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02: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存在护理风险的患者69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内容繁多、压力较大、沟通不当、护理记录不完善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发现护理资料填写不完整与风险告知不及时所占的几率相对较高,分别占50.72%、43.47%。结论:儿科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根据其工作的实际情况,申请新的员工名额,缓解其工作压力,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儿科 病房护理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Relevant factors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of pediatric ward nursing
Zhang Yajuan,Yang Shuiping
Jingyang County Hospital of Shanxi,7137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security problems of pediatric ward nursing,and to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precautionary measure.Methods:69 patients with nursing risk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08 to May 2013.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And the nursing risk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nursing care of numerous content,larger pressure,improper communication, incomplete nursing records.The probability of the incomplete nursing data and the not timely risk informed were high,and they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50.72%,43.47%.Conclusion:The impeccable nurs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taff.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ir work,it can apply for a new employee number,ease the work pressure,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Ward nursing;Influence factor;Precautionary measure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13年5月儿科收治存在护理风险的患者69例,男40例,女29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7.01±1.38)岁。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反馈情况,了解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其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分析,了解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结 果
护理内容繁多、压力较大、沟通不当、护理记录不完善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护理资料填写不完整与风险告知不及时所占的几率相对较高,分别占50.72%、43.47%。见表1。
讨 论
护理风险:对本组69例患者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护理资料填写不完整与风险告知不及时所占的几率相对较高,分别占55.56%、38.09%。本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作内容繁复: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容易出现哭闹、不配合临床治疗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②沟通技巧有待提高: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用药治疗期间,未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不仅增加患者的临床不适感,还可能造成医患纠纷[1]。③专业技术有待提高:医院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入职的人员由于经验不足,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往往存在操作不熟练的现象。④护理记录不全面:护理记录是记录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资料,不仅能够让其了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便于日后查阅,对减少医院纠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护理人员仍未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存在抄袭、涂改、字迹不清晰、记录数据失真的现象,同时,在护理资料中,往往没有体现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严重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2]。
预防措施:①完善儿科病房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则,能够规范其日常工作。因此,儿科应根据日常工作的护理内容,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如输液安全管理、坠床跌倒安全管理、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等,有利于护理人员了解工作内容、护理标准,能够提高其危险防范意识。②严格核对制度。儿科患者较多,且病情具有复杂、变化较快特点,若出现用药错误的现象,很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认真核对用药清单、患者名字等,若要单上存在字迹不清晰的现象,应及时向医生核对,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的现象。③重视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意识到护理记录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内容,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为医生的治疗提供给依据。提高记录的质量,即记录护理资料期间,首先应保证记录资料的真实性,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填写,保证字迹清晰,无涂改[3]。④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是开展临床护理的主体,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对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首先,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由于新入职的员工无工作经验,其独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可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带队指导,使其了解日常工作中的内容,并对其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达到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的目的。其次,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儿科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了解现代化的护理理念,且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手术器械,提高护理质量。最后,完善考核机制。该方式有利于护士长了解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护理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整体的护理质量。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既往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开展临床护理时,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消除陌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有利于患者家属全面了解临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4]。因此,必须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进行培训,一方面,有利于其根据患者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其配合度,降低工作难度。另一方面,基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日常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家属对治疗危险因素的防范能力。⑥减轻工作压力。儿科的人流量较大,且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以及用药部位等均存在不同,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此,医院儿科应根据科室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向上级反映,申请新的名额,招聘新的成员,缓解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制定合理的交接班制度,保证其具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减轻工作压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⑦加强病房内护理。工作人员应每天使用消毒水擦拭病房内的陈列物品,并定时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洁净度。合理布置病房,可通过在病房内放置小玩具、图书等的形式,降低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提高其适应能力。加高病床栏杆,避免患者在活动、睡觉期间出现坠床风险。
总之,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医患沟通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日常工作的风险因素,建立健全儿科病房的工作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根妹,蓝翠珍,钟丽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718-719.
