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跨境贸易新业态8篇

时间:2023-06-04 08:38: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跨境贸易新业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境贸易新业态

篇1

【关键词】跨境电商 中国经济

对于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带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新增点,对于此种态势国家更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总理对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一直高度关注。2014年11月考察浙江期间,总理曾鼓励表示支持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亲自敲定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名字。2015年6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2016年1月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当天决定,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将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向更大范围推广。总理说,本次扩大试点本着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基础条件较好、进出口和电子商务规模较大的8个东部城市、2个中部城市和2个西部城市。

一、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运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它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快速演进等特点。跨境电子商务从进出口方向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从交易模式分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2013年E贸易的提出,跨境电子商务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目前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国际B2C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兰亭集势、敦煌;进口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天猫国际、考拉海购、顺丰海淘、苏宁云商海外购、全球购、极速免税店、悦海购等。

二、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也随之诞生并迅速发展,1999年马云创建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随后淘宝、聚美优品等诞生与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目前作为电子商务中一个重要部分的跨境电子商务仍处于发展初期。

尽管处于发展初期,但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许多跨境电商平台也随之发展起来:①2011年,洋码头从跨境物流服务商转型进入跨境电商市场,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涉足跨境电商业务的创业公司; ②从2013年开始,从事跨境电商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包括小红书、蜜淘、蜜芽宝贝、笨鸟海淘等众多跨境电商公司;③2014年2月,天猫上线“天猫国际”,在模式上复制了一个海淘版的“天猫商城”;④2014年12月,聚美优品上线“极速免税店”;⑤2015年1月,网易和顺丰相继涉足跨境电商行业:考拉海购和顺丰海淘;⑥2015年4月,京东正式上线“全球购”,采用B2C的方式做自营跨境电商;⑦亚马逊也积极布局针对中国市场的跨境电商,从2014年开始相继上线了直邮、海外购、进口直采和国际精品店等多项业务;⑧不久前,360奇酷副总裁高铜良宣布离职,与前TCL副总裁王彦新一起联合创业,成立跨境电商平台悦海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但是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相比,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无论是在政策环境还是在技术水平上仍然处于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阶段,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随着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和行业产业链的快速完善,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到2017年将会达到22.2%,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计可能达9万亿元左右,2011-2017年,将从1.8万亿元增长到8.8万亿元,年均增速近12.8%。

三、跨境电商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跨境电商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跨境物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一大批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迅速崛起。跨境电子商务将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组织形式的变化,面对境外多层次、多样化、多需求的消费者,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加强产业合作,提升产品质量,重新构建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跨境电商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

企业的品牌形象在产品销售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虽然在质量和性能上比其他国家的产品要好,但是境外消费者却不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可以让更多的国外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品的销售。

(三)跨境电商利于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利于增强我国进出口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利润率。跨境电商的发展省去了中间商的成分,企业以国外消费者为核心,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利于增强我国外贸的竞争力,有利于外贸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四)跨境电商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跨境物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一大批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迅速崛起,利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利于平衡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利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从而利于我国更好更快地追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五)跨境电商利于消费观念的转变

篇2

一、制度创新,转变职能

1、新一轮改革的“助推器”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释放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信号。八十年代深圳的开放,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先河;九十年代浦东的开放,带动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参与到全球经济交流合作中,开放推动了改革,为中国发展释放了巨大的红利。十几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商品贸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还相当滞后。当前尤其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就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促进企业转型,为经济注入活力。

2、管理部门转变职能

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国家和上海市相关管理部门纷纷制定实施细则和意见,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宽进严管措施。国家发改委表示,在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投资,将按照内外资企业一致的原则,管理方式上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由核准制管理改为备案制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若干意见”支持自贸区建设,试验区企业将试行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等宽进严管措施,创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优质营商环境。国家海关总署创新优化了海关监管模式,允许利用舱单备案信息“先入区,再报关”。银监会自贸试验区监管给力八条措施,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支持民资进入区内银行业。上海检验检疫部门推出18项具体举措,检验检疫将全面推进“快检快放”、“即查即放”。

二、试点将循序渐进

从商贸服务业来看,这次扩大开放领域新增了增值电信和游戏机、游艺机销售及服务两大项目。随着电信增值业务的开放,全球一些云计算大牌供应商有可能抢先进入上海自贸区。而游戏游艺设备销售及服务的开放,则意味着我国过去游戏机禁售规定的解除,这不仅将刺激游戏终端和游戏机产业,也将进一步促进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智能电视等的创新。

外界曾有在自贸区内设立免税店的期待和猜想,但公布的方案中并没有涉及免税店。其实,从自贸区的功能来看,仍以产业功能为主,居住、生活只是辅助。而且,免税店形成价格洼地,只会让自贸区外的购买力转移到区内,对整个市场的带动不会太大。

从批发、零售行业的负面清单来看,列入特别管理的品类并不多,只涉及粮食、棉花、植物油、烟草、盐、化肥、农膜、原油、成品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商品,部分音像制品和文物;还有直销、邮购和网上销售。而在此之前,安利、麦考林等外资直销、邮购业态早已进入上海市场很长时间,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了。

当然,这只是2013版的负面清单。笔者认为,今后的升级版本只会作“减法”,不会作“加法”。随着开放试验的推进、管理的完善、企业的适应,上海自贸区的开放力度会逐渐加大,开放的内容会增多。

三、商贸服务业的影响

1、促进消费规模和需求升级

从市场需求来看,上海自贸区设立后,将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会带来更多的中高消费人群。自贸区也将吸引国内各省市企业的入驻,上海的商务活动和商务人口将大大增加,上海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会加快,旅游人口也会相应增长,消费规模将扩大,消费需求会升级。

从市场供应来看,更多的商业新业态、新业种、新的经营模式将被引进,新的商品品类、品种、品牌进入,市场将更加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将大大增加。

从商品价格来看,商业企业将因流通环节减少、结算方便、流转加快,而降低交易成本,再加上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促使商品优质低价、更新加快,最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2、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在自贸区方案中,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是一大重点。贸易转型升级有一个核心,就是内外贸易一体化。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上海商业试行改革开放已经有20多年,这段时间海外商业企业纷纷进入上海。目前上海零售贸易中20%以上是外资企业实现的。但我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没有大的突破,进入国际市场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在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到,包括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等一系列政策,都松开了口子,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分有利。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已经转发了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包括支持企业正常收结汇、鼓励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付服务、实施相适应的税收政策(电子商务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退税政策优惠),以及建立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等措施,在已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试点的上海等5个城市试行,并将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实施。

长期以来,我们内外贸分割。内贸企业只做内贸经营,了解国内消费需求,但缺乏熟悉国际市场的买手(采购员),缺乏国际市场渠道;外贸企业只做外贸业务,具有国外客户、国外信息渠道、国际贸易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等优势,但对国内消费需求不熟悉,缺乏国内零售渠道。内外贸一体化,可以将这些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内外贸互为依托,既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进口适销对路的商品,丰富国内市场、引导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又可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当然,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还需要加快培养大批既懂内贸又懂外贸、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优化商贸企业的人才结构,促进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促进商贸企业转型升级

上海商贸业二十多年的开放试点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差距,商业能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商场设施等“硬件”方面,上海商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不相上下;但在经营品类、品种、品牌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在管理、营销、服务等“软件”方面的差距还非常大。国内商业企业促销较多的是通过降价、送券等优惠来吸引消费,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商品品种、品类的丰富度不够,经营同质化,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主要原因。

