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学历人才培养8篇

时间:2023-06-06 09:00: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学历人才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学历人才培养

篇1

【摘要】文章根据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专业思想稳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等,并且还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而组织高等院校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级护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

一 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护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即围绕培养目标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突出护理、加大人文、强化实践、体现社区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

1.1 重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打破分科界限,减少分科造成的各科之间的重复,突出护理的整体性、独立性、科学性,以符合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如以人的生命周期为特征,设置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将医学基础课相应重组,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整合为疾病学基础;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伦理学等整合为护理职业素质。

1.2 加重人文比重:现代护理的整体观念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仅关注疾病,更关注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完善。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良好的医护知识,还要有稳定的心态和足够的人文知识,才能真正认识人、理解人、关怀人。所以,护理教育应加重人文学科比重,所占课程内容应达25% ,如开设文学欣赏、护理社会学等。

1.3 加大实践教学: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护理工作者具有较好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护士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侧重实践课,如药理学应突出用药护理,专业课应减少病因病理、临床特征,增加防治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等。

二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育教学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过程。现代教学观是师生共同探讨的交流行为。学生想学什么,需要什么,教师就应传授什么。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探索学生的发展规律,辅导其健康成长。

2.1 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训练。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各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经过多年的教学,理论功底都较扎实,而临床操作技能相对较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硕士较少。因此,对教师急需培养,可采用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重点本科院校学习和到大型医院临床实践;同时,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从医院调入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逐步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2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操作示范教学和CAI 教学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动手、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2.3 全方位实施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过多地依附于理论、验证理论,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场所训练,这是很难培养出合格技术型人才的)。因此,一是要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包括社区护理实习点;二是要严格掌握点(实验课)+线(课程见习)面(临床综合实习)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由面扩到整体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尽量创造实际工作场景,在校内除在模型人身上做外,可让学生互为患者和护士,按照真实的操作程序组织护理实验教学。

2.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护理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一个较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熟练的工具。因此,除了要学生掌握医护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有品格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素质、情感素质、科研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这是逐步养成和充实的,但在学校就需要有意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形体训练、健美操等,定期开展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护士职业风范表演等。

三 以考核为手段,检验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可仅凭一张试卷作依据,一次考试定结果,而应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完成学业。

3.1 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每一科目的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要各占一定的比重。考试应采用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可采用课堂提问或组织护理病例讨论等方式进行。面试常与口试相结合,可通过平时观察或设置情景(如留置导尿、静脉输液)对学生从思维方式、态度及技能等方面综合评价。笔试要建立各科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3.2 注重实践考核:制定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手册包含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平时的每一项实验都要进行出科考试,确保一一过关;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每一科结束时,由医院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评。实习结束时,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学生,对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3.3 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我们培养的护士都必须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证。因此,教学和考试都必须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校要建立阶段性综合考核制度,在每学年末和毕业前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考核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总之,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方能培养出专业思想稳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0。

[2] 解征.高等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

[3] 常波.大学生成才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学生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54—02

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规模逐渐加大,高校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因为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高校开放性政策的实施,增大了高校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鉴于此,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急需提出。国家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关注,我国于2010年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的教育要实现改革与创新,改革创新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要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落实到教育体制改革上去。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的高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改革中坚力量,应该从改革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做起,在借鉴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多加大了学生管理难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需要的高校毕业人才在数量上急剧上升,再加上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自从此政策实施以来,高校的学生数量连年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是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扩招,意味着高校要扩建新校区以及修建大学城等,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学生汇集到一起,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处事方法都不一样,要将这些学生管理好,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肯定行不通,因为传统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每个学生采取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但是要将这些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管理好,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量,工作量的增大,也就意味着难度的加大。

(二)学校缺乏经验型管理人员,管理业务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辅导员管理幅度较大,现以宁波大学为例,截止2011年12月,宁波大学的所有辅导员平均年龄为28岁,在这些辅导员中,教授有1位,副教授10位,讲师38位,助教85位,学校辅导员总人数将近140位。按照这样来说,宁波大学每位辅导员管理的学生数接近150人,可想而知每位辅导员的工作量有多大,再加上这些高校辅导员还要从事其他的工作,这也需要耗费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也时刻背负着重大的压力,要使他们照顾到每个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上述问题,现行的高校辅导员业务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一些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是新上任的辅导员由于缺乏管理学生的实际经验,再加上很多辅导员在工作期间还要忙于学术,使得他们参与学生活动的机会减少以及缺少与学生沟通的环节,导致这些辅导员并不能正常发挥他们高学历的优势。

(三)校园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加大了管理难度

随着我国高校的开放性办学越来越普遍,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交流机会大大增加,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开放型发展,避免了学校的封闭式教育模式,但是也给学校带来了学生管理工作上的困难。因为随着学校的开放性办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有的人能从中受益很多,有的学生由于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对此并不赞赏,依然坚持封闭式的学习模式。这就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形,那么学校的管理人员就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就增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再加上受到外界市场的影响,很多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高校的学生会在上课期间外出打工,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安全成了问题,鉴于此,学校也必须对这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另外,受到学校内部环境以及就业机制变化的影响,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新的、系统化的、全面的学生管理里面以及方法又没有正式形成,在这种时期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越显困难。

二、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在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保证高校优良的教学及生活秩序

在高校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最基础的,它是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就必须将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学校的发展状况结合起来,通过以往的管理经验,试求找到学生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尤其是针对学校每年的扩招生工作,学校必须以一种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现代化的方法,不断对学校的创新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我国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并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然这项规定的颁布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帮助,但是从该规定的实施细则来看,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细节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及完善,这样才能使其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此外,国内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原则,对学校现行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并对部分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修改及补充。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热忱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心理帮助

