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自动化免疫分析8篇

时间:2023-06-05 08:42: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自动化免疫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动化免疫分析

篇1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生化检验;生化试剂

        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人员因素是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前提,医院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

        1.1  操作人员的英语水平

        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着界面大都是英文,对操着人员的英文水平应有一定的要求,为适应工作的需要,科室领导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1.2  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实验室的大型设备,操着人员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操着电脑的能力。对每一位上机操着人员在上岗前都应进行严格的、专门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方能上机操着。

        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安装条件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运行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生化结果的准确性。

        2.1  仪器应安装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有良好的通风,防尘,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暖气设备。

        2.2  应有稳定的电流、电压和接地保护的电源系统。应该配备ups保护电源,用以应对突然断电的情况。

        2.3  应满足适应仪器工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实验室的清洁度等,保证仪器运转良好。工作室内应配备温湿度表,每天观察,并做好文字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

        3  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准备

        3.1  试剂

        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试剂种类较多,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试剂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原则上建议选择有国家批准文号,有量值溯源性,有配套校准品和质控品的试剂或使用仪器配套系列试剂产品。不宜经常更换试剂厂家,若要更换必须及时调整检测项目的参数。试剂的存放要有专用冰箱,建立冰箱温度每日登记制度,以保证试剂的存放条件达到要求。应定期清理试剂,及时处理过期试剂。

        3.2  校准品

        用校准品校准仪器应选择与试剂配套的校准品,最好是人血清基质的校准品而不是水溶液标准,不得随意更换,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溯源性。

        3.3  质控品

        在试剂质量和标准品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质控品应尽量选择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瓶间差异小的冻干质控品,且复溶后稳定时间要长。质控品有效期应大于一年。 

        4  仪器的操作

        4.1  试剂的顺序编排

        一般情况下,生化检测所产生的误差来源于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着误差和试剂误差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指令自动工作,吸样针的自动冲洗可能不完全干净,在吸取下一项目试剂时,可能会污染下一项目的试剂。因此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随机组合检测项目时,必须注意位置的特别设置。在设计分析仪项目上机参数时,应考虑试剂成分对下一个测定项目的影响,应该分开互相干扰的项目。

       4.2  校准

        校准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仪器、试剂等造成的系统误差。临床实验室必须制定仪器的校准计划和校准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方法包括:①选择合适(配套)的校准试剂,最好是人血清基质,以减少基质效应造成的误差;②校准试剂应溯源到有证参考物质或参考方法;③确定校准的频率,至少半年应进行一次校准;④特殊情况发生时必须进行校准。 

        5  质量控制

        5.1  确定质控方法

        包括选择质控规则、质控物的数量以及质控测定的频率等。

        5.2  冻干血清

        冻干血清加水复溶后,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在室温避光静置30分钟,然后轻轻混匀,禁止用力振荡,避免产生泡沫,以免造成人为误差。

        5.3  室内质控血清靶值的确定

        由于各个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校准品不同,如果采用商家提供的定值质控品的靶值作为本室的靶值,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室内质控使用的质控血清的靶值应在自己实验室常规条件下进行测定。

        5.4  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

        质控血清每天随标本一起测定,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此次结果才可以发出报告。若质控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要立即查找原因。回顾整个检查、操着过程,分析是否由于人为因素所致,是否由于质控品、试剂变质等所致。

        5.5  室间质控

        在认真做好室内质控的同时,一定要正确对待室间质评工作及反馈的信息。每次室间质评都要由本实验室认真独立完成,并如实报告检测结果。当收到反馈报告后要认真分析反馈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找出与同类实验室之间的差距,及时改进,采取措施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6  仪器的维护保养

        6.1  建立检验项目操着程序

        建立各项检验项目的《标准化操着程序》和《全自动生化仪的标准操着程序》,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着过程中有据可依,减少因随意操着引起的误差。

        6.2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仪器的保养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按《全自动生化仪的标准操着程序》的要求进行。其维护、保养的内容包括仪器的清洁、清洁液的配制,每天光度计的检测,每天开、关机对比色杯的清洗,加样针头的定期清理等。仪器在使用间隔一定时间后,应为其工作轴承涂抹油,保护工作元件,使仪器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2

本文阐述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应用实践中进行使用方法的改良,极大地方便了仪器操作者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差错的发生。解决故障的过程有助于思路的扩展,对使用其他的检验仪器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和较大的参考或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本容易加错现象;标本识别移位故障;改良方案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72-01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由美国雅培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大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的原理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范围宽广等诸多优点,且可与生化模块C8000相连。且检测试剂稳定并易于进行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然而全自动化仪器的高故障率亦对检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本文即是作者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应用实践中遇到的:容易出现加错标本,和机器本身出现标本识别移位的故障现象,分析其原因、探讨改造方案并付诸实践成功解决故障的过程,以便应用到其他的现代化的检验设备使用中去。

1 标本容易加错的改良方案

1.1 标本容易加错的现象:

由于该机器的原来的设计是每个标本架只有5个孔,也就是每个标本架只能放置5个标本,这样就使使用者放置标本时,必须要好好的记着所加标本的原来的编号,待放到架子上时要好好的计算出标本的位置是在第几个架子、第几号位置编号。譬如:手里拿着16号标本需要放置到标本架子上时,就必须计算出是第4个架子的第1号位置才是16号的位置。是非常的不方便吧?

