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0: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字校园网络的本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into the fast lane. In this context, how to promote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schoo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true level of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mart campus based on the specific idea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concretely discuss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digital campus websit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Keywords network;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ampus network
0 引言
S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学校都在建设校园网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依托校园网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衡量一个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时,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利用水平已经成为重要参考指标。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使用电脑终端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逐渐显示出滞后性,必将被智能化的手段替代。
1 智慧校园背景下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指的是在使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科研发展、生活服务等各种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从而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是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难度最大也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实现教学数字化,必须依托于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既要完成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构建相应的软件平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同时,为了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学校必定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不断提高数字化教学技术的使用水平,自觉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加工,不断提高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水平。
此外,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也是推动学校管理模式朝着服务型方向发展的关键,这对提升办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管理正在进行从“管”到服务角色的转变。学校必须投入相当力量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从硬件水平、网站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各方面提升数字化水平。对于学校来说,不断提高智能服务的水准,才能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
2 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思路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硬件水平
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必须具备配套的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为建设智慧校园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首先,学校必须具备完备的常规教学设备,如满足教学需求的校园广播网、电子考勤系统、电子图书馆以及校园安监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基础能力。首先,应该引入适合校园实际发展情况的网络管理的硬件和软件,加强校内网建设,提高校内网的运行带宽,并扩大网络信息点的覆盖范围,确保整个校园管理能够在统一的无线网络下运行,各个信息点也安全可控。推动综合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建设,建设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多媒体应用中心,应用中心应该分成多个板块,包括课件制作室、放映室、动画创作室、平面设计创作室以及录播室等,其中重点加强网络录播教室的建设。
2.2 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奠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基础
学校可以根据多元化原则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建共享。首先,对校园网站容量进行扩容建设,提高网站建设档次,形成一体化的展示学校形象、集成学校教育资源、发展师生个性特长的功能,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的有机融合;其次,打造年纪、院系和班级的网络主页,全面展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风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再次,引导全体教师开辟个人的网络空间,有效引导骨干教师个人网络主页的建设,为教师教学特色呈现提供网络化平台,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从而有效推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建共享,为师生的网络交流提供平台,为学生自主上网下载学习资源提供便利;最后,对于表现优秀或者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开辟个人网络空间,推动学生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快速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反馈练习环节、课后辅导环节、学生自学环节、在线考试环节等都容纳进来,在丰富校园网容量的同时,实现教学环境的开放式发展。为了进一步结合智能校园建设理念,学校可以开发本校校园网站的app,这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学习资源,从而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教学的延伸范围。
2.3 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数字化资源利用水平
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W校应该变革管理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校园网站的建设为教学资源数字化提供了平台,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去管理和推广数字化教学资源新产品,需要学校管理者大胆创新,运用公共产品管理机制和市场理念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只有创新管理机制,才能满足数字化平台运作的具体要求,为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利用做好“后勤”工作。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通常采用课堂听讲评价结合学生评价投票的方式进行,这种监管教学的方式覆盖范围小,很难从本质上起到实际的监管作用。
学校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做好文章。以网络教学平台的强大数据库为依据,统计分析各类教学状态,从而获取准确客观的数据,为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学校管理人员在获取数据分析结果后,可以准确掌握当前教学情况的利弊,为后期改进和战略调整指明方向,合理调整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并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点。同时,推动支撑评定、评先评优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将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和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纳入到评定体系中,为教师在数字化方面的教学改革注入动力。
2.4 加强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
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利用的过程中,教师的应用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能力,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提炼和加工。因为,学校必须树立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设立特定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中心,配备专门场地、延请专业培训人员,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通过分散授课、集中授课、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网络培训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进行实时的在线交流,这种自主灵活的方式有利于推动优质资源的互利共享。通过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形成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掌握网上查找资料的技巧,并掌握制作课件、上传课件、网络信息浏览和反馈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办公和教学科研工作,逐步推动办公的无纸化发展。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视频公开课教学、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推动精品教学资源的共享,鼓励教师养成浏览网站的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和需求,把握学科的教学发展趋势,为制作更加优质的教学课件奠定基础。
2.5 创新绩效评估模式,实施数字化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教学变革的有力途径。可以将绩效评估引入到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作为有效的导向性手段推动教学变革。当前,部分教师在对待数字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消极抵制的错误思想,加强绩效评估改革是必要的。数字化绩效评估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即自评和他评。教师自评,一方面教师根据学校颁布的建设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终结性评价,一方面依据自己在网络平台应用推广数字化资源的记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信息等开展过程性评价,此外设计调查问卷,进一步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开展形成性评价,结合这三方面的评价结果完善自评报告。他评则由学校负责引导实施,可以邀请学科领域内在教学资源数字化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从技术层面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展开评价,评估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适用性,也可以聘请更加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全校教师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展开定期评估,从中遴选出优秀资源。这样,通过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多元化评价方式,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3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探索和建设智慧校园的快车道,以智慧校园为背景开展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建设努力。数字化建设,不仅要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加强软件、人才、管理方面的建设。只有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方位转变,才能真正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取得成绩。
L芑鹣钅浚汉鲜〗逃畔⒒缘阆钅俊爸腔坌T盎肪诚率只萄ё试吹纳疃扔τ锰剿鳌保?016)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王凤基.高职院校智慧校园与共享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5.3:1-3.
