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8篇

时间:2023-06-05 08:42: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篇1

内容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要素,而集群环境会对这三个要素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集群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自身条件,利用内外部的技术创新相关资源,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胡大立、张伟,2007)。但是,产业集群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阻碍作用,如拥挤效应、“搭便车”现象、“柠檬市场”、技术锁定、转移成本过高等(龚荒、仓基武,2003)。因此,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集群环境的深刻影响,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与非集群企业有所不同。本文尝试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组成要素。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占有技术创新资源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进行创新决策,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它是企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创新意识、创新激励机制、组织沟通水平等;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并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能力。它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

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创新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集群内企业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势。集群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地理位置邻近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的高生产率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企业易于获得所需资金,以及与行业有关的设备、投入品等在集群内广泛存在,群内企业很容易获得。集群内有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产业聚集也吸引了大批专业化技术人才,同时集群中人才的频繁流动为人才提供了学习机会,提升了专业人才的素质,因此,在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企业很容易获得创新所需人才。产业集群内还聚集着一批技术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它们通常承担了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集群企业很容易从中获得所需信息。同时,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广泛流传于集群之中,集群企业能够比群外企业更容易获得这些技术信息。另外,由于产业集群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中包括大量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和支持的政策,例如专项资金投入、提供技术创新融资和担保、人才引进优惠等。总之,与非集群企业相比,集群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源能力有很大提高。

(二)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意识来实现。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彼此邻近加剧了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此外,集群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自己的客户或供应商的创新。同时,集群内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给企业以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使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因此,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

(三)对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实现就是进行研究开发,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中,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新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集群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使企业易于与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学和研究机构与集群企业经常交流,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同时为企业解决创新中的难题;集群中的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撑、人员培训等服务,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增强了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学习曲线”,企业可以吸收其他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使自身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因而提升了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员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劳动力在集群内企业间的流动使区内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新思想(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快速扩散,增强了集群内所有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市场营销能力方面,集群企业可以组织起来进行区域营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能力。作为买方,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一般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大批量购买,特别在原材料的购买方面有强的议价能力;作为卖方,由于集群内产品具有区位品牌,差异化程度高,作为卖方的地位增强;同时集群内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占买方购买量的比重大,因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议价能力。

构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23个指标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首先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对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比较时采用1-9评分标度,然后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求出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单个指标的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请多位专家对每一个底层指标确定5级评判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判断标准,并对评价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分别赋予分值100、80、60、40、20,即可得出某一具体企业的各底层指标分值,将所有指标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出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大立,张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困境及突破[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篇2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发动机”,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经典的创新测度把创新与发展理解为一种线性关系,即科学研究是创新的起始点,增加科学研究的投入将导致下游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增加。

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温州民营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了温州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人力投入能力:科技活动人员尤其是研究与开发人员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重要指标,从事技术开发的技术创新人员的数量、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人力投入能力体现在企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大专以上人员比例、科技活动团队强度和R&D团队强度几方面。

财力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经费的投入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另一方面来说,创新经费的投入水平也反映了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由科技活动投入强度和R&D投入强度来衡量企业的财力投入能力。

创新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是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包括百元总收入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出口创汇率、技术性收入比率。

二、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因子分析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人手,在尽量保持原有信息量完整的前提下,寻找少量能够控制所有变量的公因子,将每个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再现原始变量与公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计算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依照公因子得分对每个样本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这十二家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

经KMO和Bartlett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阵,而且KMO(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指标)的值为0.52>0.5,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72.925,P=0.005

设定主成分的特征值必须大于1,并且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则,所选取的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积达到85%以上。用SPSS求得特征根分别为2.72、2.107、1.931、1.81、……前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积百分比为85.675%,满足设定的条件,因此提取4个公因子。根据特征根求出的权重分别为27.196%、21.071%、19.305%、18.103%。

以“方差极大化”为准则进行因子正交旋转,从而得到方差极大化后的因子载荷矩阵,4个因子的总体方差累积贡献率还是85.675%。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到明确经济意义的主公共因子。

