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婴幼儿护理知识8篇

时间:2023-06-05 08:42: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婴幼儿护理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婴幼儿护理知识

篇1

【关键词】 婴幼儿

心内直视手术后 护理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术中经历了全麻、气管插管、升降体温、阻断循环、心肺转流等过程,术后机体易产生循环、呼吸等代谢的改变,同时,婴幼儿体重低、体表面积小、器官发育不全,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施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2例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最小3个月,体重最小4.5kg。其中:房间隔缺损28例;室间隔缺损45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8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12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2例;法洛三联征+动脉导管未闭3例;法洛四联征6例;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正术,结果122例治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维持循环稳定 患儿术后血压不宜过高,收缩压维持在(12.0±1.3)kPa左右即可。本组患儿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支持心功能预防低心排。严重低心排患儿对升压药依赖性很强,在更换升压药的瞬间可出现血压突然下降,因此更换升压药时常规备两路升压药通路,当一路升压药即将用完时,将另一条升压药通路开放,待这条通路接上后再停前一条通路。心率维持在120-160次/min,新生儿心率不能低于140次/min。

2.2 水、电解质的监测及护理 小儿的肺和心脏较小,心率快,尿量及体液量较少,微小的偏差在小儿比成人显得更重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年龄愈小,愈应精确。液体和各种血管活性药一律采用微量泵输入,以控制输液的速度及输入量,使液体均匀分布于24 h内。一般静脉补液的速度为2ml/(kg.h)。动态总结、了解出入量情况,量出为入,保持负平衡状态。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注意术后低血钾的发生,同时注意尿量情况。

2.3 体温的监测和护理 用电子体温头连续监测直肠的温度,维持患儿体温在36.0-37.0℃。有文献报道,体外循环术后,此体温有利于机体保持最佳生理状态,消除体温过高或过低对心脏的影响[1]。当肛温

2.4 呼吸道的护理

2.4.1 气管插管的护理 由于婴幼儿的气管短小、狭窄,易发生插管脱出、堵塞或过深滑入一侧支气管,发生急性窒息和肺不张。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护士每班记录和床边交班气管插管的深度。患儿燥动时,于约束带约束四肢,防止拔除管道,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经常听诊双肺呼吸音,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后给100%氧气吸入3min,增加氧气储备,防止缺氧。首先吸净大气管内的分泌物,在吸气时向气管内注入无菌化痰稀释液0.5-1ml,用带氧气的简易呼吸器膨肺3-5次,充分膨胀肺泡,使细小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挤至大气管,有利于清除分泌物;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不宜超出气管插管,以免造成呼吸道损伤;吸痰时间控制在10-15s内,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必要时镇静后方可吸痰,以免刺激支气管和应激反应;气管导管内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回路每天更换灭菌备用。同时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和心律等变化,一旦出现紫绀,心率明显加快等严重缺氧表现时,应立即停止吸引。两次吸痰时间间隔以经皮血氧饱和度恢复到正常为准,防止发生缺氧。

2.4.2 拔管后的护理 拔管后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鼻翼煽动、呼吸增快、费力、三凹征、烦燥不安等缺氧表现。听诊双肺呼吸音,了解通气情况,保证充分给氧。拔管后不宜用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的药物。加强体疗,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日雾化吸入3次,利于气道湿润,使痰液利于排出。拔管后禁食4-6h,进食时取半卧位,每次进食后抱起患儿,叩拍背部,以防误吸。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临床儿科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2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86-02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也逐渐关注健康保健和医疗护理服务[1]。应患者的要求,医院的护理工作也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护理观念转变。以前,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通常只关注自己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对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关注较少。而现在,患者开始关注自己在就医过程中的感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要在真正情感关心患者,而不仅仅只是一纯粹商业关系。人性化护理是指将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整体地、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护理[2]。从而使患者不仅能在生理上得到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心理和精神上获得满足,降低不适的程度。近年来,人们通过努力在人性化护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则是通过小儿肺炎这一常见疾病的治疗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来阐明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均就诊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肺炎相关诊断标准执行,排除一些肺炎合并其他病症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1.1)岁;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4±1.3)岁。所有患者均在住院部接受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检验比较P>0.05,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进行静滴,每天1次,并连续静滴3天作为1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停4天,再连续静滴3天为第2个疗程;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施行专科康复护理等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按照观察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未给予专科康复等人性化护理。其余常规治疗,包括吸痰、雾化、平喘(激素、氨茶碱)、抗过敏(酮替芬)等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照常进行,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

