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创新创业培养8篇

时间:2023-06-07 09:01: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创新创业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创业培养

篇1

在我国高校中,专业设置具有普遍性。比如,统一的教学和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在教材方面,大多数教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存在普遍的陈旧性等。目前,本科院校借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够起到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起来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以学生优势与才能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如作者指导的“豆豆鞋类网络销售创业”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该项目学生成员就是对电子商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凭借优质货源创业实践成功。

二、注意跨专业培养与团队协作精神

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其研究内容与实践过程必然是其核心所在。目前,广东科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接轨,开设服装营销、汽车营销、数码电子产品营销和房地产营销方向。开设方向与产业接轨,意义在于通过树立产品标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与人才培养。虽然如此,学生掌握的主要还是营销知识。在目前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主要都是讲究团队合作,任何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具备各专业背景。所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鼓励学生跨专业成立团队,通过各专业特长进行内部分工。在团队中,每个参与的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独到的见解,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分析问题。并且,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充满激情,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沟通还会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启示的共振效应,然后将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就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

三、发挥学校的组织协调作用

篇2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研究性学习 培养目标 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37-02

当前社会环境急速变化,面对大学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校大学生体会到了教育、学习和社会带来的多重压力,他们不仅要迅速掌握日新月异的知识技能,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而那些能得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学生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外,还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今后高等教育一面新的旗帜。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值得实施的教育实践模式。

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有相通之处,比如“探究性学习”“项目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等。20世纪90年代至今, 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理念一直广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同层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而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和选择的十字路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着力方向,结合研究性学习,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机制,将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打破传统围墙式教育,加快实现开放式、自由化、尊重个性的高等教育环境。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环境,体验学习经历

研究性学习其过程与实践特点就是营造有益的学习经历,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强化了学生探索、分析、决策以及自主运用综合知识的水平。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经历下感受知识重构和创新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坚持科学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经历,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认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可能产生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发现”相互割裂的局面。

与传统课堂学习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其方式、内容、时间、空间和评价指标是具有差异化和可变性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单独的学科理论,而是以某一问题或现象为学习源,运用各种方法、知识、技能去认知、探索、解释,从中实现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探索为基础进行,学生的学习组织方式是呈现多样性的,可以是独立研究也可以是集体研究,可以是网络讨论也可以是现场交流。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经验接受的被动者转变为渴求知识的自我指导者和发现者。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从有助于激发学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及学习完成的创造性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新方法,塑造创新人格

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就是大学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形成创新人格的最佳时期。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非常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和开展,打破了以往“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惯性思维,以模块、知识点为学习启动点,强调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过程,这种非绝对智力因素导向的教育模式对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是追求纯粹的知识传承,强调经验的间接获取和知识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具有多样、开放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主动、自信的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更加注重学习个体的全面发展。(2)促进高校革新大学生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把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学习结果量化指标的考核,无法准确描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因此必须要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和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专长,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质量,进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创新学习。(3)推动高校转变大学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情景创造和知识重构,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促进者,知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存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去获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三)改革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导传授、自主认知、知识获取、综合评价。每个阶段都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开放的认知情景中,围绕具体的知识点、问题或项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将获取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并以实践结果为依据重新认知、整合和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这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1)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目标要求,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让研究性学习更具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信息整理,主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领悟思想,完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强化。(2)自主研究探索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的完善不能仅靠拿来主义,学生以专题知识讨论、项目研究、课题设计等为契机,根据研究的目标、程序以及预期效果为蓝图,运用独立思维、协同创造的方式去研究、探索、论证知识存在的唯一性和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实现自主研究探索能力的提升。(3)自主创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创新,使得学生个体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可以是发明创造、重大发现、决策制订、知识更新,也可以是认知否定、方案完善、知识应用等,创新不在于大小,任何对知识、方法、成果的重新认识、完善或否定都是体现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体现。

二、研究性学习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探索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进而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一)知识发现、成果形成机制,实现知识创造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充当了方向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协助者,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主角,他们需要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思路的不同,最后获得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知识发现机制:他以某一知识点、问题或论点为导向,鼓励、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选择知识、建立结论假设,然后再以学习的知识去确认或者否定这一假设,最后发现、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和技术专利等。这种通过知识拓展获得知识创造的过程可能会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并同时对探究新问题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无限的勇气。