第一公共因子F1主要由R&D投入强度、科技活动投入强度等指标决定,它们作用在第一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分别为0.931、0.885。我们把其定义为企业创新财力投入能力因子,其方差贡献率达27.196%,成为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子。第二公共因子F2中技术性收入比率载荷量领先于其他因子,达到了0.936,所以我们把其定义为技术产出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达21.071%。第三公共因子F3中产品出口创汇率载荷量领先于其他因子,达-0.807,所以我们将其定义为出口能力因子;R&D团队强度、科技活动团队强度载荷量亦较高,分别达0.770、0.676,我们把其定义为人力投入能力因子。出口创汇能力因子和人力投入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达19.305%。第四公共因子F4主要由百元总收入利税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决定,它们作用在第四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分别为0.91、0.759。将其定义为社会贡献力因子,其方差贡献率达18.103%。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值可以计算每个因子的得分数,旋转后的各因子得分,进一步结合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可以建立如下的综合线性评价函数:

(为第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根据上面的综合线性评价函数及各样本企业各主因子得分,计算出样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创力电子(0.777)、万谷科技(0.722)、东瓯生物(0.68)、华润电机(0.196)、正泰设备制造(0.124)、昌泰电力开关(-0.065)、强盛石化机械(-0.128)、银达印业(-0.235)、宝特仪表(-0.398)、吉尔达鞋业(-0.479)、奥特塑胶(-0.545)、硕颖数码科技(-0.648)。

结合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创力电子综合得分第一,主要由于该企业创新财力投入能力因子F1,技术产出能力因子F2,出口创汇能力因子和创新人力投入能力因子F3得分均位居前列,但是其社会贡献力因子F4为负,使得其综合得分低于1,因此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对于创力电子来说,可改进企业对社会贡献力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从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十二家温州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需要加大创新人力和财力投入,提高出口能力、技术性收入能力,同时加大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力。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us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determine 7 primary indicators, 28 secondary indicator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apability,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Combining with one group of Jinan City Changqing District in an actual survey, it evaluat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target layer, obtained the results of the group’s innovation ability.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evaluation system;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006-02

0引言

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2]。从这个层面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是企业规避风险,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取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就越来越重要。索罗(S.C.Solo,1951)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3]。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许庆瑞(2001)也将技术创新看作是新思想的产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实现和应用的过程[4]。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从技术创新的整体出发,考虑整个过程。

1评价方法与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的目的决定了一般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6]。本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甄选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并由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7]。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8],无法用通常的简单数字来衡量,所以借助模糊数学来处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靠主观判断时常存在偏差,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判定,使主观判定纳入定量计算的客观统一的判别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包含指标集U、评语集V、单因素评价矩阵R、权重分配向量A 四个要素。指标集是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为元素所组成的多层指标集合。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集可以记为:

U={U1,U2,……,Un},n∈(1,2,…)(1)

每个因素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子集,因此可以建立指标子集:

Ui={Ui1,Ui2,Ui3……},i∈(1,2,…n)(2)

权重集以各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赋予各个权重系数,用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集根据指标集和子集来建立,即:

A={A1,A2,…,An},n∈(1,2,…),A=1(3)

子集权重为:

Wi={Wi1,Wi2,Wi3…Wij},i∈(1,2,…n),j∈(1,2,…)(4)

评语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U的评语集合V建立为:V={v1,v2,…,vn},其中n为评价的等级数量。

对U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R=RR…RRR…R…………RR…R,R=(R)(5)

Rij(i=1,2,…,n),表示第j个因素给予评语Vi的隶属度。

在确定模糊矩阵R和模糊向量A后,可做模糊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判:将每个Ui作为一个元素,Bk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构成评判矩阵。通过运算,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B1,B2,…,Bk,构成了一个评价矩阵B,按照模糊综合多级评价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C=AB=(c1,c2,…,cn)(6)

由此可得到U所有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Cj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等级。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例

下文以济南市长清区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在山东济南选择了部分企业经理人,高校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和咨询公司高管,首先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2.1 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建立主效率指标集: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指标,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实施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实施能力、创新倾向能力七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效率指标集,构建各主效率指标的子效率指标。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分为两个层次: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和每个主效率指标中各子效率评价权重。两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主效率指标权重由技术创新方面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经理人综合评定,以确定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子效率指标权重则分别由熟悉不同主效率指标的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综合评定,确定各子效率指标权重。其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如表1。

2.2 三级指标单因素评价建立评判集:各创新因素创新程度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评判。首先,将创新程度设定为五个等级:高,较高,平均,较低和低,构成评价等级集合V={V1,V2,V3,V4,V5}={高,较高,平均,较低,低}。通过向集团人事部、企划部、研发部和车间等部门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对指标集的各指标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我们确定七个子效率单因素评价矩阵,采用加权平均型M(•,+)算子计算可以得出:

