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诗歌阅读方法8篇

时间:2023-06-04 08:38: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诗歌阅读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歌阅读方法

篇1

要欣赏古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歌的形象内涵及其包涵的文化意义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四)、品位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就是这就是说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古人写诗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特定的时间中的有感而发,抒发的是一种情感和志向,而这种情感和志向是情感和志向人写诗的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清诗人感情的脉搏,从这一点上说,诗歌是极富个性化的,所以古诗欣赏要尽可能地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等,就能设身处地的去领会诗人所经历的生活情景,领会诗人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感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二)解读文化信息

诗歌是自身文化信息的外化,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一)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月亮还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如古诗十九首“明月向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解,揽衣起徘徊”。(三)月亮还代表着一种士大夫脱离现实苦难、超群脱俗、吟风弄月、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解类似的月亮这些意象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象征意义,对我们解读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诗歌中也包含着许多典故和传说等信息,需要我们去解读。

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炼,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诗人藏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他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时,关键是弄清楚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举个例子来说,如庾信的《拟咏怀》,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风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此诗是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的《咏怀》之作,诗中用了三个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几十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战国策?燕策》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徽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谁言”一联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腐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确实达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精华,是欣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意境的有无高下,关系到诗歌的成败高下。赏析诗歌的意境,最关键处要注意作品是否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它绝非单纯的情景交融,而“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各自领略到赏析带来的艺术美感。

下面试从情景关系的艺术表现,来赏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意境的创设,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个场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表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景交融,情景一致,如黄巢的《题》:

琐琐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的作者,因为见到在秋天生长的情况下,而想到改变的处境,让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触景而生情,说出来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内在有更深的内涵,那就是自己的雄心壮志--—替劳苦大众改变现状,从这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意境是完美的,高超的。

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的感彩。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冯廷巳《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泪眼问花”写妇人的悲哀孤独,无人可问,只好问花,用“飞过秋千”,秋千正是她丈夫亲爱时打秋千之处,现在丈夫出外游冶,看到秋千,情从悲来。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住春,花亦然。

3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白描描绘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艰难独行。作品中前三句全是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股悲凉。这首小诗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将悲秋与乡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给人以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心情相一致,这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可见,诗歌的意境要是没有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把别人写过的意思在写一遍,人云亦云,既没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看不到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那诗就没有意境了。

4移情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与濠梁之上。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故事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庄子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想必他把自己的情感提体验验证在鱼身上,鱼在水中无拘无束的游,假若是人一定会感到自由自在,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于是有了这样一桩公案。

在许多时候我们知道旁人旁物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产生某种感情,往外就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人与人,物与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有一种情感的共通,假如没有了这一点,人与人就无法进行心灵的沟通了。

诗歌的欣赏中也可以去了解诗歌创作总的这种移情方式的应用。如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某种情景下的某种情感体验推及到诗人的抒情主人公身上,从而对诗歌有更好的了解。

当崔灏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晴空下的辽阔平原,看到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他会想到什么呢?假如你是崔灏,仕途坎坷,孤身一人登黄鹤楼,会有什么感受呢?这时你也许会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身世之感,为什么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苦。

五、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理解诗歌

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色彩、线条、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①

诗歌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香菱跟林黛玉学诗,她读了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诗后,说这‘余’和‘上’字,难为他怎样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读了这两句,倒像是又回到那个地方去了。”实际上香菱在这里谈的就是一个和有趣的诗歌鉴赏问题——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歌,这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思念家乡的情怀,特别是当某一个又一个特定的时刻,例如佳节、月圆之夜。此时,窗外月光如水,窗内月光泄在地上如覆了一层清霜,这时李白的《静夜思》便会涌上心头。这时候心灵便可能会突然开悟,仿佛这首诗是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特意为我们写下的。或者说这首诗在那个夜晚,那个地方,已经拥有了两个作者:李白和自己。这时,对诗的理解就不再只是那种理性的认识,而是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这诗成为自己的。这时再设想李白写这首诗的情景,想想写这首诗时的李白,就有了一种从来未有过的亲切感,自然更为透彻地理解了诗,也理解了诗人。