(二)个体激励、集体约束机制,实现主体成长

美国哈佛大学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除了从教师处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通过自身努力从图书馆、网络和其他同学那里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思想。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师生、学生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合作学习,通过互动的过程,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加快知识学习的速度,使大学生能及时分享知识发现、经验获得与发明创造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洞察、价值澄清和自主实践的方式,激励自己发现新问题、接受新知识,而当学生理解现实生活的问题,发现自己知识构建和发明创造的潜能时,研究性学习就能真正实现主体成长。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同机制,实现对象融合

社会认知是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解决结果,打破原有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从而认识社会的过程。而社会认同则是学生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发现和经验发明实现社会价值,得到社会认同感的过程。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机制营造了平等、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融入社会的速度,增强了学生面对社会的勇气。其所倡导的平等交流、大胆假设和自由抒发,对培养学生理性怀疑和科学求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当前时期正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恰巧顺应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会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必须以强化机制为保障,以为传统教育模式提供有益补充为使命,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

2003(05):71-76.

[2]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78-81.

[3]王涛.研究性学习中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6):66-67.

篇3

1.创新与创新教育创新是经济学概念,创新理论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非常复杂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产生现实不存在的新事物、新思想的人类活动。创新教育国际上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作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泛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创新活动中表现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

2.创业与创业教育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创办新企业,以谋求商业利益的活动。广义指创新的事业的活动。创业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的创造者。广义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创业能力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放心判断能力、捕捉商机的能力、合法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项目运作的能力、财务知识及应用能力、团队合作共同协调能力。

3.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创业的成败依存创新的程度。二者目标一致,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实现人的自我评价。那么,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和原创能力。严格来说,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天然的内在联系,即便某个学校称是“创业教育”,内容上、实质上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六个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二是开发系列课程。开设有创业家养成、新事业开发、新企业创立和创新;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化,家族创业、新技术创新与创业、妇女创业、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四是注重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感性体例,除各种创新竞赛外,创业竞赛尤为凸显;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以厚实的学术研究为支撑。

二、黑龙江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探索,做创新尝试。目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民办高校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状态,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健全,创新创业科学体系尚未形成。只是单一的开设一两门简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够,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比较薄弱。但黑龙江民办高校也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从学校、社会到学生个个层面对创新创业都有迫切的愿望。学校从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升学生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生希望通过创业实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为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教育从以知识记忆为主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转移,那就是说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改的方向,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民办高校建立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方便与重点国有高校毕业生有明显的差距,就业形势严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是严峻的问题。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水平。因为,在代的呼唤下,学历、学位教育的时代在改变,而学位不等于工作,今天社会更需要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是职位求职者。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尤其自身的特点。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体系在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主动适应挑战社会而不是背动适应社会,二是开发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三是学生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新体验。例如各种创新创业赛事,四是创新创业教育以雄厚的学术研究为支持促进民办高校的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性思想和观念的正确引导之下快速的发展,高校应该充分结合当前动画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规律和地域特色等来找准发展的契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途径和课程体系,围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开设创业管理、创业理论、创业实践课程,创新教育与实践、创新设计、创造性思维。这也符合民办本科学生的生源特点。即,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又动脑,发挥创新长处,培养创业技能。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成为黑龙江民办高校建立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动画人才能力分析

当然,在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的创新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难点和问题加强研究,进一步探讨学分制的实行问题、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整合的问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问题等,进而促进龙江动画产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在采取导师的模式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社会实践以及第二课堂的活动,通过活动和工作可以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并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子。

2.经营管理的能力学生没有经历过企业实际经营的环境,而理论仅仅通过授课的形式获得。通过接触市场,鼓励学生深入一线,引导学生参与市场的活动,了解客户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实际期望,了解市场需求,为其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

3.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协作的优秀团队完成。创业唱歌的要素之一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创业成功的要素之一。创业团队能力具有互补性及其共享性的特点。在社团活动拓展素质训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五、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条件建设;氛围营造

作者简介:李志科(1978-),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7-01

创新创业精神已成为目前素质教育的焦点,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21世纪,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民族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

