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2: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网络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服务
1.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综述与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高校已普遍建设自身的校内网,初步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数字化教学的核心、信息化服务的基础,有效地整合高校的各方信息资源,一方面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一方面为师生的课程信息传递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对于教师,可进行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收集、发现学生对教学的问题等,从而使教师更具针对地开展自身的教学计划,在有效辅助其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可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内容的展示;对于学生,在发现课程问题时,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网络课程、课件、案例库、学科阅读资料、习题题库与解析等拓展了知识来源的途径,打破了传统的“有问题找老师”的学习模式,并可通过在线答疑系统、在线测评系统进行学习疑难的交流与学习成果的检测。
从上面的介绍可看出,网络资源共享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时间与距离的障碍,让学生面对的授课、教学对象不仅有传统意义课堂上的老师,还有网络共享教学资源这一无形的助手。据了解,学生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却并不在多数,其更倾向于书本学习,更多去寻找网络资源的时候,可能也是在老师所给的资料不能满足同学的需要,或者说学生想通过一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时,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去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内容,很少考虑通过学校的精品课程这样的模块,或者说一些专业的权威性网络课堂来实现学习。
2. 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现状原因分析
首先从微观的层面考虑,主要以高校老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展开论述。(1)现实任课老师不同,教学风格、培养偏重点有差异。网络资源中所展示的是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资源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程度极高,主要表现为流程化的教学模式,有些重点知识点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讲解不如现实课堂讲解生动有力;(2)学生被告知情况以及学生主动挖掘因素。试想,如果一个任课老师将自己的授课内容在学院精品课程的网站上,并附加课本上相关习题的解析等内容,学生可能就会增加对网络资源的依赖性;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学校学院的信息资源,让信息的存在价值最大化,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授课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形成最大的贴近度,并使得网络资源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与扩展,并提供学生留言提问的板块,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问题是否可视化,可视的时候也许正好也解决了学生共有的问题。由于学生目前对此使用并不多,所以第一步先培养其对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粘性,今后,随着技术的提高与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益的提升,再让网络教育资源慢慢实现由“替补角色”到“主角”的转变。
再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高校间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运作,发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存在着缺乏整体协调运作等诸多问题。(1)高校同高校或其他建设机构缺乏整体沟通与规划,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观察一些高校或相关机构对于“精品课程”的设置可以发现,许多在课程设置上有相似与重复之处。学校利用了大量的经费致力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却可能有不少在进行着低水平的重复性工作,此种现象容易导致用户在选择上由于资源水平相差不大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被指向性,网站普遍会被“光顾”,然而其“成绩”平平,没有突出的特色,既不利于网站建设的效益,也不利于用户的选择与使用。由于各高校、机构独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规划,使得一些高校的专业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种类繁多,组织性、条理性差,容易造成网站整体资源结构的混乱,有碍于用户的遴选与评判,甚至会降低整体网络教育资源的服务质量。(2)网络信息技术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了网络技术的建设和规划。但是各个学校网络技术的普及的程度较为悬殊,同时网络信息缺乏前瞻性、兼容性和规范性。甚至有的还需升级换代,网络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各个学校的网络资源仅为满足学校自身的需要,网络互联程度极差,不利于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用户的使用障碍。[1]
3.针对提高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功能提出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微观和宏观层次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倡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突出网络教育资源在高校网站中的位置,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参与。首先学校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网站的建设上,可以从其内容的丰富度、与课堂授课知识的互补性与关联性、网站的美观度、网站的链接位置、重要事项的告知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无论从外表感知还是从网站内容的服务效用上,都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性。此外,要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校或学院自身建设网站的推广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向网络教育资源网站提供实验课程、课后作业、课下测评、教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参与体验网站的服务功能。该途径一方面能够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一个特定的网络平台,并通过网络技术帮助各学校学院实现自身关于教学的特色数据库,加强其自身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因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参与为网络的建设提出合理的评价意见,通过“用户是主体”的服务理念,最终强化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功能。
二,加强高校、相关机构间的沟通合作,努力形成资源组织规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整体协调提升高校教育资源服务质量。具体可从以下途径实现:1)制定规范的网络教育资源项目体系,各高校按照有关标准严格实施;2)各高校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高校间形成优势互补,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产权的问题;3)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相关机构、企业间形成商业合作,整合有效资源,摒弃与预防重复低水平资源的组织开发,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增强品牌效益;4)在网络技术的规划与建设上充分考虑未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发展形势与用户需求,在网络的构建、网络间的互联等方面具有前瞻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关键词:网络教育 质量监控 研究
一、引言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工作发展至今, 试点院校逐渐增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形式。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 也进一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伴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有迹象表明, 网络远程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并需加以监控。
二、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内涵和意义
