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8篇

时间:2023-06-07 09:01: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

篇1

“事实上,利用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人们已能预测未来,比如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在长沙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 2016)上相关专家如是表示。

据了解,美国许多城市在使用软件处理过往犯罪数据,预测哪些区域犯罪率会更高,并提前派出更多警车到这一区域巡逻,导致区域的犯罪率大幅下降。

在国际上,大数据可视分析早已成为一大热点。可视分析挑战赛――VAST Challenge也已举办了近10年之久。这一领域已经涌现了一批新兴企业,其中包括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到本拉登、估值200亿美元的神秘独角兽公司Palantir。

在第三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 2016) 数据可视分析挑战赛中,参赛选手通过对格式化的企业邮件进行可视分析,直观地展示出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业务特点,甚至直接明确公司重要人物,展示了数据可视分析的价值。

数据可视分析赋予“看见”的能力

可视分析一词,由美国国家可视与分析中心的Jim Thomas创造,现在已经成为整合数据分析、可视和交互的事实标准流程,旨在更好地理解复杂系统。

实际上,大数据可视分析主要是在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分析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人对可视信息的认知能力优势,将人、机的各自强项进行有机融合,辅助人们更为直观和高效地洞悉大数据背后的信息、知识与智慧。

这是因为,统计无法独立传递足够的信息用于决策,而算法不能独立编码人类丰富的认知,可视则不能有效管理数据的细节或区分不同信息的重要性。因此,人脑+电脑的大数据可视分析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据报道,早在10多年前,利用人脑+电脑来分析复杂问题的可能性就初见端倪。斯坦福大学的几个教授以公开的海量信息为输入,利用计算机建立关于人物关系的网络,最后锁定了一堆疑似人物,并迅速将结果出去。结果CIA等部门大为震惊,因为教授们的结果与CIA花人力大量侦查和审讯的结果很近似。

尽管CIA、FBI等情报机构掌握着成千上万个数据库,包括财务数据、DNA样本、语音资料、录像片段以及世界各地的地图,但要在这些数据之间建立联系,却相当耗费时间。如何从浩如星海的数据中快速找出有价值的线索,提前掌握可能发动袭击的消息,对情报部门的技术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

这正是Palantir等公司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并整合这些数据,从而帮助当局及时阻止潜在的恐怖袭击。

2004年,被誉为硅谷投资教父的 PayPal前首席执行官Peter Thiel和斯坦福大学的同学共同创立了Palantir。名字的灵感来自《指环王》,在剧中,这是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看到一切的水晶球,它可以帮助剧中人物和其它水晶球建立联系,从而可以看到附近的图像。

最神秘的数据可视分析公司

Palantir公司曾被称为是美国最神秘的新创公司,因为它的客户中包括了美国的军方和很多的情报机构。有消息称,Palantir在美国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发挥了情报分析的作用。

Palantir的基本要点就是收集大量数据,帮助非科技用户发现关键联系,并最终找到复杂问题的答案。Palanti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卡普曾说道:“Palantir实质上是将结合数据、技术、分析师的专业能力,人和计算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现如今Palanti公司总共拥有两大产品线――Palantir Gotham和Palantir Metropolis,分别应用于国防安全与金融领域。

它的成功案例包括:赶在阿富汗的简易爆炸装置引爆前成功预言了它们的位置;帮助多伦多大学Munk全球事务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网络间谍组织――“影子网络(Shadow Network)”,该组织当时正在从印度国防部窃取机密资料。帮助J.P.Morgan对付欺诈犯;以及帮助整合美国情报界零散的数据库,让分析师有一体化的情报网可以使用。还有传言称,它协助捕获了奥萨马・本・拉登,并帮助多家银行追回了纳斯达克前主席Bernie Madoff所隐藏起来的数十亿美元巨款。

现在,Palantir凭借其200亿美元的估值跻身美国第三大创业公司,估值仅次于估值400亿美元的Uber和估值240亿美元的Airbnb。

数据可视分析让安全可视化告别地图炮

说到安全数据可视化,很多人就会想到一张地图上,激光炮、气功弹打来打去。

“这种地图炮只能算是安全数据可视化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安全数据可视化在于帮助用户发现未知威胁,进行事件溯源,甚至直接定位犯罪人员,或预测未来的安全态势。”作为ChinaVis数据可视分析挑战赛评委的360天眼实验室张卓表示。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可视分析的安全公司,2015年,360与北京大学首次联合参加VAST Challenge即获得了亚军。360天眼实验室作为ChinaVis数据可视分析挑战赛的支持机构,已经连续为挑战赛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设定题目。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早将数据可视化应用于安全分析的机构,360已有多款得到用户认可的产品。

在2016“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中,360首次对外展示了基于数据可视分析的伪基站追踪系统。据产品负责人徐凤超介绍,360伪基站追踪系统依托海量的数据、高效的数据分析处理和数据可视化,可以为追查伪基站提供精确信息与准确判断。

北京网安的统计数字显示,自2015年12月使用360伪基站追踪系统以来,北京警方已利用该系统破获多起在京活动的重大伪基站犯罪团伙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0余名,缴获设备100多套,有力地遏制了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的犯罪行为。

在帮助企业应对高级持续威胁的过程中,360天眼也展示出了数据可视分析的强大能力。

根据《2015中国APT研究报告》,截至2015年11月底,360威胁情报中心利用天眼大数据分析系统,监测到的针对中国的境内外黑客组织累计29个,14个为360首先发现,其中包括2015年5月末的海莲花(OceanLotus)APT组织。

相关链接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这种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被定义为,一种以某种概要形式抽提出来的信息,包括相应信息单位的各种属性和变量。

篇2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分析

一、大数据与财务分析

(一)大数据与财务分析的含义

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二)大数据下财务分析的主要变化趋势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财务分析有着一些重大变化:第一,由事后向实时转换,传统财务分析都是在期末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大数据下借助网络技术、云计算等让实时分析成为可能。第二,由基于结果分析转为基于过程分析,比如网上交易完成后,分析网上购物的评价,买卖交易过程中客户提出的需求,从中发现商机、对产品进行改进或对流程进行变革等。第三,从基于结构化分析转为非结构化分析,从传统的二维数据分析转向多维度分析,除了数据分析的直观结果,客户评价、品牌、知名度、网上评分等等都应该成为分析的范畴。