六、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型,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②很多人喜爱诗歌,有的便直接来源于诗歌在形式上产生的一种韵律美。

有规律的运动可造成节奏,诗歌形式的构成就符合一定规律,从而形成节奏。例如,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上用“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停顿方式。这些音节组合方式,诗人刘大白在《中诗外形详说》中认为比较接近形式美的“黄金分割律”,从而产生一种欣赏的愉悦感。同时诗歌的押韵,平仄和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也达到了音调的和谐,从而产生一种美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在语言的精炼与和谐程度上,有别于散文的语言。”③诗歌的语言富有一种美感。它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蓄,更富艺术性。它通过比喻、双关、通感、象征等多种方式,给读者创造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地。

诗歌语言的美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的精炼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炼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必须要求语言精确简练,言约意丰,从而“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语言的精炼常体现在“炼字”与“炼句”上。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始用“到”字,后来该为“过”字,又该成“入”字、“满”字等,最后始定为“绿”字。这就体现了古人炼字的精炼性。“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二、语言的含蓄美

含蓄就是语言深藏不露而不直接说出,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启发读者通过联想去领会“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北宋柳永《雨霖玲》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描绘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微妙、隐秘、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直接刻画,难免不尽人意。但诗人完全抛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的文字,也没有运用典型的修辞手法,而选取了“杨柳岸”这个惹人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一清新,凄婉形象剪接进去,从而形成一个朦胧、深远、而又有点神秘感

诗歌语言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

李煜的《浪淘沙》诗句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有四种解释:一是说春归何处,表示疑问语气,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二是表感叹,春天去了天上人间,又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三是对比,从前是天上,现在是人间。还有的认为,“流水落花”指别时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见时的难。

金圣叹说:“最恨人家子弟,凡是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好书。”我们欣赏诗歌时可以从品味优美的语言入手。诗歌的欣赏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它需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理解,用心去体会。

参考文献:

①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47页

篇2

关键词: 少教多学 课内课外 品行纯化 拓展延伸

好的语文课,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力打造而成的。时下,“少教多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亦然。我认为,在现代诗的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自,窗里窗外都是学生自主自悟的影子,这样的“少教多学”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必将引领学生在现代诗的田野中收获更多“枝枝叶叶花花果果”,套用“教师为了不教”这个句式,就是,学是为了更好地学。

一、少教多学,不只是课内

有专家言:“学习不一定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前’和‘课后’。”的确,好的语文学习,不拘囿于一时一地,课前课后都应该和语文“耳鬓厮磨”;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中的“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特点,更决定了学生有更多自由:自主预习权、课前搜集资料权、课后探究延伸权……如此,才能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小中见大”,学习才更有针对性,更加主动,更富有成效。

比如,人教版语文《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上课之前,可引领学生上网查查:“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等诗中意象,或资料,或图片,或视频;课后,可以让学生搜搜与“丁香”有关的诗句读读,如李商隐的《代赠》,李Z的《摊破浣溪沙》,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让学生自学的触角扩展到课外,扩展到网络。

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塑造一种意象,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这意味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时,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前学习“菜单”。这份“菜单”中,一定要为孩子们“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语文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响、广播、电视、书报杂志,拓宽学生学习和引用语文的渠道”[1],这一切,靠老师的“教”是无法完成的,只能靠学生的自学和多学。所以,少教多学,不只是课内,而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二、少教多学,不只是识记

不能认为,熟读甚至背会了诗歌,熟记了诗人背景、代表作和写作手法,就是对语文的负责,就是对诗歌学习的“未雨绸缭”。在有关“字词句篇”的识记、背诵之后,学生如果能在心灵、情感和品性方面得到多重滋养,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教学的幸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少教多学”这种理念的支撑。

