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8篇

时间:2023-06-04 08:38: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

篇1

论文关键词:电力生产;自主教学法;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电力生产概论”是高校非电气专业开设的一门全校性选修课。它是为了让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及会计学等专业的学生了解一定的电力生产方面的知识,为以后在电力系统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但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类学生,数学、物理基础不扎实,而且大学期间又没有开设电气专业基础课(如“电路”、“电机”、“发电厂电气部分”等),所以学习起来有难度,而且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与他们的专业不相关,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笔者在经过两三年的“电力生产概论”教学后,在重点讲述常规发电、电力生产原理等的基础上,把学生自主教学法成功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的验证,本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介绍

长沙理工大学选定的“电力生产概论”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李光辉主编。该教材内容全面、难度适中,是一本非常适合非电气类学生学习电力生产方面知识的通用教材。全书共九章,教材前四章先介绍了电力系统与电力生产方面的知识,然后重点讲述了三大常规能源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第五章为未来能源发电技术,依次介绍了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生物质发电、氢能发电等相关知识。后面四章分别介绍了变电站、电力线路、直流输电以及计算机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等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教材内容安排合理,难度适中。只要学生跟着老师系统地把教材学完,对电力系统及电力生产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收获是很大的。

针对学生数学、物理及电气方面基础不扎实的特点,要在开始就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兴趣,并做好心理准备。第一节课在介绍了教材内容后,讲述该课程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学生自主讲述为辅的创新教学法。前四章常规能源发电等电力生产方面的知识由教师重点在课堂上讲述,让学生切实掌握电力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每一种常规能源发电的原理。后面第五章的未来能源发电技术的发电原理与常规能源发电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所使用的一次能源不同而已,而且新能源发电技术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所以针对教材上所提供的五种新能源发电,可让每个班商量讨论选定一类大家感兴趣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作为自主讲述的内容。这门课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行政班级组成,如果是两个行政班级则每班可分两组各选一种新能源发电技术讲述;如果是三个行政班级,则以班为单位各选一种新能源发电技术自主讲述。学生自主讲述的出力情况及讲课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课程期末考核成绩。

在让每个学生详细了解教学方法之后,又提醒学生,如果前四章的基础内容没学好,要想在自主讲述的内容上面取得好成绩是很困难的。所以第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课间休息时班干部就召集全班同学讨论选择自主讲述的新能源发电方式,最后把选定的结果向全体同学公布,并告诉他们,只有发挥全班同学的合力,共同参与、合理分配任务才能在自主讲述环节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时间安排上,为了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课件,在学生授课前2~3周提前通知他们。 转贴于

二、常规能源发电原理讲述

通过第一节课教学内容、方法的介绍,学生都心中有数,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在讲述电力系统及电力生产方面基础知识以及三大常规能源发电原理时,首先讲述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怎样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就是学习的重点。电能已成为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动力,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电力生产方面的知识以及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动态是完全有必要的。

了解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了该课程的必要性之后,学生对后续的授课内容兴趣明显提高了。电磁感应定律是发电的基本原理,这在初中物理课程里面已经学过。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之后,很快出现了原始的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和交、直流电动机,为了给用户输送电能,慢慢发展了高压直流和交流输电。以至于到现在的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技术。另外,重点讲述我国的电力发展现状以及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一些世界领先技术。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

电力生产就是要把自然界的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火力发电的原理就是把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中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化为高温高压水蒸气的内能,然后通过水蒸气膨胀做功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子磁极旋转,在固定不动的定子绕组周围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绕组内感应出电动势。若定子中的绕组按一定的绕线规律,与外电路形成回路,则绕组中就会产生相应的电流。在一定的电压下,电流沿输电线路将电能送往用户。水力发电是在水电站中水轮机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为推动水轮机旋转的机械能,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而核能发电的原理与火力发电很相似,也就是说核电厂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三、新能源发电学生自主讲述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3).

篇3

关键词: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异同

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同属于古典管理理论,Mullins2007年声称古典管理理论开启了一个采用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的时代,而且其中的管理原理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因此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都在管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管理科学理论是泰勒在他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主要包括四个原则:(1)开发一个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工作进行测评,以取代旧的经验方法;(2)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使之成长;(3)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保证一切工作都按照科学原则去办;(4)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应该是相等的。一般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是同一个时代的理论产物。

一、相同的产生时代背景

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和时代背景是相同的,分别是在1911年和1916年提出。Robbins和Coulter在2007年论述了虽然工业革命促使了机械工业的发展,工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批量生产的企业也不得不面对很多问题,包括瓶颈期、生产效率低下、协调不力和不恰当的控制。

