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8: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2例,与西医单纯化疗50例对比,以免疫学指标与临床证候变化等为动态观察项目,探讨其价值,观察其化疗毒副作用、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102例血液科及肿瘤科住院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治疗前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Ⅰ组)和西医化疗组(Ⅱ组)。Ⅰ组52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15~80岁,平均45.5岁;低度恶性6例,中度恶性38例,高度恶性8例;临床分期Ⅱ期8例,Ⅲ期30例,Ⅳ期14例。Ⅱ组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5~78岁,平均43.0岁;低度恶性6例,中度恶性31例,高度恶性13例;临床分期Ⅱ期15例,Ⅲ期26例,Ⅳ期9例。两组性别、年龄、恶性程度、临床分期等具有可比性(P>0.05)。正常对照组30名为健康献血者,年龄24~45岁,平均31.8岁。
1.2 治疗方法:Ⅰ组用CHOP方案化疗[1],CTX 750mg/m2,第1天,VCR 2mg,第1天,ADM 40~60mg/m2,第1天,PDN 60mg,第1~7天。完成6~8个周期。治疗期间加服中药以益气养阴、活血凉血散结,基本方为:白花蛇舌草30g,黄芪、半枝莲、淮山药各20g,紫草、白术、茯苓、麦冬、五味子、女贞子、山萸肉各15g,当归、半夏各10g。随证加减:肝气郁滞加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玄参、川贝各10g;脾虚痰湿加党参、薏苡仁、木香、陈皮、升麻各6g;痰热内蕴加牡蛎(先煎)、夏枯草各30g,海藻、昆布各10g;气血两虚加党参、熟地、木香、酸枣仁、龙眼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12个月为1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以上。化疗结束后如有骨髓抑制,加阿胶15g。化疗结束后如心电图异常,可加人参、五味子。治疗结束后第1年每1~3个月复查1次,第2年开始每3~6个月复查或随访1次。复查、随访中断者按死亡统计。Ⅱ组单纯采用化疗,方案与Ⅰ组相同,完成6~8个周期。复查、随访同Ⅰ组。
1.3 观察指标:具体如下。
1.3.1 生存质量:按Karnofsky(卡氏)评分标准[2]记分。
1.3.2 瘤体情况:观察病灶进展情况。
1.3.3 免疫功能[3]:白细胞介素-2(IL-2)、IL-2系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药盒由上海森雄科技实验有限公司提供;T细胞亚群:采用SPA菌体花环双标记法,药盒由上海华美公司提供;红细胞免疫: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测定采用郭峰法[4],药盒由上海长海医院免疫室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治疗前后各指标间的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并在有关指标间作相关性分析。
2 治疗结果
2.1 生存质量:卡氏记分表明,Ⅰ组治疗前积分(35.0±7.6)与治疗后积分(80.0±5.9)有显著性差异(Р<0.01);Ⅱ组治疗前(55.0±5.9)与治疗后(48.0±4.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Р<0.01)。
2.2 临床疗效: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5]评定,分完全缓解: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稳定:病灶缩小<50%或扩大<25%;进展:病灶扩大>25%。疗效判断均在2个疗程结束时评定。Ⅰ组完全缓解38例(73.1%),部分缓解9例(17.3%),稳定3例(5.8%),进展2例(3.8%);总有效率为90.4%。Ⅱ组完全缓解26例(52.0%),部分缓解10例(20.0%),稳定9例(18.0%),进展5例(10.0%);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各组治疗前后IL-2、sIL-2R、T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指标比较:见表1、2。由表1可见,淋巴瘤Ⅰ、Ⅱ组IL-2、sIL-2R总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显著低下与增高;治疗前尤甚,治疗后虽有显著改善,但上述趋向仍很明显。进而相关分析表明:IL-2与sIL-2R间呈高度负相关(P<0.001)。
由表2可见,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瘤Ⅰ、Ⅱ组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下。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改善程度较Ⅱ组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红细胞免疫指标:淋巴瘤Ⅰ、Ⅱ组RBC-C3bRR、RBC-ICR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对照组(但Ⅰ、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Ⅰ组的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发现,CD4/CD8与RBC-C3bRR间呈高度正相关(P<0.001)。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两组淋巴瘤患者血清呈IL-2低水平表达与sIL-2R高水平表达,两者之间均存在着高度负相关,提示淋巴瘤患者产生IL-2能力低下,活性降低。经治疗后,血清IL-2与sIL-2R分别显著回升与下降(但与对照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这种改变I组较Ⅱ组显著。推测除了化疗使肿瘤负荷减少,免疫麻痹现象得以减轻外,显然还因为扶正中药能促进细胞因子,并且实验与临床均证明可减轻化疗所致的免疫抑制,使IL-2/IL-2R生物效应发挥,启动IL-2R阳性细胞增殖、活化,从而加强抗肿瘤作用。推测中药配合化疗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淋巴瘤Ⅰ、Ⅱ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与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增高;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但Ⅰ组较Ⅱ组显著。尽管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与细胞毒作用对外周血T细胞有影响,然而因大量瘤细胞消亡,减轻了免疫麻痹或瘫痪现象;更由于扶正抗癌中药对细胞免疫及其细胞因子(如IL-2/IL-2R系统)的调节或促进作用,故Ⅰ组能更有效地发挥抗肿瘤活性,并改善了生存质量。
本研究两组淋巴瘤红细胞免疫指标显示RBC-C3bRR显著下降,RBC-ICR显著增高,显然系肿瘤相关抗原补体激活。经治疗红细胞免疫指标虽有改善,但RBC-C3bR与RBC-ICR仍分别显著低于与高于对照。上述改善Ⅰ组较Ⅱ组显著。提示化疗在杀伤癌肿同时,也对红细胞免疫发挥了细胞毒作用。由于Ⅰ组加用了中药,起到补气血生化之源、促进主骨生髓功能,相对提高了生存质量。
两组淋巴瘤CD4/CD8与RBC-C3bRR间均呈高度正相关,提示白细胞免疫与红细胞免疫间的依存关系。CD4有激活Tc和NK细胞作用,CD8有抑制细胞毒效应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其中又受IL-2/IL-2R系统的影响,RBC通过粘附表面覆有C3b的癌细胞,予以清除,同时也产生NK细胞增强因子,加强对肿瘤的杀伤。
4 参考文献
[1]Hermanek P,Sobin LH.TNM Classification of m alignant tumours[S].4th ed.Berlin,Heidelberg,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87.
