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8: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生文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小学生;培养
一、儿童文学的功能
(一)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
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所发挥的作用。
(二)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功能
儿童文学集中表现了生活类、自然类,并创造了艺术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
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快乐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应的作品娱乐性愈强。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阅读的意义及当前现状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了明确的要求:对第一阶段(1~2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然而,语文教学却没把课外阅读摆在重要位置。北京市最近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只有1%的学生有着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经历”;有人在三所分别被评为区级、市级、省级示范性学校的一年级中的三个班进行了课外阅读状况调查,其结果:人均购置图书量分别是1,3本、2,4本、1,8本;热爱阅读的学生人数几近零,多么令人心寒的数字!
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从文学的角度划分统计),说明儿童文学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它为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见,儿童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儿童文学已成为提高儿童文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为了给学生一个纯净的课外阅读的天地,儿童文学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内容。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作法。
1、利用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在小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经常用儿童文学中的文学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同学们被小女孩的美丽善良和她悲惨的命运深深打动了,此时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找这些书来读。这样一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了。
2、发挥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材料,引导学生读好书。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就应适时地向学生们推荐合适的儿童文学读物。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根据小学生的文化基础、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老师们可以向他们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
3、对儿童文学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会读书。
(1)讲课式。用于集体指导如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等。
(2)讨论式。用于群体阅读后的专题讨论或读书成果交流,
(3)展评式。用于图书的推荐和读书成果交流,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贴近孩子生活的儿童小说。
(4)表演式。用于检查、汇报、交流阅读成果,组织学生编排儿童剧在并进行表演,有益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高阅读的质量。
读而不写,印象不深,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摘抄,列提纲,写读后感,续写等。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写作练笔
怎样能让小学生将语文学得更好,我认为可从文章阅读、写作练笔、语文活动三方面入手。
一、小学生阅读教学要由浅入深,文章阅读分两步走
(一)第一步课外阅读分“四读”
一读课文消灭生字词,学生自己完成,查字典消灭生字,查词典弄懂生词的意思。
二读课文,读懂每一自然段,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说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小组活动分段,概括段义,最后全班交流。
三读课文弄清全文的中心意思,多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再让没有弄懂的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够回答的让学生回答。
四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法。
(二)第二步组织好课外阅读,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1.建立班级阅读书柜,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书编号,然后都集中到小书柜,派专人管理,组织借阅。
2.每周给学生两三节课的读书时间,借阅小书柜里面的书,做好读书笔记。
3.推荐小学生读物,让他们在假期阅读。
二、写作练笔,小学生写作练笔同样要由浅入深,分“说”和“写”“评”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学会说,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把所见所闻说出了,然后再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交流他们是怎样说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说了,这一步是写的基础。
第二步在说的基础上,将说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写下来,只要求字数。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
第三步对写得好的,进行评点,一定要对学生的习作多表扬,细心指出习作的不足。教师评点得好,学生作文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展读书报告会,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开展消灭错别字活动,提高小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开展读报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和驾驭词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明白,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一地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所要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抛砖引玉,让示范引路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年龄的限制,都有一个知识认知的过程,均由感性认识过渡为理性认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在上课中,我们语文教师以强压灌输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结果学习的效率特别差,学生像机器一般,被动地工作着,不能自主。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如抛砖引玉一样,给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让学生通过师者的示范性指导,从教师的教学中知晓学法,接受学法。教师示范学法时候,应该做到目标清晰,层次面明确,而且难易适度,便于学生把握。
二、指导归纳,让认识上升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们的感性认识得到了一定的积累。此时,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与归纳,达到学生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目标,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会逐步深入,向掌握语文技能方法的目标迈进。所以,当我们所教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程度之时,我们师者便要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及回顾,让学生在小结及回顾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领会学习方法,再协助他们将感悟到的语文学习方法小结归纳出来,使他们对语文学习方法的认识更加到位。
一、激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有之,必须要靠后天的引导激发。崔峦同志指出:深化教学改革要加强教学的开拓性,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因此,针对学生所具有的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结合教材本身丰富的情感和快乐因素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入情入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与满足。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创设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伴着哀乐,进行沉痛而又缓慢的叙述,把学生带入了催人泪下的情境之中。此外,还可以采用形象吸引法,设置悬念法,提出假设法,编排课本剧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指导,让学生掌握最优的学法
寻求最优的学法,就是在实践中找到既适合特定学习情境,又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很多,但如果单纯地、直接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因为如果没有具体的学习内容作凭借,就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有意义的且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如教学《倔强的小》一文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段意连接法,然后又启发学生回答,归纳出是怎样一步一步抓住课文内容的,学生明确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步骤,在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加以运用,以至熟练掌握,形成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优化的强化,关键是造就一种强化优胜的环境,在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尽量帮助每个学生避免失败,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成功”的良性循环之中,从而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境界。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做到“六带”和“六让”。“六带”即一把微笑带进课堂,二把情感带进课堂,三把信心带进课堂,四把爱心带进课堂,五把激励带进课堂,六把竞争带进课堂。“六让”即是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讨论,让他们质疑,让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让他们敢于犯错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尊重、热爱、相信、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对于差生更要备加呵护,与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学相长。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①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主动选择带来自动的学习,是学生最欢迎也是最有效成功的教育,学生对于学什么、学多少、如何去学,都应多元化、自主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如在布置课堂练习题时,教师先把内容、要求讲清楚,练习的重点、方法由每个学生自己确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多种新思路。练习后,在小组内自评互助。以上过程是学生意识到学习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是在研究自己搞出来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强加给的任务,所以学生个个心情愉悦、激情高涨,全心地进行了投入,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课堂中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新课程理念。