网络教育也称为网络远程教育或远程教育, 它是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形式不同于传统教育形式,在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下, 学生与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信息网络成为传输的主要媒介, 多媒体教学是主要的授课方式; 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讯和反馈机制, 但并不直接和及时; 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质量的网络教育需要丰富和完善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管理、应用到位的技术、全面的服务和充分满足和体现用户需要这五个方面。要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 就需要对网络教育进行质量管理, 明确教育质量的目标, 实施质量监控。网络教育质量监控主要是指通过控制各种相关因素和行为使网络教育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预期目标。
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是办学机构, 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各个学校都不注意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督管理, 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不利于网络教育的持续和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是网络教育发展的根本。
三、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策略
我国网络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 还比较缺乏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教育部网络教育年检内容显示, 各试点学校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制约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务人员的服务管理等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 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效及时的反馈信息。因此, 在现阶段质量监控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加强网络教育质量监控, 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并建立相关机制,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质量监控。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是网络教育的宏观指导, 其内容质量是网络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保证。由于网络教育的培养对象比较大众化, 其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 网络教育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选择教学内容, 在分析每个专业的现状基础上建立起符合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才能形成让制定的培养方案真正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其次, 网络教育要保证高质量, 就需要有适合其特点的教材和网络课件。因此, 对网络教育教材和网络课件质量的监控就比不可少。由于网络教育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的学生, 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网络教育所选用的教材需要有别于传统面授课程选用的教材, 而且这样的教材应该浅显易懂、细致深入。另外,对网络课件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体现在: 课件内容是否科学、完整并具新颖性, 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满足学生的需要; 是否方便学生学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的多媒体图片、声音等是否清晰明了; 文字是否容易读懂、方便理解, 是否能充分发挥出各种媒介的作用; 学习者是否容易获取课件并方便使用等等。对这些内容的监控是保证网络教学内容质量的有利措施。
第三, 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的监控。网络教育环境下, 学生主要是通过媒体来获得教学内容和信息。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需要具备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教学课件、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并且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服务系统的帮助下实现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是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 要加强对这它们的管理和监控, 采取措施确保教学资料的丰富和服务系统的流畅与稳定。
另外,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校外学习中心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 具有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检查和监督学生到校外学习
中心上机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 并对学校在学习中心的答疑和课程考试等进行安排管理。网络教育环境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就要充分调动校外学习中心的积极性, 规范管理, 实施相应的奖惩, 以促进校外学习中心的工作, 保障网络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 网络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 而社会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关注也给网络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因此, 对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需要不断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许晓东, 冯向东. 重点大学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4).
[关键词]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教师;学生
基于网络开展的教育中,资源建设对整个教学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及的网络教育主要是指基于网络开展的课堂教学,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方式,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就远程教育的发展来说,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将逐渐一体化,两者没有分流,网络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内容。
由此我认为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该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辅学”服务的,应该从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角度出发进行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包括人才资源建设、知识资源建设和应用资源建设,人才资源建设是指优秀教师资源和学有所成的学生资源的共享,例如把优秀教师和学生的E-mail地址公布于网上,让学生可以与他们联系,请教问题,交流心得体会;知识资源是指网络课程、优秀课件、学习资料、教师的个人网页、学生的电子作品集等等;应用资源是指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资源,例如题库,或者是资源建设中心提供的需要有兴趣的学生在网上协作完成的课题等等。
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大院校、企业也在积极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有一些制约网络资源建设的因素存在,而由谁来建设,怎样去更好的建设以及建成后使用效果如何检验成了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下面从个人的认识角度加以分析,不妥之处有待商榷。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一)各级组织高度重视,资源建设积极发展
教育部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2000年5月,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资源建设,标准先行,有了统一的标准,各个单位进行资源建设才会有的放矢。
国内一些大型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也先后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公布了自己的远程教育网页、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2001年3月,“现代教育资源建设全国共享行动计划”在清华同方揭开帷幕,该“计划”包括三个部分“2001/2002高考名师资源共享行动”、“基础教育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与知识库”、“中国名师教育网”。科利华公司研制开发的中国教育资源网也逐步走向成熟,这是一个以面向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性教育资源网站,是中国第一个提供E-ASP的网站。