[2]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9-387.
[3]赵武述,陈仁,卞志强.现代临床免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683-696.
银监会2013年工作注重整体谋划,务求工作实效,对重点工作分解督办注重实效;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银行业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金十条”落实;保持监管连续性,坚定不移地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防控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过剩产能贷款等重点风险;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引导理财等新业态规范发展,协调处置非法集资活动,推动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运作;及时权威信息,稳定市场预期,促进银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形势变化对银行改革发展的要求。要深刻认识中央治国理政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带来的市场、社会运行机制和行为模式的新转变,审时度势,不断增强银行业工作的统筹谋划能力。
2014年银行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改进金融服务,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银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14年银行业监管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现代银行业治理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银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银行业治理体系改革。改进绩效考评,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发展观,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推进子公司制、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分支机构制改革,完善业务治理体系;加强集团并表全面风险管理,强化集团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机构监督责任,完善风险治理体系;巩固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强化服务和救助功能,完善行业治理体系。二是推动业务产品创新。统筹规划,分业推进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探索管理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三是扩大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探索逐步放宽外资银行进入门槛、经营人民币资格条件以及分行营运资金要求,进一步支持上海自贸区和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银行业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另一方面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做好试点制度设计,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实行有限牌照,坚持审慎监管标准,订立风险处置安排。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至5家,成熟一家批设一家。四是推动政策性银行改革,在明确职能定位前提下,实行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监管。五是大力推动监管改革,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让权于社会,放权于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管好的事项,监管就不要再管,把权力交给市场主体。改革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实行有限牌照制度。完善监管规制,重点推动资本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落地实施。
——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一是缓释平台贷款风险,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审慎稳妥地缓释平台贷款风险。二是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三是防化产能过剩风险,通过产能整合重组、技术改造,促进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盘活沉淀在过剩产能上的信贷资产,减少风险总量。四是防范四种业务风险,对于理财业务,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不购买本行贷款,不开展资金池业务,资金来源与运用一一对应;对于信托业务,要回归信托主业,运用净资本管理约束信贷类业务,不开展非标资金池业务,及时披露产品信息;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监管制度和经营管理规则,落实监管责任;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明确界定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比例上限,防止违规放大杠杆倍数,建立风险“防火墙”。五是紧盯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来源稳定性,加强同业、理财和投资业务管理,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六是谨防信息科技风险,建设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科技系统。七是盯防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严格实施信贷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
——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通过盘活信贷存量,用好资金增量,改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一是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绿色信贷原则,将增量贷款、盘活的存量贷款、资产证券化腾出的贷款和理财、信托、租赁等直接融资工具筹集的资金,优先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升级的行业和项目。二是服务“三农”发展,加快微贷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探索发展农业产业链融资,加强银保合作和抵押担保创新。三是服务小微企业,继续深化机制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倾斜。四是服务人民生活,综合运用金融功能支持人民生活改善和消费升级,以消费扩内需、促生产、强服务,发挥消费基础作用。五是服务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重点是规范开发风险可控、投资者乐于接受的贵金属、债权收益和理财、信托等产品,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准确划分投资人群,坚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对象,在强调买者自负的前提下,切实承担售卖责任。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强化社会责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07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日益临近,工商银行的综合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全行以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为目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努力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度。我行的信息化建设将紧密围绕全行的工作重点,突出"安全、发展"两大主题,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的力度,以安全生产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全功能银行系统开发,优化生产运行和应用研发体系,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机制,以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系,统服务,推动全行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再造的进程
(一)2007年科技工作重点
1、大力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全行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两大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建立全行集中的主机核心业务生产运行体系。
2、确保按计划完成全功能银行系统2007年版本的开发和投产任务,实现国际业务、牡丹卡、会计核算、网上银行等业务应用的新突破;深入开发信贷管理应用,加快电子银行平台的集约化建设,加强网上银行与柜面业务两个平台的互通;拓展海外分行业务系统功能,实现境内外业务联动。
3、系统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科技体系架构;完善科技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加总行直管科技人员数量,壮大总行管理的产品研发人员队伍。
(二)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规划
根据工商银行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和基本任务,我行信息化建设到2007年末,建立满足我行经营管理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准的信息科技体系,全面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推动我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根本转变。
1、全面完成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形成高度集成的信息处理平台,把全行生产运行管理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2、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实现全功能银行系统整体,功能的应用,使其成为满足我行竞争需要的、具有国际一流业务和技术水准的业务处理系统。
3、架构功能强大的数据仓库,建立集及时反映、经营监测和决策咨询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全行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级。
新形势下城商银行公司治理
四大挑战
当前,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带来的生存压力,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加快特色化和差异化战略规划。当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进程逐步加快,首先是人民银行通过两次不对称降息,大大缩减了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盈利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其次,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70%快速下降到了2012年的52%。在这双重压力下,作为规模小、业务单一、经营区域狭窄的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要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经营之道,也就是市场中的业务定位和特色化经营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说在利率管制时代还不重要,那么在新的经营形势下,就成了事关城市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问题。