(三)大数据下财务分析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财务分析也应与时俱进,与大数据进行融合,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科学的分析方法给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果来协助财务决策,从而提高财务决策的效率和有效性。大数据下财务分析有着如下优势:第一,可以更有效的组织企业节省资金;第二,可以利用企业数据和行业公共数据寻找新的市场和机会;第三,可以共同创建、实时改进及创新产品;第四,有些领域还可以将大数据可视化,可以更直观进行分析和做出决策。

二、传统财务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分析不被重视,未能体现分析的价值

在企业中,财务分析不被重视,分析报告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得不到重视,甚至很长时间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些项目没有经过充分分析、论证测算就盲目上马,最终导致亏损;财务分析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分析不重视,不注重学习,敷衍了事,财务分析报告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财务分析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二)重报表、指标分析,轻非财务信息分析

传统财务分析都是财务三大报表为主体,采用财务比率、杜邦分析体系等比率的计算,结合经验,对比同行业公司情况,分析企业所处的状况。但实际上由于企业不同年度经营情况有差异,市场有变化,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估计的不同,甚至网上评价评价都会影响分析的结果,而且传统财务分析不管是杜邦分析、比率分析等都各有侧重,难以得出全面科学的结果。

(三)重静态分析,轻动态分析

以报表为主的分析,数据是静态的,已经发生的,等到各种数据结果统计出来之后再做的事后分析,存在不能实时反映市场的变化、不能掌握市场的最新情况等问题,管理、分析的时效性滞后,而且忽视了事前、事中的控制,出现问题时,已属于被动,增加了企业调整、反应的成本,降低了财务分析所起的作用。

(四)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融合度不足、口径不一、效率低下

财务部门提供财务数据,业务部门提供业务信息,两者信息独立,企业对外报告、公司内部总结、分析等,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可能不一致;政府各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对信息的需求不同;财务部门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效率低下。

三、大数据趋势下改进财务分析的对策

(一)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财务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严密、科学的分析结果是企业决策的基础。企业应当重视财务分析,选用合适的财务分析人才,明确财务分析目标,完善财务分析方法、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合理利用财务分析工具,构建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并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业素质

大数据时代,会计核算将不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才是财务人员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会计核算,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会计核算、监督职能,还需要收集、整理与财务、业务、客户相关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具备利用大数据的能力;财务人员要能够从海量、不断更新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寻找与企业决策相关的重要信息,探索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要能够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巧,深入挖掘企业各个流程相关的数据,掌握数据变化的规律,利用一定数据模型及工具进行实时分析和相关信息的实时传递。

篇3

[关键词]配送中心 可视化 物流实验

一、《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验的特点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物流与配送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配送中心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物流配送方案的设计方法及其操作要点,重点掌握配送中心的规划、业务操作流程、库存量控制、运输途径的选择、车辆的调度、物流成本的控制等。

可见《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和物流实践联系相当密切的课程,因此该课程实验教学部分一定要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最好能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把企业的真实业务反映到实验教学过程中。

为达到此目的,和企业共建,建立可视化物流实验室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可视化物流实验室的特点

基于GPS/GIS/RFID/PDA等技术为主的物流可视化管理平台,以物流过程,即仓储管理、流通加工、调度配载、装卸搬运、运输配送等为核心,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以移动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为基础,对物流业务过程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管理,并以基于平台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查询、统计、分析、图形显示和输出,实时、准确、动态地管理物流业务过程,从而实现物流业务过程管理的可视化。

可视化物流实验室由仓储设备、运输配送设备、信息化设备、监控设备、物流信息系 统共同搭建而成,实现仓储配送的可视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作业效率,优化物流系统的目的。

可视化物流实验室的特点主要有:

1.该方案应用的前沿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条码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监控技术、传感技术等,这些都是物流行业领域应用的最新技术;

2.平台系统是基于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能够反映当前物流企业的最新的管理理念;

3.智能仓储软件和条码、RFID、电子标签、自动化立体库等硬件集成,可以实时采集信息、通讯;

4.运输配送软件和信信平台以及其他信息设备无缝对接,可模拟运输配送的在途跟踪和路径优化;

5.组态软件可以把实训室配送中心的储位、分拣线等管理图形化,直观的查看每一步操作;

6.条码或RFID的全程管理、物流信息透明化。

三、建设可视化物流实验室的意义

1.行业的需要

可视化物流是目前物流行业最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我们把物流最前沿的技术引入到教学实验中,可以培养出掌握现代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这是整个物流行业的期待。

2.教学手段的创新

可视化物流体验教学强调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手工手段与电子技术手段相结合,模拟仿真手段与实操手段相结合。

可视化物流体验教学从物流企业实际运营管理出发,帮助学生站在企业整体运营的宏观角度上来统筹规划。通过整个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企业是如何运作的,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机制,认识企业的组织架构、分工合作,认识物流企业各环节的运行与协作。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高素质人才输出

可视化模拟教学平台除了一些具体的财务数据和分析指标外,平台中的许多决策没有固定的或标准的答案,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物流相关知识、发挥团队的力量、认真分析经营环境、深入研究竞争对手,考验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锻炼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了学生统观全局的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

可视化模拟教学将整个训练放在企业运营的大环境下,并涉及多企业、多部门、多岗位,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对训练学生培养站在企业运营的全局上统筹规划能力、系统思考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与训练提升。

四、可视化物流实验室建设的内容

(一)可视化物流平台流程设计

可视化物流平台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可视化物流平台的应用

(二)完善可视化物流平台的功能

可视化物流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中心管理监控

对配送中心设施使用情况、运作情况、运作人员工作效率进行监控,并对配送中心效益进行分析。

2.仓库管理监控

可视化仓储管理:是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可视化监控管理,主要包括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如图2所示。