B1=W1×R1={0.2727270.4545450.272727}×

0.0937500.2187500.3020830.3229170.0625000.3541670.2916670.2187500.1250000.0104170.1250000.125000 0.1979170.3541670.197917

=(0.220644,0.226326,0.235795,0.241477,0.075758)

同理可以得出:

B2=W2×R2=(0.104651,0.171753,0.404312,0.213905,0.105378)

B3=W3×R3=(0.136143,0.262112,0.327035,0.198159,0.076550)

B4=W4×R4=(0.275752,0.243345,0.239583,0.182581,0.058738)

B5=W5×R5=(0.200388,0.281250,0.268538,0.199506,0.050318)

B6=W6×R6=(0.183732,0.206117,0.248005,0.197473,0.164672)

B7=W7×R7=(0.141304,0.215127,0.221014,0.236413,0.186141)

2.3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用以上计算结果可以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C=A×R={0.104895,0.188811,0.1608392,0.132867,0.153846,

0.132867,0.125874}×(B1,B2,B3,B4,B5,B6,B7)T

=(0.174467,0.228394,0.287591,0.208537,0.101011)

由此可得,此集团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效率高17.45%,效率较高22.84%,效率平均水平28.76%,效率较低20.85%,效率低10.10%。按最大隶属度原则,Cj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效率水平是22.84%,即为此企业目前的效率水平,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此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平均水平。

3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个能真实反映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实证分析,从中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所采用效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邵春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03):273-275.

[2]赵金秀.提高济南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8):157-158.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唐炜,蒋日富,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7,(05):195-200.

[6]王雪铭,吴瑞明.评价方法的发展与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02):351-356.

篇4

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传统化工、石化、煤化工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资源、能源及环境对行业的约束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着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化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和对策,对现代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工;企业;技术创新

1概念

技术创新最早是以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但由于技术创新范畴中包含着众多的组成要素且其与经济社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学科中对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技术进步根源于技术创新,是各种创新累积性的体现。技术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使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是从新概念的建立到形成物质生产力,并成批的进入市场获得收益的整个过程[1]。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进入了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产能增长方式相对落后,要想在新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依靠自助科技创新。

2当前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化工企业的现状

2.1.1化工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很快,不少化工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化工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主营业绩突出且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化工集团很少,总体上整个行业处于中低端、粗放增长、低效运行的局面。近年来,已有部分化工企业开始重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尝试通过新技术进行企业转型,以求摆脱资源消耗为主的局面,尝试通过创新从低中端向中高技术发展的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1.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国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匮乏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障碍。没有强大自主创新力,就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主动权。当今世界,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发展模式正转向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企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就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的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缺乏。我国很多的化工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没有足够实力进行较大力度的研究开发和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还停留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创造产能,企业的创造力、管理和技术方面没有优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行业的技术发展,结构就导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更新换代慢,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水平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和原材料匮乏[2]。

2.2当前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2.2.1资金短缺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其中部分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和档次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导致其经营状况不佳,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据了解,全国约有七成的化工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经费不足销售收入的1%。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金融改革一步步深化,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贷款和融资的难度也在加大。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水平低,又导致产品更新换代慢,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中丧失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资金不足很容易让企业进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由此看来,资金短缺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2.2.2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相互之间关联度低

我国很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许多化工企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它们在建立之初又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形成有组织结构的化工院与,产品、公辅工程和配套设施无法与周边企业进行有效关联,融合度差,难以形成有规模的工业园区,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也难以市场竞争力。

2.2.3人才不足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小型化工企业,尤其是效益不佳的化工企业难以引进顶尖工程技术人员,更缺乏企业家。一些企业除人才数量不足外,青年人才的流失也已经成为了突出问题[3]。

3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社会环境

3.1化工企业已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但因企业制度和基础条件不同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受传统体制影响,至今仍存在授权不足和动力不够并存的问题。私人企业发展动力强,但发展时间短、受限较多、缺资源、基础弱,尽管发展快,实力很强的大企业近几年才逐渐增多。经营者在私人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自主决策作用较大,在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中的作用,往往受制于持股机构的开明程度。

3.2市场成长机会激励和竞争激励是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外资企业能更方便地进入中国,这使得中国不少产业已从“保护下的竞争”转为“更加开放下的竞争”。环境变化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强化国内竞争激励、激励企业创新,但同样有可能限制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空间、降低成长激励。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技术和市场的复杂性及不确定等因素,研发、制造、经营投入大、风险亦大,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激励将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