(二)金融深化和经济下行趋势带来的风险压力,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从公司治理层面加强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金融市场化带来的金融深化,一方面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又提高了风险结构的复杂性,加上当前经济下行周期带来的盈利不确定性,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一个复杂的金融风险环境。除了已有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外,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表外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声誉风险,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恶化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等,都迫切需要商业银行建立真正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管理基础比较薄弱,部门间横向管理机制效率不高,单靠某个风险管理部门很难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就需要董事会站在公司治理层面,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对银行整个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并将风险管理的考核制度融入到约束激励机制中,充分发挥公司治理机制对风险管理的协调强化效应。
(三)职业“银行家”市场的逐步完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激励约束机制。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渐解除,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市场化。如果说金融管制时期,商业银行的很多决策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限制缺乏自主发挥的空间,那么在金融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商业银行的自主决策范畴越来越大,比如定价的管理、风险偏好的确定以及综合化经营的实施等,都在考验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智慧。可以说商业银行非专业化经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需要真正懂银行的、具有战略思维和管理智慧的“银行家”。而银行家资源是稀缺的,随着金融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逐步完善,银行家的配置和流动也会成为常态,这需要董事会能够根据经营形势的变化对银行家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银行家价值的充分发挥。
(四)利益相关者日益复杂的利益诉求冲突,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全面统筹、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能力。如果说过去城商行发展初期,面对的利益相关者较少,或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就能够基本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但是,当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者结构越发复杂、监管部门监管约束日益严格、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不断提高、客户需求持续升级,导致利益相关者在一定范围产生利益诉求不一致。比如监管部门为了实现金融稳定要求加强资本约束,但股东要求持续上升的股利回报,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财政目标,导致这些目标之间发生冲突。因此,正确处理好利益诉求者的关系,就成为事关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董事会应该充分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正确引导银行的整个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和平衡好各方利益需求关系,使得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能实现一个稳定的均衡。
新形势下强化董事会
五大职能
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对整个银行经营管理的战略引领和风险约束作用。我认为在当前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是董事会的核心作用是否能充分发挥,是否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安排来保障董事会的履职水平和动机。在新的经营形势下,大力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需要明确并强化董事会的以下五大职能。
(一)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的战略引领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应该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资产重组和制度重建阶段、资产规模快速增长阶段、特色化和差异化道路探寻阶段。当前城商行的资产规模不足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正处于探寻特色化和差异化经营模式的时期。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既有大型国有银行对本地大客户群的竞争压力,又有中型股份制银行对中小客户领域的挤占危险。在这种“双面夹击”下,城市商业银行必须立足于自身特点,明确定位,找到具有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而城市商业银行一般是从城市信用社改造而来,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相对缺乏,这就需要董事会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引领。董事会应该从整体上明确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清晰的、可执行的发展战略,并对战略的执行进行监督和必要的修订。
(二)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中间协调人。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股东)、银行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客户、员工、债权人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也不一样,而且有时存在着较大冲突。这些利益诉求形成一个复杂的博弈矩阵,需要从全局统筹考虑才能形成总体平衡。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既是投资者的人又是管理层的委托人,同时需要从战略管理层面与地方政府和监管者进行交流沟通,因此自然成为处理利益相关者复杂关系的中间协调人。董事会通过制定股利分红政策、风险管理框架和薪酬福利制度等,最终找到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平衡点。
(三)明确和坚守风险底线的最终责任人。作为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防御和管理风险方面是不具备优势的。而且,在新的经营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范畴本身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有市场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风险体系面前,单靠银行内某个部门是无法完成总体控制的,这就需要从公司治理层面,董事会承担起全面风险管理规划的最终责任。在复杂的经营形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理念也需要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升级,应该由原来的规避和厌恶风险的被动控制态度,转向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设计偏好阈值和计量轮廓,形成在明确和坚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向“风险要效益”的主动风险管理理念。为此,董事会应该通过制定风险管理框架、监督风险管理执行和评估风险管理水平等举措,切实做到明晰和坚守风险底线的最终责任人。
(四)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的顶层设计者。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的委托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制定出股东和管理层目标相容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可能的形成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管理层的利益最大化与股东的收益最大化保持统一,这就需要一套科学、弹性和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当前银行业内我们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是,激励约束机制平衡的越科学越灵活,其经营管理模式就越具备竞争力,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得越好。这就需要董事会充分发挥顶层设计者的智慧,将银行的战略方向、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等企业目标融合细化到对管理层和经营班子的薪酬福利设计中,实现股东和管理者的激励约束相容,最终实现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五)创新可持续融资机制的资本管理者。当前,在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渐大的新形势下,资本越来越稀缺,资本的成本(股东的预期收益)也越来越高,成为制约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扩展和业务发展的最主要的刚性因素。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转型和发展阶段的未公开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缺乏资本市场公开融资手段,补充资本的渠道相对狭窄,因此构建一个内源性融资与外部性融资最优结合的资本补充渠道,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董事会作为资本管理的核心规划者,承担着与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沟通,创新良性可持续融资机制的重任,通过利润、盈余公积管理和设计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股利分红政策,探索混合债等新型资本工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积极谋划资本市场公开上市等,最终形成一个以内源融资为主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提升董事会履职水平
三大举措
为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董事会的履职水平。
(一)完善和强化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体系。为什么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在形式上非常完善,都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标准体系,但是在治理效果上却存在差别?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确立和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和职能,可以说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取决于董事会履职水平的差异。要提升董事会履职水平,首先需要从公司治理的整个体系入手,从制度和职能上确立并强化董事会的地位和角色,包括界定明确股东董事、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的职责边界,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在当前一段时期,特殊的发展目标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建立起一个董事会“强势”的公司治理体系,才能从总体上处理好利益相关者复杂的诉求关系,制定并强化执行特色化战略和全面风险管理等,保证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健康平稳的发展。
