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国际交流礼仪8篇

时间:2023-06-02 09:02: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国际交流礼仪,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际交流礼仪

篇1

关键词:留学服务教育 国际竞争力 指标 政策建议

1 概述

国际教育服务是一种无烟产业,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将越来越被重视,如今这已经是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看法,特别是发达国家。而留学教育服务又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就要提高留学教育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使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面向未来,迎接挑战,促进中国留学教育服务的发展。目前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整体现状和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但是数据比较陈旧,针对留学服务贸易专门研究比较少。因此,文章利用最新数据分析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2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留学服务贸易才真正开始。从来华留学来看,1978年到现在,自费留学生开始进入中国,而且逐年增加。2009年在华留学生已将近23.81万人,相较于1978年增加了很多倍。从出国留学来看,200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2.93万人,2010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8.47万人,又创新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规模逐渐壮大,如今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2.2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地区结构

2.2.1 我国出国留学生的地区结构分布。出国留学人员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大分散”是指我国出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分布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集中”即集中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教育相对发达,例如美国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

2.2.2 来华留学生的地区结构 各个国家都有在华留学生,但绝大部分来自于亚洲,稳居首位。2010年全年在华外国留学生总人数首次突破26万人次。不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受留学生单位数量及政府奖学金人数也出现最高值。

3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国际竞争力有两种定义,广义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这也就是市场占有率。分析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差别,就必须用到市场占有率指标和TC指标。狭义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更能体现各国竞争力的差别。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教育服务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教育服务出口额与世界教育服务出口额之比,反映该国教育服务贸易占世界市场教育服务贸易的比例。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差距,它的计算方法是:一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一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根据有关数据得出,美国在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上具有很大优势和领先地位,在2002-2006年期间,美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占全球境外消费教育服务市场大约23%。其次是英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占全球大约10%;再次是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少,2006年第一次超过1%,增加到了1.19%,份额提高了很多,但是与美国等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3.2 TC指数 TC=(Xi-Mi)/(Xi+Mi)。Xi:某国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的出口额。Mi:某国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的进口额。TC指数(竞争优势指数)的结果一般在1和-1之间,当比值是1时,表明该国完全出口专业化,服务贸易有很强的竞争力;当比值为-1时,表示完全进口专业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弱。TC表明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竞争力越弱。

根据各国报告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都小于零,即我国留学服务贸易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国际竞争力比较弱。虽然美国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较明显,但是优势也在缩小。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提高的趋势。

3.3 RCA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国家在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教育服务贸易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的份额之比来表示。RCA=(Xia/Xit)/(Xwa/Xwt)。Xia: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Xit:国家i在t时期的总出口。Xwa:是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Xwt: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出口。RCA指数表示的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表明教育服务贸易相对出口优势弱;等于1表示处于国际平均水平;大于1表示教育服务贸易相对优势较强。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RCA指数都大于1,说明这些国家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在所有国家中,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弱,只有德国的一半。

4 提升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该抓住机遇,提高国际竞争力。

4.1 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留学生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数很少。而且我国教育机构的国际营销做的不是很好,缺乏到国际市场上的主动性。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丰富经验,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海外办学,建立海外机构,招生信息,加强与国外政府、学校的合作,为中国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一切方便。

4.2 发展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重点在于质量提高和特色建设 一些发达国家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基本战略是形成本国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教育竞争力较弱,但提供的教育服务在要素禀赋方面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充分发挥我们在汉语、中医、戏曲传统领域的优势,创设特有的专业,发挥专业特色,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另外,要想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还必须与世界教育接轨,开设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以吸引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4.3 通过设立奖学金制度,吸引国外的广大留学生 我国对外国留学生实行的是高收费的政策,给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在中国留学生大部分是自费,享受到政府奖学金的学生很少。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奖学金制度非常优越,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设奖学金制度来吸引外国留学生。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中国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奖学金的类型和数量,扩大享受奖学金的名额。

5 总结

通过分析中国留学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并结合发达国家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其中存在问题的方案。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很快,特别是留学服务教育,提高中国留学服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这将有利于中国留学服务教育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留学服务教育的竞争力,进而使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坚.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商业时代.2009(10).

