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8: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实践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一是创新教育理念,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努力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共投入50余万元,购置和补充了各类艺术教育教学设施。三是规范艺术教育教学,强化领导,完善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是抓好全面普及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开好常规和朝鲜族艺术教育课程,招收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五是丰富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六是狠抓师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整体艺术教育水平。七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在语文、体育等各门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作品等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精神陶冶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艺术的感受、想像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与之相对应,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民族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我国第一位艺术教育博士郭声健,在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研究方向的论文中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审美教育,它通过艺术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我校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和感受,提高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艺术特别是朝鲜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必要的艺术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形成具有本县民族艺术教育的特色,让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其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能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难以发挥出的德育、智育的功能。学校抓住民族艺术教育这一突破口,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科学的艺术教育实践,连续多年的艺术教育成果,使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在了全县中小学的前列。
二、多方筹资,改善艺术教育设施
艺术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要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积极为学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保障。为此,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学校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共投入50余万元,布置装潢了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舞蹈室、艺术成果综合展室、多功能综合大礼堂、绘画室,配置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购置了与之配套的还有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幻灯机、种类齐全的石膏塑像、各种组合的静物、色彩、画架、画布和各种乐器、舞蹈服装、道具等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我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更好地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科学管理,规范艺术教育教学
我校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继承和弘扬朝鲜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为保证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民族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把艺术教育作为考核班级、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科研、课外辅导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标准和便于操作的考评机制。
艺术教师(主要是音乐、美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认真上足上好每一堂艺术课,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开设艺术课和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艺术团的力量,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艺术团走向校外,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课程、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认真执行,上足,上好。在教学过程中,对具有以前已学习过某一艺术单项且有一定水平的学生,采取再提高的教学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对初学者分小组进行授课。整个教学过程,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形式,学生按不同进度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同时,定期举行公开课,不断修正新的教学模式,确保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四、普及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人文环境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于人才培训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构成有很高的期待,要求我们民族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出掌握基本民族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近几年我校着力加强民族艺术教学工作,在开设好常规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增设了朝鲜族器乐、舞蹈课和朝鲜族书法课、朝鲜族美术课程(均为选修课),力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普遍提高民族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招收了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配置民族艺术专业教师,由主管校长直接负责,指导艺术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在特长生的影响下,一些有艺术潜能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以美术学科为例,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的同时,结合课程安排有意识地穿插民族绘画教学内容,十分注意普及学生民族绘画知识和学生美术潜能的发挥,让学生有时间有目的的进行发挥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质,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名学生,临摹的达芬奇的《蒙那丽莎》那幅油画,人物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笔触细腻到位。后来,老师注意培养他的民族绘画水平,动员他加入到民族绘画特长班,三年后,他考入了大连民族学院设计专业。之后另外还有几位学生,以自己较好的绘画能力考取了大连民族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2006年,我校金延龙同学的作品在吉林省新闻社举办的美术作品比赛中获的银奖;同年李相姬同学在全县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应该说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好例子。
五、拓展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为了给艺术教育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民族文艺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营造了一个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富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学校成立了民族舞蹈小组、声乐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及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团。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内歌声四起,学子们挥毫泼墨,其乐融融,校园中到处都洋溢着富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合谐景致。
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不同的民族艺术活动,如以民族歌舞为主的大合唱比赛,开学、毕业典礼上的汇报演出、师生卡拉OK大赛,绘画展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整个校园沉浸在民族艺术的海洋里。同时,学校还将这些活动推出校园,参加演出,并获得很好的成绩。每年在团县委组织的活动中,我校舞蹈队的民族舞蹈均获得出席领导和观众的普遍好评。2003年,在市第一届中小学艺术活动中,我校民族舞蹈《手绢舞》获得二等奖。2004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大赛中民族舞蹈《扇子舞》获得二等奖。2005年我校应市艺术节的要求,到市演出民族舞蹈《喜庆舞》。2006年民族舞蹈“帽子舞”获得一等奖。同年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民族舞蹈《刀舞》、《帽子舞》分获一、二等奖,金鑫的绘画作品《色彩》获二等奖。2008年,延边电视台组织的《长白杯》独唱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二等奖。