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必须弄清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切实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内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向该机构配备专门的心理专家。新形势下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必须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富有情感、富有亲和力的方式来帮助那学需要的到帮助的学生,引导学生愿意将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想法传达给专家。此外,该机构还需要完善其工作机制,试求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但是还需要继续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切实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

(三)加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毕业生可以说成是每个高校步入社会的“宣传品”,因为学生的就业情况将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发展。因此,不管是从学校的利益出发,还是以学生自身利益出发,都应该加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力度,完善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专家。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立并不等于就业教育工作的完成,还需要对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学生去了解及时的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技巧。另外,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国家的就业政策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这对他们以后的就业是有帮助的。

三、总结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学生处工作的全部和重点,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并且把管理工作提高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并且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21世纪的主题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视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任务,作为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应该时刻本着“以生为本,建立和谐校园“的工作理念,为培养出成绩合格、品行端正、全面发展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学力;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柳心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81-03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同属国家高等院校,但就“学历”而言, 前者无法与主要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后者一争高低,人们所熟知的高考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划分实际上已从一个角度清晰地划定了这三类学校的界限。那么,高职院校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职业院校既然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特殊性。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对高学力“技能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长,使高职院校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竞争性,因为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正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任,正是凭借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形成与本科院校“错位”竞争的独特优势,通过在“高学力”职业教育上下足功夫来实现培养目标,立足培养社会所急需的“技能型创新人才”,才闯出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所不同的人才培养之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赢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高学力”教育与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目标要素

下面对“高学力”教育与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各自目标要素进行一下扼要的梳理。

(一)“高学力”教育的目标要素

学力问题是现代教学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高学力”则更是高职院校所要特别关注和追求的。“学力”[1]通常被理解为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别是系统的各科教学过程中逐渐达到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新学力观”[2]更认为“学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且还包括知识的应用和工作实践。而比起“高学历”教育,“高学力”教育以集“多元技能”[3]为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它所包含的目标要素和特色,更多的表现在适应性、表现性、技能性、职业性、创造性[4]等方面。那么,以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为专业背景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高学力” 教育的目标要素又包含了哪些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素质增强“问题解决力”。社会就像一部和谐运转的大机器,各行各业承担的职责就是这大机器上的各部件。社会就是依靠各种职业承担不同的职责,来完成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而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则是人们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保证。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才能在职业生活中刻苦地钻研业务,提高技能,讲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注重信誉,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5]为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亲自去体验社会,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打下基础。

一般地说,对以技能为主的岗位而言,尤其是服务性岗位,对于创造力的强调可以少些,但对于实行力的强调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问题解决力。所谓实行力是指准确地确定目标,并能确实付诸实施的能力,或者说是以达成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而问题解决力简言之则是指应对与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

2.敬业精神助推“能动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未必十分强调(当然也并不拒绝)智力水平、思维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但却不可忽视其成就动机、工作热情和执著力量。特别是对未来将从事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面对将从事的纷繁复杂工作、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非定时制”的作息制度和负荷不同的劳动强度等,没有较强的职业奉献精神和志向是难以想象的。敬业精神所积极影响下的“能动力”包括:价值观和成就动机、职业兴趣、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责任感、实际知识涵养、业务适应性等要素。

3.服务优质彰显“表现力”。常听说:动机要正确,表现要得体。对于现代服务类专业而言,毕业生中将有大量人员从事“对人”服务的工作或与人关系密切的沟通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热情周到的服务、真诚感人的言语、细致入微的关心来感染、打动对方。所以,服务类专业学生为了适应,并干好这种服务性或沟通性的工作,在“表现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与现代服务类专业有关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心理健康。如自信、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等。以空乘服务为例,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空服人员须和机组人员一起应对各种突况。这就要求空服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发生。另外,交通行业的工作,无论陆路服务,还是海、空服务,还会不时面临一些来自时间、技术、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压力,以及来自服务对象的质疑、批评等压力,这就需要学生养成一定的应付力和耐压力(或说克制力;容忍力——不同意见与暧昧观点的容纳态度;调控力)。

其次是灵活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由于交通服务要求安全、快速、舒适等,加上许多服务工作本身内容多、忙、杂,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出色的处置能力。这种处置能力也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时间把控力、调解能力等。

第三是个人形象与感染力。服务工作也好,沟通工作也罢,都需要对方理解、配合、支持,这首先必须让对方信赖自己,有感动对方的一言一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染力的大小取决于“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应教会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服务关怀;指导他们如何保持专业的形象及职场的礼仪;传授给他们让合作单位(企业)或客户满意的技巧。另外,也要求出色的信息传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意向沟通能力。

4.章法观念引导“守纪力”。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安全性要求很高的领域,为了保证安全就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或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同时各相关行业也会制定相应的,而且又是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执行。

正因为安全一直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安全维护、安全保障、安全处理队伍又是安全交通的重要保证。因此, 交通服务类高职院校应该非常注重学生“章法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章法观念”引导下的守纪能力(包括规则执行力、社会之约和确定之律的信守力)。

(二)“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特征和目标要素

“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特征主要是体现在职业性上,包括职业的专职性、延续性、技能性、职责与义务性,它们和目标要素是紧密相关的。

1.职业性。“职业”意指某种特定的专业技能或管理能力,是人们参与的某项专门的、职责性事业和持续性活动的资格。这种反映“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要素就是职业性。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1)职业的专职性。所谓“专职性”意指将自己的精力与热情,以及专业技能或管理能力投放到所参与的事业和活动中的一种倾向。职业的“专职性”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专岗型的职务,受到职业岗位针对性的、制度性的、甚至是经济性的约束。由此推理,这里所说的“专职性”不会是流动性的,形式上的,起码不可能是兼职或替多人打工的[6]。

