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0: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产业发展状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生产业;第三产业;新疆
[中图分类号]F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70-03
作者简介:杜朋(1988-),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新疆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
一、引言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在“服务型经济”的大背景下,生产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及国际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如今,生产业被称为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部门,有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这是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就新疆来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西部大开发”以及“向西开放”政策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方向。加快新疆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新疆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业概述
(一)生产业的概念
Machlup在1962年最早提出了生产业的概念,他指出:生产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他认为生产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以知识为产出,服务的过程是向社会输送各种专业知识的过程。Gruble和Walker认为生产业是经济活动中的中间投入要素,其应该被用来生产可以被消费者直接消费的商品,而不是直接被消费者所消费,其消费对象应该是工业生产部门,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消费品的生产过程。Noyell和Stanback强调生产业应该是一种中间投入而并非最后的产出。Daniels认为服务业应该被区分为消费业和生产业,如果其中某种类型服务业的产品作为某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并生产出产品,然后再被消费者所消耗,那么该类型服务业就是生产业。
(二)生产业的分类
对于生产业的分类,目前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这主要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服务业活动很复杂,而且存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生产业的分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美国商务部:商业及专门技术(如电脑、工程、法律、广告、会计等)、教育、金融、保险、电子传讯。
英国标准产业分类: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服务、法律服务、会员组织、其他专业服务。
香港贸易发展局: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Niles(1990):金融、保险、运输、大众传播、会计、研究开发、资产服务业。
段杰、阎小培(2003):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通讯与交通服务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视电影业、进出口贸易业。
三、新疆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疆生产业发展状况的横向分析
2011年新疆的 GDP总值达到66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0%(扣除物价水平后)。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113903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32259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224512亿元,分别占GDP总值的172%、488%和340%;生产业产值在第三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为3364%,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143%。2011年新疆的总就业人数为9533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4639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490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34039万人,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4866%、1563%和3571%,而生产业就业人数和非生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 273%和3298%。
由以上数据可见,目前新疆生产业在总产值和服务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较低,生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也较低。据统计,生产业中的金融业、物流业等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新疆GDP的贡献也较小,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对新疆的就业贡献很小,这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业的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新疆来看,在生产业中,占比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以及金融保险业,为生产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新疆和全国比较,新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商务服务业所占的比重都要小于全国水平,说明新疆的生产业发展滞后。
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新疆来看,在生产业中,对就业贡献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以及金融业。新疆和全国比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和对就业的贡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生产业,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但是目前新疆生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吸纳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新疆生产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二)纵向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新疆生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下的变动特点,有必要对历年来新疆生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作出纵向分析。对1995―2011年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变动情况作出分析(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伴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1995―2011年间新疆生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产值增加较快,但增加幅度存在着显著差别。在最初时期,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在总量上占据最重要地位,2011年的总量是1995年的5倍,从图1中可以看出,代表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的曲线一直都比较陡峭,说明年增长率较高,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保险业的总量一直落后于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但在2010年发生逆转,其产值超过了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代表金融保险业的曲线在初期比较平缓,表明在这段时期金融保险业发展缓慢,增长率较低,但在后期曲线变得陡峭,表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新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贡献,间接贡献表现为金融业可以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来说,1995―2011年不管从总量还是从年增长率来看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总量上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行业,曲线非常平缓,说明科研投入不足,年增长率过低,这些都制约了新疆生产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从图2可以看出,1995―2011年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除了在前期略有上升之外,之后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这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增长,虽然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在不断发展,但是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金融保险业在这17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说明在最初的几年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保险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科研与地质勘查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平稳,说明新疆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需要加强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将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业将进一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也说明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顾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具备知识密集型特点的生产业是其中增长效率最快的产业,这是因为生产业不仅仅直接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生产业通过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入间接地为国民经济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新疆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新疆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生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想实现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必不可少,政府的资金投入可以完善生产业的基础设施,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为生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有效地引导和管理生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高度重视建立并发挥相关的专业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生产业的市场秩序,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便于政府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建立成熟的专业服务体系。
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培养吸引人才力度
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密集型,因此生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积累,目前新疆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也大大制约了新疆的生产业的发展。因此,新疆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应制定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为新疆发展生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3加大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生产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它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实现新疆生产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其中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有效地推动新疆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平,徐显峰,刘军,刘晓博都市生产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J]宏观经济研究,2012(3)
[2]胡晓鹏生产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J]企业经济,2008(9)
[3]赵成柏生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1)
[4]韩德超,张建华中国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08(6)