在连锁经营方面,内资企业在超市、便利店、大卖场等“超商”和快餐等业态连锁已趋成熟,但百货等业态连锁鲜有成功案例。还有,内资商业在自营和自有品牌运营方面更是“短板”;而外资企业在这方面有成熟经验。自贸区的设立和商贸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对我们商贸企业自营、商业自有品牌、百货连锁及增强软实力等方面将有大的促进。

4、促进商业业态升级

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试点的城市,零售、批发行业最早进入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合资试点行列,餐饮行业1989年已经有中外合资试点(肯德基),零售行业1992年开始中外合资试点(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批发行业1999年开始中外合资试点(百红公司)。

外资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专业专卖店、折扣店等先后进入上海,为内资企业提供了借鉴,促进上海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兴起。外资商业的进入促使国内商贸企业在市场份额被抢占时奋起直追,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国际新业态的引进,将进一步产生鲶鱼效应。外资商业的业态、管理、运营、营销等模式和经营理念将为上海商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

5、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国际上的自贸区有一个共同趋势,即由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更加注重服务贸易发展。我国以“世界的制造工厂”著称,货物贸易顺差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但服务贸易却是弱项,服务贸易逆差始终未能改变。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充分利用服务业外资引入的机会,发挥外资服务企业的示范作用和鲶鱼效应,为我国各行业提供新兴服务产品,填补我国服务业的一些空白,并使我国在技术、研发、管理、经营的理念和方向、营销手段及服务态度等各方面通过不断学习进取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质量。

6、机遇与挑战并存

设立自贸区对于商贸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扩大开放,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上海,竞争将更趋激烈。企业能否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关键还看如何创新转型。

另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融资租赁、外资投资性公司的发展,也有利于金融与商贸业投资的融合,对商贸业融资、商业地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也有利于商贸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开放,与商贸业将交相辉映、互相带动。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广东经贸;发展契机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11-03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加快步伐,已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达成了合作发展的共识,签署了国际合作协议。中国的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出境旅游使沿线国家从中分享到许多的利益。广东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了142项创新成果,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入选国家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在这些利好的环境下,广东经济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今后将如何发展,以提高广东的经济实力,将广东建设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现主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广东自贸区建设概况

广东自贸试验区分为南沙、前海蛇口、横琴三个片区,占地面积116.2平方公里。南沙片区主要面向世界技术先进国家,建设以生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前海蛇口片区旨在推动粤港深度合作,建设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基地和枢纽港口。横琴片区在于推动粤澳深度合作,建设文化教育先导区,建设国际商务和旅游基地,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运作以来,在制度创新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自贸区建设经验。

(一)高端产业逐步聚集

广东自贸区聚集了包括金融交易、国际航运、跨境电商、旅游文化等高端产业。以金融业为例,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不但聚集了一批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业态,还涌现了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要素交易市场等金融新业态。开展了跨境金融业务创新,进行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受理香港电子支付业务等。其中,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总部“落户”南沙自贸区,专门服务商品金融的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和拥有船舶交易服务资质的广州航运交易所,以及珠江金融租赁公司、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也相继落户。初步形成了包括外汇、贵金属、期货等多种金融资本要素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建成了香港至南沙快船海运通道,引进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建立了22个“无水港”业务点,开通了85条国际班轮航线、55条“穿梭巴士”和3条国际邮轮航线。2016年10月,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联手打造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前海蛇口片区引进了中粮集团亚太总部、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汇丰银行南方总部、周大福中国区总部等。横琴自贸片区引进了海航基础总部、中信集团华南总部、固生堂中医集团总部等。2016年底,共有82家港澳资金融机构在横琴注册,2017年1月18日,作为澳门本土银行的大西洋银行也在横琴开立分行。

(二)完善了投资便利化体系

广东自贸区深化改革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大幅压缩审批事项,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及资本进入。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目前90%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已实现备案管理。试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将企业注册与公安、税务、发改、人社、食药监、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相关证照实行“一门式”审批,在全国率先实现1个工作日内“十三证三章”联办。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税,率先建成“一企一网”,企业办理商事登记时间从11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70%以上行政事项到现场跑动次数1次以下,60%以上行政事项网上办结。前海蛇口片区推出71项制度创新成果,珠海横琴片区实际落地200项创新措施,其中“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被评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2016年1~11月,广东自贸区新设立企业7.06万家,同比增长42.9%。其中,内资企业6.65万家,同比增长41.1%,注册资本总额28 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截至2016年11月,外商投资企业4 070家,同比增长77.3%。合同外资3 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8%。港澳企业数量1105家,其中,澳Y企业669家,港资企业4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自贸区投资设立的企业近200家,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50个。

(三)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逐步构建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新体系。2013年南沙成立了全国首个口岸“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管区”,通过“货物检验检疫流程时长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区内港口出入境货物放行速度大大优化,平均通检时间在105秒以内。探索实施一揽子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建立了“互联网+”智能通关的贸易便利化模式,上线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实行“一个平台、一次递交、一个标准”,启动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机制。构建了“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南沙片区实施海关登记备案“一照一码”改革,实现企业报关“零耗时”、“零跑动”、“零成本”,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前海蛇口片区推进深港陆路跨境快速通关,采用先入区后报关模式以及叠加“安全智能锁”和“智能化卡口”措施,企业进境入区通关时间节省3~4个小时。横琴片区开展了口岸查验机制创新和口岸综合部门联合执法试点,在旅检现场进境渠道实施“一机一台、合作查验、分别处置”的作业模式,旅客通关环节由3个减少为2个,通关效率提升了30%。报关单、通关单基本全部实现无纸化。还实施了“互联网+加工贸易”、“一二三四”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体系等,创新的监管措施大大促进了广东对外贸易的自由化。

二、广东经贸面临的发展契机

(一)与港澳及海外有更多合作机会

广东毗邻香港、澳门,拥有众多的海外华侨,广东有着优越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港澳元素丰富。广东自贸区更好地为粤港澳合作服务,近年,广州越秀集团成功收购了香港创兴银行75%股份,广东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已在香港设立了19家证券期货和基金公司,广东有港资背景的保险机构经营主体也有5家。CEPA及广东自贸区对粤港澳合作带来双重利好的环境,促进了广东与港澳的深度融合。广东对香港开放的服务业部门达到150多个,在会计、法律、交通、旅游等领域深化制度改革,将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公司设立变更的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按照国民待遇措施和非禁即入的原则,便利香港服务提供者前来投资创业,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广东与香港、澳门联手打造珠三角国际城市群,将大大提升大珠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广东GDP达到1.17万亿美元,人均GDP1.08万美元,在中国处于较高水平。广东自贸区已与22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与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十分活跃,市场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广东可以通过粤港澳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的联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东盟、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国家开展经济往来,依托港澳、服务内陆、走向世界。

(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一带一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的资源,开拓更多的渠道,落地更多的项目。广东自贸区成立以来,跨境电商和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9月,广州海关为以保税融资租赁方式进口飞机办理快速通关手续,货值1.67亿美元,标志着广州已具备飞机租赁业务的政策环境。2015年上半年广东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高达80.1%,处于“史无前例”的高增长水平。同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16%,广东企业逐步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主型转变,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业成为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均衡调整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带动辐射作用能够加快珠三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科技创新与行业对接,以及“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模式,以及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竞争力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建设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

广东省内港口密集,有着丰富的城市河港、海港和空港资源,具有完备的港口码头功能和基础条件,与周边陆路交通衔接。众多的珠三角港口形成了世界上港口最繁忙的区域,2015年,粤港澳地区集装箱输送量超过7 000万个标准箱,机场旅客运输量逾1.4亿人次,区域GDP达1.4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达1.8万亿美元。广州港成为华南沿海功能最全、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枢纽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2015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62.5万标准箱,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