1.2.2 护理方法。治疗药物实行专人专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每次给予患者服用药物时应洗手,同时确保给药时间间隔合理。对于不同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及时给予关注并及时报告医生,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使患者心情保持舒畅。同时做到,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记录治疗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采用spass16.0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采用Ridit分析,若P

2 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与仅仅接受常规治疗患者相比,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83%,97.50%和61.67%,93.33%如表1所示。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如表2所示。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影响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经过Ridit分析,P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经过Ridit分析,P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小儿肺炎治疗基础上外加人性化护理来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83%,97.50%和61.67%,93.33%,可以看出,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开展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在儿科中护士的服务意识,同时也形成了追求满意服务的良好理念,这也将大大的调动护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医护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目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服务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敏锐细致地觉察出不同患者不同的层次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为了能够及时获得患者的需求和建议,可以在每个病房内设立意见收集箱,将患者最真实的心声传达到医院工作人员。同时,还可以实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以便更加深刻了解患者状态。总之,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儿科优质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朱红艳.儿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5):98-99

篇3

    1临床资料

    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4~36个月;体重4.9~15mg,低于10kg28例。其中VSD(室间隔缺损)33例,法洛氏四联症5例,ASD+VSD4例,部分静脉异位引流2例,房室管畸形3例,术后死亡1例,死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症,术后肺部感染4例,全部治愈出院。

    2机械通气的护理

    2.1妥善固定,严格交接。婴儿气道较短,约为成人的1/4,自声门至气管分叉处约4cm,组织比较娇嫩,易引起损伤,气道插管困难,略有移位就有可能脱出气道或进入单侧肺引起通气不良,也可造成内脱管进入食道。所以严格交接导管在齿门的刻度,发现松动及时处理。注意导管气囊充盈度,注入的气体量以既能密封气道又不明显压迫气道影响血液循环为准。其充盈程度相当于充盈的静脉血管的弹性程度,压力<25mmHg[1]。

    2.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婴儿迷走神经张力高,吸痰时间过长或吸痰管插入过深刺激迷走神经,可致心率减慢或呼吸暂停[2]。深部吸痰可引起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应提倡表浅吸痰法:吸痰管插入深度以不超过气管导管总长度1cm为宜,吸痰时间间隔1~4h,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给纯氧辅助呼吸6~10次,吸痰管必须小于插管内径1/2,吸痰时间少于10s,压力不超过20kPa。同时密切观察心率,血压,SPO2面色等改变,一旦出现紫绀或心率减慢,属缺氧表现应立即停止吸痰,给稍大潮气量纯氧以防缺氧及肺膨胀不全。

    2.3加强气道湿化一般每1~2h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0.5~1ml,气管内注水时应特别谨慎,防止窒息。做好湿化,有利于痰液排出,可以明显减少肺不张的发生,配合叩背对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效果很好。

    3撤机后的呼吸管理

    3.1大多数情况下拔管后立即以高流量加湿化面罩给氧,然后按照血气分析结果及循环功能状况决定给氧方式。拔管后患儿尽早采取半卧位,以便咳嗽排痰。常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有喉头水肿者,可以用生理盐水20ml、地塞米松2mg、庆大霉素2万U、麻黄素15mg喉头喷雾[3]。通常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幼儿横隔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不会做深呼吸,使肺活量降低。采用仰卧位雾化治疗,患儿吸入短时间机出现呼吸费力,烦躁。我们采用坐位或者侧卧位雾化,以上不适症状明显减轻。雾化时间的间隔,最好是每3~4h吸入一次,同时对极不配合雾化的患儿采用睡眠后雾化。