*6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2189家(包含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59家;产值2988.67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9.5%(按现价计算,下同);主营业务收入288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增加值79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出货值126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实现利税26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0年的772.74亿元,增至*2年的1063.19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到*4年,突破*0亿元大关,*6年达2988.67亿元,*6年比*0年增长3.87倍,年均增长25.3%。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6年*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946.1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0年的14.3%,迅速上升到*6年的24.8%,6年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6年已达28.8%。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速度的加快,大大提高了*省产业技术的层次。见图2。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省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带动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从*0年的32.92亿美元,增加到*6年的162.63亿美元,6年间增长4.9倍,年均增长30.3%。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占外贸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年的25.5%,提高到*6年的39.4%,6年间提高13.9个百分点,年均增幅高出外贸总出口8.9个百分点。*6年,外贸出口增量64.2亿美元中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到39.1%。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有力地提高了*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初具规模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到*6年底,*省已有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5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级和省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有244家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从业人员10.59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增长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7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加值250.59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出口创汇54.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的比重约三分之一
*6年,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870.53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29.1%,增加值占30.8%,实现利税占34.6%,出口额占38.0%。
(二)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税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超过九成
到*6年底,经省和厦门市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980家,其产值达2769.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92.7%;增加值72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91.1%;高新技术企业的出货值为119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省高新技术出货值的比重为93.9%。
(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
*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新进展。*6年,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值达124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41.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增加值占43.2%;出货值占24.9%;实现利税占52.2%。
(四)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约七成
*6年,*省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69.0%;增加值占74.0%;实现利税占66.5%;出口占93.4%。
(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征突出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集群明显。*6年,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各行业看,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1.6%,其产值为124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28.1%,其产值为83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六)厦门、福州的区域优势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厦门市和福州市,龙岩市增长速度最快。*6年,厦门市和福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1405.37亿元和842.5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47.0%和28.2%,两者合计所占的比重达7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的是龙岩市,达50.4%。
(七)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增加
*6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投入科技活动人员5.03万人,比上年增长25.0%,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事R&D活动人员2.91万人,比上年增长15.7%,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3%。科技活动人力投入强度,与上年比持平。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R&D活动经费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投入强度与上年基本持平。*6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9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R&D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4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6%,与上年持平。
三、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情况
高新技术产品是指产品的主导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或其集合,并且运用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生产的,融当代先进的知识、技术、智力及其雄厚R&D资金的投入于一体、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调查结果显示,全省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属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品种不断增多,从*0年的287种到*5年的360种,再到*6年的423种。涉及《目录》中11个技术领域的9个。技术领域的涉及面81.8%,产品的涉及面从*0年的13.9%,提高到*6年的20.5%。
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总量,由*0年的590.12亿元,增加到*6年的2058.02亿元,年均增长23.2%。
1、政府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居主体地位不变。经政府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年为1761.9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85.6%,*0—*6年年均增长21.4%,稳居主体地位。
2、国家级高新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国家级园区内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0年的149.72亿元,增加到*6年的704.40亿元,年均增长29.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呈上升态势,从*0年的25.4%上升到*6年的34.2%。
3、省级高新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份额呈下降态势。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0年的22.10亿元增加到*6年的49.10亿元,年均增长14.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从*0年的3.7%下降到*6年的2.4%,呈逐年下降态势。
4、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0年全省电子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282.19亿元,*6年1131.59亿元,年均增长26.0%。占属于《目录》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0年为64.8%,*5年为70.6%,*6年为63.7%,居主体地位。所占比重居第二位的是新材料,*6年为16.7%,比*0年减少3.7个百分点。
5、八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三资企业”制造的。*6年,全省内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340.61亿元,与*0年比年均增长22.3%,但其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从*0年的17.3%,下降到*6年的16.6%,呈下降的态势。“三资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已达83.5%,呈逐年上升态势。
6、厦门市和福州市的区位优势明显。*6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1037.8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50.4%,比*0年提高1.6个百分点,*0—*6年年均增长23.8%;福州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660.0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2.7%,比*0年下降4.7个百分点,6年间年均增长20.4%;所占比重居第三位的是泉州市。
四、若干对策建议
(一)整合科技资源,加大集成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
从大科技的发展规划入手,整合各类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计划,实施条块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参与的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资金,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自主创新。
(二)优化企业内外环境,促进自主创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一要形成完善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为提高原创能力打下基础。二要加速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一批精干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和重点实验室,集成省内精干科研力量,加强对台和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知识创新成果,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性技术创新,培育科技源泉。三要运用税收调节、政府采购等措施,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坚持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完善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一要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二要加大引进优秀留学人员和海外科技人才的力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简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办理手续,拓宽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渠道,引进国际先进水平高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三要深化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改革,实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逐步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尊重知识价值、鼓励人才成长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四要努力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融资