(2)职业的延续性。要成为职业性的角色,那他所从事的事业或职责性活动就应该呈现出一种“连续性”很强的特征。职业的延续性会成为一种专注的回报、辛勤的铺垫、成功的基础,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持、固守。

(3)职业的技能性。从职业的内在属性方面看,要求职业人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专业性与技术性)来胜任自己的事业和岗位。换言之:个体要想成为一个职业人,特别是高级职业人,或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活动变成一种神圣的职业,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的支撑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工作对知识和技能的依赖程度大相径庭,有些工作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规划职业未来发展的能力,包括通过创造性地工作来获取社会的高度认可,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或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4)职业的职责与义务性。作为职业人,不仅会因其所具备的才能和所贡献的技能而获得相应的职务位置和“薪酬”回报。为了这个位置和回报你必须在此之前向“给予方”的信任与期待做出谨守职责、履行义务的合作承诺,并要保证在未来兑现任职时的合作承诺;更重要的是,从社会角度看,他还要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正因职业人是在人们和社会对他的特别信任与期待中工作,那他就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重任,尽心尽职地、脚踏实地的履行职责,并且依凭前述的热情和技能,通过自我更新、职业创新获得更多的职业成果,赢得雇主或社会的更大信赖和认可。

2.“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目标要素。关于“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目标要素对于职业而言有着很强的指向性,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价值和职业能力。表现在凭借能体现自己价值和能力的“高学力”,特别是前述的“问题解决能力”等去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哪怕他所从事的是一般性职业,但他仍可凭借职业的敏感力、职业的探究力来进行创新式地工作。

(2)职业操守和职业责任。表现在凭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热情、职业操守,以及对所从事职业的高度责任心,强烈的职业竞争意识,自觉地将自己的未来,甚至是事业成功和自己的功名与所从事的职业融为一体。为了职场或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为了自我职业的美好前程,他也会依靠一股不畏失败,持续探索,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坚持探索,执着创新。

(3)循规蹈矩和兢兢业业。第三方面的表现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职业的、活动的规则等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创新。创新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需要技术、能力的支撑和经验的积累铺垫外,还需要准确的判断力、问题处置能力等多元“学力”的“聚合反应”效应。

职业性创新因为有其上述的一些特点与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成功率,而且,还能积极影响着创新机制、创新的各项管理,以及创新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完善。

二、“高学力”与职业性创新

从理论上考虑: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或理论创新等方面,高职技术院校的学生是较难与“高学历”人才相匹敌的,但在职业创新或实用技术创新方面,“高学力”人才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那么,高职技术院校的学生是否能通过提升自己“学力”的“宽度”和“强度”来带动职业创新或实用技术创新呢?答案是有可能的。其主要理由有:

(一)创新的动手与实践要件

据统计:大量的发明创造是发明创造者在产品生产、技术操作等的动手活动中取得的。他们边实践,边发现;边思考,边改进;不畏失败,不停探索,直至成功。据调查,不少发明创造项目是在生产或操作中意外受到启发而问世的。

如:宝钢职工共申请专利4178件,授权专利2841件,平均每天产生专利4件。宝钢授权专利的70%均来自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就是宝钢职工在平时的勤于动手中,在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如宝钢人所说:员工们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只有在职场里而不是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技能;担任师傅的也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某一领域有非常熟练和高超技能的技师或高级技师。

宝钢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动手机会多、实践能力强的人容易发明创造,而“高学力”人才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在“实践力”与“问题解决力”方面的优势[7]。

(二)创新的进取与坚持要件

“高学力”人才形成的过程与“高学历”不同,如前所述:除了相对静态的一面以外,也有不断积累,逐步提高的动态的一面。学历还有一个固定层级,到达某一层级,特别是最高层级将以此为“终止点”,而学力的发展过程将永无止境。

创新活动恰恰就有一个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而“高学力”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不凭借学历证书(当然,证书也很重要),而是具备不断探索的意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因为“高学力”人才的这种进取精神,才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创新的成功铺垫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所述,如果高职院校能够长期坚持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并输送更多更好的“高学力”人才,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技能型创新发明家中就会有其毕业生的身影。

(三)创新的探求与熟悉要件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学力”学生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中,熟悉该行业,又具有该行业所要求的特定技能的“专门人才”。相比较其他领域的人才来说,由于“专门人才”的职业敏感性、专业熟悉度、加之问题解决能力、踏踏实地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耐力等“高学力”要素的助推,就更容易完成创新发明。也由此可见,职业性(专业性)“高学力”人才的创新发明往往周期短、应用转化快、关联发明易。这也正是为什么说“高学力”人才容易成为“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缘由[8]。

当然,“高学力”和“高学历”人才的创新角度是不同的,“高学力”人才的创新发明,多集中在操作、局部技术、工具或结构等“初、中级”层面;而“高学历”人才的创新则体现在学术层面。

这就给“高学力”人才提出了新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即需要其边工作,边加深理论技术知识的学习,边用边学、边学边用,以弥补创新“后劲”的不足。“高学力”人才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取,才会有不断创新。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虽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了较多的“学力”要素,但未必就一定能成为技能型创新人才;尽可能多的“学力”要素的积聚效应才能支撑起“高学力”人才,才最容易产生创新发明冲动,也最容易取得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田中耕治.日本的学力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7(07).

[2]袁运开等.再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1).

[3]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4]戴汝潜: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第五章——课程改革的学力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5]王秀红.职业道德教案《职业素质的构成》教学设计[EB/OL]..

