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8篇

时间:2023-06-04 08:38: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篇1

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及语文课程,弥漫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即便是诸如“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等这样一些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都一直在争执不休、莫衷一是,理论界如此,及至实践层面,一线的语文老师当然也就无所适从、不知所往了。课程标准的出台,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这一矛盾,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的颁行。尽管如巢宗祺先生所言,新课标还有不少需“留待以后探讨的问题”[1],尽管今后还会有更新版本的课程标准面世,但新课标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最新同时也是具有连续性的顶层设计和清晰思路。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功能与地位、目标与任务、实施策略与教学方式等等,新课标都一一明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了新课标在手,老师们也许可以不必再理会“理论达人”那些令人目眩的说道,也至少可以抵挡一阵来自家长或社会焦灼心理的围堵。可以确信,在新课标的语境中言说,在新课标的场域里观察,在新课标的框架内践行,照着新课标指示的方向往前走,没错的!

下面拟从基本理念、基础目标、现实问题等三个方面谈谈学习新课标的体会。

一、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确认

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清晰了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新课标保留了原实验稿关于“基本理念”的四条,但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些许增删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调整体现了几个方面的取向: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第二,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实施这一目标的基本环节和要素。这些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和认真领会。

“语文素养”的提出,是第八次课改的重大理论贡献。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的表述有两点发展:一是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在原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把“方法与习惯”纳入素养的视野,体现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规定性;二是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养成”理念,清晰了语文素养的形成途径。新课标强调,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须“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而不是采用与语言文字教育平行外加的方式。这一表述,折射出语文素养“养成”的基本特征,如综合性、基础性、过程性、非线性(习得与发展并非一一对应的直线关系)等。当然,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但基本的方向不应迷糊。

新课标还凸显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引领与渗透,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明确指出“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教育是语文课程应有的责任。这些重要理念,有助于我们厘清对一些问题的模糊认识。比如,不久前曾有对语文教育“美德绑架说”的指摘和“全能幻想论”[2]的批评。前者认为,语文教育应当“去政治化、去思想性”;后者认为,价值引领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教育将此揽入怀里,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全能幻想。事实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就是接收他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因此,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必须承担起一定的国家责任和社会义务,将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知识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这并非语文课程的附庸或无奈,而是时代赋予语文的教育使命和文化自觉。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十年课改倡导的标志性理念之一。新课标在此也有几个明显变化:一是提出以“问题意识”替代“自主意识”;二是“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三是提倡学习方法的融通,例如强调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在老师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语文教学。我们通过讨论,比较一致的共识是,离开语文的语境过于笼统地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让人不明所以、不知所措,因而必须对这一理念作“语文化”解读。比如“合作学习”的经典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下这个定义的前提是:合作学习是小组共同解决某个问题。但语文的学习有其个性,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可能在揣摩怎样朗读更好,可能分小组进行鉴赏,可能在讨论某个问题,可能在分角色表演,合作的结果有时是“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时就是一种体验。这样理解也许更加有助于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3]。

二、语文课程基础目标的坚守

篇2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教学 民主与放纵 重视

前些日子看到这样一则资料:有位老师为了充分落实新课程、新课标精神,在课堂上特地设计了一道延伸拓展题,以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主体性、课堂民主化。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年轻人行走在郊外,忽然听到呼救声,发现是一个旅游者掉在湖里了。当时,周围没有船只、木板、绳索、竹杆、救生圈之类,又没有通讯工具,年轻人自己也不会游泳。问:如果你是年轻人,是跳下去救人还是转身离开?

当时课堂讨论热烈异常,老师任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不作定论。这道题学生主要是热衷两个答案,就是“跳”和“逃”。事后听课老师好评如潮,纷纷肯定这堂课落实了“尊重学生的选择,还主体于学生”的新课标要求。

热评当中我们是否作过冷静思考呢?新课标倡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理念。新课改的实施也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呈现一些新鲜的气象。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标先进理念的理解往往会进入一些误区,比如像上面这道延伸拓展题。

这是一道两难选择题,就是道德的拷问和生命的威胁。跳,是弘扬了我国传统美德,但有悖于生命教育的主题。再说了年轻人自己也不会游泳,其结果很可能是二个都被淹死,那跳的价值有多大呢?当年的救火少年赖宁的英雄事迹不是再也不提了吗,更不让少年学习了吗,因为现在我们在提倡生命教育。

转身离开走,就是“逃”,这又是违背我们的道德教育的。但是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观点不对学生的操行作评定,那学生自然会踊跃发言,个个兴致高昂,课堂气氛自然会热闹。

尊重彼此的选择是对的,重视学习过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的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课堂热闹?是为了让学生发言踊跃?或是为了新课标的课堂民主化,还主体于学生?