六、培养师资,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重视艺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让艺术教师学有所用,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我校非常重视对全体教师和艺术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对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和艺术业务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教育成绩列入同等加分项,让奉献精神归化为教师的动力,把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稳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民族艺术专业教师定期为全体教师上公开课,重点普及民族艺术常识,由浅入深培养广大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克服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要想方设法让艺术教师参加一些艺术教育学习培训班和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会,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展览、比赛,对于完善艺术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整体艺术修养和教学水平提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各科渗透,整体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生活是美的,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同样也是美的。艺术的任务就是教学人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同样各科教材都是各个领域中美的极致。所以每个学科都要认真挖掘美,各科任课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美,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正普及。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和艺术修养。
语文。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掘美育因素,提高教学效果。高中课本中《再别康桥》一课,教师把汉语文、音乐、美术(影视)有机地融在一起。多媒体的动态美景,配上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很快就领会了课文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学生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获得美的感受,领略了自然美、音乐美、色彩美、语言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体育。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还把以往枯燥的准备运动,改为配乐模拟操、韵律操,将各种难懂的形体动作画成挂图或者做成动画,既深化了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做操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韩愈;教育实践;《师说》;《进学解》;地方教化;教育管理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卒后谥曰文,世称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又曾官居吏部侍郎,后世亦称韩吏部。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宦海沉浮,但一心卫道,著述颇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唐时期,正兴佛、道教,儒教独尊地位有所下降,世风日下,人们都“耻学于师”、“不耻为师”,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韩愈敢为人先、敢为人言,力排佛老,学为儒道,劝诫人们尊师重道,尤其他借《师说》、《进学解》等著作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所做出的教育实践,对中唐以后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番整理,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教育视野的角度却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活动,以期对现代教育有所启示
1 《师说》——论“师道”,提倡“教学相长”
《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从理论角度较为全面地诠释“师道”的文章。韩愈,25岁举进士第,初任四门博士,提议恢复国子监生徒,积极推荐文学青年,在世风日下的情况下撰写了《师说》,一举奠定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韩愈通过《师说》阐述了教师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职责、教师标准、师生关系等内容,倡导尊师重道、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互相学习、相互尊重,摒弃了传统中“弟子一定不比老师高明,老师一定比弟子贤明”的腐朽观念。
韩愈关于“师道”的论述,直至当代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有“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现代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这与韩愈所提到的“道”、“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宗旨都是人才培养。首先都是关注人、发展人,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然后是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才是传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教学相长”,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的擅长的东西都可能不同。简单的说,韩愈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勇于肯定学生的长处,并向其学习,共同进步。这一教学方式直到今日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当然,韩愈对弟子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广纳贤才”,既是自己的门生,又是自己的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现代教育看,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模式的弊端,明显突出了学生的核心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利于养成好学、乐学的学习习惯。
2 《进学解》——论“教与学”,鼓励后生求学
初任四门博士之后,韩愈两任国子博士,此官职在当时属于最高教育职位。在任期间,韩愈总结了个人多年的求学经历和前人的治学经验,撰写了《进学解》,对教学、学习做了更为精进的论述,以此来鼓励后生多多求学。在《进学解》中,韩愈针对“教与学”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教育实践理论。
第一,勤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韩愈在《进学解》中论述的学习方式。这句话的意思“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败毁在于因循苟且。”在韩愈的眼中,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先天因素分不开,但是与后天的勤奋、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他鼓励后生要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之人。同时,这句话也蕴藏着另外两层含义。其一,倡导反思学习。学生要经常反思,实现对自我的再认识,促进自我促进成长;其二,反对因循守旧,要有真知灼见。创新是人进步的动力,如果不创新,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博学专精。在教学上,韩愈指出教师既要传授学生广播的知识,又要从中提炼出精华,这一见解在当时可谓是振聋发聩的,即使是现代教育理念支撑的当下,这一独到的见解也是十分有益的。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全面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素养,又要精通自己的本专业,正与韩愈的“博学专精”不谋而合。
3 贬任潮州刺史期间——兴地方教化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得罪了宪宗皇帝,被贬到当时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潮州任刺史。一般情况下,朝廷大员被贬至地方任小官,往往都是甩手掌柜,也不追求什么政绩,可是韩愈不是,由最初的惶恐不安转为励精图治,十分关心当地政务。在任期间,韩愈驱鳄、兴学、勤农、释奴等,尤其兴学育才,启用贤人,极大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由于潮州地处边陲,经济、文化等事业尚不繁华,虽然此地之前有学校,但是读书人甚少,官府衙役、普通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韩愈看到这种情况后,在当地大兴“乡学”,经费不足甚至自掏腰包。在他的种种努力下,儒家文化在当地得以传播。据史料调查,韩愈任潮州刺史之前,当地只出了三位进士,可是在他到任之后,再到宋代之前,登科及第不下百人,从此,潮州便有了“海滨邹鲁”之美称。
4 时任国子祭酒期间——严格教育管理
在唐代,国子祭酒属于国家最高教育行政官员,也是最高学府校长。唐穆宗长庆元年,韩愈任国子祭酒,成为当时最高教育管理者。“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经济由盛转衰,官学亦十分没落。所以韩愈在任期间,积极整顿国学,严肃学风,严选教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振兴官学。当然,韩愈一生钟爱于教育事业,他不仅做了以上尝试,更经常举行会讲和辩诘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并深受学生喜爱,因而才有了“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之语。韩愈之所以能如此受到学生欢迎,主要是他平易近人,从来不以尊卑、美丑来衡量人、对待人,学生们十分喜爱听他的演讲。
5 结束语
韩愈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不仅结合个人经验编撰了多本教育方面的名作,更做了许多多教育实践活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直至今日,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顾乃武.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0(5):7-9.