②把参与权和体验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己去做喜欢的东西,甚至做不成功,也是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一笔的财富。在教学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体验学习乐趣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例如教学新教材《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首先经过大家推荐,产生了本课的“小主持人”,让他们以“小学者”的身份“讲学”。之后,又成立了“绘画小组”“记者采访小组”“地球神探小组”进行合作探讨、交流汇报。课后,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了社会调查,进行资料收集、书写公益广告、建议书、读后感,并开展了“人人做一名保护环境小卫士”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快乐读书汇报课,评选“读书大王”。这一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活动成果、交流、展示的舞台,张扬了个性,开放了心态,使主体得到了回归,真正体验到自己掌握知识和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减负,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不仅如此,更令人敬佩的是,在袁老心中还装着他热爱的全国亿万小学生,他昼思夜想关心着如何让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袁老在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提出了如何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问题。他曾欣然接受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邀请,担任主编,创办一份辅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刊物。经过深思熟虑,把刊物定名为《小学生语文学习》。他说,这个名字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看到刊物名,就知道刊物的阅读对象、目的和内容,很容易区别其他刊物,小学生也容易接受。
为了办好刊物,他出面聘请了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斯霞、王兰、朱雪丹、袁、李吉林、朱敬本、庄杏珍、袁浩等为编委,共同出谋划策,组织筹备。他还专门邀请了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蒯福棣和特级教师袁浩、王先炯为执行编委,参与编稿。袁老身先士卒,亲自撰稿、荐稿、审稿。
袁微子先生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有着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他从刊物的封面设计到栏目内容都仔细斟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个栏目都由他亲自制定。他对刊物的设想高瞻远瞩、独具匠心,对语文学习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和积极的指导作用。其中《祖国进行曲》《理解和表达》《观察与思考》《作文展览》等栏目都成为当时的经典栏目,引人注目,深受师生喜爱。
《理解和表达》《观察与思考》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两个重点栏目,袁老把这两个栏目比喻为人的两只眼睛。他说,学习语文重中之重是要“理解”和“表达”。“理解”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文字的理解、作者思想的理解。“表达”一方面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同时又要学会如何表达。听读是吸纳,说写是表达,听说读写都重要,不能偏废。《观察与思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学好语文就要学会观察,会观察还要会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才能学好语文。袁老对这两个栏目亲自撰文、组稿,把握方向。这两个栏目后来成为语文刊物中的热门话题,一些刊物也纷纷借鉴和参考。
《祖国进行曲》反映当时祖国各条战线的新人新事和最新建设成就。袁老指出,这个栏目很重要,我们要教育小学
袁老指出,这些栏目内容虽然与语文学习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是刊物的亮点。因为我们要全面关心学生,提倡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长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小学生语文学习》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
袁老指出,无论何时,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一定要走正道。他特别强调,我们的刊物要坚持素质教育,不能为了发行量,迎合应试教育去搞题海,搞无效的、重复的、机械的习题练习。任何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歪门邪道、投机取巧的“捷径”、“窍门”,我们的刊物都不许出现。
我有幸担任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责任编辑。袁老对编辑工作更是倍加关注,曾多次进行过细致的指导。我第一次和袁老谈话是在一个星期天,在袁老家里,我们俩从下午2点谈到6点。晚饭后,休息片刻,又谈到深夜12点钟。他老伴说:“你们哪有这么多活聊?”袁老笑着说:“咱俩是做事情的人,有许多事情要说,咱可不是闲聊啊!”是的,袁老的这次谈话确实非常重要,句句都说在要害处。他从办刊目的谈到办刊要求,从刊物的封面谈到封底,从目录谈到排版,从文字谈到插图,从编辑谈到发行,从组稿谈到改稿......无一不谈得津津乐道。这是给我上了一堂难得的编辑进修课,真使我终生难忘。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刊物虽然小,可是她关系到几亿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啊,我们有一点差漏出现,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刊物质量鹤立鸡群,发行量不断上升,成为当时小学语文第一刊。是啊,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创刊到出版,处处可见袁老胸中装的是全国亿万小学生,心里想的是祖国一代新人成长的大问题。他把亿万小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学生,关爱之极,体贴入微。他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他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忙碌万千,可是他得到的只是每期两本样书和微薄的审稿费。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热爱小学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让我们永远铭记全国亿万小学生的恩师――德高望重,永远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尊敬的恩师――袁微子老师!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把准方向,感受时代脉搏,不能闭门只读圣贤书。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
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
②提纲笔记。
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
④心得笔记(读后感)。
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做法一:帮助学生建立一本自我评价本,主要是对自己所用读书方法以及对阅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在摘录本上进行自我评价。做法二:指导学生明确竞争对手,并制定简单可行的竞争计划及奋斗目标。做法三:要求学生每天围绕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给自己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
2.及时强化的策略: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法一:竞赛。形式可以是:
①古诗文诵读比赛。
②古诗词接力赛。
③“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专题作文比赛,作文形式有读后感、诗歌改为记叙文(包括“文包诗”的形式)、续写、读书生活日记、古诗句研究报告等。做法二:榜样,这是一种正强化。综合每一位同学在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评选“读书大王”或“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积极分子”,并及时进行全校性的表扬。做法三:奖励,是对人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其中,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
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
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
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内涵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而这离不开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人的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周勇、董奇(1994)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而,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积极意义。就语文教学而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统一简称为“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自信心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感。构建21世纪的语文教育,尤其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根据班杜拉等人的理论,我们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期(主观判断)。具体地说,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一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有准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主观推测与判断,又要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一、能对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自主选择,并对该活动有坚持性