2 苏小俊.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优生优育,2013,(4):338-339.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53-02
护理安全是指在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患者不发生在法律与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功能上的障碍或者出现死亡[1]。因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脑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所以他们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注意力都大大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引发意外损伤和其它相关的医疗和护理安全问题,这也是神经内科医师和护理人员所共同关注和面临的焦点问题。伴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所以护患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应当做好各类安全预防工作,从而提高医疗卫生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和纠纷。该文主要对目前医院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关的防范措施的对策与建议。
1 当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1.1 针对目前许多医院的神经内科来说,有很多会因为安全设施的不完善和护理工作的失误,造成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摔伤、坠床、舌咬伤、烫伤、意外拔管和窒息,甚至肢体瘫痪,患者的行动非常不方便。但是假如能够完善在医院病区内的安全设施并加强护理监护,则患者产生坠床、摔伤和滑倒等意外状况的可能性就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
1.2 许多医院的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患者来说更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此外,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隐私等相关问题也不注意进行保护,很随意地讨论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隐私泄露,或者是护理人员只是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师口头医嘱,一旦出现了护理方面的问题,很难调取相应的证据,因为在医患纠纷中使用举证倒置制度,无形中也增加了医院工作的难度。
1.3 护理操作流程过于简单化,各种护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有许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擅自对于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在工作态度很不认真,不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照标准化按规范化进行操作,从而产生较多不良后果,最终造成一些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和对立[3]。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平时的业务学习,无法单独胜任护理工作,而出现不少差错,这些都是造成护理过程中产生护患纠纷的重要隐患。
1.4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和病人的沟通不足,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影响到护理的质量。根据相关临床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许多医院所产生的医疗护患纠纷,有将近50%都是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非常直接的关系。在这类纠纷的产生原因中,主要都是因为护患之间沟通欠佳,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出质疑。从而最终引发了纠纷。
1.5 护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或者是执行不严。对于抢救药品和物品以及器械等,不能保证完好备用的状态,在使用的时候总是临阵慌乱,这都很容易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
1.6 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工作缺乏责任心。由于护理工作常常处在医疗工作的前沿,很多医疗措施都要通过护理来加以实现。而高度的责任心于熟练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完善该本职工作的前提。但医院常常因为条件限制,加上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致使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之有的护士缺乏同情心,责任心不强,在接待患者时总是漫不经心,对于患者的痛苦熟视无睹;很多年轻的护士专业知识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从而影响到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1.7 护理文书的书写极不规范。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不重视文书记录,其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非常差,加上护理记录书写中字迹潦草,经常出现错别字和不准确的医学术语,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常常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护患纠纷的隐患因素。
2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2.1 增强护理安全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护理安全的意识
要提高防范护患纠纷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首先保护患者的各种合法权利,又必须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5]。所以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应当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以及依法施护的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护理服务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尽量减轻护理工作的超负荷状态,让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以确保各项治疗和护理服务工作能够规范安全和正确到位。
2.2 要在医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病区环境活动
目前,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一些具体情况,应当在病人的护理床上另外加装扶手,同时在患者的病床上方也应当加上栏杆。住院病区的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和干燥,并认真做好防滑处理,这样就能避免和防止摔伤和其它的意外事件。患者病床之间尽量安装上拉帘,这样的话就能发挥保护患者隐私的作用,病区必须配备紧急呼叫设备,以便于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与处理患者出现的突发事件。
2.3 正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
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属于危险人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要认真结合既往病例分析,阐明跌倒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从而让患者能够从心理上自愿接受帮助;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要及时给予书面告知,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实施床旁监护[6]。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并准备好各类急救物品,还必须合理地搭配夜间护理力量,尽量安排双班制,选择新老护士进行搭配,必须满足必要的护士数量,确保不出现意外。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积极树立工作负责和业务精益求精的态度。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是加强其自身保护的关键[7]。医院应当对护士强化医德和医风的教育与考核,并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于护理服务工作的监管,做到合理排班和分工明确,制定的各种制度都要严格遵照执行。同时要按照医院护理的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行为,全面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以保证护理的安全。
2.5 要重视护理病案的书写规范,不断地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患者的护理记录必须认真细致,努力做到执行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法律的角度上来强调护理记录属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医疗文件,这样才能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举证倒置责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争取主动地位。只有这种准确、完整和及时的护理记录,才能带给患者治疗与护理上的安全。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落实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方面的认识,以增强护理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工作中主动加强质量控制,并注重护患沟通的效果。要从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高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都落实到位,要从护理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防范安全隐患上下大功夫,以减少与避免由于护理服务缺陷而导致的医源性问题的产生,尽量把各种不安全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严格控制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利益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常红,戴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J]. 护理研究,2010(5):113.
