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9: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学学生安全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安全意识教育;必要性;措施;普及性;持久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73-01
在新课程实施及深入的今天,如何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已是摆在广大农村化学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目前,由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众多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有义务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这也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1 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矿难、火灾及食品安全等事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要求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呼声日益高涨。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安全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是对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光荣使命,同时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意识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一课。
安全教育与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作为一种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它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科学的相互渗透,使我们接触了更多的化学产品。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物质,改善了我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化学物质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产生许多安全隐患。从现实生产中的煤矿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掌握的化学知识较少,安全防护能力较差。因此,以化学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事,而在农村中学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更有其深远意义。
2 加强对农村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措施
2.1 课堂渗透:即在目前化学教材中直接同安全意识教育有联系的知识很多,但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2)消防安全知识;(3)吸烟危害知识;(4)食品安全知识;(5)居室内安全知识;(6)日用化学品使用安全。
在课堂教学中,我联系教材及农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以上内容整合为各个专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呈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一方面使学生对安全意识由初步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较系统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因化学物品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原理及防护办法,从而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化学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能借助多媒体列举一些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进行渗透,甚至在布置作业时也可涉及以上问题那样效果会更好。
2.2 理论联系实际在活动中渗透安全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本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积极开展了与安全教育有关的科学探究:(1)在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的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而且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空气质量的探究即对雨水PH值定性测定及分析,帮助加深对酸雨形成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及实践能力;(3)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辩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宣传,使安全教育更具广泛性。
3 通过学生学向社会宣传安全知识及相关法规,以促进全民安全意识提高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家长绝大部分是农民,他们主要靠种植、养殖业为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常将施用农药不久的蔬菜直接上市销售。这些蔬菜看上去很新鲜,质量很好。但市民食用这种蔬菜后,健康会受到残余农药的毒害。经过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使村民了解到农药施用后会产生残余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喷药后应等达到安全期后,再将蔬菜上市。通过我和学生们的努力,很多村民不再把含农药的水随意排入河中,不再把生活垃圾随便往河中倾倒,也不再将刚施用农药或化肥的蔬菜上市。
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中学生安全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对中学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中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中学生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但是活动过于形式,中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只了解活动的主题,而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全然不知,甚至少部分中学生对活动的主题都不了解。这样的安全教育过于形式化,没有让给中学生真正的了解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另外,即使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但是很多教师与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案例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
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是中学生对安全教育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中学开展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采取说教、通知、宣传栏和黑板报的形式。这些方式并非中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然而例如邀请相关部门(交通、消防等)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相关安全教育电视节目播放、安全教育实际演练、老师讲解时结合具体事例等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教育的方法。
3.安全教育方面资源不足
(1)学校教师资源的缺乏校园安全教育的老师存在很大的流动性,是我国安全教育一直发展不起来很重要的原因。中学的安全教育老师主要是思想教育和体育老师,还有就是交通、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都是兼职的,学校没有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中学安全教育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
(2)安全教育教材的不足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这方面资料有很多,包括出版的书籍,音像制品。中学是有一些这方面的课外读物,但学校大多没有统一使用安全教育的教材,使得教师对安全教育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很强,只是一味地重复自己熟悉的内容,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用性内容涉及较少,这使得中学生得不到系统完善的安全教育,这也对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安全教育时间的不足对于中学生来而言,学习渠道主要是课堂,这也是吸取中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中学对安全教育课堂设置很不乐观,学校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时间很难保证。很多中学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学校大都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所以中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时间肯定是不足的。大多数都渗透在学科教育里,但也只是警示,肯定不够,也缺乏安全演练活动,很多时候安全演练成为了出事后的“被演练”。这些方面的缺乏,使得很多中学生很难掌握自救自护的能力,万一出现意外,中学生难以有效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二、对策与建议