自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各高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理念,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及实践项目,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实践研究的热点。

一、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报名、自主实践、自主创新。它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要求,因此培养大学生主观的创新创业意识很重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责任之一。[1]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协调等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也应制订可行的政策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如开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方法、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就业与创业等选修课,在学分认定上给予强化,对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认定,或聘请一些有过创业经验的毕业后大学生传授经验,也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2]

二、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取决于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常由教师进行指导。学校应制订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导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施行个性化管理。大学生创新训练通常是以专业为背景,学生通过已学的专业知识构建创新思路,其中有许多想法是理想化的,可能难以实现,因此导师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要给学生正确的导向,虽然也支持失败的创新,但创新点的构建要有理论基础,导师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业实践项目通常是学生根据当今社会形势或身边一些案例等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学校内的导师一般也缺少这样的创业经验,但导师的社会经验更丰富一些,这就要求导师与学生一起对当今社会形势和所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撰写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的实施,有必要时聘请企业导师进行项目指导,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创业能力,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导师要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果。高校也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提。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同时应制订相关激励政策对指导学生取得创新创业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建设

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近些年来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高校也要加大力度,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实行导师制、辅导员制,划拨专门的基金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此外,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因此高校要重视实践条件建设。如高校的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各级重点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科研、教学的基础上要为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试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园也要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任务提供技术、场地支持,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高校也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搭建与企业一线人员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机遇,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分享创业经验。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首先,高校相应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挖掘身边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可组织开展创业者校友联谊会、创业者协会等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更多与成功者交流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与信心。[4]其次,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可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大赛、职业能力规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等,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同时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撰写专利,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结论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更为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提供重要的手段。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出现了积极的方向,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需求与大学生个体自我能力发展的需求都要求高校在各方面加大创新创业力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摸索新的思路、探求新的方法。高等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基地,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237-240.

[2]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5):72-76.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运行机制;氛围营造;教育体系

1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新创业能力是依靠能力这一基础环节,将创新和创业的理念进行相互融合,一方面,该理念是对创新的应用途径进行明确的指向,必须是围绕创业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创业的形态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创业必须要通过创新来践行,融合了创新的创业,实际上是对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能力的提法包含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两个维度,不能将其进行割裂,二者在逻辑上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形式提出来,本身就是代表了该能力的综合性和系统性[1]。创新创业能力的内部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知识、技能、动机、特质等,这些要素之间应该是一个共同体,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内部联系,从逻辑上来说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2]。其中知识一般是指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应该具备的事务性与经验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有关行业选定的知识、有关创新创业法律法规的知识和组织运作管理方面的知识等;技能则一般包括从事某一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其他相关能力的部门,比如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技能是各要素的核心部分,不论从事何种行业,学生都应该从技能的角度对自身进行打造,满足创新创业对技能的深层次要求;动机一般是指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时的内部驱动力量,由需要而产生,在不断的刺激中进行转化,一旦出现则有较强的指向性。当然,动机在实践中会进行相应的转化,通过态度和思维来展现,例如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渴望以及创新创业的信念等;特质是指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个性特征和各方面素质。特质的出现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学生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应变力、创造力、适应力等,除此之外,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也是其中的构成要素。综上所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该从内涵入手,以构成要素为框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应该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各模块进行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2.1打造创新创业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从打造创新创业氛围的角度,对当前的校园文化进行重新塑造。因此,校园文化应该以创新创业为主题,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活动、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3]。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高职院校当前能够采用的宣传手段较多,既包括单向的校园网、校园广播、布告栏和宣传等,也可以包括各种互动形式,例如成功校友返校讲座、企业宣讲会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多样化宣传手段,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创业的训练,提高其相关综合能力。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为在校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沟通和交流,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帮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业资讯和信息。最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定期组织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例如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这类赛事的举办,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国家层面的各类赛事取得更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依托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社会实践机会,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当然,这样的赛事还可以帮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益颇多[4]。

