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1: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摊经济的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低碳模式;房地产;经济管理
1引言
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一直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希望通过低碳模式减少资源浪费,让环境和经济能够实现协同发展。通过低碳模式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还能够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使用率。在新能源发展中,低碳模式同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在低碳模式下,要让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不断创新,加快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1]
2低碳模式内涵
低碳模式是通过研发新能源、创新管理体制、应用新技术,减少石油、煤炭等能源损耗,避免出现温室效应,实现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全新发展趋势。现阶段低碳模式主要特征包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让我国社会能够符合低能耗建设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革,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率,让我国工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要对错误的污染观念进行更新,使粗放型经济逐步转为集约型经济,并通过科学的方式让低碳模式经济发展思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社会发展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低碳模式对我国房地产模式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房地产行业所做的贡献无可比拟,而且和房地产有关的产业多达数十种,因此如果房地产选择了低碳模式,那么与之相关的数十种产业,包括制作原料等也要选择低碳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房地产发展满足实际需求。在过去,房地产行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多将利益放在首位,并将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最终目标,正因为如此,最终付出沉重代价,导致环境受到破坏。在低碳模式下,通过少量资源投入能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收获,并且使环境得到保护,这样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道路。
4低碳模式带来的挑战
(1)低碳模式导致房价的提高。为了实现低碳模式下的房地产快速发展,就要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绿色、环保建筑,真正实现低能减排、废物回收。但是其中研发成本必然有所提高,而且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新型能源会让建筑成本较之前有很大提高,这些上涨的成本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因此,在短时间内低碳模式下的房地产行业价格必然会持续增长。(2)低碳模式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格局。现如今低碳技术获得了良好发展空间,在今后一段时间,虽然低碳模式下的房地产建筑成本有所提高,并且将这些提高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使用成本会有所降低,从长远来看,并不会破坏消费者自身利益。但为了让使用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让房地产行业能够研发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就需要在建设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对于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并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投入上稍显不足,难以满足国家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3)低碳模式会对房地产业短期发展产生抑制。房地产行业会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其他资源消耗也比较高,在房屋建设中,碳排放量往往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在目前低碳模式下,如果难以确保能源供应充足,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行业发展,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开发与建设。(4)炒作低碳模式概念影响行业发展。在低碳模式下所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在能源材料、建筑施工等方面开展宣传和舆论,借用低碳概念来为自身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扩大影响力,并且使建筑保值、增值。但是在这其中很多房屋建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并不满足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而且参差不齐,仅仅是炒作概念,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降低碳排放。长此以往,人们就会认为这种个别的负面现象是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现象,将会对房地产行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5低碳模式环境下房地产模式管理创新举措
5.1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而且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能够满足房地产行业实际发展需求,特别是在节能环保建筑领域,我国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指导建议。但是这些指导建议属于行政规章范畴,并没有形成法律法规,如果从这一方面进行管理,那么会导致在管理房地产行业碳排放时缺少执法标准,而且对其进行(下转P49)处罚时没有法律依据,难以对某些严重违反规定的开发商进行严肃处理。因此为了能够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下的发展进行有效约束,就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将其纳入立法计划,满足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对一些不良商家起到警示作用。
5.2房地产业发展目标要明确
房地产行业需要对房地产现有的发展理念以及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创新,要满足低能耗、低排放的国家要求,而且要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房地产行业的结构升级,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在低碳模式下,为房地产发展中遇到的阻碍提供解决对策,并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指导,让房地产行业能够实现稳定发展,避免房地产行业受到低碳模式下发展中过多的负面影响。
5.3完善低碳大环境下房地产模式管理体制机制
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发展模式中存在很多弊端,虽然现在大力倡导低碳模式,但也会对房地产开发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发现的问题逐步增多,现在的市场环境趋于复杂,如果房地产行业依然不求创新,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那么不但无法满足市场实际发展需求,而且还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倒退。所以要与时俱进,紧握时展脉搏,对现有的管理办法进行创新,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规章制度,为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不断引导让房地产行业在低碳模式下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确保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有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对房地产项目给予政策扶持,禁止不符合低碳模式的建筑项目施工,而且要依法取缔那些不符合低碳模式标准的项目,情节严重者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5.4建立健全低碳背景下地产财税政策
在现有的低碳模式环境下,为了让房地产行业能够稳定发展,需要提高资金投入,但是这也会带来一定投资风险,因此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低碳模式下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并且可以通过减少税收以及征收污染税等让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5.5积极引导国有大型房地产企业成为低碳模式表率
对国有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确保房地产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准则下,对低碳模式项目实现更多的开发与投入,进而为其他企业起到表率作用,使国有房地产企业能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行引导。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管理;规章制度;技术;人才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以降低企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绿色物流管理理念逐渐产生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对整个物流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改进,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管理概述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能源政策领域,它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同时,低碳经济强调使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自从该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相关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也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巨大的努力。