银行表外创新业务的主体是表外融资业务,表外融资呈现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即外汇资金流入增多时,表外融资活跃,负债头寸大量增加;外汇资金流入减少时,表外融资萎靡,大量敞口头寸被平仓。表外融资的顺周期特征加剧了结售汇波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表外融资业务数量和品种较多,外资银行表外融资业务量较少,主要包括海外代付、协议付款、减免保证金、出口发票池、进口开证、远期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保函(备用信用证)、融资性保函、非融资性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提货担保、贷款承诺、信保押汇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内保外贷、期限结构搭配的组合套利融资产品等创新型表外融资业务,如汇利通、付汇理财通等。
为了解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本文对大连市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增长迅速。
一、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开展情况
1、银行表外融资业务量呈折线型上升,增速快于同期进出口额的增速。从表外融资与进出口额的增长情况看,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同期进出口额的增速,随着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表外融资业务占进出口额的比例不断提高,2010年上半年达到35.7%。
2、表外融资业务需求不断增长,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增速快于本外币贷款的增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汇资金相对短缺,企业对外汇资金需求增长,促进了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本外币贷款的增速。2009年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速仍超过了本外币贷款的增速,超出14个百分点。此外,表外融资业务量与本外币贷款投放量的比例不断提高,2009上半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分别达34.46%、35.82%、49.42%。
3、创新型表外融资业务发展增速快于传统型表外融资业务。2010年上半年累计发放4.13亿美元,同比增长88.08%。创新型表外融资产品发放量虽然尚小,但增长速度十分显著,增速超过传统产品的3.5倍以上。
二、几个典型产品的发展情况
1、海外代付业务。海外代付业务是境内银行以承诺付款方式请境外行先行支付款项,待融资到期日、客户偿还融资后,境内银行偿付其行本息及相关费用的行为。今年信贷紧缩,银行外汇资金头寸紧张无法为企业提供进出口押汇等表内融资业务,从而选择境外同业进行海外代付。因90天以上的海外代付占用银行短期外债指标,所以银行目前办理的海外代付期限均在90天以内。
2、内保外贷业务。内保外贷业务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的海外融资难问题。境内母公司在境内银行有授信额度,而境外新成立或小型的子公司以其自身的资信情况无法得到境外银行的贷款,通过内保外贷的形式,即可满足境外子公司的融资需求,同时可以利用母公司的授信额度,享受境外较低的外汇贷款利率。内保外贷业务占用银行外债余额指标。
3、远期信用证业务。远期信用证为银行传统表外融资业务,为企业增强资金流动性、延长企业付款期、降低企业付款压力及财务成本提供了保障。目前银行开立的远期信用证多为90天以内。大连辖内2009年累计发放远期信用证14.40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累计发放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环比下降1.23%。
4、协议付款业务。协议付款业务是由中国银行海外机构(融资行)向境内的进口商提供的短期融资业务,即中国银行境内分行受海外融资行的委托与境内进口商(即融资申请人)签署协议付款合同后,由海外机构(融资行)将融资款项按进口商指示对外进行付款。
三、表外融资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
1、国内流动性趋紧促进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增长。世界经济稳步恢复,大连市进出口企业订单增加,企业贷款需求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本外币利差空间较大,一方面企业愿意提前结汇或尽可能少地保有现汇,导致外汇存款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企业为实现套利,往往利用外汇贷款和贸易融资推迟对外付汇,使外汇贷款大幅增长。在银行外汇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表外融资业务尤其是代付类业务成为银行解决自有外汇资金短缺、满足客户进口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
2、境内外资金成本差异促使表外融资业务发展。境内外资金成本差异较大,现阶段本外币利差仍然存在,在国内外汇贷款报价Libor+300点的情况下,通过表外融资方式从境外融资报价一般为+200个点左右,甚至有银行报价低至+120个点。与国内进口押汇利率相比,海外代付利率较低。
3、银行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政策的调整助推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现行外债管理规定,90天以内的海外代付等业务不占用代付申请行的短期外债额度,在银行自身信贷资金不足、短期外债额度趋紧以及企业进口单证合规等情况下,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资业务的规模可以无限放大。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将授信主体由海外银行向境内银行的授信,再由境内银行向境内进口企业的授信,改为境外银行直接向境内企业授信,境内银行一般起担保作用,从而将境内银行的外债转为进口企业的外债。
4、人民币升值预期扩大了表外融资业务需求。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企业推迟付汇的意愿增强。基于海外市场NDF一年期报价与国内市场同期限远期交易品种存在较大价差,企业普遍预期人民币将有较大幅度升值,出口收汇尽量提前结汇,进口付汇尽量延后购汇。海外代付等业务可以推迟国内企业进口后实际付汇日期,为企业赚取利差赢得时间。
5、企业进口需求带动了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石、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市场对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预期较强。铁矿石涨价预期拉升了企业进口付汇需求,为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资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空间。据调查,由于国内银行普遍按照“以存定贷”的原则对进出口企业核定外汇贷款和贸易融资额度,受“存贷比”限制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各商业银行外汇存款普遍减少,造成外汇贷款规模压缩。同时,由于企业减少外汇留存,其进口外汇需求相应大幅增长,从而出现外汇贷款不能满足国内企业进口需求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海外代付业务等表外融资业务保证了企业正常的进口付汇融资需求。
四、表外融资业务对外汇收支影响的分析
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各银行外汇头寸较为紧张,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资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促进企业贸易项下流动资金的周转,支持企业进口付汇增长,加大了外汇资金的流出量。
近年来,随着境内外汇流动性日趋紧张,银行贷款利率逐步上升,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表外融资业务如海外代付业务的海外贷付利率明显低于境内的融资利率,因而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增加融资,促进了企业外汇收支规模的增长。
一些表外融资业务如融资类保函、内保外贷等融资形式可以解决走出去企业海外融资难问题,满足境外子公司的融资需求。境内担保企业都是资信良好、在银行具有一定授信额度的母公司,而境外贷款企业可能是新成立或小型的子公司,以自身的资信无法得到境外银行的贷款,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内保外贷业务的发展。又因境外外汇贷款利率较低,因此颇受一些大型走出去企业的青睐,有利于母子公司外汇收支规模的扩大。
企业利用表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加大了外汇流入规模,同时表外融资产品也扩大了企业贸易信贷规模,企业资金充裕后,在未来融资产品到期付款时对外付汇量也随之增多,外汇收支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表外融资业务增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通过表外融资业务可减少自身的外汇留存,延期使用人民币购汇以获得预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和避免留存外汇而带来的损失,最终增加了国内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助长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五、银行对表外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措施
1、制定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授信审核。多数银行针对不同的表外融资业务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客户的表外融资业务需要经过信贷审批过程,并占用客户的授信额度,必要时提供保证金,授信额度或保证金一般能够覆盖银行所承担的付款责任。
2、统筹管理,将表外业务纳入到本行资产风险管理体系。一些银行对表外融资业务进行资产分类管理,利用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准确反映风险控制能力和资本抵补能力,以掌握融资风险变动情况。银行通过对资本、风险资产权重、表外信贷业务转换系数来测算和控制风险,加强资金管理,提高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3、加强事后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融资风险。各银行关注融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情况、企业经营业绩及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等,监控企业的资金及货物流向,确保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以规避银行风险。一些外资银行总行、国外母行的审计人员还对分行的表外融资业务进行审查,避免融资风险的产生。
4、加强信息收集和业务培训,提高融资业务水平。各银行通过加强对表外融资业务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对表外业务进行全面风险监测,及时识别并发现风险,有效预警和报告,做好风险成因分析和风险趋势判断等手段,有效控制了融资风险。尽管目前各银行采取了各项风险控制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银行对于在银行贷款审查中,因风险过高不能放贷的企业,选择为其发放表外融资产品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内保外代业务中,同一母公司旗下多个子公司同时办理内保外代业务时,母公司承担风险过大等等。
六、商业银行发展表外融资业务的政策建议
1、实行报备制度,监督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实行贸易融资产品报备制,设置贸易融资产品数据报表,加强对贸易融资数据的监测,在总体上掌握贸易融资产品类型和产品规模,监督指导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
2、加强检查,避免表外融资业务系统性风险。表外融资业务数据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容易形成监管疏漏,因此,需要加强对表外融资业务现场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银行表外业务合规经营状况,对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开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系统性风险。
论文摘要:通过对湖北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值创造能力和升级能力也存在差异由于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与其所处经济区域的发展状态及制度模式密切相关研究了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和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
1导言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专用品供应商集群和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产业(科技)园。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正经历一种演进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集群的发展已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个网络是由掌握核心技术和控制技术路径的核心集群根据自身利益而在全球范围组建的。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创新的技术壁垒低.所需要的前期积累少.对技术适配度的要低.创新的机会少因此,会有大量跟进者进入.新加入的企业将共同作用于对现有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的改变:第二。创新的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的前期积累.对技术适配度的要求高.但创新的机会多因此.只有较少的企业能够实施创新而获得这些机会.这些少数者将决定新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并利用长期和连。
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壁垒.强化优势。由于熊彼特第二种创新模式依赖企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缄默型知识、复杂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这就需要企业间能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人际接触和互动.从而导致相关创新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相反.第一种模式对应的创新则不需要地理上的集中.创新依赖的知识更多是可编码的.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在全球范围布局这就使得各种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将被分为核心集群或边缘集群。核心集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因此是全球生产网络(gpns)的控制者.他们可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进行布局.发展和利用各种为其服务的边缘集群.特别是对于编码性强的知识和可以通过许可形式扩散的技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更不严格由于当前技术模式下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是掌握在核心集群手中.所以.这些边缘集群就可能会处于长期依赖状态.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区域替代。
