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2: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当前的金融形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银行 信贷 改革 发展
前言
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警示,如何降低信贷风险,建立科学的信贷体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银监会也对信贷风险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颁布管理办法,力求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提出
在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银监会提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目的在于促进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调整与完善,推动银行信贷业务规范发展,防止信贷被挪用,特别是进入楼市和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强调从流程上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控,严格限制不良贷款;而对优质的贷款业务,银监会持鼓励态度。这说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正在向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多个行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企业因为无力偿还贷款或新增贷款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倒闭,银行信贷风险增加。信贷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不仅不利于优质业务的开发,而且直接增加了危机环境下的金融风险,产生恶性循环。当经济形势逐步回暖后,银监会提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助于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争取信贷工作的主动权。
二、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依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信贷风险防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创新。
(一)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存在风险惯性
原先商业银行对贷款业务的审批遵循“三查”流程,即贷款前调查,贷款时审查,贷款后检查。虽然这是银行提供贷款的工作基础,但仅以“三查”完成贷款审核,在流程上过于简单,并会造成工作漏洞。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规定,对固贷、流贷和个贷的需求,银行应较原先的审贷标准加以细化,达到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风险惯性的影响。所谓风险惯性,就是在传统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银行采取“三查”流程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或是资金回笼速度慢等问题。如果信贷业务审批的流程不能改革,那么这种风险以及损失的增加是持续性的,无法得到根本扭转。这就要求银行用新的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工作的严格性、严谨性,过滤不良信贷。
(二)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挤占优质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主要是用于楼市和股市,泡沫经济的风险一旦发生,银行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以前,银行在吸纳信贷业务时,经常希望与大型企业或集团展开合作,主要是考虑到大客户的经营背景、还款能力、合作前景。这些信贷资金被挪用的同时,也直接挤占了优质信贷业务的比例。目前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有很多优质企业客户存在贷款需求,并且企业从事的经营项目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指导,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只是此类潜在优质客户受信贷资金挪用的影响,与银行信贷合作中还需从贷款政策、审批流程上进一步对接,这也是银行加强信贷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信贷风险控制需要相关行业联动
由于商业银行每年会产生一定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在流动资产信贷方面更难于控制。所以在固贷、流贷和个贷的审批工作中,银行会寻求与担保公司的合作。例如,个人客户在贷款购车时,往往都需要经过担保公司的审核。这说明单纯依靠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并不能绝对杜绝风险的发生,但通过与相关行业的联动,能够起到降低风险或风险共担的效果。从当前的金融形势来看,银行无论是降低信贷风险还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应积极建立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加速践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
三、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举措
针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为更好地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工作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加大对审批环节的改革,实行传统与新型信贷业务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信贷风险,发展优质信贷模式。
(一)改革传统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
对于传统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是改革审批流程。银行对信贷业务的审批应从借款人的授信调查开始,将贷款审批、合同订立、贷款发放、贷款使用、贷后管理等工作重新调整,使银行各个相关部门都参与到流程的修改工作当中,重新梳理审批的各个环节,分析潜在风险,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严格化的贷款审批流程。银行应在现有的管理系统中增加监控预警功能,如果借款人资金流向出现问题,可及时在银行的系统中反应,便于银行追踪管理。
在审批流程改革的同时,银行应提高对借款人的征信标准。原先银行对借款人征信结果中的部分不良记录,可采取一些变相方式解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后,银行必须在原有的征信标准基础上更加严格,规避各种变通机会,服务于长期的风险控制。而且银行在信贷审核时要增强对借款人还款来源以及抵押物的评估,划分评估等级,重点评估还款来源的稳定性、抵押物的市值和未来价值、还款来源与抵押物是否便于资金回笼等等。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与评估结果,银行应在合同中加强信贷风险管控。
(二)以信贷转型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
为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商业银行应大力开拓新型优质信贷服务,扶植优质实体经济发展,调整信贷资金的占比。当前,企业投融资方式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迈进,银行在企业客户信贷方面应将贷款政策向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吸引参与BOT和TOT项目的企业客户,扭转信贷资金被挪用的被动局面。
BOT和TOT项目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和政府的关联。政府根据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得到论证,具备可持续发展性。无论是承包商还是分包商,从事此类项目的风险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特别是有政府的领导、支持和监督,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风险也有所降低。而且BOT和TOT项目建成后的收益也同样更具保障,企业申请贷款后的还款来源明确,能够根据项目进程提供明确的还款计划,符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从事BOT和TOT项目的企业也因为资质的不断提升而获得更多参与项目的机会,因此,银行应运用政策杠杆,对此类优质客户群体给予更多的支持,逐步提高优质信贷业务的总体占比,推动新型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与保险公司联合防范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还应注意联动优势的发挥,以降低固贷、流贷、个贷产生的风险。所谓联动优势,就是借助银行在金融领域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运用各自的审核机制,分别对借款人进行审核,达到双重保障的风险控制。其中,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联合尤其值得开发。保险公司专业从事风险管理,并且保险产品丰富,能够和银行信贷工作有效对接,从多角度防范信贷风险。