[2] 蒋达央,姚琪.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29:73-76.
1 适应新技术发展,建设“泛在”的校园网络,满足各类用户需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经历了从系统应用到系统集成的发展过程,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更加重视用户的应用体现,表现在用户对数字校园使用的便捷性,对各种事务操作的便利性上来。这种转变,对新一代数字校园中网络基础设施也即校园网络的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
一是运行更加高速、快捷。校园网络的发展从最早的百兆以太网、ATM网已全面发展为以万兆主干的以太网络为主体的校园网络体系,校园网络的运行效率、运行稳定性有了质的飞跃。二是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成为校园网络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掌上电脑、移动终端、手机用户应用群不断扩大的趋势,建立覆盖整个校园,稳定、可靠的无线网络成为校园网络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与方向。三是对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要求。由于数字校园的建设,将整个院校内部各种人、财、物的数据联网,这一方面为学校的决策管理提供了最直接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应用效益成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基于新一代数字校园对校园网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要进行充分考虑。
第一,在网络架构上,要充分认识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关系,将两者作为互相补充的有机整体,综合考虑建设、运维的成本,安全性与稳定性等各种要素,综合衡量网络建设的类型与使用范围。第二,在网络链路中需要设计一定的冗余。通过双链路或多链路架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运行的稳定性问题。第三,考虑到校园内各种用户应用层次的不同,对校园网资源的使用权限也要有所不同;在进行校园网建设时,需要同时考虑到安全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加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同时还需要在网络设备的选择上做好必要的准备。第四,云计算技术的持续发展,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机遇,校园网络也必须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尤其是虚拟桌面、云终端等网络应用对校园网的要求更高,需要充分论证与规划,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 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集中化、虚拟化的数字校园数据中心
云计算以其超强的计算能力以及高可靠性、安全性等优势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应用。高校的数字校园,由于其功能的日益完善,所涉及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对数据中心的存储以及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因此,为其引入新型的、更具可控性、可扩容以及超强计算能力的云计算技术,成为新一代数字校园在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1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满足各种新功能的需求
在传统的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中,采用服务器集群的方式,由于数字校园各种功能部署的需要,需要采用几十台甚至上百台单片服务器才能满足。而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服务器资源,通过将单台服务器虚拟出多台的方式,有效解决服务器的硬件投入过大、单台利用效率低下和管理维护以及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通常服务器CPU占用率一般不超过15%,而虚拟化后物理主机的CPU使用率将提高到60~80%。
2.2 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适应数字校园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云计算在进行服务器虚拟化的同时,要求数据中心提供强大的集中存储功能。而数字校园也需要将各个部门的数据统一集中到一个平台中来,不但要便于数据的统一采集与调度,更需便于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因此,通过建设必要的数据存储体系,包括容灾备份体系建设等方面。
2.3 坚持在原有基础上的“扬弃”,以满足需求为目标建设数据中心
在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院校内已经建成或者正在运行的各种系统、各种物理资源的价值,而不是完全抛弃,应当将其纳入到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中来统一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集成,做好资产的保护。
与此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云计算数据中心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由虚拟服务器应用带来的资源过度利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用,要以保障稳定运行为前提,提前作好充分的论证。二是要防止虚拟主机的随意蔓延。由于增加一台服务器的配置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通过采购、安装、部署等一系列过程,只需要数据中心通过技术虚拟出一个主机即可,这也可能导致各种主机的不断扩张,因此,还需要加强对服务器需要的管理与审批。
3 以智能感知、自动交换、主动推送为目标,加强数字校园平台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为院校教学科研与日常管理等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质上是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和处理,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院校各项活动提供保障。因此,对校园内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在进行新一代数字校园设计与建设时应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考量。
3.1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感知”的数字校园数据采集体系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为数字校园中的对人、财、物的自动感知与信息采集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高校重点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智能教室、实验室的管理。伴随高校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对大量不同的教室、实验室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是急需解决的课题。二是智能文档管理。图书文献,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通过电子文档进行流转的公文、各种档案资料的管理等,通过加贴FRID标签等方式,可以准确掌握这些重要文档资料的流向,让无声的东西变成 “有声”的,便于查找利用。 三是智能校园安保系统。将物联网技术与安保系统进行结合,在原有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让固定的财物能够随时发送位置、状态信息,便于及时了解其去向,也为各种物资的有效利用提供方便。四是远程水电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水电的开关状态,了解实时的使用情况,通过校园网可以有效管理路灯、室内照明以及公共水房等资源,从源头上做到环保节能。