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已大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但大多数集群基本处于输出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或为掌握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和外包服务的生存状态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上.但随着供应的增加.其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集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价格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成为所有集群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2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湖北省4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即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随州三里岗香菇集群和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积聚带以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某些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1)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湖北省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从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是模块化采购与同步设计相结合.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配套和具有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产业虽然都有.也有一定的分工.但缺少联系与协作机制.分工程度有限.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结果是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格局。
(2)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学习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群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整个集群服务的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进行这方面的大量建设。并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化供应模式但湖北省产业集群层面上的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匮乏.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迁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
(3)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虽然部分企业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就总体而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企业.而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之间缺乏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合作.湖北省丰富的研究开发资源没有和集群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4)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状况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5)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处于依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十分明显.有的集群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代工和贴牌企业.有的则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由于缺乏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开发基本控制在大型购买商和重要技术供应商的手中.集群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控制能力很弱。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集群升级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升级能力也就存在差异。传统制造业集群往往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产品市场为国内市场或为多个跨国公司贴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市场这就不仅使其不容易形成对单个跨国公司的依附.并通过这种开放式发展模式使它们能够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接触.激烈的竞争将迫使集群提升其制造技术.通过引进行业标准和学习贸易惯例提升其制造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通过学习能力提高带动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很多集群就是因此而走过了由过程升级带动产品升级直到功能升级的道路因此.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学习和创新能力足够强大就相对容易实现价值链升级。
对传统产业集群而言.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是一个转折.虽然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通过设计改进或技术改进而实现产品升级并不能孤立进行新设计的推出、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要在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还有其他因素的支撑例如品牌和市场规模.如果集群市场声誉和协同能力不足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将成为外部性行为.那些实力更强大的集群和企业将模仿这些设计而迅速取而代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中.由于拥有替代性很小的资源.它们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升级潜力。
3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集群升级
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集群升级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由于大多数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制于经济规模和技术能力.要实现集群的升级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形成合作机制和整和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集群的协同效应.而这一点正是湖北省大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弱点。
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和浙江省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研究.有如下经验值得湖北省借鉴在集群发展初期.当地政府进行了大量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制度建设.为集群协同效应和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对集群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合作攻关。通过培养、招聘等办法建立了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同时.成立集群研究开发中心和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集群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了集群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了技术创新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先进的检验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从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方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产前环节提供原料数据库和原料检验检测:产中环节提品的应用、工艺分析、质量问题分析、化学分析和技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产后环节交易中心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销售、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并逐步实现创新服务体系由纯粹的公益型组织向市场型组织转变同时.还建立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③建立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降低创业门槛和增强集群经济扩张能力围绕集群主业.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兴建各种原材料交易中心.使产品生产的各种部件和材料都能够在本地采购订造:④树立集群品牌意识,对区域品牌进行营销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通过会展、博览会等形式大力营造区域品牌.并建立效应的抵押制度和信息甄别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
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和能力不足以及多方合作的实现问题但这种合作机制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难以形成的.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这样的第三方积极介入.为企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和提供公共产品.进而引导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样在不断进行的创新过程中.通过量的积累最终集群发生质的能力跃迁.实现逐步升级。
湖北省的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主要就是汽车产业集群而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的趋势和行业特点决定了集群协同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对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而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缺陷则正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集群发展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上.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投入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为集群企业搭建合作创新的实现机制.提升集群的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所要解决的除了为集群发展营造公平公开的经营和法律环境、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以及通过一定优惠政策吸引高质量要素的投入外.针对汽车产业的特殊性.重点应该在如何提升集群协同效应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制造这个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市场反应弹性、在进货和产品定价方面进行合作提高市场势力: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和参与设计、合作进行集群共性技术开发等这种协同表现在行动上的协同、资源上的共享和文化上的互信。
与集成化和区域紧密合作相对应的是零部件生产交易的全球化和网络化对于通用性强的零部件.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正加强合作建立零部件采购网站.共同建立网站可减少开发经费.系统一体化能大幅度降低订购成本。
集群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制造和产品开发方面.更主要表现为对未来行业技术路径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上.集群必须具有合作进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的能力对于处于跟随地位的集群而言.由于进行构架创新比进行根本性创新更有可行性。因此.针对现有动力模式.可以从提高汽车技术性能方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使集群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例如.电子控制技术、提高燃油效率技术、轻型材料、安全报警技术、信息显示技术、汽车通信技术等。另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废车回收利用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当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集群也可以集合区域经济的力量.合作开发针对新动力形式的共性技术.这类技术如果获得突破就可以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控制未来的市场方向例如,混合动力车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种新型动力的相关技术。