凭借广东自贸区便利的政策功能,快捷的通关制度,加上珠三角货物进出口通道,广东完全有能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延续到内陆,与香港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香港港主要作为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广州港和深圳港主要为广东省大宗国际货物进出口提供服务。大珠三角港口群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港口开展联盟,发展高端造船业、海洋工程、航运交易、航运金融等新业态,形成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聚集的国际航运基地。

三、建议和措施

良好的机遇不容错失,为了使广东经济更上一个台阶,今后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自贸区作为经贸发展新引擎的作用

广东自贸区应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构建开放型经济创新体制,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加强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与沿线港口城市互联互通,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全球的贸易网络,成为推动广东经贸更快发展的新引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激发自贸区内企业活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本土跨国公司,统筹推进大型龙头企业“走出去”,加速国际化进程。将自贸区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和国际采购中心,为加工贸易以及市场开拓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引进世界高水平科技项目和优秀的专业人才,建设联合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基地,提升区内创新能力和水平。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推动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c业务,开放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试点业务等。通过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扩大进出口贸易,促进区域内经济快速增长。

(二)调整和优化广东产业结构

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生产模式创新,依托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将科技与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对接起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化融合。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平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广东制造业智能化,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广东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促进整体产业结构高端化。加大力度发展融资租赁、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技术研发、批发零售等生产业,为广东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引进风险投资资本,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环保、材料和光电技术等高新产业,建设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突出高端产业片区合理分工,注重产业分工和优势互补,发展集群经济,塑造品牌。明确城乡功能,实施差异化协同发展,沿海城市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发展。还可以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为它们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它们的经济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

挖掘“一带一路”战略和CEPA合作框架下的潜在机遇,发挥粤港澳“两制”的互补性,将制度差异化变为制度优势加以利用。对接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打造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东应携手港澳,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促进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加快香港科学园、香港应用科学院、香港各大高校的创新成果到广东转化。开展金融创新,打造粤港澳金融合作新平台,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广州、深圳金融中心的交流,与港澳有效对接现代金融服务区,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业。进一步提高港澳服务提供者在自贸区内参股合资证券公司,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募集境内资金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等。

发挥自贸区的创新区位优势,促进粤港澳人才流动,支持港澳企业、专业人士、青年人到广东创新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的交流活动,支持三地青年创新创业,支持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专业人士到广东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构建粤港澳创新圈。

(四)打造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

加强与国内外各航运中心的合作,开展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做大DIT国际延迟中转业务,探索集装箱国际、国内集拼业务监管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公司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业务。推进港口码头的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到软件对堆场和信息港加大综合配套建设,建成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改革创新通关制度,推动以南沙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提高口岸服务效率,改善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整车进口业务,争取“进口汽车出自贸区”征税等政策落地。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密切联系,开辟更多往返于广东与外国的国际航线,建立沿线国家城市港口联盟,协商建立各国口岸查验结果互认机制。建设海铁联运和江海联运网络,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争取开通广州到湖南、韶关、合肥海铁联运班列,做大“粤港跨境货栈”海空联运业务。充分发挥自贸区、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和交通枢纽的优势,设立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业基金,鼓励和扶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推动航运保险、商业保理、船舶抵押贷款等创新业务的开展。争取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散货运输公司总部落户广州,支持中交集团、中船集、中外运长航等企业在广东的发展,建设海洋工程装备、船舶修造、海上钻井平台和深水工程船等高附加值项目。发展邮轮旅游,与香港一些著名邮轮公司合作,开通国际邮轮航线、开展国际邮轮业务,投资建设邮轮码头现场和服务设施,增加通关自助查验通道等。

参考文献:

[1] 林 江,范 芹.广东自贸区:建设背景与运行基础[J].广东社会科学,2015(5):21-27.

篇4

【关键词】 检验机构 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迅猛,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据统计,2014年,全国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预计2015年交易额将达到2478亿元。按品类排名,海淘服饰、鞋包、奢侈品等消费品的需求量第一。但是,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存在诸多质量安全隐患,消费者质量安全维权困难重重,而检验监管由于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监管盲区,无法适应跨境电商新业态高速发展。

1 我国检验机构的现状

预防和降低质量安全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检验的职能所在。如何发挥检验职能,完善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与电子商务较好的融合,是现阶段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检验机构要抓紧完善监管措施,为跨境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 检验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制度不健全,监管有盲区

目前,针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只是出台《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缺乏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及配套的制度,没有明确具体监管措施和操作要求,使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监管缺乏科学性,无法完全跟上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2.2 执法尺度不一,存在灰色地带

目前,各地检验机构在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监管方面因缺乏现有法规和制度的支持,执法的标准不统一,让跨境电商入境假冒产地、假冒品牌的消费品有机可乘,给消费者带来隐患。而且,跨境电商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完善,跨境交易的维权渠道不畅,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3 信息化建设滞后,没有全口径数据

检验部门尚未建成与跨境电商平台无缝对接的信息化系统,对入境消费品的品种类别、货值、消费信息等情况,不能完整准确掌握,因而难以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实施风险评估和全面有效监管。

3 完善电商入境检验措施的建议

3.1 建立完备的检验机制

检验部门应结合消费品特点,建立和健全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机制,加快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及其配套制度,如:制定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以及配套的风险布控查验制度、质量安全追溯调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并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的“源头可溯、责任可究、风险可控”的有效监管。

3.2 对消费品实施清单分类管理

各检验机构利用国家质检总局和直属检验局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结果,建立禁止入境类清单、重点监管类清单和一般监管类清单,对入境消费品实施清单分类管理。并根据国内外消费品质量安全监测状况信息,及时进行重点监管类清单的动态调整。

3.3 对经营主体实施备案管理

针对跨境电商(B2C、C2C)入境消费品品种多而杂的特点,检验机构以对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备案管理为主,把经营主体的身份证明、质量诚信经营承诺书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备案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系统内共享。

3.4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

向消费者、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监管部门发出相关预警,导入线上12365投诉举报热线,保护消费者权益,降低跨境电商的质量安全风险,提升检验服务效能。平台应以信息化系统实现经营主体和商品质量信息数字化功能;以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按照“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流向可追踪”原则建立质量安全信息流;按照“前端开放、中间可控、后续抽检”原则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流。

3.5 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检验机构要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打造跨境电商的检验与国内外监管机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统一的监管信息化平台。在跨境电商领域与主要贸易国家建立监管互认制度。建立执法互助的市场治理现代化体系,对内依托信息共享平台,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网上联合执法;对外通过信息互换机制,交换执法信息,共同打击进出口假冒伪劣产品。

3.6 加大公众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大力宣传检验有关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规定,帮助消费者提高对入境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意识,让消费者明白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消费品买了要自担风险;提高公众对检验的认知度,引导社会全员共同监管,共同守法。将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没经检验而在市场上流通的危害性及风险广而告之,加大查获的案例公开报道力度,使公众能直观生动地意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检验公正严明的良好形象。

4 结语

我国检验机构的现状表明,只有建立完备的检验机制、对消费品实施清单分类管理、对经营主体实施备案管理、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以及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才能真正地使得检验机构与电子商务融合。

参考文献:

[1]田建红.新形势下我国检验机构管理存在问题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5).