    3.2翻身叩背是预防肺不张,促进肺循环,改善肺功能的重要措施,通常2h翻身叩背一次,以加快气道和肺内分泌物的排除。应定期使用漱口液清洗口腔,保持口腔卫生。给婴幼儿叩背的方法有手叩法、指叩法、面罩叩法3种。手叩法:五指并拢弯成弓状轻叩背部,其力度较之成人要小得多,有轻微振动即可。指叩法为三指或四指屈直轻叩背部或前胸。面罩叩击是手持小儿面罩叩击背部。笔者认为叩背是防治肺部感染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3]。

篇4

关键词 湿疹 变态反应 反复发作 湿敷

婴儿湿疹又名奶癣[1],多发于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①渗出型湿疹:多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②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儿童湿疹: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儿童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故容易发生过敏性湿疹反应。①应注意避免局部刺激,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清冼局部,更不能局部涂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②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我科门诊108例患儿,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1个月~6岁,其中

药物组成:①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各10g粉成粗粉水煎15分钟滤液、凉后装无菌袋密封,每袋100ml备用。②氧化锌油10g,内服扑尔敏0.35mg/(kg・日),分3~4次口服。

用法:先用氧化锌油涂患处少许,再将中药用纱布浸湿,湿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结 果

共治108例婴儿湿疹,用药3天治愈者32例,5天治愈者51例,10天治愈者25例,108例全部有效。

护理体会

湿敷的注意事项:①慢性肥厚性皮损适宜热湿敷方法,偏于慢性期皮损时可用温湿敷,亚急性湿疹偏于急性皮损表现适用冷湿敷,急性湿疹适宜冷湿敷。②水肿明显、渗出明显时可做持续湿敷,湿敷的面积不能过大。

要仔细寻找致病因素或诱发加重的原因,如吸入物、接触物、食物变应原检查,斑贴试验,也不能忽略对性格嗜好、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了解与分析。

当皮损泛发或继发感染时,要及时看医生,避免发生引发全身红皮或皮肤溃烂。

避免婴幼儿的不良刺激和感染源的接触以及错误应对疾病的某些方法。如:无度搔抓易引起感染,急性期不宜热水洗烫,内衣宜用柔软舒适的棉质品。

对于起湿疹的婴儿护理,室温不能过高。

禁忌酒腥、辛辣及可能诱发加重病情的食物,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皮肤清洁。

不能让婴儿用手指抓挠疹子,以防止复发,并且也可能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化脓加强日常护理和喂养很重要。

湿疹严重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洗头和洗脸。还要注意每天更换枕巾,热水浸泡或84消毒药消毒,婴儿接触的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做被头,每天换洗1次,可以热水浸泡或84消毒药消毒,后晒干备用。婴儿用具要单放。