但由于共性技术开发的高风险、公共产品特征和系统创新特征.单个企业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能力和动力进行开发.共性技术的供应只有走合作开发的道路但针对共性技术.合作是难以通过市场利益自动达成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共性技术的供应有美国式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和日韩式的政府主导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确立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是竞争前技术.而不是产品阶段的技术,具有国际前沿性、共性基础、耗资巨大、需要不同利益主体联合攻关);设立专门机构对合作单位进行统一协调:政府拨出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项目的早期开发。
因此.对于汽车产业这样对规模和技术依赖都很大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使集群形成协同能力共同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反应弹性以及共性技术开发能力。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不仅要具有技术优势.同时还必须能够快速形成市场优势.否则集群进行的创新就会成为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或价值链治理者——核心集群的廉价利用的正外部性产品.集群的先动行为也很容易成为触发市场释放各种风险的不明智行为。对这类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应该解决的就是弥补高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市场势力较弱小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建立创新技术的市场信誉和促进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应围绕营造技术商品的综合价值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采取合作的方式提高研发速度和降低风险。通常的合作方式包括:合作风险投资、联合技术开发和外购。合作风险投资一般是介于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之间的合作大公司通过人股、给小公司提供资本或者提供营销渠道的形式使小公司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对于大公司而言.合作风险投资可以使公司获取外部的技术来源.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速度;对于小公司,这种合作可以为自己带来急需的风险资本和营销能力联合技术开发是一种战略联盟形式.特指两个或三个公司在一定时间里联合起来进行项目研究.项目的收益也被合作伙伴所有外购则是指公司把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营销通过外部契约导人.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通过在行业共性技术领域的合作.行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有利于每一个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新的技术产品、更新技术模式.为占领市场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二.与现有市场网络进行捆绑销售和实施信息共享当企业打算向市场推出一种新技术产品时.如果企业能够和市场覆盖面广的著名品牌的营销网络进行捆绑.其新产品就能够利用这种有形的网络资源和无形的品牌资源快速实现产品覆盖.而最终成为主导技术模式和行业标准微软的发展历史就是这种捆绑销售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信息共享是指合作双方共享互利的商业信息来实施技术产品的营销航空公司、银行网络和通讯网络都是具有巨大网络资源的合作对象。
第三.提高用户的主观价值由于决定用户选择的标准不仅是技术产品提供给他们的客观价值.用户感知的或预期的主观价值也是影响其最终选择的关键.因此.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提升用户对其产品的主观价值评估.哪怕其产品的客观价值不一定优越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也能成功胜出。
论文摘要:通过对湖北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值创造能力和升级能力也存在差异由于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与其所处经济区域的发展状态及制度模式密切相关研究了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和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
1导言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专用品供应商集群和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产业(科技)园。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正经历一种演进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集群的发展已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个网络是由掌握核心技术和控制技术路径的核心集群根据自身利益而在全球范围组建的。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创新的技术壁垒低.所需要的前期积累少.对技术适配度的要低.创新的机会少因此,会有大量跟进者进入.新加入的企业将共同作用于对现有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的改变:第二。创新的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的前期积累.对技术适配度的要求高.但创新的机会多因此.只有较少的企业能够实施创新而获得这些机会.这些少数者将决定新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并利用长期和连。
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壁垒.强化优势。由于熊彼特第二种创新模式依赖企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缄默型知识、复杂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这就需要企业间能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人际接触和互动.从而导致相关创新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相反.第一种模式对应的创新则不需要地理上的集中.创新依赖的知识更多是可编码的.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在全球范围布局这就使得各种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将被分为核心集群或边缘集群。核心集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因此是全球生产网络(GPNs)的控制者.他们可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进行布局.发展和利用各种为其服务的边缘集群.特别是对于编码性强的知识和可以通过许可形式扩散的技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更不严格由于当前技术模式下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是掌握在核心集群手中.所以.这些边缘集群就可能会处于长期依赖状态.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区域替代。
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已大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但大多数集群基本处于输出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或为掌握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和外包服务的生存状态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上.但随着供应的增加.其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集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价格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成为所有集群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2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湖北省4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即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随州三里岗香菇集群和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积聚带以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某些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1)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湖北省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从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是模块化采购与同步设计相结合.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配套和具有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产业虽然都有.也有一定的分工.但缺少联系与协作机制.分工程度有限.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结果是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格局。
(2)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学习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群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整个集群服务的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进行这方面的大量建设。并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化供应模式但湖北省产业集群层面上的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匮乏.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迁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
(3)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虽然部分企业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就总体而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企业.而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之间缺乏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合作.湖北省丰富的研究开发资源没有和集群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4)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状况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5)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处于依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十分明显.有的集群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代工和贴牌企业.有的则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由于缺乏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开发基本控制在大型购买商和重要技术供应商的手中.集群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控制能力很弱。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集群升级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升级能力也就存在差异。传统制造业集群往往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产品市场为国内市场或为多个跨国公司贴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市场这就不仅使其不容易形成对单个跨国公司的依附.并通过这种开放式发展模式使它们能够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接触.激烈的竞争将迫使集群提升其制造技术.通过引进行业标准和学习贸易惯例提升其制造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通过学习能力提高带动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很多集群就是因此而走过了由过程升级带动产品升级直到功能升级的道路因此.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学习和创新能力足够强大就相对容易实现价值链升级。
对传统产业集群而言.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是一个转折.虽然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通过设计改进或技术改进而实现产品升级并不能孤立进行新设计的推出、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要在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还有其他因素的支撑例如品牌和市场规模.如果集群市场声誉和协同能力不足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将成为外部.那些实力更强大的集群和企业将模仿这些设计而迅速取而代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中.由于拥有替代性很小的资源.它们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升级潜力。