(二)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健全董事会评估、激励和考核机制。董事会处于公司治理架构中的枢纽位置,董事会治理机制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核部分,公司治理效能的发挥取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的科学优化的设计。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履职水平,首先要从制度层面优化董事会治理机制的传导与运转。针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董事成员结构不合理、董事会评估考核机制缺失等问题,需要加大力度调整董事会成员的结构,在某个范围内适度降低股东董事的人数比例,提高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的人数,尤其是提高独立董事的话语权重,以减少“强势股东”造成的战略决策障碍;细化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架构,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作用。其次,强化董事会成员学习和培训机制,提高董事会的人力资本智力支持,加强董事会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标准建立定期的学习交流机制;建立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培训机制,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经济关注热点设置培训课程,提高董事会成员的战略修养和业务管理能力。最后,针对董事会的履职绩效设计出完善科学的评估、激励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和提高董事会的履职热情和效率,最终真正实现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角色作用。
(一)稳步推进乡村产权准则变革
在不变和完美乡村根本运营准则的前提下,持续推进乡村集体地盘一切权、地盘承包运营权、宅基地运用权、集体建立用地运用权确实权注销颁证。依法维护和完美已确权的各类产权权能,树立健全乡村地盘承包运营权流起色制,建立乡村地盘承包运营权流转平台,树立健全地盘承包运营流转市场,加速流转效劳平台建立,鼓舞指导多种方法流转,立异流转好处联合机制。(市疆土资本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担任)
部分试点、封锁运转、标准治理、后果可控的准则,严厉标准城乡建立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合理节制挂钩周转目标规划,在统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项目区,依照清楚产权、维护权益的准则,合理分派地盘运用中的增值收益;明白受益主体,标准收益用处,确保所获地盘增值收益实时悉数返还乡村,用于支撑农业乡村开展和改善农人出产生涯前提。江阳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变革实验区,要树立完美乡村集体运营性建立用地流转和宅基地治理机制。(市疆土资本局、市财务局担任)
深化集体林权准则配套变革,完美林权典当借款和流转治理方法。深化推进丛林分类运营和丛林采伐治理准则变革。(市林业局担任)
(二)加大乡村投融资体系体例变革立异力度
健全完美财务资金投入“三农”的不变增进机制和指导金融加大“三农”效劳的促进机制,落实乡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助政策、县域金融机构涉农借款增量奖励政策,完美村级公益事业建立一事一议财务奖补政策,加大鼓励性奖补力度。(市财务局、市开展变革委担任)。
持续以股权革新和产权变革为重点深化乡村信誉社变革,积极争夺在我市组建乡村贸易银行。(市金融办、银监局担任)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乡村金融机构试点,持续扩展小额借款公司试点,标准开展乡村资金合作社,改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效劳前提,立异乡村金融产物和效劳,积极拓展合适农业乡村特点的金融效劳,探究乡村产权典当融资,树立完美乡村信誉系统。(市金融办、人行中支、银监局担任)
进一步完美农业保险政策系统,扩展农业保险的种类和掩盖面,促进乡村小额人身保险、乡村家庭财富人身综合保险、农机具保险等涉农保险营业开展。(市财务局、市金融办担任)
(三)积极稳妥推进户籍治理准则变革
依据经济社会开展程度,在充沛思索城市综合承载才能的前提下,放宽县城和中间镇落户前提的政策,以正当固定居处和不变职业为根本落户前提,进一步放宽农人工进城落户、引进人才户口迁徙、亲属到城镇投靠落户、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户口迁徙等的限制前提,并逐渐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一致的权益。制订出台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开展推进户籍准则变革的施行定见。(市公安局牵头)
(四)健全完美城乡底层管理机制
稳固和完美党指导的底层民主自治机制,完美村(社区)自治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议计划、民主治理、民主监视准则,遍及树立村务监视委员会准则,加大乡村社区建立实验掩盖面,积极培养开展城乡社区效劳性、公益性、合作性社会组织。(市民政局担任)
(五)标准开展现代农业出产运营组织和社会化效劳系统
依法树立农人专业协作社指点效劳系统和综合协调的任务机制,完美农人专业协作社管理构造和内部治理准则,树立和完美好处联合机制,落实搀扶政策,推进示范社建立和协作社规范化建立,展开“农超对接”、“农校正接”“农企对接”试点。在乡镇履行农业综合效劳形式,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连系的推行方法办法立异,加速树立以底层农业技能推行站为主体的多元化系统。(市农业局担任)
二、深化市场主体变革,完美根本经济准则
(六)持续抓好已改制企业标准和完美任务
依照树立现代企业准则的要求,完美公司法人管理构造,推进股权多元化,实在转换运营机制。要连系区域经济开展的资本优势和财产优势,经过资产重组、企业整合等方法,力争开展有中心竞争力和自立常识产权的公司、集团,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开展特征财产集群。处理好封闭、破产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的变革,妥帖处置各类企业的社会保证遗留问题。(市国资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务局、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担任)
(七)标准推进公司制变革,加强企业直接融资才能
鼓舞企业经过股份制、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方式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充沛应用本钱市场的融资功用不时拓展上市融资渠道,支撑有前提的企业在境表里上市和刊行债券。充沛发扬华西证券的券商功用,发明前提支撑企业积极上市融资。重点培养酒类“小巨人”企业、川油钻采、兴泸投资、市贸易银行等企业,积极发明上市前提。树立拟上市企业储藏库,执行分类指点、动态治理,构成“培养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上市企业梯队。对拟上市企业,优先立项、报批,并赐与用地、资金等搀扶。对企业上市,执行专项奖励。积极支撑具有前提的中小企业应用“三板”市场展开融资。(市金融办、市国资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开展变革委担任)
(八)深化完美公用行业变革
深化水务体系体例变革,进一步理顺本能机能,完美职责,树立事权明晰、分工明白、行为标准、运转协调的水资本治理任务机制。(市委编办、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规划建立局、市城乡情况卫生治理局担任)
(九)进一步完美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政策体系体例
仔细贯彻落实《人民当局关于进一步鼓舞和指导民间投资安康开展的施行定见》(川府发〔2011〕4号),制订完美相关配套方法和详细办法,进一步拓展民营企业投融资范畴,鼓舞民间本钱参加根底财产和根底设备建立,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保证性住房建立、社会事业等范畴,指导民间本钱重组,推进民营企业增强自立立异和转型晋级。增强对民间投资的效劳、指点和标准治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撑力度,推进展开动产典当借款、小额信誉借款、联保借款等金融效劳。(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人行中支、银监局担任)
三、健全资本节省和情况维护体系体例机制,推进构成科技立异驱念头制,促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
(十)完美资本科学开拓应用机制
严厉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治理准则,鼎力推进工业项目用地价钱调控机制和低效工业项目退出机制,健全建立用地规范系统,树立地盘节省集约应用与地盘应用年度方案目标分派挂钩准则,探究树立各类园区低功效地制约退出机制。优化矿产资本开拓应用构造,完美开拓新形式和好处共享机制,树立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市疆土资本局担任)
(十一)积极推进资本产物价钱变革和环保收费变革
积级推进居民用电户表革新和阶梯电价准则,逐渐执行贸易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变革,完美农业用水价钱治理,推进居民用水户表革新,研讨城市用水阶梯水价方法;简化自然气发卖价钱类别,树立民用自然气发卖价钱与出厂价钱调整联念头制,完美自然气价钱调理金准则;完美污水处置和城市渣滓处置收费治理准则。(市开展变革委、市水务局、市环保局担任)
(十二)健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准则
确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的义务。强化节能减排目的责任审核,鼎力推行合同动力治理,树立完美开展轮回经济的政策机制。(市开展变革委、市情况维护局担任)
(十三)探究树立财产科技新体系体例
整合科技资本,鼎力推进我市技能立异工程,加速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连系的技能立异系统,以自立常识产权为中心,以科技效果贸易化为重点,推进立异型企业和财产技能立异联盟建立。疏通立异价值链,建立科技效果转化效劳平台,构建科技金融效劳系统,增强立异型科技人才培育,落实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政策办法。(市科技局牵头)
四、完美公共财务体系体例和当地金融系统,深化投融资体系体例变革,进步公共资本装备效率
(十四)深化推进财务治理准则变革
持续完美当局预算系统,进一步标准公共财务预算,健全当局性基金预算,具体推建国有本钱运营预算试点,推进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探究树立预算编制、执行、监视相别离的新机制。完美国库集中收付运转机制,市本级具体施行公事卡变革,并在具有前提的区县展开试点。完美当局收购准则系统,树立当局收购电子平台,立异任务机制。市本级具体施行、区县积极试点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健全县级根本财力保证机制,完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证机制。完美当局性债权治理准则,研讨制订我市增强融资平台公司治理和当局性债权监管方法,探究将当局性债权进出和归还归入财务预算治理,增强年度当地当局债券运用归还治理,推进乡村公益性债权化解。(市财务局担任)
(十五)健全完美当地金融系统
积极推进川滇黔渝连系部区域性金融效劳中间建立,鼎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效劳机构,积极开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加速当地法人金融机构变革,进一步深化乡村信誉社变革,加速强大城市贸易银行、证券公司、财富保险公司等当地法人机构本钱实力,鼓舞当地法人金融机构营业跨区域开展,加大对村镇银行、小额借款公司、乡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的支撑力度,标准开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效劳类机构。改善单薄环节金融效劳,增强对小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撑。鼓舞支撑金融机构展开产物、营业和效劳方法立异。指导上市公司运用债券东西融资,促进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开展。(人行中支、银监局、市金融办、市开展变革委担任)
(十六)立异投融资体系体例机制
健全当局投资决议计划和治理机制,研讨树立当局严重投资项目公示和后评价准则,完美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立案准则。(市开展变革委担任)
着手完美当局投资非运营性项目代建治理施行细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市住房城乡规划建立局担任)
标准完美市和区县当局投融资平台建立。(市国资委、市开展变革委、市财务局及各区县当局担任)
五、加速推进收入分派准则变革,健全社会保证准则,促进民生改善
(十七)加大收入分派准则变革力度
履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准则,树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进机制和付出保证机制,制订工资指点线、人力资本市场工资指点价位,合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规范。完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工资总额治理准则,进一步标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运营治理者收入分派方法。(市开展变革委、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市国资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财务局担任)
