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02: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因
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讲究发挥人的自主性;市场经济讲究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特征反映在大学生中,表现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注重表现自我,关注自我价值与彼此之间利益关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个人教育环境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行应试教育,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学校、教师、家长往往不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健康人格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文化背景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学生养成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例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往往有一定差异,甚至在性格上也有着明显不同,进而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和集体学习生活的和谐,甚至互不相容,同学之间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认知过于理想化,交际过程中过于自我。当代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高,过于理想化,经常用美好愿望的尺度来衡量现实。大学校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真空地带,这样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产生了偏见,造成了对现实人际关系状况产生种种看法甚至不满,这种不满反过来又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消极影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同时,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往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己的需求,自尊心强,敏感性高,喜欢争强好胜,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容忍、合作精神,不能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关系。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嫉妒心理、自闭心理与自卑心理。
建立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校园布局,以优美的外观让人心旷神怡,以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迪、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其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网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加强周末文化广场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交往,增强彼此之间认识与友谊;大学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注重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教师形成牢固的“以生为本”校园文化理念,关心学生,注意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以言传身教正面影响学生。其三,建立与完善心理咨询系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设立专门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专家、专业老师,成立心理俱乐部等途径建立与完善心理咨询系统[2]。正确认识自我。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充分认识,才能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经常分析自己,反省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应该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审视自己,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其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后天培养的内在素质所产生的魅力,跟与生俱来的美貌所产生的魅力相比,更具有持久性和感召力[3]。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不断丰富知识,积极在实践中提高素养,努力培养真诚、谦虚、热情、宽容优良品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质高尚,受人尊敬、喜爱的人。这是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实现成功交往的基础。其二,加强交往技能。大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以下人际交往的技巧,保证正确处理好各种大学生人际关系:(1)平等交往;(2)学会尊重;(3)待人真诚;(4)宽容大度;(5)善于聆听。综上所述,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相当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育人环境;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建立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并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作者:张菁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有助于大学生启迪思维开发智能;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也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关系不仅为个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也是心理辅导、治疗的重要资源。对于一个健全的人来说,人生要取得成功,人际关系更不可或缺。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可见,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但是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尽管取决于双方,当代大学生却不能也无法要求别人来顺应自己,大学生能做的就是把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性,重在调整自己,培养自己积极的交往态度与应有的交往能力,也只有把着力点用在自己身上才能去赢得和谐、宽松的交往氛围。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来说是积极健康的,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家庭环境的差异以及学校环境的变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交往范围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交往意识较强,他们不仅与校内的同学交往,他们还因工作等其他需要积极投入社会,主动结交社会上的朋友。但有些大学生交往范围十分狭窄,例如,有些仅限于班级同学及老乡,他们形成一个小圈子,就因为几个同学相处很好,导致不自觉地排斥他人;有些同学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仅与寝室室友有接触,很少走出寝室与其他同学交往;有些同学一旦谈恋爱,就沉浸在二人世界中,完全忽略周围的人。
2.同学关系方面的问题
进入大学以来,不少同学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和同班同学相处特别困难。表面上似乎同班同学经常在一起上课、搞活动,大家接触的机会很多,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相互之间显得比较冷漠。有些学生在路上遇到时相互之间根本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一般,感觉非常不好,还有学生甚至大学四年都没跟班上好多同学讲过话。
3.寝室关系方面的问题
寝室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最直接的形式,相互影响最为明显。但是我们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却在寝室里煎熬着。资料显示,有一所高校一年来接待类似处理不好寝室内人际关系,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的心理咨询就达1100余人次。20世纪90年代逐步升温的校外租房现象中,逃避集体生活的约束和不适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
4.异性关系方面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认为异性之间的相处会比同性之间的相处更容易些,许多女生觉得与男同学交谈更轻松一些,不会有任何压力。但是大学生中的异往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异往的感受上,男生比女生更紧张,更困难,因此女大学生能够比较大方地对待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而男大学生对于异往比较敏感、害羞,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适当地与异往。