[3] 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5] 邱亚华,高玲玲.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7):99.
[6] 李明子,译.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8,7(1):23-24.
1.临床护理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比较缺乏临床上的经验
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相关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具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将理论方法和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工作中进行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新进来的护士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对临床的经验比较缺乏,也没有把理论上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的操作技能进行比较有效的结合,不仅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估,同时也不同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指导患者的正确咳嗽,鼓励患者排除痰液。如果患者痰液较多并且不易咳出的时候,应遵循医嘱给予盐酸溴己新等排痰剂,对患者吞咽痰液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制止,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尽量避免呼吸道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
1.2 操作上的不规范
护理工作在要求上,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标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护理,不仅要强调步骤的严谨性,还要对其规范性进行相应的强调。然而一些相关的护理人员具有不是很强的操作规范意识,认为某些操作可以进行相应的忽略、不予进行。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偷漏操作步骤的一些现象,这样就在一定的造成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呼吸机进行严格的清理,空气滤网每48到72小时进行清洁一次,尽量避免呼吸机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在进行吸痰操作的过程中,部分护士都没有做到无菌操作,对吸痰管没有及时的更换,就让患者进行气管吸痰,这样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得到感染。
1.3 在沟通方面的问题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做出正确的评估,是正确的采取救治方案的有效途径,在呼吸内科当中,患者多数都是老年人,在表达方面可能会存在不流畅的现象,对沟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某些患者在行为言语方面过于激烈,为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沟通的工作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下去,所以对于患者的病情也就不能及时的了解,同时,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时将会引发一些冲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医患纠纷。
2.呼吸内科护理隐患的应对措施
2.1进一步的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不断的积极鼓励相关医护人员的进行教育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和学习,对国内外新的医学成果进行有效的开展和学习,并进行举办讲座和竞赛等方面的文化活动,进一步的加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准确性的评估,尽量避免耽误患者的救治以及患者病情的延误。对一些新护士而言,要进行一对一模式的培训和教育,要由比较专业并且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相应的指导,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能够快速的适应护理工作的环境,对临床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
2.2对护理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护理的工作当中,要对其纰漏处查找,对管理的制度进行优化,这样能够从根本方面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对护理工作者的弊端进行分析,从而讨论出解决的方案,并且护理工作更为人性化以及合理化。在护理过程中,要设立起监督的小组,对于护理工作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护理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及时的正确患者的反馈意见,并且要根据患者的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护理人员要做好评估,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给与奖励。并且要把护理管理的制度透明化,以此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2.3对个性化的护理进行干预
【关键词】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尤其是遇到多台手术同时抢救,时间紧,病情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易使工作出现漏洞,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使患者致残、致死。通过对急诊手术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完成急诊手术347例,男181例,女166例,平均年龄45.8岁。术前诊断:胃肠穿孔45例,肠梗阻36 例,颅内出血3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合并脏器破裂37,开放性骨折合并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52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89例 ,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56 例。
2 安全隐患
2.1法律意识不强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列》,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工作中易忽视患者的合法权益。医护人员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这些不当的语言,将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1] ,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术后一旦出现身体恢复不良,患者很可能将术中这些不规范的言语作为日后纠纷和投诉的证据。
2.2人力资源短缺,素质及应急能力低下 我院手术室开放手术间6-7间,共有护理人员17名,每天白班人员12名。2年以下护理人员占30%,人员素质及应急能力低下。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操作不熟练,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抢救。
2.3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2.3.1接错患者 对急诊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很少,急诊手术患者无腕带,护士疏忽大意,未认真履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导致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
2.3.2 手术物品清点核对制度执行不力,有手术物品清点不清、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隐患。
2.3.3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不力,某些双侧器官等部位手术,由于手术医师在手术通知单上面未详细注明左右侧,在手术进行时巡回护士、麻醉医师又未认真核对,极易造成有手术部位开错的隐患。[2]
2.3.4 发生药液、血液相关的差错 “三查七对” 执行不力,有用药错误的隐患;“三查八对”执行不力,有输血错误的隐患。
3 防范措施