哺乳母亲最好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参考文献

1 孙金玲.婴儿湿疹的护理.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

篇5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7-01

在卫生部颁发的《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将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到了关键位置,该方案指出医院应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加强护士科学管理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的工作要求。其中改善临床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化护理模式改革、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积极开展延伸服务等[1]。为积极响应卫生部要求,提升儿科护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我科针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发现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即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接受治疗的42例患儿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2±3.1)岁,所患疾病包括小儿支气管哮喘1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小儿急性腹泻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4例,小儿营养不良7例。随机选取我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即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接受治疗的42例患儿为对照组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4.6±3.3)岁,所患疾病包括小儿支气管哮喘11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小儿急性腹泻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5例,小儿营养不良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则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等3个条目,对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加以调查(由患儿家长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如表1所示,观察组非常满意26例(61.90%),满意15例(35.71%),不满意1例(2.39%),患者满意度为97.61%。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42.86%),满意15例(35.71%),不满意9例(21.43%),患者满意度为78.57%。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由科室内护士长统一组织,综合分析科室内的患儿数量、患儿患病情况、护士数量及护士综合素质等因素,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由专门的护士负责指定的患儿,即将具体患儿的护理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护士长则主要负责监督护士的工作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护士对所辖病床的患儿均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即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护士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综合分析患儿生理、心理及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护士除根据患儿病情,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应兼顾患儿的饮食起居习惯。按时跟进患儿的进食状况,指导家长制定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方案。对因害怕疼痛或药物味苦,抵触接受治疗的患儿,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如可采取鼓励、暗示的方法,使患儿配合治疗。针对因病痛折磨,哭闹不停的患儿,护士可通过讲故事及播放适宜儿童的动画片等方式,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创建温馨的家庭式病房也是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为让患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护士可在病房内张贴儿童喜欢的画报和卡通图案等,床单也可选择粉色、蓝色等柔和的色调,以消除患儿对病房的陌生感[2]。

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我科发现该模式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 孟令香,陈子娇,刘国辉.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肺结核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04Z):249-250

篇6

【关键词】护理管理;示范病房;儿童

The new care management models in the pediatric ward of quality care demonstration created the application

【Abstract】Objective: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nagement model in pediatric nursing quality care ward to create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pediatr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the study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to be new care management model. The two groups wer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nurse satisfaction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primary care, specialist care, safety, and health care education, the mass ratio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Care Management; demonstration wards; Children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29-01

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我院积极创新护理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改革,将本院儿科作为示范病房科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亲情化的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加大考核力度,针对儿科患者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2年3月-2013年5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共计3678例。按照病例顺序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共有1723例,含男842例,女881例,年龄范围为1.2-6.5岁,平均(4.61±0.38)岁,病程为6-15d;对照组共有1955例,含男958例,女997例,年龄范围为1.5-6.4岁,平均(4.51±0.46)岁,病程为5-16d。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方面,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由同一批护士护理,共计26名,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0-38岁,平均(29.8±2.6)岁。

1.2 方法[1-3]: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则均应用新型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包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拓展健康教育内容、实施亲情护理管理等。

1.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护士3层立体管理框架。设置护士长1名,责任组长3名,护士22名。责任组长由科内护士通过竞聘上岗方式产生,负责指导安排护士工作,承担基础护理任务。护士长主要负责科室管理及人员培训,定期进行检查及考核。

1.2.2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病房实行责任制方式,要求各位责任护士分别负责5-8名患者,责任组长要负责好本组人员的工作。

1.2.3 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根据所负责患者的数量、护理工作的难度、家属满意度、技能掌握度、具体工作量等,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

1.2.4 拓展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应用幼儿可以理解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其了解可以食用的食物,不能食用的食物等。

1.2.5 实施亲情护理管理:患儿入院后,护士要对其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像家长一样关心他们,比如送小礼物、玩具、食物等。对患儿及其家长讲解医院的环境,治疗的过程以及依据,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如办理手续等。

1.3 观察指标[4,5]:观察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具体护理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安全。

1.4 护理评价:按照标准对护士的护理效果进行检查,一方面进行质量考核,另一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统一制定和发放,在患儿出院前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合格情况比较: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以及健康教育方面,观察组质量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的治疗必须通过有效的护理才能实现。要实施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必须加强对现有模式的改革,其主要内容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拓展健康教育内容、实施亲情护理管理等。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现有人力资源最有效利用,让各层级的护士均有合适的工作职位,履行相应的职能职责。严格按照护士的水平和资历安排工作任务,做到职责明确化,可以有效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护理排班方面,要注意弹性安排,病区繁忙时间段应当适当加派人力,要注意新老搭配应用。严格实施双班制,要保证护士的所有操作都有人进行核对检查,全面保证患儿安全,避免发生问题。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性化护理,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院的护理质量,充分为患者考虑。设置流动工作站,责任护士可将流动工作站移动至分管病室,在患儿床边进行治疗以及护理记录等相关工作,增加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可以促使护理人员更加投入工作,严格进行考核,奖勤罚懒,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公平公正。对于绩效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进行适当奖励,实现奖惩分明。在晋级、升职等方面予以参考。对于绩效考核成绩较差的护士,指出其不足,责令其改进。拓展健康教育内容,要对患者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突显患者的年龄和性格特征,要从患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尽量应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交流。可以用卡片、卡通、宣传画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儿家长进行教育引导,使其了解照顾幼儿的医学以及护理知识。在病区营造良好的环境,给患儿营造家的感觉。在患儿饮食上给予照顾,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可口的食物。用儿童化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建立起感情,获取儿童的信任。实施亲情护理,要让患儿感受到如同家长一般的温暖,赢得患儿的信任和尊重,可以最大化的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丽芬,张焕梅.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11-412.