3.3企业获取资源的环境条件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企业发展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资金资源是企业获取技术和人的手段。中国企业资金的筹措条件虽逐渐有所改进,但由于风险资本、产业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各类资本市场及其与政策融资的结合方式仍不够健全,中国的资金、资本体系还不能适应企业在发展和创新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因此成了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3.4制度因素是对化工企业发展和创新影响重大的一个环境因素

发展、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企业转变发展机制及重视创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企业、私人财产保护不够,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及国有企业考核忽视创新激励等问题,都不利于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技术标准不高或执行不力,加之市场秩序不规范往往导致“奖劣罚优”,也是限制中国优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产业的具体政策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但一些政策限制竞争、重项目不重企业能力等现状,却不利于激励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4建立加快技术创新的对策

4.1加快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化工企业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造,企业自行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将信息、情报、科技、设计、研究等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为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和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储备。

4.2加大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资金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首先,企业按规定提取技术创新资金,并使这部分资金真正用在技术创新上,其次,通过贷款、财政补助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入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来。最后,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比如加大对于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成果的企业进行奖励力度。

4.3加强化工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校企联合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当前条件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形式、新机制。一是要在合作方式上不断创新。由单一技术项目合作、短期合作逐步向多领域、长期合作拓展。二是在合作范围和空间上进一步深化。不仅大中型企业要加强校企联合工作,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校企联合活动,并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定期对校企联合的成果进行考核,对取得明显成效的校企联合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对长期进展缓慢的校企联合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必要时取缔该项目。高校对重点联合企业和重点项目应进行重点帮促,推动校企联合工作迈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

4.4企业自身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加快建立技术中心,迅速搭建起研究水平高、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主骨架;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人才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化工企业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4.5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强制技术革新,对现有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强制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取缔;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应用型研究院(所)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或转变成科技型企业,或扶持发展一批技术研发型的小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政策上降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国家与企业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后果,减少企业实行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4-6]。

5结语

在产品日益趋同,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的形式下,企业追求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或是其必然的选择。然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是走何种技术创新之路,即选择哪种技术创新模式。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严肃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择会给企业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自主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源,风险较大,因此对企业的技术、资金等实力要求最高,一般只有大型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该模式。然而,一旦成功企业将独享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模仿创新是针对市场中新兴产品进行及时模仿跟进,以在新兴产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该模式市场风险较小,但对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创新速度要求较高。如果企业学习能力不强,不能及时推出类似新产品,其将错过市场成长期,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收益。相比较来说,合作创新对企业要求较低。各方面的创新资源为合作方共同承担,大家共摊风险,对企业来讲,风险最小。当然,创新的成果也要各方共享,企业创新获利也有限。不同的技术创新有其各自的特点,适用对象不同。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战略及实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模式[7]。

参考文献:

[1]李守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时代贸,2010.7.

[2]顾红,许平,陈磊,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云南化工,2006(33):46-48.

[3]龚光芬,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论坛,2003(10).

[4]熊娅,李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子强化企业技木创新主体地位[J].重庆经济,2005(1).

[5]龚光芬,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论坛,2003(10).

[6]张仁开,我国石化工业自主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行业研究,2007.

篇5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26502

1 引言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最具创新能力的特殊群体,创新型企业已成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力量和“王牌军”。党的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 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意义

我国目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和驱动力研究还不太多,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常晓清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将自主创新定义为:企业以获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并迅速使之商品化为宗旨,以自我为主发展与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创新资源为途径,为持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1]。不难看出,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新市场的率先开拓是自主创新的三个特性。为稳固和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势在必行,重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企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中遇到各类问题和矛盾要通过发展来解决。通过提高企业经济质量和市场规模,将技术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2)我国大多数企业产业不强,企业大而不优,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资料显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进步,对企业转型发展的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因此,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是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企业自主创新与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的创新活动,而是一个与社会、区域和其他行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相关激励政策以及相应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2]。

3 从企业自身出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3.1 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

3.1.1 战略方面

企业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给予自主创新工作以明确的定位和支持。在产品开发战略上不是采用传统的、大众化的、模仿别人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而是自已不断研究、开发,在产品结构、性能和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上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通过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1.2 制度方面

企业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制度体系,制定有利于保证研发投入的制度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3]。

3.1.3 人才方面

要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快形成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