(十八)深化社会保证准则变革
加速新型乡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保)试点措施,力争在2012年新农保和城镇居保试点掩盖一切区县。进一步完美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准则,标准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治理,强化社会保险考核和劳动保证监察法律任务,起劲进步征缴率。研讨新农保、城镇居保、职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方法。积极推进医疗、赋闲、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按国度规则调整企业退休人员根本养老金和工伤人员待遇,逐渐进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待遇程度。(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市财务局担任)
进一步完美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乡村“五保”、暂时生涯救助准则,健全优抚安顿准则。(市民政局、市财务局担任)
(十九)树立健全住房保证准则
鼎力开展公共租赁住房,持续推进廉租住房、经济合用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立,深化施行棚户区和乡村危房革新,逐渐调整完美投入、用地等保证机制和政策办法,建立城镇保证性住房1.34万套,革新各类棚户区0.26万户,革新乡村危房0.96万户。(市住房城乡规划建立局担任)
(二十)健全完美价钱补助机制
启动编制低收入居民根本生涯费用价钱指数任务,树立健全价钱暂时补助和最低生涯保证、赋闲保险规范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念头制,树立和完美价钱调理基金准则,依据市场物价上涨状况,合时发放价钱暂时补助。推进公共产物价钱变革,完美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公用公益范畴价钱政策,构建惠民价费系统。(市开展变革委牵头)
六、加速社会事业体系体例变革,立异社会治理体系体例,促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
(二十一)施行医药卫生体系体例重点变革
加速推进根本医疗保证准则建立,稳固扩展根本医疗保证掩盖面,城镇职工和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进步到90%以上,新型乡村协作医疗参合率不变在95%以上,具体提拔根本医疗保证程度。初步树立国度根本药物准则,扩展根本药物准则施行局限,树立标准的根本药物收购机制,具体推进底层医疗卫生综合变革。健全底层医疗卫生效劳系统,持续增强底层医疗卫活力构和以全科大夫为重点的底层医疗卫生步队建立,改变底层医疗卫活力构效劳形式。具体展开10类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完成严重公共卫生效劳项目,促进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病院变革,加大变革试点力度。在市人民病院和市中病院进行综合变革试点,每个区县选择一家区县级病院展开综合变革试点任务,其他区县公立病院展开单项变革试点,力争有所打破。树立健全公立病院与底层医疗卫活力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以病报酬中间完美公立病院内部运转机制,鼓舞和指导社会本钱举行医疗机构,加速构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式。(市开展变革委、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市财务局、市委编办担任)
(二十二)具体推进教育体系体例变革
具体贯彻落实国度、省、市《中长时间教育变革和开展规划大纲》精力,环绕建立“川滇黔渝连系部教育培训中间”的总体计谋目的,深化推进教育体系体例“十大变革试点”。即:展开建立川滇黔渝连系部教科城变革试点,推进跨行政区域教育交流机制建立;组织施行“完美支撑民办教育开展的政策办法”变革试点,探究完成民办教育疾速开展的途径和办法;推进本质教育变革试点,树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担负的有用机制,完美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系统;展开义务教育平衡开展变革试点,探究树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开展机制,逐渐执行县(区)域内教员、校长交流准则;展开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变革试点,以推进当局统筹、校企协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究部分、行业、企业参加办学的机制;展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保证机制变革试点,进一步树立和完美县区当局依法添加投入、社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展开学前教育变革试点,探究当局主导、社会参加、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系体例;展开终身教育体系体例机制建立试点,树立区域内通俗教育、职业教育、持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展开树立现代黉舍准则变革试点,探究中小黉舍长担任制,树立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完美民主治校、民主治理的现代黉舍准则;展开拔尖立异人才培育变革试点,探究各级各类黉舍有机联接培育立异人才路子,展开高中阶段拔尖学生培育形式变革试点。(市教育局担任)
(二十三)持续深化文明体系体例变革
仔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经过的《关于深化文明体系体例变革、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大开展大昌盛若干严重问题的决议》,以转企改制为中间环节,具体推进市、县级国有文艺院团变革,加速市级运营性文明单元转企改制,推进树立现代企业准则。持续施行严重公共文明效劳工程,进一步提拔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程度,树立和完美公共文明效劳财务投入保证机制。(市文明新闻出书局、市广电局担任)
(二十四)加速社会治理体系体例变革
推进社会治理立异综合试点,具体施行社会不变风险评价准则,完美“大调停”联念头制。健全新型社区治理和效劳体系体例,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底层组织转移,延长根本公共效劳本能机能。完美社区居民自治准则,理顺底层当局及其派出机构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积极开展社区效劳站等专业效劳机构。深化社会组织注销治理准则变革,探究社会组织治理新机制,展开全市性行业协谈判会评价任务。(市民政局、市委群工局、市司法局、市综治办担任)
七、深化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增强行政效能建立,促进依法行政
(二十五)稳固深化当局机构变革
展开市级部分和区县当局机构变革成效评价任务,研讨提出进一步深化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的建议定见。(市委编办担任)
(二十六)完美行政审批准则
深化推进以“两集中、两到位”为首要内容的相对集中行政审修改革,完美以部分行政审批科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转机制,标准严重项目审批效劳运转机制,增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转的监视。稳步履行并联审批任务,持续推进政务效劳中间规范化建立,增强电子效劳大厅、政务效劳中间电子监察,不时拓展电子监察局限,严厉落实责任追查准则。(市当局法制办、市监察局、市当局政务效劳中间担任)
(二十七)标准行政运转机制
完美科学民主决议计划机制,落实严重行政决议计划有关准则,健全行政决议计划风险评价机制。(市当局各部分、各区县级当局担任)
具体启动区县当局创立法治型当局运动。(市当局法制办、各区县当局担任)
深化推进政务公开,树立健全监视和保证机制。(市当局办公室、各区县当局担任)
展开县级以上当局行政复议标准化建立,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探究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市当局法制办、各区县当局担任)
完美行政调停准则,界定局限,标准顺序。(市当局法制办、市当局有关部分、各区县当局担任)
(二十八)具体深化人事准则变革
依照国度一致摆设,稳步推进公事员职位聘用制试点任务,树立公事员分类治理准则,深化推进事业单元人事准则变革和职称分类变革。(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担任)
(二十九)持续推进扩权强县变革试点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风险控制
前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我国企业面临多方面的财务风险。同时,金融危机也暴露出我国企业自身在产品、投资策略、公司结构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虽然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已经逐渐消退,但我国企业仍应以此为戒,居安思危,从内部制度到外部策略上进行综合的管理和规划,以便更好的抓住市场机遇,抵御外部风险,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广泛的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影响,其财务风险来源不断增多,风险等级也不断提高。而随着市场经济下,商品流动性和行业依赖程度的加强,一旦遭遇金融危机,就会在多方面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
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受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在经济相对平稳的时期,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产量则受到企业生产技术、销售体系和市场需求等要素的综合影响。因此,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产品价格下降,就会直接导致我国企业的盈利减少。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8年,我国有些企业当年的盈利较2007年下降了31.3%,在广东沿海等地,很多中小企业因此破产。
(二)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由于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环境良好,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入华投资,企业资金的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海外投资。这部分投资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也使得很多企业长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景气,部分海外基于对后势的悲观预期,纷纷从华撤资,这就使得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特别是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一旦撤资,项目则难以继续下去,最终导致前期投入成本都难以回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恶化,企业很难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在金融危机下各大银行通常都会采取缩紧银根的策略,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国不少企业因此破产倒闭。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调整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了我国企业在融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缺陷。据此,我国企业应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和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践表明,公司制能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类资源,对于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企业由于受到旧有体制影响,在结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国家和企业自身应共同努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确保企业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全新的委托关系,这种新型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和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和优化,发挥企业管理体系的最大效能。