1.2 标本容易加错现象的解决方案:

因为我发现了这个非常不容易计算出所要加的标本位置,并且又很容易加错标本,工作起来非常不方便的现象时,就一直在脑子里寻求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不久我就想出来了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每个标本架的靠近1号位置端,设计出了一个不干胶贴,上端标明1、2、3、4……架子号顺序号,下端标明该架子的5个标本号在该架子上的应有的顺序范围。详见附图1改造后的第一个托盘俯视图

2 标本识别移位故障的改良方案

2.1 故障现象:

应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批量编程,每个标本架放置5个标本,每5个标本架为一组,每一组用一个托盘托起,即标本号依次为1-25、26-50、51-75、76-100四组。在全部标本仪器检测完成后,对HBsAg阳性标本利用金标法复查时,偶然发现阴阳性结果极为不符合的现象。遂对每个标本对应的架号、位置、结果逐一排查,发现个别标本架上的标本并没有消耗(即没有被取样),但却赋上了数值。经逐一检查仪器所加样本与操作者编程的标本架号位置明显不同,即发生了跳跃,如31号标本所赋值实为36号样本测试值或其它样本值。

2.2 故障分析:

经与使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兄弟单位工作人员及雅培中国工程师沟通,了解其工作过程原理是:利用ARCHITECTi2000S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批量编程1-25、26-50、51-75、76-100号标本架号位置后,仪器会首先会进行标本架条码扫描,同时也给每个标本进行扫描。如果某个标本架的条码没有扫描到,则机器会自动顺延一个标本架进行操作,这样就会出现跳架移位现象,也就是我们上述的故障现象。譬如仪器在批量编程,31-35号标本架的条码扫描过程中没有扫到,仪器则默认该架子不存在,标本也不存在,跳过了该标本架,将36-40号标本架或及其它标本架上的标本默认为31-35号标本。以后的标本均以同样的方法顺延赋值,即后面的所有标本均顺延了5个号码,如不复查而直接报告传输的结果,必然出现张冠李戴的严重后果。上述现象并非偶然,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为日常检验工作带来相当大的不便,工作人员往往会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排查或复查标本与结果是否相符,一度认为此仪器的标本识别和处理软件系统存在巨大缺陷。

3 标本识别移位故障的解决方案

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严密的科学探讨和积极的创新实践,我们对ARCHIT -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进样系统,进行了简单而合理的改良,使上述故障得以完全解决。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100个改造过的与架同高的平口空试管(以合适放置加样杯为宜),利用条码机打印1-100编号号码的条码,分别贴在每个试管上条码器能够扫描到的位置。将这些贴有条码的试管按顺序放置在标本架上,并保持条码向外,易于条码系统识别判读;实验操作时只需将加样杯放置在对应贴有条码的试管上即可。请注意:只需更换加样杯加病人血清标本。更多的标本亦可用类似方法粘贴上1-100或更多的试管条码。

详见附图1 图2所改造的H540试管架俯视图和侧视图

经过如此改良,仪器在进行标本架条码扫描时,同时也会给每个试管条码进行扫描,如果其中某个标本架条码漏扫,但仍会扫描到试管上的条码号,机器则自动的默认标本架的存在,就不会出现跳架移位的现象。

4 思路扩展与推广应用

标本容易加错的解决方案:就是以较小的改造或改良,而改变了原来的设计的不足,避免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像这种小的改造可以用到大多数的试管架子是5个试管位置的大型生化分析仪、放免分析仪等的仪器上。

标本识别移位故障的解决方案:类似的跳架移位故障,不仅出现在ARCHIT -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在其它设备上,譬如ARCHITEC -Ti4000SR等仪器亦会出现,亦可采用此法进行改造或改良。兄弟单位同类仪器或不同品牌的仪器,出现类似的因为批编程而出现的跳架移位故障亦可借鉴此方法一试,以避免出现数据移位错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

篇3

就现在开发OA的技术来说,主要集中分为三大类:基于C/S结构的应用程序开发,结合C/S结构和Web技术的复合应用程序,基于B/S结构的动态网页技术。以下将分析这三类技术的各自优缺点:

C/S结构系统:是传统开发模式,一般以数据库和客户端的两层结构实现,也有加入中间件的三层或多层结构,在OA早期是标准的系统模式,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发展,它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远程网络办公和移动办公,逐渐在被取代

C/S+Web技术:是为了补充C/S结构的不足,在C/S基础上加入Web技术来实现对远程数据的获取,但拥有一定局限性,如数据及时更新、软件升级等问题就无法很好解决

B/S结构系统:是援用动态网页技术,加入OA的开发理念,完全适应网络办公和移动办公需求,也是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首选技术。

就B/S结构的开发,具体技术又有多种选择:JSP+J2EE,ASP+IIS,ASP.net+Microsoft .NET Framework,PHP+Apache,就这几门技术,可以说各有其优缺点,分析如下:

JSP技术: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加上J2EE功能十分强大,但是J2EE的布置使开发成本显得略高,而且没有良好的安装界面

PHP技术:是早期动态网页技术中的强手,但随着JSP技术与ASP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PHP技术稍微比较落后

