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2: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血压确诊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替米沙坦 不同服药时间 非杓型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77-02
人类血压的实际变化情况在一个昼夜之间会存在一定节律性差异,比较典型的可以表现为双峰一谷的形式,在夜间患者的血压水平通常是最低的[1]。为了对采用替米沙坦在不同的给药时间对患有非杓型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更好的了解非杓型高血压的病情特征,使临床对非杓型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宽,使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的能够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晨起和睡前服用替米沙坦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复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这三年时间内,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中有26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51.3岁;患者中高血压病程最长者19年,病程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9.8年;B组患者中有22例男性患者和25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4岁,年龄最小者38岁,平均年龄52.6岁;患者中病程最长者21年,病程最短者3年,平均病程10.3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94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晨起服用替米沙坦(口服,每次80mg,每天一次,坚持治疗三个月[2])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睡前服用替米沙坦(口服,每次80mg,每天一次,坚持治疗三个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复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在服药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
3 讨论
相关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已经证实,在患有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患者中有20%左右的患者,血压在24小时内的昼夜节律性现象已经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临床上将这一症状表现称为非杓型高血压[3]。
替米沙坦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非肽类ARB药物,与其他一些在临床广泛上使用的ARB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完全不同,可以对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产生高选择性的作用效果,对AT1受体的作用的实际强度与AT2进行比较要强出20000倍左右,对该物质的选择性也明显高于其他一些临床上广泛使用ARB类药物[4];其半衰期可以达到48h左右,在单次给药后其药效的持续时间能够保持24h以上,是目前临床上所有的ARB类药物中药效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且相关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患者对该药物的耐受性与安慰剂基本相同,能够保证做到平缓、持续、安全、有效的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对患者的多个器官具有非常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使CHF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性改善,对代谢综合征具有独特的改善作用,同时在对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消除t1/2不会发生改变,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5]。
总而言之,采用睡前服用替米沙坦的方法对患有非杓型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晨起服用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在用药后的更长时间内保持处于理想状态,防止患者病情出现反复。
参考文献
[1] 杜瑞雪,范利,张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14):236-237
[2] 蔡玉宇,劳倚云,陈次滨,等.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6(12):118-119
[3] 邱原刚,姚雪艳,陶谦民,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5(18):710-711
方法:选择社区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20例,将以上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除接受单纯健康教育外,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高血压慢病管理。
结果:实验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高血压患者单纯依靠健康教育无法达到降压效果,需要结合各种慢病管理手段,如:膳食、运动、服药及自我血压监测的综合指导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大大的降低高血压所引发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障,干预效果明显。
关键词:高血压 慢病管理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0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71-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社区慢性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多环境影响的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良的物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有关[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防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其正在吞噬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和生命[2]。控制高血压主要不是针对高血压病本身,而是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对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分别进行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前者更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有促进作用,血压得到有效地控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在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诊断标准为2009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沟通交流能力;②年龄在54±5.6周岁;③患者或家属能理解并配合;④有联系电话及社区管辖,将符合条件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慢病管理。
1.2.1 护理评估阶段。根据社区提供的部分信息及电话随访的方法,了解、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无吸烟饮酒史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
1.2.2 健康管理阶段。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心理调节、行为管理、血压监测等健康管理。
1.2.2.1 知识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慢病管理等知识的讲解,使其对高血压病有初步的认知。
1.2.2.2 用药指导。帮助高血压患者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终身持续用药,不可随意间断。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服药期间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不能自行加减药物剂量,达到降压效果后改用维持药量,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
1.2.2.3 心理调节。帮助高血压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及自我控制活动。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态及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
1.2.2.4 行为管理。帮助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合理运动,戒烟控酒,帮助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3~5次,每次40分钟左右,在饮食上限盐限糖,控制脂肪、动物内脏的摄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适当补充钾、钙含量丰富的食物。
1.2.2.5 血压监测。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使其每天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定时、定部位、定血压计地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如血压波动较大,及时电话咨询。
