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02: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翻转课堂的主要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关于MOOC的研究现状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以下简称 MOOC),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以下简称OER)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与OER类似,MOOC也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教育形式。
(1)MOOC的分类及特点
现在被人们认可的MOOC分类是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2014)认为,cMOOC是建立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强调在非正式情境下的一种学习。而xCOOC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教学模式是高校内部教学模式的一种迁移或者延伸。他们两者的主要争议在与强调学习过程还是学习内容。相对应地不同的学习理念,衍生出不同的MOOC机构。
(2)关于MOOC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J.Cabiria(2012)认为,关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理论和原则;Kop(2011)认为,自我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能够为成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保障,使用不同学习工具时还需要自信,合作、创造力、心态等;Kop,Foumier和Make(2011)认为,在学习者和课程调控者之间可以积极创造学习资源用以支持学习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可以互相迁移的。
“翻转课堂”一词来源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仍处于引进、介绍的阶段。
(1)关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
Gersten(2011)构建了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包括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和展示应用四个阶段。各个阶段设计有相应的学习活动;金陵(2012)认为,“翻转课堂”是把老师白天上课,学生晚上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钟晓流、宋述强(2013)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关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曾贞(2012)指出“反转”教学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是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其次是观看视频时的学习,根据问题寻找答案。最后是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问题进行探究;张金幕(2012)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构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包括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在这两个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研究概述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在北美“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在我国“翻转课堂”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对“翻转课堂”的主要研究表现在两部分,一是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形成了较成熟的观点;二是多样的“翻转课堂”模型设计思路。对于“翻转课堂”模型设计,国内学者借助多种教学理念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形成不同的“翻转课堂”模型。
(2)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主题比较粗糙。较多的是关于“翻转课堂”的表象描述、现状分析,模式的深入分析研究较少;二是实践指导价值不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是对“翻转课堂”理论的研究,也有具体的实践步骤和环节研究,但是针对性不强,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不强。
(3)MOOC背景下高校实行“翻转课堂”范式改革的建议
通过上文对 MOOC和“翻转课堂”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将MOOC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高校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在MOOC平台上学习最优秀的授课视频,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这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另外针对 MOOC平台课程完成率较低的现状,老师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刺激学生学习主动性,把 MOOC课程结业证书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结合“翻转课堂”等模式,打造“教学共同体”,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创新。
参考文献:
[1] 金陵,2013a:《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中国电化教育》第10期。
[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2013:《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第1期。
>> 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教师角色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网络和翻转课堂混合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SPOC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混合式学习方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的实践与思考 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中职英语教学的实践与应用探究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7-29.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3]王润芳.传统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
[4]范海涛.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2013:4
[5]Papadopoulos,C. and A.Santiago - Roman." Implementating an Inverted Classroom Model in Engineering Statics: Initial Result”. Proceedings of the ASEE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s Louisville, KY, June 2010.