1.思想上注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就是把学习学科知识当成了教育理念,从而忽视了安全教育,忽视了安全教育。让很多学生养成了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是没有必要的这种错误观念。针对中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频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函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从而摆正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学校真正意义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思想上进行安全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后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则会更具有激励作用,学校定期开展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表彰活动,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推动安全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2.构建多元化安全教育模式。
为了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应该开设多元化安全教育。比如开设讲座,播放相关的教育视频等,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安全方面知识,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的理念。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学校的安全教学也应该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渠道,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安全知识的学习上。可积极组织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进行一些摄影和新闻作品的品读,摄影作品内容展现的是一些由于安全意识缺乏而导致的损失和危害,如摄影作品可形象地展示由于疏忽导致的火灾场景,因不遵守交通规范导致的车祸场景等,通过图片的形象展示不仅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更能从潜意识里触动他们的神经,从而能够进行自觉主动的安全知识学习。
3.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
对于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借鉴安全教育做得好的国家的经验,改变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有心无力状况的处罚,我国亟需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我国教育部门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编写一套由易到难的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对我国校园安全立法问题高度关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缺乏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已经严重了影响了我国中学安全教育的发展,使得很多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4.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有条件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学生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安全教育仅靠学校和家庭是不够的,要依靠社会力量,三方齐抓共管,为学生安全营造良好安全氛围,防止意外发生。
三、结语
1.1研究意义1.1.1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为江宁区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其有利于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我国中学体育发展,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1.2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江宁区中学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现状的研究,针对当前江宁区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江宁区中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南京市江宁区中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教育的现状。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本人通过登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搜索相关资料,收集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数篇。2.2.2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南京市江宁区中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研究问卷》,共分为两份,包括中学的领导、体育教师问卷和初中生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抽取8所初级中学。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每个学校内各5名体育教师和24名学生(初级中学一、二、三年级各8名)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2份,其中教师问卷40份,学生问卷192份。2.2.3数理统计法在文献资料等基础上,处理有效问卷,用Excel进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得文章撰写的重要数据。2.2.4逻辑分析法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的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江宁区中学安全教育与管理调查和安全意识实践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江宁区中学体育课安排的现状与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江宁区中学的同一块场地上课班级的数量情况。通过调查显示,有过2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13.16%,有过3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21.05%,有过4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44.74%,有过5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15.79%,有过5个以上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5.26%。由此可见,目前江宁区中学体育课的同一片场地上课数量安排是不合理的,这也是影响学生运动安全的一个因素。3.2江宁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管理的现状与分析3.2.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管理人员情况由表4可知,在对学校是否有专门人员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管理的调查中有28.95%选择了“有”,23.68%选择了“不清楚”,47.37%选择了“无”,这就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未能设置专门人员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管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2.2体育场地器材检查维修时间的间隔情况学校加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是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表5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各个学校对场地器材的维修时间间隔各有特点:20%的学校坚持每周一次,10%的学校每个月一次,30%的学校每季度一次,33.33%的学校一个学期一次,另有6.67%的学校超过一个学期。由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江宁区各中学对场地器材的检查维修情况比较集中在每个季度和每个学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3.3江宁区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配合的现状与分析为了解影响安全教育的因素情况,对教师和领导进行调查,分别列出了可供选择的9种结构,根据被选频度进行分析。据表9调查所知,“学生不配合”的因素是影响安全教育的主要因素。据图3的调查所所知,有5.26%的学生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73.68%的学生偶尔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只有21.05%的学生没有出现不配合的现象发生。由此说明,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不充分,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指导,忽视学生的配合与合作,没有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由表10可知,江宁区中学生与体育教师工作的配合情况调查结果。对学生上体育课时口袋里是否装有杂物调查发现:9.77%的学生经常会,22.41%的学生偶尔会,67.82%的学生不会。说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常规中比较重视口袋是否放置杂物。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否打闹调查发现:8.62%的学生经常会,40.8%的学生偶尔会,50.57%的学生不会。综上所述,学生安全意识依然不足,进行运动安全教育还是非常必要的。