图2:仓库可视化管理

3.配送运输监控

应用3S技术(GPS、GIS、RS),实现对运输过程中车辆和货物的有效管理与监控。主要包括对运输车辆路线优化和物资的跟踪、管理、查询等一系列活动。如图3所示。

图3:配送运输可视化管理

4.货物追溯监控

通过对货物的图像及与之相对应的订单信息进行采集,并将货物信息以图标或图像的方式在地图上展示,实现对货物的跟踪、查询和监控。

具体要求包括结合GIS查询分析,辅助决策支持,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完成对货物流动、车辆的调度、定位与监控、智能锁状态监控、报警管理、轨迹回放、地图的操作管理等功能。如图4所示。

图4:货物追溯管理

5.数据交换接口

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报表、图片、视频等货物流转信息,根据客户的网络环境和定制要求提供数据交换接口。

6.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过GPS/GIS/RFID的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能实现货物在储存、加工、运输、配送过程中的应急处理、实时调度和辅助决策,使得中心可以快速、准确、及时、可靠、系统化地进行指挥和调度。

(三)构建可视化平台的软件系统

1.GPS/GIS系统

主要以GPS和GIS系统的地理数据为主,针对物流运输及在途跟踪情况实时向指挥中心反馈,向其反映出运输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车辆的即时速度、运行情况等信息。控制指挥中心亦可通过GSM或者GPRS通信网络把指令传输给司机,及时地向车辆传达指令,使其能够准确地按照公司的既定安排行车,提高运营效率。

2.RFID电子标签及组态监控跟踪系统

以RFID电子标签为内核的相关监控设备则是“可视化物流监控平台”的移动数据传输载体。在“可视化物流监控平台”建设上,可采用的RFID技术包括有源RFID标签、RFID电子封条以及基于GPRS的跟踪模式等。

3.智能仓储管理软件

包括商品电子标签入库维护,电子标签出库维护,电子标签盘点维护,电子标签拣货维护,商品分类维护,商品查询统计维护,结算维护等仓储基本功能。包括商品存货的ABC分类、经济订货批量,安全库存量设计,收发货站台数量的设计,货架区域面积的设计,仓储设备布局设计等仓储管理功能。

4.运输配送管理软件

包括GIS配送路径优化系统、短信平台支持系统、RFID中间件、组态监控软件包括订单系统、仓储系统、运输系统、配送系统、客户查询系统等。

5.决策系统

根据可视化物流平台掌握的资讯,进行决策模型设计、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案。

五、结论

物流可视化管理以物流过程监控为基础,通过监控系统收集物流业务过程状态信息和货运物品信息,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更为实时准确的数据来源。可视化管理使物流系统的管理者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方便、简捷、清楚地把握物流业务运作过程,实时调整物流业务的管理。

可视化物流实验以真实的物流业务数据为原型,展开物流运营管理分析。可与学生市场调查、行业分析、配送中心设计等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并围绕真实物流企业的业务管理需求或现状进行分析规划。可视化物流教学系统包括多种图形化分析模式,简单直观、主次分明,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业务重点、提升业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岩,陈永泰,徐婷.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物流建设应用探索[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1

[2]党若凡.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2014,1

[3]王成林.张旭凤,物流实践教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2O10,11。

篇4

财务共享,是赖于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规范流程、整合组织结构、提高流程效率、减少运营成本或者创造价值为目标,从市场的立足点为客户提供专业生产服务的管理形式。减少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处理业务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程度、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的天然优势。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需要财务人员提供更多关于公司运营数据、预算管理、业绩分析、绩效管控等方面的决策支持,需要财务管理从传统的价值守护转向价值创造,推动财务参与战略的制定与推进,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也变成一种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和客户增值,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转型的先行军,更是价值守护与创造的奠基者。建立财务共享的目的是把财务人员分散到业务中去,分散到经营中去,一方面把真实、完整的数据收集上来,另一方面,把财务理念带到经营中去,所以,财务共享模式具有为企业价值增值的优势。

2 财务共享模式的价值

财务部门虽是信息的提供者,但不是信息的制造者,它只是信息的加工者,当不能及时掌握真实完整的一手信息时,财务所提供信息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将财务职能大大前移,一方面为前端业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支持,从而在经营环节控制风险,另外也为后台的财务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报告,实施管理提升和风险管控。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2.1 有利于信息集成化

信息集成化是财务共享价值形成的基础。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由关系型数据库发展为数据仓库,再到关联化分析、数据利用和可视化处理,信息集成化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结合集成化信息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完成一次质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了信息集成化基础和技术手段之后,让预算分析、绩效分析、盈利分析等都变得简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这种模式下为更多的企业运营提供预算管理、业绩分析、绩效管控甚至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持信息,以发掘财务更大的价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时获取的影像资料,积累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的集聚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直指信息集成化的本源,可以从非结构化数据中找到关联性,进而让企业得到更多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2.2 有利于流程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是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建立财务共享,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传统企业单元中个性化的流程、制度进行标准化锤炼。财务流程经过再造,形成统一的任务管理,统一的流程管理,统一的岗位角色管理,进一步提高流程标准化水平,通过标准化提升降低成本和复杂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防范风险。如果说业务流程再造是一次革命,那么财务共享中心的使命就是去推动改革,以相对稳妥的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流程,推动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运作效率,有必要在降低成本环节的基础上,统一附件标准,对附件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消除多余信息,做到凭证附件的标准化,简洁化,提高附件信息的有用性,消除资源的浪费和舞弊的风险。

2.3 有利于服务专业化

财务共享中心为集团内其他企业提供会计处理、资金结算、档案管理、费用报销等服务的过程。中心与它所有服务的企业或单位都签署详细的共享水平专业服务协议,明确每一项服务所应达到的标准。对于财务共享中心东营分中心,主要是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恰当的服务方案。统一并且集中的共享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拓展业务深度,积累专业知识。作为共享中心这样一个组织,加强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维护员工职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建立长期员工培训机制,促进后备人才的员工队伍建设,保证企业员工熟练掌握操作专用财务系统的能力,使得员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这些都是财务共享中心的专业优势价值。