比如,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学,那么,学生就不会仅仅在识记和背诵的圈圈里打转转,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宽、更远、更多维的地方,至少,学生可以触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康桥,知道徐志摩于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2.自由探索《再别康桥》的情感美、画面美、音韵美、建筑美。

3.进一步了解康桥和徐志摩的“精神联系”: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斯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细究以上内容,不需要学生反复背诵,却在学生的情感深处留下点点划痕,让学生扎根在文人生态的根系中,进而成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维他命”。可见,少教多学,不仅是文学常识和字词句的死记硬背,更应该是孩子情感、心灵和品性的多重浸润和滋养。

三、少教多学,不只是课本

一首诗学完了,但那不是完稿,不是谢幕,而是一个新起点,是新的索引和新的延伸。把书读厚,即学习的人给“书”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情感、观点和疑问,应该成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视点和理念之一,现代诗阅读,要像韩军所说的那样: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2]。

仍然以《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和延伸。

1.走出康桥:课外朗读《走出康桥――志摩的诗》之《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和《偶然》。

2.挑战康桥:

(1)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其中的一节诗;

(2)以《童年的____________》为题创作一首小诗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

新课改视域下的现代诗教学是动态多元的,并且是一个不断探究延伸的空间。现代诗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适合于学生“少教多学”,更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自我扩展,并且在这种弹性的促进下不断延伸、不断向“新的陌生区域”挺进。语文教师自己少讲一点,引领学生自主自悟,学会建立,利用和享受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由扶到放的路上渐行渐深,必将惠及语文教学,惠及学生,甚至必将惠及教育界和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71-01

语文是一种思维学科,语文阅读材料风格迥异,千差万别,需要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及思维能力,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从而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寻找出最适合学生自身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水平。

一、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意义分析

个性化阅读着重培养人文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全面倡导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理解语文阅读文本内容,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采用个性化阅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鲜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符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属性,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是由其本身思维活跃能力决定的。而个性化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二、新形势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尊重学生阅读能力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方式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能力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不同性格特征学生的阅读方式,在学生找到适合自身个性阅读方式后,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阅读指导,并进行分类评价。另外在语文阅读材料选择中,教师应采取推荐阅读材料的方式,以学生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为依据灵活选择语文阅读材料。例如对于喜爱诗歌的学生可以给其推荐《冰心诗四首》,分别为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及纸船;还可以推荐《泰戈尔诗三首》,分别是金色花、榕树及告别;总而言之应根据学生喜好及个性选择,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体验及感受,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第四单元《三峡》这一文章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教师在这一课文讲述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三峡风光及三峡水流之神速,从而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思想产生一定的共鸣,仿佛置身与三峡景致中。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阅读效果,教师应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点难点开展阅读教学,通过课堂互动,相互讨论等方式有效解决语文阅读问题,提高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3.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为学生读出自我创造条件

初中学校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语文阅读材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吸收语文阅读材料中的精华。例如作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学生在阅读后充分理解后,在以后创作中可以选择性的借鉴一些优秀表达或者思维方式,使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初中语文阅读的最终目的与最高境界。基于语文个性化阅读这一独特性,语文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告别追求表面繁荣的景象,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为学生读书自我创造良好条件。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网上阅读,有的喜欢通过书本阅读等等,如学生在网上阅读苏教版初中课本中朱自清的《春》,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春天景象的视频,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阅读内容,真切感受春天的气息。

4.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评价能够检验一件事物的成果,因此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中存在的缺点及优势,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就能够有意识的避免阅读错误方式。那么要保证阅读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那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畴及能力有一个大致了解。要了解学生阅读水平,可以定期举办语文阅读活动,选择同一性质的阅读材料可以更为客观的评价学生阅读水平,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天上的街市》与《蔚蓝的王国》,这两篇阅读材料均属于想象类材料,通过语文阅读比赛可以有效掌握学生阅读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突出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三、总结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新形势下的创新阅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将阅读教学转变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充分彰显自身个性魅力,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懂得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看待阅读材料,与阅读材料能够产生一定的思想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云.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4):57-58.