3.2 以应用集成为主线,建立自动交换的数据共享体系
传统的数字校园一般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将高校内部各种应用系统通过数据、身份、门户集成等方式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从表面上看,各种系统已经统一在数字校园内,但在其内核应用层面,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统一,尤其是底层数据的交换,有些复杂的触发机制需要人工干预。而在新一代数字校园的建设中,应当摒弃传统观念,真正从“做事”的角度出发,以应用为主线,划分出清晰的数据流、事务流,根据数据的流向、事务的处理流程来规划数字校园的各项功能,从底层数据库的设计开始,做好数据的统一规划,确保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应用都能做到真正的数据共享。
3.3 通过订阅、推送平台,建立主动推送的信息应用体系
传统的数字校园的信息门户,虽然会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有一些差异化的设计,但是实际上这些差异是有限的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不全面的。新一代的数字校园,这些差异化应当与数据订阅机制、身份认证平台实施联动,将共享数据库中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及时推送到用户的门户中去。推送的方式,可以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用户的身份特征等进行区别。通过数据订阅与信息推送体系的建设,在最大程度上解决无法找到合适信息以及“垃圾”信息泛滥等问题。
4 强化管理,统一建设,建设安全、可靠的数字校园运行平台
自从互联网进入实际运用以来,网络安全始终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前期“棱镜”监控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国家采取了加强对互联信息的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时,信息安全也应当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4.1 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将安全体系建设真正统一纳入到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中来
从网络初期建设开始,有关部门就对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但由于网络安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许多院校在进行数字校园乃至网络基础设计建设时虽然将网络安全纳入了方案,但实际操作中则是能省就省,存在着重应用轻安全的观念。
在进行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时,由于各种上网的信息涉及面广,这些信息对某些有心人而言都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不能仅仅是停在口头上、写在书面上,而应当真正做到实际工作中,将之统一纳入到数字校园建设中来,在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中心建设,以及数字校园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环节,充分考虑到信息的安全,通过统一的设计、统一的建设,有效地从源头上管控信息安全。
4.2 强化制度保障,统一数据采集与应用标准,有效管制各种信息的采集与应用
新一代的数字校园,从设计与建设理念上来说,许多信息的采集都需要自动安全,智能采集。而在管理与应用层面,更加强调的是身份认证体系与应用权限,采用主动推送的方式进行。这对数字校园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来说,必须从开始阶段就做好信息的甄别工作,通过严格的规则制度,确定哪些信息通过何种方式采集与提供使用,同时也应当根据不同人员的身份特征,强化信息的应用范围控制,确保把好数字校园内各种信息的入口与出口关,始终绷紧信息安全之弦。
4.3 坚持内外有别、上下有别,强化数据应用与下载的管控,确保信息安全
数字校园的身份认证体系是决定每个用户提供、使用信息的依据,在加强数字校园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时,必须坚持做到内外有别、上下有别,即区分校内、校外用户,领导、教职员工与学生有自己的不同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权限。要做到这些,应当从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加强身份认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不仅对身份认证系统的选择要更加科学,注重其安全性;而且要加强对用户身份变更等信息的更新维护,确保每个用户都能获取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信息。二是区别一般信息与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保密信息的管理与使用。这是通常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对信息的涉密程度进行区分,通过逻辑子网等方式加以管控,有些甚至需要与公共的校园网络进行安全隔离,确保安全。三是区别不同用户对象的使用方式。对重要的用户,即信息使用级别较高的校园网用户,应当控制其使用方式。
新技术的应用为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为数字校园使用效益的发挥提供更大的舞台的同时,也应当根据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新技术应用的范围与规模,以最大的性价比获取最大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平台;设计;数据共享
1、前言
网格又称下一代互联网,是继Internet出现之后的又一次科技进步。网格是计算与资源环境于一体的互联网,以消除信息孤岛为核心,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我国教育部多次在许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都提出了在教育上使用网格的计划,要求我国的学校,尤其是高校能够充分利用我国教育科研网以及其他许多计算资源与信息资源,通过互相开放相应的网络软件,再互相配合网络计算机的使用,并且将这些资源分布到教育科研网上,把海量的教育资源集成一体,从而实现学校在国家教育科研网的环境之下的资源共享。
要想实现以上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先在每个学校构建数字化校园的网络环境,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网格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把校内的所有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全面功能的资源池,方便校园用户在以后的使用中提高校内资源的使用率。
2、数字化校园的含义、主要特征和层次结构
2.1数字化校园的含义
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以学校的校园网为背景,构建出把教学、管理和服务集为一体的新兴的数字化校园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平台,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与信息化技术,从而实现从校园的硬件资源到校园活动等软件资源的全部数字化。
2.2数字化校园的主要特征
郭顺青教授早在2002年就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讨会上提出了关于数字化校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以集成化为本质,以应用为重点,以服务为核心,以个性化为主体,以信息到用户。这五个方面就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开始到使用的所用方面进行了总结。而石良武教授则认为数字化校园的特点主要凸显了三个方面,即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及个性化。