3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集群升级
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集群升级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由于大多数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制于经济规模和技术能力.要实现集群的升级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形成合作机制和整和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集群的协同效应.而这一点正是湖北省大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弱点。
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和浙江省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研究.有如下经验值得湖北省借鉴在集群发展初期.当地政府进行了大量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制度建设.为集群协同效应和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对集群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合作攻关。通过培养、招聘等办法建立了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同时.成立集群研究开发中心和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集群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了集群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了技术创新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先进的检验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从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方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产前环节提供原料数据库和原料检验检测:产中环节提品的应用、工艺分析、质量问题分析、化学分析和技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产后环节交易中心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销售、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并逐步实现创新服务体系由纯粹的公益型组织向市场型组织转变同时.还建立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③建立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降低创业门槛和增强集群经济扩张能力围绕集群主业.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兴建各种原材料交易中心.使产品生产的各种部件和材料都能够在本地采购订造:④树立集群品牌意识,对区域品牌进行营销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通过会展、博览会等形式大力营造区域品牌.并建立效应的抵押制度和信息甄别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
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和能力不足以及多方合作的实现问题但这种合作机制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难以形成的.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这样的第三方积极介入.为企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和提供公共产品.进而引导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样在不断进行的创新过程中.通过量的积累最终集群发生质的能力跃迁.实现逐步升级。湖北省的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主要就是汽车产业集群而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的趋势和行业特点决定了集群协同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对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而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缺陷则正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集群发展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上.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投入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为集群企业搭建合作创新的实现机制.提升集群的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所要解决的除了为集群发展营造公平公开的经营和法律环境、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以及通过一定优惠政策吸引高质量要素的投入外.针对汽车产业的特殊性.重点应该在如何提升集群协同效应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制造这个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市场反应弹性、在进货和产品定价方面进行合作提高市场势力: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和参与设计、合作进行集群共性技术开发等这种协同表现在行动上的协同、资源上的共享和文化上的互信。
与集成化和区域紧密合作相对应的是零部件生产交易的全球化和网络化对于通用性强的零部件.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正加强合作建立零部件采购网站.共同建立网站可减少开发经费.系统一体化能大幅度降低订购成本。
集群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制造和产品开发方面.更主要表现为对未来行业技术路径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上.集群必须具有合作进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的能力对于处于跟随地位的集群而言.由于进行构架创新比进行根本性创新更有可行性。因此.针对现有动力模式.可以从提高汽车技术性能方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使集群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例如.电子控制技术、提高燃油效率技术、轻型材料、安全报警技术、信息显示技术、汽车通信技术等。另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废车回收利用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当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集群也可以集合区域经济的力量.合作开发针对新动力形式的共性技术.这类技术如果获得突破就可以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控制未来的市场方向例如,混合动力车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种新型动力的相关技术。
但由于共性技术开发的高风险、公共产品特征和系统创新特征.单个企业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能力和动力进行开发.共性技术的供应只有走合作开发的道路但针对共性技术.合作是难以通过市场利益自动达成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共性技术的供应有美国式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和日韩式的政府主导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确立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是竞争前技术.而不是产品阶段的技术,具有国际前沿性、共性基础、耗资巨大、需要不同利益主体联合攻关);设立专门机构对合作单位进行统一协调:政府拨出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项目的早期开发。
因此.对于汽车产业这样对规模和技术依赖都很大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使集群形成协同能力共同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反应弹性以及共性技术开发能力。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不仅要具有技术优势.同时还必须能够快速形成市场优势.否则集群进行的创新就会成为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或价值链治理者——核心集群的廉价利用的正外部性产品.集群的先动行为也很容易成为触发市场释放各种风险的不明智行为。对这类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应该解决的就是弥补高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市场势力较弱小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建立创新技术的市场信誉和促进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应围绕营造技术商品的综合价值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采取合作的方式提高研发速度和降低风险。通常的合作方式包括:合作风险投资、联合技术开发和外购。合作风险投资一般是介于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之间的合作大公司通过人股、给小公司提供资本或者提供营销渠道的形式使小公司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对于大公司而言.合作风险投资可以使公司获取外部的技术来源.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速度;对于小公司,这种合作可以为自己带来急需的风险资本和营销能力联合技术开发是一种战略联盟形式.特指两个或三个公司在一定时间里联合起来进行项目研究.项目的收益也被合作伙伴所有外购则是指公司把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营销通过外部契约导人.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通过在行业共性技术领域的合作.行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有利于每一个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新的技术产品、更新技术模式.为占领市场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二.与现有市场网络进行捆绑销售和实施信息共享当企业打算向市场推出一种新技术产品时.如果企业能够和市场覆盖面广的著名品牌的营销网络进行捆绑.其新产品就能够利用这种有形的网络资源和无形的品牌资源快速实现产品覆盖.而最终成为主导技术模式和行业标准微软的发展历史就是这种捆绑销售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信息共享是指合作双方共享互利的商业信息来实施技术产品的营销航空公司、银行网络和通讯网络都是具有巨大网络资源的合作对象。
第三.提高用户的主观价值由于决定用户选择的标准不仅是技术产品提供给他们的客观价值.用户感知的或预期的主观价值也是影响其最终选择的关键.因此.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提升用户对其产品的主观价值评估.哪怕其产品的客观价值不一定优越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也能成功胜出。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菲德模型;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26-05
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是基于高新技术,从事研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与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虽然其开发难度较大,但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国内对于该产业的分类主要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三大类,而国际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4年选用科技研发(R&D)总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三个指标将高新技术产业分为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品制造业这四大类和其他若干小类,这种分法也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接受。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企业与企业家,推进了新兴经济的发展。1988年8月,“火炬计划”开始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超速发展,取得了不少杰出成就,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从当年的新生产业成为当今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从1991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114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我国也逐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整体发展关系,一方面,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势必会增加固定资本投入额度,改善人们的收入状况,因此会使得消费观念得到改变,人们对于高科技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也能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以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而快速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改善当下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46%,2013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51 899.1亿元,竟占到全省总产值的87.72%,R&D的内部经费支出也从2000年的33.15亿元一路跃至2013年的891.16亿元。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2013年国内R&D经费支出为11 84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8%,江苏的R&D的内外部经费支出之和虽然达到了923.19亿元,但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6%,说明江苏省对于科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经费的投入力度还有所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还不明显,因而对于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