4.结论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健康教育;危险行为;需求估价;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04-03
随着学生伤害的增加和健康危险因素暴露程度的增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伤害应对能力的培养需求日趋突出。2006年中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仅溺水和交通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就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1]。学生安全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中小学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剧增[2-6]。本课题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干预研究的基础研究,以PRECEDE模式作为主要理论依据,调查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及其教育需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延吉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中各选取1所朝、汉族学校,共6所;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每所学校各抽取2个班,以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341份(其中学生622份,家长622份,教师97份)。回收有效问卷1 2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共调查男生269名(45.9%),女生317名(54.1%)。学生年龄范围为11~20岁,平均(15.15±2.09)岁。家长中的80%以上具有高中或大学学历,教师中的83.3%具有本科学历。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经国际安全教育专家3人的指导,进一步修改补充,提高了工具的效度。问卷分为学生、家长和教师3个部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伤害类型及原因、健康危险行为、健康危险行为认知、安全教育现状及其需求。
1.2.2 伤害认定标准 伤害是指因为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能量的转移可能是瞬时大量,也可能是长期小量,前者称之为伤害,后者则为慢性疾病[7]。本研究中的伤害是指学生因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伤害而到医院诊治或休学、休息0.5 d以上,或由家长、教师、同学、朋友进行紧急医疗处置过的事件。
1.2.3 健康危险行为的界定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dolescent health risk behavior)[8]。本研究中的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各种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精神成瘾行为、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不良饮食行为。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内容经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议通过后,以学校为中心,研究者、学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合作实施,学校的校医作为研究的协助者,经培训后协助收集资料。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遵循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或退出的原则。学生与教师问卷当日收回;父母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于次日收回。
1.4 资料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生、教师和父母的一般情况、安全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伤害发生及伤害类型的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学生危险行为及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危险行为认知的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伤害及健康危险行为
2.1.1 伤害 中小学生过去1 a中伤害发生率为41.2%,其中小学生为54.7%、初中生为38.7%、高中生为36.5%。伤害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学校(52.0%)、家庭(35.0%)和上下学路上(13.0%)。伤害的原因最多的依次为跌倒受伤(35.0%)、不洁净食物导致不适(8.8%)、与同学发生口角受伤(6.8%)和体育课时受伤(6.1%)。
2.1.2 健康危险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最高的为玩火,在中学生中除玩火外,依次为曾试图离家出走、饮酒、不适当减肥和吸烟等。除吸烟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年级和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家长和教师对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 家长及教师组均认为吸烟属健康危险行为,而家长对学生饮酒、药物滥用、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教师。家长对的认知基本相同,但在其他项目上,不同年级的家长与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家长对吸烟、饮酒和药物滥用等方面的认知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教师对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率显著高于高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健康危险行为认知率普遍低于高中和初中教师。见表2。
2.3 安全教育现状与需求
2.3.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急救相关知识培训,62.1%的教师每年接受过1次或1次以上的急救培训,其中76.1%的教师培训地点在当地卫生局或教育系统。分别有85.2%,76.7%,60.0%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回答学校有培训应急方面的规划或项目,但仅有30.4%的教师曾实施过安全教育。分别有40.2%,21.0%,13.8%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回答在正规课程中接受过1~2次的应急知识教育,且以多媒体教学或电视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
2.3.2 安全教育需求 分别有94.6%的教师、92.2%的父母和77.9%的学生回答安全教育很有必要。然而,许多学校不容易开展安全教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安全教育不在正常教学计划中(57.6%)、无教材和可利用的教育设备(52.2%)、缺乏安全教育知识和技术(46.7%)。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父母及初中教师对教育的需求比较相近,前4位分别是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火灾和运动损伤;而高中教师则认为最重要的是性教育、交通安全、运动损伤和火灾;小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集中在火灾、交通安全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对教育(表 3)。同样,不同学段学生教育需求不同,小学生希望得到有关交通安全和食物中毒的教育,初中和高中学生则希望得到有关窒息、家庭事故、饮酒及药物滥用和运动损伤方面的教育。
2.3.3 安全教育手段 58.3%的学生希望由学校聘请的专家来讲授应急预防和生活安全的课程。有关教育方式,42.0%的小学生和33.8%的初中生希望通过演练的方式学习,40.3%的高中生希望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的方式学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延吉市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伤害发生率较高,学生伤害年平均发生率为41.2%,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结果(10.82%~20.4%)[2-3],伤害发生地点与相关研究结果的一致,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家中[3-4]。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随年级递增而升高,吸烟、饮酒已不再局限于男生。而有些父母和教师很自然地接受学生的这种行为,正如一些研究指出的一样,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不以为然,势必影响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的态度和实践[5]。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同时需要父母、教师在认识和态度上的转变。