3.1加强法律意识培训 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
规知识,并将医疗法规教育与“三基”操作训练相结合,严格考核。
对发生差错或护理纠纷要进行分析,从法律的高度来认识产生纠纷的
原因,使全体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并懂得在护理中如何运用法律手
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
3.2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我科从2013年5月起新增护理人员4名。白天开放手术间7间。安排护理人员14名。夜班安排一线护士2名,二线护士1名,三线护士1名,满足夜间急诊手术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及应对能力的培训。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并进行考核。 3.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3.1 如急诊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核对各项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腕带,手术部位标记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查对。确保手术安全。
3.3.2 防止物品遗留体腔内 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洗手护士提前15分钟上台,仔细检查台上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等,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做到4次清点核对: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时。清点器械、敷料等,每次巡回护士逐项记录好,以防遗留体腔;采取跟台制;无特殊情况,术中常规不更换洗手护士,以减少交接不清发生差错的几率。
3.3.3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间前,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3.3.4 防止用药及输血发生的错误 手术患者术中带药,手术护士用药前应明确患者的过敏史以及有关药物的皮试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术中输血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按照输血登记表执行操作并作好登记,输血登记表随病历保管并与病房护士交接。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后再执行,留下安瓿于抢救完毕与麻醉医生再次核对并登记。
我院手术室通过制定及严格执行有效的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患者满意率达由实施前的92%升至98%,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护理要点和操作流程,加强业务学习,及时发现手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医疗安全是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的数量逐年上升,这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为了找出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应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造成的护理纠纷,现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如下: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护理工作在临床中所占的比重大,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在护患双方长时间接触中,双方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因此,强化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成为当前医疗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探究护患纠纷的原因,除了部分是由于患者对于护理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对护士职业存有的社会偏见等因素造成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是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日常工作中护理行为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如下。
1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2护士进取精神不够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劳动价值相对较低,同时参加继续教育及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士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家庭条件优越,与护士工作的艰辛及收入的低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思想较不稳定。因而对业务学习不感兴趣,护理理论知识较为贫乏,护理的基本技能相对缺乏,护理操作技术不娴熟,护理不到位;对病情的观察判断缺乏预见性,应急能力差。
1.3 护理人力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1.4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生命健康权等,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不完整,而此举很可能就等于自动撤除了护士的自我防护的屏障,所有这些都给护患纠纷的产生留下了隐患。
1.5责任心不强 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各种护理规章制度不严;护理文书记录不全或不记录;随意简化护理操作程序,凭主观经验办事;护理查体不仔细或干脆照抄医生病历记录;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未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甚至发错药、打错针、记错帐等等。
1.6 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病人不满。
1.7 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技术操作不娴熟,与同事的协作较差,平时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
容易风险增大。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
2防范对策
2.1 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仅是讲授一般的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分析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2.2加强护士的医德修养教育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作风是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通过经常组织护士开展有关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一切以病人的满意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对新上岗的护士,在做好规范化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化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3 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 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思想松懈、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者,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2.4 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知法、懂法方可依法;用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使护理行为合理、合情、合法。
2.5 提高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 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