2.3数字化校园的结构层次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结构是一个具有层次化的结构,根据其每个层次的不同功能,总共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2.3.1网络基础层
由于数字化校园网络最基础的设施就是学校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因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够使教育数据与资源得以流动。网络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由计算机连成的网络、服务器系统以及校园数据网络三个部分,由这三个部分来保障信息的存贮与流动,是实现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硬件基础。
2.3.2网络基本服务层
网络基本服务层就是保障校园网络能够进行数字流通的软件基础,这部分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校园域名服务、电子文件传输、网络身份认证、网络教学、电子邮件传送、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等,是用来衡量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功能是否足够完善的标志。
2.3.3应用支撑系统层
应用支撑系统层是数字化校园数据的核心支撑系统,这个层次可以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直接管理,并且能够对信息资源提供一些保护措施,然后通过一些相关的逻辑把教育信息提供给用户使用,该层次是数字校园网络的支撑平台。
2.3.4信息服务系统层
信息服务系统层是专门给校内用户使用的界面,这一个层次把校园教育信息数据进行了条理化的分类,按照用户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2.3.5虚拟大学层
虚拟大学就是指网络学校,是实现数字化校园功能之后学校功能的自然扩展,使学校的功能突破传统教育围墙的限制,逐渐成为一个网络覆盖范围能够实现无疆域限制的学校。
3、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结构设计
3.1数字化校园系统的结构组成
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的门户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信息标准以及充分共享的计算软件和数据。
3.2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技术结构
从技术的角度来划分,可以把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结构分成以下几个层次:公共基础平台、信息基础平台、应用组件平台、个性化门户。其中个性化门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访问控制和内容定制。
3.3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构建
3.3.1身份认证平台
这一平台可以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用户的身份管理、保障网络服务的安全。学校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具有独立性、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身份认证与管理系统,由这个系统来提供校园网用户的身份单点登录,使用户操作更加简化,从而提高成个系统的安全性。而单点登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用户在经过网络身份的验证之后,不需要额外的验证就能访问所有授权的网络资源。这些网路资源都能够在一个不同类型的服务器或只是正在运行不用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
3.3.2信息门户平台
信息门户平台的统一把信息加工的过程分为了四个层次,包括信息的接入、授权、展现与统一管理,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功能特色。统一接入管理可以将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登记,然后到统一的资源库中,方便以后的统一管理与授权。统一目录管理就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目录化的管理,实现对所有用户的分类与分组管理。统一授权管理可以实现单点登录,对整个体系授权认证后可以实现用户与栏目之间的双向授权。统一视图管理就是统一信息的输出方式,把信息分层系、分权限的进行个性化的输出。
3.3.3云计算共享数据平台
高性能的云计算技术在近年的发展中取得很大突破,其应用也逐渐广泛。云计算平台包括有必要的存储部分、计算部分以及通用的计算软件等。现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并应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共享数据平台可以建立起学校统一的数据标准,能够保障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尤其适用于高校的数据共享机制。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从资源管理中心应用资源进行必要运算。云计算的采用可以将学校有限的资源扩大化应用,解除用户计算机系统繁琐的应用及维护过程,进而让用户更加便捷的享受数字化校园平台。
信息服务层主要是面向最终使用者,可以给校内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校园一卡通服务、应用系统的服务、共享数据统计与查询的服务、对外数据的服务。
数据访问服务层中的各种服务并不能够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必须要经过同意数据访问模块的调动之后,才能够实现数据库的操作。
公共数据库层中的数据主要包括学校中活动所涉及到的、可以用于共享的公共数据库,这部分的数据来源于学校每一个的业务部门,并且有谁产生,谁维护的统一原则,然后再交由对应的业务部门进行管理。
4、小结
综上所述,建设数字化校园紫铜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带动现代化教育的手段。本文对数字化校园网以及网格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数字化校园网格平台的基本模型。由于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网格,所以在校园网中使用网格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应用的现状。随着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网格技术也会相应的发展,届时网格技术将会应用到各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之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网;应用系统;部署;高可用性;安全策略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校园网,校园网的发展俨然已成为衡量高校信息化程度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的硬件建设都已初具规模,校园网的应用上也从最初的教职工收发邮件和展示学校信息的网站等简单应用发展成为集网上办公、网络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等众多应用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数字化校园的推进,使得高校的运行和校园网更加密不可分,校园网中运行的各种应用已经到了一刻也无法中断的重要程度,但一些高校内的应用系统,由于缺乏前期的科学规划和部署,在管理上体制不全,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实际运行中安全事故不断,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
本人在高校信息中工作,主要负责维护和管理校园网的应用服务器,多年管理维护经验使本人深刻认识到,前期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才能保证校园网各种应用能够正常安全运行。本文研究的是如何在校园网环境下,充分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部署和管理校园网内众多的应用系统或网站。
