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6-06 09:00: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外国文学课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篇1

关键词:燕赵文化 留学生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燕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源远流长,博大精微,富有生机与活力。她汲取河北这片沃土的养料成长,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同时,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不断发展,全世界各种文化类型交流、碰撞与融合的环境下,燕赵文化必须靠扩大影响面,发扬光大,来应对其他文明的挑战。文化竞争力是河北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推进燕赵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升燕赵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河北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向海外传播燕赵文化,重中之重在于向旅居河北的外国人士传播燕赵文化。因为他们亲身体验了活生生的文化环境,其直观感受较其他群体相对准确、深刻。燕赵文化经由他们向其他群体二次传播,可靠度高,经济性好。旅居河北的外国人士主要涵括外交人员、经贸人员、游客和留学生四类人群,其中,留学生对燕赵文化向海外传播意义尤其重大:(1)他们群体规模较大,居住集中,且国别丰富,影响面大;(2)他们居留时间较长,接触河北文化环境较为充分;(3)他们属于民间身份,基本为主动来华,对中国文化态度较为持平,较为友好和感兴趣;最后,他们抱着学习的目的而来,接受文化较为主动、敏锐,加上一般相对年轻、教育层次相对较高,学习能力较强。

有鉴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燕赵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巨大价值,本研究谨就河北高校留学生燕赵文化课程的现状和进一步强化的可能作出考论。

一、河北高校现有留学生课程中燕赵文化传播状况抽样调研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样本为在河北医科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的5个年级300名留学生,问卷回收270份,回收率90%,涉及到欧美亚非18个国家地区。

2、问卷。问卷共设置20个问题,包涵:4个项目调查样本到达河北后的文化感受,4个项目调查样本对燕赵文化的评判和兴趣,12个项目调查现有文化课程教学反响。此外,问卷附设一项访问,即样本对燕赵文化课程的期望。

3、统计与分析。问卷回收后,运用Microsoft Excel统计处理调查数据。

(二)结果与讨论

86%的样本反映来华后感受到了异质文化的冲击,73%样本反映这种冲击相当强烈。但大部分样本能够良好地适应文化冲击,只有4%样本报告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需要心理干预。98%样本对燕赵文化抱有好感,认为有必要学习燕赵文化,并且希望了解燕赵传统文化和现状。调研结果反映,绝大多数留学生欢迎开设燕赵文化课程。在留学生中传播燕赵文化,符合他们地期望,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留学生是一个高度年轻化的群体,且教育程度较高,因此适应能力强,接受能力好。留学生之所以来华,本来就带着文化目的,所以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文化差异,并且热情地接受燕赵文化。对燕赵文化传播来说,这是理想的受众群体。

但是,现有的中国(燕赵)文化课程,不足以满足多数留学生的学习需要。虽然96%样本认为现有学校课程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了解燕赵文化,但85%的样本同时报告课时不足,73%的样本对教师教学不很满意。整理访问结果可以得出,受访留学生的意见集中在:中国(燕赵)文化课程课时不足;课程概览、总论性质太强,而缺乏具体内容,不够深入;文化课与语言课脱节;缺少层次合理、内容充实的专门教材。

现有中国(燕赵)文化课程未能成为精品课程,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1、师资队伍不足。燕赵文化课程的讲授,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专门人才;留学生课程的特殊对象性质,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我省高校仍需培养更多兼具以上两方面能力的教师;2、缺乏专门教材。“中国文化”课程,现在已经出版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材,但是具体到燕赵文化,还没有一种深度介于专门论著和通俗读物之间,篇幅适当的教材面世;3、燕赵文化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不明确。现在我省高校的留学生教学,一般采用“汉语+英语(母语)+专业”的课程体系。燕赵文化教学,或附丽于语言课程,或渗透于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的地位,就难以保证充足的学时,也不利于在教学资源、经费投入上给予支持。以上几个制约,已经成为我省高校进一步搞好留学生培养工作的瓶颈。开设优质的燕赵文化课程,是建设高标准高校,进一步吸引留学生的要求。这个要求,理应得到满足。

二、对河北高校开设燕赵文化课程的建设性构思

(一)燕赵文化课程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多层次定位

1、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通识课、选修课。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留学生公共课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通识课。这些通识课程中,河北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燕赵大地文明昌盛,生长出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资源表现为民俗、曲艺等多种形式。特别是曲艺资源,除了形式特别发达成熟,影响力巨大的评剧和滦州皮影两个剧种外,尚有西河大鼓、乐亭大鼓、任丘大鼓、晋州龙鼓、赞皇旗鼓、安国架鼓、昌黎地秧歌等多个曲种、剧种。它们使用的河北方言最接近普通话,便于留学生接受。我省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充分,早在2005年9月,就有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因此,非遗进入留学生课程,学理构建比较完备,素材比较充足,师资力量也较强。

2、语言课程中要注意燕赵文化语境。国家汉办制定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在语言课程中渗透燕赵文化内容,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中国人文知识、社会文化的目标是相符的。学习语言,不可能脱离语境,既然这样,语言课堂也就可以成为燕赵文化的课堂。燕赵文化语境无处不在,且有一些特别表征,如名胜古迹,民俗场景,戏曲、曲艺演出、博物馆,教材文本,等。综合利用这诸多资源,不仅可以传播燕赵文化,更能激发起留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3、在中医、人文社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燕赵文化。燕赵文化课程可以分三种形式向留学生讲授:(1)开设专门讲座;(2)作为“中国文化”课程的部分章节讲授;(3)在语言课程、专业课程中渗透。能够渗透于专业课程,是因为燕赵文化与这些专业具有颇深的内在相关性。比如中医类专业,医学史(中国医学部分)讲授中必然要涉及河北地区医学发展的特点、成就、重大医事活动,河北人民和医学家的贡献等等。学习中医必须涉及其哲学基础,为此更要深入学习燕赵文化。

目前,中外高校合作,最大的门类是语言人才培养。燕赵文化与此类专业结合更加紧密。课程设计上可以着重讲授白洋淀派等富有河北乡土风味的现代文学经典。

(二)体育课应该成为传播燕赵文化的阵地

得益于影视、文学的大力宣传,留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武术怀有极大兴趣。来自河南高校的一份调查可资参考:“109份问卷中,82%的留学生要求体育课应以中国特有的运动项目――武术为主要内容”。河北高校的情况应当相近。自古“燕赵慷慨”,尚武精神是燕赵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看做燕赵文化的特质。此类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武术在河北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源于或盛行于河北的就有52种,城乡习武人员非常广泛。中国武术四大名拳中形意拳、八卦掌为河北人所创,太极拳五大流派中有三大流派也是河北人所创。”在体育课中开展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体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从全国情况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武术课,特别是太极拳、传统武术套路课也逐渐成为他们(指留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但是,“除部分武术学历生外,武术国际推广多数以非学历课程的各种武术进修班、短训班等学习形式进行,教学的内容根据外国留学生的要求进行安排”。非学历课程有时间和形式灵活、以兴趣相结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的优点,也有内容随意、系统性差的不足。由于教学内容基本根据留学生兴趣安排,科学性、合理性及与地方、高校资源的适配性都较差。因此,将之纳入学历学位课程体系还是颇有必要的。

值得指出,现有武术课程比较侧重于技能技巧教学。要让体育课成为传播燕赵文化的阵地,还应当注意开掘武术技法背后的人文内涵。太极拳、八极拳等拳种,都深深烙着中国哲学的印记,梅花拳则和民间信仰关系甚深。因此,体育课程在传播燕赵文化方面,也同样要强调深度。

参考文献:

[1]李海,刘继志.对外国留学生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及内容设置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12)20.