ASP技术:类似于PHP技术,开发简便,快速,加上IIS的功能支持,是比较简易快速的开发技术

ASP.net:可以说是ASP技术的替代技术,是ASP的一大进步,在Microsoft .NET Framework的强大支持下,可以使用C#、VB、java script三种语言来编写代码,采用预先编译技术,使得代码安全性加强

最终讨论结果:在针对于中小型企业用户,建议采用ASP.net技术,理由是,该技术易于服务器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开发周期较短

在针对政府部门用户,建议采用JSP或ASP.net技术,理由是,政府部门服务器很多已经改装为Linux系统,在该平台下采用JSP技术较成熟;如果是Windows用户,则采用ASP.net技术

二、OA概述

人们普遍使用计算机来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但是在需要许多人一起协同工作的现代工作环境中,我们更需要提高我们的整体工作效率。利用网络通讯基础及先进的网络应用平台,建设一个安全、可靠、开放、高效的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电子化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日常办公条件及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和办公事务处理自动化,以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各部门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增强档案部门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 财务档案等档案的可管理性,实现信息的在线查询、借阅。最终实现“无纸”办公。

办公自动化,一个极大的概念,一个炒作了很久的概念。无论是办公设备公司,还是系统集成公司,都大力推出自己的办公自动化产品。有办公设备、办公自动化电脑、办公自动化软件。可见,办公自动化中内容庞大,可为空间不可小视。那么,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办公?

办公实际就是文件的制作、修改、传递、签定、保存、销毁、存档的过程。那么随着文件的这一流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传统的办公模式主要以纸介质为主,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办公的无纸化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传统办公模式

办公自动化提了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人们还是停留在单机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所谓办公自动化的初级阶段。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以及团队的协同运作等无法完美的实现,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效率。

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发展,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团队的协同运作提供了技术的保证,同时也预示着网络化办公时代来临。

网络化办公模式

现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大型信息管理系统中,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或者是文件流转功能都是核心功能。同时我们也认为,企业办公主要是一个文件流转的过程,所有的办公事务都可以抽象成一个数据库表单。

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大型MIS系统在处理企业管理流程中大多采用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KR),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先优化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再根据优化后的流程建设企业信息系统。这样不仅在系统建设中工作量巨大,同时面临来自企业内部重重的阻碍。

我们的核心思想是;前期系统建设中不牵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只是协助企业通过方便的流程自定义等功能进行流程电子化,以及不断根据实际需求去改变电子化流程。

三、系统结构设计

现在的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说百家争鸣,各有所长,但是一般的B/S结构系统都做得比较固定,也就是针对某个行业甚至某个企业而开发的,有诸多的限制和代码固化,不利于灵活的OA定制和客户化!而且很多OA系统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只是表现手法和操作流程有所不同罢了,所以,他们的基本是一致的,是有共性的,是可以统一的。

我的基础思想是开发一个底层的通用型OA平台,在此平台下实现OA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底层操作,这样,当针对某个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开发OA系统时,只需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一套具有很强针对性的OA系统,这样方便该系统的二次开发,也方便于针对不通性质部门单位的OA系统的定制。

可以看出,底层通用型管理模块是整个OA系统的基础,而应用层模块是面对客户的,它是界面和业务逻辑的结合体,针对不通企业将有所不通,这种结构将很好的解决一套OA的多种定制功能,便于二次开发。

四、通用型管理模块功能划分

针对于这个底层模块,它并不需要实现实际的功能,它主要是负责完成应用层交付的任务和与底层数据库交换数据,所以它的功能是比较抽象的、统一的和可扩展的。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将这个模块按不同的功能细分,因为办公系统有些模块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比如公文管理系统与公共信息系统,邮件管理系统与办公设备管理系统之间的联系就不是那么紧密,甚至可以完全分开。所以我们的底层管理模块针对于这些情况,主要分为功能子模块:

1.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主要负责公文的发送与接受工作,发送流程按照流程定

制来完成,所以还包括流程定制功能。这三大块是OA的核心部分,实现也最为复杂,特别是流程定制功能,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模块,它决定了该OA系统的效率和可用性

2.邮件管理

邮件管理主要功能是发送与接受内部邮件,发送与接受外部邮件(外部邮件服务器必须支持pop3),邮件需要存入数据库,以便今后浏览查询

3.表单管理

表单管理是一个辅模块,基本上在其他所有模块都有可能用大它的功能,它主要是实现表单模板的定制,表单的存储,打印等功能。在一个企业,表单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在办公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紧次于公文,所以这个模块也非常重要,并且表单的定制与打印是一个技术难点

4.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功能是对准备归档的公文或者企业各类合同、协议、文件、指示、资料等的一个合理存储与查阅功能,针对于复杂的分类和查阅权限,实现合理存取,管理得基本功能

5.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员工资料管理,员工薪资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员工权限管理,部门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管理等等公司内部人事管理的所有功能,本子模块将以底层视角反应员工得管理,包括职务和所属性质都将按统一模式规划,便于应用层定制模块

6.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是办公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功能,可分为个人日程,部门日程,主要需要解决的是日程的基本存储和信息提示

7.公共信息管理

公共信息包含:公司新闻、文档、员工论坛、资料下载等功能,主要是针对所有部门的一个共用系统,该系统可以采用传统模式,如论坛可以采用BBS系统等,底层主要是统一规范,提供基本功能