我想,这显然是违背新课标精神实质的。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不是独立的,而要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一道道德拷问与生命威胁的两难选择题,不仅仅是让学生畅所欲言,重点应该是合理引导学生“言”的方向。这道题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甚至是启迪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教学中最可怕的是思维固定化、模式化。新课标之所以倡导还主体于学生的出发点我想就是让学生走出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开动脑筋,活跃思维。

这道题目老师为何定格于让学生在“跳”和“逃”两个结果做文章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只有这两种结果呢?为什么不启发学生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呢?

我想,这里除了“跳”和“逃”之外,应该还有其它的答案的,比如:虽然周围没有船只、木板、绳索、竹杆、救生圈之类的,那还有没有其它的东西呢?我何不找一找?没有东西,又不会游泳我难道不会想想其它的办法吗?比如:我可以撕开自己的衣服弄成长条抛过去让他抓住,这样不是没有可能的。

答案虽然不是唯一的,但我们教学不是为看热闹,而是让学生把脑筋动起来。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而且是一种技能。只有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才能把技能教给学生,学生才能掌握技能。

同时,现在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由于社会风气的某些负面影响及网络的不良信息的浸染,不少学生在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方面已是千疮百孔,无规矩之念、是非之观、荣辱之心、敬畏之感。对学生这方面的民主自由言论,其实就是一种放纵,严重违背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

现在,有的老师把《背影》上成了“父亲爬铁轨违反交通规则”的课,把《愚公移山》上成了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的课。老师还美其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来解释。面对学生对文本价值的曲解和误解,老师不及时进行有效调控、引导和点拨,这样是否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最大尊重?

篇3

一、前言部分论述的比较

在前言部分的开篇词中,老课标提出的是要通过历史教育“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新课标提出的是“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两相对比,可以看到,老课标重视的是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而新课标重视的是公民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侧重点是不同的。此外,在开篇词中,老课标也提出了通过对历史多样化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而新课标的表述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重视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符合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而且提出“历史的角度”一词,注重的是从历史的本身来考察社会发展和感悟人生。

二、课程性质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一开篇就是从初中必修课程的角度来强调历史的课程地位,但是新课标却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加以强调,由此可见,老课标重视的是课程设置,而新课标重视的则是历史作为人文课程本身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两个版本的课标编写理念的不同。这点也体现和贯穿于新课标本身。老课标的课程性质概述得非常简略,最后归结于历史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其表述较抽象且不够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而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比较具体,强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并将其学科特性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并将老课标中的“国际意识”一词改为“国际视野”,从词性上分析其词的外延更为宽泛。而这四个方面分别从四个层次上表述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是树立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是以普及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意识为主;人文性是表现历史所特有的人文教育功用,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方面;而综合性则是重视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作用。从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具体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历史理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课标编写也在不断成熟,不但重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而且更注重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水平的角度去考虑。

三、课程基本理念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对编写理念的表达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老课标的课程理念可以看到,老课标在大的范围内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但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历史的道德教育功能。而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分别列举了四个方面。与老课标明显不同的是,新课标明确提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首次提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理念。这就告诉我们,不但要教历史书,而且重要的还在于育人,在于思维的训练。此外,在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上,以“普及历史常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这一标准比起老课标显然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所降低且更加具体,在评价体系上也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要求创新和发展。

四、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

篇4

新课标下的物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二、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侧重点

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创新,重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1.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重过程

(1)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体验物理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物理的什么?①体验物理的自然科学性。②体验物理的基础性与工具性。③体验物理之美。④体验物理是一种文化。⑤体验物理是一种思想。

(2)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做物理,探究物理知识,发现物理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再只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操作、探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

(3)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

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必须动起来,要动起手来操作物理,动起笔来推演物理,动起脑来思考物理、发现物理,质疑权威,动起口来讲物理,与同学、老师讨论物理;物理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学会交往,逐步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重个性

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要以人为本,物理教师要关注学生,要教书育人!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就是要尊重、关心、牵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新课标认为,物理教学应该是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物理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以及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发展。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过程。

3.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重创新

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指学生在其原来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不是指科学家那种创造发明。物理教学应当成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物理教师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时候,大力鼓励学生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向教材质疑,向权威挑战。

4.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物理思想是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概括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总的策略。掌握一些物理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物理有帮助,对学生未来走进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有用。物理教学必须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物理思想和方法。

5.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过程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物理,自觉地学习物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勤于思考钻研等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物理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6.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重思想品质教育