2.4 有利于成本节约

财务共享的成本价值在于规模效应下的财务部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等。主要从以下几点实现:

一是把财务数据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之后,一个员工能处理不同几个地区或者单位的相同职责业务,这样便可以在业务总量保持不变的同时降低了员工成本,或是提高了企业业务量但是工人数量不变。

二是对业务规则与流程的优化,剔除了非增值的、重复的部分作业,缩短分配到每一作业的时间,间接地减少了成本。

三是业务操作得到了标准化、细化,甚至被简化。这样部分低层次水平的岗位员工就任职,这样便降低了员工成本。财务共享服务并且完全能与业务中心分离,位置可以定在成本特别低的地方,这就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企业运作成本。

篇5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信息化,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建立模型时给模型赋予建筑信息的属性(如构件的材料、尺寸、配筋、钢号,设备的型号、厂家、功率等)。BIM以其可视化、协同效率高、参数化及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注赢得了建筑行业市场的认可,在国外BIM给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彻底的变革,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中国的建筑业在近20年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建筑业越来越以体量大、复杂程度高的项目而诞生,随之BIM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工程项目运作过程涉及多方管理主体,包括:业主方管理、设计方管理、施工方管理等。为了使各个部门之间系统、准确、及时、形象的沟通和识别项目信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模型用于项目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BIM应用在国内外工程建设行业如火如荼,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陆续在工程建设中引进BIM技术。BIM可以贯穿容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信息,这些信息能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增加项目收益。BIM是住建部十二五期间重点鼓励推广的技术,目前在大型项目和复杂项目中应用比较广泛。

2 BIM基本概念

时至今日,BIM一词已在业内口耳相传、如日中天。那么,到底何为BIM?其发展渊源如何?

2.1 BIM基本定义

BIM概念,作为对包括工程建设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的一次重大思索和变革,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代。早于它而衍生的类似术语还有:欧洲所谓的BPM(Building Product Models)以及芬兰所谓的PIM(Product Information Models),后来美国 “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arles Eastman教授提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1975年“BIM之父”Eastman教授在其研究的课题“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中提出“a computer-based description of-abuilding”,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后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探索,以及对建筑生命周期的深入理解,即BIM比较多的被定义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它被直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对于BIM中文定义,大众较为认可的是McGraw Hill在2009年名为《The Business Value of BIM》的市场调研报告中所给出的,即:BIM是利用数字模型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该BIM定义较为准确、简练、清晰、便于传播。可以概括的说BIM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包含多个阶段(甚至是全寿命周期)的过程。

2.2 BIM诞生缘由

BIM作为贯穿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一项技术,其应用价值涵盖从项目的立项到后期的运维等各个阶段,也由此覆盖了工程建设行业中的各个群体,如:业主、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设备及材料供应商、物业管理人员等多专业参与人员。

有数据表明,过去几十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发达国家大多数非农业行业生产效率几乎翻倍,但工程建设行业的生产效率未升反降。然而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除工程建设行业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外,还有其他因素。如:割裂的行业结构,信息传递失误及失流,注重短期成本而不是综合价值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美国施工行业生产率发展趋势: 1964-2004 (来源:Pike Research)

综上,解决整个工程建设行业低效率的根本途径就是把项目设计―施工―管理过程集成为一个整体。美国斯坦福大学最初将其定义为能实现多专业融合的“POP”模型,其中:产品(Product)――建筑物、结构、管道、生产线;组织(Organization)――设计、施工、管理队伍;过程(Process)――用于建造设施的工作过程。

随后,由此发展出目前工程建设行业已广泛接受的BLM(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它要求参建各方在设计、施工、项目管理、项目运营等各个过程中将所有信息整合在统一的数据库中,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平台。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求业主、设计方、监理方、总包方、分包方、供应方多渠道和多方位的协调,并通过网上文件管理协同平台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总之,BIM技术是全球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它为本行业发展所带来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经不断地实践,且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3 BIM应用价值

3.1 BIM应用价值概述

BIM技术可以使规划、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竞标、建造、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信息连贯一致,包括设计与几何图形、成本、进度信息等。该方法以参数化三维模型为核心,原理是尽可能将建设工程过程中的修改提前到项目前期(施工以前),同时使建设全过程(方案、设计、建造、营运)的信息保持一致。

建设工程信息模型均允许访问以下完整的关键信息:

设计阶段―设计、进度以及预算信息

施工阶段―质量、进度以及成本信息

管理阶段―性能、使用情况以及财务信息

具体内容包括:

(1)BIM涵盖了全面的信息:

可以有效的访问有关设计与几何图形、成本、进度信息,所有这些关键信息均可立即获得,从而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制定项目相关决策。

(2)BIM降低设计和文档的工作量及错误:

允许项目团队在设计或文档编制过程中随时对项目做出更改,三维工程模型能自动关联协调二维图纸的不当表达和疏漏,省去了繁重、低价值的反复协调与人工检查工作,提高检查质量。这使项目团队可将更多时间投入项目关键问题。

(3)BIM更加方便修改和减少修改错误:

BIM模型只要对项目做出更改,由此产生的所有结果都会在整个项目中自动协调。创建关键项目交付件(例如可视化文档和管理机构审批文档)更加省时省力,因此可以更快更好地交付工作,信息模型提供的自动协调更改功能可以消除协调错误,提高工作整体质量。

(4)BIM为施工阶段提供更多信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更易沟通:

可以同步提供有关建筑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信息。施工人员可以促进建筑的量化,以进行评估和工程估价,并生成最新评估与施工规划。计划产出结果或实际产出结果易于分析和理解,并且施工人员可以迅速为业主制定展示场地使用情况或更新调整情况的规划,从而和业主进行沟通,将施工过程对业主的运营和人员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文档质量,改善施工规划,节省施工中在过程与管理问题上投入的时间与资金。最终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提高工程质量,能将业主更多的施工资金投入到建筑,而非行政和管理中。