2、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是伴随着传统物流管理行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注重保护周围环境,以降低物流环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包括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装卸、绿色仓储等环节。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物流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的制约因素
1、规章制度缺失。尽管最近几年为了治理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规范几乎没有,仍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的物流标准缺失,不同企业在物流环节的运输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影响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不明确,难以协调各方的行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合力,对绿色物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2、技术水平落后。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管理相关的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等等,在绿色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很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不规范,难以独立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很少的企业运用条形码、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等,使得物流管理工作中缺乏信息平台,制约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基础设施薄弱。公路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而西部地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制约了物流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运作。另外,尽管很多地方纷纷投资建立物流园区,但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园区物流企业的仓储空间较小,布局较为分散,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
4、管理人才缺乏。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现代物流技术,又要懂物流政策、经营运作等。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是传统物流工作人员,对电子物流技术、物流政策等的了解较少。同时,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忽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制约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碳排放标准体系,对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精确测量,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如果超过规定配额,便实施碳汇补偿。例如,广东物流企业碳排放超过规定标准之后,可以强制其在西北山地植树造林,或者成立碳排放基金,实现碳汇补偿的目的。针对物流企业配送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情况,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的标准,逐步推广新型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此外,环保、商务、税收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工作,做好对物流企业碳排放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物流企业更好的经营,推进绿色物流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2、实行绿色运输管理。实行共同配送模式,物流企业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将资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益。也可以根据配送的具体需要,分别采用空运、铁路、公路、水运等方式,加强不同运输方案和部门的联动。还可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专门提供物流服务,更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进行绿色包装管理。包装和运输的时候,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代替塑料袋等材料。具体措施如下:实行模块化包装,运用容器和包装托盘,对大小和规格进行统一,以方便包装和运输;实行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包装方式,以方便存储、运输,降低包装成本,更好的保护货物;包装的时候要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加强研究工作,开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全面进行绿色包装管理。
4、进行绿色仓储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好储存点的规划工作,方便运输和管理,确保资源不浪费。设置仓储点之前,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物流中心,确定存储点设立的最佳位置,方便物资的配送。同时,做好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尽量减少物资存储成本,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加快物资流通速度,节约成本。
5、加快技术研究和创新。要想更好的推动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物流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标准化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监测技术、安全技术、废物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是开展绿色物流,加强绿色物流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善于抓住机遇,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更好的运用绿色物流技术。
6、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中西部推进,合理布局。做好物流园区的审批、规划工作,全面加强管理,确保布局合理,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园区规模化建设,突出园区资源优势,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推动绿色物流管理的发展。
7、培养绿色物流管理人才。高校、企业、社会都要重视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培养现代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更好的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绿色物流管理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今后在物流管理活动中,我们需要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倡导绿色物流管理模式,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物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物流环节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4)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管理;关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气体超标、雾霾等恶劣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的困扰。因此,人们不得不面对这一现状,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管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目标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世界各国都做出了减排承诺。
欧盟国家首先做出了减排承诺。欧盟的低碳经济的相关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哥本哈根会议前一直主导着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工作。2009年11月12日,欧盟委员会的年度温室气体减排评估报告称,欧盟当初签订《京都议定书》的15个国家将能够按时完成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8%的减排目标。并承诺至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并表示意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减排目标提高到30%。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基础四国”也不示弱。以中国为例,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费15%;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到2050年开始减少碳排放量”的减排承诺。