[2]闰永利丁全贵《韩愈对儒家文艺思想的强调与突破一论唐代古文运动的文艺思想基础》,《滨州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1999年9月第3期.
[3]刘昫.旧唐书·韩愈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康德的名字早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卓越的成就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等伟大导师的高度评价。在哲学发展史上,康德的名字是不可能被绕过去的。但是,康德的哲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经历,这就不为世人熟知了。
青年康德立志献身于对学问和真理的追求,而不是为了面包而读书。他曾这样写道:“我早已投身于我决心保持的东西。我将沿着自己的路勇往直前,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对它的追求。”1755年9月,31岁的康德获得了格尼斯堡大学讲师的职称。因当时康德发表过两篇天体论文,已小有名气。面对慕名而来的多到不可信程度的学生,初登讲台的康德的表现甚为青涩,甚至有些慌乱。直到第二节课,他才镇定下来。由于他思维敏捷,逻辑严谨,学识渊博,很快就获得广大学生的钦佩。自然地理课是康德最喜爱的一门课程。康德在课堂上的讲授,充分运用极强的记忆力和生动的想象力,从细微末节塑造出完整的形象,这些使他的讲解非常精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育方法上,康德希望学生们不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思想。他指出,死记硬背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要主动地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他使用教科书,并不照本宣科。他也不喜欢学生记笔记。当他注意到有的学生没有抓住主要的而在笔记中记下了不主要的,他会难过的连自己的讲义都讲不下去了。在对待不同资质的学生的态度上,康德则尽力去关注那些中等天分的学生。康德精进勤勉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广大学生的爱戴与敬重,他讲课的教室总是挤得满满的。
康德的教育观点是在卢梭《爱弥尔》的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努力将自己的观点应用于实践。1774年,约翰·贝尔纳·巴泽道在德绍创办了名叫“博爱”的学园,致力于改革教育事业。该学园注重传授自然知识,教学轻松,没有强迫遵守的纪律,也不进行惩罚。康德热情支持“博爱”学园的教育试验,主张对教育工作进行革命而不是改良;他劝母亲们要亲自给孩子喂奶;他还主张孩子从小就应当有行动的自由,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教会人思考,教育者不要乱用惩罚手段……康德的许多教育观点即使在当今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仍然有着值得借鉴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就曾精辟地指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説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康德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生活经历,印证了荀子所阐述的为师之道,对于古今中外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具有普适意义上的指导价值。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无论其日后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在其任教之初,都会出现各型各色的“青涩”现象,都要迈出各自蹒跚艰难的第一步。只要他(她)心中有事业,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积累,与时俱进,勤奋扎实地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就一定能够站稳讲台,赢得学生的爱戴,获取事业的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们更加关注幼儿的教育。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性格养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的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幼儿每天的行为中有5%属于非习惯行为,而95%属于习惯行为,习惯行为一旦养成,其实非常难改的,因此,幼儿的习惯养成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
一、幼儿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涉及了家庭、学校对于幼儿的教育,还有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养成教育的时候有必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良好实施。首先,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以及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如何绘画,就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画,因此,我们应该在这幅图画上绘画出最美好的线条,从而促进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次,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天性,他们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空洞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在幼儿的心灵中种上美好的愿望,这有助于幼儿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有助于幼儿在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最后,在当今时代,大多数的幼儿是独生子女,或者有很多的幼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论是独生子女也好,还是隔代教育也好,现在的幼儿承受了太多的溺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家长就剥夺了幼儿生长中的一些权利,使得幼儿的性格等方面出现缺陷,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想幼儿能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幼儿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幼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家长以及教师等都应该为幼儿做好榜样,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等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养成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长以及教师做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些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肢体动作等方面,要为幼儿做好榜样,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在幼儿阶段,幼儿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与学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家长往往将幼儿早早地送到幼儿学校,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就充当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学校中也要为幼儿做好榜样,这样幼儿才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养成。例如,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每天都要跟幼儿道早安,送自己的孩子出门,跟教师问好;然后在学校中教师要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跟幼儿问早安,道好,跟家长问好等,这样幼儿就会模仿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跟家长以及教师问好,然后跟自己的同学问好,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融入学生的集体中,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社会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家庭以及学校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将这种环境融合进幼儿的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虚无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他经历着他自以为的全部真实,因此,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到,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楚门仍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养成我们期待的性格。可见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以及性格甚至是环境的影响何其大,因此,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此,家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要和睦相处,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然后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以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对于某一件家庭事情进行商议,这样家庭民主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以及责任感,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其次,学校是幼儿生活的第二重要环境,在学校中教师等要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并且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等意识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中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判断从而进行班长等班干部的竞选以及选择,这样可以养成幼儿的责任感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虽然不如家庭以及学校等重要,但是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公交车上,要宣传给老人、孕妇等让座,让幼儿在切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幼儿养成教育对于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促进幼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并且促进幼儿各种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幼儿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家长等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姚慧珍.幼儿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新课程:下,2013(11):18-19.