(5)BIM在工程建设生命周期的管理阶段的价值:

BIM可同步提供有关建筑、设备使用情况或性能已用时间以及财务方面的信息。工程建设模型可提供数字更新记录,并改善搬迁规划与管理,以及重要财务数据。这些全面的信息可以提高建筑运营过程中的收益与成本管理水平。同时还将用于例如搬迁管理、环境分析、能量分析、数字综合成本估算以及更新阶段规划。

4 结论

BIM技术作为一门信息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通过虚拟建造来解决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工程建设行业的工作人员提高生产力。BIM在建设领域的范围非常广泛,但现阶段而言,还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数字化、信息化进一步的推进,BIM必将成为将来建筑业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与施工革新,生产与效率的提升[R],2009

[2] Autodesk软件(中国)公司/研究院

篇6

关键词: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大数据;数据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48-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已成为各高等院校的普遍共识。2010年,我校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数据库平台“三大平台”建设。由于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数据标准各异,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导致数据非集成化并形成了许多的信息孤岛,这使得大量优秀数据无法共享和利用,获得更大价值。我校于2014年又进行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该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此平台对校园内散乱分布的数据进行集成化整合,同时将原来分散、利用率低下的信息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对于我校的发展战略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现状

我校从2006年开始着手进行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整体建设历程具有阶段性和分布性的特点。按照《信息化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的部署,截至2010年,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备,并完成了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数据库平台三大公共基础平台的建设。

2012年1-6月,我校完成了应用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包括本科生管理服务、研究生管理服务、人事管理服务和办公自动化管理四个系统;至2013年12月,我校完成了应用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包括招生管理、宿舍管理、毕业离校、就业管理等七个系统,同时集成了教务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

2014年至今,通过对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完善推广,我校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支撑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现基本完成对学校各机关部处、教学教辅部门的核心管理业务的横向整合。

统一数据库平台负责集中存储和处理各种信息数据,并为全校提供信息共享交换服务。为了实现业务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进而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需要建立基于数据管理和综合性技术方案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安全存储的同时,通过建立畅通的数据访问通道,能够有效协同地将数据进行共享、分析及应用,保证数据共享及交换的时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1]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需完成以下任务:

1.数据的采集

负责采集更新各业务系统数据,利用数据抽取或同步工具将数据采集至共享数据中心,同时生成数据更新报告。

2.数据的整理

按照学校制定的信息化标准进行数据整合,报告异常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保留历史数据。

3.数据的共享

对统一数据库内的部分或全部资源进行共享和交换,可生成数据使用情况报告。

4.数据的挖掘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对共享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用报表、视图等可视化工具进行展现,为决策提供参考。

目前,我校统一数据平台可以实现数据导入、共享数据查询与维护、灵活报表管理、统一代码管理、通用组合查询显示、设置数据查询和维护权限以及数据同步等功能,但平台功能仅局限于数据的查询展示,尚不能实现校园内各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换交换功能。我们希望对各业务部门的资源、平台进行更充分的整合,使得应用系统之间虽不具有直接关联,但数据交换可以在业务数据库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完成,建成一个各应用系统耦合度较低、安全性能较强、可以完成数据集中存储与管理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三、实际需求

目前,建设以全局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其建设可以有效消除信息孤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各职能部处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其他业务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的交换、共享、分析、挖掘,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为学校建设以及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另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下一阶段――智慧校园建设的工作基础。完成对学校内大数据有机的整合和继承管理,掌握学校各项活动中发生的庞大、海量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分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是下一步我校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工作。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已经初步建成了支撑学校日常运行的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有的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封闭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信息系统的现状已经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数据整合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1.数据资产意识薄弱

数据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利用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应一个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目前我校对数据建设的意识相对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数据也会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导致学校内部业务系统林立,数据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数据资产不能发挥有效价值。

2.数据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我校内部已形成了多个业务系统,各部门依据各自的业务需求,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架构及其开发技术,设计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数据标准。但这些系统在应用及数据层面上彼此分离,导致各单位数据标准不一致,在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分析数据库表结构,在共享过程中时常出现匹配错误等现象。

3.存在信息孤岛

由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维护及管理工作缺乏统一部署,导致我校各业务系统间缺少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交换接口,虽然部分数据可以通过直接传输等形式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但这种传统方法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大量数据的交互问题,同时各类数据信息分别存储于不同部门或不同地域(分布性)的不同数据库(异构性)中,客观上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

4.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应用较少

目前,我校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应用于数据的展示、查询、统计等单一层面,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的应用较少。合理整合校内数据,不仅能有效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优化管理结构,而且可以通过整合进行数据的挖掘、分析和预测,优化学校管理结构。通过数据整合可以大量减轻学校内部行政、教学、教辅等部门繁杂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帮助其更加关注于本部门的业务职能,并为部门及整个学校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四、有效措施

1.建设统一数据标准

我校于2010年12月由东北财经大学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建设组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并颁发了《东北财经大学信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的制订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CELTS-33)的制订规范,并根据我校特点做了适当补充和调整。

标准根据高等学校职能划分和业务组成,将我校主要管理领域分为学校、学生、教学、研究生、教职工、科研、财务、办公管理、图书、资产与设备十个域,也就是对应图1的十个管理数据子集。

TB――通用/标准数据子集。作为其他十个业务数据子集的公共数据集,构成高校主要管理业务的完整数据标准集。

标准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即数据标准和代码标准。数据标准包括一系列以管理对象为主体的数据项,其作用是明确管理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并使其在命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方面标准化。代码标准从属于数据标准,是对数据标准中数据项的属性或取值范围的描述。数据标准和代码标准的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代码标准按照适用范围不同分为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四个模块。

数据标准为我校数据平台的设计搭建提供了类似数据字典的参考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有效地增加了各业务部门间的沟通效率。但信息标准在新的形势下也应有新的扩展,在建设过程中应与时俱进,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2.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校内各业务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的数据仓库,它将重要的、通用的数据集中到一个数据库内,数据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共享与利用。数据共享交换中心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可以为各项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终为实现大数据综合分析提供一个可靠的、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2]