篇2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

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

跨文化交流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其中,语言交际又分为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两种。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进行的沟通交流,包括人们的表情、眼神、手势、视线接触、站姿、坐姿等等。服装也是人们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方式之一。所有这些,都是交往个体向对方传递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外在形式。通常,双方都希望沟通交流能够顺利、成功,但很多时候,因为语言的差异和非语言习惯的不同,使得双方的交流存在很多障碍,甚至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了双方的误解。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到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小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不能了解和理解双方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沟通交流困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来华访问。在华讲学三个月回去之后,得到的结论竟是:“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中国的三个月之中,有很多中国人称呼他为“戴维斯先生”。这位学者是一位科学家,自从年轻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美国人均以“戴维斯博士”或“戴维斯教授”来称呼他,中国人叫他“戴维斯先生”时,他常浑然不觉是在叫自己。他还对中国人说:“你可以正式地称呼我为教授,也可亲切地称呼我为博士,或者是把我当作朋友,直接叫我的名字,但是不要叫我先生。”但是每每遇到陌生的中国人时,称之“戴维斯先生”者十之八九。

他感觉非常不舒服,觉得中国人在故意贬低他,郁闷三个月之后,得出了“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的结论。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这个称呼是用于对高级学者的尊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先生”这个称谓就是对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学者文人的尊称,如“屈原先生”、“鲁迅先生”、“先生”等等。中国人称“戴维斯先生”,并不是把他当作一般男士看待,其实是很尊重他的,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幸好当时戴维斯先生还没有听到有中国人叫他“戴老”——在中国称“老”是极为尊敬之意,美国人听来就是在侮辱他、嫌弃他年龄大不中用了。

除了语言交流的差异之外,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当中还要特别注意非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涉外交往当中,人们为了表达尊重,除了言语之外,还要伴随有恰当的礼仪举止。握手是一种常见的国际交往礼节,但是如果见到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女士,则不应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拥抱和吻面的礼节常见于西方,在亚洲国家则很少使用。

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出于美国人的礼貌,他赞美王后的美貌并行了拥抱礼和吻面礼。这一举动使得国王十分恼火,但他强按怒火没有当场发作,结果宴会不欢而散。在西方国家,肯尼迪的这一举动不仅十分正常而且非常得体,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赞美他人的妻子并拥抱、吻面是非常粗鲁失礼的举动——对他人的妻子是不可以热情地打招呼的。

因此,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很多因误解导致的不愉快甚至关系紧张的事件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缘于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禁忌。

文化习俗、礼仪禁忌的差异,是导致双方不能顺利交流的重要原因。能够“入乡随俗”的前提是,大家必须在“入乡”之前就对“俗”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商务在进行涉外交往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交往人士文化背景之下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这样才能避免产生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误解、冲突或其它严重的不良后果。

国际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

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相关文章:

1.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2.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3.商务谈判与跨文化交际

4.跨文化就餐礼仪

篇3

关键词:澳大利亚;留学生;国际教育

一、赴澳留学概况

澳大利亚作为传统的国际教育大国,在全球国际教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澳大利亚国际教育”(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AEI)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持学生签证赴澳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已达464,787人,接近2012年全年赴澳的留学生人数(515,853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仍然居于在澳国际学生人数之首,约占澳大利亚留学生人数的30%。

二、澳大利亚留学热分析

与传统欧美留学目的国相比,澳大利亚留学热在中国学生中持续升温,是因为澳大利亚留学具有以下优势:

2014年,《泰晤士报》公布的全球200所顶尖高校中,“澳洲”位列其中,而中国仅有复旦大学入围,由此可见,其教育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国内大学。澳大利亚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其教育质量和学历资格受到全球雇主和教育机构的普遍认可。澳大利亚的留学教育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海外学生服务和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20世纪末开始,澳大利亚许多高校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类国际性课程,以满足国际教学多样性的需要。

澳大利亚在学生服务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留学生教育服务(ESOS0)法案2000》中消费和资金保障条款对所有持学生签证赴澳留学的学生提供保护。作为第一个立法保障海外学生权利的国家,澳大利亚每一所大学都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在此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寻求一切帮助。

澳大利亚的学费比欧美国家要低廉许多,尤其受到近年来汇率下降的影响,赴澳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做出的性价比非常高的留学决定。另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治安环境非常好,犯罪率也是相当低的。同时,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不断改革,相较于以前更加宽松,这对于吸引留学生赴澳读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签证申请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签证办理效率及通过率,受到海外留学生的欢迎。

作为一个新移民国家,在澳大利亚生活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一个包容和兼收并蓄的社会,澳大利亚人的友好和热情也使留学生的生存环境非常宽松。同时,持有澳大利亚学生签证的学生,享有一周20小时的打工许可,而无须另外申请。