在保险业务层面,商业银行可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协议,借款人必须投保相应的保险,才能具备审核通过的资格。在目前的产品中,企业和个人客户在申请贷款时可投保的保险产品包括出口信用保险、房贷险、车贷险等。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服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客户。贸易是我国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为确保出口产业链条的发展,出口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时应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防止出口受阻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而房贷险、车贷险更多地服务于个人客户。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险时已对客户资质进行审核,并且银行可与保险公司商定贷款政策,如趸交保费客户优先获得审核,以便挖掘优质客户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降低传统贷款业务的风险。
四、总结
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也是收益的源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提出给予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新的启发。改革与发展正是前进的需求所在,商业银行应紧跟时代步伐,用前瞻性的举措引领信贷业务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宏.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风险控制,在刚才的专题上有很多专家已经谈到了,在这里我只说怎么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振兴经济政策。农村中小金融企业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投放,加大支农的力度。
及时谋划部署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工作。围绕农业产业链细分农业市场客户群,认真论证业务发展的特点,加强市场营销,牢牢占领农村市场。在风险防控情况下,做自身能够接受和识别的业务。
大力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从银监会来讲,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方法和方式,都要大力推荐。凡是支农服务创效明显的机构,都予以大力支持。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长效扶持机制。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从客观上讲,这与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目标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为此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上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协调出台各项扶持政策,综合发挥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扶持作用,要研究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的政策目标。适时、适度调整准入门槛,吸引符合条件的资金去农村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市场的运作投资、收购、兼并、重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健康度的同时,加大对西部农村金融的投入。加大对银行业犯罪打击的力度,从严打击逃废债行为,加强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积极推进信用
文化建设,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配制优质的企业文化。
规范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农”问题和农村金融问题,是中央高度关心、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三农”的事情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所以我们始终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制度作为首要目标,加快建立适合“三农”发展的金融体系。相信大家对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出台的内容已经很熟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两个放开,一是资本放开,二是机构放开。在资本放开方面,主要是指允许社会各类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金融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要提高民营资本对农村金融的参与度。机构开放是支持相关金融机构去农村建设网点,我们所推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是目前农村金融以及存在农村金融机构有力的补充,并不是指农村金融的全部。试点原则方面,首先是低门槛严监管原则,适当降低机构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确定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金。在投资人的资格和业务准入的条件和范围,新设法人机构等权限适度降低了门槛。这里头就是在允许设立三类机构方面,有人认为,监管部门目前没有给各省积极推出小额信贷组织合法的地位,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再重新认识一下,小额信贷机构也已经推出若干年了,在我们国家也有数百家,一直在稳健运行,2008年5月份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也出台了意见,政府处置风险,小额贷款公司由工商部门注册,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也是一家合法机构,这个法律地位不是说银监会能够给的,而银监会管的只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经营机构,而小额贷款公司只是一般的企业。其次是严监管。所谓严监管,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三类机构是正规机构,是涉及存款人和投资人资金安全,由监管部门发牌照,接受审慎监管的机构,这跟一般企业是有区别的。除了坚持低门槛严监管之外,还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先中西部,后内地,先解决服务空白,再解决竞争充分的问题。2006年12月,开展试点工作,到2007年在全国进行推开,到2008年10月31日,已有77家新型同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62家,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从试点成效来看,初步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创造了农村金融运营的新模式,增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活力,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水平,起到了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目的。
从许可要求来看,已经纳入2008年第3号规章,但只有国务院规定的试点地区才可以参与。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下一步工作,我们目前主要五方面推进,第一是主要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跟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一起实行县乡镇基本覆盖。2007年公布的数字空白乡镇是2688个,银监会目前对2688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其中有40%是通过现有金融机构的延伸服务来实现,还有将近10%~20%是通过2008年以来金融机构到空白乡镇增设网点方式实现的,还有个别的地方确实是不具备商业可持续的问题,这一点应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来实现的。第二是加强推进,如期完成第二阶段的试点任务。第三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试点。第四是加强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试点工作范围。第五是加强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势 贸易顺差 社会保障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1-08-03
认识中国经济要立足全球化背景。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全球的分工和市场体系中,这样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中国经济得益于全球化,中国也可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量贡献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大门实际上很难再关上。中国的生产、贸易、资本和人员的流动,现在都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我们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和规划,必须有全球视野。