2.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幽默风趣的言语不仅可以增加护士的亲切感,而且可以打消病人的各种顾虑,减轻心理压力和病痛。应通过对全体护士开展护士服务礼仪规范化培训,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日常服务的语言和行为,提高其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要求护士做到“多听患者说几句,多对患者说几句”,对医院的有关管理规定及治疗操作前后的注意事项等都应耐心地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地给予满足,以切实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2.7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专科的护理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按其需要实行弹性排班,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和危重病人抢救,都应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3结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院的护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护患关系得以持续改善,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起草小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01.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骨科是医疗单位中纠纷高发的科室之一,骨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现就骨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展开探讨,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以期加强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对2011年以来骨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查找并制定防范措施如下。
1安全隐患
1.1人员因素 由于年轻护士技能知识、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预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隐患纠纷能力差,对已发生的护患纠纷不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同时骨科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因护理不当因素所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及患者预后的期望值高,护士人力不足也对护理安全产生了威胁。
1.2病房因素 病房设备、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容易转嫁到护理工作中,加之骨科患者由于骨折等原因往往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更容易产生护理安全问题,如:①未及时配备床栏或床栏不够牢固,造成患者坠床。②开水房及病房过道湿、滑,患者滑倒。③危险电器、设备等存放或使用不当,造成漏电甚至火灾。④个别患者仍有在病房内吸烟的现象。
1.3技术操作因素 骨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或缺乏骨科护理经验,容易造成技术操作失误引起的医护安全事故[1,2]。如对一些新的医疗产品的认识不够,使用错误或考虑不周,急救设备维护不好,监测不到数据,使抢救不得力等。其中,对瘫痪、截瘫等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技术操作知识和经验要求更高,而对这些患者护理操作不当所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很常见,因而该危险因素应得到特别注意。
1.4其他因素 ①职业暴露:开放性创面、术后切口渗血等,护理人员容易被血液、体液等污染和锐器刺伤,受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大[2-4]。②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新药的用途、副作用不了解。③消毒隔离:骨折伤口的愈合对无菌要求高。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都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临床带教的差异以及个人接受能力会增加管理的难度。④血标本有抽凝和量少的现象。⑤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患者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2防范与对策
针对以上不安全因素及其成因,应采取建立和完善医院安全护的理管理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专业培训、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优化人员配置等措施。
2.1建立和健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①学习护理相关的条例、制度和操作常规,细化工作流程,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②要规范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将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护理人员,使其各司其职,恪尽职守;③严格执行查对和医嘱制度。坚持班班、下一班查对上一班的医嘱;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必要时要采取公平的绩效评价措施,严明赏罚以激励骨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2.2加强专业培训 ①加强基本业务训练,进行教学查房,让护士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行动上主动完成并保证本职工作的质量。充分认识到以上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以此提高警惕,增强责任感;②为了避免技术操作不当造成的医护安全事故,医院必须对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以各种培训手段,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③加强实习生带教,严格放手不放眼。加强年轻护士基本功训练,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加强理论学习,教学查房和讲课,并以考试、考察成绩作为绩效评价的一项内容,激励护理人员自我提升。
2.3增强法制观念 骨科患者多为工伤、车祸,我们要强化服务观念,加强对护士法律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与讨论以及专题培训,提高骨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要坚持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认识。要懂得保护护患双方的利益,如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要做到依法行护、依法维护,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护理人员。
2.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长期的压力和疲惫容易导致工作上的失误,造成安全事故[3-5]。因而医院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的安排骨科护士的工作量及和工作内容。只有保障护士良好的工作状态才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体会
综上所述,加强骨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业务学习,骨科病房定期分析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可提高护士法律、规章意识,提升工作质量,强化服务理念,给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同时通过伤后的延续追踪服务,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提升护士及医院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宁万珍.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24):2211-2212.
[2]申洁.浅谈骨科护理安全管理[J].按摩与导引,2010(33):111-111.
[3]秦瑞云,张勇奇,王海霞.情景模拟对提高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2(18):143-144.