篇2

【关键词】教学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7-02

作为全国优势特色专业的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并兼具民族地区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近十年来不断改进的“四环节”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在本科教学上是一大创新,其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区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但是,如果我们不固步自封,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我们会实事求是地直面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在最终实践能力的提升上,程度有限,效果并不特别突出。它集中表现在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中,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且一直没有明显的改进。笔者承担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已经有十余年,平时也担任《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原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积多年的经验,我以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四环节”教学法所能解决的。我所指导的学生论文均是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既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特有的问题;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是中文系各方向论文写作共同存在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深化中文系的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改进及学生专业学术研究训练等多角度入手,别无它途。下面我就以外国文学方向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选题范围

虽然从比例上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不少,但具体到写作内容,则呈现了选题较为陈旧及视野较为狭窄的特点。四年本科教学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基本奠定了学生外国文学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论文选题的确定影响巨大。它引导我们的学生更多地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关注典范性的文学人物及文学现象、关注对作家作品的美学及人文批评。一些作家作品及典型人物,几乎每年都会有学生涉及,即使学生写作切入角度会略有变化。比如,英国十九世纪女性文学、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国十九世纪文学,而涉及到的作家有勃朗特姐妹、哈代、司汤达、陀思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他们笔下的简・爱、苔丝、于连、卡拉马佐夫、安娜等,也往往成为学生人物性格分析的常客。不同届学生的论文选题,重复现象较为突出,虽然指导老师在最大程度上力图避免这样的重复。这一现象,与为期一年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相吻合的,能反映课程教学对学生外国文学接受与理解的影响,因为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比较强调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那就是学生在论文写作上所体现出来的外国文学视野,受《外国文学》课程的影响是明显的。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关注近现代文学、关注文学的思想及美学价值,始终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显著特征。而由此反映出来的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不足、写作视野的相对狭窄,也无庸讳言。如果我们的《外国文学》课程在课时上有所增加、内容上有所延伸,能在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学生的写作视野无疑会开阔得多。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当大力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

较之选题范围上的相对狭窄,学生在外国文学论文写作上所展现出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上的陈旧和单一,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值得我们反思。究其原因,我以为还是与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对文艺学方法论的忽视密切相关。在中文系的培养模式设计中,除了《文学概论》一课外,并没有其它的相关的文学方法论课程,也没有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相关的课程。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没有接受到文学方法论的课程教学,这使得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相当陌生,没有明确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意识。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时,他们只能模仿传统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在作品与作家、社会及读者的四维关系上做文章,内容也无外乎作家传记研究、作品主题及思想价值分析、人物典型性格研究等方面。而从形式主义的角度、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分析研究,几乎没有出现过。曾经有一个学生的论文选题是《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语言风格》,应该说已经论及到一个新的角度,但遗憾的是,该学生在写作中不过强调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韵律上对欧洲十四行诗承前启后的贡献,浅尝辄止,并未能对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语言学角度的形式主义分析。究其原因,还是缘于对形式主义理论和方法的不熟悉,对“文学性”和“陌生化”等概念的不熟悉,在写作中不能运用这样的理念去分析文本。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思维。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许多外国文学选题直接就是比较文学或与比较文学有关的,也表现在学生在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过程中,能自觉地置研究对象于世界文学的语境,用比较文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剖析问题。无论是作家研究还是人物性格分析,不少学生都自觉地将其与同类型的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典型进行比较,试图从比较中确立其文学和艺术的价值。我以为,这样的思维方法,对外国文学研究而言,也许较之希望其在方法论上的变化,有更多的价值和更新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在比较意识和思维上的期待,应该高于对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变化的期待。而且就文学研究的价值而言,比较文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视野,使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呈现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新的姿态。这一点,从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明。

三、问题反思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教学改革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就是“讲授――阅读――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法的构想和实践,通过对学生阅读、思考及写作能力的多层次积累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至今已近十年,成效显著,已经得到了教学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长达三年的培养过程,其人才培养的效果到底如何?能否有效地集中反映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仅就多年来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方向选题写作的情况看,我认为无论是论文选题范围、研究和批评方法,还是论文的写作规范,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要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很显然,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四环节教学法所能解决的了。只有在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写作指导模式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调整,方足以应付这样的变化。学生对论文方向和选题的抉择,无疑与《外国文学》课程给予他们的外国文学知识背景是相关的;他们的学术兴趣,主要也是由这样的知识背景提供的。很少有学生能越过这样的背景,去独立地完全凭借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一个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所以,如何拓展他们的外国文学知识范围,让他们对外国文学的认知与今天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及文学背景联系起来,应该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具体来说,我以为,如果现有的教学课时不能有大的提升的话,那就加强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进。已经成熟的没有大的争议的内容,如古典文学与文艺复兴文学,不妨让学生主要用自学的方式去掌握;而一些未有定论的领域,一些与今天的文化文学密切相联的文学现象。

学生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训练。为此,我以为急需设立一门文学方法论研究的课程。这一新课程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中外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二是对古今中外典范的文学研究实践和范例的介绍。这一门文学方法论课程,还应该涉及学术研究基本条例和规范的介绍与研究。遗憾的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忽略了这一问题。我们在学生培养中,注重了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注重了学生文学鉴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篇3

