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在线课堂的优势8篇

时间:2023-06-04 08:38: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在线课堂的优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线课堂的优势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引导、教学过程的科学展开、教学任务的圆满实现,大多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而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程度,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率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果。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持课前预习和师生互动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取决于课堂学习效果,而课堂学习的效果取决于课前预习。经常预习的学生数学成绩往往较好,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时更有针对性,从而把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主动的求知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人。教师对数学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经验证明:预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问题的答案,学习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师生、生生缺乏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W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开展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的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是否合理、恰当,能否充分地体现其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用一种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深入的研究、理解教材,揣摩教学重点、难点,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情况、认知规律等等,设计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保证学生人人有任务,人人在参与。此外,新课程的改革,呼唤教育的与时俱进。传统“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状态已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取代,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这个教学平台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共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服务。?数学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尤其重要。

篇2

一、翻转课堂被带进中学历史课堂当中的益处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带进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1.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增加有限时间内的学习内容

老师可以结合PPT的内容与书本上的知识点,然后通过手的划动模拟在黑板上的讲解制作成一个视频,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或在家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把授课的环节在课外完成,课内的时间就完全可以拿来讨论学生们感兴趣的历史事迹或者崇拜的历史人物,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比如说课上可以就项羽和刘邦两个人的政治远见和性格特征结合史实展开一场辩论。老师也同样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们的眼界。

2.翻转课堂便于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成长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时期,当然也是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和游戏的方式,上课之前进行学前预习,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条件允许可以准备角色扮演,让历史情境在课堂上重现。这种形式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充分锻炼每一个人的能力。中学历史本来就是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门课程,再加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更能自主的掌控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主决断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在参与游戏活动时,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历史教学结合之后,完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翻转课堂不仅重视知识的掌握,也兼顾了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充分结合了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法,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翻转课堂这一新形式刚好解决了二者的缺陷,并将其完美结合。在学习中学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入个性化的元素,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在课前预习阶段,历史老师为学生准备的知识点视频一定要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中学阶段已经不再是小学,他们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他们有能力将新知识进行同化,也有那个能力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并且能够有自己的思考,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联想。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交流讨论又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而老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总之,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是在学习中促进能力的提升,在能力提升的同时又促进了高效的学习。

4.翻转课堂有利于保持班级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均衡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上课时老师兼顾不了所有的学生,课堂效率高的学生学的东西多,而学生课堂效率低的学生自然学到的知识就相对较少。老师又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只能根据班上的平均水平来决定上课的进度,这也就难免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够,然后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结果就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差,到最后只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学习中学历史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提前观看视频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将要学习的重点提前掌握,一遍不懂还可以再学一遍。而且这些视频还可以保存,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看。在一次历史课结束之前,还应当适当地对学生加以练习,下发自主学习单,以此检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以便学生能及时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孔子早就说过:“有教无类”,翻转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便倒是可以真正实现这一教育理想,自然而然,每位学生都将拥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二、中学历史教学穿插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要想直接把从国外引进来的新模式直接运用到本土教育当中还是有些难度的,毕竟我们自身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就在不断地摸索尝试,具体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大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上至《学记》、孔子,下到新课程改革,形式上在不断地尝试新奇,但是换汤不换药内容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大的改变。

(1)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老师是课堂中的主体,所以通常还是遵循老师上课讲授,然后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课堂学习。学生从小到大在学习过程中也养成了这种学习习惯,总是去被动地接受,而不是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这种固定的教育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质的改变。

(2)当今在教学中担任主要教学的历史老师大多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他们就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产物,一种模式影响了自己几十年,没有接受过更多新思想的洗礼,所以他们也正在用影响他们的模式在影响着下一代人,要想一时间改变这一代老师的结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决定了我国教育模式的相对稳定性。

(3)学生的自主意识仍然很欠缺,不足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节奏。我们国家的教育长期都是实行的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习惯了接受老师的安排。如果不是书面作业的话大多都只是走形式,并没有严格落实。如果让他们突然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方式,恐怕他们一时间难以把控好这个度。

2.历史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有限掌握是一个很大的限制性因素

通过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国的历史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优秀教师的比例相对偏低。现在的历史老师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出身,他们没有经历过比较系统的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对信息技术手段掌握的不多,所以让他们每次上课之前独自制作出学习视频比较困难,尤其是课程较多的话,时间也安排不过来,这的确严重影响到翻转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3.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还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和监督

篇3

一、趣味性活动

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敢于演练。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候。经常采用较为简单而有趣的英语口语、俗语,同时配以丰富、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实践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笔者使用的猜谜语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中,笔者经常编一些有趣的谜语让学生猜,这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1)Which better is an animal? (2)Which letter is a part of your face? (3)Teachers write on me with chalk I can’t talk.