[2]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29-1130.

[3]王东禹,李利慧,姜楠.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护理管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66-67.

篇7

【关键词】儿科婴幼儿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对于某些疾病的婴幼儿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对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1]。但是婴幼儿患者普遍年龄较小,在穿刺的时候会因为疼痛出现抗拒以及哭闹的情况,从而引起穿刺失败,刺破血管或者是液体渗漏等情况出现,造成反复穿刺的后果,使患儿痛苦增加,并破坏其血管[2]。而新型材料――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使穿刺次数得到显著减少,同时操作简便,对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减轻也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本文研究了影响儿科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因素并总结了护理对策。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5年1月-11月间收治的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43例,女性患儿为47例,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3岁,年龄均值为(1.5±0.7)岁。本次使用的器械为一次性BD密闭式留置针,使用的敷料为3M透明贴膜。

1.2 研究方法

1.2.1 穿刺过程

首先需要对患儿的静脉进行选择,一般要选择的静脉需要较为柔软且富有弹性,同时其走向要较为笔直,这样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另外在进行穿刺之前需要进行备皮处理,其范围要比使用的敷贴大,从而使留置针头的固定更加方便[3]。在穿刺成功之后,需要将留置针取出,然后对输液管进行空气排空,并将肝素帽中刺入头皮针并将两者固定,将留置针中的空气排空,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范围一般要在5cm×5cm之间。等到消毒液体干燥之后将穿刺部位固定好,并保证皮肤处于绷紧的状态,将留置针置于右手进行穿刺,针头以及皮肤之间要保证一定的角度,一般为15°-20°,观察是否有回血情况出现,如果有那么就要将其再进行推进,推进距离为0.1-0.2cm,且要沿着血管进行。最后在支撑点为针芯时送入外套管,送管不能在回血之后立刻进行。将针芯退出之后固定调节器。

1.2.2 固定过程

将穿刺位置作为中心使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固定的牢固以及平整程度,同时反折延长管,使其保持为U型并实施固定和包扎,防止有导管针出现移位的情况。

1.2.3 选择封管液以及封管

在进行封管时要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本次使用的为剂量3-5ml的生理盐水或者肝素钠稀释液,使用的封管方法为脉冲封管法,因为这样能够使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得到显著的下降[4]。通过脉冲封管法进行封管,能够使生理盐水漩涡产生于导管内,从而冲洗干净其中残留的药物,防止因局部血管受到药物刺激,而出现药物性静脉炎的情况,或者是使导管发生堵塞,使留置时间延长。如果有患者患有凝血机制障碍,那么在选择封管液时,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更具有优势。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者存在酸中毒现象,那么可能有区域性循环障碍存在于其体内,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此时使用肝素稀释液更具有优势。

2 结果

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90例患儿,其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在24-48h左右,保留的平均时间为(32.6±2.7)h。其中一次穿针留置成功的人数为80例,经过两次穿刺留置成功的人数为6例,三次及以上穿刺留置成功的人数为4例。分析穿刺不成功的原因,发现包括患儿无法与医护人员配合、病情导致血管无法充盈,还有血管不显等,另外还有5例因家属疏忽导致其自行将留置针拔出,12例因为药物刺激或者脱水,导致局部渗出大量输液液体,4例活动度过大,引起渗血情况,还有3例出现针头堵塞,1例对透明贴膜过敏,剩下的65例患儿则顺利完成输液。