[2]程为文.农村幼儿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甘肃教育,2013(18):27.
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
这个问题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务。【1】吴志宏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各级教
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配属、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参与的角色过多,使用权利过于集中,对高校的管理往往带有行政强制性。
(二)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
高等教育依然对国家、政府的依赖性,附属性很强,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高等学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运行实体。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
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首先,要加快政校分开的改革,进一步让学校成为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两级管
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教委主管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社会与高校的
关系;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办学的活力与气氛,这样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2、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大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必须树立德
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这种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
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8】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适应,要有利于管理者职责分明,职能规范,管理有序,要有利于充分调动
政府、社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办好学校,要有利于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通盘考虑,以严谨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同时借鉴外国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抓好试点改革,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以上是笔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浅见
,希望能给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参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还要继
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标准》提出了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其中包括符号意识。《标准》突出强调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对数学符号涵义和实质的理解是培养符号意识的基础,符号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对符号意义的理解,所以在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中应当着重注意数学符号内涵及实质的作用。数学世界中可以说处处充满符号,数学中人们以符号为载体进行表达、运算和论证。学生学习代数等相关知识是在初中阶段开始的,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也是七年级数学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符号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转化作用,学生必需经历由具体的数到抽象符号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学习代数内容,运用数学符号表达数学情境。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一线教师发现,对于这些数学符号的大量涌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不同的困难。由于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在学习数学符号时使得许多学生没能理解符号的真正含义只是进行简单的机械记忆,导致符号学习和学生内在的知识经验脱节。另外随着初中知识的增加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多样化,新符号的数量必然会增加,表达的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运算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发展初中生的符号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二、明确研究问题
多年来,大量的研究者从数学符号意识的各个方面,比如学生符号意识的现状、符号意识的维度、符号意识的内涵等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也让大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因此,本文将以以下问题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1)了解学生“符号意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归因探寻对应的教学策略;
(3)在实践班级检验教学策略是否可行。
本研究以上述内容为出发点,明确研究现状后,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实线研究,探寻出符号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现状,笔者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笔者首先研究《课标》 ,学习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内容,研究郑州市期末考试试卷,参考其他研究者编制的试卷,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编制了《七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测试问卷》 ,统一测试,并让学生将答题卷上传七天网络,由多位老师共同完成改卷,统计答题情况,最后利用Excel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四、研究的目的
1、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建立
数学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符号意识”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其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抽象的基本思想。七年级是数学课程从具体的算术到抽象的代数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抽象的数学符号的出现,让学生觉得这些陌生、古怪的数学符号就象“天书”一般难以读懂,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在这个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的想象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的储备数学符号,主动用符号。
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些关于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如何与符号交朋友,如何主动的应用符号的学习策略,希望能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建立,为解决问题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2、为教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提供教学策略