(二)教育资源种类繁多 学习者选择面广
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有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课后自学;有支持某一课程全程学习的网络课程;有支持学生进行电子作品创作的各种素材资源库——音频、视频、图片等;还有大量的网校,提供对课堂教学中的辅学教材或课后自学的各种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蓬勃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由于资源种类的繁多,也导致了各种资源的不系统性和重复建设,而且就资源的利用情况来说,由于没有完善的导航系统,迷航想象严重,学习者在各种链接的吸引下,观看了大量光怪路离的信息后,反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学习目的。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的三个方面
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由谁来做,二是怎样去做,三是做出来效果如何:
由谁来做
1、政府统筹 校企结合
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已经成了网络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部应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研究所、企业等分门别类的开发具有全国范围的大型资源库建设。
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课件、大量的教学素材;学生有深刻的心得体会、不断完善的电子作业集还有个人课余收集的学习资料以及个人网站;企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的研发人员,对于大型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应采取校企结合的形式进行。
2、教师积极 学生参与
每名教师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所教课程的系统研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对于网络资源的建设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仅只限与对本学科的熟知,还应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在局域网或者全球网范围内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学生可资借鉴的资源。
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业通过电子作品集的形式出现,学生们不断探索计算机新技术,制作出了大量具有个人特色的网页,学生们的经验体会和学习成果成了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参与资源建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通过对资源的筛选、鉴别、利用、重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所以不应忽视学生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怎样去做
1、系统规划 明确分类
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资源内容有长有短,针对教育资源的这个特点,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前,应对所要建立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的分类,并在资源的建设中对分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资源的分类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有时也无济于事,在实际的资源库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类。可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可根据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为教学课件、背景资料、自学辅导等等。
2、抓好选题 加强交互
选题时要认真分析所要表现的教学内容,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此外,在选题时,还应分析论证此选题以网上教学信息资源形式出现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推广价值,以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进行,所以良好的交互对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个性差异,每个学习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和适合自己接受能力的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所以在客户端的界面上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键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专用键,以提高灵活性,加强交互。
3、开放性 小粒化 网络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网的普及,各种网络教育的平台不断出现,每个网络教育平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应能够在各个平台上应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具有跨平台的开放性;同时资源应不断的小粒化、可拆分,人对知识的需求具有整体性,而对资源的需求较多的具有定向性,例如需要一张圣诞老人的图片,需要Photoshop烟火特效的制作方法等等,小粒化更有利于使用者取其所需。
根据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可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单机版主要用于个人自学,网络版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所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建设多采用Web网络版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Web网络版教学资源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网络版教学资源可满足小粒化、可拆分的要求,它克服了有些课件打包后不可改变的弊端,能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方便的进行修改,学习者可以把有用的资源copy下来,进行重组,成为自己的资源。
4、自动索引 合理导航
网络教学资源种类繁多,要想从中查询所需的资源较为麻烦,所以索引工具和导航系统非常关键。索引工具有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等等。关键词检索是让用户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有些可提供全文检索,有些只能从文献的题目和标题中检索。主题检索是让用户选择主题词进行检索,这种方式快捷高效,能够收集大量的教学信息,将所有与查询内容相关的信息检索出来。综合利用各种索引工具,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网络教学资源,减少盲目寻找所浪费的时间。
高效的导航系统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设计。一是突出主干导航线。根据教学资源的内容设计几条主要的主干导航线,一般不宜超过三条,对非主干线上的次要节点的链接应进行限制,减少次要节点,降低Web页的层次,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过多翻页,以降低迷航的可能性和导航系统的复杂程度。二是体现多渠道访问功能。每个节点的设计均应能实现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内容的不同信息资源,也能实现从不同内容的不同角度反复呈现同样的信息,以体现认知的灵活性,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三注重提示。节点上除设计返回上一节点或主页面的按钮外,还应在主干线的关键分支处特别是易迷航的地方设计帮助说明文字,以方便学习者的访问,增强学习者的定位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做出来效果如何——注重反馈
资源的建设是为了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把教育资源放在网上并不等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结束,还应注重它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建立友好的反馈系统,不断的从学习者处得到反馈信息,调整信息资源的内容,加强其教育实用性。
反馈系统的建立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整个教育资源系统共用的BBS定期或不定期设立对教育资源意见的专题讨论;可以通过意见本或留言薄广泛征求学习者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意见;可以通过“网镜”效果,确知在线学习者人数、姓名,资源建设者实时征求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建议和看法,取得第一手的反馈信息;还可以通过Chat实时的开展有关资源建设的讨论,听取学习者的建议,改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
反馈系统的建立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补充、修改、完善,对于教育资源不断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馈系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位教育资源建设者在进行资源建设时都应建立相应的反馈系统。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转变观念,自觉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网络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是教育资源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中“中心地位”的观念,既懂得教育艺术又懂得教育技术,以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参与应用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