[6]教育联展网: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原理课堂讲义(4)-2.[EB-OL].http://.

篇4

关键词:构建思路体系目标培养途径

目前图书编校质量滑坡严重,谬误百出的图书层出不穷,令出版界人士十分尴尬。究其原因虽然很复杂,但与校对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版协曾在全国校对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图书的编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对工作的质量。校对工作作为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通过校对,可以消灭与原稿不符的差错,确保全书体例的统一和内容的完整,而且还可以发现原稿的疏漏错误。校对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校对操作中的入静心态、敏感性、精细度和忍耐力等对职业的特殊要求,并非谁都具备。这就是说,专职校对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校对队伍,是提高校对质量的关键。校对工作是一种既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又需要一定的精力和视力的劳动。年纪轻的往往静不下心来,知识面较窄,经验也相对不足,难以适应校对工作的需要;年纪大的,精力和视力却又相对不济,加之现行的多数出版社的校对工作管理模式是奖金同校对的工作数量挂钩,与业务水平、工作质量关系不大,其结果往往是老校对人员的收入不如年轻的,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校对人员业务水准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也难以留住人才。

在出版行业中,校对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人事部门在制定职称系列时,从起点到上限两个方面都压低了校对专业职称的级别。一些出版社对校对工作重视不够。在出台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虽然提出编校人员按3:1的比例配备,反映了校对人员“量”的规定,但尚缺乏对其“质”的规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对队伍的稳定。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纷纷离开校对岗位,而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又普遍不愿意从事校对工作,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便是严重影响了校对队伍的建设,甚至一些出版社出现校对人员短缺现象,客观上造成校对人员文化层次偏低,业务素质欠缺。

针对市场需求来看,亟待培养出专业的校对人员。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曾在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要有很高的工资待遇”、“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等等,在择业时最被高职毕业生看重,选择其为重要择业标准的分别占69.9%和68.7%,然后是“适合自己专业所学专长”(约占66.3%)、“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 约占66.2%)、“工作非常稳定”( 约占63.9%),而“工作具有挑战性”仅被33.7%的高职毕业生看重。就这个数据分析,编辑校对专业符合高职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倾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较为稳定、收入中等,而且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在校对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可以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四年的校对所积累的知识不亚于一个本科生在校系统地学习四年,校对的工作可以很好的提升自我。同时,在现今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形势下,校对专业也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一、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均从事专科层次教育,培养出的基本是专科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路应是以传授职业技术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要求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得知,有些很有规模的图书文化公司急需一大批能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人才目标的指引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框架

编辑校对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能够熟练进行编辑校对实务操作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具体要求:

1、必须围绕编辑校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编校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实训环节,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3、编辑校对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者结合。

作为校对人员要掌握的知识很多,但是作为基础不够扎实的专科生,我们也无法提出超越他们接受能力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编校实用手册》当中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因为《编校实用手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可以通过记忆去完成的,同时,为了定期检验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手册中的关键内容编成题目进行测试以督促记忆;校对工作的能力方面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和其他一些专业相关能力;素质方面主要包括人格人文素质、专业素质、适应环境的素质。现在用人单位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稳定、长期地从事此项工作,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踏实工作的态度。

(三)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对完成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设置的课程及相互关系进行全盘考虑,紧紧围绕专业目标定位要求考虑课程体系。我认为具体可将课程体系分成三块:理论教学体系、实践(训)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做较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次要求,对于自觉性较高且资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今后输送到出版社培育出优质人才;对于综合能力不高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耐心,为今后进入一些图书公司从事基础校对工作输送人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高职学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砝码。在课程的分配上完全可以加大实践(训)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其能快速融入到工作的氛围之中。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需要将课程独立,并融入到全程教育中。

(四)培养途径

实训环节是编辑校对专业的重要特色,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积极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工作,通过对外承接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稿件在学校给学生进行校对,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着追求的创新意识,并能够帮助学生寻求到工作的成就感。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考验。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相关出版社和企业中进行学习,并将经验所得进行整理,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

二、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两方面来设计。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专业建设上要有特色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能将个人所学的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品牌,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择业的过程中也会充满自信。

2、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可建立编校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可以由学生担当,在设立的环境之下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毕业后及时进入角色。

3、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把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放在首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方面的交流,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去参加行业培训或会议,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热情。

4、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如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可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增减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创新

要求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多赢

可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企业所能提供的教学内容是课堂中无法企及的,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构建要有融合

一则校对人员的招聘信息这样写到“如果你:善疑、多思,任何错误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如果你:不能容忍图书上的错误,必立刻改之而后快;如果你:喜爱读书,善于从书稿中学到东西;如果你: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必要时能连续工作20小时;如果你:字迹清楚,能埋头工作,精神高度集中;恭喜你!你具备了加入我们的通行证!”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对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课程设置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职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

社会素质的培养。社会素质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使人形成好的涵养、好的气质,是个体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可通过讲座、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培育形成。而心理素质是人的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那一部分。要培养学生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以成功;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实行以性格培养性格,以情绪感染情绪,一个班级里好的氛围占主导势必带动整个班集体的积极因素。

(五)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提高

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六)学生管理要有系统

篇5

一、高等教育面临着时代新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新问题层出不穷,海量的知识和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大数据”似乎成为绕不开的生存背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改变且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挑战,除了必须培养巨量的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以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还必须培养更多的能够引领科技、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优势,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引领社会变化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必须具有超越现有知识规范的想象力和理论构建力。创新型人才一方面必须具有跨越学科知识界限的复合性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实际进程也具有密切的感知关联和认识敏感度。可以说,只有具有知识转移和方法转移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只有具有解决复杂而多变的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鉴于社会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有符合时代需要的理念,而现时代的需要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较高知识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我国开设外语语种最多(截至2013年,北外共开设了58种外语)、影响力也最大的高等学校,一直是翻译、外交、外贸、新闻等涉外人才培养的基地。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们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呢?显然,要取得成功,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兄弟院校现成的经验,只能根据北外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去自主探索。