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世界各国开始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必然是顺应发展潮流的产物。
2低碳经济与绿色管理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绿色管理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之后的产物,两者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是低碳经济催生出绿色管理。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环境普遍污染、气候变暖的状况之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率先实施了以高能效和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运用技术创新以发展低碳技术,并且率先推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措施。其后,各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低碳经济的开发,由此而带来了企业的绿色管理。应当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企业的绿色管理,运用绿色管理能够实现低碳经济之目的。二是绿色管理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迫切需要实施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又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之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依据绿色管理之要求,将环保以及低能耗等要求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全过程之中,从而真正推动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当中,随着企业绿色管理机制的持续完善,又能推动低碳经济实现新的发展,进而提升了低碳管理水平。
3实施绿色管理的措施
3.1企业实施绿色生产
企业要真正实现绿色管理,其核心是实现绿色产品的的生产,这样才能建立起绿色企业的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支持。绿色生产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需要处处体现绿色管理的概念。首先企业要实现绿色采购,即在给产品选择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时候,需要考虑使用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同时也需要考虑选择那种生产完后产生的废物污染少的原材料。然后企业要实现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何使得产品再使用完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即把可以变废为宝,增强产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在产品生产工艺上,要实现绿色工艺,即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减少废气,废水排放,实现环境污染最小的工艺生产,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加工。
3.2实现企业绿色理财
绿色管理概念也需要贯彻融入到企业的利润计算,成本核算等相关的财务计算活动中,将企业的效益和成本的绿色化概念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实现企业的绿色核算,绿色审计以及相应的绿色会计。这里所说的实现企业绿色会计,不仅仅包括企业在会计计算时考虑到企业资源,产品,材料等核算上实现绿色经济,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其他资源如废弃物等也要加入的会计计算中,实现企业循环经济,做到不浪费,不污染,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的绿色循环。进行企业资产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环境相关的设备,组织等进行客观的审查和评估。特别是在企业审计方面,需要实施绿色审计,通过政策借鉴手段判断企业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的规范,实现了保护环境的客观目标等。
3.3推广企业绿色营销
营销活动是指企业为增加产品的知名度或提升企业本身的品牌形象等而开展的一系列宣传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市场研究,市场调查和市场促销以及广告传播等,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企业以及企业相关的文化,产品,服务和品牌等。而绿色营销,则是指在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绿色环保的概念,如企业在进行产品促销时,其宣传用的工具,促销的商品等都需要采用绿色可以再生材料,使用绿色包装如环保袋等。并且营销活动需要的成本核算等也需要进行绿色计算,将环保的成本加入到整个营销活动成本计算中,制度促销产品的绿色价格。
3.4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
要让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者在工作中做到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绿色文化。建立了绿色的企业文化,其管理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在制度上,需要在企业中建立一套绿色管理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执行绿色管理的职能,包括设立绿色认证部门,负责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的认证工作,并且负责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塑造者,要树立绿色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树立绿色员工形象。企业管理人员应先提升自身环保意识,与员工充分沟通,将清洁生产理念纳入企业经营文化,从而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就是品质"的观念,以绿色的文化氛围来塑造企业。
3.5积极申请绿色认证,建立规范的绿色管理体系
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还需要积极的申请相关的绿色认证例如ISO系统认证,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或者标准的绿色管理系统,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绿色管理的长久有效的实施。一方面,ISO系统认证是一种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这种认证可以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能量消耗从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得到了ISO认证,就说明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的符合环境质量检测的,而人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也越来越关注该产品是否有ISO认证标志。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绿色管理系统,也是实现企业绿色管理的必要措施。通过建立该系统,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采购,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包装等一系列流程都具有相应的参考标准和规范,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个绿色管理可以有效的实施和完善。
4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就需要做到绿色管理。从管理观念上开始创新,将绿色概念融入到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中。企业只有积极及时的实现绿色管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的绿色管理,我国企业才能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万能,宁平远.关于我国企业绿色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J].社会与经济,2004(1),196-205.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成本; 碳成本核算; 碳成本管理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要提高能源的效率,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可能会使企业未来的交易中涉及到碳排放权交易问题,鉴于此企业经营中就会面临新的问题,诸如,投资时要考虑碳排放低的技术项目、日常经营中要核算碳合规成本,并通过提高价格把增加的碳合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等,决策者需要这些信息。由此可见,在低碳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从战略的角度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碳成本管理产生的背景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需要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一是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二是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三是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四是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有关碳排放制度最大特征在于“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cap and trade)”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国家或地区政府都必须承诺碳排放量在规定限额下,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结果导致了企业因购买碳排放权而拥有碳资产,因碳排放而形成了碳成本,扩展了传统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内容,从而产生了对碳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和碳成本管理内容的研究。