5.师生关系方面的问题
有些大学生时常会有感觉不到老师存在的感觉,好像老师正从他们的生活中退出;有些同学对老师缺少亲近的欲望,不敢惹他生气;有些同学认为许多老师根本不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有同学将其他同学与老师的相处特别是与班主任的相处看作是他们通向成功的一种手段而觉得这种人际关系特别恶心。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自卑、胆小、害羞、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不善于言谈、怀疑他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对人冷淡等。造成以上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原因很多,既有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其主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误区
对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他人和人际交往过程的不良认知,常常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关键原因。有些同学不敢与老师走得近,认为老师总是喜欢性格开朗的学生。有些女生没有信心与男生交往,认为男生都喜欢漂亮女孩。有些同学很看不惯女生交往广泛,认为是“交际花”。当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很少有人想到自己是否失误。这种认识将使问题变得更难于解决,人际关系长期陷入紧张。
2.心理缺陷
从情绪的自我控制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情绪极不稳定,控制能力欠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走极端。一旦取得成绩这些学生便沾沾自喜,一旦失意,往往非常郁闷,有人甚至将自己的不快迁怒于人。由于严重缺乏自制,这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不受欢迎,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从大学生个性品质看。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嫌弃型”个性特征:一是具有攻击性,他们常常让人感到没有安全感,造成交往的紧张,使他人望而生畏;二是具有退缩性,他们常常让人感觉压抑,交往起来需谨慎小心,不能伤到他们的自尊心,让人觉得很累。
3.行为缺陷
大学生的行为缺陷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宜人度下降,有些大学生习惯了在不该麻木时麻木,不该畏缩时畏缩。二是交往的易变性,今天跟这个好,明天又跟那个好,甚至有些原本是好朋友的由于某件小事而反目成仇的也有。三是“重色轻友”,许多有了男女朋友的同学其交往圈子明显缩小。四是人际关系低俗,在大学校园里还存在着一些低级趣味的行为,这些行为缺陷直接导致了人际交往困难。
4.交往经验与技巧缺乏
多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远离家人,面对同龄人与老师,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极度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几乎没有什么人际交往技巧可言。首先,语言缺陷,有些同学说话尖酸刻薄、冷言冷语,也有些讲话唯唯诺诺。这些言辞常会引起他人的不快,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其次,交际礼仪缺乏。今日的大学生在礼仪知识方面极度缺乏,许多大学生跟老师说话就像是父母教训小孩。跟老师说话尚且如此,与同学间说话更是没有礼貌,而且有时还表现得极不道德。这种礼仪上的缺乏使同学间的第一次交往就成了最后的交往,在求职中他们更是饱尝不懂礼仪的苦果。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调适的策略
当代大学生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改善人际关系状况,提升人际沟通品质应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努力的目标。
1.调整认知方式
出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大学生本身存在着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调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措施。它要求我们调整思维模式,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首先,调整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比如,对人或事的绝对化和过分概括化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它会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阻碍人际交往。我们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认识到有些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之处、不现实之处,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只有将这些不合理的信念用合理的信念代之,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他人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人际关系才能趋向于和谐。
其次,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优点,承认他人的长处,虚心向对方学习;正确全面把握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自我肯定。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存在短处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大学生要考虑的往往不是如何去克服它们,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开它们,使自己的长处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2.增强人格魅力
首先,增强自身的仪表魅力。仪表既包括外貌的美丑,也包括人的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它们对人际吸引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合适样式和色彩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同时,我们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仅注重外表美是肤浅的,由内而外的美才是最具魅力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外在美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对他人的吸引会逐渐由外及内,从相貌、仪表转为才能、风度。
其次,增强自身的个性魅力。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因此,大学生要形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待人真诚、心胸宽广等性格特点,培养健全而有魅力的个性。
3.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技巧。交往是双向的,讲与听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大学生在谈话时更喜欢陈述己见,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事实上,用心倾听不仅是一种友好的表现,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暂时把个人的成见放在一边,用心去体会说话者的内心世界及感受,更深入地了解对方。
首先,作为听者,要少讲多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最好不要插话,要等别人讲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要尽量表现出聆听的兴趣,听别人讲话时要正视对方,切忌小动作,以免对方认为你不耐烦;再次,力求在对方的角色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对对方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还有,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妄加评论。
4.加强角色扮演的心理训练
模拟现实问题场面,让自己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以便了解别人的需要、感受,从而改善待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仅仅从自身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没有站在对方角度来考虑他的感受、需要,无法理解对方,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这就需要我们在心中扮演对方的角色来了解对方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例如,在父母面前我们是孩子,在老师面前我们是学生,在公交车上我们是普通乘客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随着场合的变换,能及时调换角色,作出与该角色相对应的心理、行为反应,否则将导致角色僵化,产生人际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倪道良.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2]曹玲.浅谈人际关系中大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4).