    文学是本专业学生需掌握的重要一块,而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在学习、研究外国文学的过程中树立的正确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内容的设计,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通过跨学科重新整合外国文学的教学资源,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全新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及时把本学科教学改革与实践引入教学,恰当处理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具体学习内容中每章都有学习要求,每节都有学习提要和思考题,每章每节结束都有图表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本章本节的内容。详细的学习辅导内容,不但有利于对本课程形成架构的认识和定位,对课程的了解更加深刻透彻,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大胆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注意本学科跨文化、跨学科的交叉特点,注意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文学与自然科学等的联系,对外国文学现象进行跨文化研究、异质文化比较,在跨学科平台整合历史文化、绘画建筑、音乐歌剧、科学考古等知识。特别注意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好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达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再者,在教学内容中,注意寻找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德育。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现代爱情观和古代观的比较,突出生命的意义,加强学生珍惜生命教育;如《伊利亚特》、《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建讲、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1创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智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课堂听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学习状况,本课程以情境、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为基础,创建了讲、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图文并茂,绘声绘影,形成外国文学史的视听化教学。讲:学生讲课,培养学生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课后的“作业与思考题”进行自学、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然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师生一起品评。视:观看电影改编和美术作品,外国文学视听化。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听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史教学变为视听外国文学史。听:欣赏音乐歌剧作品,回响外国文学天籁。充分利用西方音乐和歌剧改编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音乐殿堂的氛围。读:阅读经典名着,把握外国文学精髓。按照外国文学史的演化规律,系统阅读外国文学3000年的经典名着,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写:撰写外国文学论文,增强研究水平。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论文,为深入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准备。做:制作多媒体作品,提高信息素养。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将课程内容用新媒体技术表现出来,制作多媒体教学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编:改编外国文学名着,重新诠释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编剧,抓住外国文学原着的关键元素,进行戏剧改编的再创造,突出原着跨时代的母题意义和全人类性的普遍现象。演:演出外国文学课堂剧,与外国文学人物生活在一起。人人参与演出,展示才艺,体验角色,使外国文学充满现实生活感。

    2.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1)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提倡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研究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浏览网络信息,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这种学习既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根据学生对骑士和骑士文学的兴趣,将骑士文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研究。

    2.3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归纳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例如使用多媒体资源呈现情境,导入教学,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章节提要和图表总结。

    2.4进行创意性的即兴表演课堂剧在期初时列出外国文学名着目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也可以学生自编、自演、自导剧目来体会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分成协作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汇报演出。

    3改革考试方法,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本课程改革传统考试方法,实行过程性评价和最终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考核形式。过程性评价(平时作业)占学期总评成绩的50%。内容包括学生课程小论文、阅读文学原着感想、多媒体作品、改编外国文学剧本、课堂剧演出、课程实践汇报、学习体会、演剧体会等。最终性评价(期末考试)以传统考试方法进行,占学期总评成绩的50%。闭卷考试分AB卷,增加主观题。

篇4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探索

作者:吴海超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外国文学”作为师专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其重要地位自然不容忽视。结合自身的实际授课情况和直接体验,笔者认为师专外国文学的教学应该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专业特色,根据学生主体的情况来决定“讲什么”和“怎么讲”,让学生既学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其视野,帮助他们树立国际情操。

1课前调查与组织好第一堂课相结合

外国文学史课程一般是在高年级开设,在学外国文学史课程时,学生已经学过中国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课程,所以他们相对比较熟悉中国文学,而对外国文学比较陌生。因此,与中国文学比起来,外国文学教师必须切实了解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外国文学的认知等情况。

笔者采取的做法是第一堂课进行调查,75%的学生均坦言,平时大多接触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作品,很少接触外国文学。甚至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基本的外国文学名著都不了解,15%的学生提到会同时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但对外国的文化不太理解和认同。10%的学生对外国文学比较感兴趣。可以说,从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不同的文化特征、人名太长难以记住等原因,大多数学生觉得外国文学比较难懂,不太感兴趣,情况不容乐观。

那么,怎样去安排第一堂课,为学生扭转观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以第一节课为“契机”,帮助学生自发意识到学习外国文学能为其开启一扇接触、解读外国文学艺术的视窗,提供一条了解认识其他民族生活文化、心路历程的重要途径。学生探知欲被激发之后,再合理、科学地安排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

一般外国文学第一节课主要讲授绪论及学习方法等,而笔者的做法是,先讲授希腊的文化特征和希腊神话。比如在讲到希腊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和强烈的荣誉感时,斯巴达人将羸弱的婴儿丢下深渊,战场上的逃兵会被母亲亲手杀死等,这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原来外国文化这么有意思。在讲到希腊神话时,宙斯有七任妻子,而且还随时、随地、随性地与其他女神或者民间女子产生恋情;爱神阿弗洛狄特除了丈夫火神赫菲斯托斯外,还有战神、海神等众多情人。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刚接触这些内容时,既觉得有趣,又表示不能理解希腊神的婚姻和关系。教师着重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疑惑点,通过分析讲解,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对情感的自由追求、对民主精神的追求等某些与中国文化不同的特质,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教师给学生开启一扇瑰丽的外国文学艺术之窗,学生将自发去发现条条通往“罗马”的道路。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笔者再倒回来讲绪论,介绍外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概况和相关的学习方法,并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

2纵向深入与横向扩展相结合

外国文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外,还应注重在纵向深入上加强力度,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看法。在解读思路上,教师不把自己的理解和结论强加给学生,而多作思路上的引导,在多角度解读的基础上,获得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自我见解和最佳诠释。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在为父亲复仇的责任明确以后,无论是为父报仇还是改革社会,他都必须尽快行动。但是,哈姆雷特却犹豫不决,一再拖延。哈姆雷特为什么犹豫延宕呢?教师不应急于把答案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结合环境背景、人物特性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学生根据哈姆雷特的台词“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分析,哈姆雷特认识到他的责任不单是为父复仇,还要“重整乾坤”,他不知道“怎么做”,也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犹豫不决。有的学生从“生存还是毁灭”这句台词分析哈姆雷特属于优柔寡断、敏感的性格特点,没有果断的行动力量。学生言之有理的分析,教师给予肯定。学生不够成熟的结论,教师要进行质疑并引导,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强调“横向拓展”,即教师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方面来探讨外国文学史的流变,并从音乐、美术、民俗等方面去拓宽学生的视野。

笔者在讲第一堂课时,已经让学生领略到异域文化的魅力,再回头讲授“绪论”部分。外国文学包括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在给学生阐释西方文学的人文观念和文学母题时,使其对整个西方文学的人文景观有了贯穿始终的清晰脉络。而东方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伦理化和等级化,强调载道教化、惩恶扬善的文学观念。泰戈尔说:“西方艺术或许相信人的灵魂,但是它并不真正相信宇宙万物有一个灵魂。而东方艺术信仰这一点……于是在东方,我们不必追求细节,不必看重细节,因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普遍的灵魂。①通过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比照,找出文学与之相关的联系,揭示了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基本走向,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东、西方文学和社会文化。

威尔逊说:“文学是人格和社会的表现。”②所以,在兼顾了文学史和作品理解的同时,还应结合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多方面开展多层面的研究,使之成为外国文学课程的组成部分,立体地构建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框架。