1.3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12个月后,患者回到社区医院由同一人使用同一血压计,在同一部位(左臂肱动脉处),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Z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实验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平均年龄在56.2±4.9岁;对照组60例,男19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54.9±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值比较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值比较。对两组进行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大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很多人到最后发病才被发现的。在本研究中对确诊高血压人群,在进行单纯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慢病管理干预12个月后,其血压控制情况优于仅接受健康教育治疗的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李小珍.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师,2009,47(2):108-109
[2] 姚崇华主编.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分册.高血压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关键词:社区居民;高血压;效果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镇文化南路社区原已确诊高血压患者463例患者。
1.2方法以《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为诊断标准,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上门了解健康状况。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史、家族史,重点了解血压水平、身高、体重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抽烟、饮酒、食盐摄入量等个人嗜好改变情况。了解患者近3个月血糖、血脂、肾功、生化检查指标。对原已确诊高血压患者463例均进行血压监测,对有明确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状况。
2结果
见表1,表2。
结果: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仅能反映辖区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而且也可以综合评价高血压的控制水平和防治效果。从表1结果来看,新疆阿勒泰青河县青河镇社区开展定期高血压防治宣教工作,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控(每月监测血压2次),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
结果: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见表2)血压升高是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中仍存在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食盐过量、吸烟、饮酒、肥胖、缺乏锻炼,高血压患者中仍有不治疗或乱用药、不遵医嘱治疗情况。
3讨论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急性左心衰;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71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b)-137-01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死原因中占第2位[1],因此其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本文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确诊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孕周 32~41周,年龄22~38岁,平均28.5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4例,其中双胎妊娠2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妊高征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确诊。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肾脏病史。
1.3 临床表现
18例全部都有活动后心悸,夜间加重不能平卧,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加快;其中10例发病急剧,出现呼吸困难、气急、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体检心脏叩诊心脏扩大,10例心尖部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5例出现奔马律。所有患者均在静息时呼吸≥20次/min,心率≥110次/min。辅助检查:心电图示T波平坦、ST段压低,窦性心动过速。
1.4 心衰发作诱因
并发低蛋白血症10例,产前贫血6例,使用硫酸镁时发生心衰1例,双胎妊娠2例,合并肺炎2例。
1.5 治疗方法
18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后治疗方法如下:①即刻予以面罩给氧,并取半坐位;②速尿20~40 mg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以减轻心脏前负荷;③予以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减低心脏后负荷;④强心剂的使用:西地兰0.4 mg静脉推注,4~6 h可以重复使用西地兰0.2 mg。
2 结果
18例患者予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16例患者于控制心衰6~8 h后行剖宫产术,术后未出现心衰表现,2例一边控制心衰,一边行剖宫产术。全部患者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存活新生儿20名。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中晚期特发疾病,是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疾病因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机体水钠潴留,以上因素使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导致心功能衰竭。任何原因导致孕产妇心脏前、后负荷增加、血氧浓度降低、组织耗氧增加均可诱发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心衰。通过回顾分析我们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衰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产前检查不正规,妊娠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予重视及给予积极的解痉治疗。本资料18例妊娠高血压性左心衰竭患者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对该病重视不足,在发现重度子痫后未积极治疗和休息。②合并双胎妊娠患者,由于腹腔压力过高,内脏血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回心血量增加,同时患者横膈抬高更明显,影响呼吸,更易诱发心衰。本组资料中有2例双胎患者。③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时患者肺循环阻力增加,诱发心衰。本组资料有2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而诱发心力衰竭。④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更加重心脏负担,心肌缺氧,诱发心衰。本资料中6例(33.3%)患者合并贫血,10例(55.6%)合并低蛋白血症。⑤妊娠高血压性心衰的治疗中应慎用硫酸镁,因为镁离子为钙离子拮抗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心肌收缩,中毒量可致传导阻滞,本资料中有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为使用硫酸镁而诱发。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左心衰竭为妊娠期所特有,随着孕周的增加,病情会逐步加重,药物治疗只能使病情暂时好转。无论孕周大小,为保证孕产妇安全,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左心衰的关键[4]。剖宫产对心功能影响较小,一般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佳[5]。本资料16例患者在急性左心衰症状控制6~8 h后行剖宫产。2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一边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急性左心衰,改善心功能;一边剖宫产终止妊娠。此类患者在手术后仍需注意心功能情况[6-7],积极改善心功能。
总之,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将病情控制在轻症阶段,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左心衰竭的易患因素,一旦发生妊娠高血压性心衰,要积极纠正心力衰竭、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倪金苏.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衰的预防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6, 21(9):1207.
[2]苏应宽,江森.临床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1.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
[4]冯泽蛟.1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J].临床医学,2008,28(6):71.
[5]黄荷风.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9-180.