关键词: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基本概述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制,历史发展悠久从不完善到完善制度大约有两个世纪之久,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制定最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主要以教师自我“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知识传递”置于学生课外时间,学生观看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做出的教学视频,自主完成个性化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时代下教育领域最为推广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课堂教学流程,理论上重构课堂师生关系,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存在对彼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主要促进作用有: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完整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但教学结构实施尚未健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提倡“学生橹行摹钡姆转课堂教学,但学校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模式与学生吸收知识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依然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该模式促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正加完整。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检测三个阶段中,依然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首先,翻转课堂继承传统课堂教师每节课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教师备课依然使用该种方法,促使课前教学更加完整。其次,传统课堂教学在课中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提问学生问题,翻转课堂的课中师生交流沿袭固有教学模式,只是将以教师为讲授者的身份翻转为讨论者参与者的角色,促进翻转课堂课中师生交流沟通熟练化。第三,在翻转课堂沿袭传统课堂课后检测总结的常规教学模式,只是将周测月考曾检测模式转化为课后师生共同反思较为平等的课后总结。因此新型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应运而生但尚未形成完备成熟的教学模式,依然离不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与促进。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突出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翻转课堂具有“短小精悍”且传统课堂不具备特点。
翻转课堂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但优于传统课堂,减少受学习时间与学习场所的限制,固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传统课堂的促进。第一,固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促进教师发放学生视频之前与制作视频时形成完整清晰的讲课思路,促进教师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与导学案,利用固有教育理念方法抓住课程重点难点,将每节视频课程尽量缩短在5至8分钟左右。第二,固有教学资源教材丰富翻转课堂传播的教学内容,在丰富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资源与知识中,合理科学的添加固有教材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第三,固有的教学思维促使翻转课堂师生角色互换,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问题的交流程度与探讨。第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予新型课堂教学参考样式,教师在固有教育思想模式的鞭策下,扬长避短,录制出精湛预言讲解课程内容的视频。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的促进下,翻转课堂原本的优势愈加突出。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阻碍作用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
独立于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特点,翻转课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心理需求,教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我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中的师生交流,以及课后的自我检测与总结反省。但在新型课堂流程中受固有课堂教学的冲击,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影响,以保障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与计划为主要教学目的,制定教学导学案与计划均以教师与教学需求为目标,尚未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程序的不同,新型课堂需要课前进行预习的流程,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自我学习责任心与学习约束能力提高,增强自我完善学习机制的能力,但固有的学生遵循教师安排的课堂阻碍新型课堂的发展,因为传统教师认为一味遵循学生自我学习,易降低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的效率,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传授知识的同时,为了保障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效率,依然不完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教师教案为课堂核心。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的形成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负责讲解知识的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最为倡导的一种师生关系,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以最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主要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历史悠久,固有思想方式被教师学生无意识带入新型翻转课堂中,教师担心在规定时间完成不了制定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会将课堂中的交流与探讨环节更改为教师讲解学生提问的环节,甚至只有教师讲解传授知识的环节,学生也习惯于教师这样传播知识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讲课效率,提高了教师整体安排课堂大局的安全感。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阻碍了翻转课堂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四、小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只需要学习者观看与教学内容一致的视频进行学习,节省学习者时间,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第一,视频课程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易产生学习知识疲惫与厌倦心理。第二,信息技术的冲击,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利用图像语音等多维角度对学习者的感官有一个综合刺激。第三,学习者节省时间之外,不受学习场所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近一百多年,教育思想理念原本根深蒂固,翻转课堂的冲击之下,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对新型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也有阻碍作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任何事情均有双面性,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传统课堂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短时间彻底根除一种教学模式不具备现实意义,利用传统课堂教学对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减缓对其阻碍作用,是当下信息技术时代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2]樊宁.利用微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62-62.
[3]赵丽丽.创新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美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特色研究与启示[J].继续教育,2012,06:62-64.