在全球生产分工和供应链中,中国出口是一个大亮点,同时中国也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油、有色金属、大豆等农产品和原材料。认识中国的经济成绩和问题离不开全球市场,分析中国的价格和经济中的问题也要从全球市场分析。如果我们的电便宜,就会有很多厂商把最费电的工厂建在中国;如果我们的油价低于国际油价的幅度比较大,就会发生香港的卡车到深圳和广州加油的情况,甚至会发生向外走私成品油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定价政策必须考虑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劳动生产率。中国一直讲有一个无穷的蓝领工人的供给,现在这个供给慢慢地近似于均衡。这些蓝领工人、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最近三年,全国各地的工资都有所增加,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供给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是长期累积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劳动供给发生变化时的一次全释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03-05年农民工的工资没有涨,从05年到现在差不多每年农民工的工资能够涨10%左右,所以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中国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下表是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情况(表1 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1978-2005)。我建议大家仔细分析中国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这样细分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为今后制定政策、发现商机和稳健经营打下坚定的基础。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也是令人高兴的(表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 1978-2005)。最近这几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是正的,每年都有百分之一点几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经营机制和管理能力变化的综合指标,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那块多出来的产出,如果多出来的产出是正的,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正的、增长的。它特别关系到中国经济是否有潜力、是否可持续。建议大家可以进一步分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
中国有“成长中的烦恼”。比如投资过多、储蓄率高、顺差大、税收增长率远高于消费增长率、人民币也面临升值压力。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唯独环境污染在哪儿都是坏的)。但如果我们把握不住这些“成长的烦恼”的度,就有可能变成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处理好。
市场已经对不均衡做出了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看上去是价格变量的调整,背后都是经济变量的调整。这两个价格都是对不均衡的一种反映。
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很多综合政策。其中一个表面的现象就是涨价和升值的压力。我们的产品中有很多外部的污染,负的外部性的增长没有包含在产品的价格中。如果加大环境的执法力度和对环境的保护,使这部分治污成本由企业承担,那产品价格肯定就高了,所以看上去升值的压力是价格的调整,但它背后反映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是整个经济体调整的必然反映。如果加强劳动保护,实行最低工资制,给农民工也上三险,这些都会在成本和价格中有所体现。既然是市场的选择和调整,那我们对这种调整就要有正确认识、要有平常心,要看到调整的必然性和价格调整背后经济体实际变量的调整。一件小事的背后实际上是价格和体制问题。如果我们看得更深,就会更加理解价格变量的调整。
大额的贸易顺差并非常态。我认为贸易基本平衡对国家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才有利。如果是大幅度的贸易顺差,第一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第二也不是常态。经济学家也很难论证大幅的贸易顺差是必然的。长期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只有在最近三年贸易顺差在GDP的比重才越来越大。所以,如果顺差占GDP的1%、2%甚至3%,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超过GDP的5%,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很多出口导向国家,比如韩国、泰国和菲律宾,在它们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也并未呈现大幅度的贸易顺差。日本是典型的贸易顺差国家,美国有99年的贸易顺差,但目前日本的顺差也仅占GDP的1%-2%,我认为这个问题也应该予以重视。
过去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经济的时候经常说中国有两大隐性的财政赤字,一个是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第二个典型的财政赤字就是社保欠帐。十年前,我们的银行确实存在巨额的不良资产,特别是国有银行,十年前一个非常有名的论断,叫做中国的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经过97、98年以来的银行改革,特别是最近五年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成功上市。成功上市后,大幅度减少了这些银行的不良资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转变了公司治理结构,使得这些银行的竞争力、知名度、服务水平和内部管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整体上看,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从超过30%降到了一位数。正是由于这些坚决的改革,抓住了机遇和时间,使得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有评论说,外国战略投资者在改革中按照现在的市值计算,他们的股份增值了多少。我觉得这种计算多少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希望这种计算要更加全面,要看到中国的社会保障、境内的战略投资者和境内外的公众持股人的股权增值情况。在刚才我说的中、工、建、交中,国家控股是绝大多数的。国家控股的概念不仅仅占简单的多数,而是占了绝大部分。除了国家控股以外,还有社会保障、有境内投资者以及境内外以境内为主的公众持股人。如果要计算境外的战略投资者赚了多少,你可以有一个数字,但是这个数字要乘以一个很大的数,就是国家、社保、公众持股人和境内战略投资者。如果将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其他转轨国家以及发生危机的国家比较,就会看到中国的银行改革和处理危机的方式坚持了国家控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实际上是使得机制更加顺畅、更快地改变预期、更快地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使得市值和市场预期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中国在这方面还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地方,是可以讨论的。但东欧和其他转轨国家,拉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亚洲国家,他们在处理危机中外国资本占银行股的比重,都远远超过中国。所以对银行改革要有基本的判断。
根据这个判断,我认为现在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天赐良机。当前税收好、股市好,应当抓住机会划拨一部分国有股权充实个人帐户。我以前做过一个“转型名义帐户”的社保总体方案,我认为抓住这个时机大大充实个人帐户是非常好的。在转轨国家,把股票分给了老百姓,老百姓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股票卖出,所以这些股票短时间内聚到了寡头手中。如果我们用国有股权的一部分充实养老帐户,这个股权是一个组合,而且有利于收入分配和低收入群体。而且老百姓不能马上卖这个组合,必须等到60岁才能开始拿回他的钱。这些钱可以一次性,也可以分月拿回。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问题,都可以设定。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我们要抓紧时机把这个事也做好了。这样中国就能够解决另外一个隐性的财政赤字。如果我们把银行不良改革的隐性赤字控制住,再抓住一个改革的机会把我们社保的欠帐、个人帐户的空帐户充实,那10年以前观察家们批评中国经济的两大隐性财政赤字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
积极推动资源价格的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过程中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改革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浪费。但改革在一定的时点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如果总是推迟改革,扭曲会逐步累积、损失更大。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积极推进改革。对一些局部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财政的办法来解决。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财税制度。以物业税为例,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都提到要实施开征土地规范的物业税,它可以稳定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使得财权和事权更加匹配,激励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有了物业税后,地方政府可以不搞工业也能有税收,并且有积极性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物业现在非常复杂,全国非常大,物业税的实施可以采取中央决策、省人大通过法规、县市具体征收等可操作的原则,应当加快物业税的试点工作。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必须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要求。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推进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商业银行是重要的金融主体,提高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商业银行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整个金融业的创新。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指的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商业银行不断的通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来构建新的组织,开辟新的市场。商业银行可以在各个方面进行金融创新,例如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人员准备、机构设置、制度安排、战略决策等,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1]。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创新力度不足,原创性匮乏。原创性是创新的灵魂,商业银行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原创性,才能够对市场进行拾遗补缺,扩大市场占有率。然而,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都呈现出原创性的匮乏,导致没有足够的创新力度,只是对国内外同行的产品、模式和经验的简单吸收和模仿,而没有独创的市场规划、客户定位,在开发和营销中缺少针对性,金融产品的推出速度虽然很快,技术含量却很低。