在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北外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因为在长期封闭的情况下,懂外语且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的人才本身就是稀缺的人力资源。而熟练地掌握外语在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国外的“前沿知识”和“先进经验”,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更多的是在接受信息,是在聆听、学习、消化、吸收。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许多孩子从牙牙学语或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外语,还有许多孩子跟随到国外从事商务、进修和研究的家长到国外生活并且在国外的学校学习。当这些孩子进入大学时,他们的外语水平已经很高,同时他们还修习了自己的专业。当进入人才市场时,这些外语好同时有特定专业背景的学生肯定更具有竞争力。

同时,国家对涉外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即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目前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不仅是向国外学习,而且还要介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本身,为了国家利益也要阐释中国的“看法”,以便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不仅如此,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交往中,我们还必须争取我们的话语权。要想有话语权,不仅是语言能力,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视野和思想。这样一来,仅仅外语好似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级涉外人才的需要了。在新的条件下,不仅涉外人才外语要好,还需要他们有特定的技能、专业知识和战略思考能力。

还有,过去我们对外交流主要是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现在我们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全方位的工作。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触角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掌握英、法、德、日等语种,我们必须培养一批掌握亚非拉各主要语种的人才。因为当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碰到的法律和政策文件不能仅靠英语,还要掌握当地语言。当地语言表达的法律条文更能够反映本土法规和政策的文化人类学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利用当地语言可以与社区居民进行更加微妙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这容易建立信赖的社区关系,从而帮助企业在当地的发展。这是我们发展非通用语言的时代背景。

二、大学必须基于时代变化不断进行改革

基于时代的变化,北外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所谓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际上就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精英教育——培养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引领者(leaders)。国家在经济、文化、工业、教育、科技、金融、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精英人才的知识、能力、责任、视野,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发展的可能性。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为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北外应该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的涉外人才。

(1)要培养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就必须不断进行学科调整,建立相应的教学科研的学术组织。近年来,我们结合外语实用人才的培养,逐渐孕育发展出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也发展了新闻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其目的就是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学术环境和知识氛围。高级涉外人才不仅要有很好的外语,同时也必须在本土文化和语言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所以北外也建设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我们绝不能盲目地发展专业,我们的专业必须是服从复语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的目的。

复语型人才的培养是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阶段掌握更多的语种。为了有效地整合学生的学习时间,我们必须有效地安排教学计划。而有效地安排教学计划,就必须对过去相对封闭的学科体系和狭窄的学术组织进行综合性改造。我们现在已经组建了“亚非语种群专业建设平台”、“欧盟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平台”,开展对全球多语言教学与研究,培养跨文化交流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院系之间长期形成的壁垒并不是那么容易打破。要真正进行复语型人才的培养,可能还要重组基层学术组织。譬如,如果把拉丁语系的语种(如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整合为拉丁语言文化学院,这显然有利于学习拉丁语系的学生在相近的语种中进行知识学习的迁移,使他们掌握语言的生成规律,获得更多的语言能力。同样地,把俄罗斯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等语种加以整合,组建斯拉夫语言文化学院,那显然便于学习斯拉夫语种的学生获得更多学习其他斯拉夫语种的可能性。单一语种的院系,特别是较小的语种,既不利于教师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学识增长。为了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重组目前相对学科狭窄和人员较少的学术组织,使其变得适应学科交叉和易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

重组的学术组织,应该是发挥校、院、系三级的各自优势。学校更多进行宏观规划与管理,为院系发展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学院谋划本学科群的发展方向和凝练学科特色,组织跨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系一级主要是安排和落实本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而管理的重心应该向学院一级倾斜,以激活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

(2)要培养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学校就必须建立一支知识视野开阔且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有一支敬业高效的辅员工队伍,以支撑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活动的展开。大学的存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这里,有以下几个结构问题:

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数量比。如果教师太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关注。如果教师太多,学校的办学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不是教师无限多,教学效果就一定好。经验告诉我们,当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时,所有人的工作热情都会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在办学效益和教育效果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二是教师和行政、教辅、后勤人员的数量比。没有一定数量的行政、教辅、后勤人员,就无法支撑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活动,但是如果行政、教辅、后勤人员太多,不仅会影响到办学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学校的学术氛围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就难以改变行政化的状况。从2011年,全国普通学校教职工人数较2002年增长了81.21万人,涨幅为58.3%。专任教师增加68.52万人,占学校教职工比例由47.4%升至63.2%,这就是说队伍结构得到合理的优化。在这个方面,北外还有很大差距,2012年专任教师占学校教职工比例只有48.59%。不过,这也说明我们仍然有很大空间通过优化结构提升教学科研的能量。2013年,我们专任教师占学校教职工比例已经达到51%。