[2]闫浩春,石新勇,陈璐.检验机构的专业化发展思路[J].中国建材,2011(08).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根据当前高职发展的新趋势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业态,笔者提出由“基于SPOC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孵化基地的创业实践”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网络化平台为载体、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课堂创业实践、跟踪企业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的创业实战相结合,实现“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校内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和创业实战”三课堂联动,将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入现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1.基于SPOC理念的课程教学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个概念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主要是针对在校学进行设置,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主要是在大学课堂,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其基本流程是,教师把这些视频材料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已经吸收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没有被吸收,在课上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其他任务。总体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

2.“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

“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即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真实的进出口案例为背景讲授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强调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课程职场化,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真实的外贸实践相结合。

①以职业证书为引领,实现“课证融合”从岗位需求出发,以职业证书引领,通过课程学习实现“课证融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满足外贸业务员证书、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体现“国际贸易实务理论为外贸实践操作服务”理念,培养学生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为此,需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与外贸业务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合,教学内荣服务于专业能力,探求“课证融合”,以培养外贸业务能力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岗位职业能力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为达到“课证融合目标”,需要对外贸业务员职业资格标准和考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将考证中“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中来,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打破追求知识体系完整、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传统编写模式,采用以外贸业务员工作任务为线索、切合外贸业务员实际工作活动为宗旨、培养外贸业务员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课程内容编写模式。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和高效地顺着外贸业务流程学会进出口业务操掌握相关知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需设计分别贯穿出口和进口业务全过程的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培养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养和掌握专业知识,达到外贸业务员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实现“教学培训与实践零距离”、“培训考试与上岗零过渡”的目标。

②以能力培养为关键,改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条件,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可以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a.外贸企业参观学习。在教学计划中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配4-6个学时,安排学生到外贸实体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课程对应岗位有一个初步的认知。b.课程教学结合仿真实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放置在有配备有仿真软件或多媒体电脑的实训室进行,以POCIB(PracticeforOperationalCompetenceinInternationalBusiness)为例,该实训课程依据《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国际货物运输、货物运输保险等国际通行的惯例与规则,仿真了一个真实的动态市场环境。学生参加该课程实训后都将成为其中的一个独立核算的进出口企业,通过接近真实的业务操作不断获得实践经验,充分掌握各种业务技巧,熟悉和体会客户、工厂、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通过不断进行的仿真交易,让学生获得业务操作经验,通过其中的成功和失败、重复和变化来加强学习者的总结和记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的最终目标。

3.孵化基地的创业实践

企业孵化基地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所,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作为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和专业相关、最为便利和成本最低的创业方式就是跨境电商。为便利学生创业,学院创办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利用学院毕业生资源,为学生提供货源;利用教师、毕业生资源,为学生提供智力支持。在孵化基地,以高职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为基础,跨境电商为平台,鼓励并帮助学生利用国内的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国际站、敦煌网,国外主流的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实践,从而使学生在跨境电商实践操作中获取创业能力。同时,对外承接外贸翻译、外贸相关业务,帮助学生在业务开张过程中提高外贸实践能力。

4.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缺点在于以往课程考核机制普遍采用终结性考核机制,终结性考核机制的弊端在于使学生对待平时学习马虎懈怠,临到考试前复习突击、加班加点,以此希望取得好成绩,考完试后立马就忘,这种考核机制考核不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和综合能力,助长学生的不良学风,其完全不适合高职教育特点下的课程考核。实施全面、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将云课堂智能考核、仿真实训自动考核、实践创业考核相结合,在考察学生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寒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新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64-68.

[2]李昱蓉、李辉.高职《国际贸易操作实务》“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1:12-13.

篇6

会议认为,积极稳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的重要举措,既可吸引大中小企业集聚,促进新业态成长,又能有效便利监管,对推动“双创”、增加就业,使外贸更好适应新形势、赢得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认为,这是今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常务会议,而首次会议的研究主题就是跨境电商,可见高层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相信今年跨境电商将会迎来大的发展和提升。

跨境电商将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议决定,将先行试点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向更大范围推广。按照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东、中、西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进出口和电子商务规模较大的城市,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复制推广以下经验做法:一是构建六大体系。包括企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信息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体系,一站式的在线金融服务体系,全程可验、可测、可控的智能物流体系,分类监管、部门共享和有序公开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以及为企业经营、政府监管提供服务保障的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二是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两个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汇聚物流、金融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新模式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支撑外贸优进优出、升级发展。

目前,我国外贸形势很严峻。由于传统的外贸模式增长空间有限,必须拿出新的模式推动其更好地发展。有关专家认为,跨境电商是在我国外贸呈现下行趋势背景下的重要拉动引擎之一。它符合当前消费模式转化的新特点,外贸正在从生产为导向转向更多以消费为导向,跨境电商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有利于企业捕捉市场新变化,引领外贸转型更加符合消费模式的转变。

目前据市场统计,跨境电商完成份额占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大约是17%,其中90%都是B2B模式,跨境零售部分只占外贸进出口的3%左右。跨境电商综合模式的试点与跨境进口试点不同,将带动整体跨境电商的发展,尤其下一步探索尝试的重点是B2B。如果经过探索试验,能够解决当前没有税收配套政策、缺少支付体系以及国际物流支撑的问题,就可以起到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外贸活力,以及带动外贸增长的效果。

至于具体新增试点的选择,专家表示,思路应该和自贸试验区思路一致,要能带动当地跨境电商整体发展,并产生示范集聚效应。现阶段,郑州、深圳、上海等地入选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方面,根据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的思路,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将成为可借鉴样板。据悉,先行先试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经初见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份,杭州试验区纳入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规模已经超过17亿美元。

跨境电商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商务部有关人士表示,当前对“杭州经验”的推广恰逢其时。原因在于,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打响了跨境电商头炮。同时,除了杭州,各个地方对跨境电商也是非常支持,热情度很高。据悉,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开始争相申报跨境电商试验区,包括郑州、天津、深圳、广州等。据了解,河南省已向国务院申请设立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计划引进国内外电商企业在综合试验区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加强与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合作,并重点支持世界工厂网、企汇网、中钢网等本土企业发展。

资料显示,2015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超过30%,带动了大量中小微企业出口,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为稳定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预计未来中央将有更多配套政策推出,跨境电商试点也将更大范围的推广。

据了解,包括财政部、商务部、海关等部门关于跨境电商进口税收政策的调整早已经在酝酿中,目前各部门已达成一致,相关方案已经出台:一是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将试点城市的税收政策推向全国,各地都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二是在现有行邮税税率的基础上提高三至五成,既有别于目前的行邮税,又有别于一般贸易税,税率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这样既可以减少差异,又可以鼓励传统进口企业向电商转型,对跨境电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即b2c)主要分为直购进口、直邮进口和保税进口,而保税进口只有在上海等8个试点城市才可以实行。

与此同时,试点城市的进口税收适用行邮税这一方式。保税进口即是指跨境电商进口企业采取在保税区建仓库的做法,通过一般贸易的方式先将商品进口到国内保税仓中,通过电商平台来确定购买者。国内消费者下单之后,商家直接从保税仓发出小包裹货品,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和时间,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更加便利。从行业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相辅相成,其发展将带动跨境物流和支付行业的发展。此外,特色产品尤其是特色食品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国国内产能相对过剩的产业,也可以借助电商平台缓解库存压力。

有助于拓展新的外贸发展空间

2015年以来,总理已4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推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成长。去年年中短短一个多月内,有关部门还曾三度发文就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做出部署,包括提高通关效率、鼓励开展跨境电子支付、支持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拓展境外业务等。在我国外贸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有助于拓展新的外贸发展空间,并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处于较低水平的定位,从而实现外贸优进优出、升级发展。在近期一次新闻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是坚定的‘促进派’,下一步,将在总结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将该模式复制推广至全国。”