关键词 护理安全 产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标准和规章制度,对医生的医嘱及时准确的执行,仔细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虽然不断加强安全护理的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它们潜在的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医疗安全。而产科由于其科室独特的特点,使得它的医疗风险较其他科室而言相对较高,也较容易发生医疗纠纷。为了找出产科护理中的种种不安全因素,提高产科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法律意识,现对产科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相应探讨。
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医源性不安全因素: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特别是夜班,中班一人值班时,有时同时遇到产房内有产妇分娩,病房内有输液的患者需要更换输液瓶,又有刚下台剖宫产的患者需要接台,这时护士就有顾这头顾不了那头的情况,虽按先急后缓的原则来,但在患者看来自己的事总是急的,晚处理哪一方都存在安全隐患。轻则遭患者投诉,重则出现医疗纠纷。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①体温单、护理单的时间记录不准确。按照护理标准的要求,体温单和护理单应及时记录,以反映所记录孕妇的真实生命体征,并且记录内容要和医生的记录相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工作的忙乱,特别是在产科,护理工作更加繁琐,有时会有急诊分娩和抢救新生儿等突发状况的发生,在慌乱中使得护士未能及时记录体温单或护理单。待事情结束,平静下来时则无法回忆当时的数据资料,导致数据的记录失去时效性和真实性,甚至和医生的记录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样就会使得护士的病案资料在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大打折扣[1];又有时为了和医疗保持一致性,导致实际用药和护理的时间不一致,如产后或剖宫产后产妇应在留观室观察一段时间再回病房,有时因产妇多,留观床不够用产妇提前转入病房,但为了和医疗保持一致性把回病房的时间后推,导致回病房实际时间和记录时间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意外,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记录的病案资料由于前后不一致,则无法说明护士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从而无法作为有力的证据支持护士,甚至可能因为这些轻微的差池而导致一场纠纷的失败[2]。②护理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要求护士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和测量各种指标时均要及时,完整的记录在册。但有时,有的护士会由于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将测量数据及时记录,有的护士则可能由于马虎大意而没有将测量的数据及时记录。等到想起来时,只能依靠回忆来记录数据,甚至下班后要求接班护士随意为其编造数据,从而造成数据记录的不真实,这些不及时,不真实的数据有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护理操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①违反三查七对制度:产科因实施母婴同室,大多是产前、产后混合性病房,而产前产后同一药物的用法、剂量、滴速等要求却截然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用药,如硫酸镁静脉输注有止惊、降血压的作用滴速要慢;一般在产前会对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来用于引产,此时使用的缩宫素一般是小剂量,并且要求以较慢的速度静滴;而在孕妇顺利生产后,一般还会为产妇静滴缩宫素,此时应用缩宫素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加子宫收缩,所以要求使用的剂量较大,并且以较快的速度静滴。如果我们不仔细留心的话,就有可能将药物的剂量或滴速用错,或者在输液时注意事项交代不清,患者自己调节滴速就可能造成子宫破裂,胎死宫内等不堪设想的后果。②违反技术操作常规[3]:当护士在用紫外线对空气或暖箱等仪器消毒时,需要将新生儿的皮肤进行充分遮盖,以免灼伤新生儿的皮肤,如果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没有对新生儿进行遮盖,或遮盖不严,导致新生儿发生灼伤,则护士有不可逃避的责任。③不按时巡视病房:当护士值班时,按规定必须定时定点的对病房进行巡视,以做到及时了解和发现事情,尽早解决。如果在护士值班时偷懒,没有进行定时定点的巡视,恰好在此时孕妇发生了突发状况,甚至发生婴儿被盗事件,护士由于不知道事情的发生而没能及时的处理,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④不按常规观察脐带出血,导致新生儿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护士将有不可推卸责任。2010年本科出生1新生儿体重5.6千克,由于脐带粗,出生后对脐带观察不到位,结果造成新生儿因脐带结扎不牢出血死亡,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为此医院承担了近60万元赔偿,对产妇、家属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⑤工作中疏忽大意:a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时如果不认真登记导致漏种或迟种。b宣教不到位。白天上班人员多,大多数都能认真做健康宣教,夜班由于值班人员少,对夜间急诊入院的宣教若不到位,容易造成新生儿喂养不当。新生儿由于食管直、短,在喂奶后应该抱起来在后背拍一拍,然后取低斜坡位,若宣教不到位,易造成窒息,特别是没有喂养经验的年轻夫妇。c未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由于产科危重患者越来越少,护士在交接班时对抢救药品和器械的交接有时不太认真。一旦遇到抢救患者时就可能因抢救器械不在备用状态、抢救药品不齐全而影响抢救,导致医疗纠纷。