(二)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没有足够的控制能力。任何创新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创新也不例外。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甚至法律风险。而很多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缺乏清晰的认识,在进行金融创新之前没有对金融中介机构的评级进行谨慎的审核,也没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更没有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这就会增加金融创新的不确定性。
(三)金融创新的整体不够协调。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从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大多集中在金融业务上,而对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服务创新则相对落后。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方面的创新多集中与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业务之间很不均衡。此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也远远多于西部落后地区,这种不协调影响了金融业务创新作用的发挥。
(四)金融创新受到了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制约。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仍然很不健全,这种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重点在于小企业,而小企业要面临较高的贷款风险,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小企业经常出现逃废银行债务的不良现象,致使银行不愿意发展小企业业务,小企业业务的金融创新难以展开[2]。
三、提高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对金融创新的发展规划进行明确。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之前首先要做好金融创新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金融创新战略。金融创新发展规划必须对金融创新的战略决策、机构设置、制度安排、管理模式、人员准备以及创新业务的流程等都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其作为一个长期战略。在制定金融创新的发展规划时要对自身进行合适的市场定位,找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和资源优势,并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明确金融创新的阶段性目标,在成本、人力资源和设备等方面做好准备。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应该量力而行,增加创新的原创性,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上,要不断开发出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金融品牌。
(二)提高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控制能力。必须要针对全行的创新意识进行强化,使总分行、前中后台之间的衔接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使自身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得以不断的提升,促进有效的金融创新的资源投入,针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金融创新人才进行积极的培养和引进,致力于专业的金融创新团队的打造,不断的对研发基础进行夯实,最终能够对持续稳定以及发展的金融创新工作起到全面的推动作用,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以及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从而能够使银行在激励的金融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针对公众进行金融知识教育的普及工作。现在我国很多人在投资理念上表现的比较不成熟,没有很好的认识和了解预期收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产品的特性等,一旦有异常的情况出现在投资理财当中,这些人往往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过激行为。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应该针对公众进行金融知识教育的普及工作,对投资者进行帮助,使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投资目标,并且意识到投资理财的风险以及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从而能够对投资预期收益进行合理的规划,最终可以有效的杜绝出现盲目投资的行为。
(四)针对金融创新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保证,在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必须要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予以更多的关注,因此监管部门必须要对自己监管金融创新的水平进行动态的提升,全面监管金融创新的盈利性、流动性以及安全性。与此同时,鉴于我国尚不成熟的金融创新制度,因此监管部门还要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予以必要的协助,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3]。
关键词:次贷危机;牙买加体系;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深刻地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都将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业构成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恐慌心理将导致惜贷的行为,从而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经营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这将进一步放缓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世博会;上海
一、金融服务业概述
现有的对金融服务的定义主要是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或者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统计中。比如英国学者亚瑟・梅丹(2000)定义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加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联合国统计署也定义了“金融及相关服务”这一项统计口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说法,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附件之一的《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采取了列举式定义金融服务。
国内学者莫世健在《WTO与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对金融服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金融服务指一成员金融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任何金融性质的服务,这是《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广义的金融服务。第二,金融服务具体指保险、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行业提供的服务,该意义上的金融服务指现有的主要的金融服务方式和内容,是狭义的概念。
由于金融服务模糊的内涵和难以界定的范围,所以,世界各国对金融服务业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表现在经济统计中就是各国关于金融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中国统计的产业体系中,金融服务业是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子产业,下分四个大类: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活动。