应用系统与共享数据平台之间是松散耦合,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架构如图3所示。

在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中,利用ETL工具通过简单配置实现异构数据和公共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数据的解析和清洗、数据的转换等过程。管理员通过ETL客户端可以创建复杂的同步任务,只需要简单的拖拽就可以完成任务的配置。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对ETL任务的统一监控与管理。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在运任务42个,涉及到十个系统,包括财务数据同步、资产数据同步、教务数据同步、一卡通同步、科研数据同步和多媒体教学信息同步。其中,财务系统同步任务共执行819次,资产设备同步任务共执行748次,教务系统教务成绩同步任务共执行714次,教务上课授课同步任务共执行714次,等等。2015年,所有数据同步任务共运行6182次,交换数据量约15个T。

3.完善数据展现

完成数据整合后,如何对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是首要问题。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移动化、智能化、云化的趋势,从数据的使用方式、新媒体展现形式、数据可视化等多角度来完善数据表现,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广大师生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的深度融合。

(1)多层面多角度的数据使用

采用推送(订购),拉取(查询)等形式,用综合查询、大数据综合分析等形式为各级用户服务。如各级管理者使用的通用查询工具、数据管理服务、数据订购服务、数据分析服务等。

(2)多种新媒体形式的数据展现

除了传统的PC端数据展示之外,如何在现有移动信息化技术之后出现的多种新媒体形式,包括微信、微博、移动智能终端的进行数据展现,例如与微信平台、移动校园APP的结合,实现信息anyone,anywhere,anytime随时可达,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3)数据可视化

在Hadoop上将HDFS存储的PB级的海量数据利用MapReduce处理之后,数据容量缩小为GB级,然后利用R语言等类似工具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转化为能为决策支持提供支撑的KB级数据,这依赖于Tableau等数据可视化工具。数据的收集、存贮、转换、筛选、分析、归纳,一切都为最终的展示服务,数据可视化工具能够以一种简便易用的方式将复杂的数据呈现出来,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并做出决策。

五、应用特点

1.架构合理,数据可控

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核心,依托ETL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采用星形模型是最常用的实现模式,它使整个数字化校园形成了一个松耦合集成系统,实现数据调度任务的运行、监控、维护,整体系统灵活、安全、可控。

如图6所示,首先,星形架构采用不同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直接联接,而不必把多业务系统充分网状互联,建设成本低,投入小,复杂度较小,易于后期的管理维护。其次,整体系统松耦合,因为采取同步模式实现数据统一,独立业务系统故障不影响其他系统,单点故障不会对整体数字化校园系统造成冲击。最后,当某一业务系统升级或者替换,其基础数据格式、内容将发生变化,只需通过ETL调整其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接口,并不影响与其相关的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操作,实现成本低、效率高。

2.操作简单,体验良好

目前,高校的传统业务系统并不兼容,彼此之间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交流。我校使用的开源的ETL工具Kettle具有基于Java的图形化界面,支持拖拽等方式的可视化设计,能方便使用者便捷地对从业务系统抽取到的数据进行传输、清洗和加载等。同时,ETL屏蔽了应用系统中较为复杂的业务逻辑,为基于数据仓库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接口。利用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ETL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实现数据、业务的互联互通。

3.良好的弹性与可扩充性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核心为ETL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首先,ETL提供了一些可扩展组件以支持某些ETL定制逻辑的实现,同时支持自定义的SQL查询、JavaScript和正则表达式等,可自行定制开发相关组件满足学校业务逻辑的需要。另外,ETL技术支持典型的结构化数据库系统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作为应用广泛的开源工具,典型的分布式大数据架构、数据立方体等数据源也都可以处理,整体架构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

六、下一步计划

随着人工智能与数据库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做好数据清洗与整合的基础上,有效地应用数据挖掘手段进一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近年来,高校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也成为技术研究的热点。在完成数据整合的基础上,不仅能完成传统的数据库的数据查询、统计、录入等功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还可以发现数据中的隐含规则和潜在联系,而且可以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判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

1.数据挖掘基本概述

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一般是指在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利用各种分析方法与技术,对过去累积的大量繁杂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等工作,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例如趋势、模式及相关性等,并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决策参考提供给决策者。通俗地说,数据挖掘就是从数据中发掘信息或知识。[3]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商业、科研、金融、工程管理等领域。在高校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加快推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即以科学管理方式取代传统管理方式,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有效增强学校竞争力。

2.数据挖掘的方法

(1)关联分析

关联规则的挖掘主要有两个步骤:首先是要从数据集合中找到频繁项集,然后通过找到的频繁项集产生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挖掘的第一阶段,必须从数据集合中,根据某一项目出现的频率来找到隐含的频繁项集,其中某项目组出现的频率称为支持度,只要某项集的支持度超过初始设定的最小支持度时,就算找到了频繁项集,然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集合。

关联规则挖掘的第二阶段,是找到频繁项集中产生的关联规则。系统预先设定一个最小信度,如果某一规则得到的信度超过最小信度,就称这个规则为关联规则。

(2)决策树方法

决策树的输入是一组带有类别标记的样本,最终会生成一棵二叉树或多叉树,节点、叶子和分支是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决策树方法主要分为决策树生成和决策树剪枝这两个步骤。

决策树的顶端节点叫做根节点,一切决策的过程是从根节点开始的。然后根据系统的需要和特定算法创建子节点,最末端的节点成为叶子。在决策树的分析过程中,每个节点都会遇到问题,对于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不同的分支,直到最后产生叶子节点。这就是决策树分类的整个过程。

(3)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由生物进化的过程演变而来的一种算法,含有三个基本过程(算子):选择(繁殖),在旧的种群中选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个体,产生新的种群;重组(交叉),选择两个不同个体,转换它们之间的部分基因,产生新的个体;突变(变异),通过对个体进行某些基因的基因突变(1变成0,0变成1)产生新的个体。