8.会议管理

会议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重要的,而会议的形式随着网络的发展也变得多样化起来,除了传统的会议,还有网络会议,视频会议等新型会议方式,使得相隔甚远的人之间也可以有了当面交流的环境。对于相隔较远的部门,如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流建议采用非视频的网络会议,因为这个即可以满足网速,也可以满流得需求。对于处于同一个大厦的各部门,建议使用视频会议,因为加入多媒体的功能,可以使得会议气氛跟贴近传统会议的效果,而且交流也更人性化,同时也可以得到局域网网速得支持。

这功能子模块都是OA系统得基础,在此之上,我们可以创建更多的功能和辅助,可以使得OA的定制变得轻松而丰富。

五、总结

篇4

【关键词】 ARCHITECT—i2000S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性能评价

i2000SR运用的是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它能对多项免疫项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下相同仪器有可能出现性能差异,本科新仪器投入临床使用前要对该仪器检测系统中的进行性能评价。

1 材 料

1.1 仪器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1.2 试剂 原装配套试剂盒。

1.3 标本 2012年本院的住院或健康体检者。

2 方 法

2.1 空白实验 使用PBS作为样本测定三次,记录结果。

2.2 精密度 ①日间精密度:使用高、中、低质控品连续测定15天,计算CV值。②批内精密度:使用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重复测定15次,计算CV值。

2.3 线性范围 收集略高于线性范围下限的低值血清(L)和略低于线性范围上限的高值血清(H),按5H、4H+1L、3H+2L、2H+3L、1H+4L、5L梯度进行混合并检测1,对不同浓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4 污染携带率 先取一份H值标本,连续测定3次,随后立即取一份L值标本连续测定3次:携带污染率=(L1—L3)/(H3—L3)×100%。

2.5 参考区间验证 按照NCCLS2推荐的要求进行验证,选择经体检排除其他疾病的正常血清标本男女性标本各20名,观察检测结果是否在参考范围内。

3 结 果

3.1 精密度试验结果 高、中、低3个水平血清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5.54%、7.04%和3.54%,用厂家配套低、高水平质控品测定结果的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8.92%及6.69%,均小于10%。

3.2 空白试验结果 PBS三次结果分别为0.01、0.02和0.01。

3.3 线性试验结果 Y=0.9963X+0.0029,相关系数R2=0.9965。由结果可知,仪器的线性良好,达到说明书的要求。

3.4 携带污染率 携带污染率为0.29%

3.5 参考区间验证 经过验证,检测值均落在厂家给定的参考范围之内,符合率为100%。

4 讨 论

近年来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在梅毒特异性抗体定量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i2000SR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定量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为保证检验质量,实验室对新装的仪器在用于检测临床标本前都应该要做性能评价。通过性能评价发现,该仪器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空白试验良好;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试验表明仪器测定结果稳定,能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通过线性范围的验证发现仪器在厂家给定的范围内线性良好、能满足临床要求;标本的携带污染率低,证明该仪器的自动冲洗管道能力强,能够有效控制交叉污染3;对参考区间的验证结果都在仪器说明书给出的参考范围内。

总之,通过对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较理想仪器。

参考文献

[1] 邹麟,张莉萍,夏吉荣,田小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检测HBV血清标志物性能评价[J].重庆医学,2010,12,39(24):3353—3354.

篇5

关键词:EIP协议;自动化;通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一、基于EIP协议的综采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的研究

(一)EIP协议概述

EtherNet/IP(Ethernet Industrial Protocol)技术是包含EtherNet/IP,DeviceNet,ControlNet等多种协议的CIP(通用工业协议)技术与以太网技术的巧妙结合,它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只是在TCP或UDP报文的数据部分嵌入了CIP封装协议,封装协议的主要任务是定义和规范了如何封装和传输上层协议报文,以及如何管理和利用下层TCP/IP连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EtherNet/IP己经成为国际标准,在世界上已经得到数以百计的厂商支持,国际上ODVA、CI、IAONA和IEA,也一直在进行EtherNet/IP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相应开发工具可以从和中获得。

(二)EtherNet/IP协议通信原理

CIP控制和信息协议是EtherNet/IP的特色,该协议既提供实时的I/O通信功能,又实现数据信息的对等传输功能,其控制模块利用隐形报文来实现实时的I/O通信功能,信息模块则利用显性报文实现非实时状态的信息交换功能。CIP协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介质的无关性,即实施CIP应用层协议时与底层介质无关,这使得人们能够在控制系统和I/O设备上随意实施这一开放协议。与源/目的通信模式有很大不同,EtherNet/IP协议采用的是生产/消费的模式,即允许网络上的节点存取数据时可以同时存取来自同一个源的数据。在新的生产/消费的模式中,数据会被附加上一个属于自身的唯一标识,数据源将把数据一次性发送到网络,节点可以选择性地对这些数据进行读取,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三)EtherNet/IP协议的特点

1.Ethernet/IP协议两类报文

(1)隐式报文:主要用来传输系统中的实时I/O数据、功能性安全数据和系统动作控制数据等周期实时性数据。采用以太网中的UDP协议,将UDP报文映射到IP多播传送,实现高效I/O交换,有力的支持了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模式;(2)显式报文:主要用来传输系统中的配置、诊断、状态等非周期、非实时性的数据。采用以太网中的TCP协议,利用TCP的流量控制和点对点特性能够对特定的节点进行信息获取。