3课堂反馈与及时调整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反映是动态的,我们不能以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应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讲什么”和“怎样讲”。笔者采取的做法是课间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内容可以是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接受情况、对作家作品的阅读情况。只有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动态反映采纳最恰当的方式。另外,在每个期末,笔者都会让学生反馈他们学习的收获和存在哪些不足,以及有哪些建议等。

不同班级由于基础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在同样的教学内容上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比如讲授《伪君子》时,活跃的班级可以布置他们表演答尔丢夫的伪善,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比较内敛的班级,教师可以大方地将答尔丢夫的伪善表演给学生看,并鼓励学生敢于在讲台上展示他们的肢体语言,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

教师应该“讲什么”、“怎么讲”和学生的“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必须在教学中采纳学生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建议进行教学。比如学生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影、网络等帮助他们感受和了解外国文学。有的学生建议,除了教师讲授,还应该授之以“渔”,他们已经逐渐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学生还提到他们在阅读能力上还有待提高等。

当然,学生的某些建议未必是科学的、准确的,教师通过分析辨别,抓住最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来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只有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反馈进行教学,才能将教师“要讲什么”和学生“能学什么”很好地结合,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外国文学课程学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承和精神体验相结合

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体现文学课、文学知识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体现师范教育的特征,两者不可偏废。

师范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量让学生讨论交流并试讲某部分内容,增强主体意识并提高表达能力等。时机成熟时,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能够锻炼学生的胆识和思辨能力。(2)教师在学期初列出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让学生阅读,并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论题让学生准备具有针对性的发言。(3)表演、改编有关外国文学名著。允许学生发挥主体想象进行现代性阐释,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4)结合教学内容和师范教学性质,通过写读书笔记、制作小课件、撰写小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比如外国文学史读书会、专题讲座、影视观摩与讨论、参观访问等活动。提早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关键词:能力视域;外国文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73-02 收稿日期:2016-05-06

作者简介:张冰洁(1980―),女,西安翻译学院讲师,西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对于教育来说,其关键在于教育质量的发生,而教育质量发生情况的好坏则在于考核的结果,因而教育考核的办法事实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人文社科教育来说,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外国文学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来说,外国文学则注入了另一股血液,那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在新世纪的今天,中国也进入了全球化的范畴之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而必须对西方的文化也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外国文学则成为了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自然外国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无论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目前开设的外国文学课程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考核方式的陈旧与落后,导致了教育质量得不到最终的提高,有鉴于此,笔者立足外国文学教学,从中文专业的角度,来谈谈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以能力培育为目标的改革理论基础

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实际上来说,并不是对一次考核的改革,而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改革,因为从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说,这是不合时宜的,教育质量的发生,是一个连续而持久的过程,如果单就考核方式这个内容来改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故要从考核的基础来先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就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过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探讨考核方式的改革。

1.文本细读与文本阐释综合

对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走进外国文学的文艺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地对课本的传输,但目前存在着极为广泛的现象即没有文学作品的细读环节。不可否认,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成为一门边缘的艺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其文学作品的阅读数量与教师这代人来说,有着较大的差距,众多的大学生其外国文学作品的读量都是极为缺乏的,而这种阅读量的缺乏导致如果仅仅是从课本的解读和文学理论的直面宣讲来说,对他们无异于天方夜谭,因而这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审美特质的把握,就更是一种揠苗助长了,故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新的环节,那就是文本细读。

从文学教育来说,文本细读本来就是对文艺理论的要求,它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新批评理论的一种文学主张,其主旨在于对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进行挖掘,要求批评家对于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进行批评注释,然后从词句的搭配等多个方面,找出隐含于文学作品之内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每一个细节信息量,从而真正地达到对其作品的解读,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自然这对文学批评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而笔者认为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在当下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笔者所认为的文本细读对外国文学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它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文学作品,亲身研读文本,当然这也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切合实际的,但是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从而在一定的基础上增强其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二是可以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学有全新的理解,尽管这样的文本细读或许也只能增加其一小部分的阅读量,但是却能使他们对外国文学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还可能带动一部分人的兴趣,从而培养其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三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即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作品,挖掘异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不至于使得学生产生过于盲目的感觉。

但是对文本的细读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对文本的阐释,因为文本的阐释有助于其理论的深化,从而达到对课程的深度和意义的多层次的解读,使得多种可能性和多种解释出现,这才是外国文学的教学目的,对于外国文学的教学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学的教学,而且也是对文艺理论的一种深入与阐释,如果失去了这个高度,自然也就失去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从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能实现质的提升。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其文化理解的能力

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是文学史的教学,而对于外国文学的本质来说,也就是文本来说,却在一个极为次要的位置,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且身处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学艺术边缘化的加剧,使得这个现象更为严重,因而笔者才在上文中重视起文本的细读,但是这个细读的过程以及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依旧不能解决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故必须更加深入地对文化进行理解,从而找出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脉络,真正地完成对现代西方文学走向的理解,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文学作品入手,理解和深化对外国文学的理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来说,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仅在于其对外国文学的文本理解的能力,故要真正地了解外国文化,仅仅从文学文本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了解其相关的阐释,这也就是文艺理论家对相关文本的阐释,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理论知识是学生能力实践的基础,又是其转化成为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便是外国文学课程开设的根本意义,因而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综合外国文学的特性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外国文学的文本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内,阅读十到十五部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在这其中选择学生自认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即可以表现为读书笔记,也可以表现为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如戏剧、评书等表现形式,从而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然后组织相关的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中,将学生们的成果展现出来,或者是鼓励理论掌握比较深入的同学进行论文的写作,从而对其向理论性研究转变的学术培养。

另一方面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的设置转型,对于大多数中文教育教学来说,其最为普遍的职业选择也在于教师的培养,因而在外国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进行相关的解读和讲课,也就是在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组织对相关的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然后再进行教育教学的比赛。

二、以能力为核心视域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以能力为核心视域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不能再与传统方式一样,而应是一个信息过程的传递和一个能力过程的传递,因而应注意考核思路的制订与考核的过程性理念的加入。

1.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对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说,则应该注重几个方面的多样化,首先是目标的多元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目标。知识的目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传统考核方式的主要部分,不论怎样都是不应该缺乏的。这对于外国文学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对于传统的来说,却成为了全部,故显得不够科学。

(2)能力的目标。能力的目标对于外国文学来说,则是最为主要的,即是一个鉴赏力的培B,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外国文学文本独立分析的能力,而这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准确地把握文本处理的能力。

2.过程化的考核思路与理念的制订

对于教学质量的生成来说,诚如上文所言,这是一个过程化的东西,因而这也是一个多元化思路的过程。对于外国文学的考核方式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革:(1)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不再是考核的主体,而只是一个内容的提供者,而具体的考核内容与方式的制订,则可以是多样化的、全面化的,例如对于内容来说,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制订,也可以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2)鉴赏力与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的程度上,既是一个知识信息的考核,又是上文所说的知识的考核。而鉴赏力的考核,则是一个能力的考核,对这种内容的考核来说,可以通过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设计以讲课或者是说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思考,是一个过程化的改革,因为从主体来说,对考核方式的思考,如果没有在学习中进行思考,是呈现不了东西的,而鉴赏力的考核则更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尤其是对外国文学,这更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双重结合,如果这两者之间缺少了一种文化的理解,就不能有水平地表现出来,因而对于外国文学教育来说,就必须进行一个过程化的考核与过程化考核理念的加入。

参考文献:

赵世举.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时间.中国大学教育,2011,(11).