网络教学打破了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自参与,去发现问题和体验结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也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学会使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摄取,并运用网络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同学交流,在协作互助中不断进步。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同时各级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培训,使建设者从资源建设的自发状态走向自觉建设,不断充实网络教学的资源。
(二)提高技术,保证网络教育资源的运行畅通
包含视频在内的网络教学资源,数据量很大,一个文件一般都是几十MB,甚至几百MB,对于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即便是采用加了扩展功能的数据库系统来存储,存取率仍然很低,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因此,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时,要注意资源库系统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的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保证多媒体教学信息在教学应用中存取方便,稳定安全。可采用“分布式外挂牵引技术”,使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无缝连接。索引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而资源信息则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中,使教育资源的存取不受文件多少、数据量大小限制,并且有较快的存取速率,解决网上大数据量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的存储和管理这个技术难题。
多路并发是指网上多个用户在同一时段内访问同一数据。多路并发是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影响多路并发的主要因素有数据库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传输网络的带宽等。因此在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朱百刚 陈洪生 《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 中国工人出版社
[2]崔亚峰 杨保明 邓祖道 《突破网络教学的“瓶颈”》 《电化教育研究》2001.4
[3]陈玉宝 《美国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2001年中国网络化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
[4]汪琼 《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 2001年中国网络化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
[5]《科利华之页》 《中国远程教育》 2001.4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新资源;新模式;新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以下简称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络对教育的渗透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世纪的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美国、日本、中国、法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纷纷出台了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规划。与此同时,国际的、地方的网络教育的研讨会也相继召开。
2000年10月,美国教育与技术协会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本年度第二次国际会议,会议热点是“网络教育与教学”,提交大会的论文05%与“网络教学”、“网络远距离教学”、“教师网络知识的培训”有关。2001年6月,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人研究网络与实践,促进我国新世纪网络教育的发展,中国电教协会在湖南大学举办了“新世纪全国网络教育学术研讨会”。这些充分说明了网络教育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
本文拟从教育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教育的特点、模式、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网络教育的发展。
1教育技术的发展
回顾人类教育技术发展的,按照传播技术引人教育的情况我们把它分成三大阶段,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信息传播技术每次新的发展都会成为这一阶段教育技术的主流,并给人人类的教育活动能力带来新的提高;而每种传播技术引人教育,都对教育传播的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引人幻灯,学校教育拥有了媒体,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引人,不仅学校教育可以提高质量,而且可以利用电视覆盖面广的特点来扩大教育的规模;计算机多媒体的引人,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还有助于个别化受习,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具有实现的可能。由此看来,学校教育的内涵处于一种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之中,在表中我们以I、II,III.IV表示。
新世纪开端,网络技术的教育正日益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主流,而目前正处于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的探究初期。当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资源引人到现代教育,对原有的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都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将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可以说这一次的改革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刻,这是由网络和网络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2网络及网络教育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拥有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加快了信息的增长速度,而且使信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种族人群中广泛地传播。网络提供了新的信息呈现技术和传播技术,使知识信息的流动呈现多对多的多元化态势,产生了质的飞跃,直接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和传播方式,从技术上实现了平等地向民众传播信息的问题,为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促使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的诞生。
网络是指基于网络的教育。由于网络技术本身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资源共享性等特性,使网络教育也具有了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的新特点。
2.1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2.1.1教学对象的开放性 传统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学条件、环境的限制,教学对象一般是有限的,且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并呈阶梯级发展的状态。相对封闭是指教学任务为特定年龄的教学对象设计,无论学习者差异如何,一般都只能按照规定进入相应的年级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呈阶梯级发展指学习者必须按基础、中等、这样的顺序发展,不可逾越。
网络教育系统下的教学对象却是开放的,无论性别、健康状况、国籍或贫富贵贱,只要拥有了一网的,学习者就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任何专业、任何课程进行学习。
2.1.2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传统教育一般是通过学校、课堂教学的形式,学习者必须在学校里、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网络教育则可以使学习者在连上互联网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去获取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并且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的问题,并及时得到和帮助,所以网络教育的时空也是开放的。时空的开放性使学习者在学习行为中具有了更强的自主抉择性。