[3]张丽琼.试论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
[4]魏泽,孟祥宾.人际关系团体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作用研究
一、礼仪教育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必然联系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律己、敬人的过程。礼仪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个人礼仪、校园礼仪、社交礼仪、中外礼仪、求职礼仪和网络礼仪等。
人际交往能力指人们在人际沟通时,妥善处理组织内外以及周围环境各种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在社会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仪。因为礼仪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器和剂。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之外,还能帮助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更好的表达尊重和友好,增进了解与信任。在交际中,周到的礼仪能够使交际各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营造良好的交往气氛。所以,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反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粗鲁无礼,容易使人产生否定情感,从而阻塞人际沟通的心理通道。
因此,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点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教育,让学生在提高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更懂得运用形象管理技巧,以及得体的言谈举止和适宜的处事方式,在人际交往中赢得赞许。“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告诉我们礼仪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是大学生生涯规划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基本必备的条件。
二、礼仪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们渴望获得情感交流和个性肯定,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交往能力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自卑、多疑、敏感、嫉妒等情绪体验,进而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受挫,产生交往障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礼仪教育中所涉及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校园礼仪等内容的学习,能够普及礼仪基本常识和交往技巧,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自信心和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充满朝气、志向远大的大学生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更需要接触和了解社会,更渴望参与社交活动。在这过程中,大学生们如何做到知礼、守礼,如何运用合适的交际礼仪提高自身吸引力等问题,通常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困惑。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如: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座次礼仪、名片礼仪等,可以使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不断提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
礼仪作为一种非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习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内容,是调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当下,高校中比较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引领,常常忽视基本礼仪素养教育,容易产生大学生礼仪知识匮乏和自我约束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不断引导大学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大学生内在道德品质和外在礼仪形式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
三、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调试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强化积极交际心理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常常存在着文化习俗、心理和社会地位等障碍,其中,心理障碍是人际交往能力较缺乏的大学生的“坎儿”,刚刚进入高校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存在自卑、自傲、嫉妒、猜忌、羞怯等心理体验。在这些心理体验中,自卑最为突出。而笔者对于所在地市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中发现,大学生内心自卑的主要来源是对自身形象的不满意。
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自卑心理的疏导,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从仪容、仪表、仪态等方面,首先让学生悦纳自我;其次,让学生了解自我形象的优劣势和学习形象管理的技巧;第三,让学生常常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能行;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鼓励和赞扬。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完善自我形象,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变得自信、谦虚、从容,不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多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大学生个人“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剖析“第一印象”给交往对象带来的效应,让学生在项目化的实践活动中领略到礼仪“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等知识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力量,引导学生用好塑造良好印象的重要工具——社交礼仪,促进学生在不同场景进行个人形象塑造,不断获得交际的成功。
(三)动态细微处夯实培训,引导打造自身魅力
微笑是特殊的情绪语言,它是人际交往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悦的面部表情。它不但表现着人际交往中友善、诚信、谦恭等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自信、涵养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及健康心理。社交人员的形象展示离不开微笑的运用。例如,微笑让北京奥运会的礼仪小姐成为中国的“名片”。因此笔者在礼仪教学中将微笑训练作为教学重点,从口眼结合;笑与情、气质的结合;笑与语言结合;笑与仪表、仪态结合4个方面训练,以笑助姿,形成完整、统一、和谐的美,不断展现青年大学生友善、谦恭的人生价值观和青春魅力。
(四)重点锤炼敬语运用,交谈礼仪促学生人际交往
交谈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一个人说话交谈的水平,对塑造自身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今大学生对交谈礼仪基本知识掌握欠缺、运用匮乏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说、如何听的规范不甚了解。笔者在教学中对如何正确的说(普通话练习等)、如何清晰地说(包括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握潜在的语义和逻辑等)、如何礼貌的说(如何善于倾听、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等)、如何幽默地说(幽默艺术学习等),都分别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练习,收效很好。
四、总结
关键词:城乡家庭环境;“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6-02
家庭环境是一个系统、特定、相对稳定的内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极大。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经济社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乡不同家庭环境中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
“90后”大学生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衣食无忧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这个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群体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1.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行为自主,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具有较强叛逆意识,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
2.功利务实、理智参与各类活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出现观念和行为的错位。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受市场价值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活动的参与方式上由原来的空泛理想化的热情,转入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关注。他们在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时,总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他们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
3.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造成了“90后”大学生情感上躁动不安、荣誉感强、虚荣心强。他们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的程度强烈。