虽然现在提倡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组织者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控制了一堂课的节奏。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只要是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都是有效的教学。
五、研究意义:
标准中虽然给出了符号意识,但对其内涵的界定比较单一,进而影响了教师对符号意识的认识,导致相关训练只是偏重于学生外在的结果,而不注重内在素养的提升。因此本研究从心理学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新课标对符号意识的阐述,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了符号意识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研究了解初中生符号意识的现状及水平,并发现其中各方面发展的不足,分析学生在符号意识发展方面的薄弱环节,再加上对学生的差异性分析,结合鲁教版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当下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对新符号或者不同情境下的符号进行讲解,是难以合理地判断与评价的。明晰初中生符号意识的现状,可以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六、研究结果
1、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七年级学生在数学符号意识上存在四个问题:
(1) 学生很难理解数学符号的内涵。大部分学生只是认识数学符号,但是对符号的本质是什么很陌生。
(2)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转化比较困难对于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的问题比较小。但是对于图形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学生不能从图片中提取信息,转化为符号语言,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3)代数式运算困难。学生对于简单的数学符号计算能够从容应对,但是在去括号,去分母的时候,学生往往顾头不顾尾,很容易出错。
(4)用数学符号作为推理、思考的意识比较低。当学生遇到没有训练过的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用特殊值来说明结论的正确性,而不是用符号来表示一般规律。这说明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符号语言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低。
2、反思
目前七年级学生符号意识发展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并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符号教学的地位。目前教师认为符号教学在自身的教学过程都有体现,但实际上符号教学往往只是教学的附属,符号教学在教师的头脑中渐渐成为了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教学。这也体现了当下对于符号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发现符号教学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其脱离了课程标准对符号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些行为都将会造成符号教学的内容呈现出杂乱无章和支离破碎的状况,造成只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现象。要改变当下的问题,就必须要求教师提高对符号教学的重视度,把符号教学看成是数学教学的一部分,也就要求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程序体现符号教学的内容,同时做相关的练习和总结。
(2)符号教学应参照学生行为。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数学思维层次的提高而逐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符号意识的训练。对于新学的数学符号,教师多数情况下只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接受方式往往是被动的,因为对于新的符号,学生没有已知的经验作为基础,或者难以将已有的经验与新的符号联系起来。如在七年级的"有理数"的教学中,字母是负数就用a<0来表示,而尽量减少用语言叙述的方式,进而使学生能够形成条件反射,由a<0就意识到a是负数。利用符号解决问题是符号意识的核心,学生符号学习的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教师如果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素材,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讲解或者否定,那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大量反例的出现,就会让学生体会到其中错误出现的原因,从而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同样给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扫清障碍,摆脱纯符号操作的盲目性,符号语言是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存在关系式、图像、表格等表征方式。学生能够在三者之间进行互译,并且知道何时选择哪种语言进行有效的转换,则是学生符号意识发展水平的又一体现。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运用符号。数学解题中的“一题多解”,正是数学多元表达的具体应用,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运用不同数学符号表征方式进行解题,培养学生进行多元符号表征的能力,使学生的符号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用符号表示出各种表达式、关系式,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必须有步骤、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于教学中,才能充分体验到知识的魅力,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4)引导知识的正迁移
很多新知识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掌握,而这种基于旧知识的新知识学习,会带有一定的知识迁移痕迹。积极的知识迁移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为准确,消极的知识负迁移会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阻碍,容易产生对知识点的混淆。教师在其中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在对数学符号的合理联系中产生正迁移,推动符号意识的完善,避免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产生的负迁移给符号意识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探索能给学生带来知识正迁移的方式并进行引导,不断积累学生容易产生知识负迁移的题型,让学生通过针对性训练,或者引导学生主动对易混淆概念、易错题型进行类比与对比,找出差异来改正这种负迁移情况。
例如,在教授同底数幂的知识时,抛出a^m·a^n=?(m.n都是整数)的问题,基于学过的a2+a2=2a2,学生可能会混淆认为结果是2^m·n,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数字代人法探索出结果为a^m+n后,一般就会总结: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样学生还不一定都能理解公式,需要让学生在易错类型中分辨出错误之处,才能对同底数幂的规律有深刻把握。比如,给出a2+a3=a⁶,x3·x⁴=x₇……让学生通过抢答来分辨这些公式的对错,并说明错误之处。抢答的方式可以激发课堂的活跃度,更能锻炼学生对公式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则是为了考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和其他学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对各知识点的印象,并有所区别,使学生减少对新知识学习的负迁移。
(5)引导学生规范符号的读写使用
数学符号多而繁杂,初中阶段经常接触的至少有20多个。对符号的读写,不像语文课上专门设置课程来训练,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自己对数学符号的读写,尤其是字母符号的大小写以及符号之间的位置规则,要向学生说明清楚。学生对符号的读写不规范可能会影响对符号概念或形态的记忆,导致符号运用时由于不确定性而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于学生练习作业的评析,教师除了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做题方法之外,还要对学生的符号书写情况进行纠正,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完整、准确和精练,确保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读写正确,这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中最基础的步骤。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教育来源于外来名词“合作教育”,即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将合作教育的概念定义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将合作教育解释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更早,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它称为“产学合作教育”,可以解释为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产学合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原因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性质,即职业教育具有的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同时,也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提出的“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思想,“手脑并用”的涵义是服务社会、服务平民,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联动、做学合一。