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实践活动8篇

时间:2023-06-07 09:01: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实践活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实践活动

篇1

  今年暑假时我最后一个假期,但就是在这个假期我收获了很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偶然知道扬州电信将举行大学实践活动,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觉得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虽然社会实践的时间不算很长,但足以让我们很好的完成一项课题.我们小组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我们的规划较为合理.在这几天里,先后完成了业务培训,现场营业厅的熟悉,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数据分析,实践报告的撰写及现场营销.三个人齐心协力,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我想这点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点.

这几天我们在现场不是作为一个以往的顾客身份,而是电信的参与者.通过与顾客的不断沟通,充分感受到了电信人的艰辛,也理解了“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真正涵义.在现场,引导员对每一位顾客的耐心讲解,营业员为顾客办理业务时真诚的微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有顾客对电信有诸多的不满与诉求,电信员工还是微笑着为顾客解决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我想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进入社会更加需要这种宽容与理解.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有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三个人一直都是齐心协力,为了完成任务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的人不配合我们的工作,甚至将所有的不满发泄在我们身上,但我们之间相互鼓励,鼓足勇气完成了100份问卷的调查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这几天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我们之间的友谊.

报告终于问世,这里面包含着太多我们这几天的辛勤劳动,希望我们的小小建议能对电信营业大厅的改进有所帮助.在电信实践的这几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朋友,认真过,努力过.我想这段经历会为我以后更好的走进社会提供诸多的经验.感谢扬州电信给我们这次机会!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翻译 调查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大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展了20余年,得到了各地党政领导、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大力支持,每年约有数十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同时也是,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也是对高校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

结合专业特色,我系暑假在湖北革命老区红安进行公示语英文翻译现状调查,尝试规范一些不恰当的公示语英文翻译,并为英文公示语缺乏的景点提供英文公示语和英文景点介绍。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一来可以了解革命事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磨练自身的英语翻译技巧,丰富旅游知识,同时,也探讨如何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遗址保护协调起来,了解其独有的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对老区人民老区经济环境的影响,运用所学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使其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1.这次实践活动,师生受益非浅

学生立足专业,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论文撰写。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大量收集资料,深入社会,开展调查活动,并写出一定水准的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写作水平,同时把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了翻译水平和知识技能,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不是孤立地学理论知识,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践,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队员们的人际交往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坚定了人生的奋斗方向。同时也磨练了成员们的意志,奉献了爱心,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良好学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自我的实践能力,服务回报了社会,锻炼了学生团体的能力和意志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缩短了社会化进程。实践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需要成员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作了充分的准备,缩短了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让同学们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社会主义两个精神文明作贡献。同时,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同学们也看到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加深了同学的思想深度与看问题的深刻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架起了联系学校与社会的一道道桥梁,让更多的学生立足校园,走上社会,服务群众。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和学生还达成共识: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理论知识,更应该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为社会为行业服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2.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也很有意义

如何让这次的活动不只是走走过场,而具有实效性?以湖北革命老区旅游景点公示语英文翻译现状调查实践活动为例,说说拙见。

2.1 领导重视 精心策划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加强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院团委十分注重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专门针对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召开会议,就组队、安全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系领导也对这次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先在系里传达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宣传与布置暑期社会实践立项事宜,接着进行实践活动小组的组建与选拔,实践小组组建、队员选拔之后,开展了全体社会实践队员的培训工作,实践中,除派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外,系领导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非常关心,多次听取小组成员社会实践进展情况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

2.2 充分准备 明确分工

由于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相对有限,因此加大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员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经过认真推敲,确定实践活动地点,收集大量资料,接洽旅游景点,对实践活动的目的、主题、内容、意义、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日程安排、安全应急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评估,撰写了《湖北革命老区旅游景点公示语英文翻译状况调查》,将暑期实践的具体计划上报给学院,学院进行指导,并确定负责人。

2.3 形成团队 合作学习

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利地完成了前期的工作,为此次活动的顺利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大家多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实践活动,经验不足,但是大家并没有退却,而是发挥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从这次活动中,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及团队的重要性。

2.4 手段丰富 形式灵活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采用参观、拍照、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报告形式更趋多元化和新颖化,图文资料丰富翔实,还有许多自拍的DV和制作的VCD光盘,实践主体多元化,为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实践中来,实践活动小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年级,既有商务英语专业的,也有旅游英语专业的,既有大三的,也有大二的,以老带新,充分发挥专业互补优势,同时还鼓励指导老师带队,亲自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社会实践的深度和效果。