二、加快发展上海金融服务业的迫切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金融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带动作用越来越强、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征、逐渐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其变革的主要因素、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主流等。金融部门可以为借贷双方提供金融中介服务,为各市场主体分散和管理风险提供市场环境和条件,为整体经济配置资本资源并为国内和国际的商业运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这些固有特点使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地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更是加快了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步伐,如今,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五年过渡期已过,我国如期完成了关于金融服务业的入世承诺,甚至有的领域还超前完成。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给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相对开放的大环境下更好的发展金融服务业这个问题也具备了更深远的意义。
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它北界长江,东濒东海,
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拥有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的金融服务业无论是规模、产品种类还是管理经验、创新能力等都处于我国的领头羊位置。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2007年全年GDP实现12001.16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城市,金融业增加值1195.72亿元,亦位居中国城市第一。其实早在1992年,上海就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己经成为中国大陆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从全国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一个质的飞跃,上海需要发挥国家支持、地方推动和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合力。国际金融中心属于市场机制发育非常完善、金融深化达到高层次的产物,而上海目前金融业发展还远不成熟、市场机制还远不完善,上海只有尽快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才能实现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的宏伟目标。
另外,国家一直在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2005年12月顺利开港后不仅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而且大大提升了上海港口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竞争力。然而航运业是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限长,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公司靠自有资金很难满足全部的资金需求,需要从诸多的融资渠道中选择适合本公司的筹集资金方式。同时,航运业也是高风险行业,海上保险作为一种损失补偿机制,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航运业的这些特殊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需要金融服务业为其提供服务,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将解决航运公司的港口资金不足的困境,帮助航运经营者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可以说没有金融服务业的支持,航运中心的建设将失去生存的基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筹备和举办,为上海金融服务业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其中巨额融资就是举办方必须要迈的坎。据估算,世博会建设直接投资约250亿元(30亿美元),其中世博会工程建设投资80亿元,土地储备前期动拆迁170亿元。除了对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还必须对由园区建设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进行间接投资。根据经验,l美元的场馆建设投资,将拉动5到l0美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即世博会建设3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将带动150美元到300亿美元的间接投资。传统上,像世博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政府投入、银行贷款、企业出资。但是对于旨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承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应该更多更灵活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特别是资本运作手段来减轻政府支出的负担。金融服务是世博会成功的必要条件,资金的筹措、调度以及清算支付,世博会场馆后续开发利用、投资回收,世博会期间为国外客商提供的金融服务,世博会专项基金的设立、增值、运用等都与金融服务业紧密相关。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业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006年底中国已彻底开放金融业,上海成为中外金融机构竞争较量的主战场,在世博会日益临近、航运业需要发展成熟的形势下,上海能否成功向世界展示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至关重要。
三、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上海金融服务业的建议
1.知己――强化优势,转化劣势
上海金融服务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发展速度快、吸收能力强,虽然起步晚,但已有了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劣势有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跨越式发展程度低、交易规则和政策的不完善等。有针对性地强化优势,上海金融服务业可以进一步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加入,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加快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转化劣势可以采取: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商业经营手段,根据形势和自身情况适时出台相应政策;普及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公众对金融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化方面;优化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
2.知彼――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加强合作
上海和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差距很大,这个差距除了缘于发展时间短,还缘于很多体制上、措施上的因素。想尽早达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金融服务业就一定要和国际大都市多交流,多比较,少走弯路以更高效率地去发展。
另外,世博会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回顾以前,几乎每届世博会都会对举办城市金融服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上海要加强和以前举办过世博会城市的合作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更好地把握世博会在筹备、运营和后续3个阶段的效应,认识到这个效应的阶段性和持久性,从而成功地向世界展示自己金融服务业方面的实力。
3.利用好世博会这个助推器,为航运业等其他产业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
作为一个和世博会联系紧密的行业,金融服务业既要抓住机遇,完善体系和市场建设,又要规避各种由于世博会可能带来的风险。世博会对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同时,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完善与充实,又会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世博会构成上海保险业功能开发的最佳平台,迫切需要上海保险业发挥好保障、融资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在这个大环境的需要下,我们要加快发展保险业的进程,把保险业作为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无论是世博会还是航运业等其他产业都需要金融服务业给予巨大的资金支持,为了满足资金方面的需要,我们可以尝试发行世博会建设债券、对世博会相关设施实施证券化、发行世博会项目信托计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借鉴美国成熟产品的发展模式,谋求金融市场和产品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三联书店,1993.