关键词:翻转课堂;基础教育;应用策略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教育经历一场变革,其核心是师生教学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成为学习的建构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旁边的指导者。正是基于上述这样的诉求,翻转课堂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它重新建构教与学过程,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两个阶段进行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教学过程”,[1]具备互动性、自主性、信息化和个性化等特点。[2]翻转课堂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获得广泛运用,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与尝试。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分析
在基础教育阶段,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存在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不仅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且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领域的完美结合。首先是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是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直接诠释,重构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学生能力。从整个教学活动来看,翻转课堂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进行颠倒,课堂上教师充当“医生”角色,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诊断与解答,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视频、话题讨论等多样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课堂成为学生反馈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好奇心、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阶段,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同时改变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从课堂教学来看,翻转课堂增加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实现师生双向效应。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学习方法,翻转课堂是以学生的课前自学为基础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每节课的基础知识。课上教师通过设置题目,以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为主要形式,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依托,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目的,实现翻转课堂的有效利用,由此,教师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得到反馈,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及时解决知识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新课的继续学习。在上述过程中,新型的师生互动使学习变得更加有益与具有社交性,师生交互更加密切,更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活动。从学生学习能力来看,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进行翻转课堂的基础,学生必须在课前观看教师录制的完整教学视频,完成新课的学习,预习环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录制视频,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且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学习材料。翻转课堂利用视频输入知识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听觉、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机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长期持续有效的翻转课堂,使学生具有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习手段上的自主性,从而锻炼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小组协作是翻转课堂的一种常用学习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协作与配合能力。小组内的分享、组间的互评与质疑则为学生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二、翻转课堂的应用劣势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并非万能,都存在比较优势与劣势。抛开翻转课堂自身的不足,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三大”重要构成因素,任何一方面的缺陷与不足都会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实践“以学为主”的理念时往往力有不逮,从而难以掌控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常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制作与使用的视频资源在质量上也有待提高,难以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需要。首先,教师缺乏教育新思想,有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群体是以中年教师为主的,但中年教师易于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缺乏有效的认知。新课程的理念是课堂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要实现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变,从而适应现代教育的转型与变革。[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对“学生内化知识”课堂的掌控,翻转课堂要求通过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实现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主要是以增加师生、生生互动为教学目标。但是,实际操作中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低下,学生很难适应不同角色的需要,若教师缺乏对翻转课堂活动的控制能力,课堂进度缓慢,因而在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计划,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翻转课堂的主观条件,要求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在课下完成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高,而且在小学阶段更为突出,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处在过渡期,很难监控自己的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的好坏,而课前知识传授是课上知识内化的初步阶段,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继续翻转课堂的学习,否则课堂教学毫无意义。最后,教学视频质量低下,缺乏系统性。教学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的物质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教授,学生被动学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运用视频的讲解,完成学习任务,视频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在现阶段,网上教学视频设计粗略、内容零碎,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设计的教学视频缺乏真实的情景,教师单独录制,现场没有真实存在的学生,教师得不到及时反馈,同样会影响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与水平。
三、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
翻转课堂是当下推进课堂改革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与推崇。基础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又对国民教育的实际效果意义重大,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潮流。但如上所述,翻转课堂存在其自身的优势,但在应用中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前者”有助于进一步推广与深化,“后者”要求我们不盲信、不盲从,不生搬硬套、不流于表面,亟需通过理性思考与合理整合,扬长避短、合理安排。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都无可替代,而学校是为翻转课堂提供教学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上述“三者”缺一不可。就教师而言,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新课程理念的标准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实施翻转课堂包括课前视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知识内化巩固等多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仍然是教师”。[4]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上的切实改变,既不是教学工具的改变,也不是教学活动安排次序上的调整,而是知识获取途径的改变、对学生课堂角色的重构,是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上,提前设计教学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习任务与学生学习能力的适切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避免因为安排不合理而导致学习目标不能实现。实施翻转课堂,主要是将知识以微课程形式、通过网络让学生观看,教师除具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制作教学音视频、电子课件的能力,通晓网络技术,以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可视化教学的能力。就学生而言,学生是教学计划实施中的主要对象,在翻转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主体,学生是翻转课堂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首先,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学习质量的高低,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完成新课的学习,才能为课堂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其次,学生要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即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只有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促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展现。就学校而言,学校要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翻转课堂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撑。翻转课堂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需要学校加大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同时翻转课堂要以视频为基础,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甚至将不同教师的视频集合成为资源库,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以及不同教师之间的吸收与借鉴,而且学校应及时更新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扩展教学资源的传播途径,促使更多师生感受到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教学魅力。由上可见,翻转课堂既可以促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优势,又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借助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更深入、更广泛地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立体学习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材、获取知识与体验的过程,也是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滋味与乐趣的过程。但基础教育阶段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时日尚短,亟需进行理性思考与扬长避短,从而实现深刻认知与具体应用相结合,促使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更大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向潘.翻转课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78-179.