[6]李家福,吕新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589.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学;调查情况;干预措施;生活质量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又称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影响患者健康。文献报告显示,高血压是脑出血及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的发展正由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加强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态及中医体质学分型对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养生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医角度来说,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主要由于肝气血不调,从而影响脾的升降运化,导致机体肾脏阴阳失调,气血紊乱。为了探讨农村老年体检者中医体质学调查情况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做健康体检的农村老年体检者3 000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健康体检的农村老年体检者3 000例,男2 125例,女875例;年龄60~87岁,平均(74.26±5.31)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则无论结果如何,均视为高血压;对于未服用高血压药物者,对于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确诊为高血压。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②老年体检者对本课题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不符合老年高血压疾病临床诊断标准者;②排除合并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其他生理或病理者;③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或伴有肿瘤者。
方法:人院后了解患者的病史,加强患者血压测定,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高血压中医体质学分布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及瘀血质等9种类型。问卷调查表以北京中医大学研制的体质量化表作为依据和参考。该量表共有7~9个条目,总分0~100分,初始评分为不同条目分值和,然后将原始评分与转换分数进行转化,转换评分为0~100分,将转化分≥40分作为体质类型标准,转化评分越高,提示向该体质的倾向率越高。研究中,共发放3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3 000份,回收率100.0%。患者在填写问卷调查时均由经我院统一培训的人员进行指导,对于病情较重者,可以由家属;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可以由工作人员根据患者情况代填。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
结果
农村老年体检者血压情况比较:3 000例体检老年患者中,1 865例确诊为高血压,发生率62.17%,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高于非高血压患者(P
3 000例老年体检者中医体质学分布比较:高血压患者中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气虚质及阳虚质,分别占35.01%、36.09%;非高血压患者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平和质和气虚质,分别占25.46%和24.14%。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及瘀血质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策略;分析
老年是生物学根据年龄来分界的一个概念,目前我国则将60岁以及以上的人们定义为老年。而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老年高血压,而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年龄在60岁以上,且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前提下患者的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1-3]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我国人均寿命也在随之延长,而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大,因此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根据我国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为49.1%[4]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一些临床治疗对策,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2011年6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内科就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年龄都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岁。所有患者在就诊时的SBP>140mmHg,DBP>90mmHg。所有患者都没有在之前服用过任何高血压药物。
1.2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内科就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4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将这些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分组,低危,高危等。
主要是为了解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些治疗方法喝护理对策,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病死率。
1.2.1低危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对策对于这类患者,首先要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向其耐心讲解为何会出现高血压症状,以及如何让预防。因为这类患者完全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应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低盐、脂的饮食来控制患者体重,并且加强运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和其家属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然若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则要采取药物治疗。
1.2.2中、高危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属于高危患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一旦确诊就需要立刻进行药物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适合的抗压药物,做到针对性治疗。如无合并症的患者则对于抗高血压药物没有特别的选择但是一开始倾向于单纯用药后面治疗效果不好则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好处是药物副作用小,也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用量。而对于存在各种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并发症的情况来决定这类患者该用什么抗高血压药物。下面举几个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患者的用药则可选用钙阻滞剂。②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用药:这类患者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不齐甚至心绞痛症状所以适宜用B一受体阻滞剂。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有不少高血压患者都肥胖所以会存在糖脂代谢异常,因此要避免选择能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而ACEI受体阻滞剂则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而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又能控制患者的血压。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首先要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的对其病情进行解释,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知识,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其中非药物治疗对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适用。轻度高血压患者则可先采用非药物治疗,而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则一旦确诊则立刻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
3讨论
3.1治疗体会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宜平稳、缓慢,并且药物起始剂量要小以后在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更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治疗,要避免不规律服药或突然停药[5]疗中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血压波动,平稳的降压则宜选用起效平稳的长效降压药,且需要采用联合用药选用副作用相互抵消或不叠加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由于是老年患者在治疗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出现性低血压。
3.2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临床治疗中,主要需要对其病情进行确诊分类,然后对症治疗,并且要加强高血压疾病的日常知识和预防教育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病情减少该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叶蕴青,吕纳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3):200-203.
[2]曹赓阳,王立民.老年高血压治疗策略.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542-1542.
[3]张文凌,龙国贤.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45-46.