2.2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依托校内成熟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校级管理体制,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其中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例如教学处、科技处、就业指导部门、校团委等,要明确对应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做好分工与协作,一旦进行运转要能够产生协同联动的效果;同时,学校应注重与校外组织的紧密联系,包括政府机关、合作企业等,通过协商和交流,打造校内外协同机制;在协同中,积极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的资源共享作用,不断优化合作和沟通平台,将产学研逐步深化,促进科研成果与学生能力的转化[5]。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强化校园制度建设,尤其是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的制度应该贯彻和落实。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动,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针对后续的创新创业机制建设与管理、实施与评估、诊断与改进等环节进行妥善筹划,制订具体的具有较强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列出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进行实施。要关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有效采用创新创业学分互换机制,允许学生将创新创业所积累的学分与相应的课程进行置换,提高其创新创业积极性。学分置换的细节和操作规范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让学生有据可查。加强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通过保留学籍的方式暂时投入创新创业活动,灵活调整学生评价和考核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平台。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具体的项目,并对学生做出指导,参考平时工作量核算方案核定创新创业工作量;构建奖励机制,针对参与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师实施专项奖励,并纳入年终考核;对于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和个人,应该根据开展情况和成效进行相应的奖励,找到典型模范代表,引领其他部门和个人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去[6]。

2.3构建合适的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应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合适的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宏观的角度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注意人才培养模块设计,注重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二是要将创新创业意识融汇到课程体系中去。针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不同模块的设计,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在部分课程中纳入创新创业思维;三是完善学分置换制度,针对学生参与实践、社团活动、赛事等情况和成果核算对应的学分,形成协同联动的学分置换机制,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四是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不断引进创新创业类线上课程,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7]。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构建创新创业专职、兼职教师队伍。针对专职教师,学校应该积极更新教师的创新创业知识,适时开展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意识和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学校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联系企业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实践基础。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学校应该利用各种途径,与校外专家进行交流、合作,聘请企业讲师进入学校课堂,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外界市场和企业变化的动态,完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最后,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挥应用型高校的优势与校内外组织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经费支持方面、场地提供方面、设备设施筹备方面等提供相应的支持,保障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二是学校应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打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地,既是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实践平台,也是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帮助;三是学校应该建立校友会,针对已经毕业且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回校进行座谈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参考的资料。高职院校通过这种互动机制,不仅能够优化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优势。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动相应机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燕.“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湖北农机化,2019,(12):48-49.

[2]蔡子娟,刘亮.试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J].知识经济,2019,(16):118+120.

[3]刘燕侠,张自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2):38-41.

篇6

关键词: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配置尚未充分完善

通过调查得知,地方师范院校师资队伍配备尚不完善,多数院校校内专兼职教师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校内兼职教师接受企业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对企业的管理运作不熟悉,对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的通识认知方面,在课堂上引用的案例多数来自于书本中单一性人物资料,缺乏案例的广泛性。校内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人才较少,在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师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较少。学校引进来的兼职教师及拥有企业背景的指导教师在理论水平层面有所欠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意识引导有待加强。

1.2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需进一步细化

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不断增多,但目前该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和认定还处于摸索阶段,所出台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还不完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转换标准,导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获得的成果与学分之间没有产生直接的联系,繁重的专业学习压力和热爱的创新创业想法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完全投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该校在校生参与创业人数所占比例高于省内同类高校,他们对学分转换制度需求度高,希望能通过创业实践成果、科技发明创造及竞赛奖励进行学分转换,以此证明自己的综合能力。

1.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融合有待提升

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专创融合作为有力抓手,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目前该校已经全面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多为一线辅导员或职能部门行政人员,这些教师了解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导致第一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与第二课堂创业实践之间缺乏宽泛的关联整合。

1.4在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重实践轻教育现象

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整体推进中,创业实践具有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备受青睐,为创业实践建设的校内众创空间、孵化平台和科技园区成为高校抓创新创业工作的主要切入点,完善的园区软硬件配置吸引一大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关注,但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因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没有完整的项目规划和风险评估,对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存活性带来挑战,导致发展后期学生项目孵化周期较短且不易存活,平台空间利用率较低,该校创新创业实践出现低迷现象。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态体系建设,需要用教育贯穿全过程,实践固然重要,但教育起到了培元固本的作用。

2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1科学规划,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顶层设计