[3]杨在英.翻转课堂在小学教学中的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108-109.
关键词:翻转课堂;关键因素;有效实施
翻转课堂本质上是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但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教学次序的翻转,而是对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要素及其关系的重新把控,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也应在充分考虑这三要素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方式、手段的多样化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综述
1.1翻转课堂的含义
在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迅速蔓延,各国家及学校纷纷展开对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教师开发的网络视频课件为基础,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课程内容的预习,然后在课堂再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过程的教学模式。
1.2翻转课堂流程结构
翻转课堂流程结构主要包含横向与纵向两条主线。在横向流程结构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也要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整体分析与设计,但不同的是增加了视频课件制作、视频课件播放、针对课件的课上互动内化、教学效果与质量测评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纵向流程结构方面,主要涉及网络环境、教师能力及学生参与3方面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技术性因素,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首要环节,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因素则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主体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针对的就是学生,学生的参与配合才能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
1.3翻转课堂的特点
1.3.1以网络为授课媒介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视频形式的教学课件投放到网络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下载相关视频课件,并可随时执行暂停、重播、回放等操作,对于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可多次反复地研究学习。此外,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所设计的视频课程,比实际课堂上课时间要短,这是依据学生可集中记忆时间来要求的,当学生观看视频超过一定时间后,便会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因此,翻转课堂是用最短的时间精练讲解关键知识点,控制在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范围内,使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点最核心的内容,爱上自主学习。
1.3.2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先通过教师的视频课件学习了解所学的内容,实际上可达到一对一式的学习辅导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提前思考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不理解之处。在上课时,学生便可根据自己之前的学习向老师提问,而老师根据这些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解析,并迅速掌握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从讲解知识的人成为了解答疑惑的人,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学习知识,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与实施策略
2.1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因素
2.1.1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学生既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因素,又是衡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和质量的唯一因素。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了实施翻转课堂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1)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下,学生课下观看视频课件、完成练习、发现问题、课堂上互动活动等都建立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⒂胄院椭鞫性。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引导机制、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翻转课堂的主人。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同学生在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的使用熟练度不同。而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如通过网络观看视频课件、网上交流沟通、网上资源检索等,这就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良好的条件。
2.2教师教学与信息能力因素
2.2.1教师教学与信息能力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教育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从翻转课堂实施的流程结构方面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联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中间人,课程整体分析与设计、视频课件制作,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等环节都与教师紧密相关。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1)加强对教师信息能力的培训。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制作与视频课件。这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是个一显身手的好机会,但对于年龄稍长的优秀老教师来说,也面临着计算机技术不过关的难题。而这部分优秀老教师也是学校教育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有步骤、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视频课件技术培训,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让教师学会制作音视频,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必要措施。时代在进步,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也必然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现代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要求,提高翻转课堂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过去“填鸭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这就需要对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更多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师在翻转课堂下的教学能力。如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式组织翻转课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讨论分析总结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
2.3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
2.3.1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而存在的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无论是教师制作视频课件,在网络上视频课件,还是学生下载观看视频课件,以及师生之间跨时间、跨地域的交流,都需要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有效支撑。可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是决定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最基本因素。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