4.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上趋向于追求时尚,凸显个人爱好。“90后”大学生出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更为丰富,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性。他们既认同传统的价值观,也欣赏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
5.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实用和前卫方式,人生目标相对模糊。他们青春激情与文化理性并存,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总是追求浪漫与新奇,接受变化与挑战,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认识很模糊。
二、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事物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情况,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专等6所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646份,回收率为97.88%,其中有效问卷为640份,有效率为96.97%。在我们的调研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占21.24%,中小城镇的占18.63%,来自农村的占60.13%。通过分析,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表现在
1.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存在偏差。在我们的调研中,当问到“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感到紧张或窘迫”时,来自大中城市的同学认为不会紧张,会很自如,占6.21%;来自中小城镇的同学认为有时候会这样,占71.24%;来自农村的同学认为经常会这样,占23.10%。调研表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见多识广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人际交往比较积极。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2.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在我们的调研中家庭较富裕的占3.6%,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66%,贫困生占25%,特困生占5.4%。调查发现,在“90后”大学生交流方式中,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类协会、朋友聚会、社交场合等方式交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局限,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潇洒自如”,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主要通过老乡会、发短信、聊QQ等方式进行交往。
3.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差异。城市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受教育环境良好,接触社会较多,拥有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和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都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4.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体现显著差异。城乡家庭在环境背景、文化习惯、价值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在问卷中,农村学生选择“遭受排挤”的占10.15%,选择“自尊心受损”的占58.24%。“自尊心受损伤”这一问题在问卷选项中城乡大学生相差28.11%。在“交际与交友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38.97%,小城镇占39.93%,农村的占45.71%。在“与异往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3.53%,小城镇占28.49%,农村的占34.86%。在“交谈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4.26%,小城镇占29.65%,农村的占33.14%。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11.76%,小城镇占10.47%,农村的占29.71%。由此看见,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的家庭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差异等导致了城乡家庭环境的差异,从而影响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
1.城乡家庭收入的差异。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则是通过就业方式获得家庭的收入,家庭的共同收入决定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密切而相互协作。而农村的农业生产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部分,这种家庭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收入只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与城市有区别。这种城乡家庭收入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家庭间观念与行为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
2.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农村家庭的收入需要安排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经营的再生产。城市家庭收入的安排相对较简单,开支也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安排等方面。这种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
3.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从消费层面来看,城市居民逐步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享乐消费转化;而农村居民生活则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化。
4.城乡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城市家长偏重于过度关心的教养态度,对子女限制和管束较多;而农村家长则倾向于简单的、惩罚的教育方式。
5.城乡家庭父母教育意识有差距。城市家庭父母大部分都很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农村家庭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比较模糊,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依赖学校和老师。
6.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有差异。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子女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要求都很高,期望子女在大学期间学会很好地为人处事,以便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农村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但由于他们从自身地位和客观可能性出发,不会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7.城乡家庭父母和子女沟通交流有差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融洽了亲子关系。而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广大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容易受到消极情绪和负面言行的影响。
四、改善城乡家庭“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1.改变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偏差,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家庭而言,要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误区和偏差,应重视孩子作为独立发展主体的特殊需要,将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做到时时和孩子进行沟通,成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以此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改变,对于城乡家庭环境来讲关键在于改变孩子成长的环境,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父母要构建和谐的、积极向上家庭生活,孩子就会受到和谐的、进取心的教育。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人际适应能力。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和睦民主、平等互动、家庭环境和谐温馨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要积极创造民主、催人奋进的家庭气氛,来培养孩子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4.家长要当好子女的素质导师,引导子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加强自身的交往技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培养子女良好人际关系。在改进家庭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利用其他途径,尤其是学校和社会其他教育机构的替代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4):111-114.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赵丽芳,陈国锋.90后大学生的特性及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34-136.
[4]黄艾丽,杜学元.关于我国城乡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07-110.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由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要优越许多,其思想以及理念和老一辈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目前社会上不乏对90后大学生的批评,但90后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获得人们的认可和关注。
1 90后大学生