二、碳成本的内涵和计量
【关键词】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碳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广泛的兴起。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低碳元素,低碳型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中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改善与能源的利用。
1.低碳理念的内涵
20世纪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全球变暖的步伐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就是在各个领域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这种理念也被引入到城市景观设计的理念中,即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追求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景观形式,并且尽量减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
2.城市景观设计与低碳理念的结合
如何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整体空间格局的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出该区域的动态变化,建立城市景观格局的理念,在基础设施中灌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其次在具体的景观设计环节中,要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将先进的低碳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每个环节。
2.1低碳型城市景观的格局理念
2.1.1城市景观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格局中,要实现低碳型的城市设计,首先就要把城市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的扩张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打乱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城市的交通、工业、城市垃圾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消耗大量的能源。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与自然的连接部分,必须维持城市景观格局与当地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城市景观应当成为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应该是新一轮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2.1.2加强亲民型城市绿地的建设
城市景观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城市绿地,其分布的范围广,总体面积大,二氧化碳的吞吐量也比较大。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非常渴望能够亲近城市绿地。然而,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将绿地圈禁起来,用各种方式阻止城市居民进入绿地。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伤害了市民亲近自然的正常心理。[2]要打破绿地壁垒,真正做到还绿于民,建设亲民型的城市绿地,这也可以提高城市景观的利用效率。
2.1.3人工景观也可以被纳入城市景观体系中来
城市景观设计不一定非要刻意的模仿自然,人工景观只要设计得宜,完全可以被纳入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来。例如山坡梯田、水利工程、风力发电塔、水库堤坝等等,景观设计者可以将这些人工景观经过合理的利用创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形象,这样既可以发挥人工景观原有的功能,又可以避免城市景观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人工景观的利用和改造要遵循其特征,尽量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例如将城市中低产量的、废弃的农田改造成社区的农田景观,沿海城市将潮汐发电设施改造成滨海公园景观等等。这样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的消耗,又可以创造出富有城市特色的景观形象。
2.1.4重视城市中的湿地建设
湿地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还可以调节城市的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水旱平衡。湿地中还可以生活大量的动植物,丰富城市的环境。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的湿地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湿地的面积缩小,动植物数量减少,湿地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城市湿地,恢复遭到破坏的湿地,恢复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湿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景观形象,既可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又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栖息地。
2.2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体现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要贯穿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的每个环节中去,主要是在利用资源、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景观设计部违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发挥景观设计在净化温室气体、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3]。
2.2.1城市景观的设计不脱离当地的生态环境
城市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出对当地生态环境、地理特征的尊重。在景观的设计中,不要破坏原有的地形和地表,对于当地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可以保留和改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景观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又能打造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首先要分析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找出当地的生态特色,并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布置。例如青岛市的小鱼山、第一海水浴场等城市景观,就是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建成的,既符合青岛的生态环境系统,又能降低景观建设的工程量,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2.2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
低碳化的景观在设计和建设中要减少碳排放量,就要对原有的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当地的山林、水流、湖泊、海滩等,这些自然资源本来就是一种景观,不仅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观赏价值。只要在这些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利用,就可以设计出低碳环保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中有特色的自然资源,例如较大的湖泊,海滨城市的海滩等等,这些自然资源必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保护和体现。例如将城市中的水流与人工建设的水景结合起来,既节约了成本,又成为了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2.2.3构筑物的再利用
城市中老的构筑物在其失去使用功能之后一般都会被拆除,然而如果能将构筑物加以改造,改变其原有的功能,将其打造为城市景观,那么不仅可以赋予这个重要场地以新的生命,更可以节省建设成本,实现低碳环保[4]。
2.2.4使用环保材料和先进技术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环保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本土的材料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与当地环境的适应度高,也可以节省后期的维护成本。可以选择本土的植物、石料,以及废弃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利用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动植物污染处理、雨水收集等低碳技术,做到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使城市景观更加低碳环保。
3.结语
总而言之,低碳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新趋势。要建设宜居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就必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低碳景观,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设计者要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从景观的选择、设计到选材和建设,以及建成之后的保养和使用,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打造低碳型城市景观,才能打造低碳型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周小瑾.低技术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2(12).