2.2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2.2.1多媒体、超文本方式的呈现方式 传统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可以分别用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以线性排列方式来呈现,这种呈现方式系统性强,但灵活性不够。
网络教育中的学习资源可以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按照教学需要集结在一起,以超文本方式呈现,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这种基于Web的教育教学,“可以创设一种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全新教育情境,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
2.2.2、数据库作为资源库 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网络的最大魅力之一,而且网络信息资源是多样的,它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没有人是信息的主宰者,对于网络终端的每一个学习者而言,他们在信息面前都是平等的。拥有可共享的大量信息资源,这正是网络能在教育中有强劲发展势头的主要原因之一。
2.3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交互型媒体,有多种技术可以支持网上交流,交流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互方式,如下表所示。
2.4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网络上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网络学习方式有:个别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等。个别化学习是指学习者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包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安排时间地点,其间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但学习任务由自己确定和完成;小组协作学习一般是利用网络资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学习成果共享;探究性学习一般以一个选定的主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围绕主题进行发现、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5普及条件的局限性
虽然网络具有诸多的优越性,但就网络教育的普及来说,也存在许多条件限制。比如购置、上网的硬件和软件、网络使用费、网络资源的开发、网络教育者的培训等等都是制约网络教育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普及,这些硬件设施和费用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网络教育将发挥更大的潜力。
网络的硬件建设、网络资源的开发、网络教育者的培训是网络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根据国外发展网络教育的成功经验,三者在经济投人上应各占三分之一,只有这样,网络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充满活力。
3网络教育的模式
3.1网络远程教育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走出校园,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教学成为可能,于是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网络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的出现使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
目前,网络远程教育主要有学历、非学历与继续教育等形式,也有的是针对人员培训的,我们习惯称之为网络大学。美国早在1998年8月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十个州就共同创建了网络虚拟大学,目前已有80多所大学开设了网络远程教育课程。1998年7月,清华、浙大、湖南大学、北邮大这四个传统大学首次开始远程教育试点,揭开了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序幕。此后,网络远程教育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3.2课堂网络教育
课堂网络教育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传授科学知识,利用网络技术工具进行交流讨论,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的形式,使课堂教学中的媒体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体即网络。
如何对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多种教学媒体进行组合设计,如何将网络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这是目前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教育界正在研究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3.3网络支持教育
网络作为一种教育媒体或资源,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再通过网络或其它媒体信息。网络支持教育可以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独到的作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等都属于此类。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wwW.133229.COm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论文关键词 网络教育 学校社会 政府政策
论文摘要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教育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高低便对教育的成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资源共享程度的高低与与其开发过程有密切关系。因此,笔者对网络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提高提出合理的意见。
经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在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其共享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学校与教师以及政府政策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市场经济
1.1 研发机构与学校单一的客户关系影响资源共享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大多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如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等一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客户上普及的不是很广泛,多是学校、网络教育结构等,而且教育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很少,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小的市场空间,使网络教育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研发产品也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在后需研究上缺乏资金上的补充,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资源的共享。
1.2 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能遵守资源建设标准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使用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我国教育普及和建立终生学习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的互操作、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避免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工作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并能与国际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保障网络教育服务质量。①但是当下的问题是:按照这个标准开发造成了难度的加大,因此很多机构为了省事而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这种没有标准的教育资源,在共享上便受到了限制。
2 高校和教师
2.1 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保守观念无法推进共享
数据显示,很多高校教育不喜欢借鉴别人优秀的教育资源,认为那样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或者害怕使用了别人的资源体现不出自己的独创性。学校也是这样,高校之间不情愿实现彼此的教育资源共享,感觉使用别的资源就是自己实力不够强大。这些保守落后的观念使得教师们开发出的优秀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拥有这些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拿出资源与人共享,正是这些观念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收到了阻碍。
2.2 学校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与合作