目标一:经济性。虽然当前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硬件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是面临着校园网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硬件资源就显得无法跟上需求发展的脚步,如果每个应用系统或网站都需要一套硬件设备来支持,那是无法想象的,于是部署这些网站和应用系统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经济性,在不额外增加硬件资源或者少量增加硬件设备条件下,必须通过合理方案来发掘利用现有资源。
目标二:安全性。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相关安全问题令人堪忧,校园网同样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系统不断地出现安全漏洞,黑客的不倦的窥探和入侵,病毒更是肆虐传播和破坏,在校园网上部署网站和应用系统,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况且如果大量的网站和应用集中在少数的硬件资源上,必然产生安全性问题,必须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安全策略,避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情况的发生。
目标三:高可用性。随着校园网应用的推广和深入,校园网和广大师生的工作、生活已密不可分,校园网站和一些重要应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中断,整个校园生活都将陷入瘫痪状态。校园网的应用系统必须保证所有数据完整可靠并能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标四:方便性。校园网所有应用系统和网站最终需要人员去部署管理和维护,在平衡其他性能的条件下,还必须考虑系统部署和维护的易用性,否则如果整个方案困难到无法操作和实施,那也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一个科学有效的部署方案将使得校园网应用系统运行的更加可靠和安全,这对于高校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校园网应用现状
国内高校校园网正全面进入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推广使用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校园网的应用愈发重要情况下,校园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校园网的各种应用正常运行不受各种可能的侵害就成为各个高校不可回避的一个紧迫问题,虽然大多数校园网都已部署了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设备,例如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以及防病毒网关等。但这些设备大多基于硬件层面,主要针对底层次的入侵和攻击,对于应用层次上的保护就非常有限,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漏洞百出的应用程序会使得再强大的防火墙也形同虚设。目前校园网中的应用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病毒攻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并且传播能力和破坏性越来越强,互联网的发展给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增加了更为方便和快捷的通道,近年来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开始大肆侵袭,网络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快速传播的第一途径。据“2008年互联网安全技术大会”的数据,2008年1―10月,共截获新病毒样本930.6万个,是07年同期12倍,其中,网页病毒、漏洞病毒总和达776万,占总体病毒的83.4%。从瑞星全球反病毒检测网提供的数据来看从2004年至今新增病毒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病毒新增数量更是出现了井喷。
病毒感染途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普通用户,通过用户运行伪装的病毒文件,收发查看带有病毒附件的邮件,上网浏览植有木马的网页等,这些都是用户在无意中主动触发而感染病毒的。另外一类则是被动的方式,用户没有做任何操作,病毒通过网络主动攻击网络上的目标机器,这些受病毒攻击的目标机器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操作系统或服务的应用程序存在某种安全漏洞,病毒自动扫描带有此类特征的机器进行感染传播。
校园网因为其网络环境特殊,上网群体复杂,加上盗版和各种非法软件的盛行,使得校园网容易成为病毒的温床。校园网服务器众多,如果没有及时升级和维护设备或服务器,就很容易成为病毒肆虐的对象。
1.2黑客入侵
入侵校园网的黑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校内,大学校园的特殊性造就了一批特殊的网络技术爱好者,而校园网内的设备往往成为他们实验对象,俗话说家贼难防,没了防火墙的阻扰,从内部进行突破就变的更加方便。一类是来自互联网的黑客,国家或社会重大事件的时期是黑客活动的高峰时期,学校服务器往往也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
大部分病毒攻击已经被编写者确定,只是机械性的执行,但人侵则是人为攻击,策略灵活多变。现在的黑客已从业余发展到专业化,动机也发生本质的变化,早期黑客入侵目的大多仅是为炫耀一下自己高超的技术或发泄一下情绪而已,现在的黑客却凭借技术大发不义之财。网络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相应的立法也日趋完善,但黑客还是广泛存在的,其根源还是系统或软件的漏洞。
1.3安全漏洞
校园网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大多根源于计算机安全漏洞,由于漏洞引起系统攻击、黑客入侵、病毒蔓延等,造成服务中断,数据丢失,极大影响了校园事务的正常运行。与校园网应用相关的安全漏洞主要包括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和设置漏洞三种。
1引言
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数字校园的发展建设,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为了解决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安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校园建设中,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建设中应用得最为普遍。但是,传统的边界防火墙技术存在性能较差和单点失效等明显弊端,更需要基于网络拓扑结构来实现防火墙安全策略。因此,分布式防火墙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分布式防火墙技术通过在某些受保护的主机上进行部署,以解决传统防火墙技术的瓶颈问题。本文主要对分布式防火墙在数字校园中的部署进行了方案设计。
2传统防火墙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安全问题。传统的防火墙技术无法对内部数据进行安全监控,更无法实现出现在网络内部攻击的安全防护。(2)性能瓶颈问题。传统防火墙技术的性能较差,数据处理速度较慢,防护恶意攻击的安全功能不够完善。(3)单点失效问题。整个网络的安全防护全部依赖防火墙技术,一旦恶意攻击者翻越防火墙,或者防火墙配置出现问题,内部网络将完全暴露于攻击人员面前。(4)授权访问问题。由于网络环境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恶意攻击人员绕过防火墙设置直接与内部网络进行连接,给网络安全防护带来极大威胁。(5)端对端加密威胁。当基于新型网络协议进行数据加密时,传统防火墙技术经常会由于没有密钥而无法识别合计检查通过的数据包内容。(6)安全模式简单。传统防火墙技术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针对的是内部网络,内部网络中部署的主机全部采用相同的安全模式,很容易造成信息安全威胁。
3分布式防火墙的部署设计
3.1体系结构设计