二、表演性活动

多年来,许多教师一直实践着“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舞台活动的导演,学生才是台上演戏的演员。例如,笔者在教学Unit 1 Topic 2 Section C的数词时,在利用课件教授数词后,先让全班学生齐读。后让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给予纠正;再让某个学生上台点击屏幕上的单词,让一些学生读,另一些学生听。一旦听到有学生读错,就及时把读错的单词改正过来。然后。笔者列举“What’s one and two? It’s three.”的数学算式与几位学生操练后,再由学生自己与同伴练习,最后由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指着屏幕上的算式题让个别学生或小组学生或全班学生练习,这样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数词。这样的活动与发问。能让学生都开动脑筋思考、开口讲英语。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反教学”活动

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也可以尝试“反教学”。这里说的“反教学”是指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互换,以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实现平等交流,让学生更容易接近教师。例如:大部分教师在让学生读短文或对话后,往往是向学生提问题。而笔者则采用相反的做法,由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当学生提问题时,由教师回答或师生一起回答。双方共同促进。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陶冶性活动

初中生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易于接受情感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教学,并加入合理的情感导入、恰当的语言表达和相应的身体动作,与学生平等探讨,对学生循循善诱,定会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觉得有一种外界的力量在引导他们接受教育,从而使学生保持信息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对教学内容保持一种亲和、积极和兴奋的情绪,乐于学习。例如:笔者在每19上课时都会利用课件播放一则谚语,如: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好书如挚友。)‘After you’is good manners.(说“您先请”是一种礼貌。) Think before you speak.(三思而后言。)这些精辟的名言,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理解人生意义和价值。从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中,笔者看到他们对光明的期盼。对知识的渴望,并真正领悟到学好知识的重要陛。

五、激励性活动

鼓励式教学被认为是比较优秀的教学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或找出的答案很有可能是教师开始没有预想到的。那么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来生成新的教学材料。使学生有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感。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学生在问答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语言,维护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独到创新的想法,对学生的任何进步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都要及时、合理地进行评价,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Unit 2 Topic 2 Section C时,笔者通过屏幕展示图片,教学What color is this/that? What color are these/those?的句型时,先与学生互动操练以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拥有的物品或图片搭对子进行对话训练,再由学生之间进行自由对话练习,这样,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询问物品颜色的句型。并能够灵活应用了。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合理运用;优势

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一直认为现代多媒体教学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还是靠体育实践课来完成。然而当我学习过几次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运用的示范课后,才发现信息技术在体育学科教学上有着巨大的帮助。

一、开阔视野,丰富内容

对于体育课来说,一般人往往认为:晴天,上体育课就是去操场,进行室外活动;阴天,上体育课就是在教室里自习,完成文化课的作业课。殊不知,体育是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体育理论知识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体育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就会解决阴天在教室上自习课的尴尬。我们既可以让学生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关注体育时事,查看体坛最新动态,还可以要求他们寻找体育理论知识,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下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帮助学生提前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这样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突破了过去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二、分解细腻,掌握规范

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例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领会程度、年龄、临场身体状况、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山重水复”之下,如果能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鲜明的图像、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表现出来或把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就有助于学生了解整个动作的结构、顺序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建立起技术动作表象,又可以达到快乐体育教育之目的,收到“柳暗花明”的教学

效果。

三、弥补不足,张扬个性

体育教师因其自身素质、兴趣爱好和专业限制,不可能是个全才。再加上中学体育教材有田径、韵律体操与舞蹈、篮球、游泳等项目,内容繁多,新内容、新规则、新教材层出不穷,这就不断向体育老师提出新课题、新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得很规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再加上学生因其个性差异的存在,喜好也各不相同,这就产生了教师与教学的矛盾。利用现代网络视听媒体,把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先进规范技术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帮助解决这些矛盾,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

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能发展学生智力,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如,我们可以把一些乒乓球、跳水等重大赛事录制下来,利用室内体育课时间为学生播放,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运动健儿勇敢拼搏和为国争光的顽强作风,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播放一些运动员的训练场面,让学生了解一名运动员成绩的获得是多么的艰辛和来之不易,来教育学生养成做任何事情必须具有毅力、恒心等良好的