2.5 突出专业 服务社会

参加这次实践活动的成员们都有过一至二年的英语专业知识训练,进行过翻译课的学习,英语专业技能水平较强,思想素质过硬。通过参观各大景点,进行中英文翻译对比,找出错误并更正,学生明白了翻译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学生通过活动将暑期社会实践与自己所学专业特色相结合,确定实践方向,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大众,真正做到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化。这次活动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重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突出专业特色,让学生提早介入社会进行实践,为他们将来尽快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3.构建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实效,除了做好前期和中期外,还必须做好后续的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3.1 管理、操作规范化

完善社会实践制度,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化运做,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完善的社会实践制度是社会实践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应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寻找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组织人员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社会实践制度,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规范、科学。

3.2 运作项目化、专题化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是红安老区公示语英文翻译的调查,湖北省内红色景点资源丰富,除红安外,还有大悟、麻城、洪湖等革命老区,红色景区公示语英文翻译的调查应做成一个系列,使之项目化、专题化。如何开发、利用其独有的红色资源,发展地方特色,带动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3.3 社会实践成果化

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不能实践活动一结束任务就好像完成了,应安排专人负责后续的工作,参加社会实践的成员在活动结束后要提交相关论文、心得、总结报告,要有专人来督促、管理,使之成果化。这样成员才会有积极性和动力,有利于完成后期的任务。

3.4 课堂内、外多样化

只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们多去见识,在实践中完善自我。让学生们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多去接触社会,多去景点走走看看,注意一些中英文的翻译和公示语的翻译,多收集第一手资料,找出翻译错误并更正。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4.结语

现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从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在实践中逐渐增强的实践能力。社会之于每个人都是一个人生大课堂,欲求得真知,须充实自己的社会经验,逐步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只有切身融入社会中来。

参考文献:

[1]胡舒敏.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J].求实,2006,(2).

[2]沐涛进.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J].考试周刊,2011,(26).

[3]孙庆民.关于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王爱华.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J].常熟高专学报,2004,(6).

篇3

一方面,就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小学在管理体制、教学理念、硬件配备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在硬件配备方面,各小学都有较大改善。用塑胶跑道代替煤渣跑道,从砖瓦平房到水泥建筑,从油漆黑板到钢制绿板,从幻灯片教学到配备液晶电脑、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建立学校网站,普及电脑课程等,小学的教学环境大大改善。以余姚梁辉小学为例,该校创办于192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改革开放后,学校翻新旧校区校舍外,分别于96年、XX年、XX年各建一栋新校舍,并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运动场建设,计划于下半年建成学校食堂,供全校师生就餐。目前学校已占地40亩,建筑面积约57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多平方米。

其次,在教学理念方面,各校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水平进行严格要求。相较于改革开放初夕,当时小河小学的学生上的课只有语文和数学,学生上完课就疯玩去了,而现在小河小学已更名为拱墅小学,学生的课程也已增加到30多门课程,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去上,这是个性化教育的所体现的优越性。

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少有特长培养,更没有兴趣班。而现在各小学不断开设兴趣班,诸如艺术类班级、英语口语班级等。伴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也更对教育更加重视。因而,对于兴趣班的开设也都纷纷让子女报名参加。现代实验小学的拿手好戏是下棋,胜利小学的强项是舞蹈,拱墅小学的绝招是京剧……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掌握一门艺术特长。这是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师素质水平要求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只要识几个字,有耐心教孩子就可以当老师了。而现在教师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已成为各个学校的基本特点,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组织培训老师的计算机操作,完善多媒体教学。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小学生较之30年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心理也更复杂。因此老师们还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以义乌市香山小学为例,6月11日,香山小学组织开展了毕业班动员大会暨心理辅导,旨在调整同学思想和心态,积极迎考。

再次,就管理体制而言,各个学校又各有不同,以朝晖六小的集团化办学为例。该校建成于86年,当时名词为朝晖二小,90年改名为朝晖六小,在集团化办学之后改名为现代实验小学。朝晖教育集团有别于其他教育集团的是其法人各自独立。该集团在下城区设有三个分校区,教师资源可以互相流通,扩大了师资力量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4