1.1 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但孤独脆弱。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更多的关爱,优生优育的他们从小就很聪明,有自己的小天地,但缺少心灵与感情上的沟通。除了课本和作业,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制定周密的个人计划,却不执行;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没事检查手机有没有短信,每两周换一次彩铃。由于没有经历过大的风浪,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出现过激的行为。
(2)自我个性鲜明,自尊心强但反叛消极。90后大学生两分钟经常这样安排:前一分钟是崇拜,后一分钟变成藐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偶像的一举一动极为关注,个性的鲜明就像他们增长飞快的眼镜度数,敢爱敢恨,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同时,他们觉得父母的期望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有时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说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3)自信心强但极力表现与众不同。90后大学生接受的是义务教育,经历“减负”和“素质教育”等多次的教育改革,但还是承受很大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什么都还行,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但是物极必反,有些极端的学生会认为把全部的精力拿来学习是浪费时间,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与众不同。他们会标新立异,追求所谓的时尚和高雅,染上彩色的头发,穿上流行的豹纹,戴上各种各样的配饰,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4)网络信息知识丰富,但对网络十分依赖,内心空虚。90后大学生大多都有电脑,即使没有电脑也有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他们有什么问题,不需要查阅课本和资料,只要百度一下就知道。他们有着很丰富的信息知识,对各种网络用语很熟稔。他们的网络游戏品种很多,他们的聊天工具也是五花八门。纷繁的网络让人眼花缭乱,流动的课堂让他们失去了一种归属感,很多学生内心却越来越空虚无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体现在了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1.2 90后大学生的发展趋势
(1)更加个性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将是大力张扬个性的一代,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到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他们不再以僵化单一的形式而是以弹性多样的形式传递着这些信息。他们将变得更加理性、务实,更加开放、坦然。面对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时,他们的择业观念变得更加实际、更加灵活、更加有想法。当面对异常激烈的职场竞争时,他们将会更加淡定、更加自然、更加坚韧。
(2)更加人本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正处在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他们有着极其鲜明和强烈的人本思想。虽然他们总想把自己表现得与众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更加反感对人性的扭曲和人格的变态,更加重视人性的善良和世界的美好。
(3)更加世俗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在社会的理性化趋势不断扩张的时候,将会更加紧张、忙碌,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人生、接近自然,更多的是存活于当下。也许他们曾经张扬个性,曾经喜欢偷懒、喜欢动漫、喜欢追星,但他们会为了生存,不断强迫自己多学一点本领,多掌握一项技能。
(4)更加娱乐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娱乐时代的到来而生的,在娱乐成为社会运行的拖拉机和剂的大环境下,他们自身也将引领社会的娱乐潮流。不管是时尚的动态,还是娱乐的动向,他们通常有着比较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见解,是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2 90后人际交往的现状
90后大学生会在孤独中思考、磨砺和畅想,也将会有所担当。他们或许整日沉浸在烦恼里,但注定能够扛起这个时代的重任。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90后大学生应该在学校中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为了充分了解90后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讨论会和个体分析,对我们学院90后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进行了一次调查和走访。
调查的结果显示:15.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应人际交往,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4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勉强可以;32.6%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适应人际交往;只有10.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心理很成熟。
我们对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1)有一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人际交往,在新的环境中很拘束,不能完全放开自己,适应性较慢。同时在与不熟悉的人或是非同龄人交流时,会紧张,怯懦,不会去主动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他们说也想去关心别的同学,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何时做,他们也想去赞美表扬人,但却怎么也表达不了自己的意思,他们也想交很多的朋友,但总感觉没有合适的机会。在交往中他们也想温柔地表现自己,结果是言语硬邦邦的,无意中伤害他人。
(2)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好,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充实,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放开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在和别人交往时,他们从抓住双方的共鸣,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他们觉得自己很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不会让双方感觉尴尬;他们有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和方法,能够比较容易融入他人的生活中。
我们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90后大学生有孤独心理。目前有着诸多的交流媒介,他们渴望过着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的生活,处于与世隔绝、无人进行交流的状态,总以为没人能了解自己,沉溺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从而不合群,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以前绝大部分农村学生家家户户都是平房,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的交流机会很多。大部分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的学生要么性格过于自负,要么是受外界的影响过大,对与人交往有抵触情绪。有句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90后大学生要让自己主动融入集体中,就要不断克服自己自负、自傲的消极心态,多与人相处、沟通,才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90后大学生有自卑心理。他们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突然发现人外有人,有着强烈的落差,他们自卑、忧郁,总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和别人交流沟通。在家庭中常处于核心地位,老人宠溺、家长放纵等使他们很难在学校中完全融入集体,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便容易产生自卑挫败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暗示和太多的自我否定,自己身材不够高大、相貌不够靓丽、出身不够高贵、学习不够优秀……这些都阻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发展。90后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上帝是公平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虽然在有的方面不如别人,但也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优点。
(3)90后大学生有嫉妒心理。他们对在学习、才能、名誉等方面比自己好的同学会产生自惭、不悦、怨恨的情绪。有的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有的人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有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便挖苦、讥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90后大学生要开拓自己的眼界,看到别人的优点和努力,更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多转移注意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积极将自己的劣势转变为优势。
3 小结
90后大学生作为各大高校的新鲜血液,是当代社会里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年代的人的特点,有着自己人际交往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入手,谈到了人际交往对90后大学生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充分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和培养工作,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和心理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辉.“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征分析[J].科教文汇,2011(19).
[2] 周静.新形势下建设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35).
[4] 吴雅萍.网络社交下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效应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5).
[5] 权丽娟,岳效飞,文晓洪.90后在较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调查研究,2011(7).