物理教学要用物理家探索物理的精神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物理探索物理的精神;以我国物理成就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引导学生做物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篇5

关键词: 语文新课标 山区农村小学 多元智能

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育正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将会迎来崭新的局面。

一、语文新课标是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新希望

我国在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新课标的正式实施,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难得的新机遇。语文新课标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基本要求的时代精神,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概念和特征作出了明确的课程定位:“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语文是人际沟通的工具,因此,其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目标,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交流技能。另外,语文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语文也是育人之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的责任。这也是语文之人文性特征的内在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而且要使学生体悟到语文所传达的人性美。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一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由过去的教师本位,逐步实现向学生本位的转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潜力。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的三维教育理念,实现教育之目的:“教书育人”。“教书”是基础,是教育所关注的最基本方面,即“授业”;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传道”,即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最后,到达“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智能多元的人。

要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所应当承担的职能给予了明确界定。《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是语文新课标的力量支点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核心能力,而是一组同样重要的能力。这组同样重要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一理论对传统认识中流行甚广的智商理论及相应的智力观进行了质疑和超越[1]。在90年代,中国引入了多元智能理论,并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相比较,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传统的智能理论,即是解答智力测验或者应对考试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智商测试是客观公正的,智商分数的高低与人的智力水平成正比[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生物生理潜能”[3],这种潜能需要与特定的环境或社会条件相联系,才能发挥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如果某种能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那么,这种能力应当被认定为智能;否则不能认定其为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4]。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判断人类智力之标准,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挖掘孩子们的各种潜能,增强其对现实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并且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的强项和弱点。每个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运用和发挥这些智能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不仅仅与一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其后天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相关。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语文教学创造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之中,结合当地的特色环境,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为其智能的发挥创造最大限度的现实空间和思维视野。

在加德纳所认可的人类的七种智能之中,有三种智能和语文教学直接相关: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语言智能,指的是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但这并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只是简单的识字背诵,仅仅从表面上感受语言美,它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和人性之美。人际智能,是指认识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在复杂多变的人际交往中,语言是实现成功人际交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种人际智能也是语言智能的自然延伸,但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智能的培养,并不一定能提升他们的人际智能,他们的人际智能需要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到培养与熏陶。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深入了解自己内心世界,并逐渐形成指导自己实施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能力。这是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

三、践行新理念是山区农村小学培养多元智能的途径

前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语文新课标将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希望,第二部分对如何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进行了简单解读。基于这些理论,我根据自己所处的粤东北等山区的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山区农村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途径和方式。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粤东北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这些地区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山区农村小学,而要更有效地在落后山区农村小学实施语文新课标,会遇到更多有待克服的种种障碍。因此,我们应当基于当地山区农村有限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创造性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首先,在优秀师资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教师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学校,以便让这些教师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传授他们在教学中的先进经验;还应当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去一些名校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理念。理念先行,然后才可能改变落后的现实。比如,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之后,再结合本地山区小学的实际加以改进,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生活化和趣味性的舞台,这也符合以锻炼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多元智能理论宗旨。

其次,由于办学经费所限,本地山区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一般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实施,例如,不少小学还是传统的黑板,没有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短缺,等等。面对这些实际困难,老师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例如,通过老师对课文的生动讲解,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闭眼倾听其有感情的诵读,把孩子带入无限想象的空间。读完后,让学生再回味片刻。之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讲述出来,或者写在本子上,让学生们相互评价自己的小作品,老师最后进行点评,但是不要下孰优孰劣的结论,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最后,我们应当好好利用当地山区农村的优势,即珠三角地区所不具有的接近大自然的环境条件。在语文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课外活动课,或者把课堂教学搬到广阔的室外,或者利用周末,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到大自然中去。在活动之前,老师要做好策划,设计能有效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而室外轻松的氛围,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寓教于乐”,使严肃的课堂生活化,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增强其多元智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郅庭瑾.“多元智能”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3.

[2]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9.