孕产妇的隐私权问题:当护士对孕产妇进行检查和治疗时,需要详细询问她们的身体和家庭等一般状况,此时可能会涉及到她们不愿提及的隐私,如未婚先孕、性病等[4]。此时,护士应该耐心仔细的向孕产妇说明询问这些情况的目的,让她们明白护士了解这些情况后有利于对她们的治疗,并且会替她们保守秘密,使她们从心中的相信护士,理解护士。如果有男医生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时,必须取得她们的同意,并且需有一名异性工作人员在场方可进行检查,以消除孕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
急产的不安全因素:随着社会的开放,有流产、引产分娩史等既往史的孕妇也越来越多,但患者为了自身的需要,隐瞒病史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急产的隐患也增多。当遇到一些年轻的护士、新调入人员值班,若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和不严格执行制度,入院评估时对病史资料的收集、体格检查不认真、不全面。可能造成产妇把孩子生在所或走廊里,导致医疗纠纷。
防范措施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依法管理[6]。由于产科解除人群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工作风险相对较高。因此,作为产科护理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安全,并且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使护士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护士在面对问题时做到有理有据,不慌乱,从而更好的为孕产妇服务。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所有的医疗纠纷中,几乎都会存在着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失误,归根结底是由于护士工作的业务能力不扎实,做事情时不用心所导致。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就要求护士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每一项操作都要严格的按照操作标准来执行,并且用心去做,不能三心二意。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则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为病区护理领导的护士长除了应该以身作则外,还应该抓好管理工作,经常审查每个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和操作标准的掌握程度,找到护士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统一去组织学习和掌握。
加强安全质量教育,依德管理。在工作中,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且加强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护士能够保证进行安全护理的前体。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每个护理人员都应该时刻牢记安全,时刻牢记护理质量。并且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不断学习各种有关安全和质量的讲座,会议等,不断加强认识,将其牢记于心中。②加强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强烈的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必须具有的思想品质。特别是在产科,每一个操作,每一个药物,产生的影响都是针对两个人的,一个孕妇,一个婴儿。所以医护人员必须抱着强烈的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情,牢记医护人员工作中的职责,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③尊重孕产妇的隐私权。在护理操作和询问病情时,要特别注意尊重孕产妇的隐私。特别是在对孕产妇的隐私部位进行检查和操作时,要争得她们的同意[7],病情在操作时让其余的人员暂时离开,注意遮挡视线,使孕产妇觉得我们对她们有着十分的尊重和体贴,减轻她们的心理不适。对于询问到的孕产妇的隐私事情,医护人员要注意对其保密,绝不能拿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有实习生参观时,应征求孕产妇的意愿,并做好文字记录。
加强高危不安全因素的防范:①高危人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护士长应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相对较强的护士分管这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尊重、理解、配合他们。②高危时间。夜间、中午、双休日、节假日、节假日前后、相互调班时间及刚上班、临下班时间是护理纠纷的高发时间。在此时间内,工作人员相对少,易发生差错事故,这时护士长要带头值班,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班次,新老搭配。夜班实行双班制,大家轮流休息,经常保持工作人员状态良好。③高危环节。a抢救患者时一定要有条不紊,分秒必争,确保人员、器械、物品、准确到位,要一人指挥,一人记录,一人操作。注意使用保护性医疗措施,让家属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在抢救过程中不能有不利的言语和行为,以免造成纠纷。产科抢救车应定期检查,不能因为危重患者少,就疏忽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的交接,确保抢救器械和药品完好率100%[8]。b使用特殊药物时,如缩宫素、硫酸镁等,要严格按规范使用,分类放置,标记醒目,严密观察,详细记录,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不得随意调整滴速。
总之,孕妇从入院到分娩至出院整个过程中,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有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产科护士,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人为本,对许多护理环节进一步调整、补充、完善,尽最大努力为孕产妇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小丽.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J].护理研究,2006,20(3):828-829.