由上可知,由于落后观念等原因,致使学校间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虽然有些学校在实施教育合作,如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②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仅仅是局部的区域或同类的学校,这些资源的共享与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合作来说作用甚微。
2.3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逐渐向功利化方向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最初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实际状况中,教育资源的建设性成果如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掺杂了不少我饿了评职称的因素,这样导致了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扎堆现象严重,大多的教育资源多是教师临时为了职称而进行的创作,致使教育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很大的用处,造成了资源建设的浪费,可见网络资源的开发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逐步向功利化发展。在全国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不计其数,尤其是网络教育学校的生源上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这使得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编制自己的教学资源就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自己的有特色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愿意使自我的教育资源与其它学校共享,这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3 政府政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对网络教育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为了应对这个新形势,(下转第27页)(上接第17页)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现实发展中,都还未充分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做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
(1)国家缺乏统一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现状中,重复建设现象很普遍。这由于缺少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上的统一协调机制、专门的远程教育法律法规等,这样使得各个高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使用其他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而是花更多的费用去请专门的科研单位开发一套教育资源,结果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基本相似,花费多,制作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在质量上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缺少统一的机制,已有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致使在资源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断重复,网络教育资源的水平也得不到明显发展。
(2)网络教育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推广力度不够。影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的另一个来自政府方面的因素就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法制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司空见惯,这使得各个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各高校都从维护自己的特色网络教育资源出发,必然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得不到更好的实施。
(3)对网络教育资源缺少长期的资金支持。远程教育是在大量化的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运行的,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络教学课件就是几十万的费用,也就是说一个网络教育学院有200门课的话,要投入上亿元,这个是一般的高等学府所不能够承担的,因此,为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如教育部实施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三百余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到2004年,有近一半验收,但是这些成功的网络教育资源只有一小部分在个别的教育学院使用,这也使得资源得到了浪费。
另外,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不能给科研单位提够长期有力的资金支持,致使教育资料在质量上与共享上受阻。社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那些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的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不愿与人共享,这对教育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为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损害,网络教育资源所有者在资源开发之初就要求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对所开发的资源中所含知识给予适当的保护,很多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始就设置了用户和密码机制。网络教育资源市场体制也不完善。
注释
计算机网络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则是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与实质, 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是网络教育的核心与基础。文章在分析了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后, 从技术与功能的角度提出了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方案, 以期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网络教育资源库的设计和开发才是网络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所在。有许多专家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质量、搜索率、网络畅通率、人性化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源数据的建设标准不统一,出现“数据孤岛”等现象
不利于数据的共享,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同时给资源数据的更新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通常情况下,建设标准统一是指网络教育资源库开发中要使用统一的媒体格式,资源数据的属性标注要符合统一的标准等。 所以开发中应注意依据一定的标准与规范、模型以及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来建立数据。采用先进的、 通用的、 成熟的技术进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二)资源的审核与评价办法还十分的不完善
目前还没有一套实用的、可操作性极强的评价网络教育资源罚库的办法或流程。目前资源的审核主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从资源的科学性、正确性、技术性及规范性几个角度对资源进行审核,以主观评价为主。为了使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更有效、客观、全面, 除了主观评价外, 还应该按照现有的网络资源库的评价标准对资源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 对网络资源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完善评价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三)资源库一味追求容量, 而忽视了内容的教学性
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是以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为标准, 服务于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学习, 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从这个基点出发, 网络教育资源库的资源主要应以网络教育的实际教学需求为主, 根据不同地区办学机构的设备情况,网络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建设既有专业特色又服务到位的网络教育资源库。
(四)资源库建成以后, 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建设者的交流与互动性能差
考虑到用户不仅是资源利用者、 也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完全可以借鉴网络课程的经验, 增加“互动聊天室”,以建立用户社区,共同关注和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另外社区也是进行资源扩充一种很好的途径或来源。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几项措施
为了建设好合理的、实用的网络教育资源库,根据当前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