本文主要基于Linux系统环境下,通过服务器部署防火墙策略,在防火墙基础上进行安全策略协商,以确保各个防火墙可以协同工作,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构建分布式防火墙系统的原型。分布式防火墙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对话控制方式的协调机制,具有典型分散型防火墙系统的部署结构。
3.2控制中心结构设计
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实现资料收集、相互对话、日志管理和证书签发功能。控制中心的各个节点处都配置了防火墙的安全策略库、数字密钥库和数字证书等内容。控制中心的本质是CA认证中心,CA认证中心是分布式防火墙系统唯一授权和承认的数字证书签发机构。控制中心结构主要包括策略模块、日志模块、策略分析模块和策略协商模块。
3.3防火墙结构设计
防火墙的设计主要采用了分布式结构,以分担网络数据流量的方法减少每个网络节点承担的数据处理量。分布式防火墙的部署能够有效避免某个网络节点感染木马病毒而导致整个网络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每个网络节点必须针对需要经过的数据进行识别和检查。防火墙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通用层接口、IP过滤模块、服务程序、联动接口、冲突检测、网络解析、策略协商和日志管理等。接口层主要为用户使用管理进行支持,IP过滤模块负责对生成的日志信息进行保存,以记录网络访问地址。冲突检测模块负责检查各个数据输入接口与防火墙连接的位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安全解析模块负责解析安全版图,将其转换成为系统可以识别和执行的形式。策略协商模块负责利用控制中心实现其他防火墙的安全防护策略的协同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各大高校校园网络建设规模非常庞大,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本文提出了防火墙的部署方案,主要利用控制中心对安全防护策略进行协商,但这也可能会造成系统性能降低等问题,在下一步的设计研究中应该增加多个控制中心,由每个控制中心负责承担部分防火墙安全策略的协商任务,再通过完善的数据通信机制使各个控制中心之间实现协商策略的交换。同时,还可以将控制中心的各项功能与防火墙功能结合,防止由于过于依赖策略中心给系统安全漏洞和威胁。
论文关键词:数字资源,远程服务,虚拟专用网(VPN,服务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长,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采购或引进了各种数字资源,以满足本校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利用需求。但由于大多数数字资源出于版权保护和商业利益的考虑,往往仅限于校园网内使用,使其合法用户只能在本校 IP 地址范围内的办公室、机房或图书馆等地使用,而当其回家或出差在外时就将无法访问和使用这些资源, 这样,不仅损害了图书馆合法用户的利益,也大大降低了本馆所购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为本校合法用户提供校外远程访问数字资源服务。
1构建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因受IP地址的限制,目前只能被校园网内用户访问。为便于住校外教工、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可引入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获得VPN授权的用户,可在非校园网内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1.1虚拟专用网的简介
简单地讲,VPN就是利用开放的公众网络建立专用数据传输通道,将远程的分支办公室、商业伙伴、移动办公人员等连接起来,并且提供安全的端到端的数据通信的一种广域网技术。VPN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互联型业务,通过共享的网络基础架构满足企业互联需求,在共享使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具有与专网一样保证用户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VPN业务并不限制网络的使用,它既可以构建于因特网或互联
网运营商(ISP)的 IP网络之上,也可以构建于帧中继(FR)或异步传输模式(ATM)等网络基础架构之上,如图1.1 所示。简言之,通过利用VPN 技术,就可以在学校内部网络与外网之间建立一个虚拟的安全通道,从而实现学校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1.2虚拟专用网(VPN)的优势
1.2.1 运行成本较低
VPN只需要通过现有的公用网来建立,不需要另外铺设如光纤之类的物理线路,减少了专线的租用数量,同时也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辅助设备,而且VPN本身带有路由功能,节省了费用和资源,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运行成本。
1.2.2 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VPN采用了隧道技术、数据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身份认证等独特的专有技术可以实现在内部服务器上对用户资格的认证,点对点加密及各种网络安全加密,确保了本地网络和数据传输的安全,保障了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1.2.3 灵活的运用方式
只要网络顺畅,VPN技术就可以将图书馆内部的网络设备与外网实现安全互联。这样,图书馆的资源就能够通过该技术传输语言、图像和数据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灵活便捷的使用方 式。
1.2.4 易用性
客户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不在用户操作系统安装过多的插件和程序,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和应用快捷方式,一键式操作,简单易用;可以使读者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安全便捷地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1.2.5 便于管理
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
1.3 图书馆如何利用VPN技术
1.3.1 应用VPN技术授权校园网合法IP段内的用户使用数据
例如我院图书馆每年都要购买大量的电子资源,如CNKI、万方、维普、EBSCO数据库、英语学习中心(SRC)等,由于数字版权的原因,这些数字资源都有限制访问的IP地址范围。图书馆支付费用以后,数据库服务商根据访问者的IP地址来判断是否是经过授权的用户。图书馆应用VPN技术就可以授权校园网合法IP段内的用户使用数据,无需额外支持费用,使图书馆数字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
1.3.2 应用VPN技术以远程访问的形式访问图书馆数据
由于数字版权的原因,校园网及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大多数资源都不对外开放。然而又因为学校人群的特殊性,有的教职工居住在校外,使用的是公网IP,不在校园网IP范围内,无法在家或在出差的时候使用图书馆和校园网内的其他资源。暑假、寒假在家的学生同样是由于IP问题无法访问学校图书馆数据。应用VPN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图书馆的问题。用户只需要向图书馆技术管理人员申请认证证书和注册账户,就能成为远程访问系统的合法用户。在本机上安装VPN 客户端,然后登陆该账户就能通过Internet访问图书馆资源。用户无需作任何调整,网络配置也不必作任何改动。
2、除了上述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利用远程数字图书馆软件、RASDL以及Cookie跨域名技术;由图书馆咨询人员提供全文;利用检索充值卡;预设账户和密码等等的方案来解决远程访问问题。
3、结束语
随着校外合法用户访需求的增长,校外访问服务的开展显得越来越急切和重要,图书馆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方式,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同时,图书馆应加强电子资源的本地镜像建设,以减少合法使用受到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王彩虹.局域网内地方高校远程访问服务模式.图书馆学刊 [J].2011,(1).