2.3.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也叫“反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在课前,教师提供教学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自行在教学网站中对学习资源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前答疑、知识点探究和知识点应用等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了一种“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上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教学构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现代的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翻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翻转为主动探究者,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的教学形式翻转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所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最大的革新是将“课中环节+课后环节”颠倒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教学流程的改变。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学”是负责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是完成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翻转课堂是将教学活动的顺序进行翻转,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理解。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设计模块和课中设计模块。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由“Why-What-How-If”组成的一个循环圈问题,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分为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两个模块。课前教学设计主要解决“Why”和“What”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从自身的认知结构出发与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起联系,领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自身的认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具体的情景,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理解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解决“How”和“If”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有认识和理解,将知识能恰到好处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教师的任务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操练。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模块设计
课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成效。课前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Why”和“What”类问题,让学生清楚本次课的价值所在,并且获得一定的专家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师提前录制好并上传到服务平台的教学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的提出问题、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做了有力的铺垫。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视频主要是由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内容,并提供给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材料。制作教学视频时应注意如下: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内容,并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水平。其次,教师整理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在制作的教学视频中适当增加讲解内容,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性,并录制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视频,以适应不同班级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堂模块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内化,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How”和“If”类问题,实现知识最大程度的内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和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知识的内化效果达到最优化。
1.教学问题的确定
课堂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上传到教学网络讨论平台上;另一个是教师提前预设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从问题中提炼出最有价值并有研究性的问题。
2.独立探究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依赖学习逐步地发展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学生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独立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的最大程度的内化。
3.课堂学习的协作
课堂学习的协作主要通过教师的提问、讲解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完成教学知识的授予。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充分发挥,更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协作学习的活动中需要对学生分组、任务分工,并指导学生小组内的学习。
4.学习成果的汇报
学生通过汇报学习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成果,以完成学习任务。在分享收获与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师生可以进行评价,对学习内容提出建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人分享的内容中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5.课后评价的反馈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节课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学生互评。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并进行总结概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以达到知识的拓展和灵活运用。
作者:潘蓉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翻转课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意在培养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法,它的出现使我们认识到知识的学习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更多地运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和空间。
1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1]。
学习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便是将这两个阶段进行了颠倒,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作业、教师单独辅导等,完成知识的内化[2]。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而社会所需要的正是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桎梏,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的社会需要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一定的意义。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相对比较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够深化记忆[3]。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2.1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扮演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听讲的方式来实现。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这实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转变。
2.2课堂上时间的利用情况
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授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而留给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上的时间则是为学生服务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分组交流等,对自主学习中的知识进行强化记忆。
2.3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通常是老师对知识先行教授,之后学生在课下对其进行加强巩固。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这一顺序发生了创造性的颠覆。学生先通过视频、课件等对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2.4课堂教学内容的分配情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在课堂中接触的是新的知识,教学的内容也主要是以课本上的内容为主。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则变为对已经预习的知识的深化积累和掌握,以问题的解决为主要教学内容。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3.1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所谓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主要就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这是有别于我们国家传统教学的一大特色。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关键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转变,使一切场所都能够成为课堂。