结果还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安全教育方面的规划或项目,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认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仅有30.4%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究其原因,安全课程未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视为业余活动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多数教师缺乏经验,有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相关培训,还有无课程安排、无教材、无可利用的设备、相关知识和技术欠缺等,制约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知识是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前提[9],且有研究显示进行安全教育最适合的时期是中小学时期,一旦进入社会,将很难有机会再让普通人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10]。因此,安全教育不应再视为中小学教育的额外任务,应将其纳入教育日程,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体系。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建议,各中小学校在努力把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扶持中小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教师梯队建设和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教材开发、提供技术指导等,这将有助于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课程开发应充分分析学生现存的和潜在的安全问题,要针对所在社区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突出的安全问题开发安全教育课程,实施适合他们的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达到预期目标。
4 参考文献
[1] 贺霞.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中国教育报,2007-3-22(2).
[2] 韩永霞,高玉梅,王菊香,等.邯郸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0,16(1):10-12.
[3] 黄淳,赵建宁,孟宁,等.宁夏回、汉族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52-255.
[4] 邵月琴,张一英.某民工子女学校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814.
[5] 范存欣,王声,林汉生.对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54-59.
[6] 刘可,郝元涛.广州市1~14岁儿童意外伤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 247.
[7] 王声.伤害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13.
[8]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9-264.
[9] PLESS IB, ARSENAULT L. The rol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injuries to children. J Soc Issues,1987,43(2):87-103.
【关键词】学生 体育骨干 体育教学 安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146-01
根据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起到启发、点拨、引领、指导的作用,而学生更多是体验、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尽量让学生积极运动。但由于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度不高,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和突出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就成了创造和谐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学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体育教学安全
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安全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二 学生体育骨干
学生体育骨干在体育课堂中,是体育教师的帮手。为了使体育教学得到有效的组织,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需要学生体育骨干承担相应的工作。他们是经过教师选拔培养出来的且能起到核心带头作用的学生,一般由体育科代表或对体育较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同时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有效帮助老师展开体育课教学,管理好自己的小组成员,关注师生体育活动的安全与健康,起到助手的功效。
三 体育骨干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使体育教学得到有效的组织,体育教师应让学生体育骨干充分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体育骨干能对体育教学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
1.协助课前准备场地、检查器材
学校体育设施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实践中,部分学校未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政部门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部分器材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伤害事故。学生体育骨干应协助体育教师,在课前对场地和器材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
2.协助管理课堂纪律
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有助于造就良好的课堂气氛,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体育骨干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进行组织管理,加强课堂纪律、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般情况下,学生体育骨干同时也是班干部,他们的思想较活跃,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与保护作用。
3.协助保护与帮助
学生在身体练习时需要保护与帮助。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练习。只有一名体育教师,教师不可能同时指导多个小组的活动与练习。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体育骨干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督促同学练习,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与帮助的作用,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协助观察异常
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学生体育骨干可以协助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在上课时注意学生运动时的表现,如出现同学在运动中有身体不适等异常表现应立即报告体育教师,让其停止活动,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四 体育骨干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体育骨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突出,因此如何培养体育骨干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应选拔合适的骨干,帮助他们树立管理的意识。在体育课中,活跃分子往往较多,如果没有控制好容易造成课堂的混乱。教师可以趁机选拔活跃的对体育充满兴致的体育骨干,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同时树立骨干的威信,使骨干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能起到协助教师管理、帮助同学锻炼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对体育骨干进行额外的培训。培训时间安排在课前,具体的培训项目应包括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需要保护帮助的地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等。再次,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下放权力。如课前准备部分由体育委员负责,技术动作教授部分由教师把关,集体学习完毕后的练习部分由小组长带领。这样做不仅能确保安全,在强化技术动作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这期间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五 结束语