语文新课改以来,“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领地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拓展到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小学生生活,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语文新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也明确提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并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小学生只有在广阔的生活海洋里学语文,才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才能有利于最终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学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董奇、周勇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个人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过程。国外日莫多和玛日廷.帕里斯的研究也证实: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等自我监控能力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监控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实际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在学习中会自觉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并将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和社会生活之中。这些具有较高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小学生倾向于自觉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且在困难面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方法去战胜困难,不轻言放弃,坚持性高。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低者则相反,他们的自我监督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他们缺乏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自觉意识,面对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素材无动于衷,目光只局限在课堂和老师身上,一遇到困难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往往不加努力就放弃了。
二、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有正确态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拼音识记困难、汉字书写障碍、口语交际和书面语写作恐惧等。尤其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更突显
出一些新的学习困难,比如动手能力差,思维单一呆板,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不会合作等等。而如前所述,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样的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极大限度的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敢于面对困难,富有自信心,相信通过自身有效的调控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水平低的小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显然,面对困难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小学生的学业,尤其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差别。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通过自身的调节,更容易获得学业的提高和整体发展。
三、能习得新行为
21世纪的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要教小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理论认为,“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善于确定学习目标”等三方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这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及对学习目标的设定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具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效能感是“会学习”者的必备素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小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教小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会使小学生掌握母语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小学生在进行新的学习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要求和困难的解决上,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小学生由于担心自己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的不足之处,总是仔细思考个人缺点,把学习任务看得比实际上的更难以克服,使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进行新的学习,更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宋凤宁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阅读时间和阅读成绩的相关极为显著,表明当小学生相信他们在阅读上是有竞争力且非常能干,也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那么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阅读成绩;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者则相反。
四、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情绪状态积极正常
新课标再次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为一门人文性课程,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格因素、课文作者斑斓多姿的人格修养及个性风采和广大语文教育者丰厚的人文素质,为小学生健全、完善人格和培养个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为他们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提供了凭借,树立了楷模。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必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丰富的情感情绪活动。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焦虑过高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活动任务;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会使人的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因此自我效能感水平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身心处于正常、愉悦的活动状态中,能增强学习效率,并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水平低者活动时充满恐惧和焦虑,常常陷于苦恼之中,这不仅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逐步下降,而且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内部因素:比如小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成败经验、小学生的归因方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性别差异等;另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外部评价等手段的强化、外力援助、语文学习任务的难度、替代性经验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参照以上本文的论述,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内涵的基础上,就可以展开广泛的合作交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开展成功教育、进行科学归因、对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等。从母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这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影响。
参考文献:
[1]Barry J.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周国韬,戚立夫.人类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1988,(4).
关键词:学习兴趣;阅读;朗诵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之重要性是当今教育普遍给予高度重视的内容。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不能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不愁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笔者一直在致力探讨这个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实践思考。
一、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关于阅读、读书的名言,强调的是读书给人带来的好处。所以书就好比人生活中的阳光,没有阳光,便没有人们生活的乐趣。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好。尤其是语文学习,更是离不开阅读的辅助,学生只有大量地阅读课内外书籍,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能力。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学积淀和文化积累,为阅读和写作做好铺垫。开展班级范围内的读书会,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和篇目,定期举办班级范围内读书会,将自己秀喜欢的书和文章在读书会上加以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带动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形成阅读兴趣,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二、重视朗诵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