袁文平.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李蓝玉.英美文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

篇6

后现代主义披上了一系列“反”(counter-)的外衣,企图通过其怀疑精神和解构能力,实现文化的革新。[2](P91)这种以怀疑、批判、反抗为内核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中国当代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刻,给中国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等的冲击十分显著。全球电脑网络的发展已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信息革命、资源共享、网络文化、数字化生存等全新理念迅速在大学生中传播和普及。电脑、网络、U盘、MP3、MP4、移动硬盘、网络硬盘、数据库等和今天的大学生如影随行。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时代的新潮时尚日复一日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许多事物披上了五花八门的“文化产业”外衣,文化如今成了真正的“快餐文化”。而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也促使文化快餐的盛行。许多经典名著被拍成影视剧,青年学生只需往沙发上一躺,剧中人物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几乎无需动脑思考就能基本了解名著。动漫般绚丽的色彩、冲击力强的感观动作,确实省了不少脑力。正如美国学者、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角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P156)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DVD、QQ聊天、ICQ、BBS、MSN、百度、Google、迅雷、bt下载、暴风影音、ppstream播放器、博客、播客、“围脖”……尤其是网络化、多媒体、高速度的世界信息技术和交互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导致曾经处于主宰地位的书籍文化如今受到视听文化的冲击。

传统纸质文本是以文字为媒介传送信息和知识,而电脑却能以逼真的图像将远在天边甚或远在天外的物与人活灵活现、形象逼真地展示在受众面前。网络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思维习惯,进而破坏大学生读书心态。大学生开始习惯于电脑和网上读书看报,网络及网上阅读使大学生的阅读及学习出现了令人极为担忧的现象,诸如重消遣轻求知、重网络轻纸本、重时尚轻经典、重英语轻母语、重泛读轻精读、重读图轻读文……急功近利、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现象日益严重。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知识的性质,正如利奥塔尔所说:“在这种普遍的变化中,知识的性质不会依然如故。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料,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4](P2)当今数据库已经成为新的百科全书,它的作用和功能超出了每个使用者的能力和意料。由于电脑和网络,“今天一根头发丝般细的光纤能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九卷的全部内容从波士顿传到巴尔的摩。”[5](P60)

进而导致知识的发明、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世界正飞速进入交互时代,这一时代改变着我们交流、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的每个方面。”[5](P501)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教师的地位无形间发生了变化,“对传递确定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存储网络更有能力;对想象新的招数或新的游戏而言,教师也并不比跨学科集体更有能力”。[4](P111)假如教师对电脑网络相关知识及信息关注不够,和学生的交流必定有障碍,可能导致课堂及教学吸引力的减弱。今天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今天对教师来说比任何时候都更应成为至理名言,否则你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后现代语境下的革命性变化对传统的教师、教育和学习等都提出了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学习什么(学习的内容),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大学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给学生提供“黄金”,而着重是教给学生获取黄金的“点金术”;不只是给学生预备好充饥的“面包”,而是提供一种能够继续获取猎物的“猎枪”;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教人以“渔”。

二、民族院校学生基本情况和外国文学教学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双向自主择业的普遍实行,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社会价值取向的驱动,无论是民族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重实用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大学生存在着重视学习应用性、技术性专业,轻视人文学科和基础理论,于是出现学历高而文化修养差这样令人堪忧的现象。因此之故,当今无论是民族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有的忙于考研,有的忙于勤工助学,有的忙于家教,有的忙于参加商业活动挣钱,有的忙于找工作,还有的忙于谈恋爱……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但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和学习的却不多,甚至还有少数大学生以逃课为时髦,他们奉行“必修选逃,选修必逃”,并以“新新人类”自诩。再加之,目前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也开始进入大学校园了。而80后、90后多是伴随影视成长起来的,在他们身上大有现代传媒取代传统书籍的趋势,对书籍的漠视几乎成为这一代人的通病,故而书籍“缺席”所造成的弊病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就比较明显。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无形中增大了难度。而我们民族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少、边、山、穷、老”地区,这就自然造成:第一,他们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较大,无法避免地呈现出复杂的民族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到大学后适应期相对会比较长。第二,他们的汉语言水平存在差异,无论是汉语口头表达,还是汉语书面表达,都是参差不齐的,一方面使其接受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第三,高等教育已经转型为“大众化”教育,民族院校在扩招的背景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且有所下降。既有低分者,又有高分者;既有少、边、山、穷、老地区的学生,又有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态势。第四,相比较于一般院校,民族院校学生中的贫难生、特困生较多,他们需要较大精力勤工助学以帮助其完成学业。第五,来自不同地区的多民族学生一进大学、来到大城市就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以致急功近利思想更为浓重。大多数同学想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数同学想的是怎么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还有极少数同学则关注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民族院校的学生过去少于接触和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他们多是在本民族的一些传说故事和中国四大经典名著的熏陶下走近文学的。而外国文学具有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在文化背景、精神心理、价值建构、审美追求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我们的学生在理解上有明显的距离感、陌生感。加之作品中的人名难记,人物关系复杂,议论和心理描写较多,他们认为可读性不强,因而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即使进了大学校园也少于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这都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诸多的困难。

民族院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第一,由于学科调整,外国文学由原来独立的二级学科变为现在的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的课时被大量压缩,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外国文学纵横数千年,囊括了除中国以外的各国的文学,内容之多,难度之大,是中文专业中少有的。第二,民族院校学生在语言和文化知识上存在差异,尤其是汉语言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之少于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这使得老师在教学时不得不花时间在课堂上介绍外国文学名著的情节内容。第三,外国文学教学和其他一些人文学科一样,教师“满堂灌”,教法单一,“老师讲笔记、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甩笔记”,忽略对学生读、看、说、写等素质和学生思考与分析能力的培养。[6]第四,外国文学课的考核也有待改革。虽然开始注重平时成绩,但更多的还是靠一张卷子来考核学生的知识,忽略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已不能适应当今个性化教育的需要。第五,教材建设滞后现象在民族院校中比较严重。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权威”教材,真正适合民族高校和民族学生的高质量外国文学教材却并不多见。所以,在全球化浪潮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的时代,面对民族院校学生的这些特殊性,客观存在的较大的学生个性差异,而现实语境是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与时代、社会不协调的地方,因此因材施教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性就比一般院校和重点大学显得更为突出,外国文学教学更是亟需改革。