[2]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烈望.世界金融中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8.
[4]申海波,陈莉译.金融自由化的经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方华等.世博会与上海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建松.关于发展浙江地方金融产业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7]刘桂荣.伦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上海的借鉴和启示[J].上海商业,2006(5).
[8]刘桂荣.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商业,2004(8).
[30]曾波.上海世博会融资中的金融创新[J].上海投资,2004(6).
【关键词】云南省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金融 调查与思考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88.33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9621.83亿元)的比重为25.9%,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的比重为2.9%;同比增长39.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4%)1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9.8个百分点。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宅类和商业类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住宅类开发投资完成1642.40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速较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商业类开发投资完成410.97亿元,同比增长60.4%,增速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二是办公楼类和其他类开发投资放缓。全年办公楼类开发投资完成117.50亿元,同比增长36.0%,增速较上年降低51.9个百分点;其他类开发投资完成317.46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降低45.5个百分点。
(二)商品房供应充足,销售市场趋于平稳
1.商品房供应充足。截至2013年末,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18260.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1%,商品住宅施工面积1296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481.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4529.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商品房竣工面积2019.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商品住宅竣工面积1576.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
2.商品房交易市场趋于平稳。截至2013年末,全省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3309.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商品住宅销售建筑面积2855.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全省商品房销售额1487.24亿元,同比增长9.1%,商品住宅销售额1192.55亿元,同比增长10.7%。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前期的成交势头,商品房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国五条”出台后,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变化,购房需求加快释放,4月和5月的商品房销售速度明显提升;下半年,在前期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下,商品房销售速度下降,7月和8月出现负增长,之后逐步回升,在4季度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图1 云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局
(三)重点城市住房价格运行基本稳定
1.新建住宅销售情况。2013年12月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昆明环比上涨0.5%,大理环比上涨0.1%,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19位和第63位;昆明同比上涨5.8%,大理同比上涨5.5%,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61位、第63位。总体上看,2013年昆明和大理两城市新建住房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2.二手住宅销售情况。2013年12月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昆明环比上涨0.4%,大理环比上涨0.2%,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25位和第42位;昆明同比上涨8.0%,大理同比上涨3.1%,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12位和第54位。
(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2013年,国家下达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30.32万套,计划基本建成16万套。至2013年末,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30.36万套,基本建成23.4万套,完成投资315亿元,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全省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46.6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2.58万户,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的作用明显。
二、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贷款稳定增长
截至2013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2606.8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6.2%,占全国房地产贷款的比重为1.8%,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0.9和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3.2%,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房地产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491.31亿元,同比多增155.02亿元。全省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自2012年3月份以来逐步回升,2013年保持在21%~25%的区间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图2 2009年以来云南省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二)房产开发贷款增速明显提高
截至2013年末,全省房产开发贷款余额625.77亿元,同比增长55.9%,较年初增加224.40亿元,同比多增138.84亿元。其中,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77.20亿元,同比增长53.4%;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136.48亿元,同比增长93.5%;其他房产开发贷款余额12.09亿元,同比下降38.8%。2013年,部分金融机构加大对商业用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及部分金融机构获得总行下放一定的商品住宅项目审批权限,得以加大对优质住宅项目的信贷投放,促使全省房产开发贷款保持高速增长,4-12月份的同比增速均超过50%,贷款增速明显提高。
(三)地产开发贷款调整效果显现
截至2013年末,全省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72.57亿元,同比下降7.4%,较年初减少13.76亿元。其中,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余额为142.41亿元,同比增长17.5%,较年初增加21.21亿元。自2012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先后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以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地产开发贷款的结构进行调整,在压缩融资平台公司地产开发贷款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使得2013年全省地产开发贷款出现两个变化:一是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持续降低,并在下半年连续6个月负增长;二是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保持12%以上的增速,占地产开发贷款的比重从2012年末的65.0%上升至2013年末的82.5%。
(四)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力度加大
截至2013年末,全省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506.47亿元,同比增长16.1%,较年初增加209.35亿元,同比多增94.72亿元。201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有所活跃,金融机构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力度加大,全年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1.99万笔,合计43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47.1%,其中首套房贷款10.87万笔,占全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笔数的90.7%,表明金融机构对刚性购房需求的支持力度较大。从利率水平来看,2013年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的0.98倍,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1倍。在首套房贷款中,下浮利率占23.9%,基准利率占69.8%,上浮利率占6.3%。