“晕轮”是光环笼罩月亮时,月亮周围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人们仅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他在其他方面一些未被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通俗地讲,“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必须加以克服。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现象探析
“晕轮效应”是一种有缺陷的心理认知方式,阻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甚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往往喜欢将人简单地分成好与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某方面好,好的光环会罩住其他方面的品质,产生“一好百好”的心理倾向,反之,则相反。“一丑百丑”“俊遮百丑”就是晕轮效应的表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现象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
(一)由仪表因素产生的“晕轮效应”
仪表由人的多种外部特征构成,是人的具体形象。仪表因素虽然只是一种外在因素,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喜爱美、渴望美的天性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为靓丽俊美的仪表所吸引而产生晕轮效应。戴恩在1972年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些大学生分别去看容貌美丑不同的两个七岁女童的照片,照片下面都写有完全相同的一段文字,说明照片上的女童曾有过某些过失行为,然后要求大学生评价女童平时的行为。结果发现:对容貌美的女童的评语偏向于有礼貌、肯合作,行为纵有过失,也是偶然的,可以原谅的;而对容貌丑的女童的评语,多推想她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儿童”。尽管大学生都懂得“以貌取人,失之于人”的道理,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仍然容易受仪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晕轮效应”。
(二)由特长因素产生的“晕轮效应”
特长因素指的是人的特殊才能和专长。大学生比较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力突出,在某方面有特长,在大学生中就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即使在交往中暴露出一些个人弱点,这些弱点也会被他的特长所掩盖。相反,没特长者可能得到一般甚至相反的评价。
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分析
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生长的“土壤”,父母是个体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方式对子女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父母的认知方式不健全,喜欢将已知的信息扩张、泛化,去推及未知的信息,从而产生“晕轮效应”。其子女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可能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认知偏差,影响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良性沟通,严重的还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滋生心理疾病。
(二)教育因素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致使校园内人文精神缺乏,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欠缺,思维建构不全,易导致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晕轮效应”,影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管理存在缺陷也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之一。
1.学校人文精神缺乏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以追求人格完善的态度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的自由与平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弘扬人性及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发展。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在追求信仰、审美、创新、人格等方面应赋予教育以新的理念。然而,在我国,人文教育长期处于受轻视、被贬抑的地位,“学而优则仕”成为许多人信奉的准则,“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学校的人文精神缺乏,学生的思维建构不全,在人际交往中易产生“晕轮效应”的认知偏差。
2.学校管理存在缺陷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习都带有非常大的功利性。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围绕升学而展开的。在学校看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一种“晕轮效应”的认知方式。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的认知方式也在隐形地发展。
高等学校往往对大学生各种证书考试的通级率作了硬性的规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缺乏必要的指导,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阻碍了大学生之间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他们感知到的只是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在此基础上对知觉对象作出的评价难免会带上“晕轮效应”的色彩。
(三)社会因素
沃尔夫的心理应激理论认为,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多种应激刺激和中间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过程之中。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社会生活中的错误思想、不良倾向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晕轮效应”。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之中,许多监督机制还存在问题,这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产生影响;加之我国与世界接触日益频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也不可避免地会使大学生的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由此产生“晕轮效应”。
(四)个人因素
大学生是产生“晕轮效应”的载体,是人际关系的实际承受者。家庭、教育和社会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晕轮效应”的外因,大学生个人则是内因,是产生“晕轮效应”的关键因素。
1.同龄共振效应
教育研究界有人认为: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同龄共振。当然,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但也有其合理的成分。目前,大学生大多处在17~23岁之间,生理和心理往往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对人与事的看法比较主观,缺乏判断,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发生同龄共振效应。
在大学生之中,一般存在学习圈、娱乐圈、社团圈、老乡圈等人际交往圈子。这些圈子从本质上来说,是以情感为纽带来维系的。因此,圈中成员的观念对个体有着辐射作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听到有人说:“我同学就是这么认为的”“我老乡就是这么说的”之类的话,就是同龄共振效应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受同龄共振效应的影响,大学生也易产生“晕轮效应”。
2.循环证实效应
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对他人的认知偏差,常常会得到自动证实。大学生由于身心不成熟,待人接物难免会带上主观色彩,但人的感情是双向的、互动的。在交往之前对他人已经产生认知偏差时,大学生往往会带着这种感彩去与之交往。时间一长,这种感彩就会被对方所觉察而引起对方的反应,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必然导致另一方感情的偏失,而这又会加剧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进而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
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克服“晕轮效应”的策略
在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会产生片面的评价,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晕轮效应”,力求全面地看待他人。
(一)运用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位置互换”,即一方在心理上换个角度,站在另一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这是一种有效的人际交往方法。
角色互换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不仅对信息的正确传递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使交往双方感情进行互动,增进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中已过惯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上大学离开父母后,心里非常渴望与人交往,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交往,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片面武断地对人作出评价,结果就产生了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运用角色互换,让他们学会从思维的角度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这样才可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为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补偿教育
最为知名的补偿教育方案可能是1965年开始的“抢先起步的教学规划”。这个方案的设想是为家庭条件不好的学前儿童提供其家庭环境中可能缺乏的教育经验,从而让他们“抢先起步”,尤其注重弥补他们在认知和语言方面的不足。补偿教育带有明显的补偿性质。在人际交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补偿教育,可以有效地避免他们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促进他们积极而又健康地与人交往。