三、民族院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研究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我们身处的时代氛围和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有明显的变化,民族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必须适应变化与发展,加大教学改革和研究力度,在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考试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改革创新,建构“教师讲与学生听、读、看、说、写有机结合”全方位开放性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多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更新外国文学教学理念

1、突出人文精神。当代教育最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已成为衡量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准。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通。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可借鉴外国文学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涵来培育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2、强化文化信息。外国文学的教学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阅读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外国文学学习,从更高层面上感知异域文化,发展、完善、提高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文化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众所周知,“文学”决不是一个自在自为的封闭系统,无论是文学的内容还是文学的形式,甚至文学创作的全部过程,都是文化的产物,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外国文学教学在讲述各个时期的文学史和作家作品时,就应适当地介绍有关的历史、地理、社会、民族、宗教、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注意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文学与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含量。”[6]强化文化信息,一方面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去探寻文学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以文化反观文学,可以对文学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异质多元文化和文学,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系统,便于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襟怀、宽容的立场、对话的意识,克服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盲目崇外、数典忘祖等狭隘意识。3、重视经典文本细读。当下的大学生多数人追求的是快餐式阅读、浏览式阅读、飞行式阅读,其弊端不言而喻。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经典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研读经典名著。通过名著文本的细读、质疑、思考、对话、接受,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性就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人的最高力量,同时也标示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7](P279)抓好经典文本细读,使学生从文学、人生、社会、生命等方面多少有些严肃的、深邃的思考,这既可获得阅读方法层面的训练,又能得到审美愉悦、艺术熏陶,还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二)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

外国文学顾名思义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学,其内容十分广阔丰富,包括大家常说的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处理不精,教学效果就难有保证。所以我们认为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教材融会贯通,对教学内容精选优化,真正突出重点和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史而言,古代是起点,近代是重点,现当代是难点。”[6]在外国文学教学内容优化和重难点的把握上,我们认为还要做到“线、面、点”有机结合。首先,“线”指外国文学史的发展线索。比如就西方文学来说,就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学———欧洲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末的世纪末文学———到了20世纪则是流派迭出、异彩纷呈,当然主要是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老师要对外国文学发展的纵向线索和脉络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文学发展的渊源和流派发展史有系统了解,老师为学生理清了外国文学史的线索,就为他们建构起了外国文学的整体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态势。老师再从宏观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把握外国文学发展的系统性、继承性和整体性,言简意赅地讲清楚每一个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理论基础、文学渊源关系等。其次,“面”指外国文学史的每一个历史时期。老师主要是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主要作家作品作概述性的介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老师要画龙点睛地分析该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简明扼要地介绍各国各民族的代表性作家及代表作品。再者,“点”指外国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代表作品。比如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重点是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狄更斯《双城记》、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易卜生《玩偶之家》、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老师要对这些精选的经典作品做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和文学解读,让学生从中学习阅读、分析、鉴赏、研究和评价文学名著的方法。我们通过对外国文学“线、面、点”的梳理、分析和把握,从而把外国文学课各章节内容区分出详讲的和略讲的,突出重点和难点,以便老师把重点讲清楚、难点讲透彻,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充分领会,且能举一反三。对那些区分出的略讲章节,可精心设计作业与思考,安排学生阅读作品和教材或查阅资料来完成。

(三)改革教学方法,建构全方位开放性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大学生学习、思考、感受、实践的综合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有意识地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构“教师讲与学生听、读、看、说、写有机结合”全方位开放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讲。主要指老师的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要做到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讲到热点,并适量介绍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及最新学术成果,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基础知识、学到分析作家作品的方法,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术意识,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5](P284)所以讲是为了少讲或不讲,即通过老师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实现的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8](P145)为此我们在外国文学讲授过程中,注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跃心智、释疑解惑、开拓视野、培养能力的场所。

(1)主线梳理法。外国文学是各国文学发展史与作家作品的统一。外国文学课程要关注其中的发展线索,追溯文学渊源和影响,并从中总结出可以把握的经纬脉络。在讲授过程中,我们从宏观的角度讲解分析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文学体裁的规律特征,作家作品的继承创新,等等,为学生构建起外国文学的总体轮廓和框架。

(2)重点分析法。对区分出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从多方面作细致分析。如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要讲清其产生原因、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而对精选出的经典作品,则用多种方法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多侧面的构成,分别是语辞所具有的语音和语义层面;句子和句子所组成的意群层面;形象或者意象及其隐喻层面;客体世界层面;形而上质层面。”[9](P4)譬如我们在分析讲解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时,先要求同学们细读文本,再欣赏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再观看影视片段,然后老师再结合文本和影视作品对哈姆莱特性格发展尤其是他的忧郁、延宕从社会历史、心理分析、哲学思考、象征意蕴等角度予以分析研究,让学生真正明白哈姆莱特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及深刻的人文内涵。

(3)比较研究法。今天“比较文学的基本思想与原则(新人文主义,开放、对话,跨语言、文化、学科)已深人人心。”[10]它为当今的文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多视角、多维度的开放研究思路和阐释空间。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比较文学的思路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良好的,且受到学生欢迎。为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时代与时代、思潮与思潮、国家与国家、作家与作家的联系与区别,尤其是注意以学生较熟悉的中国文学作为参照系,把东西方文化和中外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碰撞的发展历史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学的同时,也能洞见本民族文化/文学的价值和魅力。如讲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时,在讲他极力称赞中国文化时,就将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他据此改编成的《中国孤儿》进行比较。又如讲到意象派诗人庞德时,一定要讲明他非常喜爱中国古典诗歌,他的《汉译诗卷》包括李白、陶潜的诗作十七首,颇受英美文学史家的重视。他还撰文将中国诗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同古希腊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相比,他认为“中国诗……是一个宝库,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寻找伟大的推动力一样,今后一个世纪将在其中寻找同样伟大的推动力,……本世纪将在中国找到新的希腊。”[11](P432)

(4)学术研究引领法。其一是适量地适时地向学生介绍重点作家作品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以弥补教材单一研究模式的不足,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他们的思维。其二是我们将自己相关的研究课题、科研成果和科研心得介绍给学生,与学生一块儿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术兴趣。比如我在讲到托尔斯泰、卡夫卡、弗洛伊德、茨威格等作家时就将自己这些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结合所讲作家作品予以介绍。