(五)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末,全省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余额488.57亿元,同比增长24.7%,较年初增加96.88亿元,同比多增37.50亿元。随着全省房地产市场成交有所活跃,市场对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的需求增加,拉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快速增长。
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交易普遍活跃,一些热点城市的住房公积金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状况。我行及时对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昆明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为54.23亿元,同比增长117.39%;年末贷款逾期率为0.03%,存贷比为62.9%,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六)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增势良好
截至2013年末,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为239.23亿元,同比增长40.5%,较年初增加69.00亿元;全年累计发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13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发放41.31亿元。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国开行、工行、农行和建行发挥信贷支持主力军作用。2013年,由国开行牵头,工行、农行和建行参与的对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银团贷款积极推进,在6月底实现放款,到年末已发放42.98亿元。截至2013年末,四家行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合计197.66亿元,占比达到82.6%。
2.信贷资金高度集中于廉租房和公租房。2013年,全省金融机构向廉租房和公租房发放贷款99.15亿元,占同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发放额的75.3%,廉租房和公租房贷款余额占比达到74.5%,“两租房”贷款在全国排名前列。
3.贷款业务主要发生在昆明市。2013年,昆明市共获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99.97亿元,占全省的75.9%;年末贷款余额200.65亿元,占全省的83.9%。全省16个州、市中,仅有普洱市和怒江州尚未发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业务。
(七)房地产贷款质量保持稳定
截至2013年末,全省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7.10亿元,较年初减少3.75亿元,不良率为0.27%,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为0.32%,较年初下降0.8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24%,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房地产信贷准入门槛,促使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三、关注的问题
(一)全省房地产市场供应增量明显,待售面积增长速度加快
从房屋供应量上看,2011年至2013年,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速分别为20.6%、30.4%和27.1%,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但3年的商品房施工面积中,住宅施工面积占比分别为75.9%、72.6%和71.0%,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房地产市场优化投资结构的发展趋势明显。
从房屋待售情况看,2011年至2013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分别为334.3万平方米、511.7万平方米和1167.8万平方米,增速分别为52.3%、53.1%和128.2%,反映出随着房屋施工面积的快速增长,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较为紧张,融资增长势头明显
我行在2013年下半年委托部分金融机构对全省60家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企业资金链较为紧张。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以定金及预收款等销售回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占比为32.5%,较上年减少11.6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14.3%和52.7%,较上年分别提高4.2和7.0个百分点,显示在房地产市场成交较低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所上升。
(三)预期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占多数,个人住房贷款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根据我行委托部分金融机构对昆明市100名贷款购房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占54%,预期房价下跌的仅占4%,预期房价稳定的占42%。在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情况下,不排除有少数购房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提前购房的可能。在调查中,有12%的借款人房贷月供收入比高于50%,其中月供收入比高于60%和70%的分别占4%和1%。月供收入比过高,借款人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一旦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或是住房价格向下波动等局面,贷款本息的偿还将可能出现困难,其潜在的信贷风险值得关注。
(四)购房者贷款难问题突出
据数据显示:2013年9月至12月,全省金融机构单月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笔数从1.1万笔下降到0.7万笔,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从9.3%下降到2.4%,房地产市场购房贷款难问题显现,到年底更加突出。据调查,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信贷规模较为紧张,部分金融机构把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进行统筹安排,而小微企业贷款受监管部门“两个不低于”的考核,个人住房贷款受到挤压,加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低,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有所降低。
四、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预测
(一)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仍将趋紧。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执行好既有调控措施;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库存较多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开发总量。整体来看,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内出现调整与松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房地产市场销售也不太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从面上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回款进度难以发生明显改观。
二是房地产市场分化的特点进一步显现。岁末年初,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土地拍卖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地价高出同地段现售房价、商品房市场供不应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再度出现惜售以及云南城投进京拿地开发等新闻不断见诸媒体报道。这表明全国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聚集人口和资金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包括土地和资金等优势资源向全国优势房地产企业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而从全国来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楼市回升乏力以及中小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发展维艰的状况可能延续,甚至加剧。
三是全省房地产市场库存化压力与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的中长期压力同时存在。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供应的连续快速增长,全省商品房的消化周期延长,给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总量基本平衡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云南省主要城市住房价格呈现逐步抬升趋势,加上城镇化带来的住房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与住房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稳定住房价格任务仍然艰巨。
四是电商的迅猛发展给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开发带来冲击。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的异军突起,给实体零售商业带来巨大冲击,并由此给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带来挑战。