1.提高认识是前提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做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补偿教育必须先提高认识。首先必须认识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来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大学生是身心正处在发展中的群体,人际交往对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他们社会化的“催化剂”。其次要认识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晕轮效应”的危害。最后对大学生进行补偿教育这种行动的迫切性要加以认识。只有在思想上有所提高,有所警觉,才会予以重视,从而采取一定的策略,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2.促进交流是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与交流,获得的信息不全面不准确造成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诸如茶话会、心理沙龙等活动,并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全面地了解情况,减少交往中“晕轮效应”的发生。
3.掌握技巧是关键
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愿望强烈,但为人处事的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特点,学校要经常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告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晕轮效应”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一些古今中外人际交往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以此来进行自我补偿教育,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为此,学校应加强发挥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他们自觉地补上这一课。
(三)开展实践活动
人际交往的智慧对于正在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大学生来说,是必须进行开发和积累的,它是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的无形臂膀,是大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52-0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西方先进思潮的涌入,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言行举止和自我定性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变化无疑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挑战。21世纪大学生所需要的情商比例将接近80%,远远超过智商的20%,在影响大学生情商的诸要素中,人际关系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对山东6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约有12%的大学生曾动过自杀的念头,在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中,就业、人际关系、情感排在前三位。[1]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是埋葬在内心的对外不安和扭曲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目前,人际关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此课题,将从人际关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和总结:
(一)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其固有的属性和价值,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赖于人际关系。据研究调查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容乐观,轻度人际关系困扰着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着占15.06%。[2]其具体现状表现如下:首先,人际关系范围网日益扩大,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其次,他们心理需求引起对人际关系的渴望,通过各种通讯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活动。最后,还受社会、学校等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人际关系“亮红灯”,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二)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汇总国内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个人自我主义、封闭主义、抱怨心态、偏见主义、不谅解他人、竞争与嫉妒心理、性情孤僻、怀疑与揣测、不安与渴求等不良心境存在于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除了这些来自心理方面的因素外,还深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得失,一部分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相互平等交流的认可。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上冲浪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他们利用网络信息交流,来缓解现实的冷漠。
(三)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为人处事的能力。[3]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年龄阶段,了解欲和尝试欲占其主要心态抉择上。这一时期,通过学习、拓展和交流,形成相互信任和认可的关系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它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幸福感。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员工工作的满足感。学生所处的时期,是其成长过程中精力最为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的关键段,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及时促进大学生体力和脑力的发展,使他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理解和宽容、性格和才能、理性和自觉等方面获得高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的涌入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大学生所成长的环境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对待人际关系缺乏理性认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大学生关注的不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是谁能在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因此社会风气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学方法、辅导员工作及其他原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于别校的管理方式,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学校在课程设置的主次和对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的重点不同,也会影响到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选择。每个高校除了遵循中央下发的教育文件,还会根据地方实际,拟定所在区域的教育发展模式。当然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办学特色,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背景、教师授课方式、学生理解程度、校内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辅导员工作等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当然还有一部分潜在的其他原因。
(三)大学生自身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有的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人“三观”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人想拥有和谐的人际交往圈,但因为胆怯、内向、焦虑、不安等情绪左右时,缺乏自信和勇气,反而阻碍了其交友;有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没必要和别人相处等思想;有的人太过左右逢源,太做作,聪明反被,结果导致同学之间的不信任;还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喜欢逃避等。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就必须把人际关系问题作为必修的课程。
三、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社会应提供公民正确的交往环境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既要依靠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辐射作用,树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理念,帮助社会成员了解人际交往的真谛,以外养内。同时要及时扼制不良行为影响,并大力宣传开放性和引导性的人际交往观,也要与学校携手共进,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并大力发展经济。
(二)学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
学校是传承教育的主要载体,重视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知识课堂,锻炼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人际关系情景中的交往能力。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生交往心态。最后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现实情感所需,并定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娴熟的交往技巧,提升个人应对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个人应加强自身综合的交往品质
清朝康熙年间的“六尺巷道”广为流传,以此揭示了宽容是人与人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作为一个即将奔向社会的青年,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和接受别人。在健全人格方面,信用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试金石,我们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此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自身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因素。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对世态度和做人准则,也是支配和调节个人行为和处事方式的“杠杆”。建立健全的人际关系网,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意义都是重大的、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黄车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35.
[2]王涛,席波,王翠丽,徐立柱.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5):57-61.