三是建立适合学校特色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思想坚定且能够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北外,有众多的小语种教学任务,可是由于小语种招生人数少,且往往多年间隔招生,因此,小语种的教师工作量并不饱满,他们完全可以有精力轮流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同时他们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就进行立德树人的活动,这就可以更好地落实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另外,理论课教师也应该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一部分。他们与学生密切接触,会有利于他们掌握学生的实际思想动向,从而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做辅导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四是教师队伍也有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譬如,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结构等等。在学历方面应该逐渐提高入职门槛,更多地直接引进高学历的人才,鼓励现有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便形成有较高学术追求的教师队伍。从学缘的角度看,应该鼓励引进更多国外、外校的优秀人才,以便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多元学术氛围。应该鼓励部分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师去国外、外校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哲学等学科的学位,以便形成知识视野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3)要培养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就必须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是说,学校应该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去考虑问题,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和安排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同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内容和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沿袭过去的经验,而应该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习环境的变化。我们过去的学习方法有些依然有用,有些可能已经无效,有些有效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变化的条件加以改变。

就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也要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将学习从对已有结论的记忆转变为发现新知识和新阐释的过程,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所谓合作性学习,就是师生或同学一起进行研究性和探索性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分工协作,通过相互激励实现共同提高。所谓实践性学习,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建知识,鼓励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在真实的世界中了解现实,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4)要培养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就必须凝练自己的学科特色。一所学校没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就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北外的优势过去是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现在也是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将来还将是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如果有变化,那么首先就是量的扩张,这并不是规模的扩张,而是教授语种数量的有计划扩大,以便配合国家全球发展战略的需要。北外计划到2020年将外语语种增加到70种,从而基本满足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当然,变化更多地将是质的变化,这主要是高水平复语型、复合型的涉外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所谓复语型人才,不仅意味着掌握外语的数量增加,而且是跨文化视野的形成和扩大。所谓复合型人才,不仅意味着所掌握的知识面的扩大,而且是跨学科视野的拓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我们发展一些专业,除了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知识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还希望这些专业必须办出自己涉外性的特色。以外语类教学为主且培养外向型人才的一所学校,国际化肯定是其基本特色。外语好是所有专业学生所必须的。尽管北外有汉语言文学学院,但它与其他学校的汉语言文化学院不同。我们的中文专业的学生学外语的课程要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在汉语言文学方面肯定竞争不过北大、北师大等高校,但是外语要比其他学校强,我们的外语课程占的比例大。又如,我们有国际商学院,经济知识金融这些专业肯定比不过北大、人大等,但是我们学生的外语应该占有优势,我们国际商学院的课程中也是外语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就是用这种错位理念来培养涉外人才的。新闻也是如此,北外的新闻专业不能跟人大、清华的新闻专业比,但是我们的外语应该是强项。我们的法学院就应该培养国际法方面的人才,比如在国际上知识产权法就是发展特别快且国际化程度高的领域,那么我们就在这个方面发展,这就是我们法学院的特色。与其他学校相比,北外的专业特色就是国际化,它本身就应该是国际化的。国际化就是北外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最大价值之所在。

三、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相互缠绕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来面对问题,必须有足够的细心和智慧来梳理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激情和办法解决问题。

首先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大学必须不断调整学科才能满足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否则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我们的改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实际,不能盲目地行动。由此看来,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就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原则。我们绝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改革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外语教学的确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不尊重这些特点、规律和要求是不行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条件的变化外语教学的特点、规律和要求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特征。看不到这些新变化和新特征,同样也是不行的。比如,在数字和网络条件下,学生在网络上就可以了解许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要从传授知识更多地转向引导学生批判地分析知识,通过解构和重构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现在,全球交往越来越广泛,外语不仅是某种语言工具,而且是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教语言,而且要教语言所承载的特定社会和文化存在。在这方面,北外的英语学院、亚非学院、德语系等单位已经有很好的尝试,积累了许多改革的实际经验。但是,这些探索仍然是局部的,而不是综合性的改革,没有进行体制性的改造。我们必须通过学科调整和学术组织的改造,来巩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今后几年,我们将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管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12-02

本文属于作者“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无法承受未来的冲击。全国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这对于我们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来说,必须认清形势,紧跟时代的脉搏,将创新型高级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

一、创新型人才介绍

所谓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和素质:第一,要一直充满对新知识探索和学习的渴望,要善于获取新知识,要具备宽阔的知识面;第二,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的创新,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保持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强烈的创造激情;第四,要有创造思维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素质;第五,必须要具备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勇于攀登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性教育概述

创新是贯穿教育的指导思想,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创造出一个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宽松育人环境是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创新教育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创新教育是超越式的教育。创新教育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双重流程,是在人文本质上超越了前辈的一代“新人类”。创新教育是以这种文明高度的伟大超越作为自己最高价值探索的超越式新型教育。从价值取向这个层面分析,创新教育已经摒弃了传统教育单向的、机械的“适应论”走向了“超越论”。

2.创新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本质是把个体的发展、潜能、地位、利益置于核心地位。创新教育突显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创新教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创新教育注重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培养。首先,它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从事未来创造工作必备的精神品质。如独树一帜、吸纳百川而又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不随大流、坚定探求独立的人格;富于变通、不拘陈见的灵活态度;破除陈规、标新立异的批判精神等。其次,它注重德、智、体等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中的渗透,培养其宽广渊博的文化素质、崇高坚定的人生理念、敏捷灵巧的生活技能、纯洁优秀的道德品质、坚忍不拔的奋斗志向和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

4.创新教育是更高层的素质教育。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体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是更高层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是创造素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既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更高层的实践模式,也是人类更高层的教育。

三、高等院校创新性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具有创新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行的高校教师队伍中还存在个别教师没有经过实际锻炼,科研能力弱,缺乏自主的创新意识得情况;其次,在课程安排上,专业课程及必修课程占主导地位,忽视选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再次,在教学上,忽视实践活动,只重视知识传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仍主要依赖于分数,科学评价体系严重缺失,难以促进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最后,创新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而传统教育概念中的教学设施是以培养学生总体认知水平为目标的,和个别化、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大差距,因而需要有较大的财力投入用来改善教育设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情况是创新教育的投入依然严重不足。