[4]石晨宇.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策略.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9-150.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根据WHO标准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30~74岁。高血压病史0.5~20年,ECG除外左心室肥厚者。缺血样ST段改变标准:ECG在任何一个肢体导联和/或心前导联中ST段呈水平型或斜下型下移>0.05mV为阳性。DCG以J点为基点,ST段呈水平型或斜下型下移≥0.1mV,持续60秒以上者为阳性。
方法:DCG应用DMS Holt Win7.0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连续记录24小时,模拟MV5、MV1、MaVF导联,全部信息输入计算机自动分析,经人工修正、编辑、打印报告。ECG应用日本光电8420K型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结 果
ECG与DCG检出ST段改变的比较:ECG阴性例数70例(80%),阳性例数10例(20%)。DCG阴性例数38例(47%),阳性例数42例(53%)。DCG较ECG对ST段缺血样改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
高血压病分级后的ECG与DCG检出ST段缺血样改变的比较:1级14例,其中ECG阳性0例,DCG阳性6例(4%);2级42例,其中ECG阳性2例(5%),DCG阳性22例(52%);3级24例,其中ECG阳性8例(33%),DCG阳性16例(67%)。根据高血压的分级不同其ST改变的阳性检出率不同,即3级>2级>1级。
ECG明确诊断为ST改变后与DCG诊断ST改变的比较:10例ECG阳性其STV5下移0.05~0.1mV;DCG显示ST(MV5)下移0.1~0.3mV。ECG检出ST段缺血样改变的,DCG检查均见ST段缺血样改变,且ST段下移的幅度大于ECG显示的结果,呈持续性改变。
【关键词】卫生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能诱发比较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导致患者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高血压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正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罹患高血压疾病的人数已达到10亿人。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现已超过2亿人。原发性高血压因病因不明确,难以进行有效根治,临床确诊后,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辅以生活方式干预,以减缓靶器官损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与治疗有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将选取的1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87例;年龄41 - 81岁,平均年龄(57.2±6.7)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5.13±1.02)年。180例患者中,有78例肥胖,102例有吸烟史,67例有酗酒史,132例合并糖尿病。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和重大心、肺、腹疾病,符合纳入标准,知悉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两组患者均进行进一步诊断,最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均施行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降压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回家遵医嘱继续服药和自我调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系统、专业的卫生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
(三)观察指标
治疗周期结束后,根据WHO相关标准,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控制在73 - 85 mm Hg、收缩压控制在110 - 130 mm Hg视为正常。
(四)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全部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
二、结果
经过周期6个月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状况明显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分析
西医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致病性增压因素、生理性减压因素共同导致了原发性高血压。另外,高钠、低钾膳食,肥胖,饮酒,精神紧张,年龄及运动不足等,也会诱发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很多都是体检或偶然机会才发现血压收缩压≥140mmHg(18.4kPa),舒张压≥90mmHg。确诊后,一些患者往往会产生头晕、失眠、健忘、易激动等神经症样症状。随着病情的迁延,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或者不能长期坚持治疗,一些病人甚至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忧郁恼怒、情志过急、内伤损伤、生活失节等导致,患者肝、肾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肝属木,脾属土,肝旺克脾,脾失健运,聚成痰湿,而致痰浊壅盛证,由此表现为风、火、痰、瘀。高血压病的高血压的证候要素,主要分为实证要素和虚证要素。实证要素有阳亢、火、痰浊、(肝)风、瘀血、气郁、气逆、水湿、瘀毒、内燥10个;虚证要素有精亏、气虚、血虚、阴虚、阳虚5个,共形成56个复合辨证分型。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在初诊阶段,对患者进行常规查体,血压测量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如果患者正常状态下,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则可初步判断为高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后,进一步对患者进行诊断性评估,分析影响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探究病因并判断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疾病的家族史或既往史,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等;观察患者形色神态、体型和营养状况等。然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表现。尤其要询问患者近期患病和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的饮食情况、生活方式等,以较为准确地评估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急躁易怒、面潮红、乏力等。不过,部分患者也可能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综合干预。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西医一般采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循序u进的进行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单药治疗或者联合治疗。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对高血压患者的病症进行辨析,然后,根据一些典型症状来有针对性地采用中药组方配伍,进行加减治疗,使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这样,既能提高临床治疗的临床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例如,如果患者失眠、多梦,可佐以酸枣仁、夜交藤、黄连、肉桂;如果患者同时伴有胸痛,可佐以苏木、蚕砂;如果患者伴有大便干结,可佐以当归、白菊、决明子。
非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进行系统、专业的卫生健康教育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尽管病因复杂,但是与患者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紧密相关。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生活调护干预和卫生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有度、调畅情志、适当运动等,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积极作用,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血压升高。例如,指导患者控制钠盐摄入,控制体重、限制烟酒,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运动习惯,保持心态乐观平和等。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就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确诊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卫生健康教育干预,以有效保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秦海波,刘晓军.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