篇4

一是让学生懂得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想挖掘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什么抓题目,抓注解,抓作者背景等等,结果常常抓不住诗词的中心思想,症结何在?因为我们很少关注诗词语言特点,尤其是近体诗的语言特点,不能按照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去阅读理解诗歌,而常常是带着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律去阅读诗歌,也就当然读不懂诗句。

诗歌语言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凝练性,二是跳跃性,三是无序性。凝练性是指诗歌语言高度简洁,仿佛是几个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排列而成,如“枯藤老树昏鸦”;跳跃性是指诗句之间在字面上不是紧密衔接的,而是省略了一些信息,要知晓诗句的具体而丰富内容,还需要补充出它们之间省去的信息,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无序性是指诗句中的词的顺序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组织,它是根据诗人的需要随机决定一句诗的词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此,要读懂古诗词,有时要重新调整词序。

把握了古诗词的这些语言特点,我们才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作好调整与想象,准确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去把整首诗词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否则,错误的阅读心态和方法难以与作者共鸣,也就无以知道诗词思想情感及其它。

二是要大量地精读古诗词。游泳的知识技巧知道再多,但不下水尝试体验,一下水人就会沉入水下。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产生作用和效能。因此大量深入阅读古诗词是提升诗歌理解能力的保证。只有在诗词阅读中去领会培养情感,寻找阅读的真经,方能形成自己阅读古诗词的经验和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只满足于教师讲讲,自己听听,这种简单的表层的学习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读懂我国古文学的瑰宝――诗词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大量诗词阅读经验,就难以领会古人寄寓诗词的心声。

篇5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诗歌教学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205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高科技、新思想的冲击和洗礼之下,现代人很容易迷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数典忘祖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铭记本国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未来成长和祖国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面对变革与问题,不少教师已经不再固守过去的单篇诗歌教学,而自发地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便是其中一种。教师会拟定一个议题,将多篇作品组织在一起和学生一起研讨。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极大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一、诗歌议题的选择

(一)议题的特征

1.开放性

群文阅读课以议题为纲,一个好的议题,是一堂优秀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坚实基础。题目的选择是非常开放的,这是多文本阅读的内在要求,对诗歌议题也遵循这样的原则。

2.可比性

议题的可比性是指多个文本之间存在可比的共同内容,这是群文阅读的外部特征。如果老师组合一些文章,但多文本缺乏必然的联系,这样的群文阅读就失去意义,所开展的群文阅读教学也是流于形式的,所以议题的可比性是文本议题选择的关键指标。

(二)诗歌议题设置的要求

诗歌选题设置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议题。首先,所选诗歌要有代表性,给人以美的艺术感染力和积极的教育意义。确定题目后,围绕题目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诗歌不要求有名,但语言要通俗易懂,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高中生的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文章要难度适中。其次是诗歌阅读教学要尽可能在限定时间完成。要要求老师要尽力控制诗的篇幅充分利用有效阅读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多诗比较阅读,更好的全面把握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写作手法。

二、选文的方法

(一)作者视角

诗歌历史悠久,古朴生涩的《诗经》,大胆抒情的《楚辞》,奔放灿烂的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为老师选择“作者”角度提供了大量素材。如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诗词,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们不仅可以比较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而且可以比较他同时期的许多作品,使教师能够更宏观地传播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题材视角