四、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相应的对策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确定培养目标。在我们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明确目标确定的前提下,高校教学管理要注意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系统化、知识化、创新化。一切教学创新得以施行的关键是教学管理的创新,同时教学管理的创新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首先,转变观念,在办学思想上重视教育创新。高校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对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坚定创造方向,树立创造意识,掌握创造性发明和发现的方法和技巧提供帮助,为各类社会上的学院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服务,以达到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的目标。

其次,实行弹性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投入。创新性人才培养强调只有适合学生需要与兴趣的课程才是最恰当的课程,因而弹性教学管理必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弹性,以实现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供条件。

第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随着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建立符合创新教育原则的科学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按进步幅度和提高幅度进行质量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综合评价体系,融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抛弃原有的应试教育里的废旧质量标准和人才标准,实现创新教育的要求。

第四,实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激励,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法。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学生。教师要想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自身有创造才华和能力。

最后,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开设通识课程,打通学科壁垒,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备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在美国,《耶鲁1828报告》中很早就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被定义为主修和副修课程教育之外用于提高学生的智能、情感、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

通识教育包含社会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外国语及多元文化教育等。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以通才教育作为基础,因此,大学教育也应该朝通识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我国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在招收“大理科”和“大文科”类的学生,为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型人才在努力。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在培养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管理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上努力,为科教兴国和教育创新奋斗,发挥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方增泉.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新趋势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周丽华.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8).

[3]刘欣,胡振京.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人民教育,2008,(11).

[4]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6,(11).

篇7

一、地方高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的现状

管理学科作为应用性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数量增加明显

自从1999年扩招开始,各地方院校纷纷增加专业门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这种调整总体是扩张的态势,很多院校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导致一些长于某一学科的院校将教育资源过多投入到其他学科建设中,反而影响了优势学科的发展。“不求最全,但求更全”,片面加剧地方高校间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据季芳芳对盐城师范学院所做的调研显示,在10年里,涉及9大学科专业门类,专业数量增加了3.8倍,这里面包括管理学科。

(二)专业重复设置特征明显

地方高校的专业往往是只增不减,导致专业过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个性和特色。当某一专业的培养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其毕业生的职业概率就会减小,对职业的评价,即职业效价也会减小,两者叠加,会造成这一专业毕业生对某一行业的择业动机变弱。根据麦克思研究院2012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8个黄牌专业中,有3个专业为管理学科。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管理学科的专业重复建设,已经影响到了本学科学生的就业。

(三)与市场脱节特征明显

一般意义上来说,普通高校具有三重社会功能,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管理学科,更应该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当前,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大致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的基本吻合、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基本吻合的专业较少,供不应求的专业主要为营销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供过于求的专业主要是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在这三种状态中,供不应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不足;供过于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过剩。“人才市场上‘滞销’和‘脱销’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3]”。

二、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出现的原因

学科专业是地方高校实现其教育职能的平台,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培养结构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原因如下:

(一)经济利益趋动性

不仅是管理学科,地方高校其它学科一样受到利益趋动带来的制约。除民营高校外,高校都是按生均比享受拨款,在校生规模越大,享受的拨款越多。于是,地方高校竞相追逐市场热点,竞相增设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的专业,导致热门专业成为市场的冷门。“文科设置偏好,正是经济成本的因素起了作用”[4],管理学科问题尤其突出。

(二)高等教育的周期性

相对于其它生产性行业,高校的“商品”生产是周期性的。管理学科专业初设时的热门,四年之后很可能发生市场的逆转。加之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上的盲目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前瞻预测,使得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不能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导致各专业对应市场需求出现不均衡分布。

(三)专业缺乏替代性

地方高校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培养,使专业和专业之间的过度细分,变成了学科内专业间的人为阻隔,结果便是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分割。不同于技术型劳动力,管理学科各专业在市场中的替代性较差,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显性化。

三、解决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对策

因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出于使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化的目的,合理化解决结构问题是一个重要命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宏观上协调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管理学科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后起学科,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迅速发展,数量和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教学资源和条件不能同步,使得学生质量受到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就业。“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5]。然而,四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当数量和规模跨跃发展的时候,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结构往往难以调整。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协调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序调整结构和效益的落差,是管理学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保障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切实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传统认识上,人才培养结构是静态的。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应该视人才培养结构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认识到其与毕业生就业的统一关系、对立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应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合理调整应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二)微观上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1.培养高质量的营销专业人才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营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给我们带来了专业设置调整的启示。“面对营销时代,我国营销管理人才的匮乏现象十分突出”[6]。因此,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营销专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专业,且缺口颇大。建议不仅限于专业培养,另一方面进行跨专业培养,增加其他专业毕业生择业途径;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着重培养那些既可以从事商品销售,又能够进行市场开发,同时兼备市场调查研究能力和企业经营策划能力的应用型的人才;再次,应加大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规模。“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始延伸到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7],加大虚拟和实体销售培养相结合的复合型销售人才培养,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2.调整结构与提升能力并重

对于供过于求专业,一方面合理调整培养规模,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连续数年供过于求,成为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专业。通过合理调整这些专业的培养规模,使供需差缩小到合理水平,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行跨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

3.明确学科培养定位

就业市场对于管理学科毕业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管理行为做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行为,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活动的层级性特点决定管理人员可以定位到操作层次、技能层次和战略管理层次。“从学校自身来看,高校培养人才要面向现实、面向实践、面向市场,要找到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办出自己的特色”[8]。高校明确管理学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也可以使学生明了学科培养目的及未来发展路线,主动参与到自身培养中来。正如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样,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工作者有责任通过开拓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为教育事业尽心、为学生未来发展尽力。

[参考文献]

[1]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2]李家福.大学差异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1.