(一)资源的标准化,对于资源库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能最大范围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价值,信息资源使用的文件格式和分类标准要符合国家信息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二)资源库系统建成以后,资源库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问题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源库的运行效率低势必造成用户要浪费很多的时间,时间一长,就会对资源库的使用失去耐心,这对资源库的建设与发展是极为不利,为了提高资源库系统的运行效率,必须采取科学的资源存储和管理方式。
(三)如何让学生聆听到教师的课程讲,是远程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根据当时我国网络技术、地区实情以及学生需求等现状,对多种远程教学和技术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后,确定方便的、可行的教学和技术模式,既可达到教学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湖南;农民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具备了上网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成为可能。如何运用网络教育加快农民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成为政府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湖南省农业网站网络课程利用现状
近些年,湖南省农业网站发展迅速,主要的政府农业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大量的涉农企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大多数农业和涉农网站都提供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资源,但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为主,只有少部分网站提供了一般性的视频课程,提供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的网站寥寥无几。从访问量来看,大多数视频课程访问量都在2千人次以下。创建较早的湖南农民教育专业网站——“农民教育在线”,其网络课程点击率也在2千人次左右。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的网络课程直播期间,在线人数一般也只有几十人。网络课程的使用率并不尽如人意。
湖南省农民接受网络教育的主要障碍
软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在“影响您参与网上学习的主要因素”项目的调查中,农民的首选因素是没有上网的场所和氛围。从访谈得知,首要原因是因经济问题无法购买基本设备。目前,由于湖南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不高,硬件设备购买成本、网络接入费用等对于多数农民而言仍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其次,网络信息资源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另外,由于农民一般不太懂电脑,而农村的电脑维修网点也很少,电脑维修费高且不方便,这些都限制了农民的上网欲望。
农民尚缺乏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网络教育倡导自主学习,学习者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受农村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很多农民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对新生事物持漠视或排斥的态度,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过程中常表现为态度松懈、行为疏懒等,在这种被动消极的状态下,自主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从访谈得知,不少农民虽然支持网络学习,但更愿意选择面授学习,他们认为面授学习显得更正规,也更乐于接受。也有部分农民表示不支持网络自主学习,认为网络学习就是观看讲课录像,缺少互动与答疑,不能保障学习质量。
农民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还比较低目前,农村地区的电脑普及率不高,农民不熟悉互联网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农民不懂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技术,缺乏接受并利用网络信息的知识及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农民非常缺乏网络信息处理的专业技术和方法。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使得大多数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的检索、分析、辨别以及接受能力较差。在调查中,83%的农村网民表示获取网上学习资源有困难。
农民培训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缺陷由于起步较晚,湖南省农民培训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民教育的专业性和地域性因素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教育培训资源本身严重不足。其次,网络课程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和布局,课程资源建设层次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另外,当前农民培训网络课程普遍存在内容缺少地区特色、课程内容脱离实际、更新不及时、自主学习资源不足、情感缺失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促进湖南省农民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
抓好农村网络学习场所和设备条件的建设农民参加网络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没有一定的设施条件,学习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可以通过提供学习中心、租借设备的方式,向那些希望采用网上学习方式的农民提供支持。在农民素质相对较差、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可以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进行农村三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合一的研究与示范。
对农民加强网络教育的宣传力度比较容易接触和使用网络的农民已经基本进入了网络生活范畴,尚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是网络渗透的对象,而互联网向该人群的渗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网络教育的认识,乡镇村组干部要带头学习电脑知识和技术。多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图书室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加强对网络远程教育的宣传力度。
发挥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导地位农民教育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农民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措施:一是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农民远程教育体系。二是政府要强化组织管理,协调各部门职责和分工,敦促各级地方政府配合农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整合农、林、水、牧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电信通讯等多部门的资源,打破行业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和讲求实效的新机制,实现力量集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全面性、时效性、科学性及可用性。三是探索现实可行的农民网络教育盈利模式。由于缺乏现实可行的盈利模式,现有农民培训网站普遍存在盈利能力差的现象,从而缺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造成网站投入少,发展缺乏后续资金,严重影响了其发展进程。在政策上实行优惠,引导各类公司、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投资服务于农民培训的网络教育。
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和支持服务作为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的网络教育培训,应该以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目的,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涉农企业为主要信息源,有机整合农民培训师资力量,切实加强农民培训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通俗易懂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信息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对实用技术的需求。
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培训农民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是影响农村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规划,采取具体措施,有步骤、分阶段、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培训,教农民使用和掌握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