品质。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巧妙、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科学地充分运用起来,就一定能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一、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某种情绪来参加学习的,积极的如喜欢、愉快、满意,消极的如紧张、烦躁。如果这种情绪是积极的,将会对学习起到推进作用;相反如果是消极的,将会起到反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实在的内动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乐学之下无负担”。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对数学科目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上课思维敏捷,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他的数学课后作业基本上都在当天完成,真正做到当天任务当天完成。因此,我经常在班上表扬他,越表扬,他对数学越感兴趣,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他的数学考试几乎每次都是满分。

二、明确教学任务,突出重难点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每一堂数学课里的教学目标,所要讲解的重点及要化解的难点。只有透彻了解教材,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教学。教学目标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是学习者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或变化的结果。它是目标教学的灵魂,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是教学的起点,是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整堂的数学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兴奋起来,将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初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我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和教师变换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习题课上,我经常在写出题目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讲解,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方法能达到许多普通讲解法难以达到的效果。首先,这种方法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从而在解题步骤的书写上更加有条理;其次,通过学生的讲解能寻求解题的最佳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第一个同学思路烦琐,其他同学再讲解出更加简便的方法,二者一对照,孰优孰劣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最后,集中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在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讲的思路方法,又要注意听的同学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生随时有被请到黑板上讲解题目的可能,从而做到人人精力集中,人人认真听讲。

四、要有一颗爱心

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会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当然,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间接因素,必须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会接受老师的高期望;过于自信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探索、创新、总结归纳、反思,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率。课堂外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给予评价,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与学生关系融洽,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富于探索,敢于创新,这对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非常必要,也是促使学生坚持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因素。

五、要预防“经验主义”

篇6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标准的提出体现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而这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内容的改革,最终都要体现于教学效果。因此,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实现的保证。

一、树立大英语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培养反思型教师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情感都要渗透到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和谐作用,尽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正循环。英语教学始终守记用语言做事,交际教学并非仅指口语和听力,而是全面技能,听说读写的相辅相成,语法教学必须有序进行,扎实打好基础,要在教学中重视巩固扩大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教学中要正确估量教师的态度、价值和个性对学生和学习的影响。着力教师的自主发展,把自己的经验思考转变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学行为的反思水平,增强自己对真实英语的语言应用的意识,把自己在新理念观下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创意及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运用于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的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你的教学以及英语学科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有学习上的障碍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与日俱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渠道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前导入进行。比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步骤,特别是课前的导入。精妙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将很快地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游在神奇的知识海洋之中。一张张求知欲望强的可爱小脸仿佛是春天的花朵,努力地向着太阳,沐浴在阳光下,如饥似渴地吸取着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自己茁壮成长。也可以通过你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努力把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变得新鲜有趣,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对你的教学和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新课程倡导“面对学生全体,全面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的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用相同的一种模式来进行全班授课,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因为你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定位在某一类学生的知识层面上来进行的,一部分学生能跟上你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水准,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你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水准,或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吃不饱”。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大班教学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能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动,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

四、了解学情,注意个别差异,沉着调节教学进度。

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不同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学习风格等都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不同的需求。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授课应该不要受周围学校甚至同事的冲击而左右自己的教学步骤,宁肯求稳也决不盲目求快,因为盲目赶进度会影响基础及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一旦无法及时消化知识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在近年的教学中,笔者在本校一直担任一个快班及一个慢班的英语教学,对这点深有体会。在教学中,笔者坚持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控制任务难度让学生学得踏实,学得有信心。如在讲解过去分词(V+ed)的用法时,快班的学生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较好,一个课时就能把理论及练习顺利完成;而慢班则需要用两个课时,一节课用来学习过去分词的用法并把它跟现在分词(V+ing)进行对比,一节课再用来实际操练。我用大量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被动与主动,或动作已经完成和动作正在进行的不同等等),如词组fallen leaves表示落在地面的枯叶,而falling leaves则表示纷纷扬扬正飘落下来的树叶;句子“Following the dog,the hunter dived into the woods.”应理解为“猎人跟在这狗的后面一头钻进树林里边”,而“Followed by the dog,the hunter dived into the woods.”则译为“猎人一头钻进树林里边,后面跟着他的狗”。

总而言之,要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师生关系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指导者,辅助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学生有效的学习作为指挥棒,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学习得到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高中生物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当前的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目标之下,本文对如何将传统的以应试能力培养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论述。

一、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生物课教师的课堂有效性定位存在偏差

在部分高中生物教师的观念中,存在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并能应对各种题型,教学是否有效全凭知识的考核结果衡量的错误认识,这种有效性观念是狭隘的,其效益也是短期性的。它仍是“以教材和知识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以及应试能力高低,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在这种偏颇的过度关注应试能力的有效性教学观念下,是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