[2]黄楚楠.景观设计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5).
关键字:低碳会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容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好地利用这一经济形势,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公司本身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及其利润各方面,如此一来,为了保证碳数据的质量,碳会计则为基础。碳会计最早是在2008年,由Stewart Jones教授提出的,他将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及碳固会计,即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随着低碳经济的风靡,随即出现了低碳会计。结合现代会计的含义,对低碳会计定义为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减排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科学。其作用在于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披露社会效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与传统会计体系相比,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报告及其披露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
从低碳经济下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低碳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会计手段,促使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进行低消耗、低排放生产,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污染,最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并发展生态经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即披露环境资源流存量、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解环境投资金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金额及其具体用途等。使得政府能及时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减耗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二、低碳经济下的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低碳会计下的会计主体假设既要秉承传统会计假设,又要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低碳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核算时,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环境资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污染事项,等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也要充分考虑本会计主体同整个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关于环境问题的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握环境问题。
(二)持续经营。
传统会计中,该假设认为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但企业走上低碳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低碳会计构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性约束。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平均划分为连续的期间,称作会计期间。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也需要分期,但要不仅要涉及到传统的会计周期,还要考虑到企业污染治理周期,而且许多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支出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收益期中。所以说对低碳会计而言,环境保护收益期的确认和计量将会是会计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计量假设。
货币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单位,但是对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有的却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例如涉及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存在一个范围和年限问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会计计量的形式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货币计量模式,同时应该包括实物计量模式,劳动计量模式等非货币模式。对于企业的碳排放量,应当设定碳单元,用以计量企业的减排量。并且对每一碳单元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情况,核定每一碳单元的价格,从而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量纳入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计量。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到报表中,这就导致企业业务很难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就必须提供财务报表之外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会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各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三、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确认
企业业务范围内与低碳经济行为相关的项目应当相应地计量并计入六大会计要素中,结合传统会计的定义,对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做如下定义:
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能为企业提供低碳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产。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处理污染而购置的专门设备或者兴建的场所;为低碳生产购置的日常材料或低值易耗品;为低碳治理和保护而专门购入的专利技术等。
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与低碳生产相关的现时义务。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低碳生产,清洁能源利用而发生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的资源环保税费、治理环境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低碳权益指企业所拥有的清洁能源、治理资本、接受的环保投资或捐赠、节能环保基金等。
低碳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直接归集于节能减排、能源节约所形成的非主营业务收入、低碳环保奖励等。
低碳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低碳生产而形成的工、料耗费;环境保护治理费用、补偿费用,低碳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低碳利润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低碳收入扣除低碳成本、税金后的净额,反映企业低碳效益。
四、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报告与披露
会计信息的披露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低碳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并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则在附注中增加低碳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存货-碳含量,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像低碳项目、产品含碳量等信息也可在附注中列报。在附注中,还可以用财务评价指标来披露低碳信息。
二是单独报告,即提供单独的低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于无法量化的项目可以编制单独的“低碳情况说明书”。可以采用数量、文字、图形和技术指标结合的方式;既简便又容易操作更直观地企业的低碳信息。这种方式既能更好的反映企业诸如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治理支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同时还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体系。将低碳经济用合适准确的会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窦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J].今日科苑,2010(10)
[2]强殿英,文桂江.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8)
关键词:低碳经济 财务管理 创新发展
新时期下的全球经济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全球的发展营造更好地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其管理模式的低碳经济化,是其迎合时展需求的基础。进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其需要基于低碳经济的理念,创新发展财务管理。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同时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低碳经济是以环保、绿色为主题的经济发展理念。并且基于新时期下的全球经济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低碳经济化石适应经济市场变化的有效举措。然而,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缺乏有效的环保理念,进而企业对于新时期的管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太适应”。也就是说,在低碳经济环境之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