[2] 王健.利用VPN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远程访问[J].图书馆学研究. 2006,(5).
[3] 郭峰.高校图书馆VPN网络建设研究.情报探索[J].2010, (2).
【关键词】校园网络;办学水平
1.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校园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校园网络建设技术与应用已经成为各学校纷纷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校园网络是在校生的“良师益友”
校园网络是学生自主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远程视频教学、下载文献资料等网上学习,能够有效拓展学生视野,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最便捷的途径,是学生“第二课堂”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校园网络又是学生业余生活的伙伴,通过网上冲浪,阅读课外电子书,益智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劳逸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2 校园网络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校园网络的工具性体现在:首先,它是教师备课的素材宝库。借助校园网络,教师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搜索到更多更前沿的教学素材,丰富授课内容,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激发教学设计的灵感;其次,它是教师间进行资源共享、沟通交流的平台。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多边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资源共享,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借助在线实时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最后,校园网络是现代化教学的物质基础。多媒体演示离不开校园网络,借助校园网,开展多媒体教学,有力地提升了教学信息量、扩大了课堂容量,增强了教学效果。
1.3 校园网络是实现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现代化校园管理需要以校园网为载体,无论是学生学籍学历管理,还是教师教学评估管理,还是校园后勤建设管理,无一不需要强有力的数据库系统支撑。校园网络不仅为学校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库系统,而且还能实现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超链接,提高办事效率。
1.4 校园网络是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校园网络是学校内部的局域网,主要服务于校园内部的教研活动,但同时也承担着沟通校内外的重要任务。借助校园网,学校可以了解到校外的最新信息,进而不断调整自身教研活动;同时,校园网络又是学校向外界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平台,标志着学校的形象,外界通过校园网认识学校,从而起到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效果。
2.校园网络设计与规划
2.1 校园网络建设所需的服务
2.1.1 文件服务
校园网就其本质来讲,属于一种局域网。通常情况下,在局域网中,为了实现资料共享,常会用到文件服务器。把各个计算机共同需要的文件储存于特定计算机中,由该计算机向其他计算机传送数据,这样的计算机即为文件服务器。
2.1.2 数据库服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属于一种行政单位,在学校管理中,囊括多级管理系统,包含有学校教研、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需要经常性地进行读取、索引、更新、优化与升级。
2.1.3 邮件服务
邮件服务是校园网络建设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器之一,它的作用与电子路由器相似,区别在于,邮件服务还兼具数据存储的功能。
2.1.4 DNS服务
该服务器实质上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校园网络中,它能够将域名解析为IP的服务及DHCP服务器、教学资源库服务器、校园内网邮件服务器、多媒体教室服务器、电子阅览室服务器、图书馆资料管理服务器等,使网内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网上冲浪,免除了记忆IP数串的繁琐步骤。
2.2 主干网的构建
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千兆以太网技术构造校园主干网络,具体设计如下:
2.2.1 主干网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网络主干具有双路1000M通讯带宽。网络中心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网络接入交换机之间的网络骨干实现1000兆的高速网络带宽连接。
2.2.2 通过10/100/1000M以太网技术的无缝连接,灵活提供1000M、100M、10M等多种带宽的网络接入,并完全实现了10/100M交换到桌面的高速连接。
2.2.3 主干交换机具有高速第三层交换和多层路由能力,具有深层包过滤和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能力,灵活提供多级别质量,保证服务质量。
2.2.4 作为校园网应用的一大特点,对于延迟和带宽,网内大部分应用的敏感性较弱,针对这一问题,采取TCP/IP“慢启动”机制自动识别延迟的变化,从而动态地适应TCP所提供的带宽,部分应用要求实时业务传输支持,QoS服务保障。
图1 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
2.3 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
学生是校园网络的主要用户,网上活动十分活跃,对网络中的新技术充满好奇,而极少意识到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对局域网的破坏性;加之校园网络多用于教研活动,因而在安全防护上管理较为宽松,极易引发安全问题。针对当前校园网络建设现状,迫切需要采取相应规范防护措施,制定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如图1所示)。
3.校园网络应用前景:无线校园网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与推广,建设与当前各类移动终端系统相适应的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未来校园网络建设的必然趋势。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将为教学活动、学校管理带来极大便利。鉴于无线网络用户的特殊性,校园网络建设又呈现出另外一种格局。
以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为例,考虑到访问者所使用终端设备的不同,为了给来访者以最贴心的服务体验,在脚本设计上应尽可能简明扼要,尽可能减少过于花哨的元素,有效控制流量;另外,为了加快显示速度,在软件研发与管理上应侧重搜索与查询功能的升级。对于不同型号的移动设备,为了增强显示效果,带给访问者以最佳体验,可由用户根据屏幕大小自主选择显示效果,如字体、图片、背景色等。又如教室、会议室等场所,可在投影仪或大屏幕数字电视前安装无线投影宝,在终端上安装专用的发射器及配套软件,进而完成无线投影。由广州众赢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奇机WIPG-1000无线投影王,同时支持PC、Mac、iPad、iPhone及Android装置透过无线网络功能投影,还可以使用平板或智能型手机反向控制及操作投影中的PC/Mac,浏览投影画面,支持电子白板、无线鼠标及键盘、无线文件传输、使用浏览器分享主讲者桌面、主讲者桌面画面远程控制等功能。
4.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园网络建设的水平,关乎着教研质量和现代化办学水平,展示着学校的对外形象。只有将这些技术、平台运用好,使之不断满足新教育背景下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完善服务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才能收获到更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计算机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挑战与机遇,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渗透在人类物质文明合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以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的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形成,冲击和改变着大学教育的传统理念。只有抓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21世纪,信息化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计算机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超越了其原有的工具、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属性的局限,成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范畴中的重要成分的因素,渗透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迈向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网络文化阶段。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基地,在信息时代,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文化校园网络建设,不仅的高等教育大变化的需要,也是大学革命的需要。在“计算机文化”理念这一前提下,本文叙述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三个方面有机联系的内容,说明只有抓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网络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他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概念。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新形势、新趋势。校园网络文化在兼有技术与社会文化有重内涵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教育本身含义。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