(5)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法。“人脑”加“电脑”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效果。外国文学的文化背景资料丰富,外国文学的许多经典名著已被改编制作成影视作品,有关作家的图片资料也比较多,这为我们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供了条件和资源。为此我们自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制作在课件中,把我们自己搜集到的与教学有关的照片、影像、绘画、音乐等资料制作到课件中去,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直观深刻,既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又能提高教学时效,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2、听。主要指学生听老师讲授。其一是听老师课堂讲解,主要是听老师讲授外国文学有关知识,从中学习分析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的方法,必要时记下重难点。其二是听相关学术报告,我们的外国文学老师会结合科研举办学术报告会,学院还经常邀请其他大学知名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我们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听这些学术报告,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从中既学习知识、又体会研究方法。其三是听同学发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了讨论,在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听,然后进行质疑或辩驳,在听其他同学分析论述和质疑辩驳中拓展思维。

3、读。是指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大家都知道,外国文学名家浩如星辰,名著汗牛充栋,作品阅读多寡及优劣,既直接影响能否学好外国文学又影响外国文学教学效果。“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是学好外国文学课的前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6](P121)所以我们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精选必读书目并从方法上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第一步是引导学生阅读可读性相对较强的作品,譬如《茶花女》、《简爱》、《红与黑》等;第二步在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有了感性印象和阅读兴趣后,指导他们阅读主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比如“荷马史诗”、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等;第三步在学生有了阅读量的积累基础上要求他们精读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诸如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巴尔扎克《高老头》、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第四步不停留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加宽加深阅读哲学美学文论著作,如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美学》、丹纳《艺术哲学》等。这样,第一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名著,第二通过阅读培养其鉴赏力与审美力,第三以此为教师教学、学生听讲、欣赏影视佳作、参与讨论、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学科小论文等做好准备。其间我们尤其重视对经典文本细读的指导。但丁早在《致斯加拉大亲王书》[12](P152-155)中就指出,作品的意义并不简单,而往往是具有多种意义,他进而指出可从字面义、比喻义、道德义、寓言义来阅读。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引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经典文本,期望确立经典文本研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充分意识到对经典文本的研读可以训练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基本素质,“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相当于理工科实验课一样的基本功训练”,[13]它是概论学习永远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经典文本细读,一方面加强了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了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从而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感受力,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有的放矢的课外阅读也能为课堂教学节省出一些时间,有利于优化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看。主要指学生观看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欣赏根据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佳片,强化感性印象。尤其对要求细读精读的经典名著,在安排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前,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边看边思考,减少观看盲目性,增强欣赏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调动学生参与,为日后学生讨论、老师分析总结奠定良好基础。比如观看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特洛伊》时,要求学生注意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的异同;看塞万提斯《唐吉诃德》时,除了注意堂吉诃德形象外,重点思考堂吉诃德精神及其意义;欣赏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时要求大家思考哈姆莱特形象丰富性和复杂性,为何有“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通过利用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欣赏名著名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感受性,实现教学生动性、形象性。

5、说。主要指在外国文学课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促使学生动口。通过“说”这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大胆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老师对各章节内容进行详略区分时,特地留出适量略讲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请学生早作准备,在老师指导下登台讲说,其余同学可进行评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师生课堂对话,检查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作品等情况,从而了解教学效果。第三学生在阅读作品、观看影视后,积极撰写讨论稿参加专题讨论,对阅读、观看和听讲中有争议或关键性问题在争鸣中得以明白。最后老师在每一教学单元即将结束时留一些时间,请同学就现今正在阅读的作品,言简意赅地介绍作品梗概或精彩部分和同学分享。通过上述这些途径,促使同学们大胆地开口言说,一方面锻炼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各抒己见、和而不同的意识。

6、写。是指同学们撰写读书笔记、讨论发言提纲或发言稿、课程小论文等。第一读书笔记的写作,每学期开课初就让同学们知道必读书目并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考,并撰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同学们阅读作品过程中或读后就该作品某些方面有感而发的写作,它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就作品的某一点或某些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或思考,即使是对该作品中某处心理刻画、某段环境描写,甚或一句精辟话语的理解与感悟都可以。换言之读书笔记没有必要写出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情节梗概、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14](P147)基于此,对读书笔记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是有感而发,不能抄袭。老师定期收阅同学们的读书笔记,并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第二撰写讨论发言稿或提纲。我们提前把有关讨论题目告知同学们,让他们在阅读作品、观看影视或搜集资料后,撰写书面发言稿或提纲。第三在外国文学课结业前,同学们在任课老师指导下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的选题可是教师指定的,也可让同学们自选题目。同学们在任课教师指导下,阅读作品查阅资料写出提纲,完成初稿后交教师批阅,老师指导同学们修改、完善再定稿。通过上述方式的写,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及鉴赏能力。

(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篇7

[关键词] 文本阅读;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在而后的岁月里,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著。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历来都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深入学习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的基础,是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它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1]。外国文学课程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但所占课时比重并不重,一般只有108个课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在教学中介入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授课信息量,而且直观,同时通过网络资源也可以弥补外国文学教学资料的不足。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中,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更别提学生品鉴分析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也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整日忙于家教、推销、找工作。时代在变,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在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通过教学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21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们面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

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有限的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这是做好外国文学教学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对文学作品讲清、讲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鉴赏的能力,文本的阅读就彰显了它的重要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文本阅读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但是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很多中学老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略讲、选讲,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很少,即便阅读也是一个大概。进入高校以后,面对经济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学生整日忙于家教、推销,人心浮动,根本难以安心学习,更别说按照要求阅读规定的外国文学必读书目。笔者曾就“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现状进行过问卷调查,在阅读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例在整个阅读量中占60%以上的仅占5%,在阅读量中占30%-60%之间的也只有19%。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堪忧的现状。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采用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三部曲式,学生面对庞杂的内容,没有能够从感悟上与老师进行沟通,所以收获的往往是一些笼统的东西,在离开教师自己分析作品时往往手足无措,很难做到真正的鉴赏。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不愿意阅读外国文学,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阅读重要,但是49%的学生认为阅读障碍主要来自于语言以及文化的难以理解。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阅读,如何感受作品。再加上面对考试,就跳过文本阅读,直接记忆别人的观点结论,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这造成了学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作品,去分析作品,去与自己的心灵沟通,达到对作品的品鉴。