二、相同的理论目的

根据上述的历史背景不难看出生产效率低下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工厂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泰勒根据自己在钢铁厂的工作经历,总结出了科学管理四项基本原则用于改进生产效率。正如Morden2004年提出泰勒思想是有效解决生产效率低下这一问题的工作方法。一般管理理论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工作专门化和等级的定位促使组织效率优化。在此基础上,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解决组织效率低下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三、不同的关注点

两种理论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泰勒关注的是处于最底层次的管理,只是在车间中将车间内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和设计,然后用科学方法来追求完成每项工作的最佳方式并保证工人经过科学培训后可以运用这个最佳方式完成工作。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合理地对工作进行计划,同时监督工人能够完全根据最佳方式来完成任务。

四、理论内容的异同

1.工作分工和位得其人。在工作分工上,两种理论都提出工作应该进行分工才能让组织更有效率。科学管理理论中首先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区分开来,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执行职能工长制,具体是指将管理工作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划分为八种职能,而每一个工长只能承担一种职能。而在一般管理理论当中,法约尔认为工作分工可以帮助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最终提高工作的产出。而在工人挑选方面,泰勒认为应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而第一流的工人就是指适合于其作业而又肯努力的人。同时法约尔提出的“秩序”原则中也阐述了人员和物料都应当在恰当的时间处于恰当的位置上。因此,这两种理论都认为工作应该进行分工而且应为其配备合适的人。

2.指挥。在关于指挥方面中,泰勒将管理职责分为计划和执行两大部门,每一个部门有四名工长,而每一个工长只能负责一个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这样,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就得接受每一位工长的指挥。但在一般管理理论中,“统一指挥”作为一个单独的原则被阐述,是指每一个雇员的应当只接受来自一位上司的领导。因此,在指挥这个方面,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理论是相矛盾的。然而通过实践得出,一般管理理论中的统一指挥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纳,而令出多头只会是导致员工工作中的混乱。

3.报酬激励。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都认为报酬可以作为激励工人努力工作的有效手段。但是否应设置最低工资标准却是两种理论的不同点。泰勒提出应该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即差别计件工资制。若工人的产量达到或超过定额,就按照较高的工资率(125%)支付工资;若没有达到定额,就按照较低的工资率(80%)支付工资。通过执行这种薪酬制度,工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其相应的报酬。高生产率意味着高工资,低生产率意味着低工资,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一般管理理论也认为对工人所提供的服务应给予公平的工资,但是同时还提到企业应该根据可维持员工的最低生活消费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设置报酬基本出发点。目前很多国家都设置了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在目前经济状态下,在报酬激励方面,多数公司都是运用一般管理理论的。

4.员工参与度。是否允许员工参与管理是这两个理论不同的地方。泰勒认为每个工人的工作都应该被计划部门提前规定,包括书面操作说明,完成工作所需的工具以及时间等。工人是没有权利对工作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计划完成工作。因此,Pugh and Hicksin(2007) 认为泰勒这种理论是不人道的,他只是把工人当做有效运转的机器。不过,一般管理理论通过“首创精神”这一原则表述了雇员是被允许发起和实施计划的,而这一方式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这可以看出,法约尔认为计划不仅仅只是管理当局的职责,雇员也是有权利的。相对于科学管理的严格限制员工参与度而言,一般管理理论能通过提高员工参与度来提高员工积极性。因而在员工参与度方面,现代管理学理念中大多延续了一般管理学理论的论述。

5.合作。科学管理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都强调了管理层和员工合作的重要性。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管理者应该衷心地与工人合作。泰勒曾通过描述吉尔布雷斯先生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原则。管理层应该通过观察和直接指导来对工人进行帮助以使他们能够根据科学方法完成工作。因此,在科学管理理论中,管理层和工人之间的合作是工人能否顺利完成工作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时,在一般管理理论中,团结精神这一原则表明管理层和工人都应该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组织中建立和谐和团结的氛围。因此,在合作这个问题上,两种理论的看法是相同的。

篇4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现代中国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篇5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篇6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

【本文来源】: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本文作者】:张学文周浩明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篇7

人力资源理论较多,主要的理论有:道格拉斯X理论、Y理论,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梅奥的社会关系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简要地对这些理论进行说明:

1、道格拉斯X理论、Y理论

基于对人性的假设不同,对于不同的人性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X理论的核心和中心是效率至上,认为人性是懒惰的,不喜欢劳动、厌恶工作,所以很多员工只有在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任务,这个人性假设强调人缺乏主动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不喜欢承担责任,躲避风险,总体来说劳动对他们来说是被动的。X理论的理论依据是科学管理的理性理论,把人经济化、工具化,在此之下的管理层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金钱激励,效率标准,对一般的员工实行高压政策,甚至威胁和强迫等严格的措施,很少考虑到员工的情感和非经济因素,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员工的需要,扼杀员工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Y理论跟X理论的理念恰恰相反,Y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积极的,喜欢劳动,把劳动当作享受,愿意承担风险,承担责任,对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因此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除了用物质的因素去满足员工的需要,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计划,在员工所处的阶段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措施,温言加大棒X理论适合员工生活水平不高的阶段,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方法不适合了,要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改变假设采用Y理论。