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应该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我国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状况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产学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一,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即两个在校学习的理论学期与一个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工作的工作学期,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按照“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工作”的规律交替进行。第二,复旦大学坚持“互利互助”的原则,通过三种形式对文科学生进行产学合作教育。即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组织学生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等。第三,北京工业大学选择了实践教学体系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本特点是:改变了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形成了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的一体化实践教学计划;构建了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成立了“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注重在实践教学五一节中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四,武汉理工大学的“工读交替,预就业”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7+1”和“611”两种运作方式。“7+1”模式中,前面七个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教师指导各类实习、社会调研、实验、大型作业、课程设计等进行教学实践及一定的读、工结合,第八学期,以综合工作实践为主,在企业顶岗实践。“611”模式中,前面六个学期以在校理论教学为主,第七学期为工作实践期进岗实践,在企业、科研单位以生产、科技工作实践为主,第八学期回校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与考核等。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几种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第二,“厚三明治”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其安排一次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为一学期至一年不等,如有些学校进行的“2+1”形式。第三,结合实际任务的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用人单位提交的实际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形式由于任务量和时间长短不固定,需要一个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体制。
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以服务于沈阳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合作上从合作模式、基地建设、教学计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一,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要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
各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不同的社会岗位群,即对应社会上不同的行业。由于各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因此,在实行产学合作教育时,也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以达到产学结合的教育目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有47个专业,25个专业方向,涵盖了沈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三大行业专业类群。我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根据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状况,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比如机械装备系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凭借与沈阳重型集团等企业多年的紧密合作关系,2006年争取到了为沈阳重型集团培养160名学生的订单,沈阳重型集团向学院支付80万元培养费。电气工程系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供用电专业也与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企业合作,实行工学交替的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则采用并行式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过与标榜等著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店),学生可以每天定时、或每周定时到实训基地完成工作,既保证了理论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实习教学的实用性。
第二,产学合作教育要形成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社会性、职业性和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不论采用哪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都必须有牢固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要与雇主或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相互信任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因此,学院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学院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城市——沈阳,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工取向开始转向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了使毕业生缩短胜任岗位的时间,企业逐渐开始重视在校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这就为学院和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学院应下大力气利用好这个难得的契机,与更多的企业建设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产学合作教育铺平道路。比如我院与沈阳东基集团公司、机床集团公司、沈阳商业城集团、沈阳重型集团等95个企业建设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生在入学时虽然选择了专业,但毕业后的工作不可能完全做到专业对口。鉴于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工作务必专业对口的思维,强调只要符合一定的专业背景,就可以作为学生实践工作的岗位,通过实习实训,为学生就业拓展空间。
第三,产学合作教育要保证实训基地的多样化。
学生个体就业取向千差万别,因此,在参加产学合作教育时,往往都要实行“自主申请、双向选择”的过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取学校自己投入的方式建设,也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建设的方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诚信体制尚不成熟,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可能会给学校带来经济纠纷,这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障碍,但只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这一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学院一方面加大了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新建了一批与社会企业工作环境和流程相同的实训基地。2006年学院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投入2000余万元购入全真工业生产设备,实训中心的运营也采用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改造了原有的供学生生产实习的实训基地,引入现代企业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校内实训基地具备培养社会“职业人”的功能。
教育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虽然具有同样的内涵和性质,都要走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会采用不同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发展时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脱离了自身的文化背景,都不会结出丰硕果实。相信在职业教育人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下,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全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C].世行贷款合作教育项目总结报告,2005(7):19,21.