跨境电商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源于中国外贸的“压力山大”和跨境电商的逆市上扬。在世界经济总体不振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寒冬”,进出口双双表现不佳。据海关统计,2015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进口同比下降15.1%,全年进出口“双降”态势几乎已成定局。另一项数据显示,外贸仍将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官方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15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外需依旧疲软。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跨境电商却持续发展火热。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2017年还将增长至8万亿元的规模水平,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目前中国主要跨境电商平均年增长率在40%左右,其中跨境零售增长率达40%-50%。跨境电商商品类别主要为经营手机、配件、服装、电子产品。跨境电商为大量中小微企业出口提供了便捷通道,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篇7

一、发展总体思路

坚持“一突出”(突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三并举”(坚持跨境电商贸易和境内电商贸易并举、一般跨境贸易和保税跨境贸易并举、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与专门化的电子商务发展并举)、“三多”(多区域、多主体、多模式)发展原则,依托航空一类口岸、铁路一类口岸、邮政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海关监管场所,以信息平台、商业模式、供应体系、电商主体、仓储物流、快递配送、电子支付等环节构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等管理机制,扩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拓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链体系。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为引领全面推进郑州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成果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组织保障

2013年11月,广州市成立了“广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市领导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外经贸、发改、科信、财政、交委、工商等政府部门和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管等中央驻穗单位及相关区政府,统筹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试点各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印发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任务、职责分工、进度安排、协调机制等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负责试点日常工作。

(二)启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2013〕89号)要求和广州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的实际需要,我市启动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手开发公共信息服务及数据交换、海关业务辅助监管和检验检疫业务辅助监管等三大子系统及退税、结汇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对接。公共信息及数据交换子系统依托广州电子口岸,初步具备了与海关、检验检疫检疫等数据实现交换、共享的功能;海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网购保税进口子系统已完成系统联调测试,可以实现企业备案、商品备案、电子账册、电子清单核放、税费管理等监管及服务;检验检疫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模块研发成功并对接了企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可通过广州电子口岸实现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数据交换,B2C邮件快件进出口系统联调测试进展顺利。

(三)有序开展业务测试,验证通关创新设计

根据试点任务和我市试点工作方案安排,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分头开展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相关业务监管流程制定和研究出台配套措施相关工作。海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监管流程已制定完毕;检验检疫对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监管制度,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的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施快速放行;国税已着手研究、制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的具体办法。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动一个”的原则,我市确定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网购保税进口两种业务模式为突破口开展试点相关业务测试,对监管流程和配套措施进行验证,分别确定了以“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和“整进报关、清单核放、汇总纳税”的模式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网购保税进口进行监管,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机场综保区、南沙保税区和邮局流花大院,运作情况良好。

三、未来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打造工作合力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更好发挥领导小组在工作推进、加强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制定试点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完善各成员单位间有效沟通和协调的机制,及时汇总进展情况,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二)制定业务、技术规范和标准

编制试点技术、业务实施方案,编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础信息标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数据交换报文规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为试点工作提供依据。

(三)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按照分头推进的思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进度。尽快完成平台建设立项及招投标、项目详细设计、海关监管辅助系统开发、公共信息与数据交换系统开发、检验检疫监管辅助系统开发、政府相关部门接口开发等工作,早日实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交易信息、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通过平台进行传送和交换。

(四)制定、政策指引,引导企业开展业务

根据试点业务开展情况和国家政策动向,适时编制和出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保税进口、零售进口、保税出口等业务政策指引文件,明确企业备案、监管流程等事项,确保企业开展业务有章可循。

篇8

关键词:跨境电商;宁波;农产品出口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18

1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述评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跨境电商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运营方式,有效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

依托该种贸易形态,不仅为农业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有效拓展了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空间,立足于宁波农业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对于拓宽自身的海外营销渠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传统外贸业务发展趋势的放缓以及宏观贸易环境的恶化,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需要加大对跨境电商业务的重视力度。跨境电子商务也为农业企业的变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然而,就当今阶段的实际发展水平而言,宁波农产品对应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也在通关、结算、信用以及物流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基于这一现状,研究跨境农产品电商业务的关键特征,对于促进当前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效用。

具体而言,跨境农产品具备较强的特殊属性,对应的参与主体也呈现出分散性以及复杂性等特征。

1.1.1基于生产维度而言

基于生产维度而言,跨境农产品在生产环节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标准性以及易腐性特征。特别是果蔬以及水产等农产品,由于产品自身存在相应的生长周期,加上果蔬以及水产类产品还需要配套的物流设施与技术来确保其新鲜度。另外,跨境农产品还带有显著的标准性以及可加工性,一方面,需要满足检验检疫以及通关的标准,另一方面,整个农产品跨境电商对应的供应链结构也带有显著的可变性特征,涉及的农产品可能是初级产品,也可能是经过了简单包装或深加工的产品。

1.1.2基于参与主体维度而言

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加,也使得整个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呈现出供应链整体结构比较分散以及不稳定的特征。很多单独的农户在种植以及养殖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分散性,各类产品的规模比较有限,加上在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存有显著差异,在行为模式决策方面往往存在盲目现象,在整个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此外,跨境农产品各个环节对应的衔接关系也较分散,不同主体之间的信任感缺失,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强化。

1.1.3基于流程维度而言

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对应的供应链流程呈现出显著的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特征。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对应的流程主要是基于本国市场直接到销售地点,并不需要经过海关以及商检机构。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对应的供应链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其环节往往都是复杂而且动态变化的,加上出口农产品只有满足海关商检标准之后才能流到国际市场,配套的z验流程十分繁杂和严格。

综合以上特征,可以对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进行综合性探究。

1.2与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

跨境电商农产品业务作为一种全新业态,其发展历程和程度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都具备很强的探究价值。实际上而言,开展跨境经济合作尤其是跨境农产品业务已经成为当今时展的趋势,人们对于跨境农产品业务的发展也更加重视。洪涛(2013)针对农产品电商业务对应的背景、现状以及模式等展开了具体分析,指出我国需要促进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加大农产品电商的建设力度;张瑞东(2013)指出,要加强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创新,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网络食品安全体系,协助各个区域构建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区域传统农户的转型发展,为电子商务生态圈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钱莎莎(2014)基于效率、柔性、响应以及质量这四个维度对跨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对应的绩效展开了具体研究,探究了在跨境生鲜农产品领域怎样加强供应链的管理,从而促进整条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并搭建了相应的模型,为该领域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张宝明为代表的研究者(2015)依托构建的模型具体分析了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应的相关要素占据的权重,明确了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有冷运、通关环节、物流商、仓管软件、法规标准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

当今阶段,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应的整体概况也持续走低,然而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仍然以年均30%的速度持续发展,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5年,国务院构建了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结合艾瑞网给出的预测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整体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增长速度约26%,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宁波是我国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该区域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2016年初,宁波凭借自身的区位以及产业优势,发展为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之后,跨境电商的出口业务在该区域的地位也持续提升。市政府明确了“进出口并举、以出口为主”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来扶持该区域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在后期的发展环节,需要加大对新业态的重视力度,加大自身品牌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效用,从而为区域农产品贸易业务的变革发展奠定厚实基础。

2农产品跨境流通与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1)跨境电商可削减农产品对应的流通环节,对整个外贸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促进农业企业资金以及物流效率的提升。