(四)EtherNet/IP的优点

EtherNet/P的显著优越性在于融合了Ethernet和TCP/IP技术。另外,专门用于工业控制设计的应用层协议CIP也被吸纳到商业以太网中来,提供访问数据和用于控制设备操作的对象集。EtherNet/IP的优越性可归纳如下:

(1)设备间一致性。EtherNet/IP解决了网络设备之间互操作难的问题,这归功于网络设备共同遵守一致的规范,可以相互传送具有明确含义的信息;(2)易集成性。由于EtherNet/IP使用标准的TCP/IP以太网,便于通过Internet对企业进行管理;(3)广泛的支持性。EtherNet/IP应用层采用CIP协议很明显的好处是与ControlNet和DeviceNet使用相同的共享对象库和设备规范,具备了最广泛的支持性;(4)同步和安全技术。前沿同步技术在EtherNet/IP的应用使得同步精度不超过100ns,而尖端安全技术实现了不间断地系统集成,并且能够在同一网络上同时运行安全设备和标准。

二、技术展望

(一)EIP技术在综采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前景分析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最前沿的工作环节,也是最复杂的工作环节。其设备数量多,设备之间互相制约、相互协调,任何单一设备都无法脱离其它设备而单独完成任务。此外,随着国内外综采工作面设备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实现综采自动化、无人化的目标,也都是建立在各个综采设备间大数据量的高速、准确、可靠的信息交互的基础上的。当前综采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平台存在设备间协议“各自为政”和通信协议安全性、准确性和链路带宽低的问题,迫切需要制定一种适用于各设备之间能够自由开放的、高速稳定的交互数据的统一的通信协议。

(二)基于EIP技术的综采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无人化”开采以及数字矿山的技术的发展,以及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各大煤矿集团都越来越加大对煤炭自动化、无人化开采的投入,不可避免的对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综采自动化系统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综采设备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的。因此,这就要求综采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平台能够具备以下几点特性:

(1)大数据量、远距离传输:能够很好的支持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系统,乃至整个数字矿山的实现;(2)高度的开放性:能够支持综采自动化系统中任意设备的快速方便的接入;(3)协议的一致性:实现综采工作面各设备乃至整个矿山设备的通信协议的一致性;(4)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和安全性:为了保证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必须保证在通信平台上传输数据的高速、稳定和安全。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EtherNet/IP协议的新一代综采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方案,充分利用CIP和工业以太网技术提高煤矿通信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开放性,为实现煤矿少人、无人开采和安全开采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篇6

关键词:临床免疫;免疫检验;自动化;发展与规划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亦在不断更新,成为当今医学领域进步最快的学科之一,其中临床免疫检验的推陈出新更是佼佼者。免疫检验已由全手动操作,逐步过度至班自动化操作,目前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进医院已优先步入全自动化阶段。本文就免疫检验自动化的概念、目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作一简单总结。

1免疫检验自动化的概念

"自动化",顾名思义为计算机操作取代人工手动操作。而免疫自动化,即运用计算机技术参与免疫检验操作、调定的技术。其中包括样本调控、试剂掌控等免疫检验基本操作过程;检验结果与数据自动处理,以及故障自动报警系统与自救系统等。

2当前免疫检验自动化发展现状

免疫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是适应我国当前医疗环境的自我完善。众所周知,医少患多不仅仅是临川科室的突出问题,在检验科,检验医师与待检样本比例严重失调是大多数医院检验科面临的一大难题,故如何提高检验效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疫检验自动化具有高效、高灵敏度等优点,其在检验科的应用价值已逐渐凸显,虽然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及其迅速。我国免疫检验自动化系统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40余年间逐步成熟。多年的临床经验证实,免疫检验自动化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特异度,且对于干扰因素的分析和排除能力强于手动操作,能有效避免误差的发生[1]。

3免疫自动化技术进展

3.1免疫标记测定自动化系统的进展 免疫标记是运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对目标AG/AB或介导AG/AB进行标记,从而根据对待测目标进行追逐、测定的技术,常用的标记手段有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等,并可根据标记手段的差异分为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技术以及酶标技术等等。前两种免疫标记技术目前应用频率较高,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但亦有一定缺陷,如放射性同位素价格昂贵,对人体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等;而应用荧光素的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耗时较长,实现全自动化有一定难度。免疫标记技术另一大突破是化学免疫技术的发现,其标记物为花光物质。虽然该技术起步较晚,但由于其高信度、效度优点,有效避免了耗时常和生物有机体放射毒性等弊端,已成为当前免疫标记技术的领军项目。

总体而言,免疫标记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在激素水平测定,各种类型肝炎病毒AG/AB测定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等多种蛋白类物质的测定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3.2免疫浊度测定自动化 免疫浊度是在光学手段辅助下,根据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增加透明液体浊度的原理,通过分析液体浊度推断目标AG/AB含量的技术。根据光学手段的差异,可将免疫浊度测定技术分为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两大类,下面逐一介绍。

3.2.1散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是将一定波长的光束,对混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溶液照射,光束垂直通过溶液时,在照射致AG/AB复合物时会发射不同角度的折射,而折射的角度与AG/AB复合物的量、微粒大小相关,故可以通过散光光度自动分析处理系统,测定溶液中AG/AB复合物以及目标抗原的含量。