3.2学生合作的常态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将会比较频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了引导者、辅助者和安排者。而学生则是执行者、行动者和探究者。
3.3教师角色的导师化
从该种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得到了强化,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真正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才能让“以学定教”得以实现!
3.4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在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传统被动接受者,转变成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5课堂气氛的活跃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营造出较为轻松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灵活的教学时间。研究表明,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增强了学习中的互动,能够有效弥补高等职业教育现行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但是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分析、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13-02
引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变换了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是信息技术支撑,时展引领的新型课堂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的革新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外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转换到了各学科的应用实践中,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国内对其的研究仍然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实践应用处于探索的试验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翻转课堂中的微课,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一、 翻转课堂中的微课
(一) 微课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多媒体工具应时而生,微博,微信以及微商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微课的概念便被提出了。现阶段,国内外并没有对微课的概念作出统一的定义,但是结合国内外对现有微课资源的总结,不难发现微课的基本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微课中的“微”,主要是指时间短,内容少,也就是说微课满足的基本条件是针对于某一知识点进行简短的、全面的讲解。其次,微课是一种网络课程,其主要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适宜引入到正式课堂中作为教学资料。最后,微课资源是一种可储备的教学视频,内容包含突出的教学主题和目标,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微课资源的网络平台有很多,尤其是国外对于微课网络资源的应用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一种学习模式,例如Khan Academy以及edX等MOOC平台上的视频资源均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统一学习单元。国内虽然没有开设这种专属微课的网络平台,但是不同的教学机构以及相关的学习单位,均开设了自己的微课网络视频,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例如新东方、宏文等大型教育机构均有自己的微课资源。
(二) “翻转课堂”中的微课设计
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中的微课作用突出表现在课前知识传递的效果,换句话说,微课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
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主要包括两大组成,即微视频和作业练习,二者同处于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即网络教学平台为基本载体。微视频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学习资源,其以食品教学为主,同时伴有课件、素材和相关案例辅助,可以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学习资料。作业练习主要是为了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包括在线测试、答疑以及在线调查等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教学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内容,从而有助于提高最后的教学效果。
学习资源的设计是微课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其之间关系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效度。因此在设计学习资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保证微视频中的学习资源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第二,微课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提炼,其在主题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对复杂知识点的分解讲解,从而使得难题简易化。
二、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1翻转课堂的过程分析
为了保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持,遵循规范的操作依据,必须要了解翻转课堂的过程。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以下的基本过程。
所谓的翻转课堂是从传统的课堂模式转变成新型的课堂模式。传统的课堂模式在课程设计结构上与翻转模式相同均包含课堂前、课堂内和课堂后,其在课堂前的设计为空白,即全部留给学生自主安排,课堂内的设计内容包括知识传递、活动设计和布置任务,课堂后学生要完成规定的任务,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
对传统课堂实施翻转以后,翻转课堂的主要过程包括:(1).课堂前要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总结;(2).课堂内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协作探究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3).课堂后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
2翻转课堂的特征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模式的结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翻转改变了师生在课堂内的角色。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被动性。这种被动的意识,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更像是一个全神贯注的听众或者观众。
翻转课堂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像是一个引导者,而真正的主宰者是学生自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强化了学习的自主意识,锻炼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特征主要包括:(1).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由主宰转为引导者;(2)翻转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3)课堂内安排的活动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内化吸收的效果;(4).课堂设计目标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难点的挑战。
3翻转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翻转课堂的效果,在设计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尊选以下三项基本原则。第一,翻转课堂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内化。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学习知识结构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翻转课堂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在自主学习与老师引导的共同作用下,构建起基于自主学习意识的知识结构,从而保证知识学习和吸收的效果。
第二,翻转课堂的设计要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所谓的分层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能力的分层,即要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可以得到对应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的吸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自身学习情况为基础,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学习资源。例如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可能10分钟就可以掌握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视频只要看一遍就可以掌握。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可能要看30分钟甚至更久,视频也要反复看,但是这些学生之间互不印象,均可以保证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翻转课堂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翻转课堂设计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以及需求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完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氛围。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学习内容,要给予其足够的学习时间,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其摆脱精神的紧绷以及不必要的学习障碍,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足够的自信。