[2]方晓东.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J].大教育时代,2000,(8).
[3]朱振国.发展高等职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10,11.
作者简介:杨先花(1981-),女,湖北荆州人,教育学硕士,《中南论坛》编辑部编辑。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中南论坛》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在当今教育界,教育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本文就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育行动研究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讨。教育行动研究可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使教育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应该把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教育主体身上,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教育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实施主体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行动研究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在当今教育界,教育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人们在其作用上已达成基本共识:第一,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动研究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使教师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而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二,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的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育行动研究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研究,使之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三,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行动研究在推动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促进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上起到中介作用。学界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论述极多,本文就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育行动研究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讨。
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实践者从事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为“行动”,称专业研究者、专家学者对事物规律的科学探索为“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并无有机联系。行动与研究的分离,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在教育研究领域,有许多研究者埋头于书斋闭门造车,缺乏对现实应有的关注。而实际工作者面对高深莫测的理论研究成果,又常感远水不解近渴,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却又不知路在何方。针对此,教育行动研究遂应用而生。实践证明,教育行动研究通过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努力,使教育理论主动寻找实践作为基础;实践也主动寻找理论作为指导,进而反思和批判理论,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就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的一种研究类型和活动。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既开放性地不断改进教学,又通过批判和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从而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吸纳能力。可见,教育行动研究正是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顽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创设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实践主体带着教学中的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走入教育行动研究,同时研究主体也要深入研究现场,以合作的态度和方式与实践主体一起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一方面特别强调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作。这种合作互补了二者研究的不足,既克服了研究主体的研究成果难以向实际转化的不足,又克服了实践主体开展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方面着重强调问题的解决。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为了联结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桥梁,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为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创设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三)教育行动研究使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从研究的角度说,教育行动研究是“在行动中研究”,是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研究并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从行动的角度看,教育行动研究又是“在研究中行动”,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把实际的行动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行动过程,使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四)教育行动研究在“反思”中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
反思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它“促使实践主体通过研究活动改变原先的教育理论,提高认识和完善教育活动的能力。这时,研究具有把作为研究者的实践者从原先的认识框架、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框架中‘解放’出来的功能。……这种‘解放’功能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就是推进改革和促进完善。”\[1\]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实践主体要合理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根据反思过程所形成的判断,修正研究过程中的行动。同时由于研究主体自我意识较强,理论品质倾向于批判性反思,因此他们理应帮助实践主体使之成为反思型的主体,让教育实践不断走向合理性。这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双向反思过程,为行动达到最佳效果提供了保证,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地交互生成。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症。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性质,从本质上看是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都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相关。而以往的研究单纯地囿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胶合之中,没有跳出思维的框架,忽视的恰恰是对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研究。其实正是教育主体从事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关系状态,决定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水平与关系状态。所以,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教育主体身上,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实施主体。理论主体重在从理论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和指导性的陈述为其阶段性成果;实施主体关注的是,如何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使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地实现;而决策主体则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统一和整合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如何使教育系统与其他的组织系统协调起来,如何实现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通过反思不难发现,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主体的思维定势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设置了屏障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育理论主体大多都认定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研究和总结教育理论,通过研究推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共同的理想追求。他们大多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指向现有理论,通过分析、比较、批判、重建等一系列思维加工来实现理论的推进,仅此而已。而教育实践主体最突出的思维缺陷是对个体实践中内在理论的忽视。教好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觉得这才是自己份内之事,一旦谈到要参加教育研究时,往往又认为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定位的划分,虽明确了不同岗位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使各自的专业化程度有可能实现,但也设置了无形的屏障,隔离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二)教育实施主体作为行动研究者的尴尬