近年来,该校以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为目标,一方面,为促进地方教育发展,着重培养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该校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的责任和担当,努力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托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类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帮助师范专业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师范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与互动性教学,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人才,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该校在做好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巩固提升文、理、艺等专业的同时,重点建设管理学、工学、经济学等专业,初步形成了生物科技、电子机械、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经济管理和教师教育等专业集群,努力构建应用型专业格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2.2四管齐下,全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该校为地方师范类院校,以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为目标,已经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这一举措是该校服务地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同时,该校与企业联合创办“企业定制班”“应用型人才专项班”;共建集实习实践、教学实训及生产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企业需求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统一。该校通过整合政府、高校、社会等方面力量,强化政策统筹,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更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整合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体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担当。二是课程融通,推进教改。为更好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校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三大课程融会贯通,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类专业选修课百余门,并将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研发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从专业和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由传统书本式讲授创新创业知识,转化为课堂讲授、实践模拟、产业命题、项目化教学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新模式。三是赛创融合,鼓励实践。该校已连续10年举办学校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并把每次创新创业校赛作为省级“互联网+”大赛的训练场和项目打磨的工作坊,将大赛优秀项目引入学校众创空间,开展创业实践,进行跟踪指导。通过校内比赛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创业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创业技能。通过赛事能够让学生开展项目交流和展示,营造全校上下关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3打造三大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一是打造高层次的协同创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该校与国外大学、国内行业企业共建多个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技术研发平台、省级科研平台。通过师生共创,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提供指导和参与项目运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二是打造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的实践实训平台。为推动实践平台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该校与用人单位共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的实践实训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场地和机会,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联合。三是打造全周期、全链条的项目创业实践孵化平台。该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了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直接孵化。利用学校外向性资源,成功帮助在孵化团队的多项科技成果与企事业单位对接,实现项目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落地转化。

2.4加强两项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该校针对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实施师资培养的“双进工程”,开展学校教师进行业企业锻炼挂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进校指导教学。同时,多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师资专题培训,并动员创新创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业项目,努力创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二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进行“精准化”靶向指导。该校目前实施职业生涯辅导、就业指导、创业引导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分层教育、分类指导、多维度推进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将就业创业大讲堂、就业创业励志人物事迹报告会、“生涯规划发展面对面”等活动作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工程。

2.5关注重点群体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帮扶

该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中还注重对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帮扶,联合了一批优质的爱心用人单位对有创新创业意向但缺乏资金、资源和人脉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创业帮扶,借助企业力量,深挖企业内部资源,助力困难群体毕业生创业实践。鼓励毕业生在企业内先就业再创业,通过创新创业为企业运营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企业更具持久活力,间接地帮助毕业生融入企业文化,提升个人综合业务能力。

3强化优势,建立可循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3.1加大力度培养和聘请专业型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要培育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首先要拥有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同时聘请行业内知名的创新创业导师作为学校特聘教授,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从而使教师掌握先进的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邀请创新创业相关专业知名专家、成功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进校兼任创新创业课指导教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方面的辅导,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2培养专业的专创融合型师资队伍

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广泛调研综合考虑各专业特点,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制定易操作好落地的创新创业学分机制。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时,应着重从各个专业选取具有创新创业意向的教师,进而更好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实现专创融合,既能促进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实现学生的创业梦想,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3构建完善的校地企协调合作机制

高校要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优势学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要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主动与产业对接联合培养人才,建立融“教学实习、创新实训、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结语

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一种新型改革,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实践体系、孵化体系等。地方师范院校作为专业型应用型的普通高校,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培养专业师资团队、制定学分转化制度、开展专创融合、实施校地企协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刚,张海川.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04).

[2]雷亿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21,(01).

[3]李艳茹.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4).