三、对我国国际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目前对国际教育的战略定位是以经济利益作为驱动,还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抑或是借此实现国家的外交和人才战略?上述国际教育发展目标,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规划中并未得以体现。某些高校和地区以提高国际化水平为口号,盲目招收留学生,却对留学生质量不加以控制和甄别,从长期看来看,对我国国际教育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留学生教育尚未纳入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中。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仍着眼于提高留学生来华的人数,却并未对留学生学成之后的出路加以考虑。因此,在搭建国际交往的桥梁方面,如何发挥这些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和热爱的留学生的优势,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留学生教育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目前,许多高校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作为校方而言,如何利用这些留学生的国际化背景、积极组织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以此扩大本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本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实现学校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很多高校在为留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上,缺乏创新和特色,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由此影响到国际留学生招生宣传的口碑,这也将成为高校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瓶颈。

四、我国国际教育经验借鉴

逐步树立我国的教育品牌,将国内一流大学推向世界市场,进一步提高国内一流大学的世界知名度,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交流与沟通,逐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科专业(比如汉语言教学和中医药专业)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同时拓展专业设置,提高留学生培养水平,继续保持我国在优势专业领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内教育中介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学生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课程设置与国际化接轨,改革和调整留学生课程结构,除了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之外,还要加入跨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大纲,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我所用。

篇4

【关键词】物流地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物流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地矿、军事公安、交通运输、测绘、水利、通讯、电力、社区管理、教育、能源、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地理信息系统在运输管理中主要用于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车辆的指挥调度、规划车辆路径、车辆定位跟踪、车辆和货物的实时信息查询、辅助决策分析等。

2、物流地理信息系统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新型产业,必然大量需求懂得国际物流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了解和掌握世界物流设施和节点、国际运输线路及国际资源分布都十分重要,而这些都与地理信息有关。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授课的对象为国际贸易专业及物流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结算、检验、索赔和不可抗力等条款,学会成本的核算。具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能力,顺利收回货款。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门课程的定位就是一门理论加实践,实践为主的课程。

1、实践性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求学生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外贸业务各环节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特点是该门课程区别于其他经济类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学好这门课程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就业率和优化就业岗位。

2、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报关员考试、报检员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后,可进一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3、案例教学效果好。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课程的案例教学独具特色,本课程主讲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大量生动的、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实验实训教学。校内实验室实训主要是某一块内容讲完后,或是整个《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结束后,利用本校建立的实验室里安装的专门软件进行贸易流程的模拟。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掌握外贸工作的基本业务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课程教学中应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必要性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引进了由上海海事大学所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在物流教学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开发了教学版的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但是,一般的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还不能适应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需要,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并根据高职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软件课程开发。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在物流教学过程中,许多物流概念与地理位置有关,许多物流业务流程中有空间位置的转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开发一套直观的、形象化的物流教学软件非常有必要,特别是结合GIS采用真实场景可视化模拟教学内容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世界经济贸易图形。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球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国际贸易表现的最为明显,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实时了解世界经济贸易的形势及动态。

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有世界经济贸易图形展示模块,该模块以经济贸易数据为基础,提供最新的世界宏观经济、贸易数据、中国各省区经济指标等等,充分挖掘其信息,配合图表,专题地图等表现手法加深教学印象,支持《世界贸易》、《世界(中国)宏观经济》等课程。

2、世界港口。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该模块将展示了世界排名前100的港口的详细信息,包括气候、设施、交通状况、港口吞吐量、经济情况、泊位、仓储堆场、规划图等,图文并茂,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支持《国际贸易》等课程。

3、贸易运作过程动画模拟。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的不断上升,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有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也要不断增加,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模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从而从中掌握国际贸易流程,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经验。

在该软件中有一块内容是贸易运作过程动画模拟,即模拟贸易业务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商流、单证流等。

四、结束语

通过在教学中运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一些知识的掌握由于有图形,表格,模拟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功能,学生理解能力大大加强。该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软件系统上,进行模拟训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

论文摘要:通过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活动中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被高等院校广泛采用,并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习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活动中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传统教学模式历史悠久,教育理论成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传统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形象、生动的讲述,学生易于接受,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地探讨疑难问题。对于工程流体力学而言,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数学公式的推导,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即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加强记忆。然而传统式教学主要依靠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条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也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意的产生。