3.数据挖掘的目标

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其主要功能有概念(类)描述、预测趋势、关联分析、聚类、偏差检测、演化分析等。下面以概念(类)描述、预测趋势、关联分析这三个主要功能,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概念(类)描述

是指通过数据区分、数据特征化比较可以得到对数据的概念或类的描述,简单来说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

例如:通过对学生基本信息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后,我们可以将接受助学贷款、参加勤工助学、有欠缴费记录等信息的学生划分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一类别,并授权就业指导中心、各学院院办等部门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查看学生名单,以帮助辅导员更有针对性地了解个别学生生活情况,积极帮助这类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社会实习工作等。

(2)预测趋势

是指通过建立区分概念或数据类别的函数、模型,对未知的对象进行类别预测并加以标记。数据挖掘可以自动在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以往需要通过大量手工分析解决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例如:对历年学生选课时间、选课人数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后,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到学生选课高峰期、某热门课程等,可以为学校合理规划选课时间,合理安排教室等做出预测、规划。

(3)关联分析

大量的数据中存在的某些可被发现的有用知识就是数据关联。很多数据库中都存在着数据关联,但并不为人所知,因此关联就是希望找到隐藏在数据库中的规律和有用的知识。

例如:将每位学生视为一个数据对象,将其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奖惩情况等属性视为该数据对象的不同数据维度,进行多维数据关联后,可以构建学生考核、测评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测评,减少传统测评中的人为干扰,使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全面和科学,同时也更加便利。

我校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存储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范围宽广,数据复杂,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数据,另一方面在目标的选择、数据的取舍、算法的性能等方面又向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希望未来可以透过数据表面,分析得到其内在本质,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用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学校的信息资源加以利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戚丽,蒋东兴,武海平.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方法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2(7):54-55.

篇7

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在不断地加强,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改革难题。医院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减少财务工作中的失误、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服务的社会效益都有极大的意义。同时,由于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低、领导层对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医院的财务信息化改革面临巨大的挑战。文章就医院资源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财务管理;医院;资源管理系统

一、引言

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得各个领域都极其重视计算机的应用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医院的管理控制中,财务管理占据重要地位,是做好医院把控的关键环节。加快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都有重要意义。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步伐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等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医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二、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的不断应用和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使得我国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医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建立全面的医院财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监督的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充分的医院财务信息并进行分析,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价值有重要意义。

3.通过医院资源管理系统,有助于更有效、准确地搜集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地分析,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三、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分析

1.医院财务信息化定位不够明确。在医院的总体规划中,长期以来存在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的问题,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这种现状的存在使得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理想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其他行业都已经或将要实行信息化的过程中,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步伐相对比较落后。同时,医院的领导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认识也不够明确,使得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宏观控制上得不到重视,严重影响了财务的工作效率和改革。因为资金建设的问题,医院领导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而忽视了长久效益,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法,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失误率较高。

2.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医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等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实现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医院财务部门的招聘过程中,片面要求应聘人员的财务处理能力,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较低。使得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单纯依靠人工操作,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明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次数也较少,使得工作人员缺少知识更新的机会,给财务部门的人员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财务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缺陷,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造成严重的影响。

3.没有全局性的管理系统。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的日益复杂,各个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物资的分配和公共品的使用,才能使得各项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但是在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医院内部的控制制度不是很完善,致使医院的各项考核制度得不到落实,医院在整理管理过程中缺乏全局性的管理系统。

四、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应用的功能

1.信息化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利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的工作方法,可以改善以前的纯手工的、低效的、长期的工作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医院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自动化,财务数字信息化,一方面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另一方面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增强财务信息能力。利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处理医院的财务事务,由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登记信息等,不仅极大的扩充了信息数据的存储量,有效地实现现在财务信息和过去财务信息的有效对照,对财务有更好地把控;而且,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动态掌握现在信息和过去信息。在财务处理过程中手工处理附表、会计报表等信息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效率低下。利用医院资源管理进行报表处理不仅效率很高而且可以扩大报表的信息量,通过搜索等功能,获得更多形式的报表内容,从而利用报表之间的比较。

3.社会效益价值高。利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财务处理,简化了患者的收费手续,而且收费标准透明度高,便于查询。同时,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缓解医患矛盾。医院资源管理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加医院管理的社会效益。

4.进行实时的财务经济分析。医院资源管理系统的财务应用,可以实现收费与结账、报表的信息化,医院内部的局域网也有利于管理层更好地把握医院日常的收入情况和患者的每日流动量,有利于对医院事物进行整理的把控和对医院综合信息的评价。同时对领导监督医院的日常经营状况提供了条件,加强和完善医院的综合效益评价。

五、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1.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财务管理系统是和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各业务系统组成的一体系统。使得财务管理系统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高度的统一。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业务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对提高业务模块的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意义。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入库凭据、收入凭据、物资等凭据的有效自动传递,实现账务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财务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可以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账务往来协调一致,及时调控,从而在周结或月结的对账过程中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数据来源一致,容易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提高了对账效率。

2.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系统也是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等形成的管理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规范了采购、入库、出库的物流过程,实现了物资在各个部门之间的高效流动,同时采用物流管理系统,对各个部门的物资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耗费物资数据及时记录,保证了各部门的物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效果,有效地加强了内部监控管理,降低了资源损耗,杜绝了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医院腐败,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固定资源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与物流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医院管理信息一体化。固定资源管理系统支持固定资产的多业务操作,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有利于以后的会计核查。有些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会实行条形码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控到固定资源的数量,降低日常的使用消耗,而且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盘点和处理。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折旧的处理,实现了现代化的折旧方法,对大型设备进行年限折旧核算,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计算,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4.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指系统在预算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费用报销,使得系统规定的时间内对各部门的消费进行扣除。同时,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添加了预警功能,对部门内的消费超过额度的会显示预警信息,方便了部门内部的成本控制,对医院的预算进行了提前控制。另外,权利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总账、出纳日记账的自动形成,及对各个科室的财务动态跟踪,全面实现预算监控。