散射比浊法免疫浊度测定技术具有高效、敏感等优点,尤其是对于血浆蛋白含量的测量,精确度较高。该技术主要缺点为其要求与目标待测抗原发生反应的介质抗体质量要求高,主要为避免AG/AB复合物微粒大小参差不齐对自动处理系统产生的结果误差。

3.2.2透射浊度法 透射浊度法的原理是一定波长的光束在透过混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溶液时,会被其吸收,从而在光路方向收集光强度,并计算原光束强度与溶液中光束强度差即为溶液吸光度,溶液吸光度与AG/AB复合物微粒数目有关。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运用透射浊度法进行溶液分析的较多,该技术适用度广,对抗体和试剂无特殊要求,只要溶液中AG/AB复合物分子微粒大小适合、AG/AB复合物量足够均可采用该方法测定。

除上述免疫标记测定自动化系统、免疫浊度测定自动化外,多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器亦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广泛应用,其应用的技术亦较为先进。而当前常用的自动化分析仪器有AXSYM全自动快速免疫分析系统、Vitros ECi全自动增强化学发光酶免分析仪系统、auto DELFI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系统等。

随着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不断更新进步,免疫检验自动化已逐步取代传统手工操作,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篇7

[关键词]化学发光仪;方法比对;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122-03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免疫分析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不同型号不同检测原理的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不同仪器检测相同项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1]。然而,由于不同仪器、试剂、校准品所构成的不同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的结果却不一定完全一致。临床和患者会困惑而对结果提出质疑。因此,如何判断同一项目在不同仪器之间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以及如何保证其结果的一致性,是目前医学检验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2]。本科先后引进了两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其中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用于常规标本AFP和CEA的测定,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则用于体检标本AFP和CEA的测定。为了确认本研究2台化学发光仪对AFP、CEA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委员会(NCCLS)[3]EP9-A2文件的要求对本科两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AFP、CEA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差评估,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的要求准备标本,收集本院门诊住院患者检测AFP、CEA的新鲜血清,无溶血、无脂血,并从中抽取符合条件的40份标本,标本浓度涵盖正常参考区间及异常高值并尽可能分布均匀,标本收集后置冰箱冷冻待用。

1.2 仪器和试剂

美国雅培i2000SR和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配套试剂和标准品分别为南京奕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海尔施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提供,质控品为Randox批号为1102、1105、1162。

1.3 检测方法

因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分析仪主要用于常规肿瘤指标的检测,参加全省室间质评成绩优秀,测定结果可靠,故以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仪作为比较方法,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作为实验方法。实验前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做好室内质控工作,确保仪器保持正常状态。每日将选好的8个标本分别在两台仪器上进行双份平行测定,测定顺序按照18及81进行,连续测定5d共40个标本,记录每一项目测定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2003软件自动进行数据统计并绘制相应图表:(1)离群点的检查,以同时超过绝对差值和相对差值均值的4倍判断为方法内方法间离群点;(2)计算相关系数r,如r≥0.975则认为X分布范围合适,直线回归统计的斜率和截距可靠;(3)计算回归方程,实验方法Y=bX+a

1.5 计算方法间的误差

如r≥0.975,根据临床使用要求,将各个项目给定的医学决定水平(Xc)代入回归方程,计算两台仪器之间的系统误差即预期偏倚(SE)和相对偏倚(SE%)。

2 结果

2.1 两仪器对AFP、CEA测定结果

经计算,无离群点。均值的散点图。见图1、图2。

2.2 AFP、CEA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

两仪器测定AFP的相关系数r=0.999,相关方程为Y=0.913X+1.66,CEA的相关系数r=0.997,相关方程为Y=0.916X+0.324。两项目的r>0.975,从AFP、CEA的散点图可看出两仪器测定AFP、CEA的线性关系良好,偏倚较小,无离群点。

2.3 预期偏倚及相对偏倚

两项目在给定医学决定水平(Xc)的预期偏倚及相对偏倚根据结果两仪器测定AFP、CEA的结果相关性好,均可接受。见表1。

3 讨论

AFP和CEA作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4]。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为了满足临床标本量日益增长需要,实验室往往是同一检验项目,会在不同仪器上检测。同一实验室的不同仪器之间所存在的差别,常会给临床带来混乱。如何使不同检测系统相统一,使检测结果相一致,已成为当今临床实验室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解决的问题[5-6]。美国临床实验室委员会(NCCLS)EP9-A2以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方法》[7]均对实验室仪器比对的实验设计和偏倚评估提供了依据,实现同一检验项目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是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对不同仪器进行比对以了解各检验项目结果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是非常必要的[8]。

本研究选择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作为比较方法,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作为实验方法,严格按照EP9-A2文件的要求收集符合条件的标本40例,分别在两仪器上进行AFP和CEA测定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偏差评估和临床可接受评价。结果显示两仪器对AFP和CEA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均>0.99,AFP和CEA在医学决定水平上的SE%均

[参考文献]

[1] 朱文元,廖昆灵,刘芹,等.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的一致性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4): 479-481.

[2] 徐友文,王乐见,陈琪,等.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2):403-405.

[3]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ies[S].Aproved Guideline EP9-A2.Pennsylvania.NCCLS,2002.

[4] 涂少华,沈江帆,陶嵘,等.联合检测血清AFP、CEA、CA19-9和CA72-4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4):245-247.

[5] 王治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1-285.

[6] 林云,汪先桃.实验室信息系统在临床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7(2):181-18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M].北京:卫生部,2006.