我国企业应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从企业内外部选取最为恰当最有才能的人士充实到公司架构中,以便确保整个体系的协调运转,实现各个部分直接的有效制衡,最终全面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降低企业成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低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而在金融危机之下,低成本则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前文我们提到过,金融危机影响下,由于企业原材料成本投入巨大,一旦产品销售出现问题,价格很可能低于成本,从而使企业面临亏损,陷入经营窘境。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要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要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工艺改进等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使企业始终在业内保持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各项业务和流程的具体特点,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来不断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各环节的成本。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降低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因此我国企业要加大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第三,要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限制人力方面的开支,降低人力成本。具体的可以通过企业机构合并重组和人员精简等手段来实现。
(三)建立系统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这个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在于其风险管理能力如何,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是否有效。2008年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破产倒闭,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一套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其难以及时有效的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从而陷入经营困境。因此,我国企业要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建立起适合行业特点的高效效率的风险管理系统。完备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系统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这个系统要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无论是哪个环境出现了问题,系统都能及时准确的将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员;第二,这个系统应对行业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高效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当某一风险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都能及时的作出反应,从源头上遏制风险扩散。第三,这个系统要在企业内外部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应急处理体系,一旦风险发生,可以及时的联系相关负责人和在外部寻求相关支持,以便将风险从容化解,避免风险蔓延到企业内部,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存。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企业必须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的技术密集型特点决定了其在研发领域和技术领域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对与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我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未来我国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要适当的提高企业用于技术攻关和项目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将研发资金集中于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五)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缺乏体系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相对较为分散,从而难以充分其资源优势。针对这一现状,我国企业有必要对核心技术优势进行重新整合,根据技术涉及的领域、种类、层次对其进行重新划分。具体的可以在科技攻关方面建立专门的课题研究组,在勘探和开发领域组建涵盖多学科涉及多种技术和人才的项目组,以便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姝.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09(12)
[2]宋昌英.金融危机下应对财务风险措施研究[J].中国经贸,2010(24)
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和当前面临的障碍,实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原则。治理结构优化解决的关键是商业银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合理配置问题,只有坚持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才能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公平性原则。主要是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如果他们的权利受到损害,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同时,银行治理结构的框架应确认公司利益相关者(债权人、雇员、客户等)的合法权益。三是透明度原则。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银行进行市场监督的典型特征,是投资人具有行使表决权能力的关键。信息披露也是银行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良好的公司治理要求在信息披露中采用高质量会计标准和可靠的信息审计,以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风险控制体系的不可替代性原则,即不以治理结构优化替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要防止将治理结构优化作用夸大的倾向,那种认为“一股就灵”、银行上市就会自动走上持续道路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无论是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还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银行倒闭潮都是在商业银行具有良好治理结构背景下发生的。
2、实施商业银行硬预算约束,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渐进式改革、增量型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特征,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只有硬化商业银行预算,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减少外部的非市场手段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而重造商业银行的信用基础。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配套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加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让地方政府和国有尽快退出商业银行,减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机会,通过解决商业银行产权问题来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恢复商业银行的企业信用基础。总之,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或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借助民营化进程,实施“国退民进”的改革,才能从出资人的源头解决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优化问题。
2、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治理准则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1999年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控体系、特殊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等八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具备的要素。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实践,当前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完善规范组织架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改变经营管理层权力过份集中的现状。二是建立董事会下属的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引进外部非执行(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建立独立董事评价制度。二是设立专门委员会。从目前的实际看,独立董事受到供给源、声誉机制缺乏的制约,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将大于独立董事的作用,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建立将使董事会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具体化,真正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三是优化对银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防止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错位。由于银行高级经营管理层事实上拥有对商业银行资源的投票权、支配权和决策权,他们是否会积极运用本身的经营管理才能(“企业家精神”)为银行创造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银行或者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因此,必须以适当的形式(如相对较高水平的与业绩挂钩的奖金、认股权等等)给予这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加大对经营结果的监控、考察和评估,促使这些拥有事实上投票权的人员对投票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风险金等方式),从而抑制“廉价投票权”的广泛存在对银行经营效率的侵蚀。