[3]卡耐基.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冲突;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28-03[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心理教育对策研究”(〔2015〕-JKGHZD-0014);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资助(15A190003);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YB20152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SH091)。
[作者简介]张耀庭(1981―),男,山东定陶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收稿日期]2015-11-0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间会因为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出现心理冲突和矛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营造和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原因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冲击
人从出生那天起,就预示着自己要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生活。社会文化环境会影响个体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人格特点。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日渐密切,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产生了某种影响。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使他们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1]另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热衷于仰慕强者、贬低弱者,人际冲突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如果说社会是人体骨架,那么家庭就是融入这个骨架里面的细胞。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三类,第一类是权威型,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独立性很差,思想偏激,做事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和建议,总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遇事寄希望于父母。第二类是放纵型,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做事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对人对事没有自己的原则。他们遇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在意他人的感受。在与他人相处时,不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从不换位思考,自己高兴时就哈哈大笑,自己不高兴时就愁眉苦脸、火冒三丈,无视他人的存在。第三类是民主型,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人际交往技巧相对娴熟。他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向父母袒露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见解和看法,与此同时父母也会给予孩子正确的反馈信息,这类学生能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他人能够坦诚相待。通常情况下,这类学生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
(三)社会认知偏差的影响
社会认知偏差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刻板效应三个方面。第一,首因效应。顾名思义就是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和他人见面时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的对他人的总体评价。这种评价就好比一个光环可以掩盖对方的其他不足,比如说一个人五官长得很端正,当人们评价他的人品时,通常会做出好的评价,这就是首因效应。但是这种评价由于接触时间短暂,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得出的评价主观性很强,很有片面性。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要谨慎地对他人进行评价,在长时间的相处中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人。第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长时间的接触中,最新形成的印象比第一印象更占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评价舍友时往往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比较大。第三,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指个体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养成一种固定的行为习惯,按照自己对周围的人的了解而把他们归为某一类人。而这种评价往往主观性更强,因为它掺杂很多个人色彩。例如,如果对方是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对他做出好的评价;如果对方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会对他做出不好的评价。这种刻板印象容易造成对人的评价发生偏差而激化矛盾。
(四)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
个性作为一种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情感的特殊模式,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情感复杂而丰富,他们希望走向独立、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得到展现。当这种个性的差异难以调和时,就会产生人际冲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之一。[2]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希望能和别人多沟通,但是由于自己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性格又不够外向,致使自己周边的朋友不是很多,遇到事情后不知该向谁诉说。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很多同学关系都不错,看似身边有很多朋友,但是一旦他们遇到困难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够挺身而出、不顾一切帮助他们的人寥寥无几。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常常会感觉到无助、压抑、落寞,甚至会感觉到这个世界遗弃了自己,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连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都没有,这种孤独感常常会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封闭。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对策
(一)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黄金原则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获益无穷。
第一,平等原则。所谓平等主要是指相互交往的两个人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里包含自我尊重、自我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对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才可能换来他人对你的尊重。要有人人平等的意识,无论贫富、才学高低,要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人。[3]一段友谊能否长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往双方彼此尊重的水平,而双方要想彼此尊重,必须彼此平等。
第二,正直原则。所谓正直主要是指对人、对事要坦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以真心换真心。少数民族大学生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坚守正直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减少对对方的误解,化干戈为玉帛。在平常生活中要对自己从容一些,对他人包容一些,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交互原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忠实粉丝,所以每个人更愿意接受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所想所做都是正确的,同时也更希望自己的观点能被他人接受和认同,喜欢自己被人接受、被人重视。在人人都想成为焦点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在学会接纳别人优点的同时,也要试着包容别人的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对方的优点,多称赞别人。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修正不良的教育方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环境的状况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人生的发展都是有决定性作用。[4]温暖、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首先,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增强父母的心理健康意识。父母自己的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得当,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如果自己心情不好,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你的关心,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加强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支持,这样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频率会降低很多。
其次,提倡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父母的沟通技巧。尊重是和谐交往的前提,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盲目地强加于孩子,更不能盲目地为孩子包办一切。现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思想和看法,对人对事都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不再希望父母为自己提供一切,而是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可以自由翱翔。另外,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当孩子达不到家长预期目标时就会受到家长的责怪,久而久之,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逐一化解,这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会在父母的关爱中得到提升。
再次,增加沟通的渠道,全方位了解孩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外部的要求不一致也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冲突,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现在的家长多数时间都忙于工作和应酬,很少有人花费时间关心孩子,与孩子缺乏沟通,致使孩子人际交往技能相对缺乏。父母应该在业余时间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和看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心中有他,父母很重视他,并且愿意认同他、理解他。
(三)大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出现面红耳赤、说话结结巴巴、过于紧张等现象。对此,学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活动场所,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和看法,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专业的教师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这些交流方式可以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他人、了解他人、接纳他人。另外,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提高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缓解自身的各种压力,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升人际交往技能。
(四)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社会应该为其提供心理支持。首先,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自己思维定势的局限,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其次,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性的指导,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或者令自己困惑的问题时有一个规范的可以参照的模板,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再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倾诉对象,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心理安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耀庭.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理论观察,2015(1):136-137.
[2]程孟瑾.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适应性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04-107.