体育教学安全,是创造和谐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环节。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开展安全教育讲座,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位师生中,对保障加体育教学安全至关重要。学生体育骨干能促进体育课安全防范工作,引导、启迪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管理、学会自我保护。体育教师应积极培养体育骨干,与体育骨干密切配合,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崔运坤.福州市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和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中小学生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所引发的伤害,如今呈上升趋势,成为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伤亡的主要原因。来自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如今每年有50余万人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
从教育部门的统计来看,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那么,应该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呢?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据调查,涉及学校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达20多种,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这些都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调查结果还表明,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51.44%),公共场所(36.32%),自然环境(10.44%),家里(1.8%),其中学校是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
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把安全教育列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1.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严峻趋势。而法规校纪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打击坏人而制定的。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通过对法规校纪的学习,应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学校可通过文本材料学习与视频材料学习相结合,法制课堂与法制知识竞赛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聘请法律工作者或公安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给学生上专题法制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法就在身边。这不仅对中学生健康、安全成长有益,而且对其走向社会乃至一生都有益。
2.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但对青少年“三观”形成也构成潜在威胁,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从小学进入初、高中阶段,处于“过度用网”和“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过度用网的学生往往接触媒介的形式单一,很少进行阅读或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和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书籍杂志和户外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用网的学生和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一样,认为自己的上网水平很高,并且更趋向于用网络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首先肯定他们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从观念和认识上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3.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中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学生遇到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报警,由于没有掌握简单救火常识,往往小火酿成大灾;也有的学生在大火发生时,因缺乏自防自救的知识和能力,错失了逃生的最佳时间,最终被火魔无情地吞噬。针对上述问题,一是要组织中学生学好、用好消防法规,提高依法治火的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灭火技能和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本领。学校可采用消防知识讲座、图片展览、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和不同情况下逃生自救方法,让学生熟悉防火、灭火全过程,从而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三知”(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防火制度)“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
4.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
安全是做好工作、搞好学习的基本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人人都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懂得一些安全知识,学会一些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技能。例如:社会交往中要防止上当受骗;遇到险情、看到犯罪行为要及时采取适当方式报警;正确处理同学、宿友之间的纠纷;夜间一人不外出;不吃霉变食物和过期食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财物;遵守交通规范,注意交通安全,不横穿马路,不抢道、不强行趴车、超车;当有困惑时应向老师、同学倾诉,听取别人劝说;当受到伤害时,要防身自卫和寻求法律保护,等等。只有有了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处处注意安全防范,并学会自我保护,才能按照正常的秩序工作和学习。
心理安全教育如何开展
北京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初中生小颜(化名)放学回家后跳楼,当场死亡。警方初步认定,小颜系自杀身亡。据了解,小颜放学前,曾在学校和一位同学课间玩耍时致一名同学受伤,被老师罚站3个小时。悲剧已经发生,我们不得不面对。但悲剧背后,我们也要意识到,加强青春期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刻不容缓!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感到心理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诸如焦虑、强迫、恐怕、抑郁、冷漠、固执、消沉、暴躁,等等。中学生的心理正在发育之中,尚未成熟,其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和偏激的行为特征。近几年发生在学生中的打架斗殴、偷盗、染上不良习气等行为,相当一部分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预防教育,优化心理素质,促成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54-01
众所周知互联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网络包含的信息量大、功能多样、传播速度较快,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引发命案,这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习惯,是教育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及必要性
1、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完善初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学校通过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采取各项措施来增强其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各项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开展,加强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2、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当前很多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中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缺乏清晰的认识。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精神失常,甚至有些会引发命案。网络的负面影响对中学生造成的危害在不断增加,在当今形势下,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对大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自身的责任感,提醒他们要安全使用网络,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通过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将网络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促进中学生地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内容