综合传统的农贸环节而言,除了生产者以及消费者这两大主体,还涉及到产地、销地以及中间商等多个要素。农产品对应的出口业务需要历经出口商、国外批发商与零售商等多个主体之后才能抵达国外消费者,而且在具体的流通环节,还需要经过双边海关及商检繁琐的通关环节,复杂的流程大大提高了产品流通的成本。特别是农产品自身价值的增值空间,也基本被国外进口商与零售商把持。结合2016年中国生产的大蒜来说,国内成本价为3.5元/千克,然而出售到东京后对应的平均批发价则为366日元/千克(相当于人民币23.3元/千克)。此外,以中国生产的苹果为例,每箱苹果在中国国内的价格都低于50元,在日本的部分超市里,其售价最高的甚至有28元/个。由此可见,流通环节的繁琐,导致产于中国的蔬菜和水果都比国内贵出很多倍。依托跨境电商模式,则能有效削减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促进整个行业流通效率的提升。基于该种状况,农产品出口对应的供应链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国内农产品外贸企业以及菜农也能够和国外的进口商、批发商取得直接联系,中途的海关检测等环节都可以交由专门的跨境电商企业来集中处理。当前,综合整个跨境电商领域来看,除去一些专门面向企业或用户提供相关信息的广告服务,物流以及海关等服务也逐步向着平台化发展。这也意味着,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农产品外贸交易流通环节能够得到显著优化,也能有效降低出口成本。

(2)农产品贸易结构呈现的特征: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外贸总额持续提升。随着电商平台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在线上流通,在线交易的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综合在线交易对应的农产品来看,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果蔬类以及水产品,进口则主要是粮油食品。参照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信息来看,农产品外贸主要涉及源生鲜、餐饮生鲜、保健母婴产品等类别,具备显著的体积小、产品差异明显等特征,可以有效满足跨境外贸的需求。

(3)农产品价格变化大,依托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协助企业更好地把握住市场发展态势,拓宽原有的交易市场。农产品价格变化很大,市场变化速度快,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当一个因素产生变化时,对应的价格也会产生显著变化。另外,往往农产品产销的变化十分显著,交易对象和交易主体容易变化,这也要求农户需要科学地选择交易对象,并发挥电子商务的效用来开拓市场,从而为农产品获得更加可靠的市场竞争地位提供有利条件。

(4)政策红利和平台经济的宏观发展。

几年之内,跨境电商领域的农产品贸易业务就得到了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因素为政策红利。2012年底,海关总署确立了以上海、宁波等为代表的5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商的试点工作,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4年,海关总署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标准。2016年,宁波正式升级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此外,基于电商平台构建的“平台经济”产业链也为整个农产品外贸业务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厚实基础。跨境电商企业凭借自身供应链的整合优势,有效拓宽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一方面,随着网站平台影响力的提升,很多国内外企业与消费者也被吸引进来。在出口方面,有效整合了易贝、亚马逊以及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还构建了很多以兰亭集势等为代表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和国内外海关质检部门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确立具体的合作关系,为物流、通关等环节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从而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为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不管是基于宏观因素还是基于微观因素,农产品贸易都能和跨境电商业务的新业态保持协调发展。

(5)跨境电商能够规避农产品出口业务的壁垒成本。

后危机时期,各国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内的相关产业,都实施了一系列非关税贸易壁垒保护措施,从而阻碍其他国家产品对自身的出口。当今阶段,宁波农产品在外贸领域面临的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身份验证以及绿色壁垒等多种类型。就检验检疫壁垒来说,进口国在检验检疫环节本来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然而近几年来,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逐步提升检验的标准和范围,加大了农产品出口的难度,也导致出口成本进一步提升。例如2012年之后我国农产品外贸领域遭受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的阻挠,贸易壁垒的范围十分广阔,涉及水产品、禽肉以及果蔬等诸多领域。当前,美国商务部还针对我国的温水虾等产品开展了反补贴核查,这也是美国对我国首例反补贴调查行动。2013年,欧盟委员会明确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我国柑橘罐头的反倾销调查力度,征税目标涵盖浙江多个食品公司。随着贸易壁垒力度的加大,宁波口岸农产品外贸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持续加大,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外Q业务的发展。

相对于规模大小不一的农产品外贸企业而言,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更加熟悉各个国家的贸易壁垒标准,对相应的检验检疫流程也更加熟悉。特别是依托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优势技术,有效把握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概况。此外,我国跨境电商领域对应的平台企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在农产品反倾销方面的应对能力也更强。所以,相对于常规的农产品贸易企业平台而言,跨境电商在农产品外贸业务领域能够更大程度地规避贸易壁垒。

整体上而言,不管是基于宏观还是微观因素层面,农产品外贸业务都能有效适应跨境电商业务这一种全新业态的发展。

3农产品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障碍

3.1出入境流程繁杂,物流成本高

对于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而言,特别是跨境生鲜电商,产品自身具备较强的特殊性,还需要确保其质量标准,这也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链以及交货的及时性都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交易活动的成败起着直接作用。

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送货、包装、损耗以及退换货等方面的成本。为了有效控制损耗成本,很多农产品都依托冷链进行运输,这也导致其物流成本高于普通商品对应的成本。相关数据表明,宁波果蔬农产品对应的冷链流通率只有5%,很多生鲜农产品都是依托常温环境进行流通的。冷链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生鲜产品对应的损耗甚至高达30%,给商家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当今阶段,宁波自身的冷链物流基础十分薄弱,配套的跨境冷链运输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第四方跨境物流对应的运输服务质量还不够高,这都影响了跨境农产品对应的损耗率,此外,跨境贸易对应的整个流程过于繁琐,进出口对应的通关报检环节过多,导致生鲜农产品对应的成本增加,这也加大了对应的交易成本。

此外,跨境电商业务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政策会有很大差异,物流活动对应的周期十分长,具体的时效也不够稳定,加上收货时间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都对区域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容易对消费者的正当权益造成侵害。

3.2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认证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农产品贸易仍绕不开全球范围内农产品贸易壁垒问题。和农产品安全相关的技术、评定标准都会对贸易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农产品便利发展的概况。当今阶段,宁波对应的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农产品基地的状况并不能满足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农产品自身的质量安全标准有待提升,农残以及激素等不安全因素超标,在外贸领域容易受到技术壁垒的制约。

此外,跨境电商对农产品具体的生产流程管理还不够科学,农产品协调体制不够畅通,目前,农产品对应的卫生标准十分低下,配套的质量认证体系不够完善。农产品种类比较丰富,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对应的标准存有差异,阻碍了统一定价工作的开展,对于绿色、无公害、有机以及地理标志等指标难以界定,导致一些比较优质的农产品缺乏相应的市场。另外,跨境电商配套的农产品检测举措不够先进,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很多跨境电商企业都没有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采取相应的举措。立足于跨境电商的初步发展时期来看,价格可能作为首要的影响因素,但随着跨境电商平台B2B业务的进步与发展,农产品对应的品牌以及影响力等要素的效用也会持续提升。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也是阻碍宁波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3信息安全与信用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开展的,带有较强的虚拟性以及开放性特征,交易主体自身在信息方面也存在显著的不同步状况,导致在具体贸易环节存在相应的失信以及欺诈行为,跨境电子商务具备国际性特征,这也导致各个国家在跨境电商监管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都存有显著差异,加大了跨境电商农产品对应的风险系数,假冒伪劣信息充斥市场以及售后服务质量低下等现象十分普遍。此外,当今阶段,中国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农产品跨境电商相关的交易政策法规不完善,配套的评价与信用体系不够健全,严重侵犯了消费者自身的交易隐私以及正当权益,给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3.4税收征管以及退税问题