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团结平等互助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项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育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新理念、新思维。
2. 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校园文化的学习环境和手段
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和广泛应用,始创痛的教育模式开始发生空前变化。根于教育需求,师生可以进行多种有利与教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空间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中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网络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育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教育为模式的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给学生创造的网络阅读、网上答疑、网上练习、网上交流等条件,打破了社会、学校、班级及学科的界限,实现学习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满足学科和教学的需求。
3. 学校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有产生虚假;其交互特征即传播信息文明,又产生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即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去范。诸如,“信息霸权”的威胁、“文化殖民”的威胁、“信息垃圾”的威胁、“信息欺诈”的威胁等。因此校园主流文化正面向着网络化的威胁与挑战,如果不慎重的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质量和进程。
二、网络文化时代必须选择校园网络建设
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科学技术带给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如此巨大,可能昨天还是一个概念、一个设想、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现实。伴随网络、多媒体等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的生成,使文化传播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的交互性让人们掌握了传达信息的主动权。
1. 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将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2. 建设校园网络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商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建设教育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因为21世纪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
3. 建设校园网络是教育现代化得重要标志之一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和现代化程度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工作的重复性劳动中,要想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速度加快,实现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目前,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初具规模,有的良性来运作,有的管理不善。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步入积极健康的轨道,依然是当务之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1. 加强“两个管理”。“两个管理”,即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依法管理和行政管理。依法管理主要指校园网络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管理主要指高校自身在校园网络建设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2. 引导“两个自律”、“两个自律”,是指在校园网络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经营者的自律与上网者的自律。高校是教化人的基地,高校的网络经营与社会网络经营尽管在技术、手段、程式运行等技术特征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其功利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的功利目标是教化,后者的功利目标是营利。因此,不能把高校网站变成社会的网吧,高校网站的建设者和经营者务必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上纪律,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与提供上,一定要高度自律,以优秀的信息文化陶冶人。
3. 加强“五个建设”。“五个建设”,是指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网站建设、队伍建设和网络学科建设。一是硬件设施。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初具规划,较好的不仅有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而且网络早已进了课堂,进了宿舍,进了图书馆,进了办公室,有的已实现了“三机”电视机、电话机、计算机)同进室舍的建设目标,为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二是软件建设。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文软件,是刻不容缓的事。三是网站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仅是“人及交互”的工具,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四是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技术人员队伍。五是网络学科建设。大学应把网络文化视为一门学科,成立专门的跟踪调查和理论研究,研究网络文化心理、行为、现象,以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
4.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事实上,在校园网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等理念的建设。要真正班这种理念水平提高上去,才能带动软件建设,提高硬件的利用率。
总之,通过多渠道建设与科学管理,使以网络化、数字化卫基础的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形成,使以知识、信息的传播为基点的大学教育培养具有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各种知识信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唯此,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才能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层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咏今. 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与实践探索..2002.11.19.
[2]衡均 .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于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
[3]万新恒. 信息化校园. 大学的革命.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