3 讨论

作为一种新型器械,静脉留置针解决了常规普通针头穿刺所具有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因为婴幼儿患者年龄较小,极为容易出现留置针滑脱以及刺破血管等情况出现,因此对于儿科婴幼儿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且护理人员要注意几个方面:

3.1 无菌操作的遵守

在实施护理以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对患儿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且要及时对留置针进行更换,不能将一个留置针使用于多次穿刺中[5]。另外在进行消毒时,其面积要比贴膜面积大,并且穿刺要等到消毒液干燥之后进行,防止污染贴膜,或者使其出现松脱的情况。除此之外要使用碘伏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定期对无菌贴膜进行更换,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无菌操作意识,可以定期组织会议或者是学习,使其无菌概念得到加强,减少人为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3.2 选择合适的血管

在对患者实施穿刺之前,血管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穿刺选择血管必须要具有丰富的弹性以及血流量,保证既粗且直,同时要不存在静脉瓣,另外不能选择耳前静脉等不易固定的血管。另外由于,婴幼儿患者具有较短且口径细小的血管,所以在穿刺过程中极易出现液体外渗以及肿胀的现象,因此要选择科学的穿刺方法,并选择合适的静脉实施穿刺治疗。

3.3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留置针的选择对于穿刺成功率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患儿疾病的穿刺不具有特殊要求[6],那么使用的留置针要尽量细且短,这是因为在机体血管中置入较为细小的留置针,能够使其在血管中进行漂浮,降低机械摩擦的发生率,并避免损伤其血管内壁,防止机械静脉炎等并发症。

3.4 合作程度的提高

婴幼儿不稳定的情绪以及乱动乱抓等情况都会降低穿刺成功率,或者是使留置针出现移动以及脱落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引发静脉炎。因此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嘱咐患儿家属穿刺成功的重要性,建立其信任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避免患儿乱抓等情况出现,如果患儿神志不清,那么则可以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止留置针松脱。

3.5 穿刺成功率的提高

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掌握良好的穿刺技术,或者是在穿刺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导致血管刺破等情况,或者降低留置成功率。其次,因为患儿家属给予护理人员的压力,也会使其因担忧而穿刺失败,所以医院可以对讲座以及培训进行定期举办,使其熟练掌握穿刺的技术以及方法,保证其自信心的增强,对患儿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

3.6 药物以及留置针刺激

因为有的患儿需要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如果血管受到药物的刺激,那么就会损伤其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患儿血管的通透性以及渗出,使其出现水肿以及充血等情况,如果情况严重,那么还有可能出现组织坏死的现象[7]。其次,如果药物的PH值超出了内皮血管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就会使其通透性受到影响,破坏患儿血管内皮结构的完整性。受到化学以及物理的双重刺激,患儿的血管容易出现严重的损伤,影响其疾病的治疗,所以对于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患者,需要严密观察其情况,如果有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留置,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输入的液体数量较大,那么可以对静脉通道的数量进行增加,通过交替输入来避免刺激血管的情况,降低液体渗出发生率。

相关研究显示,静脉留置时间一般在2-7d左右,留置时间与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呈现正比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所以在留置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及时进行巡视和观察,并遵照相关标准实施严格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李敏,蔡大会等.儿科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6):158-159.

[2]盛敬伊,史刖В苏丹等.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97-198.

[3]彭亿平,李凤,刘芳等.儿科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4):176-177.

[4]付爱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539-540.

[5]宋炜.优质护理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919-2921.