综合跨境电商领域而言,农产品贸易相关的订单表F出显著的“小、频、快”特征,很多农产品都是依托国际小包以及国际快递直邮的模式来开展交易的,绕开了标准的报关报检环节,海关对其也无法进行监管统计,并不能满足传统国际贸易之间的退税以及征税准则,而当今阶段,政府针对跨境电商领域小额贸易的征税问题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还处于探索时期,这也导致当今阶段跨境电商农产品外贸领域在退税以及征税环节面临较大的难处,基于长远维度来看,会阻碍农产品贸易跨境电商长足稳健的发展。

3.5农产品跨境电商复合人才比较欠缺

近几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该领域对一些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对农产品行业有较全面的了解,熟悉国外市场的基本概况,还需要具备电商知识、国际贸易结算以及相应的管理经验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然而,结合目前实际发展概况来看,宁波跨境电商领域配套的培训机构十分有限,对应的体制也不够健全,人才培养力度十分落后,导致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此外,随着跨境业务人才需求缺口的增大,市场以及教育部门相关的响应体制也不够健全,在人才供给方面的活力十分欠缺,也导致很多从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企业采取多种举措来吸纳优秀人才,甚至还存在恶性竞争的状况,严重阻碍了整个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4利用跨境电商促进宁波农产品出口的举措

4.1提升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物流效率

首先,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业务的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的建设力度,对物流的仓储、配送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促进整个物流领域信息化以及标准化水准的提升。基于跨境电商平台,除去一些生成环节以外的流程,基本都可以交由专业的电商企业来完成,跨境电商企业可以结合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属性特征来选择科学的物流方式,并将物流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畴。基于此状况,需要加大对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发展的鼓励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自建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的效用,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农产品电商外贸业务的发展,为跨境市场信息与物流服务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构建起全方位的出口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对农产品出口货源组织机构的鼓励力度,充分发挥该类机构和跨境电商平台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协作力度,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依托“一带一路”的模式,利用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来鼓励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高铁沿线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投入相应的资源来自主构建一体化的物流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物流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效率,也可以促进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农产品跨境物流业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厚实基础。针对农产品跨境物流模式,还需要进行持续创新,不断降低配套的物流费用,注重“海外仓”的构建,进一步完善当前已有的物流配送体系。

其次,注重冷链建设。针对冷链物流企业确立统一化的标准体系,并结合当今阶段市场准入条件不够健全以及市场需求旺盛等状况,进一步规范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诸如制冷技术标准以及保鲜技术等方面,相关部门都可以确立具体的标准来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一些无资质企业的打击力度,从而有效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此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冷链物流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畴,促进冷链物流技术的提升。目前,宁波区域的冷链物流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水准还有待提升,相对于国外一些大规模冷链企业而言,该区域冷链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十分低下,需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来确保跨境农产品的质量。立足于信息技术方面而言,可以进一步促进卫星导航以及无线射频技术的进步发展,从而确保相关运输车辆能够得到实时监控;立足于产地加工环节而言,需要加强真空预冷等技术的运用,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延长产品对应的保鲜期;立足于具体运输环节而言,需要对冷藏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的改进,并利用清洁能源以及冷藏冷冻等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立足于具体的储藏环节而言,需要充分发挥多温冷库等技术,促进产品保鲜期的延长。这也意味着,仓储、运输、温控以及定位等多个环节的管理,都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为企业实施全方位实时监控提供有利条件。特别是要发挥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冷链物流的效率,为整个领域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提升提供可能。

第三,优化供应链及通关流程。基于销售模式而言,要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密切和农业超市以及相关企业的协作力度,依托直采直销以及综合线上线下等多种模式;基于产品推广而言,需要结合当今的目标客户群体特征以及产品属性特征;基于推广举措而言,需要综合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基于仓储管理系统而言,需要综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概况选择相应的物流管理软件,从而为企业构建科学的物流方案。这也表明,供应链的优化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中间商维度,还囊括了经济周期的各个方面。

此外,为了确保整个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物流效率,需要优化海关对出口产品的监管流程,从而确立一套全新的高效监管模式。

第一,构建专业监管途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对应的核心业态,特别是海关机构,需要协调跨境电商企业构建科学健全的指标评估体系,对跨境电商的监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态势,构建全新的专业化监管途径,依托集约化管理、集报式核销以及集中式检测等举措,从而促进保姆式服务以及保驾式监管的综合统一,从而吸纳更多的电商企业融入到这一领域,有效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整体效益的提升。

第二,需要注重区域电商信息网络的建设力度。依托点面结合的模式,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综保区跨境电商监测体系,依托互联互通的模式来促进综保区跨境电商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从而避免不同区域在监管方面存有的差异,有效促进整个电商区域业务的多样化发展,加强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

第三,确立一套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基于当前已有的监管资源,依托电子口岸以及相关优惠措施,进一步促进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结汇以及退税等多个方面的规范化发展,构建集中统一的数据交互平台,从而促进行业数据的交互以及银行单证的交互发展,充分整合当前已有的跨境电商平台。

4.2依托跨境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相关资料表明,单纯地依托供应链优势特征,促进售价的提升以及采购成本的降低,尽管这样可以在短期内确保平衡发展,然而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淡化物流成本,注重物流品牌的构建,这也是中小企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e措,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在市场领域的话语权,有效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对应的发展空间。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跨境电商对应的渠道竞争会更加激烈,充分提升企业以及产品的竞争实力,注重自身产品的优势特征,邀请一些权威机构以及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售后服务体系,促进服务举措的创新发展,为境外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一方面,需要依托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构建标准化的检验检疫平台。当今阶段,宁波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影响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政府要和相关企业机构加大协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跨境电商检验检疫标准。当今阶段,各国的检验检疫标准日趋严格,这也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业务发展的主要阻碍。在具体的农产品出口领域,倘若无法满足出口国家相应的检测标准,产品则容易被扣留,出口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物流运输成本。所以,需要有效确保农产品跨境电商外贸业务相关检测标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效率的提升,还能有效降低由于检验检疫不达标带来的成本。

随着现代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出口的途径不断增加,互联网管理技术也开始应用到农产品的贸易中。对农产品贸易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宁波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物流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对农产品出口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符合现阶段市场的发展要求,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综合管理,可以满足政府对企业的要求,同时督促相关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升级,提高宁波农产品的进出口标准,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总体而言,使用电子商务平台,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还是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管理,都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可以以此确定农产品需求量,提升企业提品的质量,国际之间通过使用一直的标准和条例,解决农产品分布不均的问题,与国际接轨。

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建立出统一的保障措施,对农产品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在管理途径上,可以使用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农业产品的管理效率,同时,建立更强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企业线上交易需求。

要增加农产品的安全可追溯性,即在商品出现问题的时候,购买者可以通过一个途径,快速找到对应的供货商,此种措施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以及相关监督人员可以通过此种途径快速找到供货源,提高市场产品整体的安全性,有效阻断有害产品的流通,从跟根源上解决问题。

为保证农产品安全质量的追溯制度,相关行业必须要建立资料信息库,将生产经营的所有产品信息都记录在内,如果产品出现问题,企业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及时解决问题。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提高企业整体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