感恩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投身实践、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本着传递教育感恩理念、实践奉献精神的目的和宗旨,北师大教育学部在2011年5月组织学生创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力求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中来,汇聚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积蓄力量。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又针对需要帮助的中小学和孩子开展志愿支教服务和筹集物资、善款等活动。通过这个感恩、实践和奉献的平台,向全社会传达教育人“心系教育,兼济天下”的理想夙愿。短短一年的时光,“四叶草”在师大师生们的关心与呵护下茁壮成长,先后启动“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关爱生命,幸福续航”“助力明天,共爱一家”“志愿行动,心系教育”和“捐赠图书,传递知识”等五大项目;先后募集善款53790.09元,共资助76人,资助总额达32860.19元,共支持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四叶草“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支教队员们与64名优秀寒门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募捐、校园宣传等活动。

二、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彰显教育的魅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学生社团是各种学生组织的重要部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生社团多是以大学生兴趣以及所学专业为特色而组建的,如教育学社、木铎手语社、野社等。教育学部分团委整体统筹各个学生社团和班集体的实践活动,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木铎手语社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野社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彰显各个社团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充足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深入扎根基层,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各个班集体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到校内外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社长期组织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木铎手语社走进特殊学校帮扶残障儿童,义务向社会教授手语;野社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工孩子开办幼儿园,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三、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传递教育理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将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提前磨炼自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展示自我的机会。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给学生社会实践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经费。2010年派出6支队伍近百名学生,分别赴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六省市,初步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2011年将特色模式进行了完善,最终组建16支队伍,共有200多名学生踏上了实践征程,实践地点跨越了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13个省16个市;2012年总结出“调研—实践—结对子—研究”这一独特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终有1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要通过调研、支教以及宣传采访等形式进行,主题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培训、教育宣讲、环保节能宣传、访谈先进党员、探寻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项目内涵丰富,紧跟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传递教育理念。在教育学部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学部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四、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缺失。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共建,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过去一学期中,教育学部在北京全宁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集团、清华同方、红缨教育集团、中投发展公司、众享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普尔摩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学校后勤党委共建,输送学生干部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在石景山教委建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教委上岗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在共建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意志品质等,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

篇5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尤其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1]。农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初步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某方面的准专业人才。在“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组织他们到田间地头,通过科技宣传、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

2“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与实施

2.1“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

(1)宁夏大学农学院成立了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统筹规划和设计“科技服务”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决策、宣传、动员和组织。(2)将“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宁夏大学新一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次明确将“创新能力实践”纳入学生学业要求和专业教学计划中,并作为毕业审核的内容之一,规定了所修读的“创新能力学分”最低标准为8学分,同时要求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自主设计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大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是农学院学生取得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之一。(3)设立了专门的学生服务社会实践基金。学院制定具体的服务社会实践基金管理办法,为学生服务社会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院同时也规定:根据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和“对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校,鼓励学生开展社会有偿服务”的精神[10],通过这种形式筹措了实践经费,使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资金支持。(4)建立服务社会活动档案和记录卡。农学院对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并赋予一定的学分值,设计并制定了服务考核指标和程序,每学期进行一次登记和考核,及时计入学生学业档案。学校会发给学生一张记录其在校4年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服务活动记录表,以证明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所获得的业绩。

2.2“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宁夏大学农学院对学生、教师和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占96%的被调查者是认可和喜欢“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并认为它是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根据农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农学院实际情况,学校组织实施了以下形式的“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农学院专家服务团。农学院建立有13个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服务地方专家服务团,组织学生与专家服务团建立联系,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服务地方社会的实践活动。(2)组织学生参与农学院教师的应用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3)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和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力求将以上2类项目与服务地方项目相结合,使创新性项目和挑战杯项目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4)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农学院学生科技服务团,并按专业进行分组,作为服务地方科技的组织机构,统筹学生为地方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服务团每年选派约10名优秀大学生到银川市郊区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挂职锻炼或志愿服务,在学院专家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周末、假期到户、到园区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服务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大三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到养殖企业和食品企业中实习,了解生产的实际状况,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次安排参与科技服务活动: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可直接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技术革新,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低年级生专业知识欠缺,可参与知识培训活动或参与专业性不太强的技术性劳动,还可向农民发放相关农业知识的宣传单,从而达到学知识、长才干的目的。(6)在“学雷锋”活动中,组织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园艺专业和植保专业学生到西夏区盈北村大棚种植户中进行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蔬菜种植相关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3宁夏大学农学院“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一、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力的一项举措。学校通过组织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大量的、免费的社会实践岗位与机会,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弥补学校教育的空缺与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展了20余年,得到了各地党政领导、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大力支持,每年约有数十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起到特殊的教育功能,在高等教育中有着其它课程和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教育组织形式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如欧洲各国的“开放课堂”,美国学校出现的“探索性的学习”和学生自定学习计划的个别教学形式等,都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1]。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积极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拓宽视野、丰富自我和改善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也是对高校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