3.2 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承载的平台,企业可以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也多得益于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研发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利于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技术储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4]。

3.3 结合实际条件,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都要量力而行。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企业原有的技术资源,防止不切实际的“变革”和由此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

3.4 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企业要大力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使用中,大胆启用年轻同志到重要技术岗位任职,并通过科技研究和攻关,锻炼科技队伍。给科技人员在生活、工作上创造有利条件,制订有关职称晋升、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从政府出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4.1 通过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基层政府应贯彻落实好基于国家制定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相配套的政策,把企业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上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通过建立研发团队和研发平台、持续的研发投入,真正的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5]。

4.2 完善机制,推动建立市场化的创新研发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等倾斜,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主体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研发模式。引导企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资源,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委托、技术入股、合资合作等方式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4.3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利用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依托区域科技机构、人力等软硬件资源,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资源潜能,把工作重点向涵养、凝聚、使用科技资源转变,推进区域企业、高校、院所和跨国研发机构的资源共享和共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联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

4.4 加强研究与宣传

深入总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种新做法、新探索、新模式案例,利用平面、网络以及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经验推广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可学、可做、可实现”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不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黎娜,龚建立,温瑞珺,等.创新模型选择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

[2] 李剑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与对策[J].学习论坛,2009(2).

[3] 戴德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主体地位是关键[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篇6

我国工业企业整体上已从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创新,进入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新阶段。技术获取方式从单纯引进向自主开发、合作研发、技术引进、技术并购等多元化方式转变;技术开发模式从以模仿为主向以二次创新、原始创新为主转变。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实现创新能力的成长还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因此,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创新水平需要我国企业长期付出艰苦努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

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包括用户拉动、开放式创新、全面创新、人才激励4个模块。

第一,用户拉动。

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来自市场需求,各种技术均是在市场应用中不断成熟的。用户提供市场需求可有效帮助上游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从而拉动上游企业步入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国在特大型水电机组、高速动车组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之所以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技术进步,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终端用户对上游装备制造商的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在用户非常分散的家电行业,海尔在创新中同样十分注重用户需求的拉动作用。

海尔奉行“好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需求”的理念,在技术创新领域要求技术开发紧紧围绕市场和用户展开,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产品创新和开发模式,即面向市场需求、采取针对式开发、及时进行成果保护。海尔建立了针对全球同步开发产品的2×3方式――对于每个新产品,同步开发3种款式(如分别投放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每个款式由2个研发团队同时进行开发,团队相互之间展开竞争,以保证产品能在全球市场同步上市。

第二,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理念适应了21世纪全球一体化、开放、融合、共享的发展潮流,对于促进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突破、产业间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许多大型企业均大力推进多维度的开放创新,致力于构建产学研、上下游、国内外有效结合的全方位合作创新网络。

海信集团与山东大学的合作是国内产学研合作的经典案例。2004年8月21日,海信集团与山东大学合作创立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海信集团为研究院提供必要的启动和运行经费,先期投入200万元,在研究院设立山东大学海信研发基金,用于前瞻性、关键性和预研性项目的研究。2007年,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关键技术――“高光无熔痕绿色注塑新技术及其成套工艺与装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组自主设计和研发的“高光塑料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在海信集团大尺寸平板电视机面板生产车间得到规模应用。该技术及其产品的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信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无熔痕绿色注塑新技术生产线的企业。

第三,全面创新。

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三个重要支点,三者各有侧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基础,制度创新是保障。众所周知,华为既对技术极端重视,同时也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1999年,华为正式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改革。经过准备、关注、发明、推行等阶段,2003年底改革基本结束。为了配合IPD改革,华为同时推行“集成供应链”和“集成产品开发”变革项目,对人力资源系统、IT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变革。经过5年努力,华为形成了全新的矩阵式管理。华为的IPD改革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华为更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平台。

第四,研发人才激励。

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能力是“物化”在人身上的,能力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人的成长。因此,技术能力强的公司无一例外都将吸引和留住人才、着力培养人才、刻意在实践中锻炼人才等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海信认为,长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技术立企的 “第一工程”。为了激发企业活力,1992年海信率先在技术中心设立“人才特区”,优秀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可达到普通员工的10倍以上。从整体来看,目前研发人员的平均收入仍是整个集团平均收入的3倍以上,优秀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最高甚至可达集团副总裁的收入。海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专业晋升通道为主、以管理晋升通道为辅”的双通道职业发展机制,其核心就是在待遇和地位上使有突出业绩的研发人员、工艺质量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海信不但为技术人员制定了最高的薪酬标准,形成了所谓的“工资特区”,而且还设立 “产权特区”,即在母公司股份完全国有的情况下对下属公司实行“一企一策”,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管理层、技术骨干持股,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三、结论