题材是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提炼升华。诗歌的题材有很多种,如写景诗,细致入微,观察景物的微妙之处,不仅唱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而且描绘秀美山脉的独创性。咏物诗,诗中的草和树,虽然不是人类,却寄寓着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谈论人间的悲喜。怀古诗,借古讽今,用典故来表达委婉的感情。山水诗,奇山异水,各领,写不尽壮丽山川。田园诗,山野田间追诉普通人的闲情逸致。边塞诗,长河落日,铁血豪情,找不到梦中的故土。别离诗,别离似歌似泣,期待着前面崎岖的道路。选择恰当的诗歌题材既可以表达诗人情感,也可以表达教师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如,在在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田园诗歌为视角,把《乡村四月》《野老歌》《伤田家》《过故人庄》《渭川田家》《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等诗歌进行群文阅读。对于同一题材的诗歌,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可以只选择某一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通过对同一题材上不同诗歌作品开展对比和分析,对诗歌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三)同文对话视角

同文意味着两篇不同的文章具有相同的题目,或者两篇题目的文章具有相同的题材。在教学中,以“同文”为角度也是教学选文的重要思路。

(四)艺术手法视角

根据诗歌艺术手法选择文章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要分析一首诗,我们还可以从其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分析诗人的措辞和思想感情。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抒情,表现和修辞,虽然诗歌数量众多,但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种艺术手法对诗歌进行分类。如教师可将《锦瑟》《咏怀古迹(其三)》归为一类,并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篇6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应充分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旋律。《冰心诗三首》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都是诗歌体裁的文章,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晶莹剔透的小诗里蕴含着伟大的力量,也滋养了我们的心灵。这三首小诗为我们传达了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成功的花》向我们表达了成功的背后都浸透着血和泪;《嫩绿的芽儿》传达出人生应该有发展、贡献和牺牲的精神;《青年人》告知青年人要把握现在,着眼未来。小诗的语言精练,思想丰富。通过学习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审美情趣。教师在做完初步的教学分析后,结合本诗的内容和意境,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冰心诗三首》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学习感受小诗的语言美感和感情基调,并初步体会诗歌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技巧,能够通过阅读,结合具体的语境,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欣赏文学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预设

《冰心诗三首》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和吟诵这三首小诗,初步感悟诗句含义。诗歌的语言和感情表达都是含蓄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有感情阅读,把握深层次的诗歌意境。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一些词语或语句,通过重点鉴赏加深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诗歌中去,在阅读中体会每一个词、每一句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技巧地朗读。

四、教学方法分析

在《冰心诗三首》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感知法。朗读感知法是让学生初步阅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感,把握诗歌的情感旋律。《冰心诗三首》是三首清新优美的小诗,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吟诵,在反复朗诵中直接与作者对话,使学生感受诗意氛围。(2)联想诵读法。联想诵读法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诗歌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通过这一系列联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景中,体会诗句内涵。(3)重点朗读法。重点朗读法是通过逐字逐句地斟酌,重点赏析某个词语、某一句话。加强重点诗句的阅读,把握文章重点。如《嫩绿的芽儿》中,可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三句,体会作者运用这种对比递进方式的意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分别蕴含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的设计。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将教学目标体现出来,并根据教学目标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要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的情况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了解文章或作者背景,为阅读作铺垫。

在赏读本篇文章前,先让学生回忆冰心以前的一些诗句或文章,了解冰心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点,使学生在脑海中能初步形成对冰心诗集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介绍冰心的人物背景及其生活所在的社会背景,使学生体会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

2.创设情境,进入诗歌意境。

教师带领学生初步阅读诗歌,并根据诗歌内容创设情境。如《成功的花》,看到题目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大自然缤纷的花朵;《嫩绿的芽儿》使学生联想到充满生机的绿草;《青年人》象征着生机和活力。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后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

3.朗读吟诵,感受语言美感。引导学生朗读、吟诵,可先集体诵读再单独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使学生自己与诗歌对话,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文笔,体会语文阅读的乐趣。

篇7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诗歌与散文”这一系列中,有五项具体的课程目标。下面笔者就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进行比较分析。