篇6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早在1997年便率先在各学科中使用课程标准,取代了之前一直采用的教学大纲。作为德育课程的准则和规范,《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实验稿(以下简称“原实验课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新课标在原有基础上与时俱进,更加科学合理,我个人学习体会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未变,内容框架调整得更为合理清晰

新课标仍然是以初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四方面具体内容。这种“三经四纬”交织的思想品德课程,定性为“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在原实验课标中,三组关系表述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显然第三组关系内容太厚重,新课标将“与集体的关系”调至第二组,合并为“我与他人和集体”,这样不仅是字面和内容份量的均衡,而且更加符合中学生交往的实际。虽然“他人”的范围广泛,但学生自我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主要是在班级学校集体之中产生的,“他人”和“集体”是紧密联系的。“国家与社会”则是在一个层次上,第三组关系表述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也是恰当的。

在第三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新课标将原实验课标课程内容的(一)、(二)两部分合并为“(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原实验课标的(四)“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调为新课标课程内容的(二)。这样,三组关系都由三部分构成,且都是法律常识压轴。新课标删除了原实验课标内容标准各部分前有重复之嫌的目标阐述。因此说,新课标在设计思路的表述上更明确,内容框架调整得更为合理简洁清晰。

下面是笔者根据新课标列出的课程内容框架表格,其中的内容结构、递进层次一目了然。

2.课程基本理念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

课程基本理念是课程价值取向的追求和灵魂。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将原实验课标课程理念的第二条,修订表述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并将此条提升为新课标的首位课程理念。在新课标各部分中,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总述中,提出“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新增“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中,至少有9处明确提出了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活动主题与方式建议。例如在新课标三、(三)3.4中明确表述为“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意识教育之所以在新课标中凸显,首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其次是公民意识教育体现了德育课程的本质和价值。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意义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理性意识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个“人”我个人认为:既不是奴性十足的顺民,也不是浑身反骨的刁民暴民,而是通情达理、有良好素养的好公民。从促进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角度看,公民意识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所以新课标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课程内容对法律常识做了调整和充实

首先新课标对分置在三组关系中的法律常识条目作了有层次的统整编排。第一组关系“成长中的我”中,法律常识部分的标题由原实验课标的“学法用法”改为“心中有法”,主要内容为法律的定义、违法行为及其制裁、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非法与犯罪的区别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本部分增加了“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条重要内容;在第二组关系“我与他人和集体”中,法律常识部分标题仍为“权利与义务”,主要是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重点是受教育权、经济权利和消费者权益,帮助学生懂得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本部分删除了原实验课标中关于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个人隐私权等具体条目,渗透到其他条目中;在第三组关系“我与社会和国家”中,法律常识部分标题由原来实验课标的“法律与社会秩序”改为“法律与秩序”,主要内容为宪法的性质和宪法意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立和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删并了原实验课标的3.3条,新增了“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和“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样两条体现爱国主义的重要法律内容。

新课标对法律常识三部分层层递进的整合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和“突出重点”的教学原则,更加切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和掌握法律常识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法律常识的课程内容统整与增加的目的意义在于,守法是做人的底线,民主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法律意识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最重要的内容。

4.课程目标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要求

用新课标和原实验课标相对照,不难看出,原实验课标的知识目标为4条,共100个字,新课标知识目标为5条,共192个字。新课标在本部分新增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等。

新课标在“三维目标”中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要求,其原因我认为,首先是针对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以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比较强调知识体系的教学,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对知识目标的定位是“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但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忽视知识的学习,使得品德教学因缺乏知识内涵的支撑而呈现肤浅苍白效果差的缺憾;原因之二是原实验课标存在着知识要求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知道,思想品德的研习与修炼需要有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德育需要有科学理论支撑即知识工具的支持,否则德育就是浅薄的无底气的说教而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新课标课程目标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要求,对有效实现课程“三维目标”是必要的。

二、教师要增强课标意识

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会比较注重对教材的研究而忽略对课程标准的研习。但是要做一个高屋建瓴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落实课标,增强课标意识。

1.从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看,课程标准是上位的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的“跑道”,后引用到教育上转意为学生学习的路线与进程。现代学者们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课程具体且重要的体现之一是教材。教材有文字材料,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师用书、学生辅助读物等;还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幻灯片、磁带、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多种形式。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即学生用书,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之一。教材是依据什么进行编写的呢?是课程标准,是课程标准各项要求的具体化。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和系列教材都是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日常教学的依据和中考考纲制定及命题的依据,也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范教学与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2.从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教学水准的需要看,增强课标意识是必须的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为“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虽然条文比较简洁,但却是我们这门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我们思品课教师只有树立课标是统领的意识,认真研习新课标,才能明确思品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与追求、课程的“三维目标”内容及其关系,才能够了解思品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才能够系统地知晓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并且能够倾听课标给我们提出的教学与评价等建议。

有了对上述思品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掌握,教师对依据课标要求编写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角,这是一种居高临下、从宏观到微观、从目标到内容、从整体到部分、从理论到实践的审视和理解把握,这是我们当一个称职的思品课教师的基本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目标不明、定位不准、内容不精、方法不当的低效教学。所以说,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教学水准,必须增强课标意识。