(二)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一是2013年底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云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云南省城镇化率的目标任务是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4.0%左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潜力,房地产业仍将在这个过程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放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积极推进,都为云南省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2014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可见全省房地产业发展仍然有着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撑。
三是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全省150个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形成有力项目支撑,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抓住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升级以及云南省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云南旅游地产正逐步成为全国旅游地产的重要板块,不但本土的城投、城建股份和星耀等实力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开发经营业绩,更吸引了雅居乐、万达、中坤、龙湖、碧桂园和华侨城等重多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云南重点旅游城市。一批有品牌、上规模、影响大的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云南省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总体来看,全省房地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将处于上升期。
(三)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综合以上因素,总体上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市场供求总量上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房地产贷款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重点城市住房价格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并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
五、政策建议
(一)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防止出现各类变相放松政策的情况,通过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等措施,提高投机投资性购房成本。加强稳定市场预期,通过舆论合理引导居民理性消费,配合对中小套型、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鼓励政策,促进自住性需求的有序释放。
(二)推动建立房地产市场多元化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支持开发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开发资金的合理融资需求,大力发展住房产业投资基金、住房债券、房地产信托等融资工具,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住房开发和保障领域,积极探索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住房融资模式和运作机制等,加快企业销售回款速度。
关键词:欧债危机;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欧债危机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导致了欧元区各个成员危机国的经济衰退与政治动荡,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冲击。金融风险已经从政府传递至全球的整个金融和银行体系,欧洲银行业正面临着极大的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另外,欧洲国家国债大量到期与欧洲银行大量补充资本金的双重压力,短期内前景仍不容乐观。
1.当前欧债危机面临的潜在问题
从短期而言,不论是金融层面还是实体经济层面,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都相对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欧洲采取债务货币化的手段解决债务危机,势必会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样,成为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的又一个源泉。我国也将面对更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有可能会成为欧债危机可能给我国带来的最大潜在问题和挑战。
2.欧洲债务危机应对措施的分歧
从本质上,德国应该认识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成员国地位给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因此,很多欧盟成员国认为德国应该主动承受更多的责任分担。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主要以贷款的形式来表示,而经济调整的责任被直接置于债务人身上。近两年以来由于贷款变得越来越容易,各种不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渠道竞相出现。关于责任分担的辩论将继续,直到这场危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得到解决。欧元区并没有计划去改变目前相当有限的责任分担的立场。根据新的财政协议,这次调整的责任将由那些债台高筑的国家来承担,其意图是去杠杆化将在很大程度上由实现可观初级财政盈余的国家所取得。
3.未来欧元区债务危机面临的措施选择
第一是面临欧元区解体的问题。这是当前对于形势的最悲观的一种预见的可能性。主要想法是否选择将希腊等不能满足欧元区条件的国家逐出欧元区,或者由德国、法国及西北欧一些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组成一个新的货币区。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首先,如果将希腊逐出欧元区第一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其次,一旦退出的弱国极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现象,如果这样会间接地影响所有欧元区国家,特别是会造成冲击各国的银行和金融系统,后果是不可控的。
第二是欧元区协同会做出一系列的强有力的承诺,通过发行“欧元共同债券”共同担负起相关债务,同时开始着手建立有共同货币及财政机制的联邦制。这是最为乐观的一种预见的可能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各国能够从此协调起货币与财政政策;投资者的信心可以逐渐得到恢复;各种问题可以从最根本的机制上得到解决。但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小。
第三,继续目前的情况。即在市场持续波动和各重政治压力的情况下,各国以及欧洲央行不断地协商和妥协,并不断地推出零散的、短期的、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情况渐渐稳定,情况可能会向上面第二种可能的方向发展,即各国逐渐携手去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在此市场情况之下,投资的策略应偏向于保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以保有本金和维持一定的流动性为中心,而不应该急于追求回报。从全球范围看,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而言,未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应该面临更好的投资机会。
二、欧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1.欧债危机对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我国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受欧债危机影响我国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欧债危机导致的欧元持续贬值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外受投资者对债务危机的忧虑所致,在未来一个阶段之内,我国的资本市场将会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明显;这种影响之下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小的影响。但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欧债危机将会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格局发生根本的转变。具体来看,我国由相对依赖于出口的经济增长会逐渐演化成为扩大内需建设,从而有利于带来国内产业化经济格局的结构调整的变化。而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结合我国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对审视我国国内债务问题也异常重要。
2.欧债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我国而言,从对外投资角度看,欧债危机带来欧元资产的进一步贬值,将有利于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海外“抄底”,以参与全球市场和技术竞争。从国家层面看,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倒逼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进一步“向内”寻求增长动力。此外,未来如果欧洲重债国需要更多国际资金援助,中国可以考虑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参与,从而在全球经济治理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拓展空间。从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化角度看,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欧元这一人类货币史上的重大创举受到重创,再加上美元凭借储备货币地位“绑架”世界经济的内在矛盾,全球对一个“多极化”货币体系的需求更盛,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或将更为有利。
3.欧债危机对国内进出口贸易产生严重影响
受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出口受阻,生产出的商品境内滞销,银行不良资产或信贷违约率增加,国际结算欠款增长,实际失业率飙升,对金融、民生、经济、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三、当前面对欧债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