3、以优化董事会的运行机制为突破口完善治理机制,力求治理结构优化效用最大化。首先要规范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防止“一股独大”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通过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运作程序等措施,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为商业银行最高权力机构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重点要建立和规范董事会的运行机制,这是提高治理机制的关键环节。一是要规范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和选聘程序,确保专家治理和适当的规模;二是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美国花旗集团董事会的17名董事中有13人来自外部,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68.4%)。董事会某些方面的决策,特别是涉及到对经营班子的考核评价、奖惩、薪酬政策等方面均主要由独立董事做出决定。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制定的“董事会批准与监控指引”,规定了贷款和或有负债审查程序、一定数额以上的投资、资产负债管理、融资管理、增资计划和财务预算等需董事会批准,衍生金融工具、利率风险和货币风险敞口的管理、审计方案、内部控制等事项需事后向董事会报告;三是要明确董事会的职责,设立执行董事,并建立独立的评价机制。可以由监事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对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进行绩效评估,并由监事会向股东大会报告并向董事会反馈结果;四是提供董事所需要的信息,以利于决策;五是董事会应就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和激励形成定期评估的机制,并至少要满足几个通用的标准:第一,至少要每年评估一次;第二,评估需要银行的年度以及长远表现,并且与竞争者进行横向比较;第三,必须通过行长个人目标和银行目标来判断其业绩的优劣;第四,行长必须对自己的业绩表现作出自我评价;第五,行长必须与外部董事直接沟通并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反应。
4、改革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提高外部治理效率。外部治理是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必不可少的方面,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即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产生的替代效应,促使商业银行自觉改善内部治理;二是建立并实施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加大行业开放程度,鼓励行业兼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生存压力来促进治理结构优化,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的上市进程,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治理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加速商业银行发展,借助外部力量改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机制。目前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银行除我国的三大国有银行外(建行已于2005年10月上市)均为上市银行,表明商业银行上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四是加强外部监管。以与国际接轨的监管要求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评级、并大力推行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公众和存款人关注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强化债权人约束,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觉优化治理结构。五是大力培育银行家市场,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层的人员流动创造条件。
5、配套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之上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机构,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只是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基础,要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商业银行配套进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这里首先是董事会必须建立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具有指导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全行的经营行为能够得到统一。其次,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推行矩阵式管理,逐渐形成垂直化、集约化的经营系统,提高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对风险的识别能力。第三,建立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独立评估信贷风险,并建立直属董事会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对全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监测、计量与控制,防止风险管理失控。第四,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在实行董事会直接管理稽核部门的同时,引入外部审计部门实施对内部审计的再审计,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6、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市场约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要根据国际上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2002年5月21日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己初步建立了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暂行办法》的规定,对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公司治理信息及年度重大事项进行公开披露。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各商业银行要参照国际银行业惯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信息的公开披露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改革会计制度,提高会计制度的透明度、可信度以及与国际通行准则的统一程度。监管当局还必须用经济、的手段,对信息的虚假披露和不按期披露进行严格处罚,以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公司治理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在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相关利益者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这是一道永无止境的课题。世界上也许不存在一种统一的、完美的、或一成不变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事实上,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公司的所有制模式和公司治理模式有很大差异,但是公司治理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则。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既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二)制定清晰明确的战略和市场定位
在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变幻莫测,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认识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决策者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商业银行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有助于将银行经营活动的视野放在全方位的未来发展和广阔的市场竞争中,对系统、对银行进行战略策划,从而寻求出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道路,使银行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并保持传统的竞争优势,需要采取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战略。首先要结合银行自身实际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其次,为了选择战略定位,必须列出尽可能多的可选择项;再次,在列出所有的选择后,必须做出明确选择,即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是什么?是向全能银行发展,是以对公业务为主,还是以零售业务为主?在确定总体目标后,还应进行市场客户细分,明确提出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2、市场战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要制定自身市场竞争战略,是立足于巩固现有市场,还是发现一个新的市场,是用现有的产品来打开新的市场,还是开发新产品来打开新的市场,还是组合使用各种市场战略,来不断巩固、发展银行的市场。
3、区域战略。要确定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要在机构设置、技术投入、产品研发、费用分配、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倾斜,进一步形成在该区域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非重点区域,要实施果断的推出战略,减少资源的无效、低效占用。
4、客户战略。要对公司客户、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按照贡献度进行细分,确定本行重点依托的客户群体,建立起能长期合作、提供稳定收益来源、保障银行长远发展的客户基础。
5、产品战略。产品战略要以特色突出、品质优异、收益显著为目标,培育银行自身的核心品牌产品。对核心产品,要大力提高研发质量、适当加大资源投入,精心组织营销策划,有效开展产品包装,宣传营销和市场推介,落实具体人员,提升核心产品的售后管理,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凸显品牌价值。
6、战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是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保障。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联系日益加深,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创新科技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旋律。
7、文化战略。要想赢得竞争,就要建立适于现代商业银行市场竞争需要的文化。突出的是要树立整体营销的意识和氛围,要主动为客户服务,主动去营销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银行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他想要的服务。要通过建立营销的竞争文化来对银行员工的行为进行导向、约束和激励,从而促进整个银行更加健康、高效地运行和发展。