高校目前存在着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安排,后者由校团委、各院系团总支或各级学生会在假期组织进行。两者的目的都是帮助大学生把书本知识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服务社会、融入社会,能起到促进学生独立性和个性发展、培养合作与务实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功能。

二、尊重个性发展,培养独立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差异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和目标。个性教育包含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锻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现社会发展的主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1]。这些内容都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方法,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2]。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现有个性;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这些必要的主、客观条件,是个性释放与完善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展现个性和升华个性的舞台,满足了主、客观条件的需要[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激励性、指导性和规范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实践动力,为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由于具有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密切接触,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现自身的价值。通过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素质、能力、个性特征,把握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综合分析社会角色与个体社会化的对接情况,找准方向,以便较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大学生拥有灵活好学的特点和专业技术的优势,但由于学校单纯学术环境的限制,使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知识结构都不全面。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大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便做好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3]。通过社会实践,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杜会认知的正确度。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完整的、深刻的认识,比较容易形成认知的片面性和思维的局限性,用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人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走出学校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投入真实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将来的独立和发展作准备。

三、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竞争实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和社会挑战的巨大压力。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关注的也不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即是知识与社会实际互动的过程,是大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培养个性的过程。由于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强弱,就成了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能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更多地了解社会与现实,更好地锻炼自己、培养自己,使自己具备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社会经济服务,在服务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以团体合作进行的,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一个团队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有一条最基本的规律,那就是必须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的充分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在团队实践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目标,只有集体目标实现,个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活动的整体性特点是使参加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在实现集体的价值中才能去体现个体的价值。个人必须成为集体的有机部分,必须具有责任感,每个成员都必须正确地处理局部和全局,自己和集体的关系[1]。个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同心协力,才能获取最终成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一般都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还要在社会中与各种人打交道,处理好各种关系。在陌生的环境中,大学生由于对外界和社会的认识往往与自身和社会的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容易在精神和实际工作中遭受挫折,感到无助和失落。大学生实践团队组织中的团结协作可以使他们克服危机、增强自信和积极情感,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效能,能帮助他们使行动与环境要求相互协调,遇到问题能够自主独立或者协商合作解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团队协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转贴于

四、实现知识创新,培养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4]。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是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权威从外部来灌输知识的过程。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曾提出了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内隐知识,前者是指人们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后者是指人们能够明显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获得显性知识的过程,更为主要的是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5]。在组织活动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在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创新[6]。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大学生课堂上学到的显性知识必须尽快地转化为隐性知识,否则它的真实价值就不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因为它提供了经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隐性知识向大学生转移的平台。社会实践还可以促进个体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并通过知识的转化提高了个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从而使个体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成员之间通过经验分享和合作的方式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造;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将想法与方法表达出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把新、旧显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并进而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深化,实现了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社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处世技能也会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转移,从而丰富大学生的隐性知识积累。这在他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逐步具备自己开创业绩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有效地统一起来,对于达到高校教育体系培养人的目标,对于帮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找准自己的创业目标,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能力与知识不同,不是依靠外来的灌输或者借助工具储存就可以获得。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和提高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主观认识系统与行为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可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推动认识能力、选择能力的提高;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创业的准备度。大学生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尝试与摸索,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并从创业成功者的实践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逐步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远见卓识[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经受了相关锻炼,从而逐步完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它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系统的岗位实践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技能素质,同时实践活动可以调整大学生心理状态,锻炼大学生善于学习、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智力水平,保持稳定的情绪,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运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接受教育,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来做贡献,并在做贡献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受教育。

五、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个人才能的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是指在智力上和人格上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平等、完整、和谐和自由四个环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而赋予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调动[5]。大学生社会实践符合实践观和青年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实践观指出,人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而青年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知识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社会实践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必要载体,也是丰富知识的必要环节[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而人的全面发展也会不断促进社会的新发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激发他们的主体创造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进取精神和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是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子建.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62-63

[2] 王华云.学生实践活动的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4(15):49-50

[3] 胡舒敏.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J].求实,2006(2):269-270

[4] 田浩.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31-32

[5] 杨世传.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53-155

[6] 李光红,王玉军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知识创新功能的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6(4):21-22