篇7

关键词: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规模

1.引言

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医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未来应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影响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当前有大量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的研究,那么现有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医药企业,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的规模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2.研究现状

“熊彼特假说”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此后,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现有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结果可分为四种:(1)正向线性关系,该结果支持“熊彼特假设”,即大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抗风险能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而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更强;(2)“倒u型”关系:即技术创新能力随着企业的规模先增加后减少;企业规模在达到“最优规模”之前企业规模的增大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当处于“最优规模”状态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最强阶段,一旦超过“最优规模”,企业规模则会阻碍技术创新能力;(3)“正u型”关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企业规模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小企业和大企业比中等规模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4)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不存在相关关系。产生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行业差异性、计量方法的差异性以及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选择的差异。由于“熊彼特假设”没有限定适用的行业,那么对于医药产业而言,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存在一个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规模的阈值,本文以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3.数据

3.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名录,收集2011-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医药上市公司数据,截止2014年底沪深两市共有147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剔除ST公司和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共得到639条有效数据。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各上市公司的年报。

3.2变量选择

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众多,角度不同则选取的指标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学者主要投入或产出角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从投入角度看,可选取的指标有科研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从产出角度看,可选取的指标有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额等。本文选择研发投入强度(研发金额除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大,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于企业规模的指标,学者们各持己见。熊彼特认为销售额对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中性的,并且能够反映短期需求的变动,因此销售额被认为是最好的企业规模的变量。国内学者杨春明(2011)则使用总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变量。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中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将分为采用企业的员工数量、销售额、资产总额来度量企业规模。各变量的定义和符号见下表1。

3.3描述性统计

表2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见,当前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3.7%,研发强度投入不足;从员工数量来看企业的平均规模在O.3万人,销售额平均在220千万元,资产总额平均在143082千万元。

3.4回归分析

本文将企业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平方项作为解释变量,检验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为:

分别将评价企业规模的三个变量及其平方项同技术创新能力的变量研发投入强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模型(1)的结果显示,以员工数量作为企业规模评价指标时,企业规模的系数为负数,企业规模的平方项系数为正,这说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且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模型(2)的结果显示,以销售额作为企业规模评价指标时,企业规模的系数为负数,企业规模的平方项系数为正,虽然系数很小,但仍然存在“正u型”关系,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模型(3)的结果显示,以资产总额作为企业规模评价指标时,企业规模的系数为负数,企业规模的平方项系数为正,与模型(2)类似,虽然系数很小,但仍然存在“正U型”关系,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因此,上述三个模型都证实了医药企业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由此可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随企业规模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小企业和大企业比中等规模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与Bound J.(1984)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另外我国学者彭征波(2006)也发现由于行业的不同,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正u型”或“倒u型”关系。

大型医药企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雄厚的资本和大规模的研发团队,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大企业相对于小企业能够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取更大的收益,能够将研发成果商业化,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高。小型医药企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虽然不及大型医药企业,但是小型医药企业组织层级少,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迅速做出创新决策已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小型医药企业凭借其灵魂的管理方式,与大型医药企业合作,承接大型医药公司部分研发项目。因而大型医药企业和小型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更强。

4.结论与建议

篇8

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内面临劳动力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原材料利用率低、能耗大等严峻挑战[1];国际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为了保持制造业的先进地位,发达国家严格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使得引进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更大,解决这些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能力的提升。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当今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技术赶超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资源约束,优化产业结构,在新一轮科技发展中抢占先机的契机,密切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对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势在必行且具有重大意义。

2理论回顾与分析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后发技术追赶的历史经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耗费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战略性”强调该产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能够实现产业主导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潜在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新兴性”强调产业技术的先导性,认为该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及成长初期,核心技术和主导设计都不成熟,技术和市场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变革的有利时期通常是在技术的初创期甚至成长期,由于该时期发达国新的技术体系处于初创阶段,产业进入壁垒低,技术创新的盈利机会和增长潜力大,因此存在技术追赶的“机会窗口”[4]。因此中国做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旨在通过掌握新兴产业的领先技术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优势,从而完成跨越式发展,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