三、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调性。而且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听觉、视觉等器官对信息的接收,对学生的眼、耳等器官进行多重刺激,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课堂效率。第二,直观、易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流体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流体所遵循的宏观运动规律以及流体和周围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实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动力工程和流体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固体的运动规律相比,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诸如激波、接触面间断、两相流体之间相互掺混等复杂现象。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等直观、清晰地观看复杂的流动现象,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相关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增加教学容量,节约空间和时间。工程流体力学研究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给学生的信息量较大。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播主要靠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信息的含量,多媒体教学充分地利用了电脑能够存贮大量信息的优势,授课的信息量明显增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更多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摒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和流体力学实验教学。

工程流体力学理论教学部分包含大量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一些复杂的流动现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过程依然使用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这样既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于某些基本概念和特定的流动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流动现象的理解。

流体力学实验是流体力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于课程始终。现行流体力学教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方法单一,同时,还受实验老师较少、实验课时有限以及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选择的范围极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的要求。然而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后,学生可以灵活地改变实验条件,演示各种实验现象。

参考文献:

篇6

为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建立梯度实践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建立梯度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将本科培养方案中包含的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每一阶段开设课程的特点,增加并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环节,使得学生在实践训练中逐步具备国际贸易实务能力和国际文化修养,并具备初步的企业国际贸易战略制定的能力。第一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计算机及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展开国际语言、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等国际交流模拟,并通过邮件、论坛及视频等方式与其他国家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展开互动,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培养人才的国际素养和国际习惯。针对学生的国际交流模拟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国际交流模拟报告及国际交流心得进行讨论,通过模拟、交流和讨论提升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并加深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减少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文化误解。第二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货币理论及货币银行理论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程展开国际贸易纠纷等实践处理模拟。培养学生对多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初步了解国际贸易纠纷涉及的商务内容和商务环节。第三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电子商务、国家级技术贸易、商务谈判、国际税收、国际投资及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建立国际贸易实务环节的模拟和现场实习,培养贸易人才处理贸易活动各环节的实务处理技能,结合国际文化素养培养,提升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第四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该阶段综合锻炼学生的国际贸易活动实际处理能力,并于海关、税务、银行及企业等单位进行实务学习,通过报关、报税、信用证及合同签订等多环节的国际贸易实务处理,培养人才的实际商务处理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实践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鼓励学生向学科交叉、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发展,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和人才的创新力。另外,根据国际贸易的专业特点,将各领域的贸易往来作为实践培养的案例,培养人才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产品的商务特点,培养人才具有快速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商品的实际操作能力。(见图1)

二、应用型人才的国际文化培养

国际文化差异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经济活动离不开各国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需要充分了解国际文化的差异,以避免在国际交流和贸易活动中,因缺乏国际文化的了解而引起的文化冲突、误解和违法行为,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外语能力培养和国际贸易等理论的培养,国际文化培养环节较弱,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文化素养的培养方案。1.礼仪及风俗习惯。结合语言课程、实践模拟、国际网络交流及现场实习环节,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国际文化素养,了解国际礼仪特点和风俗习惯,尊重国际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国际礼仪包括见面问候、电话礼仪、餐桌礼仪、会议礼仪和穿着礼仪等内容。风俗习惯包括世界各国的饮食禁忌、穿着禁忌、数字禁忌、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及工作习惯等内容。2.。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问题,避免因不同导致的商务摩擦。在语言课程、时间模拟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注重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对中教信仰的了解,并尊重各国的合法宗教习惯,提升人才的国际修养。3.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国际贸易的开展中,跨文化沟通无处不在,协调能力更是体现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独立承担业务,更好的统筹各个业务环节,协调贸易中错综复杂的多方关系,并能够在外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来华留学生 教育国际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高校社团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凡思想探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和文体活动,无不有学生社团为其先锋,其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部分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合在一起,自发形成的一个有规范活动的组织,在这样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团队中,交流促进成长,协力推动发展,热情服务校园。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在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应当成为校园国际文化建设交流的主要途径。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协会是以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促进国内外文化科学交流,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致力于创建学生的国际交流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由在校中国学生自发组成的一个学生社团。他们的日常工作通常包括:模拟联合会、组织涉外讲座、接待外国来宾、协助宣传学校海外学习项目和服务留学生。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在浅层作用上可以帮助留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在深层意义上可以优化外国留学生来华就学的大环境,为中国学生提供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平台和感受国际化生活环境的亲身体验。在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当前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做得更有声有色。