三、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教师应客观辩证地看待教材

教材是相关专业人员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学的基本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从编写、出版到使用是有周期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教材一般具有滞后性。因此我们既要尊重教材,以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抓手,又不能把它奉为圣经而迷信和拘泥于教材。

2.教师要做教材建设的主人

由于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的滞后性和容量的局限性,又由于我们思想品德课程育人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思品教师树立做教材建设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我们应根据新课标“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社会热点和自己学生的思想脉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取教学主题和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特别是目前课标已修订,教材还未及时修订到位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新增内容要求,做教学内容的补充。参与教材建设既是我们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

3.整合地方教材和项目活动到思想品德课程中,使教学更加丰富有活力

江苏省根据国家、民委、教育部的文件要求,编写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地方教材,初中有七年级、八年级两册,以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呈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我省各地中小学开展多年的项目活动,属于德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范畴,该课题的研究荣获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我们如果将上述地方课程和项目活动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做整合安排实施,正是落实了新课标的“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符合我们思品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可以提高德育的效益。

4.参考课标的教学建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篇7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1年12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主题,教育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修订版新课标,这个新课标的出台,是对过去10年新课改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初中历史教学、教材编订的指导。修订审议后的新课标,坚持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反映了审议工作的指导思想,既坚持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又在遵循深化改革的方向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表现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与时具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特点。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还是那样的照本宣科?还是那样的死记硬背?还是那样的唯分数至上?这些只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被时代所淘汰,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失去本应的意义。我认为我们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进而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教书旨在育人,学校便是教书育人的阵地,而课堂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要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体到我们的历史学科,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分为四各方面,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然而,在我们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

现实已然是这样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能等着让现实来适应我们,我们应该在现实中去提升自我,进而营造出与我们有利的环境。所以,我认为想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就要先从历史教师和历史学科自身入手加以改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本身,以及自己的教学。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妨来重新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历史课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怎样上好历史课?

关于什么是历史的问题?更多的人都简单的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离我们现在是很遥远的。

其实不尽然。我们不妨先从“历史”这两个字说起。“历”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为“”,表示脚趾走过一片田地,引申为经历、经过的事情,历程。“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为“”,表示用手记录所获得的猎物,掌管文书记录的人,引申为史官。由此可见,“历史”指的就是过去的事情。然而,这个“过去”却是相对的。试想,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去看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为历史。那么,我们也穿越一下,站在未来角度来看现在呢?“现在”就不是历史了吗?所以,我们如果把历史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范畴之内,恐怕就要偏离了历史的真谛。真正的“历史”,应该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总和。

既然,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历史课也就不能只停留在历史史实的罗列上。唐太宗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我们也要让学生做到“以古为镜”,我们要通过历史课教给学生以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去处理、该怎么去做,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怎样上好历史课?可能更多的历史教师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要说的是,既然“历史”不仅仅是过去,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站在“未来”的高度上去讲“历史”;既然“历史课”是为了让学生“以史为鉴”的,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怎么去“鉴”。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历史”。不要把“历史”仅仅停留在很古老、很久远的过去,更不要把“历史课”认为是没有一点时代感、更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的课程。我们要努力改变他们这种片面的认识,要让他们对历史有一个科学公正全面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要守护好自己的教学阵地——课堂。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课堂都是他展现自我、体现价值的阵地。别人可以轻视“历史课”,而我们决不能轻视,因为这是我们学科生命之所在,根本之所在,我们要用课堂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历史”的意义。要守住这块阵地,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超强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专业素养。我们要努力掌控好课堂,用自己的教学和魅力来征服学生,占领课堂,进而实现我们教师自身和学科的价值。

第三,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历史虽然是文科科目,但它同样需要学生有相应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能从历史史实、历史现象中提炼出对自己现实生活、学习有用的东西来,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达到教育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去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发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师;充当角色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应是以下几个:

一、学识专家

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及丰厚的知识底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更高,不能满足于“一桶水”,而要“一缸水”,甚至更多。

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广阔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在教材的处理上才会得心应手,能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做到旁征博引,游刃有余。科学地选择教学手段,能够立足课堂,超越课堂,更加精确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课才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跟上学生求知的脚步。

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取决于我们教师读书的数量,只有具备丰厚的知识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学习是我们成长的阶石,因此要不断参研许多专业书籍,完善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活动指导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因此不能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要经常检查自己、审视自己,改变陈旧过时的思维方法,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都有发展和提高,包括在个性上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逐级深化,不断创新。精炼课堂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自觉驾驭并超越知识体系的情感态度。

三、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