2、梅奥的社会关系理论

梅奥等人对霍桑工厂的实践,得出了除了物质的因素,精神、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等广泛地存在于企业的发展中,梅奥本人以及同事成为行为科学的早起研究者,与科学管理时代的经纪人相比较,社会人是梅奥等人提出的新理念,社会心理因素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发展当中,员工士气的提升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非正式组织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领导要合理的引导非正式组织的发展,使其与正式组织相协调,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企业环境来提升劳动生产率,虽然社会关系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域,但是毕竟只是在对个别企业和员工的简单研究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复杂多变的行为特点,况且本研究仅仅是早期的研究。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是行为的先导,需要是动机的因素,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未满足的需要对人有重要的重要的激励作用,马斯洛本人按照人的需要,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五大层次:第一生存,第二安全、第三归属、第四尊重、第五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需求等不同,无论如何在某个阶段总有主导需求,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所处的阶段进行激励,但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他的局限性,他认为需要是从低到高,忽略了有时候需求具有跳跃性,高层次需求没实现,人们就会退而求其次。也可能从低层次的跳跃到较高层次的需求。

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的两个因素是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满意度关注点的不同,比如人对工作满意时关注什么,不满意时又关注什么,但是总的来说不满意的因素还是影响比较大的,要是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情绪,这些因素处理好了不一定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生产率,此因素是保健因素,如人际关系、企业的政策和措施,工作的围观和宏观环境,薪酬等,要是能改善激励因素就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的职责、个人发展、领导的认可、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等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的保障,事实证明,全球一体化趋势和企业之间的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人力资本,所以现代企业的一个中心任务是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效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留住企业优秀的人才,引进外部优秀人才的加盟,为企业的壮大储备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工作重点,培训工作的好坏是能消除或者拉大员工工作能力和岗位之间的差距,培训质量好,企业岗位人力资源的供给就能及时的保障,专业知识也能够及时的补充,人力资源管理做得好,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竞争性的薪酬体制和福利方案,为员工增加培训机会,根据员工的特点也设计职业生涯,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总结

篇8

从沟通管理到传播管理

传播问题在管理学中通常称为“沟通”(两者使用同一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汉语的翻译以及实际所指确实存在差异),而沟通问题也似乎一直是管理学关注的话题之一,只不过所持的立场和角色的定位不同而已。回顾组织理论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历程,结合传播学关于组织传播问题的当代思考,我们越发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功能主义色彩下的沟通管理思想在应对危机传播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在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初期,管理学家们对沟通理论的关注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沟通以上下沟通和行政沟通为基本特征。一般认为,梅奥是最先认真思考沟通管理价值的管理学家。他主持的霍桑试验,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包括上下沟通和人际之间的沟通——的重要性。

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件的,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工作有10种作用,而沟通和人际关系占3成”。

莫尔、刘易斯、沙因等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公共关系与外界公众进行双向的沟通,也可以通过企业人员与外界的接触把企业的价值体系推广到外界去,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

电子通信/传播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结构和传播环境,管理学家们开始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上认识沟通的作用。

西蒙发现了传播结构的变化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主张在组织中成立一个特别的“信息联系服务中心”,以收集、传递和贮存各种情报。

德鲁克注意到现代组织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知识管理”对于现代组织的意义重大。

圣吉沿着这一轨迹又向前迈进,指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让管理学家们意识到知识网络化和组织虚拟化生存的新特点。

不难看出,尽管管理学家们对于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视,但管理学视野下的沟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观念在理解组织传播现象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只把传播行为视为组织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忽略了传播在整个组织中相对的独立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或许我们更应该用“传播管理”来称谓“communication management”这个概念。语词形式变化虽小,但各自的思路和框架相差甚大。随着传播学的诞生,“传播”这一极为普通平常的社会现象的独特性逐步受到学界重视,“传播”之于社会作用的基础性地位也越来越得到认同。

从片段化的传播管理到“全传播链”管理

“全传播链”的理念构想是郭庆光教授率先提出的。郭庆光教授对现代企业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企业组织的整个全产业链模式是由信息和传播链接起来的,没有这样全方位传播模式的支撑,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很难得到实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产业链”背后的“全方位传播链”构想。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很大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真正以传播学立场看待组织的传播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全传播链”管理思想,首先将组织机构的传播活动理解为一个由众多相互影响的“链条”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主张将组织机构的整个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注重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深层意义上说,“全传播链”管理思想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上:传播行为虽然通常与其他种种现象混合纠缠在一起,但传播活动有着自身的独特本性,遵循着自身的独特规律。