财务管理的基础薄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尤其是对于诸多的国企而言,其在设备和管理上过于陈旧,进而造成了资金管理的较大阻碍。而且,基于现代信息平台的管理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进而使得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基础薄落。
财务管理目标的短期性弊端。当前企业的运营模式都是以短期最大利益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使得企业的低碳管理的成本输出减少。也就是说,基于短期的盈利目标,造成了企业以环境为代价的盈利方式。同时,企业的盈利目标的长远性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性改革的关键。
管理人员的素养缺乏。企业的管理层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那么企业的财务改革是非常的困难。而且企业的经营理念过于的利益化,容易造成企业盈利的污染化。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改革。
缺乏有效地监管。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进而其需要有效地监管。然而,实际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地监管,尤其是相关环保部门疏于企业低碳财务的监督。进而,我国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到位,为企业的高消耗生产提供了空间。
二、低碳经济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转变。低碳经济更多地注重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上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同时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管理者合理的评估各项风险,以及基于现代信息平台对于财务指标进行有效地分析处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逐渐的多元化。基于低碳经济环境,企业的管理目标需要从传统的短期目标向长远目标转变。也就是说,在管理目标的确定中,要以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并存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考虑。那么,这一转变必将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三)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多样化转变。在低碳经济模式之下,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结构优化改革,使得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同时,基于这一转变,使得企业的管理方式不断的多样化。
(四)财务监管的模式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低碳化,需要基于有效的监管。进而,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监管模式需要发生转变,尤其是关于管理机制的转变,是企业落实监管力度的有效保障。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基于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的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然而,新时期的低碳经济理念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需要对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
基于财务的全面预算机制,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运营目标不仅仅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价值的角度考虑。因而,企业需要优化财务管理的模式,尤其是对于财务项目的全面预算,是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的关键依据。企业基于有效地预算机制,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与支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企业预算机制,可以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的预算体制,减少了企业的资源浪费,同时优化了企业的管理结构。因此,基于完善的预算体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基于投资资金的管理,优化投资的决策力度。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传统的资金投放预算不能满足低碳管理理念的需求。尤其是其在项目的盈利评估中,不仅站在企业本身的成本增加,而把更多的考虑因素放置于环保至上。这样,在资金的投放上,低碳经济的运营、生产都将加大资金投放管理的难度。进而,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优化投资决策的力度,尤其是对于环保因素下的生产运营资金的投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的实现。同时,在资金投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评估各环保因素的运营风险,也就是其运营中的可能成本输出,并且这些风险支出童谣需要纳入财务的管理之中。因此,在低碳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其管理的范围增大,所以需要合理的优化投资资金的管理,进而有效的分配企业环保资源。
基于管理目标的创新,优化财务管理的运营模式。传统的最大利益化的生产目标显然再适合低碳经济环境。因而,需要创新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而从政策上转变企业的运营模式。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更多的注重其创造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其生态的责任价值。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最主要目标之一,企业的内部利益的最大需要服从社会价值的调配。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需要基于社会价值之下。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基于社会价值与企业内部价值的综合考虑,进而对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
基于现代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管理的可靠度。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且,基于低碳环境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范畴更加的广阔。因而,基于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企业的生产情况的监管。尤其是敏感生产技术领域的有效监管,是企业实现低碳财务管理的关键。同时,基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进而更好地整合了企业生产的诸多环节。因此,基于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企业可以“阳光“化自己低碳财务管理。
基于完善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结构。低碳财务管理的领域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进而,在管理制度上也需要合理的创新。尤其是企业的运营活动的有效监管,是企业规范化生产的关键。同时,在制度的完善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高,这也是制度完善的关键方面。
结语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我国财务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而低碳经济对于财务管理又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是其迎合时代需求的最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琰.低碳经济领域下的低碳会计相关问题探讨[J].企业导报,2011.21
[2] 刘颖.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绿色财会,2012.1
[3] 肖侠.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1.12
[4] 徐梅梅.低碳经济下高能耗行业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1.34
[5] 韩探.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策略[J].财经界,2011.11
作者简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后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碳排放的不断增加成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已经成为全球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低碳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在经济模式不断演变下,低碳经济也随之逐渐进步。
在以前的研究中,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仅局限于传统会计,很少涉及对环境与资源进行成本管理的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的严重,成本管理中纳入环境与资源成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能够促进碳排放的减少,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走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学者张萌在《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中提到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时,认为必须注重管理对象和相关的信息披露。由此可以得出,新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充充分突破原有的方法,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消耗并且纳入到成本管理的范畴,加快发展环境成本管理,使企业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达到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双重和谐。
