大了对外贸易的难度。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壮大外贸队伍,加快出口企业孵化进度。全区企业总数56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外贸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46户,2008年度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5户,根据省市加快进出口企业孵化进度要求,在壮大外贸队伍上着重做好三件事:一是新增一批备案获权企业,如:诚惠服装、养生源蜂业、恒鹰实业、法斯特洁具等企业。二是发挥一批获权企业实现外贸实绩,如:大东贸易、众望工贸、安得机械、沿浦金属、恒泰化工、安华机械等企业。三是招商一批产业贸易企业,如:服装贸易公司,围绕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效应。
2、打造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加快加工贸易经营步伐。根据商务部和省商务厅有关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今年一月份,我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市商务局提交了关于申报黄山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相关材料,希望黄山市以徽州区为主体建立黄山市加工贸易承接基地。2008年我区加工贸易总值860.87万美元,同比增7.04%,其中出口635.89万美元,同比增30.8%。进口224.89万美元,同比增7.04%。徽州区加工贸易额占全市加工贸易总值54.7%,今年加工贸易在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建材及机械等行业上仍有一定发展。:
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当前贸易融资困难是外贸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外客户企业贸易融资也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导致贸易订单下降较快,在外贸企业融资工作上,积极发挥区担保公司的作用,从中国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为皖机公司等五户有外贸出口业务的企业贷款880万元。积极争取省商务厅、财政厅中小企业出口专项担保资金,协调银行积极开展债权抵押、退税帐户抵押及第三方仓储质押贷款等业务。切实解决好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实现保发展、保增长目标。
4、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努力降低外贸风险损失。在国际金融不稳定,国外银行亏损破产较多的环境下,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覆盖面,对防范企业收汇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提高融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出口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不多,通过信保公司来咨询国外客户的也不多。为切实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将邀请信保公司到徽州区来举办一期出口信用保险专题咨询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同时,充分用好省财政出口信用险保费补贴政策,帮助企业规避和分担风险,促进外贸进出口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实践与研究
一、选题依据
2010年9月,资阳市各中学全面使用课改新教材。然而,从前阶段的试点情况看,有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从教师角度看,主要体现在“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上。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展了“二期课改背景下的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实
践与研究”的课题,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单元计划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整理,为教学制订规范过程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来全面落实课改精神。
二、理论综述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新世纪的全面教育,是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活动和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活动式”教学吸收了现代西方活动理论精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研究发现,心理不是别的而是活动的特殊形式。赞可夫的发展理论直接将能力看做是活动的结果,“活动式”教学就是要以活动为引发学习兴趣的契机,以活动为撬动能力发展的
杠杆,宗旨是面向全体,全员活动,主动活动。
三、研究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体育课堂。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校体育有关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相关资料。②行动研究法:包括搜集数据、制订将带来预期变化的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然后在课堂上观察计划执行的效果。它“包括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经常会反复循环发生:即计划、行动、观察、反馈。③案例研究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以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滚动式推进,采取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每班选择少数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堂教学中以完善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的实践研究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要求,精讲多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体现课堂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思想。教师围绕“学”而教,设计场景丰富的练习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并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操练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2)课堂教学中以周密的单元计划为蓝图的实践研究
富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必须拥有学科和课程的必备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并做出合理的决定。因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那就不能单独地只进行一堂课的研究,而应该站在单元教学的层面上,从整体出发,先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再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
(3)课堂教学中以“有效”为标志的实践研究
同课异构、有效学习,就是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在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下,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达到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四、改进与展望
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实验深化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锻炼了教师队伍,锤炼了教师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如何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有效调控课堂教学还需进一步研究,教师的教学机智还需进一步提高。
1.如何利用学生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组织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单元教学实践中,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自还给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或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有时会促进和推动课堂教学朝深处发展,有时也干扰了教师正常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程序。要想避免对课堂的失控,就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调控课堂的能力和更精湛的教学机智与组织艺术。
2.对合作学习有效度的反思
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应深刻理解合作的意义,不能把小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形成的一种点缀,或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变革呈现给大家,而应有其本质的“合作”。(1)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2)对“合作”应有适度控制。有些教师采用了合作探究、讨论,有的教师则漫无边际地让学生说下去,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如何切实组织好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升合作的质量是我们值得反思的又一个问题。
3.活动教学要与传授教学有机结合
活动式和传授式是教学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种教学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需要寻求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虽然活动教学的概念是针对传授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们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两种教学形式各自的功能及其运用范围,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