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控制系统,不仅包括农产品自身的品质和流通,还要考虑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灌溉使用的水源,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农产品后来的加工程序,物流以及销售渠道等因素都要考虑在内,系统可以实现对以上所有因素的控制和管理,对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予以保证和管理。在该系统中,与产品相关的各个因素都会被记录在内,每个数据和信息都会用专门的标签予以记录,实现对信息全面的掌握和控制,为更好的建立系统中所有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农产品的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展示在产品包装上,购买者可以对信息进行了解之后,在选择购买与否。第二,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个信息平台,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掌握产品加工处理的所有过程,增加产品生产信息的透明度,树立优质的企业形象。第三,当地政府应当要营造出良好的管理环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管理,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增加政府威信。

为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在农产品质量方面严格把关,在做好内部质量监控的同时,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查询的渠道,实现从田园到餐厅饭桌的细致化管理手段,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在该系统中,企业还能够快速找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和处理。企业需要建立出管理和跟踪体系,有效控制污染源头,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使用此种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打破高端行业的技术垄断,实现技术共享,而且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用此种系统可以利用倒逼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的产品质量,使国外的消费者增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将企业面临的风险降低到最小水平,不断提高宁波出口农产品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贸易发展。

4.3借助平台和数据解决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信用问题

农产品网上交易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众多问题。一方面,农产品的市场交易类型比较复杂,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产品的保质期较短,而交易双方的信用如果没有保障措施,就很难实现网上交易的A期目标,除此之外,网络欺诈的发生,也为农产品网络交易的发展造成不小的阻碍。

首先,应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实名制认证和信用评级。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可以看到对方的信用等级,以此确定此交易是否发生,或者是需要增加什么附加的条款等。网络交易管理者需要不断了解双方交易情况,提高对客户评价信息的利用程度,以此不断修订商家的信用等级,如果有商家违法经营,网络平台可以及时处理,为交易双方提供优良的网络环境。第二,电子商务如今正在迅速的发展,在未来,交易平台必将更加完善,因此,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征信系统,对入驻商家进行高标准的审核和管理,降低网络运营的风险,提高企业对外贸易需要。第三,加强企业的网络系统建设,为销售者提供一个优良的交易环境。网络的质量间接决定了入驻企业的质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信誉,采取信用营销的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评级可以根据企业跨境交易动态信用状况而定。跨境交易动态信用状况主要分为跨境交易信息指标、跨境服务质量指标和跨境交易安全指标。

跨境交易信息指标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的产品、合同和交易墓本信息,包含产品种类、认证、价格及数量,合同金额、违约条款,交易方式、频率、成功率、累计金额、新客户增长率及老客户回头率等因素。这些因素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企业跨境交易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交易信用问题。

跨境服务质量指标是在交易过程中卖方企业向买方提供的吝种服务,线上服务包括网站沟通情况、投诉处理情况等,线下服务包括物流和保险服务情况等。具体而言,可以细分为答复客户的时间、使用的语言、订单处理时间、订单履行情况,投诉次数、投诉处理时间、投诉处理结果,物流公司的选择、配送的方式、订单的物流追踪情况,跨境保险服务提供商、退换货补偿措施和损坏/损失赔偿方法等多项指标,用以反映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服务体现的信用。

跨境交易安全指标涉及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两方面信息。体现信息安全的指标有跨境交易平台的信息安全,针对用户隐私政策以及用户信息泄露情况,而支付安全指标则有支付技术方式、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以及支付的技术支持等。交易安全程度越高,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也越高。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以往的信用状况信息主要是由相关的政府机关部门、社会相关机构的记录来体现的。在这些信用信息的提供者中,涉及了人民法院、质检局、工商局、税务局、海关以及一些公共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构、银行和第三方商业评级机构,通过在这些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记录,可以提炼出准确的信息,用于信用评价。

第二,加快信用服务企业的建设工作。现阶段,只有发展信用服务行业,才能满足企业和个人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竞争的环境中,企业的信用体系必将会因为对手或者是客户评价而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为提升企业整体的信用体系,企业应当加强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市场具有的作用,提升市场优胜劣汰的调节机制,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政府应发挥鼓励引导的作用,应该加快发展信用服务行业,通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用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尤其是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级的需求,为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支撑。

第三,需要建立健全与电子商务相关的配套体系,主要经营的活动有物流活动,售后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反馈服务等内容。虽然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长久的实践中,企业面临的网络交易弊端也逐渐显现。企业相应的配套设备不够完善,这是目前企业面临较高信用风险的根源。因此,企业只有建立与电子商务贸易过程完全匹配的信息,企业才可以实现自身贸易水平较大提高的目标,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可以进一步降低。

第四,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为市场对外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然而当前的信用环境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不足以支撑跨境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交易中普遍存在信用问题,不重视信用评价对自身的影响,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环境构建都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应当从根本入手,提高市场整体信用水平,构建出一流的评价体系,提高每个参与经营活动企业的自律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用评价体系。

第五,建立信用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涉及到跨境电商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但很多信息分属于海关、商检、国税等不同的政府部门,部门之间相互分隔,信息之间不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不断发生。应开放政府部门相关数据资源,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的监督和企业自身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帮助合作方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产品信息做出合理的评价,实现信息的充分利用。通过健全信息展示制度,企业的经营者状况可以轻易被查询到,企业可以借此树立自身的形象,增加企业品牌的公信力,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众多弊端,有效的降低企业面临的道德风险,促进电子对外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

4.4创新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税收征管与权益保护机制

随着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税收征、管、退和结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跨境电商贸易中交易、流通、支付等方面的特点,政府应积极探索、创新有别于传统农产品贸易的措施,尤其是应便利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网上办理征、缴、退、补税等手续,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同时,通过减轻跨境电商农产品的税负,扶持与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联的农产品实体店和外贸企业,为了解决退税难问题,可以允许跨境农产品在保税中心集散,并按商品实际交易性质进行监管。通过深化海关、保税仓库联网核查,加强海关与税务部门的数据交换,实现对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出口退税联网管理,提高退税效率。另外,针对农产品跨境电商中涉及的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政府还应积极修订和出台相应的措施予以规范和保障,并针对相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促进跨境电稿农产品贸易规范、高效发展。

4.5重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

如今,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企业正在逐步通过网络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政府,社会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更好地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进步,相应的高校也应积极迎合市场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目标,为市场提供适合人才,从而实现与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而政府为保证相关人才质量,也应积极开展农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项目。

4.6发展农业大户或农业园区的自建专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目前,从渠道分布来看,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仍是宁波市跨境电商出口主渠道,约占出口总额的95%,排名前五位的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分别是速卖通、eBay、亚马逊、wish和敦煌网。企业通过自建平台开展出口业务仅占比约5%。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管理方式较为复杂,相应的出口和运输费用较高。并且,由于多种产品都是使用小户经营的模式,因此,农产品的生产无法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这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农产品经营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中,农产品的发展成果已经初步线下,通过采用电子平台管理和经营的模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的出口途径越来越丰富,农户自己也可以通过自建专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相关企业签订合同,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此种经营方式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中间费用,为供货商和消费者之间,构建出一流的服务销售渠道,双方因此可以增加的利润不容小觑。例如:中国供销集团(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保税区注册成立宁波鑫海通达贸易有限公司以来,构建起集仓储物流、实体配送、电子商务、品牌运营于一体的鲜活农产品直采直销体系,利用网络平台,逐步打通线上线下、田间餐桌的壁垒。现在凭借跨境电商平台,该公司在自营的门户网站建立供销海外购品牌,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O2O体验店,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贸易流程节省的费用也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w雅玲.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食品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5,(4).

[2]崔艳红.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出口成本下降的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5,(9).

[3]原征,张宝明.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