一、研究现状
过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增长理论不再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性,而认为经济增长由经济系统内在决定[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源泉,其强大的驱动力来自于R&D(Romer 1986,Lucas 1988)。D.Oh和I.Masser[2](1995)通过对英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的相关情况研究分析,论证了高技术中心(High-tech Centre,HTC)在区域经济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对于不同地区而言,HTC的作用存在差异。Josep-Maria Arauzo-Carod[3](2009)通过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制造业数据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程度与当地新企业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Keneth L.Kraemer与Sanjeev Dewan [4] (2000)单独对IT行业进行研究,通过对36个国家1985―1993年的数据进行计算,论证不同国家IT业投资额与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投资额对GDP增长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发达国家。C?rvers F.,Meriküll J[5](2007)通过对2000―2004年25个欧洲国家的工业与技术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工业结构中的占比将直接影响相关技术工人的就业结构。Brunton和Coll[6](2005)对新西兰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当地学校教学中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认为政府应该重视学校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增加国内高技术人才在总就业人数中的占比。而国内学者方面,钟鸣长、沈能[7](2006)运用菲德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反之则不然。刘文萍、田巧娣[8](2011)同样采用菲德模型考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工业的技术外溢程度,得出结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的拉动存在负效应。孟伟[9](2008)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证明了R&D经费与GDP总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李萍[10](2006)通过比较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出口额与省内生产总值、出口额,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广东省经济增L的强大的促进作用。余甫功、欧阳建国[11](2007)基于两部门模型的省际Panel Data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产出会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尹小玲、夏宏奎[12](2011)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途径和经验,找到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数据来源及检验
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相关学者对菲德模型的实际运用,将选取如下变量为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所使用,所用软件为Eviews8.0,所有数据皆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2002―2013年(2014年数据暂未获得):生产总值(Y,单位: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G,单位:亿元)、全年固定资本投资额(K,单位:亿元),全年从业人员数(L,单位:万人)。
(一)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出现“伪回归”现象,经常使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对数据是否存在单位根进行检验,考虑到生产总值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间线性关系不强,于是对二者取对数处理,方便分析。分析方法选择加入趋势项与常数项,SIC最大滞后数为默认的2,对于Y和G的检验指标(如表1所示),括号内为相应的P值。
通过比较各变量ADF检验值的P值,可以发现lnY与lnG都是不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后,两者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表现平稳,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初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总量是否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二者的因果关系。由于在这里主要讨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状况与经济整体的增长状况,所以选取的变量为两者每年的增长额,即Y与G,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当滞后长度为1时,5%显著性水平下,P值为0.2490的假设不应被拒绝;而在滞后长度为2时,5%显著性水平下,两种假设均被拒绝。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长期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互为格兰杰因,也就是两者对彼此都有一定的直接促进作用。
三、实证分析――基于菲德模型
(一)模型介绍及构建
菲德模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菲德(Feder Gershon)在1983年提出[13],最早用于估计出口部门出口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社会分成两大部门,研究其中一个部门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非该部门经济的外溢扩散效应,基于该观点,构建如下模型。
根据菲德模型的原理,将江苏省整体经济分为两大部门: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非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G与N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与非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于是有总产出Y=G+N,g与n为两者的产出函数,自变量分别为高新技术部门的资本投入K1与劳动投入L1,非高新技术部门的资本投入K2与劳动投入L2以及高新技术部门对非高新技术部门的外溢作用G,K与L为全社会的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其中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分别以固定资本投入额与就业人数代替。
模型假定不同部门对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不同的,表示如下:
==1+δ
δ的取值区间为全实数域,当δ>0时,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当δ=0时,说明两种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相同;当δ
上述方程中,表示江苏省总产值增长率,表示江苏省固定资本投入增长额占总产值的比重,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率,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占总产出值的比重。+n'G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全部贡献,其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对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外部影响。-θ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θ表示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方程(1)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方程(2)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外溢作用。这里我们令:
(三)结果分析
从模型的拟合结果看,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是0.65和0.67,相应的F统计量的P值分别为0.0479和0.1053,模型总体拟合程度较好,方程的所有参数估计值均为正,符合客观事实。方程(3)除参数A外,其余参数均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而方程(4)的各参数均未能通过t检验,但这并不表示就应该接受方程个参数为0的假设,考虑到方程总体的F值与拟合优度较好,可以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其他产业还是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但是作用并不明显。
C1值为0.400049,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产值每增长1个单位,总产值就有0.400049个单位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经济整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θ的值为0.08406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没增加一单位产值,就有0.084063个单位的产值外溢到其他部门中,该数值过小说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暂未明显体现出来;根据θ的值可以算出δ的值为0.516751,这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结语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知道,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江苏省的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尽管2013年该产业的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80%,但是由于其外溢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其他产业未能很好地收到高新技术带来的外溢扩散影响的好处,从而整体经济也没能实现更高速的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结合江苏省状况,对于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FDI(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14],而FDI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同时,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变化间有着长期均衡关系[15],以及背靠内陆,面向大洋,碛屑佳的地缘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一方面创造出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发挥外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依靠强大的港口通商优势,出口本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相关行业的国际交流,提高自身国际知名度,对于本国的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不小的激励。
第二,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专业人才。高新技术从业人员的培养不一定非要等到本科、硕士阶段,可以在大专,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因此,初等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应该不是放在孩子们的升学率上,而是他们的专业化培养上。越早地培养出具备熟练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就能越快地将其投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将他们输送到更加与其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去,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专业优势,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研发进度与生产效率。
第三,发挥优势产业的先锋带头作用,号召企业走创新道路。从前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得知,高新技术产业的外溢效应在江苏省并不明显,这说明除了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外,各个行业之间对于高新技术的学习与交流的联系不够紧密。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大力扶持已经或是可以进行高新科研的企业,同时也要积极引导非高新技术产业迈向新路子,加强创新,不断与其他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发挥好协同创新作用,提高企业自身创新实力,在竞争中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研发出更多更好并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需要的优质产品。