2.2自主创新与后发国家技术追赶路径

传统追赶理论针对后发技术追赶的研究,基于后发国沿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既定技术轨道的追赶情境[5]。国内学者陈劲1994年提出自主创新,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更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高发展的竞争性与持久性[6],国内外研究把自主创新分为三种模式: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文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典型企业为样本,结合中国情境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技术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是什么”、“为什么”;分析在后发追赶情境下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与技术赶超路径模式,为高技术企业技术赶超提供理论借鉴。

3研究方法

3.1案例企业选择

案例对象选取基于以下标准:①行业有一定分散性,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子行业,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②被选择的样本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使案例对象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终选择了两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3.2案例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案例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行,结合媒体报道、专业杂志、文档资料等二手资料作为信息来源,通过多样化的数据来源进行三角验证。案例分析采用模式匹配和时间演化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为主线,从纵向维度描述不同阶段每个案例主体的技术能力演化过程;再把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围绕核心问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赶超路径是什么”,其关键影响因素、相互关系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技术环境、技术能力、技术来源方式、技术战略等。

4案例描述及分析

4.1政府引导下的高铁产业赶超路径:“引进—集成—创新”

(1)高铁产业的整体技术环境。大规模发展高速铁路,是中国在能源和环境约束下解决交通运输供给不足,同时带动大批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制造业提升与发展的战略决策[7]。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高速铁路研究的国家,同时善于技术引进再创新的日本通过积极与法国合作,引进法国技术创新的先进成果,集中力量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短时间内对高铁技术进行了系列改进与创新。此后英、德、美国等在该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技术追赶,这些发达国家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对高铁技术的国际寡头垄断格局。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是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和德国ICE三大技术体系。(2)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与赶超过程。中国高铁及车辆技术的研究经历了近20年的里程。以2008年为分界点,将国内高铁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2007年,该阶段前期主要依靠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进行技术突破,后期铁道部决定转而采取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德国、日本、法国的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整机进口、零部件进口、整机组装、技术消化,提高国产化率的过程,中国北车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所蕴含的隐性知识,采用先模仿、再创新的方式,短时期内缩小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建立了时速200~250公里技术平台和动车制造体系。但是制造能力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当时中国北车在高铁车辆国产化改造中,对高速列车的九大核心系统的认知,还停留在参照引进的图纸从事低水平的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实施《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7]。这个阶段可以用两个跨越式台阶来描述高铁产业技术创新:第一个跨越,自主研制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主要解决高铁技术系统耦合引致的技术需求,可以看成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的技术优化,依靠国内技术攻关,中国高铁在转向架技术、轮轨动力学、车体结构等影响列车提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第二个跨越,突破了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列车,同时依托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试验的技术需求,开展高新技术在应用中带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气密强度、振动模态等十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8],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技术集成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通过集成世界4种最先进的高铁技术,我国高铁产业具备了产品完全自主开发能力、低成本进军国际市场优势。依托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在铁道部的引导下,国内高铁企业成功实现了对世界高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技术引进,高铁企业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铁产品技术平台,最终完成了高铁技术的跨越突破。通过对中国北车与国内高铁企业研发、制造能力的各阶段观察,发现中国高铁企业的技术能力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定积累水平的初始技术能力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改进与发展技术能力阶段(第二阶段);复杂产品的系统集成创新能力阶段(第三阶段)。中国高铁产业的成功赶超是在科技部、铁道部和行业部门协同下组织实施,铁道部通过统一向国外招标,一揽子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然后根据高铁所需要的项目性质,通过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核心配套企业等组成各项目联合体;形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科技项目经费为牵引,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作用,把多方技术创造性地集成;最终依托国内巨大运输市场需求,使高铁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据此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对于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选择引进产业带动效应大的重点技术,通过技术消化吸收,强化集成创新能力,这是后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命题2:以国家科技项目经费为牵引,由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集成优势创新资源,是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与技术赶超的关键条件。