[3]程延.畸形的人才高消费[J].经营管理者,2006(12):8-9.

[4]俞俏燕,邬大光.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1-22.

[5]陈启杰.新世纪经济学类、法学、管理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7.

[6]翟玉强.当前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13-14.

[7]陈德人,吴晓波.浙江大学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的学科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38-41.

篇8

现阶段,我国共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其中以师范类、综合性学校居多。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学科研、医疗卫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社会用人单位对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四个方面。[2]

一、提高人才培养规划制定的科学化水平

1、影响心理学科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从内部来说,心理学由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组成,兼具自然科学属性与社会科学属性;从外部来说,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孤立于其他专业的学科,相反,心理学的诞生、发展都与生理学、物理学、哲学、医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知识结构完善、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因此,综合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成果及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就心理学人才培养规划工作制定动态修订机制,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心理学科整体发展中考虑。

2、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制定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指导人才培养规划编制工作。其次要紧密联系实际,经常性、广泛性地征求各类各层次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社区、农村贫苦地区等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对心理学人才在规模、层次、领域、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最后要统筹发挥好学科建设同人才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坚持学科建设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科研究成果优先向人才培养领域转化应用,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集中。

二、提升教师实践示范能力与改进教学方式

1、教师实践示范能力提升方面―以“双师型”教师成长为例

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当前,师资队伍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导致人才培养示范性不强是个主要问题。高等院校心理学任课教师及科研人员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渊博、科学研究能力强,成为培养心理学人才的保障条件。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学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在进入学校以前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学校学习、教学科研,心理学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匮乏,对中小学校学生管理、医疗卫生临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生产安全部门等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没有体验,无法将理论与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将导致理论能力强,实践技能薄弱的困境,造成教学空洞,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是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需重点加强的环节。

高校应加快研制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3]探索“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提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将成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实现途径之一。[4]发挥高等学校在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同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技术、教学装备、实践基地的特色有机对接,开展互派互学、挂职教学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推动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公益性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一线,了解社会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与需要,掌握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因素,运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研究成果,制定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咨询方法与促进方案,在服务群众心理健康的同时,探寻和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经验与方法,反哺高等学校心理学教育教学。

2、教学方式改进方面―以教材使用为例

在心理学人才培养中,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国外经验有选择的借鉴、经典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的应用等成为教课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心理学教科书体系,反映了心理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但在教师、学生教材与教辅资料的选用、征订与教学处理上还有待规范。

首先,面对心理学系列教材门类繁多的现状,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的选择上可以有所区别,专业课的教师用书也可以不止一本。学生教材的选用要适时以图书市场的资源变化及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为依据,经过学校院系教研组同仁共同认定。鼓励教师编著、选用内容贴近我国社会现实,能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材,已有研究反映出公共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单一陈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能力这一章,教材中就用了大篇幅的版面介绍了各种能力的理论与能力的测量方法,却只字未提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因此,不难看出目前心理学课程内容严重缺乏其应有的实用价值。[5]

其次,要本着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原则规范征订管理体制,避免教材征订配发工作滞后于教学工作、频繁更换教材版本,而出现的实用性不强、教材与教学大纲不匹配等结果。教材属于生产资料范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理论知识消化、实验原理融化、社会实践升华、达到教材服务于教学、传递知识、指导实践、增强能力的基本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情境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完全依赖教材的现象。

最后,应该把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丰富性、非线性等基本特征和纸质教科书不具有的优势以恰当的方式引入教学活动中,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便利化水平。[6]因此,在教材教辅资料的处理上,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学术资源改进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7]教师参阅国外优秀教材,获取其附带的数字化、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优秀课件、教学建议、经典案例探究、视频库、习题库,相关专业软件等,用于教学互动元素、能力提升等环节;同时要防止过度依靠信息技术,忽视纸质教科书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核心作用。

三、创新学生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1、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通行的心理学考试组织形式和方式暴露出的弊端是考试形式单一且范围狭窄、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且重理论知识、考试时间过于集中且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试卷分析与考试结果反馈力度不够等。[8]但课程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可靠方式之一,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而应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因此,要采取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期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熟练程度、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个人与团队素质等综合能力。本着“人人都有特长、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观,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建立“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2、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方面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个层次和方面。[9]应充分运用三维实践模式打造五个“会”的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10]任何一门应用性基础研究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将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同对应的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结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是增强学科发展水平的驱动因子。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市场从业准入条件、社会用人需求及就业方向等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增强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意识。强化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涉猎人类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等领域知识,追踪心理学科研究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创造性的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检验学生在综合知识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科研能力激发、就业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完善主要以考试或校内活动绩效为主的评优选先、考核人才的机械化机制,适当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认定标准纳入学校学生考核系统,如:获取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家从业资格等级,见习企业(单位)对见习期的鉴定结果。以此,建立“理论+现实、实践+创新、毕业+就业”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四、创新心理学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

目前,心理学研究呈现出横向同关联学科融合、纵向不断衍生拓展的态势,更加注重对微观心理机制的探讨,对人性价值潜能的关怀。心理学科学研究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同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验室和科创孵化机构(企业),将人才培养的课堂放在实验室,把社会实践与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教科书。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明确提出“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由此可见,心理学科社会化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纳入到居民身心健康范畴。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使绩效评价侧重科研成果对心理学科发展促进、贡献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侧重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以此不断挖掘学科内生动力,推动心理学科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自我发展。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