一、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对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帮扶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中国高校国际学生大多来自母语非汉语的国家,少部分来自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国家,大多来自非洲、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所以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各方面能力素质并不是很理想。留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留学生的培养安排,但很难兼顾每一个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留学生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话语,写作业时读不懂题目要求,出行时迷路找不到方向,传统节日时思念亲人,生病时需要安慰等,在留学生迷茫困惑的时候,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学生以学生的身份亲密走进留学生,他们一起上课写作业,一起外出购物,协会的中国学生帮扶着每一位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校园的学习和生活。

(二)协助留学生办公室工作。

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感受文明古国的文化积淀。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在设置专业课学习和工程实践的同时,也要开展很多的活动以实现留学生教育的目标。学校内部积极与中国学生开展文艺联欢、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工作,以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和为人处事能力;走出学校采风游览感受中国优美风景、与兄弟院校的国际学生共话友谊、热情志愿服务社会等,以提高留学生的修为素养。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中,学生国际交流协会成员充分参与其中,协助留学生办公室顺利完成来华留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为留学生的成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各方面交流的桥梁作用。

这里的桥梁包含两层含义:(1)学生国际交流协会是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友谊之桥;(2)学生国际交流协会是留管部门管理留学生工作的坚实梁柱。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定期组织英语角、汉语角、中外联谊等活动,有效组织留学生和带动其他中国学生一起参与其中,不但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力地配合学校留管部门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对建立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国际化进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作为沟通各种教育力量的桥梁纽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能处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最直接地发现留学生中存在的矛盾,继而帮助留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老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排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聆听学生的委屈,平衡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矛盾。发现问题的及时上报,有利于果断采取有效的方法化解矛盾,帮助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促进多元文化交融。

在留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文化观念之同互相冲突与融合、不同思想理念之间相互交流与对话。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多元文化的人文校园环境。这个环境不仅给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提供很好的外界条件,而且给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开展社会活动、施展才华的舞台,不但使他们的外语运用、国际化交流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国际化视野不断扩大。

二、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W、北京邮电大学等八所北京高校的国际交流类协会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面向这几所高校的国际交流社团负责人和干事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对协会的基本情况和活动开展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协会的基本情况。对于协会的规模,统计显示5%的协会多于100人,10%的协会人数在50人~100人之间,45%的协会规模在30人~50人之间,35%协会人数是10人~30人,5%的协会下于10人。40%的协会没有要求每个成员撰写学期工作总结,60%要求写。对工作总结的撰写方式,11.76%的协会成员为上网找来,略有加工;5.89%的协会总结如实,文章似记流水账;52.94%总结得失,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好的认识和评价;29.41%的协会能够统筹全局,指出不足和改进方法,并有自我鉴定。关于协会的管理情况,23.08%的成员认为加强制度建设;23.08%的成员认为应该改善组织结构;38.46%的成员认为应该抓好队伍建设;15.38%的成员认为应该塑造领导核心。

f会的活动开展。对于国际交流类社团协会适合开展什么类型的活动,统计显示,7.14%的学生希望开张学术知识性讲座;25%的学生认为集体出行训练、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57.14%的学生认为开展文艺晚会、游园、趣味竞技活动等娱乐活动;10.72%的学生希望开展技能、学术知识等方面的竞技比赛。协会在开展活动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15.22%的学生协会活动缺乏新意,组织向心力不强;32.61%的学生认为经费紧张,外联工作薄弱;10.87%的学生认为宣传渠道有限,活动规模小;13.04%的学生认为学校支持不够,活动难开展;13.04%的学生认为缺乏制度管理,组织松散15.22%的成员认为学生没有参与热情,内部人员缺乏积极性。

根据调查问卷的显示,现在高校内学生国际交流类社团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形式不规范。

高校中学生社团与学生会不同,一般只是由少数学生自发组建的,没有规范的指导和较大的平台,没有完善的章程、正规的机构划分和职能定义。没有大品牌的活动作为支撑,会员很容易虎头蛇尾,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规模较小。

由于学校里的社团数量较多,而且都是在学生会纳新之后才允许进行会员的招募,因此会员数量较少,加之没有很好的考评体系,人员流动性较大。

(三)得不到重视。

大学里的社团和学生会不同,多数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参与其中的学生不像学生会里的学生那样可以得到各种荣誉称号和项目化加分。缺少奖励机制,很难长久保持学生的热情和动力。