篇8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 化学发光; 核酸检测

梅毒是国家规定的血液筛查的项目之一,在乙肝、丙肝、艾滋三个项目已经开始采用核酸筛查血液时,梅毒检测现阶段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可以用在血液筛查中提高血液筛查效果呢?最近20多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梅毒的检测方法与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表现在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断提高上,还表现在化学发光技术与核酸检测技术(NAT)的引入。笔者现就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做一评述。

1使用类脂质抗原的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技术\[1\]此类试验主要包括VDRL、USR、RPR、TRUST等,其中VDRL和USR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RPR和TRUST用肉眼观察结果。

1.1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20世纪50、60年代最为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反应素(梅毒螺旋体破坏机体组织过程中,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抗原(从牛心中提取的心磷脂和从鸡蛋黄中提取的卵磷脂及胆固醇等有效成分)发生反应,试验时的摇动,使得反应素与抗原反应,形成的颗粒互相粘附,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凝集沉淀,即为阳性。VDRL试验有几个缺点,即抗原需要每日配置;血清标本需加热灭活;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因此,后来又推出了改良的USR和RPR。

1.2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本方法对VDRL抗原进行了改良,即将VDRL抗原稀释后,再将抗原悬液离心,然后在沉淀物中加入含有EDTA-Na2即氯化胆碱等的缓冲液。EDTA可使抗原半年内不变性,氯化胆碱可以灭活补体,这样就无需每天配置抗原,也无需血清加热灭活,但仍需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3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本方法是在USR抗原的基础上,加入特制的活性炭颗粒,这样,抗原抗体反应呈现出黑色的凝集颗粒,在白色纸片上,肉眼易于观察。

1.4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本方法是在前述抗原试剂中加入了甲苯胺红。甲苯胺红是一种颗粒均匀的化学染料,阳性结果呈现出红色的凝集颗粒,更加便于观察。目前,用于梅毒筛查的常用方法是TRUST和RPR。

上述4种试验都使用类脂质抗原,采用凝集反应方法测定,操作简单快速,但4种方法的特异性较差。多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会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有报道在没有梅毒感染史的正常人群中上述实验会有0.1%的阳性率。TRUST方法曾经用于血液筛查,但从2000年起逐渐停用,取而代之的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酶免方法。

2使用密螺旋体抗原的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技术此类试验是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2.1TPH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本实验是以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的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所用抗原为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经超声裂解后得到的可溶性抗原成分,用其致敏火鸡或羊红细胞,然后用Reiter株(无毒株)制成的吸收剂稀释血清,吸收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经过上述处理后TPHA试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本试验无需特殊设备,尚未实现自动化检测,试验中可发生自凝现象,需引起重视。由于TPHA试剂成本较高,且不能实现批量自动化检测,因此本方法暂不适合用于血液筛查。

2.2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本实验原理与TPHA类似,其所用凝集颗粒为明胶颗粒而非红细胞。TPPA在2002年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用作梅毒确证试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试剂价格较贵。据文献报道,TPPA与ELISA检测结果之间符合性很好\[2,3\]。

有报道称TPPA试验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2\],但未见TPPA试验自动化的明确报道。TPPA的自动化检测也是笔者科研立项的题目。如果TPPA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那本方法是很适宜用作血液筛查的。应用TPPA作为血液筛查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项确认试验,还在于进行献血者告之时给予肯定的结果,从而避免引起各种纠纷。

2.3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本方法所用试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作为抗原,大大提高了试剂的特异性。用于检测TP的IgG和IgM抗体。大量的试验表明其与TPPA,TPHA有较好的相关性\[2,3\]。本试验操作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检测,是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首选方法。现阶段血液筛查要求使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筛查,本方法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2.4金标法

本法是以基因工程生产重组纯化的TP外膜蛋白,采用胶体金标法和免疫层析技术进行TP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快速,简便,但有假阳性的结果,需做进一步的确认试验。本方法主要用于街头血液TP的快速筛查。

2.5FTA-ABS(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

本试验为定性试验,是公认的“经典”血清学试验。它是将Nichols株抗原涂在玻片上,然后用Reiter株制成吸收剂加入待测血清中,30min后将混合血清加在涂有抗原的玻片上37℃孵育30min,然后用PBS缓冲液冲洗晾干,加上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37℃孵育后冲洗晾干,最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由于本试验需要荧光显微镜,以及不能进行自动化检测,因而不适合应用于血液筛查中。

2.6WB(蛋白印迹技术)

20世纪80年代蛋白印迹试验逐渐发展起来,它是一种膜上免疫测定技术。首先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菌体细胞用超声波破碎,再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梅毒螺旋体各种抗原成分分开形成不同区带,经电转印可将这些条带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抗原,最后用酶标技术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相应特异抗原。如果出现特异性区带15.5KD和45KD,这时即可确诊梅毒。这种方法通常作为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认试验。RPR, FTA-ABS,和TPHA,TPPA等试验出现的假阳性,用本实验检测均为阴性,有研究表明本方法要优于上述这些方法,是一种很不错的确认试验。