4.2中兴通讯的技术赶超实践:“跟随———引领”模式

(1)产业技术环境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产业,作为科技主导的产业,它的首要特点是研发投入多、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技术环境整体处于复杂与高度不确定性。在国际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兴通讯和华为逆势增长,在市场份额和专利权上都有重大突破。中兴通讯2012—2014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前三,当今已拥有超过6万件全球专利申请,1.7万件已授权专利[9]。作为信息通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成功实现了技术追赶和多项突破,进入全球信息通讯企业第一方阵,居于引领地位。(2)技术追赶与超越历程。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兴通讯从技术追随者、局部领先者、到技术标准制定者,实现了追赶与超越的“三级飞跃”,企业的技术能力也经历了从弱到强的三个阶段:1987—1995年“跟着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自主产品开发能力。1987年中兴进入以固定电话为主的国内通信行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讯信息业与国际先进技术相差30年以上,在“后发优势”战略思维下,中兴通讯一步到位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并努力对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根据技术轨道理论,在累积性弱的技术轨道中,企业容易学习和追赶,同时在技术发展中容易出现实现跨越的机会[10]。中国信息通讯业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通讯技术产业的技术轨道积累性较弱,移动通讯技术演化过程“整体上升、代际差别”存在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从而抓住市场重大变化带来的有利机遇实现赶超。在技术跟随战略下,中兴始终将技术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借助逆向工程等途径分析引进技术的核心隐性知识,挖掘核心隐性知识与自身知识的互补性,特别注意“学习机会”的大小,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积累,缩小与领先者差距。1995年中兴自主创新研发了10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标志着自主开发能力提升。1996—2005年“并肩跑”———培育复杂技术整合能力、实现技术多元化。1996年中兴实施战略三大转变,一是产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拓展;二是产品市场由“一网”向“多网”扩展;三是从通讯传输产品进入手机生产领域。容量巨大的中国市场为中兴通讯这一阶段的跨越发展提供了主要优势,中国市场对电子类产品的需求升级给坚持市场导向战略的中兴提供了机遇。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市场机会的战略能力,使得中兴识别和利用每次市场机会,开拓了小灵通市场、研制手机产品,大规模进入大众消费品领域,充分发挥它在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奠定了中兴通过能力积累最终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2002年CD-MA、GSM和PSTN三网融合标志着中兴的复杂技术整合能力迅速提升,在许多技术领域极大地缩短了与技术领先企业的差距,从2G时代的跟随者,跃升为全球3G时代的同行者,并且有能力进一步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从而将技术战略从技术跟随型转向技术引领型。2005年以后“领跑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领域。随着行业地位的持续提升,中兴的技术研发从国内向国际研发合作发展,加大了海外市场和研发中心的扩张度,重视R&D,每年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0%,2013年R&D投入超过了10亿美金;在美国、法国、瑞典、中国设立了18个R&D中心,各个R&D机构形成了“蛛网型”内部知识共享网络,多渠道多方式的知识交流,提高了R&D网络的联系深度、广度和多元化[11]。国际研发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得互补性知识,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有利于降低研发风险和研发成本,提升研发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产品适应东道国顾客的特定需求,增强在各国的适应能力,为中兴知识储备调整和准确捕捉市场机会创造了机会,也为实现产品和服务多元化以及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准备了条件。目前在LTE/4G、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领域,中兴拥有数千件基本专利、核心专利,其中持有专利的90%以上为技术品质高的发明专利。在核心技术领域,作为4G标准的主要起草者、5G技术标准的主要创新者,中兴成为信息通讯技术的领跑者。分析发现: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积累,同时建立广泛的国际研发合作是中兴通讯利用机会窗口进行技术跨越发展的前提基础;把握市场机会,尽早预见到由于技术变化带来的市场转型,继而占领新一轮技术转型先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最终拥有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成功实现技术赶超。命题1技术能力积累和构建广泛的外部研发联盟是后发追赶情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追赶的基础。命题2处于市场成熟、竞争充分产业环境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注重技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尽早预见到市场转型,继而占领技术转型先机是技术赶超实现的重要条件。

5结论及政策启示

5.1技术赶超路径选择:技术能力与技术来源方式的协同

技术赶超路径选择受到技术环境、企业技术能力、技术来源方式等因素影响。企业技术能力是推动技术赶超的前提内因,是赶超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企业涉足全新技术领域赶超时,能否在赶超过程中迅速有效地弥补自身知识与能力的空缺,“开辟新的技术积累轨道,积累新的技术与技术能力,是赶超成败与否的关键”[12]。在技术和市场已经高度国际化的技术领域,当新兴产业内的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时,可以选择技术收购、技术引进等方式,通过消化吸收来提升技术能力,并在技术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调整研发模式,加快技术追赶速度。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技术特性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因此,后发追赶情境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阶段的技术追赶会表现出不同特点,可以选择的赶超路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5.2后发追赶情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赶超的启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