5.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随着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不断推进,医院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也日益重要。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操作能力、信息化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在财务管理中引入财务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录入电脑,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并针对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全面挖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潜能。对避免财务信息错误和财务问题处理错误有很大的帮助。

六、总结

在上文论述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在医院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方面及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医院财务管理方面更加深入的改革还需要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信息化进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也更加受到重视,我们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要贴近实际,结合现实状况、使人员素质、硬件设备和监控情况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改革效果,才能使医院更好地服务人民。

作者:李维玉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武敏,徐孝仕.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14(8)

[2]原俐丽.基于资源管理系统的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5(30)

[3]戴永秀.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5(33)

篇8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会计这一职业的传统并重新定义会计的工作内容.据IDC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预计超过40ZB①,而2009年全球数据总量还不到1ZB.短短几年时间,全球的数据量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这一增速还会更快.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科学、医疗、能源、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也为会计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1大数据时代会计的新特点

1.1打破信息“孤岛”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有会计部门的独立性逐渐弱化,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间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不同组织的部分功能趋于融合.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将会计信息与其他部门的经济信息置于同一系统中,会计数据来源不仅由本部门进行初始记录,也可能是实时从其他部门获取信息并予以记录.例如出、入库单,可直接在对口部门仓库、生产车间进入信息系统.

1.2信息质量提高

会计数据包括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是通过连续、系统的方式将经济业务以制单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并编制财务报告,为经营管理、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以往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结构化数据为主,非结构化数据排除在信息报告体系之外,因此需要参考相关信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如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等.利用云计算平台比以往的计算手段更加快速高效,能够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紧密结合,将原有只记录与会计要素相关内容的记录方式,拓展到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均被收集和处理的新模式.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数据量到数据的时间跨度、地域跨度都更为宽泛,数据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非结构化数据被更多的纳入数据资源库,在会计信息中所占的比重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总体来看,传统会计与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在记录方式、结算方式、接入方式、计算方式、数据分析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1.3会计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

会计知识结构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有效载体是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将会计工作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记录、转化,为他人学习和使用,实现经验和技能的共享,是会计组织发展的趋势.会计人将更多的从事非结构化的、非常规的会计业务,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及修正,更多的参与到流程设计与业务管理中.

2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特征

2.1数据的安全防护存在漏洞

安全防护涉及到数据采集、存储、运算、分析等各个环节,目前防护手段的更新升级速度不能与非线性增长的数据量相匹配.企业从财务信息安全角度考虑,往往选择相对传统的处理模式.

2.2缺乏健全、统一的会计信息化标准

互联网能够快速的普及和发展,得益于全球标准化的技术标准,会计信息化同样需要完善规范的标准体系.数据库领域的数据溯源技术能够记录数据查询历史、数据的传播和计算过程等,但由于会计信息的保密性,数据溯源是否危害到客户的隐私、是否会涉及到敏感的会计信息、数据溯源本身的安全防护是否到位、数据与标记是否绑定且准确无误等,都是目前尚无法解决的问题.

2.3信息的相关性有待提高

海量数据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而言,其潜在价值也不尽相同,财务报告信息相关性是在重要性、实质大于形式的基本原则上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在数据的准确性与相关性之间,根据个体特征进行科学设计与权衡,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体信息.

3推动智能型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措施

3.1深入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管理会计具有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加强事前事中控制、业绩考核与评价等职能,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源的扩大化、分散化、多样化,使得管理会计的职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空间.结构性数据为量化分析提供了更全面、更充分的数据来源,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为逻辑分析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信息来源,海量数据被抽取后进行加工整理以定量的方式呈现出可视化分析结果,为分析企业经营态势、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制定发展战略与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3.2加强访问权限控制

会计业务处理终端正逐渐由pc向移动终端转移,多渠道访问入口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信息安全的风险性急剧增强.大数据来源涵盖广泛,集中存储降低了网络犯罪的成本,使其成为可持续攻击的显著目标.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选择“上线”,正是出于对信息安全的担忧.目前,安全防护手段的更新升级速度不能与非线性增长的数据量匹配,数据的安全防护还存在诸多漏洞.云计算平台服务商拥有庞大的动态、跨地域用户群,由于高级攻击代码隐藏在大数据中,不能被实时检测,很难对违法数据进行跟踪和管制.因此必须设置用户身份认证及云端访问权限的双重控制,保证在任何登入点云会计服务商和应用程序都能进行双向验证.

3.3强化过程性监管

数据挖掘、数据存储等技术手段的进步,使企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就能够实现对会计事项的实时监控,并且其监控成本大大降低.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查询分析数据的工具,同时也是税务、银行、监管机构等相关单位查询目标数据的工具.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采用OLTP数据处理方式,主要面向具体操作的会计人员、低层管理者,而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应该从OLTP转到OLAP,通过OLAP的灵活分析功能,让用户可以进行直观数据操作,增强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互通.

3.4搭建信息安全平台

大数据使网络攻击能够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源,攻击成本降低,这使其成为网络黑客攻击的显著目标.会计的云计算过程有必要记录数据的来源,可以通过标记法对数据进行标记.信息安全应考虑到大数据的高速性、多样性特点,加紧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云会计服务商积极参与的高级别信息安全研发体系,为各个环节的数据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同时也要保障数据挖掘和数据过程的安全.4结语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其风险防范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对会计信息化的趋势分析及风险防范,有利于完善国家管理层面的制度建设,有利于规范云服务市场的竞争环境,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智能型会计信息化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雄胜,陈丽花,曹洋,缪艳娟.会计理论范式革命:黎明前的彷徨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3(03):3-12.

[2]王舰,李玉亭.浅谈信息时代下会计角色变迁[J].财会通讯,2010(10):153-154.

[3]彭超然.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政研究,2014(04):73-76.

[4]张华,艾文国,陆云莺.论网络环境下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模式[J].管理科学,2003(06):68-72.

[5]赵序海.大数据时代基于多维会计的财务报告变革[J].财会月刊,2014(06):17-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