(二)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在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掌握上述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保证实施流程制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为基础,完善设计构想以及应用模式的基本思路,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即三大任务,分别是课前的过关任务、课内的典型任务以及课后的拓展任务。在这三大任务的主线引导下,实现知识的传递、知识构建与内化以及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下面以某一学科学习为例,说明其具体的实施流程。
如图1所示,其为基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图。
如图1所示,其包含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其以三大任务为基础,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了课堂前准备阶段和传递阶段、课堂内内化阶段以及课堂后巩固阶段。
1课堂前准备阶段
课堂前准备阶段通过图1可以看出是课前内容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内容是对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因此,课堂前准备阶段是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为了设计出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微课资源,教师需要详细的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将重点、难点以及较为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区分开,选择出与课程内容最为密切,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作为网络视频教学的主体,将其它相关的学习资源作为附体。下面以应用软件教学为例,说明其准备阶段设计开发微课资源的重要过程。
首先结合科目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证可以详细的看到鼠标移动和按键操作,即采用录制频幕和同期声的形式。其次,为了保证教学的亲切感与真实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定时的出现教师教学镜头。
由于应用软件在学习过程中较为混杂,因此视频中要有相关的重点事项提醒以及关键知识点的勾画,一般可以采用红色画笔着重提醒,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关键知识点。最后,时间设计一般控制在18分钟范围内。完成上述内容以后将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且设置相应的微课过关任务,搭建在线平台,完善信息化学习环境。
2课堂前传递阶段
课堂前传递阶段主要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整理相关的知识点,对于一些难点和不懂点,要实时参与到在线答疑和讨论等环节中。最后,完成教师设置的过关任务。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过关任务的完成情况,整理一些共性问题和特殊问题,判断微课教学的学习效果,从而为课堂内活动设计提供参考。
3课堂内内化阶段
课堂内内化阶段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微课视频学习过程中总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探究、小组互评等方式,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采取自由辩论等方式得到最终的答案,最后通过教师统一评定,完善答疑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观察,记录学生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总结其中存在的弊端,并进行个别同学的辅导和讲解,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4课堂后巩固阶段
课堂后巩固阶段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一些优秀学生的表现传入到网络教学平台内,以供其它学生的参考学习。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程度的基础上,设置相对高级的过关任务,以供有能力的学生实施扩展和挑战,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练习的目的。由于学生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课堂上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课堂经常以重点培养的学生为基础,在课堂内会占据较长的时间讲解相对复杂的难题,其不仅影响了其它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翻转课堂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一) 实践方案
为了检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是否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主要以Flash软件动画制作中“按钮制作”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实践验证。为了保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特选取普通班作为实践对象。结束实践以后,相关人员会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深度访谈等形式,获取与实践效果评价的相关数据。在设计问卷以及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要突出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对比,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效果判断依据。
(二) 实施过程
实践目标为45人组成的普通班级,选择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已经通过传统教学课堂完成一部分,课程讲解的过程中结合了多媒体演示教学,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网络基础学习条件。通过调查,班级45名同学均具备网络学习条件和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在了解过基本条件以后,下面按照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依次执行下述内容:
首先教学工作者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与分析,选择的主体知识点内容分别是“按钮元件的创建方法”和“按钮四个帧的作用”,将其它知识点内容以附件的形式形成了视频相关的学习资料。微课视频录制时长为15分钟,以主体知识点为重点,将重点内容用红笔标注,难点用蓝笔标注。设置了3个过关任务,在线讨论问题包括学习感觉,完成时长和视频观看次数等。
课堂内内化阶段主要设置了“点击”帧功能的活动讨论,其活动开展的原因主要基于教师对学生过关任务的分析和总结。在讨论活动结束以后,布置了自主完成“认识电脑”的典型任务。老师主要观察分析学生的思考模式以及探究思路,实时总结学生分析问题的特点,对个别基础能力差的学生,老师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辅导。
课堂内内化过程完成以后,教师将优秀的作品上传到了网络教学平台中,供学生赏阅和学习,并设置了扩展挑战任务。通过教师的总结,本班45名学生,共有31名进行了拓展任务的挑战,其与的学生多次查看过教学视频,下载了相关的学习资料。
(三) 应用效果调查
通过分析和调查得到了学生对课前微课的学习反馈以及对该模式的认可度和效果统计情况,其中学生对课前微课的学习反馈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较好的完成课前的微课任务,时间大部分处于25分钟以上,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学学习能力处于一般水平,且投入度较高。除此之外,还统计了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效果的统计,其中有52.5%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的效果较好,20%的学生认为其效果很多,没有人否定其效果。在调查学生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时,大概有50%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25%的学生非常喜欢,还有25%的学生表示一般喜欢。由此可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较好的反馈。
由于该实践调查中,实践对象的选择范范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只能代表一小部分师生群体对该模式的态度,但是可以以此为研究思路,继续增大对该模式的实践研究。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介绍翻转课堂中的微课,认识到了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得出了翻转课堂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实施流程。最后通过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肯定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
[2]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4).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4]王文礼.MOOC 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5]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