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一目标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肩负着“德育”“美育”的目标,而对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熏陶。审美情趣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从儿童趣味向成人趣味发展,因此,此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源如偶像剧、网络小说、娱乐节目往往带有通俗、浅薄、娱乐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对选修课本中优秀诗歌与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自觉选择更有营养和美感的资源,在阅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教学建议。这项建议将“诵读”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体味蕴含在诗文中的深刻意蕴。

二、开阔阅读视野,理解作品内涵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一目标表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重点体会诗歌和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必修课本中,由于课时的要求,收录的课文是很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范围较小;而选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选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特色。在这一小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思想”。可见,课标对理解诗文的思想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散文较小说、戏剧更为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视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是对学生的道德陶冶与教化。

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道:“应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这一建议突出了“点面结合”的策略。“一定的阅读量”对应了该课程目标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要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内容。

三、精选重点诗文,研习传统文化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一目标提出了对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它对古诗文阅读有两个层级的要求,一是读懂,二是背诵。要“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课标将古代诗文单独提出来阐述,体现出课标对古代诗文学习的重视。“读懂”就是要在翻译时做到“文从字顺”;而“背诵”则是倡导“熟读成诵”。古代诗文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号泛滥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身份的认同。

教学建议中的“精选重点,鉴赏研读”主要对应了该课程目标中的“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就是指对于不同难易程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阅读上要有一定的区分,挑选出一部分富有价值、难度适中的作品进行重点学习,精读细读,而对其他作品可以进行泛读。

四、学习鉴赏方法,发现多维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一目标主要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诗歌与散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还需要借助理论和方法对诗歌散文进行理性的认识。由于诗歌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因此,鉴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来说,可从格律和意境两方面赏析,而散文则可从语言、意境、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等方面赏析。

本课程目标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这一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作品的多维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鉴赏实践,边阅读边鉴赏,而不是一味讲授理论知识。

五、尝试诗文创作,鼓励学生实践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一目标是对创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对诗歌、散文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将所学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课标要求的只是“尝试”,因此,更强调的是学写诗歌、散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外报刊投稿。”这两项建议主要对应上述课程目标,表明了教师应有的态度——鼓励与提倡。刚开始创作的学生,文笔难免会生涩稚嫩,要多鼓励多支持,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不断创作的动力。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里形成热爱文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这项建议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朗诵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项建议要求教师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而资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学能力。

七、小结

篇8

关键词: 诗歌 表格 写景叙事

对于大部分语文学习存在问题的后进生来说,鉴赏写景叙事诗歌的症结在于:读不懂。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读的时候太粗,扫一眼后猜个大概意思,不能逐字阅读;2.理不清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传统做法是老师把诗歌内容详细耐心地解释给学生听,期望长此以往,学生听多了,就具备了读懂诗歌的“语感”。这种方法对具有文学修养的同学比较管用,对于理科思维较强的学生就收效甚微,一遇到新诗歌,往往又读不懂。

本文提出用画表格的方法强制学生仔细阅读诗歌,让那些具有理科思维的学生逐字阅读,通过这种精密细致的分析方法,看清名词、动词、形容词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正确解读。

一、写景的句子,列出名词及其特点

诗歌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读懂意象的感彩,就能演绎出作者的情感。由于诗歌中倒装及跳跃修饰的关系,学生在寻找意象时往往会漏点,甚至找不到修饰的词。因此,让学生“在写景的句子中找名词及其特点,并用表格罗列”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能够“逼迫”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阅读,把握每一个细节线索。

【例】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首先找出全部名词,得到“灯”、“雨”、“竹”、“烟”,然后找该名词的相应特点,得到“孤”、“寒”、“深”、“暗”,列表如下:

这些意象渲染了一幅悲凉、暗淡、凄寂、凄怆的画面。

由于隔着动词,部分同学会漏掉“雨”、“烟”的特点,但用列表分析,一个萝卜一个坑,就不会有漏点。而且通过表格,把名词及其特点放在一起,可以得出这两句的正常语序:“孤灯照寒雨,深竹浮暗烟。”理清语序对理解诗歌大有帮助。