篇8

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胃镜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财务科,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行优质护理的胆管结石ERCP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1年1月初—2011年12月底实行常规护理的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χ2=6.154,P=0.018),术后胰腺炎发生率(χ2=4.810,P=0.037),手术操作时间(t=-2.230,P=0.048),护理工作满意度(t=3.362,P=0.028),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能有效定位胆管结石,结合EST术,能有效排除患者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现象,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

关键词 ] 胆管结石;ERCP;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084-02

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在临床普遍开展及应用,ERCP技术在胆管结石中已经得到广泛和肯定的应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治成功率[1],但是目前临床中,很多患者对ERCP缺乏认识,常常导致术中出现不配合治疗、或配合不良的情况,一部分患者对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担忧,加上由于胆管结石后非常不适症状严重,因此也影响到ERCP的治疗配合情况,因此导致了术后并发症的增加[2],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对ERCP术式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积极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采取的优质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入组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CT等影像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确诊,入组时间为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患者中男70例,女59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0.46±13.27)岁,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有发热,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为比较护理效果,选择2011年1月初—2011年12月底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中男85例,女71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2.38±15.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般临床资料及胆管结石的大小及数量等资料,行括约肌切开EST,置鼻胆管引流术ENBD术,尽量简化手术操作步骤,针对所有患者不强调一次性完全解除梗阻病因。

对照组给予ERCP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安置、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术后记录相关手术资料、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引流情况。

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首先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建立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管理负责管理制度,责任护士包干负责,负责患者的全程护理,包括治疗护理、基础护理以及患者心理康复护理等内容,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和零距离护理服务[3]。在行ERCP围手术期,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患者一直由同一个护士护理,消除了护理治疗中的陌生感,能够有效增进护患交流,融洽护患关系。优质护理理念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并关注患者的疑问及不良情绪,进行必要的疏导,制定个性化的护理举措,力求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操作中注意言行,对患者多给予鼓励性语言,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时进行必要的言语沟通与交流,如遇到意外情况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对患者产生一切不良刺激。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ERCP治疗成功标准:胆管插管成功,胆道结石顺利取出,支架或引流管放置成功。术后胰腺炎诊断标准[4]:ERCP术后在24 h内血淀粉酶升高,并且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以上,同时伴有剧烈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白细胞增高等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科室自制,满分100分,效度为0.78。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AS 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χ2=6.154,P=0.018),术后胰腺炎发生率(χ2=4.810,P=0.037),手术操作时间(t=-2.230,P=0.048),护理工作满意度(t=3.362,P=0.028),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采用ERCP行胰胆管逆行造影,并采用EST技术治疗胆管结石,属于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前准备简便、痛苦少,以及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廉的作用,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无需使用全身麻醉,具有优越的应用前景。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果操作和护理不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在胃镜室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并且在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要及时准确的提供患者并且的动态信息。所以在ERCP围手术期,完善、优质的护理程序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以及缩短手术时间方面具有重要因素[5]。

目前积极开展的优质护理理念,在保证护理手段对患者病情能产生积极良好影响基础上,是一种护理手段的整体提升理念,能够满足患者各方面的护理需求,重视护理对患者作为“整体人”的影响[6],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理念的最佳体现,优质护理对于患者舒适程度及患者的生存状态进行较多的干预,能够实现有效配合的实施,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同时保证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中的开展报道不常见,在本研究中,发现开展优质护理后,在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优质护理后,在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并且大大减少了患者手术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

ERCP术能有效定位胆管结石,结合EST术,能有效排除患者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现象[7],同时能有效减轻黄疸以及全身中毒症状[8],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 惠娜,罗冰,姚少维,等.58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554-555.

[2] 朱燕莉. ERCP和ENBD在胆胰疾病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8.

[3] 刘志兰,胡金定,袁少轩.优质护理理念对ERCP术患者治疗配合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473-474,531.

[4] 陈萍,李生,郭萍.全程护理干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8):1435-1436.

[5] 高祝英,张婷,李玲. ERCP及相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68-2170.

[6] 段筱妍.整体化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108-109.

[7] 范青青,柴晓红.老年胆总管结石并发重症胆管炎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21-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