二、新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电力、热力生产、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以及黑金属等冶炼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加剧碳排放的增加,因此,将碳排放成本纳入成本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对碳排量的关注度,使之前不可度量的环境成本有形化,企业经过定期的成本核算也可以更多的注意到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成本,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便是提高利润的一个必要手段,而环境成本伸缩性很强,将其纳入成本管理之后,企业会更注重这一方面的合理规划,即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压缩环境成本的比重,环境成本减少即预示着对资源的利用或者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成本逐渐减少,间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长期看来,这一做法有利于实现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企业精确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还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新低碳经济环境下,资源成本也是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产品成本才能使成本核算更精确,否则成本会低估。低估成本会造成企业虚增利润,不利于会计核算,不利于产品的定位以及定价,最终会影响市场平衡。
这种将资源成本纳入成本管理的方法基于一个理论叫做社会总成本理论,在社会总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新低碳经济环境为背景的成本管理要将环境与资源成本纳入其中才能更准确的计量产品成本。
三、我国的新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现状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这些发展不应建立在破环环境基础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但在我国新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成本管理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成本管理所依托的新低碳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自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开始,低碳经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放弃高碳经济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的关于低碳经济研究的论文当中也都提到过,低碳经济作为成本管理所依托的一个大环境,其发展至关重要,而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则是这一大背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法律强制性使企业配合低碳经济发展,经济模式才能更有效的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低碳经济在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尚不充分,没有相关借鉴,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也没有对其明确的规章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性约束必将减缓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相对落后
企业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系统,就必须建立在雄厚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有生产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人员配备,即使另外培育一线工作人员也需要资金投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无疑又是一项很大的投资,毫无疑问,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一定会排斥此种方法。另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生命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有缺点,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对于一些耗时较长的产品,利用生命周期法要全面计划,计量界限会一直延长至将来,资源计量也要从利用开始涉及多家企业和员工,这都要求企业有一个统一的核算标准,但目前这种标准还未形成;利用作业成本法也要求有一个合适的分配标准,如果标准不合理分配不准确仍旧不能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无异于做无用功。显而易见,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手段目前比较落后,实用性较差,这是我国环境成本管理的一个典型表现。
(三)相关人员配备不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在新经济形势下,环境成本管理是企业进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作为一个新型的成本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有专业人员在一线工作进行指导。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少,与此同时在培育专业人员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成本增加必将导致定价增加,从而企业在市场受欢迎程度下降失去竞争力,如此一来,环境成本核算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如果相关会计培训机构、学校能够注重培养环境成本管理方面人员或者将其作为一个模块纳入教材当中,相关人员的培训成本将不会是企业的负担。
同时,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也是我国低碳经济下成本管理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早已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这一错误观念,但是之前我们所追求到的经济利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所以目前企业的环境成本当中也应当包括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支出费用,将这一部分成本纳入成本管理系统才能使得成本核算更具体明确,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环境成本管理,严重阻碍了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
四、完善新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的措施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主要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措施:
(一)完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和环境成本管理体系
应该建立并规范环境会计准则,规范企业根据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进行计量,并且要做到准确真实地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环境成本相关信息,准则中应当对环境成本披露内容进行规定。财政部等专门机构应当定期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进行审查,针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披露的企业根据情节的轻重进行相应处罚。
另外,对于环境会计应当进行立法,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约束来使企业开展环境会计工作,对于不按照立法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明确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具体到法律责任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共同审查碳排放量较大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将有破坏环境倾向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定期对这些企业审查、抽查,派遣监督人员分地区对于所列企业实施监督,对于有破坏环境的企业给予警告,针对违法法律制度,不定期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企业进行惩处,充分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才能更好实现低碳经济的成本管理。
(二)营造低碳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能够体现一个集体整体的价值观,在企业中有着隐形的控制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在企业文化中注入低碳意识,加强员工低碳教育也能够促进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计划顺利实现。将员工的低碳意识与工资绩效紧密联系,定期进行低碳环境下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工作,并且努力针对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充分实现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在员工之间进行考核评比之外,企业之间也应该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进行评比。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激励员工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在员工之间进行评比并在年底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这种做法可以激发职员更好的工作态度。企业之间的绩效考核除了考虑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这样才能够加强环境成本管理的工作。环境成本可能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环境成本的核算不能只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发生,还要考虑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之间的评比与考核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
(三)以低碳发展带动成本管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