篇7

关键词:创业 实践活动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12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就业结构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高校不断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式。尽管政府和学校均给予大学生创业大力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仍然很低。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研究能够体现创业教育的成果,也能够对创业教育进行检验,并促进创业教育更好的发展。为此,本课题组从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案例的分析入手,分别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失败或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与正在指导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相联系,对比总结他们共同的特点,并对学校以及学生如何提高创业实践能力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对正在实施的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创业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很多的大学生在创业时并没有创业理论的基本知识,这就使他们在创业时是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开始实践活动,也导致了在创业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管理体系,如团队管理制度、市场拓展方案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因此我们课题组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时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即根据大学生的创业需要,明确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还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敢于创新,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构建并实施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通过构建创业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才能形成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实现以构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为宗旨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我们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打破了原先的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课程设置体系,创新了课程内容,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业知识的获得能够很好的融合,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创业知识,同时还能够提升其创业创新素质与创业创新能力。我们在2014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知识结构进行了拓宽,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素质。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在注重创业知识获得的同时也注重了课程设置的柔韧性及灵活性。

三、组建适应创业创新教育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指导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创业训练

课题组的全体教师组成了创业指导团队,分别在11、12、13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进行试点,我们选择了有意创业的同学成立了创业小组。创业指导团队的全体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的同时,同时对创业小组进行创业理论的讲授、分析创业案例、指导学生市场调研、指导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指导学生参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并作为创业导师直接参与之后的创业活动;同时我们也聘请了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由他们给予创业大学生实践和政策方面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的指导和传授,我们向创业小组的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原创业小组部分成员现已成功自主创业。

四、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需硬件设施的建设并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学校应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场地,如创业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商业中心等。在研究的典型案例中,重庆工商大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场地,可以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不断积累。对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学校应为其提供将创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如在研究的典型案例中,重庆工商大学根据学生需求,由学校出资为学生成立的书报亭,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同时也为他们将所学创业内容应用于实践提供了方便。同时,学校还应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大学生的优秀创业项目能够得到企业的支持并最终走向成熟。

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其团队意识

从我们的创业实践及其他高校的创业实践案例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创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自身经验的不断积累。拥有良好创业能力及素质的大学生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并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大学生应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与人沟通能力、和平相处的能力、互相帮助与协作的精神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赖学校创业教育,学生自己更是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创业小组的学生几乎都乐于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或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积累与人沟通的能力、协作的能力,并逐步树立了自己做事时的团队意识。通过上述的案例研究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那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很注重团队的作用,很懂得与团队成员的合作。

六、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提升其创业创新能力

我们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认识到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可以了解社会、观察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通过对创业小组成员的了解及创业实践案例的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均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经验,对社会需求及自己所要创业的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他们敢尝试别人所不敢尝试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半复制别人成功的模式,他们几乎都是在资金和技术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做到成功创业。他们能够做到在把握好自身学习的情况下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的社会知识,增强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

七、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创业自信心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很少有人去实践,究其原因,缺乏自信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应当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树立自主创业的想法,并且通过日常学习中的不断积累,明确自身的创业方向与优势,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创业自信心自然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柳雪梅,徐立青,大学生创业与高校创业教育,市场周刊,2011,(3)

[2]张伟东,何智聪,高职生创业创新教育模式探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篇8

很荣幸做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七月流火,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整装待发,朝向实践的新天地。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全体同学,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实践的机会。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我们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本着服务新农村建设意识。同时在学校党委和校团委的号召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深入到全省各地的农村、城镇社区开展新农村政策和十七大、两会精神宣传,重走路、改革开放30年成果调研、村官挂职锻炼,医改成果调研、宣传奥运精神等活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全面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实践同学向学院和老师保证: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会履行我们的誓言,在社会大熔炉里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在农村基层展现风采、奉献智慧、贡献力量。出征以后我们将在带队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遵守纪律,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力争圆满地完成预定的各项实践任务。在未来两周时间里,虽然我无法保证我们可以做到最好,但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我们会本着坚定不动摇的心,去看、去思、去行,我们会用我们的努力和汗水去圆满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

有人说过,我们只是一滴水,滴落在大海中是不会掀起千层大浪。我要说的是,哪怕我是一滴水,也要激起美丽的涟漪;哪怕我是一团火,也要为社会献出所有的光和热。青春似火,青春无悔。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请你们相信,我们会用最大的努力,不惧辛苦,更不畏任何在前进道路上的禁锢,挥洒着汗水,更热恋着为实践付出的劳累。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