由于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这三种模式对技术导向和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6],政府应该不断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对于外资要营造良好环境以便吸引其投资,对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应该好好运用“看得见的手”,在合适的时机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转型,为高新技术的开发建好温床,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壁垒,奖励拥有创新产品的个人与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和高等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津.高技术产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4,(8):14-17.
[2] D.Oh,I.Masser.High-tech Centr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Some Case Studies in the UK,Germany,Japan and Korea[J].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pace Advances in Spatial Science,1995:295-333.
[3] Arauzo-Carod J.Location determinants of high-tech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a preliminary analysis[J].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 source Sciences,2009,(1):23-29.
[4] Dewan S.,Kraelner K.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ountry level data[J].Management Science,2000,(4): 624-643.
[5] C?rvers F.,Meriküll J.Occupational structures across 25 EU countries: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in old and new EU countries[J].Economic Change & Restructuring,2007,(4):327-359.
[6] Brunton,Coll.Enhanc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by Forming Links with Industry:A New Zealand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5,(1):141-166.
[7] 钟鸣长,沈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分析――基于菲德模型的检验[J].生产力研究,2006,(7):212-214.
[8] 刘文萍,田巧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技术外溢”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24):117-119.
[9] 孟伟.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08,(1):140-142.
[10] 李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广东经济增长[J].特区经济,2006,(12):24-25.
[11] 余甫功,欧阳建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35-43.
[12] 尹小玲,夏宏奎.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途径及其对江苏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1,(5):283-284.
[13] Feder G.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2,(12).
[14] 何建莹,李晓钟.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1).
[15] 朱燕.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8-41.
[16] 白俊红,吕晓红.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J].财贸经济,2014,(11):89-100.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高新区113个。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大致的了解,需要对这1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法就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所以,本文对各高新区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其整体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权威的指标体系,选取高新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净利润、出口总额等7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这113个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发展突出的是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好的是西安、武汉等7个高新区,发展良好的是无锡、苏州等15个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但在中西部各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较强。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3)改善软硬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创新 城市 新兴产业
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新路径,对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战略型新型产业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1.强化统筹安排和政策引导,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首先,制定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和推进城市建设,加强上下联动,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科技创新战略合作的主要内容。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因此政府应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立足城市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市场拓展及产业配套能力,不定期地制订并公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目录,明确扶持、鼓励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达到改善产业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次,要依据产业发展状况,科学动态配置创新资源。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发展状况、国内外产业和市场状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年度《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投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再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着力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国家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制定,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肃查处侵权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创新的合法性和积极性,为企业公平有序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2.加快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奠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人才共建机制,促进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共赢。可以拨付专项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奖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端人才,鼓励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建立双向人才交流机制,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和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经常性、宽领域、多层次的项目对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和扩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双赢。
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业机制,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引进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重点培养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的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推动大学、科研院所与科技园区联合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推行“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两栖模式。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技能和实用型人才倾斜,允许企业用于人才奖励的费用税前列支。鼓励企业实行股权、期权、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3.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力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首先,为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创新,城市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同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其次,利用税收杠杆,引导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税收政策,让企业真正获得优惠;
再次,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对接,加大宣传、信息交流和培育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国外上市;
第四,鼓励各商业银行给自主创新项目提供重点支持,为自主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为其办理贴现、再贴现等,重点研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新型融资工具、融资方式,鼓励并推动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多种渠道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第五,支持发展风险投资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风险投资企业,鼓励各县(市)区和开发区设立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企业,执行国家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
4.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助推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聚集京津优质科技资源。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按照“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发挥各类园区、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体系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管理运行规范、高新技术聚集力强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
5.延伸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集聚或者集群式发展是确保其纵向持续、横向优势的重要条件。目前,多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且行业分散,相关产业、关联技术的研发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业尚未延伸成产业链,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尚未真正形成。应充分学习借鉴粤、沪、苏等省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下大力气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按照“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发挥各类园区、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体系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管理运行规范、高新技术聚集力强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根据不同产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在后续产品、配套产品上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