[4]张国锋.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以财经商贸类专业群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04).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56-02

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可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首先,互联网产业的不断成熟和爆发,使创业的成本和门槛降低。这个也是目前产业升级的一个趋势,即互联网+。其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也不高。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创业成为一种趋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都不乐观,更何况是中职生呢。最后,国家战略需要。如何提高中国的自有创新能力,具备一系列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是以后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拓型、事业型的学生,以便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

一、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一)中职生现状

中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是由于文化基础差,没有考上高中而选择了中职学校,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做出无奈的选择来到职业学校的。所以,他们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抗挫能力很弱;所以,刚毕业的他们面对就业,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毫无目标和思想准备。

(二)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

由于中职生对未来的前途缺乏信心,对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如何创业等问题没有过多思考,所以他们的脑海里对于创新创业没有过多的概念,没有市场意识,没有务实踏实的精神,没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意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二、培养中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1.做好创I准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

(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就业形势正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发展形势,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转变就业观念。为此,要教育和引导中职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特长爱好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一些公益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同时,也要学习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业信心

中职生自信心不足,总感觉自己没有考上高中,低人一等。而中国的创业教育时间也不长,经验也不是很足,所以问题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通、做透,鼓励学生多参加创业竞赛活动。要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责任,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明白创业不是一翻风顺的,但是只要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也是可以成功的。利用主题班会、出版报、搞二课活动校广播站宣传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意识,以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本校毕业的创业者,对于中职生来说,对他们成功创业的学长、学姐们充满了崇拜感,所以他们的艰辛创业历史,无疑是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最具感染力的教育。所以,可以定期组织毕业生到学校来演讲自己的创业历程;还可以分批组织在校生深入毕业生创业的企业实习,让学生现场了解创业的过程,真切感受创业者的艰辛以及创业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树立创业意识,从而搭建真实职业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

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创业素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创业教育需要的教师是具有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只有一流的创造性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只有创业教育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以便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理实融合、仿真模拟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同时,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业心理

创业心理健康对中职毕业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就业困难的承受能力与岗位与行业的选择范围是适应就业竞争的必经之路。创业需要较强的意志力;需要自力更生;还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养成并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但是中职生,往往缺乏信心,缺乏自立能力,情绪多变,耐心不够。因此,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也是成功创业的基础。有必要强化心理培训,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树立起创业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及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可见,要想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社团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他们到企业和工厂顶岗实习,提高和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才能有所创新,在创业中才能有所成就。

(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搞拓展训练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还可以利用班会,给学生讲一些成功案例的创业者来激励他们,让他们了解这些成功者创业过程中凭着不怕失败、艰苦奋斗、不屈不挠顽强的拼搏精神,才达到了成功的彼岸,从而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为今后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创业者,除了具有坚强的毅力、较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外,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敢于吃苦,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才赢得事业的成功。现在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差,与人难处,脾气急躁,容易发火,可以说待人处事,与人沟通等能力有所欠缺和不足,这对于创业来说是很不利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创业的艰辛过程中,需要周围身边的亲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允档幕础。

(六)打造创业平台,锻炼创业技能

中职学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合作的模式,因为专业的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课堂、学校走向实习基地的车间工厂,然后再走向社会。加强实训的同时,要实行校企联合,校外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学校本身也可以创办一些实体,如形成学校创业一条街、学生创业园等。还要组建“校内+校外+校友”三位一体导师团队。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利用周末以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小的实体(像淘宝店、微商等);或者定期的搞一些作品展,让学生自我设计产品,自我推销产品,迈开创业的第一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技能,使他们的创业技能得到训练,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当然,学校还要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网络化手段,充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创客提供工商、税务、融资等“一站式”服务,进而使他们自主创业。

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方面共同努力。中职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当今社会就业的需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创造者,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培养出应用型职业型创业者。

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

作者简介:丁新泉(1979-),男,江西金溪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魏鹂(1978-),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B1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17-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初步凝炼成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两项改革,六大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种理念——生态化教育

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化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1]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二、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坚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坚持能力培养与竞争意识培养并举,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

三、两项改革

1.深化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3]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结构优化改革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我校采取了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课水平、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平台等措施,将课程总体分为三大块,即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学科归属的特点,将我校本科专业分为工科、理科、农林、经管、文法、艺术等六大类,同一类别的通识必修课保持一致,它与通识选修课一起构成课程的通识课程平台;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保持一致,构成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课精简至8~10门,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限选课作为专业方向的模块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程平台的主要部分。

同时,为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5%,文法经管艺类专业不低于20%;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一定的学分比例;每个专业都开设创新创业类体验课程或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六大抓手

为建立并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构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六大抓手。

1.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是我校的战略愿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和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是我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浙江经济特征,与省内兄弟高校共同深入推进多维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4]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通过坚持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总体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我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切入点。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