2 李冀宁.正确认识医疗诉讼的举证倒置、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J].医学与哲学,2002,23(7):12.
3 王岭梅,曹应萍,盛雯.护理纠纷与法律关系[J].护理学杂志,2003,17(5):391.
4 金霞,梁红娟,李刚,等.患者隐私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277-279.
5 刘艳敏.试述护理工作中的伦理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4.
6 杨伟琴.常见护理安全隐患探讨与干预[J].护理研究,2008,22(2):217-21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88-02
1 前言
手术室的安全护理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影响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探讨手术室当中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进一完善手术室的各项管理与制度,认真落实各项责任,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重视护理的安全教育问题,并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手术室护理过程面临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接错病患或者用药出错
病患进行手术前较为紧张,加上使用物后,还未能进行准确的说话、答话,同时部分病患于术后体质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易于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接错病患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没有按照用药的核查制度进行给药、换药,加上部分药物的标识不清、部分护理人员对药品、对患者的了解不足等因素,容易出现病患用药过量、输血、输液有误以及药物的使用方式出错的现象,从而导致病患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
2.2 安置错误病患的
护理人员错误地安置病患的,导致病患身体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的受压,从而出现压疮事件。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根据病患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从而导致病患坐骨神经、桡神经等出现损伤,不利于病患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康复。
2.3 护理人员的素质较差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其的知识范围仍需提高。手术室护理人数严重不足,护理人员多数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其的身心劳累疲惫。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护理过程的不利因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同时进行专业业务与技能的培训不足,导致护理过程面临较大困难,不利于病人较快地恢复健康。
2.4 护理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现代医疗手术室护理制度有待健全,例如,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安全以及管理等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此外,加大对奖惩措施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2.5 重视对手术室器械的检查工作
应重视对手术室当中的器械以及用物的检查工作,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仪器失灵或者尚未消毒的现象;对于部分性能较差的器械,应在手术前给予认真的调试,减少器械术中出现故障的几率。
3 预防对策
3.1 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实病患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病患身份的标识。手术室工人去病房接病患的时候,要按照手术通知单核对病患腕带、病历,并与病房护士、病患及其家属仔细核实患者的姓名、床号、年龄、性别、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名称、手术的部位以及麻醉的方式等信息,避免因接错病患引起不良后果。病患进入手术室之后,巡回护士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及病患出手术室前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术中用药、输血应仔细核查。在手术之前、关闭体腔之前、关闭体腔之后及皮肤缝合后应认真清点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缝针及纱布等物品。在手术中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也应按时点数,做好准确的记录[2]。
3.2 正确安置手术病患的
护理的工作人员在放置患者的时,需坚持安全舒适、呼吸顺畅及视野宽广的护理原则,准确摆好患者的。手术之前要充分了解病患的生理情况及体态特征,并做好压疮的风险评估准备;手术中要认真观察肢体的末梢血运,帮患者按摩受压的部位,避免术中压疮的事故发生;手术中要仔细检查是否移位并能及时的做出调整;做好手术之后的回访工作,便于及时察觉异状,尽早处理。
3.3 重视提高护理者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需提高对职业的责任感,多参与各级护理的学历自学考试、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的培训课程,派优秀的业务人员外出进行学术交流与学习。此外,提高对新仪器与新设备的培训以及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应急的能力。另外对护理人员应举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差错。3.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操作常规
预防控制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从实际出发,总结工作的问题,预见在工作中可能潜在的危险,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重点的讲评与分析;严禁手术室内的违规操作,例如对手术物品清点的制度、对病患的核查制度、交接工作的制度以及标本的管理与消毒隔离的制度等[3]。
3.5 做好医疗器械的检查工作
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患进入手术时的检查、在消毒皮肤前的检查、手术麻醉之前的检查、医生执刀的时候的检查。对手术所需的药品与物品、灭菌的器械与敷料是否合格、检查是否消毒与存在过期的现象等工作。
4 结束语
总之,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责任感,加强对业务的学习;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出现,避免病患出现并发症,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高晔.浅谈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中国伤残医学,2010,18(0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