其表现为:1.自身素质的不足。教育行动研究对教育实施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理论专业化水平,深厚的写作功底,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等等。但是不少教育实施主体在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时间和能力上存在不足、观念上自设屏障,从而导致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没有“问题”的研究,没有“行动”的研究和没有成果的研究。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呼吁教育实施主体的参与与其自身素质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凸显。2.外部条件的不成熟。第一,评价机制问题。由于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围较小,而且是对特定对象的研究,研究的情境也无法作较精密的操作,再加上研究的目的只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信度”、“效度”来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二,研究的体制问题。一些教育决策主体并不重视或不支持教育行动研究,使之缺少必要的体制保障,如研究的机构、人员、物质、制度等保障机制并未落实。
(三)各教育主体之间难以展开交流对话
三大教育主体形成各自的理论共同体,参与到行动研究中去,但由于三大共同体在性质、特点、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有时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各教育主体之间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对话交流产生一定困难。教育实施主体常把个人实践的改变寄托在他人提供的具体的、操作性理论指导上,而当教育理论主体的研究成果达不到直接应用的水平时,就会被指责为脱离实际,而教育理论主体又反过来指责教育实施主体未将其理论进行适当的运用。同时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也会将批判的矛头共同指向教育决策主体,指责其未制定出恰当的决策来促进主体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如何实现各教育主体的沟通交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
既然本文将研究的视角集焦于教育主体,因此要使教育行动研究真正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要诉诸于教育主体行为的改变之上。
(一)沟通的前提:三大教育主体要认清并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主体性。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被研究对象,不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研究成果的探讨者、开发者和实践者。再者,教育行动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自我反思”的权力还给教师以及其他所有的实践者,使他们能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始终以一个“反思实践者”的形象出现。可见,教育实施主体在研究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是其主体地位凸显的突出表现,是教育行动研究之魂。第二,实践性。行动研究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的。它关注的不是各学科分支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为了实践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的研究。第三,协同性。Somekh强调在行动研究情境中,所有参与者之间和谐互动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与气氛的价值。\[2\]协同性就包括三大教育主体在各自形成的共同体之内以及各共同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一方面使知识或理论的建构更具有可信任性,并且更符合科学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并优化教育行为。总之,三大教育主体只有正确认识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才会更好地理解并更加重视教育行动研究,增强参与的自觉性。
(二)沟通的内在条件:三大教育主体要增强自我意识
教育理论主体中的一部分要继续专心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研究工作,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走向深化、系统化、科学化。这类研究人员自身也要加强个人学习性实践的拓展和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形成一种透视生动实践、形成理论结构框架的能力,学会用一种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同时,教育理论主体中的另一部分要走向实践,从实践中去寻求真知,获得灵感。只有当教育理论主体在抛弃了他自我强加的鼓励,自我陶醉的无视实际以及自我放纵地寻求学术地位时,他才有可能实现最初的承诺:克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距。\[3\]
教育实施主体一方面要加强理论修养,明确个人实践的改变是要通过个人认识,包括个人内在理论的改造来实现的,要用理论来武装自身的头脑,把理论转化成思想、智慧、精神。因此,教育实施主体要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意识,参加理论培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升其理论品质。另一方面要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教育实施主体所有成员都应以持续的、无休止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作为基本的生存方式,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论。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成为了教育实施主体通过不断的反思性批判显现、改造和优化实践理论的过程。
教育决策主体要协调好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的关系,营造有利于两者交流的氛围,促进两者的互动,并建立新的制度来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体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让教师树立教育科研观念,使教育行动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中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形成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良好氛围。第二,要求学校成立教育行动研究中心,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领导工作,构建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运作机制。第三,构建教育行动研究的保障体系,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沟通的外在条件:三大教育主体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由于各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理解的方式和意义各异,因此迫切呼唤各教育主体间的交往。教育实施主体迫切需要教育理论主体的帮助,共同解决自己在教育情境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身的教育实践走向科学化、合理化。教育决策主体也需要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的共同参与,为决策的制定出谋划策,提出批评和建议,使决策更具合理性、正确性,更能深入人心。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育理论主体总结出的理论成果,教育决策主体制定的决策,都需要被教育实施主体认同并接受,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实在的效力,实现教育的价值。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各教育主体彼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理性、公正、全面、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其他教育主体的行为。各教育主体要努力维持开放、平等、自由的沟通情境,同时形成支持性、非评价性的氛围。这样各教育主体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成为负责的“当事者”。
教育行动研究确实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沟通的实现也要依赖于各教育主体主体性的发挥。如果三大教育主体囿于“前见”而无所作为,那就不可能沟通。当然,教育行动研究也并非能保持绝对意义上的“填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它只是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提供了契机。要达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仍需要三大教育主体在实践中不倦求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