外国文学的教学,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2]。作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最基本的还是要归结到对文学作品的研究,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作品,才能发掘出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这是学好外国文学课程的前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动性的调动,不仅需要教师在讲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更主要的是要加强学生文本阅读的力度。200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阅读书目”,共100部。同时明确提出,各学校应把学生阅读作品情况,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之一。这两人的爱情宣言体现的精神层面非常相似,但通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学生不会片面的肯定简・爱而鄙视丽贝卡・夏普,而学会在时代的背景下,男女作家的视野下,体会女性苦苦争取话语权,苦苦争取社会地位的艰辛,不会厚此薄彼从而忽略丽贝卡・夏普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社会真实。同时通过这样对文本的深入学习,也会增加学生间接的社会经历,矫正一些学生在爱情观价值观上的偏差。又比如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时候,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对于文本的阅读,简直就是空谈,结构的严谨、语言的优美、细腻,学生没有具体可感的认识,很难体会文本带来的艺术魅力。学生只有在与文本有了亲密接触后,才能真正理解文学艺术的魅力,才能进而对作品进行研究和解读,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所学的知识也无需刻板记忆,加入了自己的感悟、理解,学习的效果相当明显。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升文本阅读

在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乃至于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如果没有锐意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还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在现今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中,很多观点指向了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介入,其实外在的教学硬件还需要内在的教师素养来强化。笔者认为在面临新形势下的教学首要的一点是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给学生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如果不能对外国作品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那么又怎么会引导学生来重视这个部分呢?那么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就是打了折扣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健全人格又从何谈起呢?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多样文化’,使他们了解世界、放眼世界的目标岂不成了空谈?再好的目标,再经典的文本,如果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那么一切无从谈起”。

教师自身如果缺乏对文本的研究,就很难有对作品独到的见解,教学中只能根据教材的“定论”来讲述,从而会大大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好的教学手段如果没有教师的知识积淀作为引领,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丰富补充外国文学知识,加强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随时关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提升自己的内在积淀,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这样才能给学生指导性的建议,才能提出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比如对于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讲授,本来所占课时并不多,在教材中也是简单带过,但是这位作家对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给予学生最大的认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能够把最新最前沿的对芥川的研究现状告知学生,如对于芥川小说中的人性问题,有目的引导学生去也读他的《莽丛中》和《报恩记》,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对比研读,了解人性的趋利避害以及人性的悖谬,这就调动了学生阅读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外国文学核心的文化内涵就是它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重视文本的阅读,深化文本的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通过对文本的品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笛.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2008(12).

篇8

一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太重视实践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是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三者并重,而且是以史为线,作家作品是作为文学史发展和文学思潮的案例代表讲授的,这样的教学思路目前在国内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仍被普遍采用。但笔者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文学作品来验证文学史,这样的教学思路有时候会导致为抽象的文学观念及特殊的文学现象而寻找文本例证,其结果是把鲜活、生动、具体的文学作品变成思潮、概念的传声筒,让能够“生出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1]的美的艺术变成僵化理念的代表。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任务,对于外国文学课程而言,就是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文学理论客观理性地分析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高校中文专业通常不仅会开设文学史课程,也会同时开设文学理论课程,通常文学理论基础是文学史的先修课程,但二者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没有阅读的积累,不少文学理论教师也试图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但学生在没有阅读或了解原著的基础上,仅靠听故事介绍或片段浏览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文学经典的,所以往往感觉很陌生很茫然。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也要尽可能自觉使用中外文学理论进行文学的批评与分析,尽量避免一味感性描述的弊端,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鉴赏思路与方法范例,以供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欣赏的探索,不断提升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能力。西方近现代的文学理论,如西方的实证主义、精神分析学、神话原型批评、形式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理论与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外国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既成的,但研究本身却是开放的,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视角也都是开放的,美学的、心理的、文化的、地域的、比较的都可以是我们观照的视角,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开放的文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传达给学生。例如在讲《简爱》时运用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对《红字》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分析《老人与海》时兼顾其中的生态美学,讲授DH劳伦斯时突出精神分析,介绍俄苏文学时指出其“为人生”的艺术功用观,评价现代主义文学时关注阐释学理论等。同时,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需要比较的视野与方法,笔者在讲荷马史诗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文学的追寻主题;讲中世纪意大利的大诗人但丁时,与我国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进行了比较;讲《哈姆雷特》时,研究了中西文学中的复仇母题;讲《安娜卡列尼娜》时,联系了中外文学中美狄亚、简爱、繁漪等具有叛逆思想的女性形象;讲到《百年孤独》时,探讨了西方文学中的家族叙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在面对不同文学作品时就能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与鉴赏。

二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

但是必要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益处的。对名篇的欣赏、名著的阅读分享,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对于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当下人文学科研究越来越细化,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文学研究与批评越来越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同时文学是人生,文学也是哲学,高校的文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精神成长课,所以文学课的学习不应只有课堂教学这一个维度,还应该辅以多样化的文学实践活动。文学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学生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通过课堂的讨论,也可以通过课外学术活动的尝试,比如撰写阅读心得。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让地方高校的本科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不现实的,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通过下载、复制、粘贴来应付作业,所以笔者认为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个人朴素鲜活的阅读感悟表达出来即可,形式不一定是学术论文,随笔杂感都可以,字数也并非要有一定规模,有个人的见解、想法就行。当然在学生热衷于“读图”而不是读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背景下,让学生自觉预习或者读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激励和强制结合的手段。对于阅读量,在课程讲授之初对学生提出一学期读两本外国文学名著的要求,围绕阅读的这两部作品,学生还将完成系列必修的学习任务:一是课堂讨论。在课程讲授中,授课对象会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有指定的组长负责,承担一部作品的讨论任务,在讲授到该部作品时该小组成员将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二是作业。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往命题问答的形式,以不限字数的读书笔记形式来进行。学生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总结自己听课感受和课后阅读时的思考和想法的过程。第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形式多样,比如课堂回答问题。学生遇到自己阅读过的作品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性自然会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会有更大的价值和内涵;平时成绩也可以通过学生自愿参与的佳作分享环节来获得。学生在阅读到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并有激动、感悟、问题时,可以申请占用课堂十分钟向大家推荐好书并和同学分享阅读感受。第四是课程考查。笔者的外国文学作业近几年一直采取基于阅读基础上的自主选题的办法,学生选择课程授课内容范围内的一部作品,提出五个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做一个文献综述,并就这一问题写一个小论文。适度的阅读量,相应的奖励机制,课堂参与激发的学习热情,阅读分享带来的专业认同感与价值感,使基于阅读之上的作品分析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都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行为,文学鉴赏如果没有阅读的体验、感悟,仅凭教师对故事的描述去了解,最终获得的认识必定是片面的、僵化的。当然,学生的参与将会对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学生参与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课堂永远是一个双主体的环境,教师永远不能放弃对课堂的掌控与驾驭,不能撇开引导学生的责任。当下学生尽管阅读量有限,但是思想活跃,感受能力和问题意识都很强,学生组织参与的课堂讨论以及阅读分享,教师决不能游离其外,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并承担评价总结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丰富的阅读量,要有更扎实的批评基础,对文学作品和现象要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当下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当然还要有更加娴熟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关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