1、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用户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近几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将如何从道德教育入手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学校对中学生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尤其要重视对中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增强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自觉地规范网络行为,减少网络安全问题。
2、计算机法律、法规教育
在中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要重视对其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中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法律,加强中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网络法规、安全管理通知、保密管理规定等相应法律条文的学习,完善中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法律知识,使其自觉地遵守规定,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合理合法地利用网络。
3、网络安全自律教育
许多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学生网络安全自律教育,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通过自律教育,让中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安全技术防卫知识的普及,增强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正是由于中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才给不法分子留有空隙,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
三、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对策
1、增强师生防范能力,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增强师生防范能力,营造效益安全环境是确保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学校管理者应当在师生中普及网络防范知识,使其树立自觉、主动的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网吧的规章制度,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以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安全网络行为。
2、坚持完善制度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学校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不断改进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应当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对各种网络信息层层筛选,设置防火墙等,有效组织不良信息的进入,确保中学生网络环境的健康性。学校还应当通过网络法制、网络伦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完善的网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机制结合在一起,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3、坚持提高认识和健全队伍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安全第一,这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由于安全隐患时刻伴随在中小学生身边,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安全教育放在头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和基本任务。
一、晓之以理,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途径比较多,可以借助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会、交通安全进校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但最为重要的是,依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从小事抓起,切实抓好班级安全教育。
现在随着网络、电视等媒体的日益发达和普及,学生可以接触的信息并不比成人少。由于小学生心智未成熟,因此,容易受到消极导向的影响,从而使学校安全教育在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我认为,班主任应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从身边的人和身边的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教育。
场景一:课间,四年级某班几个学生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追逐嬉闹,其中一个胖男生把刚跨出教室门的女生撞倒,自己的头部险些撞到墙上。追逐的男生哈哈大笑,从倒地的女生身上跨过……
场景二:某小学四年级一位女生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出校门后,她为了展示自己的车技,双手离把,并加速前进,突然车子一颠簸,失去了平衡,人甩出车子几米,立刻休克。所幸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场景三:某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亮亮和明明,爸爸和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他们的管理就交给了在家的爷爷、奶奶和学校的教师。盛夏的一天下午,天气闷热,放学后他们叫上了同村的几个小同学一起来到村外的池塘边想洗个澡凉快凉快,便先下了水,后面的学生一看亮亮和明明没顶了,不见动静,吓得跑回村子叫来了大人下水抢救,结果晚了。由于他们水性不好,结束了幼小的生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看到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我们就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然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并张贴宣传,给学生以安全警示教育。以场景一为例,要告诉学生校园安全隐患无处不有,认识不文明活动的潜在危险,进而提高防范发生类似安全事故的意识。以场景二为例,要告诉学生交通法对儿童骑自行车上路行驶有明确严格的规定,不满13周岁的儿童不能骑车上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防患于未然。以场景三为例,要告诉学生,水火无情,远离安全事故。如果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有家长和老师在场监护,确认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才能活动。
二、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有了安全意识还不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在小事中寻找教育机会,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外活动时不小心手上擦破了皮,有的学生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有的学生上体育课不小心扭伤了脚腕……凡此种种,遇到问题都“哭”着找教师或家长帮其解决。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可以适当开展活动,讨论并倡议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逐步建立独立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方法,以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所用。譬如,某班主任发现学生带打火机到学校里玩火,他创设了教室里着火的情景(烧旧报纸,制造浓烟),让学生参加火灾逃生演戏。演习后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表扬了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学生,提高了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发的后果。此举学生体验了火场的紧张场面,学到了逃生的方法,教育了违纪学生,增强了防火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导之以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远离学习、生活中的安全事故。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学习是一种特殊的集体生活,学生是未成年人,是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难以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重中之重是抓好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在文明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四、社会、学校、家庭联手,从小事入手形成连片机制,狠抓安全教育
安全隐患随时会发生,学校要主动和当地政府、学生家长联系,开展有效的防水防火演练,要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和防火安全教育,提请当地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开展学生上下学途中和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协同相关部门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抓紧落实防范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档案,确保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