8、活化经营策略――面向市场,融入市场,抢占制高点,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许多问题的累积、有些改革的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活化经营、抢占制高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从根本上与外资银行抗衡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本着“发扬传统优势、扩大独特优势、培植后发优势、聚合整体优势”的指导思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了解、融入、服务、开拓、占有市场,审时度势地提升经营层次,突出经营重点。在组织资金上要把主攻点放在抢占黄金地段的滩头阵地、抢占市场份额上;在配置资金上要把落脚点真正放在壮强扶优上;在追求目标上要把根本点放在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经营上。摒弃大包大揽、规模扩张、粗放经营等习惯行为,注重人均创利和存贷款平均成本等效益性指标。当前,要研究、调整、拓展金融产品的消费群,真正实现有效投入。信贷配置要面向外需,抓好内需,巩固传统产业,着眼新兴产业。(三)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控制风险是确保业务稳健的前提。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银行经营将暴露在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之中,承受更多的风险。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规避经营风险就显得更加重要。还要看到,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很不宽松,潜在风险很多,防范和减震的难度增大,更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十分地提高警惕,把防范化解风险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抓紧抓好。同时要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吸取亚洲金融风波的教训,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高效、稳健、安全运作。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建立符合银行战略定位的、完整、高效、可控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建设良好银行治理的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风险管理进行整体战略决策管理;通过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各机构风险的有机统一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银行内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有效管理;通过创新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和完整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要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各项决策和业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消除信息传导失真,有效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
3、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对现行的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彻底的检查、全面整合和完善,使得制度具备自我修正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各类规章制度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制约性问题,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实行内控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有明确认识,将防范风险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
4、加强稽核审计,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首先,应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其次,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第三,要设置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科学反映监控对象的主要,作为警戒线对监控对象的状况做出快捷的判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四,要借鉴国外审计经验,将外部审计作为内审的有益补充,促进内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强对银行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则是留住人才。因此,要加强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宿感;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的人才开发和激励机制,建立起较为稳定和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配置的制度体系;同时还要建立起一整套有效测度和绩效评估的技术指标和科学管理体系。留住人才并不是要制造人才流动的障碍,留人而留不住心是没有实际效应的。只有在人才的流动和竞争过程之中,积极地创造适宜金融核心人才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我们才能发现和真正留住人才。
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多层面的,在管理者的激励中,报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是两个重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将控制权激励内化于市场型的公司治理体系时,重视报酬激励机制,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追求委托人的利益。各级管理者应按照公开、公正的选拔标准、制度、程序及其规则,竞争择优聘任,实施科学的控制权激励。
在员工激励中,建立市场化用人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加快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定岗定员、减员增效的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优化劳动组合的同时,建立绩效挂钩、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制度。以岗定薪,加大工效挂钩力度。完善内部授权,依据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客户结构、风险履历等多种因素综合授权,并根据情况不同进行调整,建立权限和程序合法有效的经营机制,使人力资本与银行经营资本优化配置。
考虑在董事会中设立薪酬委员会,制定书面的、制度化的对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以完善对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薪酬标准由以职位和工龄为基础过渡到以岗位技能和业绩为基础,依据科学的岗位评价标准,将员工的薪酬拉开档次,以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收入中与员工绩效挂钩的部分,以加强薪酬的激励作用。逐步考虑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属于长期激励收入行为,是通过资本投入取得红利;股票期权计划是建立在该银行股票上升的基础上的,运行程序是:银行授予员工股票期权员工更好地为本银行工作银行取得更大的业绩、利润股票价格上升股票持有人获得无成本收益员工持续地、更好地为银行工作、服务。该计划做到了“零风险、高收益”,克服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垫资负担和套牢风险。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来激发员工在银行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藉此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五)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业务创新,创建核心竞争力
“当变则变,不可自缚”。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就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惟有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才能推进银行的有效公司治理、增强银行的实力。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在一定机制下银行各部门协同工作,进行整体联动性的研制、开发、运用和推广。
首先,与客户关系密切的公司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营业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信息部门应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对有普遍性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宣传、推广运用的力度,以赢得更多的新客户。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组织结构上、人员结构上、业务结构上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及时调整优化,使业务流程安全可靠、快速细致、齐全周到。
第三,实现业务流程化,这样能减掉传统业务流程70%以上不必要的工作,从而节省成本;使经理人员得以集中精力和时间的战略、发展方针以及人才培育开发等重大事项;减少管理层,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使银行组织系统更具柔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第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品种的创新应以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及安全性为准则,实现负债业务方面的存款证券化、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和个人退休账户等的创新,资产业务方面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理贷款、个人信贷等的创新;中间业务方面的多功能高品位的银行卡、现金管理、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衍生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
(六)加强信息科技建设
价值链优化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新版COSO报告的解析与借鉴
金融危机与银行业高管薪酬问题研究
资本预算决策评价方法的比较与优化探讨
浅谈财务管理中的往来账款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辨析
关于科技补贴收入确认问题的探讨
论企业价值管理——基于EVA应用研究
浅议企业间借贷的法律效力及风险
最终控制人性质、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
企业购买金融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公司快速扩张下的财务管控十大手段
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政监控的一点认识
事务所行业专长、董事会独立性和真实盈余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管珲模式的比较
通信工程海外项目管理及风险控制探讨
人行国库资金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策略研究
EBITDA相关指标在证券公司信用评级中运用辨析
浅析集团企业授权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
EVA与传统会计指标对MVA的解释能力研究
国有公司与民营公司成长性的比较研究
基于审计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分析
构建新疆地域特色的内部控制刍议
构建企业资产运营效率指标体系之研究
出口产品反倾销会计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上汽集团的内部审计与内控评估体系
公开市场股份回购的动因分析和财富效应
现代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与应对
浅析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和实施途径
艺术品行业的内部控制风险与防范
报纸广告业务内部控制建设尝试
政治联系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传导渠道分析
ERP系统在销售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财务报表的财务战略分析
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组合类型关系研究
国有企业12345内控框架述评
建立基于EVA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浅析企业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及其中国式治理
资金风险管理体系与资金风险的应对措施
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进口制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探讨
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BSC的应用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外部审核问题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持股高管辞职现状研究
中小企业板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