2.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实效性不够。

在教学模式上多数教师存在偏重现象,这也是当前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不足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预设味”过重,则会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分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围着学生打转,则会淡化教学的内容、目标[1]。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考试的压力,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教学方法单一现象严重,教师在现代教学手段及探究式、自主性教法、学法方面的应用较少。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指导,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做起,形成关注课堂教学效益的时间和效益观念,并以素质教育倡导的有效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转变学生学法为途径,促进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紧密围绕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能力目标这一有机统一体实施教学,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的随意、盲目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在备课、上课环节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有效的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考虑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学。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因此,合理设计生物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复习、导入、新授、巩固、反馈、深化等教学结构,如何恰当搭配与安排生物课堂的教学层次,关系着有限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是关系着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自主性学习方法、任务性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实现知识的感性理性实践的迁移[2]。合理安排各层次的教学时间,在课堂知识容量大的情况下,要保证重、难点的清晰讲解,突出关键知识;在课堂知识容量小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知识,并开展知识点的分析评论,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深化和升华。同时,针对高中学习时间紧的特点,在练习课上教师需精选典型题型及学生问题集中的内容进行精讲,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结构的紧凑,又使有效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有效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之中,并已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生物课具有实验性、直观性等知识特点,例如: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基因工程等知识内容如通过对媒体及网络教学法进行教学,就会比单纯的图片展示更直观、更立体,也更全面。同时网络化教学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知识面。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法时,要注意不能使课件成为简单的图片展示,对相关视频内容也需进行整理,同时还需提前布置课下教学资源的收集任务,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还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光合色素作验证试验处理,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学生于操作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而且要做到把快乐带给学生、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言论自由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师需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应试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把握好教学方法与技巧,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课堂中巧妙运用一些方法与技巧,向45分钟要质量,转变了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手段,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也最大程度的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效率“飞”了.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来提高教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素质的表现,运用新课改理念来进行教学活动。首先,在教学中自然的情感流露能够引导学生更投入学习中。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假若就拿着书照读一遍就完事了,学生哪有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郑和下西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激情高亢的语调,仿佛把学生带到郑和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西洋”航行,共享“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独特风土民情”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之中了。其次,可以借助教学图片和课件的精心设计来丰富课堂内容。针对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多做一些直观生动的图片或课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新课程理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在《新教学论》中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如何学。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初中课程增加了许多,学习的知识面更广,要想较快又好地掌握每堂课的学习内容,只能自己先作好预习,在听课时有针对性的听老师讲解,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努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经过预习,他们对老师今天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也带着困惑和本能的求知欲来到课堂。如在上“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由于准备充分,一上课就有学生举手问道:“为什么课文只重点介绍秦国而不全面讲解其他六国呢?”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能提出有如此深度的问题,说明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预习的技巧。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因此,预习和启发为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用问题来传授知识,授课中,设立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和老师的提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让课堂更活跃,将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或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要留有一定时间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或进行讨论,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在课堂教改革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 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被肯定后,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课堂的口头交流也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讲练结合式教学,是一个不再新的提法,也存在很大可行性,但在许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原因可能主要是在具体操作上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讲练结合式教学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练习过程中容易冲淡教学体系,使整个教学显得支离破碎。

如何克服此问题呢?我想,从内容上讲,练习隐含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占一定地位;但从形式上说,练习又只是讲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步骤。二者都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统筹安排,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就需要注意:①练习要依据所讲课题的知识结构体现出序列性、联系性,使讲和练在内容上能密切配套。不能见题就用,强加填塞。②在题型上可多选一些小型灵活的练习,如选择、简答、恰当的材料等,这些题针对性强,比较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安排。

讲练结合式教学由于容量大,紧抓教学中心,这有利于高效益实现目标。是我教学中一直摸索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学方式看似浪费时间,实际上,不仅能产生强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这恰恰也是与高考注重能力考查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接轨的,我也将继续把讲练结合式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加行之有效的贯穿在我以后的教学之中。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我们力求教学的最优化,实现课堂的有效性,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力求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力求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少数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双管齐下,既要指导学法又要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走出学习的低谷。教学方法实际上都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学法指导不仅要完成已有的学习方法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去钻研、思考,提炼出适合自己习惯的一套学习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及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课堂的有效性要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卫星;;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3期

[2]李玉斐;;试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有价值性[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年10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