接着,继续思考表格中的名词及其特点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他都很容易理解,唯独“竹”的特点为什么是“深”呢?答案就在表格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上述表格名词间的逻辑关系,因为“雨”,夜雨打湿了竹子,竹子的颜色才变深了。

二、叙事的句子,列出动词及其时态

在叙事的句子中,最困扰学生的就是时态,找出时态,就能读懂虚实。正确列出动词及其时态,就可以分析出叙事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有时诗歌会明确提示时态,如“明日巴陵道”中的“明日”,而更多的时候需要用到分析技巧。

1.一句诗中,往往只能有一个时态。

【例】天涯去住泪沾巾,(《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首先找出该句中的全部动词,得到“去”、“住”、“沾”三个。“沾”字的时态是最好找的,联系上下句可以得出是写分别时的泪流满面之状,所以是现在式。如果不能理解“去”、“住”的时态,第二句就读不懂,全诗就读不懂。根据“一句诗中,往往只能有一个时态”的规则,推理得出“去”、“住”也是现在式,并将整首诗列表如下:

“去”是“离开”的意思,“住”是“淹留、停驻”的意思,都是分别时发生的。本诗的题目叫《峡口送友人》,由此可知,“去”的是友人,“住”的是作者。同是为客,之前共同来到万里之外的天涯,现在朋友又要走了,新友已成故人,作者则由原来的客人“翻成”送行的主人,除送别之悲外更添一层羁旅漂泊、世事沧桑、沉痛无奈的悲慨。

2.送别诗中的地点暗示时态。

送别诗的地点一般分为以下三类:分别地、途径地、目的地。其中只有“分别地”是实际发生的,是实写;其他两个地点都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

【例】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王昌龄)

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忆”字,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过去式,如果无法正确判断时态,就无法读懂诗歌。我们可以利用地点推导时态。这首诗的送别地是“江楼”,友人即将乘舟远行。后文的“潇湘”泛指水路,因此是途径地,时态就是未来时。作者设想友人别后的情形用“忆”来总领,“忆”应做“遥想”解。列表如下:

理解本诗还剩最后一个关键,就是谁在听。是作者想念魏二睡不着,还是魏二想念作者睡不着?

因为题目叫《送魏二》,所以作者留在有江楼的城里,魏二则从水路远行。只有偏远少人的自然之地,才会有猿啼。而且“猿”往往和“江”联系在一起,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所以乘舟远行,听到“清猿”,独自一人留在“潇湘”,对月思念,辗转难眠的,必定是魏二。不说自己思念对方,而说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落笔对方,用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代为之思,诗歌的情感意蕴更深远。

三、表格分析法的意义

1.提高阅读诗歌的效率。

对于那些语感并不是很好的后进生来说,阅读诗歌往往囫囵吞枣,扫一眼过去,看懂几个词语,猜猜大意,凭主观臆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算能初步读懂,也难以读透,如忽视诗人情感的转折、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叙事的虚实等。

传统方法是引导学生字字落实地阅读,强调诗歌中每一个字都很重要。这样固然可以使学生放慢阅读速度,却无法提高阅读效率。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断层的美,修饰词未必紧接着被修饰词,很多语序都是颠倒的,叙事也是跳跃的,死板地按顺序字字阅读,并不能真正读懂诗歌。

表格分析法能正确而深入地读懂诗歌。写景的句子里先找出所有名词,然后找到对应的修饰词,就能把握意象的特征;叙事的句子里先找出所有动词,然后找出对应的时态,就能把握叙事脉络。这种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在放慢阅读速度的同时,提高阅读精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读鉴赏的能力。

传统教授诗歌的方法都是先把诗歌归类,并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对特定词产生敏感度,如看到“渔”、“武陵”就想到归隐,看到“妆镜”、“丁香”就想到闺怨等,可惜这招在现在的高考中越来越难以奏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