(四)活动资金不足。

学生类社团多为学生自发根据自己爱好组织起来的,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和形式的不规范,很难争取到较多的活动资金,很多活动需要学生垫付。加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外联工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开展较大型的活动,挫伤会员的积极性。

(五)会员培训不足。

各高校学生除了英语课程学习,很难有机会涉猎一些跨文化能力的知识渗透,学校对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中西文化对比及跨文化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也很少展开培训。使很多会员入协会的初衷很难达到,加之在没有培训的情况下,很难互相理解,和留学生沟通容易出现矛盾,造成“文化冲突”,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友情。

三、发挥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效指导,提升参与动力。

留学生管理教师也兼任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指导教师,指导协会的日常运行,协助其制定章程,确立协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参与协会领导的竞选会等,帮助学生国际交流协会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指导教师应像对待学生一样,将协会里的成员进行素质拓展和深度辅导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心理和生活上的困难,将中外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以最亲密的角色走进协会成员,让学生在协会中找到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宣传,争取学校重视。

通过指导教师向学校反映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重要作用,将协会作为学校学生跨文化实践基地的重心,为学生积极争取项目化加分。积极寻找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亮点,加大宣传力度,如可采取让留学生参与纳新大会等形式,吸引更多优秀和乐于参与跨文化活动的中国学生加入进来。

(三)增加经费,给予充分支持。

多方位投入活动支持经费,课通过申报学校的跨文化交流实践基地、暑期社会实践等项目争取活动经费,也可培训会员主动寻找商家赞助。对于参与度高、表现性好的会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学生的组织积极性。

(四)开展培训,制定模块课程。

可以争取校内外资源,对会员提供培训。制定跨文化能力提升课程,将中外文化比较、跨文化礼仪、跨文化沟通等内容整合成课程,配合和留学生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加强会员的跨文化知识,提升能力,减少中外学生沟通隔阂。开展各国文化体验交流和讲座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帮助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真正学到东西,锻炼能力,扩大视野。

(五)整合资源,推出精品活动。

协会指导教师应整合校内外资源,帮助协会策划和组织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精彩活动。如用来华留学生资源,开设校园小语种授课、国际文化展、英语俱乐部跨文化能力提升课程等活动;利用学生海外学习的资源,推荐协会优秀骨干参加海外项目等。不仅锻炼协会的中国学生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同时加强中外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不出国就亲临各国的交流与对比,引发思考,帮助中外学子互通互识、相互学习、深入交流。超越信仰,超越国界,让世界各地的中外学子欢聚一堂。

四、结语

《留学中国计划》的实施需要各高校推出各种有效措施,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不仅是推动学校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有效因素,而且是来华留学生更多地感受中国文化,更好地认知中国社会,感受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热情的明亮窗口。在加速大学国际化工程建设中,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并发挥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积极作用,活跃校园国际化氛围。我们在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中外学生之间双向交流活动的健康发展,并使中国学生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成为自觉的参与者和积极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篇8

全国“985工程”高校《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比较与分析

约克大学就业指导实践的启示

从收益率看女性高等教育与高校女性课程

论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差与高校学费

学生隐私权与公共安全和健康之间的平衡——解读美国《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的修改

由“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所引发的思考

高校党史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浅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

校区管委会如何做好校区管理工作

高校外来人员的管理现状和服务对策

加州理工:“小而精”造就全球最佳科学研究的八个关系与世界一流大学

科学研究的八个关系与世界一流大学

欧洲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欧洲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文化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球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文化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球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中欧携手共促工程教育

中欧携手共促工程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构架与运作机制考察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构架与运作机制考察

我国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网络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我国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网络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

体验实验系统框架下的专业认识实验

体验实验系统框架下的专业认识实验

礼仪教学应注重礼仪的思想道德内涵

礼仪教学应注重礼仪的思想道德内涵

水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

水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

研究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研究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主动服务 学术为先——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看美国高校如何经营媒介关系

主动服务 学术为先——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看美国高校如何经营媒介关系

基于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务管理——以同济大学为例

基于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务管理——以同济大学为例

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探析

试论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中美教育评估体系的几点比较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校评估体系

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听写教学与纠错策略分析——如何提高全国专业德语基础阶段测试弱项:听写

公外研究生商务英语教学谈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外语教学改革

技术MBA:MBA教育的新视点

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与体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