从大的范围来看,组织(包括各类机构)的传播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对外传播和内部传播。前者面向企业组织的外部世界,通常通过大众媒介来实现,称为大众传播;后者面向企业内部员工,通常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渠道实现,称为组织传播。

传统的组织传播管理通常将这两部分分割,内部信息传递工作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办法。外部的公共信息传播又往往被分成不同的单元,人为地将组织的传播活动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很少也很难将两者相互打通,因此是一种片段化的传播管理。各部门之间尽管也会进行会商,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单打独斗,不能实质性地统一协调运作。

这种片段化的传播管理模式至少存在三大隐患:一是容易浪费资源,二是效率降低,三是增添危机隐患。各个部门为了自己的业绩(或利益)行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协调一致难免增加难度,而这种不一致本身就是危机滋生的温床。现实中,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不同部门对外传播的不同声音,也是导致误解、差错的主要原因。

“全传播链”管理理念对这些缺陷都有针对性的考虑。我们分别从它的几个关键词来做个解析。

全:“全传播链”思想强调了一个“全”字,克服了旧的传播管理思维中过分侧重于某一两个环节,而忽视整体的缺点。这个“全”字可以这样理解:横向上,从头到尾,由里到外;纵向上,从战略到战术到战役的各个层面。

传播:这是一个视角定位问题。“全传播链”思想突出了传播学本位而非管理学本位的视角定位。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更多地从传播规律出发考虑传播问题,改变单纯管理学视角中对传播规律重视不够的弊端——而这正是传统管理学对沟通问题理解得不够透彻的主要原因。

链:强调了组织传播的系统性,将组织的传播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可以随意割裂的孤立片段。“链”的概念重视构成组织传播活动整体的各个传播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站在整体思维的角度才能有效地串联起这一个个看似分散孤立的传播片段,使之成为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传播链条。

从危机传播应急到“全传播链”风险管理

“全传播链”思想应用到危机传播管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发展出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传播管理”思路。既考虑到组织外部的危机传播应对,又考虑到组织内部的信心维持;既考虑到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处置,又考虑到危机出现之前的风险防范;既考虑到危机发生的显明点位,又考虑到相互影响的潜在环节。这对于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完善。

过去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有两大特点:一是偏重于对外部的危机公关,二是偏重于危机传播的应急处置。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主流的概念界定上得到印证。

比如,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希斯(Robert L.Heath) 认为,“危机传播即是以道德的方式控制危机的高度不确定性,努力赢得外界受众的信心”。②作为较早开展危机传播研究的学者,希斯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另一位美国学者班克思(Kathleen Fearn-Banks),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③这两个观点的侧重点都在组织之外。

国内研究者也有相似观点。史安斌认为,“危机传播是指危机发生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媒体、公众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④方雪琴说得更详细,“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和事件,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传播规律,利用大众传媒与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过程”。⑤

很显然,这些观点都把焦点对准了危机传播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环节。一个没有言明的假设前提是:组织内部以及组织内外部之间的传播影响不存在或无需考虑,似乎处理好外部的舆论影响就意味着完全化解了危机。这些理论认识也在危机传播管理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方式多比较重视危机公关和媒体应对,其目的都在于想方设法影响或控制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舆论情绪。

然而,这种思路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外科手术式的管理方式尽管可能(只是“可能”,不是“一定”)部分地、外显地(不可能完全地,起码隐含着危机的根源和产生新危机的可能性)解决一次危机,但对将来的危机毫无防备,对危机发生的机制毫无了解。因而也谈不上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和防护力。

“全传播链”风险管理信奉危机管理的共同信念:见于未萌,止于未发。最佳的危机管理不是强有力的危机应急处置,而是使危机不发生。因此,提出了传播风险防范重于危机传播应急的观念,强调将重心前移的策略,将控制风险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而危机爆发后的紧急应对都只能是被动的,可控性极低。

“全传播链”风险管理,首先将组织内外传播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部门打通,构建一个无缺陷的传播风险防范完整网络。其次,强调从危机信息监测到预警、应急和恢复的动态过程去解读危机传播发生、发展和处理的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传播链”风险管理强调了媒介融合情形下危机“混合”的特点,对媒介化危机和危机的媒介化给予足够重视。这样的管理系统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防范。

注释:

①郭庆光:《“全产业链”背后的“全方位传播链”》,《大众日报》,2011年11月23日

②Heath,R.L.(1999).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from interpersonal contacts to external affairs.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③Fearn-Banks,K.(2007). Crisis communication:a casebook approac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inc.

④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期刊
  • 小学科学
    刊号:22-1388/G4
    级别:省级期刊
  • 科学
    刊号:31-1385/N
    级别:省级期刊
  • 科学启蒙
    刊号:43-1251/N
    级别:省级期刊
  • 饮食科学
    刊号:21-1158/TS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