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本法是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分析法结合的产物,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它采用化学发光反应试剂标记抗原或抗体,等其与待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测定发光强度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该方法广泛用于各种抗原、抗体、酶、药物等物质的检测,是一项最新的免疫测定技术\[4\]。在检测梅毒抗体方面,三甲医院临床实验室逐渐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在近几年的文献中多有报道,其结果与TPPA、ELISA等符合性较好\[5,6\]。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快速,灵敏度特异性与TPPA持平或更高\[5\],因此在血液筛查检测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唯一不足之处在于检测成本较高。

4PCR(聚合酶链反应)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对于梅毒螺旋体的基因结构已经清楚\[7\],是由1,138,006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DNA链,有1041个开放读码框架,已经发现TP膜抗原有22种,内鞭毛蛋白36种,其中外膜蛋白47KD蛋白和内鞭毛37KD蛋白具有高度免疫原性。以下就常用PCR的方法做一介绍。

4.1常规PCR

常规PCR首先要选取适宜的靶基因进行扩增。早在1990年,国外有学者使用tmp基因作为靶基因来设计相应引物,之后又曾尝试过bmp、47Kda等基因,但效果均不理想。2000年时,经研究比较发现,polA基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8\],随后将其用于引物设计。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5.8%和95.7%,效果显著。常规PCR后期工作比较繁琐,因其需要做凝胶电泳。本试验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是防止扩增产物受到污染。

4.2多重PCR

本方法在常规PCR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使用靶基因作为引物设计上采用了多个特异性抗原基因设计多个引物同时扩增几条DN段。试验的反应原理、反应试剂、操作过程都与常规PCR一样。有学者应用多重PCR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的标本后再与确认PCR比较,其一致率达99.3%,而且该方法很适合在常规实验室使用\[9\]。

4.3实时荧光定量PCR\[10\]

本方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对荧光信号积累的实时检测来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Holland及其同事最早提出了TaqMan原理\[11\]。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了TaqMan荧光探针,使用实时荧光PCR仪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在TaqMan荧光探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又发展了MGB探针\[12\]。我国学者徐瑾等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TP,建立了利用MGB-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13\]。几年之后,Leslie等使用改进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血清学方法比较,结果Real-Time 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与常规PCR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不仅不需要电泳确证,因其采用闭管荧光检测,还大大减少了假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的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也使其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的各领域。

4.4巢式PCR

又称二次PCR,也即进行两次扩增。本方法首先用外引物进行第一轮PCR,利用第一次扩增的DNA序列内部的一对引物再次扩增。有报道称巢式PCR可检测1.6fg的TP DNA,因此适用于检测血清等标本中微量的梅毒螺旋体。多名学者设计试验对巢式PCR与常规PCR、血清学方法进行比较\[14\],实验结果显示巢式PCR与血清学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常规PCR有显著性差异。由于巢式PCR使用了两对引物进行了两次扩增,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得到了增强,故可以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用于梅毒螺旋体的诊断。

4.5逆转录PCR(RT-PCR)

本方法首先是提取目标细胞中总RNA,利用mRNA做为模板,反转录生成cDNA,然后将cDNA做为模板扩增,即可获得目的基因。虽然检测结果优于常规PCR,但其操作较常规PCR繁杂,注意事项较多,故不利于推广使用。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最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情况对输血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实验室检测梅毒的方法较多,梅毒研究中常使用WB、TPPA和PCR三种方法;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有ELISA、TRUST、TPPA、化学发光法等\[15\];血液筛查是使用不同厂家的两种ELISA试剂进行。为了提高血液筛查水平,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建议在血液检测中使用TPPA或化学发光法筛查梅毒,以便更好的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金明.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20-223.

\[2\]赵艳梅,周子昱,曹红荣,等.徐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ELISA和TPPA检测结果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3):255-257.

\[3\]王伦善,吕蓉,盛琪琪,等.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CO值与TPPA结果相关性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26-127.

\[4\]林金明,赵利霞,王栩,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12.

\[5\]魏寿忠,林桂花,陈依平,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评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351-1352.

\[6\]张旭东,马艳华,周少聪,等.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一致性比较.武警医学,2012,23(9):756-757.

\[7\]Fraser CM,Norris SJ,Weinstock GM,et 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reponema pallidum,the syphilis spirochete. Science,1998,281(5375):375-388

\[8\]Rodes B,H Liu,S Johnson,et al.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gene polA coding for an unusual DNA polymerase Ⅰ from the obligate parasite Treponema pallidum.J Med Microbiol,2000(49):657-667.

\[9\]Mclver CJ, Rismanton N,Smith C,et al.Multiplex PCR testing detected higher than expected rates of cervical Mycoplasmas,Ureaplasmas,Trichomonas and viral agents in sexually active Australian women .J Clin Microbiol,2009,47(5):1358-1363.

\[10\]李金明.实时荧光PCR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7-18.

\[11\]Holland PM,AbramsomRD,WatsonR,et al.Detection of spes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 by utilizing the 5-3 exonuclease activity of Thermus aquaticus DNA polymerase.Proc.Natl Acad.Sci.USA,1991,88:7276.

\[12\]Afonina IA,Reed MW,Lusby E,Shishkina IG,et al .Minor groove binder-conjugated DNA probes for quantitative DNA detection by hybridization-triggered fluorescence.Biotechniques,2002,32(4):940.

\[13\]徐瑾,张顺.梅毒螺旋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529-532.

\[14\]曾铁兵,吴移谋,黄澎杰,等.巢式PCR扩增梅毒螺旋体polA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2):74-7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